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吴数德创128公斤抓举世界纪录的技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芬[1](2020)在《优秀举重运动员杨哲赛前训练负荷安排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杨哲在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所采用的赛前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等组织与控制,赛前训练周期节奏的安排,赛前训练负荷强度的变化,赛前身体机能的恢复状况等进行全面统计,结合比赛过程中的运动表现及比赛成绩,分析探讨赛前训练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针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杨哲的赛前训练提供真实有效的训练数据,同时能够为我国男子大级别举重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指导提供参考。本文综合使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采用杨哲大赛前的训练负荷各项指标信息的数据真实有效,并对所有数据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结论如下:1.杨哲在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赛前训练负荷安排是比较系统的、基本成功的,从而使得杨哲在奥运赛场上接近竞技状态和竞技水平的高峰。2.杨哲在备战里约奥运会的整个赛前训练过程中体现出“快节奏、高强度、短周期”的现代举重运动训练的发展特点,训练的负荷以强度为主旋律,训练节奏转化快,训练手段详细丰富,基本训练期的节奏为“两大一小”,即两个大量周,一个恢复调整周。3.杨哲赛前训练计划安排注重训练节奏的把握,充分研究了奥运会比赛特点,相应的增加了训练课次。并且在训练强度上敢于创新、大胆突破,做足文章。4、杨哲2016年里约奥运会赛前的训练计划在安排上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仍有瑕疵,主要表现在对体能和心理训练方面认识不足,相关的训练内容偏于薄弱。充分总结其中的经验能够为杨哲本人今后训练提供指导帮助,对中国大级别举重运动员大赛前的训练安排亦可以提供了有效的经验作为参考。
麦佳德[2](2017)在《中国举重运动成功经验研究》文中提出近两年,战后的利比亚政府和人民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而举重运动对场地和器材要求比较低,技术动作易于掌握,规则简单易懂,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处于特殊时期的利比亚来说,举重运动的大力推广和开展将有利于利比亚整个体育事业的复苏和振兴,并将取得显着的社会效益。举重项目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中国举重队在国际各类大赛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世界举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举重兴起于西方欧美国家,自19世纪传入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大国以来,从观摩学习到积极引进再到后来的大力发展,直至今天成为中国竞技运动优势项目,金牌大户,中国举重运动自有一套成熟的发展体系。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竞技举重运动项目的成功经验,对利比亚举重运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人利用在中国留学的机会,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试图从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运动队管理等四个方面对中国竞技举重的经验进行总结,具体分析研究了中国竞技举重运动项目的成功经验,结合利比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利比亚举重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也希望能藉由本研究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对促进举重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举重队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中是名副其实的金牌大户,在世界举坛具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中国女子举重队整体实力非常强大,中国男子举重队在小级别比赛中处于优势地位。2.中国在举重运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并且建立了完善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的选材体系。3.中国举重运动项目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举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和系统的过程,包括运动状态诊断、制定训练目标、实施训练计划、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案并且实施有效的监控和调整等多个环节。4.中国举重运动项目在竞赛方面具有健全的竞赛体制,丰富的竞赛组织经验以及恰当的参赛方法。5.中国举重队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绩离不开举国体制的全方位保驾护航,以及总教练负责制下的复合型团队管理模式。
刘金[3](2017)在《中国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在男子举重69公斤级项目中,我国运动员具有较大的优势。目前,亚洲纪录、世界纪录均由我国运动员保持。同时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浙江小将石智勇夺冠,再一次扞卫中国这个级别的统治地位。本研究试图分析我国男子69公斤级重点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方面的个人技术特征,并对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测,为我国教练员、运动员以及日后相应的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促进我国男子69公斤级举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15年10月全国举重冠军赛和2016年全国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69公斤级比赛全过程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并选取全国举重冠军赛单项抓举第2、3、4名运动员吴仙书、黄世平和刘阳;单项挺举第2、3、4名运动员黄文文、黄世平和吴仙书为普通组(全国举重锦标赛第一名为乔宁波,根据研究对比需要,选择相应的第2,3,4名作为普通组)。全国举重锦标赛单项抓举前三名运动员廖辉、石智勇和乔宁波;单项挺举前三名运动员廖辉、石智勇和乔宁波为重点组。在查阅大量文献,走访在举重方面有很高造诣的专家的基础上,通过对所采集视频三维解析处理,得到相关的技术指标数据。后期通过对采集到的重点组与普通组运动员抓举和挺举的相关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以及重点组挺举与抓举成功与失败试举的技术指标的分析,最后获得中国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技术特征,以及重点组运动员试举失败的原因。研究结果:1.在整个抓举过程中重点组与普通组用力节奏存在差异,中国男子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在发力阶段具有爆发力大,发力效果好,提铃效果好的技术特征。2.在抓举的提铃阶段,重点组运动员伸膝充分使杠铃达到了更理想的高度,为后面的发力阶段做好了更充分的杠铃高度和速度条件;同时引膝的幅度大于普通组运动员引膝的幅度。因此中国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重点组运动员具有伸膝充分,引膝幅度大,具备更好的引膝技术的技术特征。3.在挺举提铃至胸阶段重点组运动员在发力阶段始时刻的速度较普通组大,且在此阶段的杠铃回落距离短;在上挺阶段重点组发力点速度小于普通组;同时在挺举的两个阶段中杠铃在运动员前后方向的偏移量小于普通组。由此可知在挺举过程中我国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具有提领至胸阶段发力大,杠铃回落距离短;以及杠铃前后方向位移小的技术特征。从而也表明了我国重点运动员具有更高的接铃技术以及更加稳固的动作技术结构。4.廖辉伸膝提铃阶段蹬腿动作不充分是导致其抓举失败的因素;蹬腿动作节奏过慢从而导致杠铃在达到发力点高度时刻,发力点时刻速度达不到最佳大小是导致其挺举失败的原因。5.石智勇在抓举发力阶段存在杠铃重心与身体重心间距过大的技术特征,通过对失败试举的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如下:伸膝提铃阶段蹬腿动作不充分,而且过早打开髋关节,造成髋关节发力过早,从而影响了整个动作的质量造成的。同时,石智勇杠铃重心在冠状轴存在过大的偏移,应分析是否存在两侧肌肉力量发展不均衡,进而是否会对抓举过程产生影响,有待研究深入。建议石智勇在平时的挺举训练中首先要注意改进提胸、提气动作;其次改进腰、胯入位动作,使杠铃重心与身体重心尽可能的接近或重叠;再次是改进预蹲过深的问题;最后解决手臂提前参与用力问题。6.乔宁波引膝提铃阶段引膝的幅度过小是导致抓举失败的原因。同时,乔宁波在上挺阶段弓箭步下蹲时下蹲的节奏不合理,大腿股四头肌的爆发力太弱以至制动能力不够是导致乔宁波挺举试举失败的因素。
杨咏[4](2017)在《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与肌电关系研究 ——以谭诗芳、田东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对女子举重运动员谭诗芳、田东慧抓举动作的运动学、肌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运动员及教练员改进抓举技术动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两台德国HSVISION公司SpeedCam MacroVis EoSens高速相机和DELSYS EMG Works(?)4.0肌电测试系统对两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动作进行测试,之后采用SIMI° motion7.0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和DELSYS EMG Analysis解析系统进行解析,最后对获取的运动学(杠铃高度、杠铃速度、杠铃加速度)和肌电数据(RMS、肌电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通过对两名运动员的运动学和肌电分析可知:1)在伸膝提铃末谭某的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和杠铃高度分别为0.35(m/s2)、0.65(m)和0.40(m)。股内侧肌和斜方肌中束的肌电均方根振幅值最大,其值分别为174.87μV和136.84μV。胸腰筋膜浅层、三角肌中束和腓肠肌内侧达到振幅峰值的时间最早,其时间分别为0.32(s)、0.42(s)和0.42(s)。田某在伸膝提铃末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和杠铃高度分别为-0.40(m/s2)、0.68(m)和0.45(m)。股内侧肌和斜方肌中束的肌电均方根振幅值最大,其值分别为209.58 μ V和171.37 μ V。腓肠肌内侧、股内侧肌、三角肌中束达到振幅峰值的时间最早,其时间分别为0.33(s)、0.35(s)和0.36(s)。2)在引膝提铃阶段末谭某的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和杠铃高度分别为1.78(m/s2)、0.81(m)和0.60(m)。股内侧肌和斜方肌中束的肌电均方根振幅值最大,其值分别为387.87 μV和253.72 μV。腓肠肌内侧、胸腰筋膜浅层和三角肌中束达到振幅峰值的时间最早,其时间分别为0.02(s)、0.03(s)和0.08(s)。在引膝提铃末田某的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和杠铃高度分别为1.11(m/s2)、0.58(m)和0.60(m)。斜方肌中束和股内侧肌的肌电均方根振幅值最大,其值分别为287.04 μV和216.4μV。斜方肌中束、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达到振幅峰值的时间最早,其时间分别为0.03(s)、0.04(s)和0.05(s)。3)在发力阶段谭某有二次发力现象,发力阶段末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和杠铃高度分别为0(m/s2)、1.28(m)和0.93(m)。三角肌中束和股内侧肌的肌电均方根振幅值最大,其值分别为443.19 μV和383.13μV。胸腰筋膜浅层、股内侧肌和斜方肌中束达到振幅峰值的时间最早,其时间分别为0.02(s)、0.13(s)和0.14(s)。田某也有二次发力现象,发力阶段末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和杠铃高度分别为0(m/s2)、1.40(m)和0.93(m)。股内侧肌和斜方肌中束的肌电均方根振幅值最大,其值分别为401.63 μV和266.81 μV。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达到振幅峰值的时间最早,其时间分别为0.15(s)和0.15(s)。4)在惯性上升末谭某的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和杠铃高度分别为-2.62(m/s2)、0(m)和1.26(m)。三角肌中束和斜方肌中束的肌电均方根振幅值最大,其值分别为553.01 μV和383.75 μV。股外侧肌、斜方肌中束达到振幅峰值的时间最早,其时间分别为0(s)和0.05(s)。在惯性上升末田某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和杠铃高度分别为-3.42(m/s2)、0(m)和1.29(m)。三角肌中束和斜方肌中束的肌电均方根振幅值最大,其值分别为713.27μV和369.62 μV。三角肌中束,斜方肌中束和腓肠肌内侧达到振幅峰值的时间最早,其时间都为0(s)。5)在下蹲支撑末谭某的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和杠铃高度分别为0.67(m/s2)、0(m)和1.15(m)。三角肌中束和股内侧肌的肌电均方根振幅值最大,其值分别为634.51 μ V和302.53 u V。斜方肌中束和三角肌中束达到振幅峰值的时间最早,其时间分别为0.04(s)和0.20(s)。在下蹲支撑末田某的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和杠铃高度分别为1.43(m/s2)、-0.12(m)和1.13(m)。腓肠肌内侧和斜方肌中束的肌电均方根振幅值最大,其值分别为724.83μV和322.68 μV。股二头肌、三角肌中束和胸腰筋膜浅层达到振幅峰值的时间最早,其时间分别为0(s)、0.08(s)和0.08(s)。6)在起立末谭某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和杠铃高度分别为-0.76(m/s2)、0.05(m)和1.79(m)。三角肌中束和股内侧肌的肌电均方根振幅值最大,其值分别为281.78 μV和148.42 μV。股外侧肌和臀大肌达到振幅峰值的时间最早,其时间分别为0.08(s)和0.09(s)。结论:两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已经呈现出了动作结构性特征,但两人都存在上肢及腰部肌群的用力过大、用力顺序不合理现象,抓举技术的用力节奏较差,其技术动作水平有待提高。
高轶楠[5](2017)在《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路径 ——基于《体育科学》的研究》文中指出体育科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是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系统学科群,研究涵盖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众多相关学科、领域,在发展体育事业、提高竞技运动成绩、增强人民体质方面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科学》是体育领域知名度最高的体育学术期刊,《体育科学》刊载的论文能够反映体育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动态变化,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1]。本文通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借助UCINET可视化软件对《体育科学》自创刊以来的载文进行分析,《体育科学》1981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出版264期,刊载学术论文5354篇,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刊载在《体育科学》上的学术论文,不包括通知、简讯、分类总目、活动计划表等。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对《体育科学》载文内容研究,回顾和总结近三十年来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历程,解析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其次,通过对《体育科学》不同时期的载文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在共词矩阵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绘制不同历史阶段《体育科学》载文热点关键词的知识图谱,以发现起步、发展和稳定增长阶段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主题分布特点,归纳和总结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动态特点。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第一阶段词频最高的为“体育科学”,以“体育科学”为依托,学者们在“体育科研”、“体育事业”、“运动训练”“运动成绩”、“运动项目”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第二阶段词频最高的是“运动训练”,研究热点围绕“运动训练、群众体育、体育教育”展开;第三阶段词频最高的是“动物实验”。2.从发文机构看,发文机构的演变为“体育类高校、各级体科所”、“体育类高校、师范类高校”、“体育类高校、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而体育类院校一直是体育学科研究发文的主力军。发文的机构不在局限于北京、上海,全国各地的研究所、体育专科大学、师范类学院都有。3.从发文作者来看,排名前十位的作者演变为,由主要来自国家体委科研所、发文主题多为运动训练,过渡到发文单位主力为高校、发文主题为体育自然科学,最后发展为发文单位由高校与科研所均衡发展,而且打破了北京和上海的学者独占鳌头的局面。4.运动训练学方面,研究的热点运动项目过多地集中在夏季奥运会项目上,而又过多地集中在田径、球类、体操、游泳几个大项上,其它如拳击、柔道、击剑、手球、棒球、水球、举重、技巧、蹦床等项目研究的论文很少,对冬季奥运会项目的研究就更少,有的运动项目甚至从未进行过研究。在训练方法上,“耐力训练”是学者们一直研究的热点。第一阶段对于“心理训练”的研究格外重视,第二阶段“高原训练”成为学者们的新宠,第三阶段“低氧训练”是研究的热点。总之,体育训练研究起步较早,逐渐发展为整个体育科学研究的核心学科,并且与体育自然科学关系越来越紧密,训练科学化特征日益明显。5.体育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热点已从最开始对于动作的研究分析、血乳酸、骨骼肌、线粒体领域深入到当前的细胞、分子和基因等微观世界。6.体育社会科学方面,第一阶段研究的热点围绕“学校体育”、“体育事业”、“体育科研”、“世界体育强国”展开讨论;第二阶段,“体育”、“现状”、“发展”、“体育教育”、“体育经济”、“大学生”、“群众体育”、“奥运会”成为被广泛标引的关键词;第三阶段,“体育”、“奥运会”、“发展”、“青少年”、“体育产业”、“群众体育”成为被广泛标引的关键词。
程清清[6](2014)在《我国男子举重健将62公斤级抓举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揭示男子举重健将62公斤级抓举动作技术的共同特征,我们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男子健将的抓举动作进行了测试分析。这不仅对于指导举重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可为举重运动员技术诊断和专项力量训练提供量化指标和科学依据。我们首次综合采用了三维摄像系统、三维测力系统、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对我国三名男子举重健将(肖××、雷××、林××)的抓举动作技术进行了同步测试,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作出诊断与评价,以此来揭示抓举动作技术的特点、规律及原理,为抓举动作技术的规范提供理论参考。运动学分析结果:(1)准备阶段:三名运动员髋角和膝角平均值分别为54.4°、70.6°。该阶段为之后的伸膝提铃创造有利的条件。(2)伸膝提铃阶段:三名运动员的髋角、膝角和躯干角平均值分别为134.9°、123.1°、45.3°。林××伸膝充分(髋、膝角分别为123.0°、137.0°)。(3)引膝阶段:三名运动员的髋角、膝角和躯干角平均值分别为134.9°、123.1°、30.2°。林××引膝动作不充分且不连贯,从而导致杠铃垂直速度有所下降。(4)发力阶段:三名运动员的髋角、膝角和躯干角平均值分别为164.2°、146.2°、30.1°。雷××伸展幅度较大,发力及时。(5)惯性上升阶段:三名运动员的髋角、膝角和躯干角平均值分别为112.1°、78.9°、148.9°。林××的杠铃水平速度最大(0.15m/s),其余两名运动员都接近零。(6)下蹲支撑阶段:三名运动员的髋角、膝角和躯干角平均值分别为58.3°、36.5°、49.8°。肖××在杠铃下降到最低点时身体屈膝深蹲完成较好。动力学分析结果:(1)测力分析:在抓举动作技术中各个阶段,三名运动员身体重心在晃动幅度上,前后晃动大于左右晃动。重心晃动幅度越大,越容易造成杠铃的前掉或后掉,快速降低重心能适当缓冲。(2)足底压力分析:三名运动员均存在两脚发力不均衡的现象,双脚足底压力差值在下蹲支撑阶段最大,在杠铃惯性上升阶段最小。表面肌电图分析结果:揭示受试者所测肌肉在抓举动作技术不同阶段的用力情况和发挥的作用。在整个动作阶段,斜方肌和三角肌表现出了较大的肌电振幅值。林伟的表面肌电图表现出了较低的积分肌电值和较低的振幅百分比,这可能是由于所测肌肉疲劳造成的。
黄忠[7](2013)在《四川省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黄忠挺举动作的运动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四川省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黄忠,在2012年全国举重锦标赛中夺得85KG级总成绩第二名,其中挺举3次,只成功一次,且与世界纪录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分析黄忠挺举动作的运动学技术特点,对其在决赛中的3次挺举动作进行技术诊断,发现动作的不足之处,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提供科学的定量指标。研究方法:采用三维摄像解析法,对黄忠在2012年全国举重锦标赛决赛中3次(其中197KG成功,202KG和203KG失败)挺举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测试数据发现,黄忠失败的2次挺举动作在杠铃开始上挺时刻屈髋过度,在挺举着地时刻,箭步后腿下蹲过低,后伸过长,箭步前腿髋角和膝角也相对197KG挺举动作过小,从而导致动作的失败。而197KG挺举动作效果较好。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提铃阶段:黄忠在3次挺举提铃双手呈窄握状态。3次平均双脚站距为27.9CM,初始动作姿势这两个参数比抓举小,202KG和203KG预蹲深度稍微较高,动作初始基本姿势合理。3次挺举人体重心与杠铃较近,杠铃总摆幅平均值为13.4CM,其中197KG挺举总摆幅最小,有利于减小重力矩;(2)发力阶段:黄忠在3次挺举中的发力时刻,髋角和肘角没有明显的差异;197KG挺举的膝角最好,202KG和203KG动作相对较差。黄忠在发力过程中,杠铃紧贴人体向上,动作利落;(3)下蹲支撑阶段:黄忠在3次挺举的下蹲支撑阶段的下蹲最低点时刻,屈髋、膝较好。从图像中看,符合“直、稳、浅”的预蹲要求;197KG挺举杠铃惯性上升到最高点时刻身体下降速度较小,202KG和203KG动作身体下降速度较大;(4)起立阶段:黄忠在197KG挺举中提铃动作快,发力效果好。202KG和203KG动作效果相对差;(5)上挺阶段:黄忠在挺举203KG预备阶段时间较长;2次失败挺举(202KG和203KG)在杠铃开始上挺时刻屈髋过度。在挺举着地时刻,箭步后腿下蹲过低,后腿后伸过长,容易导致足跟提不起,不利于后面的箭步收腿。箭步前腿髋角和膝角也相对197KG挺举的过小,从而导致动作的失败。
陈振涛[8](2012)在《中国女子举重抓举的级别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对举重动作进行研究是分析技术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对部分优秀举重运动员进行测试分析,对其技术动作做出诊断和评价,以求揭示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技术特征,发现部分运动员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技术问题,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对举重动作的生物力学特点和规律及不同运动员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他们技术水平发挥提供科研保障通过对我国国内各级别女子运动员的技术分析,发现每个级别的运动员的技术差异性十分显着,尤其是在杠铃上抛速度,两心的运动轨迹和运动员的下蹲加速度。
李琳[9](2012)在《75KG级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上挺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Ariel的APAS System三维分析系统软件解析,对我国75Kg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上挺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对其技术的合理性作出诊断与评价。在针对三维录像解析的研究中,国内外的文献多集中在运动员巅峰期的研究,并且该方面的研究多以运动员的技术优点进行讨论。而关于运动员上挺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研究较少,所分析的内容多集中于研究探讨运动员整体技术特点或某一具体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但国内外少有对某一级别的运动员上挺技术的报道,本实验就这一方面进行研究,探求75Kg级优秀女子运动员挺举技术的特点结果表明:研究对象上挺动作在矢状轴的杠铃重心和身体重心距离合理,在额状轴上的杠铃重心和身体重心偏移较小;各关节发力顺序符合运动生物力学规律;上挺发力时的杠铃速度达到1.6m/s以上,呈男子化趋势;研究对象贾文清有“后抛”现象出现;研究对象曹磊潜力很大。通过对75公斤级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一年前的上挺技术参数分析研究,找到技术的优缺点,从而对一年后即将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年轻75公斤级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理论指导,提高其生物运动能力。建议:我国75公斤级女子举重运动员预蹲时采用介于高低肘位之间的肘部位置,上臂与躯干夹角为75-85°;躯干在上挺发力时要基本保持正直;训练中注意上肢运动的同步性和上肢力量均衡性。曹磊应在合理指导下尝试更大的杠铃重量。
何茂贵[10](2011)在《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现代竞赛举重动作包括抓举和挺举两项,其技术特征对举重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举重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取得了15枚举重金牌中的8枚,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举重项目也是山东省的传统优势项目,特别是山东省女子举重运动员唐功红和刘春红都曾多次在国际级比赛中勇夺金牌,创造佳绩。抓举是举重比赛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举重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抓举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举重比赛的最终成绩。对抓举的技术特征进行分析,对于改进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大意义,对整个举重项目的长远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科研人员对抓举技术做过很多研究,以对国内、国外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动作的分析为主,其方式主要分为对一个运动员的“两心”距离和杠铃重心以及身体重心偏移情况的研究,肌肉用力特点和抓举各个阶段的肌电特征,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抓举技术的比较等,对于山东省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参加2010年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的四名山东省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抓举过程中,杠铃重心和运动员身体重心的变化和运动员身体主要部位的运动学参数变化,来分析运动员的抓举技术特征。本研究发现:(1)通过对“两心”距离的研究,发现四名运动员前后两心距离有很大差异,根据生物力学原理,杠铃的运动轨迹越贴近垂直面,说明杠铃受到垂直向上的拉力越大;相反,杠铃前移或后移的幅度越大,杠铃就受到偏离垂直向上的拉力的分力越大,因此,两心距离过大,很容易导致动作失败或影响成绩提高。(2)通过对运动员身体重心和杠铃重心运动轨迹的研究发现,四名运动员的身体重心和杠铃重心在垂直参考线的前后侧移动的距离较大,普遍表现出动作不稳定的特点,而她们只能通过后跳来调整身体重心和杠铃重心的距离。而一般认为,这种前跳或后跳的调整为动作不稳定的表现。(3)通过对身体主要关节角度的研究发现,四名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各个关节角度的变化趋势符合各阶段抓举技术的特点,但在抓举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运动员的各个关节的变化存在差异。(4)通过对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各个环节杠铃速度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在发力阶段对杠铃施加的垂直向上的拉力远远大于伸膝提铃和引膝提铃两个阶段,符合发力阶段是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最大用力的发力技术的特点。
二、吴数德创128公斤抓举世界纪录的技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数德创128公斤抓举世界纪录的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优秀举重运动员杨哲赛前训练负荷安排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赛前训练概念的研究 |
2.2 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的研究 |
2.3 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 |
2.4 举重运动员心理负荷训练的研究 |
2.5 举重运动员生化机能监测的研究 |
2.6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观察法 |
3.2.4 访谈法 |
3.2.5 分析法 |
3.2.6 个案研究法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备战里约奥运会赛前杨哲训练安排分析 |
4.1.1 赛前总体备战方案的分析 |
4.1.2 赛前训练周期安排的分析 |
4.1.3 赛前训练周计划的分析 |
4.2 备战里约奥运会赛前杨哲训练负荷特征的分析 |
4.2.1 赛前训练负荷的总体变化趋势 |
4.2.2 赛前训练内容百分比的分析 |
4.2.3 赛前训练强度分布特点的分析 |
4.2.4 赛前训练负荷变化的分析 |
4.2.5 赛前身体生化指标的分析 |
4.2.6 赛前心理负荷训练的分析 |
4.3 备战里约奥运会赛前杨哲训练效果的综合评价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举重运动成功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世界举重运动的发展 |
2.3 中国举重运动的发展 |
2.4 利比亚举重运动的发展 |
2.5 竞技举重科研发展情况 |
2.6 其他项目异国间学习借鉴类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国举重队成绩分析 |
4.1.1 中国举重队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成绩分析 |
4.1.2 中国举重队世锦赛成绩分析 |
4.1.3 中国举重队全国成绩分析 |
4.2 中国举重运动员选材的成功经验 |
4.2.1 运动员选材的层次和内容划分 |
4.2.2 运动员选材的原则 |
4.2.3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
4.2.4 中国举重运动员的初级选材阶段 |
4.2.5 中国举重运动员的中级选材阶段 |
4.3 中国举重运动员训练的成功经验 |
4.3.1 举重训练体制 |
4.3.2 举重训练过程具有长期性 |
4.3.3 举重训练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4.3.4 举重训练遵循的原则 |
4.3.5 举重训练的内容 |
4.3.6 举重训练的负荷安排 |
4.3.7 举重训练过程中的恢复 |
4.3.8 举重训练计划的制定 |
4.4 中国举重运动竞赛的成功经验 |
4.4.1 中国举重竞赛体制 |
4.4.2 中国国内比赛的组织 |
4.4.3 中国举重竞赛的参赛安排 |
4.5 中国举重运动管理的成功经验 |
4.5.1 中国举重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 |
4.5.2 新形势下的举国体制 |
4.5.3 国家举重队管理模式 |
4.6 中国举重运动成功经验总结 |
4.6.1 注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选材体系完善 |
4.6.2 举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系统的过程 |
4.6.3 竞赛体制健全,组织经验丰富,参赛方法得当 |
4.6.4 举国体制,保驾护航 |
4.7 利比亚举重运动发展对策 |
4.7.1 建立适合利比亚实际的举国体制 |
4.7.2 鼓励利比亚女性参与举重运动 |
4.7.3 建立完善的举重运动员选材体系 |
4.7.4 实施科学系统的举重训练 |
4.7.5 吸收社会力量,举办和参加各类举重赛事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举重技术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
2.1.1 运动学方法 |
2.1.2 动力学方法 |
2.1.3 肌电方法 |
2.2 挺举技术的研究 |
2.2.1 挺举技术动作阶段划分 |
2.2.2 挺举技术研究 |
2.3 抓举技术的研究 |
2.3.1 抓举技术动作阶段划分 |
2.3.2 抓举技术研究 |
2.4 杠铃中心轨迹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三维定点摄像测量法 |
3.2.4 三维录像解析 |
3.2.5 对比分析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抓举技术特征分析 |
4.1 技术阶段划分 |
4.2 主要参数及定义 |
4.3 抓举各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
4.3.1 杠铃高度 |
4.3.1.1 成功试举杠铃特征高度 |
4.3.1.2 成功试举各阶段杠铃高度 |
4.3.2 抓举各技术阶段分段时间 |
4.3.3 抓举各阶段膝、髋关节角度 |
4.3.4 抓举技术动作中杠铃重心与身体重心的运动特征 |
4.3.4.1 “两心”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
4.3.4.2 杠铃重心左右方向上的距离 |
4.4 重点运动员抓举成功与失败各阶段技术参数对比分析 |
4.4.1 各阶段杠铃高度 |
4.4.2 各阶段分段时间 |
4.4.3 膝关节、髋关节角度 |
4.4.3.1 膝关节角度 |
4.4.3.2 髋关节角度 |
4.4.3.3 膝关节、髋关节角度变化 |
4.5 小结 |
5. 挺举技术特征分析 |
5.1 技术阶段划分 |
5.1.1 提铃至胸阶段 |
5.1.2 上挺阶段 |
5.2 主要参数及定义 |
5.3 挺举各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
5.3.1 提铃至胸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
5.3.1.1 发力阶段开始时的杠铃高度、速度 |
5.3.1.2 杠铃最大速度时刻的高度和速度值 |
5.3.1.3 杠铃的惯性上升高度、最大高度和回落距离 |
5.3.1.4 提铃至胸阶段杠铃速度变化 |
5.3.1.5 杠铃重心轨迹 |
5.4 上挺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
5.4.1 预蹲深度、最大速度 |
5.4.2 发力点的杠铃高度和速度 |
5.4.3 杠铃垂直速度最大时的杠铃高度及速度 |
5.4.4 杠铃高度最大时杠铃高度、惯性上升高度及回落距离 |
5.4.5 上挺阶段杠铃速度变化 |
5.4.6 杠铃重心轨迹 |
5.5 重点运动员挺举成功与失败各阶段技术参数对比分析 |
5.5.1 提铃至胸阶段 |
5.5.1.1 发力阶段开始时的杠铃高度、速度 |
5.5.1.2 杠铃最大速度时刻的高度和速度值 |
5.5.1.3 杠铃的惯性上升高度、最大高度和回落距离 |
5.5.2 上挺阶段 |
5.5.2.1 预蹲深度、最大速度 |
5.5.2.2 发力点的杠铃高度和速度 |
5.5.2.3 杠铃垂直速度最大时的杠铃高度及速度 |
5.5.2.4 杠铃高度最大时杠铃高度、惯性上升高度及回落距离 |
5.6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与肌电关系研究 ——以谭诗芳、田东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抓举的运动学研究 |
2.2 抓举的肌电测试和动力学研究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文献资料法 |
3.3 运动学测量法 |
3.3.1 录像采集 |
3.3.2 拍摄注意事项 |
3.3.3 录像解析系统 |
3.3.4 运动学指标 |
3.3.5 动作阶段划分 |
3.4 肌电图测试法 |
3.4.1 测量肌群的选择及其主要功能 |
3.4.2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
3.4.3 肌电数据采集 |
3.4.4 肌电图分析指标 |
3.4.5 肌电图数据处理方法 |
3.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抓举的运动学(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杠铃高度)和肌电(均方根振幅、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相关数据 |
4.1.1 谭某抓举运动学和肌电相关数据 |
4.1.2 田某抓举运动学和肌电相关数据 |
4.2 伸膝提铃阶段 |
4.2.1 谭某杠铃加速度、肌电均方根振幅及肌电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 |
4.2.2 田某杠铃加速度、肌电均方根振幅及肌电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 |
4.3 引膝阶段 |
4.3.1 谭某杠铃加速度、肌电均方根振幅及肌电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 |
4.3.2 田某杠铃加速度、肌电均方根振幅及肌电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 |
4.4 发力阶段 |
4.4.1 谭某杠铃加速度、肌电均方根振幅及肌电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 |
4.4.2 田某杠铃加速度、肌电均方根振幅及肌电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 |
4.4.3 杠铃高度与速度变化 |
4.5 惯性上升阶段 |
4.5.1 谭某杠铃加速度、肌电均方根振幅及肌电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 |
4.5.2 田某杠铃加速度、肌电均方根振幅及肌电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 |
4.5.3 杠铃高度与速度变化 |
4.6 下蹲支撑阶段 |
4.6.1 谭某杠铃加速度、肌电均方根振幅及肌电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 |
4.6.2 田某杠铃加速度、肌电均方根振幅及肌电达到振幅峰值前的时间 |
4.7 起立阶段 |
4.8 抓举过程中杠铃加速度、杠铃速度及起主要作用的肌群、各肌群到达振幅峰值前的时间 |
4.8.1 谭某抓举各动作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肌肉和最早到达振幅峰值的肌肉 |
4.8.2 田某抓举各动作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肌肉和最早到达振幅峰值的肌肉 |
4.8.3 杠铃加速度和杠铃速度曲线图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路径 ——基于《体育科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词频分析法 |
1.3.3 文献计量法 |
1.3.4 科学知识图谱法 |
1.3.5 逻辑分析法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体育期刊的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外对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对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对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2.3 《体育科学》期刊的相关研究 |
2.3.1 对《体育科学》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2.3.2 对《体育科学》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的研究 |
2.3.3 对《体育科学》所载某一学科学术论文的分类研究 |
2.4 文献小结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科学研究阶段的划分 |
3.2 《体育科学》论文常规统计分析 |
3.2.1 载文量分析 |
3.2.2 载文学科分析 |
3.2.3 发文机构分析 |
3.2.4 发文作者分析 |
3.3 《体育科学》论文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
3.3.1 恢复和发展时期(1981 年—1994 年)研究热点分析 |
3.3.2 迅速发展时期(1995 年-2007 年) 研究热点分析 |
3.3.3 稳步持续发展时期(2008 年-2015 年)研究热点分析 |
4.结论 |
4.1 研究结论 |
4.1.1 论文常规外部特征分析结果 |
4.1.2 运动训练类关键词热点演变 |
4.1.3 运动自然科学类关键词热点演变 |
4.1.4 体育社会科学类关键词热点演变 |
4.1.5 载文选题热点演变 |
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4.2.1 研究数据的不足 |
4.2.2 研究工具的不足 |
4.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男子举重健将62公斤级抓举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抓举动作技术运动学研究 |
1.2.2 抓举动作技术动力学研究 |
1.2.3 抓举动作技术表面肌电图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三维摄像解析法 |
2.2.5 三维测力系统测试 |
2.2.6 足底压力测试 |
2.2.7 表面肌电测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动作阶段划分 |
3.2 研究结果 |
3.2.1 抓举动作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
3.2.2 抓举动作技术的动力学分析 |
3.2.3 抓举动作技术的肌电图分析 |
4 结论 |
4.1 抓举动作技术运动学结论 |
4.2 抓举动作技术动力学结论 |
4.3 抓举动作技术表面肌电图结论 |
5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四川省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黄忠挺举动作的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举重的运动学研究 |
2.2 举重的动力学研究 |
2.3 举重的生物学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三维录像解析法 |
3.2.3 对比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动作阶段的划分 |
4.2 提铃阶段动作分析 |
4.3 发力阶段动作分析 |
4.4 下蹲支撑阶段动作分析 |
4.5 起立阶段动作分析 |
4.6 上挺阶段动作分析 |
5 研究结论 |
5.1 提铃阶段动作 |
5.2 发力阶段动作 |
5.3 下蹲支撑阶段动作 |
5.4 起立阶段动作 |
5.5 上挺阶段动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女子举重抓举的级别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对比分析 |
1、上抛速度 |
2、两心的运动轨迹 |
3、下蹲加速度 |
五、结论 |
(9)75KG级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上挺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录象解析 |
2.2.2 专家咨询 |
2.2.3 文献资料 |
3 研究结果 |
3.1 杠铃重心和身体重心在三个方向的运动 |
3.1.1 矢状轴方向的运动 |
3.1.2 额状轴方向的运动 |
3.1.3 垂直轴上的运动 |
3.2 杠铃重心和身体重心在垂直轴上的速度和加速度 |
3.2.1 杠铃重心和身体重心在垂直轴上的速度 |
3.2.2 杠铃重心和身体重心在垂直轴方向上的加速度 |
3.3 关节位置和角度变化及环节发力顺序 |
3.3.1 加速预蹲开始时刻的肘关节姿势 |
3.3.2 躯干角度变化 |
3.3.3 关节的发力顺序 |
4 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1.1 杠铃重心和身体重心在三个方向的运动 |
4.1.2 杠铃重心和身体重心在垂直轴上的速度和加速度 |
4.1.3 关节位置和角度变化及环节发力顺序 |
4.2 建议 |
4.2.1 训练中注意的上肢问题 |
4.2.2 奥运会前一年应敢于尝试合理的挑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录像解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运动员“两心”距离的研究 |
3.2 运动员身体重心和杠铃重心的运动轨迹的研究 |
3.3 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身体主要关节角度变化的研究 |
3.3.1 伸膝提铃阶段身体主要关节角度的变化 |
3.3.2 引膝提铃阶段身体主要关节角度的变化 |
3.3.3 发力阶段身体各主要关节角度的变化 |
3.3.4 惯性上升阶段身体各主要关节角度的变化 |
3.3.5 下蹲支撑阶段身体各主要关节角度的变化 |
3.4 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各个环节身体重心和杠铃重心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的研究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吴数德创128公斤抓举世界纪录的技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优秀举重运动员杨哲赛前训练负荷安排的个案研究[D]. 李志芬.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2]中国举重运动成功经验研究[D]. 麦佳德.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2)
- [3]中国男子举重69公斤级重点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D]. 刘金.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6)
- [4]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与肌电关系研究 ——以谭诗芳、田东慧为例[D]. 杨咏.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5]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路径 ——基于《体育科学》的研究[D]. 高轶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6]我国男子举重健将62公斤级抓举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D]. 程清清. 成都体育学院, 2014(01)
- [7]四川省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黄忠挺举动作的运动学分析[D]. 黄忠. 成都体育学院, 2013(06)
- [8]中国女子举重抓举的级别对比分析[J]. 陈振涛. 青春岁月, 2012(21)
- [9]75KG级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上挺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D]. 李琳. 山东体育学院, 2012(06)
- [10]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特征分析[D]. 何茂贵.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