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吡喹酮、丙硫苯咪唑治疗后绵羊细粒棘球蚴的超微结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靳纬坤[1](2021)在《牛大片形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及目的:片形吸虫病对畜牧业危害严重,广西地区牛大片形吸虫病感染率较高。本研究旨在利用F22及其所含的关键分子作为诊断抗原建立起牛大片形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广西地区牛大片形吸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本地区使用化学药物驱虫效果进行初步评估,为广西地区牛大片形吸虫病的防控提供借鉴。此外,国内外尚缺乏牛大片形吸虫病ELISA诊断试剂盒及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本研究可为今后牛大片形吸虫病ELISA诊断试剂盒、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的研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与结果:1、本研究制备了F22并对其进行质谱鉴定,从中选取Fg SAP-2、Fg Cat L2、Fg LAP三种诊断抗原候选分子进行了原核表达。2、从三种分子中筛选出r Fg SAP-2作为诊断抗原并与F22一起进行了各项反应条件的优化从而建立起牛大片形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并进行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及早期诊断价值的检测并与传统的Fg ESP作为诊断抗原的牛大片形吸虫病间接ELISA法进行比较,表明三种诊断方法均与前后盘吸虫、巴贝斯虫无交叉反应且稳定性均较好。其中F22作为诊断抗原检测的敏感性最高,假阴性率为0%。Fg ESP、F22、r Fg SAP-2作为诊断抗原均能在感染后2周检测到抗体,其中F22在感染后2周OD450nm值最大且极显着高于Fg ESP、r Fg SAP-2的OD450nm值(P<0.01),提示F22具有更高的早期诊断价值。3、本研究成功研制出F22作为诊断抗原的牛大片形吸虫病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在感染后2周即可检测到抗体,可以应用于牛大片形吸虫病的现场快速诊断。4、利用F22和Fg ESP作为诊断抗原的间接ELISA法对广西地区牛片形吸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阳性率分别为68.37%和57.30%。利用上述两种间接ELISA法及胶体金试纸条对A牛场牛血清进行检测,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仅为6.15%、4.31%、2.00%。利用建立的方法对A牛场的片形吸虫病用药方案进行效果评价,初步表明其用药方案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牛大片形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即F22作为诊断抗原的间接ELISA法及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并能用于牛大片形吸虫病早期诊断,为今后牛大片形吸虫病ELISA试剂盒及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研制奠定了基础。利用建立的方法对广西地区牛大片形吸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A牛场的用药方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牛大片形吸虫感染情况比较严重,A牛场的用药方案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该用药方案可供广西地区各牛场借鉴参考。
薛新梅[2](2020)在《新疆和静县羊棘球蚴病流行状况及其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疆,棘球蚴病(包虫病)是一种已知,具有潜在风险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羊的棘球蚴病免疫,已经纳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成为棘球蚴病重要的防控措施之一。为了给当地羊棘球蚴病的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本研究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通过血清学、病原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对新疆和静县羊棘球蚴病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对强制免疫的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进行免疫效果评价,为包虫病防控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新疆和静县绵羊细粒棘球蚴病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为了解和静县农区和牧区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本研究采集了和静县农区的5个乡镇和牧区的7个乡镇,共540份绵羊全血及90份新鲜犬粪,通过ELISA检测的方法调查了和静县绵羊细粒棘球蚴病和牧羊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和流行情况,并对农区乡镇和牧区乡镇感染和流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和静县绵羊细粒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27.2%(147/540),其中农区5个乡镇的感染率15.5%(35/225),牧区7个乡镇的感染率35.5%(112/315);和静县牧羊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为15.5%,其中农区5个乡镇感染率6.6%,牧区7个乡镇的感染率24.4%,以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3个乡镇的牧羊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较高,为37.7%~42.2%。2.新疆和静县绵羊细粒棘球蚴流行株基因分型研究为了解新疆和静县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及流行株基因分型,我们对和静县屠宰场的1115只1岁以上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并利用PCR技术对包囊病灶进行了基因分型鉴定。病原学结果统计:有225只绵羊脏器表面发现棘球蚴包囊,感染率为20.1%,其中来自农区乡镇的感染率为6.6%,来自牧区的感染率为25.8%。寄生部位结果统计:肝脏的感染率为15.1%(169/1115),肺脏的感染率为5%(56/1115),肝脏和肺脏同时感染的占1.5%(17/1115)。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1(mt CO1)特异性引物对剖检的感染病料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NCBI中的Blast比对,发现新疆和静县绵羊细粒棘球蚴流行株基因型以G1型为主。3.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为了解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对新疆巴州和静县某种羊场的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免)的90只绵羊用羊包虫抗体试剂盒在首免后第28 d、一免后第42 d(二免后第14 d)、一免后280 d进行检测,同时随机抽取对照组和试验组的30只绵羊进行免疫效果剖检。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90只绵羊一免第28 d用羊包虫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为84.4%;一免后第42d(二免后第14 d)用羊包虫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为97.7%;首免后第280 d用羊包虫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为94.4%;对照组90只绵羊第28 d用羊包虫抗体ELISA检测,感染率为1.1%;第42 d用羊包虫抗体ELISA检测,感染率为3.3%,第280 d用羊包虫抗体ELISA检测,感染率为34.4%;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一免后第280 d对随机抽取试验组和对照组的30只绵羊进行免疫保护效果的剖解检查,发现试验组有1只羊的的脏器有棘球蚴包囊感染率为3.3%;对照组有10只羊的的脏器有棘球蚴包囊,感染率为33.3%。综上所述,绵羊细粒棘球蚴病在和静县羊群中存在着感染,且牧区乡镇的感染率远高于农区;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免疫羊中产生了较高的血清抗体,且时效较长,能够有效保护绵羊免受虫卵的感染。本研究为和静县今后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俊阳[3](2018)在《四川石渠县牦牛血清细粒棘球蚴抗体检测》文中研究说明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即为细粒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寄生于人和牛、羊等草食动物体内造成的,其中牦牛和绵羊感染率为最高,而细粒棘球绦虫则寄生于其终末宿主如犬、狼等食肉动物的肠道内。该病具有自然疫源性,在世界广泛分布,是危害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和人民健康的最严重的寄生虫病,四川省又是我国棘球蚴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甘孜州等地区。该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对农牧民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兽医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细粒棘球蚴病防控取得显着成效,但甘孜、阿坝等川西北牧区防控工作仍任重道远。因此,以细粒棘球蚴感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石渠县为代表,开展不同海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牦牛细粒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指导该病在四川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工作:通过调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牦牛细粒棘球蚴病的疫情分布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牦牛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随机选取石渠县牦牛并采集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牦牛血清中的包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1)石渠县2047份牦牛血清包虫抗体阳性率为17.73%,公畜血清包虫抗体阳性率为19.05%,母畜血清包虫抗体阳性率为15.72%。(2)海拔处于4 0305 000米乡镇的牦牛包虫血清阳性率5.58%,显着低于海拔处于3 8004 000米乡镇的牦牛包虫血清阳性率29.85%(P<0.05)。(3)12岁幼龄牦牛、35岁青壮年牦牛以及6岁以上牦牛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9.29%、20.12%以及14.59%。可见四川省石渠县牦牛棘球蚴病的血清阳性率较高,在当地细粒棘球蚴病的流行环节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石渠县牦牛血清中的特异性包虫抗体,阐明石渠县牦牛细粒棘球蚴病的分布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当地牦牛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魏冬霞[4](2018)在《泰州地区犬肠道寄生虫调查及其防治药物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犬人数和犬养殖量逐年增加。犬感染寄生虫十分普遍,其中寄生于犬消化道的寄生虫最常见,常引起犬的腹泻、消瘦、贫血、生长受阻,犬的抗病能力降低,易诱发或传播其他疾病,甚至引起犬的死亡。此外,有些犬消化道寄生虫还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如犬弓首蛔虫(Toxocaara cans)、狮弓蛔虫(Toxascaris leonina)和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等。因此,掌握某一地区犬的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防治药物效果,不但可为犬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人体感染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控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对泰州地区犬的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流行的犬球虫种类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选用妥曲珠利和“快乐红糖(主要成分为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二甲氧苄胺嘧啶)”以及复方非班太尔片、伊维菌素分别对泰州地区感染的优势虫种犬球虫和犬弓首蛔虫进行了驱虫效力试验。本研究结果为泰州地区犬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奠定了重要基础。1 泰州地区犬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对泰州市及周边地区5个养犬场、1个藏獒繁育中心、1个警犬养殖基地、部分宠物门诊犬、宠物交易市场和散养犬的621份粪样,分别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锦纶筛兜淘洗法和水洗沉淀法进行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共检出9种肠道寄生虫:犬弓首蛔虫(T.canis)、狮弓蛔虫(T.leonina)、钩虫(Ancylostoma spp.)、狐毛首线虫(Trichuris vulpis)、曼氏迭宫绦虫(Spironmetra mansoni)、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华支睾吸虫(C.sinensis)、犬等孢球虫(Isospora canis)和俄亥俄等孢球虫(I.ohioensis)。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3.01%(205/621),优势虫种为犬弓首蛔虫(19.16%)和球虫(11.27%)。4~6月龄犬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54.39%),其次是1~3月龄犬(43.88%)。夏季(6~8月份)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达43.52%。散养犬寄生虫的感染率(40.32%)略高于圈养的犬(33.20%)。犬蛔虫的平均感染强度最高,每克粪便虫卵数达8.6×103个。对18只散养犬和4只圈养犬进行寄生虫学剖检,发现寄生虫感染率达72.73%,其中蛔虫的感染率最高,达45.45%。结论:犬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与犬只年龄、季节和饲养方式有直接关系。2犬球虫种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初步分离鉴定的1株犬等孢球虫(编码为TZ-IC)和2株俄亥俄等孢球虫(分别编码为TZ-OS和TZ-OH)的18SrRNA、ITS、28S基因分别进行PCR扩增,在克隆、测序、拼接、剪切、矫正后得到3条长度约 2750 bp左右的序列;用DNAstar软件的CLUSTAL W对三株犬球虫的18S、ITS1、ITS2序列进行分析,并与GenBank中亲缘关系相近的种属进行同源性比较,用MEGA5.05软件的NJ法和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离株TZ-IC、TZ-OH和TZ-OS的18S序列的同源性超过99%,其中OH和OS株间达99.9%,同源性最高;与囊等孢属(Cystoisospora)和等孢属(Isospora)的同源性为98.4%~99.9%;TZ-IC株与犬囊等孢球虫(C.cab,KT184360)的同源性达99.8%。在系统发育树中,三株球虫与囊等孢属和等孢属的球虫位于同一个分支,且犬等孢球虫分离株与犬囊等孢球虫形成一个小的分支;三株球虫与艾美耳属的关系最远。分离株TZ-IC、OH和OS的ITS1序列大小分别为582bp、586bp和584bp,OS和OH株间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达99.15%;OS株与犬的C.sppchangchun1株的同源性最高,达99.5%。在系统发育树中,OS株、OH株和3株犬的俄亥俄囊等孢球虫位于同一分支;TZ-IC株与猫囊等孢球虫(Cfelis,EU124689)构成一个分支,与OS和OH株的遗传距离较远。分离株TZ-IC、OH和OS的ITS2序列大小分别为435 bp、411 bp、411 bp,三者间同源性为91.1%,OH和OS的同源性为99.8%。在系统发育树中,OH、OS株与犬的俄亥俄囊等孢球虫位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结论:TZ-IC株为犬等孢球虫或犬囊等孢球虫,OS和OH株均为俄亥俄等孢球虫或俄亥俄囊等孢球虫,属同种不同株。3犬等孢球虫和俄亥俄等孢球虫的人工感染试验分别将1500个/只(低剂量组)、15000个/只(高剂量组)个犬等孢球虫孢子化卵囊和俄亥俄等孢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12只(4组)30~40日龄幼犬,感染后每天观察犬的临床表现,用饱和糖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并计数每克粪便卵囊数(OPG),观察球虫的排卵囊规律;收集刚排出的卵囊进行孢子化培养,观察卵囊孢子化所需的时间。结果显示:犬感染15000个犬等孢球虫卵囊后第9 d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排呈糊状、灰白色的粪便,出现水样粪便,并呈喷射状。犬感染15000个俄亥俄等孢球虫后第6 d出现临床症状,其腹泻程度比犬等孢球虫高剂量组的轻。2种球虫的低剂量组感染后出现的腹泻程度轻,腹泻天数也短。犬等孢球虫的潜隐期为7~9 d;显露期为10~11d(低剂量组)、21~22d(高剂量组)。俄亥俄等孢球虫的潜隐期为3~4d;显露期为11~13d(低剂量组),24~25 d(高剂量组)。2种球虫的孢子化时间均为4 d。4妥曲珠利触变型混悬液和“快乐红糖”对犬球虫防治试验通过人工感染球虫的动物模型,分别在犬感染球虫后2d(预防)与排卵囊后(OPG>1000治疗)用药,比较妥曲珠利触变型混悬液和“快乐红糖”对犬等孢球虫和俄亥俄等孢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妥曲珠利触变型混悬液预防用药时,感染犬等孢球虫和俄亥俄等孢球虫的犬均未出现明显的腹泻,仅有1只犬排出少量卵囊;妥曲珠利触变型混悬液治疗用药时,受试犬仅排出少量稀软的粪便,给药1d后腹泻症状即消失,给药3~4 d后排卵囊数为零。快乐红糖预防用药时,感染犬等孢球虫和俄亥俄等孢球虫的犬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腹泻率分别为25.88%和27.78%,但比阳性组犬的腹泻程度要轻;快乐红糖治疗用药时,对犬等孢球虫感染犬的效果相似与妥曲珠利,均在治疗后3d排卵囊数为零,但俄亥俄等孢球虫感染犬在治疗后第19d排卵囊数再为零。结论:妥曲珠利混悬液对犬球虫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均较好,而快乐红糖用于治疗犬球虫病效果较好,预防效果弱。5复方非班太尔片(拜宠清)和伊维菌素对犬弓首蝈虫驱虫试验用伊维菌素和拜宠清分别对自然感染蛔虫的犬进行驱虫,以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为指标判定驱虫效果,比较2种药物对犬蛔虫的驱虫效力。结果显示:从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来看,第一次给药后第5 d、第10d、第15d拜宠清组和伊维菌素组的虫卵减少率均超过95%,但在第一次驱虫15 d后的虫卵转阴率均不能达到100%。在第一次驱虫后两周进行第二次驱虫,驱虫后5~10d虫卵转阴率均能达到100%。从排虫情况来看,伊维菌素组多在给药后第6~8d排虫,拜宠清组多在给药后第2~4d排虫。从剖检情况看,经两次驱虫,二者均能到达100%的驱净率。结论:伊维菌素和拜宠清对犬的蛔虫均有很好的驱虫效果。
郭峰[5](2018)在《纳米化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阿苯达唑粉剂及纳米化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生长的抑制作用,评价纳米化阿苯达唑抗原头蚴的药效,为提高阿苯达唑治疗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体外培养原头蚴,将阿苯达唑粉剂、纳米化阿苯达唑均配成3.13、6.25、12.5、25μg/ml的溶液后作用于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将各药物处理后的原头蚴经0.1%伊红染色后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活力,绘制活力曲线图。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阿苯达唑粉剂及纳米化阿苯达唑处理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超微形态结构的影响。检测各种浓度下阿苯达唑粉剂及纳米化阿苯达唑处理24小时及48小时后原头蚴Caspase-3酶活性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3.13、6.25、12.5、25μg/ml阿苯达唑粉剂及纳米化阿苯达唑处理3天及6天后原头蚴血红素氧合酶-1及醌氧化还原酶-1活性变化。结果:各浓度组纳米阿苯达唑及阿苯达唑粉剂体外对原头蚴生长不同水平抑制作用,且呈现时间依赖性。其中12.5、25μg/ml浓度组对蚴原头蚴生长抑制作用更为显着,培养至第7d,12.5、25μg/ml纳米化阿苯达唑处理组原头节活力仅为27.4%、11.4%,而12.5、25μg/ml阿苯达唑粉剂处理组原头节活力为39.8%、29.9%,统计学分析显示相同浓度下纳米化阿苯达唑对原头节活力抑制作用较阿苯达唑粉剂更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空白对照组原头蚴表面超微结构相对完好;不同浓度阿苯达唑粉剂作用后原头节超微结构的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虫体表层,但整体形态依旧完整;随着纳米化阿苯达唑浓度的增加,整个虫体明显皱缩,原头节形态改变显着,表层出现虫蚀样改变。不同浓度纳米阿苯达唑及阿苯达唑粉剂处理原头节24小时及48小时后,Caspase-3酶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呈现升高趋势,12.5、25μg/ml组Caspase-3酶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显着增高(P<0.05),且纳米阿苯达唑及阿苯达唑粉剂组间有差异(P<0.05)。不同浓度纳米阿苯达唑及阿苯达唑粉剂处理原头节3d、6d后,血红素氧合酶-1及醌氧化还原酶-1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呈现下降趋势,中高浓度组血红素氧合酶-1及醌氧化还原酶-1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且纳米阿苯达唑及阿苯达唑粉剂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纳米化阿苯达唑在体外抑制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作用优于普通阿苯达唑粉剂,有望成为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一种新的剂型。
徐硕,党志胜,张皓冰,胡薇,赵玉敏[6](2018)在《棘球蚴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棘球蚴病是一种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分布于除南极洲以以外的全球各地,严重影响着流行区畜牧业发展和居民身体健康。药物治疗是治疗棘球蚴病的手段之一,但其临床效果尚不够理想。随着研究及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药物治疗已取得一些进展。现将部分西药、中药对棘球蚴病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蒋松[7](2017)在《六钩蚴侵染期抗性和非抗性哈萨克羊小肠差异表达miRNA的筛选》文中认为细粒棘球蚴病,又称囊型包虫病(CE),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羊、牛等中间宿主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绵羊是其最适宜的中间宿主,感染该病后因营养不良,导致生长发育缓慢以及毛、肉和奶的产量和质量均会受到严重影响,患病羊肝、肺病变严重,不能食用。目前,新疆绵羊存栏数为3663.2万只,出栏数为3107.5多万只,而包虫病感染率9.8%,单就包虫病所造成的畜牧业经济损失近一亿元,给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农牧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前期成功筛选出抗包虫病哈萨克羊单倍型MHC-DRB1 Mva I bc–Sac II ab-Hin1 I ab,随后分别对带有和不带有该单倍型的绵羊进行人工感染攻虫,进一步验证其抗性和非抗性。由此,本论文着重研究抗性和非抗性的哈萨克羊六钩蚴侵染早期免疫因子和microRNA的变化,并对差异表达microRNA及其可能靶基因进行了分析。依据前期实验室研究,300只哈萨克羊采用PCR-RFLP方法进行抗性单倍型分析,筛选出具有包虫病抗性的个体(基因单倍型为MHC-DRB1 Mva I bc-Sac II ab-Hin1 I ab)和非抗性个体(基因单倍型为MHC-DRB1 Mva I bb-Sac II aa-Hin1 I aa),同时结合B超和ELISA的方法对筛选出的绵羊个体进行检测,回访后从中随机购买7只健康的绵羊,其中用于人工感染试验的抗性组绵羊3只,非抗性组3只,非抗性绵羊1只作为对照。抗性组和非抗性组绵羊每只喂约10000个成熟虫卵进行人工感染试验,随后进行以下试验:1.试验一检测抗性和非抗性哈萨克羊感染六钩蚴早期机体免疫指标的变化。人工感染后6h、8h、10h屠宰绵羊,采集绵羊各段小肠组织并匀浆取上清液,ELISA试剂盒检测小肠组织中抗体(IgM、IgG、IgE)、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IL-4、sIgA)和趋化因子(CCL8)的水平。结果表明,IgE(P<0.05)在空肠后段、Ig M(P<0.01)在回肠、SIgA(P<0.05)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以及IFN-γ(P<0.05)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抗性组显着高于非抗性组,IgG(P<0.05)在空肠前段、IL-2(P<0.05)在回肠抗性组显着低于非抗性组。而TNF-α、IL-4和CCL8在两组间没有显着差异。2.试验二研究抗性和非抗性哈萨克羊六钩蚴侵染早期(侵染6h、8h、10h)IgA、IgG、IgM在小肠组织(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中段、空肠后段、回肠)中的分泌和分布情况。抗性组、非抗性组于感染6h、8h、10h后采集小肠组织,对照组采集小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抗性和非抗性组哈萨克羊小肠组织中抗体的分泌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绵羊感染虫卵后各时间点,IgA、IgG、IgM主要分布在小肠各段基底部肠腺细胞,但IgM在小肠各段顶层腺体及固有膜也有分布,且随着攻虫后时间的增加,抗性组各肠段IgM分泌表达量高于非抗性组,在空肠及回肠最为明显。非抗性组IgA、IgG分泌表达量高于抗性组,其中非抗性组IgA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中段最为明显,而Ig G则呈现出从基底部肠腺细胞向肠腔分泌的趋势,在固有膜有所表达。3.试验三筛选抗性和非抗性哈萨克羊六钩蚴侵染早期小肠组织差异表达的microRNA。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抗性和非抗性哈萨克羊感染包虫虫卵后小肠差异表达microRNA,其中抗性组与非抗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抗性组与非抗性组差异表达的microRNA共83个,其中表达量上调的有75个,下调的有8个;抗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表达的microRNA有139个,其中10个表达上调,129个表达下调。非抗性组与对照组比较之后差异表达的microRNA有41个,其中10个表达上调,31个表达下调。通过实时定量PCR验证了部分差异表达microRNA((bta-mi R-93,bta-miR-192,bta-miR-92a,bta-miR-20a,bta-miR-145,bta-miR-181和bta-miR-101),发现microRNA表达与测序结果一致。差异表达microRNA的KEGG通路分析,发现排名前三的为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嗅觉转导途径(Olfactory transduction)和肿瘤通路(Pathways in cancer),而样本联立分析则发现KEGG通路涉及表皮细胞细菌入侵(Bacterial invasion of epithelial cells),焦点粘连(Focal adhesion)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等途径。4.试验四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实时定量PCR等就试验三筛选出的差异表达microRNA,miR-101和mi R-145分别对靶基因RAC1和CAV2的作用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miR-101和miR-145分别下调了RAC1和CAV2的表达。从而证明miR-101和miR-145可能通过分别抑制RAC1和CAV2的表达,促进肠道细胞的免疫反应,参与包虫病的免疫应答。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携带MHC抗性基因型的绵羊在小肠组织表现出较强的包虫病抵抗力可能与其早期IFN-γ、SIgA和IgM分泌较高有关,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一步表明IgM可能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同时,结果提示miR-101和miR-145分别抑制RAC1和CAV2基因表达,参与了小肠抗包虫粘膜免疫。
李亚强[8](2017)在《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侵染哈萨克羊小肠早期血清及肠道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细粒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的幼虫(续绦期)寄生在各种中间宿主(人和食草动物如牛、羊等)的肝脏、肺脏等器官内发育为包囊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绵羊是细粒棘球绦虫最适宜的中间宿主,在中国西部牧区,绵羊包虫病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养羊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的生活质量。细粒棘球绦虫在宿主体内经过了长期适应过程,可从宿主体内摄取营养而生存,并且基本上与外界环境隔绝,具有扰乱或逃避宿主机体免疫反应的能力,因此包虫病的免疫学研究仍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试验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侵染哈萨克羊小肠早期血清及肠道的免疫因子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绵羊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后血清及肠道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为后期包虫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组每只哈萨克羊人工口服约10000个成熟虫卵,共6只,对照组1只不攻虫,在服喂前0h颈静脉采血,服喂后6h、8h、10h颈静脉采血,用ELISA试剂盒检测哈萨克羊血清中免疫因子的水平;在攻虫后6h、8h、10h采血后处死实验组绵羊各2只,对照组绵羊在8h处死1只,迅速采集绵羊小肠组织(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中段、空肠后段、回肠)用多聚甲醛固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哈萨克羊小肠组织中免疫因子的分泌和分布情况。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Ig M和Ig E在6h极显着升高(P<0.01),持续到10h;Ig A和IL-4在8h极显着升高(P<0.01),10h显着降低(P<0.01);Ig G在6h极显着升高,8h极显着降低,10h极显着升高(P<0.01);IL-2和CCL8分别在6h与8h极显着升高,10h极显着降低(P<0.01)。TNF-α在6h极显着升高(P<0.01),10h降低。2、Ig A、Ig G、Ig M在各组中主要分布在小肠各段基底部肠腺细胞,其中Ig M在小肠各段固有膜及顶层腺体也有分布;IL-2、IL-18、IFN-γ在各组中主要分布在小肠各段固有膜间质淋巴细胞。随着攻虫后时间的增加,实验组各肠段IL-2、IL-18、IFN-γ、Ig M分泌表达量高于对照组,Ig M在空肠及回肠最为明显;Ig A在攻虫后不同时间,在空肠中段和回肠从肠腺细胞向固有膜分泌;Ig G在空肠中段和回肠从肠腺细胞向固有膜分泌最为明显。结论:初步分析得出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侵染哈萨克羊早期血清IgA、IgM、IgE、IgG、IL-2、IL-4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一步对小肠中免疫因子的分泌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提示了Ig M、IL-2在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侵染哈萨克羊早期发挥了重要的免疫作用。
涂珍[9](2015)在《抗尾蚴侵袭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的研究》文中提出血吸虫病是由寄生在人体血液系统中的血吸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主要分布于在非洲、亚洲以及南美洲,感染人数累计达到2亿。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流行程度最严重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防治药物主要有吡喹酮、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和氯硝柳胺等。吡喹酮长期作为治疗血吸虫病的一线药物,长期反复大范围地使用,存在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有文献报道在实验室条件下有可能成功诱导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性。由于吡喹酮对血吸虫童虫无效,而流行区内,重复感染频繁,患者体内同时存在不同发育期的血吸虫,单用吡喹酮治疗,难以达到治愈。青蒿素类药物对血吸虫的童虫作用较好,对成虫作用较弱,故常作为预防用药和急性感染治疗。氯硝柳胺是WHO推荐的唯一灭螺药。其杀螺效率高、持效长,对螺卵、尾蚴均有杀灭作用。但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是其难以克服的不足。血吸虫尾蚴是感染人畜的唯一阶段,因此研究抗血吸虫尾蚴的药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与其地理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疫区洲滩面积大,多为中间宿主钉螺的孳生地。这些地区由于湖草茂盛,耕牛和散养肉牛数量大,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每到放牧季节,这些动物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接触疫水频繁。若使用透皮制剂附于皮肤上,对于动物来说,受到外界影响因素较多,如水,皮肤代谢等,容易造成皮肤上药物的减少,一般仅能维持几天。因此,利用缓控释系统给药以延长作用时间,减轻用药难度十分必要。原位固化技术是将生物可降解多聚物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或聚乳酸(PLA)溶解于生物相容性溶剂中,制成低粘度液体。注射进体内后,生物相容性溶剂迅速扩散入体液中,多聚物由于难溶于水而析出,形成可降解的固体团块。药物分散于多聚物骨架中,随着多聚物的降解而被缓慢释放出来。本研究以不同分子量及不同乳酸/羟基乙酸配比的PLGA作为载体,制备不同释放时间的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的制备及处方筛选,氯硝柳胺在小鼠体内代谢及最低有效灭蚴浓度研究,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1 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的制备及处方筛选通过处方前工作,初步确定了可用于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制备的生物可降解多聚物和生物相容性溶剂的种类。采用HPLC的方法建立了氯硝柳胺体外分析方法,测定了氯硝柳胺在各种水性介质和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选择含有0.5%的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作为释放介质。通过首日释放量和释药曲线对影响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释放的单因素进行考察。设计正交试验进行处方筛选,对影响因素做方差分析。对释药曲线进行拟合,其释放机制主要以扩散和骨架溶蚀为主。将降解快慢不同的两种PLGA按照不同比例联合使用作为骨架材料来制备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通过改变两者之间的配比,可达到控制药物释放时间的目的。2 氯硝柳胺在小鼠体内代谢及最低有效灭蚴浓度研究分别采用HPLC和LC-MS法建立了氯硝柳胺体内分析方法。氯硝柳胺口服给药120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使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DAS2.0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观察了该药不同剂量和同一剂量不同时间点的抗日本血吸虫尾蚴侵袭效果。采用LC-MS进一步测定了氯硝柳胺在血浆、皮肤和肌肉中的代谢情况,获得氯硝柳胺药物浓度和抗尾蚴侵袭的相关性。氯硝柳胺口服剂量为200 mg/kg,给药0.25 h后进行尾蚴攻击,减虫率达79.1%,此时氯硝柳胺在血浆、皮肤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为889.122±1015.461ng/ml、2369.013±495.618 ng/g和230.54±61.789 ng/g,可作为最低有效灭蚴浓度的参考值。3 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选择释放时间长短不同的两个处方(命名为剂型1和剂型2),皮下注射入小鼠体内。采用LC-MS测定两个处方注射后1 d、15 d、30 d、60 d和90 d在小鼠血浆、皮肤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剂型1于给药后1d,剂型2于给药后30 d在血浆、皮肤和肌肉中明显高于最低灭蚴浓度,而其他时间点则达不到最低灭蚴浓度的要求。给小鼠皮下剂型1,于注射后第90d进行尾蚴攻击感染,每鼠(40±2)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减虫率为86.75%。
张学勇[10](2015)在《emu-miR-71作为潜在药靶-Nemo样激酶抑制性作用分子的初步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泡球蚴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中绦期幼虫(多房棘球蚴)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虽然多房棘球绦虫全基因组和部分miRNAs都已注释,但对多房棘球蚴的生长发育机制了解还很少。因此,开展与多房棘球蚴生长发育有关的调控分子(如miRNAs)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揭示多房棘球蚴的生长发育机制,而且对以miRNAs作为其靶基因的抑制性分子研究,探索新的药物靶点和新型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根据课题组前期对多房棘球蚴miRNAs的分析结果,选定在激活的原头蚴中呈现上调表达的miRNA分子——emu-miR-7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emu-mi R-71的种子序列与miR-71家族的完全一致,其基因前体及基因簇进化保守,提示其功能保守。并且多房棘球绦虫的哺乳动物宿主中均不存在mi R-71,这为研制基于emu-miR-71的生物药物提供了可能。2.利用锁核酸技术,通过原位杂交分析了emu-miR-71在多房棘球蚴中的组织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原头蚴中都表达emu-miR-71,但表达量却因原头蚴发育时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即在无钩原头蚴中表达量高,在有钩原头蚴中表达量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多房棘球蚴成体未分化细胞(neoblasts)分布特征进行的初步分析表明,多房棘球蚴neoblasts无明显的组织分布特征,且数量较少。而表达emu-mi R-71的阳性细胞在多房棘球蚴中分布很广,数量明显多于neoblasts。说明emu-miR-71在多房棘球蚴neoblasts中呈非特异性表达,不能作为鉴定neoblasts的分子标志。3.通过靶基因序列比对及预测分析,选择与秀丽隐杆线虫相似性达75%且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Nemo样激酶基因(nlk)作为emu-miR-71的靶基因,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的结果表明,emu-miR-71可与nlk基因mRNA的3’UTR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NLK的表达,初步证明nlk为emu-miR-71的靶基因,这为nlk作为潜在药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综上所述,emu-miR-71与多房棘球蚴neoblasts间无组织分布相关性,因此不能作为鉴定neoblasts的分子标志;emu-miR-71对nlk具有调控作用,可能在多房棘球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开发基于emu-mi R-71及nlk的新型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吡喹酮、丙硫苯咪唑治疗后绵羊细粒棘球蚴的超微结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吡喹酮、丙硫苯咪唑治疗后绵羊细粒棘球蚴的超微结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牛大片形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片形吸虫病概述 |
1.1.1 片形吸虫的病原特性 |
1.1.2 片形吸虫病的流行状况及危害 |
1.2 片形吸虫病的诊断 |
1.3 片形吸虫诊断抗原研究进展 |
1.3.1 虫体可溶性抗原 |
1.3.2 被膜抗原 |
1.3.3 分泌排泄产物(ESP)抗原 |
1.3.4 纯化抗原 |
1.3.5 重组抗原 |
1.4 片形吸虫病诊断试剂盒的研究 |
1.5 片形吸虫病的治疗与防控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大片形吸虫诊断抗原的制备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耗材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F22的制备 |
2.2.2 F22的质谱分析 |
2.2.3 蛋白分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4 蛋白分子的原核重组表达 |
2.3 实验结果 |
2.3.1 F22的制备结果 |
2.3.2 F22的质谱结果 |
2.3.3 FgSAP-2、FgCatL2、FgLA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2.3.4 rFgSAP-2、rFgCatL2、rFgLAP制备结果 |
2.4 讨论 |
2.4.1 F22的制备及质谱鉴定 |
2.4.2 FgSAP-2、FgCatL2、FgLA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3 FgSAP-2、FgCatL2、FgLAP的原核重组表达 |
第三章 牛大片形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耗材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主要试剂配制 |
3.1.5 血清及其他样品来源 |
3.2 实验方法 |
3.2.1 牛大片形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
3.2.2 牛大片形吸虫病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的研制及效果评价 |
3.3 实验结果 |
3.3.1 牛大片形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
3.3.2 牛大片形吸虫病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的研制及效果评价 |
3.4 讨论 |
3.4.1 牛大片形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
3.4.2 牛大片形吸虫病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的研制及效果评价 |
3.4.3 F22作为诊断抗原的牛大片形吸虫病间接ELISA法与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效果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牛大片形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应用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主要试剂配制 |
4.1.4 血清 |
4.1.5 实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广西部分地区牛大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
4.2.2 广西壮族自治区A牛场水牛血清的检测 |
4.2.3 广西地区牛片形吸虫病用药情况调查及用药试验 |
4.3 实验结果 |
4.3.1 广西部分地区牛大片形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
4.3.2 广西壮族自治区A牛场水牛血清检测 |
4.3.3 广西地区针对牛片形吸虫用药情况调查 |
4.3.4 用药试验结果 |
4.4 讨论 |
4.4.1 广西部分地区牛大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
4.4.2 广西壮族自治区A牛场水牛血清检测 |
4.4.3 广西地区针对牛片形吸虫用药情况调查 |
4.4.4 用药试验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项目资助 |
(2)新疆和静县羊棘球蚴病流行状况及其疫苗免疫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细粒棘球蚴的概述 |
1.2 棘球蚴病的流行状况 |
1.3 公共卫生风险 |
1.4 诊断 |
1.5 细粒棘球蚴疫苗研究进展 |
1.6 防控与治疗 |
1.7 自然概述 |
1.8 展望 |
第2章 新疆和静县绵羊细粒棘球蚴病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3章 新疆和静县绵羊细粒棘球蚴流行株基因分型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四川石渠县牦牛血清细粒棘球蚴抗体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牦牛概述 |
1.1 数量及分布 |
1.2 主要品种 |
1.2.1 青海牦牛 |
1.2.2 西藏牦牛 |
1.2.3 四川牦牛 |
1.2.4 甘肃牦牛 |
1.2.5 新疆牦牛 |
1.2.6 云南牦牛 |
1.3 四川牦牛概述 |
2 动物细粒棘球蚴病 |
2.1 病原学 |
2.2 流行病学 |
2.3 致病因素及临床症状 |
2.4 诊断方法 |
2.4.1 影像学方法 |
2.4.2 病原学检测 |
2.4.3 免疫学方法 |
2.4.4 分子生物学方法 |
3 我国动物细粒棘球蚴病流行情况 |
3.1 在我国流行情况 |
3.2 在四川的流行情况 |
3.3 主要危害 |
3.3.1 给畜牧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
3.3.2 对农牧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
3.3.3 对水、草等自然环境的危害 |
3.4 防控措施 |
3.4.1 消除传染源 |
3.4.2 控制再传播 |
3.4.3 改进饲养条件 |
3.4.4 兴建安全饮水工程 |
3.4.5 开展培训和教育 |
第二章 石渠县牦牛血清棘球蚴血清抗体检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仪器及试剂 |
1.3 试验原理和方法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石渠牦牛血清包虫抗体检测结果 |
2.2 地理分布 |
2.2.1 海拔分布 |
2.2.2 乡镇分布 |
2.3 性别分布 |
2.4 年龄分布 |
3 讨论 |
3.1 石渠县牦牛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的整体情况 |
3.2 地理分布对流行情况的影响 |
3.3 年龄和性别对流行情况的影响 |
3.4 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控措施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泰州地区犬肠道寄生虫调查及其防治药物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文献综述: 犬消化道寄生虫病的病原学及其流行与防治 |
1 常见犬消化道寄生虫病 |
2 犬消化道寄生虫病的诊断 |
3 犬常用驱虫药 |
4 犬消化道寄生虫病的防制措施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泰州地区犬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犬球虫种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犬等抱球虫和俄亥俄等抱球虫的人工感染试验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妥曲珠利触变型棍悬液对犬球虫防治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拜宠清和伊维菌素对犬弓首蛔虫驱虫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纳米化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材料 |
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方法 |
1 原头蚴的制备 |
2 阿苯达唑体外作用细粒棘球蚴原头蚴 |
3 倒置显微镜观察计数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活力及形态变化 |
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原头节表面超微结构形态变化 |
5 阿苯达唑干预后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氧化酶活性变化 |
6 阿苯达唑干预后细粒棘球蚴原头蚴Caspase-3活性变化 |
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力的影响 |
2 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形态变化的影响 |
3 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 |
4 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NQO-1活性变化的影响 |
5 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HO-1活性变化的影响 |
6 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Caspase-3活性变化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棘球蚴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药 |
1.1 阿苯达唑 |
1.2 其他苯并咪唑类衍生物 |
1.3 氟苯达唑 |
1.4 芬苯达唑 |
1.5 硝唑尼特 |
1.6 甲氟喹 |
1.7 三苯氧胺 |
1.8 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 |
1.9 氨基臭氧化物 |
1.1 0 二甲双胍 |
1.1 1 喹唑啉衍生物 |
1.1 2 小分子抑制剂 |
2 中药 |
2.1 中药消包粉 |
2.2 砂生槐生物碱 |
2.3 麝香草酚 |
2.4 蛇床子素 |
2.5 青蒿素 |
2.6 香芹酚 |
2.7 姜类提取物 |
2.8 野蔷薇提取物 |
3 联合用药 |
3.1 西药联合阿苯达唑 |
3.2 中药联合阿苯达唑 |
3.3 其他药物联合治疗 |
4结语 |
(7)六钩蚴侵染期抗性和非抗性哈萨克羊小肠差异表达miRNA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家畜棘球蚴病概述 |
1 包虫病的生物学及其流行病学 |
1.1 病原及其形态特征 |
1.2 生活史 |
1.3 中间宿主流行病学进展 |
1.4 终末宿主-犬包虫病流行病学进展 |
2 肠道黏膜免疫的研究进展 |
2.1 小肠黏膜免疫 |
2.2 小肠黏膜免疫在寄生虫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
2.3 小肠黏膜免疫在动物寄生虫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
3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microRNA在动物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
1 microRNA概述 |
1.1 microRNA的发现 |
1.2 microRNA在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1.3 microRNA在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1.4 microRNA在寄生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2 小结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抗性和非抗性哈萨克羊人工感染包虫虫卵早期小肠免疫指标的差异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数据处理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筛选出的包虫病抗性、非抗性哈萨克羊个体 |
2.2 人工模型的建立 |
2.3 抗性和非抗性哈萨克羊个体人工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早期肠道免疫指标差异分析 |
3 讨论 |
3.1 抗体的差异分析 |
3.2 细胞因子的差异分析 |
3.3 趋化因子的差异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六钩蚴侵染期不同时间段抗性和非抗性哈萨克羊小肠免疫球蛋白的分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Ig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2.2 Ig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2.3 Ig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 讨论 |
3.1 绵羊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后IgA在小肠中的分布分析 |
3.2 绵羊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后IgG在小肠中的分布分析 |
3.3 绵羊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后IgM在小肠中的分布分析 |
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MHC基因型哈萨克羊人工感染包虫病后小肠组织Small RNA的Solexa测序及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小RNA文库准备和HiSeq测序及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数据质量及长度分布 |
2.2 样品间公共特有序列统计 |
2.3 测序reads与基因组比对结果分析 |
2.4 Genbank数据库和Rfam数据库比对分析结果 |
2.5 小RNA分类注释结果及候选miRNA表达谱分析 |
2.6 已知绵羊miRNAs鉴定和可能新的miRNAs预测 |
2.7 各样品KEGG代谢通路分析 |
2.8 抗性组、非抗性组和健康组差异表达的miRNAs及靶基因预测 |
2.9 部分差异表达miRNAs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miR-101 和miR-145 分别对绵羊肠道RAC1和CAV2基因调节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microRNA靶基因预测结果 |
2.2 连接载体的鉴定 |
2.3 293T细胞培养及目的载体转染 |
2.5 293T细胞目的基因表达量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差异表达microRNA实时定量PCR引物 |
附表2 MHC不同基因型哈萨克羊人工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后小肠差异表达microRNA |
附表3 差异microRNA的KEGG通路分析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侵染哈萨克羊小肠早期血清及肠道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包虫病概述 |
1.1 包虫病的种类与分布 |
1.2 病原及其形态特征 |
1.3 生活史 |
2 包虫流行病学 |
2.1 世界范围的流行 |
2.2 我国包虫病流行情况 |
2.3 新疆包虫病流行情况 |
3 包虫病诊断 |
3.1 中间宿主(家畜)棘球蚴病的诊断 |
3.2 终末宿主棘球绦虫成虫的诊断 |
4 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
5 小肠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
5.1 小肠黏膜免疫 |
5.2 小肠黏膜免疫在动物寄生虫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侵染哈萨克羊小肠早期血清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包虫病肝肺脏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抗体检测 |
2.2 细胞因子检测 |
2.3 趋化因子检测 |
3 讨论 |
3.1 抗体变化规律 |
3.2 细胞因子变化规律 |
3.3 趋化因子变化规律 |
4 小结 |
试验二 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侵染哈萨克羊小肠早期肠道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H.E.染色及阴性对照结果 |
2.2 Ig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2.3 Ig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2.4 Ig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2.5 IL-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2.6 IL-1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2.7 IFN-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抗尾蚴侵袭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抗尾蚴侵袭的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制备及处方筛选 |
1 处方前研究 |
1.1 处方因素种类及其主要特点 |
1.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溶解及加水固化实验 |
2 氯硝柳胺原位固化剂的制备及处方筛选 |
2.1 氯硝柳胺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2 氯硝柳胺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3 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的制备及单因素考察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实验结果 |
2.4 处方筛选 |
2.4.1 实验材料 |
2.4.2 实验方法 |
2.4.3 实验结果 |
2.5 PLGA联合使用 |
2.5.1 实验材料 |
2.5.2 实验方法 |
2.5.3 实验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氯硝柳胺在小鼠体内代谢及最低有效灭蚴浓度研究 |
1 HPLC法建立氯硝柳胺体内分析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2 HPLC法测定氯硝柳胺在小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3 口服氯硝柳胺抗日本血吸虫尾蚴侵袭作用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4 LC-MS法建立氯硝柳胺的体内分析方法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5 LC-MS法测定氯硝柳胺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最低有效灭蚴浓度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6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
1 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2 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药效学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致谢 |
附录 |
(10)emu-miR-71作为潜在药靶-Nemo样激酶抑制性作用分子的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多房棘球绦虫及泡球蚴病概述 |
1.1.1 多房棘球绦虫简介 |
1.1.2 泡球蚴病简介 |
1.2 成体未分化细胞(neoblasts)的研究 |
1.2.1 neoblasts的生物学特性 |
1.2.2 neoblasts的标记基因及研究方法 |
1.2.3 绦虫neoblasts的研究 |
1.3 miR-71的研究 |
1.3.1 miR-71的表达分析 |
1.3.2 miR-71与生长发育 |
1.4 Nemo样激酶的研究 |
1.4.1 Nemo样激酶的结构特征 |
1.4.2 Nemo样激酶的生物学功能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emu-miR-71及其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材料 |
2.1.1 所用数据库及基因分析网站 |
2.2 方法 |
2.2.1 miR-71序列的获得 |
2.2.2 mi R-71/2 基因簇序列获取 |
2.2.3 系统发生分析 |
2.2.4 emu-miR-71靶基因预测 |
2.2.5 靶基因功能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emu-miR-71的基本信息 |
2.3.2 miR-71基因家族在基因组中的定位 |
2.3.3 miR-71基因家族序列分析 |
2.3.4 mi R-71/2 基因簇结构分析 |
2.3.5 miR-71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2.3.6 靶基因的预测与功能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emu-miR-71组织分布及neoblasts初步研究 |
3.1 材料 |
3.1.1 多房棘球蚴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emu-miR-71探针合成 |
3.2.2 石蜡切片的制备 |
3.2.3 emu-miR-71原位杂交检测 |
3.2.4 多房棘球蚴neoblasts免疫荧光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emu-miR-71原位杂交分析 |
3.3.2 多房棘球蚴neoblasts组织分布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emu-miR-71靶基因nlk的初步鉴定 |
4.1 材料 |
4.1.1 多房棘球蚴、菌种和试剂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方法 |
4.2.1 多房棘球蚴的获得及总RNA的提取 |
4.2.2 靶基因nlk 3' UTR的克隆 |
4.2.3 多房棘球蚴nlk 3'UTR序列分析 |
4.2.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 |
4.2.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4.2.6 统计学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总RNA的提取 |
4.3.2 靶基因nlk 3' UTR RACE扩增结果 |
4.3.3 TA克隆结果 |
4.3.4 靶基因nlk 3'UTR序列分析 |
4.3.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4.3.6 细胞转染及荧光素酶活性测定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吡喹酮、丙硫苯咪唑治疗后绵羊细粒棘球蚴的超微结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牛大片形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靳纬坤. 广西大学, 2021
- [2]新疆和静县羊棘球蚴病流行状况及其疫苗免疫效果评价[D]. 薛新梅. 塔里木大学, 2020(03)
- [3]四川石渠县牦牛血清细粒棘球蚴抗体检测[D]. 刘俊阳.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4]泰州地区犬肠道寄生虫调查及其防治药物效果的研究[D]. 魏冬霞. 扬州大学, 2018(05)
- [5]纳米化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影响[D]. 郭峰.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6]棘球蚴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徐硕,党志胜,张皓冰,胡薇,赵玉敏.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03)
- [7]六钩蚴侵染期抗性和非抗性哈萨克羊小肠差异表达miRNA的筛选[D]. 蒋松.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8]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侵染哈萨克羊小肠早期血清及肠道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D]. 李亚强.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9]抗尾蚴侵袭氯硝柳胺原位固化注射剂的研究[D]. 涂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02)
- [10]emu-miR-71作为潜在药靶-Nemo样激酶抑制性作用分子的初步探究[D]. 张学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