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锋精神鼓舞我克服困难永向前(论文文献综述)
张克诚[1](1977)在《雷锋精神鼓舞我克服困难永向前》文中研究说明 雷锋叔叔短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无限热爱毛主席,把毛主席着作比作粮食、武器、方向盘,努力学习。我学习雷锋的英雄事迹,被雷锋精神所鼓舞。我下了决心,立志以雷锋为榜样,做雷锋式的革命接班人。我的右眼早已失明,左眼只有0.1的视力,严重地影响了我的学习和工作。小学一年级经
周晓瑾[2](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认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逯延津[3](2013)在《雷锋:你从哪里来 ——政治语境中雷锋形象的媒体建构》文中提出雷锋,中华大地上一个尽人皆知的名字。国内对雷锋的大规模宣传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己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不论是作为英雄式的政治符号,还是平凡人的道德楷模,雷锋以及他所代表的“雷锋精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的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在社会上仍有非凡的生命力,产生了不寻常的社会意义。典型人物塑造是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且有效的形式之一,为维护现行意识形态合法化起着特殊作用。雷锋这样一个典型形象的传播是意识形态主导之下自上而下的政治宣传的结果,处于政党控制之下的媒体成为促成神话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关注的核心就在于《人民日报》对雷锋形象的建构的历史沿革。《人民日报》是我国第一大报,是当时大众了解国家信息的主要渠道,代表我国某一时期新闻报道对社会的主流建构方式,被《人民日报》推崇、确立为典范的叙述方式常常被同时期的其他媒体所效仿,产生强大的社会效果。通过对《人民日报》有关“雷锋”报道的文本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社会时期,媒体对雷锋的报道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主流宣传对“雷锋”的建构框架从报道初期“毛主席的好战士”到“文革”时期“阶级斗争中成长的、扞卫毛主席路线的无产阶级战士”,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楷模”,以及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人翁”。表面上看,政治因素在雷锋形象建构过程中愈发不明显,尤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主流媒体对雷锋形象的建构核心由“高大全”式的英雄转向个人,强调雷锋的“普通性”和“大众化”。实际上,“雷锋”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化的政治功能从未消退,只是越来越隐蔽,难以被人们察觉。这一符号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内涵在不同时期的顺利过渡本身就体现了政治意识随着社会环境变化作出调整,继而成功地实现了意识形态的无损耗传播。随着媒体技术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发展,“雷锋”形象的传播在大众文化领域遭遇到严峻挑战。一方面,雷锋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地位和作用不断被强化;另一方面,大众对雷锋的调侃、戏谑层出不穷,出现了官方话语—民间话语并行传播的奇特景观。雷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深入人心,研究这一形象树立的传播过程,可以对不同时期主流意识对典型人物的塑造方式有直观的认知,同时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政治权力对包括媒体在内的整个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的影响,对当今主流话语和大众文化的碰撞以及雷锋形象传播的叙事危机有更加明晰的把握,为今后探讨揭示政治、媒体与社会的关系带来一些启示。
刘世虎[4](2016)在《当代歌曲与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研究(1949-1989)》文中认为歌曲是人类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最直接、最重要的表达形式,它不仅真实的反映着人类内心世界的变化,而且它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歌曲的产生和发展处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剧烈变革阶段,重大历史事件频繁发生,其发展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命脉相连。本论文主要通过梳理当代歌曲的发展脉络,深入探讨其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总体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文化视阈下的当代歌曲历史发展研究综述,首先对当代歌曲的概念、社会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进行逐一的解读。运用历史的维度,在史学框架下对当代歌曲进行纵向分析,并对本论文的研究范畴进行准确全面的界定。深入探讨在大文化背景下当代歌曲的社会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并透过史学视角横向、纵向的综合分析当代歌曲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第二部分,繁荣、丰硕、影响深远:歌曲创作在新时代发展期方兴未艾。本部分重点介绍1949—1956年当代歌曲的发展历程,从建国初期的大业初兴到国家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逐渐恢复稳定发展,通过歌曲这一全新的视角,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状态和变化。论文分别从抒情歌曲、边塞歌曲、战斗歌曲、电影歌曲四种歌曲类型来具体阐述和还原建国之初音乐发展的繁荣景象。第三部分,高亢、隐忧、山雨欲来:歌曲创作在政治狂潮中沉浮。本部分重点介绍1957—1965年当代歌曲的曲折发展历程,主要围绕"大跃进"和"三化"两个重要历史事件分别叙述。借助历史事实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通过曲折中前进的歌曲创作,深入分析社会动荡对歌曲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进而梳理出这一时期当代歌曲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第四部分,沉寂、批判、感性回归:歌曲创作在文革时期亦步亦趋。本部分重点介绍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当代歌曲的艰难发展历程。这一时期,当代歌曲的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迫害,透过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音乐现象。如红卫兵的"语录歌""忠字歌" "造反歌"以及"战地新歌""知青歌"等营运而生的艺术形式的客观描述,结合音乐的客观发展规律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从而深入的分析特殊历史时期歌曲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紧密联系。第五部分,具体叙述了 1977—1989十二年间的当代歌曲创作复苏情况。"文革"之后,音乐界实现了在政治、组织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当代歌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歌曲的形式倾向抒情化和自主化,创作题材也更加丰富。这一时期当代歌曲的创作体裁多种多样,例如:群众歌曲、少儿歌曲、抒情歌曲、通俗歌曲、影视歌曲、艺术歌曲、合唱歌曲。种类繁多,百花齐放。第六部分,历史悲剧的狂欢记忆——以"文革"为例探讨当代歌曲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前五部分的系统、全面的分析叙述,运用音乐学的理论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总结归纳出当代歌曲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所在,并从正效应和负效应两方面进行举例阐述,进而形成准确的表达,客观的评价。本论文通过具体考量从1949年到1989年这40年间当代历史歌曲的发展历程,参考大量的史实及资料记载,运用音乐学的理论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实现跨界研究,通过社会历史的变迁,透过音乐形式和具体的音乐现象,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这对于音乐历史的研究和社会文化的研究具有实际价值和参考意义,同时符合音乐作品形成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它的研究意义不仅限于音乐本身,也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乃至史学的研究提供可参考性依据。
严辉威[5](2015)在《中国共产党学习焦裕禄及其精神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焦裕禄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生前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的榜样。20世纪60年代初,焦裕禄在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的过程中因患肝癌不幸逝世。焦裕禄的逝世,使兰考人民失去了一位好书记,也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之后学习焦裕禄及其精神在中原大地及全国铺展开来。文章使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实地的考察研究,首先论述了焦裕禄事迹的发掘过程,包括兰考县委副书记张钦礼首先介绍焦裕禄事迹,新华社记者穆青等对焦裕禄事迹的深度挖掘以及中央和河南媒体对焦裕禄事迹的宣传报道。接着文章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焦裕禄及其精神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第三个阶段为十八大以后,文章详细地论述了三个阶段我们党学习焦裕禄及其精神的的时代背景、意义以及不同阶段我们党对学习焦裕禄及其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其次,文章考察了我们党学习焦裕禄精神的路径及方法,主要路径及方法有以影片等文艺作品形式宣传焦裕禄及其精神,以宣讲团的形式学习焦裕禄及其精神,以实物的形式学习焦裕禄及其精神等。最后文章详细地论述了我们党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现实意义,学习焦裕禄精神对党的建设、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对实现中国梦、对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张妍榕[6](2013)在《中国建国后30年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的流变(1949-1979)》文中研究表明电影歌曲通常被看作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电影锦上添花的点缀。优秀的电影歌曲随着电影的播出,会在电影观众中广泛传播,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左翼”电影中涌现了诸多耳熟能详的歌曲,例如《天涯歌女》、《毕业歌》、《渔光曲》和我们现在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诸多反应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百态的电影歌曲。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将电影宣传作为其文艺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电影的拍摄权从建国前的私有制变成完全为公有制,电影影片中的艺术性逐渐削弱,同时电影的宣传功能更加明显的显示出来。例如1958年电影和歌词都是将口号编入歌词来宣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等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当时全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观是歌名的英雄主义和忘我的集体主义。因此,当时电影的拍摄完全要符合当时的政治主题,也就是革命和劳动。列宁说,电影是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艺术。我们认为,建国后到新时期(1949-1979)这三十年间,中国电影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艺术性,更在于其对意识形态的传播。虽然,电影研究者更倾向于电影所肩负的娱乐使命,但是从电影发展的历史上来看,电影更多的时候是以肩负着宣传使命的媒介出现的。从二战时期德国纳粹首领希特勒对电影宣传的重视就可以看出领导者对电影在宣传麾下的作用。从“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电影完全成为为建设新中国摇旗呐喊的宣传工具。加之毛泽东又提出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文艺路线,这就使电影完全变成了宣传的工具,电影的主要功能变成说教与宣传。作为大众媒体的电影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全国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以教育的形式构建起大众传播网络,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起了根深蒂固的大众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强大力量,克服了建设新中国过程中遇见的重重困难。而电影歌词成为当时电影宣传活动中的部分宣传文本,将宣传内容潜移默化的地伴随着音乐被传送至观众的脑海中。十年“文革”时期,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电影的发展严重受挫。由江青等人控制的“中央文革小组”对文化领域的控制异常严格,而“文革”前期生产的大部分作品被江青等人扣上各式各样的“反革命帽子”禁止播放,与此同时,江青等人在“文革”时期以文艺创作的“三突出”原则为指导,大力发展京剧样板戏电影,“八亿人民八台戏”就是“文革”时期电影事业的真实写照。“样板戏”又被成为“现代京剧”,其中既有唱词又有对白,而唱词中的全部内容的政治倾向都极强,宣传说教和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之情无处不在。文革时期真正的电影作品直到1972年才又重新回到影院,但是电影歌曲的歌词中的宣传内容并没有摆脱“文革”时期简单的口号式的传播方式。直到“文革”结束之后,电影事业才逐渐开始摆脱政治上的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电影。本文主要分为六个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交代电影、宣传、歌词的特性,界定研究对象的概念与内涵,简要交代建国前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情况,是下文进行分析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电影歌曲宣传内容流变分析,时间界定为1949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第三部分阐述社会主义曲折探索十年的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的流变,时间界定为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这一历史阶段由于我党执政经验不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政治形势复杂,其电影歌曲中的宣传内容富有较多的变化。第四部分为“文革”时期的电影歌曲内容的流变,时间界定为1967年文革全面爆发到1976年文革结束的十年。虽然“文革”时期的电影由样板戏电影与革命故事电影两部分组成,但两者电影歌曲中的宣传内容的方向大体是一致的。第五部分,简要论述“文革”结束后到新时期(1977年-1979年)这三年的电影歌词中宣传内容的变化。第六部分为总结。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为文本分析法与关键词统计法,在对电影歌词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关键词出现频率进行统计。
赵贞旎[7](2017)在《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文中认为80年前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急剧变化的当今时代,人们更希望从历史的追忆中寻找到文化的延续、身份的认同和精神的传承。我们不缺乏历史,缺乏的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媒体在建构历史记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托着长征纪念周年、重大历史纪念日,各大媒体展开长征纪念性报道,使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复活”。为了研究媒体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呈现特征、报道方式和传播功能等,论文以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与定性的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49-2016年的长征纪念性报道进行分析,一方面,对其报道的数量、版面、体裁、题材、形式等方面进行量化统计,从宏观层面考察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媒介呈现特征;另一方面,从纵向时间轴的角度分析《人民日报》对长征“逢十”周年的纪念性报道的特征和历史建构。研究发现,随着政治、经济、媒介环境等的变化,《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越来越着重于事、着墨于人、着眼于今,以便更好地达成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论文还结合其他媒体如新华社等的长征纪念性报道经验,指出《人民日报》要创新报道形式、加强双向互动、创新报道策划,以便寻求更好的长征纪念性报道传播方式来实现其传播功能。
刘伶俐[8](2016)在《连环画中的政治 ——以政治符号为视角(1949-1976)》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图像与政治的关系在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特殊阶段中尤为凸显,可以说,它是一个颇具政治意味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对中国而言,以连环画为代表的图像在建国之后凸显出它的多姿多彩,它与政治的交集是以巩固政权为内涵的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的互动,这种国家意识能够有效表达的有力工具就是连环画。本文通过依托政治学的理论与知识,综合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知识,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传统的政治分析、历史分析、归纳分析等方法,主要运用历史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以1949-1976年间政治类题材的连环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治符号理论的分析,力图建构关于连环画作为一种政治符号的解释框架,集中展示二十七年中国政治发展的特殊时期中连环画发挥的政治功能。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确立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指导方针。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从内容、出版发行及图书租赁等各个方面推进连环画的改造。经过新中国对连环画的改造,连环画的题材、绘画方式、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在五十年代中期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在十年动乱时期发展到极致。连环画在创作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人物形象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构图处理遵循固定的搭配,画面色彩倾向于以暖色调为主的明亮色彩。作为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契合,连环画以图像的形态直观地揭示了一个政治符号体系,在内容上以阶级斗争为主题,在人物塑造上充斥着对道德品质的想象,在思想上渴求呼唤社会的忠诚意识。连环画作为政治符号,在实际运行中有规范化的操作。在符号确定中,连环画的主题思想及题材选择要明确反映意识形态话语的方向性;在符号塑造中,文艺创作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构建出具有意识形态感召力的典型人物;在符号推广中,建立起高度计划性的出版发行机制。通过关于民族的历史和共同的民族希冀等共同话语,引起全社会的共鸣,从而实现共同体精神形塑及其正当性的建构。
胡百顺[9](2011)在《品味思语》文中认为白茶春风又绿白茶山。随着明媚的春光洒进白茶山涧,白茶的清香就会飘然而至。人人赞誉白茶,而我独倾心于白茶的色泽。我每喜当欢我白冲茶泡纯白洁茶无时瑕,闻的着色缕彩缕!香气,看着她重新展开鲜醇的叶片嫩头,由桔黄色渐渐变成白色,在翠绿色叶脉的衬托下,她们似朵朵兰花,如轻轻将杯子一摇,乖乖地在杯中连成一
二、雷锋精神鼓舞我克服困难永向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锋精神鼓舞我克服困难永向前(论文提纲范文)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雷锋:你从哪里来 ——政治语境中雷锋形象的媒体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样本选择 |
四、类目建构与说明 |
五、《人民日报》有关“雷锋”的报道概览 |
第三章 雷锋神话的形成:政治权威下的显性表达 |
一、雷锋形象建构初期的社会语境 |
二、雷锋形象构建初期的媒体呈现 |
三、小结 |
第四章 雷锋神话的再建构:世俗社会中的道德楷模 |
一、雷锋形象再建构的社会语境 |
二、社会转型期雷锋形象的媒体呈现 |
三、小结 |
第五章 多元主义时代雷锋形象构建的叙事危机 |
一、众声喧哗:新时期雷锋形象的叙事危机 |
二、危机原因探析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当代歌曲与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研究(1949-198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及资料的梳理 |
三、本课题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 |
四、文本方式及结构安排 |
五、研究目的 |
第一章 文化视阈下的当代歌曲历史发展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当代歌曲的范围概念及文化特质 |
一、当代歌曲的范围概念 |
二、当代歌曲的社会文化属性 |
三、当代歌曲的文化功能解读 |
第二节 当代歌曲发展的历史维度 |
一、史学框架下的当代歌曲——对其自身发展史的纵向学理研究 |
二、当代歌曲的存在语境研究——对其与多种文化样式互动的横向学理研究 |
三、社会历史发展中文化环境的构成 |
第三节 当代歌曲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再现和解读社会历史某一阶段的特定语境 |
二、对特定历史阶段意识形态的映射 |
三、为当代历史人文的研究提供例证 |
四、认同、顺应、融合:歌曲在社会发展中呈现的文化反哺 |
五、对立、冲突、排斥:歌曲对社会发展的逆向作用力 |
小结 |
第二章 (1949—1956年)歌曲创作在新时代发展期方兴未艾 |
第一节 大业初兴的音乐繁荣 |
一、"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是本时期歌曲创作的指导思想 |
二、社会生活在本时期歌曲题材中的反映 |
三、明朗豪迈、乐观向上的风格成为本时期歌曲创作的主要基调 |
四、少数民族文化对本时期歌曲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抒情歌曲"情动于中而形于歌" |
一、"小我视角"透见"大我内心"的祖国交响 |
二、朴实无华的生活讴歌 |
三、风雨中仍被温婉解读的爱情歌 |
第三节 "边塞派"勾勒民族音乐塞外图 |
一、"中式小夜曲"吟唱新中国之美 |
二、"民乐改编"新音调演绎幸福生活 |
第四节 演武热潮催生"战友派"激情 |
一、赞军旅生活:豪情与审美巧妙融合 |
二、颂爱国情:历史与现实如影随形 |
三、唱鱼水情:情感与心声完美表达 |
第五节 电影主题歌传唱经典 |
一、故事片:词和旋律珠连璧合延伸影时空性 |
二、纪录片:歌与曲相得益彰强化作品真实感 |
小结 |
第三章 (1957—1965年)歌曲创作在政治狂潮中沉浮 |
第一节 曲折前进的歌曲创作 |
第二节 大跃进下歌曲创作的浮夸风 |
一、文艺界的大跃进总动员 |
二、"大跃进"时期歌曲创作描述 |
三、"大跃进"时期歌曲内容的主要特征与类型 |
四、大跃进时期歌曲创作特点及历史价值 |
第三节 "三化"创作:歌曲的抒情性被抹杀 |
一、英模人物:困难时期的精神鼓动力量 |
二、民间艺术的鲜活:特殊社会情态下的民歌 |
三、众弦俱寂:两个批示下的创作隐忧 |
小结 |
第四章 (1966—1976年)歌曲创作在文革时期亦步亦趋 |
第一节 "运动"阴霾下亦步亦趋的创作困境 |
一、颂歌 |
二、政治运动歌 |
三、群众生活歌 |
四、外交及国际关系 |
五、电影歌曲及儿童歌曲 |
第二节 红卫兵文艺中的"语录歌"、"颂歌" |
一、语录歌:人类群众文化史上罕见的文化现象 |
二、颂歌:"中国特色"的时代音乐运动 |
第三节 红卫兵文艺中的"忠字歌"、"造反歌"、"牛鬼蛇神嚎歌" |
一、"忠字歌":狂乱、离奇的歌曲艺术 |
二、造反歌:政治与音乐结合的畸形产物 |
三、"牛鬼蛇神嚎歌" |
第四节 知青创作歌曲 |
第五节 "革命样板戏"及革命大歌舞 |
一、"革命样板戏" |
二、革命大歌舞 |
第六节 四支歌:众弦俱寂中的创作萧瑟期 |
第七节 战地新歌:留存时代复杂、无奈的歌曲记忆 |
一、歌曲复苏中带着"极左"印记 |
二、战地新歌记录的历史天空 |
三、真情写就革命式抒情歌曲 |
小结 |
第五章 (1977—1989)歌曲创作迎来新的春天 |
第一节 文革后音乐界的"拨乱反正" |
一、在政治、组织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
二、当时的音乐创作 |
第二节 当代歌曲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
一、由抒情化、自主化回归并起步的全新歌曲天地 |
二、当代歌曲创作的新篇章 |
第六章 历史悲剧的狂欢记忆——以"文革"为例探讨当代歌曲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负效应 |
一、意识形态整肃中丧失正常审美评价体系 |
二、社会资源大量被消耗和浪费 |
三、艺术创作水准严重倒退 |
第二节 正效应 |
一、"红歌"塑造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向心力 |
二、文革音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文化标本 |
三、红歌具有极强的社会教育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中国共产党学习焦裕禄及其精神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焦裕禄事迹的发掘过程 |
第一节 焦裕禄生平概况 |
第二节 焦裕禄事迹的发掘 |
一 张钦礼最早介绍焦裕禄事迹 |
二 穆青对焦裕禄事迹的深入发掘 |
三 60年代中央及河南媒体对焦裕禄事迹的宣传报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学习焦裕禄精神的不同阶段 |
第一节 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以前 |
一 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历史背景 |
二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学习焦裕禄的认识 |
三 改革开放前学习焦裕禄涌现出来的模范代表 |
第二节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第二阶段: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 |
一 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历史背景 |
二 对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理解 |
三 焦裕禄精神内涵的首次概括 |
第三节 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第三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
一 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历史背景 |
二 习近平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与定位 |
第三章 学习宣传焦裕禄精神的路径考察 |
第一节 以影片等文艺作品的形式宣传焦裕禄精神 |
第二节 以宣讲团的形式宣传焦裕禄精神 |
第三节 以实物的形式学习宣传焦裕禄精神 |
一 发行焦裕禄纪念邮票 |
二 建立焦裕禄纪念馆 |
三 成立焦裕禄干部学院 |
第四章 学习焦裕禄精神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学习焦裕禄精神有助于加强党的建设 |
一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前提 |
二 增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党性修养 |
三 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弘扬公仆情怀 |
四 完善党的制度建设,严格的工作制度是保证 |
五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弘扬廉洁奉公的道德信念 |
第二节 学习焦裕禄精神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
二 焦裕禄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第三节 学习焦裕禄精神有助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
一 群众路线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 |
二 党的群众路线与焦裕禄精神的高度契合 |
第四节 学习焦裕禄精神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
一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
二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求实作风 |
第五节 学习焦裕禄精神有助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华 |
二 焦裕禄精神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建国后30年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的流变(1949-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已有研究状况 |
0.3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 基本概念以及建国前电影发展状况 |
1.1 宣传 |
1.2 电影的宣传功能 |
1.3 歌词的艺术特性与宣传特性 |
1.4 电影歌曲的宣传功能 |
1.5 建国前中国电影歌曲概况 |
2 社会过渡时期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的流变(1949-1956) |
2.1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电影歌曲成就 |
2.2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电影主题曲主流宣传内容分析 |
2.2.1 毛主席、共产党 |
2.2.2 祖国、和平、英雄 |
2.2.3 团结、生产、建设 |
2.3 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的设置手法 |
2.4 电影歌词中宣传内容设置的理论依据 |
2.4.1 宣传受众分析 |
2.4.2 宣传技巧分析 |
2.5 由电影歌词宣传内容的流变透视电影宣传政策的变化 |
2.6 电影及歌词中宣传内容的变化的社会根源 |
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十年(1957-1966)中的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的流变 |
3.1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十年中电影歌曲成就 |
3.2 社会主义曲折探索时期电影歌曲宣传内容分析 |
3.3 十年探索时期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的特点 |
3.3.1 色彩鲜明:红白两阵形成对比 |
3.3.2 东风频频入歌词 |
3.3.3 新增内容:友谊地久天长 |
3.3.4 “阿哥阿妹”入歌词,突破思想禁锢 |
3.3.5 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娴熟:毛主席就红太阳 |
3.3.6 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情绪初露端倪 |
3.4 十年探索时期电影歌曲宣传内容设置的理论支撑 |
3.4.1 首先是从宣传者的角度进行分析 |
3.4.2 其次,从群众心理学角度分析 |
3.5 由电影歌曲宣传内容透视电影宣传内容与技巧的变化 |
3.5.1 电影内容丰富多彩 |
3.5.2 电影技术与表现手法愈加完善 |
3.5.3 优秀少数民族电影突起 |
3.6 电影及歌词中宣传内容变化的社会根源 |
4 文革时期(1967-1976)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的流变 |
4.1 “八个样板戏”和文革故事电影歌曲 |
4.2 样板戏中宣传内容的分析 |
4.3 “文革故事电影”歌曲宣传内容分析 |
4.4 “文革”中的“造神运动” |
4.4.1 电影院:造神的地点 |
4.4.2 鼓动效果 |
4.4.3 强烈的群体渲染和暗示 |
4.5 由“样板戏”唱词设置反观当时电影宣传特点 |
4.6 由文革故事电影歌词设置透视当时电影宣传特点 |
4.7 文革电影歌词宣传内容“模式化”的社会原因剖析 |
4.7.1 宣传政策的变化 |
4.7.2 文艺政策的变化 |
5 文革结束后三年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简析(1977-1979)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纪念性报道新闻学研究 |
二、纪念性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
三、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新闻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媒介呈现 |
第一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定量分析 |
一、报道数量分析 |
二、报道版面分析 |
三、报道体裁分析 |
四、报道题材分析 |
五、报道形式分析 |
第二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文本分析 |
一、用新闻重访历史 |
二、用评论解读历史 |
三、用艺术重现历史 |
第三章 铭记历史:《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历史建构 |
第一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发展历程综述 |
一、改革开放前 |
二、改革开放后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不同时期长征纪念性报道及其特色 |
一、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报道:数量少,形式单一 |
二、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报道:开辟专栏 |
三、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开辟特刊 |
四、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嬗变 |
一、更着重于事 |
二、更着墨于人 |
三、更着眼于今 |
第四章 传承历史:《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传播功能及其报道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长征纪念性报道的传播功能 |
一、政治功能:强调政治合法性 |
二、社会功能:凝聚社会共识 |
三、教育功能: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 |
第二节 长征纪念性报道报道的优化策略 |
一、创新报道形式,力求丰富多样 |
二、加强双向互动,鼓励读者参与 |
三、创新报道策划,加强媒体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统计表(1949-2016)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连环画中的政治 ——以政治符号为视角(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硏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历史视域下的连环画 |
第一节 酝酿:建国初期连环画的改造(1949-1956) |
第二节 繁荣:全面建设时期连环画的发展状况(1956-1966) |
第三节 畸变:文革时期连环画的发展状况(1966-1976) |
第四节 余波: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连环画状况 |
第三章 连环画政治符号的内涵 |
第一节 连环画政治符号的图像设计 |
第二节 连环画的政治符号意蕴 |
第四章 连环画政治符号的运作机制 |
第一节 符号确定:紧跟时代的题材规划 |
第二节 符号塑造:紧扣主题的创作规划 |
第三节 符号推广:计划性的出版发行体制 |
第五章 连环画政治符号的功能 |
第一节 民族精神的形塑 |
第二节 集体认同的强调 |
第三节 权力正当性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品味思语(论文提纲范文)
白茶 |
溪流 |
桃源 |
石桅 |
雁荡 |
兰亭 |
四、雷锋精神鼓舞我克服困难永向前(论文参考文献)
- [1]雷锋精神鼓舞我克服困难永向前[J]. 张克诚. 天津教育, 1977(06)
- [2]《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3]雷锋:你从哪里来 ——政治语境中雷锋形象的媒体建构[D]. 逯延津. 山东大学, 2013(11)
- [4]当代歌曲与社会历史发展关系研究(1949-1989)[D]. 刘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5]中国共产党学习焦裕禄及其精神的历史考察[D]. 严辉威. 郑州大学, 2015(01)
- [6]中国建国后30年电影歌曲宣传内容的流变(1949-1979)[D]. 张妍榕. 辽宁大学, 2013(01)
- [7]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D]. 赵贞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8]连环画中的政治 ——以政治符号为视角(1949-1976)[D]. 刘伶俐.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9]品味思语[J]. 胡百顺. 中国作家, 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