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西南地区马坑式层控钙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生成地质条件,交代矿化特征和找矿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鸣,谭惠静,许振南,袁润广,毕承思,郑人来,李大新,孙静华[1](1983)在《闽西南地区马坑式钙矽卡岩型铁矿床 专辑1》文中认为前言闽西南地区铁矿资源十分丰富,已知有马坑,阳山、潘田、洛阳和银顶格等一批大中型铁矿床,小型矿床和矿点星罗棋布。它们大体呈北东向展布,向南西延伸至广东境内, 包括尖山、铁山嶂、大顶、松坑等铁矿区,构成一条长约300公里,平均宽为180公里的闽西南—粤东北铁矿成矿带。成矿带所处地质位置大体与永梅上古生代拗陷的范围相当。
张志,张承帅[2](2014)在《福建马坑铁(钼)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分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坑大型铁(钼)矿赋存于莒舟-大洋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黄龙组(C2h)灰岩和林地组(C1l)碎屑岩层间构造破碎带中,铁矿与矽卡岩密切共生,但矿床成因尚存在争议。本文就马坑铁矿矽卡岩进行了矿物学特征研究。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矽卡岩矿物组合主要为辉石、石榴子石和钙蔷薇辉石,退化蚀变岩矿物组合为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等。单斜辉石以透辉石和钙铁辉石为主,仅存在少量锰钙辉石;似辉石为钙蔷薇辉石和蔷薇辉石;石榴子石端元成分以钙铁榴石为主,钙铝榴石少量;角闪石属于钙角闪石,矿物学特征表明它们形成于相对较氧化的条件下。马坑铁矿的矽卡岩是由热流体沿灰岩与碎屑岩之间层间构造破碎带交代形成的,铁矿石大部分产于矽卡岩内,磁铁矿多稍晚于矽卡岩,不仅广泛交代矽卡岩,而且还直接交代灰岩、砂岩等围岩,呈交代结构;主矿体下盘常出现厚层石英岩,碎屑岩也出现了明显的交代,矽卡岩分带现象普遍,与典型矽卡岩矿床特征一致。结合矿床地质特征,马坑铁矿矿床类型应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
张承帅[3](2012)在《福建马坑铁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文中研究说明马坑铁(钼)矿床是闽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大型多金属矿床,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铁矿床。马坑铁矿主矿体为大型似层状隐伏矿体,赋存于莒舟-大洋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黄龙组(C2h)灰岩和林地组(C1l)碎屑岩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矽卡岩与矿体密切共生,分带明显。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碳酸岩阶段,其中退化蚀变阶段为主成矿期。利用LA-ICP-MS方法测得大洋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27Ma和128Ma,用SHRIMP锆石U-Pb方法测得其年龄为132.6±1.3Ma,利用LA-ICP-MS方法测得莒舟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25Ma、126Ma、129Ma、130Ma和130Ma,大洋和莒舟岩体都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的背景下。利用LA-ICP-MS方法测得辉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03Ma和64Ma,表明闽西南晚石炭世和早古新世发生地壳拉张(裂谷)事件。大洋-莒舟花岗岩具高硅、富碱、贫钙镁和高分异指数等特点,属弱过铝或准铝质花岗岩;岩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并缓向右倾斜,呈明显铕负异常的“V”型展布;微量元素具有Rb、U、Th、La等元素强烈富集而Ba、Sr、P、Ti等元素相对亏损的特点;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大洋-莒舟花岗岩属于高分异壳源型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元古代地壳物质,有EMⅡ型富集地幔组分的参与。马坑矽卡岩阶段矿物组合主要为辉石、石榴子石和钙蔷薇辉石,退化蚀变阶段的矿物组合为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等。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单斜辉石以透辉石和钙铁辉石为主,仅存在少量锰钙辉石,似辉石以钙蔷薇辉石和蔷薇辉石为主;石榴子石以钙铁榴石为主,伴生少量钙铝榴石;角闪石属于钙角闪石。石榴子石、辉石和磁铁矿矿石的稀土分配模式具有相似性,多为轻稀土富集,正铕异常,基本无铈异常,表明其成矿环境为氧化环境,暗示它们之间存在成因联系。矿体附近大理岩和退化蚀变岩稀土元素特征出现规律性变化,表明它们与岩浆热液的交代作用有关,碎屑岩和褪色辉绿岩提供了部分铁质。包裹体类型主要有气体包裹体、液体包裹体、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和少量含CO2包裹体,其中以液体包裹体为主。气体组成均以CO2、H2O、N2、O2为主,其次为CH4、C2H4、C2H6和少量C2H2,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Na+、K+和Mg2+为主,其次为Ca2+和少量Li+,阴离子以SO42-、F-、Cl-为主,还含有少量Br-、NO3-。矽卡岩、退化蚀变、石英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分别为460~600℃、260~540℃、160~400℃;盐度为(6%~24%,32%~44%)、(4%~16%,36%~44%)、0%~4%。H、O、C、S同位素研究表明矽卡岩期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水,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混有不同程度大气降水;成矿物质来自深部或地幔,但也受到围岩等因素的影响;矿化主要形成于相对较氧化的条件下。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测得矿石中辉钼矿年龄为(133.0±0.8)Ma,表明马坑铁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与莒舟-大洋花岗岩体的侵位年龄一致,表明为同一构造-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马坑铁矿的成矿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弧后岩石圈伸展有关,是中国东部燕山期第三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开端。岩浆热液的相分离及其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和减压沸腾作用是马坑铁(钼)矿形成的主要原因。
王森[4](2016)在《闽西南马坑铁矿成矿要素及找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坑铁矿位于华夏古陆东南缘,武夷山成矿带的南段,闽西南晚古生代拗陷盆地内,是中国东部重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为了揭示马坑式铁矿的成矿要素特征及矿床成因,本文在对马坑铁矿矿床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控制马坑铁矿的赋矿层位、岩浆岩建造成矿构造要素,建立了成矿模式,并开展马坑式铁矿的成矿预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闽西南马坑式铁矿成矿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下石炭统林地组(C1l)、上石炭统经畲组-上二叠统栖霞组(C2j-P2q)等主要赋矿层位,探讨了马坑式铁矿成矿结构面(硅钙面)控矿作用特征及主要的成矿结构面类型,认为成矿作用主要受岩石物理、化学性质差异性界面控制。2、大洋和莒舟花岗岩岩体的侵位时代分别为125145 Ma和125136 Ma,为复式岩体。地球化学成分上具有高分异I型花岗岩成因特征。两个岩体的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结合矿化蚀变分布特征推断马坑铁矿与莒舟岩体关系更加密切,为主要的成矿地质体。3、马坑矿区辉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区及外围主要的两期辉绿岩分别形成于315 Ma和135146 Ma,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揭示本区中基性岩墙群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马坑矿区辉绿岩具有一定的矿化蚀变分带性,成矿专属性上与铁矿关系密切,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反映的伸展构造背景有利于矿床的形成,为成矿提供了部分铁质来源。4、开展马坑式铁矿成矿构造背景研究工作,认为控制马坑式铁矿的构造要素主要为推覆构造、滑脱构造和褶皱构造。变形岩石磁组构及构造变形研究结果表明,闽西南地区晚中生代存在多期交替进行的挤压、伸展构造。在这种构造转换的过程中,为成岩、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有利于成矿物质富集成矿。5、在对马坑式铁矿的成矿要素认识基础上,建立了成矿模型,提出了硅钙面、辉绿岩等马坑式铁矿的找矿标志。对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成矿预测研究,认为柳树坝-郭罗坪、瓜路-山坪头、马坑-中甲、火德坑-玉宝和石桥-陆家地等地具有马坑式铁矿的找矿潜力。
张承帅,毛景文,张长青,于淼[5](2013)在《福建马坑矽卡岩型铁(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建马坑矿床是一个大型层控矽卡岩型铁(钼)矿床,赋存于早白垩世莒舟-大洋花岗岩外接触带黄龙组灰岩和林地组碎屑岩层间构造破碎带中。对不同成矿阶段的石榴子石、透辉石、角闪石、石英、方解石和萤石中流体包裹体所进行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包裹体类型主要有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和少量富CO2包裹体,其中以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气相组成均以CO2、H2O、N2、O2为主,其次为CH4、C2H4、C2H6和少量C2H2,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Na+、K+和Mg2+为主,其次为Ca2+和少量Li+,阴离子以SO42-、F-、Cl-为主,还含有少量Br-、NO3-,成矿流体应为H2O-NaCl(NaF)±CaCl2(KCl)体系。矽卡岩、退化蚀变、石英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分别为460~600℃、260~540℃、160~400℃;盐度w(NaCleq)分别为(6%~24%、32%~44%),(4%~16%、36%~44%)和0~4%。H、O、C、S同位素研究表明,矽卡岩期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水,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混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流体中碳和硫来自深部或地幔,但也受到围岩等因素的影响。岩浆热液的相分离及其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可能是马坑铁(钼)矿床形成的主要原因。
林东燕[6](2011)在《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与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闽西南地区是“永梅拗陷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夏古陆的主体、中国东部环西太平洋火山岩带以及多金属成矿带交汇处,是特提斯E-W向构造与环太平洋NE向构造时空演化交替的典型地区。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福建省“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基本构造格局,同时也造就了该区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铁等矿产重要的矿集区。本文将福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武夷基底杂岩、闽西南被动陆缘与陆表海盆地以及闽东岩浆弧等3个Ⅲ级单元。其中,研究区所属的闽西南被动陆缘与陆表海盆地,可进一步划分武平桃溪基底杂岩、南口-清流陆内裂谷、长汀-上杭陆缘斜坡、大田-龙岩陆表海盆地等4个Ⅳ级单元。宁化-南平、政和-大埔、上杭-云霄、闽江口-永定等四条主要深大断裂带控制着区内沉积成矿作用及构造、岩浆的演化。研究区发育了印支和燕山二个期次的逆冲推覆构造。其中,印支期可分为明溪—上杭和南平—龙岩两个NE走向的推覆构造带,主要表现为自北西向南东的逆冲推覆;燕山期也可大致分为东部沿政和—大埔断裂带分布的推覆构造带和西部明溪—清流里田两个条带,整体表现为自东向西逆冲推覆。通过对晚古生代—三叠纪地层的沉积特征、岩相古地理和构造环境分析、探讨,得出了研究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是特提斯E-W向构造重要的组成部分,推测晚古生代—三叠纪存在“闽东古陆”,提出了研究区晚古生代—三叠纪特提斯构造演化模式,并将区内演化划分为结晶基底形成、变质褶皱基底形成、陆表海盆地发育、活动大陆边缘等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对马坑、汤泉典型铁矿床的解剖,认为马坑铁矿为沉积-改造型铁,汤泉铁矿为接触交代型。其中获得马坑热液叠加改造伴生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30.5±0.92Ma。通过总结铁矿区域成矿条件及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了铁矿区域成矿模式及区域找矿标志,并划分了大田-将乐接触交代型铁矿区和龙岩-德化沉积-改造型铁矿区2个成矿亚带(Ⅳ级),以及将乐万安、永安溪南-大田龙凤场、大田银顶格、漳平挂山、德化阳山、安溪潘田-剑斗、龙岩蕉山-漳平大坂、漳平洛阳、龙岩马坑、上杭湖洋等10个铁矿成矿远景区(Ⅴ级)。并提出了远景区部署建议。
易锦俊[7](2018)在《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马坑铁矿是闽西南地区重要的铁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开展矿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马坑铁矿的成因类型、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和找矿标志等科学问题,总结了矿床主要成矿要素,建立了“马坑式”铁矿的找矿模型。利用LA-ICP-MS方法测得各类铁矿石的磁铁矿均具有较低的V、Ti、Cu、Zn元素含量,在(Ca+Al+Mn)-(Ti+V)和(Ti+V)-Ni/(Cr+Mn)两个判别图解上,所有分析数据均投影于矽卡岩区,显示其为矽卡岩成因,马坑铁矿为一层控矽卡岩矿床。磁铁矿、石榴石、辉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多为轻稀土富集、正铕异常,暗示这些矿物之间存在成因联系,它们是在高温、富铕、氧化环境下形成的;莒舟、大洋花岗岩具有强的负铕异常,与磁铁矿、石榴石、辉石的正铕异常形成互补,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莒舟、大洋花岗岩。铁矿石中磁铁矿单矿物的δ57Fe值变化于-0.108‰0.344‰之间,小于大洋花岗岩的δ57Fe值,表明Fe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而新鲜辉绿岩相比蚀变辉绿岩富集Fe的重同位素,暗示蚀变辉绿岩部分铁质进入了成矿流体。硫化物矿物δ34S变化于-3.2‰0.8‰之间,总硫同位素组成δ34S∑S为-2.7‰,反映出岩浆硫的特征,但部分混入了围岩中的还原硫。对矿石铅来源的示踪结果显示,矿石铅主要来自于上地壳,并具有少量地幔铅加入的混合铅特征。总之,马坑铁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大洋、莒舟花岗岩,但辉绿岩和地层亦贡献了部分成矿物质。对ZK614、ZK617钻孔岩心进行蚀变矿物、元素浓度和磁化率扫描,结果显示:马坑铁矿具有典型的矽卡岩矿床蚀变矿物分带特征;As、Sn元素分布基本与磁铁矿化一致,它们的含量与Fe元素含量显示出一定的正相关性。矿物蚀变分带、硅钙面、辉绿岩以及As、Sn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等是马坑铁矿的重要找矿标志。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总结“马坑式”铁矿的主要成矿要素如下:成矿地质体以晚中生代花岗岩为主,侵位时代在130Ma左右,古生代及中生代发育的辉绿岩为次要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以区域推覆构造、滑脱构造及褶皱构造为主;成矿结构面以林地组石英砂岩与经畲组-栖霞组碳酸盐岩间以及文笔山组碎屑岩与经畲组-栖霞组碳酸盐岩间的硅钙面为主;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包括蚀变矿物规律性的带状分布、林地组广泛发育的硅化带以及磁铁矿化、辉钼矿化、铅锌矿化等。
冯海滨,张达,狄永军,袁远,Vatuva Absai[8](2015)在《闽西南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矿床O、S、Pb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意义》文中指出对闽西南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矿石中主要矿物磁铁矿、石榴子石的O同位素及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的S、Pb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石榴子石中δ18O值变化范围为3.4‰6‰,反映了石榴子石矽卡岩可能继承隐伏花岗岩体的O同位素组成;根据磁铁矿的O同位素组成(2.24.3‰)所计算的磁铁矿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为9.23‰11.34‰(500℃)或8.58‰10.69‰(600℃),暗示有富集δ18O的CO2融入到成矿流体中;矿石硫化物δ34S组成变化范围较窄,变化范围为-2.6‰1.5‰,多数集中在0值分布,具有岩浆硫(0±3‰)的特点;硫化物的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数值分别为18.48618.537、15.66515.712、38.82338.979,变化范围小,整体上具有壳幔混合且以壳源物质为主的特点。结合对闽西南马坑式铁多金属矿床及闽西南花岗岩年代学讨论认为,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主要与晚中生代花岗岩浆侵入接触交代作用有关。上述认识对于进一步明确闽西南地区铁多金属矿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袁远[9](2020)在《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闽西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乃至华南最具经济意义的铁、铜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120余个铁多金属矿床,尤以马坑式矽卡岩型铁钼多金属矿最为典型。铁钼多金属矿化与集中出露于该区永定—德化一带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针对该阶段花岗岩类的研究程度仍比较低,致使该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成因机制及其与铁钼多金属成矿的耦合关系还存在争议。据此,本文选取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相关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十二排、大排与永福复式岩体,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详细分析了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全面阐明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及演化机制,精确厘定了岩浆侵位时代;查明了典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以及构造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揭示了本文研究岩体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42~128Ma。通过对比分析区内已报道的同时期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岩石学资料,新提出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存在一条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限为早白垩世早期(145~125Ma)。2.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显示高硅富钾,普遍贫钙、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组成上,它们均不同程度富集K、Rb、Th、U、Y和REE,显着亏损P、Ti、Sr、Ba、Nb、Ta等元素,具有中等至强负Eu异常和平缓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3.Sr-Nd-Hf同位素特征表明,相关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由古元古代(麻源群)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岩浆发生混合,随后进一步通过较高程度分异结晶形成的。幔源岩浆不仅直接参与了成岩过程,并且地幔物质贡献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反映了深部趋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4.典型矿床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形成于145~130Ma,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具有紧密时空关联。S-Pb-O-R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流体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类相似的壳源岩浆。通过综合对比,本文认为闽西南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侵入及相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弧后伸展背景。5.通过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成矿系列的相关认识,本文将闽西南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重新厘定为“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钼、铅锌、铜成矿系列”,并进一步提出了铁钼多金属矿床的主攻类型及找矿方向。
林全胜[10](2013)在《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推覆构造研究对于加深武夷山东麓基础地质研究、指导东部地区“三下”找矿工作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全过程与地质找矿实践相结合,主要认识有:1.武夷山东麓推覆构造是岩石圈圈层性的表现,其形成与中地壳低速层有关。该区推覆构造主要分布于闽西北隆起带、闽西北隆起与闽西南坳陷过渡带、闽西南坳陷盆地内部及闽西南坳陷盆地东缘四个主要部位,不同部位推覆构造特征有所差异。区内中生代推覆构造具有自北西往南东推覆的特征,存在厚皮与薄皮推覆构造两种类型,薄皮推覆构造推覆距离小于25km,厚皮推覆构造推覆距离大于120km。2.武夷山东麓推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了印支期褶皱和推覆构造形成阶段、燕山早期逆冲推覆构造发展阶段、燕山晚期构造转化阶段以及喜山期反向逆冲构造阶段。通过大田广平同构造花岗斑岩体的测年,确定其形成时代为142.22±0.74Ma。3.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沿着六个不同岩性界面发育,这些界面早期曾发生拆离作用,后期受推覆构造所改造,成为热液通道和矿质沉淀的重要场所。其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碳酸盐岩顶底界面是本区最为重要的铁多金属矿的含矿层位。4.武夷山东麓自晚三叠—白垩纪,花岗质岩浆具有自西向东演化趋势,这种趋势与推覆构造演化趋势具有相似性。结合武夷山东麓普遍存在中地壳低速层以及该区薄岩石圈的特征,认为推覆构造挤压导致沿中地壳低速层发生水平运动,是区域花岗质岩浆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5.以龙岩马坑铁多金属矿、潘田铁多金属矿等四个典型矿床为例,阐述了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矿关系,建立了区域推覆构造控矿模式。采用锆石铀—铅法对潘田铁多金属矿和阳山铁多金属矿区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体进行定年,所测得的年龄分别为131.68±0.48Ma和130.0±1Ma,确定了与推覆构造相关的铁多金属矿成矿时代。6.结合区域地物化遥综合信息及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相关成果,分析了武夷山东麓铁铜多金属矿床主要控矿要素、找矿标志,并圈定6个铁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
二、闽西南地区马坑式层控钙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生成地质条件,交代矿化特征和找矿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西南地区马坑式层控钙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生成地质条件,交代矿化特征和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2)福建马坑铁(钼)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分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样品分析 |
4 矽卡岩矿物学分析 |
4.1 石榴子石 |
4.2 辉石 |
4.3 角闪石、绿泥石和云母 |
5 矽卡岩分带 |
6 讨论 |
6.1 矿床成因类型探讨 |
6.2 成矿物理化学环境探讨 |
7 结论 |
(3)福建马坑铁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现状 |
1.1.1 矽卡岩矿床现状 |
1.1.2 铁矿床现状 |
1.1.3 马坑铁矿开发历史和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及方法 |
1.5 依托项目及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纪基底地层 |
2.1.2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地层 |
2.1.3 中新生代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断裂 |
2.2.2 推覆构造 |
2.2.3 滑脱构造 |
2.2.4 褶皱 |
2.2.5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侵入岩 |
2.3.2 海西期侵入岩 |
2.3.3 印支期侵入岩 |
2.3.4 燕山期侵入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4.1 区域重力场 |
2.4.2 区域磁异常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1 区域岩石中元素丰度 |
2.5.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2.6 区域矿产资源概况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侵入岩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
3.2.3 围岩蚀变 |
3.2.4 成矿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地质概况和岩石学特征 |
4.1.1 花岗岩 |
4.1.2 辉绿岩 |
4.2 地质年代学 |
4.2.1 采样位置及测试方法 |
4.2.2 锆石特征及分析结果 |
4.3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实验方法 |
4.3.2 主量元素 |
4.3.3 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 |
4.3.4 Sr-Nd-Pb 同位素组成 |
4.4 讨论 |
4.4.1 成岩时代 |
4.4.2 花岗岩成因类型 |
4.4.3 花岗岩源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分带研究 |
5.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5.2 矽卡岩矿物学分析 |
5.2.1 石榴子石 |
5.2.2 辉石 |
5.2.3 角闪石、绿泥石和云母 |
5.3 矽卡岩的分带 |
5.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6.1 稀土采集和测试结果 |
6.1.1 样品采集及分析过程 |
6.1.2 分析结果 |
6.2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成矿流体 |
7.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7.1.1 流体包裹体类型和特征 |
7.1.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7.1.3 流体包裹体显微激光拉曼探针成分 |
7.1.4 包裹体群组分析 |
7.1.5 流体包裹体的密度和压力 |
7.2 稳定同位素 |
7.2.1 C 同位素 |
7.2.2 H、O 同位素 |
7.3 成矿流体特征 |
7.3.1 成矿流体性质 |
7.3.2 成矿流体来源 |
7.3.3 流体氧化状态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成矿年代与成矿物质来源 |
8.1 辉钼矿 Re-Os 测年 |
8.1.1 采样位置及测试方法 |
8.1.2 测试结果 |
8.1.3 成矿时代与成矿作用 |
8.2 成矿物质来源 |
8.2.1 钼的来源 |
8.2.2 硫同位素及其示踪 |
8.2.3 稀土元素特征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
8.2.4 铁的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矿床机制与成矿模型 |
9.1 成矿构造环境 |
9.2 成矿机制与成矿模型 |
9.2.1 成矿机制 |
9.2.2 成矿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4)闽西南马坑铁矿成矿要素及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4.3 工作量统计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纪地层(基底岩系) |
2.1.2 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盖层岩系) |
2.1.3 中-新生代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构造格局 |
2.2.2 推覆构造与伸展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时空分布特征 |
2.3.2 岩石类型 |
2.3.3 岩浆活动与成矿 |
2.4 区域成矿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背景 |
3.1.1 矿区地层与成矿作用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矿床特征 |
3.2.1 矿体的分布、形态、产状及规模 |
3.2.2 矿石特征 |
3.2.3 矿化蚀变及矿化阶段特征 |
3.2.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特征 |
3.2.5 成矿时代 |
第4章 晚古生代赋矿建造及其控矿作用 |
4.1 赋矿地层特征 |
4.2 马坑式铁矿沉积建造界面控矿特征 |
4.3 沉积建造界面控矿机制讨论 |
4.3.1 物理机制 |
4.3.2 化学机制 |
第5章 岩浆岩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
5.1 花岗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地球化学特征 |
5.1.3 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5.2 莒舟-大洋花岗岩侵位时代及成因探讨 |
5.2.1 花岗岩侵位时代 |
5.2.2 成因及源区探讨 |
5.2.3 构造意义 |
5.3 花岗岩与成矿关系探讨 |
5.4 矿区辉绿岩特征 |
5.4.1 辉绿岩的分布特征 |
5.4.2 岩石学特征 |
5.4.3 地球化学特征 |
5.4.4 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5.5 辉绿岩侵位时代及构造指示 |
5.5.1 侵位时代 |
5.5.2 构造指示 |
5.6 辉绿岩与成矿的关系探讨 |
第6章 控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 |
6.1 推覆(滑脱)构造控矿作用 |
6.1.1 推覆(滑脱)构造特征 |
6.1.2 推覆构造对铁多金属矿的控矿作用特征 |
6.1.3 推覆构造带对铁多金属矿床赋矿层位分布的控制 |
6.1.4 推覆构造对铁多金属矿床保存的控制作用 |
6.1.5 滑脱构造控矿作用 |
6.2 褶皱构造控矿作用 |
6.3 裂隙充填控矿特征 |
6.4 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
6.4.1 磁组构研究 |
6.4.2 晚中生代构造演化讨论 |
6.5 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
6.6 成矿结构面控矿特征研究 |
6.6.1 成矿结构面类型 |
6.6.2 结构面控矿作用 |
6.7 成矿过程中的汇流扩容构造 |
第7章 成矿作用特征及找矿预测 |
7.1 马坑铁矿矿床成因模式 |
7.1.1 矿床成因 |
7.1.2 晚中生代构造控岩控矿作用探讨 |
7.1.3 成矿模式 |
7.2 马坑式铁矿找矿预测模型 |
7.2.1 找矿标志 |
7.2.2 找矿模型 |
7.3 找矿预测研究 |
7.3.1 深部预测 |
7.3.2 外围预测 |
第8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与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对象及其地理位置、大地构造位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历史回顾 |
1.2.2 前人研究成果、现状述评 |
1.2.3 主要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闽西南区域地质背景 |
2.1 深部构造及地球物理特征 |
2.1.1 地球物理特征 |
2.1.2 地壳结构 |
2.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2.3 地质构造概况 |
2.3.1 地层特征简述 |
2.3.2 侵入岩特征简述 |
2.3.3 构造特征 |
3 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 |
3.1 晚古生代-三叠纪沉积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
3.1.1 晚泥盆世沉积特征和构造环境 |
3.1.2 石炭纪沉积特征和构造环境 |
3.1.3 二叠纪沉积特征和构造环境 |
3.1.4 早三叠世溪口组沉积特征和构造环境 |
3.1.5 中三叠世至晚三叠世沉积特征和构造环境 |
3.2 闽西南地区主要断裂带的构造演化 |
3.2.1 宁化-南平北东东向构造-岩浆带 |
3.2.2 政和-大埔NNE 向断裂带 |
3.2.3 上杭-云霄NW 向断裂带 |
3.2.4 闽江口—永定断裂带 |
3.3 闽西南地区区域构造发展阶段特征 |
3.3.1 基底形成阶段 |
3.3.2 陆表海盆地发展阶段 |
3.3.3 大陆边缘活动阶段 |
3.4 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模式 |
4 闽西南地区铁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 |
4.1 区域成矿的地层条件 |
4.1.1 碳酸盐岩地层的控矿作用 |
4.1.2 早中石炭世含铁建造特征 |
4.1.3 地层的含矿性特征 |
4.1.4 闽西南铁矿矿体顶底板岩性特征 |
4.1.5 碳酸盐围岩的化学成分特征 |
4.2 区域成矿的岩浆岩条件 |
4.3 区域成矿的构造条件 |
4.3.1 矿床分布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
4.3.2 研究区主要的控矿型式 |
5 闽西南地区典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机理 |
5.1 典型矿床的解剖 |
5.1.1 马坑式沉积-改造型铁矿 |
5.1.2 汤泉式接触交代型铁多金属矿 |
5.2 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探讨 |
5.3 铁多金属矿床成因机理 |
5.3.1 马坑式沉积-改造型铁矿成因机理 |
5.3.2 汤泉式接触交代型铁矿成因机理 |
6 闽西南地区铁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6.1 区域成矿的控制因素 |
6.1.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6.1.2 矿床具有层控及时控特征 |
6.1.3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6.1.4 沉积岩相与建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6.1.5 侵入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6.1.6 铁矿与矿化继承性作用关系 |
6.2 铁矿形成的时间分布规律 |
6.3 铁矿形成的空间分布规律 |
6.3.1 铁矿富集的有利空间 |
6.3.2 铁矿产出的层位 |
6.3.3 矿床及矿物组合区域分带 |
6.4 闽西南地区铁矿区域成矿模式 |
6.5 闽西南地区铁矿找矿标志 |
7 闽西南地区铁多金属矿成矿预测研究 |
7.1 成矿远景区划分 |
7.1.1 铁矿成矿区带划分方法 |
7.1.2 闽西南地区铁矿成矿区带具体划分 |
7.2 成矿远景区特征及找矿方向 |
7.2.1 Ⅳ级成矿亚带特征及找矿方向 |
7.2.2 Ⅴ级成矿远景区特征及找矿方向 |
7.3 勘查部署建议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7)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磁铁矿LA-ICP-MS元素分析研究现状 |
1.2.2 铁同位素示踪研究现状 |
1.2.3 岩心多参数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
1.2.4 马坑铁多金属矿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4.1 构造-岩浆活动背景 |
1.2.4.2 矿床地质特征 |
1.2.4.3 矿床成因研究 |
1.2.4.4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
1.4.2.1 技术路线 |
1.4.2.2 工作方法 |
1.4.3 工作量统计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纪基底 |
2.1.2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盖层岩系 |
2.1.3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 |
2.1.4 晚侏罗世—白垩纪地层 |
2.1.5 新生代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断裂 |
2.2.3 推覆构造 |
2.2.4 滑脱构造 |
2.2.5 褶皱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 |
2.4.1 区域重力异常 |
2.4.2 区域航磁异常 |
2.5 区域地球化学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2.1 褶皱构造 |
3.1.2.2 断裂构造 |
3.1.3 侵入岩 |
3.1.3.1 花岗岩 |
3.1.3.2 辉绿岩 |
3.2 矿床地质 |
3.2.1 矿体特征 |
3.2.1.1 主矿体 |
3.2.1.2 小矿体 |
3.2.1.3 钼矿体 |
3.2.2 矿石特征 |
3.2.2.1 矿石类型 |
3.2.2.2 矿石构造 |
3.2.2.3 矿石结构 |
3.2.3 围岩蚀变及矿化阶段 |
3.2.3.1 围岩蚀变 |
3.2.3.2 矿化阶段 |
第4章 磁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探讨 |
4.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4.1.1 样品采集和显微观察 |
4.1.2 分析方法 |
4.2 测试结果 |
4.3 矿床成因探讨 |
4.3.1 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及其成因意义 |
4.3.2 磁铁矿微量元素变化特征与成矿过程约束 |
4.3.3 马坑铁矿的矿床成因探讨 |
4.4 小结 |
附表 |
第5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成矿流体的指示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5.2 测试结果 |
5.2.1 辉绿岩 |
5.2.2 大理岩 |
5.2.3 林地组砂岩 |
5.2.4 磁铁矿矿石 |
5.2.5 磁铁矿单矿物 |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流体的指示 |
5.3.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成矿流体性质 |
5.3.3 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作用阶段 |
5.4 小结 |
附表 |
第6章 铁、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
6.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6.1.1 铁同位素分析 |
6.1.2 硫、铅同位素分析 |
6.2 测试结果 |
6.2.1 铁同位素测试结果 |
6.2.2 硫同位素测试结果 |
6.2.3 铅同位素测试结果 |
6.3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6.3.1 铁同位素组成和铁质来源 |
6.3.2 硫同位素组成和硫的来源 |
6.3.3 铅同位素组成和铅的来源 |
6.4 小结 |
第7章 岩心多参数信息提取及矿化蚀变特征与成矿要素研究 |
7.1 钻孔岩心的选取及分析方法 |
7.1.1 钻孔岩心的选取 |
7.1.2 扫描测试方法 |
7.1.2.1 蚀变矿物的高光谱扫描 |
7.1.2.2 XRF元素浓度和点状磁化率测试 |
7.2 测试结果 |
7.2.1 蚀变矿物的高光谱扫描 |
7.2.2 pXRF元素浓度测试 |
7.2.3 高精度XRF元素浓度和点状磁化率测试 |
7.3 矿化蚀变特征探讨 |
7.3.1 矿化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7.3.2 蚀变矿物分带 |
7.4 对成矿要素的指示 |
7.4.1 辉绿岩对成矿的贡献 |
7.4.2 硅钙面控矿特征 |
7.4.3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
7.5 小结 |
第8章 成矿机制与“三位一体”找矿模式 |
8.1 成矿机制 |
8.1.1 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过程 |
8.1.2 流体沸腾作用与小矿体的形成 |
8.2 成矿地质体 |
8.2.1 大洋、莒舟花岗岩 |
8.2.2 辉绿岩 |
8.3 控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
8.3.1 褶皱构造控矿作用 |
8.3.2 断裂构造控矿作用 |
8.3.2.1 断层 |
8.3.2.2 推覆构造 |
8.3.3 滑脱构造控矿作用 |
8.3.4 结构面控矿作用 |
8.3.4.1 硅钙面控矿 |
8.3.4.2 裂隙充填控矿 |
8.4 成矿作用的矿化蚀变标志 |
8.5 成矿时空演化 |
8.6 “马坑式”铁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式 |
第9章 结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闽西南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矿床O、S、Pb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矿床地质特征 |
3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4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 |
4.1 O同位素 |
4.2 S同位素 |
4.3 Pb同位素 |
5讨论 |
5.1成矿物质来源 |
5.2成矿作用分析 |
6结论 |
(9)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闽西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2.3 闽西南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实验分析方法 |
1.5.1 锆石U-Pb测年 |
1.5.2 锆石Lu-Hf同位素测定 |
1.5.3 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 |
1.5.4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1.5.5 全岩Sr-Nd同位素测定 |
1.5.6 电子探针分析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系基底岩系 |
2.1.2 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岩系 |
2.1.3 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及火山岩系 |
2.2 侵入岩 |
2.2.1 前中生代侵入岩 |
2.2.2 早中生代侵入岩 |
2.2.3 晚中生代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第3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
3.1 十二排岩体 |
3.2 大排岩体 |
3.3 永福复式岩体 |
3.4 洛阳岩体 |
3.5 潘田岩体 |
第4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年代学特征 |
4.1 十二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2 大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3 永福复式岩体年代学特征 |
第5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 |
5.1 十二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1.3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2 大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2.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5.3 永福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3.3 矿物学特征 |
5.3.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3.5 各单元岩石的成因联系 |
第6章 典型铁钼矿床特征 |
6.1 龙岩马坑铁(钼)矿 |
6.1.1 矿区地质特征 |
6.1.2 矿床地质特征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1.4 成矿时代 |
6.1.5 矿床成因 |
6.2 永定大排铁铅锌(钼)矿床 |
6.2.1 矿区地质特征 |
6.2.2 矿体特征 |
6.2.3 围岩蚀变特征 |
6.2.4 矿物共生组合与期次 |
6.2.5 成矿时代 |
6.2.6 矿床成因 |
6.3 武平十二排钼矿 |
6.3.1 矿区地质特征 |
6.3.2 矿体特征 |
6.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
6.3.4 成矿时代 |
6.3.5 矿床成因 |
6.4 漳平洛阳铁(钼)多金属矿床 |
6.4.1 矿区地质特征 |
6.4.2 矿床地质特征 |
6.4.3 成矿物质来源 |
6.4.4 成矿时代 |
6.4.5 矿床成因 |
6.5 安溪潘田—德化阳山铁矿床 |
6.5.1 潘田铁矿床 |
6.5.2 德化阳山铁矿 |
6.6 马坑外围铁(钼)矿化点地质特征及矿化时代 |
6.6.1 竹子炉钼矿点 |
6.6.2 山坪头铁多金属矿点 |
6.7 永福岩体外围矿化特征及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
6.7.1 主要地质矿化特征 |
6.7.2 矿化时代 |
第7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成矿作用 |
7.1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 |
7.2 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带与深部构造的空间关系 |
7.3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的关系 |
7.3.1 岩浆起源与演化 |
7.3.2 成矿物质来源 |
7.3.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对铁钼成矿作用的启示 |
7.4 闽西南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相关铁钼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的再认识 |
7.4.1 前人对于闽西南及邻区成矿系列的划分方案 |
7.4.2 闽西南铁钼多金属矿化作用成矿系列的重新厘定 |
第8章 结语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10)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推覆构造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推覆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推覆构造研究现状 |
1.2.3 武夷山东麓研究进展 |
1.2.4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成矿规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3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4.4 取得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1.1 前泥盆纪地层(基底岩系) |
2.1.2 中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盖层岩系) |
2.1.3 中、新生代地层 |
2.2 岩浆岩 |
2.2.1 时空分布 |
2.2.2 岩石类型 |
2.2.3 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 |
2.3 构造 |
2.3.1 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特征 |
2.3.2 区域构造演化 |
3 岩石圈三维结构基本特征 |
3.1 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
3.2 莫霍面特征及地壳厚度变化 |
3.3 软流圈顶面特征 |
4 推覆构造基本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
4.1 推覆构造空间分布与特征 |
4.1.1 推覆构造带分布 |
4.1.2 主要推覆构造带特征 |
4.1.3 主要推覆体特征 |
4.2 推覆构造组合类型 |
4.2.1 闽西北隆起带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2.2 闽西北隆起与闽西南拗陷边缘过渡区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2.3 闽西南拗陷盆地内部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2.4 闽西南拗陷盆地东缘推覆构造组合型式 |
4.3 推覆构造形成时代 |
4.3.1 推覆构造形成时代 |
4.3.2 推覆构造形成时代同位素证据 |
4.4 推覆构造运动方向与推覆距离 |
4.4.1 推覆构造运动方向 |
4.4.2 推覆构造推覆距离 |
4.5 推覆构造形成动力学机制 |
5 推覆构造控岩控矿特征与成矿规律 |
5.1 典型矿床特征 |
5.1.1 龙岩马坑铁多金属矿 |
5.1.2 安溪潘田铁多金属矿 |
5.1.3 大田高星铁多金属矿 |
5.1.4 大田龙凤场多金属矿 |
5.2 铁多金属矿分布时空规律 |
5.2.1 铁多金属矿成矿系列 |
5.2.2 铁多金属矿空间分布规律 |
5.2.3 铁多金属矿分布时间规律 |
5.3 推覆构造对含矿地层控制作用 |
5.3.1 推覆构造与含矿地层关系 |
5.3.2 推覆构造与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边界探讨 |
5.4 推覆构造与成矿岩体关系 |
5.4.1 铁多金属矿成矿岩浆岩条件 |
5.4.2 推覆构造与区域花岗质岩浆演化时间关系 |
5.4.3 推覆构造与区域花岗质岩浆演化空间关系 |
5.4.4 中生代成矿花岗质岩浆演化特征 |
5.5 推覆构造控矿模式 |
5.6 推覆构造控矿模式 |
6. 铁多金属矿成矿预测 |
6.1 铁多金属矿主要控矿因素 |
6.2 铁多金属矿找矿标志 |
6.3 铁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划分 |
6.3.1 龙岩马坑—漳平焦山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2 上杭湖洋—庐丰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3 安溪潘田—剑斗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4 德化阳山铁金属矿预测区 |
6.3.5 大田汤泉—高星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6.3.6 大田广平铁多金属矿预测区 |
7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闽西南地区马坑式层控钙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生成地质条件,交代矿化特征和找矿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闽西南地区马坑式钙矽卡岩型铁矿床 专辑1[A]. 赵一鸣,谭惠静,许振南,袁润广,毕承思,郑人来,李大新,孙静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7), 1983
- [2]福建马坑铁(钼)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分带研究[J]. 张志,张承帅. 岩石学报, 2014(05)
- [3]福建马坑铁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D]. 张承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 [4]闽西南马坑铁矿成矿要素及找矿预测研究[D]. 王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5]福建马坑矽卡岩型铁(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J]. 张承帅,毛景文,张长青,于淼. 矿床地质, 2013(02)
- [6]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三叠纪构造演化与铁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D]. 林东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7]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D]. 易锦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8]闽西南大排铁铅锌多金属矿床O、S、Pb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意义[J]. 冯海滨,张达,狄永军,袁远,Vatuva Absai. 地质通报, 2015(05)
- [9]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D]. 袁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10]武夷山东麓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铁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D]. 林全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