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注意“教学语言”

应注意“教学语言”

一、应当重视“教态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任亚男[1](2021)在《桌越教师培养视角下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王安然[2](2021)在《疫情影响下教学质量研究 ——基于东营市中小学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王酉凤[3](2021)在《职前汉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向虹虹[4](2021)在《有效利用乡土资源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探究 ——以湘西地区龙山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媛媛[5](2021)在《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

代领[6](2021)在《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个性、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拐点,高中教师自然担任了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在某种程度上,高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整个国家科学的进步和生物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先挖掘出教师群体的内在和外在需求,再根据群体的专业发展阶段和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教师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发展,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本研究主要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设计问卷和访谈进行调查,首次将教师的学校性质,即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纳入了背景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也首次将调查结论与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实践相结合,让高中生物学教师的需求和困境落地,从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挖掘一线生物学教师的真实需求。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181份问卷,利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origin软件进行作图。研究结果表明,在专业发展意识层面: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状态比较良好,有大部分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上升期。但是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发展意识,并且缺乏专业发展的方法和能力;在专业知识层面:高中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需求较大。不同于以往教师对理论的需求,在本次被测教师中他们更倾向选择实践层面的知识以及相关教学能力的支持;在专业能力层面:生物学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以及成果转换方法需求较大,关注与课程改革相关的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通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薪资待遇以及教育资金的投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所任职学校营造的教学环境也能左右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除此之外,个人专业发展意识也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性别、学历、学校的性质等背景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程度和层面的影响。通过对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后发现,随着教龄的增长,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就越弱;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年轻教师具有更强的教学媒体制作能力。基于此,笔者从教师、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从教师层面:需要教师强化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变“普通型”教师为“专家型”教师;从学校层面: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激励机制,保障教师的基本需求;完善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合理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教师的职业归属感;从社会层面: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系,大力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注重师范生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及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

李菊[7](2021)在《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人一生的起点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开端、是终身教育的开始。学前教育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阻断贫困代际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法。学前教育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关注点从“量”向“质”转变,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与期望越来越高,过程性教育质量作为其中的关键因素,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民族地区乡村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其过程性教育质量也应受到重视。因此,本研究以贵州省六盘水市D乡幼儿园作为个案,从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教师行为、课程、师幼互动和家园共育五个维度对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进行考察。调查表明,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整体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教师教育观念改善、教师行为趋于合理、课程要素完整、师幼互动积极、家园共育基本形成。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师资匮乏及资源配置不合理、幼儿园教师自身素养影响教育实践水平、现有课程难以适应民族乡村幼儿园发展需要、师幼互动中幼儿主体性弱化以及缺乏情感交流、家园合作机制不健全难以构建良好的外部生态、村级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严重滞后等。本研究认为,要促进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提高,需要政府、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首先,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构建乡村幼儿教育发展新理念,深化各级各类教育主体对于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在政府层面,要建立完善的乡村幼儿教育保障体系,落实政策法律体系,明确政府职责,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教育监管体制,为乡村幼儿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在幼儿园层面,明确民族乡村幼儿园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要建立过程性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幼儿园发展的目标。第四,在教师层面,要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搭建幼儿园园长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第五,在家长层面,要转变观念从幼儿教育的旁观者成为积极参与的合作者,深化家园共育程度,建立多样化的家园合作方式,形成家园共育良好局面。

孙宇阳[8](2021)在《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研究(1912-1937)》文中指出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必经之路,是师范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之一。回顾我国师范教育实习发展史,民国时期江苏省开创教育实习先河,尤以培养小学教员的中等师范学校最为典型代表。考虑到战争等因素,本文仅以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1912-1937)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实习具体实施的参观、见习、试教三种形式入手,探究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以小见大,以期为当代师范学校教育实习发展提供一定的见解和启示。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整体上介绍本论文研究的问题缘起、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实习实施方案的制定。通过对民国时期国家政府和江苏省颁布的各种教育实习政令资料的分析,以教育史上的重大事情为时间节点,将1912-1937年师范教育实习实施方案的制定分为三部分:1912-1922初定、1922-1927修定、1927-1937演变。第三部分: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组织和管理。通过对民国时期国家政府、江苏省教育厅以及各类师范学校颁布的实习规程的整理,从教育实习基地的选择、经费的管理、师资的配备、机构的组建以及成绩的评定五方面,阐述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内容。第四部分: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形式和内容。以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参观、见习、试教三种教育实习形式和内容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历史材料,生动形象地呈现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具体实施过程。第五部分: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特点及局限。通过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全部内容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具有的四大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第六部分:结论。根据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研究,阐述其在当时产生的历史影响;并透过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基本特点以及历史贡献的分析,挖掘其对目前师范学校利用教育实习,培养优秀师资的当代启示。

宋安鑫[9](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意识培养研究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程中,始终重视法治意识培养工作。在新版高中政治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模块的教学中,对加强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很有必要。首先分析相关理论,对相关概念(包括法治意识、法治意识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进行界定,理清其核心内容和特殊表征。二是进行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解读,寻找教材中的法治教育资源,以此为依据进行法治意识培养。三是吸收学界有关理论基础,为研究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寻找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为深入了解现阶段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现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得知,现阶段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总体取得了一定成果。多数教师具有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的意识,并在教学中进行了法治意识培养实践,使得多数学生能初步形成一定的法治意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能重视法治意识培养,有意识地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的培养,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另外,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快,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也增加了开展工作的难度。对这些情况进一步分析,由于受业内某些思想倾向的影响,部分教师对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认识存在偏差;教师对新教材把握不足;法治意识培养方式缺乏多元化发展,这都是法治意识培养工作效果受限的原因。为了解决上述教师观念、新教材把握不足、以及法治意识培养方式方面的问题,可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一是从教师观念入手,强化教师法治意识培养观念。二是从教师能力入手,提高教师法治意识培养能力。三是从法治意识培养的方式入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培养方式多元化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问题的解决,为开展中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提供指导,为该课程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使法治意识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常乔燕[10](2021)在《新入职“90后”小学教师职业适应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让经济、科技等方面有了迅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书中也提到,“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关键要素,是整个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目前的教育行业中,“90后”群体教师队伍日渐庞大,“90后”教师正逐渐成长为教育行业的中坚力量。入职初期阶段是从学生到教师的过渡阶段,更是其教学专业发展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对于新入职“90后”教师来说多数正处在职业适应阶段。在职业初期适应过程中,他们在职业期望、角色变化、学校环境和文化、教师评价等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职业初期带来的不适应感,会使得他们在工作中常常出现疲惫、抱怨、工作失去激情等现象,这些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甚至还会影响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考察新入职“90后”小学教师目前的职业适应状况并对此提出建议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新入职“90后”小学教师职业适应现状为出发点,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影响新入职“90后”小学教师职业适应的外部因素表现在学校位置和环境、薪资待遇、工作强度;在内部因素影响中体现为教师专业能力和角色转换。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运用访谈法探究影响新入职“90后”小学教师职业适应因素。访谈结果显示,影响新入职“90后”小学教师的职业适应因素主要体现为学校方面:教师薪资偏低,工作繁琐,学校管理缺乏人文性,缺少更多发展提升的机会;心理方面:工作压力大,教师角色转换慢,与学生交往中存在角色冲突;教学方面:缺少教学实践,“老带新”制度落实不到位。根据调查结果,研究认为需要从院校培养、任职学校入职培训、教师自身和社会因素,这四个方面来解决新入职“90后”小学教师职业适应的问题。首先,职前院校在培养过程中要规范相关课程设置,多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其次,任职学校为教师提供外在支持,包括增加“90后”教师的职业培训机会,学校管理方面注重人文关怀;最后,新入职“90后”教师应自身做好心态调整,提升自我,包括提高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规划能力等。

二、应当重视“教态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当重视“教态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6)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发展所必须,国家发展有要求
        1.1.2 师资队伍需变革,教师发展有困境
    1.2 研究现状
        1.2.1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1.2.2 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师
        2.1.2 高中生物学教师
        2.1.3 教师专业化
        2.1.4 教师专业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2.2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2.2.3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3 调查问卷基本说明
    3.1 问卷设计说明
        3.1.1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问卷设计说明
        3.1.2 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问卷设计说明
        3.1.3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设计说明
    3.2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说明
        3.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说明
        3.2.2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4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高中生物学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4.1.1 性别结构
        4.1.2 学校层次结构
        4.1.3 教龄结构
        4.1.4 职称结构
        4.1.5 学历结构
        4.1.6 专业结构
    4.2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分析
        4.2.1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状态分析
        4.2.2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群体的差异分析
        4.3.1 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4.3.2 不同学校性质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3 不同专业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4 不同年级授课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5 不同学校区域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6 不同学历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7 不同职称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8 不同教龄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5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1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总体情况分析
        5.1.1 个人层面
        5.1.2 学校层面
        5.1.3 社会层面
    5.2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差异性分析
        5.2.1 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2 不同学校性质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3 不同专业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4 不同年级授课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5 不同学校区域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6 不同学历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7 不同职称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8 不同教龄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6 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实践研究
    6.1 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编制
        6.1.1 量表编制的依据
        6.1.2 量表编制的原则
        6.1.3 观察量表的维度选择
        6.1.4 观察量表的试用与修正
    6.2 教师教学课堂观察结果
        6.2.1 课前准备
        6.2.2 课中观察
7 研究结论及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论
        7.1.2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结论
        7.1.3 教学课堂观察结论
    7.2 建议
        7.2.1 教师:强化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争做“专家型”教师
        7.2.2 学校:创造健康良好工作环境,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7.2.3 社会:大力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7)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幼儿园教育质量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二、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教育质量问题突出
        三、过程性质量是提高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四、笔者难以割舍的民族地区乡村幼儿教育情怀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贵州省六盘水市D乡幼儿园发展概况
    第一节 D乡幼儿园的办园背景分析
        一、D乡自然地理概况
        二、D乡经济、文化概况
        三、D乡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节 D乡幼儿园发展历程回顾
        一、艰难探索阶段(2008-2013)
        二、稳步前行阶段(2014-2018)
        三、快速发展阶段(2018 年至今)
    第三节 D乡幼儿园的发展现状
        一、幼儿园园舍
        二、幼儿入园与编班
        三、幼儿园安全状况
        四、幼儿园卫生保健情况
        五、幼儿园师资状况
        六、幼儿园收费情况
第三章 贵州省六盘水市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研究的分析框架与实施过程
        一、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研究维度形成的依据
        二、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内涵及分析框架
        三、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现状研究的实施过程
    第二节 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维度分析
        一、教师教育观念
        二、教师行为
        三、课程
        四、师幼互动
        五、家园共育
    第三节 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整体分析
        一、教师教育观念得到改善但仍需加强
        二、教师行为趋于合理但参与活动程度需要深化
        三、课程要素完整但与民族乡村实际不尽吻合
        四、师幼互动积极但互动深度有待加强
        五、家园共育局面基本形成但水平亟待提高
第四章 贵州省六盘水市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D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匮乏难以保障乡村幼儿园发展基本需求
        二、幼儿园教师自身素养难以提高教育实践水平
        三、现有课程难以适应民族乡村幼儿园发展需要
        四、互动中幼儿主体性弱化且缺乏情感交流难以营造积极心理氛围
        五、家园合作机制不健全难以构建良好外部生态
        六、村级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严重滞后难以均衡发展
    第二节 制约 D 乡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提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水平落后限制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速度
        二、过程性质量意识不强、督促不到位增加了管理难度
        三、办园历程短造成对乡村幼儿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四、中心幼儿园示范作用缺失拉大乡、村幼儿园的差距
        五、园长流动性大影响幼儿园持续稳步发展
        六、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导致幼儿园发展乏力
        七、家园合作意识不强加大合作难度
第五章 提高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 构建民族乡村幼儿教育发展新理念
        一、强化政府对乡村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明确角色定位
        三、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成为幼儿教育的合作者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民族乡村幼儿教育保障体系
        一、落实政策法律明确各级政府职责
        二、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乡村幼儿教育经费
        三、完善教育监管体制、建立过程性教育质量评估机制
    第三节 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特色幼儿教育
        一、以理念为抓手引领幼儿园民族特色发展方向
        二、重视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三、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本课程
    第四节 探索新型的民族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一、创新教师培训方式
        二、以教育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搭建幼儿园园长成长平台
    第五节 形成家园共育良好局面
        一、深化家园共育程度
        二、形成多样化的家园合作方式
        三、提高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有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致谢

(8)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民国时期师范生教育实习发展历程的研究
        2.关于民国时期师范生教育实习问题的研究
        3.关于民国时期师范生教育实习思想的研究
        4.关于民国时期各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研究
        5.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三)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时间界定
        2.概念界定
        3.理论依据
        4.研究方法
一、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实习实施方案的制定
    (一)1912-1922:师范教育实习实施方案的初定
    (二)1922-1927:师范教育实习实施方案的修定
    (三)1927-1937:师范教育实习实施方案的演变
二、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组织和管理
    (一)基地的选择
    (二)经费的管理
    (三)师资的配备
        1.师范学校派遣的指导教师
        2.实习学校指定的指导教师
    (四)机构的组建
        1.实习行政委员会
        2.实习指导委员会
    (五)成绩的评定
三、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形式和内容
    (一)参观
        1.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2.参观中的具体活动
        3.参观后的讨论会
    (二)见习
        1.见习前的准备工作
        2.见习中的具体活动
        3.见习后的讨论会
    (三)试教
        1.试教前的准备工作
        2.试教中的具体活动
        3.试教后的讨论会
四、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特点及局限
    (一)基本特点
        1.注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2.教育实习组织管理到位
        3.实习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
        4.实习成绩考核制度严格
    (二)历史局限
结论
    (一)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历史影响
        1.积极贡献
        2.消极影响
    (二)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对当代的启示
        1.扩充教育实习形式和内容,改变教育实习局限于教学实习的状况
        2.增加教育实习场所,建立一主多辅的紧密型实习基地
        3.成立专门的教育实习管理机构,加强师范生教育实习的专业指导
        4.完善教育实习考核制度,施行基于标准的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体制
参考文献
    (一)原始资料
        1.民国报刊杂志类
        2.民国学者着作类
        3.文献汇编类
    (二)相关着作
        1.研究着作类
        2.地方史志类
    (三)相关论文
        1.学位论文
        2.学术论文
致谢

(9)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意识培养研究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相关概念界定
        1.法治意识
        2.法治意识培养
        3.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
    (二)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解读
        1.教材特点
        2.法治意识培养资源
    (三)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相关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2.“掌握学习”理论
        3.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理论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二、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现状调查
        1.问卷调查
        2.访谈调查
        3.课堂教学观摩
    (二)现阶段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概况
        1.多数教师具有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的意识
        2.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法治意识培养
        3.多数学生能初步形成一定的法治意识
    (三)现阶段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2.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快增加教学难度
        3.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受业内某些思想倾向的影响
        2.教师对新教材把握不足
        3.法治意识培养方式单一
三、加强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建议
    (一)强化教师法治意识培养观念
        1.明确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2.提倡素质教育价值导向
        3.将法治意识培养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中
    (二)提高教师法治意识培养能力
        1.提升教师自身法治素养
        2.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3.建立教师共同体加强交流与合作
    (三)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培养方式多元化发展
        1.理论讲解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2.校内形式与校外形式相结合
        3.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新入职“90后”小学教师职业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新教师职业适应问题
        1.3.2 职业适应影响因素
        1.3.3 影响职业适应对策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90 后”
        1.4.2 新教师
        1.4.3 职业适应性
        1.4.4 教师职业适应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90 后”特征分析
    2.1 “90 后”成长环境分析
        2.1.1 信息环境
        2.1.2 家庭环境
        2.1.3 教育背景
    2.2 新入职“90 后”小学教师群体分析
        2.2.1 新入职“90 后”小学教师优势
        2.2.2 “90 后”新入职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新入职“90 后”小学教师职业适应调查及现状分析
    3.1 调查设计
        3.1.1 问卷设计
        3.1.2 问卷对象
    3.2 调查结果
    3.3 新入职“90 后”小学教师职业适应现状
        3.3.1 教学适应
        3.3.2 人际交往适应
        3.3.3 心理适应
第四章 影响新入职“90 后”小学教师职业适应因素分析
    4.1 客观因素
        4.1.1 实习时间短,不够深入
        4.1.2 入职缺少系统培训
        4.1.3 任职学校环境、文化因素
        4.1.4 薪资待遇不高,工作繁琐强度大
    4.2 主观因素
        4.2.1 职业期望与现实存在偏差
        4.2.2 新教师专业能力不强
        4.2.3 角色转换快,心理准备不充分
第五章 新入职“90 后”小学教师职业适应的建议
    5.1 规范职前院校培养
        5.1.1 规范课程设置
        5.1.2 完善实习制度
    5.2 加强入职培训
        5.2.1 入职培训要有针对性
        5.2.2 完善入职培训制度
        5.2.3 营造良好入职环境
    5.3 促进家校合作
    5.4 制定规划,提升自我
        5.4.1 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5.4.2 提升职业认同感,提高教学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应当重视“教态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桌越教师培养视角下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 任亚男.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疫情影响下教学质量研究 ——基于东营市中小学实证分析[D]. 王安然.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职前汉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D]. 王酉凤.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4]有效利用乡土资源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探究 ——以湘西地区龙山县为例[D]. 向虹虹. 集美大学, 2021
  • [5]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李媛媛. 西南大学, 2021
  • [6]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代领.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民族地区乡村幼儿园过程性教育质量的个案研究[D]. 李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民国时期江苏省师范生教育实习研究(1912-1937)[D]. 孙宇阳.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意识培养研究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D]. 宋安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10]新入职“90后”小学教师职业适应研究[D]. 常乔燕. 山西大学, 2021

标签:;  ;  ;  ;  ;  

应注意“教学语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