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统计局燃烧丰硕成果的热情

新疆统计局燃烧丰硕成果的热情

一、新疆统计 为硕果累累燃烧激情(论文文献综述)

廖燕霞[1](2020)在《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外宣文本的翻译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60年》(节选)英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外宣文本的翻译是外国了解我国情况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文化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18年12月1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我们的广西”系列丛书的出版正是为了纪念广西成立60周年,而《广西壮族自治区60年》是“我们的广西”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在对外宣文本进行翻译时,鲜少有人对介绍广西的材料进行翻译。如今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外界对广西的关注度也在提升。于是,本文选择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的材料作为翻译对象,以期向外界介绍广西,让外界更加了解广西。本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60年》的部分内容作为翻译文本,在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源文本的文本类型及在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的语言特点,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言特点探讨了具体的翻译技巧。彼得.纽马克根据各类文本的语言功能把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及呼格型文本,并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来指导不同文本的翻译。本文通过对源文本语言特点的深入分析,结合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确定源文本主要为信息型文本,对源文本的翻译采取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因此,本文根据所分析的源文本在词汇、句法及篇章三个层面的语言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了直译加解释、释义等翻译技巧,以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及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广西的历史,并最终实现信息功能及文化交流。本文经研究发现彼得.纽马克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用来指导外宣文本的翻译是可行的。为了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及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交际翻译可用作指导外宣文本翻译的主要方法。

黄凡[2](2020)在《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文中提出在1980年代语境下的“文化寻根”诗群,或隐或显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以现代史诗、“新边塞诗派”为寻根先导,在各省挖掘民族文化的实践中,不少地方青年诗作者或自觉加入其中,或不自觉地受其裹挟,后经由编辑有意地引导扶持,各地域性寻根诗群陆续以地方文学刊物为中心聚拢起来,诗坛形成继朦胧诗潮后浩荡的第二浪潮。寻根诗群从萌动、迸发到式微,秉守“传统、现代”的诗学导向,与政治、经济等现实场域有着复杂纠葛。大量诗篇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实验,但也存在模式化的弊病。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重回文艺现场,揭示“文化寻根”诗群的历史形态,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文学期刊运行实践下的寻根诗群在文学史上产生的持续性影响。论文包含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下设四章:第一章:论述“文化寻根”前驳杂的语境,包括开放的文学空间、重要的政治任务,主要分析新诗发展道路问题及其形成的社会影响。以杨炼的现代史诗为主要样本,分析“文化寻根”在初兴起阶段的“传统性”“现代性”特点。第二章:论述1981、1982年间“新边塞诗派”的实践,审视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造势行为。以及考察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步靠拢,突出《滇池》及三大青年诗人在这一阶段的艺术探索。第三章:论述以“清污”运动和受批评的“雪野诗派”为主要样本,探讨地方文学刊物的发展调整与文化实践,以及新诗与该阶段人道主义话语的互动关系。“传统的、现实的、历史的”成为安全的文艺选择。开拓文学,以高昂的调子响彻西北。第四章:论述1984、1985年地域性寻根诗群快速喷涌至落潮的过程。以各省级刊物与“红土诗派”“百越境界”“东海诗群”“黄河诗派”为主要样本,分析第二浪潮在“创作自由”环境中的运行状况,找寻诗群发展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在1986年走向衰落的各方面原因与后续影响。通过对以上章节的详细梳理、论述,论文最后对“文化寻根”现象做了宏观上的把握和定位,思考了文化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并提出有待思考的新问题。

刘景怡[3](2020)在《知青电影中女知青形象的流变研究》文中指出知青电影因为“知青”的特殊性,而在大众媒介中成长为一种夹杂着历史反思、集体记忆和文化诉求的多元复杂体。通过研究过往的知青电影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知青电影,承载着主流政治的教化性和精神信仰的朝圣性,用典型人物和崇高叙事来反映时代主题,电影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但随着消费主义的铺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促使社会文化从精英文化回落到大众文化,转向平民视角和全民娱乐。知青电影也完成了从政治性到商业性的转变,向消费市场靠拢。在政治视角和宏大叙事中,知青电影中的女知青群体是一类特殊的存在。对于电影中女知青形象的研究,大众的固有印象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铁姑娘,另一类则是在伤痕文学时期饱受摧残的迷途少女。对于电影中女知青的类型描述或停留在外貌刻画,或停留在内心情感抒发,并没有结合媒介特性形成一个理论结合案例的完整研究。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知青电影,选取其中符合本文研究条件的32部电影中的共38位女知青形象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对知青电影中女知青形象的刻画和类别进行归类整理,深入剖析女知青形象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它在时间长河中的解构与重读,并进一步探究造成这种知青电影中女知青形象流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语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从三个层次,即电影人物形象的呈现特征、电影创作的话语表达以及从艺术生产角度反观类型特点的成因机制,对知青电影中的女知青形象进行分析。知青电影的人物形象成因是复杂的,尤其电影更具有特殊性,它的发展不仅靠电影创作的内部自觉,更与外部社会有密切纠葛。第一章首先按照四个时间段进行每个时间段上的横向梳理,探寻女知青形象与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深层交织下,呈现出的特定时代的性别叙述和形象想象;第二章从纵向上归纳总结在电影话语中女性荧幕形象分别对应的五种女知青类型特征,第三章则是通过文本内容分析女知青的类型流变方式,追溯每个时代女知青的形象构成和转型轨迹;在第四章,从单一文艺政策制约到多元资本共同驱动,从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之间互动连接,从生产者到使用者,利用艺术生产的理论来剖析女知青形象流变的逻辑动因。探究知青电影中的女知青形象流变,传递的是社会对于性别差异的重新审视,以及女性自我身份的认知改变。希望可以通过本文对于知青电影中女知青形象的探究为艺术创作和社会文化之间寻找一种新的连接点。

韩亚桐[4](2020)在《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文学与旅游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旅游文学是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地的形象通过文本的传递直观展现出来,推动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意识不断提升,它优化着旅游业的文化环境,也为文学多重价值的实现提供依据。文学旅游使游客实现现实与文本的互通,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精神愉悦,还可以扩充当地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提供文学层面的思考,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文学与旅游的融合是对景区进行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方式,是保持文学和旅游共同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文学和旅游良性融合、相生互动,才能加深两者的深度与广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旅游文学和文学旅游的阐释引出文学和旅游互动关系研究的双重视角,并以“文化环”理论为支撑,以具体个案为对象,以新世纪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旅游散文出版物和旅游发展状况为基础,探讨阿勒泰地区文学和旅游两者“联姻”的意义与价值,进而为阿勒泰地区文旅融合和发展提供新思路。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旅游文学、文学旅游、文学与旅游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归纳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相关出版物及其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的文学和旅游发展进行概述,阐明论题对象集中为“阿勒泰散文出版物”的具体原因,并揭示阿勒泰地区自然风貌对当地文学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第三部分运用旅游文学和文学旅游相关理论,重点探讨了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文学创作思考和文学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驱动力影响,并试图通过“文化环”理论为文旅互动研究提供研究视角。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对以阿勒泰地区绿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银色”旅游资源为创作视角的作品进行分类研究。第五部分以阿勒泰地区散文出版物对旅游客体“游”“食”“娱”方面的影响和对旅游业主体具体影响为研究重心,揭示在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大背景下,文学创作为其带来的文化积淀与契机。论文最后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文旅“联姻”的意义价值,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审视并对前景加以展望。

宋雅欣[5](2020)在《生态批评视野下红柯小说中的人与自然》文中指出红柯是90年代兴起于文坛的陕西作家。由于曾定居新疆十年,他的小说充满新疆异域风情,以自然万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要表现对象,想象汪洋恣肆,艺术风格浪漫诗意。同时,他大胆地颠覆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书写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其作品充满生态智慧,具有生态批评的价值。本文试图从文本呈现、理想建构、反思批判三方面入手,探究红柯小说中,人与自然书写的理想图景和思想内涵,并在生态小说的坐标中考察红柯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作家和研究现状,以及生态批评理论。第一章从生态书写的文本呈现入手,研究红柯小说中自然书写的特点、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红柯的小说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表达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等生态理念。第二章将红柯小说的生态理想概括为构建理想家园和塑造理想人物。具体来说,其理想家园是以新疆那个特殊的地域空间为参照,一个能供人诗意自由地生活、真正使心灵产生依附感的乌托邦;理想人则是自然天性充沛、童心未泯的普通人。第三章在现代性语境中指出红柯小说表达了对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的担忧。其小说通过展示技术文明和城市化、文明崇拜和理性精神、以及膨胀的发展欲望和物欲,揭示现代文明生活潜藏割裂人与自然关系的弊病。第四章研究红柯书写人与自然的意义和局限。其小说提供符合生态美学要求的自然审美体验,以及来自异域民族的生态文化资源,是为意义;但是部分作品在表达尊重自然的理念时暗含规训女性人格、歧视女性的不平等观念,背离生态女性主义的主张,是为局限。结语部分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具有永恒性,当前人与自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红柯的小说可以涵育人的自然保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蔡娟[6](2020)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后十七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的,中国的音乐文化也从“以西为主”的模仿阶段渐渐转向于中国国内一众音乐家努力追求自我个性、追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革新的“以中为主”的大胆创作阶段。如何既能革新本土音乐文化,又能在西方列强环伺的社会环境中不至于被西方文化牵着鼻子走,还能不丢掉自己的传统,并挖掘传统音乐文化魅力,这是一众中国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所致力研究并且一直延续至今的难题。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的视唱教材本土化研究为切入点,以三位音乐教育家: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为主要研究人物,以他们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视唱练习》、《单声部视唱练习》、《儿童视唱初步》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老一辈音乐家在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编写创作本土化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本文第一章以社会人类学、哲学、传播学、音乐学四个大学科有关本土化的论述为理论基点,在梳理“本土化”这一核心概念的同时,提炼出本土化研究的三个纬度“理念、方法和内容”,推导出视唱教材小学科本土化“理念、方法和内容”的评价框架,并简要介绍了建国后十七年我国的音乐文化环境,对建国后十七年我国出版的东西方视唱教材做了较详细梳理;第二章对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三人生平、包含本土化元素的作品、音乐本土化思想做了简述,进一步以第一章推导出来的“视唱教材理念、方法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人的三本视唱教材进行了“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第三章主要是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首先对三本视唱教材内容从谱号、调号、拍号、节奏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而后同样以第一章已经形成的“视唱教材内容本土化的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三本视唱教材进一步做了内容本土化的研究,其中辅以大量的表格和谱例;第四章回到现在,精选了现当代六部经典的视唱教材,利用“视唱教材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评析其优点和不足,并进行反思,而后借鉴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探索的成功经验来促进我国现当代本土化视唱教材的编创,最终提升理论高度,提出了现代视唱教材编创必须融全球化、本土化、现代化三化于一体的编创思想。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本土化“理念、方法、内容”的分析框架的成功推导;二是对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所做的断代史研究;三是对胡江非个人的挖掘与发现;四是对马思聪《视唱练习》、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的曲式分析等其他方面所做的研究。

陈辉[7](2020)在《第三代诗歌中行动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第三代诗歌对朦胧诗的反叛为例,研究行动要素介入诗歌的历史契机和“第三代”诗人采取的具体行动类型,并进一步探讨了诗歌运动对后辈诗人产生的影响。在本文中,行动要素主要指诗人为了促进诗歌艺术的发展,而采用的社会行为层面的作用方式。它们可以是群体性的诗歌运动,也可以是个体性的炒作和先锋行为。第三代诗歌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其群体性的运动性质。“第三代”诗人在文本内具有游戏化写作的倾向,在文本之外则热衷于发表宣言、炮制各种主义、创建流派或文学组织、创办民刊等群体运动;在个人行为方面,“第三代”诗人则以流浪行走、聚会吟诵等外在行为有意或无意地标榜自己。人们更多地记住了他们在诗歌发展上的“运动”和诗歌青年们特有的精神气质,而遮蔽了其文本的价值。因此,第三代诗歌被部分评论家诟病为行动大于文本。第三代诗歌一出现就要面对多重困境。共时性焦虑——主要来自于占有诗坛主流地位的朦胧诗;历时性焦虑——诗歌艺术史与诗歌发展史之间的不协调引发的诗歌文本经典化问题;文本的势弱——革命经验的相对匮乏、写作经验的不成熟、政治地缘上的偏僻,使“第三代”诗人策略性地选择了反叛的方式,尽可能的借助社会运动的方式及效果,来扩大自己的诗歌影响力,拓展自己在诗坛的生存空间,以求在新诗史上留名。本文即从社会行为学的角度切入第三代诗歌运动,引入“行动因素”这一概念来阐述八十年代诗歌运动在第三代诗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并以此为基点,探究新世纪以来的诗歌乱象与第三代诗歌发起运动之间的内部联系与发生逻辑。第三代诗歌运动中行动要素的作用被后辈诗人所有目共睹,行动要素成为影响诗歌发展的显性因素。第三代诗歌是群体型行动要素介入诗歌的运用,而新世纪以来诗歌以事件化的方式呈现则是个体型行动要素介入诗歌产生的结果。行动要素长时间过度地侵入诗歌之中,使诗歌从以文本为中心转向了以行动、事件为中心。因此,又出现了评论家对21世纪诗歌发展做出的事件大于文本的指责。在新诗史上,不同时期的诗人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行动要素来推动诗歌的发展,并在这种发展中希望得到诗歌艺术上的长足进步。但行动要素毕竟是诗外因素,长期以往可能会混淆诗人的身份认同,使诗人对诗歌精神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偏差。诗人们应重新审视具有艺术担当的诗歌精神,在精神层面而不是行动层面加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与介入,真正建构好诗歌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文欢[8](2019)在《国旗人生——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文中认为引子1940年12月,重庆沙坪坝之夜似乎日后曾联松几十年的命运,便全都与那个夜晚有关。1940年12月下旬的那个夜晚。但究竟是下旬的哪一天,曾联松却从未具体说过,如果按下旬日期排查的话,从20号到30号都有可能,以曾联松一贯严谨、认真的性格,这样一个日后想起来很是有

于婷婷[9](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严丰[10](2019)在《北大荒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十万军民开垦北大荒为北大荒版画的发展带来契机。以晁楣为首的北大荒版画创作,拥有个性的艺术创作语言,画面厚凝而深沉、淳朴而自然,不但表现出黑土地的风物人情,也体现出北大荒开垦的坚韧不屈时代特色。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北大荒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版画家的共同努力下,北大荒版画形成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具有当代中国特征、黑土地民族精神以及现代艺术创作意识的木板套色版画。而且,北大荒的版画艺术建立在黑土地文化的氛围上,其艺术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富有黑土地的文化韵味,较之以四川的黑白木刻版画、云南油印桃色木刻版画以及江苏的水印版画更富有东北地域精神。所以,北大荒版画正是版画家们以满怀的关东热情和对黑土地的喜爱,再加上个性的版画语言阐释了他们对生活实践的感悟,表现出黑龙江的地域风情。本文正是以北大荒版画为研究对象,对北大荒版画的形成过程、艺术审美特征、文化精神体现、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术界有关当代版画艺术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可以为相关版画创作者的当代创作以及怎样保持版画发展的时代性和艺术性问题上提供一条思路。本文针对北大荒版画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明确研究北大荒版画的背景和意义;对版画的发展历史、版画的技法和表现、北大荒版画的发展与表现等理论研究成果整理归类,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研究对象北大荒版画的流派予以理论界定,从政治背景、地域特征以及群体凝聚等层面分析北大荒版画的形成原因,对晁楣以及北大荒版画各个时期的发展历史进行概括。第三,研究北大荒版画的艺术审美特征,从主题、版画构图和画风、色彩、技法以及意象等角度阐释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形成。第四,研究北大荒版画的自然精神和文化意蕴,从地域环境、自然风貌歌咏、生态意义、文化认同以及文人精神展现等角度阐释北大荒版画的人文气息。第五,研究现阶段北大荒版画的衰落现状和存在问题,就北大荒版画的衰落原因、衰落表现等进行再思考。第六,研究未来北大荒版画的变革思路与发展对策,分析北大荒版画的多元化变革思路,并从艺术借鉴和艺术家修养层面提出今后北大荒版画的发展途径。总之,本文试图以北大荒版画这个黑土地的文化旗帜为研究对象,结合北大荒版画家如晁楣、郝伯义等人自身的发展经历,对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探寻北大荒版画发展的历程以及未来发展对策,这对于完善北大荒版画的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当代版画艺术的研究范围,引导今后版画的艺术创作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新疆统计 为硕果累累燃烧激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统计 为硕果累累燃烧激情(论文提纲范文)

(1)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外宣文本的翻译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60年》(节选)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1.3 Thesis Structure
2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ext Typology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Texts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eter Newmark’s Text Typology in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Texts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Peter Newmark’s Text Typology
    3.2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4 Text Analysis of Sixty Years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4.1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4.1.1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4.1.2 Text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4.2 Lexical Features
        4.2.1 Words with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4.2.2 Proper Nouns
    4.3 Syntactic Features
        4.3.1 Long Sentences
        4.3.2 Redundant and Over-decorative Sentences
        4.3.3 Sentences without Subjects
    4.4 Textual Features
        4.4.1 Personal Reference
        4.4.2 Repetition
5 Application of Text Typology in the Translation of Sixty Years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1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5.1.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Explanation
        5.1.2 Paraphrase
        5.1.3 Transliteration
    5.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5.2.1 Addition of Logical Connectives
        5.2.2 Omission
        5.2.3 Addition of Subjects
        5.2.4 Usage of Passive Voice
    5.3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5.3.1 Preservation of the Personal Reference of the Source Text
        5.3.2 Addition of the Personal Reference in the Target Text
        5.3.3 Avoidance of the Repetition of the Source text
6 Conclusion
    6.1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总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发展历程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化寻根”前驳杂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开放的文学空间与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文学报刊承载包容繁复之声
        二、新时期初期诗坛现实要求――以建设“四化”为根本
    第二节 关于新诗的发展道路问题
        一、修复传统遭遇“崛起论”的现代狂欢——挑战与契机
        二、杨炼的现代史诗初萌动――文学报刊的新选择
第二章 寻根探索:现代史诗对地方特定文化群体的启发
    第一节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一、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响应造势
        二、青年诗人对民族传统的现代创新
    第二节 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靠拢
        一、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与扶持青年诗作者
        二、《滇池》与三大青年诗人的艺术探索
第三章 清除精神污染下的“文化寻根”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压力和推动力
        一、“清污”运动的政治任务、文艺指向
        二、地方文学刊物的回响——在具体实践中复魅传统文化
    第二节 关于新时期人道主义、人性论再解释
        一、一场与政治相关的人道主义论战
        二、被点名批评的“雪野诗派”
第四章 地域性寻根诗群的快速喷涌与落潮
    第一节 1984、1985年的报刊气候
    第二节 “红土诗派”与“百越境界”
    第三节 “东海诗群”与“黄河诗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知青电影中女知青形象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青电影中女知青形象的时代建构
    第一节 前知青电影时期
        一、时代特征:理想召唤
        二、女知青形象:解放的激情
    第二节 “文革”电影时期
        一、时代特征:斗争为旗
        二、女知青形象:在场的缺席者
    第三节 后知青电影时期
        一、时代特征:痛定思痛
        二、女知青形象:背负伤痛的苦难表达
    第四节 新知青电影时期
        一、时代特征:历史新解
        二、女知青形象:“另类”的青春想象
第二章 知青电影中女知青形象的类型解读
    第一节 脸谱化形象的类型特征
        一、女性形象概述
        二、崇高的理想者
        三、平凡的普通人
    第二节 女知青形象的电影话语呈现
        一、人物职业:社会身份认同
        二、思想态度:自我价值追求
        三、电影主题:意识形态宣传
第三章 知青电影中女知青形象的流变趋势
    第一节 形象符号的演绎
        一、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美学表达
        二、人物情感身份的回归
        三、角色功能呈现人文情怀
    第二节 创作视角的转向
        一、从参与历史到想象真实
        二、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的平衡
    第三节 女知青形象的类型嬗变
        一、从进步娜拉到被进步的灰姑娘(前知青电影时期)
        二、异化的花木兰之躯(文革时期)
        三、潘多拉的呐喊(后知青电影时期)
        四、千姿百态的盖娅(新知青电影时期)
第四章 女知青电影形象流变的动因探究
    第一节 社会进程下的意识更迭
        一、多种资本博弈下的审美趋向
        二、文艺政策对创作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 文化视域下的艺术生产
        一、艺术家:从生产者到创作者
        二、受众:从回忆经历到消费想象
    第三节 思潮涌动下的女性地位
        一、女性的符号意指
        二、女性的社会参与
        三、女性的换位凝视
结语
致谢
影单 附录
参考文献

(4)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文学与旅游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旅游文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文学旅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文学与旅游互动关系研究现状
        2.4 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旅游文学及其研究现状
    3 基本内容及结构框架
        3.1 基本内容
        3.2 结构框架
    4 研究方法及研究难点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难点
第1章 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文学与旅游发展概况
    1.1 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文学发展概况
        1.1.1 以散文为主体的文学创作
        1.1.2 新世纪阿勒泰地区作家类型
        1.1.3 新世纪阿勒泰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
    1.2 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与趋势
第2章 文学与旅游的互动关系
    2.1 旅游文学:旅游的文学价值
        2.1.1 “文因景成”的现实性
        2.1.2 旅游活动的地域性
        2.1.3 旅游文学的审美性
    2.2 文学旅游:文学的旅游价值
        2.2.1 “景由文兴”的现实性
        2.2.2 文学塑造的形象性
        2.2.3 文学旅游的互证性
    2.3 文旅互动关系中的“文化环”理论
第3章 阿勒泰旅游资源对文学的影响作用
    3.1 绿色旅游资源对文学的影响
        3.1.1 喀纳斯的“山水经”
        3.1.2 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3.1.3 草原生态的书写
    3.2 红色旅游资源对文学的影响
        3.2.1 可可托海的“精神富矿”
        3.2.2 文学中的红色引领
        3.2.3 红色赞歌的谱写
    3.3 “银色”旅游资源对文学的影响
        3.3.1 阿勒泰的“白银”旅游
        3.3.2 文学中的地域符号
        3.3.3 白色大地的创作
第4章 阿勒泰散文出版物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
    4.1 文学作为旅游资源
    4.2 阿勒泰文学对游客活动的媒介作用
        4.2.1 对“游”的媒介作用
        4.2.2 对“食”的媒介作用
        4.2.3 对“娱”的媒介作用
    4.3 阿勒泰文学对景区的具体影响
        4.3.1 文化地标的创立
        4.3.2 旅游资源的开发
        4.3.3 网络媒体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就阿勒泰文学有关问题访谈康剑
    B 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可可托海景区以及冬季旅游发展状况表
    C 新世纪阿勒泰散文作品合集与个人专集整理
    D 以阿勒泰三大旅游资源创作为主的篇目整理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生态批评视野下红柯小说中的人与自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自然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书写
    第一节 天山南北的“大美”自然
        一、富饶瑰丽又偏远的大地
        二、生命蓬勃且自由的生物
    第二节 彼此守望的人与自然
        一、人对自然的伦理关怀
        二、自然对人的救赎
        三、人与自然在冲突中融合
第二章 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生态理想
    第一节 诗意栖居的理想家园
        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二、融入自然的生活观念
        三、心灵依附的空间
    第二节 神性闪耀的理想人
        一、充沛的自然天性
        二、童心未泯的状态
第三章 对生态危机的忧虑与反思
    第一节 溯自然生态危机之源
        一、离间人与自然的技术
        二、耗损身体的城市化
    第二节 反思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一、有失偏颇的“文明”与“理性”追求
        二、过度膨胀的物质和发展欲望
第四章 书写人与自然的意义和局限
    第一节 新奇敏锐的自然审美体验
    第二节 来自边地的生态文化底蕴
    第三节 潜藏在阳刚美书写中的男权意识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与问题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访谈法
        (三) 量化分析法
第一章 概念、背景与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建国后十七年”
        二、“本土化”的学科内涵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本土化”的语用
        一、“本土化”的理念、内容与方法
        二、四大学科“本土化”的具体维度
        三、视唱教材“本土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发展概况
        一、建国后十七年民族音乐发展及理论着作
        二、建国后十七年西方音乐的传入与理论着作
    第四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整体出版情况
        一、国外视唱教材传入中国的情况
        二、中国音乐家自编自着本土化视唱教材情况
    小结
第二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马思聪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马思聪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马思聪《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第二节 马革顺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马革顺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马革顺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第三节 胡汀非视唱教材理念、方法的“本土化”研究
        一、胡江非生平及其作品中的本土化(民族元素)运用
        二、胡江非的音乐本土化理念
        三、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中的本土化理念、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一节 马思聪《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二、《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二节 马革顺《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单声部视唱练习》的内容详析
        二、《单声部视唱练习》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第三节 胡江非《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一、《儿童视唱初步》的内容详析
        二、《儿童视唱初步》内容的本土化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思与借鉴
    第一节 六部经典视唱教材与“本土化”反思
        一、六部经典视唱教材简述
        二、六部经典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三、六部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优势、不足与反思
    第二节 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对于当今本土化视唱教材编创的借鉴
        一、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理念、方法”的借鉴
        二、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本土化“内容”的借鉴
    第三节 关于现代视唱教材编创的思考
        一、视唱教材编创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
        二、立足于本土化的视唱教材的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第三代诗歌中行动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主要问题
    1.2 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诗歌运动中行动要素的出场
    2.1 诗歌精神的嬗变
        2.1.1 作为运动出现的第三代诗
        2.1.2 反思启蒙话语的结束
        2.1.3 先锋文学的兴起与世俗精神的苏醒
    2.2 行动要素的出场
        2.2.1 超越文本的行动
        2.2.2 “第三代”诗人的早期密谋
        2.2.3 “行动”发生的历史性因素
        2.2.4 “行动要素”的出现
    2.3 缘由:诗歌运动化的发生逻辑
        2.3.1 “第三代人”的群体特征
        2.3.2 “第三代”诗人早期文本的势弱
        2.3.3 多重焦虑的汇聚
    2.4 文本写作的行动化倾向
3 诗歌运动中行动要素分析
    3.1 文本外行动要素的介入
        3.1.1 行动要素介入文本的原因
        3.1.2 行动要素介入文本的方式
        3.1.3 行动要素介入文本的作用
    3.2 文本内的语言暴动
        3.2.1 对朦胧诗的曲解与复制
        3.2.2 对传统诗学的策反
    3.3 第三代诗歌中行动要素类型分析
        3.3.1 串联与文本传播
        3.3.2 民刊与创建流派
        3.3.3 姿态与先锋行为
    3.4 评价:第三代诗歌中的运动色彩
        3.4.1 行动中的贡献
        3.4.2 行动中的缺失
4 反思:行动要素介入之后的诗歌
    4.1 第三代之后:诗歌的事件化呈现
    4.2 第三代之后:个体型行动要素分析
        4.2.1 群体的退场与个体的抉择
        4.2.2 个体型行动要素的运用方式
    4.3 “事件大于文本”的指责
    4.4 “经典化”的焦虑症加重
5 结语 对诗歌精神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致谢

(8)国旗人生——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1940年12月,重庆沙坪坝之夜
第一章翘首以待
    1.北平,沸腾的新中国筹备
    2.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
    3.华山路院子里的星光
    4.脱颖而出的32号应征图案
    5.五星红旗之美
    6.迟到一年的荣誉
第二章战火青春
    1.逃离中央大学
    2.寻找新四军
    3.辗转寻找之桂林
    4.辗转寻找之浙江
    5.在瑞安当历史老师
第三章中年磨难
    1.步入新生活的正轨
    2.五星红旗飘出国门
    3.日杂日杂,百姓日常
    4.信仰,不仅仅需要忠诚
    5.严霜凛冽仍从容
    6.十年痛,一片冰心如故
第四章晚年欣慰
    1.再赴北京国庆观礼
    2.跨越45年的重新入党
    3.国旗教育,义不容辞
    4.清贫·与国旗班战士的友谊
    5.港澳回归,企盼圆梦

(9)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1.3.2 景观脆弱性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1.4 研究界定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2.1.4 人地关系理论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2.4.1 指标体系法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3.1 乡村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3.3.3 自然环境景观
        3.3.4 聚落景观
        3.3.5 经济景观
        3.3.6 文化景观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4.2.1 脆弱性三要素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4.1 评价指标筛选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评价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评价单元选取
        5.1.3 评价指标体系
        5.1.4 数据来源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2.1 评价结果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1 因子分级方法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6.2.1 目标体系
        6.2.2 规划衔接
        6.2.3 规划模式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北大荒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二章 早期北大荒版画(1958-1968)
    一、北大荒版画的起源
    二、北大荒版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三、早期北大荒版画的代表作品分析
    四、早期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
    五、对早期北大荒版画的研究与评价
    小结
第三章 北大荒知青版画(1968-1978)
    一、知青北大荒版画的艺术活动
    二、知青北大荒版画的领导者郝伯义
    三、知青北大荒版画的代表作品分析
    四、知青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
    五、对知青北大荒版画的研究与评价
    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北大荒版画(1978 至今)
    一、第三代北大荒版画的艺术传播过程
    二、第三代北大荒版画群体的异军突起
    三、第三代北大荒版画的代表作品分析
    四、第三代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
    五、对第三代北大荒版画的研究与评价
    小结
第五章 北大荒版画的风格论述
    一、北大荒版画的基本创作方法
    二、北大荒版画的风格演变规律
    三、北大荒版画不同阶段的艺术贡献
    四、北大荒版画的局限性与可能性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一、北大荒三代版画群体的传承与发展
    二、北大荒版画的价值和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北大荒版画不同时期主要创作力量及重要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新疆统计 为硕果累累燃烧激情(论文参考文献)

  • [1]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外宣文本的翻译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60年》(节选)英译为例[D]. 廖燕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9)
  • [2]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D]. 黄凡. 河南大学, 2020(02)
  • [3]知青电影中女知青形象的流变研究[D]. 刘景怡.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文学与旅游的互动关系研究[D]. 韩亚桐. 新疆大学, 2020(07)
  • [5]生态批评视野下红柯小说中的人与自然[D]. 宋雅欣. 南昌大学, 2020(01)
  • [6]建国后十七年视唱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以马思聪、马革顺、胡江非视唱教材为例[D]. 蔡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第三代诗歌中行动要素研究[D]. 陈辉.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国旗人生——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J]. 文欢. 作家, 2019(07)
  • [9]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10]北大荒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严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新疆统计局燃烧丰硕成果的热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