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通货膨胀政策高级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吕晶[1](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赵秋运,王勇[2](2018)在《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溯源与进展——庆祝林毅夫教授回国从教30周年》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这是中国发展中了不起的成就和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未曾有过的奇迹。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这些现象的重要性越发凸显。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并强调应该以理论创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国际上第三波发展经济学思潮,由林毅夫首倡的新结构经济学即为这种自主理论创新的尝试。文章旨在对新结构经济学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追溯,并对新结构经济学当前理论与实践的主要进展作基本介绍。首先,文章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孕育与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进行详细解读与理论溯源,系统阐述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其次,文章介绍了新结构经济学作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思潮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前两波思潮的区别,以及数次相关的学术争论。再次,文章重点介绍了新结构经济学是基于中国本土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的自主理论创新,而且与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具有不同的分析视角与观点。最后,文章讨论了新结构经济学"知成一体,以成证知"的理念,介绍其在政策实践上具体的新框架与新主张。总之,文章能够帮助理论界加深对新结构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关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背景,也为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徐淑云[3](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付正[4](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刘亮亮[5](2020)在《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项目管理是当代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热门理念和模式,在当代教育管理中也被广泛采用,美国则是教育项目管理的最早策源地和当代应用最为普遍和成效显着的国家。在今日美国联邦政府层面,几乎所有体现美国国家教育意志和导向需要的教育事务和相应资源,都是以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相应的独立事项为基本单元,设计划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项目来加以推进和管理的。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完整性质和内涵是什么?何以如此之先地在美国土地上原创性生成并有序地发展成长为体现甚至代表当代教育管理走向的教育项目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协调和处理教育国家行政干预和社会市场运作的矛盾中有何优势和局限,能否为我国教育管理模式乃至体制的改革提供相应的启示和借鉴?对这些当代教育项目管理根本问题的热切关注和思考,自然也就使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进入笔者的考察研究视野,成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首选。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逻辑与历史科学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下,以教育社会生态理念为基本研究范式,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和纵向比较法,按着教育项目管理形态由单项到体系的演化的基本进程和轨迹,对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演进背景、现实实践、成效问题和主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阶段梳理考察,在简要把握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在二战前萌芽成型奠定的基础上,对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重点创设(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初)、系统整合(20世纪60年代中—80年代初)、体系优化(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末)和创新提升(21世纪初—今)的各个阶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力求揭示其逐步铺开、连续改进和不断优化的发展历程与规律。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发展,是在二战前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萌芽成型所奠定的基础上起步的。现实教育的分散性发展条件、形态和格局,国家机器的天然教育使命、责任和权力,宪法的国会征税权与社会福利保障责任的明确规定,为联邦政府对教育进行直接有力但有限的项目管理干预提供了历史的必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结束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在战前奠定的坚实基础上进入了重点创设阶段,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国会于1944年通过颁布了《退役军人权利法》和1958年《国防教育法》,为联邦政府创设了退役军人教育援助项目和国防研究生奖学金项目及其管理模式,开始了运用教育项目管理对高等教育进行直接干预的重点探索。这些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有力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和质量提升,为事关全局的现实高等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合法合规、切实适用的机制和抓手,也为联邦政府更加积极全面的教育直接干预提供了基本模式与良好示范。当然,这种直接动用联邦政府力量对眼前的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直接的干预,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应急性、权宜性和局部性的局限或不足。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进入到系统发展阶段。经过二战后的迅速调整与强势拓展,到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社会进入到空前繁荣时期,“民权运动”也应时而生、风起云涌。这不仅使联邦政府财力雄厚,成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也为联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全面干预创造了有利的历史条件和需求。两法和随后国会一系列教育法案中陆续出台的大量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双语教育到少数民族教育,从移民教育到国际教育等,可谓遍及教育的各个层次和领域,直至1979年联邦教育部的设立。这些联邦教育项目的创设和实施与整个教育系统对应一致、相辅相成、相映成辉,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教育系统的全层次、全类型的全员性发展,也为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性优化提供了完整的框架、基础和资源。随着联邦教育项目的系统化设置与实施,在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美国教育全面完整发展的同时,其固有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显露了出来,特别是随着联邦教育部对联邦教育项目直接干预的日渐加强,各个教育项目实施运行的孤立性、形式化、行政化、各自为政性和发展不平衡性日渐突出,促使和要求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相互协调配合,不断增强所有联邦教育项目的有机体系性,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由此进入体系优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东石油危机,也大大地削弱了美国联邦政府资助教育项目的能力。80年代初期,里根总统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对教育的过分干预,开始了“新联邦主义”教育计划,通过《1981年综合预算调节法》消减和整合联邦教育项目,减少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和干预措施,将联邦政府各部门分散化管理的项目转换为联邦教育部的集中化管理。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乔治·布什总统上台,联邦政府再次调整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结构优化,强化教育项目的相互衔接、体系性与弹性,制定了总揽全局、明确整体目标、优化和提升教育项目总体效能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紧密对接,联邦政府的教育职能也更加广泛,成为“教育标准的制定者”。在1993年《政府绩效和成果法》的影响下,教育部开始注重业绩文化和问责文化的建立,加强联邦教育项目的绩效评估,促进联邦教育项目的结构改进和质量提升。进入21世纪,伴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和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缓和各类社会问题和提升教育质量,联邦政府在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育项目管理体系对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现、支撑和合理合法化的作用,开始了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的创新提升新阶段。国会密集立法加大教育拨款力度,仅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就专门为教育投入了1000多亿美元,其中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为536亿美元的州财政稳定基金项目,包括486亿美元的公式拨款项目和50亿美元的竞争性拨款项目,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联邦教育项目财政管理支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中设置推行的体系化教育项目把社会全员发展作为国家责任和终极目标,把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利完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联邦政府创设实施的STEM系列科技教育项目,重新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覆盖的“十万强”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促进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是把美国国家社会的发展与高科技、全球化和生态化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就美国与人类共同发展的教育项目管理蓝图。上述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发展进程表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产生、发展和最终成为美国教育管理体制的主体模式,既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特定的教育社会生态体系之中,即早期教育分散化发展的起步及后续格局、相应的文化理念和现实教育实践,更得益于美国社会全员普遍具有的能动参与干预意识和行动力;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既不是行政部门拍脑门的忽发奇想、权力任性的结果,也不是墨守成规、固执经验的因因相袭,而是按照教育行动的完整结构和展开过程,立法先行,职能明确,权责对应,事财一体,科学设计,不断创新提升,最终形成健全而富有活力的、国家行政合理干预和社会市场积极运作有机一体的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制。由此启示借鉴,当会大有脾益。
薛涵予[6](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王斐[7](2019)在《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研究》文中认为从19世纪末俄国的民粹派运动、美国的“人民党”运动开始,民粹主义便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尤其进入21世纪,民粹主义迅速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政治潮流。拉丁美洲作为典型的民粹主义发生地之一,其民粹主义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拉丁美洲的20世纪,被看作是“民粹主义的世纪”。从发展历程来看,民粹主义贯穿南美大陆的现代化进程,几度兴衰而绵延不绝,其兴起、发展、兴盛、衰败和复苏与政权变迁和政治利益斗争密切相关,反映了拉美现代化进程中价值观的变化与价值评判的多样性。无论根源如何,是好还是坏,民粹主义始终是拉美国家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在拉美国家,民粹主义作为是一种具有历史复发性的社会政治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现代化相伴而行并休戚相关。从现代化进程来说,拉美国家作为现代化的“实验室”,其艰难曲折的探索之路成为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实践的重要组成。19世纪末期以来,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三种现代化战略,即古典自由主义、发展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三种经济模式,即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工业化和新型出口导向;多种政治模式,即寡头威权主义、官僚威权主义、现代代议制民主等。当前,拉美国家仍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渡阶段。基于此,本研究力图在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探究民粹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影响,通过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考察民粹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概括民粹主义的普遍性特征与拉美民粹主义的独特性特征,理清产生和发展的深刻根源,呈现民粹主义的影响,并尝试给出作者对拉美民粹主义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导论部分突出依据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提出拉美现代化进程中民粹主义这一研究主题,着重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阐述意义所在。通过回顾学界相关研究,期望在民粹主义的内涵界定、表现特征、产生根源、积极作用、消极影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第一章从历史角度对拉美民粹主义进行纵向梳理,主要从三个阶段入手,即20世纪初期到30年代拉美民粹主义的萌芽时期、30年代至80年代末的拉美民粹主义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民粹主义的新演化。本文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代表国家与代表人物,结合时代背景、政策取向等进行梳理,形成对拉美民粹主义的初步判断。第二章从比较分析的视角,总结了世界民粹主义普遍存在的普遍性特征与拉美民粹主义的独特性特征。普遍性特征主要有草根性、非理性、批判性与易变性;独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城市为主要阵地,领袖个人崇拜且带有卡里斯马式的领导特点,普遍采取的是改革而非革命的方式。第三章主要分析民粹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根源。一是从经济根源来看,拉美国家作为后发国家,由于依附性经济地位难以改变,加之市场经济的缺失和不彻底的土地改革,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经济出现增长性贫困,基础薄弱的现状难以改变;二是从政治根源来看,拉美国家作为美国的“后院”,受美国影响较大,加之自身政治体制的缺陷、政党力量较为弱小、军队强大与活跃等问题,致使威权有余而民主不足,“政治钟摆”早已成为常态;三是从思想文化根源来看,拉美国家受西班牙和葡萄牙影响较大,缺乏科学民主文化传统,国家认同存在危机,加之外来文化冲击,致使民粹主义长期存在;四是从社会根源来看,拉美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纵向的社会分层化和横向的社会结构流动,导致社会冲突频发,为民粹主义滋生和蔓延提供了肥沃土壤。第四章主要分析民粹主义的影响。一是从政治视角而言,民粹主义在关怀民众、维护弱势社会群体利益和推动政治参与平等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也加剧了政治领袖专断,煽动性的政治动员冲击民主转型,加深了政治体制危机;二是从经济视角而言,民粹主义在推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但其采取的经济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困境,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三是从社会视角而言,民粹主义的施政维护了部分民众利益,提高了民众生活质量,但因福利赶超加剧了中等收入陷阱和收入分配不公,与民粹主义的政治口号背道而驰。第五章着重分析了当前拉美民粹主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试图剖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内部问题与挑战主要集中在政党自身建设不足、政治生态恶化、经济发展问题突出和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暴力升级等方面;外部问题与挑战主要集中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美国政策影响拉美地缘政治等。面对这些问题,拉美国家需从指导理论、政治选举、政党建设等方面完善自身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推进改革,拉动现代化发展进程,以重新获得地区主导权。结语部分对本研究做了回顾性总结与反思,得出基本结论并探讨了可能的研究空间与理论生长点。
无为,叶茂,孔明,华伦,云泉,萧嘉,之恺[8](2001)在《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
王蕊[9](2019)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 ——测度与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外部环境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英国脱欧公投事件,以及美国领导人更替导致的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事件频发,使得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内部环境来看,我国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增长发展阶段转变的新常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体现得非常明显,体制性改革、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中国经济面临着更大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着国家的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等各个方面,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故而,探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测度以及其经济效应,不仅是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效应以及传导机制等理论研究的有益补充,也为有效制定防风险等相关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给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定义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进行测度,再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以及贸易需求三个视角出发,考察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全文具体内容与结论如下:(1)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定义与测度。通过梳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经济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是从经济主体的视角出发,事件的结果是无法完全预知的,并且没有具体概率分布,单一经济指标不确定性是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离,即不可预测部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衡量指标可以通过各经济指标不确定性的加权平均来实现。在此定义的基础上,借鉴Jurado等(2015),应用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随机波动(FAVAR-SV)模型,采用2002年一2018年156个宏观与行业指标测度我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结果表明:(ⅰ)样本内1-12期不确定性指数的预测值波动情况基本一致,测度结果稳定。(ⅱ)该指数能够清晰识别发生概率小于10%的经济波动和冲击,克服已有测度存在频繁波动的情况。其中两个高于1.65倍标准差的波动区间很好地解释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相对最困难的一年。(ⅲ)进一步比较分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股票不确定性指数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更好地体现了整体经济非预期波动的共同趋势,而相比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而言,股票不确定性指数波动频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重大经济不确定性的识别上存在模糊性,同时测度结果存在一定的时滞性。(2)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投资需求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影响的传导机制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终形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借鉴已有文献以固定资产投资为被解释变量,采用2005年—2017年30个省市地区的年度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在产能过剩情况下引入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产业结构调整指数以及两者交互项。研究结果表明:(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时,投资量会下降。(ⅱ)在第二产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性地抑制了长期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是导致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阶段的重要原因。(ⅲ)第三产业被人们誉为国家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平抑经济波动,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会缓解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的负向冲击。(3)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终形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由于长期以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所以分别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角度,分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消费的影响。借鉴已有研究在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模型中引入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采用2003年—2018年30个省市地区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ⅰ)城镇居民相对农村居民而言,拥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信自身能力并对未来持有乐观的态度,因此,在面对经济不确定性时,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并不强烈,负向影响不显着。(ⅱ)农村居民经济基础薄弱,储蓄结构单一,在面对突发性经济波动时,农村居民表现更加敏感,存在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产生了较显着的负向影响。(4)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传导机制与贸易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终形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选取20个目标国,应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采用2005年—2015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出口贸易以及进口贸易均产生了抑制作用。(ⅱ)分别采用股票不确定性指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替代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稳定,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ⅰ)在测度方面,应加强数据库建设,丰富多频多类别数据,为基于大数据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提供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大数据模型,完成多维度多层次的不确定性测度。(ⅱ)在投资需求方面,国家应及时而有力地采取宏观调控政策,降低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冲击并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且应发展本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逐步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而且应该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现代与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向高质量经济发展转化。(ⅲ)在消费需求方面,政府应增强政策的可预见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应该保障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还需要加强完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ⅳ)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营造稳定的经济环境,降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水平,应加强与贸易国之间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便利化水平,还应该抵制“逆全球化”思潮,积极参与双边或多边对话,对接国际规则,加强国际间的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多边合作机制。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ⅰ)多维指标数据集构建的创新。有别于国内多数研究存在严重遗漏信息的情况,借鉴Jurado等(2015)应用扩散指数测度我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但又不同于Jurado等(2015)选取的月度数据,本文依托于宏观经济不确性定义,选用多频数据,并在数据集构建时加入能够体现政策方面的财政指标以及各行业指标。(ⅱ)通过比较测度结果验证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方法的实际效果,弥补了基于Baker(2016)方法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识别重大经济不确定性时的模糊性以及测度结果的时滞性等不足。(ⅲ)从总需求视角,分别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以及贸易规模层面出发,分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首先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的抑制影响,并结合产能过剩,在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下,为研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分别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视角探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两个群体人均消费的影响。最后,实证分析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进口以及进出口贸易的抑制影响。
张梦[10](2019)在《中国安全金融资产短缺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纷纷开启量化宽松的阀门,导致资产配置周期紊乱,并放大了流动性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美林时钟看似“失效”,实际是由于资本市场泡沫的出现和消失扰乱了经济周期的正常更迭,而经济周期的紊乱进一步加剧了资本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这些反常的现象都把矛头指向了问题的核心:安全资产的严重匮乏。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Caballero and Farhi(2014)指出全球都已进入资产短缺时代,即安全资产的稀缺使得财富价值无处储存,意味着在低利率环境中追逐高收益的投资者将承受额外的风险。安全资产需求和供给能力之间的不匹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尤其在有些新兴经济体(EMs)中,安全资产的短缺已经成为长期性问题。作为新兴经济体,我国也面临着安全资产供给乏力同时需求却在日益扩张的发展难题。当前中国的诸多经济现象都与安全资产短缺问题息息相关,例如流动性过剩、高储蓄低消费、实际利率持续走低、资产价格泡沫等。此外,安全资产的缩水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巨大影响:扰乱资产的定价过程,限制银行抗衡金融风险的能力,并且会给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活动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甚至还会导致所在国家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大幅降低。安全资产的长期短缺会使经济体陷入“安全性陷阱”,推动利率逼近零下限,甚至导致经济的衰退。因此,要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这些问题,从恢复安全资产的供需失衡入手就显得尤为关键:有必要深入探究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针对“安全资产”的概念、度量以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全文的章节安排以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了论文所要研究的主题、研究思路以及论文框架,并说明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此章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安全资产的特质、属性以及功能三个维度对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分别从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对安全资产短缺问题进行探讨;第二部分主要叙述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相关理论的演变过程,从资产短缺理论的提出到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再到提炼出安全资产的概念和安全资产短缺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三部分对国内外关于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有助于掌握和了解安全资产短缺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第三章,安全资产短缺理论模型阐述。本章将会对资产短缺假说提出后的相关理论模型进行梳理,便于针对安全资产短缺的相关经济现象给出严谨的解释,找到一个合理测度安全资产短缺程度的方法。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分析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成因以及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并赋予经济学含义。第四章,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界定、测度与相关经济现象分析。此章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界定了中国安全资产的范围,明确相关概念所对应的统计口径并说明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归纳出安全资产的定义、属性以及作用;第二,参照已有的实证研究经验,在衡量资产短缺程度的常用指标C-I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安全资产占比指数SAI。结合新的衡量指标,更加全面地对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进行测度并且做出短期预测。研究发现我国存在安全资产短缺的问题并且预计在2020年之前还有持续恶化的趋势;第三,从安全资产短缺的角度分析以下经济现象:中国高储蓄低消费、实际利率持续走低、流动性过剩、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通货膨胀出现结构性特征,便于读者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中国的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第五章,中国安全资产短缺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在这一章,笔者分别从资产短缺程度和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两个渠道实证分析了实际利率、金融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以及房地产发展状况这四个影响因素对于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的影响机制,得出结论如下:第一,资产短缺程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金融发展速度和实际利率。通过实证结果可知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金融市场发展速度都会对资产短缺程度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作用,并且影响将持续存在;同期实际利率的变动对于资产短缺程度的负向影响并不显着,但是长期来看,二者显示呈现正相关关系随后会转变为微弱的负相关关系。第二,影响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率、经济增长率以及房地产发展状况。短期来看,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与实际利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然而从长期来看,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对于来自实际利率的冲击总体上呈现正向响应;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经济增长率都会对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产生负向影响。由此可见,快速的经济发展反而会加剧安全资产的缩水状况;房地产发展状况和安全资产占比增长率之间在短期内呈现正相关关系,然而从长期来看,二者呈现负相关关系。第六章,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于本文研究结果的总结,包括中国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测度结果及短期预测、影响因素以及成因。二是根据前文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放缓经济增速、经济发展由高速向高质量转型;加快金融市场深化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健康规范发展;国民财富的载体将逐渐由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三是提出后续的研究展望和研究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内对于资产短缺问题的研究数据大多只更新到2012年左右,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开始出现下滑,一改往年高速增长的态势。本文的样本区间为2000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相较以往研究数据有所更新。第二,在资产短缺假说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相关研究对于这一理论的扩充和完善。在深刻把握安全资产短缺成因、测量方法以及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拟定义中国安全金融资产的范围。第三,由于C-I指数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整体可投资金融资产的供求差异,并没有对这些金融资产进行细化分类,更没有体现出“安全资产”的短缺程度。所以本文在C-I指数的基础上做出了以下拓展:在衡量整体金融资产的供需缺口的同时,构建安全资产占据整体金融资产的比率SAI指数,通过C-I指数和SAI指数共同反映出资产短缺背景下安全资产相对整体金融资产的变动情况。第四,本文对于中国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研究皆通过考察两项指数的测度结果得出,更为全面地分析中国资产短缺以及安全资产缩水的现状,力求探寻到缓解这一问题的相应对策。同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多角度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
二、“控制通货膨胀政策高级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控制通货膨胀政策高级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选题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
一、“消极悲观论” |
二、“民主转型论” |
三、“柔韧有余论” |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
结语 |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5)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育项目 |
(二)美国联邦教育项目 |
(三)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一)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演变历程的分期依据 |
(二)各章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本论文的创新点 |
(二)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重点创设(二战后至20 世纪60 年代初)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奠基 |
一、美国建国前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萌芽 |
二、20世纪初期美国教育项目管理的雏形生成 |
第二节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实践 |
一、退役军人教育援助项目的创设 |
二、国防研究奖学金项目的创设 |
三、国际交流与教育项目的创设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重点创设的问题 |
第二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系统整合(20 世纪60 年代中至80 年代初)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背景 |
一、“民权运动”的兴起与“伟大社会”建设 |
二、联邦管理体制的变革 |
三、从联邦教育总署到联邦教育部的管理探索 |
第二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实践 |
一、初中等教育法中的系列教育项目的设置与运作 |
二、高等教育项目管理的系列化运作 |
三、关注社会地位处境不利人群项目的创设 |
四、职业教育项目管理的调整 |
五、影响援助项目的创设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整合的问题 |
第三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体系优化(20 世纪80 年代初至20 世纪末) ··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背景 |
一、教育项目管理固有局限的逐渐显露 |
二、教育项目管理主体的“门户”之行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实践 |
一、1981 年《综合预算调节法》对项目管理的改革 |
二、教育项目管理向早期教育干预层面的延伸 |
三、教育项目管理向优质学校示范引领层次的拓展 |
四、教育项目管理向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跨越 |
五、教育灵活性示范项目的设立 |
六、大学生资助项目的反复调整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的问题 |
第四章 二战后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创新提升(21世纪初至今) |
第一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背景 |
一、苏东剧变与世界体系的震荡 |
二、多极化世界格局的新挑战 |
三、教育升级创新的新需要 |
第二节 联邦政府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实践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战略的升级与落实 |
二、强化联邦对教育项目管理体制的操控 |
三、项目引导各地构建STEM学习生态系统 |
四、“十万强”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的全球覆盖 |
第三节 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特点、成效及问题 |
一、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特点 |
二、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成效 |
三、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创新提升的问题 |
结语 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启示 |
一、深深地植根于美国教育社会生态的文化土壤 |
二、联邦运作的法制化为教育项目管理提供合法性权威 |
三、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社会全员主体的能动参与和干预 |
四、结构清晰精细的教育项目科学设计 |
五、联邦教育项目管理的不断探索、创新与提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四)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
一、货币基础理论 |
二、信用理论 |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
四、货币均衡论 |
五、货币政策理论 |
六、开放金融理论 |
七、金融危机理论 |
八、金融创新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 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 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民粹主义的概念梳理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相关概念辨析 |
四、理论工具 |
(一) 现代化理论 |
(二) 社会公正理论 |
(三) 社会分层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拉美国家民粹主义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拉美民粹主义的萌芽 |
一、时代背景(20世纪初) |
二、典型国家及其代表人物 |
三、政策取向 |
第二节 拉美民粹主义的发展 |
一、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末) |
二、典型国家及其代表人物 |
三、改革取向 |
第三节 拉美民粹主义的新演化 |
一、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 |
二、典型国家及其代表人物 |
三、改革取向 |
第二章 拉美现代化进程中民粹主义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民粹主义的普遍性特征 |
一、草根性 |
二、非理性 |
三、批判性 |
四、易变性 |
第二节 拉美民粹主义的独特性 |
一、城市为主要阵地 |
二、卡里斯马式的上层领导 |
三、妥协的改良主义 |
第三章 拉美民粹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根源 |
第一节 经济根源 |
一、经济基础薄弱 |
二、市场经济不完善 |
三、土地改革不彻底 |
第二节 政治根源 |
一、美国干涉与控制 |
二、威权主义盛行 |
三、政治体制缺陷 |
四、军队强大且活跃 |
五、政党力量相对弱小 |
第三节 思想文化根源 |
一、缺乏科学民主的文化传统 |
二、国家认同危机 |
三、传统的一体化团结思想 |
四、外来文化冲击 |
第四节 社会根源 |
一、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
二、社会分层趋势显着 |
三、社会结构流动多变 |
四、社会冲突激烈且常态化 |
第四章 民粹主义对拉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
第一节 政治视角 |
一、维护社会群体利益 |
二、推动政治参与平等性 |
三、煽动性政治动员冲击民主进程 |
四、加剧领袖政治专断 |
第二节 经济视角 |
一、推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变 |
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三、加深经济发展不平衡困境 |
第三节 社会视角 |
一、提升民众利益和生活质量 |
二、加剧收入分配不公 |
三、福利赶超加重中等收入陷阱 |
第五章 拉美民粹主义的挑战与趋势 |
第一节 当前拉美民粹主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一、拉美的新民粹主义 |
二、内部问题与挑战 |
三、外部问题与挑战 |
第二节 拉美民粹主义未来发展趋势 |
一、民粹主义的政治选举 |
二、民粹主义的指导理论 |
三、民粹主义的改革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一) 拉美民粹主义与现代化进程相伴而行 |
(二) 拉美民粹主义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并存 |
(三) 拉美民粹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尚未终结 |
二、研究展望 |
(一) 拉美民粹主义政府、军队和民众互动的机制研究 |
(二) 拉美民粹主义的国别研究和区域的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8)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
农业、水利、饮食文化 |
民族经济、地区经济与海洋经济 |
先秦、秦汉 |
社会经济形态及其变革, 土地赋税制度 |
农业与环境 |
民族经济与地区经济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
辽宋西夏金元 |
明 清 |
近 代 |
农业与农村研究 |
工商业研究 |
财政和金融 |
商人及其他社会阶层研究 |
抗战时期经济 |
现代化研究 |
书 |
会议 |
现 代 |
关于中国现代经济史的分期与旧中国的经济遗产 |
关于1949—1957年的中国经济 |
关于1958—1978年的中国经济 |
关于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 |
西部开发问题的历史启迪 |
对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呼唤 |
(9)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 ——测度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评述 |
1.3.2 国内研究评述 |
1.4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1 结构安排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本文有待改进的不足 |
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 |
2.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理论与定义 |
2.1.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理论 |
2.1.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定义 |
2.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方法比较分析 |
2.2.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方法 |
2.2.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方法评析 |
2.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计量框架构建 |
2.3.1 因子模型与预测估计方法 |
2.3.2 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随机波动计量框架(FAVAR-SV) |
2.3.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统计分解 |
2.4 数据集的构建与处理方式 |
2.4.1 数据集的构建 |
2.4.2 数据的处理方式 |
2.5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结果与比较分析 |
2.5.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结果分析 |
2.5.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与股票不确定性指数比较分析 |
2.5.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比较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投资需求 |
3.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影响的传导机制 |
3.1.1 实物期权传导机制 |
3.1.2 金融摩擦传导机制 |
3.2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3.2.1 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数理分析 |
3.2.2 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潜力分析 |
3.3 计量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3.3.1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及系统广义矩估计(GMM) |
3.3.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3.4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3.5 实证分析 |
3.5.1 控制变量传导路径分析 |
3.5.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
3.5.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产业结构交互项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消费需求 |
4.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 |
4.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4.3 计量模型设定 |
4.3.1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
4.3.2 计量模型构建 |
4.4 研究对象与变量数据 |
4.4.1 研究对象分类 |
4.4.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5 实证分析 |
4.5.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分析 |
4.5.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进出口贸易 |
5.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贸易的传导机制 |
5.1.1 需求渠道 |
5.1.2 预期渠道 |
5.2 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5.2.1 开放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
5.2.2 对外贸易乘数 |
5.3 计量模型设定 |
5.3.1 随机前沿模型经济学理论基础 |
5.3.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
5.4 样本范围与变量数据 |
5.4.1 目标国样本范围 |
5.4.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5 实证分析 |
5.5.1 解释变量预期符号与影响机制 |
5.5.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5.5.3 股票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5.5.4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 |
6.1.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需求的影响 |
6.1.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
6.1.4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6.2 政策建议 |
6.2.1 针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测度的建议 |
6.2.2 针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投资影响的建议 |
6.2.3 针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消费影响的建议 |
6.2.4 针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建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安全金融资产短缺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3.1 论文创新点 |
1.3.2 论文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安全资产的内涵 |
2.1.1 安全资产的定义 |
2.1.2 安全资产的创造 |
2.1.3 安全资产的功能 |
2.2 安全资产短缺的源起和发展 |
2.2.1 安全资产短缺的源起 |
2.2.2 安全资产的供需失衡 |
2.2.3 安全资产短缺的经济后果 |
2.3 安全资产短缺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安全资产短缺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2.3.2 安全资产的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 |
2.4 研究总结与评述 |
3 安全资产短缺理论模型阐述 |
3.1 安全资产短缺理论模型概述 |
3.1.1 资产短缺假说理论模型 |
3.1.2 安全资产短缺理论模型 |
3.1.3 安全资产市场的供需均衡模型 |
3.2 安全性陷阱理论阐述 |
3.2.1 安全性陷阱 |
3.2.2 流动性陷阱 |
3.2.3 流动性陷阱与安全性陷阱的区别 |
3.3 梳理与总结 |
4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界定、测度与相关经济现象分析 |
4.1 中国安全资产的界定 |
4.1.1 中国安全资产的定义和范围 |
4.1.2 中国安全资产的作用 |
4.2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的测度 |
4.2.1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的测度方法说明 |
4.2.2 指数中各指标统计口径的设定 |
4.2.3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的测度结果 |
4.3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状况的短期预测 |
4.3.1 模型理论介绍 |
4.3.2 基于ARMA模型对C-I指数的短期预测分析 |
4.3.3 基于ARIMA模型对SAI指数的短期预测分析 |
4.4 我国安全资产短缺的相关经济现象分析 |
4.4.1 高储蓄低消费 |
4.4.2 实际利率持续低迷 |
4.4.3 流动性过剩、面临陷入“安全性陷阱”的风险 |
4.4.4 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通货膨胀出现结构性特征 |
5 中国安全资产短缺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模型介绍和指标说明 |
5.1.1 模型介绍 |
5.1.2 建模步骤 |
5.1.3 指标说明 |
5.2 基于SVAR模型的资产短缺程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平稳性检验 |
5.2.2 VAR模型的构建及稳定性检验 |
5.2.3 SVAR模型Ⅰ的构建及其同期系数估计 |
5.2.4 SVAR(3)模型Ⅰ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
5.3 基于SVAR模型的安全资产占比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建立VAR模型以及稳定性检验 |
5.3.2 构建SVAR模型Ⅱ及其同期系数估计 |
5.3.3 SVAR(5)模型Ⅱ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6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1.1 我国安全资产短缺现状 |
6.1.2 我国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影响因素 |
6.1.3 我国安全资产短缺问题的成因 |
6.2 政策建议 |
6.2.1 经济发展目标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 |
6.2.2 推动金融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
6.2.3 国民财富的主要载体由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 |
6.3 研究展望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控制通货膨胀政策高级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2]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溯源与进展——庆祝林毅夫教授回国从教30周年[J]. 赵秋运,王勇. 财经研究, 2018(09)
- [3]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二战后美国联邦教育项目管理发展研究[D]. 刘亮亮. 河北大学, 2020(08)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7]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研究[D]. 王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8]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J]. 无为,叶茂,孔明,华伦,云泉,萧嘉,之恺.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02)
- [9]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 ——测度与实证分析[D]. 王蕊.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10]中国安全金融资产短缺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 张梦.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