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信网路正向VI&P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玮琴[1](1994)在《电信网路正向VI&P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 VI&P(可视化,智能化和个人化通信)是满足未来电信需求的总体目标.它主张信息网路能力的加强能一步就绪地领先于社会的变化,使得各种规定的VJ&P业务能够及时地提供.本文所讨论的是面向用户的网路形成所需要的两种关键问路专用技术,即: 网路分层结构和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黄庆原[2](2013)在《台湾移动通信产业的技术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始自2005年,在台湾政府的M-Taiwan计划主导下,再加上英特尔公司(Intel)的全球WiMAX策略倡导(strategic initiative),台湾的4G产业政策一面倒地朝向WiMAX技术发展,台湾政府冀希打造台湾成为全球独特整合芯片设计、终端设备、基站与应用服务的WiMAX测试平台(testbed);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配合行政院所推动的M-Taiwan计划,将政策转化为法律,并于2007年发布《无线宽频接取业务管理规则》,做为开放2.5-2.69GHz频段提供无线宽带接入(WBA)业务之法源依据。然而台湾政府尽使可用之政策工具,全力扶植WiMAX产业的作法,也置台湾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于高风险的处境中。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发生后,LTE技术后来居上,开始且广泛地商用化,尤其是美国无线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与AT&T Mobility,分别在2010年及2011年间,于北美地区推出LTE商用服务后,LTE在4G移动通信市场的主流地位,已是无可撼动。本论文以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移动通信技术演进、技术扩散、网络外部性,以及路径依赖等观点,研究探讨为何LTE标准能成为4G市场的主流技术;本论文亦从法律与经济学等层面分别检视台湾的4G产业政策,并深入评析M-Taiwan计划的执行,是否带来如台湾政府预期般的经济效益,台湾的ICT产业是否因此得以进行产业升级,以及WiMAX产品出口是否对台湾的整体经济带来直接的推升与助益。此外,因配合M-Taiwan计划所制定的《无线宽频接取业务管理规则》,在实务上对WBA运营商所造成的影响。台湾的4G产业政策,应该是从全球产业竞合的角度,来思考台湾能有怎样的切入点,尤其是电信行业具有典型的网络外部性特征,网络规模越大,消费者的效用也越大,在正回馈的作用下,最终只有一个主流技术能被全球电信市场所接受,形成赢者全拿的局面。台湾是一个以出口为导向的海岛型经济体,政府的产业政策应是以追随主流技术为首要,辅导本地厂商取得关键技术,以开发及生产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为首要战略目标,在此大前提下,如是因政府扶植产业升级之战略需要,而进行某种新兴通信技术之策略投资,以台湾的产业结构、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实质影响力、以及基本知识产权的拥有程度而论,实不可对单一通信技术押宝选用,否则一旦通信技术选用失误将对台湾整体产业带来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朱晨曦[3](2019)在《基于微软认知服务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智能对话机器人是当代热门的科技之一,在国内外已有许多企业导入对话机器人来为他们的客户服务,用来提升用户体验和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例如:淘宝的智能音箱“天猫精灵”,除了简单的听歌、听新闻,还能用语音对话下订单买东西。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面对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时,也开始讨论想引入这项技术到他们的服务中。在各个商家准备设计自己的对话机器人时,往往会因为对技术的不熟悉而为之却步,希望这篇文章的经验可以提供未来预备导入对话机器人的企业作为前置评估之用。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导入一个智能对话机器人,以取代传统的客服中心对于人工处理员工咨询某些重复性较高问题。对话机器人利用了微软认知服务中的语言理解服务和机器人框架,借以快速完成语意库和问答界面的搭建,期间还涉及到机器人回复方式和内容的数据库搭建。最后在对话机器人投入运营过程中,遇到因内容过多和用户提问方式多样化,造成识别准确度较低之后,提出按照意图进行分层的语意理解架构和模糊查询等改善对策,进一步提升了回复正确性。通过文章的研究可以解决:第一、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快速搭建语意理解知识库;第二、如何建立对话机器人框架;第三、运营过程中数据库资料的串联、后续注意事项、效益评估。
王春楠[4](2011)在《光纤放大器的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通信速率和通信容量的急速增长,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波分密集复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光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高性能的技术变革也变得迫在眉睫。目前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技术比较成熟,具有较高的增益效率,但其频率带宽不够宽泛等不足之处恰恰是拉曼光放大器(FRA)所拥有的特点。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发展,两种光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度都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甚至出现了在以掺铒放大器结构基础上做些适当改变,组成混合式光纤放大器来做到性能上的取长补短。本文以改善掺铒和拉曼光纤放大器增益平坦性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工作如下:1.简要概述了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和密集型光波复用技术,通过对这项技术的原理、组成和特点的介绍来引出了光纤放大器。2.论述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性,讨论了EDFA的放大增益、输出功率、增益带宽、噪声失真等特性。3.论文提出了利用插入光纤滤波器(GFF)方式进行掺铒光放大器的增益平坦性改进方法,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得出了理想的结论。4.分析了拉曼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自身存在的优点,提出了多泵浦拉曼光放大器的设想。5.利用不同的泵浦数目(最多做到12个)对多泵浦拉曼光放大器增益平坦性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泵浦数目与增益平坦性的关系。6.根据当前实用光纤放大器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采用混合式(FRA-EDFA)光纤放大器的概念,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用的可能性。
杜鸿国[5](2013)在《台湾宽带电信产业自由化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作为一项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对于当今社会的作用如同人体的神经系统,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信息化是经济增长新的引擎,一国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国际竞争力息息相关,因此,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如何制订合理的信息业行业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本国的信息产业显得尤为重要。与其他各国情况相同,台湾宽带电信业开始均由政府独占经营,继美国和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相继实行了宽带电信产业自由化改革之后,台湾的电信业也开始了自由化的历程,主要是逐步放松了市场准入,完善行业竞争的相关法规,在十多年的时间中,电信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宽带电信产业是国内经济大幅成长的动力之一。然而,2002年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工O)之后,电信业却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贸易组织的纷争解决案例发生的趋势正逐年增加,事实证明,台湾原有的电信业行业规范和相关的产业政策必须作出适应的调整,以期在WTO框架下促进台湾宽带电信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实现其对于台湾经济的支柱作用。正是籍于此,本文对于台湾加入WTO之后,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台湾宽带电信业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作者认为,一方面,WTO贸易协定中的专利制度使得台湾固有的竞争优势得到削弱,另一方面,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使得电信业直接面临国际竞争,使得宽带电信产业遭受巨大的冲击,再有就是台湾原有的关于电信业的相关规定在WTO的框架下对于台湾宽带电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实证检验也验证了我们的结论。我们选取中华电信、远传电信和台湾大哥大三家电信公司为代表,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这三家公司从公元2000年到公元2012年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发现以技术效率的观点而言,台湾宽带电信产业的三家主要电信运营商的平均总体效率值为95.1%,这表示台湾宽带电信产业的主要三家运营商经营绩效所能改善的空间大约有4.9%的改善空间,以达到平均总效率最大。由于此一改善空间相较于十年前的26%已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其成长的速率已有明显放缓的现象。就规模效率的面向观察台湾地区三家指标性运营商的整体投入资源经营造成约0.1%的无效率,这意味着台湾地区的电信市场已经发展到饱和程度。在此基础上,就台湾宽带电信业的自由化道路所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目前台湾地区最明显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将执照频谱化及执照频谱化以后所产生的频谱价值判断与可否自由交易等市场交易机制与电信三法技相关配讨法令如何修整等问题,这个问题与台湾电信产未来的发展的方向是否与先进国家接轨有深远的影响。其次就是解决目前固网市场属于一家运营商垄断的现象(亦即最后一哩的解决机制),只有这一问题最终解决,才能实现电信业真正的自由化,促进行业竞争,提高效率。最后就是数字汇流的政策必须要尽速调整,以免摇摆不定造成投资决策者无所适从,成了台湾信市场与有线电视市场厘定阻碍,尤其是数位内容服务提供商一直被局限在有线电视产业为大宗。由于宽带电信产业特性具备自然独占性、垂直整合性、社会公共性等三大特性,此特性与有线电视产业的特性大同小异。因为台湾的数字汇流政策的摇摆不定使得数字内容服务的规模与内容将会有巨幅的摆荡,同时为了提升电信事业的服务产值以符合全球电信事业发展趋势,因此在电信事业政策制定时不可忽视电信事业结构中三大特性的存在,据此必须探讨重要的传输网络—有线电视产业。如何将有线电视系统融入电信网络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传输网络则须有完整的考虑,换句话说,此一融和的趋势必须以使用者的角度观察网络所提供的服务,绝不可因运用不同的网络技术提供服务以至于使用者的使用行为必须配合改变的现象发生,因此细究有线电视产电业传输网络后,发现有两项法规面议题必须要讨论,其一是平等接续的义务,其二是用户回路开放义务。而且如果在技术面上能将此二大网络系统整合则可以大幅的降低新进业者跨入门坎,换句话说,市场可以融入更多的服务提供商。另外一个面向则是在有线电视产业中的各项数位内容服务也等待着数字汇流法修整后可以在电信的传输网提供服务,对于服务使用者而言,所在意的是数字服务内容的质量与多样化,至于是运用电信传输网络或是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网络并不是重点。因此如能有效的将传输实体网路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有效降低进入台湾宽带电信产的门槛与解决经营者重复投资的困扰,将会大幅提升台湾宽带电信产业的产值。
周洪萍[6](2015)在《面向三网融合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多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高校需要调整电子类专业课程设置,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使学生能和社会需求相适应。南广学院为了适应传媒技术行业的发展,利用自身的资源,建设了基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全业务三网融合综合实训平台。本文在对三网融合涉及的关键技术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搭建能满足多方需求的三网融合实训平台,并在平台上开发出满足电子类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需求的实训项目。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调查分析三网融合的相关背景及发展现状,对三网融合涉及的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流媒体技术、数字版权管理、内容分发网络、组播技术、电子节目指南、视频转码技术和同步数字体系技术等关键技术深入研究,重点研究基于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的接入网方案;(2)构建三网融合实训平台的建设方案,在接入端采用FTTH、FTTB+LAN、FTTB+EOC、FTTB+WLAN等技术方案,并采用组播、单播通道分离的技术特性;在局端上,实现多业务的混频、共缆传送;在终端上,实现CATV(Cable Television,有线电视)、数据等信号的分离使用;(3)在三网融合实训平台上开发设计出实训项目,满足了电子类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教师科研及认证培训的需求。
曹邹艳[7](2013)在《关于熔融拉锥系统中氢气加热源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熔融拉锥法以其损耗较低,稳定性较好,适于批量生产等优点,在国内外规模化生产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面对高速发展的光通信系统,对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熔融拉锥系统中,氢气燃烧加热是较常用的加热方法。更好的了解氢气加热源的特点及其与光纤的相互作用机理,对生产性能良好的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非常重要。本文第一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光纤耦合器的三种制作方法和原理,然后主要介绍了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四种加热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熔融拉锥系统和制备流程及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性能参数。本文第二章主要是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相关理论介绍,包括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三种光纤半径曲线理论模型、两种光纤熔融模式及描述两光纤熔融程度的熔融度。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中主要介绍了熔锥系统中氢气加热源的表征。首先利用K型热电偶测量了氢气加热源在氢气流量为120-220sccm的轴向温度场分布和氢气流量为120、150和190sccm的横向温度场分布,然后进行拉单根实验,寻找氢气加热源在氢气流量为120、150、190、220sccm的附加损耗EL和光纤形状合格的间距范围,此间距范围即为氢气加热源的有效工作范围。氢气加热源的有效工作范围较小,不足1mm,并且随着氢气加热源的增大而减小。本文第四章中主要介绍了氢气加热源与光纤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单根光纤,另一个是双根光纤(分路器和WDM)。氢气加热源与单根光纤的作用实际上是借助单根光纤研究加热源有效加热宽度W的变化。氢气加热源与双根光纤的相互作用是研究一定条件下制作的光纤耦合器的熔融度D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有效加热宽度W的范围约为3.3-7.0mm,且随着氢气流量增大有增大的趋势;分路器的熔融度值较大,最小约为1.85,WDM的熔融度值较小,最小接近于1。拉伸速度、分光比、氢气流量和光纤与加热源的间距等都会对熔融度有一定的影响。
廖明瑞[8](2008)在《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文中指出当前许多数据检测系统遇到了检测范围大,各数据采集点的分布分散以及不易布线的难题。本论文结合这些特点通过了几种常见的传输方式的比较,提出了一个方便、经济的无线解决方案。当前GSM/GPRS网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拥有范围广、成本少、费用低、效率高等特点,采用GSM/GPRS无线传输数据,使用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成为了一种方便廉价的选择,同时也避免了复杂的布线以及对这些线路的维护。在无线传输过程中,论文采用了Q2406B无线通信模块,该模块支持TCP/IP、UDP、PPP等协议,方便实用。同时嵌入式产品的成本也越来越低,采用嵌入式技术的数据检测中心相对于PC机拥有更加低廉的成本和便于移动的优势。本文设计的基于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无线数据检测系统采用ARM开发平台对各个数据点进行检测,该平台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大,具有串口、VGA接口、LCD接口以及一个扩展槽,频率可达到200MHz。本系统在该平台上采用稳定,高效,易定制的linux操作系统。本文首先对几种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了比较和选择,对系统进行了硬件设计并简要的介绍了硬件平台,之后研究了无线传输过程中使用到的AT指令集,以及讨论了在无线传输过程中需要的相关技术,并制订了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包的格式规范和数据传输协议,包括将数据采集终端和数据检测中心归入系统时的流程以及IP地址丢失时等情况下的流程。本文设计了软件的模块和部分流程,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格式的规定和通信部分的软件流程。
二、电信网路正向VI&P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网路正向VI&P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台湾移动通信产业的技术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电信技术政策选择之相关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实施产业政策之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及其对政府技术政策的含义 |
2.2.1 国家创新体系 |
2.2.2 政府介入与政策工具 |
第三节 网络经济相关理论对电信技术演变之解释 |
2.3.1 网络经济 |
2.3.2 网络外部性 |
2.3.3 路径依赖 |
2.3.4 小结 |
第四节 总结 |
第三章 电信监管环境研究 |
第一节 电信产业的特点 |
第二节 电信技术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国际电信法规与管制政策 |
第四节 台湾电信法规与管制政策 |
第五节 技术中立原则与其偏离 |
3.5.1 国际组织与主要国家对技术中立原则之界定 |
3.5.2 台湾对技术中立原则之界定及偏离 |
第四章 电信产业的技术演进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移动通信技术演进 |
第二节 技术扩散 |
4.2.1 Bass基本扩散模型 |
4.2.2 Bass多代扩散模型 |
第三节 网络外部性与技术锁定 |
第四节 LTE标准成为4G市场主流技术: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 |
第五章 台湾M-TAIWAN计划检视与评判 |
第一节 M-TAIWAN计划依据 |
第二节 M-TAIWAN计划结果评判—经济层面 |
5.2.1 WiMAX设备产值 |
5.2.2 台湾宽带网络用户及WiMAX创造应用服务商机 |
5.2.3 WiMAX终端设备全球市占率及整体解决方案输出 |
5.2.4 通信设备及服务建设投资 |
5.2.5 小结(经济层面) |
第三节 M-TAIWAN计划结果评判—法律层面 |
5.3.1 WBA管理条例内含非对称与差别待遇管制 |
5.3.2 WBA管理条例偏离广义技术中立原则 |
5.3.3 WBA管理条例恐违反母法授权范围 |
5.3.4 小结(法律层面)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6.2.1 重整2.5-2.69GHz频段以提高频谱使用效益 |
6.2.2 鼓励WBA运营商整并允许变更商转技术 |
6.2.3 关注B4G标准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3)基于微软认知服务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
2.1 对话机器人 |
2.1.1 对话机器人解释 |
2.1.2 对话机器人发展历史 |
2.1.3 对话机器人一般架构 |
2.2 相关技术研究 |
2.2.1 微软认知服务和应用 |
2.2.2 微软对话机器人框架 |
2.2.3 微软语言理解智能服务 |
2.2.4 微软数据库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开发方法 |
3.1 系统分析 |
3.1.1 聊天程序 |
3.1.2 客服机器 |
3.1.3 语言理解服务 |
3.1.4 知识管理 |
3.2 开发方法 |
3.2.1 LUIS建立资料库模型 |
3.2.2 Bot Framework建制对话机器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架构和模块设计 |
4.1 系统创建背景 |
4.2 架构流程框架 |
4.2.1 登陆模块 |
4.2.2 处理模块 |
4.2.3 输出模块 |
4.3 Bot Framework设计 |
4.4 LUIS语意库模块设计 |
4.5 数据库模块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对话机器人系统的实现 |
5.1 语意训练模型建立 |
5.2 数据库建立 |
5.3 登陆界面 |
5.4 对话界面 |
5.5 回复方式多样性 |
5.6 处理结果回馈 |
5.7 知识库管理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应用和维护 |
6.1 系统导入背景 |
6.2 系统应用和推广 |
6.2.1 测试期 |
6.2.2 推广期 |
6.2.3 成熟期 |
6.3 系统考核和改善 |
6.3.1 每日使用人数 |
6.3.2 使用比率 |
6.3.3 知识库完善率 |
6.3.4 回复比率、回复准确率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应用情境和未来展望 |
7.2.1 智能客服应用情境 |
7.2.2 将改变APP样貌 |
7.2.3 是否会取代人类客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光纤放大器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的意义 |
1.2 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 |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
1.4 本人的研究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 |
1.5 本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二章 DWDM 系统的介绍 |
2.1 DWDM 系统的概念 |
2.2 DWDM 系统的原理 |
2.3 DWDM 系统的组成 |
2.3.1 光放大器 |
2.3.2 DWDM 终端机 |
2.3.3 光交叉连接(OpticalCross-Connect,OXC) |
2.4 DWDM 系统的特点 |
2.5 掺铒放大器在DWDM 系统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 |
3.1 研究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意义 |
3.2 铒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
3.2.1 EDFA 的原理 |
3.2.2 EDFA 级联应用的增益计算 |
3.3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特点和应用 |
3.3.1 EDFA 的增益特性 |
3.3.2 EDFA 的输出功率特性 |
3.3.3 EDFA 增益与输入、输出功率的关系 |
3.3.4 EDFA 的增益带宽特性 |
3.3.5 EDFA 的噪声特性 |
3.3.6 EDFA 的失真特性 |
3.3.7 EDFA 噪声系数对光传输系统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铒光纤放大器增益平坦性的改进 |
4.1 改进平坦性的重要性 |
4.2 优化设计自身增益平坦的EDFA |
4.3 引入增益平坦滤波器提高增益平坦性 |
4.3.1 静态增益平坦技术 |
4.3.2 动态增益均衡器(Dynamic Gain Equalizer,DGE) |
4.4 光放大器增益平坦滤波器GFF 的谱形确定方法 |
4.4.1 谱形确定的基本原理 |
4.4.2 谱形确定的基本步骤 |
4.4.3 平坦滤波器(GFF)具体实施 |
4.5 EDFA 增益平坦化方案优缺点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泵浦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原理及仿真 |
5.1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
5.1.1 受激拉曼散射 |
5.1.2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
5.1.3 拉曼放大器的优缺点 |
5.2 多泵浦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原理 |
5.2.1 多泵浦拉曼光纤放大器的理论模型 |
5.3 影响多泵浦拉曼光纤放大器增益平坦性的因素 |
5.3.1 泵浦方式 |
5.3.2 泵浦波长 |
5.3.3 光纤的性质 |
5.4 多泵浦拉曼光纤放大器增益平坦性仿真 |
5.4.1 几种光谱源拉曼增益比较结果 |
5.4.2 多泵浦拉曼光纤放大器平坦度的计算机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合(FRA-EDFA)光纤放大器的研究 |
6.1 混合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
6.1.1 FRA 的理论基础 |
6.1.2 EDFA 的理论基础 |
6.2 混合光纤放大器的设计要素 |
6.2.1 混合放大器泵浦波长的设计 |
6.2.2 混合放大器中EDFA 增益谱的调节 |
6.2.3 光纤类型的选择 |
6.2.4 偏振问题的考虑 |
6.2.5 系通噪声的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台湾宽带电信产业自由化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服务贸易自由化相关研究文献 |
2.1.1 理论分析 |
2.1.2 实证分析 |
2.1.3 总结 |
第二节 宽带电信产业自由化相关研究文献 |
2.2.1 国外宽带电信产业运营绩效相关研究文献 |
2.2.2 国内宽带电信产业运营绩效相关研究文献 |
2.2.3 总结 |
第三章 台湾宽带电信产业发展与自由化历程 |
第一节 台湾宽带电信产业之基本特征 |
3.1.1 自然独占性 |
3.1.2 垂直整合性 |
3.1.3 公共性 |
第二节 台湾电信自由化历程 |
3.2.1 电信管制发展历程 |
3.2.2 宽带电信产业开放历程 |
第四章 台湾宽带电信业自由化对于企业绩效影响的DEA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架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4.2.1 资料包络分析法发展历史与基本概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投入项与产出项资料 |
4.3.2 技术效率分析 |
4.3.3 规模效率分析 |
4.3.4 改善分析 |
第五章 台湾宽带电信产业自由化之策略 |
第一节 电信汇流服务发展 |
5.1.1 数位宽带汇流趋势的意义 |
5.1.2 数字宽带汇流网络的发展 |
第二节 宽带电信产业普及服务议题 |
5.2.1 传输型态与内容管制的不同 |
5.2.2 规范目的的不同 |
第三节 数字内容之规范与标准 |
5.3.1 数位汇流的定义 |
5.3.2 台湾现行管制架构 |
第四节 关键设施(用户回路)的开放与阻碍竞争 |
5.4.1 用户回路租用于台湾电信法制之规范与发展 |
5.4.2 台湾电信法制之规范与发展 |
5.4.3 有线电视系统经营者有无主动开放接续之诱因 |
5.4.4 竞争法之搭售行为 |
5.4.5 普及服务反竞争效果之避免 |
5.4.6 次级市场的法律争议解释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电信政策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链接 |
第二节 电信政策与国家经济利益之链接 |
第三节 后续研究方向 |
6.3.1 尽速修改与GATS不符之规范 |
6.3.2 积极参与新回合贸易谈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面向三网融合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 |
2.1 视音频编解码技术 |
2.2 流媒体技术 |
2.3 数字版权管理 |
2.4 内容分发网络 |
2.5 组播技术 |
2.6 电子节目指南 |
2.7 视频转码技术 |
2.8 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网融合接入网关键技术及接入方案 |
3.1 接入网及其发展趋势 |
3.2 三网融合业务特点以及对接入网络的要求 |
3.3 接入网主流宽带接入系统简介 |
3.3.1 xDSL数字用户接入技术 |
3.3.2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 |
3.3.3 光接入技术 |
3.3.4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
3.4 三网融合接入网方案 |
3.4.1 EPON+EOC技术 |
3.4.2 EPON+C-DOCSIS技术 |
3.4.3 EPON典型应用场景 |
3.5 接入网系统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网融合实训平台的建设方案 |
4.1 三网融合实训平台的设计原则 |
4.2 三网融合实训平台的设计目标 |
4.3 三网融合实训平台整体设计 |
4.4 服务器系统设计 |
4.5 软件平台设计 |
4.6 实训平台网络划分 |
4.7 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 |
4.7.1 硬件设备及其性能指标 |
4.7.2 平台主要软件设备及其参数 |
4.8 三网融合实训平台实现功能简介 |
4.8.1 IBSS系统 |
4.8.2 用户认证系统 |
4.8.3 IEPG系统 |
4.8.4 VOD服务器 |
4.8.5 其他功能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网融合实训平台实训项目的设计 |
5.1 三网融合需要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 |
5.2 三网融合实训平台实训项目开发的需求性分析 |
5.3 博达ACR实训项目开发 |
5.4 ASI-IP网关实训项目开发 |
5.5 EPON实训项目开发 |
5.5.1 OLT基本操作 |
5.5.2 以太网业务开通配置 |
5.6 多画面服务器实训项目开发 |
5.7 复用器实训项目开发 |
5.8 IPTV机顶盒实训项目开发 |
5.8.1 机顶盒硬件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
5.8.2 IPTV机顶盒软件系统 |
5.8.3 二次开发实训项目设计 |
5.9 VOIP实训项目开发 |
5.9.1 VOIP电话安装与配置 |
5.9.2 Asterisk的认识和了解 |
5.10 综合实训项目开发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关于熔融拉锥系统中氢气加热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光纤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
1.1.1 腐蚀法 |
1.1.2 抛磨法 |
1.1.3 熔融拉锥法 |
1.2 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加热方法 |
1.2.1 可燃气体加热法 |
1.2.2 激光加热法 |
1.2.3 电阻丝加热法 |
1.2.4 高频电感加热法 |
1.3 熔融拉锥系统简介 |
1.3.1 CW200-B熔融拉锥机系统 |
1.3.2 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制备流程 |
1.3.3 倒立烧嘴的加热装置 |
1.4 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参数 |
1.5 本文研究背景 |
2 熔锥型光纤耦合器的相关理论 |
2.1 工作原理 |
2.2 光纤半径变化模型 |
2.2.1 e指数型 |
2.2.2 抛物线型 |
2.2.3 引入退缩因子和有效熔融区长度 |
2.3 两种熔融模式 |
2.3.1 弱熔模式 |
2.3.2 强熔模式 |
2.4 熔融度D |
3 熔锥系统中氢气加热源的表征 |
3.1 氢气加热源的温度场分布 |
3.1.1 K型热电偶 |
3.1.2 轴向(Z轴正向)温度分布 |
3.1.3 横向(X轴)温度分布 |
3.2 氢气加热源的有效工作范围 |
3.2.1 BX51M金相显微镜 |
3.2.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3.2.3 有效工作范围结果 |
3.3 有效工作范围与轴向温度(Z轴正向)分布的关系分析 |
4 氢气加热源与光纤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
4.1 有效加热宽度W |
4.1.1 实验内容及方法 |
4.1.2 有效加热宽度的结果及分析 |
4.1.3 W与横向温度(X轴)分布的关系分析 |
4.2 熔融度D |
4.2.1 实验内容及方法 |
4.2.2 分路器的熔融度结果及分析 |
4.2.3 WDM的熔融度结果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需求分析及论文结构 |
2.1 需求分析 |
2.2 论文的工作和结构 |
第3章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3.1 系统总体硬件结构 |
3.2 数据采集终端的硬件设计 |
3.2.1 数据采集终端硬件结构的总体设计 |
3.2.2 数据采集终端信号采集模块 |
3.2.3 数据采集终端信号处理模块 |
3.2.4 数据采集终端串口通信电路 |
3.3 数据检测中心的硬件结构 |
3.3.1 数据检测中心的开发平台 |
3.3.2 数据检测中心串口通信电路 |
3.4 无线传输模块的选取 |
第4章 无线传输以及无线传输协议 |
4.1 GSM网络技术 |
4.2 GPRS数据传输方式的探讨 |
4.3 AT指令集 |
4.4 PPP通信协议 |
4.5 数据采集通信协议 |
4.5.1 数据采集通信协议结构 |
4.5.2 短信息传输数据格式 |
4.5.3 GPRS数据传输格式 |
4.5.4 数据采集终端SIM卡设置 |
4.5.5 数据检测中心SIM卡设置 |
4.5.6 数据采集终端获取数据检测中心IP值 |
4.5.7 数据检测中心数据获取 |
4.5.8 数据采集终端数据上传 |
第5章 数据采集终端的软件设计 |
5.1 数据采集终端软件结构 |
5.2 温度信号采集模块 |
5.3 温度存储模块 |
5.4 通信模块 |
第6章 数据检测中心的软件设计 |
6.1 linux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6.2 linux内核选取以及文件系统的建立 |
6.3 数据检测中心的软件结构 |
6.4 通信模块软件流程 |
6.5 数据存储模块使用代码 |
6.6 数据显示模块开发环境 |
6.7 程序的编译与下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四、电信网路正向VI&P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电信网路正向VI&P发展[J]. 王玮琴.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4(01)
- [2]台湾移动通信产业的技术策略研究[D]. 黄庆原. 南开大学, 2013(07)
- [3]基于微软认知服务的智能对话机器人研究与实现[D]. 朱晨曦. 厦门大学, 2019(12)
- [4]光纤放大器的分析与研究[D]. 王春楠.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5]台湾宽带电信产业自由化及发展策略研究[D]. 杜鸿国. 南开大学, 2013(07)
- [6]面向三网融合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 周洪萍.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5)
- [7]关于熔融拉锥系统中氢气加热源的实验研究[D]. 曹邹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
- [8]嵌入式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D]. 廖明瑞. 大连海事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