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汇兑稽核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陶法东[1](2010)在《邮政业务量收管理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综合网中心局生产作业、电子化支局、邮运指挥调度、速递跟踪查询、邮资票品管理、电子汇兑、邮政储蓄等业务系统的陆续上线运行和全国邮政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何利用各系统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经营分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问题日显突出和急迫。为此邮政集团公司决定建设全国邮政业务量及业务收入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量收系统),通过量收系统实现全部业务量收信息的自动采集、稽核、汇总、上报、入帐、分析与预警,使得邮政各级经营管理者能够迅速、准确、真实地了解邮政企业的经营状况,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并为下一步建设全国邮政经营管理系统打好基础。本文分析了邮政业务量收管理系统的背景和现状,简要阐述了系统实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系统的目标、设计原则、系统架构及系统功能模块进行重点阐述;对在系统实现过程中的核心业务、界面设计、系统接口等部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具体的实现技术和实现方法。本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综述课题背景、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第二章叙述邮政量收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第三章重点阐述邮政量收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第四章介绍邮政量收管理系统的设计实施;第五章主要邮政业务量收管理系统上线后的情况进行总结。
吕耀明[2](2002)在《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高潮都是由创新发动的,每一次飞跃也都是创新推动实现的,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文章以创新理论为基点,将交易费用、博弈论、制度变迁,以及进化论等经济和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研究之中,并以优化资源配置为角度,论证了商业银行发展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维系和推动的,而引起商业银行质的飞跃的主导因素是创新。通过归纳演绎、逻辑推理,以及创建模型等方式,概括描述了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性,其中阐明了商业银行渐进式、结构式和突变式三种基本创新模式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在渐进基础上的突变和在突变引导下的渐进。这种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系统理论研究使深奥的商业银行创新理论更加易于为读者接受,也是对商业银行创新一个完整和科学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文章剖析了国内外经济和法律界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同定义及其职能作用与业务功能的演变过程。由此定义:现代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工商企业或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信贷、存款与结算以及各种金融商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机构。这一表述突破了商业银行原有定义的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系统、科学地概括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涵,提出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以满足社会和自身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内容包括创造或引进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以及新的金融监管制度等。这一界定既涵盖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容,又使其超越时空的限制,因而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为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创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中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业务创新。文章全面剖析与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创造各种新的金融商品和新的交易手段的实践过程。在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下,商业银行突破了传统的产业壁垒,走向业务交叉和功能多样化。这种趋势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大大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中间业务创新使商业银行生机勃勃,更添无穷魅力。 卜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 文章运用大量的实证和演绎分析,考察了西方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业务创新活动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成就与不足,以客观事实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发展趋势,并恰如其分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急迫性和现实性。文章以大量的篇幅深入探讨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理论根源,并借鉴其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中间业务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意在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其实际操作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论述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与主要特征;在考察与分析了中外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实践过程后,归纳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独特表现形式,即发端于体制创新、深化于业务创新。这与西方商业银行创新主要是由业务创新推动,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经营管理、监管制度向更高层次创新与发展的客观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特殊表现形式还将持续一定的时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组织创新及其体制转换因素所产生的特殊推动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力将逐渐减弱,商业银行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自身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或创造性变革等创新活动,其间业务创新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章以发展的眼光,第一次较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创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分析中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发现和挖掘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创造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商品,创新和实践金融商品的交换。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剖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在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从侧重于银行内部的管理改良转变为外部适应性的变革;从强调内部的权力制衡到追求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从注重质的规定性分析发展到质、量并重的规定性分析;从仅注重宏观层面的纯理论性研究,发展为更强调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研究;从集中于金融领域的研究转变为以金融领域为基础,逐步向科技、信息工程领域,以及其它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相关联的研究领域迈进。这预示着商业银行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其业务功能含于金融又不局限于余融的客观实际,将使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经营智慧的特殊企业。亦?
来建[3](2002)在《论对电子计算机处理保险业务的稽核》文中提出在信息技术革命的驱动下 ,以互联网为基础 ,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迅速兴起 ,我国保险领域也加快了电子化建设的进程。目前电子计算机综合处理业务、财务等系统在保险领域的普遍应用 ,各种业务数据的高度集中及处理的高度自动化 ,使保险业务的处理方式、内控机制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标志着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保险业务处理系统已经逐步演变为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保险业务处理系统 ,内部控制机制也从传统的以人的相互制约为特点的制度控制发展为程序控制与制度控制相结合。这种因保险业广泛应用计算机处理业务而带来的深刻变化 ,在给我们带来便利、快速、准确服务 ,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 ,也给我们的保险管理与监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作为稽核人员对此应给予充分的认识与关注
张志杰[4](2001)在《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事关经济、金融发展的全局,金融体系不稳健将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产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机制和法制不健全,金融体系中潜伏着的不稳健因素必将随其经济市场化过程中而逐渐显露,严重者乃至爆发金融动荡,因而它成为国内外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历史分析与现状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探讨国内外金融体系存在的稳健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论文共分六篇,根据其内在联系大体分为三人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篇。主要论述了货币信贷关系及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特性、分类、作用及其有效性,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定义与衡量标准,构建稳健金融体系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必须处理的几个关系及其重大意义,力图沿着经济学说史的轨迹揭示出经济金融的辨证关系,尤其是金融对经济的巨大反作用。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篇至第五篇。着重就影响金融体系稳健性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西方经济学流派的相关理论进行评述,研究如何消除不稳健因素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第二篇根据经济决定金融的原理,分析了经济的周期性变动和投资的波动及经济非均衡发展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阐明了不同类型国家金融结构的特征以及与此相关联的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揭示了经济金融泡沫产生的根源及其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经济金融泡沫的度量标准与消除泡沫的对策思路。 第三篇从经济金融制度和经济金融政策等角度考察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笔者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金融体系内在脆弱,企业融资方式利融资制度选择,宏观经济尤其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确定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较大,同时,根据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若干原理,分析了不同金融体制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不同影响。 第四篇着重考察了经济金融一体化下,由于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加速、投机因素增加及不同汇率制度安排下的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笔者认为合理选择汇率制度、慎重开放资本市场和保持合理、适度的外汇储备有助于防范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第五篇阐述了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与加强金融监管的关系。提出通过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强化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与外部有效监管来维护金融体系稳健性。 第二部分,即第六篇。以史为鉴,理论联系中国实际分析了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稳健性问题如金融体系具有的内在脆弱性,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上潜伏着的金融风险,并从经济、体制、政策、融资制度、内部控制和金融监管等方面剖析了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同时,还对中国金融的未来走势作了预测与分析。
马志刚[5](2001)在《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文章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乃文章绪论,介绍了选题原意、立论依据及论述路径。在相当程度上,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促使了作者及作者导师的创作灵感。在任何社会的任何时候,即使是在一个国家的战争时期(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抗日战争时期)或凯恩斯主义时期,抑或亚当·斯密主义时期乃至货币主义及供给学派时期,甚至在当今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银行业均是政府和法律监理最为严厉的领域,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均是有现实意义的。 第二章介绍了银行之系统、立法及近代化问题。文章认为,近代中国银行业之出现,与西方银行业经历了截然不同的路径。西方银行业缘起于其发达的商业环境,因此体现出典型的原生型特征,即使如法德日等继生型国家,也渐次形成其独具特色的银行体系和银行制度。近代中国银行业缘起于鸦片战争后外商银行之进驻和西学东渐之习染,大凡银行之译介、银行之新设、银行之立法,均仿外国而为,起初是英国,其后是日本,再后则遍采欧美各国之成例,而与中国之实情相借镜,渐次形成本土化之银行体系、银行制度和银行立法,因此在当时各国银行立法成例中,颇显先进;而近代中国票号钱庄等本土信用机构则随新式银行之遍设,其自己又不言改制,终陷于金融竞争之生存绝境,并渐次衰败。 第三章论及了银行业监理之体制问题。文章认为,中国近代中央银行始终未能揽具金融监理之职能,银行业之监理实际为财政部之职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虽建立一线多元监理体制,而当时应战争需要建立的四联总处亦着实发挥了超级金融监理者的智能化专家治理效能,战后财政部亦曾部分授权中央银行行使金融监理者的职能,但随着四联总处之裁撤,中央银行法定职能的优秀培养者出现阙如,而此时的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理方面尚还显得稚嫩,因此一直未能实际承担金融监理这一职能。在财政部监理体制下,银行业之监理终难摆脱政府监理之巢臼,既不利于建立强有力且具独立性权威性之中央银行,又不利于离散政府与金融利益之纠缠,其所致的最危险结果将是中央银行发行业务变为财政发行。 第四章论及了银行业市场准入之监理问题。文章认为,于市场准入之监理问题,自清末以来,中国仿采世界立法成例,弃自由设立主义而改行核准主义和特许主义,为近代银行业监理之端倪。其时的银行立法,不仅对中央银行,而且对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乃至其各分支行处均实行市场准入之监理,尤而进之,自北洋开始,首开外商银行市场准入监理之先河,北洋时期采行准则主义,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则改采特许主义,显示了当时立法的相当准时性和先见性。于银行业市场准入之法定条件方面,当时的立法均重银行业资本充足性和合格经理人员之规制,而在银行业资本充足性之监理方面,采行资本法定及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制度,为当时银行立法之通例。 第五章论及了银行业业务审慎监理和银行业危机整治制度问题。文章认为,中国近代迄清以来,银行业业务之审慎监理于当时的银行立法中颇具完善,包括银证混业及银行专业化之监理、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之监理、银行业资本流动性之监理、银行贷款集中之监理,均属立法所完善规制之内容。而于银行业危机整治方面,清末北洋危机频仍,而当时的中央银行其最后贷款人职能尚未形成,因此,银行业危机整治主要依靠同业救助;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废两改元和法币改革使得政府最终放弃了银本位,金汇兑本位制的实行为中央银行完善法定职能创造了有利的信用环境,战时四行专业化改制、发行统一以及各商业银行存款头寸和各发行银行发行头寸之集中,为中央银行揽具全国票据集中交换职能、再贷款再贴现职能以及最后贷款人职能创造了必备条件,中央银行遂成为战时接济、整治银行业危机之效能健全机关;况于战时,银行业同业救助制度沿袭旧时习例,成为当时辅助中央银行整治银行业危机之双重保险之一。双重保险制度为中国近代银行业危机整治制度之卓着特色,为战时银行业渡过因战争导致的遍在危机贡献了实效支持。 摘 述 第六章论及了发行监理及国家货币信用总危机问题。文章认为,清末整治国法欲实行金本位,终因国库存金有限而改行银本位,同时政府授权铜币发行具有合法性,终致习例相沿的银钱并行未能断绝、银本住具有先天缺陷,且于银本位方面,银币银两并行制度导致两元并行,计算标准既不统一、计算方法亦相当繁复;北洋时期,政府国币改革试图再行银本位,但两元并行之局限依然没有克服。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废两改元终于使得银本位彻底化,但不久发生的美国白银事件导致银本位难以维系,遂实行法币改革,改行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住制之采行,当属国际货币金融体制之通例,亦为克服白银危机、兴旺经济繁荣作出巨大贡献。于中央银行发行业务方面,战时在四联总处督导下,随着发行之统一和四行业务之专业化,各发行银行积存之发行准备头寸亦集中由中夹银行保管,在法定现金准备和
陈序,刘岱峰,宾锋[6](2000)在《基于C/S的国际邮政汇兑信息系统结构和功能》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开发国际邮政汇兑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实现国际邮政汇兑管理信息系统C/S结构的硬件环境设置和软件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功能。它是我国第一个集成化的国际邮政汇兑管理自动化系统。
候德平,吴春[7](1996)在《浅谈金融稽核审计电算化的必要性现状及构想》文中研究说明浅谈金融稽核审计电算化的必要性现状及构想候德平,吴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促进了金融经营业务的快速发展,金融电子化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许多领域都实现了业务计算机处理手段的现代化、网络化。致使其经营业务电脑的应用普及率逐年提高,但是相对业务电算化发展步...
邓丽英[8](1993)在《电脑稽核亟待加强》文中研究指明 近几年来,农业银行把电子计算机应用到具体业务上,从而使工作效益、经营管理、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提高。但在电子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利用电脑作案等等,这就把电脑稽核提到了议事日程。什么是电脑稽核?简单地说就是用电子计算机把录入的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并实现稽核监督。它抛弃了传统的单一的手工操作,借用现代科学工具,使得稽核工作准确化、安全化和标准化。它的职责就是独立地测定、评价银行业务计算机处理系统的效率、效益和风险程度。一、开展电脑稽核的必要性
王书刚[9](1992)在《加强对电子计算机运用的稽核与监督》文中指出在国外,金融业务实现电子计算机化的进程十分迅速,不仅发达国家已成为事实,而且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向着这个方向迈进。这对于强化金融手段,提高经营效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对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也非常重视,有不少银行在会计核算等业务工作中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金融机构,运用得更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对电子计算机运用的稽核与监督,才能保证金融业务活动的健康发展。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稽核监督电子计算机运用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稽核监督电子计算机的运用?首先,因为被稽核对象的存款、取款、会计核算等各项业务活动是运用电子计算机完成的,电子计算机的功能代替了人的手工操作功能,而且,从单机发展到联机,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联机发展到全系统、全行业的联机,形成了全国性的电子计算机的高度现代化联机网络,因此,要稽核监督一个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情况,必须对该金融机构的电子计算机的运用情况进行稽核监督。否则,就不可能了解和鉴别该金融机构各项金融业务开展的好与坏。
王书刚[10](1992)在《谈如何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稽核监督》文中研究表明 一、发达国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稽孩监督的情况随着电子计算机在金融机构的普及与发展,多数发达国家稽核监督金融机构各项业务活动的水平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提高,而且,电子计算机已成为金融监督部门主要的监督手段和工具一股说,发达国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稽核监督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要求各金融机构定期向银行稽核监督部门报送有关资料,其中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证券明细表、贷款明细表、存款结构明细表、逾期贷款明细表、各项资产与负债表,以及表外科目明细表等,还要报送内部或外部的审计报告等有关资料。报送时间一般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
二、怎样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汇兑稽核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汇兑稽核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邮政业务量收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主要内容 |
1.3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邮政业务量收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结构 |
2.1.1 业务系统结构 |
2.1.2 业务功能结构 |
2.2 业务功能描述 |
第三章 邮政量收系统设计方案 |
3.1 系统总体要求 |
3.2 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 |
3.2.1 系统总体结构简图 |
3.2.2 组成和功能 |
3.3 网络整体规划 |
3.4 系统应用结构 |
3.4.1 数据采集 |
3.4.2 内部数据处理 |
3.4.3 外部展现 |
第四章 量收管理系统的具体实施 |
4.1 系统网络结构 |
4.2 软件体系结构 |
4.2.1 总体原则 |
4.2.2 软件总体架构 |
4.2.3 全国中心软件结构 |
4.2.4 省中心软件结构 |
4.3 数据采集及接口分析 |
4.3.1 整体设计 |
4.3.2 采集交换数据分类 |
4.3.3 数据接口规范 |
4.3.4 数据交换规范 |
4.3.5 业务系统连接改造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三、 文章架构及主要内容 |
四、 本文主要学术观点与结论 |
第一章 商业银行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 |
(一)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在信用经济中的运用 |
(二) 创新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
(三) 创新与商业银行的理论分析 |
(四) 商业银行的职能演变及其界定 |
(五) 商业银行创新涵义的剖析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激发与管理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的变革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流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周期与创新周期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形式与方法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形式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方法 |
四、 商业银行创新形成过程的管理 |
(一) 创意或构思的产生 |
(二) 创意或构思的筛选 |
(三) 创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四) 创新项目的测试与修正 |
(五) 总结与推广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 |
(一) 影响面广、作用力大 |
(二) 易模仿性 |
(三) 无形性 |
(四) 多样性 |
(五) 高风险性 |
(六) 持续性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
(二)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
(四)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五) 商业银行技术创新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动因 |
一、 社会经济环境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决定因素 |
二、 科技进步是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推动力 |
三、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内在动力 |
四、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外在压力 |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积极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提高了经济社会的效益和效率 |
(二) 商业银行创新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负面影响 |
(一) 商业银行创新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受到很大影响 |
(二) 商业银行创新带来新风险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引起社会资源浪费和社会经济秩序不稳定 |
三、 对商业银行创新作用的认识与判断 |
第五节 小结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是对传统经济学的突破性贡献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三、 创新是商业银行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定义与特征 |
(一) 产品的无形性 |
(二) 质量的差异性 |
(三) 产品的同质性 |
(四) 价值的可变性 |
(五) 无存货性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分类 |
(一) 按业务范围分类 |
(二) 按创新的内容分类 |
(三) 按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形式分类 |
(四) 按期限长短分类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金融市场的规范 |
一、 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意义 |
二、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发展的现状 |
三、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问题的分析 |
(一) 金融市场人为分割 |
(二) 金融市场与社会投融资者的分离 |
(三) 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的功能作用不够完善 |
(四) 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单一,缺乏市场传导机制 |
(五) 信息系统相对滞后,市场透明度差,交易率低 |
四、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规范 |
(一) 建立健全各类金融市场,并将其有机结合 |
(二) 塑造和培育多样化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活跃市场交易 |
(三) 丰富金融商品,满足市场需求 |
(四) 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 |
(五) 吸收西方创新成果,规范社会主义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
(六) 提高金融交易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 |
第三节 负债业务创新及其借鉴 |
一、 客户存款业务(被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客户存款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 |
二、 借入负债业务(主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借入负债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借入负债业务创新的意义 |
第四节 贷款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多种选择贷款的创新 |
二、 票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票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创新票据贷款新业务的意义与作用 |
(三)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贷款的创新 |
三、 贷款销售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贷款销售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销售的创新实践 |
四、 风险投资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风险投资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的创新实践 |
五、 项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项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贷款的借鉴与创新 |
六、 国际合作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国际合作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国际合作贷款的创新实践 |
第五节 投资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投资业务创新的概念 |
二、 债券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垃圾债券 |
(二) 离岸债券和欧洲债券 |
(三) 浮动利率债券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直接参与债券发行承销、包销和分销等活动 |
(二) 代理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交易 |
(三) 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扩大业务范周 |
(四) 债券回购是商业银行最佳的证券投资形式 |
(五) 不断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债券新品种 |
第六节 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又一重要形式 |
一、 资产证券化概述 |
二、 资产证券化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
(二) 汽车贷款证券化 |
(三) 信用卡贷款证券化 |
(四) 应收帐款证券化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二) 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因素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设想 |
第七节 个人金融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里程碑 |
一、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 |
(一) 个人消费贷款 |
(二) 个人理财业务 |
二、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状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金融业务的机遇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
(一)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
(二) 强化个人金融业务市场调查与发展规划 |
(三) 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个人金融商品 |
(四) 丰富个人金融业务的营销方式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特征 |
(一) 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商业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 |
(二) 由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资金向商业银行垫付资金转变 |
(三) 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 |
(四)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实现了对传统中间业务的突破 |
二、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 |
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
(一)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 |
(二) 按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的身份分类 |
(三) 按中间业务是否与银行信用直接有关分类 |
(四) 按中间业务的风险性分类 |
(五) 按中间业务的审批与备案的形式分类 |
(六) 按中间业务功能和形式分类 |
第二节 不断丰富传统中间业务的内涵是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一个趋势 |
一、 代理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代理收付款业务 |
(二) 代保管业务 |
(三) 代理保险业务 |
(四) 代理清欠、代理监督和代购代销业务 |
(五) 代理证券业务 |
二、 信托和租赁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托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二) 租赁业务创新的种类与实践 |
三、 结算业务自动化和电子化创新 |
(一) 支付系统的创新 |
(二) 清算系统的创新 |
四、 担保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备用信用证 |
(二) 保证付款 |
(三) 监督付款 |
(四) 履约担保 |
(五) 投标担保 |
第三节 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主战场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投资银行业务的概述 |
二、 证券承销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三、 证券交易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证券经纪业务 |
(二) 证券自营业务 |
四、 其它收费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息咨询业务 |
(二) 财务顾问业务 |
(三) 资产管理业务 |
第四节 金融衍生产品是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新领域 |
一、 金融衍生产品的概述 |
二、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及风险防范 |
(一)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积极作用 |
(二)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 |
三、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与实践 |
(一) 传统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二) 现代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研究 |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 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紧密结合的原则 |
(二) 渐进式发展的原则 |
(三) 创新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
(四) 讲效益的原则 |
(五) 以优质服务取胜的原则 |
三、 创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良好运行环境 |
(一) 培育和创造中间业务的市场需求 |
(二) 加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定位的研究 |
(三) 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电子化含量 |
(四) 构建中间业务考核指标体系 |
(五) 建立健全中间业务法规制度 |
四、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具体策略 |
(一) 创新与发展我国传统中间业务的设想 |
(二) 开拓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构思 |
(三)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现实选择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演变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回顾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 |
(二)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四) 20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轨迹 |
(一) 中国古代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中国近代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的类型 |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比较 |
一、 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英格兰银行的创立是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
(二) 贴现银行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一大特色 |
(三) 承兑行是世界商人银行的鼻祖 |
(四) 总分行管理模式是世界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样板 |
(五) 专业化管理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点 |
(六)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国际化发端于英国 |
二、 美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双轨制”和“单一银行制”体现了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特征 |
(二) 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银行持股公司是其最富特色的组织创新 |
(四) 组织机构多样化是其组织创新的特点 |
(五) 组织创新国际化在美国得到高度的发展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综合化是其组织创新最大的特色 |
(二) 高度集中的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密度高且国有化程度高 |
(四) 国际化是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重要特征 |
四、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发展过程 |
(二)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征 |
五、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总体特征 |
(一) 并购促进了商业银行大型化 |
(二) 组织结构综合化 |
(三) 竞争形成银行非中介化的趋势 |
(四) 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
(五) 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虚拟化 |
第三节 从分业经营到合业经营是历史的必然 |
一、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一) 投资银行的定义 |
(二) 当代投资银行的功能作用和特征 |
(三) 西方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四) 中国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二、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比较 |
(一) 不同的社会地位与影响 |
(二) 不同的职能作用 |
(三) 不同的经营原则和经营方式 |
(四) 不同的资金和利润来源 |
(五) 不同的竞争力 |
三、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 分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二) 合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三)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
(四)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探究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选择 |
一、 运用并购等创新手段构造中国的航空母舰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意义 |
(二)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原则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总体构想 |
二、 以组织结构多元化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多元化的必要性 |
(二) 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为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
(三) 大力创新与发展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积极推进组织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
(二)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途径思考 |
(三)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捷径--分拆改制上市 |
(四) 国有商业银行分析上市应注意的问题 |
四、 丰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创新 |
(一) 按照扁平化和集约化的要求改造内部组织架构 |
(二) 强化商业银行组织的活力 |
五、 加快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步伐 |
(一) 中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与发展的概况 |
(二) 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策略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实践 |
一、 资产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商业贷款管理 |
(二) 可转换性管理 |
(三) 预期收入理论 |
二、 负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传统负债管理 |
(二) 当代负债管理 |
三、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涵义 |
(二)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原则 |
四、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五、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实践与借鉴 |
一、 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商业银行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三、 商业银行营销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
(二) 商业银行营销因素组合 |
(三)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
(四) 实现商业银行营销目标的基本策略 |
四、 两方商业银行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崇尚战略眼光 |
(二) 强调准确定位 |
(三) 注重形象塑造 |
(四) 强化情感管理 |
(五) 追逐金融人才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商业银行文化 |
一、 商业银行文化定义与意义 |
二、 商业银行文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商业银行文化的核心 |
四、 构建商业银行文化的关键在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
五、 职业道德是商业银行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历史追溯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的实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创新 |
(二) 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创新的力度 |
(三) 塑造我国商业银行的优秀文化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一般分析 |
一、 商业银行监管的概念 |
二、 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比较 |
(一) 一元化监管模式 |
(二) 多元化监管模式 |
(三) 跨国化监管模式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模式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初始时期 |
(二)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成熟期 |
(三)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实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初始阶段(1978-1984)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长阶段(1984-1995)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熟阶段(1995-) |
三、 商业银行创新与金融管制创新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商业银行监管体制 |
(一) 明确银行监管体系的法律地位,强化监管的法制建设 |
(二) 健全商业银行的互律监管系统,促进同业稳定健康发展 |
(三) 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 |
二、 构造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
(一) 重构内控组织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
(二)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
(三) 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激励制度 |
(四) 提高内控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五) 注意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相互衔接 |
三、 充分发挥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 |
(一)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信评估制度 |
(二) 加快配套改革,为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创造条件 |
四、 加强国际间商业银行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
(一) 采取综合性和国际性的监管策略 |
(二) 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协调与合作 |
五、 提高商业银行监管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当代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分析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自由化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国际化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电子化 |
四、 商业银行创新的综合化 |
五、 商业银行创新的多样化 |
六、 商业银行创新的持续化 |
七、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强化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
(一)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三) 现代企业制度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四) 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五) 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六) 国际化程度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分析 |
(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提供了必要条件 |
(二) 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造就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力量 |
(三) 市场机制的确立产生了强大的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动力 |
(四) 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扩大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应以提高效率为基本目标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路径和要求 |
(一) 商业银行创新应适应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的特色 |
(二) 以渐进式创新为基础,积极追求突变式创新 |
(三) 以需求适应型创新为基点,增强商业银行创新供给能力 |
(四) 以智能化改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 |
(五) 坚持放松管制和完善监管同时并举的方针 |
(六) 抓住加入WTO机遇,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创新步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论对电子计算机处理保险业务的稽核(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计算机处理保险业务带来的新课题 |
1.稽核的主要内容发生了变化 |
2.保险业务的内部控制机制发生了变化 |
3.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关系发生变化 |
二、电子计算机处理保险业务稽核的主要难点 |
1.现行系统开发评审机制的局限性 |
2.动态采集稽核证据难度较大 |
3.常规监控手段不完善 |
4.稽核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 |
三、对电子计算机处理保险业务稽核的几点建议 |
1.建立健全新的保险计算机稽核机制 |
2.加强非现场稽核监管体系的建设 |
3.提高业务、财务处理系统的可稽核性 |
4.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稽核 |
5.充分利用计算机稽核软件进行辅助稽核 |
6.加强稽核队伍建设,提高稽核人员素质 |
(4)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篇 金融体系稳健性概述 |
第一章 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货币信用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章 金融体系的构成、特性及其作用 |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构成、特性及其有效性 |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特性、分类与作用 |
第三章 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定义、衡量与意义 |
第一节 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定义 |
第二节 金融体系稳健性的衡量与预测 |
第三节 金融体系不稳健性向金融危机的转化 |
第四节 构建稳健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
第二篇 金融体系稳健性的经济基础 |
第一章 经济均衡发展与金融体系稳健性 |
第一节 经济的周期性变动与金融体系稳健性 |
第二节 投资的波动性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 |
第三节 经济均衡与金融体系稳健性 |
第二章 金融结构性问题与金融体系稳健性 |
第一节 金融结构的国家类型与效率差异 |
第二节 不同类型金融结构的稳健性问题 |
第三章 经济金融泡沫与金融体系稳健性 |
第一节 经济金融泡沫概述 |
第二节 经济金融泡沫根源剖析 |
第三节 经济金融泡沫的度量 |
第三篇 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制度和政策性因素 |
第一章 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
第一节 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的理论假说 |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 |
第三节 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 |
第二章 融资制度和方式的选择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 |
第一节 融资方式的选择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 |
第二节 企业融资制度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 |
第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体系稳健性 |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合理确定 |
第二节 财政、货币政策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 |
第四章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体系稳健性 |
第一节 关于金融体制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金融深化”背景下的金融体系稳健性 |
第三节 金融约束下的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 |
第四节 政府行为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 |
第四篇 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国际因素分析 |
第一章 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 |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性问题概述 |
第二节 资本流动与金融体系稳健 |
第二章 国际投机资本对本国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冲击 |
第一节 金融投机理论分析 |
第二节 汇率变动与金融投机 |
第三节 汇率制度与金融投机 |
第四节 投机资本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冲击 |
第三章 外债负担与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 |
第一节 国际债务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外汇储备规模的界定理论 |
第三节 国际债务危机的形成及其防范与化解 |
第五篇 金融体系稳健性与金融有效监管 |
第一章 金融体系稳健性与金融法制建设 |
第一节 金融法制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西方国家金融立法概况及其趋势 |
第二章 金融体系稳健性与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 |
第一节 内部控制对金融企业稳健经营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组织设计 |
第三节 金融企业稳健经营的产权制度构造 |
第三章 金融业的有效监管与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
第二节 国际金融业监管的思想与理论体系 |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及发展趋势 |
第六篇 中国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 |
第一章 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稳健性问题 |
第一节 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的高风险性 |
第三节 中国外汇市场的高风险性 |
第二章 导致中国金融体系不稳健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经济波动与结构失衡 |
第二节 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
第三节 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失控 |
第三章 中国未来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
第一节 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二节 金融对外开放过程中蛰伏着的风险因素 |
第三节 对中国未来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分析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形势下中国金融风险防范的若干对策探析 |
第一节 消除经济金融泡沫,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
第二节 以防范制度风险为核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第三节 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和金融监管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述 |
Synopsis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近代银行系统及银行立法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本土信用机构与外商银行之相遇 |
一、 中国近代本土信用机构 |
(一) 帐局的产生和发展 |
(二) 票号的产生和发展 |
(三) 钱庄的产生和发展 |
二、 中国近代本土信用机构与外商银行之相遇及中国自办银行之兴起 |
第二节 中国近代银行系统及其立法移植 |
一、 晚清时期银行系统及其立法移植 |
二、 北洋时期银行系统及其立法移植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银行系统及其立法建制 |
第三节 近代中国中央银行之生成及发育 |
一、 清末北洋时期中央银行之生成 |
(一) 清末中央银行之初创 |
1、 户部银行及其章程立法 |
2、 大清银行及其专门立法 |
(二) 中交两行向中央银行演化之阙如 |
1、 中国银行代行中央银行职能之尝试 |
2、 交通银行代行中央银行职能之尝试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银行之创建 |
(一) 中央银行之创建 |
(二) 抗战时期中央银行职能之强化 |
第四节 中国银行业之近代化问题 |
一、 近代中国本土信用机构之拒绝改制 |
(一) 票号之拒绝改制 |
(二) 钱庄之拒绝改制 |
二、 近代中国自办银行之立法移植及其近代化 |
三、 中国近代银行立法之特色——一般法和专门法 |
第二章 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之体制 |
第一节 清末北洋财政部监理体制 |
一、 清末度支部监理型 |
二、 北洋政府时期财政部监理型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一线多元监理机制 |
一、 财政部监理机制 |
(一) 由金融监理局向钱币司之过渡 |
(二) 上海钱业监理委员会和银行监理官制度 |
(三) 金融监理局制度 |
二、 专门机构监理机制 |
(一) “四联总处”概说 |
(二) 四联总处之初创 |
(三) 四联总处之第一次改组 |
(四) 四联总处之第二次改组 |
(五) 四联总处之第三次改组 |
(六) 四联总处之裁撤 |
(七) 四联总处之法律地位 |
三、 中央银行监理机制 |
第三节 中国近代财政部监理型之局限 |
第三章 中国近代银行业市场准入之监理 |
第一节 近代中国自办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普遍采用 |
一、 近代中国自办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普遍采用 |
(一) 1931年《银行法》之规定 |
(二) 1947年《银行法》之规定 |
(三) 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之公司治理结构形式 |
二、 银行业遍采公司治理结构与其近代化 |
第二节 银行业市场准入立法主义 |
一、 内资银行总行之立法主义 |
(一) 特许主义 |
(二) 核准主义 |
1、 清末立法中之核准主义 |
2、 北洋时期立法中之核准主义 |
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立法中之核准主义 |
二、 内资银行分支行处市场准入之核准主义 |
(一) 清末银行业分支行处市场准入之核准主义 |
(二) 北洋政府时期银行业分支行处市场准入之核准主义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银行业分支行处市场准入之核准主义 |
(四) 银行业分支行处监理之法律问题 |
三、 外商银行分支行处市场准入之立法主义 |
(一) 北洋时期之核准主义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抗战后之特许主义 |
(三) 外商银行分支行处设置之法律问题 |
第三节 市场准入法定条件 |
一、 银行资本充足性 |
(一) 中国近代银行业资本法定制度 |
(二) 中国近代银行业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制度 |
(三) 银行业市场准入资本条件之法律问题 |
二、 合格的经理人员 |
(一) 清末银行业合格经理人员之情境 |
(二) 北洋政府时期银行业合格经理人员之情境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银行业合格经理人员之情境 |
第四章 中国近代银行业业务审慎监理 |
第一节 银行业务范围之监理 |
一、 银行混业经营时期 |
二、 专业化银行业务制度 |
(一) 抗战以前中交两行的专业化改制 |
(二) 抗战以前国营专业行局之筹建 |
(三) 抗战以后银行专业化之规制 |
(四) 抗战胜利后银行专业化之规制 |
三、 银行业证券业分业经营监理之法律问题 |
(一) 中国近代证券市场之发展路径 |
(二) 银证混业经营之状况 |
(三) 银证混业经营之必然 |
第二节 银行资本充足率之监理 |
一、 中国近代银行立法关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一般规定 |
(一) 有奖储蓄之禁止 |
(二) 中国农民银行立法中资本充足率之规定 |
(三) 1947年修订《银行法》之规定 |
二、 中国近代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监理之法律问题 |
第三节 银行资本流动性之监理 |
一、 《大清银行则例》关于资本流动性的规定 |
二、 北洋政府时期银行立法有关规定 |
三、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银行专门立法有关规定 |
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银行一般立法之规定 |
(一) 1931年《银行法》之规定 |
(二) 1934年《储蓄银行法》之规定 |
(三) 1947年修订《银行法》之规定 |
五、 战时四联总处之举措 |
六、 近代中国银行立法中流动性监理之合理性 |
第四节 银行贷款集中之监理 |
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银行立法之一般规定 |
二、 中国近代银行贷款集中监理之立法问题 |
(一) 与世界各国相关规定之比较 |
(二) 中国近代银行贷款集中监理阙如之理由 |
第五节 银行业监理之方式 |
一、 清末银行立法之规定 |
二、 北洋政府时期银行立法之有关规定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银行立法之有关规定 |
(一) 专业行局之检查方式 |
(二) 1931年《银行法》和1934年《储蓄银行法》规定的检查方式 |
(三) 战时四联总处之检查方式 |
(四) 1947年修订《银行法》规定的检查方式 |
四、 近代中国银行监理方式之评价 |
(一) 关于现场检查方式 |
(二) 关于现场检查内容 |
(三) 现场检查之评估及其处理 |
第五章 银行业危机整治及存款人利益保护制度 |
第一节 银行业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
一、 清末北洋时期存款准备金制度之尝试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
(一) 1931年《银行法》之规定 |
(二) 储蓄存款保证准备保管委员会制度 |
(三) 抗战时期理论认识及有关法律规定 |
(四) 1947年《银行法》之规定 |
第二节 中国近代金融危机及同业救助制度 |
一、 清末金融风潮及同业救助措置之阙如 |
(一) 1883年上海倒帐风潮 |
(二) 1897年贴票风潮 |
(三) 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 |
二、 北洋政府时期银行业同业救助制度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信交风潮及证券业同业救助之阙如 |
(二) 银行业同业救助制度 |
1、 银行业同业组织 |
2、 北四行联合营业事务所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战时金融危机及银行业同业救助制度 |
(一) 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库 |
(二) 战时金融危机 |
(三) 银钱业联合准备委员会 |
第三节 中国近代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 |
一、 清末北洋时期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法律职能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法律职能 |
(一) 抗战以前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法律职能之雏形 |
(二) 抗战以后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法律职能之创立 |
(三) 抗战胜利后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之加强 |
(四)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于整治金融业危机之现实意义 |
第四节 银行破产清算制度及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 |
一、 银行业破产清算制度 |
二、 银行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 |
(一) 国家行局立法之规定 |
1、 中央信托局立法之规定 |
2、 邮政储金汇业局立法有关规定 |
(二) 1947年《银行法》之规定 |
第六章 中国近代货币发行之监理及国家货币信用总危机 |
第一节 中国近代货币制度法律问题 |
一、 清末币制法律问题 |
二、 北洋政府时期币制问题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币制改革 |
(一) 1933年废两改元 |
(二) 法币改革 |
1、 法币政策之颁行 |
2、 金汇兑本位制之实施 |
3、 法币政策之意义 |
第二节 中国近代中央银行发行垄断权之生成 |
一、 清末多数发行制及集中发行之阙如 |
二、 北洋时期多数发行制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多数发行制向集中发行制之过渡 |
(一) 法币改革与发行相对集中 |
(二) 整理地钞 |
1、 发行权之禁止和领用中央银行兑换券 |
2、 取缔地钞之流通 |
3、 省地方银行辅币券发行权 |
(三) 抗战时期发行集中制 |
(四) 发行集中制之法律意义 |
第三节 发行准备之监理及其法律问题 |
一、 清末北洋时期发行准备之监理 |
(一) 清末发行准备之监理 |
(二) 北洋时期发行准备之监理 |
(三) 发行监理失误及其引发的国家货币信用危机 |
1、 中交两行第一次停兑风潮及同业救助措置 |
2、 中交两行第二次停兑风潮及同业救助措置 |
3、 同业发行准备制度——北四行联合准备库 |
(三) 货币发行监理之法律问题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发行准备之监理 |
(一) 法币改革前中央银行发行准备之监理 |
(二) 1934年白银风潮和同业救助措置 |
(三) 法币政策和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制度 |
(四) 法币政策中的发行准备之监理 |
1、 中国农民银行发行准备之监理 |
2、 省地方银行兑换券领用准备金和辅币券发行准备金制度 |
(五) 抗战以后发行准备之集中 |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发行准备监理之法律问题 |
(一) 战时金融复员计划中发行准备之充实 |
(二) 最高发行限额及相关制度之阙如 |
(三) 现金准备制度之法律问题 |
1、 比例黄金准备限制制度之法律问题 |
2、 外汇储备限制制度之法律问题 |
3、 集中保管抑或放开销售:一个两难境遇 |
(四) 保证准备之法律问题 |
第四节 战时国家货币信用总危机 |
一、 缘起于战争的财政透支要求 |
二、 战时对敌货币作战 |
三、 恶性通货膨胀之路径 |
四、 法币体系之崩溃 |
五、 金圆券银圆券制度之崩溃 |
(一) 金圆券银圆券制度之实施 |
(二) 金圆券银圆券制度之崩溃 |
第七章 两难境遇间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权威性问题 |
第一节 诸多的两难境遇:现今中央银行遇到的现实问题 |
一、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中央银行强化金融监理之间的两难境遇 |
二、 金融自由化与中央银行加强金融监理之间的两难境遇 |
三、 货币可自由兑换制度与中央银行强化汇率监理之间的两难境遇 |
第二节 诸多的两难境遇:中国近代中央银行遇到的现实性问题 |
一、 政府职能扩充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两难境遇 |
二、 中央银行资本产权结构与中央银行独立性权威性之两难境遇 |
(一) 北洋政府时期关于中国银行产权结构之争论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银行产权结构之争论 |
(三) 国有还是民有:中央银行实现独立性遭遇的两难境遇 |
第三节 中央银行独立性权威性与其专家治理结构 |
一、 四联总处之专家治理结构 |
二、 四联总处专家治理结构之效能 |
三、 四联总处之职能衰变 |
四、 战时中央银行人事考绩制度与专家治理模式 |
五、 中国近代中央银行独立性与权威性之阙如 |
六、 中央银行独立性权威性与中央银行专家治理结构 |
(6)基于C/S的国际邮政汇兑信息系统结构和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
二、系统环境和体系结构 |
(一)、体系结构 |
(二)、系统环境 |
1、操作系统 |
2、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6.5 |
3、前台开发工具 |
三、系统特点 |
(一)、适合国际汇兑实际情况,有较强的实用性。 |
(二)、数据库系统安全可靠 |
(三)、集成性和可裁剪性 |
(四)、方便的检索和美观的报表 |
(五)、系统的动态性及适用性 |
四、系统物理模块结构及系统主要功能: |
(一)、系统物理模块结构 |
(二)、国际邮政汇兑会计管理子系统 |
帐目处理功能 |
资金平衡 |
(三)、国际邮政汇兑业务管理系统 |
国际邮政普通汇款单及进口汇票输入 |
打印出口汇票和取款通知单 |
本开外兑封发清单和外开本兑封发清单的生成 |
辅助翻译功能和辅助查找邮编 |
(四)、国际汇兑稽核管理系统 |
开发汇票稽核处理 |
兑付汇票稽核处理 |
报表报印 |
组合查询 |
(五)、信息分析功能 |
信息分析的意义 |
统计、分析情况 |
五、总结与讨论 |
四、怎样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汇兑稽核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邮政业务量收管理系统[D]. 陶法东.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2]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 吕耀明. 厦门大学, 2002(02)
- [3]论对电子计算机处理保险业务的稽核[J]. 来建. 保险研究, 2002(01)
- [4]金融体系稳健性问题研究[D]. 张志杰. 厦门大学, 2001(01)
- [5]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D]. 马志刚. 中国政法大学, 2001(01)
- [6]基于C/S的国际邮政汇兑信息系统结构和功能[J]. 陈序,刘岱峰,宾锋. 管理信息系统, 2000(06)
- [7]浅谈金融稽核审计电算化的必要性现状及构想[J]. 候德平,吴春. 江西审计, 1996(Z1)
- [8]电脑稽核亟待加强[J]. 邓丽英.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3(07)
- [9]加强对电子计算机运用的稽核与监督[J]. 王书刚. 福建金融, 1992(06)
- [10]谈如何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稽核监督[J]. 王书刚. 浙江金融, 1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