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M5.9地震中短期预报

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M5.9地震中短期预报

一、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论文文献综述)

汪翠枝,陈嵩,田山,李恩建[1](2009)在《蓟县台地形变观测资料映震效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文对蓟县地震台固体潮观测各测项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提取了华北地区中等以上地震的短、临前兆信息。结果表明,该台固体潮观测对华北中等以上地震有一定的监测能力,其中:①水管倾斜仪和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对华北地区中强及中强以上地震有中、短期预报能力;②重力和伸缩应变资料对华北地区中强地震及首都圈地区中等以上地震有短期甚至短临预报价值;③伸缩应变资料对地震方位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张国民,李志雄,杨林章[2](2006)在《邢台地震与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详细叙述了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的主要进展:建设成了多学科的地震观测系统,为地震预报打下了良好基础;进行了大量震例研究,初步建立了地震预报的判据和指标体系;进行了地震预报理论的实验和研究,提出了多种地震孕育发生模型及前兆机理;通过20多年的5次地震预报攻关研究,形成了数十种地震预报方法;边研究,边预报,几十年来成功地预报了20多次破坏性地震,并取得了减灾实效,使我国地震预报的科学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本文还对地震预报尚需解决的科学难题进行探讨。

易志刚,杨选辉[3](2004)在《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钻孔应力-应变学科对2004 年3月24日发生在我国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过程及其主要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易志刚,杨选辉[4](2004)在《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钻孔应力-应变学科对2004 年3月24日发生在我国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过程及其主要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二、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2)邢台地震与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40年来地震预报研究的主要科学进展
    1.1 建设了多学科地震观测系统, 建立了地震预报的监测基础
    1.2 积累大量的震例资料, 建立经验性地震预报基础
        (1) 地震前兆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2) 前兆异常时间分布的阶段性特征
        (3) 前兆异常空间分布的集中性与非均匀性
        (4) 前兆异常的特征量与未来地震的关联性
        (5) 前兆异常的时空转移性
        (6) 短临异常及地震发生与外因的相关性
    1.3 地震预报攻关研究
    1.4 建立了统计性预报的方法和判据
        (1) 中长期预测取得可喜效果
        (2) 年度预测显示有较好效能
2 取得了多次有减灾实效的较成功的短临预报
3 尚需长期艰苦探索的科学难题
    3.1 强化地震观测基础
    3.2 加强基础性研究与地震观测实际的结合
        (1) 大陆地震的成因问题。
        (2) 大陆地震的机理问题。
        (3) 地震前兆机理。
        (4) 地震前兆观测中的基础性理论。
    3.3 坚持地震预测试验场建设, 并向国际化方向努力

四、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论文参考文献)

  • [1]蓟县台地形变观测资料映震效能研究[J]. 汪翠枝,陈嵩,田山,李恩建. 地震, 2009(03)
  • [2]邢台地震与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J]. 张国民,李志雄,杨林章. 华北地震科学, 2006(02)
  • [3]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J]. 易志刚,杨选辉.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04(S1)
  • [4]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5.9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J]. 易志刚,杨选辉.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04(S1)

标签:;  ;  ;  ;  ;  

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M5.9地震中短期预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