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北盱眙丘陵山区发展杉木林基地的初步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盱眙县林场古桑分场[1](1977)在《苏北盱眙丘陵山区发展杉木林基地的初步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盱眙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畔。地理位置北纬33°,东径118°。全县丘陵山地60余万亩,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发展林业潜力很大。1975年省正式规划盱眙为杉木林基地县(属北缘基地县),计划全县发展杉木15万亩。 盱眙气候特点是冬严寒、夏酷热、雨量低、霜期长。根据县气象站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8.6℃,最大冻土深度14厘米。年平均降水量989.5毫米,蒸发量1574.1毫米。降水集中于6、7、8月,有利于杉木生长,但又多春旱、秋旱。年平均相对温度77%,7、8、9月相对湿度可达80%以上。就土壤而言,盱眙丘陵山区土壤大部分是玄武岩形成的粗骨土和沉积黄土母质形成的死黄泥土。粗骨土表层疏松,有机质多,但底层紧实,土层较浅,一般不超过100厘米,有的只有10~20厘米,甚至岩石裸露。这类土壤是大面积发展杉木的主要土种。盱眙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基本上能适应杉木生长,但与杉木生长对外界条件的要求有一定距离,要发展杉木还必须创造一些适宜杉木生长的外在条件。
郝岩松[2](2009)在《苏北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生态适应性分析及碳汇能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
谢守鑫[3](2006)在《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哲学思考与实践剖析》文中指出论文在对国内外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研究和实践动态进行综合叙述的基础上,比较深入系统地对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林学将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从本世纪开始,更对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概念、体制、机制、政策和措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与实践,为系统研究分类经营管理奠定了扎实基础。但从总体分析发现,已有的研究多是从局部或单项问题出发进行孤立、片面地研究,特别缺乏对分类经营管理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少成果仅是过程或结果的一般性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没有归纳出一般规律,也因此影响了其指导实践作用的发挥。因此,作者提出必须对我国分类经营管理进行科学、全面探索,使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把各种现象和问题上升到哲学角度进行思考,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般规律,用以指导全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实践。本研究立足于加快推进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从国情、林情出发,在对我国分类经营管理实践进行历史回顾和现实总结的基础上,以哲学的视角,应用对立统一和唯物辨证法、科学发展观的原理,对分类经营管理的要素和过程进行全方位考察,并将各种要素归类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哲学范畴进行系统比较、协调,寻求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和认识。论文分别在分类经营管理的物质基础和认识基础、分类经营管理的本质与外部特征、分类经营管理的必然趋势与偶然现象、分类经营管理的整体属性与区域特征、分类经营管理的因果联系及其复杂性、分类经营管理的要素构成和经营管理方式、分类经营管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等方面,提出了各个基本观点、现状诊断和实践活动,既有分类经营管理的认识论问题,又有分类经营管理的方法论问题;既回答为什么分类经营管理,又回答如何分类、以及分类后的控制管理。通过研究得出下列主要结论:森林资源本身的固有属性是分类经营管理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人类对森林的认识是分类经营管理的认识基础和基本条件;森林短缺和社会对森林的多元化需求是分类经营管理的根本动力;环境全球化等因素是分类经营管理的外在动力;分类经营管理的物质基础、认识基础、根本动力和外在动力构成了我国分类经营管理的历史必然性,而我国林业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大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成了我国分类经营管理的现实必然性;由于资源环境、历史文化、民族意识等的特殊性,何时、以何种方式开展分类经营管理具有偶然性;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要素构成可归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主体、经营管理方略三个方面,本质是经营管理方式和体制机制的转变;推进我国分类经营管理既有各种有利条件,又面临不少困难,必须把握现实与可能的辩证关系,立足必然、关注普遍性,同时顾
樊宝敏[4](2002)在《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文中指出在21 世纪中国,发展林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完成此项任务关键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政策。因此,认真研究和借鉴历史上的林业政策就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本论文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分别清前期、晚清、民国和共和国四个历史时期,从社会经济、森林生态、林业思想、科技教育、林业经济、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等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对林业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各历史时期林业政策的特点,并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对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了今后制定林业政策的几个原则。在清代前期的封建时代,林业深受农本思想和风水观念的影响。满族统治者为保护祖宗的发祥地,把东北划为“四禁”地区,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而在其他地区,为了解决因人口暴长所需的粮食问题,鼓励毁林开荒,长江流域棚民大量出现。为了治理日益严重的河患,当时皇帝多提倡河堤植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清政府颁布过少量护林植树诏令。各地护林碑的大量出现,说明民间毁林的严重和护林意识的觉醒。清政府设官负责采伐、收税和皇家园林,但缺少造林的官职。晚清时期,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森林资源遭受帝国主义的大肆掠夺。向西方学习、兴办林业教育、振兴林政的呼声日益高涨。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挽救危局,对东北林区逐渐实行开禁,成立农工商局,始创农林学术团体和农林学堂,派遣学林留学生,并从国外进口木材,被迫采取一些发展林业的政策。民国时期,孙中山的林业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留学归来的一批林学家也提出了发展林业的理论。林业教育和科学技术在艰苦的环境中缓慢发展。先后培养出林业专门人才千余名。中国第一部《森林法》诞生,其后又经重新颁布。创立植树节和植树运动。由于国家政权不统一,在国民党、解放区和殖民地三种区域实行三种林业政策。各区域的林业管理机构和林业政策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社会制度、战争等原因,林业政策难于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十多年间,森林资源的所有制实现了从私有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转变。前三十年“大木头主义”占主导地位,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后二十年开始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工造林和自然保
高道蓉,朱本忠[5](2000)在《江苏省的白蚁及其防治概况》文中研究说明 江苏省东滨黄海,西邻安徽,南连上海,浙江,北接山东,介于东经116°46’-121°55’,北纬30°46’-35°07’之间(单树模、王维屏、王庭槐,1980),处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地区。全省地势低平,绝大部份海拔高度都不超过50m。北部的黄淮平原和南部的长江三角洲相连,形成辽阔的冲积平原。山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向南延续的侵蚀残丘
张妙玲,俞纯绅,林增杰,胡大源,张玉竹,黄东山,刘和元[6](1985)在《农林作物土地适宜性评价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它既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目前, 全国正在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它是摸清全国十大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及其分布的一项措施。而土地评价则是摸清不同质量或经济价值的土地数量及其分布情况的一项工作,因而它是继土地利用数量调查后又一项摸清我国家底的重要基础工作。
杨红强[7](2011)在《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依赖于重要的战略性物资的资源安全保障。中国作为木材生产、消费及贸易大国,木材资源的安全保障水平严重影响着整体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系统归纳了资源经济学理论、产业安全理论、生态安全理论及贸易安全理论,建立了资源经济学框架下的资源安全评价理论体系,对于系统诠释资源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资源利用的生态外部性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针对木材资源安全导致的产业安全问题、资源利用的生态安全问题、资源获取的贸易安全问题,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资源-产业-生态-贸易”综合评价模式——RIET (Resource-Industry-Ecology-Trade),运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木材资源安全存在的问题。(1)自然禀赋条件下的资源安全状况表明,中国天然林及人工林的投入增加动态上促进了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及森林净增面积稳步提高,但存在的问题是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木材资源的刚性需求依然远远大于国内资源的增长水平。同时,由于森林质量的缺陷及资源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发展对于木材资源的需求则远远不能依靠国内供给来满足,资源安全状况堪忧。(2)资源供给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基于资源短缺导致的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状况表明,现有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严重受制于资源禀赋水平,木材加工、家具、造纸等主导产业由于资源短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中国木材产业的比较优势水平正在逐步降低,依赖国际市场的产业发展形成了资源密集及劳动力密集的中低层次水平,资源紧张造成的产业安全问题对调整产业布局及产业结构提出迫切要求。(3)木材资源由于国内供给能力有限,进口国际资源则成为重要的补给手段。但加工贸易大量需要的资源进口面临着“中国是世界森林破坏的源头”的国际舆论压力。中国对国际木材资源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表明,就全球范围看,中国从洲际问进口木材资源的影响导致的森林生态足迹都未超过森林生态承载力,中国并没有全面严重威胁到世界森林资源的生态安全。就具体进口国来看,中国对俄罗斯、巴布亚新几内亚、加蓬和新西兰的原木资源进口影响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数均处于安全等级内。但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木材进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森林资源的生态压力,从负责任地利用国际资源的角度来看,中国木材资源生态安全值得予以重视。(4)进口资源的贸易安全问题,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国及木材资源进口国,“大进大出”的贸易格局本身就存在严重的贸易安全问题。林产品出口贸易安全风险不断加大,表现在产品单一性问题严重、出口比较优势地位弱化、产业工人福利损失加大及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等方面,出口产品遭遇贸易摩擦常态化及风险规避困难等诸多因素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林产品出口的贸易安全风险。资源进口方面,对重要进口国的资源依赖及对重要品种的进口偏好问题日趋严重,结合国际环境保护及重要国家对战略资源的出口限制,木材资源的国际获取能力严重下降,资源进口的贸易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本研究结合中国木材资源短缺衍生的上述安全问题,对后续研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型及资源利用中节材代木战略的推进等问题提出了研究建议。
二、苏北盱眙丘陵山区发展杉木林基地的初步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北盱眙丘陵山区发展杉木林基地的初步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苏北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生态适应性分析及碳汇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造林困难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 |
1.3 杨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及定向培育 |
1.4 全球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土样采集 |
2.2.3 地表岩石裸露率的测定 |
2.2.4 杨树生长量的测定 |
2.2.5 杨树光合作用速率测定 |
2.2.6 土壤抗冲性测定 |
2.2.7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 |
2.2.8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苏北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造林条件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结果 |
3.2.1 岩石裸露率分析 |
3.2.2 土壤含石率分析 |
3.2.3 土壤密度分析 |
3.2.4 土壤pH 值分析 |
3.2.5 土壤含水率分析 |
3.2.6 部分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苏北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生态适应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结果 |
4.2.1 杨树人工林生长状况分析 |
4.2.2 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
4.2.3 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 |
4.2.4 杨树人工林土壤全氮的变化 |
4.2.5 杨树人工林土壤全磷的变化 |
4.2.6 杨树人工林土壤全钾的变化 |
4.2.7 杨树人工林土壤速效磷的变化 |
4.2.8 杨树人工林土壤速效钾的变化 |
4.2.9 杨树人工林土壤抗冲性的变化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苏北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生长状况分析 |
4.3.2 苏北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变化 |
第五章 苏北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动态及碳汇能力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结果 |
5.2.1 杨树人工林单株生物量估测 |
5.2.2 杨树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估测 |
5.2.3 杨树人工林林分生产力估测 |
5.2.4 杨树人工林碳汇能力预测与评价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6.1 苏北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的造林条件 |
6.2 苏北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的生态适应性 |
6.3 苏北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动态及碳汇能力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3)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哲学思考与实践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3 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物质基础和认识基础 |
2.1 森林资源及其管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认识 |
2.2 森林资源及其管理客观规律与分类经营管理 |
2.2.1 森林的多样性与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关系 |
2.2.2 森林的多效性与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关系 |
2.3 人的主观认识与分类经营管理 |
2.3.1 认识的局限性和阶段性 |
2.3.2 认识的反作用及其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
2.4 新时期条件下的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方式 |
2.4.1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和特点 |
2.4.2 我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
2.4.3 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5 我国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 |
2.5.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
2.5.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 |
小结 |
3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必然趋势与偶然现象 |
3.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必然性 |
3.1.1 冲突是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内在原因 |
3.1.2 环境全球化是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外在原因 |
3.1.3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历史必然性 |
3.1.4 我国开展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现实必然性 |
3.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偶然性 |
3.2.1 认识的偶然性 |
3.2.2 突变的偶然性 |
3.2.3 不同资源概念产生的偶然性 |
小结 |
4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生态哲学观 |
4.1 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经营管理 |
4.2 生态哲学观是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哲学依据 |
4.2.1 中国古代哲学与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 |
4.2.2 现代生态哲学与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 |
4.3 生态危机与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 |
4.4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4.4.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普遍性 |
4.4.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特殊性 |
小结 |
5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整体属性和区域特征 |
5.1 全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整体布局 |
5.1.1 四大功能区 |
5.1.2 九大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区 |
5.2 区域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分布格局 |
5.2.1 生态公益林的需求类型与分布格局 |
5.2.2 商品林的需求类型与分布格局 |
5.3 全国分类经营管理与区域分类经营管理的关系 |
5.3.1 哲学基础 |
5.3.2 指导思想 |
5.3.3 基本原则 |
5.3.4 主要依据 |
5.3.5 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及方法 |
小结 |
6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主、客体要素剖析 |
6.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要素构成 |
6.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中的主要客体分析 |
6.2.1 商品林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 |
6.2.2 生态公益林指标体系与技术标准 |
6.3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中的主要主体分析 |
6.3.1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客观性和必要性 |
6.3.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主体能动性 |
6.4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方式和经营管理制度 |
6.4.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方式 |
6.4.2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 |
小结 |
7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
7.1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面临的困难 |
7.1.1 分类经营管理认识不一 |
7.1.2 林业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7.1.3 管理方法手段落后 |
7.1.4 林业基础数表缺乏、陈旧 |
7.1.5 法制建设滞后 |
7.1.6 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
7.1.7 资金缺乏、渠道不畅 |
7.2 保障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开展的条件和措施 |
7.2.1 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及信息系统建设 |
7.2.2 森林质量与效益的评估 |
7.2.3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其他措施和条件 |
小结 |
8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本质与外部特征 |
8.1 生态公益林的本质和外部特征 |
8.1.1 生态公益林经营的特点 |
8.1.2 生态公益林经营的组织 |
8.1.3 生态公益林经营的保障措施 |
8.1.4 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问题 |
8.2 商品林的本质和外部特征 |
8.2.1 商品林的现状 |
8.2.2 商品林组织经营的原则与依据 |
8.2.3 商品林组织经营的前提 |
8.2.4 商品林资产运营 |
8.2.5 建立商品林森林经理体系 |
8.2.6 经营主体、分配方式和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
8.2.7 商品林宏观管理 |
8.3 森林经营方案 |
8.3.1 生态公益林经营方案编制 |
8.3.2 商品林经营方案编制 |
8.3.3 经营方案执行评估 |
小结 |
9 实例验证:临安市森林资源分区分类试验 |
9.1 临安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
9.1.1 自然地理 |
9.1.2 社会经济 |
9.1.3 森林经营与保护 |
9.2 临安市森林资源概况 |
9.3 临安市森林资源分类区划模拟 |
9.3.1 模拟方法与结果 |
9.3.2 模拟结果分析 |
小结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表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区(亚区)范围及森林生态系统主体功能 |
附表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类型生态重要性指标群等级划分 |
附表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类型生态敏感性指标群等级划分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4)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林政史问题的提出 |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国外对林业史的研究 |
2.2 我国林业史研究概况 |
3. 林政史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4. 中国林政史的研究方法 |
5. 中国林政发展概况 |
第一篇 清代前期(1644-1840) |
第一章 清代前期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
1.1 清前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情况 |
1.2 清前期的森林资源状况 |
1.2.1 森林资源分布概况 |
1.2.2 清前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
1.3 清前期的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章 清前期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
2.1 清前期的林业思想 |
2.1.1 农本思想中的林业思想 |
2.1.2 森林有益于风水的思想 |
2.1.3 森林防灾的思想 |
2.1.4 森林多效益思想——以俞森为例 |
2.2 清前期的林业科技教育政策 |
2.2.1 重视农林科技着作的编纂 |
2.2.2 农林教育的传统性 |
第三章 清代前期林业经济政策 |
3.1 对东北森林的封禁政策 |
3.2 与山林争地的屯田政策 |
3.3 积极推行河堤植树 |
3.4 森林和林地所有制 |
3.5 林业赋税 |
3.6 林产品市场贸易 |
第四章 清代前期林业法律制度 |
4.1 林业诏令 |
4.2 林业法律 |
4.3 林业的乡规民约 |
4.4 清前期的林业官制 |
4.4.1 行政官制概况 |
4.4.2 林业官制 |
第二篇 清代后期(1840-1911) |
第五章 晚清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
5.1 晚清社会政治经济概况 |
5.2 晚清森林资源及其变迁 |
5.2.1 晚清森林分布概况 |
5.2.2 晚清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
5.3 晚清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
第六章 晚清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
6.1 晚清的林业思想 |
6.1.1 魏源“师夷长技”的林业思想 |
6.1.2 张之洞“劝学导政”的林业思想 |
6.1.3 康有为“公有统筹”的林业思想 |
6.1.4 华辉和赵炳麟的林业思想 |
6.2 晚清林业科技教育政策 |
6.2.1 近代林业科技与学术活动的开端 |
6.2.2 林业专门教育的萌芽 |
第七章 晚清的林业经济政策 |
7.1 帝国主义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 |
7.1.1 沙皇俄国侵吞我国大片国土 |
7.1.2 俄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 |
7.2 东北林区的开禁和伐木垦殖政策的实行 |
7.3 清末发展林业的政策 |
7.3.1 大臣关于兴林的建议 |
7.3.2 农工商部的林业政策 |
7.3.3 地方上的林业政策 |
7.4 晚清时期的林业所有制 |
7.5 晚清林业捐税和市场政策 |
7.5.1 林业捐税 |
7.5.2 林产品市场和贸易 |
第八章 晚清的林业法律制度 |
8.1 晚清政府的林业法律诏令 |
8.1.1 与林业有关的不平等条约 |
8.1.2 林业诏令 |
8.1.3 林业法律章程 |
8.2 乡规民约 |
8.3 晚清政府的林业机构和林业官制 |
第三篇 民国时期(1912-1949) |
第九章 民国时期社会和森林生态概况 |
9.1 民国社会概况 |
9.2 民国时期的森林资源 |
9.2.1 民国时期森林资源及其分布 |
9.2.2 民国时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
9.3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 |
第十章 民国时期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
10.1 民国时期林业思想 |
10.1.1 孙中山“森林防灾”的思想 |
10.1.2 凌道扬“振兴林政”的思想 |
10.1.3 姚传法的“以法治林”思想 |
10.1.4 郝景盛的“森林万能论” |
10.2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技政策 |
10.2.1 发挥广大回国留学生的作用 |
10.2.2 创设林业学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
10.2.3 设立林业科研机构,开展林业试验研究 |
10.2.4 学习西方科技,创造适于我国的林业科技成果 |
10.3 民国时期的林业教育政策 |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的林政管理 |
11.1 北洋政府时期的林业经济政策 |
11.1.1 森林所有制政策 |
11.1.2 鼓励造林政策 |
11.1.3 政府所投入的林业经费情况 |
11.1.4 林业捐税政策 |
11.2 北洋政府的林业政策与法规 |
11.2.1 《森林法》 |
11.2.2 《狩猎法》 |
11.2.3 《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 |
11.2.4 其他条例和规则 |
11.3 林业行政机构 |
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林政管理 |
12.1 国民政府的林业经济政策 |
12.1.1 国民政府时期的森林所有制 |
12.1.2 提倡和奖励造林 |
12.1.3 停止国有林的发放 |
12.1.4 国民政府的林业经费 |
12.1.5 国民政府的林业捐税 |
12.1.6 对外木材贸易政策 |
12.2 国民政府的林业法规 |
12.2.1 林业法律 |
12.2.2 林业法规和章程 |
12.3 国民政府的林业机构与行政管理 |
12.3.1 农矿部时期(1928.3—1930.12) |
12.3.2 实业部时期(1930.12—1937.1) |
12.3.3 经济部时期(1938.1—1940.5) |
12.3.4 农林部时期(1940.5—1949.4) |
第十三章 革命根据地政府的林政管理 |
13.1 改革森林所有权 |
13.2 林产品税收政策 |
13.3 颁布林业政策和法规 |
13.4 设立林业管理机构 |
第十四章 殖民地政府的林政管理 |
14.1 德国侵占时胶澳的林政管理 |
14.2 日本侵占时台湾的林政 |
14.3 伪“满洲国”政府的林政 |
第四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2000) |
第十五章 新中国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
15.1 新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
15.2 新中国的森林资源状况 |
15.3 新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
第十六章 新中国的林业建设思想 |
16.1 国家领导人的林业思想 |
16.1.1 毛泽东的林业思想 |
16.1.2 周恩来的林业思想 |
16.1.3 邓小平的林业思想 |
16.1.4 江泽民的林业思想 |
16.2 林业部门主要领导人的林业思想 |
16.2.1 梁希的林业思想 |
16.2.2 罗玉川的林业思想 |
16.2.3 雍文涛的林业思想 |
16.3 学术界的林业思想 |
16.3.1 学术界关于森林作用的大辩论 |
16.3.2 知名学者的林业思想 |
第十七章 新中国的林业教育和科技政策 |
17.1 新中国的林业教育政策 |
17.1.1 林业教育独立发展 |
17.1.2 多专业多层次办学 |
17.1.3 经济转轨时期林业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 |
17.2 新中国的林业科学技术政策 |
17.2.1 设立林业科研机构 |
17.2.2 制定林业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 |
17.2.3 召开林业科技工作会议 |
17.2.4 中国林学会的积极工作 |
第十八章 新中国的林业经济政策 |
18.1 林业的所有制政策 |
18.1.1 林业所有制政策的演变 |
18.1.2 森林资源的所有制 |
18.1.3 林业企业的所有制 |
18.2 森林限额采伐政策 |
18.3 林业税费政策 |
18.3.1 农林特产税 |
18.3.2 所得税 |
18.3.3 增值税 |
18.3.4 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 |
18.4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
18.5 林产品流通和林业市场政策 |
18.6 林产品对外贸易 |
18.6.1 林产品进口 |
18.6.2 林产品出口 |
18.6.3 林产品进出口比较 |
18.6.4 林产品进口税率 |
第十九章 新中国的林业法律规章 |
19.1 建国至三中全会以前的林业法规 |
19.2 三中全会以后的林业法律 |
19.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19.2.2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
19.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19.2.4 与林业相关的法律 |
19.3 三中全会以后的林业规章 |
19.3.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林业规章 |
19.3.2 林业部(局)制定的林业规章 |
第二十章 新中国的林业机构和行政管理 |
20.1 林垦部时期(1949.10—1951.11) |
20.2 建国之初的林业部时期(1951.11—1956.5) |
20.3 林业部与森工部分立时期(1956.5—1958.2.) |
20.4 两部合并后的林业部时期(1958.2—1970.5) |
20.5 农林部时期(1970.5—1979.2) |
20.6 改革开放后的林业部时期(1979.2—1998.3) |
20.7 国家林业局时期(1998 年3 月--) |
结论和讨论 |
1. 科学定位:林业的基础地位不容置疑 |
2. 找准目标:建设“天人林业” |
3. 林业的两条腿:政策与科学 |
4. 林业的左右手:“正规军”与“游击队” |
5. 国家强制:依法治林 |
6. 尊重自然规律:科教兴林 |
7. 尊重经济规律:增加经济投入 |
8. 战略方向:自东南而西北 |
9. 人口协调:生态移民 |
10. 因林制宜:分类经营管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 |
2.1 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分类 |
2.1.1 资源的经济属性与资源安全 |
2.1.2 资源安全的内涵及特征 |
2.2 木材资源的界定 |
2.2.1 木材与森林资源 |
2.2.2 木材资源构成界定 |
2.2.3 统计数据来源标准及技术处理 |
2.3 木材资源安全研究的初步构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材资源安全理论框架(上) |
3.1 资源经济学理论 |
3.1.1 古典自由市场资源理论 |
3.1.2 资源经济学原理 |
3.1.3 可耗竭性资源理论 |
3.2 生态安全理论 |
3.2.1 生态安全模型理论 |
3.2.2 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理论 |
3.2.3 生态安全国家利益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3.3.1 资源经济学理论评价 |
3.3.2 生态安全理论的评价 |
第四章 木材资源安全理论框架(下) |
4.1 产业安全理论 |
4.1.1 传统产业安全理论沿袭 |
4.1.2 现代产业安全理论应用 |
4.1.3 产业安全理论在中国实践 |
4.2 贸易安全理论 |
4.2.1 贸易依存度问题 |
4.2.2 贸易结构问题 |
4.2.3 贸易价格弹性问题 |
4.2.4 贸易救济机制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4.3.1 产业安全理论的评价 |
4.3.2 贸易安全理论的评价 |
第五章 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的研究框架—RIET模式 |
5.1 RIET模式的研究目标 |
5.2 RIET模式的评价指标 |
5.3 RIET模式的研究逻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外木材资源利用政策变迁 |
6.1 国际木材资源利用政策变迁及资源评估 |
6.1.1 国际木材资源利用思想变迁 |
6.1.2 国际木材资源评估及政策倾向 |
6.1.3 国际区域木材资源及贸易政策调整 |
6.2 中国木材资源利用与贸易政策沿袭 |
6.2.1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政策 |
6.2.2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政策 |
6.2.3 中国木材资源利用其它优惠政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林业产业与资源禀赋现状 |
7.1 中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 |
7.1.1 经济发展及产业构成概况 |
7.1.2 经济发展中三大产业的贡献 |
7.2 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
7.2.1 林业产业结构现状 |
7.2.2 经济发展与林业发展的特殊性要求 |
7.3 中国森林资源禀赋 |
7.3.1 森林资源现状 |
7.3.2 森林资源禀赋水平 |
7.3.3 森林资源增长潜力 |
7.3.4 木材资源短缺趋势判断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研究(上) |
8.1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安全子体系-WISI |
8.2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的国内条件评价 |
8.2.1 生产要素条件 |
8.2.2 产业供需环境 |
8.2.3 产业布局及政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研究(下) |
9.1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的国际条件评价 |
9.1.1 出口竞争力 |
9.1.2 结构竞争力 |
9.1.3 市场竞争力 |
9.2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的产业控制能力评价 |
9.2.1 外资控制力 |
9.2.2 国际竞争规制 |
9.2.3 能源与生态环境 |
9.3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模型及核算 |
9.3.1 模型遵循原则 |
9.3.2 评价模型 |
9.3.3 赋值与赋权 |
9.3.4 区间设定 |
9.3.5 产业安全度核算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中国木材资源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 |
10.1 中国木材利用生态安全子体系-WUESI |
10.1.1 生态安全涵义拓展 |
10.1.2 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趋势 |
10.1.3 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 |
10.1.4 中国木材利用生态安全子体系诠释 |
10.2 中国木材资源国内利用的生态安全分析 |
10.2.1 木材资源数量安全 |
10.2.2 木材资源质量安全 |
10.2.3 木材资源与生态安全保障 |
10.2.4 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0.2.5 简单结论 |
10.3 中国木材资源国际进口的生态安全评价 |
10.3.1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
10.3.2 数据获取与整理 |
10.3.3 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指数测度 |
10.3.4 中国木材资源国际进口的生态安全结论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中国木材资源进口的贸易安全研究 |
11.1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安全子体系-WPITI |
11.1.1 贸易安全问题的发展阶段 |
11.1.2 贸易安全研究的本质 |
11.1.3 贸易安全研究的趋势 |
11.1.4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安全子体系构成 |
11.2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安全的整体评价 |
11.2.1 林产品贸易安全问题的研究动态 |
11.2.2 贸易大国与贸易安全 |
11.2.3 WPITI体系的林产品贸易安全水平测算 |
11.3 中国林产品出口及贸易安全 |
11.3.1 林产品出口的国际地位 |
11.3.2 林产品出口结构及问题 |
11.3.3 林产品出口贸易安全问题小结 |
11.4 中国木材资源进口及贸易安全 |
11.4.1 木材资源的进口地位 |
11.4.2 木材资源的进口结构 |
11.4.3 木材资源进口弹性 |
11.4.4 木材资源进口贸易安全小结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
12.1 研究结论 |
12.2 研究创新所在 |
12.3 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着作文献 |
期刊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成果 |
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
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情况 |
详细摘要 |
四、苏北盱眙丘陵山区发展杉木林基地的初步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盱眙丘陵山区发展杉木林基地的初步体会[J]. 盱眙县林场古桑分场. 林业科技资料, 1977(04)
- [2]苏北火山岩丘陵地杨树人工林生态适应性分析及碳汇能力评价[D]. 郝岩松.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2)
- [3]我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哲学思考与实践剖析[D]. 谢守鑫.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4]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 樊宝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02(06)
- [5]江苏省的白蚁及其防治概况[A]. 高道蓉,朱本忠. 纪念六足学会创建八十周年、江苏省昆虫学会四十周年论文集粹, 2000
- [6]农林作物土地适宜性评价初探[A]. 张妙玲,俞纯绅,林增杰,胡大源,张玉竹,黄东山,刘和元. 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 1985
- [7]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 杨红强.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