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石棉加工职业危害调查研究

温石棉加工职业危害调查研究

一、温石棉加工职业危害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泽权,王海椒,樊晶光,张建芳[1](2020)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棉控制政策法规现状》文中提出石棉包括角闪石石棉、温石棉两大类,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零部件和造船等领域[1]。石棉纤维具有致癌性,是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人体吸入后可导致石棉肺、间皮瘤和肺癌等严重疾病[2]。世界各国已相继对石棉的使用加以限制,目前角闪石石棉已被全面禁用,而温石棉则仍被广泛使用[3-4]。"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提出的重大倡议[5],其成员国也是温石棉的主要使用国家,石棉消耗量占全世界消耗总量的90%[6]。

李政翰[2](2020)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与体质、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从西医及中医两个方面概括了肺癌近些年的研究。西医综述从肺癌的定义、危险因素、治疗等方面概述了肺癌的研究进展。中医综述从肺癌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体质学与肺癌的关系、肺癌的证候研究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医对肺癌的认识。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目的:研究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与体质的关系;研究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体质-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住院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四诊信息以及中医体质信息,运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233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因资料填写不全,剔除7例,资料完整共226例,男性95例,女性131例;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84岁,平均年龄为57.34±10.542岁;既往吸烟史者65例,无吸烟史者161例;腺癌共212例,占93.81%,鳞癌,共10例,占4.42%,大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及非典型类癌共4例;Ⅰ期共211例,Ⅱ期共15例;中医体质:单一体质160人,兼夹体质66人,将兼夹体质按照单一体质进行拆分,统计拆分后每种单一体质出现的出现率为:平和质(31.61%)、阳虚质(13.9%)、气虚质(10.99%)、阴虚质(8.97%)、痰湿质(8.30%)、气郁质(7.85%)、湿热质(6.95%)、血瘀质(6.28%)、特禀质(5.15%),体质分布与性别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年龄、病灶数量、病灶位置、病理类型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调查:无证可辨39人,单一证候者88人,两证相兼者50人,三证相兼40人,四证相兼8人,五证相兼1人;拆分后九种单一证候中出现频次最多的四种证候为气滞证92次、血瘀证68次、气虚证58次、痰热证47次;证候与性别、吸烟、年龄、病理类型以及TNM分期之间未见统计学意义;体质与证候相关性:气虚质患者更易出现气虚证及湿热证,阴虚质患者更易出现阴虚证及血瘀证,痰湿质患者常表现为阳虚证。结论:1.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以中老年高发,女性多于男性;2.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体质以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多见;气虚质、阳虚质及气郁质女性多见;3.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候以单一证候多见,其次为两证相兼;拆分后九种中医证候以气滞证多见,血瘀证次之;4.体质与证候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李飞辉[3](2020)在《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强)度,以及工人职业健康状况、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强)度与职业健康损害间的关系,为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同时,收集该汽车制造企业2012-2016年期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和工人的职业健康档案资料,统计分析变化趋势;通过工程分析、现有检测数据分析等方法,识别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通过数据间的因果联系分析,探究职业健康损害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通过分层抽样,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OSI-R)开展职业紧张调查,了解汽车制造企业工人职业紧张情况。结果:1.职业病危害因素: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较多,主要有噪声、粉尘、化学毒物等。2012-2016年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所有检测项目超标率趋势无明显变化。检测结果超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MDI、一氧化碳、噪声。其中,噪声超标最严重,连续5a超标,2015年检测结果超标率达到了60.38%;其次为电焊烟尘,连续4a超标,2012年检测结果超标率为6.67%。电焊烟尘和噪声各年度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超标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各年度检测结果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职业健康检查:2012-2016年检出职业健康损害人员主要分布在苯和噪声作业岗位。苯作业岗位检出异常情况主要是白细胞减少;噪声作业检出异常情况主要是听力损失,包括双耳高频、语频平均听阈提高或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提高。2012年苯作业岗位白细胞减少检出率1.79%,2016年噪声作业岗位听力损失检出率3.82%。3.职业紧张调查:在汽车制造企业工人中,中度以上的职业任务过重占比7.82%,适度及以下职业任务过重占比92.18%;中度以上的紧张反应占比54.89%,适度及以下职业紧张反应占比45.11%;中度以上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变能力占比16.82%,适度以上的应对资源和应变能力占比83.18%。将汽车制造企业工人OSI-R得分与我国西南地区人群常模和技术工人常模得分进行比较,汽车制造企业的工人与西南地区常模职业任务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比技术工人常模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紧张反应问卷得分,汽车制造企业工人高于西南地区常模和技术工人常模;应对资源问卷得分,汽车制造企业工人低于西南地区常模和技术工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次调查未发现接触不同危害因素的工人紧张反应有所不同。结论:1.汽车制造企业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是该企业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在汽车制造企业中,苯和噪声对健康影响较大。苯作业主要职业健康损害为白细胞减少,噪声作业主要职业健康损害为听力损失。3.汽车制造企业的工人职业紧张程度普遍偏高。应对资源不足可能是引起紧张反应的主要原因。

肖春妹[4](2020)在《基于ATRP法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纳米吸附剂已在重金属废水处理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研究。近年来,降低纳米材料制备成本、提升纳米材料的吸附性能及其分离效率是纳米吸附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以资源丰富的硅酸盐材料为基底,设计和制备了Mg3Si2O5(OH)4-SH、Mg3Si2O5(OH)4-g-PEI、Ni3Si2 O5(OH)4-g-PAMPS和磁性Ni3Si2O5(OH)4-g-P4VP四种新型的纳米复合材料,考察这些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其动力学、热力学、吸附平衡及再生重复利用性,初步探究其吸附机理,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合成的硅酸镁纳米管为基底,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改性剂,制备了一种巯基功能化Mg3Si2O5(OH)4-SH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其对水溶液中Hg(II)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材料相比,Mg3Si2O5(OH)4-SH仍保持原介孔结构,只是孔径分布变窄、孔径变小、比表面积降低。巯基化改性能有效提升材料对Hg(II)的吸附性能,改性后吸附容量提高近3倍,为0.147mmol/g,且有更宽的pH值适应性。溶液中共存离子Ca2+、Mg2+、K+、SO42-对Mg3Si2O5(OH)4-SH吸附Hg(II)的影响很小,但Cl-影响极为显着,归因于Hg(II)与Cl-离子间可形成络合物。Mg3Si2O5(OH)4-SH吸附Hg(II)为伪二级动力学过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Mg3Si2O5(OH)4-SH的等温吸附平衡。Mg3Si2O5(OH)4-SH吸附剂可重复使用8次,再生能力可保持90%。(2)以硅酸镁纳米管为基体,先硅烷化,然后将PEI(聚乙烯亚胺)接枝到硅酸镁纳米管表面上,制得Mg3Si2O5(OH)4-g-PEI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前后Mg3Si2O5(OH)4的结构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其表面PEI聚合物层的厚度约为16nm。研究和阐述其对水溶液中Cu(II)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EI改性提高了材料吸附Cu(II)的容量,达0.7631mmol/g,且有更宽的pH值范围,pH为3~5之间。Mg3Si2O5(OH)4-g-PEI吸附Cu(II)的动力学符合伪一级(PFO)吸附动力学模型,Langmiur等温吸附模型能很好的拟合其吸附Cu(II)过程,其对Cu(II)离子的吸附是自发、吸热的过程,吸附热为21.29kJ/mol,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发生。Mg3Si2 O5(OH)4-g-PEI经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对Cu(II)吸附能力保持在90%以上。(3)以合成硅酸镍纳米管为基底,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接枝物,采用ATRP法(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改性Ni3Si2O5(OH)4纳米管,得到了一种新型的Ni3Si2O5(OH)4-g-PAMPS纳米复合材料,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吸附Pb(II)。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前后Ni3Si2O5(OH)4管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其表面PAMPS聚合物刷的厚度约为8nm。随着溶液初始pH增加,其Zeta电位不断下降,而吸附Pb(II)能力快速提升,最大吸附量达0.3283 mmol·g-1。溶液共存离子Cu(II)、Mg(II)存在下,Ni3Si2 O5(OH)4-g-PAMPS对Pb(II)的吸附展现出较好的选择性。Ni3Si2O5(OH)4-g-PAMPS吸附Pb(II)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PSO)动力学模型,Weber-Morris和Boyd模型分析表明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共同影响Pb(II)离子的吸附;Langmiur模型能很好的拟合Ni3Si2 O5(OH)4-g-PAMPS吸附Pb(II)的过程;热力学分析表明其对Pb(II)离子的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过程,吸附热为20.32 kJ/mol,与试验现象一致,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发生。吸附机理表明Ni3Si2O5(OH)4-g-PAMPS主要是通过PAMPS链中-SO3-基团的氧原子与Pb(II)离子作用,发生吸附。Ni3Si2O5(OH)4-g-PAMPS经4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对Pb(II)吸附量保持在0.34mmol·g-1以上,表明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和吸附稳定性。(4)采用硼氢化钠部分还原Ni3Si2O5(OH)4纳米管,4-乙烯基吡啶(4VP)为接枝物,然后采用ATRP法改性Ni3Si2O5(OH)4纳米管,得到了一种磁性Ni3Si2O5(OH)4-g-P4VP纳米复合吸附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还原和接枝改性后得到的磁性Ni3Si2O5(OH)4-g-P4VP材料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表面P4VP聚合刷的厚度约为5nm。溶液pH显着影响磁性Ni3Si2O5(OH)4-g-P4VP对Cr(VI)的吸附,最佳pH值在3左右,最大吸附量为1.4865mmol/g。磁性Ni3Si2O5(OH)4-g-P4VP吸附Cr(VI)离子的过程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Weber-Morris和Boyd模型分析表明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共同影响Cr(VI)离子的吸附。Freundlich、Redlich-Peterson模型能很好的拟合Cr(VI)离子在磁性Ni3Si2O5(OH)4-g-P4VP上的平衡吸附,其对Cr(VI)吸附是自发、吸热的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发生,吸附热为18.37kJ/mol。XPS分析表明,Cr(VI)和Cr(III)共存于Ni3Si2O5(OH)4-g-P4VP吸附剂表面,部分Cr(VI)阴离子在吸附过程中被还原为Cr(III)。磁性Ni3Si2O5(OH)4-g-P4VP重复使用8次后,吸附量下降不足9%,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稳定性,且在外磁场作用下可实现快速分离回收和重复使用。

李晓芬[5](2019)在《深度报道《地方病折磨大姚人—石棉滥采乱用留下隐患》》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大姚县位于云南省北部偏西,是一个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在这个几乎没有工业发展的农业县里,群众患癌率却比同类城市居民高出太多,其中胸膜间皮瘤这种罕见癌症,被当地居民称为大姚县的“地方病”。究其原因,和大姚县早年无保护措施滥采乱用石棉有关。大姚县是青石棉资源的矿藏区,早年石棉使用率较高,用于做石棉炉、铺路、盖房等,除了开采使用外,大姚县还是青石棉的天然暴露区,这些因素都给当地居民的高患病率带来了影响。尽管过去十多年来,大姚县将石棉作为生活用品材料的情况减少,也通过植树造林改善当地石棉天然暴露状况,但因为间皮瘤病情潜伏时间长,误诊率高,加之当地居民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在最近几年的医学研究中发现,大姚县胸膜间皮瘤死亡率有所升高。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关于大姚县间皮瘤或石棉使用状况的报道较少,是一个亟需深度挖掘的选题。本文以患者为切入口,通过对患者整体情况及个案的分析,指出大姚县当前面临的患病状况,并通过医护人员、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对此问题共同探讨,来寻求大姚县胸膜间皮瘤患病状况的解决方法。

崔一冰[6](2019)在《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史的勃兴与全球癌症问题的日益突出,英国作为最早建成的“福利国家”,公共卫生政策和预防医学研究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因此,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医学、社会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视域研究英国的癌症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论文选取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作为个案,将其置于政府、产业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四个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历史地“深描”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形成、演进和特征。“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根据癌症病理发展的不同时期,将预防分为一级“病因学预防”、二级“临床前期预防”以及三级“临床预防”三种类型。这三级预防分别从狙击致癌因子、筛查诊断癌症临床前期表现以及控制术后复发等三方面实现对癌症的预防控制。三级预防是英国癌症预防控制的核心内容,其在降低英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延长患者寿命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回顾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演进历程,20世纪是癌症三级预防建设的关键时期。19世纪,受英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影响,人们在平均寿命、生活方式和疾病健康观念等方面均发生了显着地变化,癌症作为一种“文明病”逐渐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医学社会化的转型是癌症疾病观“现代化”的直接结果,使癌症的病因解释逐步摆脱了纯医学的解释路径,并让医学界开始重新思考外部环境与生活方式对癌症发病产生的影响。“公共卫生运动”和“妇幼保健运动”催生了通过阻断致癌因子来预防“生活方式癌”的癌症一级预防观念的形成。一级预防是真正符合“上医治未病”预防医学思想的预防策略。但是,随着“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和“大英帝国癌症运动”等癌症研究机构对癌症医学研究的深入,缺乏学理依据的病因学一级预防开始向临床预防过渡。医学界在癌症的临床前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预防方法来实现预防癌症的发展和恶化的目的。此外,针对癌症已患病人,医生则是通过手术、化疗、综合治疗方案以及姑息疗法等措施来实现对癌症复发和术后伤残的三级预防。本文通过对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研究,希冀建构一幅20世纪以来英国癌症防控实践活动中的“临床医学模式”向“临床—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再由“临床—生物医学模式”向“临床—生物—社会医学模式”的二次转向的图景。其次,“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和“大英帝国癌症运动”作为英国最重要的癌症医学研究机构,其在癌症病因、病理结构、临床治疗等方向上的研究为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最后,健康教育特别是防癌教育贯穿了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的各阶段和各个层面,其主体涉及民众个体、社会组织和政府三方面,内容更是包括防癌意识的培养、建立在流行病学基础之上的癌症等登记制度以及控烟等多个方面,其开展的纵深直接影响着英国癌症预防体系建设的成败,也是本文重点着墨的内容。

王静[7](2019)在《英汉职业翻译中的译者搜索行为研究 ——以任务熟悉度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电子化和网络化传播的今天,译者使用软、硬件工具搜索信息资源已成为笔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搜索因其快速、便捷、高效的优势逐渐替代了查询纸质词典、百科辞典或其他参考资料的行为,并已融入译者的翻译全过程。搜索在翻译问题解决中扮演的协调性、策略性作用在诸多研究者的翻译能力描述探索中均有提及,本研究基于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探索和描述职业译者的搜索行为和特征,比较译者执行熟悉的常规翻译任务和不熟悉的非常规翻译任务中的搜索行为,以发现译者的知识补偿机制,解构职业译者相关知识的建构行为,并对未来搜索课程或相关培训提出建议和思考。本研究抽选翻译公司内的职业译者作为受试对象参加两类任务的实验,通过观察受试者翻译行为和理论推演设立研究问题,并建构搜索频次、信息资源类型、信息需求表征方式的改变频次、搜索时长等指标解释搜索行为特征。研究得出4个结论:1)受试者的搜索频次与任务类型无关,但新Dale-Chall公式得分与信息需求的数量和搜索频次相关。2)受试者在非常规翻译任务中并没有显着增多调取专业领域知识类资源的频次,只是显着增多了词典类资源和轻应用资源的使用频次,停留轻应用资源的时长也显着增加。3)受试者在非常规翻译任务中改变信息需求表征方式的频次显着增多,并在3个提问式的策略和信息需求表征风格呈现显着的区别性特征。4)受试者在非常规翻译任务中的搜索时长和停留源语文本/译入语文本的时长显着缩短,搜索时长和译者停留信息资源的时长与信息需求解决正确率呈负相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录屏、译后回溯性访谈、问卷调查等三角验证的方法提取搜索行为数据,并进行量化统计和比较,通过推演和受试者的反馈得出职业译者的搜索行为概览图。本研究建构出译者在搜索过程中建立的搜索策略和途径,其中包括搜索顺序、各类硬件使用、工具软件选择、互联网技术介入、大数据技术采纳等。基于搜索是人机交互的综合、复杂的过程观点,本研究描述了各翻译行为和相关搜索行为的关系,概括出搜索的复合性、场合性、补偿性和外缘性的特征,由此建议翻译训练中应考虑加入搜索培训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译者利用搜索解决翻译问题的复合能力。本研究中的搜索研究发现也可为职业译者能力评估体系提供理论支持,所检验的搜索指标可作为职业译者搜索能力发展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参数。

路红[8](2019)在《基于武威自然人群队列的睡眠与胃癌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调查胃癌高发区武威自然人群队列睡眠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掌握人群睡眠健康数据;分析睡眠各因素与胃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以期为干预解决胃癌高发区居民睡眠健康问题提供流行病学依据,为当地胃癌防控体系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市9个试点乡镇35-70岁的自然人群建立研究队列,描述性分析其在人口学、生活方式、既往疾病史、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及消化系统各症候群中的分布特征;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夜间总睡眠时间、失眠、日间过度嗜睡、不宁腿综合征相关的危险因素;抽取队列中经胃镜及病理证实为胃癌、癌前病变及非萎缩性胃炎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胃癌、癌前病变及非萎缩性胃炎相关的睡眠因素。结果:1.武威自然人群队列平均夜间总睡眠时间(TST)为8.8±1.0h;58.7%的人群夜间TST≥9h,7.9%的人群夜间TST≤7h。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颈围、腰围、油炸食品、快食、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胃食管反流症候群及肠易激症候群为TST≤7h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家庭收入、腰围、饮酒、运动、食用蔬果时间、烫食、快食、既往消化性溃疡病史、消化不良症候群、胃食管反流症候群为TST≥9h的独立危险因素。2.武威队列失眠发生率为13.9%,其中轻度失眠为9.8%,中-重度失眠为4.1%。年龄、腰围、过去吸烟、烫食、既往高血压、胆囊疾病及消化性溃疡病史、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消化不良症候群、消化性溃疡症候群、胃食管反流症候群及肠易激症候群为轻度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快食、既往胆囊疾病及消化性溃疡病史、消化不良症候群、消化性溃疡症候群、胃食管反流症候群及肠易激症候群为中-重度失眠的独立危险因素。3.日间过度嗜睡(EDS)患病率为2.2%。教育程度、超重及肥胖、颈围、过去吸烟、食用蔬果时间、油炸食品、既往消化性溃疡病史、消化性溃疡症候群及肠易激症候群为日间过度嗜睡的独立危险因素。4.不宁腿综合征(RLS)患病率为1.9%。年龄、食用蔬果时间、烫食、既往高血压、胆囊疾病及消化性溃疡病史、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消化不良症候群、胃食管反流症候群、消化性溃疡症候群及肠易激症候群为不宁腿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5.胃癌患者失眠患病率为17%,EDS为2.1%,RLS为3.4%;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失眠患病率为15.1%,EDS为2.1%,RLS为3.4%;肠上皮化生(IM)患者失眠患病率为14.7%,EDS为0.8%,RLS为2.3%;萎缩性胃炎(AG)患者失眠患病率为14.2%,EDS为2.2%,RLS为1.6%。失眠、EDS及RLS与胃癌均无关(P>0.05);EDS为LGIN、IM及AG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夜间TST≥9h为胃癌、LGIN及I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午睡30分钟以上为胃癌、AG及非萎缩性胃炎(NAG)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武威自然人群队列中睡眠过多比例较高,睡眠不足比例较低。油炸食品、快食、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及肠易激症候群可能为睡眠不足的主要危险因素;食用蔬果时间、快食、运动、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可能为睡眠过多的主要危险因素。2.武威自然人群队列失眠患病率较低;消化不良症候群、消化性溃疡症候群、胃食管反流症候群及肠易激症候群可能为失眠的主要危险因素。EDS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油炸食品、食用蔬果时间、消化性溃疡症候群及肠易激症候群可能为EDS的主要危险因素。RLS患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当;肠易激症候群、既往胆囊疾病、消化性溃疡病史及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可能为RLS的主要危险因素。3.EDS可能为胃癌癌前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夜间TST≥9h可能为胃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肠上皮化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午睡30分钟以上可能为胃癌、萎缩性胃炎及非萎缩性胃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海月,于贵新,张非若,叶研,林英,李征,刘丽霞,沈壮[9](2018)在《家纺石棉作业远期危害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新发石棉肺病例中家纺石棉接触人员发病特点,探讨家纺石棉作业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石棉暴露原因将石棉肺病例分为家纺石棉组和工矿企业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期别、开始接尘年龄、诊断年龄和潜伏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006年以后北京市家纺石棉病发病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并在2015年超过工矿企业组;家纺石棉组女性所占比例、贰期及以上病例所占比例和潜伏期显着高于工矿企业组(P<0.05);家纺石棉组开始接尘年龄和接尘工龄显着低于工矿企业组(P<0.05)。结论家纺石棉作业主要受害者为家庭女性及其未成年子女,伦理问题突出;并且由于石棉肺潜伏期长,危害几十年难以消除,应加强石棉作业工人的追踪、随访工作,及早发现病人并给于干预。

李飞辉,唐玉樵,程淑群[10](2017)在《汽车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职业人群逐年增多,汽车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的健康影响也引起广泛关注。汽车制造工艺包含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类。汽车制造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包括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负重、不良体位和重复性劳动等。汽车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听觉系统、血液系统等,引起尘肺、职业性噪声聋、白血病等职业损害。作者从汽车制造业的工艺流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几个方面综述了汽车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影响研究进展的情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二、温石棉加工职业危害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石棉加工职业危害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棉控制政策法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一带一路”成员国石棉控制政策法规现状
    1.1 禁止使用石棉的国家
    1.2 限制使用石棉的国家
    1.3 大量使用石棉的国家
2 对我国石棉控制政策法规制定的启示

(2)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与体质、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非小细胞肺癌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定义及流行病学
        2.危险因素
        3.治疗
        4.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癌的中医研究进展
        1.肺癌的病名
        2.肺癌的病因病机
        3.中医体质学与肺癌
        4.肺癌的证候研究
        5.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病例选择标准
        3.观察指标
        4.数据管理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一般情况
        2.中医体质
        3.中医证候
        4.中医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一般资料
        2.非小细胞肺癌的证候研究
        3.非小细胞肺癌体质与证候的关系
        4.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3)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结果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2.3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2.4 职业紧张调查结果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基于ATRP法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重金属废水现状及其危害
        1.1.1 重金属废水现状
        1.1.2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
    1.2 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
    1.3 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1.4 硅酸盐纳米吸附材料
        1.4.1 天然硅酸盐纳米吸附材料
        1.4.2 合成硅酸盐纳米吸附材料
    1.5 纳米吸附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
        1.5.1 纳米吸附材料的物理结构
        1.5.2 表面化学性质
        1.5.3 溶液体系参数的影响
    1.6 纳米材料的吸附理论
        1.6.1 吸附动力学
        1.6.2 吸附平衡及热力学
        1.6.3 吸附机理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Mg_3Si_2O_5(OH)_4-SH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Hg(Ⅱ)离子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3 实验过程
        2.3.1 硅酸镁纳米管的制备
        2.3.2 硅酸镁纳米管改性
    2.4 硅酸镁纳米管及改性硅酸镁纳米管吸附实验过程
        2.4.1 体系初始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2.4.2 吸附动力学实验
        2.4.3 吸附等温线实验
        2.4.4 共存离子影响实验
        2.4.5 吸附-解吸循环吸附实验
    2.5 表征和分析
    2.6 结果与讨论
        2.6.1 Mg_3Si_2O_5(OH)_4和Mg_3Si_2O_5(OH)_4-SH纳米管的表征及分析
        2.6.2 初始p H值对吸附Hg(II)离子的影响
        2.6.3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分析
        2.6.4 初始浓度及等温吸附分析
        2.6.5 共存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2.6.6 吸附再生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Mg_3Si_2O_5(OH)_4-g-PE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Cu(Ⅱ)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3 Mg_3Si_2O_5(OH)_4-g-PEI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
        3.3.1 Mg_3Si_2O_5(OH)_4 纳米管制备
        3.3.2 Mg_3Si_2O_5(OH)_4 纳米管改性
    3.4 Mg_3Si_2O_5(OH)_4及Mg_3Si_2O_5(OH)_4-g-PEI纳米管吸附实验过程
    3.5 材料的表征和分析
    3.6 结果与讨论
        3.6.1 Mg_3Si_2O_5(OH)_4-g-PE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6.2 初始p H值对吸附Cu(II)离子的影响
        3.6.3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分析
        3.6.4 等温吸附及其热力学分析
        3.6.5 吸附-解吸实验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Ni_3Si_2O_5(OH)_4-g-PAMP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Pb(Ⅱ)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3 Ni_3Si_2O_5(OH)_4-g-PAMPS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
        4.3.1 Ni_3Si_2O_5(OH)_4 纳米管制备
        4.3.2 Ni_3Si_2O_5(OH)_4 纳米管改性
    4.4 Ni_3Si_2O_5(OH)_4及Ni_3Si_2O_5(OH)_4-g-PAMPS纳米管吸附实验过程
        4.4.1 体系初始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4.4.2 吸附动力学实验
        4.4.3 吸附等温线实验
        4.4.4 吸附-解吸循环实验
    4.5 材料的表征和分析
    4.6 结果与讨论
        4.6.1 Ni_3Si_2O_5(OH)_4 纳米管的制备和表征
        4.6.2 Ni_3Si_2O_5(OH)_4-g-PAMP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4.6.3 初始p H值对吸附Pb(II)离子的影响
        4.6.4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分析
        4.6.5 等温吸附及其热力学分析
        4.6.6 竞争吸附
        4.6.7 吸附-解吸实验
        4.6.8 吸附机理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Ni_3Si_2O_5(OH)_4-g-P4VP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Cr(Ⅵ)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5.3 实验过程及装置
        5.3.1 硅酸镍纳米管还原
        5.3.2 磁性Ni_3Si_2O_5(OH)_4 纳米管改性
    5.4 磁性Ni_3Si_2O_5(OH)_4 纳米管及改性吸附实验过程
        5.4.1 体系初始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5.4.2 吸附动力学实验
        5.4.3 等温吸附实验
        5.4.4 吸附-解吸循环实验
    5.5 材料的表征和分析
    5.6 结果与讨论
        5.6.1 Ni_3Si_2O_5(OH)_4 纳米管还原及表征
        5.6.2 磁性Ni_3Si_2O_5(OH)_4 纳米管的改性及表征
        5.6.3 初始p H值对吸附Cr(VI)离子的影响
        5.6.4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分析
        5.6.5 等温吸附及其热力学分析
        5.6.6 脱附动力学
        5.6.7 吸附再生
        5.6.8 吸附机理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5)深度报道《地方病折磨大姚人—石棉滥采乱用留下隐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地方病折磨大姚人——石棉滥采乱用留下隐患
    疾病少见,难以确诊
    潜伏期长,不易发现
    滥用石棉,种下祸根
    治疗费奇高,因病致贫
    求生之路,病急乱投医
    迟来的数据,缺失的科普宣传
    卖不动的石棉炉,逐渐完善的医保体系
    附录
健康报道的采访写作
    一、健康报道的定义和报道特点
    二、“石棉健康风险”在新闻报道中的呈现
    三、《地方病折磨大姚人——石棉滥采滥用留下隐患》的采访与写作
    四、总结和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6)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概念的厘定
    二、学术史的梳理与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与学术价值
    四、研究的框架与内容
第一章 癌症控制的早期尝试
    第一节 医学界对癌症的早期认识与诊疗实践
    第二节 医学社会化转型与英国癌症预防的起步
    第三节 “文明病”与癌症预防内涵的延展
    小结
第二章 “新健康主义”与癌症病因学预防的建立
    第一节 “生活方式癌”与“新健康主义”的诞生
    第二节 “新健康主义”与社会健康提升计划
    第三节 “新健康主义”的外延与病因学预防的新突破
    小结
第三章 “三早”原则与癌症二级预防
    第一节 “大英帝国癌症运动”的建立与癌症防控模式的转型
    第二节 大众防癌教育与“三早”原则的推广
    第三节 大众防癌教育、病灶自检与癌症二级预防的早期特点
    第四节 高危筛查、社会普查与癌症二级预防的演进
    小结
第四章 手术、化疗和综合疗法与癌症的三级预防
    第一节 根治性乳房切除手术的式微与肿瘤外科手术的转型
    第二节 化疗与第三级预防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基因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姑息疗法
    小结
第五章 三级预防视域下英国政府“控烟运动”
    第一节 吸烟致癌与“控烟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二手烟”问题与“控烟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地方“控烟运动”的复杂性与挑战 ——以北爱尔兰地区的控烟实践为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英汉职业翻译中的译者搜索行为研究 ——以任务熟悉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缘起
    1.3 研究问题
        1.3.1 译者搜索行为的研究
        1.3.2 译者搜索行为研究的局限性
        1.3.3 提出研究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译者使用词典的研究
        2.1.1 纸质词典的使用研究
        2.1.2 电子词典的使用研究
    2.2 译者的信息需求和搜索习惯调查研究
    2.3 翻译过程中的译者搜索行为研究
        2.3.1 语言方向与搜索行为研究
        2.3.2 不同翻译任务中的搜索行为与外部资源评价研究
        2.3.3 译者翻译能力与搜索行为的研究
    2.4 已有研究的贡献及局限性
        2.4.1 已有研究的贡献
        2.4.2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翻译能力与搜索能力
        3.1.1 翻译能力与翻译专长
        3.1.2 翻译能力框架中的搜索能力
        3.1.2.1 PACTE的翻译能力模型与工具能力
        3.1.2.2 TransComp的翻译能力模型与工具和研究能力
        3.1.2.3 EMT的翻译能力框架与信息挖掘能力/技术能力
        3.1.2.4 翻译能力模型小结
    3.2 翻译问题与搜索
        3.2.1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3.2.1.1 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3.2.1.2 问题解决的相关理论
        3.2.2 翻译问题的复杂性
        3.2.3 问题与搜索
        3.2.3.1 信息需求和翻译问题
        3.2.3.2 搜索行为的研究指标
第四章 实验设计
    4.1 研究方法与实验步骤
        4.1.1 研究方法
        4.1.2 实验步骤
    4.2 受试者选择
    4.3 实验材料选择和评价方法
        4.3.1 实验材料选择
        4.3.2 实验材料评价方法
    4.4 问卷设计与发放
    4.5 实验数据转写原则
        4.5.1 翻译过程的阶段分类转写原则
        4.5.2 搜索行为相关指标的转写原则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初步分析
    5.1 问卷调查分析
        5.1.1 搜索习惯与认识的调查分析
        5.1.2 信息需求解决与解决途径调查
        5.1.3 词典、搜索引擎和语料库的使用调查
    5.2 视频数据概述
    5.3 信息需求结果分析
        5.3.1 信息需求概述
        5.3.2 信息需求的差异化表现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搜索频次与任务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6.1.1 假设1 的提出
        6.1.2 实验数据初步分析
        6.1.3 包含机器翻译的数据处理
        6.1.4 检验结果分析
        6.1.4.1 信息需求数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6.1.4.2 搜索频次在非常规任务中的分布特点
        6.1.4.3 搜索频次离群值的分析
        6.1.4.4 讨论
    6.2 信息资源和任务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6.2.1 假设2 的提出
        6.2.2 假设2 的检验
        6.2.2.1 数据检验与分析
        6.2.2.2 每个信息需求求解所用的资源分析
        6.2.2.3 讨论
    6.3 信息需求表征方式的改变频次与任务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6.3.1 假设3 的提出
        6.3.2 假设3 的检验
        6.3.2.1 数据检验
        6.3.2.2 信息需求与信息资源的分析
        6.3.2.3 提问式词项改变的分析
        6.3.2.4 提问式改变策略的分析
        6.3.2.5 信息需求表征方式改变风格的分析
        6.3.2.6 讨论
    6.4 搜索时长的两个相关性分析
        6.4.1 搜索时长与任务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6.4.1.1 假设4.1 的提出
        6.4.1.2 假设4.1 的检验
        6.4.1.3 结果分析和讨论
        6.4.2 搜索时长与信息需求解决正确率的检验和分析
        6.4.2.1 假设4.2 的提出
        6.4.2.2 假设4.2 的检验
        6.4.2.3 搜索效率的分析
        6.4.2.4 搜索效率离群值的分析
        6.4.2.5 搜索时长和译文总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第七章 余论
    7.1 余论
        7.1.1 学生译者的对比调查
        7.1.2 搜索的特征
    7.2 研究意义
    7.3 研究局限性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职业译者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译者调查问卷
附录三 实验材料一
附录四 实验材料二
附录五 实验材料三
附录六 实验建议书
附录七 非常规任务中信息需求表征方式改变频次多于常规任务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资源表

(8)基于武威自然人群队列的睡眠与胃癌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睡眠概论
    1.2 人类的睡眠现状
    1.3 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
        1.3.1 生理因素(生物学因素)
        1.3.2 社会心理因素
        1.3.3 环境因素
        1.3.4 药物因素
        1.3.5 饮食因素
        1.3.6 生活方式
    1.4 常用的睡眠评价方法
    1.5 睡眠与肿瘤
    1.6 睡眠与消化系统疾病
    1.7 胃癌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1.7.1 胃癌的流行病学趋势
        1.7.2 胃癌发生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1.8 本文主要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8.1 研究背景
        1.8.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设计
        2.2.2 问卷内容
        2.2.3 研究变量与定义
        2.2.4 问卷质量控制
        2.2.5 胃镜检查
    2.3 数据的录入、管理和及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武威自然人群队列睡眠状况分析
        3.1.1 队列基本概况
        3.1.2 夜间总睡眠时间(TST)分布
        3.1.3 失眠分布
        3.1.4 日间过度嗜睡(EDS)分布
        3.1.5 不宁腿综合征(RLS)分布
    3.2 胃癌、癌前病变及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睡眠障碍患病情况
        3.2.1 睡眠障碍单因素分析
        3.2.2 失眠、EDS及RLS的患病情况
    3.3 睡眠障碍与胃癌、癌前病变及非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3.3.1 失眠、EDS及RLS分析
        3.3.2 睡眠各单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特色与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家纺石棉作业远期危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对象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历年发病情况
    2.3 家纺石棉组与工矿企业组的石棉肺分布情况
3 讨论

(10)汽车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制造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1.1 铸造作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2 热处理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1.3 冲剪压作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4 焊接作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5 涂装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1.6 其他类作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 汽车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1 呼吸系统
    2.2 听觉系统
    2.3 血液系统
    2.4其他
3 结语

四、温石棉加工职业危害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棉控制政策法规现状[J]. 刘泽权,王海椒,樊晶光,张建芳. 中国职业医学, 2020(05)
  • [2]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与体质、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D]. 李政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与研究[D]. 李飞辉.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4]基于ATRP法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 肖春妹. 华侨大学, 2020(01)
  • [5]深度报道《地方病折磨大姚人—石棉滥采乱用留下隐患》[D]. 李晓芬. 云南大学, 2019(03)
  • [6]20世纪英国癌症三级预防研究[D]. 崔一冰. 上海大学, 2019(02)
  • [7]英汉职业翻译中的译者搜索行为研究 ——以任务熟悉度为视角[D]. 王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基于武威自然人群队列的睡眠与胃癌相关性研究[D]. 路红. 兰州大学, 2019(08)
  • [9]家纺石棉作业远期危害调查[J]. 李海月,于贵新,张非若,叶研,林英,李征,刘丽霞,沈壮. 首都公共卫生, 2018(05)
  • [10]汽车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J]. 李飞辉,唐玉樵,程淑群. 职业与健康, 2017(15)

标签:;  ;  ;  ;  ;  

温石棉加工职业危害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