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茵陈郁金静滴液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张稚鲲[1](2017)在《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及意义]中医文献是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记载了许多中医防治疫病的临床经验与总结。在与疫病的长期抗争中,中医已认识到疫病可以通过食物、呼吸、接触等途径传染,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其中药物治疗经验尤其丰富,但中医诊疗信息多具有模糊性、非线性、非定量等复杂特征,利用文献整理与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找出其中的相关性和规律性,在古今用药及配伍规律的对比中发现疫病处方用药特点,了解医家诊疗思路及临证经验,为当代临床提供参考。[研究内容]在了解古今疫病(急性传染性病)治疗概况的基础上,收集整理相关临床文献,归纳、分析历代疫病方用药及配伍特点,比较古今异同,筛选常用中药,了解方剂组成中各药的适用范围,筛选常用的配伍结构,发现临床文献中的隐性信息,为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①文献调研。古代文献使用书目检索工具,现代文献主要运用布尔逻辑、截词、字段限定以及嵌套检索等检索技术从数据库中获取原始文献(既包括个案、医案,也包括大样本临床报道)。从每篇文献中摘取来源、年代、病名、症状、治则治法、方名、剂型、用药组成、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数据项。古今数据以1911年为分界点。②数据清理。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基础数据表格,根据需求对基础数据进行清理及规范。③数据挖掘。根据齐夫定律确定分析样本,通过启用Excel高级功能、VBA编程、调用相关函数等进行频次统计,筛选高频药,使用SPSSClementine12.0、Python正则表达式匹配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了解疫病常用药对、药组及其配伍结构。[结论]①疫病用药的频次分析及古今用药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方药的实际使用情况,从用药的频次及比例了解疫病的主要治则治法,发现药味使用的变化,为筛选古今常用药及特色药,发现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中药提供线索与参考。②古今疫病总体用药有许多相似之处,祛湿药、补气药、理气药、化痰药、补血药、泻下药、消食药、补阴药的使用无太大差别,而在清热药、解表药、温里药等的使用方面差异较大。清热药现代方使用较古代方明显增多,而解表药古代方使用较现代方多,提示古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散”治疫,现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清”治疫。③疫病方配伍总体现代清、散、行、和的特点。“清”指清热泻火,疫病的最普遍病理特征为发热,清热为疫病治疗之要则。清热药甘寒之品常多味并用,苦寒之品常与甘寒同用。“散”“行”指药组中常配具有宣散、行滞特点的药味,提示疫毒壅滞为疫病的另一普遍存在的病理特征。“和”指配伍中体现攻邪不伤正,补益不留邪的特点,比如,使用苦寒药时,常配以甘草等益脾缓中,使用补血药时常配以当归补血、行血并散血中之瘀毒,寓攻于补,寓补于攻。总体来看,古今在配伍原则上无太大差异,现代方配伍多以仲景方为基础。④对古今疫病用药的比较分析建立在疫病总体用药、病系用药、疾病用药三个层次的基础上,为筛选具有不同普适作用的疫病用药提供了思路与参考。⑤为临床提供了疫病组方选药的结构式思路,即疫病方=疫病共性药+病系共性药+疾病个性药,以辅助提高辨证与辨病、辨症相结合的处方用药质量,同时方便计算机分类处理,为建立疫病临床荐药系统提供思路与参考。
史艳平[2](2016)在《杨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继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杨震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载,是全国着名的中医肝病专家。先生心存仁爱,德艺双馨,熟读经典,博采众长。且师古而不泥古,善于融会贯通而勇于创新。他自青年起便悬壶济世,擅长诊治各种疑难杂症,尤以肝病见长。在长期的临床诊疗中,先生的学术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其学术思想独到,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卓越。我有幸成为先生的继承人,在跟师临诊时深切感受,理论学习时深入思考,临床实践中反复琢磨,个人思维上感触颇多,学术上获益丰厚。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杨震教授的学术渊源,挖掘、归纳、总结他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在继承先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临床应用验证。从相火理论出发辨治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采用凉血解毒、养阴散瘀法治疗本病,为中医药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1跟师学习 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包括门诊、查房、学术会议、小讲课、专题汇谈等),随时向先生请教,探讨相关学术观点及临床运用。认真做好跟师记录,包括诊病方法,临证用药等,从中分析总结先生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2研读文献系统研究相关文献,以研读先生的着作,先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讲义文稿及其他继承人发表相关论文为出发点;向上延伸至四大经典、与先生学说相关的古代文献及先生推荐中医古籍;向下至现代医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杂志、书籍等,以求更为深入地探寻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深入对先生学术思想的理解和认识。3实践与探索 对先生学术思想形成脉络进行深入探索,系统思考后总结先生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并与个人所从事的儿科临床相结合,反复实践、探索优化,在实践中完善理论,验证学习成果,进一步加深对先生的学术思想的领悟。研究内容1杨震教授学术思想渊源通过肝病理论学术渊源与相火学说学术渊源两部分探索先生的学术思想渊源所在。1.1肝病理论学术渊源先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中,学术成就以肝病理论为主。通过对历代医家学术着作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为肝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所创辨证论治及肝病治法方药为临床证治准则。金元四大家丰富和发展肝病学说。明清时期温病学说、气机学说及近现代中西合参的辨证论治理论,均对先生肝病学术理论形成产生了影响。此外,他曾师从王新午、麻瑞亭、午雪峤三位老师,尽得真传。先生在学术上兼容并蓄,吸收各医家学术之精华,结合个人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其丰厚的肝病理论学术思想体系。1.2相火学说学术渊源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其所推崇的相火学说可谓独树一帜,别具特色。“相火”始见于《内经》,当时用来阐述气候变化,后世医家逐步将相火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开启了对相火新的认识。金元时期,相火理论得到了丰富的发展,刘河间提出了命门相火,朱丹溪对相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相火的生理功能,相火的常与变等。张介宾认为相火的起源是命门,诸脏皆有相火。李时珍也推崇命门相火的观点,对相火的治疗分为火旺和火衰两类。这些理论,均对先生的相火学说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以朱丹溪的影响最大。2杨震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与临床经验总结2.1杨震教授学术思想研究本节对先生学术思想体系的脉络进行梳理,将他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分类。把学术思想分为学术观点和遣方用药特点两个部分,以便理清逻辑关系,便于学习。经过反复揣摩,深入思考,将先生的学术观点总结为“崇尚相火学说、重视滋养阴液、倡导疏肝调气、注重给邪出路”。这四点是对先生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研究内容的核心。2.1.1杨震教授学术观点①崇尚相火学说:相火学说是先生学术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他通过学习古代先贤对相火的认识,结合自身对相火的理解与领悟,并与临床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相火学说理论。他推崇朱丹溪“相火论”的思想,但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完善。先生认为相火生于命门,藏于诸脏,而以肝肾二脏为着。相火之常具有恒动的性质,温煦脏腑周身皮毛,受心火支配,与肝肾之阴密切相关,是人体的动力所在。而相火妄动则可引起耗伤阴津,甚则出现阴损及阳之虚衰之证。在此理论指导下,先生将反常相火分为郁热相火、血热相火、湿热相火、瘀热相火、阴虚相火及相火虚衰六种。同时,将先生论治相火的方法总结为“郁热发之、血热清之、湿热化之、瘀热凉散之、滋阴润之和虚则补之”。通过观察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挖掘先生相火观点,对小儿相火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异常情志、不当饮食、温病伏邪、药毒及孕母相火素旺等原因均可引起小儿的反常相火,并提出小儿反常相火的论治方法。②重视滋养阴液:重养阴液反映了先生肝病临床中以肝体、肝阴为本的思想。他推崇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认为阴液作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阴液亏虚为人身之常,肝体为阴,寄相火,相火妄动、五志化火及热病均可引起阴液亏损。针对人体“阴常不足”的特点,在辨证时注重阴血、肝阴不足,在论治时重视滋养阴液。在治疗时通过补肝血、养肝阴、滋肾水、养肺阴、滋脾阴,益气养阴、滋阴熄风等不同治法来柔肝养阴。同时提出疏肝不过于温燥、慎用苦寒泻火及强调防重于养的治疗原则。③提倡疏肝调气:《素问·举痛论》有“百病生于气”之论。先生认为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司疏泄者肝也”,肝失疏泄则可致诸脏之病,故诸病治疗皆以疏肝为要。他在突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的同时,将脏腑关系、气血津液辨证融入疏肝调气之中,形成独特的辨治方法。通过疏肝调气的方法来治疗诸脏之病,使肝气条达,升降有序,则机体功能正常。治疗时采用疏肝行气解郁、疏肝行气止痛、疏肝行气化痰、疏肝行气化湿、疏肝健脾、疏肝和胃、疏肝利胆、疏肝泻火及补肝气、益肝血等多种疏调肝气之法,旨在通过气机一通,则一通百通。④注重给邪出路:人体以五脏六腑中心,与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变化皆以“通”为要,这样机体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而“通”之法以“给邪出路”最为便捷有效。在治疗外感热病,依“肺与大肠相表里”,予通腑泻热;内科杂病多有痰、热、湿、瘀、毒等多种病理因素互结,只要有内热之证,均可采用通下、润下、清下的方法;在治疗肝病时,也多采用给邪出路的方法,通过利小便以利水泻热,或通大便以排出郁、热、湿、瘀、毒等;而小儿为纯阳之体,外感内伤皆易热化,治疗时也当于发表、和中、清里时加用通下之品。2.1.2杨震教授遣方用药特点先生临床用药经验丰富,他深谙药性、选药灵活。他的用药经验也是学术思想和辨治法则在临床中的体现。本节介绍了先生用药以辨治施治为原则、遵从理法方药;善用经方及多方共用;用药以“平”见长;喜用对药;常用花叶类药;多用引经药及鸡内金等。突出了他对方剂及药物的认识和应用特点。2.2杨震教授临床经验总结在此就先生临证最为常见的肝系疾病、杂病及儿科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整理。力求深入、完整理解和领悟他的学术主旨。2.2.1杨震教授治疗肝系疾病及杂病经验先生多年来从事肝病临床工作,本节对他临床治疗最常诊治的疾病经验进行了整理与研究。列选了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抑郁症、痤疮等五种常见疾病。对疾病特有的辨病规律进行概括,治疗经验多能体现先生的学术思想,亦是他学术思想的具体运用。尤其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生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经验和辨病思路。2.2.2杨震教授治疗小儿疾病经验先生曾在儿科工作,在儿科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挖掘、整理、探讨等多种形式,归纳总结他治疗儿科疾病,如性早熟、病毒性心肌炎、手足口病、药物性肝损害等的诊疗特色,分别从相火、温病等方面论治疾病,充分突出不同的辨治特色。3应用相火学说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通过对先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继承,特别是“相火”学说的深入领悟和理解之后,探索其在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中的应用,为本病的辨治开拓新的思路,从理论挖掘到临床实践均实现了进展。3.1目的:观察运用相火理论辨治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优效性。使“相火学说”理论的理解在临床实践中得以深化,验证继承先生学术经验的成效。同时为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辨治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3.2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符合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瘀热黄疸型病例9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养阴散瘀中药。治疗周期为21天。分别在治疗2周、治疗3周,评价两组疗效、症状积分、生化指标及炎性指标等。3.3结果:①收集完整病例85份,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②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治愈18例(41.8%),显效17例(39.5%),有效6例(14%),无效2例(4.65%),总有效41例(95.34%)。对照组治愈10例(23.8%),显效12例(28.57%),有效8例(19.05%),无效12例(28.57%),总有效30例(71.43%)。两组患儿疗效经Ridit检验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两组中医证侯积分疗效经Ridit检验有差异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周、3周的证侯积分对比有差异(P<0.01),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④两组生化指标对比,如TBIL、DBIL、ALT、AST、ALP、GGT、TBA等与疗前对比均有差异(P<0.05),表明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BIL、DBIL在治疗2周、3周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ALT、AST在治疗2周、3周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ALP在治疗2周、3周均无差异(P>0.05)。两组GGT在治疗2周、3周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TBA在治疗2周时无差异(P>0.05),在治疗3周时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CMV-DNA在治疗2周、3周后的阳性例数无差异(P>0.05)。⑤两组的IL-6与TNF-a在治疗前均有较高水平,治疗后较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⑥随访结果表明,治疗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3.4结论:①应用相火学说之瘀热相火辨治婴儿CMV肝炎联合西医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预后;②凉血解毒、养阴散瘀中药具有利胆退黄、保肝降酶、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③凉血解毒、养阴散瘀法可能成为中医治疗婴儿CMV肝炎的常用方法之一。研究成果经过三年的跟师学习,细致研读古代文献及先生着作、学术论文等文稿,对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总结,提出“崇尚相火学说、重视滋养阴液、倡导疏肝调气、注重给邪出路”为先生学术思想的核心。并运用先生的学术思想对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治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收到预期疗效,达到对先生的学术经验传承和发扬的目的,同时使自身学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纪晓丹[3](2019)在《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防治策略探讨》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通过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概述、以“治未病”的观点防治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证思路及经验四部分内容、以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实践应用,对蒋健教授临床应用“治未病”理念进行诊疗的经验总结分析。基于蒋健教授2003年至2018年期间有关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案例,结合其“治未病”不仅是未病先防,还包括轻症防重、浅病防深、短罹防长、小恙防大、单患防复、良疾防恶、郁证防病等学术观点,探讨运用治未病理念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对于胰腺炎的防治策略,根据蒋健教授提出的“胰腺亦脏亦腑”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从脏论治、从腑论治、脏腑并治三个方面进行,重视识别胰腺炎“欲发”状态,熟知胰腺炎危险因素,尽早采用“治未病”理念的中医“理法方药”策略,以减少胰腺反复发作、减轻胰腺炎发病程度、防止胰腺炎病情进一步重症化,为临床同道运用“治未病”开阔新思路。对于胆囊炎胆石症的防治策略,根据“胆腑”的病理生理特点,中医采用“六腑以通为用”之法,熟知胆囊炎胆石症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其“征兆性”表现,以降低胆囊炎胆石症复发机率,预防胆源性并发症的发生,乃是“治未病”防治胆囊炎胆石症的首要任务。对于尿路感染的防治策略,结合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健脾补肾扶正三个方面进行中药防治,并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及尿检结果前后对照,调配治则和药物比例,标本兼治;以患者病证变化对其进行“治未病”疗效观察与评价。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防治策略,根据中医“火邪上蒸于口唇”的特点,采用清热解毒泻火、健脾益气扶正,兼顾祛邪扶正,以减轻口腔溃疡的发病程度、减少口腔溃疡的发作次数达到“治未病”防止复发的可能。蒋健教授关于“治未病”理论与实践具有临床实用性及其指导意义。
刘志刚[4](2010)在《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依据该模式,通过大柴胡汤方证文献研究,初步明确该方应用指征、药物剂量及配伍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在导师已经提出观点及近年来中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以网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图书馆馆藏为文献来源。网上数据库检索范围为1979年至2009年的期刊文献(部分期刊回溯至创刊)。还收集各类专着及日本汉方杂志中有关大柴胡汤医案及论述。利用MS Excel建立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字段包括医案来源、作者、组成、药物剂量、相似度、病名(中医、西医)、疾病类别、患者性别、年龄、症状和体征、舌苔及脉象等内容。采用SPSS 13.0, SPSS Clementine 8.1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及数据挖掘(Apriori算法)等方法。结果:(1)体质、疾病之间及它们与证候的形成都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质能够明显影响疾病的类型,而疾病对体质的形成及变化也存在显着作用。体质和疾病均是证候形成关键因素,决定着证候产生,类型及其转归。疾病和体质是证候的构成要素。应当对方剂、主治疾病及体质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体质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方证的内涵。(2)本研究共收集医案717例,经筛选后共入选医案557例。通过分析,主要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以下特点:大柴胡汤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及胆管疾病、胰腺疾病、肝脏疾病、胃及食管疾病,肠道疾病,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该方主治疾病范围非常广泛,但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及感染性疾病。通过ArrowSmith闭合式文本挖掘方法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可能与精神及其他应激、炎症及免疫反应、动力障碍、前列腺素和组胺有关。大柴胡汤方证体质:形体特征:体格发育较好,比较壮实,但不一定肥胖。肌肉丰满,比较坚紧。肤色偏黑,皮肤较干燥,脸色一般较佳。颈部粗短,上腹角偏宽,头围、肩宽、胸围较大。心理特征:性格外向,但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且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多见。机能特点:肝机能和胃肠机能弱。神疲乏力,睡眠障碍,食欲不振,食后上腹胀,便秘倾向,小便黄而短。腹诊特点:主要表现在上腹及胸胁部,以紧张、抵抗及压痛为特征。其判断要点为:如患者的形体特点、机能特征及腹诊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特点,即可以诊断为大柴胡汤体质。如心理特征也符合,则可以认为是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大柴胡汤方证临床表现: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消化及非消化系统表现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在不同疾病类别中的临床表现模式。在消化系统中,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为舌红、呕吐、口苦、恶心、腹痛、腹胀、胁痛、便秘等。很多患者还表现为嗳气、肩痛、头痛、失眠、头晕等。还有个别患者表现为乏力、神疲、便溏等。而在非消化系统疾病中,临床表现模式更加多样。总体表现为头痛、失眠、头晕、烦躁、苔黄或苔薄黄、舌红、便秘等。患者仍然会出现包括胁痛在内的症状群,如胁痛、肢冷、便秘、头晕、尿黄、目眩;胁痛、肩痛、腹胀、胸闷、暖气;胁痛、面红、返酸。少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纳差、神疲、乏力等表现。大柴胡汤加味药物的配伍规律及应用指征。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行气、消食、利胆、止痛药;2、活血、清热、泻下药;3、行气、化痰、清热药;4、行气、泻下药;5、清热解毒药;6、补气药等。非消化系统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活血药;2、平肝、化痰药;3、清热燥湿、攻下药;4、清气分热药;5、清热解毒、化痰药等等。大柴胡汤剂量应用规律,应用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大柴胡汤剂量可以归为4类。一是方中药物比例基本一致,方中各味药物剂量在10克左右,当以口苦、脉弦等为主时应用;二是以大黄为主,可达20g左右。当阳明热结较重,出现发热、舌红,而又以腹痛、苔黄、便秘为主要表现时用之;三是以芍药为主,可达30g左右。以上腹痛为主时,重用芍药缓急止痛;四是以柴胡为主,可达24g左右。以胸胁苦满为主时则重用柴胡以和解少阳。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的大柴胡汤经验性的临床判断标准为:1、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大体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者;2、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虽不符合主治疾病谱者;3、虽不符合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主治疾病,且符合典型临床表现者。在提出经验性诊断标准后,我们利用基于临床医案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探讨了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另外,还对大柴胡汤组成药物临床应用指征、方剂结构、剂型、煎服法,主治疾病间的关系等作简单讨论。结论:(1)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模式基本涵盖了中医方证的构成要素,能够比较全面反应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特点。本研究也从文献研究角度证明该研究模式是可行的。(2)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符合该方临床表现特征时。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典型方证。疾病急性期,可以用大柴胡汤控制病情恶化、缓解症状;疾病慢性期,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2、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方证。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3、患者不是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典型时。可以在疾病急性期应用大柴胡汤,如症状缓解,应换用他方调理。如无效,应尽快调整治疗;4、患者非大柴胡汤体质,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即便属于该方主治疾病范围,也当忌用大柴胡汤。
徒康宛,杨进[5](2009)在《中医药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二医院药局中草药制剂室[6](1976)在《茵陈郁金静滴液介绍》文中提出 我院传染科根据临床实践组成茵陈郁金复方,制成静脉滴注液,经过半年多的临床应用,对急性黄疸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故作以下介绍。1.处方:茵陈10000克,郁金3000克,葡萄糖500克,共制成10000毫升。2.配制方法:取以上中药,以适量水浸湿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3000毫升,加吐温-8015毫升,混匀密封于输液瓶内灭菌备用。残渣继续水煎二次,煎液合并,常压或薄膜蒸发浓缩至约10000~15000毫升时,冷却至40℃以下加50%石灰乳,使 pH 至12再加50%稀硫酸使 pH 达5~6。稍轻放置滤除沉淀,上清液浓缩至6000毫升~7000毫升放冷至40℃左右,再加石
朱俊[7](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对王钢教授多年来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的整理,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王钢教授临床辨治慢性肾衰竭医案数据整体研读,系统性回顾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整体辨证及遣方用药的思路,总结其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其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继承,同时为中药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提供经验。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建国以来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相关文献和王钢教授本人及其相关临床经验文献进行分析;(2)运用综述的方法,论述目前中医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研究现状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王钢教授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诊疗的住院慢性肾衰竭患者医案中符合标准的1000诊次病案进行数据挖掘,重点挖掘医案中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苔、脉象、原发病、病机、方药等内容,结合王钢教授的临证经验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4)运用分层数据挖掘分析和典型病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王钢教授在治疗5种不同原发病的辨治思路;(5)运用访谈实录的方法,进一步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和思路。结果:(1)数据挖掘结果:1000诊次中男性254例,就诊604次;女性患者156例,就诊396次,平均年龄54.2岁。核心临床症状为乏力、腰酸、泡沫尿、下肢肿、夜尿频;核心舌质为舌淡、舌红、舌暗;核心舌苔为苔薄黄、苔白腻、苔薄白;核心脉象为细脉、滑脉、沉脉、弦脉;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高频药物有32味,分别是土茯苓、茵陈、蒲黄、五灵脂、车前子、大腹皮、猫爪草、槐花、六月雪、甘草、紫菀、泽兰、黄连、茯苓皮、金银花、大黄、苍术、枳实、槟榔、蒲公英、何首乌、大枣、牛膝、黄芪、郁金、菟丝子、萹蓄、川芎、太子参、白术、杜仲、玉米须。(2)核心方:①太子参、黄芪、甘草、大枣、杜仲、牛膝、苍术、茯苓皮、泽兰、大腹皮、玉米须、车前子、槐花、土茯苓、大黄、枳实、槟榔、茵陈、五灵脂、蒲黄;②何首乌、菟丝子、川芎、郁金、金银花、黄连、紫菀、蒲公英、萹蓄、六月雪、凤尾草、猫爪草;③白术、山茱萸、当归、紫河车、积雪草。(3)兼证用药:①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湿热证之大量蛋白尿:僵蚕、全蝎、龙葵、山慈菇、芡实、石韦、牛蒡子、黄芩、肾炎草、黄蜀葵花;②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之大量蛋白尿:枸杞、菊花、谷精草、海螵蛸、瓦楞子、金樱子、穿山龙、虎杖、鬼箭羽、白花蛇舌草;③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水肿:丹参、桃仁、红花、水蛭、益母草、猪苓、葫芦、防己、黄精、肉桂、虎耳草;④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咽痛、咳嗽、痰湿中阻:玄参、桔梗、冬凌草、射干、薄荷、木香、砂仁、半夏、陈皮;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胃气上逆:藿香、佩兰、竹茹、吴茱萸、赭石、炮姜、冬瓜皮、桑白皮、连翘;⑥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皮肤瘙痒:秦皮、秦艽、鸡血藤、丝瓜络、地肤子、白鲜皮;⑦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寐差、水肿、脾胃不和、血尿、蛋白尿:合欢皮、酸枣仁、首乌藤、龙齿、柏子仁、椒目、葶苈子、紫苏梗、白及、石莲子、刘寄奴。(4)分层数据分析结果:①原发病为膜性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补气通阳、淡渗利水药;②原发病为IgA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利咽、养阴利咽、健脾补肾药;③原发病为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水、降尿酸药;④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药;⑤原发病为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养阴清热、祛风通络、通阳活血药。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王钢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肾,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肾元亏虚是发病基本之因,湿浊和瘀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湿热导致病情反复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结合数据挖掘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为:围绕“肾劳”病名,强调病因多变,虚实辨证;维护肾元,阴平阳秘;和缓治本,多脏同调;清利活血,诊治关键;疏滞泄浊,贯穿始终。结合访谈实录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为:强调整体辨证,随症就因,善用复方;精于配伍,巧用药对。重视处理合并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强调治疗与调摄相结合:重视原发病,饮食疗法,预防感染,稳定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李柳骥[8](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晨冰[9](2021)在《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文中提出目的: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淤胆型肝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并分析纳入文献中复方汤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讨中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理法方药之秘,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分别在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检索涉及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年限为2001年1月至2021年1月。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性风险评估,提取结局指标,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选择合适的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并制作森林图及漏斗图进行描述分析。提取中药复方的处方信息,使用Excel表格汇总记录,对组成的药物及其性、味、归经、功效进行频次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探索药物的常用组合及组方规律。结果:1.检索到文献1214篇,根据纳排标准进行严格筛选,本次荟萃分析最终纳入23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总有效率:OR=4.49,95%CI:[3.42,5.89];TBIL:MD=-46.49,95%CI[-60.51,-32.47];DBIL:MD=-45.49,95%CI[-59.12,-31.16];ALP:MD=-54.79,95%CI[-78.51,-31.07];GGT:MD=-28.07,95%CI[-35.55,-20.59];ALT:MD=-33.75,95%CI[-43.01,-24.5];AST:MD=-42.27,95%CI[-58.20,-26.35];中医证候积分:MD=-3.26,95%CI[-4.30,-2.21];以上8项结局指标的合并效应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评价:5篇文献描述用药不良反应,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6%与1.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2.临床用药规律:筛选23首处方,涉及中药66味,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茵陈、赤芍、大黄、丹参、茯苓、甘草、郁金、白术、虎杖。其中以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解表药、泻下药;四气五味中苦味、寒性的比例最大;药物主要归肝经,但也有分别入脾经、胃经、心经、肺经、肾经的药物。关联规则得出常用的药物组合有赤芍配伍茵陈、赤芍配伍大黄、茵陈配伍大黄、赤芍配伍丹参、茵陈配伍丹参、赤芍配伍郁金、茵陈配伍郁金、赤芍配伍甘草,聚类分析获取5类中药组方。结论:1.相比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在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改善血清TBIL、DBIL、ALP、GGT、TBA、ALT、AST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上有更好疗效,安全性更好。2.淤胆型肝炎病因以湿、热、瘀为主,清热利湿活血为其治疗大法,同时解表发汗开腠理、泻下通腑利二便以予邪出路,立足于肝脾论治,兼顾调和脏腑,根据湿热瘀的偏重、部位和兼证随证施治。常用药物组合配伍可增强疗效,结合系统聚类衍生的新组方可供因证选方。
陈玮盈[10](2018)在《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黄疸病的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黄疸(Jaundice)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肝胆系疾病,在中医学中是一个独立的病证。在中医学的阐述里,黄疸病大多数因外来邪气或内伤引起,临床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巩膜黄染)为重要的特征。临床常见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道结石、钩端螺旋体病及某些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皆会导致黄疸。因此,在治疗黄疸病方面,通过整理、分析和归纳最新学术观点和名医临证经验,是推进中医药现代研究发展的关键所在。目的:本课题研究拟从现代中医药文献入手,对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黄疸病的文献进行探索,运用现代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建立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总结辨证规律与用药特点,从而进一步探求黄疸病的证治规律,对于发挥中医药治疗黄疸病的优势有一定的积极促进意义,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借鉴和新思路。方法:本研究主要以各医学杂志数据库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资源作为基础,收集整理出其中关于黄疸病的辨证分型、用药规律的相关资料,并建立数据库。通过使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年龄、性别、西医病因诊断、症状、证型、药物功效分类、药物性味归经等进行频数分析与聚类分析。最后,总结出名医治疗黄疸病的证治规律及用药特色。结果:本研究共采用现代中医药文献中包含黄疸病诊治的医学着作14部,期刊20种,现代医案记载153个。主要是以目黄、尿黄与身黄为常见的症状,伴随症状有纳差、疲乏、腹胀、口干、恶心、发热、皮肤瘙痒、口苦、腹痛、呕吐、胁痛、腹水、烦热、厌油腻、畏寒。辨证分型主要是以热重于湿为多。西医病因以病毒性肝炎最常见。总共涉及中药207种,出现的总频次为1913次。药物功效分类大多以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与补虚药为主,总累计频率达到50.8%,兼以活血化瘀、解表、理气、化湿等法。治疗黄疸多以寒凉药为主;药味以苦、甘、辛味为主。其中味苦占了41.3%;味甘占25.3%;味辛则占23.1%。常用的药物归经大多数以肝经、胃经、脾经、肺经、心经为主,累计频率高达75.0%,提示黄疸主要以肝经为主,与脾胃、心肺有关。通过聚类分析结果,黄疸病的核心药物组为赤芍、茯苓、茵陈、大黄、栀子、甘草、牡丹皮、郁金、柴胡、黄芩、丹参、葛根。总结出名医治疗黄疸多以茵陈蒿汤为基础,辅以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与活血化瘀药。结论:名老中医在治疗黄疸病方面通过理论应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用药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黄疸的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相关。用药方面,现代名医大多以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与补虚药为主,常用的核心药物为为赤芍、茯苓、茵陈、大黄、栀子、甘草、牡丹皮、郁金、柴胡、黄芩、丹参、葛根。
二、茵陈郁金静滴液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茵陈郁金静滴液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古代中医疫病探赜 |
1. 疫病释义 |
2. 疫病病因 |
3. 疫病防治 |
3.1 宋以前 |
3.2 宋金元 |
3.3 明清 |
第二部分 疫病的现代中医药治疗 |
1. 建国以来我国法定急性传染性疾病回顾 |
2. 常见疫病的中医药治疗 |
2.1 病毒性肝炎 |
2.2 细菌性痢疾 |
2.3 流行性感冒 |
2.4 流行性腮腺炎 |
2.5 手足口病 |
第三部分 古今疫病方药数据挖掘 |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挖掘结果 |
3.1 疫病高频药挖掘 |
3.1.1 疫病总体用药 |
3.1.2 疫病病系用药 |
3.1.3 疫病病种用药 |
3.2 疫病用药古今对比数据挖掘 |
3.2.1 古今总体用药 |
3.2.2 古今病系用药 |
3.2.3 古今病种用药 |
3.3. 疫病方配伍规律挖掘结果 |
3.3.1 疫病方总体配伍规律 |
3.3.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 |
3.3.3 疫病病种配伍规律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疫病用药特点分析 |
1.1 总述 |
1.2 古今用药比较分析 |
1.2.1 疫病总体用药 |
1.2.2 古今病系用药 |
1.2.3 古今病种用药 |
1.3 疫病用药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分析 |
1.3.1 细菌性痢疾 |
1.3.1.1 古代方 |
1.3.1.2 现代方 |
1.3.1.3 小结 |
1.3.2 病毒性肝炎 |
1.3.2.1 古代方 |
1.3.2.2 现代方 |
1.3.2.3 小结 |
1.3.3 流行性腮腺炎 |
1.3.3.1 古代方 |
1.3.3.2 现代方 |
1.3.3.3 小结 |
1.4 古今疫病用药特点总结 |
2. 疫病方配伍特点分析 |
2.1 古今疫病方总体配伍特点分析 |
2.1.1 古代方 |
2.1.2 现代方 |
2.1.3 小结 |
2.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特点分析 |
2.2.1 Ⅰ类疫病 |
2.2.1.1 古代方 |
2.2.1.2 现代方 |
2.2.1.3 小结 |
2.2.2 Ⅱ类疫病 |
2.2.2.1 古代方 |
2.2.2.2 现代方 |
2.2.2.3 小结 |
2.2.3 Ⅲ类疫病 |
2.2.3.1 古代方 |
2.2.3.2 现代方 |
2.2.3.3 小结 |
2.3 疫病病种配伍特点分析 |
2.3.1 细菌性痢疾 |
2.3.1.1 古代方 |
2.3.1.2 现代方 |
2.3.1.3 小结 |
2.3.2 病毒性肝炎 |
2.3.2.1 古代方 |
2.3.2.2 现代方 |
2.3.2.3 小结 |
2.3.3 流行性腮腺炎 |
2.3.3.1 古代方 |
2.3.3.2 现代方 |
2.3.3.3 小结 |
2.4 疫病方配伍特点总结 |
第五部分 结语 |
1. 问题与思考 |
2. 主要创新点 |
3.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杨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杨震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第一章 杨震教授肝病理论学术渊源 |
第二章 杨震教授相火学说学术渊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杨震教授的学术思想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 |
第一章 杨震教授学术思想研究 |
(一) 杨震教授学术观点 |
1 崇尚相火学说 |
2 重视滋养阴液 |
3 倡导疏肝调气 |
4 注重给邪出路 |
(二) 杨震教授遣方用药特点 |
1 以辩证论治为原则,遵从理法方药 |
2 善用经方及多方共用 |
3 用药以“平”见长 |
4 喜用对药 |
5 常用花、叶类药 |
6 多用引经药及鸡内金 |
第二章 杨震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
(一) 杨震教教授治疗肝系疾病及杂病经验 |
1 杨震教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经验 |
2 杨震教授治疗肝硬化经验 |
3 杨震教授治疗脂肪肝经验 |
4 杨震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 |
5 杨震教授辨治痤疮经验 |
(二) 杨震教授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
1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性早熟经验 |
2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经验 |
3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
4 杨震教授治疗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经验 |
临床验案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应用相火学说辨治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研究 |
(一) 婴幼儿抗巨细胞感染治疗研究进展 |
(二) 中医学对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认识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疗标准及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杨震教授学术生平 |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症状体征评分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防治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蒋健教授“治未病”的学术观点 |
第二部分 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实践 |
一、以“治未病”防治胰腺炎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胰腺炎“未病先防” |
1.1 胰腺炎临床特点 |
1.2 胰腺炎诱发因素及“欲发”表现 |
1.3 临床案例分析 |
1.3.1 疏肝利胆、通腑泄热,预防胆源性胰腺炎 |
1.3.2 通腑泄热、益气扶正,预防胰腺炎慢性化 |
2 胰腺炎“既病防变” |
2.1 胰腺具有“亦脏亦腑”的生理病理特点 |
2.1.1 胰腺具有脏(脾)的生理病理特点 |
2.1.2 胰腺具有腑(胆、肠、胃)的生理病理特点 |
2.2 治疗胰腺炎需要根据不同病期从脏或从腑论治 |
2.2.1 胰腺炎发作期当从腑论治 |
2.2.2 胰腺炎恢复期当从脏论治 |
2.2.3 兼具脏病腑病特点当脏腑并治 |
2.3 临床案例分析 |
2.3.1 通腑泄热、渗湿散结,从腑辨治“已发”胰腺炎 |
2.3.2 通腑泄热、益气健脾,脏腑并治辨治“已发”胰腺炎 |
3 胰腺炎“瘥后防复” |
3.1 具体治则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4 “治未病”诊治胰腺炎经验小结 |
二、以“治未病”防治胆囊炎胆石症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胆囊炎胆石症“未病先防” |
1.1 胆囊炎胆石症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特点 |
1.2 识别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欲发”表现 |
1.3 辨治思路 |
1.4 临床案例分析 |
2 胆囊炎胆石症“既病防变” |
2.1 辨治思路 |
2.2 临床案例分析 |
2.2.1 疏肝利胆止痛、消石排石,辨治“已发”结石性胆囊炎 |
2.2.2 利胆通腑、健脾益气,辨治“已发”非结石性胆囊炎 |
3 慢性胆囊炎“瘥后防复” |
3.1 辨治思路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3.2.1 疏肝泄热、健脾益气,结石性胆囊炎“瘥后防复” |
3.2.2 利胆退黄、疏肝健脾,调养“恢复期”胆囊炎 |
4 “治未病”诊治胆囊炎胆石症的经验小结 |
三、以“治未病”防治尿路感染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尿路感染“未病先防” |
1.1 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
1.2 尿路感染诱发因素 |
1.3 临床案例分析 |
2 尿路感染“既病防变” |
2.1 治疗尿路感染需要根据不同病期祛邪或扶正论治 |
2.1.1 单纯尿路感染发作期祛邪为主 |
2.1.2 虚实夹杂尿路感染扶正祛邪并举 |
2.2 临床案例分析 |
2.2.1 虚实夹杂,祛邪扶正并举辨治“已发”尿路感染 |
2.2.2 合并子宫脱垂的尿路感染者,辨治其“发作期”尿路感染 |
3 慢性尿路感染“瘥后防复” |
3.1 具体治则分析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3.2.1 合并子宫脱垂的尿路感染者,辨治其“恢复期”尿路感染 |
3.2.2 健脾补肾,瘥后防复调养“稳定期”尿路感染 |
4 “治未病”诊治尿路感染的经验特点小结 |
四、以“治未病”防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口腔溃疡“未病先防” |
1.1 口腔溃疡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特点 |
1.2 识别口腔溃疡“征兆性”表现 |
1.3 口腔溃疡“未病先防”辨治分析 |
1.4 临床案例分析 |
2 口腔溃疡“既病防变” |
2.1 具体治则分析 |
2.2 临床案例分析 |
2.2.1 清肝泻火,清脾热利湿辨治“已发”口腔溃疡 |
2.2.2 泻脾通腑,清热解毒辨治“已发”口腔溃疡 |
2.2.3 清热解毒,补气扶正辨治“已发”、截断“欲发”口腔溃疡 |
3 口腔溃疡的“瘥后防复” |
3.1 具体治则分析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3.2.1 健脾扶正,清热解毒调养“恢复期”口腔溃疡 |
4 “治未病”诊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特点小结 |
第三部分 以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实践应用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数据录入与规范化 |
2 数据挖掘软件及方法 |
2.1 频数分析 |
2.2 关联规则分析 |
3 结果 |
3.1 关于胰腺炎症状、用药分析 |
3.1.1 关于胰腺炎症状分析 |
3.1.2 关于胰腺炎用药分析 |
3.1.3 防治胰腺炎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3.2 关于胆囊炎胆石症症状、用药分析 |
3.2.1 关于胆囊炎胆石症症状分析 |
3.2.2 关于胆囊炎胆石症用药分析 |
3.2.3 防治胆囊炎胆石症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3.3 关于尿路感染症状、用药分析 |
3.3.1 关于尿路感染症状分析 |
3.3.2 关于尿路感染用药分析 |
3.3.3 防治尿路感染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3.4 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症状、用药分析 |
3.4.1 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症状分析 |
3.4.2 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用药分析 |
3.4.3 防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4 总结 |
第四部分 讨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治未病”的渊源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3 |
附表1 中药术语表 |
(4)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 |
1 贯彻"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原则是中医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
1.1 "病证结合"是现代中医临床实际的需求 |
1.2 "方证相应"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
2 方证研究源流及现状 |
2.1 方证相应的概念 |
2.1.1 方证相应的不同提法 |
2.1.2 方证相应概念的内涵 |
2.2 方证相应的源流 |
2.3 方证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1 方证的病机概念 |
2.3.2 方证的证据概念 |
3. 构建"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 |
3.1 研究思路 |
3.1.1 以体质、主治疾病谱为要素重新构建"证"的研究内容 |
3.1.2 体质 |
3.1.3 主治疾病谱 |
3.1.4 小结 |
3.2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3.2.1 研究内容 |
3.2.2 研究方法 |
3.3.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诊断及治疗特征 |
3.3.1 诊断 |
3.3.2 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
1 大柴胡汤源流 |
2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
2.1 关于大柴胡汤方剂组成 |
2.1.1 大柴胡汤中必有大黄 |
2.1.2 大柴胡汤中必无大黄 |
2.1.3 大黄可有可无说 |
2.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定位 |
2.2.1 少阳阳明合病 |
2.2.2 少阳病 |
2.2.3 阳明病 |
2.2.4 三阳合病 |
2.2.5 太阴病 |
2.2.6 少阴病 |
2.2.7 矛盾说 |
2.3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临床特征 |
2.3.1 对于《伤寒杂病论》条文的总结 |
2.3.2 大柴胡汤方剂主治 |
2.3.3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
3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3.1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 |
3.1.1 消化系统 |
3.1.2 心血管系统 |
3.1.3 调节代谢作用 |
3.1.4 免疫调节作用 |
3.1.5 血液系统 |
3.1.6 内分泌系统 |
3.1.7 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
3.1.8 抗炎作用 |
3.1.9 抗病原体 |
3.1.10 抗过敏作用 |
3.2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 |
3.2.1 传染病 |
3.2.2 呼吸系统疾病 |
3.2.3 循环系统疾病 |
3.2.4 消化系统疾病 |
3.2.5 泌尿系统疾病 |
3.2.6 生殖系统疾病 |
3.2.7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
3.2.8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
3.2.9 神经系统疾病 |
3.2.10 骨科疾病 |
3.2.11 妇产科疾病 |
3.2.12 皮肤病 |
3.2.13 五官科疾病 |
3.2.14 精神疾病 |
3.2.15 发热性疾病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
1 大柴胡汤方证特点研究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数据库建立 |
1.1.3 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一般情况 |
1.2.2 大柴胡汤方证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及大柴胡汤证形成时间 |
1.2.3 大柴胡汤病位、病机、病性 |
1.2.4 大柴胡汤方证主要内容 |
1.2.5 大柴胡汤药物配伍 |
2 大柴胡汤剂量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药物剂量分析 |
2.3 小结 |
3 讨论 |
3.1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 |
3.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 |
3.2.1 关于大柴胡汤 |
3.2.2 主治疾病谱 |
3.2.3 体质 |
3.2.4 临床表现特点 |
3.2.5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 |
3.2.6 大柴胡汤应用流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柴胡汤方证机制探索 |
附录2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研究方法探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医药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 |
2.1 基本方加减 |
2.2 分型辨治 |
2.3 特殊治则及用药经验 |
2.4 其他治法 |
3 展望 |
(7)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肾衰竭文献研究 |
1 现代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的文献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2 王钢教授学术观点的相关文献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辨证分型 |
2.3 分子生物学机制 |
2.4 治疗经验 |
2.5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6 中西医结合防治 |
2.7 邹师经验总结及展望 |
2.8 结论 |
第二部分 慢性肾衰竭及数据挖掘技术理论研究 |
1 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治现状的理论研究 |
1.1 慢性肾衰竭的病名 |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
1.3 慢性肾衰竭的现代治疗进展 |
1.4 问题与展望 |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的研究 |
2.1 中医文献 |
2.2 中医证候 |
2.3 中医方剂 |
2.4 名老中医传承 |
2.5 中药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数据采集 |
2.1 医案资料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3 数据清洗 |
4 数据分析 |
5 数据表达 |
5.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5.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5.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6 讨论 |
6.1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的四诊要点分析 |
6.2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病机证型分析 |
6.3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方药构思 |
6.4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的加减思路 |
第四部分 分层数据及典型病案 |
1 膜性肾病 |
1.1 膜性肾病分层数据 |
1.2 膜性肾病典型病案 |
2 IgA肾病 |
2.1 IgA肾病分层数据 |
2.2 IgA肾病典型病案 |
3 尿酸性肾病 |
3.1 尿酸性肾病分层数据 |
3.2 尿酸性肾病典型病案 |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分层数据 |
4.2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典型病案 |
4.3 讨论 |
5 2型糖尿病性肾病 |
5.1 2型糖尿病性肾病分层数据 |
5.2 2型糖尿病性肾病典型病案 |
5.3 讨论 |
第五部分 导师经验 |
1 “肾劳”病名古今论证 |
1.1 古医籍考证 |
1.2 邹氏论“肾劳” |
1.3 数据论证 |
2 病因多变,虚实辨证 |
2.1 导师论述 |
2.2 数据论证 |
3 维护肾元,阴平阳秘 |
3.1 肾寓阴涵阳 |
3.2 肾气化封藏 |
3.3 保肾元大法 |
3.4 数据论证 |
4 和缓治本,多脏同调 |
4.1 补益肾元,平补平泻 |
4.2 顾护脾胃,以养先天 |
4.3 养肺滋肾,金水相生 |
4.4 滋肾养肝,乙癸同源 |
4.5 养心益肾,水火既济 |
5 清利活血,诊治关键 |
5.1 清热利湿 |
5.2 活血化瘀 |
6 疏滞泄浊,贯穿始终 |
6.1 利水泄浊 |
6.2 化湿泄浊 |
6.3 降逆泄浊 |
6.4 通腑泄浊 |
6.5 通络泄浊 |
6.6 疏风泄浊 |
第六部分 基于慢性肾衰竭诊治的导师访谈研究 |
1 访谈研究背景 |
2 访谈研究设计 |
3 资料转录与分析 |
4 撰写访谈报告 |
4.1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中医病名的认识 |
4.2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4.3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大法的经验 |
4.4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用药特色 |
4.5 王钢教授重视慢性肾衰竭合并症的处理 |
4.6 王钢教授强调慢性肾衰竭治疗与调摄相结合 |
创新点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9)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查与资料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估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
2.3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
2.4 结局指标结果 |
2.5 处方用药统计结果 |
3 讨论 |
3.1 病中求证 |
3.2 因证施治 |
3.3 遣方用药规律 |
3.4 研究的客观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淤胆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黄疸病的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古代黄疸病源流 |
一、先秦及秦汉时期(公元220年以前) |
二、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年-公元960年) |
三、宋金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
四、明清时期(公元1369年-1840年) |
五、晚清至民国时期(公元1840年-1949年) |
第二节 现代中医黄疸病研究 |
一、黄疸的病位 |
二、病因病机 |
三、治法治则 |
四、辨证论治 |
五、临床研究治疗 |
第三节 名老中医治疗黄疸病的经验管窥 |
一、邓铁涛教授重视肝脾祛痰瘀 |
二、周仲英教授整体辨证重视病机 |
三、张琪教授辨别虚实治病求本 |
四、朱良春教授首重津血同源,津伤血瘀之理 |
五、方和谦教授重视疏肝健脾,临床药少力专 |
六、徐景藩教授识别轻重安脾胃,祛邪之际要扶正 |
七、张镜人教授主张化湿清热、调和脏腑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
八、颜德馨教授重视清热利湿浊,化瘀解毒,自拟犀泽汤 |
九、李振华教授治黄疸首重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法 |
十、李济仁教授擅以灵茵退黄经验方加味治黄疸 |
十一、何仁教授主张培本法治黄疸,临床用药少而精 |
十二、路志正教授善用经方治阴黄 |
十三、李玉奇教授治黄疸“临证如迎战,组方如布阵,用药如遣兵” |
十四、任继学教授治急黄重视清热解毒、疏肝利胆,药味少而药性专 |
十五、关幼波教授提出治黄三辨、三要、三原则、两重视的思想 |
十六、汪承柏教授提出瘀热发黄,特创凉血活血法,重用赤芍治黄疸 |
十七、姜春华教授巧用清热利湿药配伍解毒药治黄 |
十八、吕承全教授注重病机,倡导分期治疗黄疸 |
第二章 名老中医辨治黄疸病证治规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数据规范化处理 |
四、数据研究与分析方法 |
五、医案数据库的建立 |
六、技术路线 |
第二节 研究与整理结果 |
一、医案入选情况 |
二、病案一般情况分析 |
三、舌脉与症状分析 |
第三节 名医治疗黄疸病的用药特点初探 |
一、中药频次排序 |
二、药物功效频数分析结果 |
三、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结果 |
四、聚类分析结果 |
五、不同地域名老中医用药特点 |
第三章 名医治疗黄疸病证治规律与理论探讨 |
第一节 辨证用药特点分析 |
一、证型特点 |
二、药物功效分析 |
三、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
四、因地制宜当活用 |
第二节 理论探讨 |
一、清热祛湿,治有主次之分 |
二、活血化瘀以退黄 |
三、解毒化痰以治黄 |
四、病不离肝,以脾虚为本,扶土抑木 |
五、清金制木法的运用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茵陈郁金静滴液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D]. 张稚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3)
- [2]杨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D]. 史艳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3]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防治策略探讨[D]. 纪晓丹.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D]. 刘志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2)
- [5]中医药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J]. 徒康宛,杨进.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9(06)
- [6]茵陈郁金静滴液介绍[J].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二医院药局中草药制剂室. 中草药通讯, 1976(10)
- [7]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D]. 朱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D]. 李晨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10]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黄疸病的证治规律研究[D]. 陈玮盈.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