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女子的毁灭之路

弱女子的毁灭之路

一、一个弱女子的毁灭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高建军[1](2011)在《希望与虚无 ——郁达夫小说论》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之一,郁达夫和鲁迅等人一起共同完成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转型。郁达夫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始终特立独行而又不无艰难地坚守着自我生命体验的书写。本文以文本细读为主要手段,以精神漂泊者的心路历程探索为切入点,对郁达夫小说做整体研究和系统解读,从三个方面探究其文本价值:一、躁动的情绪状态。情绪化书写是郁氏小说的外在特征,躁动不仅是小说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而且还主导着小说的行文结构,更形成一种鲜明的语言风格。二、“寻找”意象的内在呈现。对自我生命本真状态的呈现是郁达夫小说文本的主旨,“寻找”意象是郁达夫小说文本的内在呈现,是精神漂泊者的灵魂。三、虚无的本有之意。虚无是现代性寻找的必然归宿,亦是郁达夫小说文本的深层意蕴。郁达夫的小说是对精神飘泊者心路历程的忠实记录,是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通过对郁达夫小说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对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上的现代性转型进行深刻反思。

顾广梅[2](2009)在《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文中指出成长小说作为一个小说类型,肇始于西方启蒙主义时期。20世纪的现代中国也产生和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成长小说。本文采用发生学、文化学和叙事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对从五四到解放30年时段的中国现代成长小说进行初步的整体勘探。本文共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绪论首先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界定了成长小说的概念内涵,并为厘定筛选文本而进一步对中国现代成长小说进行了要素分析,避免遗漏和误选。其次,通过对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的探讨,意在指出目前的研究缺憾,国内学者对20世纪中国成长小说的研究集中在当代这一时段,而对现代成长小说的整体把握和个案分析都明显欠缺。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和认真梳理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已经势在必行。再者,提出本文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任务。由于论题本身的性质,自然会涉及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而研究的体例和框架又决定了论文还会涉及发生学、叙事学、主题学、文化研究等学科,这就更需要利用各学科所长而避其所短的综合研究视角才能有效地驾驭论题。第一章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发生。这一章主要采取探源和发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探讨现代性语境下成长问题的提出,又以此为切入探讨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发生的历史原因和个人动机。第一节考察了成长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历史性缺席,并对成长小说在中国叙事文学传统中的匮乏进行深度溯源。第二节以西方成长小说为参照系,论证了现代性语境下成长问题的提出,指出五四个人主义话语作为现代成长小说发生的价值原点。第三节从“新人”的公共形塑考察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方向和规约。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选取各时代的重要期刊杂志或报纸考察论证了五四新人、革命新人、民族新人和翻身新人的理论塑形,指出这四种新人集中代表社会理性所期待的理想人格,并直接影响和开启现代成长小说对“新人”的想像。第四节集中论证了作家的主体意图,从小说家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和虚构(或纪实)他人的成长故事两方面考察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发生的个人动机。第二章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嬗变轨迹和叙事类型。这一章主要以史学和叙事学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理论视角梳理分析了中国现代成长小说30年来的嬗变轨迹和叙事类型。第一节将从五四到解放30年时段的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划分为开端、爆发和收获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和主题内涵。由于五四作家集中于对传统人格的剖析和反思,更多的人物形象是因袭着传统文化积弊的病态的老中国儿女,“新人”的成长想像还是一个奢侈的话题,所以五四开端期的现代成长小说在叙事上尚显稚嫩,数量上也不够丰富,但已基本具备成长小说的主题内涵和叙事特征。左翼革命爆发期的现代成长小说在数量上明显增多,并呈现出“民族寓言”式的写作趋势,主要表现为:个人成长与外在重大社会事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长主人公逐渐大龄化、生理意义上的成长被忽略,精神发育成为这一阶段成长小说的重心;叙事结构和模式逐渐趋同化、固定化。由于个人的成长越来越被视作民族国家历史本质的象征,成长的方向也越来越合历史目的性,因而这一阶段的成长小说已经开始被规约为“教育叙事”。抗战收获期的现代成长小说数量也很丰富,其主题内涵、叙事模式除了承袭爆发期的诸多特点外,还出现了“改造式”的成长主题内涵和叙事模式。成长主人公主要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或农民的形象出现,在主体构建上按照社会秩序的规约进行以“新我”换“旧我”的精神改造。第二节根据成长主人公是否完成成长仪式,将现代成长小说划分为三种叙事类型:在路上的成长迷梦、被放逐的成长幻灭和到达“远方”的成长神话,由此相应产生出三种类型的成长主人公形象,即迷梦型、幻灭型和神话型成长主人公。在对叙事类型的分析过程中,本章着重对三种类型成长主人公形象进行还原式分析,以期得到对成长人物面貌和作家创作心态的完整把握,避免把作家作品打散后只能作为零星例证出现的缺陷。第三章身体成长: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诗学维度之一。这一章主要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证了中国现代成长小说中所展示的身体成长之谜。第一节探讨了身体的时间神话,指出个人成长时间与历史时间的融合,历史时间被分解在个人成长时间里,个人成长时间也在参与历史时间的建构。借用巴赫金的小说诗学理论,提出中国现代成长小说中的“成长时空体”和“道路时空体”两个文化和审美概念。另外,探究了指向未来的先行性时间遮蔽一次性的个体生命时间以及有限性的个人成长时间,并将成长主人公的时间观与价值观、历史观的建构相联系,归纳出三种类型:进化论时间观的坚定型、指向过去和个人时间的不彻底型、从过去到未来的转变型。第二节探讨了身体的空间实践。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批评理论,首先分析了身体成长的空间行为模式——成长主人公逃离家庭空间而闯入社会空间,指出由于家庭空间的封建文化内涵使之对成长个体具有了“异己性”,并且在革命意识形态话语系统里,家庭空间和现代民族国家完全成了截然对立的矛盾关系,顺利成长的前提是舍家为国,甚至是“毁家”为国。女性成长主人公对“父亲之家”和“丈夫的家”进行了双重逃离。其次,分析了身体成长的空间逻辑——开放自由的空间位移和空间拓展,成长主人公正是在了解、接纳和屏弃各种空间的过程中,不断审视调整身体、自我与空间的关系,在社会阶级、性别、文化、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重构自己的社会身份。空间本身已经作为社会建构,参与到主人公身体成长与身份认同。再者,分析了身体成长的四个典型表征空间——监狱、军队、会议和街道(广场),指出表征空间是想像和探索成长主题的重要手段,并分别揭示其所蕴涵的独特象征意义和审美意味:监狱空间指向身体挣扎与精神超越,军队空间指向身体驯服与新我诞生,会议空间指向身体生成与自我建构,街道(广场)空间指向身体展演和精神狂欢。第三节探讨了身体欲望的话语转移,揭示出身体欲望作为被启蒙理性唤醒催发的主体意识的主产品,是如何在时代大风歌的变奏下,围绕“革命”这一总体性变革目标进行分配重组和重新叙述的。同时,还揭示出身体欲望的话语转移能否成功进行,直接影响着成长主人公的顺利成长。以历时性的分析框架分别考察了开端期身体欲望与社会理性的初步调适、爆发期身体欲望和革命指令的矛盾冲突和收获期身体面相的多样化。第四章心理成长: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诗学维度之二。这一章运用拉康后现代精神分析学的主体生成理论,考察了心理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节探究了镜像阶段对母亲镜像的辨识与想象性认同,主要出现三种情形:一是在神话型和部分迷梦型成长小说里,母亲镜像既是被超越、被颠覆的小他者,又是难以割舍的根性诉求;二是在部分神话型成长小说里,母亲镜像帮助成长主人公心理成长和精神成长;三是幻灭型成长小说里,母亲镜像成为无法逾越的心像误认。这三种母亲镜像认同对主人公的心理成长产生了不同作用,抗争式的母亲镜像认同既使成长主人公积极建构起主体性,又使之难舍与生俱来的根性弱点;精神同盟式的母亲镜像认同加快了成长主人公主体建构、自我确认的过程;仰望式的母亲镜像认同则使成长主人公的主体建构受到阻碍。第二节探究了后镜像阶段对父亲镜像的拆解和审视。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生动回应了五四时期文化先驱者对个性解放、人格自由所做的文化构想,将其具象化为“父”与“子”相冲突对抗的生活场景和心理图式。由于父亲镜像对儿子和女儿的心理投射作用不完全相同,本节从“父与子”和“父与女”的不同角度分别论之:一是“叛逆—归来”之子对父亲镜像的再拆解、再审视,其中选取四个代表性文本具体分析了封建暴君型、阶级仇人型、原罪型和现代民主型四种父亲镜像;二是逆女对父亲镜像的反抗和颠覆,这主要从争取婚恋自由、确立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节探究了成长主人公在后镜像阶段送走了血缘父亲,迎来了崭新的“象征之父”。这个代表新的秩序和法则的“象征之父”以成长主人公的启蒙者、教育者形象出现在其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成长主人公对“象征之父”的接纳,首先是从对启蒙者面像的想象性认同开始的,本文归纳并分析了五种启蒙者面像介入方式:从欲望化到“去欲望化”、男主女从式、序列化、“群众”、“公家人”等。随后,启蒙者传达“先行掌握”作为象征性导引,不同时期启蒙者的“先行掌握”不同,从个人主义话语、革命意识形态话语到民族主义话语,这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紧密相关。相应地,成长主人公对启蒙者的他者话语进行了象征性认同,只有被他者话语询唤为说话主体,成长仪式才能真正完成。第五章精神成长: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诗学维度之三。第一节从新知识与新教育的领受考察了精神成长的文化内涵,分析成长主人公知识建构的三种方式,指出现代传媒和现代学校作为新型的教育途径对精神成长的催发作用,同时检视了学校作为意识形态机器的教化功能,以及由此对精神成长的阻碍和负面影响。第二节从意义和信仰的找寻考察精神成长的文化内涵,运用弗兰克尔的意义学说分析意义意志、意志自对精神成长的重要作用,指出现代成长小说中信仰找寻与精神成长相等同,信仰成为成长主人公意义世界中最关键的一维,由此成长故事一定意义上成了信仰故事,本文对这种特殊的中国式成长现象从心理学、社会文化学进行了多角度的原因分析。另外,结合文本细读阐释了找寻意义和信仰的精神产品——痛苦体验。结语“成长”抑或“生成”?探讨中国现代成长小说所展示出的“成长”一定程度上演变为“生成”。原本自然意义和生命存在意义上的“成长”因为现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更迭的巨大牵引力而演变为带有强烈规训意味的“生成”。成长主人公身体成长、精神成长和心理成长都表现出经受社会文化模造的“生成”特征。由此成长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成长故事的讲述具有了社会文化的示范意义,但也因此出现主题内涵的单一化、叙事的模套化、程式化和审美风格的重复单调等缺憾。指出成长小说不应忽视生命原初意义上的“成长”,更不能完全以意识形态修辞来规约成长的“因”与“果”。本论文的学术目标和创新点在于:1、根据选题的性质,选取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视角,主要运用文化学、发生学和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现代成长小说进行整体把握和文本细读,这是本文的方法论创新目标;2、重新发现并解读被文学史忽略了的众多现代成长小说文本,如王统照的《一叶》、张闻天的《旅途》、冯铿的《最后的出路》、张天翼的《齿轮》、苏雪林的《棘心》等等,以期对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全貌作出令人信服的探察,这是本文还原历史的创新目标;3、从身体成长、心理成长和精神成长三个诗学维度考察了中国现代成长小说中蕴涵的“成长之谜”,为成长小说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范式和切入点,这是本文的理论创新目标;4、始终坚持纵(历时)、横(共时)两个向度相交叉结合来考察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发生和嬗变、叙事类型和诗学维度,这是本文的写作范式创新目标。

黄晓华[3](2005)在《身体的解放与规训 ——中国现代文学身体意识论》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人存在的物质基础,身体是生命的本体。人首先通过身体与自然、社会发生关系,也首先通过身体认识世界与自我。对身体的认识,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建构,而且关系社会的建构。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学中的身体意识,对中国社会发展以及个体建构有着重大影响。现代文学提出了“立人”这一主题,形成与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学的深层断裂。现代文学中的主人公由传统的忠臣烈士、孝子节妇、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转换成“人”,使文学真正成为“人学”。现代文学的“立人”理想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由奴隶到人的社会解放,一方面是由动物到人的生理解放。正是在“立人”的这两个层面上,身体意识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健全的人首先需要有健全的身体;只有使个体一方面获得外在社会身体的自由,一方面获得内在生理身体的自由时,真正的“人”才可能诞生。对现代文学中身体意识进行梳理总结,可以更真实地看到现代文学“立人"理想的成就与局限。 现代文学虽然有着共同的“立人”理想,但各个流派对于“人”的认识并不一致。因此,在各个流派追求各自“立人”理想时,表现出不同风格,也表现出不同的身体意识。根据各流派在主题与风格上的近似,可以将现代文学划分为四大板块:人生派、艺术派、革命派以及翻身派。本论文以四类创作为经,以社会身体与生理身体为纬,试图从整体上把握现代文学身体意识的转型与流变脉络。 以“‘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为宗旨的人生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它以启蒙精神为思想武器,以人道主义为价值核心。在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关注中,人生派切入了传统身体意识在社会身体与生理身体两个层面上的束缚。健全的“人”的诞生首先需要解构传统身体意识。人生派以民主与科学作为解构传统身体意识的武器,以促进健全身体意识的诞生。实现由奴隶到人的转变,需要以民主解构传统“三纲”在社会身体方面对人的奴役,使个体获得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人的自由才不是一句空话。实现由动物到人的进化,则需要以科学之光去消解传统蒙昧主义附加于生理身体的种种迷信,使人对自己的身体欲望有一种清明的意识。由国民对刑罚中犯人的身体以及对普通人身体上的服饰的不同态度,人生派切入了身体中潜含的政权的运作,并由此批判国民又凶又怯的两面性。由子辈与妇女的身体,人生派切入了传统父权与夫权的运作,从根本上解构传统的家族权力。在生理身体方面,人生派则关注性与疾病的问题。新性道德的建构是“立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建构不仅需要科学的光与艺术的香,同时需要整个社会制度的改造。在疾病方面,人生派凸显身体的病痛的社会因素,由下层民众的病与死展开对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社会的双重解构。 作为与人生派分庭抗拒的一大派别,艺术派有着更多的个性解放意味,表现出比较

高磊[4](2019)在《郁达夫与太宰治小说的青春主题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日两国的现代化发展阶段,都曾出现过对于“青春想象”的呼唤。青春主题与现代化、与民族国家的建设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郁达夫与太宰治的小说分别代表了那个时代中日两国青年的特质。通过比较两人小说中的青春主题,将可以挖掘出中日两国青年在成长过程中所抱有的共感与差异,进而还能够一窥现代化过程中中日两国的异同。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郁达夫、太宰治与青春文化”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明确“成人”与“青年”的定义,并介绍为何郁达夫与太宰治会被那个时代的青年读者视为代言人。第二章“青年自我的觉醒”所探讨的是郁达夫与太宰治小说中所体现的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的发现是个人进入青年期的根本标志,在两位作家的作品中都总共呈现出了三种自我:“理想的自我”、“现实的自我”与“表演的自我”。第三章“青春的叛逆与对成人世界的拒绝”将讨论两人小说中的反叛意识。两人以叛逆之姿表达对成人世界的不满,同时又对高贵纯洁的童贞之心极为欣赏。他们表面上的堕落其实恰恰体现了其本质上的真诚高尚。第四章“性意识的萌发”所探讨的是两人小说中的性主题的文化内涵,揭示出他们笔下爱情的少年特征、“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模式以及性所给予他们的精神慰藉。第五章“个人成长与时代环境的纠葛”则将两人的成长之路放在中日两国的现代化背景下来考察。通过分析两人创作轨迹与时代对于两人作品的接受情况,以揭示出“少年中国”与“少年日本”的差异和共感。

董易[5](1980)在《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初探(上)》文中研究指明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曾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小说流派,也拥有过比较广泛的读者,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人们对他一生的文学活动和他的刨作实践。却始终毁誉不一。他的第一篇小说刚一问世,便受到旧势力的攻击,骂他“诲淫”,指为不道德的文学;新派也有人一直把他说成是“颓废派”作家,虽然了解他的人认为他其实是“摩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但也无法否认浪漫主义的感伤颓废是他大部分作品中的一个主调。直到解放后,从事观代文学研究的人尽管肯定他的作品在“五四”时代起过反帝反封建的作用,但也仍然同时指出,他那些作品中“不健康的倾向”,对读者只能起一种“消极的影响”。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不平常的人物及其思想、作品,究竟应当怎样分析和评价?本文仅就他的小说创作试图做一初步的探讨。一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他个人的风格,反映了马克思所说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因此,马克思很自然地引用了法国古典作家布封的名言:“风格就是人”。我们古来也有“文如

刘菲菲[6](2010)在《从沉沦到升华 ——精神分析学视域中的郁达夫小说人物伦理心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郁达夫复杂的伦理心态,首先表现为情感与理智的冲突和矛盾,即个人灵魂与肉体的斗争。郁达夫有个着名的文学观点,即“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郁达夫作品所选择的题材均与作者的生活非常贴近,作品中的主人公也总是与作者形成不可分离的整体。因此,郁达夫的作品不仅是郁达夫对自身的表达,更是其对自我灵魂的大胆暴露。郁达夫是个情绪感极强的人,这便决定了他的小说充满了主观情绪的泛滥,书写自我,挖掘自我。凭借郁达夫对自身写作态度的认识,我们有理由相信,对其小说人物伦理心态的研究,必定将成为对郁达夫本人伦理心态认识的必要,且是唯一途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处寻找了极大的精神契合以及理论支持。本文选择并分析了郁达夫写作生涯较具代表性的四部作品:《沉沦》,《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以及《迟桂花》。这四部作品贯穿了郁达夫的早期创作历程,同时也是小说人物伦理心态由沉沦到升华的有力映照。本文共有六章:导论对本文的选题意义,写作思路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介绍如何通过心理分析学实现对郁达夫的四部小说人物伦理心态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其小说人物的伦理心态从沉沦到升华的过程。第一章通过对《沉沦》主人公的伦理心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因无法驾驭欲望对其的操控,无法实现对本我的释放,而最终导致了自身的毁灭;第二章从《迷羊》的故事入手,介绍主人公如何在欲望中沉迷,但是因为宗教力量的救赎,及其对欲望的疏导,主人公并为走上《沉沦》主人公自毁的道路;第三章讲述的故事为《她是一个弱女子》,主人公郑秀岳任凭自我在欲望中淹没,但是小说中冯世芬至始至终对其进行鞭策和教育,使郑秀岳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并对自身对欲望的过分依赖有所忏悔,这不但是主人公伦理心态的变迁,也是对自我的极大超越。最终主人虽没能战胜欲望,但争斗的痕迹已经清晰的展现;第四章通过对《迟桂花》的分析,我们清晰的看到主人公最终战胜欲望,实现升华的轨迹。文章中大量的景色描写以及女主人公单纯的灵魂,让主人公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净化。结语部分将基于上述章节,对本文写作意旨进行阐述,即通过对郁达夫小说人物伦理心态的研究,进而认识郁达夫本人在传统价值面临崩溃,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之时的伦理心态变化,进一步为“五四”一代人伦理心态的认识提供切入点。

刘传霞[7](2006)在《被建构的女性 ——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文中认为社会性别是从人类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机制、文化范畴,但是,这种由文化所建构而非生物属性所规定的机制,却成为人们划分劳动分工和社会角色的依据,并且长期以来被叙述为人的本真性、根源性的知识。在现代,当宗教神话解体后,人们开始建构新的性别神话来抵抗现代性带来的断裂与迷茫。事实上,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建构,社会性别认同,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自我身份认同,一种文化身份认同,它与种族、国家、民族、阶级等身份的认同交织在一起。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由前现代到现代的转换与确立时期,处于东西方文明激烈冲撞之中。现代性给古老中国所带来打击和震惊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断裂和冲突,由此所引发的身份焦虑与不安更加突兀。在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男性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文化身份、阶层身份都遭遇到了空前的认同危机。这一切危机也必然引发中国人(男性)性别身份认同问题,人们迫切需要重整性别秩序来组织他们所遭遇的充满断裂与动荡的现代生活,借助现代性别神话来解决他们由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引发的诸多现代身份危机与困惑问题。中国男性知识分子对男性自我主体的建构是与对女性的建构联系在一起,对他者女性的设定与想象永远是男性在面临各种人生危机与困惑、建立自我主体的首选途径。与传统社会固定不变的性别认同不同,现代社会的性别认同并不是个人特性,它与变动的社会密切相连,所以,现代的性别认同和性别建构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关系中进行多次的重复才能确立。随着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变动、随着知识分子在政治文化格局中位置的迁移,中国男性知识分子自我期待与实际现状间的差异距离发生变化,他们将这种因想象与实际之间的裂缝和矛盾所导致的焦虑与不安、破碎与断裂转移投射到他者女性身上,因而他们对中国现代女性社会角色与规范的设定与时俱动。通过对女性在历史和现实中作用的阐释,通过对中国社会各种女性——新女性、底层劳动妇女、妓女、疯女人等的言说,通过女性在家庭亲属结构中的关系和性爱关系的解说,

邱雪惠[8](2019)在《婚恋戏曲悲剧性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典婚恋悲剧性作品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烙印着独特民族文化气质的作品类型,它的产生与本民族的文化、社会、历史、悲剧心理等因素息息相关。悲剧性研究不仅要揭示悲剧之所以为悲剧的根性特质,而且需统摄作家、文本、观众三个层面。本文旨在通过文本细读、对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不同时期的婚恋戏曲的悲剧性作品进行研究,总结其发展规律,揭示婚恋悲剧性作品生成背后的文化内涵。第一章主要阐述宋元婚恋戏曲的悲剧性。文章以现存唯一一部全本南戏婚恋悲剧性作品《张协状元》为例,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婚恋戏曲作品的悲剧性及悲剧性语言风格与观众接受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全方位把握该戏曲作品的悲剧性内核及外延;通过与对元代前期产生的婚恋戏曲《汉宫秋》和《梧桐雨》的比较研究,分析马致远与白朴的不同生活经历导致作品的悲剧性的不同、悲剧性的语言特色的差异和观众接受过程中触动的不同的家国悲情;通过对《秋胡戏妻》与《潇湘夜雨》悲剧性剧目生成的社会背景、悲剧性的语言风格的分析和观众接受心理中悲剧体验的转向论述,总体呈现宋元婚恋戏曲的悲剧性。第二章主要分析明清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部作品,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为有“南戏之祖”之称的《琵琶记》、在陈洪绶评点中首次出现“怨谱”概念的孟称舜《娇红记》、南洪北孔的《长生殿》与《桃花扇》以及反映末世人性的《雷峰塔》。五部戏曲作品在婚恋悲剧中不仅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婚恋悲剧,同时也在元代悲剧性戏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时代背景的本质差异导致了作家的悲剧意识、悲剧性的语言特色与观众不同的悲剧性心理体验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和发展变化。第三章主要通过对川剧《燕燕》、越剧电影《蝴蝶梦》和越剧《唐琬》、黄梅戏《徽州女人》、京剧《百花赠剑》、豫剧《泪洒相思地》这些当代五大地方戏曲中创作较为成功的悲剧作品的个案研究,总结新时代中西方悲剧理论交融中悲剧性婚恋戏曲的代表性发展趋势、新的表现形式及当代观念下的观众接受心理。川剧《燕燕》与越剧《唐琬》对传统婚恋悲剧作品的创新可以归纳为西方悲剧理论关照下作者对当代婚恋悲剧书写的新视角;越剧电影《蝴蝶梦》和黄梅戏《徽州女人》可以概括为婚恋悲剧作品当代婚恋悲剧观的重构;文中所选的京剧《百花公主》和豫剧《泪洒相思地》是典型的传统悲剧意识在当代的延续。结语部分对婚恋戏曲悲剧性作品质变时期的总体规律进行深化总结和阐述。不同时代的婚恋观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其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显着的区别,婚恋戏曲悲剧性不但渗透着人们婚恋观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了女性从被动遭受苦难到自我觉醒、再到走上反抗的过程。该部分还将对婚恋戏曲悲剧性作品进行文化视角下具有哲学意义的思考,说明中国的婚恋悲剧之所以以这种状态和规律呈现,与我们的传统哲学、价值理念文化心理、潜在意识等诸多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婚恋悲剧性作品是最能体现民族悲剧特征的研究类别。

张大雷[9](1985)在《略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文中认为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一位具有独特思想和独特风格的重要作家,也是一位复杂的引起人们探索的人物。无论在他生前或死后,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那样纷纭甚至往往相反,直至现在他还未能在文学史上占有应得的地位。对郁达夫的研究,不仅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试图对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发展及其特色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张婷[10](2018)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广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30年代,文学类期刊繁多,文学广告成为宣传营销和争夺读者的重要手段。文学广告在宣传文学作品,记录出版情况等基础功能之外,更有着反映刊物文学理念,引导读者阅读,塑造读者文学审美价值观,呈现鲜活文学生态等深层次的文学史意义。通过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国家图书馆电子文献数据库,在大量收集20世纪30年代文学类期刊上刊登的文学广告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细读研究,得出结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形式的文学广告,本身具有商业宣传性和文学批评性这两种属性。不同文学流派的刊物上的文学广告,在表达刊物理念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这些理念背后是刊物的文学立场。最后文学广告可以反映读者阅读兴趣,引导塑造文学审美观念,在呈现文学生态上有特殊的价值意义。在收集大量文学广告实例的基础上,将文学广告当做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文本,对20世纪30年代文学广告进行了细致全面的研究解读,揭示了文学广告这一文本形式在反映文学刊物理念,引导塑造读者审美,呈现文学史面貌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意义。

二、一个弱女子的毁灭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弱女子的毁灭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希望与虚无 ——郁达夫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自叙传"的实质含义和心路历程书写的价值
    第一节 "自叙传"的实质含义
    第二节 主人公的身份认定
    第三节 精神漂泊者的本质内涵
    第四节 心路历程书写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 躁动 郁达夫小说文本的情绪表征
    第一节 躁动不安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情绪主导的行文结构
    第三节 繁缛激荡的语言风格
第三章 寻找 郁达夫小说文本的内在呈现
    第一节 岛国时期的理想
    第二节 归国后的现实
    第三节 向过去告别
    第四节 绝望时的反省
    第五节 幻想中的归宿
第四章 虚无 郁达夫小说文本的深层意蕴
    第一节 虚无是寻找的必然归宿
    第二节 虚无是漂泊的内在形式
    第三节 虚无是现代性难愈的创伤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2)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概念厘定和要素分析
    二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发生
    第一节 成长小说在中国叙事文学传统中的缺席
        一 从整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看成长问题的历史性缺席
        二 中国叙事文学传统中成长小说的缺席及其表现
    第二节 现代性语境下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价值原点
        一 现代性语境下成长问题的提出与成长小说的发生
        二 五四个人主义话语: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价值原点
    第三节 “新人”的公共形塑: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方向和规约
        一 “新人”的前身:“新民”与“人之子”
        二 从《新青年》、《新潮》看五四时期的“自由新人”
        三 从《中国青年》看革命时期的“革命新人”
        四 从《解放》看抗战时期的“民族新人”
        五 从《群众》看延安时期的“翻身新人”
    第四节 主体意图: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发生的个体动机
        一 小说家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二 小说家虚构(纪实)他人的成长故事
第二章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嬗变轨迹和叙事类型
    第一节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嬗变轨迹
        一 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开端期
        二 左翼革命时期: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爆发期
        三 抗战时期: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收获期
    第二节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叙事类型
        一 在路上的成长迷梦
        二 被放逐的成长幻灭
        三 到达“远方”的成长神话
第三章 身体成长: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诗学维度之一
    第一节 身体成长的面向一:身体的时间神话
        一 个人成长时间与历史时间的融合
        二 时间隐喻下的成长
    第二节 身体成长的面向二:身体的空间实践
        一 身体成长的空间行为模式:逃离与闯入
        二 身体成长的空间逻辑:开放自由的空间位移和空间拓展
        三 身体成长的典型表征空间:监狱、军队、会议和街道(广场)
    第三节 身体成长的面向三:身体欲望的话语转移
        一 开端期:身体欲望与社会理性的初步调适
        二 爆发期:身体欲望与革命指令的矛盾冲突
        三 收获期:身体成长的四个面相
第四章 心理成长: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诗学维度之二
    第一节 心理成长的阶段一:镜像阶段对母亲镜像的辨识与想象性认同
        一 抗争式的母亲镜像认同
        二 精神同盟式的母亲镜像认同
        三 仰望式的母亲镜像认同
    第二节 心理成长的阶段二:后镜像阶段对父亲镜像的拆解和审视
        一“叛逆—归来”之子对父亲镜像的再拆解和再审视
        二 逆女对父亲镜像的反抗和颠覆
    第三节 心理成长的阶段三:后镜像阶段“象征之父”的想像性介入和象征性认同
        一 启蒙者面像:“象征之父”的想象性介入
        二 启蒙者话语:对“象征之父”的象征性认同
第五章 精神成长: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诗学维度之三
    第一节 精神成长的加数一:领受新知识与新教育
        一 成长主人公知识建构的方式
        二 公共领域里的知识建构
        三 知识焦虑与精神成长
    第二节 精神成长的加数二:寻找意义与信仰
        一 意义意志、意志自由与意义找寻
        二 意义世界中的信仰确立
        三 找寻意义与信仰的精神产品:痛苦体验
结语:“成长”抑或“生成”?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身体的解放与规训 ——中国现代文学身体意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中国文化中的身体意识
    二 中国文学中的身体书写
    三 后现代语境中的身体理论
    四 现代文学身体研究综述
    五 本论文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民主与科学的双重协奏
    第一节 民主-科学:身体与启蒙的协奏
        一 奴隶-人:民主与身体的解控
        二 动物-人:科学与身体的祛魅
    第二节 刑罚-示众:他者的身体
        一 示众与国民性批判
        二 疟刑与社会抗议
    第三节 服饰-文化:身体的他者
        一 服饰与个体自由
        二 服饰与性别平等
    第四节 恋爱-婚姻:身体与家族解构
        一 子辈身体与父权的颠覆
        二 女性身体与夫权的解构
    第五节 性-性道德:主体与社会的双重建构
        一 性道德与文化批判
        二 性交易与社会抗议
        三 性观念与主体建构
    第六节 疾病-医学:社会与文化的双重解构
        一 疾病与社会抗议
        二 疾病与家庭抗争
        三 疾病与文化解构
第二章 审美与纵欲的两极律动
    第一节 审美-纵欲:身体与艺术的纠葛
    第二节 性-性解放:个性解放与纵欲狂欢
        一 性解放与个性解放
        二 性游戏与纵欲狂欢
        三 性自由与人性重构
    第三节 疾病-个体:审美与色情
        一 疾病的审美意味
        二 疾病的色情意味
    第四节 受疟-施疟:颓废与享乐
        一 自恋与抗议
        二 颓废与色情
第三章 属己与属他的精神分裂
    第一节 属己-属他:身体与革命的漩涡
        一 身体的解放与属己性的凸显
        二 身体的压抑与属他性的弘扬
    第二节 解放-压抑:性与革命的变奏
        一 革命与性的解放
        二 革命与性的压抑
        三 革命与性的改造
    第三节 肉体-精神:疾病与政治的互动
        一 疾病与主体凸显
        二 疾病与阶级抗议
        三 疾病与思想改造
    第四节 个体-集体:身体与死亡的承担
        一 死亡与主体的凸显
        二 死亡与集体的承担
第四章 诱导与规训的双重调控
    第一节 诱导-规训:身体与阶级的调控
        一 翻身与身体的区分
        二 翻身与身体的诱导
        三 翻身与身体的规训
        四 翻身与身体的净化
    第二节 同志-敌人:祭坛上的身体
        一 神圣的身体
        二 献祭的身体
    第三节 公家-私家:身体的争夺与规训
        一 公家人:制度支持与物质补偿
        二 私家人:思想改造与身体规训
    第四节 结婚-再婚:女性身体与政治渗透
        一 女性身体与制度渗透
        二 女性身体与政治质疑
        三 女性身体与革命包办
    第五节 性-性话语:身体的净化与遮蔽
        一 性的革命化
        二 性的妖魔化
        三 性的封建化
    第六节 疾病-医学:身体治理的政治隐喻
        一 疾病的政治隐喻
        二 医学的政治隐喻
    第七节 内在-外在:身体美学的政治转换
结语:身体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参考文献

(4)郁达夫与太宰治小说的青春主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郁达夫、太宰治与青春文化
    (一)青年、成人:从个人到社会
    (二)郁达夫文学——“我的梦,我的青春”
    (三)太宰治文学——“青春的麻疹”
第二章 青年自我的觉醒
    (一)理想的自我
    (二)现实的自我
    (三)表演的自我
第三章 青春的叛逆与对成人世界的拒绝
    (一)虚伪的成人世界与高贵的童贞
    (二)堕落之中见真诚人格
第四章 性意识的萌发
    (一)对爱情的渴望与压抑
    (二)沦落者的同病相怜
    (三)人生空虚与恐惧的解药
第五章 个人成长与时代环境的纠葛
    (一)独自感伤的少年
    (二)公与私之间游离的少年
    (三)曲折成长与停止成长的少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初探(上)(论文提纲范文)

(6)从沉沦到升华 ——精神分析学视域中的郁达夫小说人物伦理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三、相关理论阐释
第一章 生命的沉沦——本能的宣泄与压抑
    一、情欲的追求
    二、绝望的沉沦
第二章 迷失与忏悔——“欲望迷失”的宗教救赎
    一、欲望的占有
    二、失去的迷惘
第三章 欲望与挣扎——“自我”与“本我”的斗争
    一、欲望的掌握
    二、挣扎的命运
第四章 理性的升华——“本我”的超越
    一、欲望的轨迹
    二、灵魂的升华
结语
注释
参考书目

(7)被建构的女性 ——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学叙述与性别建构
    第一节 自我主体与性别建构
    第二节 文学叙述与性别建构
    第三节 女性写作与女性建构
    第四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叙述与性别建构
第一章 历史叙事:女性与历史
    第一节 启蒙视阈中的历史女性
    第二节 抗战视阈中的历史女性
    第三节 性别视阈中的历史女性
第二章 抗战叙事:女性与民族
    第一节 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同构性
    第二节 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裂缝
    第三节 女性的身体与民族
第三章 被言说的祥林嫂:底层劳动妇女形象谱系
    第一节 男性视阈中的底层劳动妇女影像
    第二节 女性视阈中的底层劳动妇女影像
第四章 娜拉的天路历程:新女性形象谱系
    第一节 五四新女性
    第二节 大革命时期的时代女性
    第三节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女性
第五章 被社会伦理道德放逐的女人:妓女形象谱系
    第一节“同是天涯沦落人”
    第二节 构造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
    第三节 都市“恶之花”
    第四节 黑暗社会的罪证
    第五节 “风尘”生涯的另一面
第六章 阁楼上的疯女人:疯女人形象谱系
    第一节 阁楼上的疯男人
    第二节 阁楼上的疯女人
    第三节 他者与自我:从蘩漪到曹七巧
    第四节 疯子形象与性别认同
第七章 婆媳关系的性别叙事
    第一节 20、30 年代文学叙事中的婆媳关系
    第二节 写在国统区与沦陷区的婆媳关系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中的婆媳关系
第八章 母女关系的性别叙事
    第一节 前俄底浦斯时期的母女同体关系
    第二节 在父权秩序中被放逐与割裂的母女关系
    第三节 父权秩序颠覆者的和谐母女关系
    第四节 男性大师所建构的母女关系
第九章 女性同性之爱的性别叙事
    第一节 女性同性之爱在现代文坛浮现的生活形态和意识形态
    第二节 女性同性之爱的自我表述
    第三节 女性同性之爱的他者表述
结语: 社会性别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的一种考察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8)婚恋戏曲悲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宋元婚恋戏曲的悲剧性
    第一节 阶层变化与作家悲剧意识的转变
        一、《张协状元》:庶民阶层悲剧意识的投射
        二、《汉宫秋》与《梧桐雨》:家国婚恋剧中士人悲剧意识的注入
        三、《秋胡戏妻》与《潇湘夜雨》:下层文人悲剧意识的凸显
    第二节 悲喜杂糅与悲怨的语言风格
        一、《张协状元》:悲喜杂糅的早期戏曲语言风格
        二、《汉宫秋》和《梧桐雨》:苍凉与悲艳语言风格
        三、《秋胡戏妻》与《潇湘夜雨》:悲怨语言风格的通俗化展现
    第三节 从旁观到出离的悲剧性接受心理
        一、《张协状元》:旁观式婚恋悲剧心理体验
        二、《汉宫秋》与《梧桐雨》:深浸式家国婚恋悲剧心理体验
        三、《秋胡戏妻》与《潇湘夜雨》:出离式婚变悲剧心理体验
第二章 明清传奇婚恋戏曲悲剧性
    第一节 作家创作:时代转向中悲剧意识的生成
        一、高明《琵琶记》:明代“怨谱”悲剧观念的产生及悲剧性
        二、孟称舜《娇红记》:明代“怨谱说”悲剧理论的成熟
        三、《长生殿》与《桃花扇》:清代上层文人的离合之悲与兴亡之悲
        四、方成培《雷峰塔》:清代市民阶级悲剧意识
    第二节 悲怨与苍凉的语言风格
        一、高明《琵琶记》:明初古朴悲凉的语言风格
        二、孟称舜《娇红记》:明代华丽悲怨的语言风格
        三、《长生殿》与《桃花扇》:清代苍凉悲壮的语言风格
        四、方成培《雷峰塔》:清代悲怨语言风格的通俗化
    第三节 从深浸到出离的悲剧性心理
        一、高明《琵琶记》:深浸式伦理压迫悲剧性心理体验
        二、孟称舜《娇红记》:深浸式抗婚悲剧的心理体验
        三、《长生殿》与《桃花扇》:深浸式家国婚恋悲剧心理体验
        四、方成培《雷峰塔》:出离式市民婚变悲剧心理体验
第三章 当代新古典婚恋剧的悲剧性转换
    第一节 当代婚恋悲剧书写的新视角
        一、川剧《燕燕》:多元悲剧冲突下的情节重构
        二、越剧《唐琬》:悲剧主体的变化与表现形式的创新
    第二节 婚恋悲剧的当代观念重构
        一、越剧《蝴蝶梦》:理性与感性的冲突
        二、黄梅戏《徽州女人》:人生选择和社会环境的悲剧冲突
    第三节 家国与伦理婚恋悲剧中传统的承继
        一、京剧《百花赠剑》:家国兴亡与儿女真情的悲剧冲突
        二、豫剧《泪洒相思地》:男性绝对权威与女性相对弱势的悲剧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略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0)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广告——一种特殊的批评文本形式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广告的商业性及其宣传策略
    第二节 文学广告文学批评特质的获得
第二章 文学广告和三十年代文学刊物审美价值理念表达
    第一节 作为刊物文学审美价值观表达副文本的文学广告
    第二节 追求“艺术性”与“商业性”融合的《现代》文学广告
    第三节 在商业营销和革命热情之间的左翼文学广告
    第四节 追求文学艺术性与文艺自由主义的新月广告
第三章 文学广告与读者的审美互动及其经典化意义
    第一节 面向读者的预告性文学批评文本
    第二节 文学广告对读者的审美塑造
    第三节 读者审美流变在经典化中的作用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一个弱女子的毁灭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希望与虚无 ——郁达夫小说论[D]. 高建军. 暨南大学, 2011(10)
  • [2]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研究[D]. 顾广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3]身体的解放与规训 ——中国现代文学身体意识论[D]. 黄晓华. 武汉大学, 2005(05)
  • [4]郁达夫与太宰治小说的青春主题比较研究[D]. 高磊.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初探(上)[J]. 董易. 文学评论, 1980(05)
  • [6]从沉沦到升华 ——精神分析学视域中的郁达夫小说人物伦理心态研究[D]. 刘菲菲. 四川外语学院, 2010(01)
  • [7]被建构的女性 ——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D]. 刘传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8]婚恋戏曲悲剧性研究[D]. 邱雪惠. 河南大学, 2019(02)
  • [9]略论郁达夫的小说创作[J]. 张大雷.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2)
  • [10]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广告研究[D]. 张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弱女子的毁灭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