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菜和向日葵花粉的成分分析及其蛋白质营养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何应对[1](2021)在《香蕉幼苗根系对缺钾胁迫的响应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香蕉属于典型的“嗜钾”作物,生育期需要大量的钾肥。然而,我国华南香蕉产区部分蕉园土壤有效钾含量偏低以及不合理追施钾肥等问题现状的存在,加剧香蕉缺钾胁迫的危害程度。为阐明香蕉应答缺钾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本研究以香蕉主栽品种“巴西蕉”(Musa acuminate L.AAA ground,cv.Brazilian)为实验材料,采用幼苗盆栽试验,设置3个钾浓度水平:K0(0.00mmol/L)、K1(0.03 mmol/L)、K2(3.00 mmol/L)对香蕉幼苗进行钾胁迫处理,在香蕉幼苗0 d-35d生长期间,研究其生长形态、生理养分变化对缺钾胁迫的响应;在此基础上,联合转录组、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组学技术深入挖掘缺钾胁迫下根系响应的关键基因及代谢途径,并通过K+缺陷型酵母互补实验对获得的关键基因进行功能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香蕉幼苗的生长,K0、K1缺钾胁迫处理对幼苗根系生长、发育和根系活力产生了抑制的影响,35 d较30 d时,香蕉幼苗的地上生物量下降了2.9%-3.2%;当生长至35 d时,K0、K1较K2处理根系活力分别降低了51.6%和33.9%;同时,K0处理明显引起香蕉幼苗叶片黄化、枯萎。进一步从根系组织结构上观察到K0处理已致使根系细胞膜不清晰,细胞壁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隙,并形成较大的胞间隙,不利于养分离子的迁移。由此可见,缺钾处理影响了香蕉幼苗的形态和根系生长,钾浓度越低,缺钾危害症状越明显。2.缺钾胁迫(K0、K1)时,香蕉幼苗叶片及根系电导率和MDA含量呈增加趋势,当生长至35 d时,K0较K2处理的叶片及根系电导率分别高0.7%和3.5%,叶片和根系中的MDA含量分别高6.5%和18.0%,可以推断缺钾胁迫已导致香蕉幼苗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细胞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且根系较叶片受到的伤害快且严重;缺钾胁迫后,叶片与根系抗氧化酶(SOD、POD、CAT)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前期香蕉幼苗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变化幅度不明显,但到后期时,POD、CAT酶活性显着降低,说明香蕉在开始遭受缺钾胁迫时,体内启动了适应性机制消除ROS,但是随着缺钾胁迫加剧以及植株抵御逆境能力的减弱,后期香蕉幼苗生理机能趋于紊乱。此外,缺钾胁迫促进NK素积累,但抑制P素积累,造成香蕉幼苗植株体N、P、K养分比例失衡。3.对K0、K1、K2处理30 d时香蕉幼苗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获得3350个DEGs,主要富集于类黄酮生物合成、亚麻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甘油酯代谢和鞘脂类代谢等14条途径;获得了在缺钾胁迫响应起关键作用的多个基因,如NRT1.1、HKT2、IAA16、A-2b、78A4、pectinesterase2等,其中NO3-转运基因NRT1.1表达量显着下调,推测香蕉根系处于缺钾胁迫时,通过影响NO3-的吸收转运调节细胞质NPK平衡。对离子转运、转录因子、细胞壁等相关关键DEGs分析发现K0和K1较K2处理差异显着而K0与K1间差异不显着,所以后续缺钾胁迫蛋白质组、磷酸化蛋白组分析只选择K0处理。4.通过对K0和K2处理30 d的香蕉幼苗根系进行蛋白组学分析鉴定到缺钾胁迫香蕉根系差异表达蛋白457个,其中上调表达蛋白240个,下调表达蛋白217个;而谷胱甘肽代谢途径相关的蛋白显着富集,说明缺钾可能刺激香蕉根系产生了ROS信号,并激活了抗氧化防御系统,从而清除过多的ROS,暂时减缓了缺钾胁迫对香蕉根系的危害,也抑制了细胞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5.通过磷酸化蛋白学鉴定到缺钾胁迫香蕉根系263个差异磷酸化修饰位点,分别位于215个抗逆蛋白上,包括PP2C、谷胱甘肽转移酶、丙酮酸脱氢酶、丙酮酸激酶、乙酰辅酶A合成酶等差异磷酸化蛋白。其中4个含有谷胱甘肽转移酶保守结构域的蛋白发生了丝氨酸位点的磷酸化修饰,而且磷酸化水平均显着上调表达,说明谷胱甘肽转移酶的磷酸化修饰在香蕉对缺钾胁迫防御中的重要性。6.利用多组学关联分析,发现了缺钾胁迫响应的2个关键基因(MaQORH和MazntA)。克隆获得了这两个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序列分析显示这两个基因长度分别为1002 bp和2295 bp,分别编码333个和764个氨基酸。K+缺陷型酵母互补实验,结果显示,MaQORH和MazntA基因均能够恢复K+缺陷型酵母在低钾培养基上生长。综上所述,缺钾胁迫不仅会影响香蕉幼苗的地上形态和根系生长,而且会造成香蕉幼苗植株体N、P、K养分比例失衡。同时,多组学分析发现有多个基因和蛋白的差异表达及蛋白的磷酸化修饰参与了香蕉根系缺钾胁迫的响应,其中2个钾胁迫响应关键基因的转运钾离子功能得到验证,本研究为耐低钾型香蕉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基因资源和科学依据。
冯德玉[2](2021)在《硼对大白菜品质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蔬菜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如何提高蔬菜的营养和风味品质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维生素C、糖、氨基酸和挥发性化合物等的含量对蔬菜的营养和风味品质建成具有深远意义。硼是高等植物必需的六大微量元素之一,在作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在硼缺乏条件下施用硼肥有助于提高蔬菜的营养和风味品质,但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的最适硼浓度及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为了探讨硼对蔬菜营养和风味物质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与这些物质代谢相关的关键酶及基因是必要的。因此,本研究以大白菜“华良早五号”和“脆甜白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栽培,通过测定不同硼浓度处理下(0、0.5、1、2和4mg·L-1H3BO3)大白菜生长的生理指标和地上部分的营养和风味品质,同时对与氮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密切相关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家族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测定,探究不同硼浓度处理对大白菜生长和品质方面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补充适当浓度的硼肥(0.5~2 mg·L-1 H3BO3)可以促进大白菜的生长发育,但在不同品种间的表现有一定的差异。“华良早五号”的生物量随硼浓度的提高先增加再减小,各处理的根、地上部和总生物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32%~39.66%、0.48%~36.93%和3.27%~39.61%;“脆甜白2号”的生物量则随着硼浓度的提高不断增加,各处理的根、地上部和总生物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 18.16%~40.08%、12.12%~36.51%、18.07%~40.03%。总的来说,B2(1 mg·L-1 H3BO3)处理下大白菜生长情况最好,是大白菜生长的最佳浓度。(2)施用硼肥显着提高了大白菜地上部的还原糖含量。“华良早五号”和“脆甜白2号”各硼处理的还原糖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 8.51%~20.03%和5.95%~16.76%,均在B4处理(4 mg·L-1 H3BO3)下达到最大值0.68%和0.67%。大白菜地上部硝酸盐含量在施用硼肥后显着降低,“华良早五号”和“脆甜白2号”硝酸盐含量分别在B4处理(4 mg·L-1H3BO3)和B2处理(1 mg·L-1H3BO3)下最低,最小值分别为957.53 mg.kg-1和580.88 mg.kg-1。适当浓度的硼可以提高大白菜的Vc含量,除“华良早五号”在B3(2 mg·L-1 H3BO3)处理外,“华良早五号”和“脆甜白2号”的Vc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0.27%~16.58%和8.35%~62.47%。(3)施用硼肥显着增加了大白菜地上部N、P、K的含量。“华良早五号”和“脆甜白2号”地上部 N、P、K 分别在 B2 处理(1 mg·L-1 H3BO3)、B3 处理(2 mg·L-1 H3BO3)、B2 处理(1 mg· L-1 H3BO3)下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分别增加10%、16.03%、11.44%和8.56%、12.79%、6.16%;硼对大白菜P含量的提升效果优于N和K,“华良早五号”矿质元素含量的提升效果好于“脆甜白2号”。大白菜根、叶柄和叶片的水溶性硼、半束缚硼和束缚硼的含量均随着硼浓度的提高而相应增加,均在最高硼浓度处理下最大。大白菜不同形态硼的相对含量随着硼浓度的提高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根、叶柄和叶片中束缚硼的相对含量最大,随着硼浓度的提高比重不断减小;根中半束缚硼相对含量增幅大于水溶性硼,叶柄、叶片中水溶性硼和半束缚硼相对含量的增幅因大白菜品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4)施用硼肥提高了大白菜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适当的硼肥用量(1~2 mg·L-1 H3BO3)也提高了“华良早五号”地上部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大白菜氨基酸营养价值主要指标为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异亮氨酸(Ile)赖氨酸(Lys)、苏氨酸(Thr)、脯氨酸(Pro)和甲硫氨酸(Arg)。主成分分析法下“华良早五号”和“脆甜白2号”各处理的氨基酸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为B2>B3>CK>B1>B4和CK>B4>B1>B2>B3,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中“华良早五号”和“脆甜白2号”各处理的SRC从大到小依次为B1>B2>B4>CK>B3和B3>B4>CK>B2>B1,上述两种方法分别从氨基酸的含量和被人体消化利用难易程度两个角度对不同硼浓度处理下大白菜地上部氨基酸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华良早五号”和“脆甜白2号”不同硼浓度下味觉氨基酸RCT由大到下依次为B2>B3>B1>CK>B4 和 CK>B4>B1>B3>B2。(5)大白菜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为反,顺-2,6-壬二烯醛、异硫氰酸异丙酯、水杨酸甲酯、β-紫罗兰酮、苯乙腈、癸醛和(E)-2-己烯醛。适当浓度的硼(0.5~2 mg·L-1 H3BO3)提高了“华良早五号”和“脆甜白2号”醛类、腈类和挥发性化合物总量,并在B2处理(1 mg·L-1 H3BO3)下达到最大值 878.155 μg.kg-1、680.358 μg.kg-1 和 59.311 μg.kg-1、115.149μg.kg-1。(6)大白菜叶柄和叶片的GLN家族基因表达量高于根,施用硼肥对大白菜根、叶柄和叶片GLN家族基因表达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大白菜根GLN1;2和GLN2的表达量上调,GLN1;1和GLN1;4的表达量下调。“华良早5号”叶柄GLN1;1、GLN1;4表达量上调,“脆甜白2号”叶柄GLN2表达量上调,GLN1;2表达量下调;叶片GLN家族基因表达量在总体上上调。综上,在硼缺乏条件下,适量施用硼肥(1 mg·L-1 H3BO3),增加了大白菜根和地上部分半束缚水溶性硼的相对和绝对含量,提高细胞壁的结构性、稳定性和根系活力,促进大白菜植株的生长发育。适量施用硼肥提高了大白菜对硝酸盐的同化能力,从而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利用和氨基酸的合成;同时促进植株光合产物的生成与转运。因此,大白菜地上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的芳香化合物含量增加,大白菜营养、风味品质得到提高。
胡钊银[3](2020)在《噻虫嗪、多菌灵在蜂粮和蜂蜜形成过程中的残留行为及其对意蜂幼虫的暴露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蜜蜂是最重要的授粉昆虫。蜂群崩溃失调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现象已引起人们对蜜蜂健康安全的高度重视,化学农药的长期不合理使用被认为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基于课题组前期持续4年全国蜂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数据,本文选取检出率较高的噻虫嗪和多菌灵为代表性农药,研究其在花粉(花蜜)-蜂粮(蜂蜜)形成过程中的残留行为,评价供试农药处理对意大利蜜蜂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意大利蜜蜂幼虫的摄入暴露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对于加强蜜源植物农药残留污染的风险管理、保障蜜蜂蜂群健康以及丰富农药环境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油菜花粉、花蜜等5种基质中噻虫嗪、多菌灵及其代谢物多残留分析方法的确证结果表明,噻虫嗪、多菌灵及代谢物噻虫胺、苯并咪唑、2-氨基苯并咪唑在2.5-200μg/k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4-0.9994,方法的检测限(Limits of detection,LODs)和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tation,LOQs)分别为 0.22-0.57μg/kg和0.72-1.91 μg/kg;在10、50、200 μg/kg的添加浓度下,油菜花粉、蜂粮、花蜜、蜜囊和蜂蜜中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3.4-112.3%,相对标准偏差(Related standard deviations,RSDs)为1.2-13.3%;多菌灵及其代谢物苯并咪唑、2-氨基苯并咪唑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5.1-1 18.3%,RSDs为1.4-17.6%。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以及灵敏度均可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2.噻虫嗪、多菌灵在花粉-蜂粮形成过程中的农药残留行为通过检测蜂箱巢门口收集的花粉以及采集蜂当日将花粉带回蜂巢空脾的发酵蜂粮中噻虫嗪、多菌灵残留量,研究供试农药在花粉-蜂粮形成过程中的残留行为。结果表明,同一天采得的噻虫嗪、多菌灵在花粉中的残留量均高于其在蜂粮中的含量,且噻虫嗪在2种基质上的残留水平差异显着(1.35-2.60倍);噻虫嗪代谢物(噻虫胺)以及多菌灵代谢物(苯并咪唑、2-氨基苯并咪唑)在蜂粮中的残留量随时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施药后第8d噻虫胺残留水平相对较高(32.05±1.55 μg/kg);而苯并咪唑、2-氨基苯并咪唑于施药后第14 d的残留量相对较高,分别为94.08±1.15 μg/kg、16.23± 1.04 μg/kg。3.噻虫嗪、多菌灵在花蜜-蜜囊-蜂蜜形成过程中的农药残留行为通过检测油菜花的花蜜、采集蜂的蜜囊以及当日采集蜂将花蜜带回蜂巢空脾的发酵蜂蜜中噻虫嗪、多菌灵残留量,研究供试农药在花蜜-蜜囊-蜂蜜形成过程中残留行为。结果表明,同一天采得的花蜜中噻虫嗪残留水平是其在蜜囊中含量的1.90-4.19倍;花蜜中多菌灵残留水平是蜜囊中的1.23-4.49倍,蜜囊中多菌灵残留水平是蜂蜜中的1.48-2.40倍。噻虫嗪代谢物噻虫胺以及多菌灵代谢物苯并咪唑在蜂蜜中的残留量随采集时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施药后第8 d噻虫胺残留水平相对较高(2.63±0.09μg/kg);而苯并咪唑于施药后第14 d残留量相对较高,为4.48±0.17 μg/kg,2-氨基苯并咪唑未检出。4.噻虫嗪、多菌灵对意大利蜜蜂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噻虫嗪、多菌灵对意蜂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农药持续饲喂3 d后,44ng/g噻虫嗪可使意蜂幼虫化蛹率降低30%,羽化率降低40%;而15 μg/g多菌灵处理后的意蜂幼虫与对照处理相比在化蛹率和羽化率方面均无差异显着。5.噻虫嗪对意大利蜜蜂幼虫的摄入暴露风险评估因多菌灵对意蜂幼虫的毒性较低,故本文仅评估噻虫嗪对意蜂幼虫(1-3日龄)的摄入暴露风险。使用EFSA(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推荐的无可察觉效应浓度(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NOEC)和残留量比值法对蜜蜂幼虫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施药后第4 d、6 d、8 d,噻虫嗪对意蜂幼虫的摄入暴露风险商分别为2.10、1.68、1.25,表示有不可接受的暴露风险,说明噻虫嗪施药后1周内不宜将蜜蜂放入该环境;施药后第11 d后风险商小于1,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高盛唯[4](2020)在《《抗疫家书》;《蜂产功效与保健作用》》文中提出
周彤[5](2020)在《紫花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轮作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农田牧草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牧草在连作中虽然实现了连年规模性种植,但会造成连作障碍等问题。为了缓解牧草连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探讨豆科—禾本科牧草轮作新模式。本试验以种植5年的紫花苜蓿(记作A)为前茬,轮作草地早熟禾(记为K)、无芒雀麦(记作S)、苇状羊茅(记作T)及紫花苜蓿;以草地早熟禾作为前茬,轮作无芒雀麦、苇状羊茅、紫花苜蓿及草地早熟禾。对8种轮作模式的牧草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为期2年的研究。本试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轮作2年中紫花苜蓿—草地早熟禾、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紫花苜蓿—苇状羊茅、草地早熟禾—紫花苜蓿模式的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均高于草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无芒雀麦、草地早熟禾—苇状羊茅、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模式,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相反趋势。(2)不同轮作年限下,以紫花苜蓿前茬,3种禾本科牧草为后茬的轮作模式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含量在020 cm土层和2040 cm均低于苜蓿连作;而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在2个土层高于苜蓿连作。以草地早熟禾为前茬,无芒雀麦、苇状羊茅、紫花苜蓿为后茬的轮作模式其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基本都高于草地早熟禾连作。轮作第2年040 cm土层K2A轮作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最高的模式比K2K连作分别提高16.78%、12.87%、25.69%、10.06%、2.54%、6.22%、16.21%。轮作第3年040 cm土层K3A,K3S,K3T模式中养分含量最高的比K3K分别提高9.71%、12.87%、25.82%、6.32%、8.03%、7.96%、17.18%。(4)紫花苜蓿连作和草地早熟禾—紫花苜蓿2种模式的土壤酶活性高于其他模式,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轮作后降低了土壤酶活性,草地早熟禾和其他牧草轮作后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轮作第2年040 cm土层,K2A轮作的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模式比K2K分别提高27.60%、30.19%、15.70%、16.33%。轮作第3年040 cm土层K3A轮作的4个酶活性比K3K分别提高14.58%、14.16%、17.33%、17.16%。(5)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轮作模式下牧草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土壤养分等16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16个指标进行降维处理,总共提取3个主成分,贡献率达92.14%。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60.37%,第2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3.77%,第3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8%。对各模式进行综合打分可得:草地早熟禾—紫花苜蓿和苜蓿连作模式排名第1和第2,草地早熟禾—无芒雀麦和草地早熟禾连作2种轮作模式排名第7和第8。
李震[6](2020)在《天然蜂粮生产与大鼠、小鼠功能评价》文中提出“蜂粮”的英文是“bee bread”,直译为“蜜蜂面包”。蜂粮是采集花粉的工蜂将花粉筐上花粉团先卸落在巢房中,然后通过工蜂对花粉团进行咬碎、吐蜜湿润,并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发酵所形成的一种纯天然产品,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在实验室前期研发天然蜂粮生产器基础上,依照蜜蜂储粉行为习惯,研发了新型的框式脱粉板。开发出易于携带、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第二代脱粮器和脱粮盒。针对西方蜜蜂生产模式,提出了生产天然蜂粮的蜂群饲养管理技术。这一系列研发工作,取得了良好生产效果,提高了天然蜂粮贮存效率。以蜂花粉为对照组,系统研究了天然蜂粮的降血脂、抗氧化、和调节免疫等生物学活性。同时研究了蜂粮对脂质代谢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蜂花粉和天然蜂粮都具有降血脂和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功效,但是低剂量天然蜂粮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同时能提高大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而相同剂量的蜂花粉仅能降低TG和TC 2个指标,且天然蜂粮能提高大鼠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因此天然蜂粮降血脂和调节免疫因子功效优于粉花粉;低剂量天然蜂粮能够增加小鼠的胸腺指数,天然蜂粮中剂量组小鼠的溶血空斑数显着高于3个蜂花粉剂量组,因此天然蜂粮调节免疫功效也优于蜂花粉天然蜂粮的抑制脂肪肝形成机制可能是其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活性,进一步通过RT-q PCR技术验证了天然蜂粮能抑制FAS和ACC基因表达。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研究天然蜂粮多高脂血症大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蜂粮能促进高脂血症大鼠肠道中有益菌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和正常小鼠肠道中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的丰度增加,这2种益生菌对维护肠道和宿主健康都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天然蜂粮生产和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卢宇鹏[7](2020)在《菜心耐热性评价及耐热基因等位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是起源于我国华南地区的一种重要经济蔬菜。在盛夏高温多雨的生长季节,菜心易遭遇到不同程度的高温胁迫,导致菜心提前大量死亡和产量失收。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改良菜心品种适应高温生长环境成为了市场迫切的需要。目前菜心耐高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方面,鲜有菜心热胁迫分子机制的报道。据此,本研究收集大量的菜心种质材料,于不同季节栽种,筛选可行性的耐热指标,并把菜心种质材料按耐热性进行分类。基于不同耐热菜心材料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耐热候选基因在不同耐热菜心材料间的等位变异,筛选出可能导致耐热性差异的候选SNPs,为菜心的耐热性分类、耐热基因的挖掘和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高温夏季,连续两年在宁夏栽种200个菜心种质材料,并对11个耐热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以广州常温秋冬季栽种的相同材料的农艺性状作为对照,筛选出相对值变异系数较大(CV≥15%)的9个农艺性状作为评价菜心耐热强弱的主要指标。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值评价菜心的耐心性,11个指标和9个指标在200个菜心材料中的评价结果重合率较高;利用耐热综合评价值(D)评价菜心的耐热性,两种不同指标的重合率较低,9个主要指标能更好地反映菜心种质材料的耐热性。以9个主要指标和11个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值和耐热综合评价值(D)为聚类依据,200个菜心种质材料分为4类,其可能的耐热性分为强耐热型、较强耐热型、中等耐热型和热敏感型。2.将四种耐热性不同菜心的转录组序列与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在8个转录组中共检索到317,852个SNP位点,平均每个基因座含7.75个SNP位点。SNP位点突变主要以转换类型为主,发生的区域在外显子上。SNPs在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是A09,最少是A02,最密集是A06,最稀疏是A04。所有的含SNP基因通过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类基因参与大量的细胞代谢、生物合成过程、初生代谢过程以及其他胁迫反应,如刺激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反应和信号转导等。3.在48个耐热候选基因上获取了94个纯合的SNPs,其中氨基酸同义突变有46个,非同义突变的氨基酸有48个。候选基因的GO功能和KEGG通路中大部分分布在细胞组分中的细胞、细胞部分和细胞器;生物过程大类中的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应激反应;分子功能大类中的蛋白结合和催化活性等二级项内。非同义突变的候选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分别涉及5个和4个,GO二级项是代谢过程、单一生物过程、免疫反应(immune system process)和催化反应;KEGG通路二级项是碳水化合物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折叠、排序和降解。4.利用生物信息学与分子技术克隆并分析了两个耐热候选基因(IDD7和PP2C77),发现它们在四个不同耐热性菜心材料内均有多种类型的变异,推测可能与耐热性差异有关。并对代表性品种进行基础理化性质分析和进化关系分析,发现IDD7在种间和种外保守程度一般,PP2C77在种间和种外高度不保守。Motif结构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PP2C77蛋白与拟南芥的ABI2同源,介导ABA(脱落酸)途径;菜心IDD7蛋白与拟南芥的At IDD1和At IDD2同源度高,推测是介导赤霉素转导信号中的开花途径,刺激菜心提前进行开花繁育一代,以此去应对胁迫环境。
昝光敏[8](2020)在《南方大豆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是动物和人类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决定了大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大豆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为数量性状遗传,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改良效果有限,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进行遗传改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312份大豆自然群体为材料,在2018年和2019年对群体大豆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进行田间表型鉴定,并选用覆盖全基因组的高密度SNP标记对试验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通过结合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开展不同环境下的大豆籽粒蛋白质和9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对显着关联标记进行候选基因预测。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试验群体的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试验群体的蛋白质含量变异范围为39.44%51.96%,均值为45.11%,变异系数为4.59%;2019年变异范围为32.91%52.44%,均值为41.56%,变异系数为6.52%。两年的试验群体中各氨基酸含量的大小方向一致,从高到低依次是: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其中蛋氨酸两年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是6.78%、8.51%,苏氨酸两年的变异系数最低,分别是3.07%、3.97%。对上述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2018年的苏氨酸、色氨酸与其他的性状均不存在显着相关性,2019年的蛋氨酸与色氨酸没有表现出显着相关,其余各性状之间均表现出极显着正相关性。2.对试验群体的SNP基因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共获得38723个标记用于群体基因型分析。其中30802个标记分布在20条染色体上,7921个分布在SCAFFOLD片段上。对SNP标记在各染色体上的分布进行分析可知:19号染色体上的SNP分布最多,占15.04%,其次是6号染色体,占9.9%,标记数目最少的是11号染色体分布486个,占1.58%。3.采用ADMIXTURE version1.3.0软件对312份材料进行基于数学模型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试验材料划分为8个亚群,分别包括68、38、50、47、33、25、35和16份材料。4.对关联分析群体开展2018年和2019年的蛋白质和9种必需氨基酸的关联分析研究。以-log10P≥3作为显着性标准,2018和2019年分别检测到657个和630个显着关联标记。两年中重复检测到115个标记,其中蛋氨酸重复检测到26个,色氨酸没有重复检测到相同标记。对所定位的显着关联标记进行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两年重复检测到的所有等位变异中,有24个正效应等位变异,36个负效应等位变异。5.利用NCBI和Soybase网站上的参考基因组信息,对本研究定位的显着关联标记上下游各500bp区域内进行进行基因检索,2018年定位到的690个显着关联标记附件有138个功能注释,2019年定位到的597个显着关联标记附近有120个功能注释。两年在显着关联标记附近重复检索到30个大豆同源基因,分别与蛋白质(6个),组氨酸(3个),蛋氨酸(3个),缬氨酸(4)个,异亮氨酸(4)个,苯丙氨酸(7)个,苏氨酸(2)个和赖氨酸(1个)相关。对不同性状的显着关联标记进行分析发现,7号染色体上与6种氨基酸显着相关的5个标记,位于同一大豆同源基因Glyma.07g118800附近,该基因编码类肌动蛋白;20号染色体上与10种性状显着相关的6个标记,位于同一大豆同源基因Glyma.20g027800附近,该基因编码Nmr A样负转录调节因子家族蛋白,起到氮代谢负转录调节因子家族蛋白的作用。
李还原[9](2020)在《东、西方蜜蜂蜂花粉和蜂粮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蜂花粉,是由植物花粉、花蜜和蜜蜂腺体分泌物等成分组成,由蜜蜂后肢上特殊器官“花粉筐”携带归巢。蜜蜂将蜂花粉储存在巢房中,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逐渐转变为能够长期储存和易于消化的物质即为蜂粮,是幼虫和其它所有发育阶段蜜蜂的蛋白质食物来源。从蜂花粉和蜂粮中找到对蜜蜂有益的微生物,利用有益微生物提高蜜蜂的营养保健水平,从而提高蜂群生产力。蜂花粉和蜂粮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是蜜蜂饲料研发和人类食品发酵所需益生菌的重要来源。然而,目前我们对蜂花粉和蜂粮中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及真菌在花粉储存中发挥的作用还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为了探讨我国饲养量最大的东、西方蜜蜂蜂花粉和蜂粮中的真菌和细菌多样性,采用纯培养方法研究蜂花粉、蜂粮和肠道中真菌的种类及其产酶能力。为了更深入了解蜂花粉和蜂粮中的微生物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一步揭示细菌和真菌在蜂花粉和蜂粮中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如下:1:对两种蜜蜂蜂花粉和蜂粮中的真菌和细菌筛选培养,并检测其相关产酶能力。结果表明,两种蜜蜂粉源明显不同,且东、西方蜜蜂蜂花粉和蜂粮的p H值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种蜜蜂的蜂花粉经过48-72 h微生物作用后,p H下降,但东方蜜蜂蜂花粉p H下降更明显。从样品中分离得到37株丝状真菌和9株细菌,最常见的菌株为木霉属(Trichoderma)、Penicillium和毛霉菌属(Mucor),其中有32株真菌产有机酸,17株真菌的生长速度快于白垩病病原菌(蜜蜂球囊菌Chalkbrood),4株真菌对Chalkbrood有抑制作用,较少菌株能释放蛋白酶和脂肪酶。丝状真菌可能通过释放有机酸有利于蜜蜂储存花粉。此外,一些丝状真菌显示出抑制共生/污染细菌和病原体的潜力。通过探究西方蜜蜂肠道真菌种类,采用纯培养方法得到43株丝状真菌,菌株大部分属于Alternaria、Penicillium、Aspergillus和Cladosporium。其中19株真菌产脂肪酶,26株真菌产蛋白酶,13株真菌菌株与蜜蜂球囊菌Chalkbrood存在竞争,3株丝状真菌能够抑制Chalkbrood的生长,Aspergillus属能够明显抑制Chalkbrood生长。2:对东、西方蜜蜂蜂花粉和蜂粮真菌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蜜蜂蜂粮中真菌OTUs的平均数量均低于蜂花粉,但差异不显着,两种蜜蜂蜂粮中真菌也有明显的不同(Simpson P<0.01)。基于门水平,最主要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所占比例为93.55%。其次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所占比例仅为5.65%。基于属水平,枝孢菌属(Cladosporium)作为优势真菌占15-75%,平均占52.20%。两种蜜蜂从蜂花粉到蜂粮,Cladosporium依旧是优势真菌,占比较大,此外,Cladosporium在两种蜜蜂蜂花粉中所占的比例差异不显着。线性判别分析(LEfse)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几种微生物类群的丰度受花粉类型的影响,而不受蜜蜂种类的影响。青霉菌(Penicillium)(LDA=4.6795;P<0.001),曲霉菌(Aspergillus)(LDA=4.5089;P<0.001),以及链格孢属(Alternaria)(LDA=4.6169;P=0.048)受蜂花粉影响,只有Cladosporium(LDA=5.9206;P=0.32)受蜂粮影响。3: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东、西方蜜蜂蜂花粉和蜂粮中的细菌多样性研究,分析不同种类蜜蜂蜂花粉和蜂粮微生物的16S r RNA基因序列,比较菌群的物种组成和丰度信息。基于门水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比92.12%,其次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比6.66%,其他五个门不到1%。基于属水平,Escherichia-Shiga属在两种蜜蜂的蜂花粉中,占总数的15%至50%以上。Parococcus属在西蜂中含量较高,在中蜂中含量偏低。在中蜂的蜂花粉中Rosenbergeilla属和Buttiauxella属为优势菌群,而西蜂蜂花粉中含量较少(P=0.019;unequal variance t-test)。蜂花粉经过发酵48-72 h后转变为蜂粮,蜂粮与蜂花粉的细菌含量总比例发生了变化。在所有样本中Escherichia-Shiga属的比例急剧下降至10%以下(P<0.001)。本研究在两种蜜蜂蜂花粉和蜂粮中均发现了蜜蜂的核心肠道菌群,核心肠道细菌可能不是来自于花粉材料,而是来自于巢内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
张金振,吴黎明,赵静,李熠[10](2014)在《13种植物源蜂花粉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测定向日葵、益母草和五味子等3种植物源蜂花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并结合文献报道的向日葵和五味子蜂花粉及另外10种植物源蜂花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数据,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对13种植物蜂花粉的蛋白质含量、化学评分(chemical sore,CS)、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AA)、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BV)和营养指数(nutritional index,NI)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蜂花粉的蛋白质含量为14.3%29.0%,CS为64.489.3,EAAI为66.9107.0,SRCAA为79.991.1,BV为61.2104.9,NI为11.729.3;茶花蜂花粉的上述6项指标均高于平均值,分别为29.0、83.1、101.3、88.8、98.7和29.3,是所分析的13种蜂花粉中营养价值最均衡的蜂花粉。
二、油菜和向日葵花粉的成分分析及其蛋白质营养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菜和向日葵花粉的成分分析及其蛋白质营养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香蕉幼苗根系对缺钾胁迫的响应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香蕉氮磷营养概况 |
1.1.1 氮素的生理作用 |
1.1.2 磷素的生理作用 |
1.1.3 氮磷营养缺乏症状 |
1.2 植物响应钾胁迫的形态生理机制研究 |
1.2.1 钾素生理作用 |
1.2.2 钾胁迫对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的影响 |
1.2.3 钾胁迫对植物营养积累的影响以及缺钾症状 |
1.3 植物响应钾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 |
1.3.1 钾离子通道蛋白及转运体功能 |
1.3.2 钾胁迫对植物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3 钾胁迫对植物调控机制的影响 |
1.4 香蕉钾素营养特征及钾胁迫影响研究 |
1.4.1 香蕉钾素营养特征 |
1.4.2 钾胁迫对香蕉形态和生理养分的影响 |
1.4.3 钾营养缺乏症状 |
1.5 组学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5.1 转录组学在植物钾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1.5.2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钾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1.5.3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5.4 其它组学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工作立题依据及意义 |
1.6.1 目的与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来源 |
2.1.1 香蕉种苗 |
2.1.2 菌株及载体准备 |
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
2.2.1 试验设计以及种苗管理 |
2.2.2 样品前处理 |
2.3 测定方法 |
2.3.1 生物量的测定 |
2.3.2 根系超微结构观察 |
2.3.3 根系活力测定 |
2.3.4 相对电导率测定 |
2.3.5 丙二醛(MDA)测定 |
2.3.6 抗氧化酶(SOD、POD、CAT)测定 |
2.3.7 NPK养分含量的测定 |
2.3.8 转录组学分析 |
2.3.9 蛋白质组学分析 |
2.3.10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 |
2.3.11 关键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
2.4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5 可靠性验证与数据分析 |
2.5.1 RNA-Seq文库准备、测序和数据分析 |
2.5.2 数据统计、GO富集、表达趋势分析、交互网络构建等 |
2.5.3 RNA-Seq可靠性验证 |
2.5.4 数据汇总、制图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缺钾胁迫对香蕉幼苗生长形态和根系发育的影响 |
3.1.1 缺钾胁迫对香蕉幼苗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
3.1.2 缺钾胁迫对香蕉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
3.1.3 缺钾胁迫对香蕉幼苗根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 缺钾胁迫对香蕉幼苗生理响应及NPK养分积累的影响 |
3.2.1 缺钾胁迫对香蕉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2 缺钾胁迫对香蕉叶片与根系电导率的影响 |
3.2.3 缺钾胁迫对香蕉幼苗叶片与根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4 缺钾胁迫对香蕉幼苗叶片与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钾胁迫对香蕉幼苗植株NPK含量及平衡的影响 |
3.3 缺钾胁迫香蕉根系转录组分析 |
3.3.1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3.2 缺钾胁迫对香蕉根系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3.3.4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3.5 香蕉根系响应缺钾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3.6 RNA-Seq测序数据的qRT-PCR验证 |
3.4 缺钾胁迫下香蕉根系蛋白质组学分析 |
3.4.1 缺钾胁迫香蕉根系蛋白组学鉴定 |
3.4.2 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
3.4.3 差异表达蛋白的GO和KEGG分析 |
3.4.4 差异表达蛋白的结构域分析 |
3.4.5 差异表达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3.5 缺钾胁迫下香蕉根系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 |
3.5.1 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数据分析 |
3.5.2 磷酸化相关基序分析 |
3.5.3 磷酸化修饰位点差异分析 |
3.5.4 差异磷酸化修饰位点聚类分析 |
3.5.5 磷酸化修饰差异蛋白的GO分类及富集分析 |
3.5.6 差异表达磷酸化位点的KEGG分析 |
3.5.7 差异磷酸化修饰蛋白结构域富集 |
3.5.8 差异磷酸化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类 |
3.5.9 差异磷酸化修饰蛋白质互作网络 |
3.5.10 糖酵解/糖异生、三羧酸循环以及丙酮酸代谢途径分析 |
3.6 香蕉根系响应缺钾胁迫的多组学关联分析 |
3.6.1 缺钾香蕉根系组学数据关联分析 |
3.6.2 组学整合分析 |
3.7 香蕉缺钾胁迫响应关键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3.7.1 MaQORH和MazntA基因来源 |
3.7.2 MaQORH和MazntA基因的克隆 |
3.7.3 MaQORH和Maznt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7.4 MaQORH和MazntA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 |
3.7.5 MaQORH和MazntA基因对钾离子缺陷型酵母的回补研究 |
第四章 讨论 |
4.1 缺钾胁迫对香蕉幼苗生长形态与根系的影响 |
4.2 缺钾胁迫对香蕉幼苗生理和养分的响应影响 |
4.3 缺钾胁迫下差异基因表达、离子转运体及关联基因 |
4.4 缺钾胁迫对香蕉根系蛋白质代谢影响 |
4.5 缺钾胁迫对香蕉根系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影响 |
4.6 香蕉根系响应缺钾胁迫的多组学关联 |
4.7 MaQORH、MazntA基因与钾离子吸收转运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的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Motif分类分析 |
附录Ⅱ 显着差异磷酸化修饰蛋白的GO分类富集及聚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2)硼对大白菜品质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蔬菜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的概念 |
1.1.1 营养品质 |
1.1.2 风味品质 |
1.2 蔬菜营养和风味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
1.2.1 遗传因素 |
1.2.2 栽培环境及种植技术 |
1.2.3 成熟度、采后处理及贮藏 |
1.3 蔬菜营养和风味品质调控措施 |
1.3.1 培育高品质蔬菜品种 |
1.3.2 改进和提高栽培技术 |
1.3.3 适时采收、提高采后处理及贮藏技术水平 |
1.4 蔬菜风味品质调控机制 |
1.4.1 糖代谢通路 |
1.4.2 有机酸代谢通路 |
1.4.3 挥发性化合物代谢通路 |
1.5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研究现状 |
1.5.1 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其同工酶的类型 |
1.5.2 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调节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不同硼肥用量对大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硼肥用量对大白菜株高、生物量的影响 |
3.2.2 不同硼肥用量对大白菜根系形态的影响 |
3.2.3 不同硼肥用量下大白菜株高、生物量和根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硼肥用量对大白菜营养、风味品质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硼肥用量对大白菜硝酸盐、维生素C和还原糖的影响 |
4.2.2 不同硼肥用量对大白菜矿质元素的影响 |
4.2.3 不同硼肥用量对大白菜硼形态的影响 |
4.2.4 不同硼肥用量对大白菜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
4.2.5 不同硼肥用量对大白菜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硼肥用量对GLN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
5.2.2 逆转录产物c DNA电泳检测结果 |
5.2.3 退火梯度试验结果 |
5.2.4 GLN家族表达量检测 |
5.2.5 GLN家族基因表达量与矿质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5.2.6 GLN家族基因表达量与氨基酸的相关性分析 |
5.2.7 GLN家族基因表达量与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研课题情况 |
(3)噻虫嗪、多菌灵在蜂粮和蜂蜜形成过程中的残留行为及其对意蜂幼虫的暴露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蜜蜂概况 |
1.1.1 蜜蜂的重要性 |
1.1.2 意大利蜜蜂简介 |
1.1.3 蜜蜂的主要营养来源-蜂蜜和蜂粮 |
1.1.4 蜂群崩溃失调症的发生与假说 |
1.2 蜜源植物常用农药在蜂粮和蜂蜜中的残留概况 |
1.2.1 蜂粮和蜂蜜中农药残留污染状况 |
1.2.2 蜂粮和蜂蜜中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 |
1.3 化学农药对蜜蜂的影响 |
1.3.1 化学农药对蜜蜂的急性毒性 |
1.3.2 化学农药对蜜蜂的慢性毒性 |
1.4 化学农药对蜜蜂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 |
1.4.1 化学农药对蜜蜂风险评估的方法 |
1.4.2 化学农药对蜜蜂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药剂 |
3.1.2 供试昆虫 |
3.1.3 仪器设备 |
3.2 残留分析方法 |
3.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2 UPLC-MS/MS检测条件 |
3.2.3 样品的前处理 |
3.2.4 添加回收实验 |
3.3 供试农药在半田间条件下的残留行为试验 |
3.3.1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 |
3.3.2 取样方法及取样量 |
3.4 供试农药对蜜蜂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
3.5 风险评估方法 |
3.6 数据处理 |
3.6.1 添加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 |
3.6.2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油菜花粉、花蜜等5种基质中噻虫嗪、多菌灵及其代谢物多残留分析方法的确证 |
4.1.1 方法的标准曲线与灵敏度 |
4.1.2 油菜花粉、花蜜等5种基质中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添加回收实验结果 |
4.1.3 油菜花粉、花蜜等5种基质中多菌灵及其代谢物的添加回收实验结果 |
4.2 噻虫嗪、多菌灵在油菜花粉-蜂粮形成过程中农药残留行为 |
4.3 噻虫嗪、多菌灵在油菜花蜜-蜜囊-蜂蜜形成过程中农药残留行为 |
4.4 噻虫嗪、多菌灵对意大利蜜蜂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5 噻虫嗪对意大利蜜蜂幼虫的摄入暴露评估 |
5 讨论 |
5.1 5种基质中噻虫嗪、多菌灵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分析方法 |
5.2 噻虫嗪、多菌灵在油菜花粉-蜂粮形成过程中农药残留行为 |
5.3 噻虫嗪、多菌灵在油菜花蜜-蜜囊-蜂蜜形成过程中农药残留行为 |
5.4 噻虫嗪、多菌灵对意大利蜜蜂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5.5 噻虫嗪对意大利蜜蜂幼虫的摄入暴露评估 |
6 结论 |
6.1 确证了油菜花粉、花蜜等5种基质中噻虫嗪、多菌灵及其代谢物的多残留分析方法 |
6.2 研究了噻虫嗪、多菌灵在油菜花粉-蜂粮形成过程中农药残留行为 |
6.3 研究了噻虫嗪、多菌灵在油菜花蜜-蜜囊-蜂蜜形成过程中农药残留行为 |
6.4 评价了噻虫嗪、多菌灵对意大利蜜蜂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6.5 开展了噻虫嗪对意大利蜜蜂幼虫的摄入暴露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紫花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轮作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轮作对植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2 轮作对牧草品质的影响 |
1.2.3 轮作和连作下土壤肥力的影响 |
1.2.4 轮作和连作下土壤酶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豆禾牧草轮作对其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轮作模式对牧草株高的影响 |
2.2.2 不同轮作模式对牧草干草产量的影响 |
2.2.3 不同轮作模式对牧草粗蛋白(CP)含量的影响 |
2.2.4 不同轮作模式对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影响 |
2.2.5 不同轮作模式对牧草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豆禾牧草轮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采样方法 |
3.1.5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2.2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3.2.3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3.2.4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全磷的影响 |
3.2.5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3.2.6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全钾的影响 |
3.2.7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豆禾牧草轮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采样方法 |
4.1.5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2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蔗糖活性的影响 |
4.2.3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2.4 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豆禾牧草轮作对牧草生产性能、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综合评价 |
5.1 评价方法 |
5.1.1 综合评价方法 |
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1 原始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5.2.2 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 |
5.2.3 主成分提及主成分得分计算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导师简介 |
(6)天然蜂粮生产与大鼠、小鼠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天然蜂粮成分 |
1.1.1 天然蜂粮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
1.1.2 天然蜂粮中脂类 |
1.1.3 天然蜂粮中碳水化合物 |
1.1.4 天然蜂粮中酚类化合物 |
1.1.5 天然蜂粮中维生素和矿物质 |
1.2 天然蜂粮形成过程 |
1.3 天然蜂粮生物学活性 |
1.3.1 天然蜂粮抑菌功能 |
1.3.2 天然蜂粮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功能 |
1.3.3 天然蜂粮抗肿瘤活性 |
1.3.4 天然蜂粮抗高血压和降血糖活性 |
1.3.5 天然蜂粮降血脂和护肝活性 |
1.3.6 天然蜂粮其它生物学活性 |
1.4 蜂粮生产技术 |
1.4.1 天然蜂粮生产 |
1.4.2 人工发酵蜂粮生产 |
1.5 天然蜂粮发展前景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天然蜂粮生产设备研发和饲养管理技术改进 |
2.1 引言 |
2.2 改进思路 |
2.3 脱粮器、框式脱粉板和脱粮盒的结构 |
2.3.1 脱粮器 |
2.3.2 脱粉板 |
2.3.3 脱粮盒 |
2.4 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 |
2.5 应用新型蜂粮生产设备和改进后饲养管理技术的生产效果 |
2.6 讨论 |
第三章 天然蜂粮对大鼠血脂、抗氧化、免疫功能和脂质代谢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样品 |
3.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3 实验动物 |
3.2.4 高脂饲料配方 |
3.2.5 剂量设置 |
3.2.6 大鼠血脂试验 |
3.2.6.1 实验大鼠造高血脂模型 |
3.2.6.2 试验分组 |
3.2.6.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3.2.7 大鼠肝脏脂质代谢酶含量的检测 |
3.2.8 利用RT-qPCR检测大鼠肝脏脂质代谢基因的表达 |
3.2.8.1 大鼠肝脏总RNA的提取和c DNA的合成 |
3.2.8.2 大鼠肝脏总RNA的提取和c DNA的合成 |
3.2.9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天然蜂粮对大鼠血脂指标影响 |
3.3.2 天然蜂粮对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3.3.3 天然蜂粮对大鼠免疫因子的影响 |
3.3.4 大鼠肝脏组织切片病理学观察结果 |
3.3.5 蜂粮对大鼠肝脏中FAS、ACC和 LPL的影响 |
3.3.6 蜂粮对大鼠肝脏中FAS、ACC和 LPL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天然蜂粮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1.1 受试样品 |
4.2.1.2 试验动物 |
4.2.2 仪器与试剂 |
4.2.3 试验方法 |
4.2.3.1 试验分组与剂量设置 |
4.2.3.2 脾脏和胸腺指数测定 |
4.2.3.3 NK细胞活性测定 |
4.2.3.4 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4.2.3.5 碳廓清试验 |
4.2.3.6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 |
4.2.4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天然蜂粮和蜂花粉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4.3.2 天然蜂粮和蜂花粉对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影响 |
4.3.3 天然蜂粮和蜂花粉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
4.3.4 天然蜂粮和蜂花粉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4.3.5 天然蜂粮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碳廓清能力)的影响 |
4.3.6 天然蜂粮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抗体生成细胞数)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天然蜂粮对高脂血症大鼠和正常小鼠肠道微生物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样品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大鼠肠道菌群16SrDNA测序分析 |
5.2.2.2 小鼠肠道菌群16SrDNA测序分析 |
5.2.3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天然蜂粮对高脂血症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5.3.1.1 测序数据的真实度 |
5.3.1.1.1 OTU累积曲线和相对PCA分析 |
5.3.1.1.2 Shannon稀释曲线 |
5.3.1.2 天然蜂粮对大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3.1.2.1 OTU比较 |
5.3.1.2.2 Alpha多样性分析 |
5.3.1.3 天然蜂粮对大鼠肠道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 |
5.3.1.3.1 大鼠肠道细菌门水平结构分析 |
5.3.1.3.2 大鼠肠道细菌属水平结构分析 |
5.3.2 天然蜂粮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5.3.2.1 测序数据的真实度 |
5.3.2.1.1 OTU累积曲线和相对PCA分析 |
5.3.2.1.2 Shannon稀释曲线 |
5.3.2.2 天然蜂粮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3.2.2.1 OTU比较 |
5.3.2.2.2 Alpha多样性分析 |
5.3.2.3 天然蜂粮对小鼠肠道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 |
5.3.2.3.1 小鼠肠道细菌门水平结构分析 |
5.3.2.3.2 小鼠肠道细菌属水平结构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菜心耐热性评价及耐热基因等位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菜心耐热指标的筛选和评价 |
1.1.1 菜心耐热农艺性状指标的筛选和评价 |
1.1.2 菜心耐热的生理特性的筛选和评价 |
1.2 菜心热胁迫分子机制的研究 |
1.3 基于RNA-seq技术的SNP标记研究 |
1.4 芸苔属作物耐热候选基因的发掘 |
1.5 候选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1.5.1 候选基因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1.5.2 候选基因的变异分析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菜心生长期耐热指标的筛选及耐热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指标测定与方法 |
2.1.4 菜心耐热指标的筛选 |
2.1.5 不同来源的菜心材料耐热性评价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菜心耐热性指标的筛选 |
2.2.2 利用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菜心材料的耐热性 |
2.2.3 利用主成分综合评价值判断菜心材料的耐热性 |
2.2.4 菜心种质材料的耐热性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2.3.1 菜心耐热指标的选择 |
2.3.2 菜心品种耐热性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 |
2.3.3 菜心耐热品种的比较 |
第三章 不同耐热菜心材料转录组SNP位点的挖掘 |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转录组数据来源 |
3.1.3 不同耐热菜心材料转录组数据SNP的分析 |
3.1.4 含SNP基因功能注释分析 |
3.1.5 耐热候选基因SNP位点的特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菜心热胁迫转录组SNP检测 |
3.2.2 SNP位点在各个染色体上的分布 |
3.2.3 含SNP基因的GO功能和KEGG通路分类 |
3.2.4 耐热候选基因的SNP挖掘特征 |
3.3 讨论 |
3.3.1 菜心热胁迫转录组SNPs特性 |
3.3.2 菜心SNP位点在染色体的分布 |
3.3.3 含SNP基因的GO功能和KEGG通路的比较 |
3.3.4 候选基因的SNP、GO功能和KEGG通路的比较 |
第四章 两个耐热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引物设计 |
4.2.2 目的片段的扩增 |
4.2.3 目的片段的回收和纯化 |
4.2.4 T-载体连接与转化 |
4.2.5 转化及测序 |
4.2.6 序列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PP2C77和IDD7 基因的DNA序列特征 |
4.3.2 PP2C77蛋白的结构特征及进化关系 |
4.3.3 IDD7蛋白的结构特征及进化分析 |
4.3.4 菜心 PP2C77 和 IDD7 蛋白的功能预测 |
4.4 讨论 |
4.4.1 PP2C蛋白的比较 |
4.4.2 IDD蛋白的比较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菜心耐热性的指标筛选及种质材料分类 |
5.1.2 菜心热胁迫转录组 SNP 的检测及分析 |
5.1.3 耐热候选基因纯合 SNP 位点挖掘及 GO 和 KEGG 分析 |
5.1.4 候选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预测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南方大豆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节 前言 |
1 大豆种质资源概况 |
1.1 国内外大豆种质资源概况 |
1.2 我国南方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2 大豆蛋白质和氨基酸及其测定方法 |
2.1 大豆蛋白质和氨基酸概述 |
2.2 大豆品质性状检测方法 |
3 关联分析 |
3.1 关联分析的概念 |
3.2 关联分析中群体结构的分析方法 |
3.3 GWAS在大豆数量性状研究中的应用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设计 |
3 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4 关联分析群体SNP基因型分析 |
5 数据分析 |
5.1 表型数据分析 |
5.2 关联分析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
5.3 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优异等位变异分析 |
5.4 候选基因筛选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1 蛋白质和9种必需氨基酸的基本统计量分析 |
2 关联分析群体SNP标记分布情况 |
3 群体结构分析 |
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基于MLM(Q+K)模型的关联分析 |
4.2 品质性状的关联结果分析 |
4.3 2018 年和2019年重复检测到显着标记的等位变异效应 |
4.4 候选基因注释 |
第四节 讨论 |
1 关联分析群体的品质性状 |
2 群体遗传结构 |
3 关联分析结果 |
4 候选基因筛选 |
第五节 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和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供试材料名单及产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东、西方蜜蜂蜂花粉和蜂粮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蜂花粉与蜂粮概述 |
1.1.1 蜂花粉的化学成分 |
1.1.2 蜂花粉的营养功能 |
1.1.3 蜂花粉的生物功能 |
1.1.4 蜂粮的化学成分 |
1.1.5 蜂粮的生物功能 |
1.2 蜂花粉与蜂粮菌群研究进展 |
1.2.1 新鲜蜂花粉菌群研究 |
1.2.2 蜂粮中的微生物种类 |
1.2.3 蜂粮中微生物的功能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蜂花粉、蜂粮中可培养真菌及细菌的研究和蜜蜂肠道中可培养真菌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来源 |
2.1.2 样品采集方法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培养基 |
2.1.5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蜂花粉和蜂粮微生物数量测定 |
2.2.2 蜂花粉和蜂粮中微生物分离培养、纯化与鉴定 |
2.2.3 对产酸、产酶菌株的筛选 |
2.2.4 探究蜂花粉和蜂粮中真菌、细菌与白垩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2.2.5 蜜蜂肠道真菌的分离培养、纯化与鉴定 |
2.2.6 对产酶菌株的筛选 |
2.2.7 探究蜜蜂肠道真菌与白垩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花粉来源及菌落形成单位数量 |
2.3.2 菌株鉴定结果和生物活性 |
2.3.4 西方蜜蜂肠道真菌鉴定结果及相关生物活性 |
2.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蜂花粉及蜂粮真菌群落多样性 |
3.1 实验材料 |
3.1.1 样品来源 |
3.1.2 样品采集 |
3.1.3 实验试剂 |
3.1.4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蜂花粉及蜂粮真菌总DNA提取 |
3.2.2 蜂花粉和蜂粮PCR扩增 |
3.2.3 高通量测序 |
3.2.4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蜂花粉及蜂粮真菌总DNA提取 |
3.3.2 蜂花粉及蜂粮真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分析 |
3.3.3 蜂花粉及蜂粮真菌菌群多样性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东、西方蜜蜂蜂花粉及蜂粮细菌群落多样性 |
4.1 实验材料 |
4.1.1 样品来源 |
4.1.2 样品采集方法 |
4.1.3 实验试剂 |
4.1.4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蜂花粉及蜂粮细菌总DNA提取 |
4.2.2 PCR扩增 |
4.2.3 高通量测序 |
4.2.4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蜂花粉及蜂粮细菌总DNA提取 |
4.3.2 蜂花粉及蜂粮细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分析 |
4.3.3 蜂花粉及蜂粮细菌菌群多样性 |
4.3.4 Beta多样性和细菌功能预测 |
4.3.5 常规培养和高通量测序联合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13种植物源蜂花粉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2仪器与设备 |
1.3蛋白质含量测定 |
1.4氨基酸组成与含量测定 |
1.5营养价值评价 |
1.5.1CS计算 |
1.5.2EAAI计算 |
1.5.3BV计算 |
1.5.4 NI计算 |
1.5.5氨基酸比值系数(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 RCAA)和SRCAA |
2结果与分析 |
2.1蜂花粉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含量 |
2.2蜂花粉蛋白质的CS、EAAI |
2.3蜂花粉的SRCAA、BV、NI |
3结论 |
四、油菜和向日葵花粉的成分分析及其蛋白质营养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香蕉幼苗根系对缺钾胁迫的响应及分子机制研究[D]. 何应对.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硼对大白菜品质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D]. 冯德玉. 西南大学, 2021(01)
- [3]噻虫嗪、多菌灵在蜂粮和蜂蜜形成过程中的残留行为及其对意蜂幼虫的暴露评估[D]. 胡钊银.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4]《抗疫家书》;《蜂产功效与保健作用》[D]. 高盛唯. 新疆大学, 2020
- [5]紫花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轮作效应研究[D]. 周彤.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6]天然蜂粮生产与大鼠、小鼠功能评价[D]. 李震.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7]菜心耐热性评价及耐热基因等位变异分析[D]. 卢宇鹏. 广州大学, 2020(02)
- [8]南方大豆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昝光敏. 云南大学, 2020
- [9]东、西方蜜蜂蜂花粉和蜂粮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李还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10]13种植物源蜂花粉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J]. 张金振,吴黎明,赵静,李熠. 食品科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