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三验

二陈汤三验

一、二陈汤加味治验三则(论文文献综述)

张晏玮[1](2021)在《阳明里证的辨证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根据六经皆有表里证的观点,系统梳理阳明里证,尝试建立一个初步较为规范的阳明里证的诊治框架。方法:第一步:使用中华医典、中国知网等文献资料库查阅古今部分医家对“阳明里证”的论述,收集《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及现代文献中含有“阳明里证”、“胃”、“大肠”、“食管”、“肛门”及“阳明之里”的内容,进行首轮筛选。第二步:对所有筛选出的内容按照虚实分类,虚证按气、血、阴、阳、津、液等变化分类,实证按内六淫、痰、湿、瘀、饮、燥屎等分类。(注:条件允许则往下进行气分、血分分类)第三步:按辨证依据逐个分析其病因、病位、病机;分辨其病因、病位是否有兼夹,并再次筛选内容,去芜存菁。第四步:综合分析整理阳明里证各证的主症、病因病机、类证鉴别、治法、选方用药等具体内容,并附以典型病案加以支持。结果:1.阳明里实证各类证候及主方:1.1阳明胃里实证:(1)实热证以清胃泄热为法,主方用清胃散、白虎汤加减。(2)实火证以苦寒降火为法,主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3)燥热证以清胃润燥为法,主方用白虎加人参汤、玉石清胃汤加减。(4)胃湿证总以燥湿和胃为法,主方用平胃散加减。其中,若湿偏热者,方用茵陈蒿汤加减;若湿偏寒者,方用茵陈术附汤加减。(5)实寒证以散寒理气为法,主方用良附丸加减。(6)胃风证以祛风和胃为法,主方用各胃风汤加减。(7)实痰证以通利化痰为法,主方用二陈汤加减。其中,偏寒为主者,方用橘皮汤加减;偏热为主者,方用小陷胸汤等加减。(8)胃饮证以温化通利为法,主方用茯苓甘草汤加减。(9)胃瘀血证以祛瘀通络为法,主方用丹参饮加减。(10)胃(肠)食积证以消食导滞为法,主方用瓜蒂散、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加减。1.2阳明大肠里实证:(1)实热证以清泄肠热为法,主方用调胃承气汤、葛根芩连汤等加减。(2)实火证以苦寒泻火为法,主方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3)燥热证以清热润肠为法,主方用麻子仁丸加减。(4)实寒证以温肠散寒为法,主方用桃花丸、大黄附子汤等加减。(5)大肠风证以祛风和肠为法,主方用防风芍药汤、槐花散等加减。(6)大肠湿证以祛湿和肠为法。其中,偏热者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等加减;偏寒者散寒化湿,方用藿香正气散、胃苓汤等加减。(7)虫积证以驱蛔杀虫为法,主方用化虫丸加减。(8)大肠痰证以通利化痰为法,主方用导痰汤加减。(9)大肠水饮证以温化通利为法。其中,偏寒者,方用甘遂半夏汤加减;偏热者,方用己椒苈黄丸加减。(10)燥屎证以攻下热结为法,主方用为大承气汤加减。(11)大肠瘀血证以破血逐瘀之法,主方用抵挡汤、桃核承气汤等加减。2.阳明里虚证各类证候及主方:2.1阳明胃里虚证:(1)气虚证以健胃益气为法,主方用异功散加减。(2)阳虚证以温补通胃为法,主方用丁蔻理中丸加减。(3)阴虚证以益胃生津为法,主方用益胃汤加减。(4)血虚证暂无。(5)津液虚证同阴虚证。2.2阳明大肠里虚证:(1)气虚证以补气健肠为法,主方用黄芪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2)血虚证以补血润肠为法,主方用润肠丸加减。(3)津液虚证以增液润肠为法,主方用增液汤加减。(4)阳虚证以温阳止泄为法,主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5)阴虚证同津液虚证。3.阳明里虚实夹杂证(列举补充):(1)胃热炽盛,津气不足证以清胃热佐益气生津为法,主方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2)津气大伤,胃有余热证以益气生津佐清热和胃为法,主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3)胃(气)虚痰阻证以益气化痰,和胃降逆为法,主方用旋覆代赭汤加减。(4)胃(气)虚夹痰热证以益气清热化痰,和胃降逆为法,主方用橘皮竹茹汤加减。(5)大肠津液不足,燥屎内结证以滋阴增液,清热通便为法,主方用增液承气汤加减。(6)大肠气阴不足,燥屎内结证以益气滋阴,清热通便为法,主方用新加黄龙汤加减。(7)大肠气血不足,燥屎内结证以攻下通便,补气养血为法,主方用黄龙汤加减。结论:1.阳明里证确实以实证为多,虚证相对较少。2.阳明里证的辨证分类研究是在六经皆有表里证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有机地综合病所(位)、病因、病机,为梳理六经辨证证治框架做了一小部分。3.阳明里证涉及胃、大肠两腑。以虚实为纲,内六淫及病理产物变化为主形成的实证以及气血津液阴阳生理物质变化为主形成的虚证各有其鉴别要点和治疗方法。4.补充了《中医诊断学》部分内容:《中医诊断学》阳明里证中胃里实证有寒滞、食滞、火炽、气滞4个证型,胃里虚证有气虚、阳虚、阴虚3个证型。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胃燥证、胃湿证、胃痰证、胃饮证、胃风证、胃瘀证等6个阳明胃里实证,并区分了胃热证与胃火证。阳明胃里虚证则同;阳明大肠里实证有湿热证、腑实证(燥屎)、虫积3个证型,大肠里虚证有津液虚1个证型。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大肠热证、大肠火证、大肠燥热证、大肠寒证、大肠风证、大肠痰证、大肠水饮证、大肠湿证、大肠瘀血证等9个证型,其大肠湿热证处于大肠湿证目下,亦还有大肠寒湿证。大肠里虚证则补充了阳虚、气虚、血虚3个证型;并补充梳理了经典中阳明里证的虚实夹杂证7个,对《中医诊断学》中阳明里证虚实夹杂证做了少许补充。5.采用单病因的分类方法,临床可有机组合认识,有助于临床诊治复杂证型。此外,本文后文补充了经典中的阳明里虚实夹杂证,在此是与单病因证型对比认识以加深理解,助于临床。

陈楠楠[2](2020)在《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蒲辅周是近代着名中医学家,他精研仲景学说,擅用经方治病,应用仲景方药治病屡建奇功,堪称近世名医运用经方之佼佼者。他的医案主要收集在《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探究蒲辅周经方医案及经方运用情况,以期对蒲辅周经方医案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通过对经方运用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蒲辅周运用经方的特点,为中医临床工作者运用经方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以《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为研究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①文献综述部分,对于蒲辅周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搜集、筛选、整理、归纳和总结,掌握蒲辅周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现状。②经方医案研究部分,在现有的经方医案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方医案纳入标准做出定位,收集和整理出《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中的经方医案。(2)统计分析法:①经方医案研究部分,利用Microsoft Excel频数统计方法,将《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两书的经方医案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经方医案统计表,在此基础上,进行蒲辅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利用Microsoft Excel频数统计方法,将内科、妇科、儿科和其他科中的经方医案分别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从而对经方医案有进一步的了解。(3)对比分析法: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部分,参照《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对比蒲辅周和张仲景对经方的运用,并根据两者的异同点,分析、总结蒲辅周运用经方的情况。结果:(1)现有的关于蒲辅周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研究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但关于蒲辅周经方医案的研究较少,缺乏对蒲辅周运用经方情况的系统研究。(2)《蒲辅周医案》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两书所载的226例医案中,经方医案有108例,占比47.7%,涉及到的经方56首,使用频次最多的是麻杏甘石汤、甘麦大枣汤、理中丸(汤),其次是苇茎汤、四逆散、黄芪建中汤、竹叶石膏汤、射干麻黄汤、芎归胶艾汤、苓桂术甘汤、酸枣仁汤、白虎汤、半夏厚朴汤、肾气丸、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麻黄汤等等。(3)经方医案在内科、妇科、儿科、其他科都有涉及。①内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有53例,占比约49.1%。涉及经方有34首,其中甘麦大枣汤和理中汤运用频次最多,均为9次。治疗的病证以脾胃病证最多,其次是气血津液病证、肺系病证、肝胆系病证、心系病证和肢体经络病证。②妇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有14例,占比约13%。涉及的经方共11首,其中芎归胶艾汤频次最高,为5次。治疗的病证以月经病最多,其次是产后病。③儿科案例中的经方医案共33例,占比约31%。涉及的经方有21首,其中麻杏甘石汤、苇茎汤、射干麻黄汤、竹叶石膏汤出现的频次较高,治疗疾病以肺系病证最多。④其他案例中的经方医案最少,仅9例。涉及的经方有8首。(4)经方运用研究方面,①蒲辅周运用经方临证思维特点可总结为:治病求本,本于阴阳;心主藏神,治心病要重调神;四诊合参,动态观察病程;寒温统一,用经方治疗温病。②蒲辅周继承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经方运用的规律和方法,处方精炼,辨证精细,此外,蒲辅周根据病情灵活化裁经方,或巧妙的以经方与经方或经方与时方合方,扩大了经方应用范围。就经方的药物组成方面,对于一些药物的运用,他亦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经验,常能进行合理替代,取长补短,提高了病患的接受度,对临床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启发。结论:通过对蒲辅周经方医案及蒲辅周运用经方的研究,不仅对蒲辅周经方医案有了全面、系统和详细的了解,而且还学习了蒲辅周运用经方的临证经验,加深和拓展了我们对经方的理论认识,同时有助于开拓我们临床运用经方的思路,对于提高我们临床的诊疗水平具有很大的意义。

魏仁贤[3](2020)在《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拟对李家庚教授发表的论文、着作、临床病案研究,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数据挖掘,探讨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脾胃病等疾病的经验,总结临床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方法搜集李家庚教授2011年至2018年的门诊医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研读李家庚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整理有关调摄、药物、方法宜忌、病症等方面的经验;举例分析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胃癌、胃食管反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脾胃病验案,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15种疑难杂病临床验案。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分析:标准化后的病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清洗整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Weka3.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展示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规律等。结果李家庚教授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及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具体如下。1.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贡献(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编着大量仲景相关的着作,从整体出发,以六经辨治为思想核心,融合寒温,师事百家,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宏观上阐发仲景思想;微观上考辨《伤寒论》中“复”、“消息”、“除中”内涵,考证王叔和生平,析辨小柴胡汤证非半表半里证(病位、定性、临床实践),探讨仲景所用虫类药、温燥药(附子、半夏)药物毒效及宜忌,体现学重伤寒,用药平稳,顾护脾胃及阴津,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指出三百九十七法是张仲景辨治精髓,亦是临证辨治的重要思想来源,推崇精研三百九十七法的奥旨,病脉证治为重点进行思考,该法划分标准乃凭仲景原条文。(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从易经角度阐述仲景学说,倡导医学时空数理观的独特思想,阐述生理、病理、症候、辨治、传变及预后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及恒动观点,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六经辨治为根本,法随证立、药随症变、方因机变、辨病治疗等有机结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核心。(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随证论治主,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有机融合,多法联用。融寒温为一体,师事百家,灵活辨治。(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总结仲景试探法用于疾病诊断、试探性治疗、判断预后;因势利导法分随病情利导、随病位利导、随病性利导;运用救逆法逆转病因、优化治疗及预防传变的治未病思想。并利用这些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血肿等。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1)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急性热病: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与辨病治疗,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根据风热犯卫、少阳阳明合并气分热盛、三焦邪热壅盛随证加减;结合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肿瘤、中耳炎、鼻炎、淋巴结炎等辨病治疗。(2)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痰、水、瘀等停聚,或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六经辨证为主,经、时方配合葛根、钩藤,随证加减。葛根20g、钩藤15g作为对药配合使用,通治诸多眩晕,安全有效。(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1)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内外因素交攻致精气血津液变化影响耳部;以气滞血瘀、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病涉五脏;填精、调气、和血、和津液为主要治法;治疗以经验方随证加减,并根据随年龄、性别等适宜用药。(2)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发病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尤以脾肾肺三脏为甚。治以调理脾肾肺为本。方选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加减填补肾精;八珍汤加减补益脾胃气血、健运中州;银翘散、麻黄汤等解表以散邪;配合疏肝理脾、补血养心、通利三焦和膀胱等法。(3)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阴虚阳亢络脉失养为主要病因病机;祛邪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为基本治法;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合牵正散为常用方剂。(4)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病机与邪气外袭、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脏腑气血不足关系密切;温补脾肾、升阳清热为主要治法;麻黄升麻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加减为主方。(5)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肝郁气滞、气血瘀阻,或寒凝血瘀,或因虚致瘀为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为主要治法;当归芍药散、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主方。(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内外多种因素致热、湿、痰、瘀、郁互结为主要病机。发病以湿热、气郁为先;日久可致气虚、阴虚、血瘀、痰阻。清热袪湿,化瘀除痰为主要治法。肺结节以清肺热为重,常以银翘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乳房肿块以清中焦湿热为要,常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随证配合化痰、温阳、散结、解郁、化瘀等法治疗。(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1)和调五脏法治疗基因缺陷等所致不孕不育:五脏六腑皆可致不孕不育,非独肾也;中药可以治愈部分基因缺陷、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的不孕不育。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变通,各有侧重。或以治肾为主,或疏肝为要,或健运脾胃为核心,或肺肾同治、脾肾同治等。如解表散邪治肺;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以治脾;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以治肝;补益阴阳治肾;补血、清火以治心等。(2)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冠心病以气血阴阳亏虚本,湿、热、寒、痰、郁瘀阻心脉为标;消补温三法为主要治法,分温心阳、补气阴、消痰瘀和郁气;随证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3)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或寒凝肝脉为主要病机;益气升阳,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补中益气丸合保和丸为主要方剂。(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1)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热毒瘀阻鼻咽为鼻咽部肿瘤等恶性病变的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灵活运用试探法、救逆法、因势利导法;“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乃自创验方,治疗鼻咽部恶性溃烂疗效较好。(2)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热、毒、湿、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热毒湿瘀互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而发黄疸为主要病机;泄热、解毒、利湿、化瘀、行气为主要治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辨病治疗联合辨治;李氏退黄汤为有效经验方。(3)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热毒瘀阻肢体关节为根本病机;解毒化瘀,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经验方“解毒化瘀汤”加减为主要处方,疗效明显。(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1)精选方剂,经时方合用,提高疗效。(2)用药当轻灵平稳,忌滥用温补,过补即毒,如人参等;也不要因噎废食,某些性烈或带毒性药物适量使用也能为补,如附子、细辛适量可以补阳。斟酌使用,增效减毒。(3)病症经验:小方专药适宜运用,增效减毒。(4)调摄适宜,减少疾病产生及复发。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经验举隅:(1)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气痰瘀毒互结为主要病机。早期肝经气郁、脾胃阳虚多见;中期湿浊内生、血瘀痰凝为多;晚期胃热津伤、气血双亏、瘀毒内阻为主。治疗扶正与袪邪同用,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方选李氏退黄汤加减。(2)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合藿香正气散、丹参饮等加减。(3)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随证(症)加减。(4)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阴虚液涸,气虚血亏,阳虚阴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通降受阻为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治分清虚热、清湿热、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消瘀血、消食积、消郁气。(5)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湿热壅滞肠道,脾胃虚弱,瘀血内生形成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清热祛湿、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为主要方剂。(6)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初起热毒瘀滞肠道,日久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要治法;配合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等。常用方剂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十灰散等经时方结合。(7)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可由情志、饮食、劳倦、寒湿、湿热等导致肠道气机紊乱,传导失司;治疗以疏肝理脾、益气养血、除湿清热为常用治法;乌梅丸、藿香正气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为常用方剂。(3)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结果(1)719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脘胀、胃脘痛、反酸、嗳气等症为常见主诉;(3)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要舌脉;(4)气滞、血瘀、湿热、血虚、气虚等为主要病因证素;(5)核心证型分为六型,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最多见。(6)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二陈汤,黄连温胆汤;丹参饮;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当归芍药散等。(7)常用中药:生甘草、茯苓、茯神、黄连、黄芩、藿香、佩兰、法半夏、丹参、赤芍、白芨、川芎、延胡索、海螵蛸等。(8)核心药对:佩兰→藿香、白芨→海螵蛸、炒麦芽→炒谷芽、香橼→佛手、白芍→赤芍、茯神→茯苓、黄连→法半夏、黄芩→黄连等。(9)核心药物聚类成6个新处方:如藿香-佩兰-法半夏-炒白术-茯苓-茯神;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海螵蛸-白芨;葛根-钩藤-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藿香-法半夏等。(10)证-症关系,证-方关系,证-药关系:如脾胃湿热为例,以胃脘痛、脘胀、嗳气、胃脘灼热等为主症;常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等治疗;主要使用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等。(4)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与生活、饮食因素、生理规律影响、心理因素、疾病传变因素等有关。(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总结了脾胃病验方: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赤芍、白芍、丹参、川芎、白芨、海螵蛸、陈皮、佛手等。结论1.伤寒学术思想(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5)伤寒杂病,圆机活法;(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2.临证辨治思想(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要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验方加减,药随证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总结了李家庚教授将伤寒、易经结合的时空数理观;试探救逆,因势利导等伤寒学术思想。(2)多角度总结了临证辨治思想,及秘验方等临证经验。如“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李氏退黄汤”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家庚教授辨治特色及用药特点。(3)总结了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注重粘膜修复等脾胃病辨治特点;(4)数据挖掘出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如核心药物聚类的6个新处方;总结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以和助通,以消为补等辨治特点。

林亮吟[4](2020)在《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中医失眠医案的文献研究,探索患者失眠发生时辰与所使用中药的相关性,对其使用的药物进行归经分类、总结其使用规律并分析用药特点。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搜索自1919年以来至2019年7月已发表的与原发性失眠相关的中医医案,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文献进行频数分析,直观分析临床所用药的使用规律,探讨失眠发生不同时辰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为临床上中药的使用提供新的思路。结果:1.本次研究按检索方案检索出从1919年至2019年文献共963篇,通过阅读摘要排除文献510篇,阅读全文排除139篇。最终纳入研究文献314篇,共计纳入原发性失眠病案517例。2.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多发生于亥时与子时,辰时发生失眠的情况相对较少。3.性别分布: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中,女性失眠患者占67.0%,男性患者占33.0%。总体失眠患者女性较男性居多。4.年龄分布:研究纳入的失眠病案患者年龄分布在17-81岁之间,平均失眠患者年龄为46岁左右。其中41-60岁年龄段的失眠患者最多,共计229例,占总数的44.3%,其次是21-40岁年龄段,共计188例,占总数的36.4%。在各时辰失眠患者年龄分布中,丑时(01:00-03:00)、寅时(03:00-05:00)患者相对年长,平均为62.56±10.24岁、62.00±10.39岁的中老年人,子时(23:00-01:00)患者相对年轻,平均为44.72±10.67岁的中青年人。小于20岁的患者失眠常发生于子时,在21-40岁年龄段的患者失眠常发生于亥时、子时、卯时、辰时,呈两极化分布,41-60岁年龄段的患者失眠可出现于各个时辰,61岁以上患者失眠较集中发生于丑时、寅时。5.药物使用:在排除甘草的使用频次后,药物频次最多的酸枣仁、茯苓、白芍、柴胡、生龙骨、远志、当归、夜交藤、生牡蛎、黄连、川芎,分别使用了 311、279、217、208、203、182、169、165、163、163、138、128 次,使用率分别为 60.2%、54.0%、42.0%、40.2%、39.3%、35.2%、32.7%、31.9%、31.5%、26.7%、24.8%。并在各时辰用药占比中,酸枣仁在寅时(03:00-05:00)使用占比最大,占66.7%,茯苓在卯时(05:00-07:00)使用占比最大,占51.5%,白芍在亥时(21:00-2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3.7%,柴胡在亥时(21:00-2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4.5%,生龙骨在丑时(01:00-03:00)用药占比最大,占39.3%,远志在寅时(03:00-05:00)使用占比最大,占41.7%,当归在丑时(01:00-03:00)使用占比最大,占44.3%,夜交藤在子时(23:00-01:00)使用占比最大,占38.1%,生牡蛎在寅时(07:00-09:00)用药占比最大,占41.7%,黄连在子时用药占比最大,占33.9%,川芎在亥时(21:00-23:00)用药占比最大,占27.8%。各时辰用药频次特点:在排除甘草的使用频次后,在亥时(21:00-23: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柴胡、白芍、茯苓,分别使用了 134次、109次、107 次、107 次,使用率分别为 54.7%、44.5%、43.7%、43.7%。在子时(23:00-01: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白芍、夜交藤、茯苓,分别使用了59次、50次、45次、45次,使用率分别为50%、42.4%、38.1%、38.1%。在丑时(01:00-03: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当归、茯苓,分别使用了34 次、27 次、25 次,使用率分别为 55.7%、44.3%、41%。在寅时(03:00-05: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远志、柴胡、白芍,分别使用了 24次、15 次、14 次、14 次,使用率分别为 66.7%、41.7%、38.9%、38.9%。在卯时(05:00-07: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茯苓、酸枣仁、当归,分别使用了 17次、14次、13次,使用率分别为51.5%、66.7%、39.4%。在辰时(07:00-09:00)失眠病案中,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为酸枣仁、茯苓、柴胡,分别使用了 14次、12次、10次,使用率分别为58.3%、50%、41.7%。6.性味方面:药性方面:在亥时(21:00-2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7.0%、23.0%、19.6%。在子时(23:00-01: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6.7%、25.5%、20.9%。在丑时(01:00-0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5.5%、24.3%、18.3%。在寅时(03:0-05: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4.7%、23.0%、17.7%。在卯时(05:00-07: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平、寒、温,使用率分别为25.0%、23.9%、22.2%。在辰时(07:00-09: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性寒、平、温,使用率分别为25.3%、24.2%、21.9%。药味方面:在亥时(21:00-2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1481 次、970 次、907 次,使用率分别为 38.8%、25.4%、23.7%。在子时(23:00-01: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724次、538次、494次,使用率分别为37.9%、28.2%、25.9%。在丑时(01:00-03: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378次、230次、230次,使用率分别为39.1%、23.8%、23.8%。在寅时(03:00-05: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224次、148次、146次,使用率分别为37.7%、24.9%、24.6%。在卯时(05:00-07: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苦、辛,分别使用了 203次、123次、113次,使用率分别为40.9%、25.0%、22.8%。在辰时(07:00-09:00)失眠中,所用药物多味甘、辛、苦,分别使用了 140次、96次、82次,使用率分别为38.4%、26.4%、12.5%。7.归经方面:使用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全部病案归经数的17.8%、17.6%、14.6%。在亥时(21:00-23: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亥时失眠总归经的17.3%、15.0%、14.5%。在子时(23:00-01: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子时失眠总归经的17.7%、17.6%、15.6%。在丑时(01:00-03: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脾三经,分别占丑时失眠总归经的18.5%、17.5%、16.1%。在寅时(03:0-05: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心、肺三经,分别占寅时失眠总归经的17.6%、17.2%、14.7%。在卯时(05:00-07: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脾、心三经,分别占卯时失眠总归经的20.0%、15.2%、14.5%。在辰时(07:00-09:00)失眠病案中,使用的中药多归经于肝、脾、肺三经,分别占辰时失眠总归经的16.9%、15.7%、15.1%。在亥时、子时、丑时、卯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脾经;在寅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肺经;在辰时失眠中,使用药物多归于肝、脾、肺经。结论:1.使用药物方面:酸枣仁、茯苓、白芍、柴胡、生龙骨、远志、当归、夜交藤、生牡蛎、黄连、川芎药物总体使用率较高。各时辰失眠治疗使用的药物多为酸枣仁、茯苓、白芍等滋阴养血安神一类,不因时辰不同存在明显差别。通过将各失眠类型与结果得出的失眠时辰用药相对应结合,得出与时间相关类型的失眠用药规律:亥时入睡困难或易醒的患者,多使用白芍、柴胡、川芎;子时入睡困难或易醒的患者,多使用夜交藤、黄连;丑时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的患者,多使用当归、生龙骨;寅时易醒或早醒的患者,多使用酸枣仁、生牡蛎、远志;卯时易醒或早醒的患者,多使用茯苓。2.药物性味方面:失眠中用药多性寒、平、温,多味甘、辛、苦,在各时辰中无明显差别。3.药物归经方面:各时辰发生的失眠,使用药物大多归于肝、心、脾经,个别在寅时、辰时有些微不同(寅时失眠使用药物多归于肝、心、肺经,辰时失眠使用药物多归于肝、脾、肺经),总体上无明显差别。4.用药与时间关系:各时辰失眠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在总体上并无明显的区别,但与失眠发生的特定时辰气血运行衰弱之经可能存在相关(亥时、子时脾经、心经气血运行衰弱)。

姚鹏宇[5](2020)在《清代医家治疗耳鸣经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清代医家诊疗耳鸣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着眼点,运用中医文献学的有关方法,对于文献资料进行解读和剖析,梳理归纳这一时期医家对于耳鸣病因、病机、症状、治法、方药等内容的阶段性学术成果。通过与现代中医学耳鸣诊疗的对比,发掘清代医家诊疗耳鸣的学术特色。总结清代医家诊疗经验,运用中医传统思维方式,搭建中医耳鸣诊疗思维流程框架。根据清代医家对于耳鸣医理、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内容的独特认识,选取2则应用清代医家诊疗思维、学术观点、经验方药的临床典型病案加以解读分析,通过实践证明的方法,进一步认识这一时期医家对于耳鸣疾病诊疗的特色及优势,以期为现代中医学科学研究及临床实践拓展思路,提供理论及方法上的指导和启发。材料与方法:通过参照严世芸主编的《中国医籍通考》(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年)、裘沛然主编的《中国医籍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年)、刘时觉编着的《宋元明清医籍年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薛清录主编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等中医古代文献学着作,手工查阅自清建国至清王朝灭亡这一时期涌现的医家们的存世着作,搜集关于耳鸣的中医古籍文献记载。遴选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医家,运用中医文献学提要研究、经验整理等方法,梳理医家耳鸣诊疗内容及学术思想,结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与医家生平、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等相关的文章及省级、市级、大学图书馆记载有医家学术思想的着作,进一步整理医家经验。全文以探究清代医家耳鸣诊疗学术观点为主轴,以医家为纲,以其学术经验为目,纲举目张,对其在病名认识、医理阐发、病因病机探讨、辨证思维、治法方药量、预防调护等方面的论述进行归纳和总结,构建新型中医药耳鸣诊疗思维模式。结果:1.对遴选的32位清代医家的文献资料研究中发现,清代医家在耳鸣病名研究方面,“鸣聋分论”、“鸣聋合论”等观点并见,耳鸣、耳聋、鸣聋三种病名均出现在清代文献中。2.清代医家对于耳鸣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尤其是耳鸣与耳聋的鉴别诊断,耳鸣与头鸣的鉴别诊断,具有清晰完善的认识。3.清代医家对耳鸣病因病机的论述全面,在继承清代以前相关文献病机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挥创新,使耳鸣病机认识更加系统,为针对性治法方药的确立提供了基础。4.清代医家关于耳鸣的医案十分丰富,根据症状学特点,主要包括以耳鸣为主症和兼证两大类,其治疗均遵循辨证施治、把握病机的原则。对于32位医家耳鸣医案进行统计,以耳鸣为主症的医案共有34则。5.清代医家在耳鸣的辨证分型方面,辨证思想灵活,方法多样,证型论述丰富。对32位医家文献着作整理,共出现77种证型的论述,其中以脏腑辨证、病性辨证应用频次最高。6.清代医家在耳鸣疾病治疗方面,方法更加多样,内容更为全面。清代耳鸣外治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中药外用、推拿导引法、针灸等多种形式,尤其是中药塞耳法在清代宫廷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值得现代中医药学借鉴。7.清代医家耳鸣诊疗的文献内容,对于现代中医学耳鸣的诊疗体系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能够推动理论创新,促进学科发展,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8.基于清代医家文献资料整理,构建的耳鸣中医学诊疗思维流程图,对于耳鸣的临床诊疗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结论:1.清代医家对于耳鸣认识明确,论述详尽,在理论、诊断、治法、方药等多个方面具有启发性意义。2.现代中医药学针对耳鸣的辨证诊疗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充分吸收清代医家对于耳鸣的认识,运用中医原创思维发展中医耳鸣诊疗,将有助于耳鸣诊疗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科发展。

王瑞[6](2020)在《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主要代表医家(吴正伦、吴崑、吴楚)以及与其相关医家(李士材、薛立斋、赵献可、程原仲、李东垣、朱丹溪等)的着作,以及相关的经典着作,详细而深入地分析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的传承脉络,乃至于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同时探寻吴楚与家传医学思想、私淑医家以及同时代或同地域医家医学思想的比较和联系,从而挖掘吴楚学术与临证中的特色内容,希望能对新安医学的文献研究以及当代中医临床有所帮助。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主要包括文献追溯法、分类整理法、纵横联系研究法等等。1.文献检索:详细阅读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及其相关医家着作,翻阅吴楚着作古籍藏本,前往澄塘村及馆藏吴氏医家着作的图书馆,试图寻找未刊本《虚车录》、《活人心法》以及《医验录二集》中的卷三卷四;2.追根探源:探寻三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源流,比较其与涉及前贤医家的异同,从而得出其对于前贤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明晰其传承脉络;3.纵横联系对比及分类整理:将吴楚学术思想与家传、私淑医家学术思想进行对比,并探寻其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学术思想的异同,包括对于人体生理的认知,对于诊断、本草、具体疾病和治法的认识等,与学术源流医家作纵向比较,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的学术思想作横向比较,并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深入挖掘其有别于他医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4.综合汇总所有研究结果,提炼吴楚学术特色。结果1.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他师承于浙东医家陆声野,以朱丹溪为首的丹溪学派一脉学术为宗,兼采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李东垣等其他金元医家及陶华、吴球等众医家之长,尤以浙江籍医家为主。其学传于次子吴行简,吴行简传于其孙吴冲孺、吴任弘,吴冲孺传于其子吴志持,并对侄子吴楚有所教诲。吴崑受业于歙县医家余午亭,故而受其以东垣、丹溪为宗的学术思想影响较深,此外精研《内经》,对《内经》学术思想亦有深入研究和继承,在针灸方面,主要受窦汉卿学术思想影响。此外,由于其拜师甚众,在方药、针灸和脉学研究上,均有博采众长的学术源流特色。吴崑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在方剂、脉学以及内经研究方面,均对后世如吴谦、汪昂、张景岳等医家学术思想乃至于对日本汉医学的发展均有一定影响。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第五代传人吴楚,完成了对吴正伦和吴崑两位家族医家学术思想的融汇过程。吴楚年轻时受过伯父吴冲孺教诲,但起初专心举业,直到祖母重病经吴楚治愈后,始发愤习医,在融汇家传医学思想的基础上,又以李中梓医学思想为宗,并汲取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陶节庵、程原仲及喻嘉言学术思想精华,从而融会贯通,在临证上屡起沉疴,其学传于次子吴贯宗,吴贯宗又传于吴日蒸、吴日熙二子。至此,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共历7世,10人。2.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吴楚早年习儒用心科考,中年始兼理医业,故而在学术风格上具有强烈的儒医特色,他在探讨医理时对于儒医和儒家学者医论有着不少的引用,在业医早年论病时也时常借用科举作文的某些特点进行比喻,强调医生的个人学识积累和道德修养。在学术理论上,他重点私淑李士材学术思想,对其重阳思想、脾肾兼顾思想等均有深入的研究、继承和发挥;此外,在伤寒学术思想方面,则尤重陶节庵,广用其说其方,并兼采喻嘉言伤寒“三纲鼎立”学说。吴楚非常重视脉诊,每能以脉断病,但他并不偏执一端,而是详细体察舌诊,耐心问诊,注重四诊合参,务必明确疾病来龙去脉,不使诊断疏漏,以免导致误诊误治。在治法上,吴楚对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法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运用;他广用温法,注重与其他治法的联用,根据统计温法医案(包括温散、温补、温清、温下、温通等联用法)占全部医案的72.7%,此外,吴楚亦注重饮食和情志因素,善用多种治法治疗饮食和情志致病。在用药方面,吴楚喜用参芪等甘温之品,善于根据临证情况,将甘温药与其他功用如温阳、凉血、填精等药物配伍,治疗多种疾病;他用药灵活,善用反佐,强调随症加减,反对不学无术、时套用药及滥用药力平淡轻浮的药物;创制温肺汤,对于气虚肺寒喘嗽疗效颇佳;由于当时风气畏惧参芪、桂附等药物,吴楚为治愈病人,经常采用方中不写此药或分量少写、而给药时暗投或多加的方式,可谓用心良苦。结论1.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以吴正伦、吴崑、吴楚三人为主要代表,共历7世,传承10人。2.吴正伦师承浙江医家陆声野,以丹溪学派学术思想为宗,兼采金元四家及陶华、吴球等医家思想;吴崑师承歙县医家余午亭,博采众长,在针灸学术方面主要继承并发扬窦汉卿学术思想;吴楚承袭家学,另以李士材学术思想为宗,旁采李东垣、张景岳、陶节庵等医家学术思想,传学于次子吴贯宗。3.吴楚在学术上具有强烈的儒医风格,他重视四诊合参,尤重舌、脉二诊;在治法上广用温法,擅长将其与他法联用,并重视饮食、情志因素;其用药灵活多变,擅长反佐,不教条刻板,善用甘温之品,反对时套方、平淡药。

孙岩[7](2020)在《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收集、整理关于老年期痴呆病的古代文献,并将医案类文献和医案类以外文献(以下简称医理类文献)分列研究,总结古代医家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补充病因病机理论,探寻辨证治疗规律,为临床提供文献学参考。2.收集、整理关于老年期痴呆病的现代中医临床报道,总结现代中医临床用药规律,比较古今中医治疗老年期痴呆病在用药上的异同,提出今后中医临床用药建议。方法1.第五版《中华医典》为主,网络APP“翰堂典藏数据库”和“超星图书”为参照和补充,检索“健忘、善忘、好忘、喜忘、痴呆、呆病、神呆、神痴、不慧”等关键词,收集与上述关键词相关的文献。2.在CNKI数据库1999.1.1-2019.9.30时间范围内,分别检索主题词为“老年期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和“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和“中医+治疗”、“AD+临床”和“中医+治疗”以及“VD+临床”和“中医+治疗”,检索过程中不限制更新时间。以同样条件,检索万方数据库,作为参照和补充。收集上述现代中医临床文献。3.整理、过滤古代老年期痴呆相关文献和现代老年期痴呆中医临床报道或研究,提取相关资料并予以标准化、数据化,建立古代医案类、古代医理类和现代临床类三个数据库。对舌象、脉象、面色、药量、诊次、预后等一般资料进行定性分析,中药的选用范围、被选用中药的功能归类、归经分类等进行频数、离散度、相似度、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和挖掘。最终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和讨论,探索老年期痴呆的用药规律和趋势。结果1.古代医案中脉象整理结果提示老年期痴呆病多与痰饮、气血不足、气滞、血瘀、阳气衰败等因素有关。舌诊整理结果提示该病与痰饮、瘀血及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面色整理结果提示血虚、脾虚、痰湿及阴虚阳亢等因素与该病关系密切。2.古代医案中老年期痴呆病位首要在心,与肾、肝、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病性以“阴虚”为最多。另外,“痰”在老年期痴呆病中也是颇为关键的一环。病机前10位的分别为心血不足、心肾不交、痰火蒙心、肾阴亏虚、痰火上扰、精髓不足、水不涵木、痰饮阻滞、心气不足和虚火扰神。3.古代医案中共出现192味中药。按功能主治分类,中药分为20大类和47小类,总频次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药。补益药中补气药出现总频次最多,以下顺次为补血药、补阴药和补阳药。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心包和三焦,尤以归肺经的中药最多。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补益类、化痰类组合出现的较多,辅以收涩类、开窍类、安神类、理气类等组合。4.古代医理类文献研究表明,通过舌、脉和面汇总结果发现,老年期痴呆病与忧思、心气不足、心血不足、积热在胃、瘀血、痰饮等关系密切。在治疗上,主治中药按功能分别属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利水药、清热药等14大类,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和心包。5.现代中医临床报道中共出现214味中药。按功能主治分类,中药分为17大类和39小类,总频次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开窍药、清热药。补益药中补气药出现总频次最多,以下顺次为补血药、补阳药和补阴药。中药归经涉及肝、心、脾、肺、肾、小肠、大肠、膀胱、胃、胆、心包和三焦,尤以归脾经的中药最多。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补益类、活血化瘀类组合出现较多,温里类、安神类、开窍类、清热类等组合也有出现。6.古代医案类和医理类文献比较。两者记录的脉象、舌象和面色提示的临床意义一致,但医理类文献收集到的记录较医案类文献记录的内容更为丰富。在方剂使用上,具名的方剂重合度不高,医理类文献记载的方剂多于医案类文献实际使用的方剂。在中药选取范围上,有柏子仁、半夏、柴胡等38味中药重合。与医案类文献相比,医理类文献中缺少归三焦经的中药,缺少化湿类、驱虫类、祛风湿类、收涩类、温里类、消食类、涌吐类和止血类8类中药,多出拔毒化腐生肌类中药。7.古代医案与现代中医临床比较。在用药范围上,古代医案所用中药有石菖蒲、川芎、远志等118味到现在中医临床还在使用。古今用药的相似度达到40.48%,也就是说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将近一半的中药在古代也是治疗老年期痴呆的常用药。从药物归经上看,古代医案中药归经最多的归为肺经,其次是肝经,第三为脾经;而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归经最多的脏腑是脾,其次是肝经,第三归肾经。从中药功效分类方面比较。古代医案所用中药分属20类,现代中医临床所用中药分属17类。除攻毒杀虫止痒药、驱虫药、涌吐药3类药物外,现代中医临床中药功效分类完全与古代一致,保持了较高的延续性。古代用药功能选用范围大于现代。攻毒杀虫止痒药、驱虫药、涌吐药3类药物在现代中医临床上不再作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药物使用。用药偏好方面,古今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均居首位,安神药、开窍药、清热药和解表药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较高的总频次。但现代中医临床用药偏好性更强,明显侧重于补益药和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而古代中医临床用药较为分散,除了着重使用补益药外,还较高频率应用了安神药、化痰药和理气药。药物组合方面,古今中医均注重补益类药物组合的使用,但是在组合搭配侧重上有所不同。古代医案,大量出现补益类中药间的配合组对,少量与安神类、清热类、化痰药等中药配合使用。而现代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两两配合使用情况没有古代多也没有古代普遍,反而是更多选择与活血化瘀类中药搭配。此外,现代中医临床还有活血化瘀类的其他组合,并出现了温里类药物组合的应用;而古代医案更注重化痰类药物组合的使用。8.在古代医案类文献、古代医理类文献以及现代中医临床报道中共有人参、远志、石菖蒲等30味中药重合。结论1.古代中医文献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病位首要在心,与肝、肾、脾、肺等脏腑关系密切。病因主要包括年高体虚、平素思虑劳心过度、大病后虚弱、它病误治迁延日久、大怒、情志不遂日久、平素气虚痰湿体质或向有肝阳再遇外邪等。病机按照虚实辨证,虚证最多、虚实夹杂证次之、实证居末,虚证中尤以“阴虚”为最多。另外,“痰”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在该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古代医案治疗老年期痴呆在方证对应上有两个显着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病位首要在心,而药物归经上以归肺经的中药居多;第二个特点是病机以“阴虚”、“血虚”最为多见,而药物分类上以补气类、补阳类中药居多。3.古今临床用药异同。古代医案中所用中药共192味(AY集合),现代临床报道中所用中药共214味(CY集合),现代医家使用中药种类上比古代多22味。中药使用范围方面,相同点在于古今中医临床补益类中药的使用都居首位,安神类中药、开窍类中药、清热类中药和解表类中药也均得到重视;不同点在于,古代临床更为注重化痰类中药和理气类中药的使用,而现代临床偏重于活血化瘀类中药的应用。药物组合方面相同,相同点在于古今中医临床均偏重于补益类药物的组合使用,并均有开窍类、安神类药物组合的辅助;不同点在于现代中医临床注重活血化瘀类和温里类药物组合的应用,而古代中医临床则注重化痰类药物组合的使用。4.今后中医临床建议。今后中医临床可以尝试多辨证使用化痰药和理气药,以及化痰类组合。单味药推荐:人参、远志、石菖蒲、熟地黄、酸枣仁、茯苓、半夏、柴胡、川芎、丹参、当归、地骨皮、茯神、枸杞子、龟甲、黄连、煅龙骨、龙眼肉、麦冬、牛黄、山药、生地黄、桃仁、天南星、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柏子仁、炙甘草、鳖甲这30味中药,在古代医理类文献、古代医案以及现代中医临床中均有出现,可以作为治疗老年期痴呆优选中药。

王伟斌[8](2019)在《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郁证是以情志因素为主要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一种中医疾病,常见于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现代医学疾病。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大,情志类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传统中医药对于郁证的认识和治疗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且疗效明显。在中国医药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里,历代医家将自己的诊疗过程记录,累积了大量宝贵的医案,其中也包括郁证的相关诊疗经验记载,中医医案研究是中医药学术研究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为数据基础,以数据挖掘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郁证的辨治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现代临床郁证诊疗和中医医案研究提供借鉴。1.研究目的收集整理古代、现代郁证医案,构建结构化的古代郁证医案数据库、现代郁证医案数据库;分析挖掘郁证辨治规律,发现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变化,为现代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2.研究内容及方法(1)文献调研,确定疾病范围对10年内出版发表的相关教材、标准、专业书籍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现代郁证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鉴别诊断等内容,确定疾病筛选范围。(2)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根据数据来源不同,结合古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文献特点,分别制定古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文献纳入、排除标准。(3)数据整理建立数据库利用文本识别软件对古代医案和现代医案文献进行文本化处理,筛选医案,利用医案拆分软件等对纳入的古代郁证医案、现代郁证医案,进行医案结构化;填充数据、清洗数据、术语规范化,医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处理主要参考《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古代汉语词典》《中医大辞典》等。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构建结构化的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4)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SPSS 22.0等软件对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分别进行数据挖掘,基于数理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分别对医案的病因、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信息进行分析,并解读结果。3.研究结果构建了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包含结构化郁证医案共2348案,共4079诊次。其中古代郁证医案364案,共461诊次;现代郁证医案1984案,共3618诊次。古代郁证发病患者多为20-49岁之间的中青年女性;发病原因多为情志因素,忧、思致病最多;常见症状以失眠最多。常用治法以化痰、疏肝、解郁健脾为主;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归脾汤(27次)、逍遥散(22次)、加味逍遥散(15次)等;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86次)、陈皮(115次)、甘草(113次)、人参(101次)、当归(98次)、白术(94次)、酸枣仁(80次)等;中药性味归经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术-茯苓、茯苓-甘草、茯苓-当归、白术-甘草等;常用核心方剂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加减。其中明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人参(50次)、甘草(49次)、茯苓(49次)、当归(47次)、白术(45次)、黄芪(32次)、柴胡(28次)、栀子(26次)、酸枣仁(26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辛味、苦味,归脾经、肺经药物;常用药物组合有:白术-茯苓、白术-人参、当归-人参、甘草-人参等;核心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其中清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37次)、陈皮(89次)、茯神(68次)、白芍(67次)、甘草(64次)、郁金(63次)、牡丹皮(58次)、半夏(57次)、香附(55次)、酸枣仁(54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甘味、苦味、辛味,归肺经、脾经为主;常用中药组合有:陈皮-茯苓、茯苓-甘草、白术-茯苓、当归-茯苓等;核心处方以丹栀逍遥散合归脾汤为基础加减。现代郁证发病患者集中在20-59岁,多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的症状有:失眠、纳呆、心烦、抑郁、胸部胀闷、乏力、咽喉部异物感、神疲、心悸等;舌脉以舌红、苔黄、脉弦最为常见。常用治法为疏肝理气、解郁、化痰、安神等;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逍遥散(278次)、半夏厚朴汤(162次)、甘麦大枣汤(147次)、归脾汤(104次)、温胆汤(92次)、柴胡疏肝散(91次)等;高频中药包括柴胡(1546次)、茯苓(1210次)、当归(1167次)、白芍(1109次)、郁金(1091次)、甘草(939次)、炙甘草(752次)、香附(624次)、大枣(614次)、川芎(605次)、制半夏(577次)、石菖蒲(576次)、陈皮(558次)、厚朴(553次)、炒酸枣仁(535次)等;药物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肝经、心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为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加减。现代郁证医案中肝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299次)、当归(240次)、白芍(226次)、郁金(220次)、香附(175次)、茯苓(154次)、炒酸枣仁(115次)、川芎(114次)、甘草(113次)等;核心处方以柴胡舒肝散为基础加减。气郁化火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350次)、郁金(266次)、白芍(262次)、当归(221次)、茯苓(184次)、石菖蒲(167次)、甘草(162次)、川芎(140次)、合欢皮(127次)等;核心处方以逍遥散合定志丹为基础加减。痰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茯苓(260次)、厚朴(210次)、甘草(175次)、柴胡(131次)、陈皮(129次)、郁金(128次)、半夏(122次)、桔梗(97次)等;核心处方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加减。心神失养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164次)、大枣(149次)、当归(143次)、甘草(114次)、白芍(108次)、郁金(107次)、炒酸枣仁(105次)、茯苓(103次)等;核心处方以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心脾两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77次)、柴胡(176次)、白芍(137次)、炙甘草(133次)、茯苓(131次)、黄芪(114次)、党参(101次)、郁金(95次)、白术(88次)等;核心处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心肾阴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06次)、柴胡(101次)、茯苓(78次)、白芍(68次)、郁金(65次)、炒酸枣仁(64次)、丹参(56次)、甘草(53次)、合欢皮(50次)、川芎(45次)、五味子(41次)、茯神(41次)、夜交藤(36次)、黄连(36次)、党参(31次)、黄芪(31次)、石菖蒲(29次)、山药(27次)、生地黄(27次)、熟地黄(25次)等;核心处方以天王补心丹合柴胡舒肝散加减。利用本研究所纳入的现代郁证医案训练的SVM分类模型,计算出郁证各证型诊断特征性症状;如肝气郁结证(嗳气,气短,胁胀等)、气郁化火证(大便干燥,口苦,易怒等)、痰气郁结证(咽喉部异物感,嗳气,胁胀等)、心神失养证(善忧好哭,胆怯,恐惧等)、心脾两虚证(嗳气,纳呆,入睡难等)的高权重症状,对于心肾阴虚证的高权重症状计算准确度较低。4.研究结论古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病因以情志因素为主,忧思致病最多;发病首先影响心神,肝脾受病明显;治疗重视肝脾,以健脾为主;明代郁证治疗以补脾、疏肝为主;清代郁证治疗以健脾、疏肝为主。现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发病涉及五脏,舌象脉象特征明显;治疗肝脾同治,重在疏肝,不忘安神。现代郁证的分型论治紧扣病机,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要治疗原则,其中肝气郁结证辅以安神;气郁化火证辅以清热、养血、安神;痰气郁结证辅以健脾、化痰;心神失养证辅以养心、安神、健脾;心脾两虚证辅以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心肾阴虚证辅以养血、滋阴、清热、安神。基于SVM的分析方法可以较好的发现郁证的症状-证型关系。古代和现代郁证患者均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现代郁证患者古代患者的年龄段增宽10岁。现代郁证医案的诊疗较古代更重视舌象。现代医家较古代医家在郁证辨证中,注重总结疾病的发展规律,按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将郁证分型论治,用药紧扣病机,更具有针对性。古今郁证治疗均注重调和肝脾、安神,但现代医家更重疏肝。

席卿孜[9](2019)在《雷少逸《时病论》方剂配伍特点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论文以雷少逸《时病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书中所载的不同时病的病因、病机、方药等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及分析,探寻其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的特点,总结出其特有方剂配伍理论。从而为当代时病的临床辩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研究以《时病论》中不同时病的系统阐述为着眼点,运用文献学、历史学、方剂理论框架等方法。通过搜集历代与时病相关的文献,来分析时病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运用方剂理论框架对书中所拟治法的组方、配伍、主治、功效分类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得出结论。结果:1.《时病论》一书的学术思想特点有:重视五运六气论治时病、开寒温合一之先河、并论新感和伏气学说、以法代方古方新用。2.《时病论》一书共概述了时病72种,拟定治法60则,备用成方106首,临证验案87例,附论一卷13篇,是时病通论性着作。3.该书重点论述了时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温、治泄、治湿、治咳、治寒及治杂病的治法特点。4.治疗时病方剂的配伍特点有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结论:自拟治法的方剂配伍特点相反相成包括寒热并用、升降相因、润燥并用、散收并用,其中寒热并用的配伍方法使用最多;相辅相成有酸甘化阴、同类配伍、辛甘化阳、引经配伍,其中同类配伍的配伍方法使用较多。

马丹[10](2019)在《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月经不调作为最常见的妇科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极大地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如若迁延治疗,或失治误治,可致闭经、崩漏、贫血、不孕等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医家和学者从自身的诊疗经验出发,对月经不调某一类证候的辨治及见解较丰富,但尚缺乏系统的梳理。且近年来专家与学者发现对于月经不调疾病的治疗,中医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疗效显着。故本文针对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框架,为指导月经不调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帮助。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明确文献资料的选择原则与方法,选取先秦两汉至清末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病理论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包括四大经典、官修医籍、历代妇产科专着,以及综合性医书,确定入选古籍书目59部。以理论思维为主导,综合运用文献学、术语学和框架研究等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其次,确定核心概念、各家专论的选择原则,明确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第二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研究。以时间维度为主轴,纵向梳理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不调的理论。以疾病为主线,横向研究月经不调总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的病名、因机证治等发展概况。第三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以国家973项目确定的研究方法为依托,系统梳理并确定月经不调总论及各病的病名、因机证治等核心概念,共计179个,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深化对月经不调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的认识和表述,按照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梳理出月经不调因机证治诊疗理论层次清楚的核心概念体系。第四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选取历代医家具有代表性、原创性的月经不调专论,深入挖掘其中内涵,阐释其学术渊源及价值。第五部分对历代月经不调及各病诊疗理论的既有框架进行研究整理,完成以病机为中心,因、机、证、治齐备的月经不调及其各病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的搭建。综合以上研究总述如下:1.月经不调病名的演变“月经不调”的病名始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此时已经认识到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周期的异常和经量的异常。宋金元时期出现了“月水不调”“月候不调”“经候不调”等相关病名,但并不规范。明清时期基本沿用前代病名,较少出现新的名称。究其原因,主要是宋金元时期的医家们逐渐将月经不调的各病作为独立的疾病进行阐述,提出单独的病名,对各病的命名贡献极大。“月经先期”之名首见于《校注妇人良方》。此外还有“经行先期”“经水不及期”“经早”等名称。“月经后期”之名始见于《女科秘要》。医家多称之为“过期”与“后期”。《圣济总录》最早将其称为“月水过期”“后期而至”。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有“或前或后”“经乱”“愆期”“经水先后无定期”等不同。孙思邈最早使用“月水或前或后”之名来描述月经先后无定期。此后医家大多沿袭“或前或后”之说。“经乱”之名最早见于《景岳全书》。“经水先后无定期”最早见于《傅青主女科》。“愆期”之名,最早见于《产育宝庆集》,在《女科百问》《妇人大全良方》《女科证治准绳》《医宗金鉴》等着作中均有“愆期”之称,却并非专指月经先后无定期。宋以前“愆期”之名,多指月经后期。《济阴纲目》将“愆期”之名作为月经先期与月经后期两病的统称。《医宗金鉴》明确指出经行或前或后,无定期之证为“愆期”。后世多沿用“愆期”指月经先后无定期。故“愆期”之名应予明确区分。“月经过多”之名最早见于《圣济总录》,但只是作为一类证候。至刘完素最早将月经过多作为独立的疾病,首次提出“经水过多”之病名。月经过少的病名出现较早,《脉经》中最早提出“经水少”。后世也均以“少、涩少、微少”指代月经过少。2.月经不调的病因先秦两汉时期,主张人体经脉与天地相应,外感寒暑之邪可致月经不调。晋唐时期开始注重外感、内伤合而致病。《诸病源候论》最早明确提出月经不调的病因在于劳伤气血兼外感风冷之邪。宋金元时期大多沿袭此说。《圣济总录》则补充了情志致病的因素,指出月经不调可因心气抑滞,情志不畅,血气郁结而致。明代以后,对月经不调病因的认识有了极大的突破。《女科撮要》首次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饮食失节、起居失常四方面论述了月经不调的病因。《景岳全书》将月经不调的病因归结为情志、劳倦、冲任不守、外感、误治、先天禀弱、纵情亏损等七个方面,且以情志致病为首。《医宗金鉴》以三因致病说为基础,认为外因经病多因于寒、热、风邪所致,内因经病主要在于七情所伤,不内外因经病则包括脾胃损伤、房劳损伤和产子过多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因独立成为专病较晚,因此病因的认识以明清为主,基本与月经不调总的病因认识相近,各病略有侧重。3.月经不调的病机有关月经不调病机的论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因虚、寒、结气所伤,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的观点。《圣济总录》最早提出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的理论,认为月经不调总的病机在于气血失调,损伤冲任。《普济本事方》认为阴阳的偏胜偏衰是导致月经不调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均被后世广泛遵循。朱震亨从体质方面强调病机在于痰湿。薛己最早提出“心脾平和,经候如常”的观点。此观点被后世医家所认可,并广泛沿用。万全将病机概括为脾虚、冲任损伤、脂痰凝塞三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月经不调的病机认识。对于月经不调各病的病机认识,总体来说明清时期更加准确而丰富。有关月经先期的病机认识,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热、气血俱热而致月经先期,后世医家多沿袭“先期属血热”之说。《万氏女科》提出血热又分血盛有热和血虚有热。《苍生司命》又补充了气虚病机。至《景岳全书》则全面概括月经先期病机在于血热和气虚,血热又分虚热和实热,气虚又分心脾气虚、脾肾气虚。明清时期,由于受到命门学说的影响,一些医家开始从肾论治。如《古今医统大全》认为月经先期为肾阴虚,不能镇守。《傅青主女科》指出病机在于肾中水火太旺,或肾中火旺水亏而致。对于月经后期的病机认识,亦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虚、血热、痰湿和气血虚均可致病。《苍生司命》又提出病机为气寒、血少和气逆。《景岳全书》提出血寒又有外感寒邪和阳虚内寒之分。《傅青主女科》根据月经量多少来辨别实寒、虚寒。指出月经后期而至量少者,为血寒而不足;月经后期而至量多者,为血寒而有余。总体来说,对月经后期病机的认识可以概括为血虚、气血虚、阳虚、血寒、血热、气滞和痰湿。对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认识较晚,大致可以概括为血虚、肾虚、脾虚和肝郁。《万氏女科》提出月经先后无定期因虚所致。《景岳全书》认为病机可分血虚和肾虚,肾虚又有肾阳虚、肾阴虚之分。《傅青主女科》有创见性地提出病机在于肝肾之郁。《叶氏女科证治》《竹林寺女科证治》等书认为病机在于脾胃虚弱。《顾松园医镜》认为病机在于气乱。对月经过多病机的认识,可概括为血热、虚热、气虚、血虚和痰多。《丹溪心法》指出痰多壅滞,血不循经而致经水过多。《万氏女科》提出血热之病机。《医学纲目》提出病机在于虚热和气虚。《傅青主女科》提出血虚而不归经致月经过多。对于月经过少的病机认识较早,《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月事衰少”,指出其病机为气竭肝伤。《脉经》指出月经过少由“亡其津液”而致。此后医家大多以血虚、痰凝和寒滞为其病机。总体上分为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包含肾水不足、血虚、中气虚、气血虚、阴虚和阳虚,实者包含痰凝、气郁肝伤、气滞血瘀、火烁津液和血寒壅滞。4.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对于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分为气血辨治和脏腑辨治两方面。历代医家多重视“养血调气”,并以此发展出多种治则治法。如《普济本事方》指出调其气血,以平为福。《济生方》指出气血同治,但调气重于调血。《济阴纲目》指出调经当抑气。《孕育玄机》指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女科经纶》概括前人医论,提出“调经养血,莫先以顺气为主”“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脏腑辨治方面,分为心脾辨治、从肾辨治和从肝辨治。《万氏女科》指出“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医宗粹言》强调调经不可独耗其气,应养心实脾的观点。《女科经纶》指出调经以补养脾胃为大法。张介宾言“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赵献可提出“调经必须滋水为主”“滋水更当养火”,发展了以补肾来论治月经不调的理论。明确从肝辨治月经不调,则见于《傅青主女科》。5.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对月经不调因、机、证、治共性诊疗理论框架结构进行梳理,形成以“热扰冲任”“冲任不固”“血海空虚”“冲任阻滞”“封藏疏泄失司”“血海蓄溢失常”“冲任紊乱”为核心病机,以“血热证”“血寒证”“气滞血瘀证”“痰阻证”“阴虚证”“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肝郁证”为核心病证,以“清热凉血”“温经养血”“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滋阴清热”“补脾益肾”“疏肝解郁”为核心治法的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月经不调的系统梳理,理清了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的源流、核心概念与核心专论与共性诊疗理论,对于现代月经不调疾病的诊治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二、二陈汤加味治验三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陈汤加味治验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1)阳明里证的辨证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证’与‘症
    2.表里
    3.里证
    4.阳明里证
第二部分 机理研究
    1.阳明胃的生理
        1.1 胃的生理解剖
        1.2 胃的生理功能及特性
    2.阳明大肠的生理
        2.1 大肠的生理解剖
        2.2 大肠的生理功能
    3.阳明胃及大肠病理
第三部分 辨证分类研究
    1.阳明胃里实证
        1.1 胃热证
        1.2 胃火证
        1.3 胃燥证
        1.4 胃湿证
        1.5 胃寒(实)证
        1.6 胃风证
        1.7 胃痰证
        1.8 胃饮证
        1.9 胃瘀证
        1.10 胃(肠)食积证
    2.阳明胃里虚证
        2.1 胃气虚证
        2.2 胃阳虚证
        2.3 胃阴虚证
        2.4 胃血虚证
        2.5 胃津液虚证
    3.阳明大肠里实证
        3.1 大肠实热证
        3.2 大肠实火证
        3.3 大肠燥热证
        3.4 大肠寒(实)证
        3.5 大肠风证
        3.6 大肠湿证
        3.7 大肠虫积证
        3.8 大肠痰证
        3.9 大肠水饮证
        3.10 大肠燥屎证
        3.11 大肠瘀血证
    4.阳明大肠里虚证
        4.1 大肠气虚证
        4.2 大肠血虚证
        4.3 大肠津液虚证
        4.4 大肠阳虚证
        4.5 大肠阴虚证
    5.阳明里虚实夹杂证(列举补充)
        5.1 胃热炽盛,津气不足证
        5.2 津气大伤,胃有余热证
        5.3 胃(气)虚痰阻证
        5.4 胃(气)虚夹痰热证
        5.5 大肠津液不足,燥屎内结证
        5.6 大肠气阴不足,燥屎内结证
        5.7 大肠气血不足,燥屎内结证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蒲辅周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现状
    1 蒲辅周生平医事研究
    2 蒲辅周学术思想的研究
        2.1 整体观念,重视气候
        2.2 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2.3 寒温一统,融会百家
        2.4 重视体质,未病先防
        2.5 中西结合,积极倡导
    3 蒲辅周临证经验的研究
        3.1 各科疾病经验的研究
        3.2 治法及方药运用的研究
        3.3 其他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蒲辅周经方医案及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
    第一章 蒲辅周经方医案的研究
        1.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2 医案纳入标准
        1.3 结果及讨论
        1.4 总结
    第二章 蒲辅周经方运用特点的研究
        2.1 麻杏甘石汤
        2.2 理中汤(丸)
        2.3 甘麦大枣汤
        2.4 苇茎汤
        2.5 四逆散
        2.6 黄芪建中汤
        2.7 竹叶石膏汤
        2.8 射干麻黄汤
        2.9 芎归胶艾汤
        2.10 苓桂术甘汤
        2.11 酸枣仁汤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李家庚教授伤寒学术思想及贡献
    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
    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
    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
    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
    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
    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
第二章 李家庚教授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1.重六经及脏腑,广经方应用
        1.1 小柴胡汤加减六经辨治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1.2 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
    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
        2.1 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
        2.2 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
        2.3 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
        2.4 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2.5 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
    3.内外合邪理论经时方复用辨治肺结节、乳腺肿块
    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
        4.1 和调五脏法辨治基因缺陷等不孕不育
        4.2 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
        4.3 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
    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
        5.1 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
        5.2 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
        5.3 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
    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
        6.1 方法宜忌
        6.2 药物运用
        6.3 病症治验
        6.4 关于调摄
第三章 李家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1.李家庚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1.1 宗《内经》以脾胃为本,保护脾胃是治未病关键
        1.2 遵仲景六经辨治,重视脾胃调理
        1.3 从《金匮要略》杂病辨治,顾护脾胃
        1.4 融后世百家学说,多维辨治脾胃病
        1.5 参考现代诸论,衷中参西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传承中的运用
        2.1 频数分析
        2.2 聚类分析
        2.3 关联规则
        2.4 贝叶斯网络
    3.李家庚教授脾胃病辨治思路及特点
        3.1 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
        3.2 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
        3.3 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
        3.4 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
        3.5 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
    4.脾胃病经验举隅
        4.1 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
        4.2 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4.3 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
        4.4 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4.5 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
        4.6 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4.7 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第四章 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经验的数据挖掘
    1.资料来源
    2.资料筛选
    3.诊断标准
    4.纳入标准
    5.排除标准
    6.疗效评价标准
    7.研究方法
        7.1 病案资料筛选和整理
        7.2 病案术语的标准化
        7.3 数据录入
        7.4 数据清洗
        7.5 数据挖掘和分析
    8.研究结果
        8.1 慢性胃炎分类及伴发疾病频数分析
        8.2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8.3 主症频数分析
        8.4 刻下症状频数分析
        8.5 舌诊、脉诊频数分析
        8.6 中医病因证素频数分析
        8.7 患者证型分布
        8.8 方剂使用频数统计
        8.9 药物频数分析
        8.10 慢性胃炎病案核心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8.1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症关系分析
        8.12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药关系分析
        8.1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胃炎新处方分析
        8.14 慢性胃炎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8.15 李家庚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规律
    9.讨论
        9.1 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
        9.2 病位在胃,涉及诸脏
        9.3 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
        9.4 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
        9.5 以和助通,以消为补
        9.6 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
        9.7 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
        9.8 验方加减,药随证变
    10.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结语
    1.伤寒学术思想
    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3.脾胃病辨治经验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脾胃病的中医辨治及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三 李家庚教授撰写着作大要
致谢

(4)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失眠时间相关研究
    综述二 西医学失眠时间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对象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流程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时辰与用药特点
    小结
    讨论
        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2. 失眠时辰与用药分析
        3. 失眠时辰与用药性味分析
        4. 失眠时辰与用药归经分析
第三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5)清代医家治疗耳鸣经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清代医家治疗耳鸣经验撷英
    正文
        1 喻昌
        2 汪昂
        3 张璐
        4 陈士铎
        5 刘声芳
        6 景日昣
        7 叶桂
        8 何梦瑶
        9 汪启贤
        10 沈金鳌
        11 魏之琇
        12 李守先
        13 蔡宗玉
        14 叶盛
        15 李学川
        16 曹存心
        17 翁藻
        18 董西园
        19 程文囿
        20 王清任
        21 林佩琴
        22 何其伟
        23 程鹏程
        24 刘仕廉
        25 王士雄
        26 顾德华
        27 廖润鸿
        28 陈莲舫
        29 张乃修
        30 力钧
        31 张锡纯
        32 也是山人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医案举隅
    正文
        1 耳鸣案
        2 鸣聋案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近 5 年中医治疗耳鸣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1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谱系研究
        小结
    2 吴正伦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2.1 吴正伦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2 吴正伦对刘完素学术思想的理解与发挥
        2.3 吴正伦对张从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2.4 吴正伦对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4.1 吴正伦对张元素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明
        2.4.2 吴正伦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发挥
        2.5 吴正伦对浙江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1 吴正伦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2 吴正伦对陶华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3 吴正伦对吴球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2.6 小结
    3 吴崑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3.1 吴崑对余午亭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3.1.1 对脉诊的重视
        3.1.2 博采诸家,兼容并包
        3.2 吴崑对《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研究、阐发与实践
        3.2.1 对《内经》的研究和条文注释
        3.2.2 对《素问》条文的更改及学术思想的发挥
        3.2.3 以《内经》思想阐释疾病、解读方剂
        3.3 吴崑对针灸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3.3.1 对窦汉卿针法的继承与发挥
        3.3.2 对徐凤针法的理解与扬弃
        3.4 吴崑对后世学术的影响
        3.4.1 对《内经》研究的影响
        3.4.2 对方剂研究的影响
        3.4.3 对脉学研究的影响
        3.5 小结
    4 吴楚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4.1 吴楚对家传医学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1.1 对《黄帝内经》的重视
        4.1.2 对脉诊的重视与发挥
        4.2 吴楚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3 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吸收与扬弃
        4.4 吴楚对李东垣及其私淑者(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4.1 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继承与阐发
        4.4.2 对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学术思想的吸收与理解
        4.5 吴楚对李士材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5.1 《宝命真诠》对李士材着作与学术观点的收集与再整理
        4.5.2 对李士材“先后天根本论”思想的继承
        4.5.3 对“四大家论”的认识
        4.5.4 对李士材重阳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5.5 对李士材脉学思想的认识与扬弃
        4.6 吴楚对陶节庵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7 吴楚对喻嘉言学术思想认识与发挥
        4.7.1 对喻氏伤寒的认同
        4.7.2 对《寓意草》记述医案方式的学习与应用
        4.8 吴楚对程原仲学术思想的认识
        4.9 吴楚对后世的影响
        4.10 小结
    5 总结
第二部分 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1 学术风格与理论特色
        1.1 由儒入医,儒医风范
        1.1.1 承袭儒医学术思想,引用儒家学者医论
        1.1.2 论病时以儒家科举作文作比
        1.1.3 恪守儒家道德,彰显儒医风范
        1.2 服膺士材,重视阳气,兼顾脾肾
        1.2.1 重视阳气,纠正时弊
        1.2.2 脾肾并重,善用五行辨证
        1.3 尊奉陶氏伤寒,兼采喻氏学说
        1.3.1 认可“三纲鼎立”学说,善用陶氏诸方
        1.3.2 重视三阴中寒,善别阴证
        1.3.3 与相近时期医家比较
        1.4 小结
    2 诊断特色
        2.1 注重脉诊,善辨寒热真假
        2.1.1 编撰脉诀,授人规矩技巧
        2.1.2 承袭人迎气口脉法,辨别外感内伤
        2.1.3 临证善脉,辨明疾病本质
        2.2 详察舌诊,发明“寒潭积雪”
        2.2.1 灯下看舌,黄苔作白
        2.2.2 详辨阴阳,提出“寒潭积雪”舌象
        2.2.3 虚劳内伤,舌诊亦参
        2.3 细究问诊,详寻疾病来龙去脉
        2.4 小结
    3 治法特色
        3.1 对补中益气法的运用与发挥
        3.2 广用温法,联用他法
        3.2.1 温阳散寒,以疗阴证
        3.2.2 善用温补,运用广泛
        3.2.3 温下寒积,不喜巴豆
        3.2.4 温阳通络,痹痛可痊
        3.2.5 温清同用,交通心肾
        3.2.6 发明“寒入血室”,温舒共举
        3.3 注重饮食因素,善治食积所致诸疾
        3.3.1 形似中风,实为食厥,消导可愈
        3.3.2 发热不独外感,食积亦可致病
        3.3.3 食积误治,消补兼施
        3.3.4 脉诊无据,问诊须重
        3.4 注重情志因素,善疗神藏之伤
        3.5 小结
    4 用药特色
        4.1 喜用善用参芪甘温益气之品
        4.1.1 与温阳、化痰药相伍,治疗气虚类中
        4.1.2 与养血填精药相伍,以治虚劳
        4.1.3 与凉血药相伍,以治急性吐血
        4.1.4 与温阳、收敛药相伍,以救亡阳
        4.2 灵活变通,善用反佐
        4.3 强调随症用药,反对时套平淡
        4.4 创制温肺汤,以疗喘嗽
        4.5 良药暗投,用心良苦
        4.6 小结
    5 总结
结论
    1 主要结论
        1.1 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1.2 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2 创新点及意义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新安医家吴楚学术思想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7)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病名沿革
        1.1 西医病名沿革
        1.2 中医病名沿革
    2 西医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现状
        2.1 发病机理研究
        2.2 临床治疗现状
    3 中医脏腑与老年期痴呆的关系
    4 老年期痴呆的中医文献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 古代医案类文献研究
    1. 研究范围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对象
        3.1 诊断标准
        3.2 古代“老年”的界定
        3.3 检索范围
        3.4 收录标准
        3.5 剔除标准
        3.6 医案出处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分析法
        4.2 数理分析法
        4.3 因子分析法
        4.4 聚类分析法
        4.5 医案数据化
        4.6 中药名称规范化
        4.7 脉象规范化
        4.8 舌象规范化
        4.9 面色规范化
    5. 结果
        5.1 诊断记录总体评价
        5.2 病症分类与病因、病机、病性概况
        5.3 医案书写形式和疗程记录情况
        5.4 医案处方情况
        5.5 医案中的中药使用情况
    6. 小结
第二部分 古代医理类文献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检索范围
        2.2 筛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分析法
        3.2 文献数据化
        3.3 中药名称规范化
        3.4 脉象、舌象、面色规范化
    4. 结果
        4.1 国别和年代
        4.2 脉象整理结果
        4.3 舌象整理结果
        4.4 面色整理结果
        4.5 方剂整理结果
        4.6 中药收录情况
    5. 小结
第三部分 现代临床报道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入选原则
        2.2 筛除原则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总体评价
        4.2 中药频数分析
        4.3 中药功效分类
        4.4 中药归经分类
        4.5 因子分析
        4.6 聚类分析
    5. 小结
第四部分 医案类文献与医理类文献比较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比较研究法
        3.2 JACCARD法
    4. 结果
        4.1 所用中药集对比
        4.2 药物功能归类对比
        4.3 药物归经对比
        4.4 方剂对比
        4.5 脉象、舌象和面色比较
    5. 小结
第五部分 古代文献与现代临床报道比较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比较研究方法
        3.2 Jaccard法
    4. 结果
        4.1 中药集对比
        4.2 药物功效归类比较
        4.3 药物归经比较
        4.4 离散度对比
        4.5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对比
    5. 小结
第六部分 讨论
    1. 古代医案用药“悖论”解
        1.1 悖一:病位在心与归经为肺
        1.2 悖二:证多阴虚、血虚与药重补气、补阳
        1.3 “痰”在前两个问题中起到的作用
    2. 古今用药的回归、延续和革新
        2.1 用药的回归
        2.2 用药范围的延续与革新
        2.3 药物组合的继承与发展
    3. 文献研究中的几点认识
        3.1 理论与实践的“时差”
        3.2 医案隐性知识浅议
        3.3 文献数据化的选与弃
    4. 老年期痴呆相关医案少的原因
        4.1 讳病失治
        4.2 未老已亡
        4.3 归入其他病症之中
        4.4 记录目的和记录习惯
第七部分 总结
    1. 古代文献对老年期痴呆病的认识
        1.1 病位
        1.2 病因
        1.3 病机
        1.4 病性
        1.5 “痰”
    2. 古代医案方证对应特点
    3. 古今中医临床用药异同
        3.1 用药偏好
        3.2 药物组合
        3.3 用药建议
    4. 创新点
    5. 不足
    6. 中医医案研究方向刍谈
参考文献
附录
    1. 入选医案出处、分类及原文
    2. 古代医理类文献目录
    3. 现代中医临床报道或研究目录
    4. 古代医案出现、现代临床报道中未出现的中药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8)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意义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古代医案数据来源
        3.1.2 现代医案数据来源
        3.1.3 文献调研
        3.1.4 数据检索
    3.2 数据纳入排除标准
        3.2.1 现代医案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3.2.2 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
    3.3.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的构建
    3.4. 数据规范
        3.4.1 古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3.4.2 现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3.5 数据挖掘方法及工具
        3.5.1 数据挖掘方法
        3.5.2. 数据挖掘工具
4 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4.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构建结果
        4.1.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情况
        4.1.2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功能
    4.2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4.2.1 古代(明、清)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4.2.1.1 医案数据概况
        4.2.1.2 患者一般情况
        4.2.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4.2.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4.2.2 明代医案分析结果
        4.2.2.1 医案数据概况
        4.2.2.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4.2.3 清代医案分析结果
        4.2.3.1 医案数据情况
        4.2.3.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4.3 现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4.3.1 现代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4.3.1.1 医案数据情况
        4.3.1.2 患者一般情况
        4.3.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4.3.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4.3.2 现代医案分型治疗分析结果
        4.3.2.1 肝气郁结证
        4.3.2.2 气郁化火证
        4.3.2.3 痰气郁结证
        4.3.2.4 心神失养证
        4.3.2.5 心脾两虚证
        4.3.2.6 心肾阴虚证
        4.3.3 症状-证型关系分析结果
        4.3.3.1 各证型医案数据情况
        4.3.3.2 症状-证型权重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郁证医案数据库构建探讨
    5.2 古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5.3 现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5.4 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对比探讨
6.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个人简介

(9)雷少逸《时病论》方剂配伍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研究《时病论》的背景及意义
    1.对《时病论》研究的重要临床价值
        1.1 外感所致疾病的种类较多、发病呈升高的趋势
        1.2 外感所致的疾病容易反复,所致重症有死亡风险
        1.3 《时病论》对外感病的病机认识及方剂配伍特点对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1.4 《时病论》对流行性疾病(瘟疫)学说独立于温病学说提供理论基础
    2.雷少逸生平及后世对其学术思想继承
        2.1 雷少逸生平
        2.2 《时病论》学术思想来源
        2.3 《时病论》学术思想特点
        2.4 雷少逸《时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2.5 现代对《时病论》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第二部分:时病病机沿革及时病致病特点研究
    1.时病病机历史沿革
        1.1 战国至秦汉时期
        1.2 晋至隋唐时期
        1.3 宋金元时期
        1.4 明清时期
        1.5 民国至现代
    2.时病致病特点
        2.1 运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2.2 运气学说的致病特点
第三部分:雷少逸论时病病机研究
    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2.春伤于风
    3.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4.夏伤于暑
    5.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6.秋伤于湿
    7.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8.冬伤于寒
第四部分:《时病论》方剂配伍特点
    1.《时病论》方剂考证
    2.方剂配伍概念
    3.时病论方剂配伍特点
        3.1 相辅相成
        3.2 相反相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月经不调文献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2 古籍书目选择结果
    3 核心概念的确定与概念体系的建立
        3.1 核心概念收集与确定的方法
        3.2 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
    4 核心专论的选择与撰写
        4.1 核心专论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4.2 核心专论的撰写要求与方法
第二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
    1 历代医籍有关月经不调理论的梳理
        1.1 先秦两汉
        1.1.1《黄帝内经》
        1.1.2《金匮要略》
        1.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1.2.1《脉经》
        1.2.2《褚氏遗书》
        1.2.3《诸病源候论》
        1.2.4《备急千金要方》
        1.3 宋金元时期
        1.3.1《太平圣惠方》
        1.3.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3《圣济总录》
        1.3.4《普济本事方》
        1.3.5《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1.3.6《女科百问》
        1.3.7《仁斋直指方论》
        1.3.8《妇人大全良方》
        1.3.9《济生方》
        1.3.10《格致余论》
        1.3.11《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
        1.4 明清时期
        1.4.1《奇效良方》
        1.4.2《苍生司命》
        1.4.3《校注妇人良方》
        1.4.4《丹溪心法附余》
        1.4.5《女科撮要》
        1.4.6《万氏女科》
        1.4.7《古今医统大全》
        1.4.8《医学纲目》
        1.4.9《医学入门》
        1.4.10《古今医鉴》
        1.4.11《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1.4.12《女科证治准绳》
        1.4.13《医宗粹言》
        1.4.14《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1.4.15《济阴纲目》
        1.4.16《景岳全书·妇人规》
        1.4.17《邯郸遗稿》
        1.4.18《薛氏济阴万金书》
        1.4.19《陈素庵妇科补解》
        1.4.20《女科经纶》
        1.4.21《傅青主女科》
        1.4.22《顾松园医镜》
        1.4.23《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1.4.24《叶氏女科证治》
        1.4.25《沈氏女科辑要》
        1.4.26《女科切要》
        1.4.27《妇科玉尺》
        1.4.28《竹林寺女科》
        1.4.29《古今医彻》
        1.4.30《女科要旨》
        1.4.31《医法圆通》
    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演变
        2.1 月经不调
        2.1.1 月经不调的病名演变
        2.1.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
        2.2 月经先期
        2.2.1 月经先期的病名演变
        2.2.2 月经先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3 月经后期
        2.3.1 月经后期的病名演变
        2.3.2 月经后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4 月经先后无定期
        2.4.1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演变
        2.4.2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5 月经过多
        2.5.1 月经过多的病名演变
        2.5.2 月经过多诊疗理论的发展
        2.6 月经过少
        2.6.1 月经过少的病名演变
        2.6.2 月经过少诊疗理论的发展
第三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
    1 月经不调
        1.1 病名
        1.1.1 月经先期
        1.1.2 月经后期
        1.1.3 经水先后无定期
        1.1.4 月经过多
        1.1.5 月经过少
        1.2 病因
        1.2.1 六淫
        1.2.1.1 火
        1.2.1.2 风寒
        1.2.1.3 寒热
        1.2.2 七情
        1.2.2.1 性急多怒
        1.2.2.2 忧愁思虑
        1.2.2.3 情志抑郁
        1.2.3 劳伤
        1.2.3.1 房劳过度
        1.2.3.2 劳力损伤
        1.2.4 体质
        1.2.4.1 形瘦体虚
        1.2.4.2 形肥多痰
        1.3 病机
        1.3.1 气血失调
        1.3.1.1 血热
        1.3.1.2 血寒
        1.3.1.3 血虚
        1.3.1.4 血瘀
        1.3.1.5 气虚
        1.3.1.6 气血虚
        1.3.1.7 气滞血瘀
        1.3.2 津液失常
        1.3.2.1 痰阻血海
        1.3.3 脏腑病机
        1.3.3.1 肾气虚
        1.3.3.2 肾精不足
        1.3.3.3 肾阴虚
        1.3.3.4 脾胃虚弱
        1.3.3.5 肝气郁结
        1.3.3.6 脾肾两虚
        1.3.4 冲任不调
        1.4 证候
        1.4.1 血热证
        1.4.2 血寒证
        1.4.3 血虚证
        1.4.4 血瘀证
        1.4.5 痰湿证
        1.4.6 气虚证
        1.4.7 脾肾气虚证
        1.4.8 阴虚内热证
        1.4.9 肝气郁结证
        1.5 治法
        1.5.1 清热凉血
        1.5.2 温经养血
        1.5.3 养血调经
        1.5.4 活血化瘀
        1.5.5 健脾祛湿痰
        1.5.6 补气摄血
        1.5.7 补益脾肾
        1.5.8 滋阴清热
        1.5.9 疏肝解郁
    2 月经先期
        2.1 病名
        2.1.1 血热月经先期
        2.2 病因
        2.2.1 六淫
        2.2.1.1 火
        2.2.2 七情
        2.2.2.1 性急多怒
        2.2.2.2 情志抑郁
        2.2.2.3 思虑过度
        2.2.3 劳伤
        2.2.3.1 劳役动火
        2.2.4 体质
        2.2.4.1 形瘦多疾
        2.2.4.2 多痰多郁
        2.2.5 失治误治
        2.2.5.1 误服辛热药
        2.3 病机
        2.3.1 实热
        2.3.1.1 血热
        2.3.1.2 气血俱热
        2.3.2 虚热
        2.3.2.1 血虚有热
        2.3.2.2 阴虚火旺
        2.3.2.3 气虚血热
        2.3.3 气虚
        2.3.3.1 心脾气虚
        2.3.3.2 脾肾气虚
        2.3.3.3 气血俱虚
        2.4 证候
        2.4.1 阳盛血热证
        2.4.2 阴虚血热证
        2.4.3 脾气虚证
        2.4.4 肾气不固证
        2.4.5 肝郁血热证
        2.5 治法
        2.5.1 清法
        2.5.1.1 清热凉血
        2.5.1.2 滋阴清热
        2.5.1.3 补血清热
        2.5.2 补法
        2.5.2.1 补气摄血
        2.5.2.2 补益脾肾
    3 月经后期
        3.1 病名
        3.1.1 月经后期
        3.1.1.1 血寒经迟
        3.1.1.2 血热经迟
        3.1.1.3 肥人过期
        3.1.1.4 形瘦过期
        3.2 病因
        3.2.1 六淫
        3.2.1.1 寒
        3.2.2 七情
        3.2.2.1 忧愁思虑
        3.2.2.2 性躁多怒
        3.2.3 劳伤
        3.2.3.1 素多劳倦
        3.2.4 体质
        3.2.4.1 形瘦食少
        3.2.4.2 形肥食多
        3.3 病机
        3.3.1 血虚
        3.3.1.1 脾经血虚
        3.3.1.2 肝经血少
        3.3.1.3 血虚有热
        3.3.1.4 血虚挟痰
        3.3.1.5 气血虚
        3.3.2 血热
        3.3.3 血寒
        3.3.3.1 血寒而不足
        3.3.3.2 血寒而有余
        3.3.4 气滞血瘀
        3.3.4.1 血虚气滞
        3.3.4.2 气滞
        3.3.5 痰湿
        3.3.5.1 脂痰凝塞
        3.3.5.2 痰多血少
        3.3.5.3 气虚挟痰
        3.3.5.4 湿滞
        3.4 证候
        3.4.1 血虚证
        3.4.2 阴虚证
        3.4.3 血寒证
        3.4.4 气滞血瘀证
        3.4.5 痰阻证
        3.5 治法
        3.5.1 温法
        3.5.1.1 温经养血
        3.5.2 清法
        3.5.2.1 滋阴清热
        3.5.2.2 生血清热
        3.5.3 补法
        3.5.3.1 补脾胃
        3.5.4 攻补兼施
        3.5.4.1 补血行气
        3.5.4.2 调经顺气
        3.5.4.3 活血通经
        3.5.4.4 补血豁痰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4.1 病名
        4.1.1 经水先后无定期
        4.1.1.1 血虚经乱
        4.1.1.2 肾虚经乱
        4.1.1.3 月经愆期
        4.2 病因
        4.2.1 六淫
        4.2.1.1 寒热
        4.2.2 七情
        4.2.2.1 情志抑郁
        4.2.3 劳伤
        4.2.3.1 劳伤
        4.2.3.2 产伤动血气
        4.2.3.3 房劳过度
        4.3 病机
        4.3.1 虚
        4.3.1.1 血虚
        4.3.1.2 肾虚
        4.3.1.3 脾胃虚弱
        4.3.2 实
        4.3.2.1 肝气郁结
        4.4 证候
        4.4.1 血虚证
        4.4.2 肾虚证
        4.4.3 肝郁证
        4.5 治法
        4.5.1 养血调经
        4.5.2 补肾调经
        4.5.3 开郁行气
    5 月经过多
        5.1 病因
        5.1.1 七情
        5.1.1.1 思虑过度
        5.1.1.2 心火炽甚
        5.1.2 劳伤
        5.2 病机
        5.2.1 血热
        5.2.2 虚热
        5.2.3 气虚
        5.2.4 血瘀
        5.2.5 痰多
        5.3 证候
        5.3.1 血热证
        5.3.2 虚热证
        5.3.3 气虚证
        5.3.4 血瘀证
        5.3.5 痰湿证
        5.4 治法
        5.4.1 清热凉血
        5.4.2 滋阴清火
        5.4.3 补气摄血
        5.4.4 行气活血
        5.4.5 健脾养血
    6 月经过少
        6.1 病名
        6.1.1 月经过少
        6.1.1.1 形肥经少
        6.1.1.2 形瘦经少
        6.2 病因
        6.2.1 六淫
        6.2.1.1 风冷
        6.2.2 七情
        6.2.2.1 忧愁思虑
        6.2.2.2 气郁
        6.2.3 劳伤
        6.2.3.1 劳伤阳气
        6.2.4 它病损及
        6.2.4.1 下利汗出亡津液
        6.2.4.2 脱血
        6.3 病机
        6.3.1 虚
        6.3.1.1 肾阴虚
        6.3.1.2 肾阳虚
        6.3.1.3 脾胃虚弱
        6.3.1.4 血虚
        6.3.1.5 气血虚
        6.3.1.6 阴虚血热
        6.3.2 实
        6.3.2.1 气郁肝伤
        6.3.2.2 气滞血瘀
        6.3.2.3 血寒壅滞
        6.3.2.4 痰凝经隧
        6.4 证候
        6.4.1 血虚证
        6.4.2 肾虚证
        6.4.3 血寒证
        6.4.4 气滞血瘀证
        6.4.5 血瘀证
        6.4.6 痰湿证
        6.5 治法
        6.5.1 养血调经
        6.5.2 养血益阴
        6.5.3 温经养血
        6.5.4 活血化瘀
        6.5.5 健脾祛湿
第四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
    1 月经不调
        1.1《素问》:论女子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
        1.2《素问》:经脉应于天地论
        1.3《金匮要略》:论因虚、积冷、结气致病
        1.4《褚氏遗书》:精血论
        1.5《诸病源候论》:月经不调体虚风冷论
        1.6《备急千金要方》:妇人别有方论
        1.7《圣济总录》:血气统论
        1.8《圣济总录》:论月经不调的概念及病机
        1.9《妇人大全良方》:总论妇人月经病的立科与辨治
        1.10《济生方》:妇人病血气论治
        1.11《格致余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1.12《苍生司命》:寒湿客于经脉论
        1.13《丹溪心法附余》:经病辨治论
        1.14《丹溪心法附余》:月经病开郁行气论
        1.15《女科撮要》:论月经不调的因机证治
        1.16《医学原理》:论调经之法
        1.17《万氏女科》:论立科与调治大法
        1.18《万氏女科》:济阴通元赋
        1.19《万氏女科》:月经不调病机三论
        1.20《古今医统大全》:辨四物汤论
        1.21《古今医鉴》论调经之法
        1.22《医宗粹言》:调经养心实脾论
        1.23《济阴纲目》月经不调病机论
        1.24《孕育玄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论
        1.25《景岳全书》:论经脉之本
        1.26《景岳全书》:论妇科病的分类与难易
        1.27《景岳全书》:经脉诸脏病因
        1.28《景岳全书》:情志劳倦外感病因论
        1.29《景岳全书》:调经补脾养肾论
        1.30《景岳全书》:经色论
        1.31《邯郸遗稿》:调经总论
        1.32《邯郸遗稿》:调经以滋水为主论
        1.33《邯郸遗稿》:调经滋水更当养火论
        1.34《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诸疾由于经水不调论
        1.35《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宜和气论
        1.36《医宗金鉴》:论经病病因
        1.37《医宗金鉴》:经色经质气味论
        1.38《女科经纶》:调经宜补养脾胃为先论
        1.39《医原》:论妇科病辨治
    2 月经先期
        2.1《万氏女科》:论月经先期病机
        2.2《孕育玄机》:论月经先期辨治
        2.3《景岳全书》:血热经早论
        2.4《景岳全书》:先期补脾补肾论
        2.5《邯郸遗稿》:月经先期从热从虚论
        2.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先期方论
        2.7《傅青主女科》:月经先期肾中水火论
        2.8《顾松园医镜》:先期情志所伤论
        2.9《女科切要》:血热气伤血海论
        2.10《医法圆通》:月经先期温固元气论
    3 月经后期
        3.1《丹溪心法》:后期血少血热湿痰论治
        3.2《万氏女科》:论月经后期病因病机
        3.3《万病回春》:后期血虚气郁痰凝论
        3.4《景岳全书》:后期寒热论
        3.5《邯郸遗稿》:后期血虚血寒血滞血热论
        3.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后期方论
        3.7《傅青主女科》:后期血寒论
        3.8《顾松园医镜》:后期情志所伤及湿痰壅滞论
        3.9《医宗金鉴》:过期虚实论
        3.10《女科切要》:后期血虚血寒湿滞论
        3.11《竹林女科证治》:后期气血虚论
        3.12《医法圆通》:月经后期病因论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4.1《普济本事方》:阴阳相胜论
        4.2《妇人大全良方》:阴阳盛衰论
        4.3《景岳全书》:经乱论
        4.4《傅青主女科》;肝肾之郁论
        4.5《医宗金鉴》:愆期前后多少论
        4.6《叶氏女科证治》:脾胃虚弱经乱论
    5 月经过多
        5.1《傅青主女科》:经水过多血虚论
        5.2《古今医彻》:月水过多病因论
        5.3《医法圆通》:经水来多而色紫成块论
    6 月经过少
        6.1《脉经》:经水少论
        6.2《诸病源候论》:虚损汗多论
        6.3《女科百问》:虚劳风冷论
        6.4《女科证治准绳》:虚则补之,涩则濡之论
        6.5《医法圆通》:经少阳衰论
第五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1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2 月经后期(月经过少)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3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4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查新报告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二陈汤加味治验三则(论文参考文献)

  • [1]阳明里证的辨证分类研究[D]. 张晏玮.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蒲辅周仲景经方医案研究[D]. 陈楠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D]. 魏仁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基于文献统计探究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时辰用药规律[D]. 林亮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清代医家治疗耳鸣经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探讨[D]. 姚鹏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D]. 王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老年期痴呆历代相关中医医案研究[D]. 孙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D]. 王伟斌.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9]雷少逸《时病论》方剂配伍特点研究[D]. 席卿孜.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D]. 马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二陈汤三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