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沫若诗话》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吴心海[1](2010)在《吴奔星先生年表(续一)》文中研究表明
吴奔星[2](1987)在《《沫若诗话》评介》文中研究指明诗话,是关于诗的创作、鉴赏、评价(风格、流派、社团等)以及历史发展的言论或主张。我国文学史自唐宋以后,积累了不少诗话。清末民初,曾有丁福保其人辑成《历代诗话》正、续编, 虽收录欠全,亦已洋洋大观,蕴藏着很多古代文论和美学资料,
谢向红[3](2006)在《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美国诗歌与中国“五四”新诗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在呈现美国诗歌与“五四”新诗的交流状况的基础上,揭示美国诗歌对中国“五四”新诗发生影响和改变的事实。从文献资料来看,在“五四”的诗歌译介格局中,中国对美国诗歌译介的成绩相对薄弱,不仅无法与对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西方文学大国的文学译介相提并论,而且不能与对比利时等国家的文学译介相比。这是否意味着美国诗歌对中国“五四”新诗的影响就小呢?笔者认为,以惠特曼为代表的美国近代诗歌和以意象派为代表的美国新诗运动诗歌都对中国“五四”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由于受到诗歌交流、人员往来和文化交往极为频繁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和改变可能通过美国诗歌汉译、美国诗歌原典阅读等诗歌中介发生,也可能通过美国精神文化、现实生活等对留学生发生影响等非诗歌中介实现。本文首先探讨了美国诗歌对中国“五四”新诗发生影响的中介,即译介美国诗歌的文本中介和赴美留学生运动的主体中介,并对后者进行了深入分析。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产生影响的具体内容。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本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即以民主意识和个性意识为核心的“美国精神”对“五四”新诗的影响;以诗歌语言的口语和诗歌形式的自由化为核心的美学追求对“五四”新诗的影响;实验主义对“五四”新诗的影响。鉴于胡适在中美诗歌交流中的独特地位,本文还以胡适为个案,重点探讨了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无论是以胡适为代表的新诗草创期、郭沫若为代表的新诗奠基期、闻一多为代表的新诗建设期的诗歌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还是以梁实秋为代表的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五四”中国新诗始终伴随着不绝于耳的“美国之声”。美国诗歌全方位地“参与”了中国新诗的历史进程,对中国新诗的爆破、创造和建设工程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中国诗歌的面貌和发展道路。
雷业洪[4](2003)在《郭沫若新诗理论的奠基性》文中研究指明为切实破除这些年涌现的 ,反思郭沫若思潮中一些批评迷雾的遮蔽 ,应对郭沫若新诗理论的奠基性问题作一种较为全面系统的观照。与旧诗广厦比 ,新诗建设工程还处在打基础阶段。将郭沫若整个新诗理论放在这种对比中看 ,应该说 ,它具有对新诗建设工程的奠基性。此奠基性 ,具有与郭沫若新诗理论的内涵丰富、基调昂扬、作用绵长特点相应的特点。我们应很注意学习、吸取这一理论的精华 ,以充分发挥其重要奠基作用
吴奔星[5](1987)在《《沫若诗话》评介》文中认为诗话,是关于诗的创作、鉴赏、评价(风格、流派、社团等)以及历史发展的言论或主张。我国文学史自唐宋以后,积累了不少诗话。清末民初,曾有丁福保其人辑成《历代诗话》正、续编, 虽收录欠全,亦已洋洋大观,蕴藏着很多古代文论和美学资料,
黄晖[6](2003)在《现代诗学中的审美主义:中国与西方》文中认为本论文是对外来诗学在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影响研究,重在梳理外来诗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线索,进而探究它启动中国现代诗学转型的文化机制。想解决的问题是,中国现代诗学观念的创始者是如何根据中国古典诗学传统,有选择地吸收和改造了外来诗学,使之成为现代诗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在此基础上对外来诗学输入中国的成败利弊作出尽量客观的学理分析。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外来诗学在中国传播及其对中国现代诗学所产生的影响作系统和深入的专题研究,并进而探究其学术规范与传播机制者尚不多见,需要我们对这个薄弱学术环节加以认真填补。就研究方法而言,本文对20世纪中国诗学的审视,是从比较诗学和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切入的。 论文共分八章,立足于中西文化—美学比较角度,考察现代诗学在中国的系统化生成,探寻现代诗学在中国的接受机制、建构特质和发展理路,从这种新的视角出发,审视中国诗学在20世纪上半期的生成演变史。“导论”梳理情况,提出问题;第一章分析王国维将西方美学中的艺术现代性追求引入中国,与传统诗学观念的工具论信念发生冲突,从而开启了一个现代审美意识的自觉时代;第二章探讨创造社前期一些代表人物特别是郭沫若和郁达夫所主张的“文学无功利说”,认为这是对“审美无利害”命题的进一步修改;第三章认为闻一多、徐志摩等新月派文人的文学审美论及其指导下的创作实践,标志着现代诗学史上文学审美论思潮的真正确立;第四章考察了朱光潜、梁宗岱的理论体系建构,是文学审美论的理论形态的最终形成。第五~八章探讨了中国语境中的现代主义诗学观念(包括新人文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接受关系,认为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观念是西方文艺思潮、现代中国历史语境和古典诗学传统诸因素互动的结果。 本文的结论是:1)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借鉴运用外来诗学思想的过程,从王国维到九叶派,对文艺本位的追求是一致的,这种对艺术本体特征和作家个现代诗学中的审美主义:中国与西方中文提要体精神自由的强调,是近现代世界文学发展的共同趋向;2)外来的现代诗学命题被引入中国后,其主要内涵已由原来对审美知觉方式和意识态度的特征的规定转变为对审美和艺术功能的规定,从而深深烙上了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印记;3)自觉的跨文化诗学的比较研究,要求我们必须在广阔的世界诗学背景上来思考中国诗学的独特价值与民族特色,寻求与各民族诗学的互证与互补,进而试图在跨越东西方文学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诗学共同体,使诗学理论走向真正的客观化和科学化。
哑父[7](1990)在《诗话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诗话纵横谈之二》文中提出 时贤大都认为,对我国传统诗歌理论的特有载体诗话的研究,肇端于北宋末年的汇编。实际上,这种研究早伴随着诗话呱呱坠地就开始了的。在出现诗话汇编之前,对诗话的研究已存在两种形式: 第一、自序。从现有资料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欧阳修在书前自题曰:“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即对自己首创的诗话之体从创作态度到内容、形式,以至功能诸方面作了简要界定。这应是最早的研究。紧承其后的司马光的《温公续诗话》,公认为我国第二部诗话,也仿照了《六一诗话》在书前自题曰:“《诗话》尚有遗者,欧公文章名声虽不可及,然记事一也,故敢续书之。”尽管这
孙志军[8](2004)在《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创作于1917年—1949年间的旧体诗为研究对象。在本文中它们被称为“现代旧体诗”。“现代”在这里被约定为一个“时间概念”,它不包含“现代的”、“现代性”之类的性质判断与价值认定。 伴随着新文学传统的确立,旧体诗被逐渐逐出主流话语。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认知框架中,现代旧体诗的精神价值与审美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不但如此,现代旧体诗的实际存在都被忽视了。事实上,在五四以后,仍有不少人从事旧体诗创作,围绕现代旧体诗的相关活动也很丰富,它具有超出人们想象的活力。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旧体诗能够为我们揭示出许多有关于现代文学、文化的重大命题。从精神主旨看,旧体诗反映了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繁复景观,而且比较集中地书写了一些被现代“新文学”抛弃的生活体验和精神意趣,展现它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现代中国的精神生活,并能够为我们重新思考“现代性”“现代文学”提供依据。从艺术层面看,隐含在旧体诗中的审美要素,在“现代化”大潮中,依然有它的价值。从写作的角度看,旧体诗的写作姿态有别于“新文学”,考察它有助于我们理解传统样式的写作在现代中国所遭遇的压力以及存在的意义。 有鉴于旧体诗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择了这一研究对象。本文主体部分为四章: 第一章考察的是旧体诗的文化语境。本文认为,在亦新亦旧的年代里,具备旧体诗写作能力的诗人广泛存在,他们构成了旧体诗写作的发生基础。旧体诗写作受到了时代文化语境规约。本文认为在五四时期旧体诗与新诗争斗体现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复杂关系,本文通过描述它们之间被忽视的争斗细节,以期突出新旧之间的暖昧。“民族”因素,一直影响着中国作家的写作。“民族”也因此成为了我们讨论现代中国文学无法绕开的话题。旧体诗更多地负载着“民族”的信息,更容易寄托“民族”的想象,本文因此从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危机两个角度,简述了旧体诗创作所受的影响。从语言的层面看,文言和白话势力的消长构成了旧体诗写作的基本背景,旧体诗写作也能反映文言、白话遇合之际的矛盾与困惑。本文描述了文言文在作家表达中的地位,以及依附于文言的思维方式,为旧体诗写作勾画了一个语言背景,试图为现代旧体诗研究探索一些“语言思路”。 第二章分析“守护的旧体诗人”和“怀乡的旧体诗人”两大旧体诗写作群体的文化认同。新文化运动之后,旧体诗写作遇到了挑战。在“守护的旧体诗人”中,有的人坚守着旧体诗的既有规范,有的人对旧体诗进行适应性改造,两类人的不同选择,意味着他们有不一样的危机意识和适应能力,本文对此作了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决定他们从事旧体诗写作的现实依据,以及他们体现在旧体诗写作中的身份确认和文化认同。“怀乡的旧体诗人”兼擅新、旧文学创作。本文描述了他们从事旧体诗写作的基本情形,分析了人际交往、职业身份等现实因素对他们旧体诗写作的影响,从传统艺术审美方式、旧体诗的艺术表现力的角度分析了篡博士学位论文I)OCT()RAIJI)!SSliRI,八11()N他们从事旧体诗写作的原因,从“现代文学”的缺失、传统如何进入现代的角度分析了他们旧体诗写作的意义。 第二章考察现代旧体诗的写作空间。随着新文学主流地位的确立,现代旧体诗经历了一个从中心到边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相关于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总体趋势,也相关于一种特定的写作态度和写作需要。就总体趋势而言,旧体诗中心地位的丧失和边缘地位的形成,意味着文学现代化改变了既有的文学版图和文化权势结构;就写作态度与需要而言,旧体诗从中心滑向边缘,未尚不是一种主动退守。“从中心到边缘”,是现代旧体诗发展的大动向,但滑入边缘的旧体诗,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也会被重新带入中心地带。本章描述了和分析了旧体诗被边缘化的表征;通过描述旧体诗的唱酬活动、旧体诗在精神交往中的贡献、自遣性的旧体诗写作,分析了小群体空间、私人空间与旧体诗写作的关系;通过描述乡村旧体诗社的活动,展示诗社对旧体诗写作空间的营造;通过描述“怀安诗社”对旧体诗的改造和“新华日报”对旧体诗的利用,分析被带入中心(前景)的“旧形式”在性质和功能上的变化。 第四章简述了旧体诗的一类精神取向。现代旧体诗作数量非常庞大,体现在旧体诗中的主体精神非常丰富,本文只从有限的层面入手,探究旧体诗中的某些精神主题,把它们归为两人类。文章注重的不是描述的全面性,更重视的是通过“旧格调”和“真精神”两个范畴,来描述和让析现代中国精神,试图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新旧”、“优劣”等二元判断。 由于旧体诗多数属于“自娱白乐”的创作,本论文根据研究对象的这一特性,主要采取文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高度重视对原始资料的阅读、抄录和整理,目的是使自己的立论建立在较为丰富、充足的资料基础上。
王天红[9](2011)在《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已公认诗比小说、戏剧、散文受外来的影响更大,甚至有人说新诗就是用中文写的外国诗。对此,研究者研究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和流变;研究了郭沫若、徐志摩、冯至、艾青、穆旦等受外来影响的种种表现;研究了象征派“纯诗”理论,现代派“知性理论”,九叶派“新诗现代化”理论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的情形;研究了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的多面呈现。不过中国新诗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是与旧相对重在新?是与老相反重在年轻?是不用文言用白话?是不同书面用语体?是挣脱古典而现代?是反对格律要自由?是抛弃传统重欧化?近年来新诗理论的研究重心倾斜于现代主义研究,将获得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艺精华视为中国与时代最高诗歌艺术同步的成果。这自然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不过仅仅如此简单吗?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新诗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与当今、古典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保守和先锋究竟是怎样的关系?1949年以前30年新诗如何发展?1949年以后30年新诗景象受政治左右还是早有渊源?1979年至今新诗发展与此前有什么关联?种种疑问令人思考而进入对诗歌理论的探寻。经由大量阅读原始资料,得出如下四方面结论:一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不仅受当时的外来影响,也受西方传统影响而形成多元性和丰富性。一面是同时代东方印度和日本的小诗,英美浪漫主义的余波,法国前期和后期象征诗学,英美现代诗论,俄苏无产阶级诗论,使中国获得一个又一个当代诗歌导师;另一面也受西方传统影响:罗念生推崇古希腊经典长短诗律,不同于现代重轻诗律;学衡派和梁实秋师从白璧德新古典主义,强调古典美,反对现代诗过于自由;郭沫若、宗白华、梁宗岱都受歌德伟大人格杰出诗艺影响;王希和、傅东华、朱光潜、王力等从古典至20世纪初期的外国文艺理论和诗论中借鉴探索,期望发现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诗歌理论。二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开拓者因所受教育和个人禀赋的不同而各执己见,难以沟通和共容,因此发生多次论争。这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背景、20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各人不同的求学背景,也即空间、时间和人三者共同的合力构成了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驳杂多元。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对同一首诗,同一篇诗论,同一部诗论著作的看法不会完全相同,而中国现代复杂的国内局势,使热爱诗歌的人有古典型、现代型、民族型等等,介于其间又有多种复杂表现。新诗的内涵在出现后不断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三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受传统的影响不可小视。虽不在论文主要范围内,但研究不能无视传统力量的强大,因新诗虽受外来影响而发生,但未曾与中国古诗完全割断联系。新诗人有的回头写旧诗有的倡导新声律。重要事实是:精通外语直接从外国诗歌诗论获得启发者易于认同其价值;未精通外语,因爱国民族主义否定外国思潮者,不易认同外国诗歌诗论,只从民间文学和中国古诗中汲取营养。另外,沉淀于中国人心中的美学习惯也制约思想情感,自从有了唐诗这座高峰,不但思想上具自由开阔奔放的精神气概和丰富深沉婉曲的情感内容,而且艺术上使汉语诗律达到世界诗律形式美的顶峰,其后历代诗人都愿梦回盛唐,而将宋诗宋词和元曲放置一旁。为此,学衡派将新诗与中国古诗精华相对照,自然得出今不如昔的结论。四是对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学理分析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诗之所以为诗,会因不同时代地域和国别、以及不同语言不同美学倾向而有不同表现形式,但既然是诗,就必然具有与其他文类不同的形式规定性。诗会有叙事性,但叙事诗也是诗,不是小说;诗会有角色呈现和矛盾冲突,但剧诗也是诗,不是戏剧;诗会有自由的生命,但散文诗也是诗,不是散文。在中国现代,没有人把诗与小说、戏剧相混淆,但有不少人把诗与散文放在一起,其中“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胡适,和大力宣扬“诗的散文美”的艾青,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人。其间虽有徐志摩、闻一多对英美格律的借鉴,穆木天、梁宗岱对法语韵律的借鉴,冯至对德语音律的吸收,林庚对中国古诗声律的借鉴等,但由于胡适倡导自由白话诗,艾青成功创作自由诗和传统诗话形式《诗论》的风行,顺应了自美国惠特曼《草叶集》之后蔓延各国的自由诗风潮,其内核则是20世纪革命时代的变革精神,导致新诗界对中国传统诗律的部分甚至全部抛弃,这是反映时代精神、减损传统诗艺的重要事件。对此,论文分四章探讨新诗理论接受外来影响的具体过程及一些重要诗艺理论的分析,前三章分别探讨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和时间、论者构成、多种样态(著作和论文)。第四章侧重分析朱光潜《诗论》中的外来影响。论文中包括三部初次研究的诗论著作: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比较英汉诗歌节奏与韵律,诗与散文节奏的分野;刘大白《中诗外形律详说》是第一部现代形态的中国诗学研究著作,对旧诗外形律客观估定、扬弃取舍;朱志泰《诗的研究》是中国现代第一部中诗英诗原文并论的比较诗学著作。附录是多年搜集的迄今最完备的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和批评著作与论文篇目。总之,除对空间、时间和人的整体分析和对主要诗论形态的分析以外,论文着重分析内涵相对稳定的诗歌理论著作。以探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如何汲取古今中外诗歌艺术精华,以完善新诗理论建设,并对新诗创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林文兴[10](2011)在《以诗释乐 ——彭燕郊“音乐诗”阐析》文中认为在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彭燕郊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诗人,其诗也在不凡的生命历程中不断焕发光彩,尤其在诗人创作生涯的晚期,诗却写得越来越圆熟、大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彭燕郊现象”。在彭燕郊坚贞的诗路历程中,诗人不仅对诗歌保持一份诚挚的热爱,还对各种艺术门类(音乐、绘画、舞蹈等)偏爱有加,这些艺术门类在彭燕郊的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音乐,它不仅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人生的寻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更成为诗人诗歌创作的源泉。在《德彪西〈月光〉语译》中,诗人用“语译”一词,力图通过诗歌的语言,“翻译”音乐所呈现的画面与思想。通过考察彭燕郊的“音乐诗”,我们发现,彭燕郊对音乐意境、音乐行为以及音乐形式的再现与阐释,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和主观感悟,同时也是文学中的“音乐形象”的诗意建构。彭燕郊对音乐的阐释,是诗人以诗性的语言对音乐艺术的重新建构,从而创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艺术境界。诗乐同源,但在人类思维的不断发展中,诗歌与音乐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长期以来,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建构停滞不前,文学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跨学科研究,成了彼此的关系史和影响史。而彭燕郊以诗释乐,以文字重构音乐意境,使诗和音乐超出了简单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文学与音乐跨学科研究的新视角。
二、《沫若诗话》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沫若诗话》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3)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节 “五四”新诗中的“美国之声” |
一、“起点”:中美“新诗运动”的历史定位 |
二、“五四”译介诗歌格局中的“美国之声” |
第二节 中美诗歌交流的反思与定位 |
一、诗歌交流问题的理论反思 |
二、美国诗歌与“五四”新诗的关系定位 |
第一章 影响的中介:诗歌译介与留学运动 |
第一节 文本中介:美国诗歌译介 |
一、美国诗歌译介的历史回顾 |
二、美国诗歌译介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主体中介:赴美留学运动 |
一、留美热潮兴起及原因 |
二、留美生活对留学生的影响 |
三、留美生活与新视野的获取 |
四、留美生活对“五四”新诗的意义 |
第三节 其他中介 |
第二章 “美国精神”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第一节 民主意识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一、平民主义:惠特曼诗歌的民主意识 |
二、郭沫若与惠特曼的邂逅 |
三、惠特曼对郭沫若的影响 |
四、惠特曼对其他“五四”诗人的影响 |
五、“平视”:“五四”新诗对古典诗歌的超越 |
六、科举制度的终结与民主意识的兴起 |
第二节 个性意识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一、个性意识的觉醒 |
二、新诗对自我价值的歌颂 |
三、新诗对情感价值的高扬 |
第三章 美国诗学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第一节 诗语的口语化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一、诗语的口语化是美国诗歌的自觉追求 |
二、诗语的口语化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三、“五四”新诗对口语化理论的误读和反拨 |
第二节 诗体的自由化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一、诗体的自由化是美国新诗的重要特征 |
二、诗体的自由化对“五四”新诗的影响 |
三、“五四”新诗对自由化理论的误读 |
四、自由化的反动: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形式建设的影响 |
第四章 胡适:透视美国与“五四”新诗关系的经典“文本” |
第一节 实验主义对胡适的影响 |
第二节 历史的文学进化观念对胡适的影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郭沫若新诗理论的奠基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涵丰富, 涵盖面广 |
二、构造复杂, 基调昂扬 |
1.关于如何看待诗歌功利性的论说层次。 |
2.关于如何看待诗的抒情与叙事等的关系的论说层次。 |
3.关于如何看待新诗的自由与规律的关系的论说层次。 |
三、影响重大, 作用绵长 |
(6)现代诗学中的审美主义:中国与西方(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追寻一种比较诗学的视野 |
第一章 王国维:现代审美意识的自觉 |
一、 非功利性:对文艺特质的认识 |
二、 无用之用:反对工具论 |
三、 中国传统文论对王国维诗学观的影响 |
第二章 前期创造社:“审美无利害”命题的进一步修改 |
一、 郭沫若:无目的论的早期诗学话语 |
二、 郁达夫:融合主客观的生命诗学 |
第三章 新月派:现代诗学审美话语的真正确立 |
一、 闻一多:形式本体论诗学 |
二、 徐志摩:唯美主义文艺观 |
第四章 现代诗学审美话语的集中理论形态 |
一、 朱光潜:审美生命论诗学 |
二、 梁宗岱:审美形式主义诗学 |
第五章 障碍与认同:新人文主义的现代性建构与乌托邦冲动 |
一、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演进逻辑 |
二、 “人性”与梁实秋的诗学观 |
三、 新人文主义的乌托邦 |
第六章 体认与会通:自然主义诗学的中国化阐释 |
一、 自然主义的译介与传播 |
二、 茅盾的自然主义诗学观 |
第七章 感应与冥合:象征主义诗学的理论旅行 |
一、 1913-1926:象征主义诗学的滥觞 |
二、 1927-1937:象征主义诗学的鼎盛 |
三、 1938-1949:象征主义诗学的潜流 |
第八章 反思与重构:表现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接受与变形 |
一、 表现主义的翻译和介绍 |
二、 林语堂表现主义诗学体系的建构 |
三、 郭沫若泛表现主义诗学体系的建构 |
结语: 遮蔽与去蔽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论著 |
后记 |
(8)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概念与存在 |
0.2 研究意义与构想 |
0.3 研究现状与焦点 |
1 “现代中国”:旧体诗的文化语境 |
1.1 亦新亦旧的旧体诗人 |
1.1.1 “守护的旧体诗人” |
1.1.2 “怀乡的旧体诗人” |
1.2 “新/旧”语境中的旧体诗 |
1.2.1 新诗的发生与旧体诗的危机 |
1.2.2 “新”的确立与“旧”的补充 |
1.2.3 “旧瓶新酒”与“利用旧形式” |
1.3 “民族”语境中的旧体诗 |
1.3.1 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中 |
1.3.2 在民族危机前 |
1.4 “语言”语境中的旧体诗 |
2 守护与怀乡:旧体诗人的文化认同 |
2.1 守护:策略与困境 |
2.2 守护的原因与价值 |
2.2.1 写作习惯与艺术立场 |
2.2.2 身份认同与文化守护 |
2.3 怀乡:文类选择与现实动因 |
2.3.1 文类选择:外在紧张与内在统一 |
2.3.2 “怀乡”的现实动因 |
2.4 传统与现代中的“怀乡” |
2.4.1 新诗的缺失与创造的乏力 |
2.4.2 “旧形式的诱惑”与旧体诗创造 |
2.4.3 在传统文化中的写作 |
3 边缘与中心:旧体诗的写作空间 |
3.1 被边缘化:旧体诗的现代命运 |
3.2 交际与自遣:“我们”的诗与“我”的诗 |
3.2.1 旧诗人的“诗歌交际” |
3.2.2 新文学家的“诗歌交际” |
3.2.3 “后花园”:新文学家的“自遣写作” |
3.3 诗社:旧体诗的群体空间 |
3.3.1 “写作圈子”与“精神共同体” |
3.3.2 组织写作与传播作品 |
3.4 趋向中心:旧体诗的被改造与被利用 |
3.4.1 改造:以“怀安诗社”为中心 |
3.4.2 利用:以“《屈原》唱和”等写作为例 |
4 旧形式中的真精神 |
4.1 介入公众的世界 |
4.2 书写“现代”的个人 |
5 余论 在传统与现代中 |
附录1: 1919-1949年间刊印的旧体诗集 |
附录2: 1949年之后出版的旧体诗集 |
附录3: 1979-2002年间研究论文索引 |
参考文献 |
(9)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与时间 |
第一节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 |
一、地理与生存空间 |
二、心理与诗意空间 |
三、异域空间与心灵体验 |
四、现代空间与新诗理论 |
第二节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时间 |
一、1917-1925 年 |
二、1926-1931 年 |
三、1932-1937 年 |
四、1938-1945 年 |
五、1946-1949 年 |
第二章 新诗理论的论者构成 |
第一节 一篇文章和一代人的经历 |
第二节 古典诗论家 |
第三节 现代和民族诗论家 |
第三章 新诗理论著作的多种样态 |
第一节 新诗理论著作中的外来影响 |
一、一部探索诗与散文节奏的研究著作——评述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
二、一部被遗忘的中外比较诗歌研究著作——评述朱志泰《诗的研究》 |
第二节 新诗理论论文中的外来影响(以英美新批评为例) |
一、1936 年吴世昌《诗与语音》:吕恰慈的意义分析 |
二、1937 年叶公超《论新诗》:格律与爱略特论传统 |
三、1947 年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英美新批评与戏剧和象征 |
第三节 诗论家评说自由诗 |
第四章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朱光潜《诗论》中的外来影响 |
一、《诗论》的缘起 |
二、对照的发现 |
三、外来影响的梳理 |
四、围绕《诗论》的诗论 |
五、里程碑的评价 |
结论 |
一、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实绩与缺憾 |
二、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所受外来影响的实绩与缺憾 |
三、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希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著作(1920-1950)(依时间排序) |
附录二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批评篇目(1917-1949)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10)以诗释乐 ——彭燕郊“音乐诗”阐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彭燕郊与音乐 |
1.1 彭燕郊与音乐的结缘 |
1.2 彭燕郊诗歌创作与音乐 |
1.2.1 寄托自由的寻求 |
1.2.2 大乐与天地同和 |
1.2.3 诉诸音乐的体验 |
第2章 音乐意境的语意解码 |
2.1 诗中音画 |
2.2 音乐境界的语译 |
第3章 音乐行为的诗性转化 |
3.1 钢琴演奏行为的诗性转化 |
3.2 音乐指挥行为的诗性转化 |
第4章 音乐形式的诗意建构 |
4.1 音乐节奏与诗歌情绪节奏 |
4.2 音乐旋律与诗歌意象节奏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沫若诗话》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吴奔星先生年表(续一)[J]. 吴心海.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2)
- [2]《沫若诗话》评介[J]. 吴奔星. 郭沫若研究, 1987(00)
- [3]美国诗歌对“五四”新诗的影响[D]. 谢向红.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
- [4]郭沫若新诗理论的奠基性[J]. 雷业洪. 郭沫若学刊, 2003(01)
- [5]《沫若诗话》评介[A]. 吴奔星. 郭沫若研究第三辑, 1987
- [6]现代诗学中的审美主义:中国与西方[D]. 黄晖. 苏州大学, 2003(02)
- [7]诗话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诗话纵横谈之二[J]. 哑父.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1)
- [8]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D]. 孙志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3)
- [9]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 王天红. 吉林大学, 2011(04)
- [10]以诗释乐 ——彭燕郊“音乐诗”阐析[D]. 林文兴. 湘潭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