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业发展战略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覃丽[1](2019)在《茶旅融合发展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大湘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健康潮流、体验经济、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社会新动态接踵而至,中国茶产业在时代变革与政策推进下,正在加速实现由内而外的自我突破与革新。纵向上来看,中国茶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蔓延的趋势更加明显,传统茶产业的产业链正在不断更新延伸。横向维度上,茶叶产业正在尝试与其他行业领域进行跨界融合,积极拓宽现有产业面,茶产业业态由单一迈向多元。茶文化旅游则是该背景下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实践,它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茶叶市场转型、拉动茶叶产品消费、转化茶文化美学教育功能和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意义深远。本文以湖南传统优质茶产区——大湘西地区为研究对象,依照理论研究、实证运用、战略策划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合理选用文献研究、调研考察、内容分析、专家征询等多种方法,总结提升茶旅融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创新茶旅融合发展可行性问题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并以大湘西地区为实证进行应用研究,以体系运用的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大湘西地区茶旅融合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思路。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梳理研究,包括了以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一章和以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为中心内容的第二章。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为理论升华研究,该部分创新性地提出茶主题价值链的概念与系统构成;在茶主题价值链视角下探究茶旅融合的动力机制(“六六契合”动力机制),并对应提出两条融合路径(旅游六要素导向路径与茶主题价值链导向路径)和四项融合策略(多维度、客观性、差异化、创意化);深度挖掘茶主题价值链中的旅游价值,分析提出四种价值运用方向(高度参与的生产型茶旅产品开发、康养娱乐的休闲型茶旅产品开发、活化互动的科普型茶旅产品开发、软硬兼施的创意型茶旅产品开发);基于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评价体系的模型启发和茶旅融合动力机制的理论指导,构建出两种茶旅融合模式下的茶旅融合发展可行性评价体系。第三部分(第六章)是基于第二部分内容展开的实证运用与策略研究,将构建的评价体系工具化,以大湘西代表地区的考察情况为评价材料,对大湘西各调研地茶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打分。再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发展问题,确立大湘西地区茶旅融合发展的“点-线-面”三步走整体思路,提出打造“武陵-雪峰”茶旅生态经济区的规划构想,构建“6主干+5支线”的发展布局,并针对推进过程给出实施意见。第四部分(第七章)总结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茶文化旅游的四个研究趋势:研究内容从宽泛性质研究走向深度提质研究;研究尺域由个性研究趋向共性研究;研究方法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研究视角从单一视角走向多维视角。
秦学[2](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鲁华[3](2019)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三江源生态系统的保障与维护在全国甚至全球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试点建设,需要将美丽乡村与休闲旅游充分结合,将乡村与牧区相连接,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融合,将三江源国家公园打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江河源型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本研究在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初步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和SWOT分析法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由于国家公园旅游的发展取向尚未明确,论文在制度框架约束内,突出生态保护和地方特色,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构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构建模式及要素进行评价,得出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生态旅游探索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生态旅游+教育模式,优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结合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提出促进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为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蒲利利[4](2015)在《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敦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独具特色的文化成为其旅游发展的典型文化吸引物。外部政策的支持和敦煌自身发展的需求,敦煌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对敦煌文化生态的承载力和存续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传统敦煌文化的保护是从相对孤立的文化单体进行保护,敦煌文化在面临环境承载力和存续力挑战之际,需要对敦煌文化依存的整体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实现对敦煌文化的活态传承。文章从文化部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概念、建设意义等方面出发,对敦煌文化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的保护研究。首先通过分析敦煌文化生态系统,提出敦煌文化生态脆弱性、价值性、多样性、传承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其次分析旅游是文化活态传承的实现方式,通过敦煌旅游实现敦煌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历史魅力的再现;再次对敦煌文化生态保护“四共”——文化生态与文化原真性“共融”、文化生态与博物馆数字化“共通”、文化生态与本土居民“共赢”、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承载体“共现”的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敦煌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即充分发挥敦煌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传承创新发展的手段实现敦煌文化活态传承和敦煌文化生态的优化和提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鸣沙山·月牙泉文化生态优化、莫高窟文化生态优化等工程提升核心景区的文化内涵;通过玉门关——阳关遗址、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悬泉置遗址的文化生态提升工程实现敦煌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最终实现敦煌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历史魅力的再现,促进敦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统丝绸之路上人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流发展中形成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新时代下随着丝绸之路上出现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分流发展,对传统的敦煌文化和其生存的环境提出了考验。旅游做为人流、物流、信息流合流发展的时代承担者和主要载体,成为敦煌文化活态传承实现的重要方式,敦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敦煌文化的活态传承及其生存环境的稳定发展。
肖林林[5](2016)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正当其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不仅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延伸,同时也是保障我国国家安全、地区稳定以及经济发展重要的政策。而新疆身处欧亚板块中心区位,同时也是我国向西发展的重要路径节点,新疆如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真正将资源优势、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事关紧要。基于此,本文以新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做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开放型经济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归纳、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新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践经验以及对新疆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障碍进行分析,在国家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研究背景、意义和文献综述等,对相关的理论背景进行总结性的综述;第二部分,对着重对开放性经济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进行解读;第三部分,通过数据分析新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对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为下文指明方向;第四部分,介绍国内外典型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经验,有针对性的为新疆发展提供借鉴;第五部分,针对上述分析,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的政策背景,对新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战略给予对策和建议。
徐汉滨[6](2017)在《中国印尼海洋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合作是中国发展和强盛的必经之路,随着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海洋合作迅速引发了沿路各国的强烈共鸣。印尼作为首倡国之一,也作为东南亚地区海洋大国,迅速响应并积极寻求合作。2015年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与印尼佐科总统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一致确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全球海洋支点”构想高度契合,两国应携手打造“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印尼重振海洋强国战略之间大有契合之处的背景下,中国印尼两国有望再次“相会”于海上。印尼作为沿线重点国家,其战略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中国与印尼在海洋资源合作开发、海上互联互通投资建设合作、国际运输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对接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因此,研究中国印尼海洋合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当前的紧迫任务,应当细致分析中国与印尼海洋合作与对接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因素和根本原因,从而找出破解制约因素的方法。本文除导论部分外,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印尼“全球海洋战略支点”的基本内涵进行概述,并论述两国进行海洋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主要阐述我国与印尼在进行海洋合作进程中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和方面,具体归纳两国海洋合作的主要内容,探寻两国合作的基本途径,并对两国海洋合作已取得的成就进行较为细致的总结。再次,主要从海洋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探讨我国与印尼在现阶段进行海洋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滞缓因素,并对滞缓两国海洋合作步伐的主要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针对我国与印尼在海洋合作进程中所产生的阻滞因素,提出与之相应的加强两国海洋合作的对策和建议:加强两国政府间来往,加强沟通对话机制建设,拓宽资金募集渠道,提升开发技术,促进两国旅游、人文和科技教育交流,以逐步化解两国海洋合作的各种困境,从而达到两国海洋合作的应有目标。
赵建彤[7](2014)在《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六朝古都和当代中国的首都,北京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近年来,北京旅游持续升温,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屡创新高,旅游市场空前繁荣。旅游业正在成为推动北京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引擎。北京旅游中显现出的空间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发展对于空间优化的要求愈加迫切。旅游是一种人们以愉悦为主要目的、通过旅行离开惯常环境,并在目的地作短时间停留的活动。作为旅游的空间载体,旅游空间是旅游活动的存在形式。当代北京旅游空间承载了游客多种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总和。对于每年接待游客数以亿计的当代北京来说,旅游空间的研究既是优化旅游体验、提高城市吸引力的基础,也是考量北京城市空间整体面貌的一个重要切片。本文立足北京,聚焦当代,以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旅游学理论为主要依据,针对旅游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提出部分优化策略和发展建议。在明确旅游、旅游空间等概念的基础上,论文进行了北京旅游空间的层级解析,将研究内容划分为旅游空间要素结构、旅游空间愉悦品质和旅游空间基础支撑三个方面,并通过对北京旅游整体面貌的梳理,归纳出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的三方面主要问题:要素结构失衡、愉悦品质不高和基础支撑乏力。在主体部分中,论文以空间问题为先导,在城市尺度结合旅游系统观念,在游客尺度结合主体行为,将研究划分为九项具体内容,从空间的突出特征、布局规律、具体类型、现状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和探讨,并借鉴国外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提出部分优化构想。最后,论文通过对于北京旅游空间发展的优势与挑战的总结,提出了北京旅游空间的部分发展建议,对北京建设“世界旅游之都”的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展望。本文是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的一次基础的探索性研究。论文尝试通过对于北京旅游空间的整体梳理,从旅游学视角探寻北京这样综合性、超大规模城市空间的整体发展脉络,并期望对正在进行的北京城市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有所帮助。相信未来持续、深入和扩展的旅游空间研究将在北京优化城市结构、提升空间品质、强化基础设施以及促进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多个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潘富玲[8](2019)在《以大三亚为战略支点的“南海国际旅游圈”构建设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的崛起已成为发展岛屿经济之共同愿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旅游合作显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在这种背景下,南海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构想应运而生。“南海国际旅游圈”的建设不仅是中国睦邻外交和“走出去”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和南海边境加深发展的需要。南海区域国家主要包括中国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等东盟八个成员国,该区域的国际旅游合作成为必然。以大三亚为战略支点的“南海国际旅游圈”建设构想,可以强力推进对南海周边邻国或地区旅游经济合作发展、国家地缘政治格局和地缘经济利益的相关性的理论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本文借助区域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借鉴国内外国际旅游圈发展的经验,对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的相关概念、历史背景及重大意义进行论述,并对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大三亚无论在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都具有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的可行性。本论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相关概念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界定大三亚和南海区域的基本范围和界定“南海国际旅游圈”等的基本概念,阐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相关知识点,为以大三亚为战略支点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南海国际旅游圈”的历史背景进行阐述,总结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的重大意义,同时对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进行SWOT分析,指出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的价值所在。第三部分是对“南海国际旅游圈”的构建框架进行设想。把以大三亚为战略支点建设“南海国际旅游圈”可能性的设想规划出来。第四部分是研究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的基本策略,为本文以大三亚为战略支点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的进一步实现提供战略思想。第五部分是对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的效益进行分析及展望远景目标。以期为南海区域旅游发展研究做出些许贡献。
郭静[9](2017)在《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转型,我国的旅游业模式也由单纯的“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过渡。2016年2月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第一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恩施州跻身其中并排在湖北省创建单位的首位。为此,梳理恩施州旅游业发展现状,探索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路径,实现恩施州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湖北省旅游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揽,以全域旅游的战略构想和战略体系为指导,以促进全域旅游“转型升级—绿色繁荣—和谐发展”为目标,最终把恩施州建设成为国家级优秀全域旅游示范区。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全域旅游研究的文献,并进行了述评。其次,在对区域旅游和全域旅游概念进行界定后,也对指导本研究的旅游产业集群理论、流量经济理论和旅游消费行为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结合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行了分析。第三,对恩施州全域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其旅游效益有所提高、旅游形象持续提升、配套设施有所改善,但同时也存在着旅游规划体系不系统、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不足。第四,提出了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构想,包括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建设原则和战略体系构建,第五,根据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战略构想,创新性探索出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五大战略路径,最后,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刘佳劼[10](2016)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家和地区之间都在利用地缘优势加强彼此合作。随着边境地区地缘优势地位的日益凸显,生产布局也逐渐向边境地区转移。当前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正在稳步推进,为沿边地区的开发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显然,边境口岸已成为沿边地区与邻国交流合作的特殊节点。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部门较多的综合性产业。当前,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彰显出的“亲诚惠容、和平发展”的理念使得东北亚地区旅游环境改善、区域合作日益紧密,无形中促进了东北地区边境旅游业的发展,为围绕东北边境地区开展口岸旅游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本文在概述“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对“一带一路”战略下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背景进行了细致分析,确立了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最终对本区域内口岸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以下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涉及的口岸、口岸城市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阐述了与本文相关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点轴开发理论等五大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这五大理论在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业发展中的指导意义。第二部分,在细致介绍“一带一路”战略概况内容后,确立本文所研究区域的范围,并宏观分析了该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文化条件,在此基础上继续论述了本区域旅游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下本区域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三部分,主要对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资源进行详尽分析。其中包括庄重肃穆的国门、界碑旅游资源,拥有悠久边境贸易发展史的边贸旅游资源,界江、界湖、界河旅游资源,与内陆腹地构成的对边境口岸资源支撑的类型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以及以民俗、文化等为主的跨境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等等。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主要从本区域旅游业发展速度及地位、旅游客源市场现状、旅游结构类型特点、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业发展现状。同时,剖析了本区域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口岸旅游发展缺乏协调机制与联动机制;旅游消费低,旅游产品供给单一;抗经济危机风险性不强;口岸跨国旅游合作存在一定难度等。第五部分,主要对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业未来发展提出策略。本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章节,在综合前文内容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本区域旅游业发展对策。包括编制统一的旅游规划;完善口岸主题旅游产品的开发;加强道路联通,形成贯穿东北亚地区的交通网络体系;构建本区域“六区—五带—四中心”的空间布局战略;加强政策沟通,构建新的跨境旅游合作模式,等等。最终,为在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北边境口岸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旅游业发展战略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业发展战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茶旅融合发展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大湘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部需求背景 |
1.1.2 内部发展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创新意义 |
1.2.2 实践指导意义 |
1.2.3 宏观战略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茶旅融合研究概述 |
1.3.2 国内茶旅融合研究概述 |
1.3.3 茶旅融合研究进展及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茶旅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茶产业与旅游业 |
2.1.1 旅游产业内涵与特点 |
2.1.2 茶产业内涵与特点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旅游六要素 |
2.2.2 茶旅融合 |
2.2.3 茶文化旅游 |
2.3 基础理论 |
2.3.1 产业融合理论 |
2.3.2 体验经济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茶主题价值的挖掘与茶主题价值链研究 |
3.1 茶主题价值链的形成基础 |
3.2 茶主题价值链 |
3.2.1 茶主题价值链的含义 |
3.2.2 茶主题价值链的系统构成 |
第四章 茶旅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4.1 茶主题价值链视角下的茶旅融合动力机制研究 |
4.2 “六六契合”动力机制下的茶旅融合路径思考 |
4.2.1 旅游六要素导向路径 |
4.2.2 茶主题价值链导向路径 |
4.3 茶旅融合的战略选择 |
4.3.1 多维度战略 |
4.3.2 客观性战略 |
4.3.3 差异化战略 |
4.3.4 创意化战略 |
4.4 茶主题价值链中旅游价值的挖掘与运用 |
4.4.1 高度参与的生产型茶旅产品开发 |
4.4.2 康养娱乐的休闲型茶旅产品开发 |
4.4.3 活化互动的科普型茶旅产品开发 |
4.4.4 软硬兼施的创意型茶旅产品开发 |
第五章 茶旅融合发展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意义 |
5.2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1 科学客观性原则 |
5.2.2 针对代表性原则 |
5.2.3 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原则 |
5.3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基础 |
5.3.1 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评价体系 |
5.3.2 产业融合理论与“六六契合”机制 |
5.4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5.5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步骤 |
5.5.1 选取评价维度,建立维度层 |
5.5.2 延伸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的假设结构模型 |
5.5.3 征询专家意见,修正评价体系的结构模型 |
5.5.4 确定分值与权重 |
5.6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准入标准 |
第六章 大湘西茶旅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与策略研究 |
6.1 大湘西地区 |
6.1.1 大湘西概况 |
6.1.2 大湘西地区的茶产业 |
6.1.3 大湘西地区的旅游业 |
6.2 大湘西茶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评价与分析 |
6.3 大湘西茶旅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与建议 |
6.3.1 策略选择 |
6.3.2 路径安排 |
6.3.3 实施建议 |
6.3.4 推进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创新 |
7.2.2 不足 |
7.3 展望 |
7.3.1 研究内容:宽泛性质研究走向深度提质研究 |
7.3.2 研究尺域:个性研究趋向共性研究 |
7.3.3 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 |
7.3.4 研究视角:单一视角走向多维视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
(2)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3)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特色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旅游的起源及概念 |
2.1.2 大众旅游的起源及概念 |
2.2 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对比分析 |
2.3 影响生态旅游的发展因素 |
2.3.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2.3.2 决策指向性与开发指向性 |
2.3.3 社区居民态度 |
2.3.4 旅游理念的转变和更新 |
2.4 相关理论 |
2.4.1 人与自然协调论 |
2.4.2 生态美理论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3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3.1 三江源国家公园简介 |
3.2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
3.2.1 黄河源园区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
3.2.2 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
3.2.3 澜沧江源园区生态旅游资源概述 |
3.3 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
3.4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3.4.1 黄河源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3.4.2 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3.4.3 澜沧江源园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3.5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
3.5.1 优势分析 |
3.5.2 劣势分析 |
3.5.3 发展机遇 |
3.5.4 潜在威胁 |
第4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构想 |
4.1 生态旅游+教育,生态求知之旅 |
4.2 生态旅游+文化,民俗体验之旅 |
4.3 生态旅游+体育,科考探险之旅 |
第5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及要素评价 |
5.1 评价方法及指标选取 |
5.2 构建发展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
5.3 发展模式及要素的评价分析 |
5.4 发展模式及要素的评价结果 |
第6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
6.1 强化生态教育引导,推进生态文明 |
6.2 持续健全法律法规,做好制度保障 |
6.3 强化基础配套服务,健全监管机制 |
6.4 注重民族文化保护,促进社区参与 |
6.5 引进专业管理团队,培育人才队伍 |
6.6 充分发掘媒体优势,增强宣传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调查问卷(村民) |
附录B 关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4)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敦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文化生态学概念及研究现状 |
(二)敦煌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敦煌文化生态的特征分析 |
一、脆弱性 |
二、价值性 |
三、多样性 |
四、传承性 |
五、延续性 |
第二章 旅游驱动敦煌文化生态的优化和提升 |
一、敦煌文化与敦煌旅游的融合发展 |
(一)敦煌文化是敦煌旅游的灵魂 |
(二)敦煌旅游是敦煌文化活态传承的实现方式 |
二、敦煌文化生态优化和提升的需求 |
(一)敦煌文化生态优化的需求 |
(二)敦煌文化生态提升的需求 |
三、敦煌文化生态优化和提升的实现 |
(一)商贸——传统敦煌文化传播的载体 |
(二)旅游——现代敦煌文化传播的载体 |
第三章 文化生态促进敦煌旅游的转型升级 |
一、文化生态与文化原真性“共融”的路径选择 |
(一)原真性的发展 |
(二)文化内涵的提升 |
(三)空间布局的优化 |
二、文化生态与博物馆数字化“共通”的路径选择 |
(一)深度挖掘文化元素与合理利用融合的发展 |
(二)博物馆外观设计与内容设计相匹配的发展 |
三、文化生态与本土居民“共赢”的路径选择 |
(一)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
(二)“本土培育”手段的应用 |
(三)社区居民参与的发展 |
四、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承载体“共现”的路径选择 |
(一)“驿站文化”主题元素应用 |
(二)“新载体”传承手段使用 |
第四章 敦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
一、敦煌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一)旅游市场主体的转变 |
(二)核心景区(点)旅游人数过度集中 |
(三)其它景区(点)吸引力有待提高 |
(四)生态文明建设吸引力不断提高 |
二、优化空间布局,保障敦煌旅游可持续发展 |
(一)发展思路 |
(二)优化空间布局 |
三、文化内涵呈现,优化提升敦煌文化生态 |
(一)提升核心景区文化内涵的项目策划 |
(二)优化敦煌文化生态的旅游项目策划 |
第五章 活态传承——再现敦煌历史文化魅力 |
一、旅游实现敦煌文化的活态传承 |
二、科技实现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体验 |
三、丝路实现商业文化的延续与体验 |
四、动静实现边塞文化的传承与体验 |
五、融合实现绿洲文化的活化与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开放型经济理论研究 |
二、新疆开放型经济研究综述 |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构筑中国开放新格局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
第一节 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和新要求 |
一、开放型经济的内涵 |
二、新时期开放型经济的新要求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概况 |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背景 |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与空间范围 |
第三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战略意义 |
一、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全新开放理念的体现 |
二、有利于拓展国际政治、经济合作新空间 |
三、有利于推进开放性区域合作架构 |
四、有助于构筑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
第二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开放型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 |
第一节 新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现状 |
一、新疆开放型经济纵向发展情况 |
二、新疆开放型经济横向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新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 |
一、新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竞争优势 |
二、新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竞争劣势 |
第三节 新疆发展开放型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新疆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机遇 |
二、新疆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实践经验 |
第一节 国外典型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实践 |
一、发达国家的典型案例:芝加哥——美国中西部金融中心 |
二、发展中国家成功案例:班加罗尔——印度硅谷 |
第二节 国内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实践与启示 |
一、沿海地区的典型案例:长江三角洲 |
二、内陆地区的典型案例:重庆 |
第三节 国内外开放型经济实践研究的经验启示 |
一、抓住机遇,谋求快速发展 |
二、结合自身,找准定位 |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四、打造功能完整的基础设施体系 |
五、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 |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战略 |
第一节 明确战略定位,制定倾斜的核心区发展战略 |
一、明确新疆东连西出的战略枢纽地位 |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 |
第二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 |
一、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硬环境 |
二、增加政策支持,优化开放发展环境 |
第三节 构建和谐的地缘政治关系,扩大主动开放领域 |
一、巩固和拓展国内和周边国家市场 |
二、促进经济发展,构筑和谐民族关系 |
第四节 培育开放型经济产业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利用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
二、抓住机遇,承接产业转移 |
三、扩大开放,发展现代服务业 |
四、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印尼海洋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的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四) 基本概念界定 |
1. 中国“21世纪海上新丝绸之路” |
2. 印尼“全球海洋战略支点” |
3. 海洋合作 |
(五)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点 |
二、中印尼海洋战略简介及海洋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一) 中国“21世纪海上新丝绸之路”和印尼海洋战略概述 |
1. 中国“21世纪海上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基本内容 |
2. 印尼“全球海洋战略支点”的基本内容 |
(二) 中印尼海洋合作的必要性 |
1. 一国之力难以相济的必然要求 |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
3、两国互利共赢的必然要求 |
(三) 中印尼海洋合作的可能性 |
1. 较强互依性使合作成为可能 |
2. 广阔合作空间使合作成为可能 |
3. 两国的海洋战略高度契合使合作成为可能 |
三、中印尼海洋合作的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主要成就 |
(一) 中印尼海洋合作的主要内容 |
1. 海洋资源开发方面的合作 |
2. 海上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 |
3. 相关的陆上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 |
4. 海洋旅游业方面的合作 |
(二) 中印尼海洋合作的基本途径 |
1. 政府间的对话沟通是做好合作顶层设计的根本途径 |
2. 完善与制定海洋合作的机制和政策是重要保障途径 |
3. 海上合作基金和“一湾链七国”是合作的领航途径 |
4. 加强人文交流是促进两国海洋合作的辅助途径 |
(三) 中印尼海洋合作的主要成就 |
1. 海洋能源作为合作的“新发动机”取得显着成就 |
2. 海上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合作的成就 |
3. 陆上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合作的成就 |
4. 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业等方面合作的成就 |
四、中印尼海洋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 中印尼海洋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 印尼国内对华不友好风气的存在影响两国合作 |
2. 海上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步履蹒跚 |
3. 海洋油气、渔业等资源的开发存在诸多困难 |
4. 南中国海纷争也是干扰合作的一个突出问题 |
(二) 中印尼海洋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印尼国内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是影响合作的主要原因 |
2. 印尼经济萎靡是互联互通建设步履蹒跚的关键原因 |
3. 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是海洋资源开发困难的重要原因 |
4. 美国等域外力量介入也是阻碍合作的重要原因 |
五、加强中印尼海洋合作的对策建议 |
(一) 加强两国海洋合作沟通对话及其机制建设 |
1. 加强两国政府间往来与沟通以促进合作 |
2. 完善中印尼海洋战略合作的相关对话机制 |
(二) 拓宽资金募集渠道破除互联互通建设步履蹒跚局面 |
1. 想方设法破除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局 |
2. 提升开发技术破除海洋资源开发中的诸多困境 |
3. 进一步拓宽合作融资渠道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
(三) 加强两国旅游、人文和科技教育交流促进两国海洋合作 |
1. 加强两国人文旅游和社会交流促进两国海洋合作 |
2. 加强科技教育交流合作打造两国海洋合作的新增长点 |
(四) 妥善解决好南中国海争端以维护两国海洋合作的持续稳定 |
1. 双方要以海洋合作为大局加强沟通管控好分歧 |
2. 两国要充分利用相关协议和机制来和平解决争端 |
3. 消除“中国威胁论”的误解以巩固与加强合作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7)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旅游热潮与旅游空间 |
1.1 缘起背景 |
1.1.1 旅游热潮 |
1.1.2 选题提出 |
1.1.3 研究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旅游学基础理论及专项研究 |
1.2.2 旅游空间相关研究 |
1.2.3 国外城市旅游发展状况借鉴 |
1.2.4 北京旅游及北京城市空间研究 |
1.3 概念界定 |
1.3.1 旅游 |
1.3.2 旅游空间 |
1.3.3 旅游空间的层级 |
1.3.4 旅游空间的结构形态 |
1.4 研究架构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北京旅游空间综述 |
2.1 历史演变 |
2.1.1 整体布局初显 |
2.1.2 旅游产业雏形 |
2.1.3 旅游走向大众化 |
2.1.4 30 年的百年历程 |
2.2 市场现状 |
2.2.1 年接待两亿游客 |
2.2.2 入境游正在下滑 |
2.2.3 来京游持续高温 |
2.2.4 本地游发展迅猛 |
2.3 三大问题 |
2.3.1 要素结构失衡 |
2.3.2 愉悦品质不高 |
2.3.3 基础支撑乏力 |
上篇 旅游空间要素结构 |
第3章 旅游资源布局 |
3.1 空间总览 |
3.1.1 旅游引力之源 |
3.1.2 均布但不均衡 |
3.1.3 资源本质与类型划分 |
3.1.4 资源失衡,矛盾凸显 |
3.2 历史资源热点聚集 |
3.2.1 遗产型“一核一带” |
3.2.2 文化型“一心四区” |
3.3 自然资源南北差异 |
3.3.1 从“北山北水”到“北山南水” |
3.3.2 从“北多南少”到“乡村环绕” |
3.4 商业资源中心聚拢 |
3.4.1 购物型城区密布 |
3.4.2 娱乐型向外扩展 |
3.5 北京旧城旅游资源“一带两环”吸引力结构构想 |
3.5.1 巴黎文化旅游轴线之鉴 |
3.5.2 布局现状与优化可能 |
3.5.3 “一带两环” |
3.6 小结 |
第4章 游客行为特征 |
4.1 空间总览 |
4.1.1 市场需求表征 |
4.1.2 波形出游时段 |
4.1.3 行为属性与类型划分 |
4.1.4 行为单一,缺乏引导 |
4.2 时空分布季相明显 |
4.2.1 踏青游部分重叠 |
4.2.2 暑假游半径不同 |
4.2.3 红叶游主动分流 |
4.2.4 冰雪游布局松散 |
4.3 动机花费特点各异 |
4.3.1 出游动机观光为主 |
4.3.2 停留时间四天左右 |
4.3.3 花费构成差异较大 |
4.4 行为过程数据不足 |
4.4.1 行前决策的网络风向标 |
4.4.2 现场体验缺乏统计 |
4.4.3 评价机制正在跟进 |
4.5 北京游客行为“节事引导”构想 |
4.5.1 世界城市节事布局之鉴 |
4.5.2 时段集中,缺少品牌 |
4.5.3 “节事引导” |
4.6 小结 |
第5章 旅游产品体系 |
5.1 空间总览 |
5.1.1 旅游活动媒介 |
5.1.2 布局依托资源 |
5.1.3 产品定位与类型划分 |
5.1.4 产品滞后,亟待创新 |
5.2 观光益智类长期停滞 |
5.2.1 人文观光型层次单一 |
5.2.2 自然观光型时段单一 |
5.3 生活品质类发展被动 |
5.3.1 放松度假型内容趋同 |
5.3.2 观演娱乐型尚不独立 |
5.3.3 运动健身型具有潜力 |
5.4 专项兴趣类尚未成形 |
5.4.1 工业遗产型特征模糊 |
5.4.2 教育励志型缺乏统筹 |
5.4.3 古玩淘宝型具备基础 |
5.5 “走遍北京”旅游通卡产品构想 |
5.5.1 “纽约通卡”城市空间链接之鉴 |
5.5.2 发展前景思考 |
5.5.3 “走遍北京” |
5.6 小结 |
中篇 旅游空间愉悦品质 |
第6章 人文观光景区 |
6.1 空间总览 |
6.1.1 象征性特征 |
6.1.2 北京旅游空间的“第一秩序” |
6.1.3 观光内容与类型划分 |
6.1.4 观光品质受限 |
6.2 历史遗产类热度悬殊 |
6.2.1 遗产建筑群超载之困 |
6.2.2 遗产风景区发展不均 |
6.2.3 小规模遗产缺乏认知 |
6.3 文化景观类发展多样 |
6.3.1 胡同游人气激增 |
6.3.2 展场氛围分向 |
6.3.3 校园公共性之“限” |
6.4 都市展示类缺少规划 |
6.4.1 街道风貌观览随机 |
6.4.2 广场建筑外热内冷 |
6.5 故宫观光品质综合优化策略思考 |
6.5.1 与巴黎卢浮宫的比较分析 |
6.5.2 综合优化策略 |
6.6 小结 |
第7章 生态度假景区 |
7.1 空间总览 |
7.1.1 融合性特征 |
7.1.2 弓形布局 |
7.1.3 度假诉求与类型划分 |
7.1.4 环境影响堪忧 |
7.2 山水漫游类特色不足 |
7.2.1 地文型识别性不强 |
7.2.2 水域型与休闲结合 |
7.2.3 生物型定位模糊 |
7.3 乡村体验类有待优化 |
7.3.1 度假村目标不清 |
7.3.2 产业园采摘走红 |
7.4 “北京红叶季”发展构想 |
7.4.1 东京樱花观赏地均衡之鉴 |
7.4.2 红叶观赏资源分布 |
7.4.3 “北京红叶季” |
7.5 小结 |
第8章 商业休闲场所 |
8.1 空间总览 |
8.1.1 连带性特征 |
8.1.2 八大商圈 |
8.1.3 休闲目的与类型划分 |
8.1.4 发展速度不一 |
8.2 购物场所有待更新 |
8.2.1 纪念品店发展落后 |
8.2.2 购物街区尚待改善 |
8.2.3 特色商场面临挑战 |
8.3 娱乐设施正在升级 |
8.3.1 观演场所专项发展 |
8.3.2 康体乐园进步很快 |
8.4 北京商业休闲场所多元发展思考 |
8.4.1 迪拜多元文化休闲体验之鉴 |
8.4.2 立足本土,多元发展 |
8.5 小结 |
下篇 旅游空间基础支撑 |
第9章 旅行交通线路 |
9.1 空间总览 |
9.1.1 复合性特征 |
9.1.2 北倾布局 |
9.1.3 交通功能与类型划分 |
9.1.4 整体网络尚未形成 |
9.2 专项线路设置匮乏 |
9.2.1 观光巴士线陷入误区 |
9.2.2 旅游专线过于集中 |
9.2.3 观光游船线具备条件 |
9.3 公共线路可达性不足 |
9.3.1 轨道线密度不足 |
9.3.2 公交线利用率不高 |
9.4 集散场站接驳不畅 |
9.4.1 机场布局正在优化 |
9.4.2 火车站广场流线欠妥 |
9.4.3 客运站换乘距离较远 |
9.5 “北京城市之旅”观光巴士线构想 |
9.5.1 “经典伦敦旅程”之鉴 |
9.5.2 范围划定与建筑汇总 |
9.5.3 “北京城市之旅” |
9.6 小结 |
第10章 住宿接待设施 |
10.1 空间总览 |
10.1.1 综合性特征 |
10.1.2 发散式布局 |
10.1.3 接待标准与类型划分 |
10.1.4 接待服务良莠不齐 |
10.2 星级酒店品质不一 |
10.2.1 大众型进步缓慢 |
10.2.2 奢华型细化发展 |
10.3 经济酒店规范不足 |
10.3.1 快捷酒店发展盲目 |
10.3.2 青年旅社潜力很大 |
10.3.3 “奥运人家”经验断代 |
10.4 农家院两极分化 |
10.4.1 景区服务型停滞不前 |
10.4.2 独立特色型势头强劲 |
10.5 北京住宿接待设施类型框架思考 |
10.5.1 住宿接待设施的类型划分方法 |
10.5.2 类型框架思考 |
10.6 小结 |
第11章 餐饮消费场所 |
11.1 空间总览 |
11.1.1 多样性特征 |
11.1.2 同心圆布局 |
11.1.3 消费决策与类型划分 |
11.1.4 美食旅游具备潜力 |
11.2 特色场所瞄准文化建设 |
11.2.1 老字号餐馆渐获新生 |
11.2.2 地域特色饭店寻求突破 |
11.2.3 主题餐厅多元创新 |
11.3 餐饮街区有待改良 |
11.3.1 美食街活力不一 |
11.3.2 酒吧区仍需规范 |
11.4 北京“旧城味道”美食骑游地图构想 |
11.4.1 巴黎美食旅程之鉴 |
11.4.2 美食资源与交通串联 |
11.4.3 “旧城味道” |
11.5 小结 |
第12章 迈向世界旅游之都 |
12.1 优势与挑战 |
12.1.1 市场空前繁荣 |
12.1.2 资源丰厚多样 |
12.1.3 时空结构失衡 |
12.1.4 产品发展滞后 |
12.1.5 环境影响堪忧 |
12.2 北京旅游空间发展建议 |
12.2.1 制定并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 |
12.2.2 设计和建设城市特色旅游空间 |
12.2.3 搭建多领域合作平台 |
12.2.4 拓展旅游空间研究范畴 |
12.3 展望世界旅游之都 |
12.3.1 目标解读 |
12.3.2 北京旧城“明清城墙记忆”特色旅游空间发展构想 |
12.3.3 北京城市“一核一环八廊道”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构想 |
12.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以大三亚为战略支点的“南海国际旅游圈”构建设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本概述 |
1.5.1 大三亚 |
1.5.2 旅游圈 |
1.5.3 国际旅游圈 |
1.5.4 “南海国际旅游圈” |
1.5.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2章 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SWOT分析 |
2.1 历史背景 |
2.2 重大意义 |
2.2.1 政治意义 |
2.2.2 经济意义 |
2.2.3 文化意义 |
2.2.4 环境意义 |
2.3 SWOT分析 |
2.3.1 优势分析 |
2.3.2 劣势分析 |
2.3.3 机遇分析 |
2.3.4 危机分析 |
第3章 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的框架设想 |
3.1 制度建设或政策 |
3.2 交通通航 |
3.3 旅游产品(线路)的策划或设计 |
3.4 旅游市场营销(共同营销) |
3.5 人文交流 |
第4章 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的基本策略 |
4.1 文旅互动策略 |
4.2 旅游外交策略 |
4.3 科旅融合策略 |
4.4 生旅互动策略 |
第5章 构建“南海国际旅游圈”的效益分析及远景目标 |
5.1 效益分析 |
5.1.1 经济效益 |
5.1.2 社会效益 |
5.1.3 生态效益 |
5.1.4 政治效益 |
5.2 远景目标 |
5.2.1 用5-10年初步形成“南海国际旅游圈” |
5.2.2 在“南海国际旅游圈”的基础上建设“泛南海旅游经济圈” |
5.2.3 逐步实现中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 |
第6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说明 |
(9)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全域旅游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全域旅游的概念辨析 |
一、区域旅游概念 |
二、全域旅游概念 |
第二节 全域旅游的理论基础 |
一、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
二、流量经济理论 |
三、旅游消费行为理论 |
第二章 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现状 |
第一节 恩施州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
一、恩施州基本情况 |
二、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构建现状 |
三、恩施州全域旅游发展效果 |
第二节 恩施州全域旅游发展问题 |
一、全域旅游规划系统不完善 |
二、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
三、全域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 |
四、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不深入 |
五、旅游产业发展氛围不浓厚 |
六、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度不高 |
第三章 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战略构想 |
第一节 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指导思想及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战略目标 |
第二节 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原则 |
一、共建共享原则 |
二、彰显特色原则 |
三、以人为本原则 |
四、保护利用原则 |
五、改革创新原则 |
第三节 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战略体系建设 |
一、全域共创战略 |
二、全域共享战略 |
三、全域共融战略 |
四、全域共建战略 |
五、全域共育战略 |
第四章 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战略路径 |
第一节 全域共创战略路径——创新管理机制 |
一、创新恩施州全域旅游管理机制 |
二、创新恩施州全域旅游规划机制 |
三、创新恩施州全域旅游治理机制 |
第二节 全域共享战略路径——创新共享机制 |
一、基础设施惠民共享 |
二、旅游效益富民共享 |
三、旅游服务主客共享 |
第三节 全域共融战略路径——创新旅游+模式 |
一、旅游+农业 |
二、旅游+工业 |
三、旅游+服务业 |
四、旅游+文化 |
第四节 全域共建战略路径——完善旅游要素体系 |
一、提高全域旅游综合承载能力 |
二、建立立体全域旅游交通体系 |
三、提升全域旅游住宿接待能力 |
四、丰富全域旅游美食文化体系 |
五、构建全域旅游特色购物体系 |
第五节 全域共育战略路径——创新生态保育机制 |
一、资源生态保育 |
二、景区生态保育 |
三、人文生态保育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边境口岸旅游研究综述 |
1.2.1 国外边境口岸旅游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边境口岸旅游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探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口岸 |
2.1.2 口岸城市 |
2.2 基本理论 |
2.2.1 地缘政治理论 |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3 国际贸易理论 |
2.2.4 新经济地理学 |
2.2.5 点轴开发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背景分析 |
3.1 “一带一路”战略概况 |
3.2 研究区域概况 |
3.2.1 自然环境条件 |
3.2.2 区位条件 |
3.2.3 社会经济及政策条件 |
3.2.4 历史文化条件 |
3.3 开展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
3.4 “一带一路”战略下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4.1 机遇 |
3.4.2 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资源分析 |
4.1 天然的国门旅游通道 |
4.2 悠久的边境贸易发展历史 |
4.3 丰富的界江、界河、界湖资源 |
4.4 类型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 |
4.5 独具魅力的跨境民族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5.1 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口岸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
5.1.2 旅游客源市场具一定规模 |
5.1.3 观光旅游逐渐走向多样化 |
5.1.4 初步形成与口岸对接的交通运输体系 |
5.2 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1 口岸旅游发展缺乏协调机制与联动机制 |
5.2.2 旅游消费低,旅游产品供给单一 |
5.2.3 抗经济危机风险性不强 |
5.2.4 口岸跨国旅游合作存在一定难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业发展策略 |
6.1 编制统一的旅游规划,整合口岸旅游资源 |
6.2 完善口岸主题旅游产品,形成“一带一路”战略之精品旅游 |
6.2.1 边境口岸深度旅游 |
6.2.2 特色冰雪旅游 |
6.2.3 异国风情旅游 |
6.2.4 生态养生度假旅游 |
6.2.5 环界江、界河、界湖游轮旅游 |
6.2.6 历史遗迹旅游 |
6.3 加强道路联通,形成贯穿东北亚地区的交通网络体系 |
6.3.1 推动以满洲里口岸为节点通往俄、蒙的综合联运交通体系建设 |
6.3.2 打造以绥芬河口岸为节点对接欧洲、日韩各国的陆海联运战略通道 |
6.3.3 打造以珲春口岸为节点联通东北亚的图们江区域国际通道 |
6.3.4 打造以丹东口岸为节点通往俄、蒙的海铁联运通道 |
6.4 优化口岸旅游产业布局:实施“六区一五带一四中心”的空间布局战略 |
6.4.1 培育六大旅游区 |
6.4.2 培育五条旅游发展带 |
6.4.3 建设四大旅游集散中心 |
6.5 加强政策沟通,积极构建口岸跨境旅游合作新模式 |
6.5.1 以政府、企业为主体开展跨境旅游合作 |
6.5.2 以点串线、线带面的形式构建跨境旅游合作模式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基本结论 |
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 |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硕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旅游业发展战略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茶旅融合发展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大湘西为例[D]. 覃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2]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3]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D]. 鲁华. 青海大学, 2019(04)
- [4]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敦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蒲利利.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7)
- [5]“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肖林林. 南京大学, 2016(10)
- [6]中国印尼海洋合作问题研究[D]. 徐汉滨. 广西师范大学, 2017(10)
- [7]当代北京旅游空间研究[D]. 赵建彤. 清华大学, 2014(09)
- [8]以大三亚为战略支点的“南海国际旅游圈”构建设想研究[D]. 潘富玲.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19(01)
- [9]恩施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路径研究[D]. 郭静. 湖北民族学院, 2017(01)
- [10]“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发展研究[D]. 刘佳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