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喇曼光谱定量测量辐照高聚物的气体产值(论文文献综述)
李平[1](2021)在《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紫外(UV)光固化技术具有固化速度快、无溶剂、VOC排放量少、节能环保等优点,在近十年里发展快速,已应用在运输、建筑、包装、标签等诸多领域。然而,将光固化技术应用于胶粘剂仍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固化深度有限、有色体系适用性差以及基材不透明等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UV固化胶粘剂的发展及应用。对于胶粘剂而言,很多应用场景下被粘附基材为不透明,光固化胶粘剂在应用时往往要求被粘附基材至少需要一面透光。如果基材为不透光或透光性较差,则光线无法到达胶层有效激发光引发剂引发树脂发生固化反应。因此如何解决光固化胶粘剂在不透光基材间的有效光固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光引发剂类型的选择,制备了两种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首先在基材表面涂覆一层胶液,当其受到紫外光照后并不会立刻快速地发生光聚合/固化反应,而是具有一定的诱导期延迟固化反应的进行。这种方法可提供足够的操作时间以满足基材间的搭接,随后则利用暗反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基材间的粘接定型。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选用环氧丙烯酸酯(E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及环氧树脂(E51)为主体树脂,加入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SH4)作为固化剂,光引发剂体系是由光产碱剂四苯基硼酸盐和光敏剂2-异丙基硫杂蒽酮(ITX)共同搭配使用,并添加自由基抑制剂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自由基(TEMPO)来抑制光照后体系中由光敏剂产生的自由基,制备出一系列具有延迟性能的光产碱型单组分UV固化胶粘剂树脂。通过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组分比例对胶粘剂体系的延迟固化性能及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对固化物的热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发现当环氧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E51的交联网络质量比为30:30:40,光产碱剂为1 wt%TBD?HBPh4时,胶粘剂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胶粘剂体系经过UV光辐照20 s之后,待2 min后搭接,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0 min,可实现快速定型;室温条件下放置3 h,胶粘剂的初始粘结强度为0.71 MPa;经过在真空烘箱80℃固化2 h后,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可达到4.32 MPa;并且胶粘剂固化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大于29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2)选用缩水甘油醚类的环氧树脂(E51)为基体树脂,以三芳基磷酸硫鎓盐作为光引发剂,添加不同种类的环氧活性稀释剂,制备了一系列基于阳离子光聚合反应的UV延迟固化胶粘剂。通过拉伸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活性稀释剂种类及含量对体系延迟光固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考察了胶粘剂固化材料的热机械性能及热性能;通过流变仪对黏度进行测试,反映胶粘剂体系的存储性能。结果发现,当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EP3)活性稀释剂含量为25 wt%时,胶粘剂体系具有最佳的UV延迟固化性能。经过UV辐照10 s之后,胶粘剂体系可提供3 min的延迟固化时间窗口以满足搭接;且搭接后胶粘剂能够在10 min内产生一定的初始粘结强度,可实现两基材间的搭接定型;完全固化后,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可达3.42 MPa,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通过调节体系中活性稀释剂的含量,胶粘剂的延迟固化时间可从2 min至20 min进行有效调控;并且胶粘剂固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起始热分解温度大于300℃;此外,胶粘剂体系在温度为50℃条件下至少可存储90 d。本文所制备的单组份光固化胶粘剂具有延迟固化的特点,可应用于不透光基材间的粘接,同时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及室温存储稳定性,应用前景广阔。
权凯栋[2](2020)在《面向CO2分离的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混合基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膜分离技术是应用于工业碳捕集极具发展潜力的方向之一,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单等优势。开发高性能气体分离膜材料是降低成本、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本文以聚酰亚胺(polyimide,PI)为研究对象,以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气体分离膜为目标,通过向聚酰亚胺基质中添加氧化石墨烯填充剂制备混合基质膜,强化气体在膜内的传质机制,实现膜渗透通量和分离性能同时提升的目的,对高性能气体分离膜的开发和应用具有理论和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为制备高性能的混合基质膜,优选了具有不同官能团结构的单体材料,将其合成一系列聚酰亚胺聚合物。通过对不同单体合成的聚酰亚胺的溶解性测试、X射线衍射实验测试、热重-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及自由体积分数的计算,构建了不同单体基团与聚酰亚胺物理性质和气体渗透通量之间的关系。在所制备的四种聚酰亚胺中,6FDA-2,6-DAT型聚酰亚胺膜的综合性能最优。向优选的PI中掺杂GO纳米片制备得到了PI-GO混合基质膜。具有高纵横比的GO纳米片可以干扰高分子链的排布,避免高分子链的紧密堆砌。当填充量达到0.5 wt%时,PI-GO膜气体渗透通量从47 barrer下降至22 barrer,CO2/CH4和CO2/N2分离性能分别提升至50.28和31.97,与纯膜相比分别提升了26%和60%。为促进混合基质膜在室温和中温分离工艺条件下对CO2传递的作用,首次将还原磺化氧化石墨烯(reduced sulfonated graphene oxide,rs-GO)掺杂在聚酰亚胺中制备混合基质膜。填充剂rs-GO因具有带负电的磺酸基团,使其可以在有机相中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制备得到的混合基质膜在35℃的室温条件75℃的中温条件下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气体分离性能。在最优填充量和中温操作环境中,对于CO2/CH4体系,CO2渗透通量相较纯膜增长了48%,分离性能提升了104%;对于CO2/N2体系,CO2渗透通量相较纯膜增长了105%,分离性能提升了107%。同时,混合基质膜在中温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长周期稳定性。气体分离性能的提升主要因为较高焓值的磺酸基团对CO2具有较强的氢键作用力,在室温和中温条件下均可以稳定强化CO2的溶解性能。此外,通过拉曼光谱证明,还原磺化后的改性氧化石墨烯产生了更多的孔缺陷,为气体传输提供了额外的快速传递通道。
周于皓[3](2019)在《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不仅给供水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大规模的产生和排放也使得我国的水质污染变得更加严峻,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限制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水处理方法之一,絮凝法对于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改善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毋庸置疑。因此,作为絮凝处理法的核心,新型高效絮凝剂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对于提高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因为能够同时发挥架桥作用以及电中和作用,因此在絮凝处理工艺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CPAM分子链上各单体单元分布随机,阳离子单元排列分散导致正电荷利用率低,进而削弱电中和作用使絮凝性能受限。此外,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污水水质也对CPAM的多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CPAM存在的上述缺陷,论文采用模板聚合的方法人为控制阳离子单元在聚合物分子链上以嵌段结构的形式集中分布,有效提高聚合物电中和性能;并且通过引入少量疏水单元得到两亲性大分子长链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明显的疏水缔合行为,以期增强絮凝剂分子链同憎水性污染物的亲和力以及絮体的相转变能力,提高絮凝效率。论文选用丙烯酰胺单体(AM)、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疏水单体丙烯酸十二酯(LA)构建三元共聚合反应体系,通过新型超声波引发技术,在投加聚丙烯酸钠(NaPAA)作为阴离子型模板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兼有阳离子嵌段和疏水缔合作用的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TP(AM-DAC-LA)并将其用于水处理相关应用。目前关于模板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絮凝剂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多见,而将阳离子嵌段结构与疏水缔合相结合的絮凝剂有关研究更是未见报道。论文包括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在TP(AM-DAC-LA)最优化合成条件探究过程中研究了包括超声波功率、超声引发时间、聚合单体总质量分数、阳离子单体配比、反应体系pH、引发剂浓度以及模板投加量在内的反应条件对产物分子量以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超声波引发方式仅需20 min即可完成对聚合体系的完全引发,最终得到模板共聚合产物TP(AM-DAC-LA)的最高分子量和转化率分别为3.45×106 Da和98.2%。通过建立响应曲面模型能够实现对聚合反应产物分子量的预测,为聚合反应提供指导。(2)使用仪器表征手段对TP(AM-DAC-LA)和与其对应的非模板聚合物P(AM-DAC-LA)的系列理化性质进行了对照分析。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二者均为AM、DAC和LA单体的共聚物,添加的模板分子未参与反应,不改变TP(AM-DAC-LA)的化学组成。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除了证明二者的化学组成以外,TP(AM-DAC-LA)氢谱图上来自侧链基团的干扰峰明显减弱表明DAC单体处于更类似于其自身均聚物的化学环境,证明了DAC单体嵌段的形成。差热-热重分析除证明二者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外,TP(AM-DAC-LA)在其主链热分解阶段对应的三个吸热峰说明大分子链上的三种单体单元均以嵌段形式排列。扫描电镜图像表明两亲性聚合物分子链在水溶液中缠绕缔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3)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聚合反应速率对总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依赖指数分别为1.7733和0.6322,基本符合以双基终止为主的经典自由基聚合理论;聚合体系pH值通过影响阳离子单体和模板剂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而对聚合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模板剂用量对动力学的影响表明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剂分子间通过静电吸引力相互作用,符合Ⅰ型ZIP机制。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缔合常数达KM=17.63,表明在反应开始前约有78.9%的阳离子单体预先吸附在模板分子链上,再次验证了论文所构建的三元共聚合反应体系遵循模板聚合Ⅰ型ZIP机制。(4)根据聚合产物分子结构表征和动力学研究结果,以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规律和模板聚合Ⅰ型ZIP反应机制为基础探讨了制备TP(AM-DAC-LA)的聚合反应机理。模板共聚合反应主要包括聚合引发前的模板吸附和胶束增溶、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过程,并伴随有链转移的发生。其中,链终止过程主要以双基歧化终止为主。聚合反应引发前,模板分子对DAC单体的静电吸引以及胶束聚集体内部疏水微区对LA单体的增溶分别是DAC嵌段和LA嵌段形成的主要原因。(5)采用表观粘度法探究了两亲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疏水缔合作用,结果表明引入的疏水单元使聚合物分子链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明显的缔合行为。聚合物分子链通过缔合作用彼此连接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使其流体力学体积显着增大,宏观表现为溶液表观粘度非线性快速升高。该缔合作用有利于增强絮凝剂的架桥和卷扫网捕能力,提高絮凝效率。(6)将TP(AM-DAC-LA)及其对应的非模板聚合物和单一亲水性二元共聚物用于市政污泥脱水实验,结果显示阳离子嵌段结构和疏水缔合作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污泥絮凝效率。TP(AM-DAC-LA)在投加量3.5 mg·g-1条件下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分别达到最低值67.2%和3.84×10122 m·kg-1,优于其他絮凝剂。阳离子嵌段结构增强了絮凝剂的电中和以及电荷补丁作用,使絮体内部结构密实,机械强度更高,表现出更强的抗剪切能力,在机械脱水过程中发挥骨架支撑作用,有利于降低泥饼可压缩性,保持泥饼多孔透水结构,有利于机械脱水过程。疏水缔合作用能够增大絮体粒径尺寸,有利于固-液分离过程,并且疏水缔合作为一种物理可逆的缔合作用能够提高破碎絮体的再生能力。(7)将聚合产物用于模拟含油废水絮凝实验,TP(AM-DAC-LA)在40 mg·L-1投加量时最高除油率和除浊率分别达到91.2%和92.9%,可以作为含油废水处理的有效前置预处理措施。疏水单体的引入对含油废水的絮凝效率提升明显,且在聚合物过量投加引起溶液电性反转的条件下未出现絮凝效率明显下降,说明架桥作用和疏水缔合作用是含油废水絮凝的主要机理。阳离子嵌段结构使含油絮体结构密实,而疏水缔合作用提高了含油絮体的尺寸,该结果与市政污泥絮凝调理得到的结果一致。此外,两亲性大分子链能够通过竞争乳化作用降低油滴乳化界面膜的机械强度,促进破乳聚并,提高絮凝效率。引入疏水单体所带来的竞争乳化和疏水缔合作用是两亲性絮凝剂对含油废水具有更好絮凝效果的主要原因。
曹国洲[4](2019)在《海产品包装用纳米改性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为延长海产品在运输、上架期间的保鲜时间,提高包装材料的抗菌性是主要手段,其中抗菌剂的选择及研制是关键,核心问题是抗菌剂在基材中的分散性与持久性,前者决定了抗菌性能的优劣,后者关系抗菌性能的保持时间。本文选用比较典型的无机纳米抗菌剂:纳米二氧化钛(TiO2)、纳米银(Ag)、杂多酸以及有机抗菌剂季膦盐和季铵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无机粒子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它们与基体的相容性;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将两类抗菌剂结合到一个分子中,同时发挥抗菌和增容的效果;将不同的抗菌剂进行复合使用,以期获得最优的抗菌性能和持久性,并对抗菌膜的物理性状进行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甲基三甲氧基硅烷、钛酸正四丁酯对TiO2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热重、红外光谱、两相沉降、接触角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H570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对TiO2改性效果较好,改性后的TiO2呈亲油性。将KH570、KH550、甲基三甲氧基硅烷、钛酸正四丁酯改性后的TiO2与聚丙烯熔融共混制成复合材料,借助热重、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改性的TiO2存在明显团聚,难以分散均匀,而改性后的TiO2在PP中分散比较均匀,其中钛酸正四丁酯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TiO2聚集尺寸变小,表现出更好的相容性。改性后TiO2的抗菌效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KH570改性的TiO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到了94.6%和83.0%,效果明显。2.选用纳米银作为抗菌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醇对其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复合膜。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的纳米银能够更均匀地分散到PP中,0.4%改性纳米银的引入可使PP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大大提高,尤其是前者达到了100%的抗菌率。纳米银对复合膜的结晶行为和热稳定性影响较小,但是对动态模量影响比较大。3.将杂多酸和季铵盐/季膦盐发生反应,形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复合材料,研究其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阴离子和阳离子均对抗菌性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四苯基氯化磷与磷钨酸形成的季磷盐抗菌效果最好,8%的添加量能够获得大肠杆菌73.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9.7%的抗菌率,但是采用长链季铵盐改性的磷钨酸盐,抗菌效果反而比较差。虽然后者比前者更易分散,这说明抗菌效果不但与分散密切相关,同时也受抗菌剂的类型的影响。季磷盐的抗菌效果优于季铵盐,所以即使四苯基膦的相容性比长链烷基铵的略差,但其抗菌性能优于长链烷基铵类。4.将纳米银和磷钨酸盐与PP基材熔融共混制备PP复合材料,研究多种抗菌组分复合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和磷钨酸盐在PP中表现了非常好的抑菌效果,添加0.05%纳米银和1%磷钨酸可使PP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99%以上的抗菌率,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抑菌效果。5.通过模拟迁移试验发现,纳米银在水性、酸性、酒精及油性食品模拟物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迁移,迁移趋势依次为4%乙酸>正己烷>20%乙醇>水,迁移趋势随接触时间延长,温度升高而变大。考虑到纳米粒子特殊效应引发的生物安全,开展了纳米银动物和细胞毒理试验,对纳米银的急性、亚急性及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表现为低毒级,无皮肤和致敏性;对人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随浓度增高逐渐变大,当浓度达到200μg/mL时,人乳腺癌细胞活性低于40%,这说明纳米银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6.在模拟迁移试验及纳米银粒子生物毒理学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纳米银复合抗菌膜纳米银粒子暴露量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纳米银包装制品的使用存在一定风险,长期使用存在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综上研究,认为纳米银改性后的抗菌膜抗菌效果相对较好,与磷钨酸盐复合共混制成的PP复合抗菌膜也获得了优良的抗菌效果,且大大降低了纳米银的添加量;纳米银迁移及毒理试验表明,长期消费纳米银复合抗菌材料具有一定风险,建议设定纳米银特定迁移限量。
战祥浩[5](2019)在《掺杂型石墨烯薄膜带隙调控及光电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推动石墨烯在光电探测领域的应用,本论文开发了简便的葡萄糖小分子自下而上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石墨烯薄膜,采用异质元素晶格掺杂调控石墨烯带隙,以盐酸为Cl源制备Cl掺杂型多层石墨烯薄膜,以2、4、6-三胺基嘧啶为N源制备N掺杂型多层石墨烯薄膜,重点从它们的物性表征、带隙变化和由其制备的光电探测器光电响应性能入手分析两种不同掺杂型石墨烯薄膜的掺杂效果、带隙变化和光电响应能力。具体结果如下:1.以盐酸作为Cl源,以葡萄糖为碳源,制备Cl掺杂碳源前驱体后旋涂在石英片基底上,在800℃温度下退火生长制备Cl掺杂多层石墨烯薄膜。通过拉曼,TEM,XPS,傅里叶红外,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征证实,所制备的石墨烯薄膜是缺陷较多的多层石墨烯薄膜,存在的缺陷打开了一定的石墨烯带隙,盐酸掺杂后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三个掺杂比例Cl掺杂石墨烯薄膜带隙值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通过蒸镀叉指电极制备简单的Cl掺杂石墨烯薄膜光电探测器件,测试发现Cl掺杂比例较高的石墨烯薄膜制备得到的光电探测器光电响应能力较好,对C/Cl=3/1掺杂比例的Cl掺杂石墨烯薄膜制备的光电探测器测试表明对紫外光有较高的响应率和探测率。2.以2,4,6-三胺基嘧啶为N源,以葡萄糖为碳源,与Cl掺杂石墨烯体系相同的工艺制备三个不同掺杂比例的N掺杂石墨烯薄膜。通过拉曼,TEM,XPS,傅里叶红外,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征证实,所制备的N掺杂石墨烯薄膜是缺陷较多的多层石墨烯薄膜;掺杂的N元素有效的结合进了三个不同掺杂比例的N掺杂型石墨烯薄膜的共价键晶格中,带隙在较小的区间内规律性变化,证实通过调控2、4、6-三胺基嘧啶在前驱体中的掺杂比例可以比较有效的控制N掺杂石墨烯薄膜中的N原子含量并相应的调控所制备石墨烯薄膜带隙的大小;以相同的工艺制备基于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光电探测器,测试其光电性能,发现较低的N掺杂比例石墨烯薄膜制备得到的光电探测器光电响应性能更好,对C/N=9/1掺杂比例的N掺杂石墨烯薄膜制备的光电探测器测试表明对紫外光有较高的响应率和探测率。
肖萌[6](2018)在《聚酰亚胺基高导热炭纤维的结构演变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散热问题成为制约许多行业发展的瓶颈。例如,随着电子设备元器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有效的传导出去,不仅会影响设备使用体验,更影响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散热材料,石墨材料由于其高的理论导热率及导热率沿层面和层间距的各向异性(层面2300W·m-1·K-1,层间6-9W·m-1·K-1),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聚酰亚胺(Polyimide,PI)是一类易石墨化的材料,PI薄膜通过石墨化处理可制备导热率达到1800W·m-1·K-1以上的高结晶性石墨膜,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可以设想,PI纤维也可以通过适当热处理工艺制备高导热的石墨纤维,然后通过复合制备出导热率可控的定向导热材料,在导热领域潜力巨大。本文首先通过两步法并经干湿法纺丝制备了 PI纤维,然后经高温热处理制备了 PI基炭纤维及其石墨纤维。研究了其前驱体分子结构、聚合时间、炭化过程中的张力以及PI分子的交联处理对PI基炭纤维的元素含量、炭化收率以及传导性能的影响,并对PI纤维经热处理转变为石墨纤维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改变PI的分子结构,进一步炭化处理可得到不同结构的炭纤维。随着共聚纤维中(4,4’-二氨基二苯醚)ODA含量增加到一定范围,纤维的热稳定性进一步增加,同时炭化过程中的放热更加缓和,使得PI纤维在炭化过程中不会因力学性能下降太多而导致断裂,提高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聚酰亚胺基石墨纤维的导热率随着ODA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POP-20%的热导率最高为305.2W*m-1*K-1。进一步探究了加工工艺条件对聚酰亚胺纤维及聚酰亚胺基炭纤维性能的影响,发现:随聚合时间的延长,聚酰胺酸(Polyamide acid,PAA)的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逐渐均匀,聚酰亚胺基炭纤维的结晶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导热率均逐渐增加,60min聚合时间所得炭纤维性能最优;对PI纤维炭化过程中施加一定的张力,有助于促进炭纤维中石墨微晶的取向,提高炭纤维结晶性和导热率;但当张力超过一定值时,纤维内部炭化产生的微裂纹逐渐扩大,使炭纤维力学性能和传导性能出现一定程度降低;160g张力处理所得石墨纤维导热率最高,为128.2W*m-1*K-1。借鉴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和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生产工艺中的交联稳定化过程,制备了分子链上含有羧基的聚酰亚胺纤维(DABA型),并通过直接热处理(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处理制备了两种不同交联PI纤维,比较了不同交联方式对PI基石墨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物理交联PI纤维热稳定性高于化学交联PI纤维,且两种交联方法所得石墨纤维石墨化度均有所提升。10%DABA添加量物理交联所得石墨纤维导热率最高,为 245.6W*m-1*K-1最后,通过对PI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进行分析,推测出PI分子链演变形成三维层状有序石墨结构的机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I纤维基炭纤维的制备技术和结构的关联性以及改善其性能奠定基础。
代栋梁[7](2017)在《UHMWPE纤维的辐照交联改性及抗蠕变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磨、耐弯曲、耐化学腐蚀、耐冲击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等诸多优异性能,但UHMWPE纤维界面粘结性能差、耐高温性能差以及抗蠕变性能差的三大性能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在复合材料、绳缆绳索等领域的应用。电子束辐照具有节能环保、操作简单、辐照穿透力强,可在常温下进行等优点,超临界CO2流体技术是一种对环境无污染、能源消耗低的环保型加工技术,因此本文将电子束辐照和超临界CO2流体技术相结合对UHMWPE纤维进行辐照交联改性,系统研究了UHMWPE纤维的电子束辐照效应,确定了超临界CO2预处理和电子束辐照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蠕变及回复行为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讨了UHMWPE纤维的电子束辐照交联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经电子束基本辐照后UHMWPE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辐照后UHMWPE纤维的表面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了辐照剂量和剂量率对纤维凝胶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纤维的电子束基本辐照交联机理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结果发现:(1)辐照剂量越高,剂量率越低,纤维的损伤程度越明显;辐照后纤维的红外光谱图上出现了C-O-C、C=O、-OH等新的特征峰;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纤维的结晶度下降,熔点降低,熔融焓先上升后下降;不同剂量率辐照后纤维的结晶度、熔点均有所降低。(2)随着辐照剂量和剂量率的增加,纤维的凝胶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均先上升后下降;随着辐照剂量的提高,纤维的断裂强力一直下降,纤维的蠕变率先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而随着剂量率的提高,断裂强力先降低后升高,蠕变率先下降后上升。(3)不含辐敏剂的UHMWPE纤维的辐照交联是典型的自由基反应机理。由Charlesby-Pinner方程得出(S+S1/2)与1/R之间不成线性关系,由陈-刘-唐方程得出R(S+S1/2)与R1/2之间呈现类似线性的关系,且方程与实验数据拟合的很好,同时由张-孙-钱方程可知,辐照后纤维的溶胶分数和剂量之间的关系符合陈-刘-唐关系式(β=0.5),而不符合Charlesby-Pinner关系式(β=1)。2.研究了UHMWPE与辐敏剂的共混工艺。将不同分子量的UHMWPE粒料和不同种类及用量的辐敏剂熔融共混后再进行力学样条的注塑成型。分析了分子量、辐敏剂种类和用量对辐照后共混物凝胶含量、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选出了合适的辐敏剂种类及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对凝胶含量、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三者而言,辐敏剂用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辐敏剂种类是第二位的影响因素,分子量是次要的影响因素,确定选用UHMWPE分子量为400万,辐敏剂选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用量为6%。3.研究了UHMWPE纤维的超临界CO2预处理工艺。分析了超临界CO2预处理压力、温度和时间对TMPTMA渗入率的影响,初步确定了超临界CO2预处理工艺条件。研究了TMPTMA渗入率及UHMWPE纤维凝胶含量和蠕变率随超临界CO2预处理压力、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优化了预处理工艺条件。研究结果发现:(1)超临界CO2预处理UHMWPE纤维的工艺中,TMPTMA的渗入率受温度的影响最显着,压力的影响次之,影响最小的是时间。较高的压力、温度和时间能够有效地提高TMPTMA的渗入率,初步确定超临界CO2预处理工艺条件为处理压力35MPa,温度90℃,时间60min。(2)TMPTMA的渗入率随超临界CO2处理压力的增加,处理温度的提高或处理时间的变长而出现增大并逐渐缓和的趋势,辐照后纤维的凝胶含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而蠕变率则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最终确定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处理压力25MPa,温度为80℃,时间为30min。4.研究了增效电子束辐照对UHMWPE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辐照条件下UHMWPE纤维表面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了不同的辐照气氛下,辐照剂量和剂量率对纤维凝胶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UHMWPE纤维的电子束增效辐照交联机理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1)与空气中辐照后的纤维相比,氮气和真空中辐照后纤维表面的损伤程度减轻,结晶度明显提高,熔点和熔融焓略有升高,说明加入辐敏剂或改变辐照气氛的增效电子束辐照更有利于UHMWPE纤维各项性能的改善。(2)不同的辐照气氛下,随着剂量和剂量率的增加,加入TMPTMA的UHMWPE纤维辐照后凝胶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与基本电子束辐照的变化规律类似;相同的辐照剂量和剂量率下,氮气和真空中的辐照效果明显优于空气中的辐照效果。(3)含有辐敏剂的增效辐照交联主要是通过大分子链的转移实现的,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最终形成了大分子-单体聚合物之间的交联网络,这便是TMPTMA对UHMWPE纤维的增效辐照交联机理。5.研究了不同处理工艺对UHMWPE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对纤维的蠕变及回复行为进行了分析。采用DMA对UHMWPE纤维的蠕变及回复性能进行了测试,选用Burgers模型和Weibull分布模型分别对纤维的蠕变及回复过程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经过不同处理工艺后UHMWPE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与未处理的纤维相比,先后经过超临界CO2预处理和电子束辐照的纤维变化最为显着,只经过电子束辐照的纤维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仅经过超临界CO2预处理的纤维却无明显的变化。(2)UHMWPE纤维的蠕变及回复过程中,电子束辐照的纤维蠕变率明显降低,增效电子束辐照的纤维蠕变率最小,说明增效电子束辐照更有利于纤维抗蠕变性能的提高。(3)UHMWPE纤维的蠕变及回复拟合曲线与实测数据拟合的很好,经电子束辐照后纤维的普弹形变比例增加,不可逆形变的比例减小,说明电子束辐照大大提高了纤维的弹性、刚性以及抗永久形变的能力。
魏涛[8](2016)在《无卤阻燃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LGFPP/IFR阻燃复合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的研究热氧老化、紫外老化和自然老化对阻燃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借助燃烧性能测试、TGA、Cone、SEM、EDS、活化能以及力学性能测定对阻燃材料进行一个整体上的性能研究。探寻三种老化方式对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影响规律,提高其使用领域,并结合热降解理论,探寻三种老化方式下,阻燃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反应机理。阻燃材料处于热氧、紫外和自然老化条件下,氧指数均呈先升后降趋势,EDS测试表明:三种老化方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阻燃剂迁移现象。且均未出现熔融滴落现象。热氧、紫外和自然老化条件下、阻燃材料的热稳定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定时长的老化处理后,试样的起始分解温度有所提高,热稳定性有所增加。热氧老化时间的延长对LGFPP/IFR阻燃体系的T5%和Tmax影响不大;紫外老化对材料的热稳定性前期影响较大,随后逐渐收缓,影响减弱。自然老化对复合材料的最大分解温度影响较小,其老化试样与未老化试样的均值相差不大。三种老化下,阻燃LGFPP复合材料的活化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活化程度提高。热氧老化下的阻燃材料主要是源于聚丙烯材质的自动氧化和阻燃剂迁移;阻燃材料的紫外老化则源于自动催化过程,主要是按照游离基反应的分解历程,再结合阻燃剂的迁移共同作用;而在自然条件下,聚合物材料的使用环境有氧存在,被激发的C-H键,则很容易被氧脱除,形成脱氢过氧化物,然后阻燃材料按氧化机理降解,与IFR迁移相互作用。锥形量热仪(Cone)测试结果表明:热氧、紫外和自然老化方式下,TTI均呈先升后降趋势,HRR均呈现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远显着于第二个峰值,且三种老化方式下第一个峰值均低于未老化试样的第一个峰值。其中紫外老化和自然老化的第二个峰值较热氧老化方式相比,更为平缓。对比三种老化方式的宏观样条形貌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颜色加深现象,其中热氧老化后的试样的颜色加深较其它两种老化方式更为明显。而且三种老化方式处理后的试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粉化现象。树脂PP基体分子链断裂,规整度降低,玻纤和PP的界面结合力降低,从而导致三种老化方式下试样的力学性能下降,保持率低。
石亚平[9](2016)在《聚酰亚胺表面TiO2薄膜的室温SILAR法生长行为与光催化性能》文中研究表明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在电子器件柔性化与小型化及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和迫切需求,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其环境稳定性,实现表面功能化以适应不同应用需求。本论文以聚酰亚胺(Kapton)基体上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制备TiO2薄膜为研究对象,运用EPR、TEM、XRD、Raman、XPS、AFM和SEM等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TiO2薄膜的生长过程、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能,揭示了SILAR法沉积TiO2薄膜的生长规律和薄膜可持续生长的驱动机制,阐明了室温下Kapton基体表面沉积TiO2薄膜的结晶机理,分析了Kapton基体表面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及光诱导自由基演化规律。针对薄膜生长过程的研究表明,Kapton表面SILAR法沉积TiO2薄膜在10次沉积循环期内基体未完全覆盖,沉积层表面粗糙度不断增加,具有岛状生长模式;此后则以平面状方式生长,粗糙度下降到2.5nm,表面生长形貌体现出离子层沉积的特征,沉积速度趋于稳定值0.5 nm/cycle。在Kapton上SILAR法沉积TiO2的表面反应本质是基体表面活化生成活性羟基自由基,在此后的沉积循环中这种表面羟基自由基都会不断生成并在一定时间内稳定。这降低了表面水接触角,增强了Ti4+离子的表面吸附和反应能力,成为SILAR法持续沉积的驱动力。针对薄膜结构的研究表明,室温下Kapton表面SILAR法沉积的TiO2薄膜由包含少量锐钛矿和金红石相的有序区的非晶结构组成。但是,在石英玻璃或预沉积非晶态SiO2薄膜的Kapton表面或在非晶态聚乙烯表面沉积的TiO2薄膜则是完全的无序非晶态结构。室温下Kapton表面SILAR法沉积TiO2薄膜能够结晶的原因是Kapton基体具有结晶有序性特征及其在臭氧/紫外活化处理后表面形成类石墨化结构。在阳离子前驱体(H2O)中加入表面活性剂TEAH作为模板剂,能够显着提高TiO2薄膜的结晶度,形成以锐钛矿为主、晶粒尺寸约5nm的纳米晶结构,并显着增加薄膜表面粗糙度。在TEAH和CTAC组成的复合模板剂作用下,40次循环沉积的TiO2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加至191.76 nm,形成有序形貌,表现出明显的自组装特征,获得超大表面积的锐钛矿薄膜。含氨模板剂促进室温下SILAR法沉积的TiO2薄膜结晶度提高的主要机理在于基体表面结构的类石墨化、模板剂的胶束吸附和结构自组装作用及N元素的掺杂效应。另外,质子辐照Kapton基体后引起材料表面的显着石墨化、表面大量生成活性自由基大大促进了室温下SILAR法沉积TiO2薄膜形核生长过程并提高结晶度,主要生成锐钛矿结构。纯TiO2薄膜结晶度很低,经质子辐照后显着晶化,生成锐钛矿结构。此时,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质子辐照注入能量,有助于原子扩散和重排,促进TiO2薄膜晶化。Kapton基体表面SILAR法沉积的TiO2薄膜对亚甲基蓝溶液具有很弱的光催化降解能力,使用含氨模板剂可以显着提高TiO2薄膜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在波长λ=254nm、光强I=1.5m W的紫外光照射120min条件下,40cycles-TiO2薄膜的降解率很低,仅有11.3%,单一模板剂作用下沉积的40cycles-TEAH-TiO2薄膜的降解率达80.0%,复合模板剂作用下沉积的40cycles-CTAC+TEAH-TiO2薄膜的降解率达91.1%,其继续照射至210min时降解率高达99.1%。同时,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发挥还与激发光源的波长和光强相关。当光源的光强降低时,在波长λ=254nm、光强I=0.1m W的紫外光照射120min条件下,40cycles-CTAC+TEAH-TiO2薄膜的降解率明显降低至14.6%。当光源的波长增加时,在波长λ=365nm、光强I=0.1m W的紫外光照射120min条件下,60cycles-CTAC+TEAH-TiO2薄膜的降解率也明显降低至8.0%。电子顺磁共振谱分析表明,Kapton基体表面SILAR法沉积的TiO2薄膜在紫外辐射条件下的光催化反应本质是生成了羟基自由基(·OH),自由基的浓度随着紫外辐射时间增加而增大。TiO2薄膜的锐钛矿成分越多,粗糙度越大,则自由基浓度越高。基于SILAR法沉积TiO2薄膜的结构分析结果可知,在室温下可用含氨模板剂、质子辐照等方法,显着提高TiO2薄膜的结晶程度。增加锐钛矿成分的含量、掺杂N元素、提高表面粗糙度是提高纳米晶TiO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主要原因。
代国亮[10](2015)在《聚酯纤维及织物的电子束辐照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酯(PET)纤维大分子呈直线型、排列紧密、结构对称,因此PET纤维具有诸多优良性能,如较高的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适中的回弹性、优异的耐热性、良好的耐水洗性、较好的耐腐蚀性、以及较好的对弱酸和弱碱的稳定性。采用熔体纺丝获得的PET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较高,玻璃化温度在78℃左右。作为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合成纤维,PET纤维目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大分子缺少极性亲水基团,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回潮率只有0.4%,导致普通聚酯纤维不仅吸水性和染色性差,且容易产生静电、亲肤性能不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二是由于同质化竞争,导致PET纤维产能过剩,行业效益下滑,需要寻找新的市场突破点。因此,对PET纤维进行亲水、功能化改性,改善其吸湿性能并丰富纤维的品种,提高其附加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理想的聚酯纤维表面改性,应在不损害聚酯纤维原有的优良性能的基础上,同时兼具耐久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且环境友好。作为常用的一种电离辐射,电子束(EB)辐照加工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具有环境友好、可连续化操作、批量处理、成本低、对基材损害小等优点。因此,本文以EB辐照为手段,对PET纤维进行改性研究,研究了经过EB辐照后的PET纤维及织物的结构和性能,并对其进行抗菌接枝改性、亲水改性以及保湿亲肤改性研究,制备具有不同功能的PET纤维。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EB直接辐照的PET纤维及织物的结构和性能变化研究。采用电子顺磁共振谱仪(ESR)、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强伸度仪、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等手段,对EB辐照后的PET纤维及织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辐照剂量、辐照气氛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经过EB辐照后,认为在PET大分子上产生的自由基为-CH2-CH-,这是后续接枝和功能化改性的必要前提条件。②在空气气氛中,PET大分子受辐照后发生了降解,随着EB辐照剂量的增加,PET纤维的粘均分子量降低;当辐照剂量为300kGy时,PET纤维的分子量在不同辐照气氛中的顺序为Mη氧气>Mη地空气>Mη氮气;③EB辐照后,PET纤维的结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结晶度有所增加;④DSC分析显示,EB辐照后PET纤维的熔点升高,但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当辐照剂量增加到500kGy时,DSC曲线上的熔融峰变宽并呈现双峰现象;TG分析显示,相比于未辐照PET纤维的分解温度437.9℃,辐照后纤维的分解温度增加,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辐照剂量为400kGy时分解温度提高到441.2℃,而辐照剂量为500kGy时分解温度稍有下降到439.1℃。⑤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PET纤维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当辐照剂量为400kGy时,纤维表面出现大量的“岛状”凸起,而辐照剂量为500kGy时,纤维表面的刻蚀更加严重,“岛状”凸起呈现大量的沟壑和裂缝;⑥经EB辐照后,一方面,PET纤维的断裂强力下降,辐照剂量为50kGy时纤维的断裂强力下降3.8%,之后随着辐照剂量增加断裂强力增加,当辐照剂量增加到200kGy时纤维断裂强力增加到未辐照时的水平,超过这个辐照剂量后纤维的断裂强力又开始下降;另一方面,经EB辐照后,PET纤维的断裂伸长率降低,辐照剂量低于175kGy时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低于未辐照的PET纤维,当辐照剂量大于175kGy时,纤维的断裂伸长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高于未辐照的PET纤维;⑦当辐照剂量低于350kGy时,EB辐照的PET织物的滴水扩散时间低于未辐照织物,说明辐照后PET织物的亲水性能有所提高。高于350kGy时,其滴水扩散时间反而增加,织物的亲水性能下降。与等离子体改性高分子亲水性能一样,EB辐照PET织物同样存在“即时效应”,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织物的亲水性能下降。(2)PET纤维EB辐照抗菌接枝改性研究。通过EB辐照,在PET纤维表面接枝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A),并进行季胺化处理,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改性PET纤维。研究了辐照剂量、单体浓度、浴比和溶剂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EB辐照接枝共聚的机理和动力学进行了探讨。①以甲苯为溶剂,采用共辐照接枝共聚方式,将DMAEA成功接枝到PET纤维表面。随EB辐照剂量和单体浓度的增加,接枝率增加;随着浴比的增大,接枝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本实验中最佳的共辐照反应条件为:辐照剂量100kGy、单体浓度50%、浴比1:20。②通过碘甲烷对PET表面接枝的PDMAEA进行季胺化处理的效果比氯化苄好,季胺化处理可以构建基于聚阳离子改性的PET抗菌表面。抗菌性能测试表明,接触60min后,经碘甲烷季胺化处理的接枝样品的抑菌率为75%,而经氯化苄季胺化处理的接枝样品的抑菌率为60%;且随着改性纤维与细菌接触时间的延长,抗菌性能明显增强。(3)PET纤维EB辐照亲水接枝改性研究。以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AA)作为共聚单体,采用EB辐照,在PET纤维表面接枝共聚,以提高PET纤维的亲水性能。研究双组份接枝单体在PET上的接枝情况,考察了辐照剂量、双组份单体浓度、浴比、阻聚剂用量和AA/AMPS摩尔比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发现:①随着辐照剂量和单体浓度的增加,AA/AMPS在PET纤维上的接枝率增加,超过30kGy后接枝率增长趋缓;浴比和阻聚剂用量对接枝率有一个最大值;随着AA/AMPS比例的降低,接枝率先升高后降低,也存在一个最佳值。本实验最优化的反应条件为:辐照剂量30kGy、单体浓度50%、浴比1:35、FeSO4·7H2O用量为1.75×10-2mol/L和AA/AMPS的摩尔比为9:1。②在PET纤维上单独接枝AMPS非常困难,接枝率非常低,而共聚接枝AA/AMPS的接枝率高于分别单独接枝AA和AMPS的接枝率,可见AA和AMPS在接枝共聚时具有协同作用。③AA/AMPS被成功接枝到PET纤维表面,接枝后纤维的晶体构型没有变化,但是结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接枝后PET纤维的熔点稍微提高,但是TG表明,失重5%、10%、45%及最大失重率峰值的温度都降低,并且接枝率越高、相同失重率时的温度越低。④随着AA/AMPS接枝率的增加,PET纤维的回潮率增加,接枝率20%时回潮率达到2.63%;接枝率12.4%时,芯吸高度由未接枝的4.6cm升高到11.2cm,且水洗后芯吸高度基本没有变化。(4)PET纤维EB辐照保湿、亲肤功能改性研究。采用先在PET纤维表面辐照接枝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在其表面通过共价键分别固着胶原蛋白和玻尿酸的技术途径,制备了具有保湿、亲肤性能的PET纤维,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1)研究了辐照剂量、单体浓度、浴比和阻聚剂对VAc接枝率的影响,考察了HC1浓度、处理时间对聚醋酸乙烯酯水解程度,以及不同胶原蛋白浓度对纤维表面固着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辐照剂量的增加,VAc接枝率增加,且单体浓度、浴比和CuSO4用量都有一个最佳值。本实验中,最优化的反应条件为:辐照剂量100kGy、单体浓度60%、浴比1:30和CuSO4用量为0.5%(w/w)。②随着HCl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表面接枝聚醋酸乙烯酯样品的水解程度增加,样品的芯吸高度由纯PET织物的4.63cm增加到8.6cm。③通过戊二醛作为桥接将胶原蛋白固着到纤维表面,改性PET织物的亲水性能进一步提高,芯吸高度升高到13.2cm,且水洗5次后样品的吸湿性能仍然很好,其芯吸高度为11.8cm。④FT-IR/ATR、SEM和XPS等手段分析显示,胶原蛋白通过共价键的形式固着到PET纤维的表面。⑤表面固着胶原蛋白的PET织物与皮肤贴合三天后,皮肤摸起来比较湿润、润滑,效果要比纯PET织物的好,皮肤没有过敏或刺痒的感觉。2)研究了辐照剂量、单体浓度和浴比对GMA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开环反应以共价键连接玻尿酸,考察了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表面固着玻尿酸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辐照剂量和单体浓度的增加,GMA接枝率增加,浴比为1:25时接枝率出现最大值,与接枝醋酸乙烯酯的规律一致。②在玻尿酸浓度为0.3g/100m1时,改性PET织物的吸水率和芯吸高度分别为124.3%和14cm,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样品表面固着的玻尿酸含量和吸水率增加。经过5次水洗后,PET织物表面固着玻尿酸的密度从0.94g/m2降到0.62g/m2,PET织物的芯吸高度从14cm下降到10.1cm,表明其仍然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③表面固着玻尿酸的PET织物与皮肤贴合时间越长,皮肤表面越湿滑、滋润,但是要比表面固着胶原蛋白的PET织物贴合效果整体感觉差一点。本文通过对EB辐照后的PET纤维及织物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指出了辐照后自由基的产生是PET纤维表面改性和功能化的基础。并采用EB辐照手段,分别制备了具有抗菌、亲水、保湿亲肤三种功能的PET纤维及织物,为PET纤维的亲水性改性和功能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喇曼光谱定量测量辐照高聚物的气体产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喇曼光谱定量测量辐照高聚物的气体产值(论文提纲范文)
(1)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紫外光固化技术 |
1.2.1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概述 |
1.2.2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特点 |
1.2.3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固化机理 |
1.3 UV固化胶粘剂 |
1.3.1 UV固化胶粘剂的组成 |
1.3.2 UV固化胶粘剂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
1.4 UV延迟固化胶粘剂 |
1.4.1 UV延迟固化技术及其应用 |
1.4.2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产碱型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2.3.2 胶粘剂组分优化 |
2.3.3 固化条件的优化 |
2.3.4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固化机制 |
2.3.5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非等温固化动态反应历程 |
2.3.6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机械性能 |
2.3.7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性能 |
2.3.8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化学性 |
2.3.9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应用于不同基材的粘结强度 |
2.3.10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基础力学性能 |
2.3.11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室温储存稳定性 |
2.3.12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其他性能测试 |
2.3.13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冻及耐湿热老化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产酸型单组分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3.2 光固化胶粘剂固化前后的红外光谱表征 |
3.3.3 胶粘剂组分优化 |
3.3.4 光固化时间对体系延迟固化性能的影响 |
3.3.5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机械性能 |
3.3.6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热性能测试 |
3.3.7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化学性能 |
3.3.8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应用于不同基材的粘结强度 |
3.3.9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基础力学性能 |
3.3.10 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室温存储稳定性 |
3.3.11 UV延迟固化胶粘剂其他性能测试 |
3.3.12 延迟固化胶粘剂的耐冻及耐湿热老化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2)面向CO2分离的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混合基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CO_2分离的意义 |
1.1.2 CO_2分离技术现状 |
1.2 CO_2分离膜分离机制 |
1.2.1 高分子膜分离机制 |
1.2.2 无机膜材料分离机制 |
1.2.3 混合基质膜分离机制 |
1.3 混合基质膜的研究进展 |
1.3.1 填充剂表面化学修饰改性研究 |
1.3.2 填充剂/聚合物化学共价交联研究 |
1.3.3 多元填充剂掺杂改性研究 |
1.3.4 填充剂形貌改性研究 |
1.4 论文的选题与主要思路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填充剂和膜的表征方法 |
2.2.2 气体渗透测试 |
2.3 小结 |
第3章 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混合基质膜 |
3.1 引言 |
3.2 聚酰亚胺膜与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
3.2.1 聚酰亚胺聚合物的合成 |
3.2.2 聚酰亚胺膜的制备 |
3.2.3 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
3.3 填充剂及膜的表征 |
3.3.1 聚酰亚胺膜的表征 |
3.3.2 填充剂的表征 |
3.3.3 混合基质膜的表征 |
3.4 聚酰亚胺膜及混合基质膜性能测试 |
3.4.1 聚酰亚胺膜气体渗透性能 |
3.4.2 混合基质膜纯气渗透性能 |
3.5 小结 |
第4章 聚酰亚胺/还原磺化氧化石墨烯(RS-GO)混合基质膜 |
4.1 引言 |
4.2 填充剂与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
4.2.1 填充剂的制备 |
4.2.2 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
4.3 填充剂的表征 |
4.4 混合基质膜的表征 |
4.5 混合基质膜的气体渗透性能及分离机制分析 |
4.5.1 膜的纯气分离性能 |
4.5.2 膜的干态/湿态气体分离性能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絮凝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有机絮凝剂 |
1.2.2 无机混(絮)凝剂 |
1.2.3 复合型混(絮)凝剂 |
1.2.4 微生物絮凝剂 |
1.2.5 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
1.3 絮凝机理 |
1.4 聚丙烯酰胺(PAM)类絮凝剂概述 |
1.4.1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概述 |
1.4.2 模板聚合法制备CPAM研究进展 |
1.4.3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概述 |
1.4.4 共聚合反应的引发方式 |
1.5 研究的目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论文的主要思路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1.5.5 基金支持 |
2 模板聚合物TP(AM-DAC-LA)优化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药剂 |
2.2.2 实验器材与仪器设备 |
2.2.3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2.3 聚合物的基础参数测定 |
2.3.1 聚合物的固含量测定 |
2.3.2 聚合产物的转化率测定 |
2.3.3 聚合产物的特性粘度测定 |
2.3.4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计算 |
2.4 单因素合成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超声波功率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2 超声引发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3 单体总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4 阳离子单体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5 反应体系p H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6 引发剂Vazo-044 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7 模板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5 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响应面建模与方程分析 |
2.5.2 响应曲面结果讨论 |
2.5.3 响应面模型的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模板聚合物TP(AM-DAC-LA)的结构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表征用聚合物样品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聚合物的表征方法 |
3.3 聚合物表征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FTIR)结果分析 |
3.3.2 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3.3.3 聚合物的差热热重(DSC-TGA)分析 |
3.3.4 聚合物的扫描电镜(SEM)图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剂 |
4.2.2 实验器材 |
4.2.3 实验方法 |
4.3 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4.3.1 反应体系总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2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3 反应体系p H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4 模板剂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4 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的缔合系数 |
4.5 TP(AM-DAC-LA)的聚合机理探讨 |
4.5.1 反应体系引发前的单体聚集阶段 |
4.5.2 链引发阶段 |
4.5.3 链增长阶段 |
4.5.4 链终止和链转移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5 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聚合物的表观粘度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疏水基含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2 阳离子单元含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3 阳离子单元序列结构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4 聚合物分子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5 盐浓度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TP(AM-DAC-LA)调理市政污泥脱水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污泥脱水实验所用絮凝剂 |
6.2.2 实验器材与仪器设备 |
6.2.3 市政污泥样品 |
6.2.4 污泥脱水实验方法 |
6.3 絮凝剂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 |
6.4 絮体结构分析 |
6.4.1 污泥絮体的沉降性能 |
6.4.2 污泥絮体的粒径分布 |
6.4.3 污泥絮体的抗剪切和再生能力 |
6.5 泥饼结构研究 |
6.5.1 泥饼可压缩性 |
6.5.2 泥饼的孔道结构 |
6.5.3 泥饼的表面形貌结构 |
6.6 本章小结 |
7 TP(AM-DAC-LA)处理含油废水絮凝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含油废水絮凝实验所用试剂 |
7.2.2 实验仪器 |
7.2.3 含油废水絮凝实验方法 |
7.3 含油废水絮凝的絮凝实验 |
7.3.1 絮凝剂投加量对含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 |
7.3.2 溶液初始p H值对处理效果影响 |
7.4 含油废水絮凝机理探究 |
7.4.1 絮体结构探究 |
7.4.2 絮凝前后乳化油滴的分布及形态研究 |
7.4.3 油滴乳化膜的界面张力 |
7.4.4 含油絮体的红外光谱研究 |
7.4.5 絮凝除油机理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英文缩略对照表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
D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
E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目录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海产品包装用纳米改性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及其在海产品上的应用 |
1.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 纳米复合材料表征 |
1.4 抗菌剂及其材料 |
1.4.1 二氧化钛抗菌 |
1.4.2 二氧化钛改性 |
1.4.3 纳米银抗菌 |
1.4.4 纳米银改性 |
1.4.5 杂多酸抗菌 |
1.5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抗菌膜 |
1.6 纳米粒子迁移规律及生物安全性 |
1.7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2 二氧化钛改性及其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及试剂 |
2.2.2 二氧化钛的表面改性 |
2.2.3 二氧化钛疏水涂层的制备 |
2.2.4 PP/TiO2抗菌膜的制备 |
2.2.5 分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热重分析 |
2.3.3 两相界面实验 |
2.3.4 分散稳定性测试 |
2.3.5 接触角测试 |
2.3.6 PP复合膜中粒子分布 |
2.3.7 PP/TiO2膜热重分析 |
2.3.8 PP/TiO2膜的抗菌性能分析 |
2.4 小结 |
3 纳米银改性及其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改性纳米银的制备 |
3.2.4 PP/纳米银抗菌膜的制备 |
3.2.5 分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纳米银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2 改性纳米银的热重及紫外光谱分析 |
3.3.3 改性纳米银的粒子形态 |
3.3.4 PP/M-Ag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5 PP/M-Ag膜的紫外透过率分析 |
3.3.6 PP/M-Ag膜的透光率 |
3.3.7 PP/M-Ag膜的粒子分布形态分析 |
3.3.8 PP/M-Ag膜的热重分析 |
3.3.9 PP/M-Ag膜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3.10 PP/M-Ag膜的动态热力学分析 |
3.3.11 PP/M-Ag膜的抑菌性分析 |
3.4 小结 |
4 杂多酸改性及其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改性杂多酸的制备 |
4.2.4 PP/杂多酸盐抗菌膜的制备 |
4.2.5 分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改性杂多酸盐性状 |
4.3.2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3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热重分析 |
4.3.4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分散行为 |
4.3.5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抗菌性能 |
4.3.6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PP膜的热重分析 |
4.3.7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PP膜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3.8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PP膜的动态热力学分析 |
4.3.9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10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热重分析 |
4.3.11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分散行为 |
4.3.12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抗菌性能 |
4.3.13 基于长碳链杂多酸盐/PP膜的热重分析 |
4.3.14 基于长碳链杂多酸盐/PP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3.15 基于长碳链杂多酸盐/PP膜动态热力学分析 |
4.4 小结 |
5 改性纳米银与杂多酸盐复合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药品及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PP复合膜的制备 |
5.2.4 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红外光谱分析 |
5.3.2 热重分析 |
5.3.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5.3.4 动态热力学分析 |
5.3.5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5.3.6 抑菌性能分析 |
5.4 小结 |
6 纳米银复合抗菌膜中纳米银迁移规律、生物毒性及风险评价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药品及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过程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模拟物类型对迁移量的影响 |
6.3.2 浸泡温度对迁移量的影响 |
6.3.3 浸泡时间对迁移量的影响 |
6.4 纳米银动物毒理试验 |
6.4.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
6.4.2 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
6.4.3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
6.4.4 一次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
6.5 纳米银细胞毒理试验 |
6.6 纳米银复合抗菌膜的风险评估 |
6.6.1 风险评估途径及方法 |
6.6.2 纳米银危害识别 |
6.6.3 纳米银不良作用与剂量 |
6.6.4 食品接触制品中纳米银的暴露途径 |
6.6.5 纳米银抗菌膜风险特征描述 |
6.7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掺杂型石墨烯薄膜带隙调控及光电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性能 |
1.3 石墨烯制备 |
1.3.1 胶带微机械剥离法 |
1.3.2 外延生长法 |
1.3.3 氧化还原法 |
1.3.4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5 液相剥离法 |
1.3.6 湿化学法 |
1.3.7 分子自组装法 |
1.4 石墨烯掺杂改性 |
1.4.1 掺杂元素的选择 |
1.4.2 掺杂手段 |
1.4.3 本文掺杂元素和掺杂手段 |
1.5 石墨烯应用 |
1.5.1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 |
1.5.2 石墨烯超导电极 |
1.5.3 石墨烯电池 |
1.5.4 石墨烯光电探测器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的目的 |
1.6.2 研究的内容 |
1.6.3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表征设备型号 |
2.2 实验技术路线 |
2.2.1 制备CL掺杂石墨烯薄膜的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 |
2.2.2 制备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 |
2.3 物性表征方法 |
2.3.1 拉曼光谱 |
2.3.2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
2.3.3 傅里叶红外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5 原子力显微镜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氯掺杂石墨烯体系物性研究 |
3.1 CL掺杂前驱体溶液的PL表征 |
3.2 不同退火温度的CL掺杂石墨烯薄膜的电阻测试 |
3.3 不同退火温度的CL掺杂石墨烯薄膜的TEM对比 |
3.4 CL掺杂石墨烯薄膜的光学性质表征 |
3.4.1 CL掺杂石墨烯薄膜的拉曼表征 |
3.4.2 CL掺杂石墨烯薄膜的TEM表征 |
3.4.3 CL掺杂石墨烯薄膜的AFM表征 |
3.4.4 CL掺杂石墨烯薄膜的XPS表征 |
3.4.5 CL掺杂石墨烯薄膜的FT-ATR表征 |
3.4.6 CL掺杂石墨烯薄膜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征及带隙计算 |
3.5 CL掺杂石墨烯薄膜的光电响应性能测试 |
3.5.1 CL掺杂石墨烯薄膜光电探测器的制备 |
3.5.2 CL掺杂石墨烯薄膜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氮掺杂石墨烯体系物性研究 |
4.1 N掺杂碳源前驱体溶液的PL表征 |
4.2 不同退火温度的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电阻测试 |
4.3 不同退火温度的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TEM对比 |
4.4 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光学性质表征 |
4.4.1 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拉曼表征 |
4.4.2 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TEM表征 |
4.4.3 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AFM表征 |
4.4.4 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XPS表征 |
4.4.5 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FT-ATR表征 |
4.4.6 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征及带隙计算 |
4.5 N掺杂石墨烯薄膜的光电性能表征 |
4.5.1 N掺杂石墨烯薄膜光电探测器的制备 |
4.5.2 N掺杂石墨烯薄膜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性能测试 |
4.6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内容和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及获奖情况 |
(6)聚酰亚胺基高导热炭纤维的结构演变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酰亚胺纤维简介 |
1.2.1 聚酰亚胺纤维的特性 |
1.2.2 聚酰亚胺纤维的合成路线 |
1.2.3 聚酰亚胺纤维的纺丝条件 |
1.2.4 聚酰亚胺纤维的亚胺化条件 |
1.2.5 聚酰亚胺基碳纤维的制备 |
1.3 聚酰亚胺薄膜的炭化石墨化研究 |
1.4 聚酰亚胺薄膜的交联研究 |
1.4.1 紫外辐射交联改性 |
1.4.2 化学交联改性 |
1.5 其他聚酰亚胺基炭材料相关研究 |
1.5.1 聚酰亚胺纳米炭材料相关 |
1.5.2 聚酰亚胺基泡沫炭材料相关 |
1.5.3 聚酰亚胺基炭纳米粒子相关 |
1.6 定向高导热炭材料及用于热管理领域研究 |
1.6.1 炭材料的导热导电机理 |
1.6.2 高导热炭纤维的研究进展 |
1.7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8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1 前驱体分子结构对聚酰亚胺基炭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1.8.2 不同工艺条件对PMDA/P-PDA型PI基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1.8.3 聚酰亚胺转化为石墨纤维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和机理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3.1 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 |
2.3.2 聚酰亚胺基炭纤维及石墨纤维的制备 |
2.4 测试分析方法 |
2.4.1 PAA旋转粘度及特性粘度测试 |
2.4.2 PAA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试(GPC) |
2.4.3 PI纤维红外测试(FT-IR) |
2.4.4 纤维形貌测试(SEM) |
2.4.5 TG-DSC测试 |
2.4.6 炭化收率及纤维直径测试 |
2.4.7 XRD测试 |
2.4.8 RAMAN测试 |
2.4.9 元素分析测试 |
2.4.10 力学性能测试 |
2.4.11 纤维传导性能测试 |
第三章 前驱体分子结构对聚酰亚胺基炭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共聚PI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化学结构分析及形貌分析 |
3.3.2 共聚PI纤维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3 共聚PI纤维炭化收率及石墨化收率及石墨化纤维元素含量 |
3.3.4 POP型共聚PI基炭纤维及石墨纤维的结晶性分析 |
3.3.5 共聚PI纤维的力学性能 |
3.3.6 共聚PI基炭纤维及石墨纤维的传导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工艺条件对PMDA/p-PDA型PI基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1 聚合时间对PMDA/P-PDA型聚酰亚胺基炭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 |
4.1.1 引言 |
4.1.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4 小结 |
4.2 热处理过程张力对PMDA/ODA型聚酰亚胺基碳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 |
4.2.1 引言 |
4.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小结 |
4.3 交联稳定化对PMDA/(P-PDA/DABA)型聚酰亚胺基炭纤维结构和性能影响 |
4.3.1 引言 |
4.3.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4.3.3 结果与讨论 |
4.3.4 小结 |
第五章 聚酰亚胺转化为石墨纤维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和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MDA/ODA型PI纤维的热重质谱(TG-MS)分析 |
5.3.2 不同热处理温度PI炭纤维的XPS分析 |
5.3.3 不同热处理温度PI基炭纤维的结晶性分析 |
5.3.4 不同热处理温度的PI基炭纤维的炭收率及元素含量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介绍 |
附件 |
(7)UHMWPE纤维的辐照交联改性及抗蠕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UHMWPE纤维概述 |
1.1.1 UHMWPE纤维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1.1.2 UHMWPE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
1.1.3 UHMWPE纤维的生产方法 |
1.1.4 UHMWPE纤维的应用 |
1.2 UHMWPE纤维的蠕变性能 |
1.2.1 高聚物蠕变理论的研究 |
1.2.2 UHMWPE纤维的蠕变行为 |
1.2.3 UHMWPE纤维的抗蠕变改性方法 |
1.3 高分子辐照加工技术 |
1.3.1 辐照加工技术概述 |
1.3.2 国内外辐照加工发展概况 |
1.3.3 UHMWPE纤维的辐照效应研究 |
1.4 超临界CO2流体技术 |
1.4.1 超临界流体概述 |
1.4.2 超临界CO2流体在高分子加工中的应用 |
1.4.3 超临界CO2流体在纤维领域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UHMWPE与辐敏剂的共混 |
2.2.2 UHMWPE共混物的注塑成型 |
2.2.3 UHMWPE共混物及纤维的电子束辐照 |
2.2.4 UHMWPE纤维的超临界CO2预处理 |
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1 凝胶含量测试 |
2.3.2 力学性能测试 |
2.3.3 蠕变及回复性能测试 |
2.3.4 扫描电镜分析 |
2.3.5 红外光谱分析 |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
2.3.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三章 UHMWPE纤维的电子束基本辐照交联改性研究 |
3.1 UHMWPE纤维辐照样品的制备及实验设计 |
3.2 电子束基本辐照对UHMWPE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2.1 电子束辐照后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 |
3.2.2 电子束辐照后纤维表面基团的变化 |
3.2.3 电子束辐照对纤维结晶性能的影响 |
3.2.4 电子束辐照对纤维热性能的影响 |
3.2.5 辐照剂量对纤维凝胶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6 辐照剂量率对纤维凝胶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UHMWPE纤维电子束基本辐照交联的机理探讨 |
3.3.1 高聚物基本辐照交联机理概述 |
3.3.2 UHMWPE纤维基本辐照交联机理再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UHMWPE预置辐敏剂种类和用量的确定 |
4.1 辐敏剂种类的初选 |
4.2 UHMWPE与辐敏剂共混力学样条的制备 |
4.2.1 UHMWPE与辐敏剂的共混 |
4.2.2 UHMWPE与辐敏剂力学样条的注塑成型 |
4.3 UHMWPE与辐敏剂共混的工艺研究 |
4.3.1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4.3.2 单因素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临界CO2预处理UHMWPE纤维的研究 |
5.1 超临界CO2渗入辐敏剂的可行性分析 |
5.2 超临界CO2预处理UHMWPE纤维的工艺研究 |
5.2.1 UHMWPE纤维的超临界CO2预处理样品的制备 |
5.2.2 超临界CO2预处理UHMWPE纤维的实验设计 |
5.2.3 超临界CO2预处理后TMPTMA渗入率的表征 |
5.2.4 超临界CO2预处理前后UHMWPE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5.2.5 超临界CO2预处理UHMWPE纤维工艺条件的初选 |
5.3 超临界CO2预处理条件对UHMWPE纤维的影响 |
5.3.1 超临界CO2预处理压力的影响 |
5.3.2 超临界CO2预处理温度的影响 |
5.3.3 超临界CO2预处理时间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UHMWPE纤维的电子束增效辐照交联改性研究 |
6.1 UHMWPE纤维增效辐照样品的制备及实验设计 |
6.2 电子束增效辐照对UHMWPE纤维微观结构及表面性能的影响 |
6.2.1 扫描电镜分析 |
6.2.2 红外光谱分析 |
6.2.3 X射线衍射分析 |
6.2.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6.3 电子束增效辐照对UHMWPE纤维凝胶含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1 辐照剂量、剂量率及辐照气氛对纤维凝胶含量的影响 |
6.3.2 辐照剂量、剂量率及辐照气氛对纤维断裂强力的影响 |
6.3.3 辐照剂量、剂量率及辐照气氛对纤维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6.3.4 辐照剂量、剂量率及辐照气氛对纤维蠕变率的影响 |
6.4 UHMWPE纤维电子束增效辐照交联的机理探讨 |
6.4.1 高聚物增效辐照交联机理概述 |
6.4.2 UHMWPE纤维增效辐照交联机理再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处理工艺对UHMWPE纤维的影响及蠕变性能的研究 |
7.1 不同处理工艺对UHMWPE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7.1.1 不同处理工艺后纤维表面形貌的变化 |
7.1.2 不同处理工艺后纤维表面基团的变化 |
7.1.3 不同处理工艺后纤维结晶性能的变化 |
7.1.4 不同处理工艺后纤维热性能的变化 |
7.1.5 不同处理工艺后纤维凝胶含量、拉伸性能和蠕变率的变化 |
7.2 粘弹性材料常见的蠕变理论模型 |
7.2.1 Maxwell模型 |
7.2.2 Kelvin模型 |
7.2.3 Burgers模型 |
7.2.4 Weibull分布模型 |
7.3 UHMWPE纤维蠕变及回复性能的研究 |
7.3.1 UHMWPE纤维蠕变及回复性能的变化 |
7.3.2 UHMWPE纤维蠕变及回复行为的拟合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无卤阻燃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2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燃烧和阻燃 |
1.2.1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燃烧 |
1.2.2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阻燃 |
1.3 聚合物材料老化 |
1.3.1 聚合物材料的热氧老化 |
1.3.2 聚合物材料的紫外老化 |
1.3.3 聚合物材料的自然老化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主要内容 |
1.4.1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阻燃LGFPP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1 LGFPP及无卤阻燃型LGFPP复合材料的配比 |
2.3.2 LGFPP及无卤阻燃型LGFP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2.4 阻燃LGFPP复合材料的老化处理 |
2.4.1 阻燃LGFPP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处理 |
2.4.2 阻燃LGFPP复合材料的紫外老化处理 |
2.4.3 阻燃LGFPP复合材料的自然老化处理 |
2.5 结构及性能分析测试 |
2.5.1 氧指数测定 |
2.5.2 垂直燃烧测试 |
2.5.3 热失重分析(TG) |
2.5.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5 锥形量热仪(Cone) |
2.5.6 力学性能 |
第三章 :LGFPP/IFR热氧老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热氧老化时间对LGFPP/IFR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3.3 热氧老化时间对LGFPP/IFR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3.4 热氧老化时间对LGFPP/IFR复合材料的活化能分析 |
3.5 热氧老化时间对LGFPP/IFR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 |
3.6 热氧老化时间对LGFPP/IFR复合材料的宏观形貌分析和表面能谱分析 |
3.7 热氧老化时间对LGFPP/IFR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3.8 热氧老化时间对LGFPP/IFR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GFPP/IFR紫外老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紫外老化对LGFPP/IFR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4.3 紫外老化对LGFPP/IFR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4.4 紫外老化时间对LGFPP/IFR复合材料的活化能分析 |
4.5 紫外老化时间对LGFPP/IFR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 |
4.6 紫外老化时间对LGFPP/IFR复合材料的宏观形貌分析和表面能谱分析 |
4.7 紫外老化对LGFPP/IFR复合材料炭层微观形貌的影响 |
4.8 紫外老化对LGFPP/IF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9 结论 |
第五章 :LGFPP/IFR自然老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自然老化对LGFPP/IFR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5.3 自然老化对LGFPP/IFR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5.4 自然老化对LGFPP/IFR复合材料的活化能分析 |
5.5 自然老化时间对LGFPP/IFR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 |
5.6 自然老化对LGFPP/IFR复合材料的宏观形貌分析和表面能谱分析 |
5.7 自然老化对LGFPP/IFR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5.8 自然老化对LGFPP/IFR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聚酰亚胺表面TiO2薄膜的室温SILAR法生长行为与光催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聚酰亚胺的应用与改性需求 |
1.2.1 聚酰亚胺的结构 |
1.2.2 聚酰亚胺的性能与应用 |
1.2.3 聚酰亚胺的改性需求 |
1.3 聚合物的改性方法 |
1.3.1 聚合物表面活化处理技术 |
1.3.2 聚合物表面氧化物沉积方法 |
1.4 SILAR法沉积技术 |
1.5 二氧化钛的结构与性能 |
1.5.1 二氧化钛的结构 |
1.5.2 二氧化钛的性能与应用 |
1.6 二氧化钛薄膜的低温沉积方法及其结晶行为 |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分析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2.2 试验方案 |
2.2.1 基体预处理 |
2.2.2 环境湿度的影响 |
2.2.3 SILAR法镀膜工艺参数和流程 |
2.2.4 质子辐照试验 |
2.2.5 光催化降解试验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表征微观形貌 |
2.3.2 表征晶体结构 |
2.3.3 分析化学成分 |
2.3.4 表征厚度 |
2.3.5 测量光透过率 |
2.3.6 测量表面活性 |
2.3.7 表征光催化降解性能 |
第3章 聚酰亚胺表面SILAR法沉积TiO_2薄膜的生长机理 |
3.1 Kapton表面SILAR法沉积TiO_2的初期生长过程 |
3.1.1 微观形貌观察 |
3.1.2 厚度增长规律 |
3.2 Kapton表面SILAR法沉积TiO_2的化学状态变化 |
3.3 Kapton表面SILAR沉积TiO_2的驱动力分析 |
3.3.1 薄膜表面水接触角与表面粘附功动态演化行为分析 |
3.3.2 薄膜表面电子顺磁共振谱分析 |
3.3.3 SILAR法沉积TiO_2的生长模型与反应机理分析 |
3.4 TiCl_4前驱体溶液吸附时间对沉积过程的影响 |
3.4.1 吸附时间对薄膜形貌的影响 |
3.4.2 吸附时间对薄膜表面化学状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酰亚胺表面SILAR法沉积TiO_2薄膜的结构表征 |
4.1 SILAR法沉积TiO_2薄膜的结构表征 |
4.1.1 XRD谱表征 |
4.1.2 Raman谱分析 |
4.2 模板剂作用下SILAR法沉积TiO_2薄膜的结构表征 |
4.2.1 微观形貌观察 |
4.2.2 晶体结构表征 |
4.2.3 掺杂效应分析 |
4.3 SILAR法沉积晶化TiO_2薄膜的结晶机理分析 |
4.3.1 基体结构对TiO_2薄膜结构的影响 |
4.3.2 模板剂对TiO_2薄膜结构的影响 |
4.4 复合模板剂作用下SILAR法沉积TiO_2薄膜的结构表征 |
4.4.1 微观形貌观察 |
4.4.2 晶体结构表征 |
4.5 质子辐照对SILAR法沉积TiO_2薄膜结构的影响 |
4.5.1 质子辐照基体后沉积TiO_2薄膜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4.5.2 质子辐照TiO_2薄膜后的结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酰亚胺表面SILAR法沉积TiO_2薄膜的光催化降解行为分析 |
5.1 SILAR法沉积TiO_2薄膜的光学性能 |
5.2 SILAR法沉积TiO_2薄膜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
5.2.1 标定亚甲基蓝溶液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 |
5.2.2 SILAR法沉积TiO_2薄膜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
5.2.3 单一模板剂调制下沉积TiO_2薄膜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
5.2.4 复合模板剂调制下TiO_2薄膜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
5.2.5 影响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因素分析 |
5.3 紫外光照射下TiO_2薄膜表面自由基演化行为 |
5.3.1 复合模板剂调制TiO_2薄膜表面自由基演化行为 |
5.3.2 质子辐照调制TiO_2薄膜表面自由基演化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聚酯纤维及织物的电子束辐照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国内外辐射加工技术发展的现状 |
1.1.1 国外辐射加工情况 |
1.1.2 我国辐射加工概况 |
1.2 辐射技术在高分子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
1.2.1 辐射聚合 |
1.2.2 辐射交联 |
1.2.3 辐射降解 |
1.2.4 辐射接枝 |
1.3 电子束对聚合物材料的作用机理 |
1.4 PET材料的亲水改性研究 |
1.4.1 聚合过程中添加亲水单体 |
1.4.2 表面形态结构改性 |
1.4.3 表面接枝改性 |
1.4.3.1 化学引发剂引发接枝共聚 |
1.4.3.2 辐射接枝改性 |
1.4.3.3 聚酯辐照接枝的机理 |
1.4.3.4 改善聚酯辐射接枝率的措施 |
1.4.4 亲水整理剂的涂覆整理 |
1.5 功能性亲肤、护肤织物的研究现状 |
1.5.1 护肤织物的研究情况 |
1.5.2 护肤织物的特性及整理方式 |
1.5.3 护肤织物常用的原料和产品 |
1.5.3.1 护肤整理加工的主要原料与产品 |
1.5.3.2 常见的护肤织物 |
1.6 本文的研究工作、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2 实验部分 |
2.1 电子束辐照对聚酯纤维及织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2.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2 电子束直接辐照PET纤维及织物的实验设计 |
2.1.3 辐照前后PET纤维及织物的结构与性能评价 |
2.2 季胺盐接枝改性聚酯纤维的性能研究 |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2 接枝共聚DMAEA的实验设计 |
2.2.3 接枝共聚DMAEA的效果评价 |
2.3 电子束辐照接枝AMPS/AA改性PET纤维及织物的研究 |
2.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3.2 接枝共聚AMPS/AA的实验设计 |
2.3.3 接枝共聚AMPS/AA的效果评价 |
2.4 PET纤维及织物辐照接枝后续功能化整理 |
2.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4.2 纤维表面接枝共聚及后续功能整理的实验设计 |
2.4.3 纤维表面接枝及后续功能整理的效果评价 |
3 电子束辐照对聚酯纤维及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电子束辐照PET纤维及织物的结果与讨论 |
3.2.1 电子束辐照后PET纤维分子量的变化 |
3.2.2 电子束辐照后PET纤维结晶结构的变化 |
3.2.3 电子束辐照PET纤维后表面化学结构分析 |
3.2.4 电子束辐照后PET纤维表面形态的变化 |
3.2.5 电子束辐照后PET纤维力学性能的变化 |
3.2.6 电子束辐照后PET纤维热稳定性能的变化 |
3.2.7 电子束辐照后PET织物润湿性能的变化 |
3.2.8 电子束辐照PET材料后自由基的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季胺盐接枝改性聚酯纤维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接枝率的影响因素 |
4.2.2 接枝共聚反应机理与动力学探讨 |
4.2.3 接枝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分析 |
4.2.4 接枝纤维的元素分析 |
4.2.5 接枝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
4.2.6 DMAEA接枝链的季胺化 |
4.2.7 接枝纤维季胺化后的抗菌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电子束辐照接枝AMPS/AA改性PET纤维及织物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辐照接枝过程 |
5.2.2 接枝率的影响因素 |
5.2.3 接枝产品的表面化学结构研究 |
5.2.4 接枝产品的表面形态研究 |
5.2.5 接枝产品的结晶结构变化 |
5.2.6 接枝产品的热力学性能研究 |
5.2.7 接枝产品的XPS表征 |
5.2.8 接枝产品的吸湿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PET纤维及织物辐照接枝后续功能化整理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PET表面固着胶原蛋白 |
6.2.1.1 醋酸乙烯酯接枝率影响因素 |
6.2.1.2 样品改性前后的回潮率研究 |
6.2.1.3 润湿性能 |
6.2.1.4 改性前后PET纤维的分子结构 |
6.2.1.5 在不同改性阶段的PET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
6.2.1.6 改性前后PET纤维的表面元素分析 |
6.2.1.7 表面固着胶原蛋白的PET织物与皮肤的作用 |
6.2.2 PET表面固着玻尿酸 |
6.2.2.1 丙烯酸缩水甘油脂接枝率影响因素 |
6.2.2.2 环氧基团开环连接玻尿酸 |
6.2.2.3 PET改性后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 |
6.2.2.4 PET改性后吸湿性能研究 |
6.2.2.5 表面固着玻尿酸的PET织物与皮肤的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需要进一步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喇曼光谱定量测量辐照高聚物的气体产值(论文参考文献)
- [1]UV延迟固化胶粘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平. 江南大学, 2021(01)
- [2]面向CO2分离的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混合基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研究[D]. 权凯栋. 天津大学, 2020
- [3]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D]. 周于皓. 重庆大学, 2019(01)
- [4]海产品包装用纳米改性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安全性研究[D]. 曹国洲. 宁波大学, 2019(06)
- [5]掺杂型石墨烯薄膜带隙调控及光电性质研究[D]. 战祥浩.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聚酰亚胺基高导热炭纤维的结构演变和性能研究[D]. 肖萌.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 [7]UHMWPE纤维的辐照交联改性及抗蠕变性能研究[D]. 代栋梁. 东华大学, 2017(03)
- [8]无卤阻燃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研究[D]. 魏涛. 贵州大学, 2016(05)
- [9]聚酰亚胺表面TiO2薄膜的室温SILAR法生长行为与光催化性能[D]. 石亚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12)
- [10]聚酯纤维及织物的电子束辐照改性[D]. 代国亮. 东华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