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原始性

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原始性

一、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原始性(论文文献综述)

高子涵[1](2021)在《楚雄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色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永仁位于滇中北部,从古至今一直担任着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永仁因俚颇支系的赛装节吸引着国内外学者、游客的关注,永仁彝族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此时对服饰的研究成为重要的课题。色彩是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服饰的风格,还是一个民族文化观念的显性表现。服饰色彩文化作为一定时代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不同的民族,服饰色彩也总是各具个性。尽管现代科技发展导致国际间的交流增多,全球服饰色彩有趋向于同一的倾向,但世界各民族都会保持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色彩。俚颇和诺苏两支系作为永仁代表性支系,服饰具有永仁独特的风格。通过对服饰形制及纹样题材的阐述后,可以看出永仁彝族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的信仰在服饰中均有体现;从服饰整体色彩风格到装饰性色彩的分析,系统梳理了永仁彝族服饰色彩,总结出永仁彝族服饰常用邻近色、对比色搭配;结合两支系服饰色彩特点,分析色彩要素的运用、色彩的视觉效果等方面,归纳出永仁彝族女性服饰的设色规律,进而通过地理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因素探讨永仁彝族设色观念。永仁彝族服饰色彩风格是对本民族生活题材和主题的反映,表现了本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李雨耕[2](2021)在《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神是民间重要的自然神之一,由此衍生出的火神信仰以及相关的祭祀仪式活动在我国分布广泛,不同地区因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形式。在这其中,位于河南省东部的商丘地区的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活动因其形成历史久远、祭祀仪式环节完整、文化内涵与时俱进等重要原因,受到当地及周边地区民众以及政府部门的认可,进而得以广泛传播。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作为地方民俗文化的生动展示,可以视为一种有地域性特色的理解地方社会文化的现实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篇论文以传播仪式观理论为基础,以商丘地区的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为研究对象,借以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将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进行研究。笔者首先对商丘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祭祀仪式的时空场域进行分析,祭祀仪式的时间选择呈现出节日与日常的两种特征;祭祀仪式的空间是在豫鲁苏皖四省间的整体文化空间下,以火神台为中心,由各具特色的小空间构成;其次,祭祀仪式的参与角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人们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对祭祀仪式活动进行个人化意义的解读与传播;然后,对祭祀仪式活动中的一系列物象符号、行为符号所构所构建出的文化符号系统及其象征意涵进行解读;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作为地方性的民间信仰仪式活动,以地方文化为基础,在与其他文化交流借鉴的过程中,衍生出自身独有的传播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仪式活动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迁,呈现出娱神娱人、多种需求交织等特点;其功能在实践生活中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蕴含着地方维系、情感聚合、民众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作用。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是地方“小历史”、“小传统”的体现,对其研究有助于我们去观察这一地方性的信仰仪式活动对于地方民众与社会的影响,并以此反观其背后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将这一地方性的民间信仰仪式活动置于国家这一宏观的语境之下,引导其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传承与发展。

郑容坤[3](2021)在《闽南民间信仰的社会治理支持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于菁竹[4](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研究表明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熙噶才忠[5](2020)在《丝路青海道多民族民俗节日的狂欢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河湟花儿会、民和三川土族纳顿、黄南藏族六月会、德都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等几大丝路多元文化影响下不同民族的狂欢节日为研究对象,从民俗文化学视角着眼,运用狂欢理论、民俗学语境理论和阈限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文献爬梳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与主题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对这几大民俗节日的狂欢特质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阐释节日作为一个特殊时空,在丝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是如何自成一体发展并传承多民族民俗文化精粹的。并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狂欢一角走进深邃繁茂的丝路民族文化之林。第一章从丝路青海道源远流长的历史入手,通过追溯青海道的历史渊源,来全面了解这里多民族民俗节日的生成环境与生存机制,进而分别介绍河湟花儿会、民和三川土族纳顿、黄南藏族六月会、德都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基本概况,为分析研究这几大民俗节日的狂欢特质奠定基础。第二章在结合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和研究青海道的河湟花儿会、民和三川土族纳顿、黄南藏族六月会以及德都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所共有的原始性、时令性、仪式性、传承性等特征来详细解读各个节日涵纳其中的狂欢特质。第三章分把酒狂欢,狂欢本色与狂欢特色三路,细致论述了青海道狂欢节中的狂欢性与主要精神内涵。从狂欢场域的空间到狂欢中的人,从尽情畅饮的酒到放肆的欢笑去发现青海道狂欢节显乎于外的狂欢精神;从美美与共、多元交融到和而不同、礼俗同构发现青海道狂欢节独特内隐的狂欢气质。第四章主要从文化与情感两方面论述丝路青海道几大民俗节日的功能,认为这几大民俗狂欢节日在不断的成长与发展中早已同民众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对该地区凝聚和维系族群向心力,稳定社会秩序,以及宣泄民众情感和调适身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余论部分是由丝路青海道狂欢节反思狂欢理论。认为文化兼容与文化传承在丝路青海道的狂欢节中成为超越了力求叛逆的共同的精神信念。狂欢世界需要创造力,但更需要发轫其中的狂欢精神脉脉相承。或许,放在当下的世界,放在全球性多元文化背景下让狂欢节继续代表狂欢,它依然是区别于日常生活的“非常态”,但其背负的使命已不再是颠覆世俗的黑暗,而是在现实之外憧憬精神与心灵的乐园,建构自己的文化驿站。本文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绪论、正文四章、参考文献和附录,论文总字数为7万余字。

王海霞[6](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俞晖[7](2019)在《靖州地笋苗族民间信仰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开始活跃在现代社会中,尤其在乡村社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民间信仰是乡村社会的根,聚落社会的灵魂。人在做,神在看——是聚落社会人们行为规范的一把“戒尺”。它丰富了乡村社会的治理方式,弥补了法律制度的缺陷,成为乡村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成为聚落社会秩序的核心机制。然而民间信仰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仍然摆脱不了“愚昧”“落后”“封建”的形象,大多数人们将民间信仰定位为“旧思想”“落后的文化”“迷信”等。并没有认识到民间信仰其实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且这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与社会文化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日常生活,生计方式,思想观念,人生习俗及岁时节庆中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社会规约功能。地笋苗寨是一个位于湘黔边境且由移民组成的聚落,其中主要大姓有吴、何、刘、栗、丁等,大多从江西和贵州等地迁来。在这样一个组织群体繁杂且法律制度难以渗透的特殊聚落中,居民能有序地利用与分享内部资源,齐心协力抵抗外来侵略,并融洽经营好邻里关系。民间信仰在其中发挥的规约作用不可小觑。所以本论文力图从与地笋苗寨民众息息相关的各方面入手,来探究民间信仰是如何与特定的社会文化互动并发挥作用的。主要是在对地笋民间信仰基本类型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与民众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人生习俗、岁时节庆的互动进行梳理,从而窥视民间信仰在地笋苗寨社会中的归序功能,并力图通过对民间信仰这些正向功能的揭示来从观念上改变人们对民间信仰的“偏见”。其得出结论为我们应该用客观、辩证的眼光来对待民间信仰,并尽己之力积极引导民间信仰健康的发展,以让其更有效地发挥在聚落社会秩序维护方面的功能。这样做并不是提倡造神,而是创建一个有信仰的社区,有信仰的乡村,这样才能使乡村更有秩序,从而加速助推乡村振兴。

陈琼[8](2018)在《湘南地区汉族丧葬仪式的宗教人类学研究 ——以祁东县Z村为例》文中提出丧葬仪式是四大人生礼仪之一,是一种历史久远而广泛存在的宗教信仰仪式。通过丧葬仪式的研究,可以发现一个地区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宗教的意义内容、以及宗教表达方式等问题。湘南地区处于湘桂走廊的古商道上,是楚文化与南越文化相交融的地方,由于历史积淀、人文生态、自然环境、生计模式的原因,该地区的丧葬仪式有汉民族的共性,又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本文以湘南地区一个普通汉族村落的丧葬仪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田野调查,结合史料典籍和访谈,从宗教学、人类学、民族学的视角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湘南地区的丧葬仪式是集儒释道三教与巫楚特色民间信仰于一体的表述实践。它具有强烈的文化权威力量,构筑了一个二维一体的时空宇宙观念。通过口传、仪轨的实践表述方式,表达了湘南地区人们的族群、宗族、宗亲历史文化认同,以及个体道德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规范、村落集体的共同价值三个层面的伦理道德认同。仪式的传承既有内在宗教文化动力,又有外部世俗力量的驱动,是民众的不可或缺文化诉求。本文的分析解释了丧葬仪式在与人的互动关系中传承至今之充分理由,并分析了在新的场域中,人们的处境问题,这些印证了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中宗教文化存在的多样性特征和现代化变迁。丧葬仪式是我们认识和研究湘南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湘南地区的丧葬仪式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该地区民间信仰的存在状态,同时还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宗教政策提供一份重要的参考。

王润霖[9](2018)在《贞丰县布依族祭田仪式音乐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贵州省贞丰县布依族“六月六”祭田仪式当中的音乐,该音乐事象是布依族民族宗教信仰体系下的仪式行为,凝结着布依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对于这一历史悠久、延传至今、盛大隆重的民族节日,目前学界的关注度不高,研究程度较浅,研究资料匮乏。其主要原因是贞丰县地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文化差异及语言不通等等。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考察,收集和整理了大量一手资料,再结合仪式音乐理论研究的方法,对祭田仪式音乐进行深入的文化阐释。祭田仪式音乐有着特殊的文化生境,贞丰县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村落布局为民族文化创造了生存空间。祭田仪式与布依族的原始信仰、农耕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追溯到我国古代民间祭祀神农氏的传统。祭田仪式中的所有音声共同构成了“音声境域”,主要音乐产品——摩经音乐主要根据唱词复沓、五声调式下的平衡性和“依字行腔”三大原则构成。摩经分为高派与平派,其音调分为“大摩”与“小摩”。主位音乐观念体现了“乐者,德之华也”和“乐,所以修内也”两种音乐观念。摩经音乐具备原始性、宗教性和“非乐性”三种文化属性,使得祭田仪式音乐具有营造气氛、通神达灵、以乐抒情、以乐娱人、社会维护等功能,对布依族社会和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黄璜[10](2017)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探索者 ——李子贤学术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李子贤先生一生致力于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尤精于少数民族活形态神话研究,成就卓着。在55年坚持不懈地对少数民族神话进行实地田野调查中,发掘并呈现了云南这个至今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研究,建构、形成、发展和完善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活形态神话”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活形态神话存在的四种形态,探讨了活形态神话与其存续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关联,并将云南少数民族中的活形态神话与台湾、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区的相关神话进行国际视野的比较研究,探讨其共性、个性及原因。李先生涉猎广泛,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能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和神话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及方法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进行跨学科研究。李先生参与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之后,又从民俗文化学的视角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展开研究,形成其深具全局观、整体观的研究视野和学术思路,对民族民间文学领域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深具学理性的反思,并指明了新的研究路向。李先生在从事少数民间文学研究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现代适应,并付诸实践。同时,李先生以云南大学为中心策划主持了诸多国际学术会议,对国内外学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民俗文化及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本文从李先生学术研究的渊源、成果、方法和影响几个方面展开,尝试梳理先生的研究成果、研究特色、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学术影响和人格魅力。以述为主,评述结合,辅以口述史访谈的方式,力图呈现李先生深广卓着的学术成就,志在富民的学术情怀和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

二、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原始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原始性(论文提纲范文)

(1)楚雄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1.目的
        2.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国内外现状
        1.国内现状
        2.国外现状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楚雄永仁彝族地理文化背景概况
    (一)楚雄永仁彝族地理环境概述
    (二)楚雄永仁彝族历史发展概述
    (三)楚雄永仁彝族文化习俗概述
    (四)永仁彝族代表支系
    (五)本章小结
二、永仁彝族女性服饰概述
    (一)俚颇支系女性服饰
        1.服饰形制特征
        2.丰富的刺绣纹样题材
    (二)诺苏支系女性服饰
        1.服饰形制特征
        2.经典的纹样题材
    (三)本章小结
三、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色彩分析
    (一)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色彩模型构建
    (二)俚颇支系女性服饰色彩分析
        1.俚颇支系女性服饰整体色彩风格
        2.俚颇女性服饰色彩的装饰表现
    (三)诺苏支系女性服饰色彩分析
        1.诺苏支系女性服饰整体色彩风格
        2.诺苏女性服饰色彩的装饰表现
    (四)本章小结
四、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设色规律
    (一)色彩要素运用
    (二)色彩视觉效果
        1.装饰技法
        2.色彩搭配
        3.色块面积
        4.色彩肌理
    (三)本章小结
五、永仁彝族服饰设色观念及成因分析
    (一)永仁彝族服饰的设色观念
        1.多元文化的融合
        2.民族性格的塑造
        3.多重功能的并存
    (二)自然环境对永仁彝族色彩的影响
        1.光照强度
        2.物种资源
    (三)人文环境对永仁彝族色彩的影响
        1.历史文化
        2.民风民俗
        3.经济贸易
    (四)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表

(2)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六、研究基础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火神信仰与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源流
    第一节 由自然到神明:火神信仰概述
    第二节 由信仰到仪式:商丘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的溯源
        一、商丘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的生成环境
        二、商丘火神信仰与祭祀仪式发展源流
    第三节 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程式
        一、仪式准备:自发的民间筹备与官方的组织化筹备
        二、进入仪式:迎火神、祭火神
        三、仪式尾声:酬火神与朝台狂欢
第二章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传播的时空表征
    第一节 狂欢与日常: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时间表征
        一、狂欢背后的农耕礼仪规约
        二、民众的日常时间选择与诉求
    第二节 台上与台下: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空间表征
        一、火神台上:节庆与日常的共同空间选择
        二、火神台下:从酬神到娱人的“朝台”空间
第三章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中的参与者
    第一节 政府与民间代表人员:角色的扮演与转换
        一、政府由“直接管理者”到“隐性助推者”
        二、逐渐“消失”的民间代表
    第二节 被聚焦的神职人员
    第三节 多种诉求的参与者
        一、信仰与友谊交织的女性小群体
        二、虔诚的香客
        三、承袭家庭传统的信仰者
        四、有功利欲求的祈愿者
        五、利益使然的商贩与走马观花的游客
第四章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中的符号意涵
    第一节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中的物象符号
        一、火神爷塑像:仪式首要媒介
        二、民间贡品:民众愿望的朴素表达
        三、香:人神交流的依托媒介
        四、烟花爆竹:民众召集与气氛渲染
    第二节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中的行为符号
        一、固定的敬神行为:信仰的直接表达
        二、多样的行为符号:仪式内涵的外显
第五章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传播内容阐述
    第一节 微观的“非理性”狂欢与宏观的诗意生命追求
    第二节 神圣性建构:“生存焦虑下的心灵皈依”与“祖先崇拜”
    第三节 现实观念建构:“正义文化”与“奉献文化”
    第四节 宗教、文化与原始信仰的交融
    第五节 古朴自然的生态价值观
第六章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变迁与功能
    第一节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变迁
        一、“娱神为主”与“人神共娱”
        二、作为传播媒介的火神信仰祭祀仪式
        三、生活需求到文化需求的转向
    第二节 火神信仰祭祀仪式活动的功能
        一、作为集体记忆与情感聚合的民间信仰仪式活动
        二、民间信仰仪式内涵与现代化行为秩序规约
        三、国家背景下“小传统”、“小历史”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三、蜡染制作工艺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小结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一、保家纹
        二、马蹄纹
        三、锅圈纹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小结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小结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小结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小结
结论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丝路青海道多民族民俗节日的狂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思路、理论、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学术目标、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丝路青海道的狂欢节
    第一节 源远流长青海道
    第二节 漫闻花儿断续长
        一、山野歌喉
        二、花海狂欢
    第三节 神舞癫狂六月会
        一、虔诚献祭
        二、献祭狂欢
    第四节 社鼓逢逢跳纳顿
        一、三川祈告
        二、纳顿狂欢
    第五节 大野雄风那达慕
        一、朝霞礼赞
        二、牧野狂欢
    小结
第二章 丝路青海道狂欢节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原始性
        一、古道遗风
        二、鼓乐歌舞
        三、奔者不禁
    第二节 时令性
        一、自然律令
        二、人文时序
    第三节 仪式性
        一、狂欢庆典
        二、过渡礼仪
    第四节 传承性
        一、连续与循环
        二、稳定与再生
    小结
第三章 丝路青海道狂欢节的精神内涵
    第一节 把酒狂欢
        一、集聚欢庆之酒
        二、歌舞仪式之酒
        三、竞技活动之酒
    第二节 狂欢本色
        一、狂欢的场
        二、狂欢的人
        三、狂欢的心
        四、狂欢的笑
    第三节 狂欢特色
        一、多元交融
        二、和而不同
        三、礼俗同构
        四、信仰至上
    小结
第四章 丝路青海道狂欢节的功能
    第一节 文化功能
        一、展演与传承
        二、认同与维系
        三、象征与建构
    第二节 情感功能
        一、时序与调适
        二、秩序与宣泄
        三、礼序与娱乐
    小结
余论 从丝路青海道狂欢节反思狂欢理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一、体裁类型
        二、题材类型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一、唱词韵式特点
        二、唱词韵律个性
        三、语言演唱特色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一、学校教育传承
        二、激活民俗传承
        三、传统歌唱延续
        四、媒体化新视界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结论
    一、研究之结论
    二、传承之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附录三 图目录
    附录四 图表目录
    附录五 谱例目录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后记
附图

(7)靖州地笋苗族民间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由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述评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外国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第二章 地笋苗寨概况
    第一节 自然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人口流源
    第三节 民族文化构成
        一、社会状况
        二、生计方式
        三、价值观念
第三章 地笋民间信仰的基本类型
    一、地笋苗寨的神灵崇拜
    二、地笋苗寨的自然崇拜
    三、地笋苗寨的祖先崇拜
    四、地笋苗寨的牛崇拜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民间信仰
    第一节 衣食住行医与民间信仰
        一、衣
        二、食
        三、住
        四、行
        五、医
    第二节 人生习俗与民间信仰
        一、婚礼习俗
        二、建房习俗
        三、丧葬习俗
    第三节 岁时节庆与民间信仰
第五章 地笋民间信仰对社会秩序的规约
    第一节 规制聚落内部资源利用与分享
    第二节 阻止外来力量掠夺聚落资源
    第三节 归序地笋社会组织
        一、家庭内部
        二、家族之间
        三、姓氏之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靖州地笋民间信仰田野调查图片

(8)湘南地区汉族丧葬仪式的宗教人类学研究 ——以祁东县Z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丧葬仪式研究现状
        一、关于宗教仪式的研究
        二、关于丧葬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和内容
        三、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湘南丧葬仪式之田野描述
    第一节 Z村的地理、人文环境与宗教信仰概况
    第二节 Z村的丧葬仪式过程
        一、死前预设之仪
        二、初丧与入殓之仪
        三、停灵期间之仪
        四、出殡与葬后之仪
第三章 丧葬仪式之宗教因素与地域特色
    第一节 儒教与丧葬仪式
    第二节 佛教、道教与丧葬仪式
    第三节 湘南民间信仰与丧葬仪式
        一、图腾崇拜:农耕文化
        二、夜歌声声:巫风楚音
        三、火神崇拜:祝融信仰
    第四节 儒释道与湘南民间信仰的糅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丧葬仪式的地方文化表达与实践
    第一节 丧葬仪式与文化权威
    第二节 丧葬仪式与时空观念
        一、意象性时间观
        二、阴阳世界的关联
        三、阴阳世界的互动
    第三节 丧葬仪式与文化记忆
        一、基于口传表述的集体记忆
        二、基于仪轨表述的集体记忆
    第四节 丧葬仪式与伦理隐喻
        一、个人道德之体现
        二、社会公德之体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丧葬仪式之变迁
    第一节 变迁背景概述
    第二节 变迁现象透视
    第三节 变迁原因分析
        一、行政权力的在场
        二、神圣性的衰减
        三、结群形式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夜歌节选)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贞丰县布依族祭田仪式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四、研究的理论范式与方法
第一章 祭田仪式文化生境
    第一节 贞丰县布依族概况
        一、布依族简介
        二、贞丰县地理人文环境
        三、自然景观及民族艺术概况
    第二节 祭田仪式历史考察
        一、原始农耕文化
        二、信仰与宗教
        三、“六月六”与祭田仪式
第二章 贞丰县纳孔村祭田仪式个案
    第一节 祭田仪式背景
        一、仪式场域
        二、仪式人员
    第二节 仪式过程
        一、村祭
        二、家祭
        三、仪式流程图
第三章 祭田仪式音声形态分析
    第一节 音声境域
        一、咒语
        二、摩经
        三、器声
        四、其他音声
        五、音声声谱
    第二节 唱词研究
        一、唱词类型
        二、唱词形态
    第三节 音乐形态分析
        一、旋律形态
        二、节奏与节律
        三、结构形态
    第四节 平衡原则
    第五节 腔词关系
第四章 祭田仪式音乐文化概念
    第一节 音乐文化核心概念界说
        一、“歌音”
        二、高派与平派
    第二节 音乐文化核心观念探析
        一、“乐者,德之华也”
        二、“乐,所以修内也”
    第三节 音乐文化核心属性概括
        一、原始性
        二、宗教性
        三、“非乐性”
第五章 祭田仪式音乐文化阐释
    第一节 祭田仪式音乐的隐喻与象征
        一、祭田仪式音乐中的隐喻
        二、象征性的神系符号
    第二节 祭田仪式音乐功能
        一、营造气氛
        二、通神达灵
        三、以乐抒情
        四、以乐娱人
        五、社会维护
    第三节 祭田仪式音乐文化动态
        一、祭田仪式音乐所面临的挑战
        二、祭田仪式音乐所拥有的机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探索者 ——李子贤学术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1、民间文学研究
        2、神话学研究
        3、李子贤学术研究
    (三) 研究方法
一、学术渊源
    (一) 建水文化的熏陶
    (二) 转益多师、博采众长
二、理论思考
    (一)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开创
        1、民族民间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2、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新论题
        3、“活态文学”与“活态文化”的探讨
    (二) 神话学理论的创新
        1、中国神话学理论的发展
        2、神话王国的探寻
        3、活形态神话理论的建构
三、方法探索
    (一) 整体观
    (二) 比较方法
    (三) 综合研究
    (四) 田野调查
        1、国内田野调查
        2、国外田野调查
四、学术影响
    (一) 学界的评价
    (二) 学术的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李子贤论着分类目录
附录二 李子贤:神话王国的发现与探寻
附录三 李子贤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所学术座谈
附录四 李子贤:当下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承状态与研究视阈
致谢(代后记)

四、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原始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楚雄永仁彝族女性服饰色彩研究[D]. 高子涵. 云南艺术学院, 2021(02)
  • [2]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商丘火神信仰祭祀仪式研究[D]. 李雨耕. 兰州大学, 2021(02)
  • [3]闽南民间信仰的社会治理支持功能研究[D]. 郑容坤.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丝路青海道多民族民俗节日的狂欢性研究[D]. 熙噶才忠.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6]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靖州地笋苗族民间信仰研究[D]. 俞晖. 吉首大学, 2019(02)
  • [8]湘南地区汉族丧葬仪式的宗教人类学研究 ——以祁东县Z村为例[D]. 陈琼. 华侨大学, 2018(01)
  • [9]贞丰县布依族祭田仪式音乐研究[D]. 王润霖.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5)
  • [10]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探索者 ——李子贤学术研究述评[D]. 黄璜. 云南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原始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