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企业集团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庆龙,张延彪[1](2022)在《财务转型视角下的企业司库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基于财务转型视角论述企业司库的概念、司库与资金管理和财务公司的差异,以及建设企业司库体系的原因,并在财务转型视野下分析企业司库体系建设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研究认为:企业司库体系建设应该基于财务转型的视野去看待,并在司库体系建设中正确处理集团司库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其他资金管理职能、财务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为司库管理扫除障碍,使其顺利实施并在战略层面发挥有效的职能作用。
宫亚男[2](2021)在《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比如国外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面对国外不同思潮的影响,一些人的思想已经受到了多方面的侵扰。这些没有坚定信念的人们,已经随着各种消极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不能正确认识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才是这个时代背景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拜金主义、功利化、关系户等消极、负面思想不断干扰着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大众文化的多样性需求,使得部分人追求的价值观念已经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倡的价值观念有着明显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这就使得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中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多重挑战。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在引言中,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并对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在正文中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新媒体时代的内涵与特征。其次阐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及作用。最后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新媒体之间的契合性关系:新媒体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新窗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需要通过新媒体来表达。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各种挑战:诸如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信息接收的挑战、引导广大民众思想的挑战、面对新媒体社会思潮的挑战以及面临全球新媒体发展的挑战等,并且详细阐述了在这些挑战方面的具体表现。第三部分是针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各种挑战,提出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利用新媒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信息接收,运用新媒体载体引导民众坚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加强新媒体下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导,加强新媒体网络立法与监管以净化新媒体网络环境等。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加以梳理、总结,找到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着力点,并对本论文研究主题的发展态势作出展望。
皮成功[3](2020)在《“三重一大”制度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三重一大"制度建设对于国有企业提升治理效能、强化国资监管,以及预防和惩治违规违纪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意义入手,全面分析了"三重一大"制度对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机理,并就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进行阐述。
黄立涛[4](2020)在《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所在,对于制造业而言质量更为重要。A企业是大型摄像机零部件制造企业,长期困扰A企业的难题是质量难以提高,原因是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贴合企业实际情况,没有满足企业质量管理的需求。为了满足A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升质量水平,需要优化A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本研究应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首先,通过访谈法寻找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足,研究显示这些不足主要集中在客户服务、人员情况、预防措施、记录控制等环节。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环节进行剖析,得到成因主要有:客户服务意识薄弱、质量激励机制不完善、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其次,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理论并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足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并实施,如:应用质量激励机制优化纠正措施环节、应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记录控制环节、应用PDCA加强员工培训优化人员情况环节等。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后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而说明A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是有效的。通过本研究,有利于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贴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升企业质量水平。本研究中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过程,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存在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对于其他同类型制造企业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庆龙[5](2020)在《新时期CFO的角色与胜任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探讨了新时期下企业CFO的角色定位及胜任能力。认为面对环境变化,CFO应转变为财务转型的推动者、战略决策的参谋者、企业的价值管理者、风险管控者、CEO的合作伙伴、社会诚信道德的扞卫者等角色。为胜任这些角色,CFO新时期应拓宽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具备数据决策服务能力、赋能与跨组织协同能力、会计信息系统顶层设计能力、持续的创新与学习能力等技能。
任晓东[6](2020)在《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类特殊的城市,研究它的产业结构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意义。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数目众多,这些城市的发展主要依托城市资源,经济的粗犷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的历史问题相互碰撞,已经形成了高度依赖资源的畸形结构,迫切需要寻找一条转型路径。产业结构优化作为转型核心,发挥它的驱动力是实现转型的根本。论文以再生型资源型城市为研究视角,以盘锦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依据;其次,深入分析了盘锦市目前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虽然盘锦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有了一定成效,但是较直观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资源依赖性强,产业链延伸度不足、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迟缓等;再次,运用灰色定权聚类和偏离份额两种方法从盘锦市的主导产业现状、城市发展格局和区域政策的角度进行主导产业选择,结果表明:盘锦市作为再生型资源型城市,适应现阶段发展的主导产业有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共四个产业;接下来,运用灰色动态线性规划模型预测盘锦市未来的产业结构发展走向并得到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结合主导产业选择得到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将资源深加工技术升级为战略重点,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通过区域物流、交通运输和新兴服务业的带动,让盘锦市第三产业向高附加值化发展;最后,结合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对盘锦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合理对策建议。研究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不仅有利于促进盘锦市经济发展,而且对于处于其他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向再生型转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林之豪[7](2020)在《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开展军民融合式发展是统筹国防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现实要求。随着科技在武器中的含量越来越高,军工技术的先进程度已经直接影响国家安全,武器装备作为重要的军品消费,通过开展军民融合,发挥军工技术的溢出效益,同时积极汲取社会优质资源进入国防领域,减少重复技术研制。因此,本文以武器装备全寿命作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如何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理解军民融合的物质载体与融合方式,提升融合效率。据统计,85%以上的军工技术能够转化为民用技术,具备重要的军民转化融合基础。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与预期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答。譬如,哪些因素制约了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又有哪些原因驱动“军转民”与“民参军”融合主体的积极性等等,这些都需要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角度来做出分析。本文共有八个章节,从现有文献来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剖析军民融合的内容较少,本文以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绪论。主要就军民融合背景与研究思路进行介绍。第二章,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本章将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本文的分析对象与问题,并对目前发表的军民融合文献进行梳理,介绍文献所运用的经济学理论,再对相关军民融合文献与理论进行评述,以明确本文所主要运用的方法。第三章,分析发达国家的军民融合模式。本章是对美国与日本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进行概述。总结美国的军民融合模式,国会与行政机构相互配合,国会出台法律法规赋予联邦政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权力,联邦政府通过执行多项计划政策帮助企业;日本的军工研制能力基本“沉淀”至民营企业中,军方大规模采购民营企业研制品,将军事支出传导到社会经济中。本章利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两国数据,实证检验了美国与日本的国防军事部门支出对人均GDP的影响,结果证明美日两国所构建的军事体制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通过不同方式的军民融合将军事支出的经济效应传导至社会领域,发挥国防经济效益。第四章,中国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本章主要概述中国军民融合的实践情况与武器装备全寿命的各个不同阶段,从而为接下来重点分析全寿命中开展军民融合做好铺垫。第五章,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武器装备可继续参与到生产过程的主要原因在于物质载体丰富性与可交易性,使得实现剩余价值成为了可能。军民融合难点在于军标与民标的标准异化导致融合不畅,本章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建立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军标与民标差异模型,为前期阶段军工项目的立项与设计提供借鉴。第六章,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企业主体的能动性得到释放,本章构建了VECM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社会领域中技术成交额对于经济具有正向持续性的影响作用,这是军民跨域融合的前提基础。开展武器装备全寿命下“民参军”就要调整生产关系,国防军工将作为社会分工中的重要部分;同样,社会分工中通过竞争产生的优质企业,以技术创新作为比较优势争取国防部门的采购合同,作为国防分工的一部分。本章也利用委托—代理合同模型,分析了军方与社会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所需要注重的地方。国防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双轨融合互动,能在动态的竞争中,填补军费投向不足下的结构性稀缺技术。第七章,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开展“军转民”的军民融合,核心在于将军工技术从国防领域向社会生产部门转移,延续军工技术的使用价值。中国目前“军转民”主要由以军工集团为主的国有企业推动,本章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达到军工研制单位与社会企业的博弈平衡,并与第五章中三种不同条件下的军标与民标划分相结合,为“军转民”提供路径选择。最后,中国军民融合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主要在于中国军民融合的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由军工集团负责,而军工集团作为重要的国有企业,实行全民共享,增加社会共同利益,这也是中国开展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的。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各章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本文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武器装备的特殊性决定生产过程可延续。现代国防更要求资源的汲取与协调能力,以往军方从军品制造企业中采购,作为生产过程中最后一环,完成了生产消费。开展军民融合,是要增加装备的价值实现渠道。将技术重新参与到生产过程是重要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载体,推动军工技术作为生产资料参与国民经济系统的生产循环,通过技术“民参军”与“军转民”模式,将生产过程延续。第二,分工下生产关系调整提升跨域融合。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就是让资源不局限于行政命令的科层制上下流动,也能够增强军工领域与经济社会领域中资源的横向流动。两种制度下具备了技术融合的基础,在跨域融合下发生内部催化反应。不同制度之间存在着互补与竞争,跨域融合会起到催化反应,刺激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军工技术溢出转化为全民共享机制。本文通过演化博弈论分类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如何有效实施民用化生产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增强生产力向民用领域转移,填补社会领域难以达到的技术需求;在跨域制度的融合中,催化激发出更加优质的创新技术,为军方降低搜索成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军工集团私人占有为特点,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是以军工集团为主的国有企业为主导,“军转民”所体现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是基于全民利益下的生产关系调整,将剩余价值最终实现全民共享。
王晖,王文清,王乾宇[8](2020)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中提升纳税人获得感的研究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获得感"一词迅速流行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且使用范围出现固化趋势,多用于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中纳税人(含缴费人,下同)获得感也是其共享税收改革成果的最终体现,并随税收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或强或弱。提升纳税人的获得感是税务机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集中体现,是税务机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服务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孟丕[9](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与执行。换句话说,文化产业政策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和重要保障。只有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政策的基本历程、基本经验,才能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重新出发。自1949年以来,我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探索,制定了许多文化政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问题的认识,亦产生了一些偏差,从而导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文化建设一度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甚至是中断。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文化产业从第一家音乐茶座的开设开始起步,之后经过了“二分法”以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我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有关文化改革、文化管理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2012年以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开始步入新阶段,文化产业政策也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这一时期,我国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修改和完善文化产业振兴法,数字文化产业得到拓展,对外文化开放成效显着,知识产权和文物保护也得到了重视。此后经过党的十八大的政策推动,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文化产业进入全面发展的轨道。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文化产业政策的指导、引领所不能分开的。可以说,我国以往的文化产业政策,总体上是正确的、科学的,它促进了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文化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和优化、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强劲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也获得了极大地满足,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加,且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缩减。但无庸讳言,以往的文化产业政策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文化产业政策的演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政策演变的基本进程、基本成绩、存在问题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健全文化产业政策的若干建议。
肖金成,陈耀,张召堂,吕拉昌,陈文丰[10](2020)在《推动园区治理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2019(第四届)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专家发言摘编》文中提出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建高质量高品质的园区。高质量高品质开发区是绿色生态开发区、平安韧性开发区、创新发展开发区和数字智慧开发区。体制创新是开发区的灵魂和动力所在。通过产城融合、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实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抢稀缺的人、抓核心技术、造磁吸环境是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抓手。通过实现"四个转变"即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低成本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变、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实现开发区转型升级。管理机构市场化、治理结构市场化、管理机制市场化、内部运营市场化、社会管理市场化是新时期开发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企业集团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企业集团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财务转型视角下的企业司库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什么是企业司库管理 |
1. 企业司库管理的外延要大于资金管理。 |
2. 司库相比财务公司更有利于发挥协同管理与战略性的资源配置功能。 |
三、为什么从财务转型视角看待企业司库体系建设 |
1. 财务转型的动因。 |
2. 财务转型的路径。 |
3. 以财务转型的视角正确认识企业司库体系建设。 |
四、财务转型视角下企业司库体系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
1. 企业司库与财务部门其他金融职能的关系。 |
2. 企业司库与财务公司的关系。 |
3. 企业司库与财务共享的关系。 |
(2)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点 |
一、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关概述 |
(一)新媒体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
1.新媒体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
2.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关原理 |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及作用 |
(三)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新媒体之间的契合性 |
1.新媒体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新窗口 |
2.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需要通过新媒体来表达 |
二、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
(一)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信息接收的挑战 |
1.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接收和民众认同践行的差距 |
2.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接收渠道主要依赖传统媒体 |
3.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接收形式同新媒体契合不够 |
(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广大民众思维的挑战 |
1.新媒体开放性致使民众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与功利化 |
2.新媒体传播中夹杂着某些非主流与多元化的价值观 |
3.新媒体信息的大量传播易使个人思考丧失独立性 |
(三)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对新媒体社会思潮的挑战 |
1.新媒体社会思潮呈现出大众性与及时性 |
2.新媒体社会思潮传播的零时差与低成本 |
3.新媒体社会思潮的“分众化传播”与“点餐式服务” |
(四)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全球新媒体发展的挑战 |
1.新媒体全球网络发展致使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
2.新媒体准入门槛低及信息把关人作用被削弱 |
3.新媒体网络技术层面问题及信息质量监管不足 |
三、新媒体时代应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挑战的对策 |
(一)利用新媒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信息接收 |
1.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接收样式以增强民众认同感 |
2.利用新媒体手段来拓展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接收渠道 |
3.创建新媒体平台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接收构造 |
(二)运用新媒体载体引导民众坚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
1.以新媒体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吸引民众思考追随 |
2.用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众价值追求 |
3.以新媒体马克思主义信仰楷模引导民众前行方向 |
(三)加强新媒体下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导 |
1.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新媒体社会思潮中的引领作用 |
2.用唯物辩证法思维分析新媒体社会思潮是非曲直 |
3.以不良社会思潮危害性为镜鉴弘扬新媒体正能量 |
(四)加强新媒体网络立法与监管以净化新媒体网络环境 |
1.加强新媒体网络立法与监管以防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
2.充分发挥舆论宣传部门以及网络信息把关人的作用 |
3.适时更新新媒体技术以维护新媒体网络信息安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三重一大”制度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政治意义 |
1.1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是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需要 |
1.2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是保障中央重大决策得以全方位贯彻执行的需要 |
1.3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
2“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作用机理 |
2.1通过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约束来显着降低代理成本 |
2.2借助集体智慧的力量来规避单个经理人的非理性决策 |
2.3通过提高重要事项论证的科学性来增进决策的质量 |
3 实施“三重一大”制度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
3.1 正确处理好集体决策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 |
3.2 正确处理好党组织与现代企业治理之间的关系 |
3.3 正确处理好决策的时效性和规范性之间的关系 |
4 结语 |
(4)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本文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相关理论 |
2.1.1 质量管理 |
2.1.2 质量管理体系 |
2.2 文献综述 |
2.2.1 ISO9000标准相关研究 |
2.2.2 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
2.2.3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相关研究 |
2.2.4 研究评述 |
3 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3.1 A企业现状 |
3.2 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
3.2.1 质量体系初期建设情况 |
3.2.2 A企业质量方针与目标 |
3.2.3 职能分配 |
3.2.4 现有质量体系文件内容 |
3.3 A企业质量体系现状调查 |
3.3.1 访谈设计 |
3.3.2 访谈调查结果 |
3.4 质量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
3.4.1 客户服务方面 |
3.4.2 纠正措施方面 |
3.4.3 预防措施方面 |
3.4.4 记录控制方面 |
3.4.5 人员情况方面 |
4 A企业质量体系优化及实施 |
4.1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原则 |
4.2 客户服务环节优化 |
4.2.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
4.2.2 引入过程能力指数 |
4.3 纠正措施环节优化 |
4.3.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
4.3.2 设计质量激励机制 |
4.4 预防措施环节优化 |
4.4.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
4.4.2 引入风险系数 |
4.5 记录控制环节优化 |
4.5.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
4.5.2 建设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
4.6 人员情况环节优化 |
4.6.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
4.6.2 应用戴明环加强员工培训 |
4.7 质量体系优化后的实施效果 |
5 A企业质量体系优化后实施效果评估 |
5.1 质量体系优化后实施效果的权重分析 |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1.2 构建判断矩阵 |
5.1.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5.2 质量体系优化后实施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A |
附录2 调查问卷B |
致谢 |
(5)新时期CFO的角色与胜任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如何正确看待新时期 |
(一)经济增长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时期 |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调整时期 |
(三)数字经济转型发展时期 |
二、CFO的新角色分析 |
(一)财务转型的推动者 |
(二)企业风险的管控者 |
(三)社会诚信道德价值的扞卫者 |
三、新时期CFO的胜任能力分析 |
(一)CFO的胜任能力 |
(二)新时期CFO的胜任能力要求 |
1. 知识要素。 |
2. 技能要素。 |
3. 特质要素。 |
四、总结 |
(6)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基础 |
2.1 产业结构理论 |
2.1.1 产业结构的概念 |
2.1.2 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 |
2.2 资源型城市相关理论 |
2.2.1 资源型城市的划分 |
2.2.2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2.2.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2.3.1 主导产业的概念 |
2.3.2 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
2.3.3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
3 盘锦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盘锦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1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2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3.2 盘锦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3.2.1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 |
3.2.2 第二产业资源依赖程度高且精细化水平低 |
3.2.3 第三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 |
3.3 盘锦市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资源型城市特征导致劳动力向第一产业聚集 |
3.3.2 石油资源依赖性难以短时间内改变 |
3.3.3 产业结构单一造成第三产业基础薄弱 |
4 盘锦市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1 盘锦市主导产业现状分析 |
4.2 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方法的盘锦市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2.1 灰色定权聚类模型 |
4.2.2 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
4.2.3 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方法的主导产业选择 |
4.3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盘锦市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3.1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
4.3.2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主导产业选择 |
4.4 盘锦市主导产业选择综合分析 |
4.4.1 基于主导产业现状的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4.2 基于资源型城市发展格局的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4.3 基于区域政策的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
4.4.4 主导产业的确定 |
5 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及方案研究 |
5.1 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及原则 |
5.1.1 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 |
5.1.2 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
5.2 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 |
5.2.1 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5.2.2 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产业结构参数预测 |
5.2.3 基于灰色动态线性规划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 |
5.3 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
6 促进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6.1 依托主导产业进行战略布局 |
6.1.1 全面建成石化精细加工产业基地 |
6.1.2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6.1.3 完善辽东湾城市功能 |
6.1.4 推动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
6.2 整合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广度 |
6.2.1 产业链延伸战略 |
6.2.2 产业一体化战略 |
6.2.3 循环利用产业链战略 |
6.3 深度优化第一产业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6.3.1 发挥水产资源优势 |
6.3.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6.3.3 建立与完善技术创新人才保障体系 |
6.3.4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盘锦市三次产业增加值 |
附录B 盘锦市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入和用电量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军民融合概念界定 |
2.1.2 武器装备、技术与社会企业概念界定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军民融合耦合机理 |
2.2.2 军民融合程度 |
2.2.3 军民融合评价体系 |
2.2.4 军民融合产业竞争 |
2.2.5 军民融合制度构建 |
2.2.6 军民融合技术与产权 |
2.3 相关经济学理论概述 |
2.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2.3.4 新制度经济学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国外军民融合模式 |
3.1 美国军民融合模式 |
3.1.1 美国军民融合历史演进 |
3.1.2 美国军民融合支撑框架体系 |
3.2 日本军民融合模式 |
3.2.1 日本军民融合历史演进 |
3.2.2 日本军民融合驱动因素与互动模式 |
3.3 美日军民融合成效与实证研究 |
3.3.1 理论基础与提出假说 |
3.3.2 数据来源 |
3.3.3 美国军费支出实证检验 |
3.3.4 日本军费支出实证检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军民融合历史与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概述 |
4.1 中国军民融合实践情况 |
4.1.1 中国军民融合各历史阶段特点 |
4.1.2 军民融合是生产组织集合 |
4.2 武器装备的特殊性:军民融合的聚焦点 |
4.2.1 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概述 |
4.2.2 武器装备的特殊性 |
4.2.3 发展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的目的 |
第五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
5.1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主体要素 |
5.2 武器装备全寿命前期阶段职能特征 |
5.3 军民技术标准构建:重构价值实现渠道 |
5.3.1 军标与民标的差异化分析 |
5.3.2 Lotka-Volterra模型在军标与民标差异的运用 |
5.3.3 Lotka-Volterra模型对军标与民标的分析结论 |
5.3.4 技术标准融合拓宽价值实现路径 |
5.4 小结 |
第六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
6.1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主体要素 |
6.2 武器装备全寿命中期阶段职能特征 |
6.2.1 技术研制过程研究 |
6.2.2 生产部署过程研究 |
6.3 军民融合基础: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
6.3.1 理论分析与提出假说 |
6.3.2 实证检验与稳健性分析 |
6.3.3 计量结果分析 |
6.3.4 分工理论下跨域融合 |
6.4 “民参军”汲取模式选择:委托——代理分析 |
6.4.1 装备采购制度建设 |
6.4.2 “军”—“民”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
6.4.3 构建“民参军”委托代理合同意义 |
6.4.4 科层治理转向多元治理模式 |
6.4.5 “民参军”驱动因素 |
6.5 小结 |
第七章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的军民融合分析 |
7.1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主体要素 |
7.2 武器装备全寿命后期阶段职能特征 |
7.3 生产过程再流通:军民融合的催化点 |
7.4 技术溢出与“军转民”治理模式选择:演化博弈分析 |
7.4.1 “军转民”技术转化治理方式 |
7.4.2 演化博弈模型 |
7.4.3 基本假设 |
7.4.4 模型构建 |
7.4.5 稳定性分析 |
7.4.6 演化博弈分析 |
7.4.7 “军转民”驱动因素 |
7.4.8 生产关系调整下的全民共享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军民技术标准融合决定生产过程可延续的深度 |
8.1.2 分工下生产关系调整提升跨域融合能力 |
8.1.3 军工技术溢出转化为全民共享机制 |
8.2 政策建议 |
8.2.1 营造宽松的社会创新环境,提高技术交易平台作用 |
8.2.2 在前期研制阶段设置技术转换端口,开展研发方案竞争 |
8.2.3 优化国防军工领域准入机制,扩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中提升纳税人获得感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纳税人获得感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一)纳税人获得感的概念 |
(二)纳税人获得感的特征 |
1. 差异性。 |
2. 可变性。 |
3. 社会性。 |
(三)纳税人获得感的分类 |
1. 按属性分类。 |
2. 按强弱分类。 |
3. 按方向分类。 |
4. 按感知程度分类。 |
5. 按现实分类。 |
二、提高纳税人获得感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一)获得感与安全感(守法感)的关系 |
(二)获得感与义务感(贡献感)的关系 |
(三)获得感与认同感(满足感)的关系 |
三、当前税务机关在提高纳税人获得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重物质,轻心理 |
(二)重结果,轻过程 |
(三)重形式,轻实质 |
(四)重服务,轻法治 |
(五)重减税,轻减负 |
四、切实提高纳税人获得感的对策建议 |
(一)物质与心理并重,满足多维获得需要 |
(二)结果与过程并重,改进措施提高质效 |
(三)形式与实质并重,实现方式方法创新 |
(四)服务与法治并重,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
(五)减税与减负并重,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港台及国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文化观、文化政策 |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三)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难点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看法 |
(二)毛泽东等党的领袖的文化观及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看法 |
(三)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的实践基础 |
(一)革命时期及建国头三十年文化建设的相关经验 |
(二)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影响 |
(三)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的探索与成长(1978-2011) |
一、20世纪80年代文化经济的兴起与相关管理政策(1978-1990) |
(一)广告业及文化娱乐业的出现 |
(二)文化领域改革与事业单位的转型 |
(三)文化艺术商品和产业属性的确认 |
(四)“文化市场”地位的承认 |
二、20世纪90年代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相关管理政策(1991-2000) |
(一)“文化经济”概念的正式提出 |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系统开展 |
(三)文化产业司的设置 |
(四)流行文化的蓬勃发展 |
三、“文化产业政策”的正式提出及其重要意义(2000) |
四、文化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2001-2011) |
(一)文化发展“二分法”的规定 |
(二)“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和定位 |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与推进 |
(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 |
五、新世纪前十年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推行的成效与不足 |
(一)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绩效 |
(二)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的全面深化(2012-至今) |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
(一)国内形势的变化 |
(二)国际形势的变化 |
二、新形势下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 |
(一)《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制订 |
(二)数字文化产业的拓展 |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
(四)“原创精品出版工程”和“五个一百部”的实施 |
(五)立足于文化自信的对外文化开放 |
(六)对知识产权、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 |
三、文化产业政策调整的成效与不足 |
(一)推行成效 |
(二)问题与不足 |
第四章 今后健全文化产业政策的若干建议 |
一、文化产业政策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一)国家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 |
(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三)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
(四)文化产业产权及其他相关问题 |
二、健全文化产业政策的具体举措 |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
(二)明确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确保文化产业公平 |
(四)明确政策主体的职责,健全文化产业组织管理机制 |
(五)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拓展国际文化市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推动园区治理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2019(第四届)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专家发言摘编(论文提纲范文)
开发区的体制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
(一)体制创新是开发区的灵魂和动力所在 |
(二)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 |
京津冀产业园区治理提升思路 |
(一)产业园区承担的重要功能 |
(二)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 |
(三)产业园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
(五)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
新时代开发区发展路径解析 |
(一)开发区建设方针的演变和提升 |
(二)新时代开发区发展路径与选择 |
开发区现代化治理历程、模式与路径 |
(一)开发区现代化治理历程 |
(二)开发区治理模式 |
(三)开发区治理路径 |
新时期开发区市场化之路 |
(一)开发区市场化内涵 |
(二)影响市场化进度的关键因素和主要问题 |
(三)推进开发区市场化的建议 |
四、我国企业集团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财务转型视角下的企业司库管理研究[J]. 张庆龙,张延彪. 财会月刊, 2022(01)
- [2]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 宫亚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三重一大”制度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分析[J]. 皮成功. 中国商论, 2020(22)
- [4]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黄立涛.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5]新时期CFO的角色与胜任能力研究[J]. 张庆龙. 商业会计, 2020(12)
- [6]盘锦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任晓东.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7]武器装备全寿命中的军民融合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D]. 林之豪.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8]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中提升纳税人获得感的研究与思考[J]. 王晖,王文清,王乾宇. 财政科学, 2020(05)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政策演变研究[D]. 孟丕.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推动园区治理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2019(第四届)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专家发言摘编[J]. 肖金成,陈耀,张召堂,吕拉昌,陈文丰. 经济与管理,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