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AES对PAN的沉淀富集及岩石中31种微量元素的测定

Icp-AES对PAN的沉淀富集及岩石中31种微量元素的测定

一、PAN沉淀富集、Icp-AES法测定岩石中31个微量元素(论文文献综述)

蒋硕[1](2021)在《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痕量元素铅是国际GEOTRACES计划的主要研究元素之一。环境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海洋中铅的研究可以帮助探寻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海洋中铅的时空变化与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关系。而后,伴随着研究的深入,“洋流和水团输运对海洋内部铅的迁移输运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大洋中层水和深层水的起源地,南极地区的铅的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问题是大洋铅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河流和边缘海也是开阔大洋中铅的重要来源。本文以南极菲尔德斯半岛、中国东海陆架以及热带西北太平洋作为研究区域,探讨南极冰川和中国东海陆架中铅的输出过程和通量,以及探讨洋流和水团输运对太平洋铅循环的重要作用。由于海水中铅的浓度极低(<2–200 pmo/kg)且极易被污染,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技术仍然是限制其深入研究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使用实验室自制的杆式采样器、抛甩式鱼竿采样器和X-Vane采样器采集天然样品,并将X-Vane采样器与GEOTRACES认可的采样器进行了互校,确保样品采集的准确性。使用Neptune MC-ICP-MS进行铅的检测。对于海水中铅浓度的分析,在实验室内再现了NTA树脂联合同位素稀释法的前处理流程,全流程空白仅为1.3 pmol/kg,对国际互校样品SAFe S和D2的浓度分析值也与推荐值完全一致,表明本文的测量技术可靠且适用于极低浓度的样品中铅的分析。对于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分析,首先探究了Presep?Polychelate树脂对天然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富集能力,并联合AG1-X8树脂优化了海水中铅同位素的前处理流程。全流程的回收率接近100%,不存在同位素分馏。并与MIT-Boyle实验室开展了铅同位素方法的互校,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2015年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调查中,冰雪中的溶解态铅(DPb)的浓度为3.6–8.0 pmol/kg,比历史上南半球铅排放的巅峰时期(1960–1980年)降低了5–10倍,但仍高于自然来源的铅的含量(1.9–2.4 pmol/kg)。河流的DPb浓度为0.3–14.0 pmol/kg,主要受冰雪融水、冰川融水以及当地人为活动的影响,受地下水(2.0–2.8 pmol/kg)的影响较小。海湾的DPb浓度范围变化较大,为6.6–843.0 pmol/kg,高浓度DPb出现在船舶舶运区,低浓度DPb出现在近岸冰川融水影响的区域。冰川融水的DPb浓度与消融冰川形成的年代有关。自1884年以来,南半球人类活动排放至南极地区的铅都记忆并埋藏在冰盖中。在全球变暖和冰川消融的背景下,该部分“埋藏铅”将被逐步释放至南大洋中。根据通量计算,当前通过大气输运并沉降至南大洋的DPb通量约为2.8–5.6 t/yr,通过冰川消融进入南大洋的DPb通量约为0.6–0.8 t/yr。冰川消融的反馈不仅体现在铅通量上,更包含不同历史时期铅的“指纹”记忆的再输入,铅同位素的变化将使南大洋海水中铅来源的辨别难度增加。伴随着人类铅排放量的逐年减少和冰川损失量的逐年加大,冰川消融的影响将越来越显着。(2)在2013年8月东海的调查中,东海陆架(<200 m)DPb的浓度范围为41.9–96.7 pmol/kg,高于黑潮上游(20.0°N,40.8–70.8 pmol/kg)和东海黑潮(28.2°N,23.8–71.8 pmol/kg)的浓度值。大气沉降、外海水入侵和长江冲淡水输入是东海陆架区DPb的三大来源,其贡献比重分别为56%、44%和<1%。在陆架区域,大气沉降和水团的物理混合过程共同支配着DPb的空间分布格局。东海陆架向西北太平洋的DPb输出主要与两个过程有关,一个是沿200 m等深线的跨陆架水交换过程,另一个是通过对马/朝鲜海峡的水体输出过程。在跨陆架水交换过程中,DPb的输出通量为1.1–1.7×103 t/yr,这部分DPb主要进入东海黑潮的次表层水中。据铅同位素的结果显示,东海黑潮的深层水和底层水同样受到东海陆架的影响,虽然深层水和底层水的DPb浓度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其铅同位素的比值却与次表层水基本一致。本文推测,深层水和底层水中铅同位素的变化可能与底界面沉积物的影响有关,与前人在印度洋深层水的推测一致,“某些情况下,颗粒物中的铅与DPb可以在不发生浓度改变的情况下进行同位素的交换”。从朝鲜/对马海峡输出的DPb通量约为1.4×103 t/yr。(3)在2016年热带西北太平洋的调查中,大部分水体的DPb浓度占总可溶性铅(TDPb)的>97%。该区域上层水体中TDPb的浓度范围为16.0–70.0pmol/kg,其分布受洋流结构的限制。在北赤道流和黑潮影响的区域,TDPb呈现典型的“次表层最高值”的剖面结构,而在新几内亚沿岸潜流影响的区域,TDPb浓度显着降低,且在垂向上均匀分布。两个区域的铅同位素也有明显差异,分别呈现亚洲来源的铅和澳大利亚来源的铅的特征。在洋流的交汇区,TDPb与盐度保持一致性变化,即在水体输运过程中呈现“保守性”。“次表层最高值”的剖面结构普遍出现在中纬度的北太平洋中,结合本文与前人的观测数据,发现高值铅出现且仅出现在北太平洋的模态水和中层水中。这部分水体形成于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的上混合层,上混合层水体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亚洲国家的大气输运沉降以及边缘海的输入。而后,高值铅沿等密度面向南输运,在输运的过程中,虽然铅的浓度值发生了改变,但是铅同位素的比值却保持一致且连贯,铅同位素的特征与其它水团有明显区分。在北赤道流中,TDPb的水平输运通量为16.8–22.5×103 t/yr,该值与大气输运沉降至北太平洋的铅通量相当。伴随着北赤道流在西边界的分叉过程,一部分TDPb进入黑潮(约4.5–9.0×103 t/yr),继而重新加入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圈,另一部分TDPb进入棉兰老流(约7.8–18.0×103 t/yr),继而加入太平洋的热带环流圈或加入印尼贯穿流。该过程也实现了铅的跨海盆输运。西边界流系的水量分配同样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圈中铅的停留时间及其向其它海盆的输出分配模式可能也将发生改变。在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深层水体中,铅同位素呈现中国铅矿来源和自然来源相混合的特征。在热带西北太平洋、中高纬西北太平洋和高纬北太平洋的深层水中,来自人类活动所排放的铅约占总量的40%、63%和20%。本文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关键海区中溶解态铅的影响,讨论并量化了冰川输入和边缘海输入对大洋铅循环的贡献,也探讨了洋流对铅的跨海盆输运的携带作用。初步探索了开阔大洋中铅的保守性输运,而铅的记忆与指纹特性又可以为水体的输运途径进行示踪,在人类铅排放活动可溯的情况下,海洋中铅的行为可以为气候变化和物理海洋过程提供更有效的信息。

曹发生[2](2021)在《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资源与环境始终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地勘经费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的大背景下,这对矿产勘查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相对有限的经费、实现找矿突破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对生态环境扰动的最小化,是地质勘查面临的新挑战。探索新的经济、高效、绿色、轻便的勘查方式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由于矿床勘查评价分析主要是关注元素含量和矿物分析。便携式XRF(pXRF)具备近实时分析元素的能力,而便携式高光谱具备识别(蚀变)矿物的能力。因此,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和高光谱技术作为绿色环保、快速、经济、野外现场实时的典型代表,可能是经费有限下要实现找矿突破的高效、绿色、经济的有效解决方案。前人对二者的研究主要见于非便携式的实验室大型仪器的研究,或者对两种便携式光谱仪器往往是分别单独使用,或即使两者同时使用的话也只是二者功能的简单叠加组合,并未有关对其进行实质性的光谱技术融合方面的深入研究,无法完全体现数据融合后的冗余性、互补性、时效性和经济性,如果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多传感器所提供的冗余信息,实现多传感器信息的综合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最佳方案,将能够快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此,立题“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陵山成矿带酉阳-天柱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121201010000150011-08)、中国地质调查局能源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项目(No.DD20189507)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技基金项目(No.KJ-2016-7)资助下,在地质学、地球化学、统计学、遥感地质学、光谱学、化学计量学等多学科的指导下,分别使用pXRF对西藏安多县廷有铜矿的土壤地球化学勘探和pXRF与高光谱对黔西北地区新发现的沉积型稀土进行综合性快速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pXRF与高光谱的多源多尺度矿床快速评价方法体系,为新一轮的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提供支撑。研究得到了以下成果:(1)使用pXRF和实验室化学分析对西藏安多县廷有铜矿土壤地球化学勘探对比研究,发现pXRF测试的成矿元素与与室内大型仪器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能够很好地发现区域内的成矿元素异常,达到圈定异常的目的,具有高效、经济、无损、环保的优势,为高海拔、偏远、生态脆弱区的矿床快速评价提供了思路。(2)使用便携式高光谱仪对黔西北新发现的新类型大型沉积型稀土矿的实例勘查研究中,在采集室内高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基础上,以La元素为例,其反演结果与室内大型仪器的化学分析最佳结果误差在10%左右,能够很好的实现稀土La元素的无损快速检测,为稀土矿床快速评价提供数支撑。研究为“点”上沉积型稀土La元素的高光谱定量快速的反演研究提供了新的测试方法,为其他稀土土壤元素的光谱检测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区域面积性的高光谱稀土资源的定量反演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3)在沉积型稀土矿床快速评价中,使用pXRF与高光谱分别对沉积型稀土进行矿床快速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光谱技术融合后的综合性评价分析。①尝试性地对便携式高光谱仪与pXRF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发现二者虽然精度各有差异,pXRF目前基本达到半定量(R2达到0.92,平均相对误差25.11%,RMSE为32.41mg/kg),pXRF测试结果优于高光谱(R2达到0.73,平均相对误差32.08%,RMSE为34.70mg/kg)反演测试Y的效果,二者总体的趋势与室内化学分析的结果一致。②通过X射线光谱与高光谱(Vis-NIR)融合进行稀土元素Y含量进行预测,发现OPF-CARS-GA-ELM预测模型效果最好,其R2达到0.89,RMSE为17.71mg/kg,相对误差为14.59%。pXRF测试Y值与实验室测试Y值及OPF光谱融合估算Y值对比,三者总体趋势一致,与实验室测试Y值相比,光谱融合模型OPF-CARS-GA-ELM比pXRF效果更佳。③通过将所测的高光谱(Vis-NIR)曲线与典型矿物光谱曲线进行光谱曲线形态、主要吸收峰波长位置、吸收峰组合特征等进行了对比,从而对沉积型稀土典型剖面进行蚀变矿物识别及相对含量进行了计算,并在综合地面高光谱矿物蚀变组合与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矿床地面高光谱蚀变组合分布特征,指导矿床评价。(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加全面地发挥pXRF和高光谱各自的技术优势特点及其互补融合关系,构建了基于pXRF和高光谱的光谱多源多尺度地质-地球化学-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方法与技术融合体系,为新一轮的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吴月[3](2021)在《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固相萃取铜离子和锰离子及检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怡悦[4](2021)在《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露天金属尾矿中残留的重金属通过风蚀、水蚀等途径向环境中扩散。为了探究废弃尾矿周边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以典型金/铁矿区土壤-植物(猪毛菜)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铅同位素技术对重金属污染源进行源解析;通过同位素分馏效应揭示锌在土壤-植物体系迁移转化过程;基于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探究寡营养闭库铁尾矿库中自然定居植物—猪毛菜的生存策略,阐明尾矿土壤-猪毛菜体系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及演化过程,揭示尾矿土壤-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猪毛菜的重金属污染具有空间分布特异性。表层土壤中Pb、Zn、Cu、Cd、Cr、Ni、As 以及 Hg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29、124、42、0.47、103、39、7.64以及0.05 mg/kg,总体上呈轻度污染,其中矿业活动密集区呈中度到重度污染。土壤-猪毛菜体系中重金属主要分布于根际土及叶片,猪毛菜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为Cr>Zn>Pb>Cu>Fe>Cd,转移系数为Fe>Cd>Zn>Cu>Pb>Cr。(2)矿区206Pb/207Pb及208Pb/206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土壤1.10-1.18,2.10-2.19;尾矿 1.04-1.09,2.24-2.32;植物 1.11-1.16,2.11-2.20。尾砂是土壤及植物根部铅的最主要来源,其中对土壤铅的贡献率为43%-75%,对植物铅的贡献率为32%-50%。(3)猪毛菜地上部分富集锌的轻同位素,δ66/64Zn为-0.25%o;地下部分富集锌的重同位素,δ66/64Zn为0.17%o。锌在土壤根际迁移过程、根系吸收过程以及根部向地上部位转运过程均发生了同位素分馏效应,三种过程的Δ66/64Zn 分别为 0.26%o、-0.16%o以及 0.16%o。(4)重金属(Cu、Fe、Zn、Pb)显着影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土壤-猪毛菜体系的核心功能菌群普遍具有重金属抗性,演化形成的核心功能菌群主要包括Pantoea等溶磷菌、Methylobacterium和Sphingomonas等有机物降解菌、Rhizobium等固氮根瘤菌。(5)贫瘠铁尾矿库微生物-猪毛菜演化过程为:猪毛菜产生有机酸及类黄酮素等代谢产物以吸引促生菌到根部定殖,根际促生菌分泌吲哚乙酸(IAA)、合成铁载体等促进植物生长,内生菌则通过遗传增强后代对矿山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形成微生物-猪毛菜互惠共生体。

张卓盈[5](2021)在《花岗岩化学风化过程中的铷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Rb作为一个具有中度挥发性、流体活动性、在岩浆过程中呈强不相容性的碱金属元素,能为各种地质过程和物质源区提供制约;与此同时,87Rb是放射性母体,经典的Rb-Sr定年体系在确定长时间尺度的地质体年龄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研究认为特定地质年代下Rb同位素比值是一个定值(87Rb/85Rb=2.593),但87Rb/85Rb相对质量差Δm/m约为0.023,理论上不同的地质过程应该存在同位素分馏,可将Rb同位素视为一个稳定同位素体系。然而,受化学纯化流程和质谱分析精度的制约,Rb同位素发展相对缓慢。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利用Rb同位素的中度挥发性特征来制约太阳系内部行星的演化过程。地质储库的Rb同位素组成是否存在差异;不同地质过程,尤其是表生地球化学过程Rb同位素组成是否存在分馏;Rb同位素分馏能否为示踪Rb的地质过程提供更多有用信息,这些基础性的问题目前仍然没有答案。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建立简单高效的化学纯化及质谱测定方法;随后测定多种类型国际标样的Rb同位素组成,了解不同地质储库的Rb同位素组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地质过程中的Rb同位素分馏,探讨相应的分馏控制机理。谨慎的化学前处理方法及质谱测定流程是获得高精度Rb同位素组成结果的基本前提。Rb同位素化学纯化最大的难点在于,Rb与Na、Ca、Ti,尤其是K元素在传统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分配系数相近,无法使用一根阳离子交换柱将目标元素Rb完全与基体元素分离开。考虑到锶特效树脂在1~3 mol/L HNO3溶液中,Rb、K等元素的分配系数存在差异,将离子交换柱增高到12.7 cm,以3 mol/L HNO3为淋洗酸,可以将绝大多数基体元素与Rb、K依次分离;再转换成8 mol/L HNO3,获得Ba元素纯溶液;最后用Milli-Q淋洗分离出Sr元素纯溶液。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一根柱上实现高Rb含量的地质样品中Rb、K、Ba、Sr与基体元素的依次分离,并确保各元素回收率接近100%。然而,不同类型地质样品的化学组成往往存在显着差异,例如,低Rb含量的岩石样品往往具有较高的Na和Ca,海水赋存有极高的Na元素,仅用Sr特效树脂无法完全去除样品中过高的Na或Ca元素。因此,对于上述样品可先采用小体积(1 m L)AGMP-50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一部分可能产生基体效应的Na、Ca等基体元素,再用Sr特效树脂将Rb元素进一步分离纯化。以上化学纯化流程基本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地质样品Rb元素的分离,为高精度Rb同位素组成测定提供了技术支持。质谱测定方面,使用标准-样品-标准间插法(SSB)在MC-ICP-MS上进行了测定,对国际标样NIST SRM984溶液中的Rb同位素组成重复测定的结果显示,短期精度优于±0.03‰(2SD),外部重现性好于±0.06‰(2SD),达到目前国际最佳的分析精度。本研究还对溶样时间、目标元素回收率、上样量、上样酸度、仪器测试条件和基体元素等可能影响Rb同位素测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的因素进行评估,寻找Rb元素化学纯化和同位素质谱测定过程中的最优条件,确保Rb同位素组成的高精度测定。对不同类型国际标样的Rb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可以作为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数据比对的依据,同时也能对地质样品Rb同位素组成测定结果进行质量监控,更有助于了解不同地质储库的Rb同位素组成。因此,本文对21个不同岩性的国际地质标样(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和4个水样进行了Rb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其中,5个国际标样(BHVO-2、BCR-2、W-2a、AGV-2和GSR-1)有来自不同实验室的数据可供对比,本实验室获得的结果与前人的数据在误差范围内保持一致。其余17个样品的Rb同位素组成均为首次报道的结果。火成岩岩石标样的δ87Rb值从-0.29‰变化到0.06‰,其中,基性岩标样具有最重的Rb同位素组成,平均值为-0.07‰;中性岩的δ87Rb平均值为-0.11‰;酸性岩普遍具有比基性岩和中性岩更轻的Rb同位素组成,平均值为-0.20‰。相对于火成岩,与低温地球化学过程相关的样品具有更大的Rb同位素组成差异:土壤样品GSS-5的同位素组成为-0.10‰;河流沉积物GSD-10具有所有标样中最轻的Rb同位素组成-0.43‰;3个分别来自河流上、中、下游的水样的δ87Rb值从-0.01‰变化到-0.38‰;而海水具有最重的δ87Rb值0.14±0.12‰;暗示了表生地质过程中存在显着的Rb同位素分馏。前人关于低温地球化学过程中Rb同位素组成变化及相应的分馏机理的研究尚未开展。本论文中,我们钻探采集了来自中国南部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长约40m的花岗岩风化剖面,分析了全岩样品的Rb元素迁移率和同位素组成,并对来自不同深度的全岩中的单矿物以及剖面附近的溪流水样的Rb含量及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系统地探讨了花岗岩化学风化过程中Rb同位素的分馏机理。全岩τRb42)值从-42.0%变化到259%,δ87Rb值从新鲜母岩的-0.30‰变化到风化产物的0.04‰。δ87Rb与化学风化指数(CIA)、Rb元素迁移率的变化(τRb42))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b同位素组成随着化学风化程度的增强和Rb元素的富集逐渐偏重,重Rb同位素更倾向于富集在风化产物中。外源输入(降水和黄土沉积)和生物活动对本研究区的Rb元素含量和δ87Rb值的影响有限。通过对来自不同深度单矿物Rb含量和Rb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粘土矿物的吸附解吸附过程是控制整个风化剖面Rb元素发生迁移,Rb同位素产生分馏的主要原因。新鲜母岩中,黑云母、绿泥石、钾长石和斜长石的δ87Rb值分别为-0.42‰、-0.30‰、-0.23‰和+0.01‰。随着风化作用的增强,原生矿物黑云母、钾长石逐渐分解,粘土矿物(伊利石和高岭石)的含量逐渐升高。29 m以上的化学风化产物中,主要的含Rb矿物为钾长石、伊利石和高岭石。钾长石的δ87Rb值从-0.23‰变化到0.14‰,同位素组成可能受附着在钾长石上的粘土矿物的影响。伊利石作为化学风化的中间产物,δ87Rb在整个剖面产生了0.18‰的变化。但其经历了复杂的化学风化过程,例如吸附原生矿物黑云母和钾长石释放出的Rb+,随着化学风化作用的增强分解形成高岭石的过程中释放Rb+。伊利石的Rb同位素分馏趋势与全岩相反,说明伊利石不是控制全岩同位素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矿物。高岭石是本剖面化学风化的最终产物。虽然受形态的限制无法直接挑选出单矿物对其Rb含量和同位素组成进行测定,但根据质量平衡计算可知高岭石具有最重的Rb同位素组成(-0.07‰到0.20‰)。高岭石趋向于吸附重Rb同位素,可能是控制整个风化剖面Rb同位素组成逐渐变重的重要机制。佛冈花岗岩附近溪流的Rb同位素数据显示,水体具有比剖面顶部风化残积物更轻的δ87Rb值,平均值为-0.22‰,表明85Rb倾向于进入流体相。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表生地质过程中存在显着的Rb同位素分馏,粘土矿物的吸附和解吸过程是影响Rb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化学过程中的Rb同位素分馏,对于理解Rb在化学风化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认识全球Rb循环、示踪硅酸盐大陆风化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吉昌[6](2021)在《黔西南汞铊矿废弃物中典型多金属迁移转化及生态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滥木厂汞铊矿是西南岩溶山地具有代表性的多金属矿区,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渣、尾矿、废石等废弃物(以下统称汞铊矿废弃物),经过上百年的积累,混合露天堆积在矿区。汞铊矿废弃物中Tl、Hg、As和Sb等重(类)金属由于其亲硫特性,通常与硫化物共生形成Tl-As-Hg-Sb-S元素组合。在表生环境的风化淋滤过程中,汞铊矿废弃物持续的氧化产酸而形成酸化、养分贫瘠的恶劣环境,致使植被难以生存,从而形成“水土流失和暴露氧化产酸、重金属污染加剧”的恶性循环。因此,尽管采矿早已被禁止,但环境污染仍然继续发生。因而在汞铊矿废弃物堆场上开展生态修复防止水土流失和重金属污染,成为解决矿区特殊环境生态问题的关键点。且汞铊矿废弃物中的种类多、性质差异大、组成复杂且生物毒性高,开展生态修复易造成这些重金属迁移的此消彼长,这给汞铊矿废弃物堆场生态修复的原位控制带来极大困难。本文以富含Tl、Hg、As和Sb等多种典型复合金属的汞铊矿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环境条件(pH值、植物凋落物、根系分泌物、氧气和Fe(Ⅲ)氧化等)对汞铊矿废弃物中Tl、Hg、As和Sb等多种典型金属释放迁移及生物毒性的影响,识别生态修复过程中对典型金属迁移转化起关键作用的生物要素与非生物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及植物调落物分解还原持续调控下,汞铊矿废弃物淋滤液的理化和典型金属的变化特征、汞铊矿废弃物基质的理化特征、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产酸潜力、Zeta电位、矿物组成和铁、硫等元素组分演化等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系统阐述复合改良剂-先锋植物修复及凋落物分解调控下的生态修复过程对汞铊矿废弃物中Fe及Tl、Hg、As和Sb等多种典型重(类)金属的迁移转化及其交互影响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汞铊矿废弃物浸出液的重金属分析表明,强酸性(pH=2)显着促进汞铊矿废弃物中Tl的释放,而在偏碱性条件下释放量较低。强酸性和偏碱性溶液都促进Hg和As的释放,Sb的释放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Fe2(SO4)3溶液促进Tl和Hg的迁移,而FeCl3溶液则明显抑制Tl的迁移,但由于FeCl3溶液的强氧化性,将汞铊矿废弃物中可氧化态汞氧化释放。溶液中Fe3+离子的添加均能显着抑制汞铊矿废弃物中As和Sb的迁移。凋落物腐解液和根系分泌物能显着降低汞铊矿废弃物中Tl的释放,却不同程度促进了Hg、As和Sb的释放,且其浸出液的pH呈现中性环境。(2)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明显改善汞铊矿废弃物强酸性的贫瘠养分环境,增加了汞铊矿废弃物中的总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同时抑制了原有的嗜酸铁氧化微生物的活性。先锋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进一步增加有效磷、有效氮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从而使根际具有比非根际更高的总微生物量和呼吸强度,以及低的嗜酸铁氧化微生物的活性。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增加了地杆菌属(Geobacter)、厌氧绳菌属(Anaerolineaceae_uncultured)和固氮菌属等具有特殊功能的菌属。细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表明,酸性环境的改善和养分含量的增加则是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增加的主要原因。(3)溶解性有机质(DOM)的FTIR分析结合汞铊矿废弃物-淋滤液体系的理化特征和典型重(类)金属的迁移规律表明,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抑制了汞铊矿废弃物中羟基的解离,但是增加带C-O和P-O等基团的DOM能够络合汞、砷、锑形成可溶性配合物而增加其迁移性,但对铊没有表现出类似的作用,反而增强汞铊矿废弃物对铊的吸附性。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使汞铊矿废弃物中的Fe3+被还原为迁移性更强的Fe2+而溶出,XPS分析发现,Fe2+溶出还未改变高岭石矿物中Si与其它元素的结合方式,只是增强了汞铊矿废弃物的负电性质。这种负电性质的降低趋于吸附汞和铊等的金属阳离子以维持电中性,但不利于带负电的砷和锑的含氧阴离子吸附。相关性分析表明,吸附于汞铊矿废弃物中的As和Sb易随铁氧化矿物中Fe的还原溶出而迁移。(4)凋落物的分解明显增加汞铊矿废弃物中的微生物量、pH和养分含量,降低废弃物中嗜酸铁氧化微生物的活性,且由于嗜酸铁氧化微生物的活性较低,低添加量(1%)凋落物就能降低其活性,与高添加量凋落物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凋落物的分解明显增加汞铊矿废弃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4种凋落物对汞铊矿废弃物中细菌群落结构丰富度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而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存在差别,门水平下的细菌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表明,pH和有机质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构树与其它3种凋落物的影响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树对汞铊矿废弃物酸性环境和养分含量的改善最显着。(5)凋落物对汞铊矿废弃物酸性环境的改善主要与其分解形成有机氮的铵化作用和氨基酸的质子化作用有关。凋落物分解产生的硝基和亚硝基吸附到汞铊矿废弃物上,为地杆菌属(Geobacter)等铁还原微生物提供电子传递中载体,使汞铊矿废弃物中的Fe3+被还原为Fe2+而释放,增强负电性质,以致增加汞铊矿废弃物对Tl和Hg等金属阳离子的吸附性。但在强还原条件下,释放的部分汞(Ⅱ)与SO42-还原生产的S2-形成难溶的Hg S而沉淀,又降低其迁移性。凋落物分解产生的DOM促进Hg的释放,且当凋落物添加量增大时,这种作用大于汞铊矿废弃物中增强的负电性质对Hg的吸附,增加Hg的迁移性。凋落物增加汞铊矿废弃物中砷和锑迁移的主要原因有:1)凋落物分解使砷和锑随Fe(Ⅲ)还原为Fe(Ⅱ)的溶出而迁移。2)凋落物分解增强汞铊矿废弃物的负电性质,不利于对带负电的砷和锑含氧阴离子的吸附。3)凋落物分解增加的磷酸根与砷和锑存在竞争吸附。

王云[7](2021)在《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东南地区受多期岩浆活动和深大断裂的影响,地热活动强烈,温泉数量多,是观测深部流体活动的最佳“窗口”。地表观测的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地壳深部岩浆流体活动,对了解岩石圈物质演化和开展地震观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滇东南温泉地热流体(水和逸出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地热流体中离子来源及成因、深部热储温度、气体成因、幔源流体释放强度及稳定碳同位素平衡分馏温度等,探讨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屏边火山活动性、深源流体和地幔热流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等,其结果对遴选一批具有深部动力学意义的观测对象和特征观测量具有重要的科学及实践意义。滇东南地热水化学特征显示,温泉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的补给,水化学主、微量离子主要来自地表水循环过程对地层岩石的溶滤。地层岩性和断层构造特征对水化学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红河断裂带温泉中的SO42-、F-、Cl-等离子有深部来源特征。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与地层性质和沉积矿物有关。以地热储温度表示的浅层地热场分布特征显示,滇东南地热异常区地震活动强度弱、发震频度低,且地震往往发生在地热梯度带上。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热来源主要为壳内生热元素(238U、232Th和40K)衰变产生的热量,热源较为稳定,产生的热应变或热应力与区域应力场趋于均衡状态。而滇东南楔形构造区内地震活动强烈,推测是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深部有刚性岩体阻挡了川滇块体继续向南或南西向运动而造成。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滇东南温泉逸出气体主要为地壳和大气来源,来自于红河断裂带南段上的幔源氦释放强度最高仅为5%左右,表明该断裂是连通壳幔的深大断裂。稳定碳同位素显示CO2和CH4也主要来自于地壳灰岩和热成因,幔源特征不明显。结合区域深部结构及构造活动背景,认为断裂活动性较弱和放射性成因He的稀释是导致幔源流体释放强度低的主要因素。CO2和CH4气体间同位素分馏温度(表观同位素温度)显示,屏边火山区的这些含碳气体源区温度低于壳内物质的最低熔融温度,表明现今壳内不存在玄武质岩浆活动。结合幔源流体的释放强度及含碳气体源区温度可推断屏边火山活动性较弱,但来自深部的流体仍值得长期关注。对比青藏高原东南缘主要构造边界及新生代火山区幔源流体释放,屏边火山区处于较低水平,大地热流结构主要以地壳热流为主。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活动(M≥6.0)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往往伴随着较强地幔热流,表明地幔流体及其热对流活动在地震的孕育及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在滇东南地区四期的地热流体观测,发现位于红河断裂带上的泉点中具有幔源特征的物质及含碳气体源区温度对区内的地震活动(M≥4.0)有前兆响应。因此,具有幔源特征的泉点可作为地震监测预报的观测对象,而具有幔源特征的离子、气体和反映深部热状态的温度可作为特征观测组分或观测量。

刘勇胜,屈文俊,漆亮,袁洪林,黄方,杨岳衡,胡兆初,朱振利,张文[8](2021)在《中国岩矿分析测试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文中认为本文回顾并综述了2011-2020年间我国在岩石与矿物分析测试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元素含量分析、放射性成因同位素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地质样品前处理技术、岩矿标准物质研制和定值、主流分析仪器及关键部件研发等。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开发出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岩矿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现代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国家对自然资源开发的需求和人类保护生存环境的责任共同对岩矿分析测试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据此对未来岩矿分析测试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祎亚,邓赛文,王毅民,李松[9](2020)在《X射线荧光光谱在痕量和超轻元素分析中的应用评介》文中研究表明痕量元素和超轻元素分析是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中最薄弱的两个方面,但也是XRF研究领域最活跃的部分。为了提高痕量和超轻元素的激发和探测性能,研究人员对仪器的设计和性能方面进行了改进,为了降低和扣除背景,对检出限的计算和样品粒度的减小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收集了XRF地质材料痕量元素分析文献223篇,超轻元素分析文献43篇,并从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痕量多元素分析、痕量稀土元素分析、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痕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和超轻元素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介。痕量和超轻元素分析方法的发展也为矿石多元素分析、海洋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样品分析、大规模地球化学调查及全球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配套方案中的痕量元素分析奠定了基础。全文引文266篇。

罗璐[10](2019)在《典型流域土壤水系沉积物碘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碘是一种对人体来说必不可少的元素,缺乏碘和碘过量都会导致疾病的产生。碘在地球各圈层中广泛分布,且分布不均匀,自然环境中碘含量受环境因素变化影响大,分布与迁移规律复杂。研究碘元素在自然环境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自然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等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对碘地球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六个主要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黑龙江流域、新疆内流区)的水系沉积物、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土壤(红壤系列、棕壤系列、栗钙土、盐碱土、沙土、棕漠土、黄土等)及主要覆盖区耕作层(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新疆北部、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平原区、珠江三角洲)的土壤样品中碘含量的分析及对比研究,探讨季风、降水、气候、流域岩性、植被覆盖、土壤性质等环境因素对土壤、沉积物中碘含量的影响,揭示了典型流域土壤、水系沉积物中碘的空间分布及差异原因。并以地质背景复杂的胶东半岛为研究区域,探讨岩-土体系中碘的分布规律、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认识如下:(1)建立了稀氨水提取-高温高压密闭消解-甲烷增敏-ICP-MS准确测定地质样品中碘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纯化的氨水作为土壤、沉积物样品中碘的提取溶液,能抑制挥发性碘的损失、降低了碘的背景信号。引入少量甲烷作为增敏气体,增加了碘的电离,其信号强度提高了两倍。甲烷模式分析的方法检出限(LOD,3σ)为0.006μg L-1。用于53个土壤、沉积物及岩石标准参考物质碘的分析,RSD低于5%(n=3),分析结果与推荐值吻合。同时我们还报道了五个没有碘参考值的标准参考物质(GBW07301、GBW07303-GBW07306)的碘含量。(2)探讨了典型流域水系沉积物碘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季风、降水、气候、流域岩性等环境因素变化对典型流域水系沉积物碘的空间分布影响的对比研究表明,受季风降水、干湿气候的影响下,典型流域碘的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到北,由湿润区到干旱区,水系沉积物中的碘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在热带、亚热带的季风湿润区的水系沉积物的碘含量大多都高于1μg/g,其他区域的水系沉积物碘含量大多低于1μg/g,特别是干旱区。碘含量高于2μg/g的水系沉积物基本都在梅雨区。流域岩性也与水系沉积物中的碘含量高低有关,石英质砂岩流域(0.2μg/g)、花岗岩流域(<0.7μg/g)、酸性火山岩流域(1μg/g左右)的水系沉积物的碘含量较低,碳酸盐岩流域(>1.5μg/g)的碘含量较高。(3)探明了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碘分布特征。受季风、降水、气候、植被的影响,由南到北,由湿润区到干旱区,土壤中的碘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部分区域土壤中碘的变化受土壤类型、质地、风化程度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呈现局域上不一致性。海洋大气的碘只能影响到海岸至内陆土壤一段距离,土壤中碘含量变化并不完全和降水量大小一致。碘含量较高的土壤(>4μg/g)基本都集中在在热带、亚热带的季风湿润区,其他区域的土壤碘含量基本上都小于3μg/g。与水系沉积物不同,梅雨区的土壤碘含量在热带、亚热带的季风湿润区的土壤中属于较低水平,基本都小于4μg/g。说明一定时期内降水频繁时,反而会降低土壤碘含量。植被的覆盖对土壤碘的保持具有积极作用,保持土壤中的碘不流失。土壤中的碘不仅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自身性质的影响,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质地粘重有助于土壤保留碘。(4)研究了胶东半岛岩-土体系中碘的分布及迁移特征。胶东地区地质背景复杂,不同地质单元土壤剖面碘的迁移与地质单元岩性有关。岩-土体系碘的迁移研究表明,土壤对岩石中的碘含量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并且大部分研究地区的土壤剖面的碘从深层土壤向浅层土壤迁移。不同岩性的土壤剖面中的碘迁移行为差异明显,火成岩形成的土壤剖面中碘主要是从深层土壤向浅层迁移,沉积岩形成的土壤剖面中碘有向浅层土壤迁移的,也有向深层土壤迁移的。而碘在变质岩形成的土壤剖面迁移规律与变质前的岩石类型接近。

二、PAN沉淀富集、Icp-AES法测定岩石中31个微量元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AN沉淀富集、Icp-AES法测定岩石中31个微量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1)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痕量元素铅的研究意义
        1.1.1 痕量元素及国际GEOTRACES计划
        1.1.2 海洋中铅的研究意义
    1.2 人为铅的排放史
        1.2.1 铅的使用历史
        1.2.2 近年来全球铅的排放
    1.3 海洋中铅的研究
        1.3.1 海洋中铅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1.3.2 海洋中铅的时空变化与人为铅排放的关系
        1.3.3 水体中溶解态铅的影响因素
    1.4 铅的同位素研究
        1.4.1 铅的稳定同位素及应用
        1.4.2 环境中的铅同位素
        1.4.3 海洋中的溶解态铅同位素
    1.5 南极地区和西北太平洋中铅的研究现状
        1.5.1 南极地区
        1.5.2 西北太平洋
    1.6 本文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 痕量样品采集
        2.2.1 表层痕量样品采集装置
        2.2.2 深层痕量样品采集装置
        2.2.3 痕量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2.2.4 痕量样品采集装置的国际互校
    2.3 仪器分析
        2.3.1 MC-ICP-MS测试原理
        2.3.2 杯结构和主要参数设置
        2.3.3 质谱干扰及空白
        2.3.4 质量歧视校正
        2.3.5 短期精密度
    2.4 海水中溶解态铅浓度的分析方法
        2.4.1 样品的处理流程
        2.4.2 同位素稀释法
        2.4.3 方法空白和检出限
        2.4.4 质量控制与国际互校
    2.5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2.5.1 前处理技术的文献评估
        2.5.2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富集分离技术
        2.5.3 海水中溶解态铅同位素的分析方法流程图
        2.5.4 与国际其它实验室的互校
    2.6 小结
第三章 溶解态铅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分布与行为
    引言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3.3 结果
        3.3.1 冰、雪、冰川底层融出水以及地下水的DPb浓度
        3.3.2 13 条河流的DPb浓度
        3.3.3 玉泉河和清水河的连续观测结果
        3.3.4 玉泉河河口的DPb浓度
        3.3.5 麦克斯韦尔湾的DPb浓度
    3.4 讨论
        3.4.1 南极冰雪中铅的历史变化及影响因素
        3.4.2 南大洋海水中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3.4.3 南极冰川中“埋藏铅”的释放
    3.5 小结
第四章 溶解态铅在东海陆架的分布和输运
    引言
    4.1 研究区域
    4.2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4.3 结果
        4.3.1 东海陆架的水文特征
        4.3.2 东海陆架DPb的浓度和剖面结构
    4.4 讨论
        4.4.1 东海陆架DPb的影响因素
        4.4.2 东海陆架DPb的跨陆架输运过程
        4.4.3 东海陆架DPb的通量计算
    4.5 小结
第五章 总可溶性铅在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分布和输运
    引言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5.3 结果
        5.3.1 水文结构
        5.3.2 TDPb的存在形态
        5.3.3 TDPb在0–750 m的浓度分布
        5.3.4 TDPb在整个水深的浓度分布
    5.4 讨论
        5.4.1 表层TDPb的影响因素
        5.4.2 “次表层最高值”剖面结构的形成原因
        5.4.3 TDPb与水团的关系
        5.4.4 TDPb的通量计算
        5.4.5 TDPb的跨海盆输运
    5.5 小结
第六章 溶解态铅同位素在西北太平洋特定站位的剖面结构
    引言
    6.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6.2 结果
        6.2.1 水文结构
        6.2.2 铅同位素的剖面结构
        6.2.3 ~(206)Pb/~(207)Pb vs~(208)Pb/~(206)Pb
        6.2.4 各水团中铅的同位素特征
    6.3 讨论
        6.3.1 太平洋上层水体中铅同位素的分区
        6.3.2 铅同位素沿黑潮路径的变化
        6.3.3 铅沿等密度面的输运过程
        6.3.4 深层水体中铅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6.4 小结
第七章 全球溶解态铅分布的再分析
    7.1 铅的通量估算
        7.1.1 河流输入
        7.1.2 边缘海和开阔大洋
        7.1.3 汇总和对比
    7.2 当前开阔大洋中溶解态铅的分布及其同位素组成
        7.2.1 溶解态铅的大面分布
        7.2.2 溶解态铅的同位素组成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XRF在矿床快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2.2 高光谱在矿床快速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1.2.3 基于pXRF和高光谱技术融合在矿床快速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点
        1.6.1 论文主要工作量
        1.6.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西藏廷有铜矿地质背景
        2.1.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1.2 区域地质概况
        2.1.3 矿区地质特征
    2.2 威宁稀土矿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质背景
        2.2.2 矿床地质特征
第3章 样品采集、测试及数据处理
    3.1 西藏廷有铜矿样品采集、测试及数据处理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pXRF测试分析
        3.1.3 样品室内实验室测试
        3.1.4 样品数据处理
    3.2 威宁沉积型稀土样品采集、测试及数据处理
        3.2.1 样品采集
        3.2.2 沉积型稀土La元素含量的室内实验室测定
        3.2.3 沉积型稀土La元素含量的高光谱建模无损检测
        3.2.4 XRF光谱与高光谱(Vis-NIR)数据融合综合建模
        3.2.5 高光谱蚀变矿物识别及含量计算方法
    3.3 小结
第4章 pXRF对西藏廷有铜矿快速评价研究
    4.1 元素地球化学统计特征
        4.1.1 pXRF测试分析与实验室化学分析元素统计特征
        4.1.2 pXRF测试分析与实验室化学分析元素结果对比与分析
    4.2 单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元素分布图
        4.2.2 化探剖面对比
    4.3 土壤地球综合化学异常特征对比
    4.4 异常查证
    4.5 小结
第5章 pXRF与便携式高光谱仪对威宁沉积型稀土矿的快速评价研究
    5.1 元素统计特征
    5.2 稀土高光谱模型建立与验证
        5.2.1 样本集的划分
        5.2.2 不同元素含量的光谱数据分析
        5.2.3 光谱特征与分析
        5.2.4 稀土La含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3 基于光谱数据融合的稀土含量快速评价分析
        5.3.1 Y元素特征
        5.3.2 XRF光谱特征
        5.3.3 pXRF与Vis-NIR光谱特征数据融合方法
        5.3.4 数据融合特征
        5.3.5 数据融合建模
    5.4 基于地面高光谱的蚀变矿物研究与找矿分析
        5.4.1 数据处理与矿物识别
        5.4.2 矿区蚀变信息识别结果
        5.4.3 矿区蚀变矿物组合特征与找矿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体系构建与验证
    6.1 pXRF矿床快速评价方法分析
        6.1.1 pXRF对区域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快速评价研究分析
        6.1.2 pXRF对沉积型稀土大比例尺剖面快速评价研究分析
    6.2 便携式高光谱仪矿床快速评价研究分析
    6.3 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综合分析
    6.4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构建和技术融合
        6.4.1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构建基础
        6.4.2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构建与技术融合
    6.5 基于pXRF与高光谱矿床快速评价体系的验证
    6.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Matlab编程相关代码

(4)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
        2.1.1 金属矿山开采及尾矿
        2.1.2 尾矿的环境危害
        2.1.3 废弃尾矿库的生态恢复
    2.2 铅锌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2.1 铅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2.2 锌同位素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3 矿山环境微生态研究
        2.3.1 矿山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2.3.2 组学技术分析环境微生物潜在功能活性
        2.3.3 植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域背景介绍
        3.1.2 铁尾矿库自然定居植物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4.1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3.4.2 化学前处理
        3.4.3 环境因子分析测定
        3.4.4 铅同位素分析测试
        3.4.5 锌同位素分析测试
        3.4.6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3.4.7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3.4.8 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
        3.4.9 DNA提取与检测
        3.4.10 高通量测序及宏基因测序
        3.4.11 代谢物分析测试及数据预处理
        3.4.12 数值计算及统计分析
    3.5 实验试剂及设备
        3.5.1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3.5.2 实验设备
4 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4.1 采样区详情
    4.2 表层土壤及尾矿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2.1 土壤及尾矿理化性质及肥力
        4.2.2 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2.3 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
        4.2.4 重金属污染评价
    4.3 琉璃河沿岸植物重金属含量分布
        4.3.1 植物元素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4.3.2 植物根/茎/叶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4.4 重金属在土壤-猪毛菜体系中的迁移机制
        4.4.1 土壤-猪毛菜体系重金属迁移特征
        4.4.2 土壤-猪毛菜体系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
    4.5 小结
5 土壤-猪毛菜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
    5.1 表层土壤及尾矿铅同位素特征
        5.1.1 土壤及铁尾矿的铅同位素组成
        5.1.2 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5.2 猪毛菜体系铅同位素特征
        5.2.1 猪毛菜铅同位素特征值
        5.2.2 植物(猪毛菜)污染源解析
    5.3 土壤-猪毛菜体系锌同位素特征
        5.3.1 土壤-猪毛菜体系锌同位素组成及分馏特征
        5.3.2 锌同位素在矿山环境中溯源的可行性
    5.4 小结
6 尾矿土壤-猪毛菜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6.1 微生物群落结构
        6.1.1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6.1.2 Beta多样性分析
        6.1.3 群落组成分析
    6.2 物种差异分析及功能物种比较
        6.2.1 细菌物种差异显着性分析
        6.2.2 真菌物种差异显着性分析
        6.2.3 功能物种比较分析
    6.3 物种共现网络分析
        6.3.1 共现网络拓扑特征分析
        6.3.2 功能物种及关键物种分析
    6.4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6.4.1 环境因子与群落多样性
        6.4.2 环境因子与群落组成分析
        6.4.3 环境因子与功能物种关联分析
    6.5 小结
7 尾矿土壤根际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7.1 根际微生物功能基因
        7.1.1 固碳途径
        7.1.2 氮循环
        7.1.3 磷循环
        7.1.4 重金属抗性基因
    7.2 猪毛菜生长过程根系分泌物的演变
        7.2.1 根系分泌物组成与HMDB分类
        7.2.2 KEGG化合物分类与功能通路
        7.2.3 不同生长阶段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聚类
    7.3 根际微生物-猪毛菜相互作用
    7.4 小结
8 总结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花岗岩化学风化过程中的铷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铷元素地球化学性质
    1.2 铷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
        1.2.1 铷同位素体系及其表达形式
        1.2.2 铷同位素分析技术难点
        1.2.3 铷同位素分析方法进展
        1.2.4 铷同位素组成的应用
    1.3 本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攻读学位期间的工作小结
第2章 高精度铷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化学纯化流程
        2.2.1 试剂与材料
        2.2.2 样品前处理
        2.2.3 化学纯化流程
    2.3 质谱测定流程
        2.3.1 测定条件
        2.3.2 分馏校正
    2.4 化学纯化流程评估
        2.4.1 样品溶解的影响
        2.4.2 树脂的选择
        2.4.3 回收率
        2.4.4 柱上分馏
        2.4.5 上样量的影响
        2.4.6 上样酸度的影响
    2.5 质谱测定条件控制
        2.5.1 温度对仪器稳定性的影响
        2.5.2 仪器自身稳定性的影响
        2.5.3 质量干扰和基体效应
        2.5.4 信号强度的影响
    2.6 小结
第3章 国际标样铷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结果
    3.3 讨论
        3.3.1 标样的准确性与长期稳定性
        3.3.2 火成岩铷同位素组成
        3.3.3 土壤、河流沉积物及水样铷同位素组成
    3.4 小结
第4章 佛冈花岗岩铷同位素组成测定及意义
    4.1 引言
    4.2 研究背景及样品
        4.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4.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3 分析方法
        4.3.1 有机碳、p H值测定
        4.3.2 主微量测定
        4.3.3 矿物组成测定
        4.3.4 矿物激光原位分析
        4.3.5 Rb同位素组成测定
    4.4 结果
        4.4.1 主微量测定结果
        4.4.2 元素迁移率
        4.4.3 矿物组成
        4.4.4 同位素组成
    4.5 铷同位素分馏机理的探讨
        4.5.1 大气尘降对铷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4.5.2 降雨对铷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4.5.3 生物活动对铷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4.5.4 矿物对铷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4.6 矿物控制的铷同位素分馏探讨
        4.6.1 矿物不均一性
        4.6.2 新鲜母岩中单矿物的铷同位素组成
        4.6.3 风化产物中单矿物的铷同位素组成
    4.7 化学风化过程中铷同位素分馏的研究意义
    4.8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黔西南汞铊矿废弃物中典型多金属迁移转化及生态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铊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对其伴生元素迁移的影响
    1.3 铊、汞、砷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及迁移特征
        1.3.1 铊、汞、砷在地壳和不同类型岩石中的分布
        1.3.2 铊、汞、砷在土壤环境中的分布
        1.3.3 铊、汞、砷在水环境中的分布
    1.4 金属硫化矿物中重金属在表生环境介质中迁移的影响因素
        1.4.1 Fe~(3+)和氧气的氧化作用对金属硫化矿物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1.4.2 Fe~(3+)的还原对金属硫化矿物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1.4.3 微生物对金属硫化矿物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1.4.4 有机质对金属硫化矿物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1.4.5 生态修复对金属硫化矿物酸化及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1.5 选题依据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2.2.1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2.2.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3.1.2 研究区域地质特征
    3.2 试验材料与设计
        3.2.1 不同环境条件对汞铊矿废弃物中典型重(类)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试验
        3.2.2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中典型金属迁移转化的调控试验
        3.2.3 植物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中典型金属迁移转化的调控试验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的制备与预处理
        3.3.2 浸出液/淋滤液常规理化性质分析
        3.3.3 浸出液/淋滤液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3.3.4 淋滤液的官能团和质子核磁共振分析
        3.3.5 浸出液中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测试方法
        3.3.6 汞铊矿废弃物常规理化性质分析
        3.3.7 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性质分析
        3.3.8 汞铊矿废弃物中有机酸含量分析
        3.3.9 汞铊矿废弃物金属含量和赋存形态分析
        3.3.10 汞铊矿废弃物产酸潜力分析
        3.3.11 汞铊矿废弃物的矿物相和微观形貌分析
        3.3.12 汞铊矿废弃物的红外光谱和XPS分析
        3.3.13 汞铊矿废弃物的微生物量及活性分析
        3.3.14 汞铊矿废弃物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不同环境条件对汞铊矿废弃物中典型重(类)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4.1 不同环境条件对汞铊矿废弃物浸出液理化特征的影响
        4.1.1 不同环境条件对废弃物浸出液pH、Eh和EC的影响
        4.1.2 不同环境条件对废弃物重(类)金属浸出的影响
        4.1.3 不同环境条件影响下废弃物浸出液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4.2 不同环境条件对汞铊矿废弃物微观形貌及官能团结构的影响
        4.2.1 不同环境条件对废弃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4.2.2 不同环境条件对废弃物官能团结构变化的影响
    4.3 不同环境条件对汞铊矿废弃物浸出液生物毒性的影响
    4.4 讨论
        4.4.1 不同环境条件对汞铊矿废弃物酸性浸出的影响
        4.4.2 不同环境条件对汞铊矿废弃物重(类)金属迁移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生境改良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1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5.1.1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氧化产酸的影响
        5.1.2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中养分含量的影响
        5.1.3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5.2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微生物量的影响
        5.2.1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废弃物总微生物量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5.2.2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废弃物中嗜酸铁氧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5.3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相对丰度的影响
        5.3.1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下废弃物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变化
        5.3.2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对废弃物中细菌群落组成相对丰度的影响
    5.4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下汞铊矿废弃物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5.4.1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下废弃物细菌群落组成的聚类特征
        5.4.2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下废弃物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多样性相关性分析
    5.5 讨论
        5.5.1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生境改良的影响
        5.5.2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调控作用
    5.6 小结
第六章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中重(类)金属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
    6.1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淋滤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6.1.1 淋滤液pH、Eh和EC的变化特征
        6.1.2 淋滤液中阴离子和DOC含量的变化特征
        6.1.3 淋滤液重(类)金属的变化特征
        6.1.4 淋滤液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6.1.5 淋滤液的官能团结构分析
    6.2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理化性质及矿物组成的影响
        6.2.1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废弃物产酸潜力的影响
        6.2.2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废弃物基质Zeta电位的影响
        6.2.3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废弃物中重(类)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
        6.2.4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废弃物矿物组成的影响
    6.3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官能团及元素组分演化的影响
        6.3.1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下废弃物的官能团结构分析
        6.3.2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下汞铊矿废弃物中元素组分演化分析
    6.4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对汞铊矿废弃物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分析
        6.4.1 汞铊矿废弃物中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变化
        6.4.2 汞铊矿废弃物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官能团结构分析
        6.4.3 汞铊矿废弃物中溶解性有机质的质子核磁共振分析
    6.5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修复下废弃物环境因子与重(类)金属迁移的相关性分析
        6.5.1 废弃物理化性质与淋滤液中重(类)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6.5.2 废弃物中理化及微生物因子与重(类)金属赋存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6.6 讨论
        6.6.1 汞铊矿废弃物酸化的形成与重(类)金属迁移机制
        6.6.2 碳酸盐岩对汞铊矿废弃物植生改良的调控作用
        6.6.3 改良剂联合先锋植物调控下汞铊矿废弃物中重(类)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
    6.7 小结
第七章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的生境改良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1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生境改良的影响
        7.1.1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7.1.2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中养分含量的影响
    7.2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微生物量的影响
        7.2.1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总微生物量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7.2.2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中嗜酸铁氧化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7.3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相对丰度的影响
        7.3.1 凋落物分解调控下汞铊矿废弃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变化
        7.3.2 凋落物分解调控下汞铊矿废弃物中细菌群落组成相对丰度的变化特征
    7.4 凋落物分解介导的汞铊矿废弃物环境因子变化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7.4.1 不同凋落物分解介导汞铊矿废弃物细菌群落组成的聚类特征
        7.4.2 凋落物分解介导的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
    7.5 讨论
        7.5.1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生境改良的影响
        7.5.2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调控作用
    7.6 小结
第八章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中重(类)金属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
    8.1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淋滤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8.1.1 淋滤液pH、Eh和EC的变化特征
        8.1.2 淋滤液中阴离子的变化特征
        8.1.3 淋滤液中DOC和总氮的含量变化特征
        8.1.4 淋滤液重(类)金属的变化特征
        8.1.5 淋滤液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8.1.6 淋滤液的官能团结构分析
        8.1.7 淋滤液的质子核磁共振分析
    8.2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理化性质及矿物组成的影响
        8.2.1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产酸潜力的影响
        8.2.2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zeta电位的影响
        8.2.3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中重(类)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
        8.2.4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矿物组成的影响
    8.3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官能团及元素组分演化的影响
        8.3.1 凋落物分解下汞铊矿废弃物的官能团结构分析
        8.3.2 凋落物分解下汞铊矿废弃物中元素组分演化分析
    8.4 凋落物分解调控下汞铊矿废弃物环境因子与重(类)金属迁移的相关性分析
        8.4.1 废弃物淋滤液中重(类)金属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8.4.2 废弃物中理化及微生物因子与重(类)金属赋存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8.5 讨论
        8.5.1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酸化特征的调控机制
        8.5.2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中Fe~(3+)的生物还原和迁移过程的影响
        8.5.3 凋落物分解对汞铊矿废弃物中重(类)金属迁移转化的调控机理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博士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附录二 主要参与的科研课题

(7)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热水化学分析及应用
        1.2.2 地热气体同位素示踪
        1.2.3 地热气体CO_2-CH_4同位素地质温标
        1.2.4 地热流体时空演化与地震活动
        1.2.5 滇东南地热流体研究现状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活动
        2.2.1 小江断裂带南段
        2.2.2 红河断裂带南段
        2.2.3 曲江-建水断裂带
    2.3 区域岩浆活动
        2.3.1 燕山期侵入岩
        2.3.2 第四纪火山岩
    2.4 区域水热活动
第三章 滇东南温泉水化学特征
    3.1 温泉水样品采集和分析
        3.1.1 样品采集与收集
        3.1.2 样品分析与测试
    3.2 温泉水化学特征
        3.2.1 地下水的理化特征
        3.2.2 水化学类型
        3.2.3 水热成因初判
        3.2.4 氢氧同位素分析
    3.3 温泉微量元素特征
        3.3.1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3.3.2 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3.3.3 微量元素地理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滇东南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
    4.1 资料选取与平衡判别
        4.1.1 温泉资料选取
        4.1.2 水岩平衡判断
    4.2 热储温度
        4.2.1 经典地热温标
        4.2.2 热储温度计算与选取
        4.2.3 硅焓模型图解
        4.2.4 温泉循环深度
    4.3 地热场特征
        4.3.1 地热场分布
        4.3.2 地热异常成因
    4.4 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
        4.4.1 地热与地震活动特征
        4.4.2 地球动力学模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滇东南温泉气体地球化学
    5.1 气体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5.1.1 温泉逸出气收集
        5.1.2 样品分析测试
    5.2 气体样品的化学组成
        5.2.1 气体化学组成
        5.2.2 N_2-He-Ar组分的源区判别
    5.3 气体样品的He、Ne同位素
        5.3.1 He、Ne同位素组成
        5.3.2 He、Ne气体源区判别
        5.3.3 幔源氦的释放特征
    5.4 气体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5.4.1 CO_2和CH_4的同位素组成
        5.4.2 CO_2和CH_4的成因分析
    5.5 气体源区温度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源流体与地震活动
    6.1 氦同位素组成与地热结构特征
        6.1.1 青藏高原东南缘幔源氦地理分布
        6.1.2 滇东南地区热流结构
        6.1.3 热流结构对地震的影响
    6.2 地热流体的时间演化
        6.2.1 水化学特征随时间的演化
        6.2.2 深源气体同位素随时间的演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果与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岩矿分析测试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主量元素分析
    1.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1.2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分析
    1.3 其他仪器方法
2 微量元素分析
    2.1 全岩样品溶液ICP-MS/ICP-AES分析
    2.2 矿物样品电子探针分析
    2.3 矿物及流体包裹体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2.4 传统的样品制备和前处理方法与LA-ICP-MS的结合
    2.5 矿物微区面扫描技术
3 放射成因同位素分析
    3.1 U-Th-Pb同位素
    3.2 Rb-Sr同位素
    3.3 Sm-Nd同位素
    3.4 Lu-Hf同位素
    3.5 Re-Os同位素
4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
    4.1 分析方法
        4.1.1 质谱仪稳定性
        4.1.2 化学提纯流程
        4.1.3 质谱测量
    4.2 近期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进展
5 地质样品前处理技术
6 岩矿标准物质研制和定值
    6.1 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标准物质研发
    6.2 岩石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的同位素组成定值
7 岩矿分析仪器及关键部件研发
    7.1 光谱仪器
        7.1.1 原子吸收光谱(AAS)仪器
        7.1.2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
        7.1.3 原子荧光仪器
    7.2 质谱仪器
        7.2.1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器
        7.2.2 二次离子质谱(SIMS)仪器
8 展望

(9)X射线荧光光谱在痕量和超轻元素分析中的应用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 痕量元素分析
    1.1 技术方法研究及应用
    1.2 1~2个痕量元素的分析
    1.3 痕量多元素分析(n≥4)
    1.4 痕量稀土元素分析
    1.5 EDXRF光谱仪在痕量分析中的应用
2 超轻元素分析
    2.1 技术方法(仪器性能、分析技术)
    2.2 F的测定
    2.3 N和C的测定
3 结语与讨论

(10)典型流域土壤水系沉积物碘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海洋中的碘
    1.3 大气中的碘
    1.4 岩石中的碘
    1.5 土壤中的碘
        1.5.1 地理因素
        1.5.2 土壤的固碘能力
        1.5.3 土壤中碘的得失途径
    1.6 沉积物中的碘
    1.7 水中的碘
    1.8 植物中的碘
    1.9 海洋-大气-陆地体系的碘迁移
        1.9.1 海洋-大气体系的碘转移
        1.9.2 大气-陆地体系的碘转移
    1.10 陆地上的碘迁移
        1.10.1 岩石-土壤体系的碘转移
        1.10.2 土壤-植物体系的碘转移
        1.10.3 沉积物-地下水体系的碘转移
    1.11 地质样品中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
        1.11.1 碱融法
        1.11.2 碱液热提取
        1.11.3 高温水解法
        1.11.4 其他方法
    1.12 碘的分析方法相关研究
        1.12.1 滴定法
        1.12.2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
        1.12.3 色谱法(Chromatography)
        1.12.4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1.12.5 原子发射光谱(AES)
        1.1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1.13 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密闭碱提取甲烷增敏ICP-MS测定土壤、沉积物中痕量碘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和标准参考物质
        2.1.3 实验方法与测定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酸消解法和氨水消解法的对比
        2.2.2 消解方法的条件优化
        2.2.3 碘背景信号的降低
        2.2.4 测定过程中碘的记忆效应抑制
        2.2.5 甲烷增敏
        2.2.6 内标的选择
        2.2.7 检出限
        2.2.8 方法准确性
        2.2.9 样品分析
        2.2.10 缺乏碘认证值的标准参考物质
    2.3 小结
第三章 典型流域水系沉积物碘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水系沉积物样品的采集环境及样品性质
    3.2 不同水系流域的水系沉积物碘含量的分布情况
    3.3 流域环境因子对水系沉积物碘含量的影响
        3.3.1 季风及走向对流域水系沉积物碘含量的影响
        3.3.2 干湿状况及降水量对水系沉积物碘含量的影响
        3.3.3 气候带对水系沉积物中碘含量的影响
        3.3.4 流域岩性对水系沉积物中碘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碘分布特征
    4.1 土壤样品的采集背景及样品性质
    4.2 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碘含量分布情况
    4.3 大气干湿沉降对土壤碘含量的影响
    4.4 气候带对不同类型土壤碘分布的影响
    4.5 植被分布对不同类型土壤碘分布的影响
    4.6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碘含量的影响
    4.7 成土母质对土壤碘含量的影响
    4.8 土壤p H对土壤碘含量的影响
    4.9 土壤碘含量与土壤质地之间的关系
    4.10 小结
第五章 岩-土体系中碘的分布及迁移特征-以胶东半岛为例
    5.1 胶东半岛的自然环境
        5.1.1 气候条件
        5.1.2 水系河流
    5.2 胶东半岛的地层概况
        5.2.1 太古宙地层
        5.2.2 元古代地层
        5.2.3 中生代地层
    5.3 采样区域概况
    5.4 样品采集和处理
    5.5 研究区不同岩性岩石中的碘含量
    5.6 成土母岩地层、岩性与土壤碘含量的关系
    5.7 研究区的土壤性质对土壤碘含量的影响
    5.8 土壤发育程度与碘之间的关系
    5.9 表层土壤理化性质与碘含量的关系
    5.10 深层土壤理化性质与碘含量的关系
    5.11 岩-土剖面的风化程度与碘含量之间的关系
    5.12 岩-土剖面的元素迁移特征
        5.12.1 花岗岩剖面
        5.12.2 安山岩剖面
        5.12.3 砂岩剖面
        5.12.4 灰岩剖面
        5.12.5 花岗质片麻岩剖面
        5.12.6 长石石英岩剖面
    5.1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PAN沉淀富集、Icp-AES法测定岩石中31个微量元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溶解态铅在南极半岛和西北太平洋的分布与行为[D]. 蒋硕.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便携式XRF与高光谱的矿床快速评价方法研究[D]. 曹发生.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3]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固相萃取铜离子和锰离子及检测的研究[D]. 吴月.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4]金/铁矿区土壤-植物体系铅锌同位素特征及微生物演化机制[D]. 张怡悦.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花岗岩化学风化过程中的铷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 张卓盈.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6]黔西南汞铊矿废弃物中典型多金属迁移转化及生态调控机制研究[D]. 文吉昌. 贵州大学, 2021(11)
  • [7]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王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
  • [8]中国岩矿分析测试研究进展与展望(2011—2020)[J]. 刘勇胜,屈文俊,漆亮,袁洪林,黄方,杨岳衡,胡兆初,朱振利,张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3)
  • [9]X射线荧光光谱在痕量和超轻元素分析中的应用评介[J]. 王祎亚,邓赛文,王毅民,李松. 冶金分析, 2020(10)
  • [10]典型流域土壤水系沉积物碘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罗璐.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Icp-AES对PAN的沉淀富集及岩石中31种微量元素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