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血清不同保存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质控血清不同保存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一、质控血清的不同保存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孙光[1](2020)在《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一种用同位素稀释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的方法,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和色谱质谱检测条件,为建立血清总睾酮的候选参考方法奠定基础。对同位素稀释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的方法进行方法学性能评价,考察其是否具备作为候选参考方法的能力。应用建立的UPLC-MS/MS方法对市售免疫分析平台进行一致性比对,然后进行混合血清睾酮参考物质(工作校准品)的制备探索,为形成血清睾酮的完整参考体系和提供合理的量值溯源流程而努力。方法用同位素内标平衡血清,用酸性缓冲液处理以从结合蛋白中释放睾酮。通过两个连续的液液萃取步骤分离睾酮,第一次提取使用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从酸性缓冲溶液中分离脂质,将有机相吹干并在碱性缓冲溶液中重构;第二次提取通过正己烷除去其它极性脂质如磷脂。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结合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电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MRM)测量人血清中总睾酮水平。对候选参考方法的方法学性能包括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线性范围、基质效应、样品提取效率及样品存放稳定性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评估。使用建立的候选参考方法进行一些应用探讨,首先,以UPLC-MS/MS的候选参考方法作为参比方法,以市售三种免疫分析平台为待测方法进行人血清总睾酮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性的结果评估。其次,使用候选参考方法制备混合血清睾酮参考物质(工作校准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参考物质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主要包括定值不确定度、均匀性不确定度和稳定性不确定度三个部分,完善评估流程。结果建立的同位素稀释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的方法日内和日间测定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2.13%(1.40%-2.77%)、3.44%(3.06%-3.66%)。两个浓度样品的回收率为94.32%至108.60%。该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50 ng/dL,定量限LOQ为1.00 ng/dL。线性范围为1-1000 ng/dL,扩展测量范围为1-10000 ng/dL。此外,三种不同浓度的质控血清的提取效率为85.02%至93.29%。测试睾酮的结构类似物(8种),发现它们不会干扰睾酮的测定,30份血清样品的QI/CI比值均在校准品的平均QI/CI比值的±20%以内,表明该方法不受干扰物质的影响。基质效应对检测的影响也是非常小的。与UPLC-MS/MS方法相比,三种免疫分析方法的平均偏倚百分比男性3.24%低于女性11.63%。使用建立的候选参考方法给混血血清睾酮标准物质定值的结果 RM1 为 50.7±1.7,RM2 为 152.9±2.3,RM3 为 405.7±3.6,RM4为792.7±6.9,认定值的表达式为:标准值(ng/dL)±扩展不确定度(ng/dL,U),扩展因子取值k=2。结论同位素稀释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人血清睾酮的方法具有出色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特异性高、线性范围广和基质效应影响小,特别是在低值区间内表现良好,可以作为临床人血清睾酮检测的常规方法,具有建立溯源参考系统中的参考方法的潜力。通过建立的UPLC-MS/MS方法与免疫分析平台的一致性比较,可以看到一些方法显示出可接受的性能,一些方法还需要改善,特别是在较低的睾酮浓度下问题更加明显。用建立的UPLC-MS/MS方法制备的混合血清睾酮参考物质(工作校准品),体现出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的作为国际推荐参考方法的性能优势,得到的参考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定值准确可靠。从实验结果看,基本已经形成了整套围绕候选参考方法进行参考物质制备、不确定度评估的标准化流程,进而形成了参考实验室、参考方法和参考物质组成的参考系统的雏形。

冯绪芬[2](2020)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性激素在鉴别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和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女性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PP)是指女童在10岁前月经来潮或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阴毛和腋毛生长等第二性征,是儿童青春期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性早熟可分为真性性早熟(临床绝大多数真性性早熟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假性性早熟和部分性性早熟(临床大多数部分性性早熟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remature thelarche,PT)。尽早的诊断和预防,对于性早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性早熟的诊断主要通过X线骨龄测定、乳腺和子宫超声检查以及GnRH兴奋实验,但由于放射和超声检测重复性不良,且放射检测短时间内不宜反复进行。另外GnRH兴奋实验需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抽血,患儿常有抵触情绪,且该方法只能鉴别患儿是否已经发展成为真性性早熟,缺乏预警机制,错过了最佳干预期,故寻找一种更合适的检测指标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受环境和饮食等因素的影响,性早熟有明显上升趋势,且大部分的性早熟患儿均存在营养过剩的现象。有研究显示,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与代谢综合征、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且在真性性早熟患者血清中SHBG明显下降,但有关SHBG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和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中是否可作为一个诊断指标,以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如何,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拟运用血清SHBG联合性激素测定探讨SHBG在鉴别女童ICPP和PT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性早熟内分泌门诊诊治的ICPP组134例女童和PT组128例女童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院就诊的正常青春期女童(puberty control,PC)26例和正常青春期前女童(prepuberty control,PPC)68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免疫发光分析法测定血清SHBG、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及催乳素(pituitary prolactin,PRL)的含量,分析各组间结果的差异性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ICPP组的SHBG水平显着低于PT组(P<0.01),PT组的SHBG水平低于PPC组(P<0.01),而ICPP组和P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CPP组与PC组的LH、FSH及E2水平均高于PT组和PP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各组之间血清中PRL浓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当使用SHBG来预测诊断ICPP(Cut Off值为72.22nmol/L)时,预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8和0.985(AUC=0.986);当使用FSH来预测诊断ICPP(Cut Off值为2.395U/L)时,预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3和0.738(AUC=0.746);当使用LH来预测诊断ICPP(Cut Off值为0.205U/L)时,预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75和0.985(AUC=0.973);当使用E2来预测诊断ICPP(Cut Off值为24.4pg/mL)时,预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42和0.759(AUC=0.818)。血清中SHBG、FSH、LH、E2的AUC均大于0.5,尤其SHBG和LH的AUC更是在0.9以上,并且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价值。结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血清SHBG水平明显低于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和青春期前女童,临床上SHBG联合传统性激素检测能更好的区别性早熟情况。

周敏,林哲,王甲芳,刘萍[3](2019)在《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抗体的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酶联免疫法是检测艾滋病抗体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具有自动化强度高、检测速度快、有利于大规模筛检等众多优势。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基于此,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全面分析影响酶联免疫法检测质量的因素,并做好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抗体的质量控制,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的发生,从而为临床防治艾滋病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罗伟,周学文,马奎,高应萍,王静,梅良英,罗智敏[4](2015)在《生化检测质控血清和校准品的胆红素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掌握在用批号质控血清和校准品中胆红素的变异规律,旨在确保检测质量并合理地使用质控血清和校准品,控制检测成本。方法将实验室使用的双水平质控血清和经过稀释后的校准品分为5个组,连续12周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记录多项质控血清与胆红素校准品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使用SPSS 17.0计算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正态性分析并制作结果折线图观察有无趋势变化。结果 Randox正常值质控血清TBIL和DBIL检测值变异RCV%为26.0%、48.2%,超过CLIA胆红素项目允许总误差值的1/3(6.67%)。正态性检验,P值为0.006、0.012,均小于0.05,不服从正态分布,检测结果折线图呈下降趋势。Leadman高值质控血清和胆红素校准品TBIL和DBIL变异RCV%<6.67%,正态性检验P>0.05,服从正态分布,检测结果折线图无趋势变化。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掌握了质控血清和校准品胆红素在12周内的变异规律。实验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使用,不但确保了胆红素检测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发挥了质控血清与校准品的使用效能,降低了检测成本。

张春雷,李忠新,张书楠,陈桂冰,曾学辉[5](2015)在《复合质控血清研制及临床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制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弱阳性对照复合质控血清,用于日常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用HBs Ag、HCV抗体、HIV抗体阳性血清分别与健康人血清进行倍比稀释,选S/CO在23之间的稀释度制备室内质控血清。结果自制的复合质控血清变异系数(CV)在15%以内,有很好的稳定性、精密度。结论自制复合质控血清能作为HBs Ag、HCV抗体、HIV抗体实验室检测的弱阳性室内质控血清。

王宇,王凤学,刘雁[6](2015)在《特种蛋白液态质控血清的制备及应用评价》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自制特种蛋白液态质控血清的方法及其在室内质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生化检验后剩余的新鲜血清,通过冰冻、透析浓缩血清中的蛋白成分,制成高、低值特种蛋白质控血清,以乙二醇为稳定剂,保存于-20℃,7 d后仍保持液态的乙二醇浓度作为质控血清的保存浓度;于第1 d、第7 d、第14 d、第21 d、第28 d、第60 d、第90 d取出高、低值质控血清各10管,测定Ig G、Ig A、Ig M、C3、C4、PA、Apo A、Apo B、CRP、AAG,观察特种蛋白的稳定性;每天取出高、低值质控血清各1管测定以上特种蛋白,共90 d,观察精密度,并与冻干血清进行比较。结果血清与乙二醇的比例为10∶3(V/V)时,质控血清在-20℃保持液态;特种蛋白在90 d观察期共7批检测结果的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种蛋白90 d的CV均<2%,低于冻干血清的CV。结论自制特种蛋白液态质控血清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精密度高,可用于临床实验室特定蛋白测定的室内质控。

闻平,俞晓丽,庄建伟,郭兰芳[7](2013)在《血清作为D-二聚体质控品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制稳定的D-二聚体质控品,用于实验室内部D二聚体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将收集的混合血清置于56℃水浴30 min处理后加入终浓度为500 mg/L NaN3防腐。分装成1 ml/支分别贮存在25℃、4℃和-70℃环境中,以观察其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将研制的D二聚体质控品用于不同检测系统作室内质量控制。结果质控血清室温保存可稳定4~5 d,4℃保存可稳定30 d;-70℃贮存的血清可稳定1年以上。各检测体系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但变异系数均在可接受范围。结论混合血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实验室内部D-二聚体检测的质量控制,以弥补因缺乏D二聚体国际和国家标准品带来的测试结果缺少可靠性控制的问题。

张治文,肖丽娜,冯利得[8](2012)在《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生化质控血清不同保存方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同样的血清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保存,分批次将两种血清在同样的条件下测定,测定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冰冻质控血清检测结果除个别项目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更可靠,保存方法具有实用价值。结论:生化质控血清不同保存方法会对检测结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选择正确可靠的保存方法。

邓述欢,杨丽珍,冯洁仪[9](2011)在《两种不同密封方法保存冰冻质控血清效果的对比》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密封方法保存冰冻质控血清之间的差异性,以找出一种方便、实用、简单的保存冰冻质控血清的方法。方法用两种不同密封方法保存同一批分装的质控血清,然后每天各取一份复溶分别放入同一台生化分析仪测定,连续测定25 d,用统计方法算出当天两种方法每个生化项目测定结果差值(蜡封冰冻质控血清测定值减去自封冰冻质控血清测定值)的均值(x)、标准差(s)t、值。结果两种密封方法效果一样,各项生化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密封方法保存的冰冻质控血清其测定结果不存在差异,自封保存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朱辉[10](2011)在《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蛋白质图谱研究》文中提出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鳞癌约占我国食管癌总数的80%。食管癌流行病学特征除了显着的地域分布差异之外,民族分布差异亦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食管癌的发生在新疆有着显着的地域性和民族聚集性,提示新疆食管癌的发生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但是已有的研究对新疆维吾尔族食管癌的相关研究较少。目前仍然缺乏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大部分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治疗的效果欠佳。手术治疗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法,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复发和转移,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手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判断存在不准确的问题,给手术和治疗方式选择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提高患者手术前TNM分期的准确率,特别是提高对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性,对于提高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水准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有效应用于食管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早期检测的血清标志物。如何提高食管癌早期诊断率、手术前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和有效监测治疗后复发及转移,尤其是寻找方便有效的血清诊断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要要方向。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具体执行者和体现者,肿瘤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有蛋白质的动态变化。蛋白质组学能够识别鉴定细胞、组织或机体的全部蛋白质,提供一组蛋白质的功能及其模式的信息,能够同时反映细胞内部的遗传特性和外界因素的影响的结果。因此,可以在蛋白质组的水平进行进一步探索,寻找用于肿瘤的术前诊断、分期和术后随访监测等方面特异、灵敏的标志物。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对肿瘤和正常人群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定量、定性、表征分析并且筛选出肿瘤相关的蛋白标记物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血清蛋白质组学成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中极其活跃的学科,临床血清蛋白质组学从新的角度研究肿瘤,寻找肿瘤标志物,为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和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SELDI-TOF-MS或SELDI)技术是一种将生物样品(如细胞液或体液)中的各种蛋白质通过特定的表面基团吸附于蛋白质芯片上,用激光脉冲辐射使芯片上的蛋白质解析形成荷电离子,这些不同质荷比(M/Z)的离子在真空电场中飞行的时间长短不同,据此绘制出质谱图,以获得各种蛋白质的分子量、丰度等信息。将正常人样本的图谱信息同某种疾病患者比较,就有望发现新的疾病相关蛋白质。SELDI-TOF-MS质谱技术已在许多肿瘤标志物研究中应用并取得成功。应用蛋白质组学SELDI-TOF-MS技术对新疆不同民族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检测结果提示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食管癌患者间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研究采用SELDI-TOF-MS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进行检测,结合临床以及病理学资料探讨血清目标蛋白质在新疆维吾尔族食管癌患者诊断和术前淋巴结转移判断当中的价值。分析SELDI-TOF-MS技术对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表达差异检测结果,探讨可能的临床意义。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SELDI-TOF-MS质谱技术分析食管癌鳞癌患者和无癌健康者血清蛋白表达谱的改变以及手术前后的血清蛋白表达谱变化,筛选并建立维吾尔族食管鳞癌诊断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血清标志物模型。寻找食管癌手术前后变化的血清标志物,进一步完善食管癌诊断、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判断意义的食管癌蛋白表达谱系。这将有助于更深层次的理解食管癌基因学、蛋白组学改变以及加深对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为食管癌疾病早期诊断和和检测术后复发提供血清学的依据。本课题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1)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患者与健康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2)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3)食管癌手术前后血清蛋白质组学变化研究。方法: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CM10)和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技术检测血清样本,应用ZUCI-Protein Chip Data Analyze System软件包分析所得到的数据。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蛋白质指纹图诊断模型,用留—法交叉验证作为评估模型判别效果的方法。两组之间的蛋白质峰的比较采用Wilconxon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1)检测分析了43例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患者和22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血清蛋白表达谱,建立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诊断模型;2)检测分析了21例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有淋巴结转移、22例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和22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的血清,筛选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血清标记物,建立维吾尔族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模型。3)检测分析45例食管鳞癌患者的手术前和手术后血清蛋白表达谱,筛选手术前后发生变化的蛋白质标志物。结果:1)维吾尔族食管鳞癌组与正常对照血清蛋白M/Z峰值图谱明显不同。所得到差异性最大的10个蛋白中(P<0.05),有5个峰在食管癌组呈高表达,M/Z为4487.3973、11693.8038、9160.7745、5494.4509、15963.7368。5个峰呈低表达,M/Z为2763.4477、6648.88、8712.8596、6681.2584、8789.2461。建立了由7个蛋白(M/Z分别为:4487.3973、8712.8596、9160.7745、5494.4509、6681.25843、8789.2461、11693.8038)组成的诊断模型。采用十倍交叉留一法验证,该诊断模型的敏感度为86.05%(37/43),特异度为68.18%(15/22);2)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淋巴结阳性患者组,淋巴结阴性组和健康人血清的蛋白M/Z峰值图谱明显不同。筛选了6个蛋白质峰(M/Z4487.7591、5494.0576、7992.6041、5874.1964、5899.7251、8584.908)建立了维吾尔族食管癌淋巴结阴性患者诊断模型。用十倍交叉留一法验证,其敏感度为81.82%(18/22),特异度为86.36%(19/22);建立了由6个蛋白质峰(M/Z 4487.6122、2763.5209、8713.1525、5494.5497、11693.2483、2750.9962)组成的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淋巴结阳性患者诊断模型。用十倍交叉留一法验证,其敏感度为80.95%(17/21),特异度为86.36%(19/22);建立了由3个蛋白质峰(M/Z 3275.3129、9442.91、2046.0471)组成的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模型。用十倍交叉留一法验证,模型的敏感度为76.19%,特异度为77.27%;3)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表达差异最大的10个蛋白质峰(P<0.05)中M/Z 8712.3909、8788.9114、6450.9811、8585.3391、6649.156、6899.7862手术后表达低于手术前,M/Z 11496.6914、16153.17、7993.1528、11418.0658手术后表达高于手术前。其中3个蛋白质峰(M/Z 8712.3909/8714.1856、8788.9114/8789.6786、6649.156/6649.9783)与此前筛选到的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差异蛋白质峰相同。结论:1)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的联合应用是一种寻找食管癌鳞癌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方法,构成的诊断模型可以准确灵敏的区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和健康人;2)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淋巴结阳性患者,淋巴结阴性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明显不同。其中5个蛋白峰(M/Z为16081.0634、16152.0842、15962.2598、2019.8519、2044.3842)可能对判定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3)新疆维吾尔族食管癌手术前后血清蛋白质组学变化研究筛选到的3个蛋白质峰(M/Z 8712.3909/8714.1856、8788.9114/8789.6786、6649.156/6649.9783)可能并非是肿瘤分泌的特异性标记物,有可能是与肿瘤患者体内原有的受到抑制免疫相关蛋白或因为进食困难较正常已经降低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其分子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质控血清的不同保存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控血清的不同保存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人血清总睾酮方法的建立
    1.1 材料和方法
        1.1.1 仪器和设备
        1.1.2 试剂
        1.1.3 标本来源
        1.1.4 常用试剂和溶液配制
        1.1.5 色谱条件
        1.1.6 质谱条件
        1.1.7 样品前处理
        1.1.8 精密度
        1.1.9 准确度
        1.1.10 灵敏度
        1.1.11 特异性
        1.1.12 线性范围
        1.1.13 基质效应
        1.1.14 提取效率
        1.1.15 稳定性
        1.1.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样品前处理
        1.2.2 色谱特性
        1.2.3 精密度
        1.2.4 准确度
        1.2.5 灵敏度
        1.2.6 特异性
        1.2.7 线性范围
        1.2.8 基质效应
        1.2.9 提取效率
        1.2.10 稳定性
    1.3 讨论
    1.4 小结
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人血清总睾酮方法的应用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仪器和设备
        2.1.2 试剂
        2.1.3 标本来源
        2.1.4 常用试剂和溶液配制
        2.1.5 人血清总睾酮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性的评估
        2.1.6 冰冻人血清总睾酮参考物质(工作校准品)的制备
        2.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人血清总睾酮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性的评估的结果
        2.2.2 冰冻人血清总睾酮参考物质(工作校准品)的制备的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类固醇激素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性激素在鉴别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和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标本采集
        2.1.3 主要仪器
        2.1.4 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原理
        2.2.2 实验步骤
        2.2.3 注意事项
        2.2.4 数据收集
        2.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1.1 各组患者血清中SHBG、FSH、LH、E2及PRL的浓度
    3.2 血清中SHBG水平随年龄变化趋势
    3.3 血清中SHBG、FSH、LH、E2 水平临床预测ICPP价值
第4章 讨论
    4.1 SHBG及性激素在鉴别诊断ICPP与 PT中的价值
    4.2 SHBG在女童不同年龄青春发育阶段浓度的变化
    4.3 SHBG、FSH、LH、E2 在预测诊断ICPP中的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第5章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3)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抗体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人为因素
    2.1 人员素质
    2.2 试剂使用
    2.3 样品
    2.4 加样
3 环境因素
4 试剂因素
5 仪器因素
    5.1 移液器
    5.2 水浴箱
    5.3 洗板机
    5.4 酶标仪
6 内部对照质控血清
7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
    7.1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使用
    7.2 质控图的制作
    7.3 质控图的使用
8 结语

(4)生化检测质控血清和校准品的胆红素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5)复合质控血清研制及临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最适合稀释度
    二、混合血清稳定性测试
    三、混合血清保存稳定性测试
讨论

(6)特种蛋白液态质控血清的制备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7)血清作为D-二聚体质控品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
    1.2 检测体系
    1.3 方法
        1.3.1 质控血清的制备
        1.3.2 质控血清稳定性测试
        1.3.3 质控血清在不同检测体系中的初步应用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质控血清的稳定性
    2.2 质控血清在不同检测体系中的应用
3 讨论
4 结论

(8)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计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两种不同密封方法保存冰冻质控血清效果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10)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蛋白质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血清SELDI蛋白质图谱诊断模型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生物信息学处理
        1.5 差异蛋白质峰的数据库查询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血清蛋白质图谱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生物信息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ELDI蛋白质指纹图谱变化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生物信息学处理
        1.5 差异蛋白质峰的数据库查询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四、质控血清的不同保存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ID-UPLC-MS/MS测定人血清总睾酮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孙光.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2]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性激素在鉴别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和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中的应用[D]. 冯绪芬. 南昌大学, 2020(08)
  • [3]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抗体的质量控制研究[J]. 周敏,林哲,王甲芳,刘萍. 检验检疫学刊, 2019(06)
  • [4]生化检测质控血清和校准品的胆红素稳定性分析[J]. 罗伟,周学文,马奎,高应萍,王静,梅良英,罗智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15)
  • [5]复合质控血清研制及临床应用评价[J]. 张春雷,李忠新,张书楠,陈桂冰,曾学辉. 检验医学, 2015(03)
  • [6]特种蛋白液态质控血清的制备及应用评价[J]. 王宇,王凤学,刘雁.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07)
  • [7]血清作为D-二聚体质控品的可行性研究[J]. 闻平,俞晓丽,庄建伟,郭兰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17)
  • [8]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质控血清结果的影响[J]. 张治文,肖丽娜,冯利得. 吉林医学, 2012(09)
  • [9]两种不同密封方法保存冰冻质控血清效果的对比[J]. 邓述欢,杨丽珍,冯洁仪.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21)
  • [10]新疆维吾尔族食管鳞癌蛋白质图谱研究[D]. 朱辉. 新疆医科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质控血清不同保存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