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Ⅱ架空索道钢索的检查与更换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万强,沈功田,刘文贞,张世亮,刘晓龙[1](2020)在《滑索承载索钢丝绳的剩磁检测应用》文中认为钢丝绳作为滑索承载索的受力构件,其安全可靠性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目前对于滑索承载索钢丝绳的检测主要采用人工目视检查的方法,容易产生漏检,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通过对某景区到期需要强制更换的多组滑索承载索钢丝绳进行剩磁检测应用试验,验证了剩磁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全面评估了钢丝绳的安全状态,排除了钢丝绳潜在的安全隐患,提供了更换及维护的参考依据,为后续滑索钢丝绳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了研究基础。
王其恒[2](2020)在《城市索道公共交通的可行性分析》文中认为索道交通系统由钢索、支承系统、吊厢、站房、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相关附件构成,在技术上已比较成熟.索道交通具有运力大、运行稳定、安全性好、经济回报率高、对环境无影响、适用于各种地形等优点,是一种绿色、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索道交通主要缺点是后期维护保养比较麻烦、紧急情况时人员疏散不够便捷.对某些城市来说,索道交通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完全可行,可作为一种辅助公共交通工具,成为城市公交系统的有益补充.
许杨[3](2019)在《简易货运索道振动抑制与能量收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简易货运索道以其独特的运输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送变电工程建设项目中,且多应用在深山密林等人迹罕至的高海拔地区。简易货运索道悬索系统是最复杂的索道系统之一,其面临着气候多变和复杂地质条件的挑战。对索道悬索进行振动分析是研究简易货运索道动力学的基本问题。悬索振动不仅会制约货运索道的运输效率,同时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为保证索道的安全运行,需对索道运行进行实时监控。本文基于离散系统模型对悬索自由振动模型进行简化,建立了悬索振动方程并求解;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集振动抑制和能量收集于一体的新型装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悬索动力学研究、振动抑制阻尼器和能量收集等领域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2.针对悬索的振动特性,对比分析压电式、静电式和电磁感应式能量回收方式的特点;本文选择电磁感应式能量收集,将悬索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并设计了基于LM317的整流滤波稳压充电电路。3.设计了一种新型弹簧减振器用于抑制货运索道悬索的振动,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建立该装置的简化动力学模型;该新型弹簧减振器使用电磁阻尼来替代传统弹簧减振器的液压阻尼,同时能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建模分析了直流电动机用作直流发电机的优缺点;最后,应用Matlab仿真软件求解了新型弹簧减振器的阻尼力变化曲线、悬索振动曲线、振动能量的电能收集曲线。4.考虑到悬索振动对于索道门架的影响,以及索道远端门架监控设备供电问题,设计并制造了一套振动抑制和能量收集于一体的门架振动能量收集器。该装置使用滚珠丝杠机构作为振动能量的输入装置,能够有效的将往复直线振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同时该装置采用了单向齿轮单元设计,实现了将往复振动转化为发电机的单向转动,提高能量收集效率。最后,设计了用于测试振动能量收集器性能的实验装置,通过测试实验获得门架振动能量收集器的阻尼力、输出电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从而求出该装置的转化率。
郑生淮[4](2018)在《轻型集材绞盘机摩擦卷筒结构优化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林业政策的调整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加强,森林采伐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采伐对象由过去的以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为主转变为以人工林为主,同时采伐的大径木减少、小径木居多,轻型集材绞盘机慢慢取代了以往的大、中型集材绞盘机。轻型集材绞盘机是依靠摩擦卷筒与钢索产生的摩擦力牵引钢索运行,以往摩擦卷筒采用结构钢作为材料,摩擦系数低、结构笨重。如何提高林业集材绞盘机摩擦卷筒产生的摩擦牵引力和减轻其重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选用不同的材料作为摩擦卷筒的制作材料,可以改变摩擦卷筒与钢索产生的牵引力和自身重量;优化摩擦卷筒形状、尺寸可以减轻摩擦卷筒的重量。因此,对摩擦卷筒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是提高绞盘机集材作业效率和减轻设备重量的一项最重要内容。本文以轻型集材绞盘机摩擦卷筒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结构钢、丁晴橡胶和MC尼龙三种不同的摩擦卷筒材料进行摩擦磨损试验,根据试验分析结果计算其使用寿命,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强度和刚度的验证,选出较优的组合材料摩擦卷筒;然后,通过有限元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对摩擦卷筒进行了结构上的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针对“多功能轻型集材绞盘机系统开发”项目所设计的轻型集材绞盘机,对轻型绞盘机所需的摩擦牵引力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通过分析影响摩擦卷筒摩擦牵引力大小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选择合适的摩擦副及对结构进行改进是提高摩擦卷筒牵引力的主要途径。通过MMS-2A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丁晴橡胶、MC尼龙、结构钢三种材料的摩擦卷筒模型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和分析,得出丁晴橡胶、MC尼龙、结构钢作为摩擦卷筒的材料其使用寿命分别为1.5年、3.5年、16年;在此基础上,结合各材料特点及摩擦卷筒使用要求,选择橡胶+结构钢、橡胶+尼龙和结构钢+尼龙三种不同组合材料的摩擦卷筒,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强度和刚度验算,最终得出摩擦卷筒结构材料的最佳组合方案是:丁晴橡胶(轮缘)+结构钢或结构钢(轮缘)+MC尼龙,为摩擦卷筒在材料上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应用有限元拓扑优化,对丁晴橡胶(轮缘)+结构钢摩擦卷筒轮毅部分进行结构上的设计,优化结果为轮辐结构,重量减轻了 49.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优化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表明优化结果满足性能要求,可为便捷式绞盘机摩擦卷筒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万培文[5](2016)在《大吨位、长距离索鞍横移式缆索吊机设计与施工》文中认为在设计上:主索和扣锚索、缆风索以都属于几何非线性结构构件,为在模型中模拟其应力应变关系,采用了简化处理方法,扣锚索及缆风索参与结构整体计算分析,按ENRNST公式计算钢索的弹性模量,按照等效桁架单元建立受力模型。索塔受力仿真分析采用杆系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建模计算分析,立柱采用H型型钢,单元选取分别为:钢管立柱采用梁单元、连接系及万能杆件采用杆单元、缆风及扣索采用等效桁架单元。塔架钢管立柱通过地脚螺栓与承台上预埋的钢板连接,计算模型中按固结处理;主索重力约束刚度,采用弹簧边界元模拟主索对塔架约束行为。桩式地垄计算采用有限元软件madis建立结构整体模型,模拟结构受力状态,进行结构受力检算。土体对桩基不仅有水平约束,还有竖向约束作用,为准确模拟土体对桩基的约束作用,采用“m法”将每一地质土层对桩体的水平约束转化为桩体所受到的水平弹簧边界元,按等效作用力将桩体承受竖向约束转化为竖向弹簧边界元。起重索索力实时监测是利用传感器测量起重天车上轴销的受力,通过无线发射器传送到地面无线接收器,再通过有线联接将力值传送到电气集中控制系统计算机中,由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对索力实现吊装过程实时监测及控制缆索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为“综合监测(人机界面)+PLC+ABB变频传动”组成的三级系统,三级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PROFIBUSDP总线通讯实现。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摄像机采集视频信号,微波图像传输系统采用L波段远程无线传输,传输至MPEG4数字硬盘录像机上进行存储,用无线或有线宽带将视频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至监控端,在安装有DVP实时控制软件的电脑上进行远程监控、操控。对于云台、镜头等设备,采用230MHz发射接收系统来传输无线指令控制信号。在施工上:本课题是结合南宁大桥预制吊装施工,深入研究大跨度、大宽度、大吨位索道吊装设计与施工,解决索道大吨位、长距离横向移动索鞍的缆索吊机设计,解决索道运行中多工况、多机并行、多机同步、多机编程逻辑运行、集中操控及监控等问题。
卢秀琳[6](2016)在《景区客运索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外有关客运索道的研究主要在于其技术设备的改善,对其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不多,且多为早期客运索道建设期单方面的环境影响或停留于理论探讨和总结,实践考察研究不多、不全面,本研究以已建成运营的福建省福州鼓山、福清石竹山、泉州仙公山、三明麒麟山以及广东深圳东部华侨城大侠谷索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标准、区域和对照样地背景值,分析评价了山岳型景区客运索道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问卷调查、仪器测量、实验分析和现场调查方式从景观要素、声环境、土壤环境以及植物影响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评价,结合单项评价结果建立了以总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为主体的客运索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客运索道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本研究对山岳型景区客运索道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结果为:从近期和长期来看,山岳型景区客运索道破坏景区自然景观的可能性均较小,且本身具有观赏价值,能够为景区提供新的观景视角;客运索道驱动站噪声影响极大,非驱动站噪声影响程度不同,总体影响较大,且随着客运索道运营时间越长,噪声影响越大;客运索道支架处土壤基本均受到重金属铬(Cr)、镉(Cd)和铅(Pb)不同程度污染,整体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较大;客运索道会降低索道支架处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物种数,使索道区域植物群落改变,物种更替,多样性和生长密度降低,对景区植物影响较大;山岳型景区客运索道生态环境综合影响较大,须引起重视。
闫勇[7](2015)在《山区大跨径悬索桥加劲梁轨索滑移法架设及控制技术》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桥梁建造技术的进步,山区悬索桥的跨径不断增大,为了提升山区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的架设效率,本研究以湖南矮寨大桥为工程实例,提出了架设悬索桥加劲梁的新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关键结构设计研究及节段足尺模型试验,论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并最终成功将该方法应用于矮寨大桥施工中,采用新方法架设大幅度缩短了工期,提升了效率;为悬索桥加劲梁的架设和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对悬索桥加劲梁架设方法进行了探索,在架空索道和高空悬挂运输的启示下,提出了悬索桥加劲梁架设的新方法一轨索滑移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整体顶推方案和单节段牵引方案进行了模型分析,拟定采用单节段牵引方案;提出了吊装后加劲梁连接新方法—窗口铰接法,并以矮寨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窗口铰接法在加劲梁架设阶段和桥面板安装阶段的施工控制方案。运用挠度理论分别对主缆与轨索组成的双层索系,初张拉阶段和活载阶段的内力及位移进行了解析推导,并对求解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算例分析了轨索边界约束条件、轨索初张力和温度变化对双层索系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轨索滑移系统中主缆是承重结构,而轨索是作为支承结构,充分利用主缆承重能力大的优点,利用轨索提供灵活支承,实现安全高效的加劲梁架设。对轨索滑移法中的轨索、吊鞍、运梁车及轨索锚固系统等关键结构的构造设计进行研究。提出轨索滑移系统轨索的材料选取、几何尺寸及轨索预张力等关键结构参数的选取方案;同时从吊鞍及运梁车的设计功用及设计要求出发,对吊鞍及运梁车的结构设计优化过程进行了总结,并对工程应用的结构构造设计进行介绍;对轨索的锚固系统进行了研发设计。对轨索滑移法节段足尺模型试验的总体设计及关键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详细的结构设计方案;研究分析试验模型建造及调试测试方案,通过模型试验证明了轨索滑移系统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对工程实际应用中的牵引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对牵引运梁过程中的速度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运梁过程中的左右幅同步牵引误差控制措施进行探索;将轨索滑移系统的在实桥中的施工架设工艺进行了阐述。
周磊,李振华[8](2015)在《浅谈索道用钢丝绳维护及检查方法》文中指出从受力、选型等方面分析了钢丝绳的设计使用要求,对钢丝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钢丝绳常见的暴露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钢丝绳的重点维护和检查对象以及如何检查维护。钢丝绳的检查工作中,将影响因素纳入钢丝绳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中,坚持其分析原则,建立统计分析方法,从逐步出发整体分析,排除其隐患。
卢秀琳,周成军,周新年,赖阿红,刘富万,钟睿智,潘雄[9](2015)在《国内外客运索道事故现状及分析》文中指出为了确保客运索道运营安全,基于客运索道事故的发生状况,调查筛选近年来国内外客运索道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事故所属类型及事故具体原因,归纳出客运索道事故主要原因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人为因素(设计不周、监管不力、素质不高等),自然条件等。以安全教育、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与安全保护为目标,从把握设计环节、落实主体维护、健全目标管理、加强全民教育、细化隐患排查、严惩违规操作、深化理论研究及丰富监检装置等方面,提出客运索道事故的合理预防救护措施。
徐曦[10](2015)在《异型股索道用钢丝绳生产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丘陵,山地,江河,高原,其地形多变、地势复杂为我国索道产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外部客观环境。索道是交通工具的一种,是利用钢丝绳支承或牵引运输工具运送人员及货物的便捷交通运输工具。钢丝绳是索道的主导和“命根子”。钢丝绳作为索道的重要部件,其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直径粗、长度大、载荷量大、强度高、韧性强、稳定性好、寿命长、环保清洁等成为索道用钢丝绳发展的目标。根据索道用钢丝绳的应用条件制订钢丝绳生产方案,根据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试制生产与使用。论文开展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1)从原料的化学成分设计入手,通过控制C、Mn含量,及有害元素P、S的含量来改善索道绳用钢丝的显微组织,通过实验室检验及生产出钢丝的性能与普通原料进行对比,最终确定了索道用钢丝绳的原料为索道绳专用料70KD。(2)根据索道用钢丝绳的性能要求和特点,确定了索道钢丝绳用丝的生产工艺路线为炼钢+连轧+粗拉+热处理+精拉+镀锌。对炼钢、连轧部分制定出严格的生产工艺参数,并优化了热处理及拉拔工艺,在钢丝生产阶段,得到了强度均匀、性能优良的制绳用钢丝。(3)依据现有的设备条件及索道用钢丝绳的特点,按照使用许用负荷及安全系数、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尺寸、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等确定钢丝绳的结构、规格及性能。然后以此作为条件进行钢丝绳的选型和股结构的设计,并确定各种参数。设计出新的异型股结构钢丝绳来取代原有的圆股钢丝绳。(4)成功地开发设计出6V×33DS、6V×42DS、6V×48DS等系列索道用异型股钢丝绳用于替代原有的圆股索道用钢丝绳,并进行了批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力学性能均远超过国家标准且整绳破断拉力高于进口产品。(5)该系列产品与原有圆股索道用钢丝绳相比,可以显着减少疲劳断丝,降低断绳的可能和停运的次数,延长索道的使用寿命,尤其解决了拖挂式索道钢丝绳结构不稳定的缺点,实现了索道产品的换代升级。
二、ST-Ⅱ架空索道钢索的检查与更换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Ⅱ架空索道钢索的检查与更换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滑索承载索钢丝绳的剩磁检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滑索钢丝绳的损伤模式 |
1.1 磨损 |
1.2 腐蚀 |
1.3 绳径缩小 |
1.4 断丝 |
2 剩磁检测原理 |
3 滑索承载索钢丝绳剩磁检测应用 |
3.1 检测对象 |
3.2 检测设备 |
3.3 检测方案 |
3.4 检测结果及分析 |
4 结论 |
(2)城市索道公共交通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索道交通概述 |
2 技术分析 |
2.1 城市索道系统组成 |
2.2 城市索道运行机制 |
3 可行性分析 |
3.1 运力分析 |
3.2 经济性分析 |
3.3 适用性分析 |
3.4 环境影响分析 |
3.5 安全性分析 |
3.6 缺陷分析 |
4 结语 |
(3)简易货运索道振动抑制与能量收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悬索动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振动抑制阻尼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气体阻尼器 |
1.3.2 电磁阻尼器 |
1.3.3 液体阻尼器 |
1.4 能量收集装置发展现状 |
1.4.1 压电式能量收集器 |
1.4.2 静电式能量收集器 |
1.4.3 电磁感应式能量收集器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悬索振动分析及新型装置的结构设计 |
2.1 索道的自由振动模型分析 |
2.1.1 索道振动模型简化与假设 |
2.1.2 基于离散系统模型的悬索振动微分方程 |
2.1.3 振动方程的求解 |
2.2 悬索动力学分析 |
2.3 悬索振动减振器结构设计 |
2.3.1 减振器结构设计要求 |
2.3.2 减振器的结构方案确定 |
2.3.3 新型弹簧减振器设计 |
2.4 门架减振及能量收集器结构设计 |
2.4.1 索道振动能量输入模块 |
2.4.2 振动能量收集器的能量传递模块 |
2.4.3 能量转换模块 |
2.4.4 充电电路及电能存储模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悬索减振器振动抑制分析 |
3.1 新型弹簧减振器建模与分析 |
3.1.1 永磁直流电动机和永磁直流发电机 |
3.1.2 新型减振器的动力学建模 |
3.2 新型弹簧减振器的运动仿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索道门架振动能量收集器分析 |
4.1 能量收集减振器的阻尼分析 |
4.2 输入激励下的动力学分析 |
4.3 振动能量收集器的效率分析 |
4.4 振动能量收集系统的仿真分析 |
4.5 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台架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4)轻型集材绞盘机摩擦卷筒结构优化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摩擦卷筒在绞盘机上的应用 |
1.2.2 卷筒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3 摩擦卷筒尺寸优化的研究现状 |
1.2.4 影响摩擦卷筒摩擦力因素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卷筒摩擦牵引力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摩擦卷筒的理论计算 |
2.1.1 概述 |
2.1.2 摩擦牵引力的计算方法 |
2.1.3 轻型绞盘机集材时摩擦卷筒所需牵引力的分析计算与实例 |
2.2 摩擦牵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影响牵引力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牵引力的主要途径 |
2.2.2 提高摩擦系数的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摩擦卷筒结构材料的试验分析与优选 |
3.1 不同摩擦卷筒材料摩擦牵引力分析 |
3.2 不同摩擦卷筒材料的磨损试验 |
3.2.1 试验仪器及试验原理 |
3.2.2 试验方案设计 |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摩擦卷筒使用寿命的计算 |
3.4 摩擦卷筒材料的优选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有限元的摩擦卷筒结构仿真分析 |
4.1 摩擦卷筒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摩擦卷筒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2 网格的划分 |
4.1.3 定义材料的属性 |
4.1.4 施加约束条件 |
4.2 不同材料摩擦卷筒有限元分析 |
4.2.1 单种材料摩擦卷筒有限元计算 |
4.2.2 组合材料摩擦卷筒有限元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摩擦卷筒的优化 |
5.1 摩擦卷筒的拓扑优化 |
5.1.1 拓扑优化有限元模型 |
5.1.2 边界条件与求解 |
5.1.3 重新建立模型及验证 |
5.2 摩擦卷筒的尺寸优化 |
5.2.1 轮毅轮辐连接杆厚度的优化 |
5.2.2 摩擦卷筒不同轮缘厚度的强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大吨位、长距离索鞍横移式缆索吊机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5.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分工 |
1.5.1 项目研究的组织机构设置 |
1.5.2 项目研究的人员配置和工作分工 |
1.6.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索鞍横移式缆索吊机工作机理研究 |
2.1 索塔荷载及边界约束条件模拟方法 |
2.2.地垄仿真模型边界条件处理方法 |
2.2.1“m”法模拟桩基边界条件 |
2.2.2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23][24] |
2.3 索力测试系统工作原理 |
2.4 PLC电气集中控制 |
2.4.1 综合监测系统(CMMS) |
2.4.2 工业软件-WINCC软件 |
2.4.3 ABB变频器变频调速 |
2.5 视频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
2.6.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吨位、长距离索鞍横移式缆索起重机设计 |
3.1 缆索起重机总体设计 |
3.2 起重、牵引系统设计 |
3.3 超高、超宽的大吨位组合式钢索塔设计及仿真分析 |
3.3.1 索塔使用功能要求 |
3.3.2 索塔结构型式优化 |
3.3.3 索塔结构设计 |
3.3.4 索塔结构仿真计算分析 |
3.3.5 大吨位缆索起重机试运行试验 |
3.4 大吨位桩式地垄结构布置及仿真分析 |
3.4.1 地垄结构设计 |
3.4.2 地垄受力分析 |
3.5.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大吨位缆索起重机安装、拆除施工技术及横向移动 |
4.1.缆索起重机主索安装、拆除施工技术研究 |
4.2 组合式索塔施工技术 |
4.2.1 万能杆件横梁安装方法研究 |
4.2.2 横梁合龙技术研究 |
4.2.3 索塔拆除方法 |
4.3 大吨位、长距离索鞍横移技术 |
4.4.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吨位缆索起重机动力设备集中自动控制技术 |
5.1 缆索起重机系统监测、监控应用技术研究 |
5.1.1 起重系统布置 |
5.1.2 PLC自动控制系统需完成操作工况 |
5.1.3 PLC电气集中控制系统布置 |
5.2 缆索起重机系统监测、监控应用技术研究 |
5.2.1 组合式索塔监控方案研究 |
5.2.2 索力监测应用技术 |
5.2.3 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技术 |
5.3.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 |
6.1 结论 |
6.2.主要创新点 |
6.3.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景区客运索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客运索道使用情况 |
1.2.2 国内外客运索道安全运营 |
1.2.3 国内外客运索道技术研究 |
1.2.4 国内外客运索道环境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3.1 客运索道景观影响 |
1.3.2 客运索道噪声影响 |
1.3.3 客运索道土壤影响 |
1.3.4 客运索道植物影响 |
1.3.5 客运索道综合影响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 |
2.1 福州鼓山索道 |
2.2 福清石竹山索道 |
2.3 泉州仙公山索道 |
2.4 三明麒麟山索道 |
2.5 深圳大侠谷索道 |
2.6 昆明滇池索道 |
3 客运索道景观影响 |
3.1 研究范畴 |
3.1.1 风景区 |
3.1.2 景观 |
3.1.3 景观影响 |
3.2 调查分析 |
3.2.1 满意度 |
3.2.2 问卷调查 |
3.2.3 问卷分析 |
3.2.4 SPSS多元分析 |
3.3 调查结果 |
3.3.1 游客信息统计与分析 |
3.3.2 游客意愿与索道认知 |
3.3.3 乘坐喜好及影响因素 |
3.3.4 对客运索道意见建议 |
3.4 分析结果 |
3.5 客运索道建设优化措施 |
4 客运索道噪声污染 |
4.1 研究范畴 |
4.1.1 噪声 |
4.1.2 A计权声压级 |
4.1.3 噪声污染 |
4.2 噪声测量 |
4.2.1 测量仪器 |
4.2.2 测量方法 |
4.3 噪声分析 |
4.3.1 分析模型 |
4.3.2 分析结果 |
4.3.3 噪声评价 |
4.3.4 分析结论 |
4.4 索道降噪 |
4.4.1 优化驱动制造安装 |
4.4.2 合理化休息室选址 |
4.4.3 规范管理索道职工 |
5 客运索道土壤污染 |
5.1 研究范畴 |
5.1.1 土壤污染 |
5.1.2 重金属污染 |
5.2 取样实验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 |
5.3 重金属污染评价 |
5.3.1 评价方法 |
5.3.2 评价背景 |
5.3.3 评价结果 |
5.3.4 研究结论 |
5.4 土壤重金属防护 |
6 客运索道植物影响 |
6.1 研究范畴 |
6.1.1 植物群落 |
6.1.2 优势物种 |
6.1.3 植物抗性 |
6.2 植物调查 |
6.2.1 调查方法 |
6.2.2 调查结果 |
6.3 植物分析 |
6.3.1 分析指标 |
6.3.2 分析结果 |
6.3.3 物种相关性 |
6.3.4 植物与土壤相关性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分析结论 |
6.4.2 分析讨论 |
7 客运索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7.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7.1.1 科学性 |
7.1.2 代表性 |
7.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7.1.4 公众参与 |
7.2 指标评价准则选取 |
7.3 环境影响因子 |
7.3.1 景观影响 |
7.3.2 噪声污染 |
7.3.3 土壤污染 |
7.3.4 植物影响 |
7.4 评价体系 |
7.4.1 景观影响评价 |
7.4.2 噪声影响评价 |
7.4.3 土壤污染评价 |
7.4.4 植物影响评价 |
7.4.5 综合评价体系 |
7.5 综合评价 |
7.5.1 综合评价值集 |
7.5.2 单因子评分值 |
7.5.3 因子权重 |
7.5.4 指标权重 |
7.5.5 组合权重 |
7.5.6 多级综合评价 |
8 创新与展望 |
8.1 主要创新 |
8.1.1 因子评价 |
8.1.2 综合评价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索道图片 |
附录2 调查问卷 |
致谢 |
(7)山区大跨径悬索桥加劲梁轨索滑移法架设及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悬索桥发展概况 |
1.1.1 第一次高峰:美国 |
1.1.2 第二次高峰:欧洲 |
1.1.3 第三次高峰:日本 |
1.1.4 第四次高峰:中国 |
1.2 加劲梁架设方法研究 |
1.2.1 跨缆吊机架设法 |
1.2.2 大型浮吊吊装 |
1.2.3 缆索吊机架设法 |
1.2.4 桥面吊机悬臂拼装架设法 |
1.2.5 荡移架设法 |
1.3 吊装后加劲梁的连接过程研究 |
1.3.1 加劲梁常见铰接方法 |
1.3.2 吊装后加劲梁连接方法研究现状 |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1 山区悬索桥架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 |
1.4.2 山区悬索桥加劲梁架设的既有方法及研究进展 |
1.4.3 湖南矮寨大桥的创新需求 |
1.4.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5.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加劲梁架设新方法研究 |
2.1 加劲梁架设新方法的探索 |
2.1.1 导轮组顶推法 |
2.1.2 刚性轨道全长顶推法 |
2.1.3 索道液压爪法 |
2.1.4 跨缆吊机带梁行走法 |
2.2 轨索滑移法架设新方法 |
2.2.1 架空索道借鉴 |
2.2.2 高空悬挂运输系统启示 |
2.2.3 轨索滑移法的提出 |
2.3 轨索滑移法有限元分析 |
2.3.1 整体顶推方案研究 |
2.3.2 单节段牵引方案研究 |
2.3.3 方案小结 |
2.4 加劲梁吊装后连接新方法研究 |
2.4.1 窗口铰接法的提出 |
2.4.2 加劲梁架设阶段铰接控制 |
2.4.3 桥面板安装阶段铰接控制 |
2.4.4 方案小结 |
2.5 小结 |
第3章 轨索滑移架设系统理论分析与参数选择 |
3.1 单索计算理论 |
3.1.1 单索的平衡方程 |
3.1.2 单索变形协调方程 |
3.2 层索系基本方程 |
3.3 轨索初张拉分析 |
3.4 运梁过程分析 |
3.4.1 解析方程推导 |
3.4.2 轨索水平分力恒定的索网分析 |
3.4.3 轨索两端锚固的索网分析 |
3.5 地锚索及轨索跨度差异的计算分析 |
3.5.1 轨索跨度小于主缆主跨跨度 |
3.5.2 轨索跨度大于主缆主跨跨度 |
3.6 影响因素分析与参数选择 |
3.6.1 首节段运梁过程分析 |
3.6.2 架设部分梁段后的运梁过程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轨索滑移法关键结构设计 |
4.1 轨索选型 |
4.1.1 轨索材料选取 |
4.1.2 轨索结构参数选取 |
4.2 吊鞍结构设计及优化过程 |
4.2.1 吊鞍的作用及要求 |
4.2.2 吊鞍设计优化过程 |
4.2.3 吊鞍的结构设计 |
4.3 运梁车构造与设计 |
4.3.1 运梁车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
4.3.2 运梁车设计优化过程 |
4.3.3 运梁车的设计 |
4.4 轨索锚固设计 |
4.5 小结 |
第5章 轨索滑移系统的模型试验研究 |
5.1 试验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5.1.1 模型试验目的 |
5.1.2 模型试验核心任务 |
5.2 足尺模型设计构思 |
5.2.1 模型规模设计 |
5.2.2 承重系统的模拟 |
5.2.3 模型锚固方式设计 |
5.2.4 结构总体设计 |
5.3 试验模型设计 |
5.3.1 锚碇设计 |
5.3.2 轨索支承结构设计 |
5.3.3 载重梁段结构设计 |
5.4 模型建造及调试 |
5.4.1 基础施工 |
5.4.2 重力锚施工 |
5.4.3 岩锚施工 |
5.4.4 塔柱施工 |
5.4.5 塔顶施工 |
5.4.6 塔顶稳定索安装 |
5.4.7 吊索与吊鞍座安装 |
5.4.8 牵引系统安装 |
5.4.9 轨索安装 |
5.4.10 运梁车安装 |
5.4.11 吊鞍座稳定索安装 |
5.4.12 载重梁安装 |
5.4.13 运梁车试运行 |
5.4.14 调试结论 |
5.5 模型试验及启示 |
5.5.1 模型试验测试项目及方案 |
5.5.2 走行状态的测试 |
5.5.3 轨索变形的测量 |
5.5.4 轨索力的测试 |
5.5.5 吊索力的测试 |
5.5.6 模型试验测试结果 |
5.5.7 模型试验结论 |
5.6 小结 |
第6章 工程应用研究 |
6.1 矮寨大桥轨索滑移牵引系统设计 |
6.1.1 牵引系统总体设计 |
6.1.2 牵引设备选取 |
6.1.3 牵引系统受力特点分析 |
6.2 运梁速度与同步控制 |
6.2.1 运梁速度控制 |
6.2.2 运梁同步误差控制 |
6.3 窗口铰接法施工控制 |
6.4 施工架设过程 |
6.4.1 轨索系统安装 |
6.4.2 节段拼装入轨 |
6.4.3 节段牵引安装就位 |
6.5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国内外客运索道事故现状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客运索道事故发生状况 |
2 客运索道事故原因剖析 |
2.1 机械设备 |
2.2 电气设备 |
2.3 人为因素 |
2.3.1 设计不周 |
2.3.2 监管不力 |
2.3.3 素质不高 |
2.4 自然条件 |
2.5 其他意外 |
3 客运索道事故预防措施 |
3.1 把握设计环节,落实主体维护 |
3.2 健全目标管理,加强全民教育 |
3.3 细化隐患排查,严惩违规操作 |
3.4 深化理论研究,丰富监检装置 |
(10)异型股索道用钢丝绳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索道的分类 |
1.2.2 索道用钢丝绳的发展 |
1.2.3 我国索道用钢丝绳生产 |
1.3 索道用钢绳生产工序 |
1.4 索道用钢丝绳的设计要求 |
1.4.1 索道用钢丝绳的性能要求 |
1.4.2 索道用钢丝绳的分类及优缺点 |
1.4.3 研究方案的确定 |
第2章 钢丝工艺设计 |
2.1 钢水精炼 |
2.2 线材轧制 |
2.2.1 原料 |
2.2.2 加热 |
2.2.3 精轧工艺参数 |
2.3 化学成分设计与原料 |
2.4 热处理工艺 |
2.5 酸洗与涂层 |
2.6 合理设计压缩比 |
2.7 钢丝镀锌 |
2.8 索道钢丝绳制绳用钢丝性能 |
2.9 小结 |
第3章 钢丝绳工艺设计 |
3.1 钢丝绳工艺设计 |
3.1.1 合成纤维绳芯的应用 |
3.1.2 钢丝绳类别的选择 |
3.1.3 钢丝绳品种结构的确定 |
3.1.4 最终设计方案 |
3.1.5 新型异型股钢绳的优点 |
3.1.6 大型8/1800成绳机的使用 |
3.2 工艺参数的制定 |
3.2.1 抗拉安全系数的制定 |
3.2.2 捻距倍数的制定 |
3.2.3 预、后变形压弯参数 |
3.3 工艺计算 |
3.3.1 股绳捻距计算 |
3.3.2 股中钢丝直径计算 |
3.3.3 钢丝绳捻距及预、后变形压弯参数计算 |
3.3.4 钢丝长度的计算 |
3.4 钢丝绳预张拉及检测入库 |
3.4.1 预张拉 |
3.4.2 产品质量检测 |
3.4.3 包装入库 |
3.5 设计效果 |
3.6 小结 |
第4章 应用情况 |
4.1 钢丝绳试验最小破断拉力数据对比 |
4.2 使用效果与前期产品对比 |
4.3 典型使用案例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获奖情况及发明专利等 |
四、ST-Ⅱ架空索道钢索的检查与更换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滑索承载索钢丝绳的剩磁检测应用[J]. 万强,沈功田,刘文贞,张世亮,刘晓龙. 无损检测, 2020(08)
- [2]城市索道公共交通的可行性分析[J]. 王其恒.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3]简易货运索道振动抑制与能量收集技术研究[D]. 许杨.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4]轻型集材绞盘机摩擦卷筒结构优化设计与分析[D]. 郑生淮.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5]大吨位、长距离索鞍横移式缆索吊机设计与施工[D]. 万培文. 长安大学, 2016(05)
- [6]景区客运索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D]. 卢秀琳.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1)
- [7]山区大跨径悬索桥加劲梁轨索滑移法架设及控制技术[D]. 闫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4)
- [8]浅谈索道用钢丝绳维护及检查方法[J]. 周磊,李振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2)
- [9]国内外客运索道事故现状及分析[J]. 卢秀琳,周成军,周新年,赖阿红,刘富万,钟睿智,潘雄. 起重运输机械, 2015(05)
- [10]异型股索道用钢丝绳生产工艺研究[D]. 徐曦. 东北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