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活存量 优化增量 服务于两个根本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黄梦石[1](2019)在《存量规划视角下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增速放缓,超大、特大城市规模增长速度也逐渐减缓,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总量受限,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逐渐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方向转型。面对城市空间转型发展趋势,如何对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与布局进行科学的调整与有效的控制,是积极应对城市空间发展转型、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策略的关键所在。论文基于城市空间发展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的研究背景,以我国特大城市哈尔滨为研究对象,探讨2035年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律、挖掘存量用地与增量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存量规划视角下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实施路径,积极响应城市空间发展政策。全文在“理论认知—规律判断—用地评价—情景选择—方案实施”的技术路线下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以我国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与政策为导向,对存量规划的内涵与方法、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目标与手段进行基本解析,指出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控内容不仅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外部增量用地的控制,还包括内部存量用地的调整研究。从内部存量用地和外部增量用地两方面对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梳理,为城市空间规划的转型发展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规律判断”——以遥感影像、统计数据、规划资料等多源数据为基础,判断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规律与影响机制。一方面,对2000年以来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定量判别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此作为引导与约束城市外部扩张用地增长的规则条件。另一方面,结合国内外城市更新实践经验与哈尔滨城市更新问题,提取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内部更新的影响因素,并阐释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更新的影响机制,以此作为评估内部存量用地再开发潜力的基础与依据。“用地评价”——通过分析城市内部存量用地的调整目标,结合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内部更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存量用地再开发潜力评价体系。结合现状调查资料与POI数据,通过再开发潜力综合指数的计算划定内部存量用地的再开发适宜性分区;结合哈尔滨实际情况确定2035年内部存量用地的调整规模,提取内部存量用地的空间范围,分析内部存量用地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调整方式。“情景选择”——运用经济学、统计学和生态学方法,预测城市建设用地调控总规模,在内部存量用地分担一部分调控规模的基础上,确定外部增量用地的控制规模;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空间等要素对城市外部增量用地的引导作用和生态安全格局的约束作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逻辑斯特回归模型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外部增量用地模拟的集成模型,对2035年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进行控制模拟,预测不同规划情景下外部增量用地的空间分布范围,运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与比较不同规划情景的调控效果。“方案实施”——在分析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优势基础之上,结合内部存量用地和外部增量用地的空间布局,从存量用地的老旧住区、老工业区、待开发区和增量用地的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新增用地三方面分别提出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规划策略与实施保障措施,为开展2035年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论文针对城市建设用地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升”的发展阶段,明确其空间发展问题与空间转型必要性,提出存量用地与增量用地二者共存的发展趋势与可行性路径。在理论层面,尝试进行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调控体系及其技术方法的拓展,提升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实现城市空间理性有序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实践层面,积极应对哈尔滨城市空间转型发展趋势,增强城市总体规划的时效性,推动哈尔滨积极落实“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策略,也为其他特大城市的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李晋轩[2](2018)在《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发展普遍进入存量新阶段。在这些城市中,存量工业用地占据了城市土地的较大比例。以天津市为例,按照国际上后工业化都市区的平均比例估算,在接下来的30年左右仍有超过2万公顷的存量工业用地需要得到更新。因此,如何推进存量工业用地的合理高效更新,成为重要的课题。通过相关文献的总结,可以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规划编制与空间设计的手段来推进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忽略了存量更新中城市政策与制度的重要影响。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文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着重分析城市政策变迁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时空演变的实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建议。首先,本研究针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特殊情况,梳理了其城市工业及城市工业用地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分类、内在问题以及更新动力。其次,通过梳理与工业用地发展相关的城市政策,本研究总结了1998年以来政策变迁中的阶段性特征,并发现了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存在着与政策变迁同步的空间响应现象。最后,鉴于城市政策在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国内外案例借鉴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城市政策制定,提出了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导向的制度优化建议。本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指出长期被忽略的城市政策与制度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重要影响,有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今后的城市治理中,更加合理地制定政策、优化制度,更加高效地利用存量工业用地。
石峰[3](2018)在《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东部地区城市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开发的背景下,近几年一些大城市的开发区出现了一个突出的新现象即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简称工转研)。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当前中国开发区的工转研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形成?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案例研究、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分为现象研究、理论研究与分层论证、案例研究三个部分,首先进行对工转研现象的特征、动力、模式的研究并从中发现土地制度的关键作用,然后从制度视角构建对工转研现象的理论解释,接下来从法律、政策和规划三个制度层级分别研究和论证制度对工业空间转型的影响,最后进行一个完整的案例研究。第1章是导入部分,阐述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框架。第2章描述开发区工转研的概况和过程,归纳工转研现象的三个特征:从2013年开始地方政府频繁出台相关政策,在一些开发区的规划中集中成片转型,已经开展的工转研项目大多是由原土地使用权企业作为实施主体;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区方面对工转研进行主体动力分析,工转研按照主要动力来源和博弈关系分为企业主动型、政府主动型、双向互动型三种基本模式,在模式研究中发现了制度性因素的关键作用。第3章在事实归纳和理论推演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从制度视角对工转研现象乃至工业空间转型进行理论解释。工业空间转型的四个主体为了获得潜在利润和满足偏好,通过博弈变革了制度(合约、规划、政策、法律),四个层级的制度变迁共同实现产权界定、市场交易、交易成本、利益分配、约定项目的制度功能,制度变迁通过制度功能导控工业空间如何转型。第4-6章分别从法律、政策、规划三个层级研究制度变迁对工转研的影响作用。第4章从法律层级回顾增量开发中的关键制度变革,论证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市场制度的变迁塑造了存量工业空间,指出存量开发需要法律层级的制度供给,特别是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第5章政策层级的制度变迁研究表明三次工业空间转型的制度供给主要是政策,工转研的地方政策框架包括前提条件、土地发展权、限制条件、地价及分配、市场交易5个方面,这些方面的政策变化对应和实现了制度的功能;地方政策对空间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第6章分析土地制度和地方政策对规划转型的影响,规划对工转研的导控表现在地块层面实现制度功能、片区层面进行空间功能重组和空间形态重构,存量规划变革的方向在于控规改革、制度设计和体系构建三个方面。第7章对南京工转研案例进行系统的案例研究,抓住在当前工转研实践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地方政策和规划两个制度层级,剖析政策和规划如何导控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第8章是导出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预判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和工转研现象的发展趋势,并对地方探索实践的策略建议。当前开发区工转研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地方政府试图用政策和规划引导原企业和社会资本进行工转研,双方的多轮博弈变革了制度,制度变迁通过实现土地产权的界定和交易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制度功能,引导和控制工业空间向科技研发空间转型。存量开发目前主要依靠政策和规划层级的制度供给,需要法律层级的制度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发展权制度、土地二级市场制度。从增量开发到存量开发要求规划转型,需要存量规划与政策结合进行制度设计和变革。全文约16万字。
张飞雁[4](2019)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很难找到不存在国有经济的国家,承担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国有企业,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存在是为其政党服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纵观国有企业演变历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都经历改革,在不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的与路径必然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有其制度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造“中国奇迹”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巨大成就。回顾中国国企发展和改革路径,改革开放前30年,建成了“统购统销”、“统分统包”、“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改革,从“简政放权”、“股份制”、到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基本上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基本构件。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当前的国企再也不再是单一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已是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基本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国有企业也积累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制度层面,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写进国家重要文件,这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路径——混合所有制。文章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问题进行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实践路径入手,对国企改革路径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中西方的相关理论,提出解释国企混改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方式。文章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国企改革的路径特点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实践,为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中国国企混改的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理清本文写作可行性、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本文可能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即第一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逻辑发现公有制制度前提下可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从整体和局部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萌芽、形成、发展并不断向成熟推进的过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分析,首先分析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从整体上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其次是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两个典型案例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路径中典型的模式特点研究,分析国有企业在实践的路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在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一)许多学者认为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经济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二)实践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突破点要注重人力资本在价值增中的作用,形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要素利益共同体。(三)学术界与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垄断,而没有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笔者认为职经理人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市场化的重要方式,最主要是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人事的行政垄断权,使职业经理人选聘完全由市场决定。进一步探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驱动,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需要市场与政府二者共同协调。随着经济的演化与发展,国有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崭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助于解决公有制制度体系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韩倩钰[5](2019)在《中国国新国有资本运营与资本优化配置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国新是“管资本”导向下国有资本授权体系改革的产物,是国务院国资委第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试点央企之一。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并形成新的授权经营体系,使国有资本出资人缺位的问题得以解决。试点改革目标是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国资委向管资本转化的导向下,中国国新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怎样通过基金群平台进行股权运营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围绕核心问题,以中国国新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国国新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及搭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进行研究,其次,研究中国国新通过搭建的运营平台如何进行国有资本优化布局以及如何构建资本网络和产业网络并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并且总结出中国国新具体的国有资本优化配置的模式。最后,对中国国新运营平台具体的跨集团投资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分析这种实施模式是否能真正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本文的研究发现是:(1)中国国新通过设立基金以及参股投资的方式,以少量国有资本积聚形成了强大的资本网络,并通过实施跨集团的投资并进行股权运营,在资本网络与产业网络相互作用的进程中,主要实现的是集团外部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一方面,用资本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并引导产能过剩产业和传统产业国有资本流向战略新兴产业,盘活了低效国有资本,改善了在战略新兴产业缺乏国企的状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另一方面,通过助力传统产业央企创新升级与提质增效、新兴产业逐步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产能过剩产业完成去产能任务,优化了产业网络关系。(2)中国国新通过优化外部资本配置实现的产业网络关系的优化也带动了被投资企业资本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业绩水平提高,会促使国有资本实现保值增值,实现集团内部自身资本的优化配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以中国国新为研究案例,揭示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出资人入股被投资企业,以股权为纽带进行跨集团的资本运作,通过优化整体国有资本布局和优化产业网络关系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模式。(2)通过对中国国新国有资本运营模式和资本配置结果的分析,得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机理,从而为其他的试点公司提供了现实的借鉴。
程秀建[6](2019)在《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财产权领域最根本的制度设计,各国都对土地制度作出了基于历史与国情的独特安排。我国独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既牵引着农村,又联结着城市,具有独特的制度品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成与完善,作为稀缺土地资源的宅基地的资产功能日益显现。建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忽视了其经济属性,实践中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与农民缺乏必要的财产性收入来源的矛盾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农民的发展。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通过市场配置宅基地资源已成当下改革的必然进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我国现行法上并无有关宅基地“资格权”的表述,为寻求中央政策文件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丰富内涵在法律上的妥善表达与实现,需要在我国现行法体系下,以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文件为目标导向,结合实践反馈的经验,建构“三权分置”下的宅基地使用权法权结构。本文分为三个模块,七章内容。全文以第四章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解读为联结,围绕坚持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共享富民为价值导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法治创新这一主线展开论证。第一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一般阐释。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生成及演化溯源,系统地梳理了70余年来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历史。建国初期,在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指导下,新中国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为配合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策,通过农业、农村向工业、城市提供原始积累。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户籍制度双重管制下的城乡二元治理方式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之上。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工程,承载着诸如居住、社会保障、财产、社会控制等复杂的功能。立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上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具有强烈的公法色彩,在特定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宅基地使用权,拥有不同于传统大陆法系一般用益物权的独特秉性:在宅基地产权制度上,“两权分离”基础上形成“一宅两制”;在宅基地利用制度上,行政配置主导与市场配置辅助的双轨配置;在宅基地分配制度上,居住保障基础上构建了一户一宅、无偿分配、永久使用;在宅基地流转制度上,严格限制流转。正是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生成的复杂历史背景与承载的多重功能,决定了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改革的难度。第二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于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经部分完成其历史使命,并因逐渐固化成型的宅基地利用格局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中的重要的作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得以延续至今。但是,“权能残缺”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不能因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成为扼制农村振兴、阻碍农业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实践中,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隐形流转的屡禁不止以及涉宅基地使用权交易的纠纷叠增,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面临重重困境,表现为既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要求,又无法达致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且有逐步走向管理失控的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时代的变迁。“后乡土社会”下农村社区封闭性与人口非流转性已打破。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所依托的“乡土社会”生活图景发生变迁。其二,功能的演化。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功能凸显。此消彼长之间,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负载的居住及保障功能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逐渐减弱。其三,制度的供给。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由于立法价值偏差以及成文法的滞后性,造成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落后。第三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路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经济效益的要求,当代民法制度催生了对效率的追求。从“所有”到“利用”的物权观念发展,要求实现“物尽其用、物尽其利”。缺乏处分权能的宅基地使用权使得宅基地及农民房屋成为农民手中的“死产”。新型城镇化发展方略下,以乡村为面向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对既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作出转变,应当更注重农民需要什么,而不是农民可以继续做什么。事实上,作为农民拥有的重要财产性权利,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助于农民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实质增加。因此,推进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以及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人地捆绑”的松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发了制度功能的转变,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具备了实践可能性。虽然在理论上对于放活流转仍村争议,但多数学者已经提出,不宜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身份限制与宅基地使用权本身的物权属性予以混淆。严格限制农户处分宅基地的做法无异于是将所有的农民都视为“禁治产人”,与现代法律的“理性人”假设不相符。自2005年起,国家在天津等地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宅基地流转试点。通过对两轮改革试点的经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应坚持以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共享富民为价值导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法治创新为主线。2.实施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三个前置性问题分别是宅基地应如何估值、改革应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以及如何理顺城乡关系。3.实施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三条不可突破的底线是坚持集体所有制不可变革、确保耕地红线不可突破以及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第四章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解读。改革起于农村,源自实践。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遵循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惯常模式,即:自实践中自发探索到试点实践和政策先行,待成熟后以法律形式确认固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因实践需要而生成,从多年中央政策中关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连贯表达可见,其实质是农地“三权分置”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域的延伸与扩展。经由语义逻辑对“分置”与“分离”的辨析,“分置”概念更符合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法律表达。通过对政策文本中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深刻意蕴的解读,可以发现“三权分置”改革的内在逻辑:落实集体所权为起点,保障农户的资格权是关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是落脚点及核心。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强化与落实集体所有权,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实现三方主体共享宅基地权利以及围绕宅基地建构权利,完善民法典权利体系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第五章为“三权分置”之下的集体所有权的立法表达。沿波溯源,我国集体所有权制度源于农村土地合作化运动。经过国家政治动员而迅速开展的农村土地合作化实践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其建构之初主要作为一项社会变革工具而运行,并未明确区分集体所有制与集体所有权,直至物权法才第一次明确以“集体所有权”的表述方式将其与国家所有权、私人所有权相并列。通过对既有理念的检讨,集体所有权在性质上符合“新型总有说”理论,属于特殊的共同共有。通过对集体所有权在宪法与民法两个维度的考察,民法上的所权制度设计应在尊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不应将公有制简单视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而试图照搬西方的物权制度建构我国的农村土地法权体系。实践中,由于主体界定不明、权能残缺以及实现机制阙失造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弱化和虚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彰显了宅基地使用权“自物权化”的同时,极有可能因忽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集体所有权制度的时代功能,而对集体所有权产生新的冲击。因而,集体所有权的法制回应注意在以下三个层面展开:其一,明确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二元性并将授予其特殊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其二,厘清集体所有权的特殊运行机制,完善其实现机制;其三,赋予集体所有权完整的权能,实现管理权能的回归。第六章为“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的法制因应。通过对实践及理论上关于宅基地资格权内涵及法律属性的梳理,指出成员权与用益物权两个视角下资格权可能的制度安排与妥适性,证成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为集体成员权。宅基地资格权的概念与表述仅在中央政策文件中以通俗用语载明,并无实体法上的意义。立法上仍坚守集体成员权的制度建构,而非创设新的宅基地资格权。物权法上的规范表达从“农民集体”到“本集体成员集体”的转变,意味着对农民集体成员权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事权利的确认。集体成员权制度建构为集体土地利用困境提供制度依据,集体成员权是连接集体成员与成员集体的纽带。完善的集体成员权制度有利于集体所有权的实现与集体成员权益的保护,并能为成员集体内部秩序生发提供制度支撑。由于集体成员权与成员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人法属性,已然溢出了传统民事权利的范围。因此,应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纳入到民法典分则物权编之中。第七章为“三权分置”政策中使用权的法实现。分置的使用权是“三权分置”政策的落脚点,应当在现行法体系内作出妥适的规制。通过对“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实践样态分析,循着宅基地“资格权”属于成员权的权利内容的论证逻辑,分置后的使用权在性质上属于去除身份性的纯粹用益物权,从而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领域形成“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权(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分置后)”的权利结构。回归到政策本意对“三权分置”作进一步的检讨,“三权分置”后三权在法实现过程中实际表现为“四权”,分由三类权利主体享有,即“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其他社会主体)”。“三权分置”为宅基地使用权上市流转奠定了基础,但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并非全无风险。不容忽视的是,资本的嗜血性与农民对抗资本侵蚀能力的弱质性。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宅基地作为农民生产、生存保障的必要性依然存在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中央政策文件亦不无警醒的提出放活应予“适度”,即以不损害集体所有权的实现为前提,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关键,严格落实一个“不得”和“两个严格”。否则,放活使用权将会遭遇集体所有权有被虚置、农民有居无处所以及使用权自身运行等诸多风险。财产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就农村发展而言,因其资源禀赋不同,并非均质化的世界,在放活土地使用权方面应作出区分,对不同的农村实际设定不同的管理目标。从宅基地分散、零碎的固有属性来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应扩展其经营性功能,以期实现宅基地的分散经营与规模利用又结合。农民房屋作为农民享有所有的权的重要财产,实现其财产性收益的核心是放活转让与抵押,变资产为资本。实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直触农村土地制度核心。这是兴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国家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内涵完整的映射到法律规范之中,将其转化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法律制度以及这一法律制度的建构会对其他相关农地法律制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均应给予密切的关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应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进行,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为依归,而非照搬西方物权理论追求理论上的纯粹与卓越。基于我国特有的产权制度,在历史的视野下寻求资格权及使用权在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内的妥适表达,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的法制要求和条件。通过集体成员权制度建构完善,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能够达成剥离宅基地使用权负载的身份属性与社会保障功能、实现了宅基地使用权完全用益物权化的使命。
姚梓阳[7](2016)在《面向多主体权益重置的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工业园区在三十多年的蓬勃发展期间,取得了瞩目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存量用地。在国家转型发展、资源环境紧约束和城镇化深度推进的背景下,这些存量工业用地既成为存量发展时代众多城市不可避免的棘手问题,同时又可以看作下一阶段宝贵的“二次再生”的财富。文章基于存量规划的视角,聚焦于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的更新方法。以“面向多主体的权益重置”作为认识更新的基础,通过访谈、观察和归纳等方法,建构了空间和政策多方面综合的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的规划方法,选取常州高新区为实证对象进行实践应用与探索,并根据实证中存在的问题对更新方法进行校验修正。以期推动存量规划的理论探索,引领广大地区的相关实践。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传统工业园区更新方法在新时代面临制度和思维的双重困境,有待转变。(2)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是面向多主体的权益重置,其根本目标是降低交易成本。(3)存量时代的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更加强调动态过程与政策规划。(4)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的规划方法由规划方法、政策手段、空间布局等战略层面的总体思路和供地模式、更新平台、触媒先行等实施层面的规划措施共同建构。(5)工业园区的存量用地更新极其复杂,难以用传统的大尺度粗放型设计来解决应对,有必要结合地方的具体情况,采用小规模精细化设计,适应各自的真实需求。(6)工业园区的存量用地更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逐步推进,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调整,以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由城乡规划面临转型和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有待盘活入手,引入研究对象,进而明确了研究的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研究综述与国内外经验借鉴。从存量规划、工业园区更新、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和国内外经验等方面阐释了研究和实践的基础。第三章,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解析。由传统规划方法面临困境入手,分析当前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的内涵、目标,及对于规划方法的要求。第四章,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研究。从战略层面的总体思路和实施层面的规划措施两个方面,共同建构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第五章,常州高新区存量工业用地的更新总体思路。引入常州高新区的案例,研究前文建构的方法在更新模式、功能选择和空间布局上的应用。第六章,常州高新区存量工业用地的更新规划措施。基于常州高新区的案例,探究其更新中的供地模式、触媒先行、奖惩机制、全程保障和差异引导。第七章,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讨论。根据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动态反馈调整、探索试点政策和践行精明收缩等方面修正更新方法。第八章,结论。对文章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展望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正文共约49000字,图表88幅。
彭超[8](2019)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双重压力下,新旧矛盾交织,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为保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系统性风险发生,积极的财政政策被提出要“加力提效”,即在加大减税降费和支出力度的同时,要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然而,实践中财政资金沉淀问题突出,不断揭露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尤其是在财政政策重点发力的领域,政府逐渐形成“无钱发展、依靠举债”和“资金沉淀、无法使用”的矛盾局面。在更加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中,如何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目标,既满足人民对公共物品或服务需求的数量,又保障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质量,以免发生财政风险进而引起系统性风险,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因此,本文以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为研究对象,以机制设计理论、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为研究基础,围绕当前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构建展开讨论。首先,本文从理论分析出发,分别分析了机制设计理论、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与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内在联系,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寻找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从基本要素、改革定位、关系处理三个方面给出了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指导。其次,从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现状出发,以财政存量资金作为探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的指标,评价统筹取得的效果,并得出在政策不断出台和推进的背景下,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产生了一定效果。但进一步分析发现,统筹空间被压缩、统筹能力被限制的困境制约了统筹效果的产生。随后,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关系,得出统筹效果越好,效率越高的结论,提出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抑制改革效果的背景下,打破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刻不容缓的观点。进而,本文就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进行探究,认为统筹困境主要是因三个方面产生的:一是各主体利益诉求和利益分布的差异性,包括多元利益主体的差异化、利益主体博弈的非合作化、政府行为惯性和制度中的冲突与失衡;二是信息不对称的执行偏差,包括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三是激励机制中的激励相容“缺失”。并通过实证检验,分析利益和信息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影响,得出了与前文理论探讨中一致的结果,即利益格局固化与存量资金的产生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既有的利益格局下,信息公开程度越高,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越好,存量资金越少的结论。基于此,提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构建方法,从目标、原则、路径和基本框架出发,通过强化执行有效性和实现多元共治局面,依托信息互通建立共享机制、依托内部制度完善激励机制、依托外部监督形成约束机制、依托利益协调实现协同机制,构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最后,提出应从完善的治理结构、匹配的制度改革、科学的预算编制三个方面给予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七章:第一章:导论。结合当前我国发展现状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提出“经济人”、有限理性等假设,并对文中涉及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利益格局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研究创新等。第二章:相关文献评述。第一,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包括了学者们有关存量资金盘活和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观点和政策建议。第二,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包括了支出的效率、支出的影响、支出的结构三个方面。第三,总结了机制设计理论的相关文献,包括了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和对我国改革中具体问题的探讨。第四,对相关文献综述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当前学者倾向于将财政资金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进行探讨,在对资金统筹使用方面倾向于就表面问题提出短期政策建议,并且没有上升至理论高度,缺乏向后续统筹机制构建的延伸。因此针对目前文献中的缺陷,本文从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出发,以机制设计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以打破困境和机制构建为重点,构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第三章: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本章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中涉及理论的内容、模型、框架等进行论述。第一,从机制设计理论内涵出发,提出机制设计理论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具有的指导意义。第二,基于统筹中利益诉求不同的统筹主体间存在博弈关系这一客观事实,对博弈论内涵进行论述,并从博弈论视角下论述博弈论与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联系。第三,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中涉及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必然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对委托代理理论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搭建统筹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给出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理论框架,包括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的基本要素、定位以及应处理好的关系等。第四章: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现状及困境。首先,以财政存量资金作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指标,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近年来我国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其次,从问题出发,得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困境:在政策文件不断出台的背景下,既存在受支出格局影响导致的统筹空间压缩,难以缓解现阶段财政收支矛盾的困境;又存在着由于管理、政策、制度等原因导致的统筹能力受限,难以更好地支持国家重点领域保障的困境。最后,利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关系,得出统筹可以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突出了在当前改革背景下,打破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为后续研究给出定量支持。第五章: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探究。本章主要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进行深层次的原因探究,为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切入点。首先,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存在的利益隔阂进行了阐述,认为财政资金难以统筹的先决条件就是在不同的利益格局下,各统筹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进而形成资金流动桎梏、难以统筹的局面,加之原有利益的路径依赖和改革成本,加深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难度。其次,基于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这一客观事实,结合理论基础,得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第六章: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检验。基于前文分析可以得出,在利益驱动下,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使得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难以发挥最大效果。本章从实证的视角出发,选取政府规模和财政透明度作为衡量利益、信息的指标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利益格局和信息有效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影响。第七章: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的探索。本章是全文的重点,目标是构建具有长期有效性特征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第一,对长效机制的顶层设计进行论述,包括了指导思想、目标、原则等内容,给出了长效机制构建的框架图。第二,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进行具体构建,包括了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四个方面。第三,从根本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长效机制的保障措施,包括了完善的治理结构、匹配的制度改革、科学的预算编制等内容,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做出贡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构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框架。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构建长效机制以实现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因此引入机制设计理论,并根据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特征,基于利益诉求和目标函数的差异,结合博弈论、委托代理模型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不同利益格局形成的不同利益诉求、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信息无效、激励机制不合理导致的激励不相容是统筹困境产生的原因。随后从困境出发,依托理论构建了一个包括信息、激励、约束和利益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框架。在该框架中,应包括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协同机制等机制,并认为要实现上述机制的构建,应依托信息互通、内部制度完善、外部监督、利益协调等方式。第二,为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以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为研究对象,从改革发展中的实践问题出发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当前该方面缺乏深层次、系统性的可借鉴文献这一特征,提供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框架,并通过机制的构建,为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具体来说,从文献梳理可知,国内外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存量资金分别展开了探讨,且就我国而言,统筹已渗入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突出表现在对各行业、各领域、各级政府的统筹要求上,相关的理论研究体系也逐渐形成。然而就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这一特定主体的探讨,还相对较为缺乏。因此本文以存量资金作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效果指标,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中存在的困境、成因及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配置效率做出贡献。第三,实现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为研究手段,创新性地引入了实证模型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进行成因检验,弥补了现有研究中缺乏定量研究的不足。本文通过构建模型,从利益和信息两个方面出发,探索了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一是利益格局越复杂、利益固化程度越高,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越差;二是信息透明度越高,统筹效果越好。信息不透明时,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存在困境,在加入其他变量后发现,财政信息透明度对统筹效果不显着,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目前信息公开程度不够;三是财政资金透明度提高可以抑制利益固化,统筹效果增加,存量资金减少;四是在不同区域中,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城镇化进程程度等影响,利益、信息对统筹效果产生的效果不同。
段雯[9](2019)在《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投资建设,我国已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存量资产。但由于其行业特点及经济属性,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建设运营资金不足、债务风险高、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面对以上问题,应用PPP模式对存量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盘活,是扩大政府投资能力、减轻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提高项目运维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目前我国已实施的PPP项目中新建项目多,存量项目少,PPP项目结构不均衡。在国家倡导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的背景下,针对目前我国存量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入库少、落地难等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存量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现状和既有规模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归纳了我国存量市政基础设施普遍存在边界范围界定困难、资产权属复杂、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设备功能不足等问题,并从应用PPP模式盘活存量市政基础设施的优势、相关政策法规和已有经验等方面阐述了加快运用PPP模式盘活市政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对存量市政基础设施现存问题的初步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文献整理、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政策环境、地方政府、社会资本、项目自身特性和项目运作五个维度,全面分析了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了影响因素间的7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并结合改进后的OWA算子方法,对识别出的根本影响因素进行赋权,确定出具体操作流程未明确、存量资产形态各异、相关配套优惠政策不完善、优质存量市政PPP项目推出不足、资料完整性缺失和国有资产评估定价难度大为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关键影响因素从开展存量市政基础设施资产清查、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出优质存量资源和做好国有资产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对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影响应用PPP模式盘活市政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的关键因素,并针对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破解存量PPP项目转型难题、加快应用PPP模式盘活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任俊宇[10](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二、盘活存量 优化增量 服务于两个根本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盘活存量 优化增量 服务于两个根本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存量规划视角下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理论基础 |
2.1.1 精明增长理论 |
2.1.2 土地经济学理论 |
2.1.3 承载力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 存量规划的研究视角解析 |
2.2.1 存量规划相关概念辨析 |
2.2.2 存量规划的发展概况 |
2.2.3 存量规划的研究内容 |
2.2.4 存量规划与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关系 |
2.3 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调控方法 |
2.3.1 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2.3.2 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预测方法 |
2.3.3 内部存量用地调整的评价方法 |
2.3.4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的模拟方法 |
2.3.5 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控效果检验方法 |
2.4 相关实践案例 |
2.4.1 深圳市存量挖潜 |
2.4.2 北京市减量发展 |
2.4.3 上海市规模负增长 |
2.4.4 成都市刚性管控 |
2.4.5 相关经验借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特征与影响机制解析 |
3.1 城市发展概况 |
3.1.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2 土地利用发展概况 |
3.1.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2 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特征与规律 |
3.2.1 内部更新特征 |
3.2.1 外部扩张特征 |
3.2.3 变化规律 |
3.3 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机制 |
3.3.1 影响因子体系构建 |
3.3.2 影响因子确定 |
3.3.3 影响机制阐释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城市内部存量用地的再开发潜力评价 |
4.1 再开发潜力评价框架建立 |
4.2 再开发潜力评价体系构建 |
4.2.1 再开发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再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3 再开发潜力评价标准确定 |
4.3 再开发潜力评价指数计算 |
4.3.1 再开发潜力评价数据库建立 |
4.3.2 再开发潜力单因子指数计算与分析 |
4.3.3 再开发潜力综合指数计算与分析 |
4.4 内部存量用地调整的区划 |
4.4.1 内部存量用地调整规模确定 |
4.4.2 内部存量用地调整分区划定 |
4.4.3 内部存量用地现状问题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城市外部增量用地的控制模拟 |
5.1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规模预测 |
5.1.1 基于经济学模型的理论规模预测 |
5.1.2 基于用地发展规律的经验规模预测 |
5.1.3 基于承载力的极限规模预测 |
5.1.4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规模的整合 |
5.2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模拟的集成模型构建 |
5.2.1 集成模型的组成模块 |
5.2.2 生态安全格局的约束条件 |
5.2.3 外部增量用地的变化概率 |
5.2.4 外部增量用地的空间模拟 |
5.3 基于集成模型的外部增量用地的情模拟 |
5.3.1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的情景设计 |
5.3.2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的情景模拟 |
5.3.3 外部增量用地模拟的效果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控路径 |
6.1 城市建设用地调控模拟结果整合 |
6.2 哈尔滨内部存量用地的调整路径 |
6.2.1 老旧住区的品质提升 |
6.2.2 老工业区的转型更新 |
6.2.3 待开发区的高效利用 |
6.3 哈尔滨外部增量用地的控制路径 |
6.3.1 生态控制线的刚性约束 |
6.3.2 城市开发边界的底线限制 |
6.3.3 新增用地发展的弹性引导 |
6.4 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实施保障措施 |
6.4.1 完善空间规划的编制体系 |
6.4.2 拓展内部存量用地调整的资金支持 |
6.4.3 健全外部增量用地控制的政策法规 |
6.4.4 加强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正式进入存量时期 |
1.1.2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市场潜力有待释放 |
1.1.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相关政策不断推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理论意义 |
1.2.3 研究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关于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关于城市土地及更新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关于天津存量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成果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以存量更新的视角逐年梳理城市工业用地的变迁历程 |
1.5.2 精确量化政策变迁与存量工业用地更新间的数据关系 |
第2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布局的发展历程 |
2.1 天津市中心城区及其城市工业发展情况简介 |
2.1.1 天津市中心城区简介 |
2.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工业发展情况简述 |
2.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工业用地扩张与更新的发展沿革 |
2.2.1 城市工业用地的初步发展时期(1860-1948 年) |
2.2.2 城市工业用地的增量建设时期(1949-1985 年) |
2.2.3 城市工业用地的更新萌芽时期(1986-1997 年) |
2.2.4 城市工业用地的存量更新时期(1998 年至今) |
2.3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产生、类型与内在问题 |
2.3.1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界定 |
2.3.2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产生 |
2.3.3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类型 |
2.3.4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的内在问题 |
2.4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主导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
2.4.1 城市政策(束)是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主导动力 |
2.4.2 存量更新中城市政策(束)背后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 |
3.1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相关城市政策的分类梳理 |
3.1.1 关于住房改革与国企改革的政策 |
3.1.2 关于加强城市土地管理的政策 |
3.1.3 关于存量土地再利用的政策 |
3.1.4 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政策 |
3.2 城市政策变迁的时序规律、指标评价与特征分析 |
3.2.1 相关城市政策的颁布时序规律分析 |
3.2.2 相关城市政策的作用指标评价分析 |
3.2.3 城市政策变迁中的阶段性特征 |
3.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历程与城市政策变迁的对照研究 |
3.3.1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3.3.2 存量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的精确定量分析 |
3.3.3 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对城市政策变迁的空间响应 |
3.4 城市政策变迁各阶段中的政策-空间响应机制详解 |
3.4.1 政策宽松阶段(1998-2002 年) |
3.4.2 政策收紧阶段(2003-2007 年) |
3.4.3 政策创新阶段(2008-2013 年) |
3.4.4 政策推进阶段(2014 年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制度优化 |
4.1 城市政策对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多重效用 |
4.1.1 负面抑制效用 |
4.1.2 间接带动效用 |
4.1.3 直接推动效用 |
4.2 制度优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
4.2.1 针对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势在必行 |
4.2.2 制度优化有助于有效盘活存量工业用地 |
4.2.3 反例:不合理的城市制度加速“低效利用”工业用地产生 |
4.3 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导向的制度优化 |
4.3.1 国内外存量盘活相关制度的借鉴 |
4.3.2 天津市中心城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主要手段评述 |
4.3.3 天津市中心城区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制度优化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重点与结论 |
5.1.1 研究的重点 |
5.1.2 研究的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今后方向 |
5.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2.2 研究的今后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关于国有土地和存量工业用地的相关政策梳理 |
附录B 1998 年至今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案例梳理 |
附录C 2013 年至今天津市土地交易市场挂牌成交存量工业用地 |
附录D 天津市中心城区存量工业用地分布图(1995-2018)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总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框架 |
2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特征与模式研究 |
2.1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发展概况 |
2.2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类型与特征 |
2.3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主体动力 |
2.4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博弈 |
2.5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模式 |
小结 |
3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理论研究 |
3.1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理论基础 |
3.2 土地和资本角度对工转研的理论解释 |
3.3 制度视角的理论假设 |
小结 |
4 法律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
4.1 增量开发中法律层级的制度变革 |
4.2 存量开发中法律层级的制度需求 |
4.3 法律层级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影响 |
小结 |
5 政策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
5.1 三次工业空间转型与政策层级的制度供给 |
5.2 地方政策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导控 |
5.3 地方政策对空间的直接影响 |
小结 |
6 规划层级的制度变迁与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 |
6.1 制度变迁中的城市规划 |
6.2 规划对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导控 |
6.3 存量规划变革 |
小结 |
7 南京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案例研究 |
7.1 南京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的政策 |
7.2 江宁区工转研政策与实践剖析 |
7.3 江宁高新园工转研规划案例 |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发展趋势判断 |
8.2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8.4 对地方探索实践的策略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混合经济思想 |
(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
(三)国内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
(四)文献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
二、混合所有制 |
三、企业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三、启示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
一、产权制度缺陷 |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
四、金股制度 |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
二、分类改革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
一、优化的原则 |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
四、优化方案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正确的定位 |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顶层制度设计 |
二、打破“政企不分”的瓶颈方法 |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中国国新国有资本运营与资本优化配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本文创新 |
1.5 本文的写作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决定机制 |
2.2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资本优化配置机制 |
2.3 概括性评论 |
3 理论分析 |
3.1 管资本导向下的国有资本授权体系 |
3.2 国有资本产业布局优化配置 |
3.3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运营模式 |
4 中国国新案例概况 |
4.1 中国国新发展历程概述 |
4.2 中国国新改革试点组建状况 |
4.3 中国国新改革试点解决的问题 |
5 中国国新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及资本配置模式 |
5.1 国新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功能定位 |
5.1.1 基金平台结构设计与运营模式 |
5.1.2 搭建直接股权投资平台 |
5.1.3 搭建资产接收整合平台 |
5.2 跨集团的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模式 |
5.2.1 跨集团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
5.2.2 跨集团优化产业网络关系 |
6 跨企业集团资本运营方案与优化配置实施效果 |
6.1 基金投资新兴产业项目 |
6.1.1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
6.1.2 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
6.2 基金投资供给侧改革项目 |
6.2.1 基金投资市场化债转股项目 |
6.2.2 煤炭资产管理平台搭建项目 |
6.3 基金投资央企专业化重组项目 |
6.4 投资央企股权多元化项目 |
6.4.1 吸收上市央企划转股份 |
6.4.2 直接参股央企混改项目 |
6.4.3 参股投资央企改制上市 |
6.5 中国国新财务状况 |
7 案例讨论与总结 |
7.1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资本优化配置机理 |
7.1.1 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实施路径 |
7.1.2 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内在机理 |
7.2 中国国新资本优化配置实施效果总结 |
7.3 中国国新对其他试点企业的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进路 |
第一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一般阐释 |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源起 |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嬗变 |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演化发展趋势 |
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设定的历史背景回溯 |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功能及特性 |
一、宅基地使用权概念及特征 |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功能 |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
第二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发展现状描绘 |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时代变迁: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的社会生活图景变迁 |
二、功能演化: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功能凸显 |
三、供给不足: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供给不足 |
第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路径 |
第一节 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 |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的可行性 |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理论研究的现状 |
一、宅基地使用权理论研究梳理 |
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理论争鸣 |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实践 |
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 |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改造的出路 |
第四章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解读 |
第一节 生成逻辑:源于实践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
一、实践创新: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生成 |
二、语义逻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语言表达 |
第二节 语词转换:政策文本中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
一、文本分析:政策文本中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
二、冲击与回应: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理论溯源: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梳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依据 |
二、法权建构: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民法学基础 |
第五章 “三权分置”下集体所有权的立法表达 |
第一节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生成及性质 |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生成溯源 |
二、集体所有权属性的理论梳理 |
三、集体所有权属性的多维度思考 |
第二节 集体所有权的现实困境 |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困境 |
二、“三权分置”对集体所有权的冲击 |
第三节 落实集体所有权的法制回应 |
一、明确集体所有权归属主体 |
二、完善集体所有权的实现机制 |
三、赋予集体所有权完整的权能 |
第六章 “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的法治因应 |
第一节 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 |
一、宅基地资格权的内涵认知 |
二、宅基地资格权的性质厘定 |
三、宅基地资格权是集体成员权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的集体成员权表达 |
一、我国集体成员权制度的生成与性质 |
二、集体成员权的权能 |
三、作为成员权的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制回应 |
第七章 “三权分置”政策中使用权的法实现 |
第一节 “三权分置”视野下的宅基地“使用权” |
一、分置的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
二、“三权分置”的四权实现 |
三、“三权分置”政策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
第二节 使用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
一、宅基地使用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
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面向多主体权益重置的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理论与实践有待探究 |
1.1.2 大量工业园区面临转型再生,存量用地有待盘活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形成系统的方法论,推动存量规划的理论探索 |
1.2.2 实践意义: 促进城市提升功能,获得“二次再生”的财富 |
1.3 概念界定 |
1.3.1 工业园区 |
1.3.2 存量用地 |
1.3.3 更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国内外经验借鉴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存量规划 |
2.1.2 工业园区更新 |
2.1.3 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 |
2.1.4 综述小结 |
2.2 国内外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的经验借鉴 |
2.2.1 欧美: 公私合作,多主体实施更新 |
2.2.2 台湾: 公平配置,文创功能置换 |
2.2.3 深圳: 市场主导,完善政策体系 |
2.2.4 上海: 政府主导,保证公共空间 |
2.2.5 经验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解析 |
3.1 从权益初置到再置: 传统规划方法的困境 |
3.1.1 演变过程: 从权益初置到再置 |
3.1.2 制度困境: 无法忽视的交易成本 |
3.1.3 思维困境: 面向固定主体单一配置 |
3.2 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面向多主体的权益重置 |
3.2.1 内涵解析: 转变发展思维 |
3.2.2 根本目标: 降低交易成本 |
3.3 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的转变 |
3.3.1 规划定位: 从静态蓝图到动态过程 |
3.3.2 规划方式: 从空间规划到政策规划 |
第四章 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研究 |
4.1 战略层面的总体思路 |
4.1.1 规划方法的调整: “刚性+弹性” |
4.1.2 政策手段的创新: “引导+倒逼” |
4.1.3 空间布局的转型: 用地调功能 |
4.2 实施层面的规划措施 |
4.2.1 供地模式创新: 多种情景的选择 |
4.2.2 搭建更新平台: 管理和交易平台 |
4.2.3 触媒先行先试: 政策和资金保障 |
第五章 常州高新区存量工业用地的更新总体思路 |
5.1 常州高新区发展背景 |
5.1.1 常州高新区基本情况 |
5.1.2 常高新存量工业用地的现实困境 |
5.1.3 案例选择依据 |
5.2 常高新更新模式: 政府引导、精细化 |
5.2.1 更新的总体目标定位 |
5.2.2 更新的五项基本原则 |
5.2.3 更新模式的两大特征 |
5.3 常高新功能选择: 面向转型 |
5.3.1 转型功能的宏观要求 |
5.3.2 产业升级的特色需求 |
5.3.3 更新功能的整体选择 |
5.4 常高新空间布局: 用地调功能 |
5.4.1 现状空间综合评价 |
5.4.2 空间更新总量分配 |
5.4.3 更新功能布局引导 |
5.4.4 重点空间建设管控 |
第六章 常州高新区存量工业用地的更新规划措施 |
6.1 供地模式创新: 多种情景的选择 |
6.1.1 完善回购出让制度 |
6.1.2 提升用地置换指导力度 |
6.1.3 试点租让结合制度 |
6.1.4 规范自发流转行为 |
6.1.5 试点协议出让制度 |
6.1.6 规范继续持有行为 |
6.2 触媒先行先试:政府主导的建设 |
6.2.1 触媒项目区的选择 |
6.2.2 触媒项目综合设计 |
6.2.3 政府主导保障实施 |
6.3 奖惩机制推进: “引导+倒逼” |
6.3.1 税收调节推进更新 |
6.3.2 绩效评估提高效率 |
6.3.3 准入限制建立清单 |
6.4 实施全程保障: 多元利益协调 |
6.4.1 实施机制有力保障 |
6.4.2 创新引导提供空间 |
6.4.3 产权管理有序推进 |
6.5 差异化空间引导: 菜单式政策 |
6.5.1 综合政策组合 |
6.5.2 黄河路地区实证 |
第七章 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讨论 |
7.1 常州高新区实证中存在的问题小结 |
7.1.1 市场经济下政府引导的不确定性 |
7.1.2 增量惯性思维下政策实施困难 |
7.1.3 “新常态”下市场信心难以树立 |
7.2 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校验修正 |
7.2.1 客观分析反馈后的渐进实施 |
7.2.2 探索试点发展,释放政策红利 |
7.2.3 精明收缩理念下的紧凑发展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传统工业园区更新方法在新时代面临制度和思维的双重困境,有待转变 |
8.1.2 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是面向多主体的权益重置,根本目标是降低交易成本 |
8.1.3 存量时代的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更加强调动态过程与政策规划 |
8.1.4 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由总体思路和规划措施两个方面共同构成 |
8.1.5 因事因地制宜的精细化设计 |
8.1.6 面向实施的动态反馈调整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分析视角的创新 |
8.2.2 应用方法的拓展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3.1 规划实施过程与效果 |
8.3.2 实证对象的深入拓展 |
8.3.3 制度变革的灵活应对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假设及概念界定 |
一、研究假设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构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文章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文献评述 |
第一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相关文献综述 |
一、存量资金的盘活 |
二、财政资金的统筹 |
第二节 财政资金使用相关文献综述 |
一、财政支出效率 |
二、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
三、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 |
第三节 机制设计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
二、机制设计理论对我国改革的影响 |
第四节 总结与评述 |
一、现有文献的贡献 |
二、现有文献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三章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机制设计理论 |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内涵 |
二、机制设计理论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理论贡献 |
第二节 博弈论 |
一、博弈论的内涵 |
二、博弈论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理论贡献 |
第三节 委托代理理论 |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 |
二、委托代理理论对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理论贡献 |
第四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理论框架 |
一、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的基本要素 |
二、构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定位 |
三、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
第四章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及困境 |
第一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果 |
一、存量规模逐渐下降,增长率保持负数 |
二、存量占比先增后降,统筹不断发力 |
三、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力度持续提升 |
第二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 |
一、统筹空间被压缩,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的效果差 |
二、统筹效果被限制,支持国家重点保障领域的能力低 |
三、以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为例的统筹困境分析 |
第三节 基于DEA-Tobit模型的资金统筹效果与使用效率分析 |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思路 |
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及数据分析 |
三、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和效率的实证分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利益格局的成因分析 |
一、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多元利益主体:资金流动的桎梏 |
二、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利益主体博弈:打破固化的困境 |
三、财政资金使用中的政府行为惯性:利益藩篱的路径依赖 |
四、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制度冲突和失衡:改革的制度成本 |
第二节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成因分析 |
一、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政策中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表现 |
二、基于逆向选择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执行偏差 |
三、基于道德风险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执行偏差 |
第三节 基于激励缺失的成因分析 |
一、基于动态博弈的激励机制分析 |
二、我国现有激励机制的不足 |
三、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中的激励不相容——以转移支付为例 |
第六章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困境的成因检验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一、研究假设 |
二、变量选取 |
三、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回归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面板回归结果 |
三、东中西部差异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结论 |
第七章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构建 |
第一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顶层设计 |
一、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目标和原则 |
二、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基本理念 |
三、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框架 |
第二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 |
一、依托信息互通建立共享机制 |
二、依托内部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
三、依托外部监督形成约束机制 |
四、依托利益协调实现协同机制 |
第三节 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的保障措施 |
一、根本保障:完善的治理结构 |
二、制度保障:匹配的制度改革 |
三、技术保障:科学的预算编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的 |
1.3.4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理论概述 |
2.1.1 PPP模式的定义 |
2.1.2 PPP模式的分类 |
2.2 市政基础设施概念和分类 |
2.2.1 市政基础设施的概念 |
2.2.2 市政基础设施的分类 |
2.2.3 市政基础设施的特点 |
2.3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定义及盘活理论 |
2.3.1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定义 |
2.3.2 存量资产盘活理论 |
3 我国存量市政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存量市政基础设施现状 |
3.1.1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规模 |
3.1.2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资金来源 |
3.2 我国存量市政基础设施现存问题 |
3.2.1 缺乏整体规划,边界范围界定困难 |
3.2.2 资产负债严重,权属复杂 |
3.2.3 管理粗放,运营机制不健全 |
3.2.4 资产老旧,设备功能不足 |
3.2.5 运营维护、提标改造资金不足 |
3.3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
3.3.1 形成良性基础设施投资循环 |
3.3.2 减轻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
3.3.3 提高已有市政项目运营效率 |
3.3.4 更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
3.3.5 挖掘存量PPP项目发展空间 |
3.4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3.4.1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盘活市场较大 |
3.4.2 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 |
3.4.3 已有落地项目的实践经验 |
4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影响因素识别 |
4.1.1 整理分析方法 |
4.1.2 初步确定影响因素清单 |
4.1.3 修正影响因素清单 |
4.2 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构建与分析 |
4.2.1 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方法 |
4.2.2 影响因素逻辑关系分析 |
4.2.3 建立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 |
4.2.4 影响因素层级划分 |
4.2.5 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
4.2.6 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
4.3 基于OWA算子的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3.1 基于组合数的OWA算子赋权方法 |
4.3.2 根本影响因素赋权 |
5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对策与建议研究 |
5.1 对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开展全面清查,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
5.1.1 开展全面清查工作 |
5.1.2 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设 |
5.2 加快完善存量PPP项目的具体操作规范和配套政策 |
5.2.1 完善现行政策对存量项目的适用性 |
5.2.2 明确关键问题的处理办法 |
5.2.3 健全配套政策和优惠扶持体系 |
5.3 做好项目遴选,积极推出优质存量项目 |
5.3.1 建立存量项目遴选机制 |
5.3.2 做好存量项目整合 |
5.3.3 充分挖掘存量项目商业价值 |
5.4 做好国有资产评估工作,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
5.4.1 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加强诚信档案建设 |
5.4.2 合理选择评估方法,探索市场化定价 |
5.4.3 进一步规范资产运作、加强监督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调查 |
附录2 :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的根本影响因素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着情况 |
致谢 |
(10)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创新空间 |
1.3.2 创新城区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
2.4 综述小结 |
2.4.1 研究综述小结 |
2.4.2 现有研究不足 |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
4.1.1 发展模式 |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
4.3.1 纽约硅巷 |
4.3.2 洛杉矶硅滩 |
4.4 旧城更新模式 |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
4.5 园区转型模式 |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
6.1.1 研究对象 |
6.1.2 技术网络特征 |
6.1.3 生产网络特征 |
6.1.4 社会网络特征 |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
6.3.1 调研对象 |
6.3.2 知识需求特征 |
6.3.3 社交需求特征 |
6.3.4 物质需求特征 |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
6.4.1 就业空间偏好 |
6.4.2 居住空间偏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
7.3.1 激活大学园区 |
7.3.2 培育科创社区 |
7.3.3 开放科技园区 |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
7.4.1 提升科技楼宇 |
7.4.2 嵌入众创空间 |
7.4.3 营造开放空间 |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
7.6.4 实施人才战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盘活存量 优化增量 服务于两个根本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存量规划视角下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研究[D]. 黄梦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2]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政策的空间响应与制度优化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D]. 李晋轩. 天津大学, 2018(06)
- [3]制度变迁与空间转型 ——开发区工业空间转科技研发空间研究[D]. 石峰. 东南大学, 2018
- [4]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D]. 张飞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中国国新国有资本运营与资本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 韩倩钰.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 程秀建.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7]面向多主体权益重置的城市工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方法研究[D]. 姚梓阳. 南京大学, 2016(05)
- [8]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 彭超.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9]存量市政基础设施应用PPP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 段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