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怀念中国茶德倡导者庄晚芳先生(论文文献综述)
刘江山[1](2021)在《乡村美食短视频中饮食文化呈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立[2](2019)在《追忆导师 以身许茶》文中指出我深切怀念我的导师庄晚芳先生。2018年是先生诞辰110周年,恩师对我教益匪浅,趁此良机,表示我对恩师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感恩。1962年我有幸考取先生首位茶学研究生。在三年多的学习生涯中,先生对我言传身教,关怀备至,尽管他当时教育和社会活动相当繁重,但对我的学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当时从茶树生物学和茶树生理学入门,引导我探求茶树修剪的技术依据。在先生奠定的现代茶学的基础上,使我在茶树修剪领域中,继续开拓前进,取得了一定业绩,至今久久
黄华青[3](2017)在《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武夷山桐木村的田野调查,研究在茶产业发展影响下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论文提出“厂宅”这一茶产业空间类型,是作为正山小种、金骏眉原产地的桐木村在当代形成的一类融合家庭、生产和经营空间的乡土建筑。论文提出“空间志”的研究进路,从互动视角阐释空间变迁背后的社会动因,揭示社会变迁带来的空间后果。论文进而提出从空间本质及社会效益来认知乡土建筑的立场,为当代乡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经验。“空间志”作为本文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主客一体的空间、空间作为社会景观、空间的时间维度三个层面,探索一条沟通物质与感知、精英与大众、历史与现实的研究路径。“空间志”的研究载体是对4个自然村、165个厂宅样本的田野调查、以及25个典型厂宅的“测度”,实现对乡土空间及日常生活的“小视角”阅读;同时辅以“大视角”,展现桐木茶村研究在全球茶叶贸易史与全国茶产业格局下的意义。论文主体围绕空间志框架展开。第3章历时性地展现了武夷山茶村空间结构及桐木村厂宅空间模式如何在全球茶叶贸易和地方制度变迁中成型和重建。第46章在共时性维度探索了空间与社会变迁的微观表现,试图厘清厂宅变迁的内在逻辑及社会效益。其中,第4章在地方社会层面,探讨茶农“身份”认知变化带来的新型家庭关系,如何引发当代家庭空间的重构;第5章从茶叶市场出发,以“技艺”变迁为线索,探索厂宅面临新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而激发的空间调试,揭示菁楼等传统生产空间的本质与当代生产空间矛盾的根源;第6章关注茶叶运销带来的“他者”,从空间符号化现象切入,研究茶村社区分化及其在厂宅经营空间的表征。结论部分为78章。首先在梳理桐木村厂宅纵向变迁模式和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大吉岭红茶等横向案例对比的基础上,提取产业量化因子并建立可视化图表模型,总结空间-社会变迁的互动机制。论文进而以三个关于传统的问题,总结观点和立场:其一,怎样的传统?主张以“空间志”透过物质表象,剖析作为乡土建筑空间本质的生活;其二,何时的传统?提出将建筑置于动态性和偶发性语境下,关注当代乡村真实的传统;其三,谁的传统?揭示城市与乡村、精英与大众的二元分裂,呼吁将空间的使用者作为理解和建构当代乡村的出发点。
陈奕含[4](2015)在《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宴客习俗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民以食为天。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人们都会把吃看成头等大事。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可以把最简单的吃饭充饥演绎出丰富而有趣的宴客文化。随着全球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中西宴客习俗也不断碰撞交融。不同国家的宴客习俗也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文化差异,宴客不仅仅是饮食文化重要的部分,更是社会礼仪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对中西宴客习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中西宴客对比这一视角出发,分别就中西宴客的历史发展、习俗差异、影响差异形成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这些研究能够增进人们习俗差异意识的培养,并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具体来说,在宴客习俗漫长的演变发展中,中西宴客习俗差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饮食观念上,中国讲求味美,而西方注重营养;宴饮方式上,中国是“合餐”,西方是“分餐”;宴客礼仪方面,中国注重“长者优先”,西方则是“女士优先”。而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中西地理环境、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原因形成的。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认识的误区和民族中心主义也使中西宴客的差异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我们主张学习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处,以尽量减少交际冲突。总体而言,宴客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社会活动。从人们茹毛饮血、简单地填饱肚子,到劳心费力地准备食物,再到一丝不苟地追求餐桌礼仪、讲究营养健康,宴客文化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本论文从中西宴客习俗这一小的窗口出发,进行中西宴客习俗对比研究,希望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鲁烨[5](2011)在《明代诗歌中的茶文化》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我国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自古以来,茶与文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以载道,抒发心怀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原则,许多文人写有对茶吟咏称道的诗章,以诗咏茶,借茶明志。中国茶文化到了明代,又峰回路转,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明代“开千古茗饮之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用沸水冲泡散茶代替了唐宋时期的饼茶。明人用高涨的激情,关注着新的饮茶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变化。因此,新的茶着、茶文、茶诗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可以说,明代茶文的勃兴,与大量的明代茶文化典籍是有不可分割的干系的。明代的茶叶品目繁多,有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在制茶方面,明代也有别于唐宋,以炒青绿茶为主,但也沿用了蒸青,比如浙江长兴的罗芥茶。饮茶方式的改变,势必会带来饮茶用具的改变,由于明代用条形散茶,焙茶、贮茶器具,比唐宋就更为重要。而且,明人与前人不同之处,就在于喝茶前,用水淋洗茶,因此,整个饮茶过程,所用到的茶具是与唐宋有所不同的,较之以前,明代茶具出现了返璞归真的倾向。明代茶具除了景德镇瓷,宜兴紫砂茶具的崛起,则是更令人值得注意的。唐宋以来,人们都非常讲究饮茶用水。明人饮茶崇尚天趣,更重视品水之学。明代文人在饮茶中,极力追求饮茶过程中的自然美与环境美,这在明代文人的诗文里大量存在,不是孤立的现象。通过明代的茶诗,挖掘明代丰富的茶文化,从而更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茶文化知识,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本论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分析法。从明代的茶叶(包括叶茶流变、茶叶品类、贡茶名茶)、茶具、品水、饮茶环境、明人的审美取向等几个部分,遵循史料,遵循文献,做一个细致地梳理、整合,通过分析、演绎,挖掘出明代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萸茗[6](2008)在《弘扬中国茶德 构建和谐社会——纪念茶学泰斗庄晚芳百年诞辰暨中国茶德学术研讨会纪要》文中研究表明
朱海燕[7](2008)在《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茶的故乡,从远古以茶充饥到“神农尝百草”,“南方之嘉木”到“佳茗似佳人”,及至今日倡导“茶为国饮”,小小的一片绿叶承载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其自然、清新之美给全球至少近三分之一的人带来健康与文化享受。这是因为茶是文明与和平的象征,纯洁与友谊的化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茶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掀起了美学和茶文化的研究热潮。究竟是什么使人们对茶文化心醉神迷?茶之美的本质又是什么?在当代生活中如何进行茶的审美?如何创造茶的美感?目前诸如此类的疑问都尚未得到圆满解释,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误区,对茶美学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已是迫在眉睫。本文立足美学角度,从古今中外的美学概念与理论入手,回顾了中国茶文化与茶美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论述了唐宋时期茶诗词在茶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剖析了唐宋茶诗词所刻画的茶之色、香、味、形之美,归纳了唐宋茶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提炼了唐宋时期茶审美的方法,总结了茶美学的特征,探索了唐宋时期在茶美学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代表性的陆羽、皎然等五位诗人的茶审美思想:陆羽所着《茶经》确立了中国茶美学的基本思想,其中倡导的“和”是茶美学的核心思想,提倡的“茶性俭”、“精行俭德”的品茶精神及“生态美”茶美学观影响深远;皎然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奠定了中国茶道美学基础;卢仝把茶的功能之美提升到一种出神入化的高度;白居易将茶的审美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唐宋文人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的养生之道;苏轼将诗词审美理论与茶的审美相融,极致地体现出茶的“清”美。归根结底,唐宋文人对茶的感官、品饮境界等的审美融合了儒、道、佛三教美学思想精华,并在长期的茶事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基于茶美学建设的现状,本文探讨了唐宋茶美学思想在当代茶美学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及当代茶美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结合问卷调查,了解人们的饮茶消费习性和对茶文化、茶审美的认知现状,认识当代茶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对影响茶文化和茶审美认知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建设当代茶美学必须立足国情,在传承与弘扬传统茶美学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普及茶美学知识,正确认识茶之美,美化当代生活,建设和推广有中国特色的“茶仪”等独到的见解和可行性建议,引领当代茶美学健康向上发展。总之,古今中外,美学总是与深邃的人文关怀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茶之美是茶的色、香、味、形带给人的直接而具体的快感,也是通过茶事活动在人的心灵深处久久回味的理念。以至诚之心与茶为友,怀童贞情愫与茶交流,才可领悟茶之大美,共建和谐世界,同享康乐人生。
黄淑美,欧阳中一[8](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郑立盛[9](2003)在《渐露光芒的宋代茶都——北苑发掘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
郑立盛,廖建生[10](2002)在《北苑茶文化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 北苑位于福建省建瓯市东面(宋属建安县),北苑茶产生于闽龙启元年(933年)。943年至957年,朝廷罢阳羡贡茶改贡北苑茶,于是阳羡废而北苑兴,作为贡茶持续了四个朝代,上贡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为我国茶叶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特别是在宋代,北苑贡茶的精工制作,把我国团茶加工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天下之茶建之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翻开宋代茶书,北苑之名随处可
二、怀念中国茶德倡导者庄晚芳先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怀念中国茶德倡导者庄晚芳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3)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入场:桐木与茶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当代茶村“厂宅”变迁 |
1.3 研究综述 |
1.3.1 方法性路径:从乡土建筑到乡村社会 |
1.3.2 地方性文本:武夷山、桐木与茶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4.1 拓展了建筑学对“厂宅”为代表的茶产业空间的研究视野 |
1.4.2 建立了研究乡村空间与社会变迁机制的“空间志”进路 |
1.4.3 提出了从空间本质及社会效益出发的乡土建筑营建立场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空间志”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空间志:乡土空间的社会性建构 |
2.1 空间志进路:空间-社会变迁过程的认识论探索 |
2.1.1 主客一体的空间 |
2.1.2 空间作为社会景观 |
2.1.3 空间的时间维度 |
2.2 空间志的载体:4个自然村和165个厂宅空间的社会性阅读 |
2.2.1 三港村 |
2.2.2 江墩村 |
2.2.3 庙湾村 |
2.2.4 关坪村 |
2.2.5 165个厂宅样本的空间与社会 |
第3章 全球市场到地方社会:茶村和厂宅的历时性建构 |
3.1 全球贸易与武夷山茶村的形成 |
3.1.1 地方视野下的世界红茶贸易之路 |
3.1.2 茶叶资本支撑的武夷山茶村空间体系 |
3.1.3 红茶贸易史中桐木位置之考辨 |
3.2 地方制度与厂宅空间的变迁 |
3.2.1 集体化时期的“宅、厂”分立 |
3.2.2 包产到户与乡镇企业:过渡时期的“宅、厂”并置 |
3.2.3 龙头企业与个体经济:多元化时期的“宅、厂、店”融合 |
3.3 厂宅空间样本的研究统计 |
第4章 地方、身份与家庭关系的空间重构 |
4.1 地方社会与家庭结构的分裂 |
4.1.1 武夷山和桐木村的茶业二元结构 |
4.1.2 第二家店,第二个家 |
4.2 “家店”错位:家庭二元结构下的空间危机 |
4.2.1 传统家庭空间的内核 |
4.2.2 堂屋的“茶室化” |
4.2.3 卧室的“宾馆化” |
4.3 身份的竞争:茶农分家的空间博弈 |
4.3.1 经商文化下的身份建构 |
4.3.2 同一屋檐,两个厨房 |
4.3.3 分家,“分家” |
4.3.4 分家秩序与空间秩序的隐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市场、技艺与生产关系的空间调试 |
5.1 茶叶市场结构与传统技艺的合法性 |
5.1.1 变迁中的茶叶市场:高端化与文化导向 |
5.1.2 茶文化的社会结构:士绅阶层的“区隔之味” |
5.2 菁楼:作为技艺和记忆的生产空间 |
5.2.1 近当代生产空间的源流与内核 |
5.2.2 “技艺”空间的合法性建构 |
5.2.3 手工化和机械化的双重空间困境 |
5.3 原真性悖论:“正山”与“外山”空间的多元建构 |
5.3.1 “正山”空间:厂宅中的晾青秩序 |
5.3.2 “外山”空间:由并置到混淆的茶叶生产 |
5.3.3 原真性的反思:从地理原真走向技术原真 |
5.4 从“定居”到“游牧”的茶工居住空间 |
5.4.1 茶农与茶工的关系变迁 |
5.4.2 采茶工的“定居”和“游牧”空间 |
5.4.3 龙头企业主导下的劳动力市场危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他者、符号与社区分化的空间表征 |
6.1 茶旅经济与厂宅经营空间的模式 |
6.1.1 茶叶生产端的价值觉醒和空间消费 |
6.1.2 茶室空间的传统文化符号 |
6.1.3 民宿空间的乡村生活建构 |
6.2 他者的凝视:消费文化和精英主导下的乡土风格迷局 |
6.2.1 迷失的乡土 |
6.2.2 文化缺失状态下的“乡贤效仿” |
6.2.3 城市资本凝视下的“乡村幻想” |
6.2.4 建筑师的“新乡土”困境 |
6.3 符号的反噬:茶农社区分化在菁楼空间的表征 |
6.3.1 建筑空间的符号化 |
6.3.2 宏伟的传统菁楼:龙头企业的符号创造 |
6.3.3 新老并置的厂宅:中小茶企的符号斗争 |
6.3.4 废弃的集体菁楼:集体匿名的普通茶农 |
6.3.5 建筑符号化导致乡村社会分层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空间-社会变迁的互动机制初探 |
7.1 桐木厂宅空间-社会变迁的纵向谱系 |
7.2 茶产业整体视野下的横向对比 |
7.2.1 近当代中国茶产业格局 |
7.2.2 祁门红茶:茶叶市场价值对比 |
7.2.3 太平猴魁:旅游资源价值对比 |
7.2.4 大吉岭红茶:地方社会动力对比 |
7.3 产业因子量化与空间建构机制的可视化 |
7.3.1 空间-社会互动机制的提取和推导 |
7.3.2 产业、空间、旅游的互动链条:对当代乡建的启示 |
第8章 结论:当代乡村的幻想与现实 |
8.1 怎样的传统:从物质走向生活 |
8.2 何时的传统:从永恒走向瞬间 |
8.3 谁的传统:从精英走向大众 |
8.4 结语:危机中前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四个自然村的建筑普查目录 |
附录B 25个厂宅样本的详细调研及图纸 |
附录C 桐木村传统红茶制作技艺考察 |
附录D 桐木村当代茶叶制作机械调查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4)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宴客习俗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现状 |
(二)西方饮食文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西宴客习俗介绍 |
一、中西宴客习俗的源起和发展 |
(一)中国宴会习俗的源起和发展 |
(二)西方宴客习俗的源起和发展 |
二、中西宴客的主要形式和社会功能 |
(一)中西宴客的主要形式概述 |
第二章 中西宴客习俗比较 |
一、宴客礼仪 |
(一)邀请与拜访 |
(二)赴宴礼仪 |
(三)谈话社交 |
(四)进食之礼 |
(五)送客和道别 |
二、桌位和座次 |
(一)中国宴会座次 |
(二)西方宴会座次 |
三、餐具与使用 |
(一)中国宴会的餐具与使用 |
(二)西方宴会的餐具与使用 |
四、中西宴席菜品比较 |
(一)中国宴会饮食品种 |
(二)西方宴会饮食品种 |
第三章 中西宴客习俗差异及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形成分析 |
一、中西宴客习俗差异的原因分析 |
(一)地理环境 |
(二)哲学思想 |
(三)宗教思想 |
二、中西宴客习俗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形成分析 |
(一)认识的误区 |
(二)民族中心主义 |
第四章 提高中西宴客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
一、培养多元文化能力 |
(一)调整自己的心态 |
(二)学习外国风俗文化 |
二、多元文化教学 |
(一)多元文化课堂 |
(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明代诗歌中的茶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近三十年来明代茶文化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明代茶诗与茶文化概述 |
第一节 明以前的茶文化概述 |
第二节 明代茶诗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明代茶叶、茶具以及饮茶环境 |
第一节 百草让为灵——茶叶 |
第二节 功剜明月染春水——茶具 |
第三节 欲知花乳清冷味——品水 |
第四节 风吹水声来耳边——环境 |
第四章 明代文人的茶饮审美取向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弘扬中国茶德 构建和谐社会——纪念茶学泰斗庄晚芳百年诞辰暨中国茶德学术研讨会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7)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1 选题依据及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思路及主题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原则 |
4.2 研究手段 |
第一章 茶美学概述 |
1 美与茶之美的实质 |
2 茶美学的研究范畴 |
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茶美学的发展与唐宋茶诗词 |
1 茶文化及茶美学的发展历程 |
1.1 饮茶的起源与演变 |
1.2 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
1.2.1 唐以前的茶文化 |
1.2.2 唐宋茶文化 |
1.2.3 元、明、清茶文化 |
1.2.4 近现代茶文化 |
2 茶文化与诗词文化的完美契合,迎来了唐宋茶诗词的盛世 |
3 唐宋茶诗词是研究古代茶美学的经典材料 |
3.1 从诗词来研究美学是一条科学的途径 |
3.2 茶诗词是诗化的茶史 |
3.3 展示唐宋时期茶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宋诗词中茶之“美”的刻画 |
1 茶形色之美 |
1.1 细如粟粒柔如蕊,肥如云腴壮似笋——茶芽之美 |
1.2 枪旗鸟爪劲姿爽,鹰嘴雀舌展芽叶——芽梢之美 |
1.3 圆如皓月润似玉,方比珪璧芳胜兰——团饼茶之美 |
2 茶香之美 |
2.1 香飘九畹清若兰,幽薄芳草得天真——茶香之清幽美 |
2.2 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茶香之悠远美 |
2.3 风流气味未染尘,不是人间香味色——茶香之脱俗美 |
3 茶味之美 |
3.1 流华无尘净肌骨,疏瀹清味涤心源——茶味之清美 |
3.2 琼蕊甘露贵流霞,灵芽云液胜醍醐——茶味之甘美 |
3.3 茗饮醇滑齿颊香,消尽酲醲爽气来——茶味之爽美 |
3.4 香茗一盏甘与苦,人生百味寓其中——"味外之味"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宋茶美学理论研究 |
1 茶的感官审美理论基础 |
1.1 茶之清苦契合道家"声色害性"的审美观 |
1.2 茶赋予的感官享受符合儒家"食色性也"的审美需求 |
1.3 茶感官审美哲学基础是儒道"声色"审美观的融合 |
2 论茶审美的方法 |
2.1 物我观照 |
2.2 净静虚明 |
2.3 妙悟自然 |
3 论唐宋茶诗中的品茶意境 |
3.1 有我有茶 |
3.2 茶我同一 |
3.3 无我无茶 |
4 论茶美学的核心思想"和" |
4.1 茶园生态和谐美 |
4.2 烹煮茶中调和美 |
4.3 品茗环境和洽美 |
4.3.1 山清水秀自然美 |
4.3.2 寺院道观幽寂美 |
4.3.3 琴棋书画文雅美 |
4.4 达礼传情和乐美 |
4.5 茶之功效和健美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宋着名文人的茶美学思想 |
1 陆羽《茶经》确立了茶美学的基本思想 |
1.1 奠定了"生态美"的茶美学观 |
1.2 确立"精行俭德"的茶审美态度 |
1.3 倡导"和"为核心的茶美学思想 |
2 皎然探索了"茶境"的审美 |
2.1 以"道"论茶,"茶道"入诗 |
2.2 品茶探"境",以"境"入诗 |
2.2.1 静幽的环境 |
2.2.2 空灵的心境 |
2.2.3 超然的意境 |
3 卢仝升华了茶的品饮境界 |
4 白居易多层面的茶审美 |
4.1 饮茶的闲适自由之美 |
4.2 事茶的"精行俭德"之美 |
4.3 饮茶修身实现"通达自由" |
5 苏轼睿智超然的茶美学思想 |
5.1 "清"美的茶君子与茶佳人 |
5.2 超然脱俗的"隐逸"情怀 |
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当代茶美学与和谐社会建设 |
1 当代茶美学建设现状概述 |
2 当代茶美学的特征 |
2.1 实用性 |
2.2 多样性 |
2.3 民族性 |
2.4 世界性 |
2.5 和谐性 |
3 中国当代茶美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
3.1 饮茶养生,提高身体素质 |
3.2 品茶修身,塑造健康人格 |
3.3 品茶怡情,增强民族自信心 |
3.4 品茶达礼,调和人际关系 |
3.5 品茶悟道,促进和谐生态 |
3.6 带动经济,促进文明进程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当代茶美学建设现状实证分析 |
1 当代(以湖南为例)茶美学建设现状问卷调查 |
1.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发 |
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1.3 调查问卷的回收与数据统计 |
2 第一类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 资料基本特征 |
2.2 茶叶消费现状 |
2.3 茶叶消费动机 |
2.4 消费者对茶文化的认知 |
2.5 消费者对茶审美的认知 |
3 第二类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资料基本特征 |
3.2 茶文化与茶审美常识问答的描述性分析 |
3.3 不同被调查者对茶文化与茶审美认知程度的差异 |
3.4 影响茶文化及茶审美认知程度的社交因素差异分析 |
3.5 逻辑回归模型的建立 |
4 调查结论 |
第八章 当代茶美学建设的思考 |
1 传承与弘扬唐宋茶美学思想 |
1.1 茶之功效美是"饮茶养生"的根本基础 |
1.2 "和美"依然是茶美学的核心思想 |
1.3 "精行俭德"仍然是茶美学的基本内容 |
1.4 茶审美的方法至今值得借鉴 |
1.5 传承与弘扬中的发展 |
2 普及茶美学知识,正确认识茶之美 |
3 运用茶美学知识,美化当代生活 |
4 立足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茶仪" |
5 本章小结 |
特色、创新与全文结论 |
1 特色与创新 |
2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渐露光芒的宋代茶都——北苑发掘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北苑遗址发掘 |
二、关于北苑茶的类型 |
三、关于北苑茶文化 |
四、关于北苑与台湾茶叶 |
五、关于北苑历史现象 |
六、关于北苑展望 |
四、怀念中国茶德倡导者庄晚芳先生(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美食短视频中饮食文化呈现研究[D]. 刘江山.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2]追忆导师 以身许茶[J]. 王立. 茶叶, 2019(01)
- [3]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D]. 黄华青. 清华大学, 2017(02)
- [4]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宴客习俗比较[D]. 陈奕含. 河南大学, 2015(07)
- [5]明代诗歌中的茶文化[D]. 鲁烨. 江南大学, 2011(01)
- [6]弘扬中国茶德 构建和谐社会——纪念茶学泰斗庄晚芳百年诞辰暨中国茶德学术研讨会纪要[J]. 萸茗. 茶叶, 2008(04)
- [7]中国茶美学研究——唐宋茶美学思想与当代茶美学建设[D]. 朱海燕.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8]《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J]. 黄淑美,欧阳中一. 农业考古, 2005(04)
- [9]渐露光芒的宋代茶都——北苑发掘研究现状与展望[J]. 郑立盛. 农业考古, 2003(02)
- [10]北苑茶文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 郑立盛,廖建生. 中国茶叶加工,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