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十周年

“考试”十周年

一、《考试》创刊十周年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罗曼[1](2021)在《《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何禹珩[2](2021)在《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当代版画史研究叙事中,“四川版画”作为一种群体艺术现象或是“画派”“流派”已成为既成概念。然而这一概念仍有很多模糊之处,本文将它的成型发展过程限定于其发展最为蓬勃也构成了今日认知的代表性面貌的“十七年”时期以便进行阶段性的溯源和讨论。在对这一段史实的梳理中,“四川美协”与之紧密的关联与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忽视,这也点出了“十七年”时期美术创作中所蕴含的组织化、集体化、体制化等问题。本文从四川版画与四川美协之所以紧密相关的历史脉络谈起,首先回顾了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组织”传统、版画在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中的处境以及四川美协这一机构的来龙去脉。当四川美协开始发挥时代赋予它的责任时,版画由于各方面原因成为了“排头兵”,这直接催生了四川版画的兴起。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艺术家们参与构建组织了集体并需要首先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在这种集体组织的氛围里艺术家们也各自探索出了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创作面貌,最终构成了今日所见之四川版画的基本面貌。四川版画这种地域性的发展并非特例,“十七年”时期的版画发展由点成面,成为了版画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通过对四川版画及其核心组织者四川美协脉络的历时性过程的探寻以及对横向共时性的观照,意在深化对这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重大转折时期所呈现的艺术景观及文化生产方式等问题的理解。

马春霞[3](2021)在《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的通俗教育是以通俗直观的方式向普通民众授以浅显易懂的常识,以增进民众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以及革新社会习俗的社会教育活动。通俗教育肇始于清末,兴盛于民初,衰弱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近代中国政府及知识界在内忧外患环境下探讨教育救国之策的产物。与此同时,在建设近代国家的语境下,通俗教育致力于将过往被排除在教育体系外的底层民众形塑为国家的合格国民,描绘出近代中国大众教育肇始阶段的图景。近代江苏地区的有识之士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历时较久、影响深远的通俗教育实践活动。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经历了兴起、发展与式微的历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通俗教育在行政建制、实践运作等方面渐成体系。通俗教育的行政建制从无到有、从散乱到系统,为通俗教育在地方的顺利实施奠定行政管理的基础。通俗教育实践从清末的阅报、讲报、识字、宣讲等方式,逐渐拓展到民国时期形成覆盖讲演、展览、识字、谋生技能传授等切合民众实际需求的综合立体的教育网络。通俗教育实践主体也从清末地方人士的“单打独奏”到民国设立各类社会团体并建立专门的通俗教育场馆的拓展模式。尽管通俗教育缘于种种原因最终为民众教育所取代,然而其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路与途径对后续民众教育发展不无启示与镜鉴作用。通俗教育团体的擘画与导航影响了民国时期江苏通俗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内容。由着名通俗教育家伍达牵头创立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通过广泛募集会员、召开会议、发行会刊等途径传播通俗教育理念,借助会刊向各地征集有关通俗教育发展基本问题的建议,引导各界深入探讨实施通俗教育的路径,普及通俗教育。尽管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存续时间不长,然而其对于通俗教育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江苏省教育会将通俗教育提案上达于政府,并将通俗教育实践下播于民间,在民国十数年间引领了江苏通俗教育潮流。江苏省教育会下设的通俗教育研究会在连续六届常年大会议案多围绕通俗教育在地方的实际问题展开,使这些问题加以讨论,甚至获得解决,促进了通俗教育在基层社会的发展。通俗教育团体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活动推动了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深入有序的开展,也使形塑国民的理念进一步广泛传播。江苏通俗报刊在传播国家观念、卫生常识等方面以及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调适过程中参与了对国民的观念塑造。为了培养现代国民的观念,通俗报刊运用大量篇幅引导民众认识“欲爱身家,先爱国家”的道理,灌输从日常生活中做“爱国的实事”——“尽本分”。当然,为了吸引读者,维持报业生存,通俗报刊亦夹杂以轻松、休闲、娱乐的内容。宏大的国家主题在通俗、休闲的内容配置中,得以稀释,散落在各版块的编排中,既展现了通俗报刊塑造国民的隐衷,亦满足了民众的娱乐需求,巩固了报刊的读者。通俗报刊对卫生常识的传播,彰显了通俗报刊在向国民传播卫生观念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及其影响。在通俗报刊的阐释下,民众与国家的距离被拉近,民众的个人健康等同于国家机体的健康,民众与国家被建构起唇齿相依的联系。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藉由课本较为系统地启蒙民众。清末,江苏政府及民间人士通过设立简易识字学塾,开始了培养宪政国民的尝试。民初,以董景安为代表的知识界藉由“六百字编”通俗教育丛书、开办通俗教育学校,向“陇畔耕夫”、“市廛手民”普及国民常识。民间团体还创办了能让民众获得一技之长的通俗夜校,引导民众在提升谋生能力的基础上增长常识,增进政治觉悟,承担国民义务。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政府及知识界对通俗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入,凸显了国民常识普及的民众取向,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通俗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馆是在采择日本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式国民启蒙场馆。通俗教育馆通过选址文庙消弭了传统精英文化空间与大众文化空间的隔阂,体现了通俗教育的本旨。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及巡回讲演活动使民众在“耳闻馆之声”的过程中接受国民常识普及。通俗教育馆的展览引导民众在“目睹馆之物”的过程中获得常识。江苏地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创办通俗教育馆的尝试,在启蒙定位、设馆建制方面对其他地区多有影响,亦对其后民众教育馆的建立颇有启示。不过,经济、人事、观念方面的困境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俗教育馆教化功能的发挥。近代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界人士,在形塑国民的时代主题下,结合地方情势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通俗教育实践。它以民间力量为先导,在官方的政策支持下,秉持底层视角,借助大量的通俗教育媒介,着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观念、国民意识及现代常识的国民。通俗教育将普及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等作为国民塑造与知识启蒙的切入点,将下层民众纳入近代国家共同体中,赋予其政治属性,开启了普及国民教育的历程。在建构近代国家的大背景下,通俗教育体现出鲜明的工具性,在形塑国民的同时亦凸显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加速了民众时代的来临。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玉婷[5](2020)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文中认为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离乱纷杂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一流的教育水准、自由的学术风气及坚毅的民族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赞誉其“物质上得不了,精神上了不得”。作为民国研究院所的中坚力量,西南联大继承和发扬了此前就颇具名望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等学府的兴学传统,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特色,培育出了众多闻名中外的专家学者,为中华民族储存了抗战建国的力量。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不仅成为民国高级人才培育的典范,也为当今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案例参考。因此,本文以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其形成基础、管理体系及培养过程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探究其特色和教育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回溯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的背景。通过对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在合校前各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溯源,以对联大建校时研究生教育的背景有一个基础性的把握。第二,梳理西南联大研究生的管理体系。从组织结构、招考选拔、奖励资助体系、科研经费和留学交流等方面对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情况作出系统的阐释,力求明晰研究生的组织管理情形。第三,剖析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在培养模式上,联大构成了联合一体下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型”为培养导向的学、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课程与教学上,教师结合个人研究和前沿理论开设了数量不多但内容精深的课程,并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学术演讲及专题讨论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兼顾中、西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生的研究训练上,文、理、工、法、商各科结合着学科发展、国家需要和地域资源,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方向;在师生互动上,教师与研究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学生热心真切的指导与关照。第四,阐述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成效与教育局限。从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看,学生大都进入大学或研究所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推动着学术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并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做人品质。虽然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但战争的环境、西方移植的教学模式,以及西南联大以本科为人才培养重心的教育取向,也使得当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限制。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对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分析其教育颇具成效的原因,以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白华康[6](2020)在《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20-30年代,随着中国报界的职业化进程,中国高等新闻教育逐渐步入正轨。在各大院校中,新闻学子开始崭露头角。本文在新闻职业化的视野下,通过考察新闻专业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以研究民国新闻教育的情况及新闻思想的发展脉络,兼及当时的学生运动和社会思潮。在20世纪2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发展和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学子在校园内接受“通才”教育,广泛地涉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下,一方面,成为新闻批评者,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见闻,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对于国内报纸改良的意见。另一方面,注重实践,在校内,编辑出版实习报刊,剪报、校对、采访、写作、编辑、排版以及广告、发行,甚至售卖均由学生担任。在校外,或作为社会报刊的实习记者、特聘记者,或采写校园新闻向报社杂志投稿。新闻学子在校园内的着装、言谈和生活方式受记者职业文化影响,男生往往着笔挺的西装,而女生则倾向于干练简洁的穿搭。学生们热衷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常参加各类比赛和运动会,主要也源于新闻界对外勤记者的身体要求,以及报纸对体育新闻的重视。新闻学子大多有上进心且自律,校园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和新闻研究室度过,课外娱乐则以散步和郊游为主。尤其在30年代国难背景下,不少新闻学子开始追求简朴刻苦的生活。新闻学子虽身处象牙之塔内,而新闻专业的实践性质,则要求他们走向十字街头。除了遵循实习要求参与社会新闻生产外,在20世纪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系学生充分发挥消息灵通、编辑校园刊物的优势,冲破政府新闻封锁,利用校园刊物参与“国难”问题讨论,支援抗战前线,进行抗日宣传。其中,以燕京大学新闻学子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最为突出。

景李斌[7](2020)在《田本相学术年谱》文中指出一九三二年,出生。五月五日,出生于河北省天津县葛沽镇,即现天津市南郊区葛沽镇。祖父田鹤年(一八七六-一九四三),北洋大学俄文系毕业,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曾在卢永祥部下任教官、师参谋长等职。父亲田澍雨(一九○七-一九三八),笔名阿农,曾在天津创办《治新日报》,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出版抗日号外受到迫害。母亲朱文玲具有《北京人》中愫芳那样的默默的耐性,承受生活的重担,有仁慈的心肠。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四年,六岁至十二岁。一九三八年,

刘炳赫[8](2019)在《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文中认为小原国芳是日本近代最知名、且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家,他所主张的“全人教育”,不仅对日本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在亚洲部分地区的教育实践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小原国芳是日本新教育运动以及日本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其思想核心——“全人教育”理论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熟和完善于六、七十年代,且发展成为了被全世界所普遍认可的一种教育思潮。小原国芳主张学生身心共同发展,道德、学识、艺术、体育、经济与生活等方面协调发展。他的主要教育学观点收录入《教育的根本问题:哲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宗教》、《教育立国论》、《教育救国论》、《自由教育论》、《全人教育论》、《世界教育巡礼》、《母亲的教育学》、《道德教育论》、《修身教育改革论》、《教育改革论》、《玉川塾的教育》、《理想的学校》、《学校剧论》等着作,后人将其整理为《小原国芳全集》共48卷。“全人教育”是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小原国芳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髓,贯穿了小原国芳的理论研究体系、教育学着作及其毕生教育实践。“全人教育”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成果,与他的个体经历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显着的时代特征。“全人教育”不仅是小原国芳本人教育实践的产物和思想的精华,也融入了他对全世界多种教育思想的重新理解与解读。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该理论奠定了日本从大正时期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教育体制,对当今的日本仍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开展日本近代教育史的研究,务必要提及的就是小原国芳和他的“全人教育”理论。本论文共分为导论、四个大章和结论。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交待选题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中日两国的先行研究成果、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笔者主要对“真、善、美、圣、健、富”进行阐述,并将其划分为“心”的内在要求和“身”的外在要求两方面,分别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全人教育”理论中对于“心”的内在要求。第一节“‘善’之德育及其启示”之中主要叙述了小原国芳的德育理论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在小原国芳倡导下战后日本道德教育的改革及其成效,以及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意义。第二节“‘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主要交待了该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在本节中笔者着重对小原国芳宗教教育观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批判。第三节“‘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中阐述了小原国芳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第四节“‘真’之智力教育及其体系”,阐述了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并结合日本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建设,尝试讨论了小原国芳所主张的教育与我国秉持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观念的区别与联系。第二章“‘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主要分为第一节“‘健’之体育及其评价”和第二节“‘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两大部分。第一节主要阐述了体育的主要目的、体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体育教育在日本的实际开展的过程,以及笔者对该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则具体阐述“富”的概念与要求,包括生活教育、劳作教育和经济教育等几个方面,同时肯定了“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在该章结尾处,笔者着重阐述了“健”、“富”的概念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论述了“全人教育”理念下,对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和母亲提出的要求,即“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论”。第一节“‘全人师道论’的意义与过失”之中,叙述了“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施行方法、价值辨析及其主要意义。第二节“‘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之中,阐述了母亲的基本工作、女性的婚前教育和胎教的重要性,尤其注重分析小原国芳对女性认知中存在的偏颇与局限性。第三节则集中探讨了作为“全人教育”理论衍生出的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教师论”和“母亲教育”。第四章“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的批判性解读”,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之上梳理了“全人教育”的功过得失,论述了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的形成及其战争观。笔者指出了小原国芳其思想形成历程的复杂性,剖析了小原国芳对战争认识的变迁。终章则主要总结了“全人教育”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迪意义,此为全文的最终目标与意义所在,亦是本论文的创作宗旨。本文对“全人教育”思想中的可取之处及其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借鉴意义予以肯定,对其理论的唯心主义部分做出理性的批判。不仅追索了小原国芳的教育家生涯以及他的“全人教育”理论,还基于中日两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讨论了其“全人教育”思想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黄建华[9](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认为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张东东[10](2020)在《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轻轻翻开厚重的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史,一位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从他的身上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他,就是萧友梅先生,可谓是中国近代音乐事业的先驱者、开拓者、奠基者。1920年,他从德国负笈而归,奔波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殚精竭虑。1927年,得到时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的垂青,南赴上海,成立国立音乐院,这是我国第一所独立办学的现代高等音乐学府,后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友梅先生将蔡元培先生所奉行的“以美育代宗教”理念积极应用于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实施专业的音乐作曲、音乐鉴赏活动,还是推行近代化的中国新型专业音乐教育,萧友梅都竭尽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以行利国利民利族的拳拳之心行音乐事业的开创性壮举,成为“中国新音乐的保姆”。这位音乐“保姆”的专业学术背景,也是尤为令人钦佩的。萧友梅是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的首位中国人,也是在中国推介欧洲音乐学体系的第一人。国立音专在他的学术引导下,着力实践在新音乐创作中采用西乐技术,在记谱法、曲式结构、和声等种种方面进行国乐的现代化探索与创作,成为独立而专业的音乐教学与研究院校,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人才的成长沃土。萧友梅先生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他从中国国情和音乐发展现状出发,批判地吸收了西方音乐教育的体制与模式,从学生的音乐基础出发制作符合年龄段特点的音乐教材,并身体力行地投身于繁忙的教学活动与教育会议,发现与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他的那种认准一个目标,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们当前最为需要的求真务实的精神”,许多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用于实际行动,在近代中国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更有很多优秀的音专毕业生成为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巨擘和新音乐创作的巨匠。萧友梅先生也是一位深刻探索中国新音乐形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中包含着对民族荣誉的大爱、对祖国命运的思考、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也有着对黑暗社会形势的猛烈抨击和对国家动荡沉沦的痛心呐喊。带着这样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萧友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大刀阔斧地吸纳西方音乐理论与作曲技法,力求实效地进行中国旧乐的改良与国乐的复兴。本文所要论述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萧友梅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其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等方面的具体呈现,以期梳理出萧友梅音乐美学的理论体系。本论文采用横纵结合、探本溯源、对比分析、多维交叉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近代社会思潮跌宕碰撞与音乐事业禁锢萧条的时局形势,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探寻萧友梅个人的美学音乐思想在其音乐办学与教学活动中酝酿、实践与调整的三个阶段,力求从一个更为全面而立体的站位去梳理研判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实践过程,并思考与发现其音乐思想与办学精神的闪光点,挖掘并重估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今中国音乐发展的思想价值,探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重构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遵循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近代音乐发展过程中的生成与实践脉络,以其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的具体表现为研究的重点,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深入探究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文化背景。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中西音乐文化融通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中国古代音乐传统思想、维新派、五四新文化美育思想、德国音乐美学思想对其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确立之间的联系,分析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的冲突与融汇对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以及在“全盘西化”“国粹主义”“兼收并蓄”三种观点争鸣的时代背景下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得以确位的过程。第二章,分析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探索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萧友梅在北平时期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实验与准备,第二阶段是萧友梅在沦陷前的上海时期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践与使命,第三阶段是萧友梅在沦陷后的上海时期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调整与重启。每一部分又从不同方面进行更为具体细致的分析。第三章,阐述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从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四个角度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梳理理论体系。其中从“改良旧乐与创造新乐”、“新学制歌唱教材的编定”两个方面分析音乐创作思想,从“用才观”“育才观”“美育观”分析音乐教育思想,从校内音乐会、国民音乐会的开展与实际影响分析音乐审美思想,从对旧乐、现实社会音乐成就、音乐会的启蒙作用三个方面的批评来探讨音乐批评思想。本章探索更为全面地透视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活动各领域的具体表现,并结合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对其思想的时代性与独特性进行逻辑梳理与理性探讨。第四章,探讨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启示。本章着重对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兼收并蓄”带给当代音乐发展的启示进行了集中论述与评析,即音乐创作与教育中的“拿来主义”、继承与革新的动态融合维度“复兴国乐”和“发扬词章”。

二、《考试》创刊十周年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试》创刊十周年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2)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鲜明而模糊的四川版画
    二、本文研究意义、视角及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第一章 统一战线:四川版画与美协的历史前缘
    第一节 组织的渊源与新生
    第二节 “绘画可以代替木刻”?
    第三节 从“美术组”到“美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一个部队:四川版画的组织与生成
    第一节 队伍的凝结
    第二节 抓品种,求发展
    第三节 四川美协版画创作氛围的兴起
    第四节 作为集体的创作
    第五节 作为组织的工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巴蜀到高原:群体中的艺术家与创作
    第一节 等待“时间开始”:革命观与集体观的塑造
    第二节 山乡巨变:艺术家对川渝本土的观照
    第三节 雪山红日:对藏族的认识与塑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时发生:“十七年”版画新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征服荒原:北大荒版画的兴起
    第二节 江南神韵:江苏水印木刻的衍生
    第三节 历史的小结:“三大画派”的确认与缘由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第一节 新时期四川版画的延续与实践
    第二节 四川版画“传统”之思
附录一 1954 年-1966 年重庆地区部分美术作品展览
附录二 本文参考四川美协成员部分采访索引及其加达瓦访谈
参考文献
致谢

(3)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衰
    第一节 清末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起
        一、通俗教育纳入中央教育管理
        二、通俗教育列入江苏教育设施范畴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肇始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的建制与发展
        一、中央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创立
        二、江苏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江苏通俗教育的衰落
        一、江苏通俗教育的式微
        二、江苏平民教育如火如荼
        三、江苏民众教育统而代之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苏教育团体的通俗教育实践
    第一节 展“鼓吹之力”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伍达与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二、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擘画
        三、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影响
    第二节 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实践运作
        一、研究会“征集意见”
        二、各方意见与认识分歧
        三、研究会的“意见之回应”
    第三节 江苏省教育会的通俗教育实践
        一、地方通俗教育事务中的角色
        二、具体而微的通俗教育实践
        三、教育会的终结及其影响
    第四节 江苏省教育会附设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成立研究会的缘起
        二、研究会的年会决议案
        三、研究会的终结及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江苏通俗报刊与国民的观念塑造
    第一节 江苏通俗报刊、报人与读者
        一、清末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兴办
        二、民国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分化
        三、近代江苏地区通俗报人及其使命
        四、读者预期及现实分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报刊与国家观念的培植
        一、“欲爱身家,先爱国家”
        二、“爱国的实事”在“尽本分”
        三、国家观念与民众阅读习惯
    第三节 “蝇能传疫”:江苏通俗报刊对卫生观念的普及
        一、“蝇头小事”: 清末民众对于苍蝇的认知
        二、“国民公敌”: 民国时期“蝇能传疫”观念的流传
        三、通俗报刊向苍蝇“宣战”
        四、对普及“蝇能传疫”观念的评价
    小结
第四章 近代江苏学校式通俗教育与国民常识的启蒙
    第一节 清末江苏简易识字学塾与国民常识启蒙
        一、简易识字学塾的创办背景
        二、简易识字学塾的开办及运作
        三、简易识字课本的国民常识书写
        四、简易识字学塾国民常识启蒙成效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学校与国民常识传播
        一、董景安与通俗教育学校的创办
        二、普及国民常识的“奇书”
        三、通俗教育学校的发展及其成效
    第三节 江苏通俗夜校与国民常识传授
        一、江苏通俗夜校的创办
        二、江苏通俗夜校的实践
        三、江苏通俗夜校的成效
    小结
第五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馆与国民常识的普及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馆的创建与推广
        一、江苏通俗教育馆的筹备及其定位
        二、江苏各级通俗教育馆的成立
        三、昙花一现的通俗教育馆联合会
    第二节 通俗教育馆的讲演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普及常识的讲演人才筹备
        二、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
        三、巡回讲演中的常识普及活动
        四、讲演中的国民常识选取标准
    第三节 通俗教育馆的展览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展览设置的缘起
        二、展览普及国民常识
        三、展览的娱乐性
    第四节 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及其困境
        一、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
        二、通俗教育馆面临的困境
    小结
第六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特征
        一、开全国通俗教育风气之先
        二、聚焦底层民众的启蒙之旅
        三、依凭媒介的广泛传播路径
        四、通俗教育实践推进的渐进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影响
        一、建构民众的国家观念
        二、启蒙民众的国民意识
        三、普及民众的科学常识
    第三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及原因
        一、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性
        二、影响通俗教育实践成效的因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历史认识的需要
        (二)现实改革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资料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四、核心概念
        (一)研究生教育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形成的基础
    第一节 抗战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一、清朝末期研究生教育的萌芽
        二、民国初年研究生教育的起步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西南联大建校前三校的研究生教育
        一、国立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三、私立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四、三校培养模式的特点小结
第二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第一节 三足分立的教育组织机构
    第二节 严格要求的学生招考选拔
        一、高标准的专业分组招生考试
        二、高质量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
    第三节 鼓励研学的奖励资助体系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科研经费支持
    第五节 公费择优的留学交流管理
第三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过程
    第一节 培养模式
        一、联大一体下的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
        二、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教、研”一体模式
    第二节 课程教学
        一、各专业教师自定开设的课程科目
        二、联系前沿并融汇西学的教学内容
        三、由通至专且本硕衔接的课程体系
        四、重视学术讨论和报告的教学方式
        五、欧美教材与外语授课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科学研究
        一、注重国学文化的文科
        二、因时制宜的理、工科
        三、结合社会实际的法科
        四、联系战时经济的商科
    第四节 师生互动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严谨求真的学术指导
        三、热心真切的人生关照
        四、学术救国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成效与局限
    第一节 学生毕业及三校复员
        一、研究生的毕业或离校去向
        二、联大解散后三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恢复
    第二节 教育成效
        一、推进学术理论的深化与创造
        二、引领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塑造学子的治学方向与品质
    第三节 教育局限
        一、战争环境对科研条件的约束
        二、西方教学模式的移植缺陷
        三、有限的研究生培养规模
第五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总结
    第一节 科研为主与精化课程的教研体系
    第二节 自由包容与多元导引的教学理念
    第三节 融会中西与紧跟前沿的国际化教育
    第四节 联系国情与结合地域的研究训练
    第五节 德学并重与言传身教的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民国新闻教育的研究
        二、从新闻职业化理路研究中国新闻教育
        三、有关民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研究
第二章 高等新闻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高等新闻教育萌芽的考证
        一、中国报馆俱进会提议设立新闻学校的具体经过
        二、全国报界联合会提议筹设新闻大学的详细情形
    第二节 高等新闻教育兴起的背景
        一、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报界对时局变动的回应
    第三节 高等新闻教育的发展与勃兴
        一、教会大学的“密苏里式”新闻教育
        二、私立大学的“本土化”新闻教育
        三、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党化”新闻教育
第三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进入校园
    第一节 招生广告:新闻学子的择校参考
    第二节 入学考试:国文与英文的沟壑
        一、英国文学:圣约翰大学对英文的考察方式
        二、燕京大学全面的英语能力要求
        三、注重国学:本国私立大学的入学考试
        四、党义:中央政治学校必不可少的考察
    第三节 选择新闻专业的初心
        一、对新闻学和新闻事业的热情
        二、对“无冕之王”虚荣的幻想
        三、寻找安身立命的工作
第四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第一节 “通才”教育:培养知识广博的记者
        一、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并重:各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
        二、拓展视野:新闻界名流讲座
    第二节 “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参观报馆:详细了解报纸出版流程
        二、经营校园媒体: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三、校外实习:增长报业经验
    第三节 新闻学术研究活动
        一、新闻学会和新闻研究室:中国新闻学术研究的摇篮
        二、新闻讨论周和报展:新闻学子的学术实践
    第四节 新闻系学生的对外交流
        一、暑期参观与旅行
        二、出国留学和交换
第五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一节 生活情况
        一、学杂费
        二、新闻学子的长袍、西装和制服: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龃龉
        三、住宿: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异
        四、娱乐活动
    第二节 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
    第三节 校园社交
        一、师生交游
        二、志趣相投的同学
第六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理念
    第一节 三民主义新闻思想
    第二节 以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为主导
        一、新闻专业主义
        二、新闻的商品性和报业托拉斯讨论
        三、大众化新闻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的启蒙
第七章 从“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
    第一节 积极参与校外新闻实践活动
    第二节 参与“国难”问题讨论:《燕大周刊》抗日问题专号
        一、解读日本对华新政策
        二、对政府现行政策的强烈不满
        三、激进的抗日救亡建言
    第三节 同仇敌忾:全国新闻学子支援绥远抗日前线
        一、燕大新闻系绥远前线战地调查团
        二、全国新闻学子捐款捐物援绥
    第四节 巨浪在未名湖畔增长:一二·九运动中的燕京新闻学子
        一、掌握学生自治会
        二、领导请愿游行活动
        三、积极利用新闻报道和国际舆论
        四、参加南下扩大宣传团
        五、组织延安访问团
结语: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重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人物生涯及思想生成
        (二)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日本学界对小原国芳以及“全人教育”的关注视角
        (二)中国学界对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研究情况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历史研究法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心”的内在要求
    第一节 “善”之道德教育及其启示
        一、道德教育理论的形成背景
        二、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
        三、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
        四、道德教育论
        五、道德教授革新论
        六、道德教育的变革、方法与其他问题
        七、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今中国教育的启迪
    第二节 “圣”之宗教教育及其缺陷
        一、宗教教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宗教
        三、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四、“宗教教育论”的原理与实际问题
        五、宗教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论
        六、宗教教育的缺陷与反思
    第三节 “美”之艺术教育及其开展
        一、艺术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艺术教育的具体开展
    第四节 “真”之智育及其体系
        一、智育要求的学问教育
        二、智育体系下的教学论
        三、幼儿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四、基础教育的学科建设要求
        五、“全人教育”之智育与我国智育主张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 “全人教育”理论中“身”的外在要求
    第一节 “健”之体育及其评价
        一、体育的主要目的
        二、体育的各个方面
        三、体育的实际开展
        四、体育的理论评价
    第二节 “富”之经济、生活与劳作教育
        一、关于“富”的哲学式思考
        二、“富”之生活教育和劳作教育
        三、“富”之经济教育的含义
        四、“富”之教育理念的积极意义
    第三节 “健”、“富”的概念与我国“体”、“劳”内涵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章 “全人教育”理论衍生论
    第一节 “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与启迪
        一、“全人师道论”的主要内容
        二、“全人师道论”的施行方法
        三、“理想教师论”、“师道论”与“教师道”
        四、“全人师道论”的价值辨析
        五、“全人师道论”的意义
    第二节 “母亲教育”的相关探讨与缺落
        一、母亲的基本工作
        二、女性的婚前教育
        三、小原国芳的女性结婚论
        四、胎教的重要性
        五、“母亲教育”中的“全人教育”理论
        六、“母亲教育”的启示与批判
    第三节 作为周边理论体系的“全人师道论”和“母亲教育”
第四章 “全人教育”理论体系的周边
    第一节 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基础的小原国芳“幼儿教育”
        一、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理念的形成
        二、小原国芳“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三、成城、玉川学园时期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实践
        四、小原国芳“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五、由“全人教育”理念形成的“全人保育”观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女性教育”观与“全人教育”
        一、小原国芳“女性教育”观的形成背景
        二、二战期间形成的特殊“女子教育”观
        三、小原国芳“女子教育”理论中的战争理解
        四、二战期间小原国芳的“女子教育”观
    第三节 教师培养、作为教育根本问题的哲学、“全人教育”
        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二、哲学的精神与教育观的确立
        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哲学精神与学习热情
    第四节 关于小原国芳的《学校剧论》的考察
第五章 小原国芳及其“全人教育”理论的批判性解读
    第一节 “全人教育”的理论结构及其功过
    第二节 小原国芳的海外访问活动与“全人教育”的推行实践
        一、小原国芳海外访问的主要活动
        二、小原国芳主要走访目的地
        三、小原国芳外访活动的主要影响
    第二节 “全人教育”的形成与小原国芳的战争观
        一、教育家的思想观与战争认识
        二、军国主义体制下的教育家个人体验
        三、教育对战争的实际参与
        四、小原国芳论着中的战争认识
        五、教育思想与矛盾的战争认识
    第三节 “全人教育”理论给予我国教育发展的教训与启迪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四节 章节大纲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一、政局环境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一、政治社会环境
        二、文化建设政策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一、剧团的脉络
        二、活动情况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小结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一、大鹏国剧队
        二、海光国剧队
        三、陆光国剧队
        四、明驼国剧队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一、大宛国剧队
        二、龙吟国剧队
        三、干城国剧队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一、劳军戏演出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一、国光剧团
        二、台湾京崑剧团
    小结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二、「京剧改革」论争
        三、京剧演出活动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小结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四、复兴国剧特刊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一、中国文化大学
        二、台湾戏曲学院
        三、台湾艺术大学
    小结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10)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与研究视角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文化背景
    一、中西音乐文化融通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浸染
        (二)维新派与五四新文化美育思想的影响
        (三)日本与西方音乐美学的熏陶
    二、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确立
        (一)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的冲突与融汇
        (二)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时代确位
第二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实践探索的三个阶段
    一、归国后的北平:音乐美学思想的酝酿与初启
        (一)“音乐美学”和“音乐比较研究法”的首提
        (二)女高师音乐系、北大音乐传习所的成立与音乐学科独立化的起步
        (三)乐友社的成立与对音乐“美感教育”价值的强调
    二、沦陷前的上海: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践与使命
        (一)上海音专的成立与音乐教育独立学院组织化的努力争取
        (二)以史为眼、以西治中:解决中国音乐落后之法
        (三)对“音乐的势力”的社会宣传
    三、沦陷后的上海:音乐美学思想的调整与重启
        (一)精神国防说:唤起爱国心的战时音乐使命
        (二)理论与技术并重的国乐团体试验
第三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
    一、音乐创作:立足于民族本位的音乐改良
        (一)礼乐合一,情理相通:探寻中国旧乐与西乐的美学契合点
        (二)中西合璧,兼收并蓄:改良旧乐与创造新乐的创作理念
        (三)简单普适、立足国情,放眼未来:新学制唱歌教材的编定
    二、音乐教育:立足于办学实践的人才观和美育观
        (一)广罗名师,任人唯能的用才观
        (二)从儿童入手,因材施教,注重民族风格创作人才培养的育才观
        (三)陶冶德性,重视音乐功能的美育观
    三、音乐审美:对艺术受众的美育关切
        (一)美化与陶冶:校内音乐会的开展与实际影响
        (二)净化与尚雅:国民音乐会的开展与提高大众音乐审美素养的疾呼
        (三)熏染与塑造:在家庭教育中对音乐审美的关注
    四、音乐批评:着眼于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开拓式批评视角
        (一)对旧乐的批评
        (二)对现实社会音乐实践成就的批评
        (三)对音乐会的启蒙作用的评论
第四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启示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实践中的“拿来主义”
        (一)学通古今中外的论学底蕴对音乐教育的深层意义
        (二)兼容并蓄的艺术胸怀对音乐实践的持久影响
    二、继承与革新的动态融合维度
        (一)“发扬词章”:在时代节奏中体现传统质感
        (二)“复兴国乐”:在中西文化渐染中奏响民族旋律
结语:中国音乐美学思想重构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1 :萧友梅音乐教育活动年表
附录2 :萧友梅音乐文论年表
附录3 :萧友梅音乐创作年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考试》创刊十周年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D]. 罗曼. 吉林大学, 2021
  • [2]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D]. 何禹珩.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3]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D]. 马春霞. 扬州大学, 2021(02)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D]. 张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6]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D]. 白华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田本相学术年谱[J]. 景李斌. 东吴学术, 2020(02)
  • [8]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批判 ——“全人教育”的合理构架与理论缺陷[D]. 刘炳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 [10]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 张东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考试”十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