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腰腿痛600例疗效观察

火针治疗腰腿痛600例疗效观察

一、火针治疗腰腿痛600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阳[1](2021)在《毫火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耿乐[2](2021)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苍龟探穴针法对于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日常活动功能障碍等方面,以期为本病寻找一种治疗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并为针灸治疗此病提供更多且有效的临床证据。方法:1.收治32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掷骰子法和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16例,对照组16例。2.试验组:苍龟探穴针法选取腰部、臀部及大腿部穴位(肾俞、大肠俞、环跳、殷门、腰部阿是穴),次髎、委中、阳陵泉、昆仑不使用手法治疗。3.对照组:同试验组取穴,不行手法治疗。4.疗程:每周3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5.观察指标及采集时点: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中的疼痛等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现时疼痛状况(Present PainIntensity,PPI)和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下腰痛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stion Score,JOA Scores)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8周采集;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实疼痛状况(PPI)于第1次治疗结束后采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采集。结果:1.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1)疼痛评级指数(PRI):组间比较:两组PRI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PRI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PRI评分在治疗后各时点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变化(P<0.05)。(2)视觉模拟评分(VAS):组间比较: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时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VAS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后各时点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3)现时疼痛状况(PPI):组间比较:两组PPI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PPI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PPI评分在治疗后各时点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变化(P<0.05)。2.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组间比较:两组JOA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JOA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在治疗后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8周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变化(P<0.05)。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组间比较:两组ODI评分在治疗前、第4周、第8周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ODI评分在第4周、第8周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变化(P<0.05)。结论:1.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显着的即刻止痛疗效,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相关评分,亦有着较好的远期疗效;2.苍龟探穴针法可显着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活动能力,且远期疗效较好。

王永佳[3](2021)在《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梳理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该领域的发展脉络,找到核心研究人物、研究团队及科研机构,总结发现该领域研究热点,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科研人员研究该领域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对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领域的期刊文献及硕博学位论文中,包括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统计,对该领域的作者合作关系、机构合作关系、受基金资助情况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寻找出该领域核心研究学者和活跃机构,总结该领域的不同研究主题。本研究主要应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三种方法。描述性系统分析:包括纳入文献的年份分布情况、基金资助情况,期刊文献的发表期刊分布情况及硕博学位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分布情况。共现分析:对期刊文献和硕博论文数据进行共现分析,包括作者、机构、关键词及硕博学位论文数据中的指导教师。聚类分析:通过对期刊文献及硕博学位论文数据中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发现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中各种研究主题,根据不同研究主题及关键词随时间的变化,了解该领域不同时间的研究热点,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结果:1.研究纳入期刊文献1951篇、硕博学位论文187篇,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相关论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所纳入的文献中大多数都没有资金支持,期刊文献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占比最高,为27篇,硕博学位论文中仅有9篇受到基金资助;纳入研究的文献中,期刊文献载文量前十的期刊中核心期刊仅有《针灸临床杂志》、《中国针灸》、《中国中医急症》,载文量最多的是《针灸临床杂志》,共载文101篇;授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硕博士学位最多的高校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达到60个。2.该领域研究地域分布广泛,研究机构间多内部机构或同地区间合作,少有跨地区机构合作。最主要研究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和东南地区。3.本研究领域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吴耀持。该研究领域中有多个研究团队,一部分研究团队有较大的合作网络,且合作网络都有核心作者,另一部分研究团队联系较松散,多由一篇论文联系。4.纳入期刊文献及硕博学位论文数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这些关键词涉及了疾病的中医治疗措施,例如针刀、温针灸、银质针、浮针等;疾病的西医治疗措施,例如胶原酶溶解、臭氧等;疾病的中医分型,例如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等;研究方法,例如临床疗效观察、系统评价等。结论:1.近年来该领域相关文献发文量持续增长,表明相关研究热度不减,具有较高研究价值。2.该研究领域基金申请成功项目不多,但国家级基金资助比例逐年增加,说明该领域研究逐渐受到国家重视。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吴耀持团队、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文远团队、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李伟团队和昆明市中医院管遵惠团队可能在未来几年引领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研究。4.针刺方向中针刀、针灸、电针可能为该领域研究热点,内热针、杵针、毫火针、拨针、揿针或为近五年新兴针刺方式;辅助针刺方向中推拿、牵引、中药治疗可能为该领域研究热点,蒙医、康复训练、放血、麦肯基疗法或为近五年新兴辅助针刺方式;夹脊穴、阿是穴为热点选穴,阿是穴、气海俞或为近五年新兴选穴;气滞血瘀型可能成为热点证型;数据包络分析或为近几年新兴研究方法。

何天傲[4](2021)在《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术后病人服用活血通脉汤加减后腰痛的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程度等问题。同时也为今后椎间孔镜术后的治疗提供了依据,发挥其在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方面的优势。方法:本文选取襄阳市中医院脊柱骨科在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间住院,按照国家中西医学诊断标准纳入临床研究,将128例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了活血通脉汤加减口服;两组术后均嘱卧床休息,指导功能锻炼。观察期为3个月,通过住院、治疗、术后访问等方式,记录病人手术前、手术后3天、一周、四周和手术后三个月的VAS、JOA及ODI的评分,使用Mac Nab标准来评价患者术后1个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在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三天各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术后1周、4周、3个月的各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JOA评分各随访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ODI评分在各随访点较对照组更低,结果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个月后随访两组的优良率,试验组82.81%,对照组62.5%,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两组治疗前后的结果的统计分析,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症状,而配合中药活血通脉汤加减后在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改善术后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周期上都显着优于对照组,因此活血通脉汤是椎间孔镜术后腰椎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向丽莉[5](2021)在《“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研究在“标本配穴”思想指导下,重灸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探索在“标本配穴”针灸法的指导下选取穴位,探讨重灸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期为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提供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的治疗方案,并拓展与本病及本研究方法相关的科学研究思路与方法。方法:将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入组的62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重灸组和针刺组。在患者入组时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辨别患者的证型。治疗时,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选取的主穴有腰夹脊、秩边、委中、承山、昆仑、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阿是穴;在根据患者证型添加配穴。毫针常规针刺,以秩边、环跳以针感沿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向下传导为佳,针刺时间为30分钟。重灸组完成针刺部分后,将3支艾条捆绑在一起同时点燃,置于肾俞、脾俞、环跳穴区域艾灸30分钟,每日1次。针刺组仅完成针刺部分,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休息2天后,再连续7天后观察治疗效果。针刺艾灸治疗均以患侧为主,若两侧疼痛则双侧治疗交替进行。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评分),在治疗后进行治疗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的评估。如实记录上述数据,在治疗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作出“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安全性与优效性评价。结果:1.脱失及基本情况: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共有62例患者进入研究组,最终完成整个研究治疗疗程的只有60例患者,重灸组脱失1例患者,针刺组脱失1例患者。最终重灸组有30例患者完成治疗,针刺组有30例患者完成治疗,共计60例患者的治疗数据纳入统计分析中,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VAS评分、ODI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比较重灸组与针刺组两组内数据相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灸结合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的疗效;两组组间数据相比较:重灸组在VAS评分降低优于针刺组(P<0.05),说明在针刺的基础上联合“标本配穴”重灸法更能够改善患者坐骨神经的最主要的疼痛状况。3.ODI评分对比重灸组与针刺组两组内数据相比较: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灸联合针刺法与常规刺法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方面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组治疗组组间数据相比较:重灸组在ODI评分改善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治疗(P<0.05),这说明重灸联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对不仅对患者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改善,对患者的日常活动、社会生活等方面有也有更好地促进作用。4.治疗满意度重灸组与针刺组两组患者对于治疗后的治疗满意度评分较好,但重灸组评分高于针刺组,且该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也从侧面反应出重灸组的治疗效果更佳。5.临床疗效比较重灸组治愈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100%,针刺组治愈3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重灸联合针刺治疗效果在总有效率上表现得较为优秀,有效率较高,治愈的人数也更多,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和常规针刺这两种方法都能治疗坐骨神经痛,且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的临床疗效较常规针刺法更好。(2)重灸组在VAS评分、ODI评分、患者满意度的数据比针刺组更好。表明“标本配穴”重灸组在患者症状的改善,日常活动、社会生活能力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提升方面都有更好的疗效。

肖宁安[6](2021)在《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大量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后溪穴、人中穴为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常用选穴,本研究以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观察后溪穴、人中穴干预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分析后溪穴与人中穴的镇痛效果差异,从而为针灸干预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选穴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后溪穴组和人中穴组,每组各30例。研究对象的中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骨伤科)》中有关“急性腰扭伤”的中医诊断标准和证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编制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有关“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具体治疗方法:后溪穴组患者采取站立位,穴区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选用规格为0.3mm×25mm毫针直刺后溪穴,深度为0.5寸,得气感为手掌甚至手臂酸胀麻木疼痛,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min,同时嘱患者左右旋转、侧屈,上下俯仰活动腰部,并根据自身承受程度逐渐扩大活动幅度,腰部自主活动5min后嘱患者取俯卧位,针刺腰阳关、大肠俞、肾俞、上髎、次髎、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min后出针。人中穴组患者先采取端坐位或站立位,头部轻微向后仰,穴区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选用规格为0.3mm×25mm毫针以45°角度朝鼻尖方向斜刺人中穴,深度为0.3-0.5寸,得气感为患者感鼻部酸胀麻木或眼睛湿润流泪,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min,随后患者腰部活动及腰部针刺操作方法同后溪穴组。以上两组均治疗1次。本研究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现实疼痛强度量表评分(PPI)和腰椎活动度评分(ROM)为观察指标。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VAS、PPI、ROM评分量表信息,治疗5分钟后VAS、PPI评分量表信息和治疗30分钟后VAS、PPI、ROM评分量表信息,记录并收集治疗前后的治疗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26.0,从而分析后溪穴与人中穴干预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差异。研究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PPI评分、ROM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后溪穴与人中穴对急性腰扭伤均有镇痛效果。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差值的比较,后溪穴组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差值与人中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后溪穴在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疼痛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人中穴。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后溪穴与人中穴对急性腰扭伤均有镇痛效果,且二者都能改善腰椎活动度。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差值的比较,后溪穴组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差值与人中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后溪穴在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疼痛和改善腰椎活动度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人中穴。6.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后溪穴组的愈显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3.3%;人中穴组的愈显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7%;后溪穴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人中穴组,说明后溪穴组的临床疗效优于人中穴组。结论:本研究表明,针刺后溪穴对急性腰扭伤的镇痛作用、改善腰椎活动度的效果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针刺人中穴,本研究为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选穴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陈梅[7](2020)在《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脐针结合普通针刺与单独使用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脐针作为附加针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针灸治疗中是否更具有优越性,为脐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00例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脐针结合普通针刺)50例,对照组(普通针刺)50例。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JOA(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表、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MPQ)、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QOL-BREF)评估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不同时间点所得的量表评分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86例受试者完成了整个实验。对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两组的JOA评定表、MPQ、WHQOL-BREF评分进行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组间具有可比性。将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定表、MPQ、WHQOL-BREF的评分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治疗1周及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JOA评分和MPQ得分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对比两组JOA评分差异,可以看出治疗组起效较快。在MPQ评分中,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对比也具有明显优势。在WHQOL-BREF各领域评分中,治疗组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整体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治疗该病均显示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分析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86.36%,对照组显效率为64.2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脐针结合普通针刺组较对照组在显效率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脐针结合普通针刺和普通针刺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和腰部活动能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两者均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2.脐针结合普通针刺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效果明显,在改善功能活动及生存质量方面起效较普通针刺快。3.脐针选穴较少,疼痛度小,患者易接受,操作相对简便,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王薪景,郁小红,黄峰,罗仙忠,龚燕[8](2020)在《针刺结合火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火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疗养三区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6),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56%(34/45)(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M-JOA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白介素-6 (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7%(9/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9](2020)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以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口服通痹灵片为对照组,观察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为中医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提供临床证据,有利于中医药疗法在中泰两国乃至国际的推广与传播。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采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对照2组采用督脉排针法,对照3组采用口服通痹灵片,疗程均为4周,共28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AS患者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等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2.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方差分析(正态性分布)或秩和检验(非正态性分布),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自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风湿科、泰国那空拉差是玛府直辖县呵叻大学附属荫达宁中医诊所符合标准的AS患者共132例,其中共脱落9例,有效病例为123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2例,对照3组30例。2.基线4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脊柱痛VAS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BASFI评分、BASDAI评分、BASMI评分、ASQo L、等指标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4组均未出现临床痊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2组显效0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8%。对照3组显效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4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1)红细胞沉降率(ESR)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ESR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C反应蛋白(CRP)方面,组内比较,4组CRP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之间,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对比,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TNF-α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2组、对照3组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1)在脊柱痛VAS评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6.AS相关量表评分方面(1)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测量学指数(BASMI)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对比,在缓解关节肿胀程度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中,督脉排针能有效改善炎症指标ESR、CRP、TNF-α,其中对降低ESR水平疗效更为显着;可缓解脊柱及关节等躯体疼痛;能改善活动功能障碍。2.通痹灵片口服能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活动功能障碍,且能有效缓解脊柱疼痛,但单纯口服通痹灵片对缓解躯体疼痛效果不明显。3.常规针刺在治疗AS中,针刺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但与督脉排针相比,督脉排针法对降低ESR更明显,常规针刺对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障碍疗效不显着。综上所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改善AS患者活动功能;较单一疗法疗效更显着,能整体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该疗法操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性广,患者经济负担小,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更有效地控制疾病进程、改善AS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张黎[10](2020)在《“强肾通督”穴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强肾通督”穴组与普通针刺两种治疗方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差异进行对比,对“强肾通督”穴组的疗效进行分析,丰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操作提供科学性依据。方法:按照单盲、随机、对照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3人,治疗组采用“强肾通督”穴组,对照组使用普通针刺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日1次,10天为1疗程)。以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分)为主要指标,以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次要指标,对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治疗前JOA、VAS评分表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满疗程治疗结束后,JOA、VAS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在改善JOA和VAS评分方面有效;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评分量表进行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对照组治疗同样有效;3.组间比较:疗程结束后,就观察组与对照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疗效对比:观察组疗程结束后,痊愈9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满疗程治疗后,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0.00%。两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强肾通督”穴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着,对照组普通针刺同样有疗效,但是与观察组相比疗效较弱,因此,“强肾通督”穴组可以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LDH的治疗,为LDH患者带来又一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早日摆脱病痛,尽快恢复健康。

二、火针治疗腰腿痛600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针治疗腰腿痛60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治疗腰痛的思路与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认识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苍龟探穴针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案
    3 干预方法
    4 临床疗效评定
    5 技术路线图
    6 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3)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近年来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
    综述二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临床资料
        3.1 西医诊断依据
        3.2 中医诊断标准:
    二、研究方法
        1.分组
        2.实验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统计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统计
    2、基线治疗对比
    3、疗效对比及分析
        3.1 术前指标
        3.2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治疗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比较
    4、两组患者安全性观察
第三章 讨论
    一、西医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流行病学资料
        2、病因及发病机制
        3、西医的治疗及风险
        4、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椎间孔镜术后康复不佳的原因
        5、现代医学椎间孔镜术后的治疗
    二、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病名
        2、病因病机
        3、中医药对腰痛的治疗
        4、椎间孔镜术后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三、孔镜术后中医药治疗的意义
    四、活血通脉汤加减组方及方义分析
    五、疗效分析与结论
结语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研究进展
    1.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3.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VAS疼痛分级
    附录2 JOA评分表
    附录3
    附录4
致谢

(5)“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信息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操作器材
        2.3 研究方法
        2.4 注意事项及处理
        2.5 观察指标
        2.6 安全性评价
        2.7 技术路线图
        2.8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治疗前基本情况
        1.1 一般情况
        1.2 治疗前VAS评分、ODI评分对比
    2 研究结果比较
        2.1 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2.3 治疗前后ODI评分对比
        2.4 患者治疗满意度
        2.5 临床疗效
    3.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1.1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症状的认识
        1.3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2.1 坐骨神经及相关解剖结构
        2.2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2.3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病因的认识
        2.4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3 标本配穴
        3.1 “标本配穴”思想
        3.2 “标本配穴”针灸法的穴位选择
        3.3 “标本配穴”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位选择
        3.4 “标本配穴”针灸法的基础研究
    4 艾灸与重灸
        4.1 艾灸
        4.2 重灸
    5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的选穴
    6 问题与展望
        6.1 存在问题
        6.2 研究展望
    7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综述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ODI评分)
    附录3: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6)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2.观察方法
    2.1 选穴和定位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资料整理与统计
3.研究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2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3.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4 结论
4.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4.2 现代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4.3 中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4.4 后溪穴选穴依据
    4.5 人中穴选穴依据
    4.6 腰部腧穴选穴依据
    4.7 针刺镇痛的机理探讨和分析
    4.8 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机理探讨
    4.9 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机理探讨
    5.0 运动针法的镇痛机理
    5.1 后溪穴优于人中穴的差异分析
    5.2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7)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概念及命名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三、病因病机
        四、诊断标准
        五、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一、关于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
        四、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第三节 脐针疗法及其应用现状
        一、脐针疗法的创立
        二、脐针疗法的应用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三、临床随机方案的实施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第一节 本研究治疗中脐针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病理机制
    第三节 穴位的选择依据
    第四节 研究结果的分析
    第五节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针刺结合火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定标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VAS评分、M-JOA评分比较
    2.3 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9)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定义
        1.1.2 流行病学
        1.1.3 自然病程
        1.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1.1.5 病理变化
        1.1.6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1.1.7 诊断标准
        1.1.8 活动性评价
        1.1.9 西医治疗
    1.2 中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2.1 病因病机
        1.2.2 现代中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2.3 辨证论治
        1.2.4 中医药疗法
    1.3 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研究依据
        1.3.1 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机理研究
        1.3.2 督脉排针刺法的选择依据
        1.3.3 通痹灵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
        1.3.4 针药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1.4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标准
        2.2.6 脱落标准
    2.3 分组方法
        2.3.1 样本量
        2.3.2 随机化
        2.3.3 对照
        2.3.4 盲法
    2.4 治疗方案
        2.4.1 治疗耗材
        2.4.2 治疗组(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组)
        2.4.3 对照1 组(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组)
        2.4.4 对照2 组(督脉排针法组)
        2.4.5 对照3 组(通痹灵片组)
        2.4.6 疗程
    2.5 异常情况预防方法
    2.6 观察指标
    2.7 观察时间
    2.8 不良事件及处理
        2.8.1 针刺不良事件及处理
        2.8.2 药物不良事件及处理
    2.9 疗效评价标准
    2.10 统计学分析方法
    2.11 临床研究的流程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情况
    3.2 一般资料分析
    3.3 实验室检查指标
        3.3.1 治疗前检查指标基线比较
        3.3.2 血沉
        3.3.3 C反应蛋白
        3.3.4 肿瘤坏死因子-α
    3.4 中医证候积分
    3.5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
        3.5.1 治疗前评分基线比较
        3.5.2 脊柱痛VAS评分
        3.5.3 病人总体评价
    3.6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功能指数、测量学指数
        3.6.1 治疗前评分指数基线比较
        3.6.2 疾病活动性指数
        3.6.3 功能指数
        3.6.4 测量学指数
    3.7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3.8 临床疗效评价
    3.9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强直性脊柱炎旳病因病机
    4.2 督脉排针法的规律及治疗作用
        4.2.1 督脉排针法学术背景简介
        4.2.2 学术内涵
    4.3 通痹灵片的组方、配伍规律及治疗作用
        4.3.1 通痹灵片的方义
        4.3.2 药对配伍
    4.4 结局指标选择
        4.4.1 实验室检查指标选择
        4.4.2 量表选择
    4.5 结果分析
        4.5.1 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
        4.5.2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
        4.5.3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方面
        4.5.4 AS相关量表指标方面
    4.6 结果讨论
    4.7 研究的创新性
    4.8 不足与展望
    4.9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10)“强肾通督”穴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JOA评分表
    附录 B: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附录 C: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火针治疗腰腿痛600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毫火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临床疗效观察[D]. 张梦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耿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图谱分析[D]. 王永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4]活血通脉汤加减配合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天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向丽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D]. 肖宁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脐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 陈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8]针刺结合火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 王薪景,郁小红,黄峰,罗仙忠,龚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17)
  • [9]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D].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10]“强肾通督”穴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张黎.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火针治疗腰腿痛600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