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地区土壤侵蚀定量分析

六合地区土壤侵蚀定量分析

一、柳河地区土壤侵蚀定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艳莉[1](2021)在《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文中认为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衡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联系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划、自然资产核算和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景观格局,干预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深刻影响人类福祉。理解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管理国土资源的基础。因此,本文以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遥感数据、土壤数据和环境数据为基础,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流域,利用ANUSPLIN插值法和景观指数法分析了2000-2018年青海湖流域的气温和降水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利用In VEST模型和CASA模型分析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和净初级生产力服务)的物质量,利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和协同关系;利用Person相关系数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及景观指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驱动因子,探讨青藏高原高寒环境下生态系统服务的驱动机制。最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地域差异性和关键驱动因子,提出青海湖流域县域尺度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管理对策。为青海湖流域土地资源优化配制、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丰富了我国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案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8年青海湖流域气温呈上升趋势,增速为0.3℃·10a-1,降水呈显着上升趋势,增速为73.2mm·10a-1,流域气候整体趋于暖湿。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气温变化显着,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2)在研究期内,荒漠减少了31.43×108m2,草地增加了30.32×108m2,流域西北部荒漠大面积减少并转为草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以及流域气候趋于暖湿,植被盖度增加等自然因素。不同年份的同种景观指数以2000-2010年为转折期,景观的结构和空间配置在流域西北部变化显着,其他区域景观格局比较稳定。(3)青海湖流域2000-2018年水资源供给量的多年平均值为3.72×109m2·a-1。2000-2012年,水资源供给量逐年缓慢增加,2012年以后则呈现波动递增趋势;2000-2018年土壤保持量的多年平均值为1.09×109t·a-1,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365.91 t·hm-2·a-1。2000-2018年青海湖流域土壤保持量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增速较缓,波动剧烈;2000-2018年净初级生产力(NPP)总量的多年平均值为3.70×1012 gc·a-1,单位面积平均值为148.59 gc·m-2·a-1。青海湖流域NPP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速为1.69gc·m-2·a-1。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水资源供给与NPP表现为权衡关系,土壤保持与NPP、土壤保持与水资源供给表现为协同关系。(4)从气候因子看,青海湖流域气温与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呈显着负相关集聚特征,与净初级生产力呈较显着正相关集聚特征;降水与水资源供给呈显着正相关集聚特征,与土壤保持呈不显着正相关集聚特征,与净初级生产力呈不显着负相关集聚特征。从景观格局因子看,除草地外,其它景观类型的景观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净初级生产力服务)的相关性均不显着。在流域的西北部,斑块密度(PD)、平均周长面积比(PARA_AM)和平均斑块分维数(FRAC_MN)与三项生态系统服务均呈负相关。最大斑块指数(LPI)与水资源供给服务呈负相关,与土壤保持和NPP呈正相关。(5)天峻县生态系统服务中水资源供给为优势,净初级生产力为劣势。应注重地表植被保护,防止土地荒漠化扩大,将水资源供给与NPP的权衡负相关通过植被的保护,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转化为协同正相关;刚察县和共和县均以NPP供给功能为优势,水资源供给和土壤保持服务为劣势。应适度开发草场资源、开展旅游服务业活动,减少沿湖区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扩大。将土壤保持服务与NPP的权衡负相关通过植被覆盖度提升,转化为协同正相关;海晏县水资源供给、土壤保持和NPP服务均较低。应十分重视植被的保护和植被的恢复,加强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增强沿湖区土壤保持服务的提升。将土壤保持服务与NPP的权衡负相关通过植被覆盖度提升,转化为协同正相关。

孙颖[2](2021)在《彰武县境内柳河流域水土流失时空模拟》文中研究表明以柳河干流彰武水文站上游为例,对其2010—2019年水土流失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改进的RUSLE方程模拟。研究表明:改进的RUSLE方程能够显着提升确定性系数,降低USLE方程的相对误差,满足含沙量模拟的规范要求,预测柳河流域水土流失时表现出较高精度;在流域空间分布上土壤侵蚀模数呈东南低而西北高的特征,研究成果可为掌握水土流失特征、加强流域水保治理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林锦阔[3](2020)在《河西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侵蚀造成近地表细小土壤颗粒持续流失,致使土壤持水力和生产力显着降低,这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趋势。该过程严重影响干旱、半干旱区域的农业生产、环境质量、生态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附着于土壤团聚体上的氮、磷、钾及有机质等营养物质会随土壤侵蚀一并迁移,导致养分大量流失,这加快了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进程,威胁绿洲生态系统健康。因此,评估土壤侵蚀(风蚀、水蚀)的动态变化并探究其驱动因素,是水土流失防治的基础,也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前提。本研究基于地理学研究理论,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野外调查手段,全面收集1982-2015年气象、地形、土壤等诸多资料,重建河西地区(92°13′E-104°46′E,36°31′N-42°57′N)关键要素的时空信息,尝试将修正水土流失方程(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与泥沙有限传输公式(the transport limited sediment delivery,TLSD)整合并进行参数本地化校正,以此模拟河西地区水蚀速率,同时运用修正风蚀方程(the 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RWEQ)模拟其风蚀速率,揭示多因子耦合下土壤侵蚀的驱动因素。主要结果如下:RUSLE-TLSD模型模拟河西地区土壤水蚀过程具有较好效果。1982-2015年潜在水蚀速率介于6.24-31.01 t·ha-1·a-1,净水蚀速率呈下降态势且在土壤容许流失量的范围内。在空间上水力侵蚀多发于祁连山区,呈现南强北弱的特点。强烈侵蚀区多发生于海拔1500 m以上的陡坡地段(大于20°),泥沙沉积多发生于陡坡的坡脚处。坡度、降水、NDVI是影响河西地区水蚀的关键因素,其中坡度的贡献最大。极端降雨会直接加剧局部地区的水蚀风险,在干旱、半干旱区应对其着重关注。“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极端降雨对土壤的侵蚀,这在研究区产生了显着的水土保持效益。1982-2015年风蚀速率呈显着下降趋势(平均值为67.7 t·ha-1·a-1)。10月-次年5月(6-9月)为强(弱)风蚀时段。空间上风蚀速率表现为东西强、中部弱,北部强、南部弱的特点,95%的区域呈现降低趋势。位于马鬃山地区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风蚀程度最严重,民乐县最轻。气候因子是抑制河西地区风蚀速率的决定因素,其中风速是风蚀强弱的主控因子,其与温度、大风日数、NDVI的耦合作用共同主导了风蚀速率的变化。虽然河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向着抑制风蚀的趋势发展,但是由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总面积不足研究区的2%,且这些地区主要位于绿洲内部与绿洲荒漠过渡带附近,因此该过程对风蚀的抑制作用仅限于面积较小的绿洲区,短期内对风蚀速率没有产生显着影响。

侯威[4](2020)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海湖流域生态资源丰富,是我国水汽循环的重要通道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还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又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影响着本流域,而且对周边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控制及调节作用。本文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沿布哈河和沙柳河两条主要河流条带的1:5万调查研究结果,研究地质与生态间的关系。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下表现为:地壳运动-地形地貌塑造-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演变是一组相生相依的作用过程,地壳运动决定了区域尺度生态环境的缓慢演变与格局形成。在高原隆升-地形地貌塑造过程中,区域尺度高寒的气候特点与水气运移模式逐渐形成,共和运动-青海南山隆起使来自西北的水气受阻,造成了地区干湿情况差异显着。青海湖流域湿润适中,而南部的共和与茶卡盆地显的干旱异常。水土环境差异决定了青海湖流域相对共和-茶卡干盐盆半荒漠化盆地以及柴达木盆地戈壁荒漠化盆地迥异的高寒草甸草原-微咸水湖盆生态环境地区差异格局,受地貌影响青海湖流域西北部相对干旱,又进一步决定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地区与近代时间尺度上表现为:在当前气候环境下,研究区每类植被类型都是基于不同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以及多年冻土等地质环境条件组合下形成的特征群落。在当期气候条件下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生态环境的面貌和格局,任意一个地质要素的变化又将引起植被的演替变化。对于陆地生态来说,荒漠化、沙漠化、植被盖度降低、土地覆被变化等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宏观表现,而组成陆地生态各类草地的逆向演替(退化)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过程与实质内容。人类活动与气候均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质环境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地质、气候与人类活动是驱动力,地下水与表土等水土环境变异是中间过程,外动力侵蚀在其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植被的演替和荒漠化是过程的末端。结合大量实地调查数据对流域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按照上述驱动力-水土环境变异-植被演替的过程方式将流域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分为12类,包括:气候-地表水变化/多年冻土变化-地下水下降-退化型2类、气候-包气带干燥-退化型1类、工程建设-地下水下降/地层土壤变异-退化型2类、放牧-风蚀-地层土壤变异-退化型1类、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下降-退化型1类、地壳抬升-地形切割变陡—外动力侵蚀-地层土壤变异-退化型1类以及相对静态的地质环境-地下水或地层土壤条件-退化型4类。

曹钧恒[5](2020)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无定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的定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时间内,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在无形中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环境,而水循环体系受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这一循环互馈系统的影响,时空双尺度上的资源再分配正在持续进行。近年来针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社会和政府设法根据研究成果通过多种方法来对水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本文在这种背景下,以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地区的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长序列的水文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Mann-Kendall突变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累积距平曲线、线性回归等方法,主要分析了无定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的时间序列趋势和突变特性;采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并结合反距离权重法(IDW)计算无定河流域长序列的年尺度潜在蒸散发(ET0);以Budyko假设的水热耦合平衡方程为重要理论基础,通过Arc GIS水文分析划分子流域,基于反距离权重法(IDW)的空间插值,以及CY方程的一阶偏导数使用弹性系数法定量分析无定河流域及其子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使用NSE效率系数以及拟合度指标验证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在无定河流域的适用性;结合NDVI数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更明确的探讨。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无定河流域内的降水在66.67%的站点呈现出减少趋势,径流在83.33%的站点呈现出减少趋势,潜在蒸散发量在83.33%的站点呈现出增加趋势;突变发生点从1988年到1998年不等,每个子流域的情况不同。无定河流域的径流突变发生点为1996年。(2)大理河流域(1号)、无定河上游(3号)、淮宁河流域(5号)的弹性系数时程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芦河流域(2号)、海流兔河流域(4号)、榆溪河流域(6号)的弹性系数时程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芦河流域(2号)的径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为敏感,大理河流域(1号)的径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不敏感。(3)通过对比模拟径流变化量和实际径流变化量来验证模型模拟的精度,结果显示模拟精度很高,模拟径流变化量与实际径流变化量的拟合度达到了0.9946,纳什效率系数E=0.9891,可以得出模型模拟效果好,可信度高的结论。证实了基于Budyko假设的水热耦合平衡方程适用于无定河流域的水文研究。(4)大理河流域(1号)、无定河上游(3号)、淮宁河流域(5号)由基准期至突变期的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为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因子中对径流影响最大的是降水的减少;芦河流域(2号)、海流兔河流域(4号)、榆溪河流域(6号)由基准期至突变期的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为人类活动。(5)根据植被盖度M与下垫面参数n的相关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无定河流域及其2号、4号、6号子流域均表现极显着的正相关,而1号、3号、5号子流域表现出极显着的负相关,本文认为局部地形,土壤条件以及土地类型的改变是出现这种异常的原因。总体而言植被覆盖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下垫面参数n的变化。研究方法及结果将给干旱半干旱区黄土高原地区的径流归因提供理论基础和不同的思路,文中使用的技术方法均可借鉴到干旱半干旱区其它黄土高原河流,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张延成[6](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徐金忠[7](2020)在《典型黑土区切沟发育关键驱动因素及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我国商品粮最大生产基地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之一,水土流失威胁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在土地退化最严重表现形式的切沟侵蚀方面,东北黑土区仅次于我国黄土高原,已引起国家关注。然而东北黑土区切沟侵蚀研究起步晚,主要集中在基于遥感解译的切沟分布及危害评价,切沟侵蚀形成发育特征及外营力驱动机制研究薄弱,尚难以对切沟防治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支持下,本论文选取漫川漫岗黑土区处于活跃发展阶段的典型切沟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摄影为核心的天地一体化空间测量和原位系统观测等方法,研究了切沟形态特征,界定了切沟发展活跃部位并对投影面积和体积进行了量化,深入解析了降雨、融雪、冻融、重力等不同侵蚀营力对东北黑土区切沟这一发展过程的驱动作用。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适用于东北黑土区切沟立体形态天地一体化精准快速测量技术。基于天地一体化测量技术,通过对无人机搭载相机像素、飞行高度、拍摄角度、图像重叠度、地面控制点数量与布设位置等系统对比试验,得出无人机镜头2000万像素、飞行高度10m、影像重叠率70%、地面控制点5个以上条件下,X、Y、Z三个方向的观测误差分别为0.3cm、2.3cm和1.6cm,数据满足1:1000地形图制图要求及切沟立体形态监测定量化精准分析研究需要。综合考虑效率、精度、操作及数据处理难易程度及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应用“悟2”无人机结合地面控制点,监测综合效果最优,具有高效率、高精度、无接触的优点。(2)降雨是东北黑土区切沟发育的最主要驱动力,对切沟发育影响最大。东北黑土区侵蚀性降雨绝大多数发生在6-8月期间,2019年降雨期间,沟头溯源侵蚀2.6 m,平均沟深增加0.21 m,两侧沟岸扩张平均宽度为1.61m,切沟投影面积增加46.8m2,体积增加56.4m3。切沟形态变化主要集中于近沟头端,长度约为切沟发展段总长度的1/3。雨季切沟汇水区土壤侵蚀模数1063 t·km-2a-1,超过东北黑土区土壤容许流失量5倍,切沟侵蚀强度属剧烈侵蚀,近80%的径流泥沙来自于切沟侵蚀,表明切沟是研究区产沙的最主要来源。(3)融雪侵蚀是东北黑土区切沟发育不可忽视的因素,但对坡面侵蚀影响不明显。受冬季风力的影响,试验切沟汇水区内积雪分布存在空间异质性。2017年春季融雪历时6天,融雪期间切沟投影面积增加56.7 m2,占原切沟投影面积4.85%;沟头溯源侵蚀2.3 m,占原切沟长度2.98%。融冻初期径流量占融雪径流总量的92.2%,切沟汇水区土壤侵蚀模数为278 t·km-2 a-1,且98%以上的泥沙来自切沟侵蚀,表明融雪侵蚀主要作用于切沟。径流和输沙主要产生于融雪初期,径流流速与气温、泥沙含量与地温均显着相关,但径流流速与泥沙含量未表现出显着相关性。(4)重力和冻融对切沟侵蚀具有耦合作用,取决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换关系。东北黑土区切沟沟岸失稳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受冻融作用形成的沟岸裂缝:2018年4月与2017年10月对比,裂缝总长度增加2.5倍,平均宽度8.0 cm,对比增加60%,平均深度26.3 cm,对比增加58.9%;受重力作用的沟岸融滑:2019年4月融雪结束后观测沟坡两侧共有7处融滑,总面积为254.9 m2,融滑平均落差29 cm,融滑土体所在临空面最小坡度为52°,平均坡度64°,临空面平均植被盖度为17%;受地表径流作用的沟坡融泄:多发生于坡度大于60°且植被盖度小于50%的坡面,2019年观测到典型融泄区域长度11.2 m,宽4.2 m,厚度约0.3 m,体积约为14.11m3,约为18.35 t;受冻融、径流和重力耦合叠加作用的沟壁融塌,发生融塌的坡壁坡度多接近或达到90°,甚至有部分沟壁呈内凹形态,冻融作用形成裂缝是前提,径流软化土体是基础,重力是发生沟壁融塌的直接驱动因素。重力和冻融对切沟发展的耦合作用受沟坡坡度影响显着,沟岸坡度决定着侵蚀的特点及强度;融雪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是小型重力、冻融耦合作用侵蚀重要的触发因素,植草发育对沟岸融泄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于沟岸裂缝和沟岸融化影响较小。(5)黑土区侵蚀营力导致的表土剥离一旦达到或超过30cm深度,土壤侵蚀将加速。土壤物理及力学性状试验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黏粒含量增大,容重增加,导致土壤透水性变差,有利于滞水层的形成,加剧壤中流对切沟发育的驱动作用。同时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抵抗侵蚀的能力显着降低。(6)植被及其根系的分布能够提高土壤的抗蚀性。相比于裸地,草地与剪草地从产沙开始到结束,都能有效的提高土壤的抗冲抗蚀性能。相较于大冲刷流量,低冲刷流量的产沙量随着时间的进程更早的趋向于平稳状态。植被覆盖能够使产沙量更早的达到的稳定状态且维持较低的水平上。林草措施具有减缓切沟发育的水土保持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漫川漫岗黑土区沟道侵蚀严重,属剧烈侵蚀强度,且切沟侵蚀土壤流失量高于坡面侵蚀,即切沟侵蚀显着加剧水土流失;切沟发展主要表现在沟头溯源延伸和沟岸扩张两个方面,沟头溯源挺近,增加切沟的长度和投影面积,主要受降雨和融雪所形成的地表汇流冲刷所致,沟岸扩张,增加切沟宽度和投影面积,主要受冻融形成的沟岸裂缝、融雪和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浸润、重力等共同驱动,具有耦合、叠加、互作的特点。基于切沟发展特征及外营力驱动机制,鉴于切沟发育最剧烈的时段为每年的6-8月及集中融雪期(3月中下旬),以及切沟发育变化主要为溯源侵蚀和长度约为切沟发展段总长度1/3的近沟头端的扩张,该区切沟的防治措施配置重点应放在沟头和沟岸稳固上,沟头防控应以导流和消力兼顾,沟岸防控应首先削坡降低比降,减少裂缝的形成和重力作用影响,栽植林草固坡,为更加有效的控制切沟发育,在其汇水区域应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司家济[8](2019)在《基于SWAT模型的阜阳市沙颍河流域非点源磷输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水质状况对流域内水资源利用及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性意义。本研究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数理统计学知识和水文模型模拟等方法,研究阜阳市沙颍河流域非点源磷污染输出特征,探究流域内非点源磷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应用USLE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从宏观尺度上识别阜阳市沙颍河流域水土流失程度,建立非点源磷流失系数,识别研究区内非点源磷流失关键源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研究区SWAT模型,基于阜阳闸2011-2016年月径流量与水质数据对SWAT模型输出结果进行率定与验证。在率定期与验证期,径流与总磷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存在较好的吻合度,其中率定期径流的R2为0.85,Ens为0.82,验证期径流的R2为0.82,Ens为0.79;率定期总磷负荷的R2为0.64,Ens为0.61;验证期总磷负荷的R2为0.64,Ens为0.62;径流与总磷负荷率定与验证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阜阳市沙颍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阜阳市沙颍河流域2011-2016年有机磷流失量、矿物质磷、可溶性磷和总磷多年平均流失量为0.764.19kg/ha、1.25.88kg/ha、0.342.08kg/ha及2.3012.15kg/ha。在时间分布上,有机磷、可溶性磷、矿物质磷和总磷流失量呈现出增长趋势;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有机磷、可溶性磷、矿物质磷和总磷流失程度呈现出南部地区大于北部地区的趋势。(3)研究区乡镇行政单元下土壤侵蚀侵蚀模数值为2913568t/(km2·a),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值为1593t/(km2·a),研究区整体为轻度侵蚀,其中城关镇土壤侵蚀处于中度侵蚀状态,每年土壤侵蚀量2815t/km2;当地形坡度带为3°6°时,土壤最大侵蚀模数增长率达到50%,为本研究区土壤侵蚀的敏感坡度带;土地利用为农村居民地的区域处于中度侵蚀,城镇、林地、旱地以及其他用地土壤处于轻度侵蚀。(4)建立研究区非点源磷流失系数,结果显示阜阳市沙颍河流域总磷流失系数为0-0.67,全区总磷平均流失系数0.11,高流失区域土地利用主要为城镇、农村居民地,研究区流失系数整体上南部高于北部;乡镇行政单元下的总磷流失系数值为0.01-0.27,降雨量与总磷流失系数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降雨量为总磷流失系数重要影响因素;苏集乡、城关镇、王集镇、中市街道以及三合镇为研究区总磷流失关键源区,建议在总磷流失关键源区设立畜禽禁养区,种植生态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控制非点源磷污染。图[74]表[15]参[126]。

刘大为[9](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刘扬[10](2019)在《基于流域水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以青海湖流域为例》文中指出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大系统,由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各个子系统组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生态系统中水循环要素通量发生了深刻变化,影响了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唯一贯穿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并与环境因子实现密切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类生物,是流域内环境元素循环的重要驱动力,也敏感地响应着气候变化。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典型的高原咸水湖泊流域。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流域生态系统脆弱敏感,生态重要性突出。近年来,青海湖流域呈现暖湿化趋势,流域生态系统中水循环通量及伴生的环境因子通量均发生变化。青海湖流域是一个贫磷湖泊,因此氮素迁移转化规律直接影响了流域营养程度。作为元素迁移转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将会共同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基于流域水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是实现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保证流域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微观基础。它还为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定量工具和解决方案。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气象要素呈现暖湿化趋势,径流通量随之增加,伴生过程的无机环境因子也呈现多样变化。环青海湖地区气象站气温、降水年平均变化率和年变化率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流域气温和降水呈“暖湿”趋势。气温年际倾向率为0.356℃/10a,增温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已经取代春季成为气温增幅最高的季节。2010年代增温最为显着,“暖冬”格局已形成。全年中,降水由高到低的增长速度为夏季>春季>冬季,而秋季呈下降趋势。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4.2%,春夏两季贡献较大。径流随气温和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呈现出径流集中,占全年径流量的84.5%,其中7月份达到57.1 m3/s的趋势。2010年代增幅最大,夏秋两季贡献巨大;但春季呈下降趋势。水循环伴生过程中的无机环境因子的变化各异。通过对1975、2008和2016年的坡面土壤有机质含量监测结果表明,坡面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下降,特别是高海拔地区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青海湖流域湖泊和河流水体水质均优于地表Ⅱ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湖泊水体pH值和氨氮指标明显高于河流水体监测点,高锰酸盐指数略低于河流水体监测点,溶解氧则差异不大。在入湖河流中布哈河水质最优。(2)揭示了青海湖流域微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从流域地质成因、地球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等方面解析了分布格局一致性和差异性。系统梳理了青海湖流域的地质成因和六大沉积体系。通过原位观测实验,分析了青海湖入湖河流河口和湖泊水体中多元素空间特征,划分了四个组别,分别为主湖组、卫星湖组、入湖支流组和倒淌河组;并从流域地质成因和地球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等方面解释了不同组别水体中元素来源的相似性和各异性。以布哈河流域为核心,从水循环产汇流过程的坡面、河流、湖泊三个环节,综合分析流域微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为青海湖流域陆域和水域的优势门类,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为优势种属。在陆域土壤中,河流下游低海拔地区的土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上游高海拔地区。河流水体中,微生物种类的相对丰度具有较强一致性,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和蓝藻(Cyanobacteria)是河流水体中最优势门类,黑马河比布哈河具有更丰富的细菌谱系。湖泊水体中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也是最重要的门类,相对丰度在40%以上。在咸水湖中,优势门类相对丰度具有较强一致性,依次均为α变形杆菌(α-Prote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蓝藻(Cya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放线细菌(Actinobacteria),但丰度上略有差异;在淡水湖中,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差异很大。(3)依据水文循环机理筛选关键因子,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阐释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对水文过程的响应规律。依据水文循环机理,筛选出坡面土壤有机质、河流断面融雪径流占断面径流比例、湖泊水体盐度为关键因子来表征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并和其它水环境因子一起与微生物门类进行相关分析。其中河流断面的融雪径流比例由构建的基于WEP模型的青海湖布哈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提供,该模型能很好的描述该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结果表明,在陆域坡面生态系统中,对比了节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微杆菌属、冰川细菌属等微生物菌属,只有微杆菌属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显着负相关,其他菌属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显着相关性。在河流生态系统中,水环境因子中,pH、电导率、总氮、硝酸盐氮、溶解性有机碳等是影响微生物种类的主要因素;对微生物门类影响最显着的指标从高到低为海拔高度、融雪径流比例、电导率。其中海拔高度分别与蓝藻门呈现显着正相关,与变形杆菌门和Thermi呈现显着负相关。融雪径流比例与酸杆菌呈正相关,与拟杆菌呈负相关。电导率与厚壁菌呈正相关,与放线菌呈负相关。湖泊生态系统中,盐度、电导率、总氮、硝酸盐氮、氨氮和溶解性有机碳,这些指标均强烈影响着湖泊水体中的微生物。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Thermi对这些指标呈显着相关,而拟杆菌门、蓝藻门、变形杆菌门、疣微菌门、无壁菌门却与水循环及水环境因子无显着相关。(4)对比分析了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六大过程基因对氮代谢的贡献率;构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模型,为未来青海湖布哈河流域氮素和微生物群落的演变趋势提供定量工具。识别了水体中微生物代谢的功能基因和相对丰度;聚焦氮素转化的六大过程,定量分析了河流和湖泊水体中氮素转化功能基因相对丰度的差异,确定对氮素转化的贡献。河流水体的代谢基因高于湖泊水体,河水中氮代谢基因的相对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异化硝酸盐还原>同化硝酸盐还原>反硝化>固氮>硝化>厌氧氨氧化;湖水中氮代谢基因相对丰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与河水基本相同,依次为同化硝酸盐还原>异化硝酸盐还原>反硝化>固氮>硝化>厌氧氨氧化。构建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模型,采用水土流失方程和河道一维水质模型的耦合,重点针对识别出的氮代谢过程,采用莫诺方程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模式进行改进,定量描述了微生物与氮素转化的机理关系,为定量评估微生物对氮素迁移转化规律提供定量工具。

二、柳河地区土壤侵蚀定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柳河地区土壤侵蚀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区域环境背景
    1.2 生态系统服务综述
        1.2.1 生态系统服务概述
        1.2.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
    1.3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关键科学问题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研究目标
        1.6.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地形
        2.2.2 气候
        2.2.3 水文
        2.2.4 植被
        2.2.5 土壤
    2.3 社会概况
        2.3.1 行政区划
        2.3.2 人口与民族
第三章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3.1 数据及方法
        3.1.1 数据及预处理
        3.1.2 研究方法
    3.2 青海湖流域气候因素的时空变化
        3.2.1 ANUSPLIN空间插值精度验证
        3.2.2 青海湖流域气温变化趋势及空间格局
        3.2.3 青海湖流域降水变化趋势及空间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4.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4.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1.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4.2 青海湖流域景观类型结构变化
    4.3 青海湖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4.3.1 确定最佳景观粒度
        4.3.2 景观格局时间变化
        4.3.3 景观格局空间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
    5.1 构建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分类及物质量核算体系
    5.2 供给服务(水资源供给)
        5.2.1 数据方法及模型验证
        5.2.2 水资源供给服务时空分布
    5.3 调节服务(土壤保持功能)
        5.3.1 数据、方法及模型验证
        5.3.2 土壤保持量时空分布
    5.4 支持服务(净初级生产力)
        5.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4.2 研究方法及模型验证
        5.4.3 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
    5.5 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温、降水与景观指数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1.1 相关性分析
    6.2 生态系统服务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6.2.1 水资源供给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6.2.2 土壤保持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6.2.3 净初级生产力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
    6.3 生态系统服务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6.3.1 水资源供给服务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6.3.2 土壤保持服务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6.3.3 净初级生产力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青海湖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管理对策
    7.1 天峻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7.2 刚察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7.3 海晏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7.4 共和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彰武县境内柳河流域水土流失时空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改进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
2 模型运用
    2.1 流域概况
    2.2 数据资料
    2.3 模拟分析
    2.4 空间模拟成果
3 结论

(3)河西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风蚀研究的主要方法
        1.2.2 土壤水蚀研究的主要方法
        1.2.3 土壤侵蚀的驱动因素
        1.2.4 土壤侵蚀的生态环境效应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4 创新点
        1.3.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自然概况
        2.2.1 气候
        2.2.2 地貌
        2.2.3 水文
        2.2.4 土壤
        2.2.5 植被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生态工程概况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地理背景数据
        3.1.2 气象水文数据
        3.1.3 植被覆盖数据
        3.1.4 野外调查与实验测定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土壤样品野外采集及室内试验
        3.2.2 基于RUSLE-TLSD土壤水蚀方程
        3.2.3 基于RWEQ土壤风蚀方程
        3.2.4 趋势分析方法
        3.2.5 驱动分析方法
        3.2.6 土壤侵蚀结果验证
        3.2.7 NDVI数据尺度转换
第四章 河西地区水蚀速率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4.1 RUSLE-TLSD模型因子的修正与模拟
        4.1.1 NDVI数据统计降尺度
        4.1.2 RUSLE模型主要因子特征
        4.1.3 水蚀速率参数的修正及验证
    4.2 水蚀速率的基本特征
        4.2.1 河西地区水蚀速率时空演变特征
        4.2.2 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蚀速率时空演变特征
    4.3 水蚀速率的驱动因素
        4.3.1 水蚀速率空间分异主导因素
        4.3.2 极端降雨和“退耕还林”对水蚀速率的影响
    4.4 RUSLE-TLSD模型在河西地区的限制性
    4.5 河西地区水力侵蚀的对策与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西地区风蚀速率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5.1 RWEQ模型主要因子的修正与模拟
    5.2 风蚀速率的基本特征
        5.2.1 风蚀速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5.2.2 风蚀模拟结果比较及验证
    5.3 风蚀速率的驱动因素
        5.3.1 风蚀速率空间分异主导因素
        5.3.2 主导自然因子与风蚀速率的关系
        5.3.3 土地利用变化与风蚀速率的关系
    5.4 RWEQ模型在河西地区的限制性
    5.5 河西地区防风固沙的对策和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河西地区水蚀速率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6.1.2 河西地区风蚀速率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6.2 研究展望
        6.2.1 土壤侵蚀模型评价的不确定性
        6.2.2 土壤侵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6.2.3 土壤侵蚀防治措施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生态地质研究现状
        1.2.2 青海湖流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2.2 地形地貌
        2.2.1 区域地貌基本特征
        2.2.2 地貌类型及分布
    2.3 气象水文
        2.3.1 气象
        2.3.2 水系
    2.4 区域地质
        2.4.1 地层
        2.4.2 构造
    2.5 生态系统与植被类型
        2.5.1 生态系统
        2.5.2 植被
3 不同生态类型的地质环境条件
    3.1 高寒荒漠
        3.1.1 红景天+地梅型草地
        3.1.2 红景天+高山嵩草型草地
    3.2 沼泽化高寒草甸
        3.2.1 准原生高寒沼泽草甸
        3.2.2 退化高寒沼泽化草甸
    3.3 典型高寒草甸
        3.3.1 准原生典型高寒草甸
        3.3.2 演替和退化型典型高寒草甸
    3.4 高寒草原化草甸
        3.4.1 布哈河段
        3.4.2 沙柳河段
        3.4.3 倒淌河段
    3.5 山地灌丛草甸
    3.6 高寒草原
        3.6.1 布哈河段
        3.6.2 沙柳河段
    3.7 温性草原
        3.7.1 芨芨草草原
        3.7.2 克氏针茅、疏花针茅草原
        3.7.3 低地盐渍化草原
        3.7.4 温性荒漠草原
    3.8 灌丛
        3.8.1 高寒灌丛
        3.8.2 河谷灌丛
        3.8.3 沙地灌丛
4 生态地质演化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4.1 生态地质演化
        4.1.1 区域空间与地质时间尺度
        4.1.2 近代时间尺度
    4.2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4.2.1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内涵
        4.2.2 荒漠化与沙漠化的特点
        4.2.3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重要作用-外动力侵蚀作用
        4.2.4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关键过程:驱动力-地质环境要素变异-植被退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无定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的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1.2.4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
        1.3.1 无定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趋势、突变分析
        1.3.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无定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及归因
    1.4 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
        1.5.1 水文气象趋势分析方法
        1.5.2 水文气象突变分析方法
        1.5.3 FAO Penman-Monteith方法
        1.5.4 水量平衡公式
        1.5.5 基于Budyko假设的水热耦合平衡方程
        1.5.6 纳什效率系数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河流水系
    2.4 水土保持
    2.5 气候特征
    2.6 植被土壤
第三章 无定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3.1.1 降水的变化趋势分析
        3.1.2 径流的变化趋势分析
        3.1.3 潜在蒸散发的变化趋势分析
    3.2 水文气象要素突变分析
        3.2.1 降水的突变分析
        3.2.2 径流的突变分析
        3.2.3 潜在蒸散发的突变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的参数计算
    4.1 子流域的划分
    4.2 弹性系数及相关公式推导
        4.2.1 弹性系数的推导
        4.2.2 下垫面参数n的推算
    4.3 弹性系数的计算
    4.4 弹性系数的时空变化分析
        4.4.1 时程变化分析
        4.4.2 空间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年径流影响的定量研究
    5.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定性区分
    5.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定量区分
        5.2.1 对径流变化影响量的计算
        5.2.2 模拟精度验证
        5.2.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计算
    5.3 径流量变化气候因素分析
        5.3.1 无定河流域气候因素分析
        5.3.2 子流域气候因素分析
    5.4 径流量变化下垫面因素分析
        5.4.1 无定河流域下垫面因素分析
        5.4.2 子流域下垫面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2.1 地理区域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地资源
    2.5 土壤资源
    2.6 生物资源
    2.7 水文概况
    2.8 社会经济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2.9.3 水土保持现状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3.1.1 基础数据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3.3.1 总体分布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3.5 小结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4.1.2 解译技术路线
        4.1.3 技术实现过程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4.2.1 基础数据
        4.2.2 技术路线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4.2.4 土壤侵蚀模型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5.3.4 经济效益评价
        5.3.5 社会效益评价
    5.4 小结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3.1 开展科学研究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典型黑土区切沟发育关键驱动因素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切沟侵蚀
        1.2.2 切沟发育的主要驱动因素
        1.2.3 切沟的形成及发育过程
    1.3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概况及分布特征
        1.3.1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概况
        1.3.2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形态分布特征
    1.4 切沟发育监测方法
        1.4.1 传统监测方法
        1.4.2 现代监测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试验区概况
    2.4 创新点
3 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研究
    3.1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坡面侵蚀监测方法
        3.2.2 沟道侵蚀监测方法
    3.3 小结
4 降雨对切沟发育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地表径流
        4.1.2 径流泥沙含量
        4.1.3 切沟属性信息采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典型次降雨特征
        4.2.2 典型次降雨对切沟发育的影响
        4.2.3 季节性降雨及其对输沙的影响
        4.2.4 季节性降雨对切沟发育的影响
    4.3 小结
5 融雪对切沟发育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积雪厚度
        5.1.2 融雪径流
        5.1.3 融雪径流泥沙含量
        5.1.4 切沟属性信息采集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积雪分布特征
        5.2.2 融雪径流流速变化特征
        5.2.3 融雪径流中泥沙含量变化特征
        5.2.4 流速与泥沙含量、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5.2.5 融雪径流对切沟变化的影响
    5.3 小结
6 冻融、重力耦合作用对切沟发育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沟岸裂缝
        6.2.2 沟岸融滑
        6.2.3 沟坡融泄
        6.2.4 沟壁融塌
    6.3 小结
7 切沟发育的土壤物理与力学性质
    7.1 研究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土壤机械组成特征
        7.2.2 土壤团聚体特征
        7.2.3 土壤容重特征
        7.2.4 土壤饱和含水量特征
        7.2.5 土壤渗透性特征
        7.2.6 土壤抗冲性
        7.2.7 土壤抗蚀性
        7.2.8 土壤抗剪强度
    7.3 小结
8 植被稳固侵蚀沟道机制
    8.1 研究方法
        8.1.1 植被调查
        8.1.2 根系测定
        8.1.3 冲刷实验
    8.2 结果与讨论
        8.2.1 切沟稳定边坡植被及根系特征
        8.2.2 植被及其根系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8.2.3 植被特征对产流产沙的响应关系
    8.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SWAT模型的阜阳市沙颍河流域非点源磷输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非点源污染概述
        1.2.2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1.2.3 SWAT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基础数据获取
    2.1 自然概况
        2.2.1 自然地理
        2.2.2 河流水系
        2.2.3 水文气候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水环境状况
    2.4 污染物状况
3 研究区SWAT模型构建
    3.1 基础数据获取
    3.2 SWAT模型构建
    3.3 SWAT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阜阳市沙颍河流域非点源磷输出特征
    4.1 阜阳市沙颍河流域非点源磷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
        4.1.1 阜阳市沙颍河流域非点源磷污染负荷时间分布特征
        4.1.2 阜阳市沙颍河流域非点源磷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
    4.2 降雨条件下阜阳市沙颍河流域非点源磷污染输出特征的因素
        4.2.1 研究区降雨与径流间的关系
        4.2.2 研究区降雨驱动因子的建立
        4.2.3 降雨影响下的总磷流失关键源区识别
    4.3 本章小结
5 阜阳市沙颍河流域非点源磷流失特征
    5.1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简介
    5.2 数据来源及测算
        5.2.1 降雨侵蚀力因子
        5.2.2 土壤可蚀性因子
        5.2.3 地形因子
        5.2.4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
        5.2.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5.3 阜阳市沙颍河流域土壤侵蚀结果分析
        5.3.1 研究区土壤侵蚀程度描述
        5.3.2 研究区土壤侵蚀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5.4 阜阳市沙颍河流域非点源磷流失系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
    1.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辽东湾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水文特征
        2.1.3 海底地形地貌
        2.1.4 入海河流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2.2 辽河概况
        2.2.1 流域概况
        2.2.2 水系概况
        2.2.3 气候特征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2.5 地质特征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2.3.1 流域概况
        2.3.2 水系概况
        2.3.3 气候特征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粘土矿物分析
        3.2.3 碎屑矿物分析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3.2.5 元素化学分析
        3.2.6 ~(210)Pb、~(137)Cs测年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6 小结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6.1.1 流域风化条件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6.3 小结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7.2.1 组合Ⅰ
        7.2.2 组合Ⅱ
        7.2.3 组合Ⅲ
        7.2.4 组合Ⅳ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7.5.1 河流输沙量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7.6 小结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钻孔柱状图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10)基于流域水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以青海湖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典型水生境中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研究进展
        1.2.2 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水质模型耦合的研究进展
        1.2.3 青海湖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进展
    1.3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域概况
        1.5.1 自然地理
        1.5.2 河流水系
        1.5.3 水文气象
        1.5.4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第二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水循环及相关过程要素的演变趋势分析
    2.1 水循环要素演变规律分析
        2.1.1 基本分析方法原理
        2.1.2 基础数据及时段划分
        2.1.3 温度演变规律分析
        2.1.4 降水演变规律分析
        2.1.5 径流要素演变规律分析
    2.2 水循环伴生要素演变规律分析
        2.2.1 坡面土壤有机质演变规律分析
        2.2.2 水环境要素演变规律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青海湖流域微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及各异性分析
    3.1 青海湖流域地质成因及沉积体系划分
        3.1.1 青海湖的形成过程
        3.1.2 第四纪以来流域景观环境演变
        3.1.3 青海湖区入湖河流沉积体系
    3.2 湖区及入湖河口的多元素地球化学空间特征及归因分析
        3.2.1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3.2.2 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3.2.3 水体中多元素空间特征的归因分析
    3.3 坡面土壤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3.3.1 土壤微生物采样及实验室分析
        3.3.2 布哈河现状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3.4 河流水体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3.4.1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3.4.2 河流水体的地球物理化学分析
        3.4.3 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
    3.5 异质湖泊水体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3.5.1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
        3.5.2 湖区水体的地球物理化学分析
        3.5.3 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对水文过程的响应规律分析
    4.1 构建布哈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
        4.1.1 分布式水文模型WEP概述
        4.1.2 基础数据准备
        4.1.3 模型空间单元划分
        4.1.4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2 微生物群落和环境因子对水文过程的响应规律分析
        4.2.1 坡面生态系统
        4.2.2 河流生态系统
        4.2.3 湖泊生态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模拟研究
    5.1 微生物功能基因对氮代谢的贡献分析
        5.1.1 氮循环的过程
        5.1.2 河流和湖泊功能基因特征分析
    5.2 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模型构建
        5.2.1 总体思路
        5.2.2 模型构建
        5.2.3 模型率定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柳河地区土壤侵蚀定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与景观格局变化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 韩艳莉.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彰武县境内柳河流域水土流失时空模拟[J]. 孙颖.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1(02)
  • [3]河西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D]. 林锦阔. 兰州大学, 2020(04)
  • [4]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D]. 侯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无定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的定量研究[D]. 曹钧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典型黑土区切沟发育关键驱动因素及特征研究[D]. 徐金忠.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8]基于SWAT模型的阜阳市沙颍河流域非点源磷输出特征研究[D]. 司家济.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9]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基于流域水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以青海湖流域为例[D]. 刘扬.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六合地区土壤侵蚀定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