一、农村简易分方测图法(论文文献综述)
许乃凡[1](2020)在《居住区地面农业生产潜力评估方法及平台展示研究 ——以天津市南开区学府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率的提高带来了能源紧缺、粮食危机、耕地流失与土地供需矛盾等日益尖锐的问题,使人们更加意识到对城市形态研究、城市居住区定位和城市可持续能源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将农业生产引入城市住区成为让城市与自然更为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城市住宅区进行绿色生产潜力的评估,是推动住宅区实现绿色生产性的前提;获得准确直观、利于推广的操作流程是后续开展社区设计重要研究基础。本研究综合利用仪器测定、数字模拟等方法,借由GIS、MS Excel和Java等分析软件对建筑群落光照环进行境模拟;以居住区地面作为研究对象,对可食作物进行选择配置研究,进一步细化了生产潜力计算方法,提高了研究区域生产潜力的计算准确度;并以Java计算机编程语言,设计搭建了相应的网络展示平台。本研究主要由生产性优化手法研究、环境模拟计算方法研究、展示平台搭建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第2、3章)通过对住区地面空间的种植方式、功能空间、布置类型的研究整理,总结出了住区地面空间生产性优化方法,并以南开区学府街道住区为例统计优化后的生产性种植区域面积。第二部分(第4章)在GIS平台中对研究区域的光照环境进行模拟和等级划分,建立天津地区可食作物种植数据库,对模拟环境中不同等级的光照区域进行可食作物地选择、配置和生产潜力计算。第三部分(第5章)使用Java计算机编程语言,套用Struts框架模板,采用前端后端分离地设计模式对网络展示平台进行搭建。本项研究能够为城市居住区的绿色生产性设计提供潜力评估计算思路、选型依据及规划方案;为未来城市设计者和管理者提供方法支撑、定量依据、政策和法规参考。
胡振[2](2018)在《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文献综述食品安全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广西实际,研制科学可行、符合广西实际的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14个市进行现状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与密切值法对各地食品安全治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主要影响因素。基于SWOT分析法,提出完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战略策略,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归纳食品安全治理与评价等理论,总结国内外食品安全治理研究进展与实践经验,提出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框架。2.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3.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表,对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现状进行现况调查,并进行分析讨论。4.在现状研究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综合评价模型,量化评价和深入分析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密切值法对各地食品安全治理情况优劣排序,并对比因子分析法综合排序结果。5.在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价基础上,基于SWOT分析法,阐述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障碍,并提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完善策略和对策建议。研究结果1.广西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的构建本研究运用德尔菲(Delphi)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两轮专家权威系统均大于0.7;两轮专家协调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专家意见趋同;第二轮咨询各指标变异系数介于0.069-0.166之间。经过两轮咨询,评价指标体系保留有3个层次,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9个。2.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现状调查研究结果2.1政府治理方面,各地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已初步构建相对独立、统一权威、专业高效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全系统核定人员编制10822个,是改革前2012年的3.34倍。万人口拥有食品安全人员编制数2.16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成效显着,但仅有21.30%的乡镇拥有食品安全执法机动车。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健全,但技术支撑能力仍不强。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数量明显增加。2017年广西各地查处食品安全案件9407件,是2014年3990件的2.35倍。2.2市场治理方面,广西各地餐饮量化分级率稳定提升,网络订餐平台主动落实主体责任,但通过各地查处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案件数量看,发现食品从业者在严格落实良好行为规范、按标准规范生产经营食品、依法依规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方面做的还不够。2.3社会治理方面,近3年,广西各地投诉举报信息受理总量年均增长率40.19%;明厨亮灶完成率由2015年8.62%增加到2017年42.23%;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对农村集体聚餐指导率达到82.54%,百万人口宣传教育活动场次达65.81场次。2.4食品安全状况方面,2017年度全区食品抽检合格率96.57%,比2015年增长了0.37个百分点;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守住了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全年有17件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在学校,占全区的41.46%。2.5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方面,14个市平均满意度为69.08%。农贸市场、互联网订餐和小摊贩、小餐饮、小作坊总体满意度均低于70%。群众对食品安全形势向好转变的乐观程度占75.98%。3.基于因子分析法和密切值法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估模型为:F综合得分=0.474*F监管执法+0.266*F组织领导+0.155*F群众满意+0.106*F群防群控。模型包括监管执法、组织领导、群众满意度和群防群控等4个公因子,这提示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需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为工作标准,围绕群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实施严格监管和综合治理。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密切值法对14个市食品安全治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三分位数为界值,分为“弱”、“中”和“强”三个等级。治理能力为“强”的设区市均为南宁、桂林、柳州、玉林和河池5个。治理能力为“弱”的设区市均为崇左、贺州、北海、贵港和防城港等5个市,来宾、钦州、百色、梧州等4个市的治理情况为“中”。在具体排序秩次上但基本相符,与现状调查结果相关指标所反映的现实情况基本相符合。4.基于SWOT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分析本研究基于SWOT模型,运用策略配对方法,通过绘制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SWOT矩阵表进行策略分析,提出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一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则,严格落实不同治理主体的责任。主要包括严格落实党委政府及监管部门的责任、督促生产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引导社会公众落实参与责任。二要以新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治理机制,特别是要完善最严谨的法规标准、最严格的全程监管制度和最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制度。三要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为抓手,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大市场监管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针对食品安全治理的综合性、系统性和专业性,强调要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并提出食品安全“严管”加“巧管”的理念。结论1.通过文献研究,系统回顾了食品安全理论、治理理论和食品安全治理理论,提出了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框架和机制,为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Delphi法确定了广西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基本达成了共识。专家积极性、权威性、协调性、一致性都较好,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现状调查实证研究显示,广西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党政同责落到实处,组建了一支完整统一的机构队伍,监管治理能力稳步上升,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逐步落实,社会共治格局初步形成,监管效能充分发挥,但也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日益复杂,技术支撑能力尚难以满足有效监管需求,监管队伍与监管任务矛盾仍然突出,食品生产经营者自我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不足,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等问题。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守住了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还有待提升,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4.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估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综合评价排序及分档结果与现状调查、密切值法基本相符,与现实情况也基本相符合,说明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具有较好的全面性和合理性。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5.基于SWOT法对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进行策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万竹青[3](2018)在《历史的审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历史的认识和反思,美术教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着名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教育史犹如教育科学的实验园地。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美术教育史与美术教育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美术教育史亦是美术教育的实验园地。通过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史的研究,可以知晓美术教育在历史上是如何发生的,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进行美术教育实践的,其实践的状况又是如何的。这是了解美术教育这一现象所存在的原因、形成的背景与基础、发生的必然性等方面的重要途径,进而帮助理解美术教育的本质、性质及其时代特征,从而为当代美术教育服务。本研究的考察时间范围为晚清至建国前,即从《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的前后时间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以学制内的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即主要包括小学堂、中学堂,但为了研究的系统而深入得展开,幼稚园、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也包含在内。对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进行历史研究,是为了探明近代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包含宏观的基本脉络特征和微观的学校美术教学具体案例。在具体的考察上,本文将之分解为具体的问题开展研究,如近代学校美术教育是源于何种原因产生的?有哪些因素促进或制约着它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怎样的美术教育思潮?这些美术教育思潮又是如何指导学校美术教育实践的?教育当局所颁布的法令又是如何规范和监管学校美术教学开展的?等等。借鉴历史学、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变革的需求、时代思潮的迁嬗、学术思想的演进、教育宗旨的变更、学校制度的改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等多个维度出发,将横向的研究视点贯穿于纵向的研究线索,从而探索系统性且兼具内在逻辑的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全景图谱。本研究分为六章,章节要义如下:绪论内容: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是对整篇文章的概括,对下文亦起到引导性作用。第一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晚清至民国前图画课程进入学校教育系统肇始期的史实面貌。晚清动荡的社会变革使救国图强成为最现实的问题,而美术教育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便是实用技术为主的图画课程。《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从法制上确定了实用技术目的的图画课程,本章通过对图画课程、图画教材、图画教学方法的分析,探究肇始期美术教育发生、发展的缘由和实施情况。第二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民国建立至30年代之前的发展期美术教育史实面貌。民国建立以后,蔡元培推出的教育宗旨使美感教育上升为国家政策,同时在新文化运动、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学校美术教育得到了有所未有的发展。通过对历年颁布的美术教育相关条例、美术教材、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分析,可知发展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普及美感教育”,与晚清的美术教育特征有着本质区别。第三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20世纪30年代左右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美术教育进步期的史实面貌。这一时期在日本自由画运动和奥地利西泽克美术教学的影响下,我国美术教育逐渐走向自由和开放,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儿童自由画运动。通过对1932年美术课程改革及相应的美术教材、美术教育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在美术教育上的落实程度,从而诠释进步期美术教育的特征和实施情况。第四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抗日战争爆发后至建国前特殊时期美术教育的实施情况。抗日战争爆发后,保家卫国成为全国人民努力的方向,因此在这一时期学校美术教育主要围绕抗战宣传展开。通过对当时学校美术教育的特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美术教育案例进行探究,得出较为具体的特殊期美术教育状况。结章:本章主要对以上四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近代以来学校美术教育变迁的特征,审视和反思历史带来的经验与教训,并且密切联系当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对当代美术教育进行展望。
朱成俊[4](2015)在《武汉柏泉天主教堂案例研究 ——兼论武汉天主教堂的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天主教堂作为西方重要的建筑形式之一,同样也是近代武汉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要的建筑组成部分,而在武汉现存完好的六座教堂中,柏泉天主教堂是其中从建成到现在受到损坏最少的的一座。由于位于郊区,且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直到八十年代都作为柏泉学校使用,柏泉天主教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没有受到破坏,幸运的保留了教堂建立时的模样。学界关于武汉天主教发展的研究,多半是从宏观角度进行叙述和论证的。本文从对柏泉天主教堂进行现状解读开始,逐步研究柏泉天主教堂的变迁,并讨论了武汉天主教堂的变迁和发展。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作为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基础,以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现状的分析和总结为前提,提出了以柏泉天主教堂深入研究为切入点分析武汉天主教堂的变迁,提出了可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第二章为柏泉天主教堂现状的解读,笔者从柏泉天主教堂的总平面布局、建筑情况、柏泉天主教堂所体现的宗教语言、使用者及教堂活动五个方面对柏泉天主教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三章从文化传播及建筑分析两个角度研究了柏泉天主教堂的起源,通过对文史资料的总结和与意大利历史建筑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柏泉天主教堂与意大利那不勒斯中华圣家书院有深远的渊源关系,它在立面手法、结构、构造及空间设计等方面受到了意大利建筑特色的影响。文章第四章从选址分析、变迁复原、建筑功能变迁、涉及人物几个方面研究柏泉天主教堂的变迁过程。第五章从平面布局、建筑单体两个方面将柏泉天主教堂与武汉其他五座现存天主教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武汉的天主教堂虽然在材料和朝向等方面会有武汉本土建筑风格和布局的特点,但它们更多的还是保留了自己作为西方宗教建筑的特色。第六章为武汉天主教堂变迁的研究,在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各个案例变迁过程的比较之后,可以发现武汉天主教堂变迁的一些规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之后,天主教堂开始在武汉大量建成,新中国成立之后,武汉天主教堂中的宗教活动开始逐渐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汉天主教堂大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且被征为他用;改革开放之后,武汉的天主教堂逐渐恢复了其原有活动。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语,明确了柏泉天主教堂研究的成果并总结了武汉天主教堂变迁的过程。
刘全海[5](2014)在《面向规划的高精度三维城市一体化快速建模理论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维数字城市是当前智慧城市的研究热点,正向高精度、大规模、一体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三维城市模型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广、精度要求高,且追求较高的三维效果,为三维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内容。三维城市模型辅助城市规划时需要几何和纹理的精细化、地上下一体化的可视化表达。当前的三维城市建模在模型精度、效率和效果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影响其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深入应用。针对城市规划对精确的空间关系、逼真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和地上下一体化的三维城市模型的需求,本文在深入分析三维城市各类对象的建模理论和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字城市已有的空间地理数据,研究了面向规划的高精度三维城市一体化建模的相关理论,解决了快速、精确、逼真地进行地上下的一体化建模中的系列问题,提出了一套整体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面向规划的高精度三维城市一体化建模体系。详细地分析了城市规划对三维数字城市的需求、一体化建模的特征以及已有的数据资源,在此基础之上,对三维数字城市的数据类型进行划分,对一体化数据组织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面向城市规划的三维对象的数据采集、数据利用、几何建模、纹理建模等的一体化生产体系。(2)针对目前大多数三维城市模型不能反映地形起伏变化、道路建模的几何精度低与纹理仿真效果差的问题,依赖纯外业采集纹理与高程信息的效率过低,采用车载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可较好解决这些问题,但一般商业移动道路测量系统成本偏高,为此本文研发了一种简易实用的车载移动影像采集系统。该系统基于北斗增强的三星CORS、普通单反相机与360。全景相机等集成,提高了街景影像的分辨率及城市空间定位的可用性,实现了城市道路建模的高程及精细纹理的快速采集。(3)研究了面向规划的建筑物纹理快速建模方法。通过对典型纹理映射基本理论方法的介绍与总结,探讨了基于平面映射原理提高建筑物立面纹理映射效率的方法。另外,针对屋顶纹理建模,提出一种航空影像与纹理材质库的模式匹配算法,自动判别屋顶类型并适配映射参数,全面提升三维重建纹理分辩率。(4)研究了顾及地形特征的三维道路及附属设施建模的关键技术,提出并实现了基于DLG、DOM的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的三维精细建模方法。通过与车载移动影像采集系统获取的道路基准线进行高程与方向匹配,以及城市部件普查数据与三维道路附属设施模型库的自动关联,实现三维道路及附属设施快速高精度建模。(5)研究了地下管线和地下建构筑物一体化无缝建模方法。通过弯头接头、管点套合、不同直径井室模型平滑过渡等关键算法研究,解决了地下管线自动化生产方式中细节不足、与地上附属设施未挂接与结合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规划核实的地下建构筑物三维参数化建模方法,开发了相应的采集及三维预处理系统,解决地下建构筑物三维建模技术难题。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了系列三维数据生产软件和管理软件。基于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开发的一体化数据生产体系在常州、沈阳、福州等城市推广应用。通过实际生产验证,实现了三维数字城市的数据一体化生产,满足了城市规划对三维数字城市高精度、高效率和逼真的三维效果的需求。
李益顺[6](2014)在《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文中指出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传播是在西学东渐、西力东侵的历史格局中进行,与科学话语传播结伴而行的是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而晚晴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经历了酝酿期、萌芽期与初步形成期三个不同的阶段。其中酝酿期以传教士的格致话语传播为主,萌芽期以维新报人的格致话语传播为主,初步形成期则以辛亥报人的科学话语传播为主。从格致话语传播到科学话语传播的嬗变,就是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外在表征。格致话语与科学话语代表着两条不‘同的传播路径。一条是传教士格致话语传播路径,基本上沿袭明末清初传教士的“以学辅教”的宗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致”来指称Science,“科学”一词直到1905年间,《万国公报》上才开始使用“科学”词汇。传教士格致话语中的“格致”更多的是指称狭义上的科学,即自然科学,尚属“小科学”的范畴。并概述格致的本义、方法、分类、功能与精神等方面。鉴于晚清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实指中国人的自主构建,传教士只是起着一个中介与播种的作用。传教士中文报刊在格致话语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传统。一个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代表的的“《察世俗》传统”,“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科学内容很少,属于宗教期刊。另一个是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代表的“《东西洋考》传统”,以科学为主,宗教次之,类似世俗期刊。首先是“《察世俗》传统”主导,然后“《东西洋考》传统”取而代之。19世纪60年代以前,“《东西洋考》传统”一直被《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西闻见录》与《格致汇编》等传承。《中国教会新报》创刊后,两种传统共存。《万国公报》介绍了西方一些格致新闻、格致成果与格致理论,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1907年终刊后,传教士格致话语传播式微,“《察世俗》传统”回归主导。但“《东西洋考》传统”并未消亡,仍然被维新报人与辛亥报人所传承。另一条路径是中经日本的科学传播路径。维新报人与辛亥报人掀起了科学话语传播的两次高潮,具有“以学辅教”之表征。内容有区别,前者重视科学知识与科学新闻的介绍,是第一阶梯传播。后者更侧重于形而上的科学话语传播,是第二阶梯传播。并使用日文中的“科学”来指称Science。国内最早使用“科学”既非康有为,也非严复,而是《实学报》(1897年11月15日),但因未署名而难以确定身份。20世纪初“格致”与“科学”共存与混用,1905年以后,“科学”词汇才逐渐淘汰“格致”。日本成为了戊戌维新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科学话语传播的主要中介与信息来源。而日本国内的“科学”原本就有“大科学”与“小科学”两种发展趋势,但输入中国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系统之学”的“大科学”。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主要具有信息传递、科学启蒙两项功能,与当时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形成互动。一方面,科学话语传播是观念革命的助产士,也是认知图式变革的加速器,对人们的认知方式、认知的地理空间与知识结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宏观的宇宙天体、中观的人事社会与微观的物质世界都逐渐纳入人们的认知范围,科学的理性精神、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逐渐被人们所内化,科学传播所催产的这种深层变革,使得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科学不再是奇技淫巧与旁门左道,而被正名,这是科学发展的外在要求。科学话语传播过程是近代科学的中国化过程,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之间碰撞与融合,并促成了中国古代科学的近代转型。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有五项特征,即信息源上的外源性、传播途径上的单向度线性传播、传播绩效上的局限性、生长周期上的短暂性、话语体系构建上的渐进性等。科学传播层面上,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声,而新文化运动是对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的传承与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二者一脉相承。
艾华[7](2013)在《基于指数平滑模型的禽霍乱发病预测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等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家禽的烈性传染病,国家把其列入二类传染病,该病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分布,目前我国个别地均在发生和流行,对农村成鸡所造成的危害仅次于鸡新城疫,南方各省发病较多,对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对禽霍乱进行早期发现和预测,本研究分析了气象因素对禽霍乱的影响并建立了禽霍乱预测模型。本研究利用官方网站兽医公报发布的禽霍乱的月发病数据,以及省级农业统计年鉴的禽养殖量数据,获得禽霍乱的月发病率。以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广东省的禽霍乱月发病率和气象数据作为历史数据,以气象数据作为自变量,禽霍乱月发病率为因变量,依据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历史统计资料进行计算,进而建立回归分析方程,然后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求出两者的相关关系,并计算相关系数,以相关系数的大小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程度。以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禽霍乱的月发病率作为原数列,前三期观察值(即2006年1、2、3月的月发病率)的平均数作为初始值,生成原数列散点图,根据数据波动程度确定平滑系数α,分别采用一次指数平滑模型、二次指数平滑模型、三次指数平滑模型和双指数平滑模型进行预测,分别对几种模型进行评价,对实际值与预测值的拟合情况和模型的评价指标进行对比,最后确定最适合的模型,并用模型对2011年1月到12月月发病率进行预测,检测预测模型的精准性。结果显示在广东省月平均气象数据中,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平均水汽压等与禽霍乱发病呈正相关;最大风速、平均气压等与禽霍乱发病呈负相关,其中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最大风速与禽霍乱发病率的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显着意义。构建的四种指数平滑模型中,一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既往时间段上的发病率序列,其模型评价结果为MSE为0.282×10-10,MAPE为0.586,均低于其他三种模型,说明建立的一次指数平滑模型可以用于广东省禽霍乱发病的预测。本研究建立的禽霍乱一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和气象因素影响分析为该病的预测和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制定禽霍乱最优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研究和现实意义。
马沁沁[8](2012)在《论国内建筑效果图与实际建造之间的差异》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建筑设计的大规模进行,市场需求推动着计算机建筑效果图制作这一新兴行业的普及和推广,短时期内便达到了国际上较高的水准,许多国外建筑师或事务所都愿意聘请中国的效果图公司进行后期建筑表现的制作。但是,中国的一部分建筑企业在快速经济的背景下过分追求短工期和建设量,不论背后的图纸多么美观甚至华丽,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也只是一些不够精细的建筑产品,效果图的制作水平和实际建筑的品质达不到统一。近几年,“效果图”与“实际建造”之间的偏差一直都是建筑师们关注着并乐于调侃和讨论的问题,其根源就是建筑建成的成品与建筑师预期理想结果之间的差距,然而这一课题并未有过系统并完整的论述与总结。本文将焦点集中在效果图与实际建造之间的偏差之上,试图探讨并厘清造成偏差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式。文章结构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计算机效果图和建筑实际建造的发展背景和现状,叙述了二者在当今存在较大偏差的现象;第二部分从效果图本身的工作流程和特性入手,分析了效果图真实性的表达对于建筑成品效果的影响,并提出建筑师在指导效果图制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实际建造入手,分析了从方案到建筑建成的过程中导致建筑成品存在欠缺的原因,从建设流程上归纳出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施工以及建筑投入使用这四个阶段中设计师容易忽略的薄弱环节;最后一部分则以解决问题为主,从解决手段和培养建筑师的职业素养与责任心这些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倡导建筑师做出更合理、更完善、更高完成度的建筑作品,缩小效果图和实际建成建筑之间的差距,提高建筑成品和建筑师预期理想效果之间的契合程度。本文在论证过程中,结合了大量国内建筑实际案例与少数国外优秀建筑实例,其中既包括文献收集,也包括许多笔者参与设计或亲自前往实地考察拍摄的建成实例,力图以最真实和直观的方式展示文章的事实依据,使理论分析更具说服力和丰富性。
陈大鹏[9](2012)在《新疆北疆地区建筑气候分析与节能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资源分布、人文生态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延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西部各省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提升,建设了大量新建筑,但由于其气候恶劣,既有建筑节能措施不到位,能源的浪费也十分严重。以新疆北疆地区为例,在气候分区上属于严寒气候带,大部分地区的采暖期长达160天,与其他严寒地区相比,夏季又显得十分炎热,这对北疆地区的建筑设计是很大的困扰,很多常用的节能设计策略无法应用在这一地区,因此对这一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论文通过对新疆北疆地区典型城市乌鲁木齐市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从人体舒适度着手,利用生态气候图谱法对当地建筑进行解析分析;评价新疆北疆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对建筑设计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适宜的应对对策,着重从太阳能利用、建筑蓄热降温、自然通风等要点进行分析。然后并利用PHONICES(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对新疆北疆地区建筑布局的风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模拟计算,从中得出了新疆北疆地区最佳的建筑群体布局模式,并分析了新疆北疆地区规划节能设计策略。最后论文通过传统民居和现代建筑,并利用实例对所得出的节能设计策略进行了验证。论文首次系统地对新疆北疆地区建筑气候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的适应新疆北疆地区气侯特点的节能设计策略和相应的指导原则,对新疆北疆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当地新建绿色建筑及节能改造工程的进行具有指导作用。
孟海燕[10](2011)在《基于多层结构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下,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剧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农业结构不断变化,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加快,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研究突显匮乏,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国土资源管理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促进国土资源利用规划的科学化,提高用地规划审查业务的工作效率,规范土地利用规划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加强五家渠市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开发研制了“五家渠市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以数据管理为核心,以规范流程及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流程为主线,利用数据库的优点,为五家渠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本文主要介绍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设计思想。介绍了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系统开发采用的关键技术、实现方法和开发步骤。通过对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进行详细全面的需求分析、功能分析以及流程梳理。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系统开发采用的体系结构。对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和模块的功能划分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几个功能模块的过程设计、界面设计。最后,本文对计方案的实现进行了详细叙述。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2003。选择企业级技术架构dotNet作为系统架构,采用IIS5.0(dotNet平台)实现WEB服务器,后台数据库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Oracle10g。本系统实现了对国土资源的有效管理,使国土资源管理更加信息化、现代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减少了行政成本,并且易于操作。具有以数据为设计核心、先进的数据管理模式、开放的应用结构、系统定制的思想、主流的软件平台等特点,适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该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支持技术,以土地管理业务工作为管理对象,集成了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先进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了管理信息的输入、存储、更新、查询检索和统计分析。该系统操作简便、技术先进、配置灵活,应用性强,符合国土资源理部门工作的实际需要,经五家渠市国土资源局实际应用证明,能有效的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和推广意义。
二、农村简易分方测图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简易分方测图法(论文提纲范文)
(1)居住区地面农业生产潜力评估方法及平台展示研究 ——以天津市南开区学府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实证研究法 |
1.3.3 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法 |
1.3.4 跨学科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区、住宅区与住宅小区 |
2.1.2 社区农业 |
2.1.3 生产潜力 |
2.1.4 社区农业生产潜力 |
2.2 社区农业综述 |
2.2.1 社区农业的起源及发展 |
2.2.2 社区农业的类型 |
2.2.3 社区农业发展现状 |
2.3 天津地区生产潜力研究综述 |
2.3.1 生产潜力研究的起源及发展 |
2.3.2 生产潜力研究现状 |
2.3.3 天津地区生产潜力研究现状 |
2.4 小结 |
第3章 居住小区地面生产性优化基础资料收集——以天津市南开区学府街道为例 |
3.1 居住小区地面生产性手法归纳 |
3.1.1 不同种植方式 |
3.1.2 不同布置类型 |
3.1.3 不同功能空间 |
3.1.4 不同建筑小品结合 |
3.2 居住小区现状及优化 |
3.2.1 居住小区现状 |
3.2.2 优化方法 |
3.3 地面生产性用地面积统计 |
3.3.1 统计方法 |
3.3.2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
3.3.3 数据结果统计 |
3.4 小结 |
第4章 居住小区地面潜力评估计算方法 |
4.1 确定计算框架 |
4.2 作物选择及决策方法 |
4.2.1 概念 |
4.2.2 GIS模拟日照环境技术原理 |
4.2.3 日照辐射模拟 |
4.3 生产性植物数据建立 |
4.3.1 可食作物概念 |
4.3.2 天津地区可食作物研究 |
4.3.3 植物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
4.3.4 植物检索与匹配 |
4.3.5 植物检索本册 |
4.4 可食作物地面可持续潜力评估 |
4.4.1 可食作物生产潜力 |
4.4.2 模型生产潜力概算与模拟数据对比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JAVA语言的智能化检索与Web平台地图研发 |
5.1 Java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
5.1.1 建筑领域的JAVA应用 |
5.1.2 农林领域的Java应用 |
5.2 开发可行性与需求分析 |
5.2.1 需求分析 |
5.2.2 开发可行性 |
5.3 结构设计 |
5.3.1 可食作物等级筛选 |
5.3.2 网络地图 |
5.4 成果集成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学府街道部分居住小区道路数据统计表 |
附录B 天津地区可食作物种植意愿排序表 |
附录C 种植密度单株产量 |
附录D 可食作物单季生产潜力表 |
附录E 小区现状调研表 |
致谢 |
(2)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内容 |
4.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 |
1.食品安全 |
1.1 食品安全的内涵 |
1.2 食品安全的特殊属性 |
2.治理和食品安全治理 |
2.1 治理 |
2.2 食品安全治理 |
2.3 食品安全治理框架 |
3.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的国外经验借鉴 |
3.1 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发挥作用 |
3.2 严谨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
3.3 健全的风险评估交流机制 |
3.4 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
3.5 食品安全治理透明度较高 |
4.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实践 |
4.1 食品安全政府元治理体系的构建 |
4.2 食品安全市场自我规制治理体系的构建 |
4.3 食品安全社会多元治理体系的构建 |
4.4 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广西食品安全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研制 |
1.研究方法 |
1.1 文献法 |
1.2 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 |
2.研究结果 |
2.1 评价指标初步选择 |
2.2 德尔菲法筛选修订指标 |
第四章 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现状调查 |
1.调查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表 |
1.3 调查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调查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
2.调查结果 |
2.1 食品安全政府治理现状调查结果 |
2.2 食品安全市场治理现状调查结果 |
2.3 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现状调查结果 |
2.4 食品安全状况现状调查结果 |
2.5 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结果 |
3 讨论分析 |
第五章 广西食品安全治理综合评价 |
1 因子分析法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结果 |
2.密切值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3.讨论分析 |
3.1 影响食品安全治理的因素分析 |
3.2 广西食品安全治理情况综合评价分析 |
第六章 完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
1.基于SWOT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分析 |
1.1 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独特优势(Strengths) |
1.2 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内在劣势(Weaknesses) |
1.3 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机会(Opportunities) |
1.4 构建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外部挑战(Threats) |
2.基于SWOT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的策略分析 |
2.1 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 SO 战略 |
2.2 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的 WO 战略 |
2.3 依靠内部优势,迎接外部挑战的 ST 战略 |
2.4 减少内部劣势,迎接外部挑战的 WT 战略 |
3.完善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
3.1 以食品安全法为准则,严格落实不同治理主体的责任 |
3.2 以新机构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治理机制 |
3.3 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为抓手,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1.研究主要结论 |
2.研究主要特色与创新性 |
3.研究局限性及待完善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品安全治理评价研究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调查表 |
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历史的审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校美术教育史资料的匮乏 |
(二)近代是学校美术教育开端及发展的重要时期 |
(三)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理论缺乏历史渊源 |
二、概念界定 |
(一)“美术” |
(二)“学校美术教育” |
(三)“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 |
三、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四、国内外学校近代美术教育史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美术教育史文献综述 |
(二)国外美术教育史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带来的启示 |
五、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六、研究内容及关键性问题 |
(一)研究内容 |
(二)关键性问题 |
七、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时段分期严谨 |
(二)研究方法新颖 |
(三)研究内容系统性 |
(四)研究的国际视野 |
第一章 20世纪初“图画”进入学校系统的开创期 |
第一节 “西学为用”教育思想的社会呼唤 |
第二节 “图学”在洋务学堂中的应用 |
一、“图学”作为一种学习的“语言” |
二、“图学”课程在洋务学堂中的开设 |
第三节 学校美术教育开创的标志 |
一、《奏定学堂章程》的渊源 |
二、《奏定学堂章程》图画课程的参考蓝本 |
三、《奏定学堂章程》对图画课程的规定 |
四、《奏定学堂章程》对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第四节 开创期中小学堂的“图画”课程与教学 |
一、中小学堂的图画教材 |
二、中小学堂图画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三、中小学堂图画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
第五节 中小学堂的图画师资来源 |
一、师范学堂的模范:两江师范学堂及其图画课程与教材 |
二、师范学堂多从日本引进师资 |
本章结语 |
一、出现美育思想萌芽 |
二、形成“政教合一”下的以社会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取向 |
三、“西学东渐”影响下西方绘画技法的引入 |
四、待发展的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教育”取向 |
第二章 以“普及美感教育”为特征的学校美术教育发展期 |
第一节 同时期西方美术教育的发展 |
一、儿童创造力的研究 |
二、恩物的提出 |
三、艺术欣赏教育 |
四、绘画与其他学科联络教学 |
第二节 蔡元培“美感教育”为特征的教育思想 |
一、蔡元培教育生平 |
二、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 |
三、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一、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涵 |
二、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
三、新文化运动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四、蔡元培对新文化运动的认同 |
第四节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
一、杜威教育生平及其在中国的交流 |
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 |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第五节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学校美术教育的影响 |
一、黄炎培教育生平及其职业教育思想 |
二、图画要“为自己谋生、为社会服务” |
第六节 发展期学校美术课程标准 |
一、1912-1922年有关法令的颁布 |
二、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的颁布 |
三、1923年新学制课程纲要的特点 |
第七节 发展期的小学“形象艺术”与中学“图画”教材 |
一、发展期小学“形象艺术”与初中“图画”教材 |
二、发展期学校“美术教学法”相关书籍 |
三、教材案例:《新中学图画课本》 |
第八节 发展期学校图画课程与教学 |
一、发展期图画课程种类及其概念辨析 |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
本章结语 |
一、发展期学校美术教育的成绩 |
二、发展期学校美术教育的局限 |
第三章 “以儿童为中心”的学校美术教育进步期 |
第一节 我国“儿童自由画”的形成与发展 |
一、“自动”“自由”“自由画”的概念形成 |
二、影响我国“儿童自由画”形成的外来因素之一:日本山本鼎“自由画教育” |
三、影响我国“儿童自由画”形成的外来因素之二:齐泽克的儿童美术教学实践 |
四、我国学者对“儿童自由画”的理解与探索 |
第二节 “以儿童为中心”的实践转化:陈鹤琴的教育实验 |
一、陈鹤琴教育生平 |
二、陈鹤琴“以儿童为中心”教育思想的实践转化 |
第三节 进步期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
一、陈之佛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
二、陈鹤琴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
三、罗恺司的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研究 |
第四节 进步期的学校美术课程标准 |
一、苏区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 |
二、国民政府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 |
三、进步期美术课程标准的特征 |
第五节 进步期的小学美术与中学图画教材 |
一、小学美术与中学图画教材概况 |
二、教材案例分析:《复兴初中图画教科书》 |
三、进步期美术教材编制的特点 |
第六节 进步期小学“美术”与中学“图画”课程与教学 |
一、进步期学校美术教育状况:以上海市小学为例 |
二、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
三、美术教学改革重点领域:欣赏教育 |
四、教学环境的美化与教学活动形式与空间的拓展 |
五、复式美术教学的开展与运用 |
本章结语 |
一、“儿童中心主义”是进步期美术教育的主流思想 |
二、欣赏教育是进步期美术教学重点领域 |
第四章 与战争相结合的学校美术教育特殊期 |
第一节 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美术教育 |
一、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小学教育状况 |
二、学校美术教育相关课程法规条例 |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学校美术教育 |
一、国统区的中小学教育状况 |
二、学校美术教育相关课程法规条例 |
第四节 特殊时期以战争宣传为中心的美术教育 |
一、公开出版的学校美术教材 |
二、“自编”美术教材的选材 |
三、学校美术教学如何服务抗战宣传 |
四、特殊时期的学校美术教学 |
第五节 特殊时期学校美术教育研究的进步 |
一、美术教育测量与评价 |
二、美术教育中“工具论”与“本质论”的争辩 |
三、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持续讨论 |
本章结语 |
一、美术教育作为抗战的思想武器 |
二、学校美术教育发挥“团结人民、鼓舞斗志”的作用 |
三、特殊时期学校美术教育的历史局限 |
总结语审视与反思 |
一、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 |
(一)从“图画”到“美术”的美术学科名称变化 |
(二)从实用技术到美感、创造力的美术教育目的变迁 |
(三)从照搬日本到学习美国的课程改革参考蓝本转移 |
(四)从注入式到启发式的美术教学方法转变 |
二、民族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互动 |
三、国际交流下美术教育学术思想的解读 |
四、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外在因素:政治与经济 |
五、影响美术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师资 |
六、研究过程的思考 |
(一)研究的“复杂性” |
(二)研究的“当代性” |
(三)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事记 |
附录二 人名录 |
附录三 近代中小学美术教科书 |
附录四 中小学美术教育文献展 |
后记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武汉柏泉天主教堂案例研究 ——兼论武汉天主教堂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及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既往研究与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步骤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步骤 |
1.4.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2. 柏泉天主教堂现状解读 |
2.1. 柏泉天主堂的总平面布局 |
2.2. 圣家堂合院现状 |
2.2.1. 圣家堂合院平面 |
2.2.2. 圣家堂围院剖面 |
2.2.3. 圣家堂围院立面 |
2.2.4. 圣家堂围院部分构造及装饰 |
2.3. 修院楼现状 |
2.3.1. 修院楼平面 |
2.3.2. 修院楼剖面 |
2.3.3. 修院楼立面 |
2.3.4. 修院楼屋架结构 |
2.3.5. 修院楼的部分构造和装饰 |
2.4. 柏泉天主教堂的布局语言研究 |
2.4.1. 教堂的边界 |
2.4.2. 建筑方位 |
2.4.3. 雕像语言 |
2.4.4. 圣家堂室内布置解读 |
2.5. 柏泉天主教堂中的人与活动 |
2.5.1. 柏泉天主教堂的使用者 |
2.5.2. 柏泉天主教堂内的活动 |
2.5.3. 柏泉天主教堂内的弥撒活动记录 |
2.6. 本章小结 |
3. 柏泉天主教堂的起源 |
3.1. 柏泉天主堂的建立过程 |
3.1.1. 马国贤建立那不勒斯中华圣家书院 |
3.1.2. 中华圣家书院的发展和变迁 |
3.1.3. 郭栋臣建“湖广圣家书院” |
3.2. 柏泉天主教堂建筑立面比较研究 |
3.2.1. 立面元素比较 |
3.2.2. 其他建筑细部元素比较 |
3.3. 柏泉天主教堂木桁架结构比较研究 |
3.3.1. 柏泉天主教堂木桁架形式分析 |
3.3.2. 意大利木桁架结构的发展过程 |
3.3.3. 意大利建筑木桁架结构比较分析 |
3.4. 柏泉天主教堂礼拜堂围院空间比较研究 |
3.4.1. 柏泉天主教堂圣家堂合院 |
3.4.2. 那不勒斯回廊案例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柏泉天主教堂的变迁和发展 |
4.1. 柏泉天主堂选址研究 |
4.1.1. 自然选择 |
4.1.2. 物质需求选择 |
4.1.3. 社会基础 |
4.2. 柏泉天主教堂建筑的变迁研究 |
4.2.1. 柏泉天主教堂建筑变迁信息获取 |
4.2.2. 柏泉天主教堂建筑变迁分析 |
4.3. 柏泉天主教堂场景复原 |
4.4. “仁爱老年公寓”与柏泉天主教堂建筑功能的适应性分析 |
4.4.1. 柏泉天主教堂老年人公寓的配置 |
4.4.2. 老年公寓人员及活动 |
4.4.3. 柏泉天主教堂建筑功能适应性分析 |
4.5. 刘歆生与柏泉天主教堂 |
4.5.1. 生于柏泉 |
4.5.2. 与天主教会的良好关系 |
4.5.3. 葬于柏泉 |
4.6. 本章小结 |
5. 柏泉天主教堂与武汉其他现存天主教堂建筑比较 |
5.1. 布局比较 |
5.1.1. 周围环境比较分析 |
5.1.2. 平面布局比较分析 |
5.1.3. 朝向比较分析 |
5.2. 建筑单体比较 |
5.2.1. 平面比较分析 |
5.2.2. 立面比较分析 |
5.2.3. 室内空间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6. 武汉天主教堂的变迁 |
6.1. 武汉地区天主教的发展历程 |
6.1.1. 天主教在武汉的发展和变迁 |
6.1.2. 武汉天主教建筑活动 |
6.2. 武汉天主教教堂建筑的变迁 |
6.2.1. 武汉现存天主教堂建筑变迁情况 |
6.2.2. 武汉天主教堂建筑变迁的比较分析 |
6.3. 柏泉天主教堂与武汉天主教堂的关系 |
6.3.1. 柏泉天主教堂能反映武汉天主教堂特色 |
6.3.2. 柏泉天主教堂的独特性 |
7. 结语 |
7.1. 课题研究成果 |
7.1.1. 柏泉天主教堂建筑现状的分析 |
7.1.2. 柏泉天主教堂起源研究 |
7.1.3. 柏泉天主教堂的变迁研究 |
7.1.4. 武汉教堂建筑的比较分析 |
7.1.5. 武汉天主教堂的变迁 |
7.2. 课题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表索引 |
附录Ⅱ 图录 |
附录Ⅲ 表录 |
附录Ⅲ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 |
(5)面向规划的高精度三维城市一体化快速建模理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三维建模对于城市规划必要性分析 |
1.2.2 三维城市一体化快速建模现状及分析 |
1.2.3 典型三维城市建模方法研究 |
1.3 总的发展趋势和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2 面向规划的高精度三维城市一体化建模体系研究 |
2.1 城市规划对三维数字城市的需求及特征 |
2.1.1 一体化特征 |
2.1.2 高精度、高准确性 |
2.1.3 高效率、低成本 |
2.2 面向规划的三维数字城市数据分类 |
2.2.1 三维模型数据 |
2.2.2 其它数据 |
2.3 高精度三维城市模型的一体化数据组织 |
2.3.1 一体化数据模型 |
2.3.2 三维模型数据库建立与更新 |
2.4 面向规划的高精度三维城市一体化建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三维建模的车载移动影像采集系统 |
3.1 车载移动影像采集系统构成 |
3.2 基于北斗增强的三星CORS的移动定位 |
3.3 多传感器同步数据采集技术 |
3.3.1 测绘时空基准 |
3.3.2 多传感器同步控制 |
3.3.3 时空同步匹配 |
3.4 街景影像的数据组织与应用管理 |
3.4.1 构建海量全景影像金字塔 |
3.4.2 海量影像入库与应用集成 |
3.5 实验论证 |
3.6 本章小结 |
4 面向规划的建筑物纹理高精度快速建模 |
4.1 建筑物几何建模 |
4.2 基于高分辨率实景影像的建筑物立面纹理重建 |
4.2.1 建筑物立面纹理重建方法 |
4.2.2 关键技术及算法 |
4.3 面向规划的建筑物屋顶合成纹理快速建模 |
4.3.1 方法与原理 |
4.3.2 实验论证 |
4.4 本章小结 |
5 顾及地形特征的道路及附属设施建模 |
5.1 三维道路建模概况 |
5.2 基本原理 |
5.3 关键技术及算法 |
5.3.1 纵横坡度计算 |
5.3.2 基于DLG、DOM的标志标线获取 |
5.3.3 基于移动采集的道路中心线精确高程获取 |
5.3.4 道路标志标线、边线高程计算 |
5.3.5 城市三维道路快速建模 |
5.3.6 附属设施建模 |
5.3.7 地形与地物的匹配修正 |
5.4 实验论证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的一体化无缝建模 |
6.1 地下空间三维建模分类与一体化特征 |
6.2 地下管线的参数化建模 |
6.2.1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 |
6.2.2 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预处理 |
6.2.3 地下管线参数化建模基本原理 |
6.2.4 无缝化管线自动生成 |
6.3 基于规划核实的地下建构筑物三维建模方法 |
6.3.1 地下建构筑物的规划核实测绘 |
6.3.2 地下建构筑物三维一体化建模的关键技术 |
6.4 一体化实现 |
6.4.1 地下管线一体化实现 |
6.4.2 建构筑物一体化实现 |
6.4.3 地面模型透明化的一体化显示 |
6.5 实验论证 |
6.6 本章小结 |
7 实践与应用 |
7.1 一体化生产体系 |
7.1.1 建筑建三维建模工具以及成果 |
7.1.2 道路及附属设施三维建模成果 |
7.1.3 地下空间三维建模成果 |
7.2 三维数字城市数据一体化管理 |
7.2.1 三维数据库建设 |
7.2.2 建筑、道路、景观等模型更新 |
7.2.3 地下管线、地下空间数据管理与更新 |
7.3 三维规划应用实践 |
7.3.1 系统总体设计 |
7.3.2 辅助建筑规划审批应用验证 |
7.3.3 辅助地下空间审批应用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研究成果及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9 参考文献 |
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
11 致谢 |
(6)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缘起 |
二、概念与说明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框架与方法 |
五、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体系酝酿期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
第一节 晚清传教士中文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
一、传教士报人的创刊活动概述 |
二、格致话语传播的宗旨 |
三、格致话语的传播者 |
四、格致话语传播的体例与内容 |
第二节 晚清传教士中文期刊中的格致观念 |
一、格致概念的阐述 |
二、格致分类的认知 |
三、格致功能的体认 |
四、格致方法与格致教育的阐述 |
五、格致文化观的探讨 |
六、格致与迷信及其他 |
第二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萌芽期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
第一节 戊戌维新时期创刊及其宗旨 |
一、维新报人自主创刊活动 |
二、格致话语传播的宗旨 |
第二节 萌芽期期刊格致话语传播的栏目与内容 |
一、《时务报》与《知新报》的栏目与内容 |
二、《湘学新报》与《实学报》中的栏目与内容 |
三、“另类期刊”中的栏目与内容 |
四、其他地方期刊的栏目与内容 |
第三节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萌芽期期刊中的格致思辩 |
一、维新报人格致思辩的思想资源 |
二、“科学”出现与格致概念及分类 |
三、“富强之基,本诸格致” |
四、“黜伪崇真”与格致文化观 |
第三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形成期期刊中的科学话语分析 |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的背景与创办 |
一、辛亥报人传播科学话语的背景 |
二、辛亥报人的创刊活动 |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科学话语传播的宗旨、体例与内容 |
一、科技期刊的宗旨、体例与内容 |
二、以“科学”栏目为中心 |
三、以“格致”栏目为中心 |
四、《新民丛报》的科学栏目及其内容 |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与社会转型的互动 |
一、科学话语传播催生观念革命 |
二、科学话语传播推进认知图式变革 |
第四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形成期期刊中的科学认知 |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中的科学观念 |
一、从“格致”到“科学” |
二、辛亥报人的科学分类说 |
三、辛亥报人的科学功能认知 |
四、辛亥报人的科学方法论 |
五、辛亥报人的科学精神说 |
第二节 《新民丛报》中的科学诉求 |
一、《新民丛报》对科学本质及分类的认知 |
二、《新民丛报》对科学功能与科学方法的阐述 |
三、《新民丛报》对科学文化与科学伦理的探讨 |
四、《新民丛报》科学话语传播的特征 |
第三节 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观念刍议 |
一、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文化观 |
二、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教育观 |
三、“科学为工艺所从出” |
四、科学是改良社会的利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指数平滑模型的禽霍乱发病预测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禽霍乱概述 |
1.2 禽霍乱的危害及公共卫生意义 |
1.3 影响禽霍乱流行的因素 |
1.4 动物疫病预测 |
1.4.1 预测方法介绍 |
1.4.2 疫病时间序列预测研究现状及应用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课题研究目的 |
1.5.2 课题研究意义 |
2 试验材料 |
2.1 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环境 |
2.2 禽霍乱发病相关数据 |
2.3 试验相关气象数据 |
3 禽霍乱发病风险因素分析 |
3.1 饲养密度与养殖方式 |
3.2 免疫程序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
3.3 自然因素 |
4 气象因素对禽霍乱发病的影响研究 |
4.1 温度与禽霍乱发病散点分布情况 |
4.2 风速与禽霍乱发病散点分布情况 |
4.3 平均相对湿度与禽霍乱发病散点分布情况 |
4.4 降水量与禽霍乱发病散点分布情况 |
4.5 相关气压与禽霍乱发病散点分布情况 |
5 禽霍乱指数平滑模型初步研究 |
5.1 疫病预测的方法 |
5.2 疫病预测步骤 |
5.3 指数平滑模型 |
5.3.1 指数平滑模型的发展 |
5.3.2 指数平滑法原理 |
5.3.3 指数平滑法的优点及应用 |
5.3.4 指数平滑的产生 |
5.3.5 三种指数平滑模型介绍及特点 |
5.3.6 平滑系数α的选择 |
5.3.7 小结 |
6 禽霍乱指数平滑模型 |
6.1 数据 |
6.2 分析方法 |
6.3 指数平滑法建模过程和结果 |
7 讨论 |
7.1 气象条件对禽霍乱发生的影响 |
7.2 指数平滑模型分析 |
7.3 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论国内建筑效果图与实际建造之间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效果图及实际建造概述 |
1.1.1 建筑效果图的定义与内容 |
1.1.2 实际建造的定义及特点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1 从建筑图学到计算机建筑效果图 |
1.2.1.1 建筑图学 |
1.2.1.2 计算机建筑效果图 |
1.2.2 我国建筑施工的发展与现状 |
1.2.2.1 我国建筑施工的起源于发展 |
1.2.2.2 我国建筑施工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1.3 本课题的进展和成果综述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拟对建筑表现和实体建造进行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方法 |
1.6 课题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效果图——建筑师的理想结果 |
2.1 效果图对建筑师的作用 |
2.2 效果图的工作流程与特点 |
2.3 效果图的真实性 |
2.3.1 材质的真实表达 |
2.3.1.1 材质的色彩和肌理 |
2.3.1.2 材质的尺寸和拼接方式 |
2.3.2 尺度与比例 |
2.3.3 气候与光影 |
2.3.4 周边环境的表达 |
2.3.5 日景与夜景 |
2.3.6 虚拟相机与人眼以及真实相机之间的差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际建造——有欠缺的现实建筑 |
3.1 从方案到建筑成品 |
3.2 方案阶段 |
3.2.1 材料的认识与选用 |
3.2.1.1 材料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
3.2.1.2 建筑师对材料的认知与选用 |
3.2.1.3 建筑中常用的饰面材料 |
3.2.2 细节对大局的影响 |
3.3 施工图阶段 |
3.3.1 施工图的定义与特点 |
3.3.2 施工图绘制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
3.3.3 国内方案与施工图分包现象造成的问题 |
3.3.4 建筑施工图和其他专业的配合 |
3.4 建筑师对施工的控制 |
3.4.1 建筑师对施工水平的认识 |
3.4.2 建筑师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
3.5 建筑投入使用后的效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高实际建造与效果图的契合度 |
4.1 常规设计之外的多一步思考 |
4.1.1 材料的建构方式 |
4.1.2 设计后的“再设计” |
4.1.3 建筑内外的一体化设计 |
4.2 加强建筑设计的控制力 |
4.2.1 更加细化的专业分工 |
4.2.2 专业化的技术支持 |
4.2.3 完善的建筑设计说明书 |
4.2.4 利用计算机软件提高建筑的完成度 |
4.2.4.1 联网同步设计技术 |
4.2.4.2 空间曲面的实现手段 |
4.2.4.3 施工图中的实际建造方式模拟 |
4.3 提高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 |
4.3.1 国内建筑师的职业发展 |
4.3.2 从始至终的认真态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新疆北疆地区建筑气候分析与节能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向 |
1.3.1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2 技术路线框架图 |
1.3.3 论文研究方法和重点 |
第2章 建筑气候设计的相关概念及原理解析 |
2.1 气候的概念 |
2.1.1 气候的尺度 |
2.1.2 气候对建筑的影响因素 |
2.2 建筑气候设计的定义和原理 |
2.3 建筑气候设计的影响因素 |
2.3.1 热舒适的标准 |
2.3.2 热环境对被动式技术设计的影响 |
第3章 新疆北疆地区建筑单体节能设计策略分析 |
3.1 新疆北疆地区气候资源 |
3.1.1 气候特征与建筑气候分区 |
3.1.2 太阳能资源 |
3.1.3 风力资源 |
3.1.4 其他类型资源 |
3.2 新疆北疆地区气候分析 |
3.2.1 奥尔基亚(Olgyay)生物气候图法 |
3.2.2 吉沃尼和瓦特逊(Givoni&Watson)生物气候图法 |
3.2.3 马奥尼(Mahongey)列表法 |
3.2.4 气候分析结论 |
3.3 新疆北疆地区建筑单体节能设计策略 |
3.3.1 建筑平面设计及空间布局 |
3.3.2 隔热保温 |
3.3.3 遮阳设计以及太阳能综合利用 |
3.3.4 自然通风和蒸发冷却 |
第4章 新疆北疆地区建筑群体布局策略分析 |
4.1 新疆北疆地区建筑布局策略研究方法 |
4.1.1 新疆北疆地区最佳建筑风环境的模拟研究目的 |
4.1.2 模拟软件的选择 |
4.2 新疆北疆地区建筑布局模拟模型选择 |
4.2.1 通用模拟模型体量选择 |
4.2.2 日照条件及建筑朝向、间距分析 |
4.2.3 最终模拟计算单元 |
4.3 新疆北疆地区建筑布局模拟参数设置 |
4.3.1 风环境参数设置 |
4.3.2 边界条件设置 |
4.3.3 技术评定及引用执行标准 |
4.4 新疆北疆地区建筑布局环境模拟分析 |
4.4.1 不同楼群类型模拟 |
4.4.2 不同楼群高度模拟 |
4.4.3 行列式布局细分类型模拟 |
4.4.4 结论 |
4.5 新疆北疆地区建筑群体布局策略 |
4.5.1 建筑规划选址策略 |
4.5.2 建筑群布局策略 |
4.5.3 建筑群环境设计策略 |
第5章 新疆北疆地区节能设计策略验证 |
5.1 新疆北疆地区地区传统民居节能策略验证 |
5.2 新疆北疆地区地区新建绿色建筑节能策略验证 |
5.3 新疆北疆地区的最佳建筑布局实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多层结构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工作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关键技术 |
2.1 ASP.NET相关技术 |
2.1.1 .NETFramework技术概述 |
2.1.2 ADO.NET的体系结构 |
2.2 WebService技术概述 |
2.3 XML技术概述 |
2.4 组件式GIS概述 |
2.4.1 组件GIS的概念 |
2.4.2 组件GIS的特点 |
2.5 MapObjects概述 |
2.5.1 MapObjects组成 |
2.5.2 MapObjects的特点 |
2.6 Oracle数据库概述 |
2.7 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建设目标 |
3.2 业务需求及流程分析 |
3.2.1 业务需求 |
3.2.2 业务流程 |
3.3 网络结构分析 |
3.4 数据模型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操作系统选型 |
4.2.2 系统结构设计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4 系统流程设计 |
4.5 数据库设计 |
4.6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4.6.1 数据操作的主要代码实现 |
4.6.2 土地审批子系统 |
4.6.3 规划管理子系统 |
4.6.4 图形辅助子系统 |
4.6.5 统计查询子系统 |
4.7 小结 |
第五章 软件测试 |
5.1 测试方法 |
5.2 测试内容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农村简易分方测图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居住区地面农业生产潜力评估方法及平台展示研究 ——以天津市南开区学府道为例[D]. 许乃凡. 天津大学, 2020
- [2]广西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胡振.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8)
- [3]历史的审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D]. 万竹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4]武汉柏泉天主教堂案例研究 ——兼论武汉天主教堂的变迁[D]. 朱成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 [5]面向规划的高精度三维城市一体化快速建模理论研究与应用[D]. 刘全海. 武汉大学, 2014(02)
- [6]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D]. 李益顺.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7]基于指数平滑模型的禽霍乱发病预测模型的研究[D]. 艾华.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8]论国内建筑效果图与实际建造之间的差异[D]. 马沁沁. 天津大学, 2012(08)
- [9]新疆北疆地区建筑气候分析与节能设计策略研究[D]. 陈大鹏. 北京工业大学, 2012(01)
- [10]基于多层结构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孟海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