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扬创业精神 共谱农村金融事业的新篇章(论文文献综述)
陈阁,许国民,沈阳[1](2021)在《张家港农商银行:二十年逐梦 一辈子为农》文中认为日前,省联社与张家港农商银行联合举办的助农直播活动在张家港市举行。短短2个小时直播,累计销售凤凰水蜜桃等农特产品6558件,销售额近30万元。“通过直播带货“牵线搭桥”,实现了凤凰镇农产品的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助力。”张家港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
陈奭琛[2](2021)在《“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侨批局与山西票号比较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侨批局和山西票号都是近代中国重要的民间金融体系,二者的文化背景、企业规模、经济地位等有许多相同之处,都堪称近代金融创新的典范。经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组织结构、客户对象和近代化转型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从活跃范围看,福建侨批局和山西票号同处今天的"一带一路"区域,许多做法和经验,包括政府对市场调控、发挥闽晋商群体作用、推动对外贸易、促进人文交流等,对今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商、共建、共享仍然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汪宇[3](2021)在《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是解决农村“不平衡,不充分”,城乡融合发展不足的重要抓手。乡村组织振兴作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五大振兴路径之一,是乡村工作的核心,是党领导乡村工作的重要抓手。论文从新时代背景下组织振兴的现实要求入手,阐述战略中对组织振兴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结合实地调研,对乡村组织振兴开展全面的研究。论文在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现状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农村民间组织”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影响组织振兴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深入剖析四类组织各自存在的问题: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难度大;党员队伍凝聚力不强;集体经济组织政策扶持不够;整体发展规模小,管理结构不明晰;村民自治组织参与性不强,执行不到位;农村民间组织发展不均衡,力量薄弱,空间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重视农村民间组织力量等路径推动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
杨帆[4](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中农村妇女主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妇女承担起了大多数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认识到她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农村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的要求,是总结以往农村发展经验得出的要求。农村妇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生力量,是乡村振兴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在乡村振兴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乡村振兴给农村妇女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在浙江省溪南村进行实地调研,对各个年龄段以及从事不同职业的农村妇女进行访谈。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和生活思想状况这两大块,涉及到家庭收入和开支情况、家庭地位、对自身价值有什么样的认识、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访谈内容选择和问题设置基本涵盖到了乡村妇女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重点关注她们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意识,是否愿意参与乡村振兴,能不能为乡村振兴做点什么。通过入村访谈发现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振兴主体意识得到内在发展,文化水平和学习意识普遍得到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强,她们对美好生活有着向往和自己的规划。但同时也需要面对各种挑战,部分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振兴主体意识存在不足,自我认同感偏弱,价值主体意识不足;创新意识相对缺乏,实践主体意识不足。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妇女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不到位,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不高。结合社会历史发展和现实因素,对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振兴主体意识存在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在于乡村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传统思想观点的影响、农村妇女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偏低等方面。根据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具体要求,把握农村妇女自我发展以及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提出培育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振兴主体意识的路径。要让农村妇女充分认识到她们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她们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需要提升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女农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充分发挥农村妇女主体意识;提高组织化程度,完善培育农村妇女主体意识的组织载体;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提升社会对农村妇女的认同感。
康馨月[5](2020)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这一阶段时间跨度长。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涉及内容丰富,效果显着。为了应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艰难处境,毛泽东对当时经济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提出了诸多出行之有效的思想和措施。本文在学界的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对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进行论述,分析概括其特点和历史作用,借鉴其中的历史经验,立足于当代探寻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所带来的启示,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思想渊源。本文运用史论结合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毛泽东文选、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年谱等资料为基础,秉承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从以下五个部分系统论述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第一部分,绪论。在这一部分说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从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对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阶段进行论述,初步勾勒出当时的历史场景。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阐明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延安时期毛泽东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其基本内涵、基本方针、经济制度为层次,并对毛泽东在农业、工商业、对外贸易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经济建设情况进行了基本论述;论文第四部分分析了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作用,并基于前文的研究概括分析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本文第五部分,一方面概括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在理论方面的创新,另一方面结合当前的现实发展背景,希望能从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中找到更多有参考价值的当代启示。
杨倩[6](2020)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为响应亿万农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和决策。其中,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是其基本目标。这充分凸显了发挥农民主体性在乡村振兴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它是党的群众路线、唯物史观关于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思想和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体现、贯彻和落实。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就是要坚持农民主体作用和地位,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切实维护和实现好亿万农民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的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建设为了农民、建设依靠农民、建设标准由农民评判和建设成果由农民共享,真切让亿万农民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而,研究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发挥的问题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立足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通过文献梳理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在对美丽宜居乡村和农民主体性等基本概念梳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必要性,现实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而进一步探索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的路径。研究认为,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主体选择和依靠,是切实维护实现和发展好农民主体利益的根本需要,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在农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文化建设有效提升。然而,在实践中尚存在农民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能力有限、参与途径单一和参与保障欠缺等问题。就其成因来看,观念滞后、宣传教育不到位、组织化程度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是主要原因。为此,要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还需要从提升农民主体意识、提高农民参与技能、拓宽农民参与渠道方式、加强参与的组织化力度、完善农民参与体制机制和保障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实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之目标方才可能。
邢晓东[7](2019)在《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文中研究说明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而言,究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直是金融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即什么样的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和发展思路能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经济学家观点各异。Lucas(1988)认为,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经济学家们夸大了。而鉴于当今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现状,我们已经无法忽视金融体系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唯一源泉。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全要素生产率概念越发受到学者关注,更多研究集中到如何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从现有研究成果看,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形成定论,King和Levine(1993)认为两者有显着的正向关系,Rioja和Valev(2004)则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关系。笔者认为,金融发展要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必须要考虑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支持和激励。早在1912年,Schumpeter就提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而金融的本质或者说核心功能就是筛选和支持企业家,为企业家创业创新提供资金,帮助企业家配置生产要素,实现“革命性”变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大量学者研究认为: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可以克服流动性和市场摩擦,打破原有财富积累的局面,激发企业家创业和创新,从而促进新企业数量增长和自我雇佣率提高,并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他们发现,企业家对于就业机会的创造贡献最大(Beck,2000;Maksimovic,2000;Levine,2008;Demirgü?-Kunt、Levine,2010;Szabo,2012),这一点正在当今中国各层面、各区域的发展现实中得到不断验证。从2011年起,中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开始超过国有单位,之后这一差距便逐步扩大差距。2011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6704万,首次低于私营企业的6912万,到了2017年,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减少到6064万,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却快速增长到13327万。Dabla-Norris(2010)等人还发现,金融通过支持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能助推新技术、新工艺更快转化运用于生产过程。Ayyagari(2007)等人认为金融支持的可得性会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显着正向影响,而且更加宽松的金融环境会明显改善私营企业的创新能力。结合对以上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发展越是支持企业家创业创新,就越能提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更能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论文共分6章。第1章,绪论,提出问题;第2章,文献综述;第3章,论述中国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第4章,对中国企业家精神受到融资约束进行事实描述和实证分析;第5章,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第6章,总结并提出对策建议;附录,介绍国外金融发展支持企业家精神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践和启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论证和检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和全要素生产率三者的关系。在理论层面,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出发点,提出金融发展通过支持企业家精神从而促进TFP增长的基本假说。同时,论证民营企业作为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孕育之地,更能代表中国企业家精神。在实证层面,采用2006—2016年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汇总形成区域数据,通过对比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企业家精神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验证金融发展水平高、企业家精神相对活跃的区域,金融发展通过支持企业家精神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及实证结果,立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对策建议,供相关方面参考。
杨茹茹[8](2019)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对我国“三农”工作的历史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当前我国社会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在眉睫。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此前展开的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升级,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推动新时代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大发展的战略,是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第一章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涵、实施背景、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和战略地位,概括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乡村发展理论、列宁农村建设理论以及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乡村发展思想,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基础,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及实践基础。第二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从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公共文化、基层治理、城乡关系等角度对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针对上述问题深入剖析,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三章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并从产业发展、优化乡村环境、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强化乡村基层治理、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出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乡村文化扶持力度,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发展动能。第四章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从理论上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三农”思想。从实践上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了农村的内生动力,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为国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为世界各国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姜竹雨[9](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浙江渔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示范地。渔村是浙江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浙江渔村受到环境、资源、政策、科技、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受到了限制。新时代,浙江省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发展渔业经济、加快渔村建设、改善渔民生活,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渔村振兴之路。对于渔村发展的概念,很多学者都已经涉猎,只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界定。浙江渔村的发展有许多新问题、新现象需要去解决,振兴之路仍然很遥远。这篇论文是作者亲身去浙江部分渔村实地调研,旨在发现渔村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再度研究创新,多方征集解决渔村问题的对策。本文首先对"乡村振兴战略”和"渔村发展”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其次对浙江渔村的发展现状和轨迹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对比,主要从渔村的渔业经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事业等地方面研究渔村的发展现状;分别从渔业、渔村、渔民、政府四方面找出影响渔村发展的因素并对其分析和研究;再次将舟山蚂蚁岛作为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学习成功经验;最后对浙江渔村未来发展提出可行对策。这篇论文以(1)文献综述法:查找浙江渔村方面的相关资料,去渔业局进行数据统计;(2)比较分析法:将渔村的过去与现在进行纵向对比,将浙江渔村与其他省份的渔村进行横向对比;(3)典型案例分析法:把舟山蚂蚁岛当做个性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作为浙江渔村发展的宝贵经验。
兰光其[10](2017)在《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思想来源。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和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强调重中之重扶贫和精准扶贫思想、树立扶贫先扶志和滴水穿石扶贫攻坚思想、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和社会合力扶贫思想、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扶贫思想等,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理论的新发展,具有重大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
二、发扬创业精神 共谱农村金融事业的新篇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扬创业精神 共谱农村金融事业的新篇章(论文提纲范文)
(1)张家港农商银行:二十年逐梦 一辈子为农(论文提纲范文)
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
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
差异化战略蹚出来的新路 |
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
(2)“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侨批局与山西票号比较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
二、福建侨批局与山西票号的相同之处 |
(一)都有着崇商善贾的历史背景 |
(二)都拥有庞大的企业规模,在当时金融业占有重要位置 |
(三)都具有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 |
(四)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 |
三、福建侨批局与山西票号的不同之处 |
(一)企业组织结构及分布范围不同 |
(二)主要客户不同 |
(三)近代化转型情况不同 |
四、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
(一)发挥政府引导调控作用 |
(二)发挥闽晋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
(三)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
(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文交流 |
五、结语 |
(3)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振兴 |
2.1.2 乡村组织 |
2.1.3 组织振兴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时代基层党建理论 |
2.2.2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2.2.3 乡村治理理论 |
2.2.4 集体产权理论 |
第三章 新乡市乡村组织的现状 |
3.1 新乡市农业农村概况 |
3.2 新乡市乡村组织现状 |
3.2.1 新乡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 |
3.2.2 新乡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状 |
3.2.3 新乡市村民自治组织现状 |
3.2.4 新乡市农村民间组织现状 |
第四章 新乡市乡村组织的问题分析 |
4.1 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问题 |
4.1.1 基层党组织联系动员群众难度大 |
4.1.2 党员队伍凝聚力不强,结构不合理 |
4.1.3 党组织功能不强,党员干部作风有待提升 |
4.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问题 |
4.2.1 相关支持措施不到位 |
4.2.2 规模及影响力较弱 |
4.2.3 信息公开不全面 |
4.2.4 实践中定位模糊 |
4.2.5 管理结构不明确 |
4.3 农村村民自治组织面临的问题 |
4.3.1 自治执行过程不到位 |
4.3.2 村民参与性不强 |
4.3.3 干部作用发挥不充分 |
4.3.4 村民素质有待提高 |
4.4 农村民间组织面临的问题 |
4.4.1 发展不均衡 |
4.4.2 力量薄弱 |
4.4.3 空间不足 |
4.4.4 认识误区 |
第五章 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实施路径的探索 |
5.1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5.1.1 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示范作用 |
5.1.2 增强村党支部的服务协调作用 |
5.1.3 突出村党支部的桥梁枢纽作用 |
5.2 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 |
5.2.1 保障人才队伍壮大,助推集体经济组织兴旺发达 |
5.2.2 扩大集体经济组织受众程度,争取更大政策扶持 |
5.2.3 多方位探索,拓宽集体经济组织实现途径 |
5.2.4 规范管理,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新模式 |
5.3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 |
5.3.1 坚持依法办事,提高村民法治意识 |
5.3.2 大力发展村产为自治组织蓄力 |
5.3.3 加强对自治组织内力的培养 |
5.3.4 创造良好的自治氛围和环境 |
5.4 重视农村民间组织的力量 |
5.4.1 改进观念,重视民间组织治理作用的发挥 |
5.4.2 创设配套制度,为民间组织取得更多支持 |
5.4.3 正确引导带动,加强农村民间组织内建设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乡村振兴视域中农村妇女主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评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主体意识 |
1.3.2 农村妇女主体意识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4.3 不足 |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需增强农村妇女主体意识 |
2.1 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
2.1.1 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的要求 |
2.1.2 农村发展经验的要求 |
2.2 培育农村妇女主体意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
2.2.1 实现产业兴旺的活力源泉 |
2.2.2 实现生活富裕的推动力 |
2.2.3 实现生态宜居的理念依托 |
2.2.4 实现乡风文明的精神力量 |
2.2.5 实现治理有效的政治压舱石 |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妇女主体意识状况调查 |
3.1 农村妇女社会生活状况调查 |
3.1.1 调查地概况 |
3.1.2 调查的基本情况 |
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妇女主体意识的内在发展 |
3.2.1 文化水平和学习意识得到提升 |
3.2.2 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增强 |
3.2.3 对美好生活有着向往 |
3.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妇女主体意识的不足 |
3.3.1 自主意识偏弱,价值主体意识不足 |
3.3.2 创新意识相对缺乏,实践主体意识不足 |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妇女主体意识不足的原因分析 |
4.1 历史原因 |
4.1.1 传统思想观念的延续 |
4.1.2 乡村社会发展相较不足的影响 |
4.2 现实原因 |
4.2.1 经济收入相对偏低,片面发挥主观能动性 |
4.2.2 综合素质和能力较低,对主体意识认识不够全面 |
4.2.3 组织化程度偏低,提升主体意识的组织载体不够完善 |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培育农村妇女主体意识的路径探究 |
5.1 提升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女农民 |
5.1.1 积极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升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 |
5.1.2 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渠道 |
5.1.3 深入推进公民教育,提高农村妇女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
5.2 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充分发挥农村妇女主体意识 |
5.2.1 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为农村妇女主体意识的发挥提供物质保障 |
5.2.2 建设法治乡村,从法律的高度保障农村妇女主体意识的发挥 |
5.2.3 推进政策完善落实,从政策的支持促进农村妇女主体意识的培育 |
5.3 提高组织化程度,完善培育农村妇女主体意识的组织载体 |
5.3.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
5.3.2 完善妇联对农村妇女的组织引领,有效发挥妇联的职能作用 |
5.3.3 鼓励农村妇女合作组织的多样化发展,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互助作用 |
5.4 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提升社会对农村妇女的认同感 |
5.4.1 汇聚全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5.4.2 提升对农村妇女在乡村振兴中主体地位的认同 |
5.4.3 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形成发展 |
2.1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1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
2.1.2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2.2.1 初步形成阶段:初到陕北,修养民力 |
2.2.2 成熟阶段:遭遇封锁,生产自救 |
2.2.3 继续发展阶段:形势好转,改革发展 |
3.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基本内涵 |
3.2 关于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基本方针 |
3.3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关于经济制度的认知 |
3.3.1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关系 |
3.3.2 生产和分配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
3.4 延安时期经济建设的基本内容 |
3.4.1 发展农业,提供基本生存保障 |
3.4.2 发展工商业,供应军民日常生活 |
3.4.3 发展对外贸易,缓解经济压力 |
3.4.4 发展财政金融,稳定各项工作 |
4.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
4.1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 |
4.1.1 秉持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给人民看得到的利益 |
4.1.2 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重要使命 |
4.1.3 着力当下,放眼长远 |
4.1.4 统筹兼顾,各领域协同发展 |
4.1.5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4.1.6 因势利导精准施策,土地政策服务大局 |
4.2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作用 |
5.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与现实启示 |
5.1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 |
5.2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
5.2.1 从具体国情出发,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5.2.2 坚守初心为人民谋幸福,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
5.2.3 坚持发展生产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 |
5.2.4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
5.2.5 坚持在对外贸易关系中弘扬自力更生的精神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 |
1.4.1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
1.4.2 农民主体性 |
2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必要性 |
2.1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 |
2.2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主体选择和依靠 |
2.3 维护实现和发展好农民主体利益的根本需求 |
2.4 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
3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发挥的成效与问题 |
3.1 农民主体性发挥取得的成效 |
3.1.1 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提高 |
3.1.2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
3.1.3 乡村文化建设有效提升 |
3.2 农民主体性发挥存在的问题 |
3.2.1 农民主体参与意识不强 |
3.2.2 农民主体参与能力有限 |
3.2.3 农民主体参与途径单一 |
3.2.4 农民主体参与保障欠缺 |
4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农民思想观念比较滞后 |
4.1.1 农民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 |
4.1.2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调 |
4.2 基层政府宣传教育不到位 |
4.2.1 宣传教育尚未实现全范围覆盖 |
4.2.2 宣传教育的内容方式缺乏创新 |
4.3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
4.3.1 农民组织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
4.3.2 农民组织内部运行尚不规范 |
4.4 农民参与体制机制不完善 |
4.4.1 城乡协调发展保障体制不健全 |
4.4.2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机制不完善 |
5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性的路径 |
5.1 提升农民主体意识 |
5.1.1 加大基层政府宣传教育力度 |
5.1.2 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 |
5.2 提高农民参与技能 |
5.2.1 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 |
5.2.2 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
5.3 拓宽农民参与渠道方式 |
5.3.1 健全创新村民自治制度 |
5.3.2 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 |
5.4 加强农民参与的组织化力度 |
5.4.1 拓展农民组织的广度和深度 |
5.4.2 加强农民组织规范化运行 |
5.5 完善农民参与体制机制和保障 |
5.5.1 健全城乡协调发展保障体制 |
5.5.2 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 |
一、金融发展概念及相关理论 |
二、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概念及测算 |
三、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 |
四、金融发展促进TFP增长的途径和差异 |
第二节 企业家精神的概念与现实意义 |
一、企业家精神的基本概念 |
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
三、企业家精神的现实价值 |
第三节 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 |
一、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家精神的途径 |
二、金融体系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
三、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章 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理论分析 |
一、动员储蓄投资技术进步项目 |
二、信息处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三、风险管理分散技术创新风险 |
四、激励和监督改善公司治理 |
第二节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区域性差异 |
一、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 |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
三、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描述 |
第三节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 |
一、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 |
二、计量模型、指标测算与数据描述 |
三、实证结果、检验及分析 |
第四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受到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家精神发展状况和衡量指标 |
一、选取民营企业代表中国企业家精神研究对象的原因 |
二、中国企业家精神发展历程 |
三、企业家精神衡量指标 |
四、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区域性差异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家精神融资约束事实描述及存在问题 |
一、银行业发展现状与企业家精神 |
二、证券业发展现状与企业家精神 |
三、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家精神 |
四、区域企业家精神受到融资约束小结 |
第三节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实证分析 |
一、计量模型构建 |
二、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三、小结 |
第五章 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
二、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三、计量模型主要结论及建议 |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国外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TFP增长的实践和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案例及启示 |
一、美国TFP增长与金融发展现状 |
二、美国金融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支持 |
三、美国金融发展支持企业家精神的实践经验 |
四、美国金融发展支持企业家精神促进TFP增长的启示 |
第二节 德国案例及启示 |
一、德国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 |
二、德国金融体系支持企业家精神的实践 |
三、德国金融发展经验小结 |
第三节 英国案例及启示 |
一、英国金融发展基本情况 |
二、英国金融发展支持企业家精神的实践 |
三、英国金融发展经验小结 |
第四节 典型国家金融发展支持企业家精神的启示 |
一、资金流向企业家精神聚集的创新企业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
二、通过解除融资约束来培育企业家精神 |
三、风险投资基金助力企业家大胆创新 |
参考文献 |
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问题 |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涵 |
1.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 |
1.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 |
1.1.4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 |
1.1.5 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地位 |
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乡村发展理论 |
1.2.2 列宁农村建设理论 |
1.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乡村发展思想 |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现实基础 |
1.3.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乡村振兴提供政治保障 |
1.3.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 |
1.3.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引擎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
2.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 |
2.1.1 乡村产业发展缓慢,现代化水平不高 |
2.1.2 乡村生态问题突出,环境优化有待提升 |
2.1.3 乡村文化建设乏力,文化发展整体偏低 |
2.1.4 乡村基层治理水平不足,治理格局尚未形成 |
2.1.5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获得感不强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问题的成因分析 |
2.2.1 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不足 |
2.2.2 乡村生态文明事业发展薄弱 |
2.2.3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发展受阻 |
2.2.4 乡村基层基础建设不充分 |
2.2.5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尚存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
3.1 加快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
3.1.1 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
3.1.2 大力推进乡村科技发展,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
3.2 解决乡村生态环境问题,优化乡村环境 |
3.2.1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
3.2.2 加强网络科技应用,促进乡村环境可持续发展 |
3.3 激发乡村文化发展活力,提高文化整体发展水平 |
3.3.1 加大乡村文化扶持力度,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
3.3.2 依托科技下乡,推动乡村文化发展 |
3.4 强化乡村基层治理,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
3.4.1 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效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3.4.2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 |
3.4.3 增强村民治理积极性,提升群众参与度 |
3.5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强农民获得感 |
3.5.1 坚持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3.5.2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激发农民积极性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 |
4.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意义 |
4.1.1 乡村振兴战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 |
4.1.2 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 |
4.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意义 |
4.2.1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了提供内生动力 |
4.2.2 乡村振兴战略为国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
4.2.3 乡村振兴战略为世界各国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浙江渔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缺憾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综述 |
2.1 渔村 |
2.1.1 渔村的概念 |
2.1.2 浙江渔村的分类 |
2.2 乡村振兴战略 |
2.2.1 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概念 |
2.2.2 乡村振兴战略在浙江的工作部署 |
第三章 浙江渔村发展轨迹与现状 |
3.1 浙江渔村发展轨迹 |
3.1.1 纵向比较 |
3.1.2 横向比较 |
3.2 浙江渔村发展现状 |
3.2.1 浙江渔村渔业经济发展现状 |
3.2.2 浙江渔村体制机制发展现状 |
3.2.3 浙江渔村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
3.2.4 浙江渔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
3.2.5 浙江渔村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
第四章 影响浙江渔村发展的因素 |
4.1 渔业的因素 |
4.1.1 渔业资源逐渐枯竭 |
4.1.2 海洋生态遭到破坏 |
4.1.3 休闲渔业知名度低 |
4.2 渔村的因素 |
4.2.1 公共服务与公共品供给不足 |
4.2.2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4.2.3 基层组织与公共组织不健全 |
4.3 渔民的因素 |
4.3.1 渔民素质普遍偏低 |
4.3.2 渔民生活质量较差 |
4.3.3 渔民转型面临困境 |
4.4 政府的因素 |
4.4.1 资金投入不足 |
4.4.2 科技水平落后 |
4.4.3 缺乏优秀人才 |
第五章 典型渔村发展的个案分析——以舟山蚂蚁岛为例 |
5.1 蚂蚁岛发展成功因素分析 |
5.1.1 蚂蚁岛渔业经济发展分析 |
5.1.2 蚂蚁岛渔村建设状况分析 |
5.1.3 蚂蚁岛渔民生活面貌分析 |
5.1.4 蚂蚁岛政府服务职能分析 |
5.2 蚂蚁岛渔村发展给浙江渔村振兴带来的启示 |
5.2.1 方针政策方面的启示 |
5.2.2 基础实施方面的启示 |
5.2.3 旅游开发方面的启示 |
5.2.4 精神文化方面的启示 |
5.2.5 生态环保方面的启示 |
第六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浙江渔村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大力推动浙江渔业发展 |
6.1.1 科学提高渔业资源总量 |
6.1.2 依法建设海洋生态体系 |
6.1.3 推广休闲渔业特色品牌 |
6.2 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 |
6.2.1 增加公共服务与公共品供给 |
6.2.2 完善渔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6.2.3 发展基层组织与民间公共组织 |
6.3 注重改善渔民生活面貌 |
6.3.1 提升渔民道德素养 |
6.3.2 积极创办渔村企业 |
6.3.3 促进渔民向市民化转型 |
6.4 合理运用政府服务职能 |
6.4.1 多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6.4.2 全方位提高渔村科技水平 |
6.4.3 高层次引进优秀人才队伍 |
第七章 探索与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思想来源 |
二、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主要方面 |
三、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
四、发扬创业精神 共谱农村金融事业的新篇章(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家港农商银行:二十年逐梦 一辈子为农[N]. 陈阁,许国民,沈阳. 江苏经济报, 2021
- [2]“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侨批局与山西票号比较探讨[J]. 陈奭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3]新乡市乡村组织振兴实现路径研究[D]. 汪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4]乡村振兴视域中农村妇女主体意识培育研究[D]. 杨帆.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5]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康馨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性研究[D]. 杨倩.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D]. 邢晓东. 武汉大学, 2019(05)
-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研究[D]. 杨茹茹.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浙江渔村发展研究[D]. 姜竹雨.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10]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研究[J]. 兰光其.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