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陀罗尼动功(连载)(论文文献综述)
胡勇[1](2013)在《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体用”思想的“用”和“体”进行集中、全面、深入地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哲学的本来面目和未来走向。基于体用逻辑分析的普遍性,全文结构依据“即用显体,立体行用”的原则来安排,共分上下二篇,上篇属于“用”,下篇属于“体”。正是在这样的结构安排中,实现了体用思想研究的诸多成果。第一,研究表明,中国体用思想的源头在中国,而非由外来文化所传入。早在先秦时期就孕育有丰富的体用意识,这种体用意识与中国上古礼乐文明的发展有极为深远而密切的关系。最早且完整的体用表达由东汉王符在《潜夫论》中所实现——“道者,气之根,气者,道之使”。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体用概念逐渐范畴化的重要阶段,其中王弼、僧肇二人的体用思想对于儒释道三家各自体用思想发展的影响巨大,然而真正完整的体用表达和途释是在梁武帝时期,从此儒释道各家进入自己独立发展体用思想的阶段。到隋唐时期,佛教体用思想全面逻辑化、结构化,并且与佛教各家各派的义学阐释紧密结合,佛教译经之中也大量使用体用概念;重玄学与体用逻辑的结合,大大提高了道教的理论思辨水平;儒家经学也蕴发十分重要的体用思想,直接成为宋明理学的启蒙和开端。宋元明清时期是体用诠释全面泛化的时期,也是体用逻辑发展最为丰富的时期,但真正对体用思想发展有较大贡献的还属新儒学,周敦颐正是运用体用结构才真正完成儒学从经学向理学的最终转变,程颐所倡导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思想对整个中国后期哲学影响深远。尔后无论气学、理学、心学,都是依托体用逻辑展开自己的理论建构和相互竞争。与此同时,儒释道三教之间及依据体用逻辑相互批评,又以此为根据进行相互融合。明末清初的方以智和王夫之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体用思想发展的集大成和最高峰。此一时期在伊斯兰教中国化过程中,刘智完全把伊斯兰教义思想体用逻辑化,从而实现其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的融合。近代以降,中国文化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剧烈冲击,体用逻辑在中国文化命运的激荡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种围绕中西体用之间的争论此起彼伏,至今未息;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全面进入了对体用思想本身的自觉反思,为体用哲学的形成创造条件。第二,研究表明,体用范畴的核心意蕴是世界的真实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普遍联系,基于存在的静态方面而有“实体—作用(表现或功用)”的逻辑呈现,基于存在的动态方面而有“本体—作用(显发或流行)”的逻辑呈现。体用范畴属于中国哲学最高的形式性范畴,能够以任何实质性范畴和其它形式性范畴为诠释对象,其与中国哲学最高的实质性范畴“天人”结合形成中国哲学(儒释道)的基本结构——“天人—体用”或“本体—工夫”,这一结构同时也与西方哲学的基本结构——“思维—存在”或“本体—认知”形成鲜明对比。中西哲学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其根源在于作为哲学文化底层的精神活动方式的巨大差异,即西方的“反思”与中国的“返思”,正是这两者之间的显着不同,致使中西各有其“本体论”和“ontology”,以及中国以“体知”为核心的“工夫论”和西方以“认知”为根本的“知识论”。中西哲学的对话应该以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和世界性为前提,同时要建立在“(世界—历史)—人”的新本体之上,在体用不二的框架内充分发展体用二分的反思哲学,在体用二分的分析中努力回归体用不二的返思哲学,这正是中国体用哲学的创新使命,也是未来“世界哲学”的必然方向。总之,整个体用思想的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充分表明:“体用”思想贯穿中国哲学发展之古今,其内涵丰富,形态多姿,不仅是中国哲学系统的思维核心,同时也是把握儒释道三教互动融合的总关键,更是近现代以及未来展开中西文化对话的总枢纽之一。
章德林[2](2013)在《调息静坐养生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文中提出调息静坐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历来为儒、道、佛、医所广为应用,且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风格特征,各派的经验总结与理论阐释也异彩纷呈,并由此积累了大量的着述文献,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本课题从文献调查入手,充分应用文献学、历史学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在查阅500多种调息静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儒、道、佛、医调息静坐的历史发展与着述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宏观地勾勒了儒、道、佛、医调息静坐的历史脉络,总结了各家的特点与价值。同时,还对各家调息静坐的重要着述进行了介绍。本论文即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调息静坐的内涵研究。本章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对调息静坐的词义系统进行了简要训诂,并就其内涵作了概要阐释。第二章,儒家调息静坐。本章首先根据《周易》、《孟子》、《荀子》等书的材料,对先秦孔、孟等儒家的调息静坐观念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儒家调息静坐的久远渊源。接着对宋代理学家的调息静坐史实进行了钓沉,具体分析了周敦颐、程颢及程颐的调息静坐主张,并重点就道南一派、尤其是朱熹的调息静坐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还对陆九渊心学的静坐法作了介绍。明代是陆王心学的昌盛时期,调息静坐与之相随,作为体证天理的功夫手段,在明儒中广为运用。陈献章开其端,王阳明发扬光大,王畿、罗洪先、高攀龙等阳明后学进一步发挥提升,使调息静坐法变为既有理论指导,又可具体操控的修持法门,融化在日常生活中,或作为公开教学的功课,使静坐成为理学文化的核心要素,带来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为活跃的气象。最后,还就儒家静坐的价值取向及工夫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由此造成的身体治疗向度及生命现象的神秘体验等养生学价值,进行了合理的评价。第三章,道家调息静坐。道家的调息静坐,由老子的虚无守静思想而展开,庄子继之以“心斋”、“坐忘”而具实际操作的可能。道教创立后,又结合存思、守一而圆融发展,至唐代司马承祯从心学的立场出发,撰成《坐忘论》,从而“坐忘”成为道教内部普遍认可的修持方式。唐宋以后,内丹盛起,“胎息”、“坐忘”等调息静坐方法只是成为内丹修炼的筑基功夫。作为内丹修炼的一个步骤或一级台阶,调息静坐的原有价值被掩盖并逐渐淡化,而内丹的意义日益彰显。道家静坐乃至内丹修炼所积淀的大量文献,是探索人体生命奥秘的重要材料,足资现代人体科学研究借鉴参考。第四章,佛家调息静坐。佛教传入中土后,“八正道”概括为“戒”、“定”、“慧”三学。其中,“定”是关键手段。自《安般守意经》译出后,调息静坐就成了落实“定”的操作方式。此后,天台宗的“止观”、禅宗的“禅定”,以及密宗的“伽坐”等修持法,都是安般调息法的演绎。本文以天台宗为例,择要介绍天台“止观”双修的崖略,重点就智颚(yi)大小止观有关调息静坐养生的内涵进行梳理,并揭示其对中医养生的影响。第五章,医家调息静坐。中医《内经》时代即有静功修炼的概念。此后受道、佛二家影响,吸收其修持经验,成为卫生却病的手段。宋元以后,又受儒家性理之学的影响,医门调息静坐的风气也日益浓郁,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或病后康复养生,尤其是在肺痨等疾病的治疗中,静功锻炼成为常规的手段。第六章,近现代调息静坐。上世纪初,调息静坐受到知识界的普遍推崇,成为身心锻炼的首选方法。蒋维乔、童白梅等还组织静坐法研究团体及上海崇道联谊社等社团组织,普及推广调息静坐养生方法。特别是日人所撰《冈田式静坐法》、《身心调和法》、《静坐三年》、《心身锻炼法》等静坐着作译入中国后,调息静坐形成热潮,随之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丁福保《静坐法精义》、陈撄宁《静功问答》等着作相继问世。此后,又有台湾学者南怀瑾、萧天石等编篡儒、道、佛各家调息静坐着作多种。近现代的调息静坐,圆融儒、道、佛、医各家之长,相互发挥,使得调息静坐法更为实用,更便普及,更受社会欢迎,成为大众养生的简便方法。本研究形成以下结论:调息静坐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了儒以“存心养性”、道以“修心炼性”、佛以“明心见性”、医以“调心和性”的价值取向,由此铸就了各家不同的风格特点。儒、道、佛、医各家调息静坐虽然取意不同,风格有别,但调息静坐的效果都归结在“心性”的涵养变化上,这种心性同修、形神兼养的内在要求,正是调息静坐的核心价值所在。调息静坐有着明显的身体治疗倾向,只要坚持修行实践,定有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各家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为现代养生保健提供经验借鉴和方法指导。历史上各家对调息静坐的理论阐释及各种神秘体验,是古代关于人体生命现象的认知成果,对于探究人类生命奥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决不可视为迷信、荒谬而轻易忽视、摒弃。调息静坐有着普遍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在人性普遍躁动、老年社会提前到来、各种慢性病井喷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调息静坐来调和身心、存神养性、维护健康、促进和谐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总之,儒、道、佛、医各家积淀的调息静坐文献十分丰富,有的已为人熟知,但大多数仍然尘封秘库,鲜为人知,亟需进一步深入挖掘、系统整理,以便总结其经验,揭示其规律,古为今用,服务于社会大众。
王新春[3](2012)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简称“西北科学考查团”)是在1927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合作组建的学术考察团体。它是近现代第一个由中国人主持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体,成员包括了中国、瑞典、德国、丹麦等国的学者,考察时间长达8年,考察地域包括了中国北方、西北、中部的十二个省份,考察内容涵盖了地理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古植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考古学、民族学、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本文以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成果进行专题研究,力图全面、系统、细致地总结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田野考古和研究成果,探讨其在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以此为目的,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论述,指出了考古方面是中国学术界与斯文·赫定争议的核心,分析中国学者和斯文·赫定在考古学方面的态度和作为。第二章全面论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工作。本文首次将非考古专业学者的考古活动纳入了研究范畴,展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田野考古的完整面貌,促进了人们对近现代中国西北考古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第三章以调查搜集品的流散和保存为核心,首先梳理整个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搜集品的运输情况,弄清考古搜集品的内容和运输过程,然后对斯文·赫定借出考古搜集品的规定、流程等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最后细致调查、梳理了考古搜集品的存放地点、损失情况、流散情况和最后的保存地。第四章概述了中国和瑞典的考古研究着述,主要论述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获文书的刊布与研究状况,并在细节方面进行了考证。第五章论述了瑞典学者的考古研究情况,以期展现瑞典关于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成果之全貌,并对这部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述。第六章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两位专门的考古学者贝格曼与黄文弼进行专题研究,系统总结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并从学术背景、考察目的、考察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二人的考古和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东西方视野下的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异同,并对他们在现代中国西北考古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第七章通过三个方面的论述,分析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中外学术发展的影响,从而对其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有一准确的定位。
李守培,郭玉成,林佳龙[4](2011)在《《中华武术》二十七年武术传播规律抽绎与评析》文中认为知史以为鉴。文章通过对内容分析、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中华武术》杂志自1982年创刊至2009年第7期共300期内容所经历的27年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抽绎并评析了杂志传播武术的规律。将对武术的传播规律整体抽绎为:一是单就竞技武术而言,内容传播重点"由技术向赛事转变";二是单就社会武术而言,内容传播方式"由‘一把抓’向‘弹钢琴’转变";三是就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传播的关系而言,它们在"并行之中向社会武术偏重"。
李守培[5](2010)在《《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文中指出“一部武术发展史就是一部武术传播史”,在几千年岁月的演进中,武术始终于荆棘丛生中艰难前行、传播。如今,社会的更迭已悄然将武术推入了一个几千年未有之危局,武术杂志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武术的关键平台,在武术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加引人瞩目。面对武术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繁多问题,已有众多学者、专家致力于此一领域的研究。迄今为止,虽然已有大批的武术发展研究成果问世,但从武术传播的视角出发,对武术杂志做出系统、深入研究的仍是凤毛麟角,或者说尚属空白。鉴于此,本论文以中国唯一国家级武术刊物——《中华武术》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移植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有针对性地、系统地研究了《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历程及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栏目设置情况、《中华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流变情况及流变的原因与影响、《中华武术》杂志中的“本期话题”与“学术版”等特色版块、《中华武术》杂志面临的困境以及《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策略等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神州大地,生机盎然。党和国家对武术的发展高度重视,武术学习热潮盛况空前。经过当时国家体委党组的认真讨论,决定创办一份统揽全局、高水平带有指导性的武术专业刊物。1982年10月25日,《中华武术》——我国第一份全国性的武术科普杂志应运而生。时至今日(2009年第7期),《中华武术》杂志已走过了27个春秋,从“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982年——1996年:挖掘整理社会武术,推广宣传竞技武术;1997年——1999年: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并行,太极拳渐现峥嵘;2000年——2004年:太极拳法独领风骚,竞技散打一现昙华;2005年——2009年7月:社会武术兴盛,学术版应需而生。每一阶段的栏目设置均紧紧围绕本阶段的主题而展开。将武技传播内容的流变分国外武技和武术两部分做了梳理。首先,将国外武技在《中华武术》杂志中传播内容的流变特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就国度而言,杂志走了“由近及远”的路线,在前两个发展阶段主要介绍的是亚洲武技(主要包括朝鲜、韩国、泰国、日本等国家的武技),第三、四阶段扩展到了西方及巴西的武技;二是就武技种类而言,杂志采用了“抓大挂小”的方式,重点介绍了跆拳道、空手道、泰拳、合气道、剑道和拳击等国际流行武技,间或介绍了一些较为罕见的武技,如菲律宾的武技、印尼和马来武技、缅甸武技邦达、印度武技卡拉里帕亚特和以色列军队格斗系统的克拉夫马格系统等武技;三是就武技介绍占用篇幅而言,杂志运用了“峰谷相间”的模式,相对而言,第一、三阶段为介绍国外武技占用了大量篇幅,第二、四阶段则对国外武技的关注较少,2008年至2009年近两年时间内对国外武技的介绍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四是就对国际流行武技的介绍而言,杂志坚持了“恒中有变”的方针,相对来讲,始终重点介绍泰拳和跆拳道,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侧重点的先后介绍了空手道、剑道、合气道与拳击等,其中先后在多个时间段对空手道有连载介绍。其次,将武术在《中华武术》杂志中传播内容的流变特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单就竞技武术而言,内容传播重点“由技术向赛事转变”,第一阶段着重于竞赛套路的推广,第二阶段多限于赛事信息,第三阶段侧重于对散打技术及“散打王”赛事的报道,第四阶段重点在全运会与奥运会上;二是单就社会武术而言,内容传播方式“由‘一把抓’向‘弹钢琴’转变”,第一阶段尽量多的刊载了各门拳种、器械套路及功法介绍,走的是“百花齐放”的路线,第二阶段方法逐渐改变,将注意力放在了太极拳上,第三阶段太极拳独领风骚,对其他拳种兼顾较少,第四阶段学会了“弹钢琴”,重点在太极拳,其他社会武术内容兼而有之且变化较多;三是就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传播的关系而言,它们在“并行之中向社会武术偏重”,第一阶段立足社会武术,大力推广竞技武术,第二阶段社会武术内容的比重较大,第三阶段二者内容比重相当,第四阶段传播内容偏重社会武术较多。将《中华武术》杂志武技传播内容流变的原因及影响具体阐释为:一是国家关于武术发展的方针政策深刻影响着《中华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二是读者的需求引导着《中华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三是《中华武术》杂志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迫使其不断变更武技传播内容。四是武术发展中的焦点事件促使《中华武术》杂志跟踪报道。以上所阐释的四个方面绝不是相互割裂、泾渭分明的,而是互为因果、相互生发的。概言之,《中华武术》杂志武技传播内容之所以不断流变,正是因为“需要”——国家的需要、武术的需要、读者的需要与杂志的需要。而武技传播内容之不断流变的影响恰在于满足了当时的各种“需要”。“需要”引发“流变”,“流变”满足“需要”,一切皆为“需要”使然。《中华武术》杂志的特色版块较多,本论文选定“本期话题”与“学术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在于它们的独特重要性:一则于版块之中可以称得上“特色中的特色”,二则提升了杂志的文化内涵,更具影响力。研究结论为:“本期话题”专栏所探讨话题具有两大特性:焦点性与永恒性。该专栏具有如下重要意义:第一,“本期话题”采用了“‘编者按’+‘群言堂’”的载文形式,体现了《中华武术》杂志办刊理念的提升。第二,“本期话题”平台的设立,有助于提升《中华武术》杂志的权威性。第三,话题本身极具价值,对其进行探讨就更具意义。就“学术版”而言,经统计、分析,《中华武术》杂志的“学术版”在武术学术传播中体现出了两大特征:一是重实验研究,轻人文研究;二是重竞技武术研究,轻社会武术研究。呈现这两大特征的原因则都在于“学术版”的撰稿作者大多为全国各高校体育学院的老师或在读研究生。开辟“学术版”的重要意义是:第一,“学术版”的设立体现了《中华武术》杂志对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视,促进了武术学术的传播,也有利于杂志自身的发展。第二,“学术版”的设立为武术人提供了一方交流学术的平台,改变了《中华武术》纯粹科普杂志的性质。可将其视为《中华武术》杂志立足“科普”兼容“学术”的定位表征。第三,“学术版”的设立体现了《中华武术》杂志“大武术”的办刊理念。针对《中华武术》杂志面临的困境,本论文从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两方面做了解析。外部困境有:武术发展不理想制约了《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分众;受众体育兴趣与需求的转变。内部困境为:杂志栏目雷同,内容有同质化倾向;杂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够,稿源质量有待提高;“学术版”的学术研究导向有误;杂志分销渠道不够完善。关于《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策略,本论文从内容建设和营销传播两方面提出了建议。内容建设策略为:武术传播需要“大武术”发展观;要以传播武术文化为首要己任;走技击健身化之路,保护传统套路;“本期话题”应严守“焦点性”与“永恒性”发展之路;“学术版”应以人文研究为主,重社会武术研究;杂志应注意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稿源质量;向多版本方向发展;谨防杂志内容同质化;内容建设须不断创新。《中华武术》杂志的营销传播策略是: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强有力品牌;市场细分,明确定位,目标营销;拓展分销渠道,完善发行体系;装帧设计须不断完善;与新兴媒体互补融合。
林淑华[6](1999)在《陀罗尼动功(连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陀罗尼动功(连载)林淑华一、动功的筑基功──晃海晃海的要领:坐在椅子上,上身不动,两脚平着地,与肩同宽。身体各部放松。以“海底轮”(相当于会阴)为轴心划圆圈,就叫晃海。晃海亦可在盘坐时进行。划圆圈,可慢可快,可大可小。不是故意晃腰,做腰部运动,而是晃...
二、陀罗尼动功(连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陀罗尼动功(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古今—中西”视域中的中国哲学 |
一、选题意义与背景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与重点难点 |
1、研究目标与任务 |
2、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 研究方法与写作安排 |
1、研究方法 |
2、写作安排 |
上编 “体用”源流 |
第一章 先秦两汉时期:“体用”意识之孕育与萌动 |
第一节 儒家礼乐文化中的“体用”意识 |
一、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中的“体用”意识 |
(一) 《尚书》:“五行”之“体—性—用” |
(二) 《左传》:“体政”之体 |
(三) 《论语》:礼之本与用 |
(四) 《孟子》:志气合于一体 |
(五) 《荀子》:贵本而亲用 |
(六) 《礼记》:礼之大体与礼之用 |
二、汉代儒家礼乐思想中的“体用”意识 |
(一) 《春秋繁露》:“礼者,庶于仁,文、质而成体者也” |
(二) 《新书》:“内本六法,外体六行” |
(三) 《说苑》:“转相为本” |
(四) 《汉书》:六艺之体用 |
(五) 《申鉴》:“道之本,仁义而已”与“知道之体” |
(六) 《中论》:“文质着然后体全” |
第二节 诸子天道性命中的“体用”意识 |
一、墨子及《墨子》中的“体”思维 |
二、法家思想中的体用意识 |
(一) 《韩非子》:“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
(二) 《管子》:“体、礼者,所以取天下” |
三、兵家思想中的“体用”意识 |
(一) 《司马法》:“体俗”与“体其命” |
(二) 《尉缭子》:“虚实者兵之体也” |
(三) 《三略》:“帝者,体天则地” |
四、道家学说中的体用意识 |
(一) 《老子》:“弱者道之用” |
(二) 《文子》:“道以无为有体” |
(三) 《庄子》:“大本大宗”与“无用之用” |
(四) 《论六家要旨》:道家“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
第三节 秦汉宇宙气论中的“体用”意识 |
一、《黄帝四经》:“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
二、《吕氏春秋》:“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 |
三、《淮南子》:“无为者,道之体也;执后者,道之容也” |
四、《论衡》:“不相贼害,不成为用” |
五、《潜夫论》:“道者,气之根也;气者,道之使也” |
第四节 早期易经诠释中的“体用”意识 |
一、先秦易学中的体用意识 |
(一) 春秋易学之与体用 |
(二) 战国易学与《易传》 |
二、汉代易学中的体用意识 |
(一) 《焦氏易林》:卦体与性体 |
(二) 《京氏易传》:互体说与飞伏说 |
(三) 《易纬》:三易说与四太说 |
(四) 郑玄:”复归本体,亦是从无入有”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体用”范畴之发生与定型 |
第一节 玄学兴起与体用范畴 |
一、魏晋玄学概说 |
二、正始玄学之体用 |
(一) 王弼经典诠释中的“体用”创造 |
三、竹林玄学之体用 |
(一) 阮籍:“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 |
(二) 嵇康:体赡而用博 |
四、元康玄学之体用 |
(一) 郭象:“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 |
五、东晋玄学之体用 |
(一) 《世说新语》:“易以感为体”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佛学与体用思想 |
一、汉魏晋南北朝佛学概说 |
二、汉魏晋佛教与体用思想 |
(一) 道安:执寂以御有,崇本以动末 |
(二) 僧肇:寂用论与体用 |
(三) 慧远: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 |
三、南北朝佛教学派与体用思想 |
(一) 涅盘学派与体用 |
(二) 智论学派与体用 |
(三) 成实学派与体用 |
(四) 地论学派与体用 |
(五) 净影慧远与体用 |
第三节 汉魏晋南北朝道教经学与体用思想 |
一、汉魏六朝道教经学与体用思想 |
(一) 汉魏晋道教经学概说 |
(二) 《河上公老子注》:反,本也;本者,道之所以动 |
(三)《老子指归》:“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 |
(四) 《周易参同契》: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 |
(五) 《抱朴子·内篇》与体用 |
二、南北朝道教经学与体用思想 |
(一) 南北朝道教思想概论 |
(二) 早期重玄学与体用 |
(三) 陶弘景:“神者,心之用,心者,神之主”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中的体用思想 |
一、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概说 |
二、《论语义疏》:“性—用—功”与”本用” |
三、《文心雕龙》:“体性”之体与“本体”之体 |
第三章 隋唐时期:“体用”逻辑之初成与展开 |
第一节 隋唐宗派佛教与体用思想 |
一、隋唐宗派佛教概说 |
二、天台宗与体用 |
(一) 慧思:“以体体用,以用用体,体用不二” |
(二) 智顗:“体宗用”“体用名”与“体用” |
(三) 湛然:本迹即体用 |
三、三论宗与体用 |
(一)《肇论疏》:“体用相即” |
(二) 吉藏:“体用重为体用” |
四、唯识宗与体用 |
(一) 《成唯识论》:“体用不离” |
(二) 《成唯识论述记》:“本识是体,种子是用。种子是因,所生是果” |
(三) 《大乘法苑义林章》:“体故名法,用故名生” |
五、华严宗与体用 |
(一) 杜顺:六重诠释与体相用 |
(二) 法藏:体用双融 |
(三) 李通玄:“体用互参,理事相彻” |
六、禅宗与体用 |
(一) 东山法门:“知果体”,“起万用” |
(二) 北宗禅与体用 |
(三) 南宗禅与体用 |
第二节 隋唐道教哲学与体用思想 |
一、隋唐道教哲学发概说 |
二、重玄思想与体用 |
(一) 成玄英:体用与本迹 |
(二) 李荣:从体起用,摄迹归本 |
(三) 王玄览:“动体将作用,其用全是体,息用以归体,其体全是用” |
(四) 《道教义枢》:“体用并为用,非体非用始为体” |
(五) 唐玄宗:妙本论与道体德用 |
(六) 杜光庭:“体用者,相资之义也” |
三、钟吕内丹学与体用 |
第三节 隋唐儒学与体用思想 |
一、隋唐儒家学术概说 |
二、《五经正义》之体用思想 |
(一) 《周易正义》 |
(二) 《尚书正义》 |
(三) 《礼记正义》 |
(四) 《春秋正义》 |
三、《周易集解》之体用思想 |
(一) 崔憬:器体道用 |
四、刘禹锡:明体以及用,通经以知权 |
五、《复性书》:灭情复性与体用相需 |
第四章 宋元时期:体用诠释之泛化与成熟 |
第一节 两宋易学与道学 |
一、宋易形成与道学兴起 |
二、北宋易学与道学中的体用思想 |
(一) 胡瑗:明体达用之学 |
(二) 周敦颐:易理之体用动静 |
(三) 邵康节: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
(四) 二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
(五) 张载:太虚者,气之本体 |
三、南宋理学与易学中的体用思想 |
(一) 胡宏:“性体心用”与“体同用异” |
(二) 朱震:“体用同源”与“体用相资” |
(三) 杨万里:“极其用而执其体” |
第二节 朱熹体用思想 |
一、体用范畴之界定 |
二、宇宙论之与体用 |
(一) 易学之体用: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
(二) 太极之体用 |
(三) 体用与动静 |
(四) 理气之体用 |
三、心性论之与体用 |
(一) 心统性情与道体兼体用 |
(二) 礼乐之与体用同异 |
四、体用思想之总结 |
第三节 宋元新道教与体用思想 |
一、宋元新道教发展概说 |
二、陈景元:体用相须与体用冥一 |
三、南宗先命后性与体用 |
(一) 张伯端:内丹学理论与体用思想 |
(二) 白玉蟾:“道者一之体,一者道之用” |
四、北宗先性后命与体用 |
(一) 王重阳:“以天心为主,以元神为用” |
(二) 丹阳派:“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 |
(三) 龙门派:“一动一静,互为体用” |
(四) 盘山派:“以见性为体,以养命为用”与“体用圆成,是谓全真” |
五、元代道教与体用思想 |
(一) 李道纯:“寂然不动,中之体也。感而遂通,中之用” |
(二) 陈致虚:“道之体者,自然也:道之用者,虚无也” |
第四节 宋元佛教与体用 |
一、宋元佛教发展概说 |
二、宋代士大夫佛教义学与体用 |
(一) 晁迥《法藏碎金录》:三家各有体用 |
三、宋代禅宗与体用 |
(一) 黄龙杨岐:体用不离 |
(二) 永明延寿:体用相寂,体用交彻 |
(三) 圆悟克勤:文字禅与体用 |
(四) 大慧宗果:“看话禅”与“体用皆如” |
(五) 宏智正觉:“默照禅”与体用 |
(六) 佛日契嵩:佛体儒用 |
四、宋代天台与体用 |
(一) 山家山外之争 |
(二) 四明知礼:“性具三千,若体若用,本空假中,常自相摄” |
第五章 明清时期:“体用”范式之圆融与固化 |
第一节 明代心学发展与体用思想 |
一、明代心学发展概说 |
二、湛若水:“心事合一,体用同原” |
(一) 心学之“体用一原”论 |
(二) 三教之“体同用异”论 |
三、王阳明:致良知与体用合一 |
(一) 良知体用与中和 |
(二) 良知体用与动静 |
(三) 良知体用与有无 |
(四) 良知本体与工夫 |
四、刘宗周:“意是心之体,而流行其用也” |
第二节 明清实学与船山体用思想 |
一、明清实学概说 |
二、明清易学与体用思想 |
(一) 张理《易象图说》 |
(二) 萧汉中《读易考原》: |
三、方以智:体用辩证逻辑 |
(一) 《周易时论合编》中的易学体用思想 |
(二) 《易余》中的体用思想 |
(三) 《东西均》中的体用辩证 |
(四) 《一贯问答》:“一多相离,体用两橛” |
四、王夫之:“体用胥有”与“体用相涵” |
(一) 体用范畴之概念内涵:体用胥有 |
(二) 体用逻辑之辩证本性:体用相函 |
(三) 体用诠释之实践维度:全体大用 |
(四) 王夫之体用思想之总结 |
五、李二曲:“明体适用”之体用思想 |
(一) “体用”概念的内涵界定 |
(二) 《体用全学》中的体用全学 |
第三节 明末佛教中兴与体用思想 |
一、紫柏真可:体用相与体用互称 |
二、憨山德清:三教体用 |
第四节 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哲学中国化与体用思想 |
一、刘智伊斯兰教教义学与体用 |
(一) 《真境昭微》的翻译与体用 |
(二) 《天方性理》的创作与体用 |
第六章 近现代时期:“体用”哲学之挫折与开新 |
第一节 西学冲击下的文化论争与中西体用 |
一、近代文化论争的历史叙述 |
二、“中体西用”模式的哲学本质 |
(一) “中西体用”的内涵辨析 |
(二) “中体西用”的逻辑批判 |
(三) “中体西用”的哲学本质 |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崛起与体用思想 |
一、现代新儒家体用思想(一) |
(一) 马一浮:从体起用与摄用归体 |
(二) 熊十力:体用哲学 |
(三) 冯友兰:“经济基础是体,上层建筑是用。” |
(四) 贺麟:文化体用论 |
二、现代新儒家体用思想(二) |
(一) 牟宗三:道德形而上之体用论 |
三、现代新儒家体用思想(三) |
(一) 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以本体为本,以诠释为用” |
(二) 杜维明:动态体用论 |
(三) 傅伟勋:中西互为体用论 |
第三节 近代佛学革故与体用诠释的创新 |
一、太虚佛学思想与体用 |
(一) 佛法总学中的体用观 |
(二) 判教的体用思想 |
(三) 《真现实论》与体用 |
二、欧阳竟无佛学思想与体用 |
(一) 唯识抉择与体用 |
(二) 儒佛会通与“用满之体” |
三、印顺佛学思想与体用 |
(一) 《无诤之辩》之“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
(二) 《唯识学探源》之“体用一异” |
(三) 《性空学探源》之“体用综贯” |
(四) 《印度之佛教》之“体用种现” |
(五) 《中观今论》之体、作、力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体用”批判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位主义之体用批评 |
(一) 瞿秋白对东方文化派体用思想的批判 |
(二) 对新儒家的理论批判与体用思想 |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文化体用观 |
(一) 张岱年:今中为体,古洋为用 |
(二) 李泽厚:“西体中用”论 |
(三) 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论 |
下编 “体用”哲学 |
第七章 “体用概念”的语源学诠释 |
一、什么是哲学概念的语言学诠释 |
(一) 哲学概念的语言学考察 |
(二) 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 |
二、释“体” |
(一) “体”之词源学考察 |
1、“体”之词汇意义 |
2、“体”之词源意义 |
(二) “体”概念之哲学蕴涵 |
三、释“用” |
(一) “用”概念之词源学考察 |
1、“用”的词汇意义 |
2、“用”的词源意义 |
(二) “用”概念之哲学蕴涵 |
四、“体”“用”概念流变中的变与不变 |
第八章 “体用范畴”的方法论诠释 |
一、什么是范畴的方法论诠释 |
二、由概念到范畴的体用内涵 |
(一) 形式与内涵 |
(二) 功能与地位 |
三、体用与诸形式性范畴 |
(一) 体用与有无 |
(二) 体用与本末 |
(三) 体用与本迹 |
(四) 体用与动静 |
四、体用与诸实质性范畴 |
(一) 体用与道器 |
(二) 体用与理气 |
(三) 体用与理事 |
(四) 体用与道德 |
第九章 “体用逻辑”的本体论诠释 |
一、什么是逻辑的本体论诠释 |
二、内容逻辑: “体用”逻辑之如何可能? |
三、纵横虚实: “体用”逻辑之体 |
(一) 体用逻辑的表述形式 |
(二) 体用逻辑的基本类型 |
(三) 体用逻辑的结构演化 |
(四) 体用逻辑的具体内涵 |
四、功过得失:“体用”逻辑之用 |
(一) 体用逻辑之得 |
(二) 体用逻辑之失 |
第十章 “体用诠释”的历史透视 |
一、儒家经典诠释与哲学发展中的体用 |
(一) 历史: 儒家体用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儒家体用意识萌生期(先秦两汉) |
第二阶段: 儒家体用思想潜运期(魏晋—隋唐) |
第三阶段: 儒家体用诠释成熟期(宋元明清) |
第四阶段: 儒家体用哲学超越期(近现代) |
(二) 本质: 儒家体用思想的哲学和逻辑内涵 |
1、体用诠释的对象内容 |
2、体用诠释的逻辑内涵 |
3、体用诠释的哲学本质 |
二、佛教经典诠释与汉化进程中的体用 |
(一) 历史: 中国佛教体用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玄学化时期(东汉末—南北朝) |
第二阶段: 宗派化时期(隋唐) |
第三阶段: 平庸化时期(宋元明清) |
第四阶段: 学术化时期(近现代时期) |
(二) 本质: 中国佛教体用诠释的哲学和逻辑内涵 |
1、体用诠释的对象内容 |
2、体用诠释的逻辑内涵 |
3、体用诠释的哲学本质 |
三、道家道教哲学与经典建构中的体用 |
(一) 历史: 道家道教体用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 (先秦两汉)原始道家时期 |
第二阶段: (魏晋南北朝)玄学与道教化时期 |
第三阶段: (隋唐时期)重玄道学时期 |
第四阶段: (宋元明清)内丹心性学时期 |
(二) 本质: 道家道教体用诠释的哲学和逻辑内涵 |
1、体用诠释的对象内容 |
2、体用诠释的逻辑内涵 |
3、体用诠释的哲学本质 |
四、“体用”诠释与文化沟通 |
(一) 体用源流与三教关系 |
1、体用诠释之与三教源流 |
2、体用诠释与三教争鸣 |
(二) 体用诠释与伊斯兰哲学中国化 |
(三) 体用诠释与中西碰撞 |
第十一章 “体用范式”与中西对话 |
一、“反”思与“返”思:中西文化范式之源 |
(一) “反思”: 西方哲学活动的基本方式 |
1、反思: 西方哲学的根本方式 |
2、西方哲学“反思”的思维本质 |
(二) “返思”: 中国哲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
1、中国哲学中的“返思”概念 |
2、中国哲学“返思”的思维本质 |
(三) 返思与反思:中西哲学形态之比较 |
二、“体用”透视下的中国哲学之谜:返思与天人体用 |
(一) 体用与返思 |
(二) 体用与“天人—体用” |
(三) 返思与“天人—体用” |
三、“体用”观照下的西方哲学之惑:本质与存在 |
(一) 反思与转向 |
(二) 体用与“本体—认识” |
四、中西哲学的体用分别 |
第十二章 “体用哲学”的创新使命 |
一、“本本论”的回归:“体用哲学”与“ONTOLOGY” |
(一) 正名: 本体论与ontology |
1、中国哲学中的“本体”与“本体论” |
2、西方哲学中的“on”与“ontology” |
(二) 回归: 相通而非相同 |
二、“认知论”的引入:“体用哲学”与“EPISTEMOLOGY” |
(一) 西方知识论与中国体知论 |
1、认知: 西方知识论的基本模式 |
2、体知: 中国知识论的基本模式 |
(二) 体用哲学对“认知论”的融摄 |
1、前提与基础 |
2、维度与方法 |
三、动态性与开放性:体用哲学创新之体用 |
(一) 动态性: 体用哲学的创新之体 |
(二) 开放性: 体用哲学的创新之用 |
四、主体性与世界性:中国哲学未来之体用 |
(一) 中国哲学的主体性 |
(二) 中国哲学的世界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2)调息静坐养生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调息静坐的内涵研究 |
第一节 调息静坐的词义分析 |
一、调息析义 |
二、静坐析义 |
第二节 调息静坐的内涵 |
一、调息的内涵 |
二、静坐的内涵 |
第二章 儒家调息静坐 |
第一节 儒家调息静坐的历史发展 |
一、先秦儒家的调息静坐观念 |
二、宋代儒家调息静坐的倡导 |
三、明代儒家调息静坐的盛行 |
第二节 儒家调息静坐文献研究 |
一、儒家调息静坐基本文献 |
二、儒家调息静坐主要着作 |
(一) 《静坐要诀》 |
(二) 《儒家内圣心法》 |
第三节 儒家调息静坐特点与价值 |
一、存心养性,变化气质 |
二、体证天理,下手工夫 |
三、日常修持,事上磨炼 |
四、摄养卫生,增强体质 |
五、阐释理论,深化认知 |
六、探索生命,体验神秘 |
第三章 道家调息静坐 |
第一节 道家调息静坐的历史发展 |
一、先秦道家与调息静坐 |
二、魏晋道教与调息静坐 |
三、唐宋道教与调息静坐 |
四、明清道教与调息静坐 |
第二节 道家调息静坐文献研究 |
一、道家调息静坐基本文献 |
二、道家调息静坐主要着作 |
(一) 《坐忘论》 |
(二) 《静功问答》 |
(三) 《静坐修道和长生不老》 |
第三节 道家调息静坐特点与价值 |
一、修真炼性,长生久视 |
二、众术合修,相辅相成 |
三、文献众多,经验丰富 |
四、胎息初阶,内丹筑基 |
第四章 佛家调息静坐 |
第一节 佛家调息静坐的历史发展 |
一、佛家调息静坐简述 |
二、佛家早期的调息静坐 |
三、天台宗止观修持功夫 |
第二节 佛家调息静坐文献研究 |
一、佛家调息静坐基本文献 |
二、佛家调息静坐主要着作 |
(一)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
(二)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 |
(三) 《静坐法精义》 |
第三节 佛家调息静坐特点与价值 |
一、明心见性,即身是佛 |
二、安般守意,最早开示 |
三、止观双修,三谛圆融 |
四、蒲团青莲,持戒苦修 |
第五章 中医调息静坐 |
第一节 中医调息静坐的历史发展 |
一、秦汉医学与调息静坐 |
二、隋唐医学与调息静坐 |
三、宋元医学与调息静坐 |
四、明清医学与调息静坐 |
(一) 调息静坐理论 |
(二) 调息静坐应用 |
第二节 中医调息静坐文献研究 |
一、中医调息静坐基本文献 |
二、中医调息静坐主要着作 |
(一) 《心医集》 |
(二) 《寿世青编》 |
(三) 《勿药元诠》 |
(四) 《无为静坐法》 |
第三节 中医调息静坐特点与价值 |
一、调心和性,养生保健 |
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
三、理论改造,为我所用 |
四、注重实践,广泛运用 |
第六章 近现代调息静坐 |
第一节 近现代调息静坐的传承演变 |
一、近代日本调息静坐的影响 |
二、现代调息静坐的演变 |
第二节 近现代调息静坐文献研究 |
一、近现代调息静坐基本文献 |
二、近代汉泽日本调息静坐着作 |
(一) 《冈田氏静坐法》 |
(二) 《身心调和法》 |
(三) 《心身锻炼法》 |
(四) 《静坐三年》 |
比较与结论 |
一、四家调息静坐比较分析 |
(一) 四家调息静坐共同之处 |
(二) 四家调息静坐不同之处 |
二、调息静坐养生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息静坐养生研究文献综述 |
一、气功与调息静坐养生研究 |
二、调息静坐养生文献研究 |
三、名家调息静坐养生研究 |
四、调息静坐养生实验研究 |
五、调息静坐临床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概述 |
第二节 八十年来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材料、方法、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组建 |
第一节 斯文·赫定前四次中亚考察 |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之缘由 |
第三节 斯文·赫定与翁文灏签订的协议 |
第四节 斯文·赫定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谈判 |
第五节 中、瑞合作成功的原因、意义 |
第二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田野考古工作 |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内蒙古的考古 |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新疆的考古 |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蒙、甘、宁的考古 |
第四节 绥新公路察勘队的考古 |
第三章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保存与流散 |
第一节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 |
第二节 考古搜集品的保存与借出 |
第三节 国内的考古搜集品 |
第四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一) |
第一节 中、瑞考古研究论着 |
第二节 居延汉简的整理与刊布 |
第三节 高本汉、伯希和与居延汉简 |
第四节 黄文弼西域文献的整理与刊布 |
第五节 袁复礼所获回鹘文《玄奘传》的刊布与研究 |
第六节 瑞典所获西域文献的刊布与研究 |
第五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二) |
第一节 内蒙古史前史的研究 |
第二节 蒙新地区纺织品研究 |
第三节 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研究 |
第六章 贝格曼与黄文弼的考古研究 |
第一节 贝格曼与中国西北考古 |
第二节 黄文弼的西北考古研究 |
第三节 贝格曼与黄文弼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比较 |
第七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 |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渊源 |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考古实践 |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的影响 |
结论 |
附录一: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论着目录 |
附录二:斯文·赫定博士领导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报告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
1.2.1 体育期刊的发展现状 |
1.2.1.1 体育期刊的区域分布及期刊分类 |
1.2.1.2 体育期刊的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 |
1.2.2 体育期刊面临的困境 |
1.2.3 体育期刊的发展对策 |
1.2.4 武术期刊的发展困境 |
1.2.5 武术期刊的发展出路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资料法 |
1.3.2.2 内容分析法 |
1.3.2.3 比较分析法 |
1.3.2.4 专家访谈法 |
1.3.2.5 逻辑分析法 |
1.3.2.6 移植法 |
2.《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历程及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栏目设置解析 |
2.1 《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历程梳理 |
2.2 《中华武术》杂志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栏目设置解析 |
2.2.1 1982年——1996年:挖掘整理社会武术,推广宣传竞技武术 |
2.2.2 1997年——1999年: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并行,太极拳渐现峥嵘 |
2.2.3 2000年——2004年:太极拳法独领风骚,竞技散打一现昙华 |
2.2.4 2005年——2009年7月:社会武术兴盛,学术版应需而生 |
3.《中华武术》杂志的武技传播内容分析 |
3.1 《中华武术》杂志武技传播内容流变梳理 |
3.1.1 《中华武术》杂志中国外武技传播内容流变梳理 |
3.1.2 《中华武术》杂志中武术传播内容流变梳理 |
3.2 《中华武术》杂志武技传播内容流变的原因及影响探析 |
4. 《中华武术》杂志中的特色版块分析 |
4.1 "本期话题"——"焦点性"与"永恒性"武术话题的探讨平台 |
4.1.1 "本期话题"的内容分析 |
4.1.2 "本期话题"的意义研究 |
4.2 "学术版"——《中华武术》立足"科普"兼容"学术"的定位表征 |
4.2.1 "学术版"的内容分析 |
4.2.2 "学术版"的意义研究 |
5.《中华武术》杂志面临的困境解析 |
5.1 《中华武术》杂志面临的外部困境解读 |
5.1.1 武术的发展不理想 |
5.1.2 新兴媒体的分众 |
5.1.3 受众体育兴趣与需求的转变 |
5.2 《中华武术》杂志自身所呈现的内部困境探讨 |
5.2.1 杂志栏目雷同,内容有同质化倾向 |
5.2.2 杂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够,稿源质量有待提高 |
5.2.3 "学术版"的学术研究导向有误 |
5.2.4 杂志分销渠道不够完善 |
6.《中华武术》杂志的发展策略探究 |
6.1 《中华武术》杂志的内容建设策略探究 |
6.1.1 武术传播需要"大武术"发展观 |
6.1.2 要以传播武术文化为首要己任 |
6.1.3 走技击健身化之路,保护传统套路 |
6.1.4 "本期话题"应严守"焦点性"与"永恒性"发展之路 |
6.1.5 "学术版"应以人文研究为主,重传统武术研究 |
6.1.6 杂志应注意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稿源质量 |
6.1.7 向多版本方向发展 |
6.1.8 谨防杂志内容同质化 |
6.1.9 内容建设须不断创新 |
6.2 《中华武术》杂志的营销传播策略探究 |
6.2.1 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强有力品牌 |
6.2.2 市场细分,明确定位,目标营销 |
6.2.3 拓展分销渠道,完善发行体系 |
6.2.4 装帧设计须不断完善 |
6.2.5 与新兴媒体互补融合 |
7.结论与结语 |
7.1 结论 |
7.2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论文类 |
期刊类 |
网络类 |
报纸类 |
四、陀罗尼动功(连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哲学体用思想研究[D]. 胡勇. 南京大学, 2013(05)
- [2]调息静坐养生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D]. 章德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 [3]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D]. 王新春. 兰州大学, 2012(10)
- [4]《中华武术》二十七年武术传播规律抽绎与评析[J]. 李守培,郭玉成,林佳龙. 搏击(武术科学), 2011(09)
- [5]《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D]. 李守培.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6)
- [6]陀罗尼动功(连载)[J]. 林淑华. 中国气功科学,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