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年领导干部失利的主观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许卓[1](2021)在《美国亚洲基金会在菲律宾冷战活动研究(1951-1967)》文中认为
郝丹梅[2](2020)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张闻天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张闻天早年投身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经过五四时期先进思想的洗礼,张闻天在“五卅”运动的革命风暴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和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生涯。延安时期是张闻天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时期。张闻天领导和参与党的各项重大工作实践,为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为这些历史贡献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思想来源、时代的实践需求和良好的个人条件。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实现全民族抗战的理论武器,是张闻天长期坚持理论学习和担任领导工作丰富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张闻天的思想认识在经历遵义会议前的重要转变的基础上,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进一步反思,最终转变到以毛泽东为代表和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正确轨道上来。张闻天的思想转变为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张闻天在党内职务的变动促成了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心转变。遵义会议至六届六中全会前,张闻天在党内“负总责”,决定了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展开;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和干部教育处处长,因而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以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为中心来进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依托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等干部院校,借助《斗争》《解放》《共产党人》等报纸刊物,采用报告发言,利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马列经典着作、中级读物和辅助读物等教材文本为实践载体,在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下,运用说服教育、实践锻炼、自我批评等重要方法,形成了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内容,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心任务,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为主线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丰富内涵。延安时期张闻天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理论,而且将其贯穿于党建工作、军队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文化运动、青年运动等诸多重要实践领域,为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科学性、务实性、前瞻性的理论特色。这一理论不仅在丰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充实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推进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三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而且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越发深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内背景下,立足新的时代要求,借鉴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李悦鸣[3](2020)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核评价是党管干部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与工具,是对党政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执行效率等多方面的评判,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保障这一评判得以科学有效进行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党和国家治理主题发生多次转变,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亦适时调整以突出治理主题的地位和重要性,为党政领导干部的外在施政行为与内在动机提供导向,表现出极强的回应性与调试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与高压反腐常态化运行,党政领导干部的行为动机发生微妙变化,“为官不为”等消极不作为现象开始抬头,党政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下降,致使其治理能力遭到削弱,激励党政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紧迫性不断增强。在此情形之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考核评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性,相继制定和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条例、办法,注重突出考核评价的激励属性,以期激励党政领导干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进程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评价和判断党政领导干部施政行为效果的基本保障,是考核评价工作有序运行的基础所在,具有天然的激励属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党和国家治理主题、发展战略以及制度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审查机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干部考察鉴定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四个阶段,极大的激励了党政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治理能力、优化工作绩效,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激励效应得以凸显。考核评价内容体系与指标体系是党和国家治理主题的外显,是既定时期党和国家承担的主要任务与工作目标,对党政领导干部行为具有显着的导向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之上,架构起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模式,将地区经济发展与党政领导干部政治晋升等个人利益有机结合,极大的激励了党政领导干部发展经济的热情,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绿色GDP、“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激发了党政领导干部注重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于此同时,在过度关注某一领域的过程中,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出现异化,如在“经济优先”的时期,党政领导干部注意力与资源向经济领域过度倾斜,导致经济片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环保比重上升时期,随着生态问责等负向激励的不断强化,党政领导干部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环保一刀切”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关停、工厂停工乃至“无猪县”等现象不断上演,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置于对立面,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本文采用晋升锦标赛理论、行为主义激励理论、绩效考核理论,探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问题,是因为其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衡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路径方式,打破了政绩生成的黑箱,使政绩具有了可衡量性与可判断性,能有效激励党政领导干部围绕考评目标展开工作。党政领导干部不仅是“党性人”、“政治人”,同时也是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是其行为动机的必然选择。激励党政领导干部担当作为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核心要义,目标责任导向下的政绩发生行为扭曲效应、负向强激励指向下的履职行为替代效应以及正向强激励维度下考评激励的挤出效应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异化的主要表现,致使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结果失真、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失效,致使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沦为党政领导干部谋取个人利益和自保的工具,其激励效应出现异化。究其原因,一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信息不对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自下而上考评信息获取阻塞、自上而下激励信息传递延迟以及考核激励信息黑箱共同作用,都为党政领导干部加工政绩信息、扭曲考评结果创造了条件。二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自身缺陷。考核评价机制内生不完善性、外在环境制约以及自发性考核激励规范性失效削弱了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激励效应,为激励效应异化埋下了隐患。三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失衡。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强化考评约束功能的同时弱化其激励功能,激励约束失衡导致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异化。四是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机制激励行为动机异化。考评结果与党政领导干部个人利益获取密切相关,在利益刺激之下,党政领导干部的动机、行为都围绕利益展开,与维护公共利益价值相悖,引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异化。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就是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党政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受考评机制不完善等多元因素的影响,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激励效应出现异化,出现“数字政绩”“积极避责”“为官不为”等现象。因此,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优化考评内容、明晰考评责任、创新考评方式、强化数据应用和注重考用结合等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一是优化考评内容,营造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导向。通过突出考评政治标准、崇尚实绩和完善考评指标体系,为党政领导干部行为提供明确导向。二是明晰考评责任,强化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效果。通过健全考评主体责任体系、构建考准考实的考评理念和加强考评工作业务培训等方式,确保考评结果的准确性,为将激励做对奠定基础。三是创新考评方式,满足党政领导干部多元激励要求。探索正负向考评协调推进、长短期考评有序衔接、多元化考评同步展开和差异化考评精准发力等多元考评方式,从不同的维度对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评判,为多元激励创造条件。四是强化数据应用,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精度。从考评数据采集、信息共享和数据平台层面着手,从而有效解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考评的精度。五是注重考用结合,保障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落实。考评结果的及时反馈与激励手段的有效落实对党政领导干部具有激励作用,完善考评结果审核机制、构建激励标准体系、强化结果刚性运用和细化申诉救济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结果落实的时效性,确保考评激励的充分落实。通过完善和优化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考评激励刺激和引导党政领导干部的动机行为,激发党政领导干部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赵琳琳[4](2020)在《《新动向》与汪伪政权的青年宣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1年2月,汪伪政府统一了沦陷区以民间组织为名义的诸多东亚联盟团体,并将合并而成的东亚联盟运动称为伪“国民党”领导的“国民运动”,南京地区的东亚联盟协会转而成为东亚联盟运动下的南京分会。4月,南京分会的《新动向》以“指导青年思想与行动”的名义创刊,成为汪伪东亚联盟运动内惟一以沦陷区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本文的论述由此展开。1941年的东亚联盟运动如火如荼,《新动向》也因势进入火热的宣传之中。创刊之初的《新动向》首先构建东亚联盟运动与青年之间的紧密关系,关注沦陷区青年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以排解沦陷区广泛的苦闷情愫。试图“拉近”与青年间距离的同时,引入德意日的青年训练经验,以备控制沦陷区青年群体。1942年前后,新国民运动以精神与物质建设共存的“国民运动”形象出现,与东亚联盟这一“国民运动”之间关系模糊,分工不明。新国民运动开展之后,东亚联盟的运动声势逐渐低沉,《新动向》转而参与到为新国民运动造势的舆论宣传之中。同年7月汪伪将两运动的关系进行“一内一外”的厘定,将东亚联盟运动定性为“对外之团结”。但这一定义看似明确,实则仍旧模糊。以《新动向》的视角来看,东亚联盟运动虽不以“国民运动”为名,却行“国民运动”之实。两运动最终未能实现一元化,反而增添了汪伪集结民心的难度。把握五四运动的纪念权,是汪伪政权笼络青年的重要方式之一。《新动向》与沦陷区广泛的舆论群体共同炮制了这一五四纪念活动。1939年大民会以“救国不当,亡国有余”为题拉开五四纪念的帷幕,汪伪还都后这一纪念逐渐升温,将五四所涵盖的政治符号进行剥离、添新与重塑。1942年纪念遭遇爆冷,1943年汪伪转而切断“青年节”与“五四”之间的关联,赋予青年节新的内涵,这一做法不仅暗示伪政权对五四话语权的放弃,对五四纪念符号争夺的失败,也体现《新动向》对沦陷区青年控制之难。纵观《新动向》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一份自1941年坚持至战争结束的刊物,《新动向》不仅是呈现汪伪青年宣传这一过程的极佳映射,同时也重现了汪伪东亚联盟跌宕起伏的运动过程。
王冬雪[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苗贵安[6](2019)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中华民族正阔步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从领导力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人民愿意追随共产党,共产党有强大领导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领导力,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是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借鉴。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延安时期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蕴含着丰富的领导力智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组织领导力、社会号召力、军队战斗力。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统帅。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是指政治领袖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方面的影响力。领袖和领袖集团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最终确立起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产生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政治领导力基础。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灵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指在思想方面的影响力,是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头脑、统一思想、指导革命实践、抵御一切错误思想干扰的能力。领导思想产生领导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提供思想方法和理论指导,为中国革命的合法性提供话语指南,对全党和社会各阶级产生强大思想领导力。组织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力是指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通过激发党员奉献精神、提升党员能力和完善党组织治理机制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的命题。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主要来自于党的建设中解决了共产党员的工作意愿问题,调动和激发起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员能够自觉认同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自愿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奉献自己的智慧;来自于高度重视党员和干部能力素质建设,使全体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党的政治任务相匹配;来自于建立起灵活的组织机构和高效畅通的运行沟通机制,建立起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社会号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指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对全社会的影响、凝聚、动员和引导的能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方方面面的力量,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联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社会号召力,这种号召力是共产党领导力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力,源自于实施合理的治理机制,很好的发挥了制度领导作用;源自于统一战线联盟内各种政治力量的通力合作,体现了高超的领导激励艺术;源自于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体现了高超的权变领导艺术。军队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之保障。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一支人民军队,通过武装斗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表现出强大战斗力,是中国共产党卓越领导力的体现。这种战斗力的形成来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来自于重视官兵物质利益和创新的军事民主;来自于正确的军事战略指导能力,官兵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能够根据变化的环境确定组织的职能;来自于政治建军的优势,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灵活的组织机构,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牟文鹏[7](2018)在《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研究》文中指出1937年12月成立的中共中央长江局,是抗战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国民党统治中心武汉的代表机关,也是党领导南部中国各省区开展工作的指挥中心。无论在党的发展史上,还是民族抗战史上,长江局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以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这一党的历史上的重要组织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它成立原因、时代背景、历史功绩、史实疑问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本文按照研究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研究抗战初期长江局成立的相关问题。一是从日军准备“一举而占领中国”、“救亡运动中心将转移至武汉”、国民党“政治解决中共”、共产党准备“联蒋”等方面研究了长江局成立的历史背景;二是从中共洛川会议的“走向全国战略”、中共长江沿岸委员会的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二月会议”考察了长江局的成立的逻辑和过程;三是梳理了长江局成立后的组织设置。第二章研究长江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长江局遵照中共中央提出的“创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与国民党围绕“共同纲领”、“合作方式”、“改组政府机构”等问题开展谈判,巩固国共合作;二是争取“一切可能的革命友军”,与国民党上层、地方实力派、各民主党派搞好关系,加强统战工作;三是开辟海外统战工作,广泛争取海外华人、华侨、对华友好组织、反法西斯国家和机构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第三章研究长江局在南方各省的组织工作。长江局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使中共由“一隅走向全国”,改变党组织限于陕甘宁等狭小革命根据地的状况,成为真正意义上“全国性有影响力的党”。长江局成立后,即着手整理、恢复和建立南方各省党的组织,并通过组织建设,对地方党组织进行指导和巡视,对地方干部进行训练和教育。1938年,在中共中央提出“组织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后,长江局积极贯彻执行这一政策,从而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根本改变了南方各省党的组织状况,为以后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第四章研究了长江局的军事工作。长江局成立后,经与国民党多次谈判,对南方的军事力量进行整合,组编了新四军。新四军的成立,构成了南方中国共产党军事力量的基础。此后,在长江局领导下,新四军经过整训,东进华中地区,开辟了敌后战场,创建了敌后根据地。与此同时,在长江局统一指挥下,南方各省军事力量,对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了有力配合。第五章研究了长江局的群众工作。长江局之所以在当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一定程度要归功于它出色的群众工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团体;二是对群众运动进行动员和宣传,如构建以报刊为核心的宣传网,推广抗战文艺事业的进步等;三是开展群众性救亡运动,如领导工人、青年、妇女等群体开展救亡运动,领导了“七七周年”纪念与献金运动。结语主要对一些史实进行辨疑。根据前五章对长江局历史的研究,使之对一些历史问题的解答水到渠成。笔者客观论述了长江局工作的功过得失,分析了王明右倾错误对长江局工作的影响,及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与长江局使命的结束。
王雨欣[8](2018)在《共青团组织视角下N烟厂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的第一资源是员工。企业员工的价值得以实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加快企业员工培养是企业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根据烟草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就目前N烟厂生产一线亟需青年员工岗位成才的现状,试图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企业共青团组织职能作用解决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培养问题,更好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助力,增加企业人力资源价值,构建企业政治使命相匹配的核心竞争力。相信国有企业将共青团组织作用发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定能为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贡献了十分巨大的力量。本文以N烟厂生产一线人力资源情况为例,近几年青年员工流失率较高,青年员工大都处在职业倦怠期,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其本质原因是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宣传不到位,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激励作用不明显,培训形式和途径急需改进。针对本质原因,从培养体系认知、培养制度完善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利用共青团组织职能、培训理论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基础,提出具体解决对策。首先,提高企业高层管理者和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对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的重视程度,加大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的宣传力度;第二,引入组织职业生涯理念,树典型立榜样,引导生产一线青年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实现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第三,增加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趣味性,开展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创新举措。同时,辅助措施是加强共青团组织团干的选拔和教育和企业人文关怀。多种举措共同为大多国有企业员工培养为技能人才、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探明一条可借鉴可操作之路。这些举措和措施不断强调从共青团组织视角下开展N烟厂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培养是N烟厂利用共青团组织的职能作用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相信这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张朋[9](2018)在《民国新闻人陈独秀研究》文中认为陈独秀是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的政治人物,亦是中国新闻史尤其是民国新闻史人物研究中绕不过去的“新闻人”。不同于政治学领域主要从政治的角度研究陈独秀,本文旨在从“新闻人”侧面探析陈独秀的新闻活动及观念;在完整研究陈独秀新闻活动实践基础上,侧重探讨陈独秀新闻活动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体制、共产国际之关系等以往相关研究中未得到应有关注却无法回避的问题,进而对“新闻人”陈独秀之特征、得失做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本文对“新闻人”陈独秀研究涉及其新闻道路、新闻活动、新闻思想三个层面,此亦构成文章主体的逻辑线索。本文首先研究了陈独秀新闻道路及转折,探析他从康梁派、革命派,到共产党、托派新闻道路的四次转折及动因。认为陈独秀新闻道路转折由他特定时期政治理念及行动所决定,“根据历史及现时之事变发展”的“新闻人”特质也构成其政治理念的一种特色。其次研究了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新闻体制的社会背景、思想基础、主要举措及基本内容。认为陈独秀高度重视以党报为核心的新闻体系化、制度化运作,在共产革命舞台上通过制度建设充分挖掘新闻之“用”,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则从排拒、接受、对抗三个层面研究了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之关系及其在新闻活动中表现;认为这是一段陈独秀追求中国共产革命及其新闻宣传活动独立性却最终未能如愿的历史。最后研究了陈独秀新闻理念,提出他“以政治为本位、以新闻为工具”的新闻理念核心命题,并解析其思想渊源、演变脉络及主要特征;探讨了他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框架内的“文人论政”式理念走向颠覆现行政治框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闻理念之转变,认为这反映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兴起的历史进程。对“新闻人”陈独秀的认识和评价是全文内容提炼和总结。本文认为陈独秀是具有个性特征和政治追求的“书生”新闻人:他在政治上不愿居于从属者角色,颇为敏锐的政治舆论意识使其新闻活动发出了时代的声音,成为领导中共早期新闻体制建设的“革命”新闻人:又在走向托派之路后被时代所淘汰,成为徒有政治追求却无法实现的“悲剧”新闻人。陈独秀从引领一个时代到被时代所淘汰的悲剧命运,既表现了救亡图存语境下爱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从文人办报走向革命舞台的勇气和努力,也客观地暴露他们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的历史局限性。陈独秀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既是独特的个体生命,也具有代表性,表征着近代政治转型与报刊传媒交织中,以“政治为体,新闻为用”的“政治新闻人”群体所呈现的复杂面貌。认识和评价这一新闻人群体应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和方法,既不能无视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也要努力从当时情境出发,探究其新闻道路选择中个性特征、政治处境与国家意识,乃至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面而客观地予以历史的评价。
袁鹏[10](2017)在《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研究 ——以青年员工为主体》文中研究表明军工企业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安全保障力量,而青年是军工企业的未来,其价值观认同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进而关系到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水平的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育青年的军工价值观认同,是一项极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只有价值观认同了,才能实现对企业理念愿景的认同、事业情感的认同、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发展环境的认同,才能全身心地投身岗位、奉献事业,实现军工事业和青年的共同发展。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揭示出当代青年员工军工价值观认同现状,针对现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力图探索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军工企业价值观新内涵,建构当代军工价值观认同培育新体系,实现青年军工价值观认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本文共分八章内容:第一章,从军工企业的发展谈起,综合论述了选题缘起和研究的意义,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发、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青年军工企业价值观培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提炼了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构建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评估体系的设想,提出了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保障机制的建立,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指出了当代军工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研究基础。必须坚持马克思的价值观理论,坚持毛泽东认识与实践的理论,坚持十八大以来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方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方法论和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相统一。第三章,分析了当代军工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历史沿革与社会背景,对革命战争年代、改革开放前后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进行了探究,同时对新的社会发展、军工企业发展环境中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结合具体的调研结果,分析了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比较全面地展示出了当今社会环境下,青年尤其是军工企业青年的思想特点、行为方式,较为深入地分析了“问题背后的问题,原因背后的原因”。第五章,论述了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基本意义。提出了做好这一工作,可以为军工企业培育合格的员工,为军工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军工企业的发展确立文化基础,为军工企业价值观的传承积累经验。第六章,揭示了当代青年军工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主要内容,即培育青年员工“报国”、“奉献”、“担当”和“创新”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军工企业找到了“落地点”,这也是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的主要内涵。第七章,围绕主要培育内容,提出了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特点和途径,即以先进理论武装青年员工头脑,以事业发展凝聚青年员工意志,以科学管理规范青年员工行为,以组织吸纳促进青年员工进步。同时,提出了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方法,即坚持理论学习的方法、组织教育的方法、自我教育的方法、典型激励的方法、生活陶冶的方法,这些培育途径和方法,既互有区别、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全方位塑造青年的价值观念。第八章,针对价值观培育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了培育的保障机制,在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和载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从逻辑上看,全文厘清了对军工企业价值观从宏观描述到微观分析、从理论概念到实际操作、从上级倡导到基层落实的关系,通过层层递进和深入,勾画了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这一工作“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如何抵达”的清晰路径,直观地介绍了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做好”的工作内容。本文所涉及的工作理念、工作载体,不少已经在军工企业有关单位得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全国党、工、团组织交流推广,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理论的指导性、思路的正确性、方法的创新性、实践的有效性。本文的形成,基于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基本方针的深入研究和贯彻,基于对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基于对军工企业青年的深入了解和新形势下军工企业改革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深刻关注。因此,文中所述及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工作思路、载体、方法、手段等对军工企业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其它企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于全社会的思想宣传工作和公民价值观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青年领导干部失利的主观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年领导干部失利的主观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2)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张闻天研究成果的介绍 |
1.2.2 关于张闻天思想的研究述评 |
1.2.3 关于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条件 |
2.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
2.1.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
2.1.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 |
2.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时代需求 |
2.2.1 实现全民族抗战时代任务的需求 |
2.2.2 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的需求 |
2.2.3 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的需求 |
2.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个人因素 |
2.3.1 扎实的理论功底 |
2.3.2 丰富的实践经验 |
3 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转变及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 |
3.1 延安时期是张闻天个人思想转变的主要时期 |
3.1.1 遵义会议前后张闻天思想的重要转变 |
3.1.2 延安整风运动是实现张闻天思想重大转变的关节点 |
3.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发展的两个侧重点 |
3.2.1 六届六中全会前聚焦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的确立 |
3.2.2 六届六中全会后集中于理论宣传和干部培养 |
4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载体 |
4.1 干部院校是集中有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 |
4.1.1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
4.1.2 陕北公学 |
4.1.3 延安马列学院 |
4.2 报纸刊物是进行广泛宣传、鼓动群众的锐利武器 |
4.2.1 《斗争》 |
4.2.2 《解放》 |
4.2.3 《共产党人》 |
4.3 报告发言是进行时政教育的主要形式 |
4.3.1 理论深刻、主题明确的会议报告 |
4.3.2 文本简短、观点鲜明的总结发言 |
4.4 教材文本是进行深入学习、系统教育的重要读本 |
4.4.1 编着《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
4.4.2 领导编译马列经典着作 |
4.4.3 指导中级读物与辅助读物的编辑出版 |
5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内涵 |
5.1 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是核心内容 |
5.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 |
5.1.2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目标和基本原则 |
5.2 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是根本出发点 |
5.2.1 党的领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核心力量 |
5.2.2 民主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组织保障 |
5.2.3 教育引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重要方法 |
5.3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心任务 |
5.3.1 两条战线的斗争是主要武器 |
5.3.2 中国共产党与红军领导权的争取是核心要素 |
5.3.3 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是重要方式 |
5.4 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是主线 |
5.4.1 党的策略路线的宣传教育 |
5.4.2 革命前途的宣传动员 |
5.4.3 同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 |
6 延安时期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
6.1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6.1.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 |
6.1.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 |
6.1.3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 |
6.2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
6.2.1 说服教育的方法 |
6.2.2 实践锻炼的方法 |
6.2.3 自我批评的方法 |
7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实践运用 |
7.1 党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1.1 培养能够统一理论与实际的干部 |
7.1.2 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认识 |
7.1.3 党组织机构的建立 |
7.1.4 党内民主建设 |
7.2 军队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2.1 取得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
7.2.2 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基本任务 |
7.2.3 强化政治教育,规范军队政治行为 |
7.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3.1 上层统一战线与下层统一战线的辩证关系 |
7.3.2 “抗日反蒋”向“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 |
7.3.3 抵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左”倾关门主义 |
7.3.4 批评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错误 |
7.4 文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4.1 文化运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
7.4.2 肯定文化人与知识分子在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
7.4.3 重视文化人,培养文化人 |
7.4.4 正确指导文化团体,保障文化人利益诉求的实现 |
7.5 青年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5.1 青年团的改造与优化 |
7.5.2 青年救国组织的指导 |
7.5.3 青年理想观的培养 |
8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
8.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特色 |
8.1.1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科学性 |
8.1.2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务实性 |
8.1.3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前瞻性 |
8.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 |
8.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8.2.2 充实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 |
8.2.3 推进了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
8.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现实启示 |
8.3.1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
8.3.2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 |
8.3.3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 |
8.3.4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理论阐释 |
2.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概念界定 |
2.1.1 党政领导干部 |
2.1.2 考核评价机制 |
2.1.3 激励效应 |
2.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理论分析 |
2.2.1 激励效应的发生逻辑 |
2.2.2 激励效应的主要表现 |
2.2.3 激励效应的类型划分 |
2.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晋升锦标赛理论 |
2.3.2 行为主义激励理论 |
2.3.3 绩效考核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效应的生成机理分析 |
3.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效应的生成机理 |
3.1.1 目标管理责任制下的行政发包 |
3.1.2 锦标赛体制下的政绩比拼行为 |
3.1.3 财政联邦主义与地方经济增长 |
3.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生成过程 |
3.2.1 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生成函数 |
3.2.2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政绩函数 |
3.2.3 党政领导干部政绩收入函数 |
3.2.4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函数 |
3.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形态分析 |
3.3.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静态分析 |
3.3.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动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历史变迁 |
4.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历史变迁 |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审查机制 |
4.1.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政领导干部考察鉴定机制 |
4.1.3 改革开放时期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
4.1.4 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
4.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变迁的基本逻辑 |
4.2.1 适应党和国家治理实践的战略需要 |
4.2.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回应性调适 |
4.2.3 满足干部考核评价综合效应的价值诉求 |
4.2.4 彰显中国特色干部考评理论的话语创新 |
4.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激励效果呈现 |
4.3.1 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干部队伍政治认同 |
4.3.2 提升治理能力,推进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
4.3.3 刺激干部行为,优化党政领导干部政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基本假设 |
5.1.1 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程度对干部行为的影响 |
5.1.2 考评结果运用对干部行为选择的影响 |
5.1.3 激励方式组合策略对干部行为选择的影响 |
5.2 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初步验证:基于X县的个案分析 |
5.2.1 考评驱动下的干部行为选择策略 |
5.2.2 激励约束失衡情形下的考评漠视 |
5.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评价 |
5.3.1 问卷编制 |
5.3.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5.3.3 变量说明 |
5.3.4 研究方法与信度检验 |
5.3.5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异化表现 |
6.1 目标责任导向下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行为扭曲 |
6.1.1 过于突出政绩行为的时效性 |
6.1.2 过度强化政绩行为的可见性 |
6.1.3 过分关注政绩行为的自利性 |
6.2 负向强激励指向下的党政领导干部履职行为替代 |
6.2.1 “一票否决”机制下党政领导干部积极避责 |
6.2.2 高压问责态势下党政领导干部消极不为 |
6.3 正向强激励维度下的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挤出 |
6.3.1 指标维度:指标数量与权重决定其重要程度 |
6.3.2 注意力维度:党政领导干部忽视非关键领域指标 |
6.3.3 资源分配维度:发展资源分配和投入的倾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异化的成因分析 |
7.1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激励信息不对称 |
7.1.1 自下而上考评信息获取阻塞 |
7.1.2 自上而下激励信息传递延迟 |
7.1.3 考核激励信息不对称与“黑箱”共同作用 |
7.2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自身缺陷 |
7.2.1 考核评价机制内生不完善性 |
7.2.2 考核评价机制外部环境制约 |
7.2.3 自发性考核激励规范性缺失 |
7.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失衡 |
7.3.1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正向激励效应弱化 |
7.3.2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负向激励效应突出 |
7.3.3 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零激励效应较为显着 |
7.4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机制激励行为动机异化 |
7.4.1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动机异化 |
7.4.2 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行为异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的路径选择 |
8.1 优化考评内容,营造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导向 |
8.1.1 突出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政治标准 |
8.1.2 崇尚党政领导干部重实绩的导向 |
8.1.3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指标体系 |
8.2 明晰考评责任,强化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效果 |
8.2.1 健全考评主体的职责体系 |
8.2.2 构建考准考实的考评观 |
8.2.3 加强考评工作的业务培训 |
8.3 创新考评方式,满足党政领导干部多元激励需求 |
8.3.1 正负向考评协调推进,稳定保持激励效果 |
8.3.2 长短期考评有效衔接,持续释放激励效应 |
8.3.3 多元化考评同步展开,探索复合激励模式 |
8.3.4 差异化考评精准发力,实现精准激励结果 |
8.4 强化数据应用,提升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精度 |
8.4.1 优化党政领导干部考评信息采集机制 |
8.4.2 畅通党政领导干部考评信息共享渠道 |
8.4.3 打造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数据平台 |
8.5 注重考用结合,保障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落实 |
8.5.1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评结果审核机制 |
8.5.2 构建党政领导干部考评激励标准体系 |
8.5.3 强化党政领导干部考评结果刚性运用 |
8.5.4 细化党政领导干部考评申诉救济机制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访谈提纲 |
附录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效应调查问卷 |
附录三: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
附录四: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 |
博士阶段主要科研成果 |
(4)《新动向》与汪伪政权的青年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界研究状况 |
(一) 汪伪政权的青年教化问题研究 |
(二) 汪伪的东亚联盟运动研究 |
(三) 汪伪的新国民运动研究 |
三、论文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概念界定与说明 |
五、研究方法与主要资料 |
第一章 :东亚联盟与《新动向》 |
一、中日东亚联盟运动的接洽 |
二、《新动向》创刊之时代背景 |
三、《新动向》的编者及作者群 |
四、《新动向》的定位、栏目及内容 |
第二章 :初期的青年宣传与青训经验的引入 |
一、东亚联盟的“青年”气息 |
二、对青年切身问题的关注与“解答” |
(一) 对青年苦闷情愫的关注 |
(二) 对青年受教育问题的关注 |
(三) 对“青年领导者”的鞭策 |
三、对德意日青训经验的初步关注 |
第三章 :“亲历”走向“旁观”的《新动向》 |
一、加入“大东亚战争”的舆论队伍 |
二、对新国民运动的观察 |
(一) 对新国民运动的建言献策 |
(二) 青年宣传的内在理路 |
(三) 东亚联盟与新国民运动的“内外”关系 |
三、《新动向》笔下的南京青年训练 |
第四章: 《新动向》与汪伪的五四诠释 |
一、一笔抹煞:大民会口中之“滑稽武剧” |
二、“去伪存真”:1941年汪伪的五四纪念 |
(一) 对于五四“反日”因素的消磨 |
(二) 对于青年力量的关注 |
(三) 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间的承继 |
三、移花接木:“新五四运动”的托出 |
四、无疾而终:沦陷区的青年节始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动向》刊文目录一览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教育扶贫 |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文化贫困理论 |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
4.1 基础教育 |
4.1.1 学前教育 |
4.1.2 义务教育 |
4.1.3 普通高中教育 |
4.1.4 特殊儿童教育 |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4.2 职业教育 |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4.3 普通高等教育 |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5 以资育人 |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5.1.1 筹款工具模式 |
5.1.2 项目运行模式 |
5.1.3 组织资助模式 |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3.1 社会企业模式 |
5.3.2 公益创投模式 |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6)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和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对象 |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框架和主要内容 |
一、理论框架 |
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政治领导力:确立起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袖集体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核心的形成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高领导层变化 |
二、毛泽东党内领导核心地位的形成 |
三、领导特质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 |
第二节 组织确立领导核心的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 |
二、政治学视野下领袖的作用 |
三、确立毛泽东领导核心意义 |
第三节 中央集体领导和政治领导力 |
一、中央集体领导形成过程 |
二、政治路线与政治领导力 |
三、战略策略与政治领导力 |
第二章 思想引领力: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
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原因 |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过程 |
第二节 领导思想产生领导力 |
一、作为一种理念的思想 |
二、领导思想具有领导力 |
三、列宁建党学说的启示 |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引领力 |
一、毛泽东思想与领导哲学 |
二、毛泽东思想引领力的体现 |
第三章 组织领导力: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 |
第一节 党组织内部激励建设 |
一、红色文化 |
二、思想建党 |
三、延安整风 |
第二节 党组织能力建设 |
一、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
二、培养全党群众工作能力 |
第三节 党组织管理机制 |
一、灵活的组织机构 |
二、畅通的沟通渠道 |
三、严格的政治纪律 |
第四章 社会号召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
一、坚持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
二、建立“三三制”政权组织 |
三、构建“相容性”制度机制 |
第二节 统一战线内部激励建设 |
一、通过共同领导发挥领导力 |
二、通过利益共享来赢得民心 |
三、发挥尊重激励的领导艺术 |
第三节 统一战线组织能力建设 |
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
二、因时而异的统战政策 |
三、因人而异的斗争策略 |
第五章 军队战斗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第一节 军队组织激励建设 |
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二、重视物质利益的激励 |
三、创新军事民主激励 |
第二节 军队组织能力建设 |
一、正确的军事战略 |
二、重视官兵能力提升 |
三、复合型的组织职能 |
第三节 军队组织管理机制 |
一、政治建军的优势 |
二、灵活的组织结构 |
三、严格的军事纪律 |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启示 |
一、对党的领导力的启示 |
二、对组织领导力的启示 |
三、对干部领导力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7)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中共中央长江局的成立 |
第一节 长江局缘起的历史背景 |
一、日军准备“一举而占领中国全土” |
二、“救亡运动中心将转移至武汉” |
三、国民党政策转向:“政治解决中共”、“军事抵抗日本” |
四、中国共产党:“反蒋”、“逼蒋”与“联蒋” |
第二节 中共中央长江局的组建 |
一、“走向全国战略”:中共长江沿岸委员会的设立 |
二、“十二月会议”:长江局的正式成立 |
三、中共中央长江局的组织机构 |
第二章 中共中央长江局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第一节 合作谈判:“两党关系须调整” |
一、两种目的诉求下的“共同纲领”之争 |
二、“消溶”与反“消溶”的“大党”方案 |
三、“促进民主权利”下的“国民参政会” |
第二节 凝聚力量:要争取“一切可能的革命友军” |
一、对国民党上层“多走动、多交往” |
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并不是一个严密的统一体” |
三、要顾及“‘中间势力’的情感和态度” |
第三节 力争外援:统一战线“不能忽略了国际因素” |
一、争取国际社会“给中国以足够帮助” |
二、掀起“海外同胞救国高潮” |
三、“保卫中国同盟”等海外救亡侨团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共中央长江局与南方各省的组织工作 |
第一节 “南方各地更要恢复与发展党的组织” |
一、着手恢复和建立省级党组织 |
二、健全省委机构,“发展省以下各级党组织” |
三、对东南分局领导的省区进行指导 |
第二节 注重“提高党组织的质量” |
一、创办“训练青年的机关” |
二、加强对各级地方组织的“巡视、审查、指导” |
三、争取陈独秀转变、反对张国焘叛变 |
第三节 南方各省“党的组织有了根本变化” |
一、“宜速派有能力干部前来相助” |
二、各地“猛烈发展党组织” |
三、南方地区实现“组织大发展” |
第四章 中共中央长江局与南中国的军事工作 |
第一节 新四军的成立与建设 |
一、“下山”: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的改编 |
二、南方军事力量的整合:新四军的成立 |
三、“后勤”:新四军后方机构的组建 |
四、整训:“巩固部队提高战斗力” |
第二节 “应拿一切力量到抗日前线上去” |
一、东进华中:“把敌人后方变为前线” |
二、反“清乡”、“扫荡”下的根据地建设 |
三、“战区与敌后”工作的结合 |
第三节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协助与配合 |
一、“以游击战在战略上配合正规军” |
二、对武汉抗战的献策与协助 |
第五章 中共中央长江局与群众救亡运动 |
第一节 “救亡组织之发起人、宣传者与组织者” |
一、“工、青、妇委”、“第三厅”等机构的设立 |
二、组建“青救”、“青记”等新团体 |
三、改进“民先”、“全国学联”等团体的领导 |
第二节 “唤起每个老百姓的抗战意识” |
一、“造就宣传抗战的热烈氛围” |
二、发挥报刊“抗日舆论工具和号角”的作用 |
第三节 “努力促成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
一、工人、青年、妇女救亡活动的发动 |
二、民族团体和华人华侨的斗争 |
三、“尤须取决民力”的抗日献金运动 |
结语 |
一、关于长江局工作的得失 |
二、王明右倾错误的纠正与长江局使命结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共青团组织视角下N烟厂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主要问题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培训 |
1.3.2 生产一线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
1.3.3 共青团组织在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培养中的角色研究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关于员工培训的四大管理理论 |
2.1.1 强化理论 |
2.1.2 目标设定理论 |
2.1.3 期望理论 |
2.1.4 行动学习理论 |
2.2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
2.2.1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
2.2.2 职业生涯圆锥体模型 |
2.2.3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 |
2.3 共青团组织职能理论 |
2.3.1 教育青年和引导青年 |
2.3.2 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
2.3.3 服务青年 |
3 N烟厂共青团组织与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培养工作概况 |
3.1 N烟厂概况 |
3.1.1 N烟厂整体介绍 |
3.1.2 N烟厂组织架构 |
3.1.3 N烟厂生产一线人力资源现状及特点制度 |
3.2 N烟厂共青团组织概况 |
3.2.1 N烟厂共青团组织架构 |
3.2.2 N烟厂共青团组织活动概况 |
3.3 N烟厂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培养概况 |
3.3.1 N烟厂员工培养制度与举措 |
3.3.2 N烟厂生产一线员工培养实践 |
3.3.3 N烟厂共青团组织与青年员工培养 |
4 N烟厂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培养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调查问卷研究法的设计过程 |
4.2 数据的统计分析 |
4.2.1 生产一线培养状况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 |
4.2.2 企业共青团组织活动开展情况调查结果描述性分析 |
4.2.3 调查问卷结果数据交叉性分析 |
4.3 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分析对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认知不到位的原因 |
4.3.2 分析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有待完善的原因 |
4.3.3 分析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
5 N烟厂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培养工作改善对策 |
5.1 指导思想和原则 |
5.2 具体对策和措施 |
5.2.1 提高对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认知度上的对策 |
5.2.2 在完善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方面的对策 |
5.2.3 在实施企业员工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方面的具体举措 |
5.3 其他配套辅助措施 |
6 总结 |
6.1 论文研究结果 |
6.2 存在问题分析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民国新闻人陈独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
一、陈独秀生平与思想的研究 |
二、从政治史、思想史角度研究陈独秀新闻活动 |
三、在新闻史视野中研究陈独秀新闻活动及新闻思想 |
四、相关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开拓空间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陈独秀新闻道路的转折及动因 |
第一节 家庭环境、留洋教育及早年经历 |
一、家庭环境及传统教育 |
二、汲取西学及留洋经历 |
三、早年社会政治活动及办报主张 |
第二节 从《安徽俗话报》到《青年杂志》 |
一、从《国民日日报》到《安徽俗话报》 |
二、从爱国宣传到创办《青年杂志》 |
第三节 从同人报《新青年》到共产党机关报《新青年》 |
一、袁世凯倒台后政局变动与陈独秀借《新青年》论政 |
二、《每周评论》创办与陈独秀时事评论激进化 |
三、“五四”后《新青年》转向阶级立场的动因 |
第四节 从依托《新青年》到创办《向导》等系列党报 |
一、建党理论宣传:《新青年》为核心的报刊网络 |
二、创办以“革命动员”为主旨的《向导》等系列党报之动因 |
三、作为中共领导人陈独秀新闻活动的题旨情境 |
第五节 从中共党报领导到托派杂志主将 |
一、从共产党领导人转向托派领导人的动因 |
二、托陈派政治主张及新闻宣传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闻人陈独秀与中共早期新闻体制关系研究 |
第一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社会政治背景 |
一、北洋军阀统治下社会政治语境 |
二、国共合作的处境及压力 |
三、苏俄新闻体制的直接影响 |
第二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思想基础 |
一、报刊的政治方向及差异化的报刊宣传路径 |
二、俄共(布)组织建设的理念及对新闻体制的认识 |
第三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举措 |
一、创建中共早期机关报体系 |
二、探索中共早期新闻宣传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 |
三、中共早期新闻宣传骨干队伍的建设 |
第四节 陈独秀领导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基本内容 |
一、领导体制和运行制度 |
二、编辑、出版、发行的新闻管理工作机构 |
三、政治报、理论报、工农青年妇女报等报刊宣传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闻人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建党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关系 |
一、力求经济独立:共产国际与《新青年》改组的经费问题 |
二、建党主张的坚守与调整:共产国际与《新青年》掀起的思想论争 |
三、党报发展的困境及陈独秀对共产国际态度的转变 |
第二节 民主革命纲领制定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关系 |
一、共产国际对“一大”前后报刊宣传批评及国内舆论压力 |
二、陈独秀的应对:《向导》宣传政策及策略的形成 |
三、《向导》为代表的党报宣传政策及策略之影响 |
第三节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关系 |
一、共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政策与陈独秀“三大”前后新闻言论趋向 |
二、国共合作初期的共产国际政策与陈独秀党报时评 |
三、国共分裂危机中共产国际政策与陈独秀的党报时评 |
四、大革命中陈独秀新闻活动的得失 |
第四节 托派时期陈独秀新闻活动与共产国际之关系 |
一、共产国际与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转折 |
二、托派旗帜下的新闻活动及其对共产国际的态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陈独秀的新闻理念研究 |
第一节 陈独秀新闻理念的主要渊源 |
一、传统“士”的政治使命和政治精英意识的现代转换 |
二、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及其新闻理念的汲取 |
三、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新闻理念 |
第二节 陈独秀新闻理念的演变脉络 |
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追求中以政治为本位的新闻理念 |
二、共产革命追求中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新闻理念 |
三、作为中共新路线“反对派”的陈独秀新闻理念 |
第三节 陈独秀新闻理念的特征探讨 |
一、政治本位新闻理念的政治特征 |
二、政治本位新闻理念的思想特征 |
三、政治本位新闻理念的实践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新闻人陈独秀的认识和评价 |
第一节 颇具鲜明政治个性和性格特征的“书生”新闻人 |
一、从议政到革命的“书生人格” |
二、革命舞台的“书生”政见 |
三、弃绝中庸之道的“书生”个性 |
第二节 创建中共早期新闻体制的“革命”新闻人 |
一、初步提出中共新闻体制建设的基本理念 |
二、建构中共早期新闻体制 |
三、领导创建的中共早期新闻体制之历史地位 |
第三节 因错就错、迷途未返在新闻史上留痕的“悲剧”新闻人 |
一、选择托派使其“改造中国”的理想陷入困境 |
二、坚守“反对派”立场使中国革命遭受损失 |
三、基于民族大义的抗战宣传遭遇尴尬结局 |
结语 |
附录·陈独秀新闻活动日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研究 ——以青年员工为主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 |
1.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4.3 军工企业核心价值观 |
1.4.4 军工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第2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的价值观理论 |
2.1.1 马克思关于价值概念的论述 |
2.1.2 马克思关于价值观的理论 |
2.2 毛泽东认识与实践的理论 |
2.2.1 毛泽东关于认识的理论 |
2.2.2 毛泽东关于实践的理论 |
2.2.3 毛泽东关于知与行辩证关系的理论 |
2.3 十八大以来党的企业思想文化建设指导方针 |
2.3.1 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定位 |
2.3.2 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 |
2.3.3 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路径 |
第3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历史沿革与社会背景 |
3.1 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历史沿革 |
3.1.1 革命战争年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 |
3.1.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 |
3.1.3 改革开放以后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 |
3.2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社会背景 |
3.2.1 社会发展变化面临着新问题 |
3.2.2 军工企业发展进入新时期和新阶段 |
3.2.3 军工企业青年价值观认同面临新挑战 |
第4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及原因 |
4.1 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和评估 |
4.1.1 调查设计 |
4.1.2 评估体系建立 |
4.2 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现状 |
4.2.1 关于优秀传统军工文化的认同 |
4.2.2 关于军工企业改革的认同 |
4.2.3 关于军工企业新的发展理念的认同 |
4.3 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
4.3.1 理想信念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
4.3.2 继承优秀传统军工文化的主动性不强 |
4.3.3 参与军工企业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
4.3.4 对军工企业新的发展理念理解有偏差 |
4.4 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开放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渗透 |
4.4.2 社会变革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
4.4.3 成长环境中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
4.4.4 成长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欠缺 |
4.4.5 工作生活中新旧思想观念的冲击 |
第5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基本意义 |
5.1 为军工企业发展培育合格的青年员工 |
5.1.1 培育员工正确的价值取向 |
5.1.2 培育员工优秀的人文素养 |
5.2 为军工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
5.2.1 企业价值观认同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
5.2.2 企业价值观认同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
5.3 为军工企业发展确立文化基础 |
5.3.1 凝聚军工报国的思想共识 |
5.3.2 增强军工企业文化软实力 |
5.4 为军工企业价值观传承积累经验 |
5.4.1 进一步丰富军工企业价值观内涵 |
5.4.2 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价值观认同培育方法 |
第6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主要内容 |
6.1 培育青年员工“报国”的价值观 |
6.1.1 深植爱国主义精神 |
6.1.2 树立精品报国意识 |
6.1.3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理念 |
6.2 培育青年员工“奉献”的价值观 |
6.2.1 倡导“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
6.2.2 树立“不图名利、不计得失”的风范 |
6.2.3 养成“甘于寂寞、甘受清苦”的品格 |
6.3 培育青年员工“担当”的价值观 |
6.3.1 强化舍我其谁的意识 |
6.3.2 提高能打善赢的能力 |
6.3.3 树立爱岗敬业的品质 |
6.4 培育青年员工“创新”的价值观 |
6.4.1 增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
6.4.2 树立崇尚规律的科学精神 |
6.4.3 激发直面竞争的进取意志 |
第7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特点、途径与方法 |
7.1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特点 |
7.1.1 价值观认同培育的渗透性 |
7.1.2 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交互性 |
7.1.3 价值观认同培育的长期性 |
7.2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途径 |
7.2.1 用先进理论武装青年员工头脑 |
7.2.2 用事业发展凝聚青年员工思想 |
7.2.3 用科学管理规范青年员工行为 |
7.2.4 用组织吸纳促进青年员工进步 |
7.3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方法 |
7.3.1 理论学习的方法 |
7.3.2 组织教育的方法 |
7.3.3 自我教育的方法 |
7.3.4 典型激励的方法 |
7.3.5 生活陶冶的方法 |
第8章 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保障机制 |
8.1 加强党组织的领导 |
8.1.1 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 |
8.1.2 优化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 |
8.1.3 全面活跃党的群团工作 |
8.2 丰富价值观认同培育的阵地和载体 |
8.2.1 建设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宣教阵地 |
8.2.2 丰富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实践载体 |
8.2.3 充分发挥青年自组织的培育作用 |
8.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
8.3.1 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针 |
8.3.2 完善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工作方式 |
8.3.3 探索与企业特点相符合的工作模式 |
8.3.4 做细做实青年的服务保障工作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中国航空工业青年军工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统计表 |
附录二 中国航空工业青年军工价值观认同状况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青年领导干部失利的主观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亚洲基金会在菲律宾冷战活动研究(1951-1967)[D]. 许卓.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 郝丹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效应研究[D]. 李悦鸣. 湘潭大学, 2020(12)
- [4]《新动向》与汪伪政权的青年宣传研究[D]. 赵琳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6]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D]. 苗贵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研究[D]. 牟文鹏.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共青团组织视角下N烟厂生产一线青年员工培养研究[D]. 王雨欣.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1)
- [9]民国新闻人陈独秀研究[D]. 张朋.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10]当代军工企业价值观认同的培育研究 ——以青年员工为主体[D]. 袁鹏.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