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繁殖特性研究

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繁殖特性研究

一、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生殖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慧[1](2019)在《三种蜂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繁殖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植物和访花昆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协同进化使二者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互惠关系。访花昆虫能够从植物花中获得蜜源的同时也会向植物传播花粉,进而影响植物的繁殖。蜂类访花昆虫是访花昆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多,分布广,访花效率高,对植物花粉的传递以及植物的繁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牧草之一,但其产业化的发展严重受到种子产量低下的制约。紫花苜蓿为虫媒植物,其访花昆虫将对紫花苜蓿的种子产量有重要作用,但缺乏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蜂类访花昆虫(包括驯化蜂:明亮熊蜂Bombus lucorum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和野生蜂:隐脊切叶蜂亚属种1Megachile eutricharaea sp.1)的不同类群、相同类群不同密度以及不同群落组成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探究访花昆虫对紫花苜蓿繁殖的作用,并从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以及昆虫特性揭示访花昆虫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了访花昆虫与开花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揭示了蜂类访花昆虫的访花机制,为深入理解开花植物与访花昆虫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推动紫花苜蓿的产业化发展。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不同种类的蜂类访花昆虫的作用下紫花苜蓿的种子产量有显着差异。其中明亮熊蜂处理下的紫花苜蓿每分蘖株荚数最多。与无访花昆虫相比,明亮熊蜂处理每分蘖株荚数增加了1647.91%,隐脊切叶蜂处理增加了890.58%,而意大利蜜蜂的作用较小。对于种子质量来说,不同种类的蜂类访花昆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无显着作用。蜂类访花昆虫对于紫花苜蓿的种子产量影响主要与其授粉效率有关。首先,明亮熊蜂对紫花苜蓿花的特性(弹花机制)有较好的适应性。其次,明亮熊蜂的访花行为(对小花的访问频率、在小花上的转移次数)比意大利蜜蜂和隐脊切叶蜂高,这可能提高访花效率,进而增加紫花苜蓿的繁殖。此外,明亮熊蜂体型大,携带花粉量较多,有利于为紫花苜蓿授粉。(2)驯化蜂的数量对紫花苜蓿的种子产量有显着作用。明亮熊蜂数量为10头时紫花苜蓿每分蘖株荚数最多,且明亮熊蜂数量为15头和20头处理的紫花苜蓿种子产量与明亮熊蜂数量为10头无明显差异。而意大利蜜蜂数量从5头到20头,紫花苜蓿的每分蘖株荚数逐渐增加。这表明明亮熊蜂与意大利蜜蜂使紫花苜蓿种子产量达到最高时的密度是不同的。对于种子质量来说,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的数量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无显着作用。驯化蜂密度不同使种子产量产生差异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驯化蜂在数量较多的时候对紫花苜蓿小花的访问频率增加,可能使紫花苜蓿的授粉效率增加。第二,蜂类访花昆虫之间对于资源的竞争使其访问小花频率增加,从而增加紫花苜蓿小花的授粉机会。(3)在组成不同的驯化蜂群落作用下紫花苜蓿种子产量有显着差异。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数量比例为2:1处理中紫花苜蓿的每分蘖株荚数和每荚种子数均为最高,但种子千粒重较低。不同处理间种子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由于明亮熊蜂在不同数量比例处理中的访花行为无显着差异,因此明亮熊蜂的访花行为没有起到主要作用。而意大利蜜蜂在2:1处理中在小花上的停留时间较长,可能会提高紫花苜蓿的授粉效率。因此,明亮熊蜂的数量和意大利蜜蜂的访花行为共同对紫花苜蓿的种子产量起到主要作用。综上所述,蜂类访花昆虫对紫花苜蓿的繁殖作用依赖于访花昆虫种类、数量以及访花昆虫组成,这种依赖条件可能是受花的特性、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以及访花昆虫特性的驱动。本研究不仅丰富植物与访花昆虫互惠机制,同时为深入探讨访花昆虫与开花植物之间的协同互惠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进一步为提高紫花苜蓿的种子繁殖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蒋迎红[2](2018)在《极小种群海南风吹楠生态学特性及濒危成因分析》文中认为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 hainanensis)属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风吹楠属(Horsfieldia),为中国特有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云南和海南等省区,种群数量日渐减少,呈间断“岛状”或“点状”分布,或单株散生,被列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因此,研究海南风吹楠保护生物学特性,揭示海南风吹楠濒危机制,对保护和恢复海南风吹楠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海南风吹楠的生物学特性、群落特征、种群数量动态和种群遗传多样性,从幼苗更新特征以及种子萌发特性等方面揭示海南风吹楠的濒危机制,为制定相应保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南风吹楠的花期发生在4~6月,雌雄同株异花,果期为翌年4~5月,果实黄色,椭圆形,果皮肉质,具红色假种皮。叶片为典型异面叶,中脉发达,气孔器为双环型,略下陷,栅栏组织3~4层,海绵组织4~6层。茎的初生结构中维管束为外韧型,8~10个初生维管束围绕髓排列为1轮,次生结构中,维管柱紧密排列连成环状。根的初生结构中内皮层具凯氏带,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呈辐射状排列,次生结构中木栓层5~6层,木栓形成层1层,栓内层3层。因此,海南风吹楠具有一定耐阴和耐早结构特征。(2)海南风吹楠群落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都较高,区系成分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均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分布类型为主。以科为单位统计重要值来看,海南风吹楠群落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群落中乔木和灌木植物的种类和多样性大小明显与生境类型关系,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受林分郁闭度的影响,且表现出负相关。群落的稳定性和生长发育状况可能与频繁的人类干扰有关。(3)海南风吹楠种群物种组成较丰富,其区系成分具明显的热带性质,在群落中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其径级分布结构呈极明显的偏态分布,1、2龄级幼苗个体数量多,占80.49%。不同生境条件下,种群的径级结构、幼苗库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且雌雄异株的树种特性让不均衡性更加明显。海南风吹楠的存活曲线是趋于稳定的Deevey-Ⅱ型,但受生境条件的影响,种子萌发率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幼苗期因种内竞争大、抗逆性差以及环境筛的强烈筛选作用,表现出较高死亡率,导致了自然演替过程中种群龄级的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4)海南风吹楠种群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储量(16.93~24.74粒/m2)和活力较低(25.7~33.3%),其种子和幼苗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型,主要集中在以母株为中心2~3m以内的区段内。与群落中其它植物相比,海南风吹楠1~3a生幼苗的生存竞争力一直处于弱势,周围草本层以及灌木层盖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较大,幼苗通过环境筛至少需要4年的时间,能存活下来发展成为幼树的概率极小,最高值仅为9.1%。因此,海南风吹楠种群种实发育成幼苗,且幼苗死亡率较高,致使海南风吹楠种群更新缓慢甚至停滞,这可能是海南风吹楠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5)海南风吹楠未充分成熟而脱落的果实受自身假种皮和虫蚁危害的影响基本不萌发,充分成熟但未开裂的果实内种子萌发率极低,仅为13.33~22.58%,去皮种子萌发率可达88.57~92.86%。通过模拟高温高湿环境对海南风吹楠种子萌发的影响表明,持续的高温高湿环境下(7 d)无论是去果皮还是带果皮种子萌发率急剧下降,去果皮种子萌发率为15.6%,带果皮种子萌发率仅为3.33%。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海南风吹楠自身的果皮、高温高湿环境以及虫蚁危害是限制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6)海南风吹楠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物种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79.41%、0.4787和0.3314;种群平均水平上的PPB、I和He分别为40.36%、0.2615和0.1843。种群间遗传分化显着,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0.4509,种群间Nei’s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范围分别为0.7387~0.8637和0.1466-0.3029,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表明,参试的9个海南风吹楠天然种群分为2大组群。本研究表明,导致海南风吹楠资源濒危的原因主要包括种群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率低、幼苗适应性和抗逆性差难以发育成幼树等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和人为破坏)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海南风吹楠天然资源的保护应以就地保护为主,对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进行优先保护,并进行适度人为干扰,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同时,通过人工繁育技术,进行人工育苗,选择适宜海南风吹楠生长的环境营建人工林,进行迁地保护,扩大和更新现有种群,保护基因库,防止遗传资源丢失。

魏海龙[3](2018)在《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结构特征分析及更新研究》文中指出岷江柏木(Cupressus chengiana S.Y.Hu)是中国的特有树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于岷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及白龙江流域中下游,是干旱河谷地带针叶林群落的建群种,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效益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由于采伐、偷伐和盗伐等现象导致岷江柏木种群分布面积越来越小,分布区域更加狭窄,尤以白龙江流域最为突出,现已处于濒危状态。目前对于该区域岷江柏木的相关研究仅限零星报道,对其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限制了人们对该种群的认识和保护。因此,研究以舟曲县憨班乡成片分布的岷江柏木天然林为调查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和社会调查的方法系统研究岷江柏木种群的地理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种群结构及更新恢复,系统分析了该种群的结构动态及更新机制,并制定了种群恢复方案,初步探明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的分布现状、生物生态学特性,阐释其种群更新机制,提出了可行的种群恢复策略,为白龙江流域干旱河谷地带岷江柏木种群的恢复、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调查及研究结果如下:1.白龙江流域现存的岷江柏木种群基本上全部是天然林,分布区域狭窄,面积极小,成片分布的林分很少,只在舟曲县憨班乡周围存在,其他分布区域仅以散生孤立木形式存在于寺庙和宅基周围,大部分都处于生理衰退期,个体结实量差,种子败育现象严重,种群更新困难。2.岷江柏木种群结构呈现两极化分布,表现为幼龄林个体和中老龄林个体数量较大中龄林数量极少,而幼龄林多为伐桩萌孽形成的次生林或者当年采伐不可及区种子自然更新形成的实生林,中老龄个体主要是以“风水林”、“护庙林”等形式存活下来的。岷江柏木种群的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Ⅰ型和Deevey-Ⅱ型之间,趋于Deevey-Ⅱ型,属于稳定型种群。时间序列表明分析表明,在未来2、4和6个龄级的时间后,种群的个体数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3.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群落结构简单,乔木层树种单一,基本上都是岷江柏木,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种类稀少,岷江柏木幼苗更新困难,群落物种多样性低,群落结构稳定性差。4.区域内岷江柏木个体结实能力差,种子败育率高,空粒占比高达到50%左右,饱满种子中有活力占比25%,种子萌发率在30%-35%之间,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15℃,播种环境对于种子发芽率影响也较大。5.对于岷江柏木种群的保护和恢复,主要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因地制宜,划定保护区范围,实行封山育林措施,严禁人畜活动的破坏,促进种群天然更新。收集种质资源,建立种子园、苗圃地,扩大人工种群的繁殖力度。

王国行,邓洪平,李运婷,王茜,宗秀虹,杨小艳,黄琴[4](2017)在《基于IUCN标准的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评估》文中研究表明重庆市市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46种,该文以《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为标准对其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处于极危(CR)的有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var.sinense、中华双扇蕨Dipteris chinensis、南川升麻Cimicifuga nanchuanensis、北碚榕Ficus beipeiensis等8种,濒危(EN)的有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隐脉黄肉楠Actinodaphne obscurinervia、华榛Corylus chinensis等10种,另有易危(VU)和近危(NT)的种数分别是21种和7种.将评估结果分别与《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1991)、《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2004)、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截至2015,10)进行比较,得出:(1)以往文献资料有未予收录、未予评估的情况,本次评估的等级与已收录的对比多数更高,许多物种在重庆范围内的生存状况更严峻,缙云黄芩Scutellaria tsinyunensis等物种近几年才真正明确其极危状态.(2)与现有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濒危等级进行对比显示,濒危等级相同的有5种,不同的有9种,这9种评估的濒危等级均高于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另有32种在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未予评估.

宗秀虹[5](2017)在《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Wall. ex Hook.)R.M.Tryon)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为中生代古老孑遗物种,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是地球历史变迁的见证,更是科学研究的活化石,对研究古地质气候、古环境的演变,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保证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保护及科学研究价值。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桫椤及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是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面积最广的桫椤林区之一。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其他物种如毛竹与桫椤在空间、水分、阳光等方面的竞争,使得桫椤的繁殖和生存越来越困难,大量桫椤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以赤水桫椤国家级保护区为研究地,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区系学、数量生态学等方法,从植物区系、群落和种群生态学等角度,对桫椤群落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包括桫椤群落物种组成、伴生植物区系、群落的结构、物种多样性、优势种生态位、种群年龄结构、生命过程等。同时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在时空维度上与该区域以及其他区域的桫椤群落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桫椤群落之间的异同及其规律,以期为有效保护桫椤种群、优化桫椤群落结构,防止桫椤种群的衰退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植物生态学、区系学等方法,对保护区内群落及物种多样性、伴生物种区系成分、生活型谱、群落结构等进行研究。(1)群落内维管植物共计60科96属122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4属17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6科80属103种;(2)群落内植物的科、属区系成分类型多样,热带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次之,表现出从热带区系向温带区系过渡的特征;(3)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57.38%),反映出中亚热带森林以高位芽植物为优势的特点;(4)群落垂直分层显着,乔木层树高在412m所占比例最大,为76.64%;灌木层树高在23 m比例最大,为69.78%;草本层各区间分布较为均匀,但以00.2 m的比例较大,群落层次明显;(5)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和桫椤在该地乔木组成中占主导地位;灌木层中,桫椤为最优物种;草本层主要以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 erythrosora)、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为主,物种丰富度分析显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析表明,乔木层为聚集分布、组成较简单,灌木层和草本层为均匀分布,但数量较少。2、采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等计算公式测定桫椤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毛竹的生态位宽度最大,LB和HB分别为6.675、0.709,其次是桫椤和毛桐(Mallotus barbatu),LB和HB分别为4.917和0.490、4.640和0.455,而粗叶木(Lasianthus chinensis)和油桐(Vernicia fordii)的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15对,占总数的21.8%,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33对,占总数的78.2%,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1对,占总数的1.82%。(2)灌木层中,桫椤为优势种,占明显地位,其LB和HB最大,分别为7.651、0.709,除桫椤外,其他物种生态位宽度相差不大,HB均在0.248—0.446之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17对,占总数的30.9%;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38对,占总数的69.1%;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2对,占总数的3.6%。(3)有相似生物学特征或相似生境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之间,它们构成的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也有大有小,表明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并不一定相关。3、对赤水桫椤种群进行野外调查,以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和分段匀滑技术,编制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天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并绘制其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存活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生命过程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桫椤种群年龄结构存在波动性,呈现基部较窄、中部较宽、顶部狭窄的分布特征;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桫椤种群的消失率与死亡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出现2个高峰,均在第1龄级和第10龄级出现第一和第二个峰值;桫椤种群的生存率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单调上升,生存率下降趋势前期高于后期,累计死亡率则相反;由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赤水桫椤种群具有前期薄弱、中期稳定和后期衰退的特点,幼苗个体数量不足是导致桫椤濒危的重要原因。4、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将本研究和以往研究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两方面作比较,结果显示:(1)在时间维度上,本研究与1990年屠玉麟研究相比,在属的分布区类型上较为一致,均表明该研究区域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热带区系性质;本次研究生活型更为丰富,有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表现出林下灌草层物种组成更为丰富的特点;与2005年周崇生研究相比较,该区域桫椤种群已由增长型变为衰退型,主要由于桫椤群落附近有大量毛竹,使桫椤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且景区内大量游客参观,造成桫椤生长环境改变。(2)在空间维度上,本次研究与重庆磨盘沟、四川五通桥、四川容县、新春等区域在物种组成、区系、生态位、种群动态方面研究相一致;在伴生植物生活型以及物种多样性方面差异较明显,主要由于桫椤生境差异所致。

邵长凯[6](2016)在《济南市主栽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及开花和传粉的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定位观测了济南市主栽葡萄(Vitis vinifera)品种“贵妃玫瑰”、“巨峰”、“藤稔”和“巨玫瑰”的花期、花部综合特征、访花昆虫的种类及访花行为。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葡萄花粉、柱头和蜜腺的亚显微形态特征。室内检测了葡萄的花粉活力、花粉营养成分和柱头可授性。主要结果如下:气候尤其是气温对葡萄种群进入花期的早晚影响较大,但对单花花期的长短影响较小。2014年,四个葡萄品种的花期均始于5月上旬,整个花期持续两周。2015年,春季气温回升较慢,5月中旬才进入始花期,5月底花期结束,花期也持续了近两周。2016年,春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四个品种的葡萄花期产生了分化,贵妃玫瑰在5月上旬开花,其余三个品种到5月中旬才进入花期。开花率随气温上升而升高,气温的降低会导致次日开花率降低。温室大棚恒定的温湿度使葡萄花期提前23周,但对整个种群花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影响不大。葡萄花冠较小,呈绿色帽状,开花时花冠脱离。花直径约911mm,高约58mm,花药与柱头之间的距离约为37mm。花粉胚珠比(P/O)均超过1000,预示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杂交指数(OCI)为3,预示这几个葡萄品种的繁育系统都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葡萄花粉为近圆形,具有三条或四条孔沟,沟细长且在顶端形成连接,孔沟的中部有圆形的萌发孔,花粉表面均有网状或者孔穴状的纹饰。葡萄花粉在蔗糖溶液及合适的温度条件下能很好地萌发,在开放前一天花粉活力达到20%以上,开放后6小时达到最高值80%左右。几个品种的葡萄在开花72小时后花粉的活力还有10%左右,且品种间差异不大。葡萄花粉在低温冷藏条件下更有利于活力的保持,-20℃保存3周后的花粉活力还超过30%。葡萄花粉的主要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可溶性糖的含量约为13%,氨基酸含量为50100mg/kg,蛋白质含量低于5%,各成分含量显着低于蜜源植物花粉的水平(可溶性糖:2548%,氨基酸:130mg/kg,蛋白质:20%)。葡萄的柱头开花前一天即开始变得凹凸不平,表皮细胞为接受花粉增生为乳突细胞,柱头可授性也达到最强,花朵开放3天后可授性基本丧失。开花后蜜腺增大,颜色逐渐由绿色变为黄色。不同品种葡萄的主要访花者的类别基本相同,多属于昆虫纲的膜翅目和双翅目,其中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ligustica Spinola)、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 De Geer)、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ionicus Mary)为主要访花者。访花昆虫在一天内一般具有两个访花高峰,上午10:0011:00的访花高峰以意大利蜜蜂和食蚜蝇为主。访花高峰期的访花次数平均为每15分钟3050次,而同花期蜜源植物黄荆在访花高峰期则每15分钟超过了100次。套袋去雄和粘胶试验证实栽培葡萄在花朵开放前大部分已经完成受精(闭花受精),这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的结果,但是传粉昆虫对于葡萄传粉有辅助性的作用,也有助于完善葡萄园的生态系统稳定。总之,研究发现葡萄种群进入初花期的时间受气候影响显着,而单花的花期长度不受影响,对花部的参数和花粉营养成分也做了研究。这些研究可以深化对传粉生态学的理解,并可以为葡萄的栽培、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杨亲二[7](2016)在《我国植物种级水平分类学研究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洪德元先生最近在《生物多样性》(2016年第24卷第3期)发表的《关于提高物种划分合理性的意见》一文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强调我国植物确实还存在大量种级水平的分类学问题有待解决,我国植物分类学研究在一些重要发展阶段(如系统阶段和物种生物学阶段)上存在明显缺失,需要弥补。指出分类学发展到今天,不宜再强调"经典分类学"和"实验分类学"之分,应采用多学科手段解决分类学问题;我国应加强植物分类专着水平的研究工作,注意培养年轻一辈植物分类学专着工作者;在分类处理中应用居群概念和统计学方法时应特别谨慎;在系统植物学中接受物种概念的多元性是必要的,但要向达到广义的生物学种概念努力,不宜以有所谓的"归并派"和"细分派"之分为借口而完全主观地划分物种。

王丽,杜夏瑾,文志,孙名皓,沈昱,黎啸峰[8](2016)在《濒危植物马蹄参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马蹄参小孢子形成和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探讨其濒危机制与雄性生殖发育的关系,为马蹄参的保护与繁殖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花药具4个花粉囊,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4层构成,花药壁的发育类型为基本型;(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为四面体型;(3)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4)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马蹄参成熟花粉极面观呈钝三角形,赤道面观呈长球形,具3个萌发孔。研究认为,马蹄参不存在雄性生殖结构与发育过程异常。

廖建华[9](2014)在《桂西北大叶榉树生长规律及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分布于广西隆林县的大叶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天然林开展群落调查,并进行树干解析,研究其在特定区域特定生长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分析其群落特征和种群结构,探讨其致危原因并提出保护策略,以期提高人们对大叶榉树的保护意识,并为今后推广、发展与利用这一优良材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天然生长的大叶榉树生长量较高,近基部直径生长趋势比较均匀,幼龄期生长较快,5年后生长速度稳定,63年内生长速度并不随树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近基部直径生长量平均为0.43cm/a.(2)大叶榉树近基部直径总生长量(D)随树龄生长的方程为:D=1.08+0.369x—0.004x2+9.053×10-5x3..(3)群落乔木层优势种均为大叶榉树,乔木层以落叶成分为优势,土山群落中落叶树种的比例较石山群落大。土山群落的植物种类和物种多样性比石山群落丰富。(4)大叶榉树种群在土山区天然更新较好,幼苗较多,且呈现集群分布,但幼苗数量分布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在石山区中种群处于衰退状态,天然更新不良。(5)大叶榉树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高。石灰岩钙质土、酸性燥红壤上都生长良好,在下坡位和沟谷两边土壤潮湿的生境生长较好。(6)在大叶榉树天然分布区,严重的人为干扰和砍伐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根据其致危原因,笔者提出加强宣传与法制建设、迁地保存、人工造林和开展科研监测工作等保护策略。

徐诗涛[10](2013)在《海南热带山地沟谷雨林鸟巢蕨附生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物种分化明显,保存有丰富的热带雨林物种,对我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植物区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热带森林具有丰富的物种和复杂的生态系统,而热带雨林沟谷是热带山地雨林中河流水系长期冲刷形成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属于典型特殊生境区域,有着独特多样且非地带性植物区系,是组成该区植物区系的关键地带,成为研究植物物种分化和多样性形成机制最理想的区域。多年来人们对其系统内乔灌木系统比较关注,而忽视了系统中丰富的附生植物系统。鸟巢蕨Aspleniaceae (Bird’s nest fern)是热带雨林大型附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随着市场对鸟巢蕨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认知与需求,人们对野生鸟巢蕨资源的采集已经严重威胁到鸟巢蕨的生存。因此,需要对鸟巢蕨及其相关的热带雨林加大保护与保育,为此必须加强相关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霸王岭和黎母山两个自然保护区内的热带沟谷雨林设立样地,以鸟巢蕨为研究对象,拟探明鸟巢蕨在海南热带沟谷雨林中附生特性,包括生态环境特点、生态位及与宿主乔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鸟巢蕨在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并进一步探索人工栽培鸟巢蕨的基质适应性。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较为全面了解鸟巢蕨在热带雨林群落中的生态功能、生长特点,而且可为鸟巢蕨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基础资料。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霸王岭与黎母山附生鸟巢蕨样地地形、地貌、植被、物种等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包括鸟巢蕨等附生物种比较丰富的原因是由于特殊沟谷环境造成了特殊生境,存在比较独立的,不受人为干扰的光、热、水、温、湿、土等高异质生境条件相互作用于中低海拔这一区域共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沟谷雨林生态系统。鸟巢蕨偏好在沟谷雨林中600-750m海拔区域的大树上附生。(2)以两个样地物种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霸王岭和黎母山两个附生鸟巢蕨较丰富的沟谷雨林物种进行了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宽度计测,采用TWINSPAN和DCA对两个样地的物种进行分析,划分为14个类型。结果表明,鸟巢蕨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其附生特性使其与宿主形成偏利共生并庇护其它生物的作用,有利于丰富与维护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3)以海南霸王岭和黎母山保护区热带山地森林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两地森林附生鸟巢蕨的数量、分布与宿主种类、胸径及树皮特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霸王岭地区鸟巢蕨与宿主树之间关系稳定,生存条件一般,而黎母山鸟巢蕨受干扰较少,生存状态较好,处于扩张生长状态;鸟巢蕨规格随着着生点的增高以及宿主树胸径的增大而增加;鸟巢蕨的数量和宿主树的高度和冠幅都存在着显着的中度相关性;附生鸟巢蕨与宿主有一定的选择性,与宿主大小和树皮特性的相关性不显着。(4)霸王岭沟谷雨林附生鸟巢蕨高位土研究结果表明:其根部高位土壤及林下0-10cm、1-20cm地表不同深度和位于沟谷坡顶,斜坡和谷底的不同坡度的土壤差异显着。高位土有机质达66.84%,是林地地表土壤含有的有机质的17-22倍;高位土含水量高达305%,是林地土壤的8-21倍。高位土全N、速效P、速效K均高于地表土壤,尤其是速效P是地表土壤的17-22倍,速效K是地表土壤的9-15倍,且此差异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明显加大。各部分土壤pH值均较低,呈酸性,依次是坡顶>斜坡>坡底>高位土,高位土pH值最低,差异极显着。脲酶、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高于林中地表腐殖质,表明高位土是一种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有机土。(5)海南地区常用的栽培基质对鸟巢蕨生长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鸟巢蕨适宜在泥炭、火山石、椰糠和河沙混合的基质中生长。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海南岛热带沟谷雨林高温、高湿、多雨、荫蔽的环境条件是阴性鸟巢蕨生态特点中的环境特点,在同一地理单元内,决定鸟巢蕨分布格局的最重要环境因子是水分或者湿度;鸟巢蕨对附生宿主树种没有专一性,但对附生树种的高度、粗度和冠幅有偏好,对树皮没有严格要求;鸟巢蕨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其高位土无机、有机养分丰富,能为其它生物提供栖息庇护;鸟巢蕨适宜的人工栽培基质是椰糠、火山石、河沙和泥炭土适当搭配。偏利共生并庇护其它生物是附生鸟巢蕨在热带雨林群落中与其它种间的关系特征,附生鸟巢蕨离不开结构复杂的雨林生态系统,要保育和丰富雨林生物多样性,雨林生态系统也不能没有附生鸟巢蕨这一类型的林冠附生植物,因此必须保护好鸟巢蕨及其相关的热带雨林。本研究的结果丰富了林冠植物生态学与森林群落生态学、保育生物学理论,为合理保护海南的热带雨林、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鸟巢蕨资源提供了有益的意见与参考。

二、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生殖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生殖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蜂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繁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植物与访花昆虫关系的研究
        1.2.2 访花昆虫对植物产量影响研究
        1.2.3 紫花苜蓿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
    2.2 研究对象
        2.2.1 供试植物
        2.2.2 供试访花昆虫
    2.3 实验设计
        2.3.1 实验一:野生蜂和驯化蜂对紫花苜蓿繁殖的作用
        2.3.2 实验二:不同驯化蜂类访花昆虫数量对紫花苜蓿繁殖的作用
        2.3.3 实验三:驯化蜂组成变化对紫花苜蓿繁殖的作用
    2.4 蜂类特性及其携带花粉量测定
        2.4.1 蜂类特性测定
        2.4.2 携带花粉量测定
    2.5 蜂类访花行为观察
    2.6 紫花苜蓿产量和种子发芽率测定
        2.6.1 紫花苜蓿产量测定
        2.6.2 种子发芽率测定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蜂类访花昆虫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作用
        3.1.1 野生蜂与驯化蜂
        3.1.2 驯化蜂类访花昆虫数量
        3.1.3 蜂类访花昆虫组成
    3.2 不同蜂类访花昆虫访花行为变化
        3.2.1 三种蜂类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
        3.2.2 不同数量驯化蜂的访花行为
        3.2.3 不同组成的蜂类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
    3.3 不同蜂类访花昆虫身体结构和访花特性分析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野生蜂与驯化蜂对紫花苜蓿繁殖的影响
    4.2 驯化蜂数量对紫花苜蓿繁殖的影响
    4.3 蜂类访花昆虫组成对紫花苜蓿繁殖的影响
第5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2)极小种群海南风吹楠生态学特性及濒危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1.1.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概念的由来
        1.1.2 中国极小种群物种的确定标准与保护行动计划
        1.1.3 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及现状
    1.2 濒危植物濒危机制研究进展
        1.2.1 濒危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
        1.2.2 濒危植物保护遗传学研究
        1.2.3 濒危植物生殖生态学研究
    1.3 濒危植物保护措施研究
        1.3.1 就地保护
        1.3.2 迁地保护
        1.3.3 回归试验
    1.4 海南风吹楠研究现状
        1.4.1 海南风吹楠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
        1.4.2 海南风吹楠濒危等级划分
        1.4.3 海南风吹楠系统分类研究
        1.4.4 海南风吹楠应用价值研究
        1.4.5 海南风吹楠育苗技术研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目的意义
2 海南风吹楠生物学特征研究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果实性状测定
        2.1.3 营养器官解剖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花器官特征
        2.2.2 果实形态特征
        2.2.3 叶片结构特征
        2.2.4 茎的结构特征
        2.2.5 根的结构特征
    2.3 小结
        2.3.1 叶片结构特征与环境的适应性
        2.3.2 茎的结构特征与环境的适应性
        2.3.3 根的结构特征与环境的适应性
3 海南风吹楠群落结构特征和种群动态
    3.1 研究方法
        3.1.1 调查点概况
        3.1.2 样地设置和调查
        3.1.3 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3.1.4 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3.2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野生资源现状和生境特点
        3.3.2 群落植物组成特征
        3.3.3 群落植物系统发育类型组成及区系特征
        3.3.4 群落的植物多样性
        3.3.5 种群年龄结构
        3.3.6 种群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3.4 小结与讨论
4 海南风吹楠种群土壤种子库与幼苗更新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海南风吹楠土壤种子库取样方法和测定
        4.1.3 幼苗更新和空间分布格局调查
        4.1.4 幼苗多度调查
        4.1.5 样地环境因子测定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海南风吹楠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储量与分布规律
        4.3.2 海南风吹楠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散布格局
        4.3.3 幼苗更新及其空间分布
        4.3.4 幼苗多度与环境的关系
    4.4 小结与讨论
5 海南风吹楠种子萌发特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种子萌发试验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果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2.2 不同地理种源种子萌发特性差异
        5.2.3 高温高湿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5.2.4 高温高湿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6 海南风吹楠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基因组DNA提取与检测
        6.1.3 ISSR-PCR扩增试验设计
        6.1.4 引物筛选
        6.1.5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与引物筛选
        6.2.2 种群遗传多样性
        6.2.3 种群遗传结构
        6.2.4 种群遗传距离
    6.3 小结与讨论
        6.3.1 遗传多样性特征
        6.3.2 遗传结构特征
        6.3.3 海南风吹楠濒危机制及其资源保护
7 海南风吹楠濒危原因和解危措施
    7.1 海南风吹楠濒危原因
        7.1.1 种群结实率低,种子难以萌发,幼苗数量少
        7.1.2 受生态环境制约幼苗难以发育为幼树,自然更新困难
        7.1.3 人为活动过度干扰,生境片段化,分布范围窄
    7.2 海南风吹楠的解危措施
        7.2.1 就地保护
        7.2.2 迁地保护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海南风吹楠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
        8.1.2 海南风吹楠群落特征、种群动态
        8.1.3 海南风吹楠濒危机理
    8.2 创新点和展望
        8.2.1 创新点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3)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结构特征分析及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1章 前言
    1.1 种群生态学研究
    1.2 柏木属研究现状
    1.3 岷江柏木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
        2.1.3 气候
        2.1.4 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调查方法
        2.2.2 种群结构动态分析方法
        2.2.3 群落结构分析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岷江柏木地理分布和生态学特性研究
    3.1 数据处理
    3.2 结果分析
        3.2.1 群落组成
        3.2.2 群落的主要特征
        3.2.3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3.2.4 种群个体生长和生态学特性
    3.3 小结
第4章 岷江柏木种群结构数量动态研究
    4.1 数据处理
    4.2 结果分析
        4.2.1 岷江柏木种群结构
        4.2.2 岷江柏木种群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4.2.3 岷江柏木种群生存状况
        4.2.4 岷江柏木种群数量动态时间序列预测
    4.3 小结
        4.3.1 岷江柏木种群结构
        4.3.2 岷江柏木种群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
        4.3.3 岷江柏木种群生存状况
        4.3.4 岷江柏木种群数量动态时间序列预测
第5章 岷江柏木种群更新与恢复
    5.1 种群更新能力研究
        5.1.1 种子质量测定
        5.1.2 种子实验
        5.1.3 播种育苗试验
        5.1.4 数据处理
        5.1.5 结果分析
        5.1.6 小结
    5.2 保护与恢复
        5.2.1 以就地保护为主,促进天然更新
        5.2.2 适度的进行异地保护,恢复重建种群
        5.2.3 结合法规政策和传统文化保护
        5.2.4 加大宣传力度,保护种群的更新与恢复
        5.2.5 提高岷江柏木人工繁育技术,鼓励群众进行岷江柏木繁殖与培育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群落结构
        6.1.2 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结构
        6.1.3 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分布现状
        6.1.4 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6.2 结论
        6.2.1 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群落结构特征
        6.2.2 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结构动态特征
        6.2.3 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分布现状
        6.2.4 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数量动态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项目资助
导师简介

(4)基于IUCN标准的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评估对象
2 评估方法
    2.1 IUCN红色名录评估标准
    2.2 数据收集
    2.3 等级评估
3 结果
    3.1 评估结果
    3.2 评估结果与以往文献收录各物种濒危等级的比较
4 讨论
    4.1 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评估的必要性
    4.2 对各方面保护工作的建议

(5)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Wall. ex Hook.)R.M.Tryon)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 植物群落生态位研究进展
    1.3 植物种群数量动态研究进展
    1.4 桫椤研究进展
        1.4.1 桫椤一般特征
        1.4.2 桫椤地理分布
        1.4.3 桫椤分布区的生态环境
        1.4.4 桫椤濒危状况
        1.4.5 桫椤的保护价值
        1.4.6 桫椤生殖特性与人工繁殖研究
        1.4.7 桫椤核型研究
        1.4.8 桫椤濒危原因研究
        1.4.9 桫椤群落和种群调查研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地概况
    3.2 技术路线
    3.3 野外调查方法
        3.3.1 样地设置
        3.3.2 测量指标
    3.4 数据处理
        3.4.1 区系分析
        3.4.2 生活型分析
        3.4.3 重要值分析
        3.4.4 物种多样性分析
        3.4.5 生态位测度方法
        3.4.6 种群生命过程分析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赤水桫椤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4.1.1 桫椤群落中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4.1.2 桫椤群落植物区系组成
        4.1.3 桫椤群落生活型分析
        4.1.4 桫椤群落物种的植株高度
        4.1.5 桫椤群落物种的直径
        4.1.6 桫椤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4.2 赤水桫椤群落生态位研究
        4.2.1 生态位宽度
        4.2.2 生态位重叠
    4.3 赤水桫椤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4.3.1 桫椤种群的年龄结构
        4.3.2 桫椤种群生命表的编制
        4.3.3 桫椤种群的存活曲线
        4.3.4 桫椤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
        4.3.5 桫椤种群的生存分析
    4.4 桫椤的群落生态学比较研究
        4.4.1 桫椤群落中的植物种类组成分析比较
        4.4.2 桫椤群落植物区系组成比较
        4.4.3 桫椤群落中伴生植物生活型比较
        4.4.4 桫椤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分析
        4.4.5 桫椤群落生态位的分析
        4.4.6 桫椤种群结构的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讨论
        5.1.1 赤水桫椤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5.1.2 赤水桫椤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
        5.1.3 赤水桫椤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研究
        5.1.4 建议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课题

(6)济南市主栽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及开花和传粉的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葡萄生物学特性概述
        1.1.1 葡萄的营养器官
        1.1.2 葡萄的生殖器官
    1.2 传粉生态学概况
        1.2.1 传粉生态学的诞生与发展
        1.2.2 传粉生态学在我国的发展
    1.3 葡萄开花、传粉生态学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研究地区自然状况及研究品种简介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概况
    2.3 植被与土壤特点
    2.4 研究品种简介
第3章 葡萄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花的形态特征比较
        3.1.1 研究方法
        3.1.2 葡萄的开花特征
        3.1.3 葡萄的花部形态特征
    3.2 花粉、蜜腺和柱头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3.2.1 花粉形态特征
        3.2.2 柱头及蜜腺形态特征
    3.3 繁育特性比较研究
        3.3.1 繁育特性研究方法
        3.3.1.1 柱头可授性研究
        3.3.1.2 花粉活力检测和贮存稳定性考察
        3.3.1.3 花粉营养成分研究
        3.3.1.4 花粉胚珠比(P/O)的检测
        3.3.1.5 杂交指数(OCI)的检测
        3.3.1.6 套袋去雄与粘胶处理
        3.3.2 繁育特性研究结果
        3.3.2.1 花粉活力检测结果
        3.3.2.2 柱头可授性检测结果
        3.3.2.3 花粉营养物质检测结果
        3.3.2.4 花粉胚珠比与杂交指数统计结果
        3.3.2.5 坐果率统计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开花和传粉的生态学研究
    4.1 气候对葡萄花期的影响
    4.2 访花昆虫对葡萄传粉的影响
        4.2.1 访花生态的研究方法
        4.2.2 访花昆虫的种类
        4.2.3 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
        4.2.4 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
        4.2.4.1 访花规律及生境对昆虫访花频率的影响
        4.2.4.2 酯类农药对昆虫访花频率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5.1 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我国植物种级水平分类学研究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植物还存在大量种级水平的分类学问题有待解决
2 我国植物分类学研究在重要发展阶段上存在明显缺失
3 应跳出分类学中的“经典”框框
4 实际操作中应用居群概念和统计学方法划分物种宜注意的问题
5 关于植物物种概念的多元性,兼论“归并派”和“细分派”

(8)濒危植物马蹄参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孢子囊壁发育
    2.2 小孢子发生
    2.3 雄配子体形成
3 讨论
    3.1 马蹄参的胚胎学特征
    3.2 马蹄参濒危的生殖生物学原因
    3.3 马蹄参胚胎发育的系统学意义

(9)桂西北大叶榉树生长规律及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1.1 形态学特征
        1.1.2 分布与生态学特性
        1.1.3 用途及利用价值
        1.1.4 大叶榉树的研究现状
    1.2 树木生长量的研究
    1.3 濒危树种种群生态学研究
    1.4 濒危植物致濒机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自然概况
    2.2 林业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生长情况调查
        2.3.3 样方调查
    2.4 数据的处理
        2.4.1 物种多样性指数
        2.4.2 归类统计
        2.4.3 幼苗空间分布数据处理方法
        2.4.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生长规律分析
    3.1 直径生长分析
    3.2 直径总生长量模型
    3.3 小结
第四章 种群结构与更新特征
    4.1 群落特征
        4.1.1 群落物种组成
        4.1.2 生活型组成
        4.1.3 群落植物多样性
        4.1.4 群落垂直结构
    4.2 种群结构
        4.2.1 胸径级结构
        4.2.2 高度级结构
    4.3 天然更新
        4.3.1 幼苗更新结构特征
        4.3.2 幼苗空间分布特征
    4.4 小结
        4.4.1 群落特征
        4.4.2 种群结构与更新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大叶榉树生长规律
    5.2 大叶榉树群落特征与种群结构
    5.3 致危原因及保护策略
        5.3.1 致危原因分析
        5.3.2 保护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样地维管植物名录
致谢

(10)海南热带山地沟谷雨林鸟巢蕨附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附生植物研究进展
    1.2 蕨类植物生活史与生存策略
    1.3 鸟巢蕨研究进展
        1.3.1 鸟巢蕨分布
        1.3.2 鸟巢蕨生态功能与作用
        1.3.3 鸟巢蕨药用、食用功能与园林绿化价值
        1.3.4 海南岛鸟巢蕨资源保存现状
        1.3.5 鸟巢蕨面临威胁与挑战
    1.4 海南岛自然概况及样地生境
        1.4.1 地理位置、地质和地貌
        1.4.2 气候
        1.4.3 气温与降水
        1.4.4 土壤
        1.4.5 植被
        1.4.6 森林类型
        1.4.7 样地概况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5.1 目的、意义
        1.5.2 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热带沟谷雨林群落鸟巢蕨微生境特征
    2.1 研究区域及方法
        2.1.1 样地概况
        2.1.2 调查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1.4 物种区系组成和区系地理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附生巢蕨沟谷雨林伴生群落特征
        2.2.3 盖度(郁闭度)
        2.2.4 附生鸟巢蕨与地形和坡度的关系
        2.2.5 物种与不同微地形单元的关系
        2.2.6 微地形伴生物种组成
        2.2.7 伴生物种分布与微地形
        2.2.8 霸王岭、黎母山保护区植被类型及伴生物种
    2.3 讨论
        2.3.1 样地取样规则
        2.3.2 微地形单元的物种组成
        2.3.3 微地形单元与生境异质性的关系
        2.3.4 物种多样性形成及维持机制
        2.3.5 附生鸟巢蕨与地形及海拔的关系
    2.4 本章结论
3 热带沟谷雨林鸟巢蕨生态位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地点
        3.1.2 样地调查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群落分类
        3.2.2 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巢蕨附生群落树种的竞争
    3.3 讨论
        3.3.1 鸟巢蕨生态位特征
        3.3.2 鸟巢蕨附生机制与生态适应性
        3.3.3 鸟巢蕨资源保护与利用
    3.4 本章结论
4 热带山地沟谷雨林鸟巢蕨与宿主树相关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野外调查
        4.1.2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附生专一性分析
        4.2.2 鸟巢蕨附生宿主树种
        4.2.3 附生优势度对比
        4.2.4 附生指数
        4.2.5 鸟巢蕨在不同胸径宿主树上的分布
        4.2.6 霸王岭与黎母山鸟巢蕨与宿主关系比较
    4.3 讨论
        4.3.1 鸟巢蕨附生宿主树种专一性
        4.3.2 鸟巢蕨附生宿主选择与环境关系
    4.4 本章结论
5 热带山地沟谷雨林鸟巢蕨高位土壤特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5.1.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5.1.3 测定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沟谷高位土与林下不同坡位土壤的理化特性
        5.2.2 土壤酶活性
    5.3 讨论
    5.4 本章结论
6 鸟巢蕨对不同栽培基质适应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栽培基质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6.2.2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生长量的影响
        6.2.3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比叶重的影响
        6.2.4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2.5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6.2.6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6.2.7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影响
        6.2.8 主成分分析
    6.3 讨论
        6.3.1 混合基质对鸟巢蕨生长影响
        6.3.2 基质理化性状对鸟巢蕨生长发育的影响
    6.4 本章结论
7 结论、问题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建议与展望
附表2-3 两样地中具有鸟巢蕨分布的样方郁闭度
附表2-5 黎母山上部边坡和下部边坡伴生物种二项式检验
附表2-6 霸王岭上部边坡和下部边坡伴生物种二项式检验
附表2-7 附生巢蕨沟谷雨林伴生群落种、属组成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四、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生殖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蜂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繁殖影响研究[D]. 王文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2]极小种群海南风吹楠生态学特性及濒危成因分析[D]. 蒋迎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6)
  • [3]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结构特征分析及更新研究[D]. 魏海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1)
  • [4]基于IUCN标准的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评估[J]. 王国行,邓洪平,李运婷,王茜,宗秀虹,杨小艳,黄琴.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 [5]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Wall. ex Hook.)R.M.Tryon)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研究[D]. 宗秀虹. 西南大学, 2017(02)
  • [6]济南市主栽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及开花和传粉的生态学研究[D]. 邵长凯. 鲁东大学, 2016(06)
  • [7]我国植物种级水平分类学研究刍议[J]. 杨亲二. 生物多样性, 2016(09)
  • [8]濒危植物马蹄参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J]. 王丽,杜夏瑾,文志,孙名皓,沈昱,黎啸峰. 西北植物学报, 2016(01)
  • [9]桂西北大叶榉树生长规律及群落特征研究[D]. 廖建华. 广西大学, 2014(02)
  • [10]海南热带山地沟谷雨林鸟巢蕨附生特性研究[D]. 徐诗涛. 海南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濒危植物南川升麻繁殖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