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九五财会工作要跃上新台阶(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钰[1](2018)在《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合作社的主体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新生事物,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农村农户提出的新要求,是基于家庭承包制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它已是推动当前农业建设和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组织,更是各级党委、政府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政府扶持广大农村农民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农民,是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及发展,则是农民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合作协助需求的结果。但是,在迅速创建各类农民合作社之后,很多农民仍未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及生产方式,这使得我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的路上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偏离了健康向前的方向,最突出的就是“农民生产的一些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不出,低价的农业生产生活资料又无法购买”。而供销社在发展为农服务工作已有六十几年的经验,拥有着多方面的独特优势(包括资源网络、文化背景和政治条件等),有能力协调并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设或发展的道路上碰到的各种各样难题。近几年,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政策的颁布出台,各地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力度,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积极性也增强了。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投入,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每个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方式各异,不同地方的运行状态和主导类型也不同,导致了各地供销社在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以广东省潮州市为例,目前由于当地供销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缺乏社社之间的有效联合以及缺乏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导致出现了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规划指导不够、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市场信息不及时、帮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农产品流通渠道力度不大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提供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潮州市供销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的研究,希望能够形成服务于新型农村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充分发挥供销社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活力,从而推动潮州市农村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大量的关于供销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作综合述评,在搜索查阅相关文献和收集实践资料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供销社的含义定位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并对供销社在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作用表现进行分析,再结合实证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将潮州市作为特定研究对象,对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状况作一个系统的研究,选择潮州市饶平县、潮安区进行实地全面的调査了解,对不同地区进行走访,充分了解各基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同情况,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和基础数据,再将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潮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分析,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研究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成绩,总结供销社在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分析弄清存在的问题和根源,最后针对潮州市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具体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发展理念,要强化规范管理,打造特色品牌,要把握市场动态,拓展经营思路,要加强联合协作,壮大经济实力,要争取多方支持,完善服务体系。
李政[2](2015)在《权变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组织结构设计的研究 ——以Z校为例》文中认为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正逐渐从规模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通过顶层设计与优化组织架构以提升其治理能力,助力学校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权变理论是组织理论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强调设计决策取决于环境条件,是对环境权衡的结果。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其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化是适应周围环境的结果,这里的环境主要包括五大权变因素:战略、工作与技术、环境、规模与生命周期、成员素质。正是这五大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一个组织的结构经历从产生到完善的量质变的过程。在对权变理论的思想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取Z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该校校长、中层干部和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并收集、整理和分析学校自成立以来的相关文献资料,以探究权变理论视角下Z校的组织结构变化特征、权变缺陷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Z校组织结构权变机制以完善其组织结构的权变过程。研究发现:Z校组织结构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中职、高职筹建、高职去筹、高职建校和高职迎评五个时期。组织结构在五个时期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的产生与五大权变因素的综合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组织结构权变的过程却存在着诸多缺陷,主要表现为“未完全的权变”、“未反馈的权变”、“未有效的权变”和“未系统的权变”。这四大缺陷之间存在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即缺陷出现的原因是权变过程不系统。基于这一分析,在系统论、协同学、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Z校组织结构权变机制。该机制遵循系统“输入—传送—转化—输出—反馈”的步骤以实现组织有序结构的形成。
刘小华[3](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文中认为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下,决定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及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任何怀有希望的民族,都必须重视教育发展。作为教育顶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选取湖南省为个案研究对象,该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可视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图表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层次解读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为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作必要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社会流动的内在关联;将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将湖南高等教育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凝炼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评析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总结其历史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条件类似的其他省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该部分重点在于介绍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客观评论。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首先,论文从历史根基、社会氛围、人才压力及政策保障等四个层面阐述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遵循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论文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分为拨乱反正(1978—1984)、探索改革(1985—1991)、深化改革(1992—1998)及“弯道超车”(1999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第二章主要探讨湖南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文章以办学定位为视角,论述了湖南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抽样选取湖南18所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文本,探析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剖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探寻湖南高校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第三章探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与湖湘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得出: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长沙“堕落街”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的典型案例;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之间交互耦合,共生共存。第四章主要探究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联。论文首先介绍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接着,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指出:在“精英”时代,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在“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大为减弱。最后,文章以湖南理工学院三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为例,微观剖析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关联。第五章探析了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文章介绍了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方面对湖南高等教育的不公进行现状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公平之路径。第六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教育属性、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纵向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而将其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以此为基础,凝练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第七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问题。首先,论文从宏观层面解析了湖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辉煌业绩;接着,以吉首大学为例,从微观层面探析湖南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绩效;最后,对湖南高校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行一番客观评价。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不能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高校办学要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本土化”发展;并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
霍冰洲[4](2012)在《中国外运板桥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物流中心是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物流网络的支撑所在,不仅对优化物流网络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流通基础设施发挥着衔接、协调、枢纽的作用,物流中心除具备储存、运输、加工、装卸、搬运、包装和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外,还可通过提供物流服务创造物流商品新的价值,进而实现商品增值。本文研究课题是对中国外运陆桥运输有限公司板桥物流中心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文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数量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开展课题研究。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实调研,分析研究本项目的实施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分析综合本项目的研究现状和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构建论文的框架结构;二是分析本项目的基本概况;三是进行项目市场分析;四是进行项目建设条件分析。主要包括项目的施工条件分析、技术方案分析;五是进行项目的财务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项目投资估算分析、资金筹措分析和财务敏感性分析;六是分析结论与建议。
马花如[5](2012)在《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加大,1999年以来,我国进口木材及其制品耗汇每年均在100亿美元以上,2009年,我国进口商品材及人造板、木浆及纸和纸板耗汇220亿美元,是仅次于石油、钢铁的第三大用汇产品。另一方面,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对生态脆弱区的天然林实行了商品性禁伐,对国有林区实行了减产限伐,进一步减少了木材供给,加剧了木材供需矛盾。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是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发展速生丰产林受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水平低下;尽管从2002年以来,我国把发展速生丰产林纳入林业六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速生丰产林的进一步发展,但平均生长量为9-12 m3/hm2,远远低于新西兰、瑞典、巴西等国家的30 m3/hm2左右水平。本文从影响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林业经济学、社会学、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试图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潜力评价模型,探索出提高其潜力的方法和适合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的规划布局,并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对自然资源潜力分析,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以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为尺度,定性、定量分析评价了我国林地和后备林地质量,再结合不同区域、主要树种的相关气候综合模型定量和系统分析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进而概算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可能的林地供给潜力为1134.42万hm2,每年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为18778.39万m3。东南沿海地区未来可以挖掘木材供给潜力为6198.08万m3,其中桉树为3099.02万m3,杉木为1850.19万m3,马尾松为1248.87万m3。(2)在对社会经济条件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揭示了良种育苗技术、抚育管理技术、林地维护技术、加工利用技术对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力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科技服务体系对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速生丰产用材林促进作用的角度,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造林积极性的影响,并用实证案例,定量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挖掘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文登市三倍体毛白杨的经济效益与普通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种植毛白杨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证明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供给力的经济上的可能性。(3)在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问卷和课题组讨论,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各区域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把我国31个省区分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Ⅰ类核心区域、II类一般区域和III类不适宜发展区域;并以这13个I类省区为核心,形成了五大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以广西、福建、广东为核心的东南沿海地区;以江苏、江西、浙江、湖南为核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山东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吉林、黑龙江、辽宁为核心的东北地区;以四川、云南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东南沿海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应该作为核心区域优先发展。以充分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潜力,促进生丰产用材林科学健康发展。本文的主要创新:一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测算出了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供给潜力和木材供给潜力,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树种可能挖掘的木材供给潜力;二是综合自然资源潜力、科技和社会经济潜力,构建了我国速生丰产林综合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三是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据此划定了发展的核心区域,确定了发展的优先顺序。
范兴坤[6](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说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邓念[7](2010)在《政府作用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体系到市场体系变迁的过程,房地产市场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规范到逐步健全迅速成长壮大。短短三十年间,房地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转已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近些年来,住房问题业已成为国计民生的核心问题。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及引发的各种问题成为学者及官方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产业经济学为研究视角,从经典理论SCP范式入手,结合有效竞争及市场有效性理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特征、市场结构、行为、绩效、政府和政策作用,以及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在大量资料数据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发现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研究以及对遇到的问题解释并不能完全套用SCP研究范式以及西方经济学中有效竞争及市场有效性理论。因为在中国房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孕育及形成初期,政府力量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认为是中国政府造就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这与西方国家的房地产业发展存在本质的不同,而且即使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的现阶段,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政策导向作用也十分强大,坚决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大量数据、资料和实证模型推导论证了政府与市场力量的交互作用,说明,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在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双重作用下向前发展的,对中国房地产业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中必须全面考虑政府政策和政府行为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因,本文建立了G-SCP-E的分析框架,将对于政府作用——G的分析全面引入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的分析中,最终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有效性——E作出分析并提出积极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认为在中国房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影响市场有效性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体现在对市场基本条件,即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影响中。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绩效表现是由供需要素和政府调控双重力量作用决定的,并与前者呈正相关,后者呈负相关。从市场角度看政府的调控政策对消费市场预期产生重大影响,往往可以导致销售量的显着萎缩,造成需求曲线阶段性向左或向右的大幅变动;需求的大幅变化影响开发投资预期,造成供给曲线向左或向右大幅移动。另外,政府的调控政策还直接导致政府的土地供应政策、供地行为,土地供应的数量、供应速度、供应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影响有合理的因素,但是频繁的调控,打乱了市场的正常预期,造成供需的剧烈变化,影响了正常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销售绩效与供需要求成正比,说明市场力量的正相关作用,而政府调控与市场绩效为反向关系,说明由于去过七年政策基本处于与市场的反向调控中,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本文的实证也印证了现实市场中的销售价格与销售量没有明显关系,说明政策对预期的干扰作用使得市场价格机制没有正常体现。调控政策的多目标性与政策偏差往往造成政策部分失灵,以及房价越调越涨的被动局面。第二,体现在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影响。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由于中国土地市场的完全垄断特征使得政府可以利用土地市场准入的壁垒决定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原则上可以是任何一种市场结构。本文研究表明目前的土地供应制度和政府供地行为使得中国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而非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土地获取和融资的双重进入壁垒影响了市场结构,影响了进入市场的企业性质、数量和质量;对市场行为的影响:政府的供地制度和进入壁垒部分程度决定了进入的企业,影响了企业竞争行为的导向,使得企业更加注重政府关系的能力和融资能力,而降低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力的培养。供需差异造成的垄断利润降低了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动力,使得市场的竞争程度并不激烈,竞争层次偏低。产品差异化竞争和品牌竞争发展相对缓慢。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低度、低层次的竞争和高额的垄断利润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研发投入低,技术进步缓慢,产业化程度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行业中没有明显的规模优势。跨区域扩张速度和商业地产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提高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必须加大有效供给,缓解供需压力和矛盾,降低“市场垄断”势力。一方面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限制开发企业囤积土地,加快开发进度,有效增加供给;另一方面,增加廉租房建设,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降低税收,增加住房流通能力。其二,打破区域垄断,促进有效竞争,降低“行政垄断”势力。其三,调整发展程度,注重发展质量。
石崧[8](2005)在《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文中认为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的主导趋势。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的原点——分工切入,用赋予空间内涵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来探究大都市区空间组织所隐藏的秩序。从而推动以大都市区为研究对象的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大都市区规划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分上下两篇,共七章。上篇由前三章构成,主要从经济学的“分工”讨论中挖掘出空间的意义,在经济学平台上搭建起新的劳动空间分工的理论框架。下篇由后四章构成,利用劳动空间分工理论研究大都市区空间组织,并以此研究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验证理论的正误。 第一章 绪论。首先阐述了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强调劳动空间分工作为一种中观层次的理论分析工具可有效衔接微观的城市经济学和宏观的政治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解析大都市区空间组织。进而对国内外关于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做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工作,将西方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归纳为国际和国内两条轨迹和区域不平衡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四个发展取向。提出劳动空间分工理论是区位论响应人文地理学范式转型的产物,并指出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及重新架构理论框架的迫切性。最后建构了本研究框架和方法。 第二章 劳动分工的理论谱系沿革。围绕着分工这一核心,将斯密开端的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等流派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加以思考,讨论分工理论的沿革。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的评述,勾勒出清晰的分工理论的演变轨迹。 第三章 劳动空间分工:经济学到人文地理学的跨越。在上一章分工讨论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和表述分工概念,提出分工是专业化和交易矛盾统一的观点。从而建立起关于分工经济的基本框架。然后将视角转移到对生产方式和企业组织的对立统一的关注上。通过对分工发育过程的历史流变的观察,发现分工始终是在不断平衡专业化和交易两者的矛盾中螺旋式演进。这不仅验证了前面的理论判断,而且从中挖掘出“空间”的意义,即随着分工的细化,空间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由此从分工过渡到劳动空间分工,根据劳动过程的空间分离与否,将劳动空间分工划分为部门空间分工和产品内空间分工两个发展阶段。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为追逐最大化分工经济的好处,不同的劳动过程在全球尺度中不断进行空间集聚和扩散,从而产生各种劳动空间分工现象。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内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存在,空间逐渐成为一种生产资料。因此,劳动空间分工就是分工演进的产物,体现了分工发育的较高阶段。本章的最后,将劳动过程和空间因素整合,
李小志[9](2004)在《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流程再造案例》文中指出同仁堂股份公司与中国中成药市场一样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虽然同仁堂还处在中药第一集团,这几年都以 30%速度在增长,但是竞争者,如汇仁、太极、云南白药等药业公司发展速度也很快,正冲击着同仁堂的传统市场。而 2003 年 1 月后,国外制药企业可以进入中国药品零售业,同仁堂将面临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公司内部管理似乎出现了弊端,职能部门与销售部门配合环节多而缓慢,信息反馈链中断,药品成本高居不下,季节性断货每年都有,畅销药品短缺,而其它药品的存货每年都在增加,公司成本增加速度要比利润增加速度要快。1999 年~2001 年期间,公司的主营业务净收入年均增长 38.90%,但主营业务成本却以年均增长 44.67%的速度吞噬着利润。特别是自 2002 年 3 月以后,随着同仁堂集团的战略调整——集团专注于资本运作,将经营权下放股份公司,明确要求股份公司要努力提高公司的市场适应力、应变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以迎接入世给中药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仁堂股份公司的经营机制出现了大的变动,原有组织结构需要重新评价和设计,必须在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等方面尽快规范和提高,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能,同时通过流程和制度等使整个公司高效运转,以便使同仁堂股份公司成为真正的经营主体。
沈永明[10](2003)在《HC公司发展思想》文中指出HC工业有限公司脱胎于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在国有企业“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的改革原则指导下,经过“债转股”和公司制改造后诞生的新公司,面对新的经营环境和形势,如何扬长避短,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成为企业经营决策者们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对HC公司历史及其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市场拓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解决历史留问题等提出了的建议和意见,具体提出了实施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发展关系营销,重建企业价值链等概念,本文的部分意见已在企业实施并初见成效,本文也可供正在为改革、脱困、发展而努力的国有军工企业参考。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公司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了调查,指出公司经过改制已经由一个大型企业演变为从业于特定行业的小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需要重新理清公司的发展思路。 第二部分在对公司外部环境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司当前主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公司的发展在军品和民品两方面均存在新的市场机遇,把握机遇需要适应市场竞争、安全和高品质新要求。 第三部分调查分析了公司的内部环境,提出公司发展主要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第四部分依据公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公司发展战略,结合公司阶段性经营目标,提出了公司近期应当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关键词公司/改革/发展/思路
二、一九九五财会工作要跃上新台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九九五财会工作要跃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1)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的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相关研究的评析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实证研究法 |
3.个案研究法 |
(四)研究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
1.研究的思路 |
2.研究的创新点 |
一、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概述 |
(一)供销社的含义及定位 |
1.供销社的含义及发展 |
2.供销社的性质和定位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 |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含义 |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征 |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 |
(三)供销社在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作用表现 |
1.传递惠农政策 |
2.指导科学发展 |
3.提供市场信息 |
4.开拓流通渠道 |
5.协调推动服务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1.新公共服务理论 |
2.网络组织理论 |
二、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现状 |
(一)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概况 |
1.潮州市供销社概况 |
2.潮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 |
3.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基本情况 |
(二)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成绩 |
1.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
2.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 |
3.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项目申报 |
4.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规范运作 |
三、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 |
2.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规划指导不够 |
3.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市场信息不及时 |
4.帮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农产品流通渠道力度不大 |
5.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提供服务不到位 |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
2.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
3.缺少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 |
4.缺乏社社之间的有效联合 |
5.缺乏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 |
四、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发展观念 |
1.拓宽宣传渠道 |
2.丰富宣传内容 |
3.扩大宣传对象 |
(二)强化规范管理,打造特色品牌 |
1.健全组织结构 |
2.完善管理制度 |
3.加强技术指导 |
(三)把握市场动态,拓展经营思路 |
1.开展实地调研 |
2.组织观摩学习 |
3.创建信息平台 |
(四)加强联合协作,壮大经济实力 |
1.强化农超对接 |
2.强化农企对接 |
3.强化农网对接 |
4.强化农社对接 |
5.强化农会对接 |
(五)争取多方支持,完善服务体系 |
1.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 |
2.不断寻求上级帮助,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 |
3.不断深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权变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组织结构设计的研究 ——以Z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 破除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体制性障碍的呼唤 |
(二) 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工作效能的需求 |
(三) 权变理论的广泛运用及其中国的“本土化情结”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组织及其设计的相关研究 |
1.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研究 |
2. 学校的组织设计研究 |
(二) 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设计的相关研究 |
(三) 权变理论研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权变理论 |
(二) 组织结构 |
(三) 高等职业院校组织结构 |
四、研究问题 |
五、研究目标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一) 个案研究法 |
(二) 访谈法 |
(三) 文献分析法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框架 |
四、访谈提纲的编制与文献的收集整理 |
(一) 访谈提纲的编制 |
1. 设计思想 |
2. 初步编制 |
3. 预访谈与提纲分析 |
4. 正式访谈 |
(二) 文献的选择与收集 |
五、资料处理 |
(一) 访谈内容的处理 |
(二) 相关文献的处理 |
第三部分 研究过程与结果 |
一、层次提升与功能跃进——Z校组织结构的发展沿革及权变因素分析 |
(一) 升格背景下的Z校组织结构发展沿革 |
1. 中职发展时期的组织结构变化——“简约形·垂直心” |
2. 高职筹建时期的组织结构变化——“质变性·见雏形” |
3. 高职去筹初期的组织结构变化——“特色化·正规化” |
4. 高职建校周年的组织结构变化——“条线化·治理性” |
5. 高职迎评前期的组织结构变化——“大部制·专业化” |
(二) 组织结构变化背后的权变因素分析 |
1. 战略:对“政经产教”环境的权变考量 |
2. 工作与技术:对内涵理解与功能选择的权变转向 |
3. 环境: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权变调整 |
4. 规模与生命周期:对大型组织生存发展的权变应对 |
5. 成员素质:对师生结构与层次变化的权变处理 |
二、显性权变与隐性危机——Z校组织结构的“权变性”反思 |
(一) 未完全的权变——机构设置的不成熟与人员配备的不到位 |
1. 机构设置的不成熟——“机构分化一定有效果?”“我看是因人设岗” |
2. 人员配备的不到位——“就这几个人,这么多事怎么忙得过来?” |
(二) 未反馈的权变——“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受阻 |
1. “负反馈”系统的受阻——“说了也没用”、“忍忍吧” |
2. “正反馈”系统的受阻——“理是这个理,事情不好做” |
(三) 未有效的权变——“变味”的二级管理与欠专业化队伍的构成 |
1. “变味”的二级管理——“我也只能扮演救火队长的角色” |
2. 欠专业化员工的构成——“思想没高度,做出的事情真的没质量” |
(四) 未系统的权变——没有形成有效的权变机制 |
三、思想转型与机制建立——Z校组织结构权变性设计 |
(一) 思想转型——由“被动、分隔”走向“主动、融通” |
1. 从“被动”到“主动”——发挥人在权变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
2. 从“分隔”到“融通”——认识到权变过程的系统性 |
(二) 机制建立——基于系统论与协同学的建构 |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从权变因素的分析到系统权变机制的构建 |
(一) 对权变因素的考量:注重权变因素的协同作用 |
(二) 重视权变机制的构建: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建构 |
二、研究反思:几个问题的困扰和初探 |
(一) 权变过程机制化是否影响权变的效率? |
(二) 这一机制能否对其他公办高职与民办高职具有推广性? |
(三) 几个权变因素能否帮助我们较为全面的了解组织结构的环境? |
(四) 关于研究方法、案例选择等操作层面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 |
一、根基:改革开放前湖南高教发展的历史概况 |
二、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生态的确立 |
三、压力:改革开放初湖南人才缺乏的严峻事实 |
四、保障:制定多方位推进高教发展的法律法规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湖南高教的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4) |
二、湖南高教的探索改革时期(1985—1991) |
三、湖南高教的深化改革时期(1992—1998) |
四、湖南高教的“弯道超车”时期(1999—至今) |
第二章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探究——兼论特色人才之培养 |
第一节 办学定位:湖南高校发展之“瓶颈” |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丛生 |
二、办学定位: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瓶颈” |
第二节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 |
一、办学定位:一种历史的动态系统 |
二、典型案例:湖南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 |
第三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的问题表征——基于18所本科院校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 |
一、发展规模上“求大、求全” |
二、发展目标上“求高、求综” |
三、学科发展上“大干、快上” |
四、专业设置上“模仿、趋同” |
第四节 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路径选择 |
一、基本要求:精准适中 |
二、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之可行路径 |
第三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互动探析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互动发展 |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联 |
二、湖南高校资源地理分布的描述 |
三、经济视域下湖南高校存在问题及其归因 |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径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的交互耦合 |
一、湖湘文化及其内涵 |
二、湖湘文化与湖南高等教育的交互耦合 |
第四章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探究 |
第一节 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阐释 |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 |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
三、社会流动的功能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宏观解析 |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
二、建国以来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微观探析——以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师专)为例 |
一、确定调查对象的依据 |
二、三个典型案例分析 |
第五章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
第一节 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涵义 |
一、公平的涵义 |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意蕴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考察 |
一、高等教育不公平之表征 |
二、湖南高等教育的起点不公 |
三、湖南高等教育的过程不公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公平路径之构建 |
一、国家政策层面 |
二、民众自身层面 |
第六章 湖南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后湖南高教发展之比较 |
一、教育属性:从“政治属性”转为“多重属性” |
二、人才培养:从“专才”转向“通才” |
三、战略地位:从“从属地位”转为“战略地位” |
四、管理体制:从“高度集中”转向“自主办学” |
五、发展模式: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 |
六、投资方式:从“统收统支”转向“成本分担” |
第二节 湘鄂赣高等教育之比较分析:若干指标的对比 |
一、湘鄂赣三地比较之缘由 |
二、湘鄂赣高等教育若干指标之比较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特征 |
一、起步晚,发展快,高校数量多,教育总量大 |
二、民办高校创办最早,发展迅速,影响全国 |
三、湖南女性高等教育颇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 |
四、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良性互动 |
五、湖南高等教育与湖南经济发展稳步协调 |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绩效探析 |
第一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宏观成效之表征 |
一、形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学科体系 |
二、高校地理布局日趋合理,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
三、高等教育各项改革齐头并进,有序推进 |
四、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显着擢升 |
五、高校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 |
第二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绩效的微观解析——以吉首大学为例 |
一、选择吉首大学的理由阐释 |
二、吉首大学办学绩效之描述 |
第三节 湖南高等教育发展成效评价 |
一、湖南高等教育发展之整体评估 |
二、湖南高等教育取得辉煌业绩之缘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外运板桥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史 |
1.2.2 项目投资决策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2 项目概况及环境分析 |
2.1 项目概况 |
2.1.1 项目基本概要 |
2.1.2 项目的组织结构与人员编制 |
2.1.3 项目的进度规划 |
2.1.4 本项目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
2.2 项目环境分析 |
2.2.1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分析 |
2.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3 项目公用设施分析 |
2.2.4 政策环境分析 |
3 项目市场分析 |
3.1 项目市场调查 |
3.1.1 目标市场分析 |
3.1.2 市场竞争分析 |
3.1.3 主要客户分析 |
3.1.4 市场价格分析 |
3.2 市场预测 |
3.2.1 省、市政府招商引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
3.2.2 腹地地区经济发展快速增长 |
3.2.3 连云港港散杂货吞吐量持续、快速大幅增长 |
3.2.4 陆桥公司散杂货代理增量对场站的需求扩大 |
3.3 市场营销策略及项目经营成功关键因素 |
3.3.1 市场营销策略 |
3.3.2 项目经营的成功关键因素 |
3.4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
3.4.1 项目的生产能力 |
3.4.2 销售计划 |
4 项目的建设规模、条件、技术分析 |
4.1 项目建设的规模和建设地区 |
4.1.1 项目建设规划 |
4.1.2 项目建设地区 |
4.2 项目建设的自然条件分析 |
4.2.1 项目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 |
4.2.2 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 |
4.2.3 气象条件分析 |
4.2.4 地质条件分析 |
4.3 项目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分析 |
4.3.1 供电、供水条件分析 |
4.3.2 运输条件分析 |
4.3.3 排水条件、容污水能力 |
4.3.4 电讯、供热、供气情况 |
4.3.5 施工条件分析 |
4.4 项目的技术方案 |
4.4.1 项目组成和生产技术方案 |
4.4.2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
5 项目财务分析与效益评价 |
5.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1.1 项目投资估算 |
5.1.2 资金筹措与投资资金管理 |
5.2 总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
5.2.1 估算前提 |
5.2.2 收入估算 |
5.2.3 成本费用估算 |
5.2.4 利润总额估算 |
5.3 财务评价 |
5.3.1 净现值(NPV) |
5.3.2 内部收益率(IRR) |
5.3.3 投资回收期 |
5.4 项目敏感性分析 |
5.4.1 业务量敏感性分析 |
5.4.2 单价敏感性分析 |
5.4.3 成本敏感性分析 |
6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
1.3.2 国内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研究 |
1.3.4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相关概念辨析 |
2.1.2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概念与内涵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林业分工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论 |
2.2.4 林业区划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绿色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历程 |
3.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 |
3.3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建设状况 |
3.4 现阶段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前景分析 |
4.1 巨大的木材供需缺口:发展的内在需求 |
4.1.1 我国木材供需现状 |
4.1.2 我国木材需求预测分析 |
4.2 天然林保护与沉重的木材进口压力:发展的重要推手 |
4.3 现实的客观自然条件:发展的前提基础 |
4.3.1 适宜的气候条件 |
4.3.2 合格的林地质量 |
4.4 工程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发展的空间前景 |
4.5 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弥补供需缺口的主要途径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自然资源潜力分析 |
5.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资源潜力分析 |
5.1.1 我国林地资源总量评价 |
5.1.2 我国林地资源质量评价 |
5.1.3 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供给潜力分析 |
5.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生产潜力分析 |
5.2.1 分地区林木的可能生产潜力分析 |
5.2.2 分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主要树种生产潜力分析 |
5.2.3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速生树种的木材现实生产力和供给潜力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社会经济潜力分析 |
6.1 科技潜力分析 |
6.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科学技术分析及评价 |
6.1.2 提高科学技术利用率的途径 |
6.2 林业制度创新潜力分析 |
6.2.1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激发挖掘潜力的积极性 |
6.2.2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可以解放发展潜力的桎梏 |
6.2.3 林业税费制度改革降低资本进入门槛,有利于扩展发展能力 |
6.3 投资潜力分析 |
6.3.1 投资现状 |
6.3.2 投资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
6.3.3 投资潜力实现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发展思路 |
7.1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影响因素分析 |
7.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的评价及分析 |
7.2.1 评价步骤 |
7.2.2 评价结果分析 |
7.2.3 基于评价结果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的划分 |
7.2.4 速生丰产用材林区域发展优先序 |
7.3 本章小结 |
8 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科学研究,强化技术支撑 |
8.1.1 培育良种壮苗,奠定更加适合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生物基础 |
8.1.2 应用高新生物工程技术,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的集约经营 |
8.1.3 提高木材利用率,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产出效率 |
8.2 建立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
8.2.1 林地政策 |
8.2.2 投资政策 |
8.2.3 保险政策 |
8.2.4 贷款政策 |
8.2.5 税费政策 |
8.2.6 资源管理政策 |
8.2.7 森林资产流转市场政策 |
8.3 科学选择生产经营方式和模式 |
8.3.1 坚持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 |
8.3.2 创新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的运作模式 |
8.4 实施分区域重点扶持、重点发展策略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关键词释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案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框架 |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
1.4.2 现实价值 |
1.4.3 学术意义 |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
4.1 国家立法机关 |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
4.5 图书馆 |
4.6 其他 |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
6.3.2 立法活动历程 |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后记 |
(7)政府作用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房地产业研究 |
1.4.2 中国房地产业组织研究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5.1 提出中国房地产G-SCP-E的研究范式 |
1.5.2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供需条件的独特性和政府作用的深入分析 |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SCP范式的发展与适应中国房地产业的分析范式 |
2.1.1 哈佛学派奠定的SCP范式 |
2.1.2 芝加哥学派对SCP的挑战 |
2.1.3 新奥地利学派的SCP发展 |
2.1.4 新产业组织理论对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 |
2.1.5 后SCP流派,心制度经济学发展 |
2.1.6 对SCP—R范式的解释 |
2.1.7 适用中国房地产业的G-SCP范式 |
2.2 有效竞争理论与中国房地产的有效市场 |
2.2.1 有效竞争理论 |
2.2.2 有效市场理论 |
2.2.3 房地产市场有效性与G—SOP—E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推动的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
3.1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3.2 房地产业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市场孕育期 |
3.2.1 第一阶段:1979年-1985年,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阶段 |
3.2.2 第二阶段:1986-1993年,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行阶段 |
3.2.3 第三阶段:1994-1998年,综合配套制度全面推进阶段 |
3.3 房地产业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产业发展期 |
3.3.1 第一阶段:1998-2002年,政策推动房地产全面市场化 |
3.3.2 第二阶段:2003-2008年,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 |
3.3.3 第三阶段:2009年以后,房地产业新一轮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特征研究 |
4.1 宏观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拉动的需求 |
4.1.1 GDP与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 |
4.1.2 中国的GDP发展速度与区域差异 |
4.2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引发的需求 |
4.2.1 中国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比较 |
4.2.2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4.2.3 城市化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 |
4.2.4 中国城市化引发的房地产需求 |
4.3 人口红利带来的需求 |
4.3.1 中国人口总量与结构 |
4.3.2 人口红和带来房地产业需求 |
4.4 土地红利与房地产业发展 |
4.4.1 土地价值的释放和财富效应 |
4.4.2 土地稀缺性对房地产业影响 |
4.5 土地的垄断性引致的供求矛盾 |
4.5.1 中国土地供应制度的变迁 |
4.5.2 土地垄断性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 |
4.5.3 土地市场政府与开发企业的供需博弈 |
4.5.4 土地垄断与房价上涨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市场和政府力量双重作用下的房地产市场 |
5.1 实证思路及数据选择 |
5.1.1 实证研究思路 |
5.1.2 数据选择与初步测试 |
5.2 研究模型一:全国住宅房地产市场总体供需模型分析 |
5.2.1 供需关系的简单测试 |
5.2.2 增加政府影响因子 |
5.3 研究模型二:市场绩效在政府干预因子作用下的趋势模型 |
5.3.1 供需因子和调控因子设定与检验 |
5.3.2 模型校验、自相关和异方差检验 |
5.3.3 补充研究 |
5.4 研究模型三:区域市场供需水平和政府调控影响分析 |
5.4.1 九个城市的数据报告 |
5.4.2 区域城市数据报告的解析 |
5.5 研究模型四:利率调控下供需水平和政府调控对市场的影响 |
5.5.1 短中长期的利率对市场绩效影响 |
5.5.2 利率与政府调控因子的关系测试 |
5.6 市场与政府力量的双重作用分析 |
5.6.1 市场力量作用下需求与供给曲线的移动 |
5.6.2 政策调控力量作用下需求与供给曲线的移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分析 |
6.1 简述市场结构类型 |
6.2 市场结构主要指标 |
6.2.1 市场集中度指标 |
6.2.2 产品差别指标 |
6.2.3 进出壁垒指标 |
6.3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分析 |
6.3.1 全国市场的集中度研究 |
6.3.2 区域市场的集中度研究 |
6.3.3 全国与区域市场集中度综合分析 |
6.4 中国房地产业的产品差别研究 |
6.4.1 房地产产品差别的类型 |
6.4.2 中国房地产业的广告特点 |
6.4.3 中国房地产业的广告密度 |
6.5 中国房地产业进出壁垒研究 |
6.5.1 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壁垒的指标 |
6.5.2 土地获取壁垒的影响分析 |
6.5.3 银行融资壁垒的影响分析 |
6.6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寡头垄断的疑问解释 |
6.6.1 美国市场的寡头垄断原因分析 |
6.6.2 中国市场的寡头垄断可能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市场行为 |
7.1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竞争 |
7.1.1 古诺模型扩展分析 |
7.1.2 伯川德模型扩展分析 |
7.2 产品差异化竞争 |
7.2.1 横向差异化—豪泰林(Hotelling)线形空间竞争分析 |
7.2.2 纵向差异化—泰勒(Tirole)模型分析 |
7.2.3 环形城市空间竞争—萨洛普(Salop)模型分析 |
7.3 广告竞争 |
7.3.1 多夫曼—斯坦那条件分析 |
7.3.2 房地产市场品牌竞争 |
7.4 中国房地产市场竞争策略的变化和发展 |
7.5 房地产企业的跨地域扩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市场绩效与市场有效性 |
8.1 市场绩效的衡量体系 |
8.2 中国房地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态势 |
8.2.1 房地产业市场景气情况 |
8.2.2 房地产投资发展状况 |
8.2.3 房地产开发情况 |
8.2.4 房地产销售和价格状况 |
8.3 房地产业的社会绩效分析 |
8.3.1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概述 |
8.3.2 房地产业对GDP的直接贡献 |
8.3.3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
8.3.4 房地产业对税收的贡献 |
8.3.5 房地产业对社会福利的贡献 |
8.4 房地产企业绩效 |
8.4.1 房地产企业发展状况 |
8.4.2 房地产行业收益分析 |
8.4.3 房地产企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8.4.4 房地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
8.5 房地产行业技术进步 |
8.5.1 房地产行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
8.5.2 绿色环保技术的进步分析 |
8.6 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的转型 |
8.7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分析 |
8.7.1 从市场基本条件衡量市场的有效性 |
8.7.2 从市场结构角度衡量市场的有效性 |
8.7.3 从市场行为角度衡量市场的有效性 |
8.7.4 从市场绩效角度衡量市场的有效性 |
8.7.5 从政策和信息角度衡量市场的有效性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政策效用与建议 |
9.1 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 |
9.2 政策失灵的原因 |
9.2.1 房地产市场供需差异的矛盾 |
9.2.2 房地产调控多目标间的矛盾 |
9.2.3 相关主体利益间的矛盾 |
9.3 政策建议 |
9.3.1 加大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矛盾 |
9.3.2 打破区域垄断,促进有效竞争 |
9.3.3 调整发展速度,强调发展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表格目录 |
图示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上篇:劳动空间分工——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
第二节 理论文献综述 |
一、国外的研究动态 |
二、国内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劳动分工的理论谱系沿革 |
第一节 基本演进框架和分工理论的缘起 |
一、分工理论演进框架 |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斯密的分工论 |
第二节 对劳动分工社会意义的理论思考 |
一、资本—劳动冲突:马克思的思考和社会学讨论 |
二、独树一帜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第三节 分工引发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
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
三、规模经济取代要素禀赋:国际贸易新理论 |
第四节 新古典经济学—脉分工理论的式微 |
一、消失的分工:马歇尔开辟的新古典经济学传统 |
二、分工由分工决定:杨格定理 |
三、斯密困境:施蒂格勒对纵向一体化的思考 |
第五节 分工与交易: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路径 |
一、交易成本的提出:科斯对企业性质的讨论 |
二、交易维度论: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 |
第六节 分工的复兴: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崛起 |
第三章 从分工到劳动空间分工:人文地理学的诠释 |
第一节 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矛盾统一 |
一、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关系 |
二、专业化和交易的经济性考察 |
三、分工经济的数学表述 |
四、作为概念属存在的分工体系 |
第二节 劳动分工的流变:新经济史学的讨论 |
一、工业革命以前的劳动分工及其组织形式 |
二、工业革命时代的劳动分工及其组织形式 |
三、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从福特制到丰田制 |
四、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发展 |
五、新福特制:新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 |
第三节 劳动空间分工:一个分析框架 |
一、劳动过程的属性:认识劳动空间分工的基础 |
二、当空间成为一种生产资料 |
三、叠加空间因素的分工经济分析 |
下篇:大都市区空间组织——劳动空间分工的视角 |
第四章 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概念化 |
第一节 传统的空间组织概念与相互依赖性 |
一、功能区域:空间组织的发端 |
二、空间组织:观察世界的地理学视角 |
三、评述与思考 |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空间”概念的演化 |
一、人文地理学传统的空间概念 |
二、197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新“空间”观 |
三、空间: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 |
第三节 系统哲学的组织理论与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界定 |
一、系统哲学中的自组织理论 |
二、社会系统的组织过程与城市自组织研究 |
三、空间组织与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界定 |
第五章 劳动空间分工主导下的大都市区空间组织 |
第一节 分工与城市:循环因果累积机制 |
一、城市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 |
二、城市化与分工经济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大都市区:多尺度劳动空间分工的叠加 |
一、从本地到全球:多尺度的劳动空间分工 |
二、由全球生产系统调动的世界城市体系 |
第三节 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过程 |
一、空间成本曲线: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对地租概念的再解读 |
二、从单中心城市到大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演进 |
三、生产与消费:新产业空间的浮现 |
四、城市政策与规划的框架 |
五、基本命题的提出与理论辨析 |
第六章 上海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理论与实证的对话 |
第一节 城市经济的分工演进:上海大都市区的分析 |
一、上海城市职能的演变历程 |
二、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变迁 |
三、上海市投资结构的调整与变迁 |
四、新的发展背景 |
五、上海经济分工演进的脉搏 |
第二节 1990年代以前上海市劳动空间分工格局 |
一、上海大都市区圈层划分 |
二、1990年代以前上海城市工业空间布局 |
第三节 1990年代以来上海大都市区劳动空间分工 |
一、上海二、三产业劳动空间分工格局初步成形 |
二、1990年代以来工业的劳动空间分工 |
三、19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的劳动空间分工 |
四、小结 |
第四节 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重组与结构优化 |
一、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
二、空间拓展:上海大都市区的郊区工业发展与城镇联动 |
三、内部重组:上海大都市区的市区空间层级化 |
四、从浦江时代到海洋时代:解读上海的时空框架 |
五、从上海到长江三角洲:浮现中的全球城市—区域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理论总结 |
一、基本命题的讨论 |
二、理论总结 |
第二节 后续研究的注记 |
后记 |
(9)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流程再造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流程再造案例 |
1.1 引子 |
1.1.1 股份公司简介 |
1.1.2 集团的战略调整 |
1.2 会议 |
1.3 咨询公司的介入 |
1.3.1 企业的文化方面 |
1.3.2 组织结构方面 |
1.3.3 流程效率方面 |
1.4 尾声 |
附录 1 |
1 、中国的中药行业 |
2 、中药市场的竞争态势 |
3 、同仁堂管理模式变化 |
4 、同仁堂股份的组织结构图 |
附录 2(案例分析) |
1 、同仁堂股份公司主要问题 |
2 、组织结构分析 |
3 、组织结构设计主要思路和解决方案要点 |
4 、组织管理体系之核心流程再造 |
5 、方案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二篇 浅析昌河微型汽车 |
2.1 微型汽车行业分析 |
2.1.1 汽车行业现状及分析 |
2.1.2 国家关于汽车的产业政策 |
2.1.3 微型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
2.2 行业竞争分析 |
2.2.1 业内主要竞争对手 |
2.2.2 94-2001 市场份额与销量分析 |
2.2.3 “入世”对汽车环境影响 |
2.3 昌河汽车公司 |
2.3.1 公司简介 |
2.3.2 发展历程 |
2.3.3 组织结构 |
2.3.4 公司产品 |
2.3.5 营销管理 |
2.4 发展战略 |
2.4.1 昌河优劣势分析 |
2.4.2 新形势下发展战略 |
2.4.3 如何进行资本运作 |
2.4.4 战略重心转移:进入经济型家用轿车 |
2.4.5 重塑公司营销渠道 |
第三篇 东信手机的市场营销战略 |
3.1 概述 |
3.1.1 东信公司简介 |
3.2 手机行业综述 |
3.2.1 中国移动通讯市场的发展 |
3.2.2 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
3.2.3 国内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及竞争态势 |
3.3 东信手机产品业务范围 |
3.3.1 手机业务 |
3.3.2 营销渠道发展的过程 |
3.4 两款手机营销实例 |
3.4.1 EL600 的销售 |
3.4.2 EL720 的销售 |
3.5 与同行业营销渠道的比较分析 |
3.6 建议 |
3.6.1 产品资源 |
3.6.2 销售渠道 |
第四篇 同仁堂(600085)分析 |
4.1 同仁堂公司概况及业务结构 |
4.2 中药产业现代化之路 |
4.3 公司业务的总体评价 |
4.3.1 质量控制 |
4.3.2 营销管理方面 |
4.3.3 科研方面 |
4.3.4 资本运作 |
4.3.5 财务状况 |
4.4 盈利预测 |
4.5 股票价值判断 |
4.6 投资决策分析 |
4.6.1 投资情况 |
4.6.2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4.6.3 投资效果 |
4.7 β 的计算及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 |
4.7.1 β 的计算 |
4.7.2 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 |
4.8 公司融资方式 |
4.9 中药行业的资本结构和红利政策的分析、比较 |
4.10 公司财务业绩和成长性评价 |
4.10.1 财务业绩分析 |
4.10.2 财务成长性分析 |
4.11 公司的流动资本管理水平和政策 |
4.12 公司的成长方式分析及预期结果 |
4.13 结论 |
附录 1 股票价值表 |
附录 2 1999 年 1 月 1 日至 2002 年 5 月 31 日 165 周数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HC公司发展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公司的沿革与现状 |
1.1 企业的历史沿革 |
1.1.1 工厂的建立 |
1.1.2 三线调迁 |
1.1.3 债转股 |
1.1.4 公司制改造 |
1.2 基本情况 |
1.2.1 产品及市场情况 |
1.2.2 经营状况 |
1.2.3 人员及组织结构 |
1.2.4 管理状况 |
2. 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
2.1 公司的机遇 |
2.1.1 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 |
2.1.2 军工机制改革带来的机遇 |
2.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机遇 |
2.2 公司面临的挑战 |
2.2.1 市场竞争的挑战 |
2.2.2 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挑战 |
2.2.3 高品质要求的挑战 |
3. 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
3.1 公司的优势 |
3.1.1 技术优势 |
3.1.2 人才优势 |
3.1.3 市场优势 |
3.2 公司的劣势 |
3.2.1 科研生产的薄弱环节 |
3.2.2 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风险大 |
3.2.3 企业负担沉重 |
4. 公司发展的对策 |
4.1 公司发展战略 |
4.2 公司阶段性经营目标 |
4.3 公司的对策和措施 |
4.3.1 营造良好的客户关系 |
4.3.2 开展技术创新 |
4.3.3 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
4.3.4 企业流程再造 |
4.3.5 重建企业价值链 |
4.3.6 打好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一九九五财会工作要跃上新台阶(论文参考文献)
- [1]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陈丹钰.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2]权变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组织结构设计的研究 ——以Z校为例[D]. 李政.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3]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 ——基于若干重要问题的探析[D]. 刘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4]中国外运板桥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D]. 霍冰洲.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5]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D]. 马花如.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7)
- [6]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7]政府作用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D]. 邓念. 复旦大学, 2010(01)
- [8]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 石崧.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流程再造案例[D]. 李小志. 清华大学, 2004(03)
- [10]HC公司发展思想[D]. 沈永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