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要发展 教育要先行(论文文献综述)
贾保先,张务农[1](2021)在《高等教育新基建的制度意蕴、价值取向与推进策略》文中指出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是我国的重要经验,是一项巧妙的制度安排。高等教育新基建在政府统筹规划下进行,主要依靠公共资金投入,以新一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基础构建的大学公共基础设施。高等教育新基建不仅包括相应硬件设施建设,还包括软件、相应制度环境建设以及整体数字化进程。高等教育新基建不仅是对物理教学空间重构,也是对大学教学模式重塑和制度创新。高等教育新基建具体推进中应发挥公共政府主导作用以保障其公益公平,坚持新基建优先原则,发挥建设标准引领和规范作用。
郑维林[2](2021)在《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研究》文中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第一,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新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控制价格确保就业率,推动经济内循环发展。第二,政治上:宣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保持政治定力解放思想,善用意见领袖锦上添花;巩固发展全面从严治党,保护干部敢于担当作为。第三,文化上:培养专业文化人才,建设文化惠民工程;立足发展教育科学,夯实文化传承根基;转变文化贸易思路,树立文化强国形象。第四,社会上:坚持人民安全至上,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赢矛盾化解攻坚战;引领共建共享共治,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第五,生态上: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走好绿色发展路;引领世界携手共治,务实合作敢担当。
蓝娟[3](2021)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改进个案的研究 ——以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为例》文中提出
印建兵,杨光,谢国萍,蒋红华[4](2019)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与职业教育研究评述与展望》文中认为综合研究近些年相关文献,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问题的提出背景、内涵、影响因素与路径,职业转换依赖于职业教育消费,以及职业教育服务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研究脉络及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与相关理论成果综述,最后展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与职业教育研究趋势,为研究界进行理论、实证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刘红,郭静,车明朝[5](2019)在《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为何花落平度》文中提出刚刚结束的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在1 054份成果中评出了451项获奖成果,其中特等奖2名,由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申报的《助推县域三农转型升级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是其中之一。学校获得特等奖的原因需要放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来审视。学校30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定位上紧密服务区域战略需求,在功能上带动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在服务面向上为乡村振兴全面提供人才支撑,探索出一条学校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之路,成为可借鉴、可推广的县级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平度样板"。
邓活生[6](2018)在《日常生活类 直击凉山教育一线》文中提出2016年8月,佛山接过对口凉山扶贫工作重担,开启了新时代的"彝海结盟"。"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2017年4月,作者来到凉山,重走"彝海结盟"路,并深入了解当地群众的现状,直击凉山教育一线。
郭仕德[7](2017)在《为梦起航 做新时代好教师》文中认为在今年的教师节前夕,习总书记在百忙之中给贵州教师们回信,对教师们的付出给予肯定及赞扬。作为整个贵州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职尽责,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我认为这是教师的一种职责,是基本的职业要求。
梁婧[8](2017)在《柬埔寨政党的价值整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党的价值整合是政党壮大其支撑力量的有效途径。政党通过价值整合传播自己的理念,进而落实其所提出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等,以巩固其执政基础。价值整合的路径又是多种多样的。党内整合是政党价值整合的基本前提,保证了政党组织的存在;党外整合又是巩固政党地位,凝聚民众力量的必要路径。在柬埔寨王国,因政党政治的不断演变,影响着柬埔寨的政局,也影响着政党的价值整合进程,因此,柬埔寨各时期各主要政党的党内、党外价值整合的有效完成,能够更好地维护其政党的地位。本文试图将柬埔寨政党的价值整合以9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主要从价值整合的路径选择上来研究,进而分析各时期价值整合的有效与否,最后总结了柬埔寨政党价值整合经验与启示,为柬埔寨政党价值整合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借鉴。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共三章。第一章“90年代以前柬埔寨政党价值整合”。本章介绍了90年代以前各个时期政党的概况及各政党的内部与外部的价值整合进程与成果,并对各时期政党的价值整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第二章“90年代以来柬埔寨政党价值整合”。本章介绍了90年代以来人民党、救国党和奉辛比克党三个主要政党的价值整合的路径,并分析指出政党所处地位对整合路径选择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时下政党价值整合所面临的问题。第三章“柬埔寨政党价值整合的经验与启示”。本章主要从政党价值整合的演变进程,总结了柬埔寨政党价值整合的经验,分析了所得到的启示。
王金娜[9](2017)在《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文中研究指明再生产理论主要研究统治阶层与劳工阶层再生产,认为家庭阶层背景与学校教育能“自动符应”,强调阶层结构而非行动者的力量,没有考虑到阶层内部个体的差异性。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的教育政策,对中产阶层子女为主的白云小学和劳工阶层子女为主的蓝天小学进行田野调查,对20位母亲、4位父亲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场域、权力、符码理论探究中产阶层再生产如何在“国家支配教育实践”和中产阶层母亲“适应”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提出国家与中产阶层母亲同时发挥作用,兼具教育优势和教育风险,包含阶层惯习再生产和学业成就再生产的中国中产阶层再生产理论,即“新再生产”理论。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主要包括密集教育干预、教育选择、教育应对和教育参与。这四种教育卷入分别与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家校合作政策的“家长责任”偏好相关。其中,前两种政策偏好具有明显的中产阶层性,契合中产阶层母亲的阶层惯习,给其子女带来潜在教育优势;“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对中产阶层和劳工阶层母亲均有利与弊,不具有中产阶层性;“家长责任”偏好反映某些中产阶层母亲的利益诉求,具有不完全的中产阶层性。田野调查发现,尽管两所个案小学的教育实践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教育改革政策支配下的教育实践具有弱国家、强市场、强家长的“家长主义”偏好。弱国家功能体现在两所小学的“教育功能”弱化、X市小学教育系统的“选拔功能”弱化;强市场功能体现在X市公办学校的就近入学制度、民办学校制度、课外补习场域的兴起与白云小学的“半精致型教育符码”;强家长责任体现在两所小学的家校合作制度。“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不仅要求家长“占有”资本,而且要求发挥个人能动性“有效激活”资本“适应”实践,才能实现阶层再生产。这使得教育获得主要依赖父母的资本和主体性,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和努力,因而存在教育风险。面对“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大多数中产阶层母亲能“有效适应”。她们在情感资本的推动下,激活惯习、发挥主体性,采用各种策略激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成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情感资本包括教育责任感、高教育期望、教育焦虑和教育操心,由女性的性别结构、中间层的社会地位、教育场域共同作用而成,主要被中产阶层母亲所占有,是她们成为新再生产行动者的根本动因。除此之外,惯习、场域和主体性都是中产阶层母亲教育卷入的动力因素。我国中产阶层再生产有先后进行的两条路径。第一,小学中年级以前以阶层惯习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教育责任感”的推动下,激活中等趣味、个性化性情、科学育儿偏好,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实施密集教育干预,培养孩子具有主体性且知识素养、兴趣特长、文化品位等全面发展;再选择表意性秩序相对开放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博放惯习”。劳工阶层母亲实施粗放教育干预,让孩子就读表意性秩序封闭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大众惯习”。第二,小学中、高年级以后以学业成就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较高“教育期望”的推动下,受被建构的中小学场域、母亲所在的“体制内工作”场域、“热知识”等影响,激活“苦行”性情、“非学校化”性情、风险意识,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选择优质而精致的补习班、“团课”等策略实施精约式教育应对;在“教育焦虑”的推动下,受地方性知识影响,激活“追求教育优势”性情、“阶层惯习排斥”性情,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以房择校、证书择班、考试择班进行教育选择;在“教育操心”的推动下,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以个人活动的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并使用与教师保持平等的不平等关系的策略进行教育参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有利于孩子学业成就再生产,但也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劳动阶层母亲因资本、惯习的影响,给孩子报低质或不报课外补习班、无力教育选择、消极教育参与,不利于孩子学业成就的获得,但学习负担得以减轻。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阶层惯习与学业成就关联性不大,阶层惯习对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独立价值。然而,阶层内部存在差异性,并不是所有中产阶层母亲都能适应“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时间资本匮乏和居住位置偏远阻碍密集教育干预;“新型读书无用论”、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阻碍“精约式教育应对”;教师的专断权力,以家委会、信任为表现形式的集体社会资本的匮乏抑制参与学校教育;教育学类知识抑制参与家庭教育;孩子中等以下的学业资本量,母亲坚守师德惯习、重视知识惯习、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优越惯习阻碍与教师互动。其中,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使母亲成为反思性行动者、抵抗者。另外,激活资本未必产生教育利润,错过最佳时间、与教师保持绝对平等关系的激活资本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获得。这使得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多样性和风险性。因而,有必要增强学校教育功能、规范课外补习机构、弱化教育“分流”机制、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通过增加“国家责任”改变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以破解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阶层间义务教育不公平日益凸显、中产阶层子女学业负担日益沉重的难题。
刘海艳[10](2017)在《美国K-12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美国K-12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是在美国面对的世界竞争大背景下而出现,应社会大时代趋势而发展。美国为了破解当前及未来的经济困难、科技创新瓶颈和全球竞争的难题,以壮大STEM教师队伍,培养STEM人才,来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的教育历来作为世界教育的先进之列,更是研究的对象,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美国STEM教育的发展基本脉络进行梳理,美国K-12阶段需要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构成以及发展的状况,对美国K-12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系统的研究,可以很好的透视美国STEM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STEM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参考性。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阐述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美国K-12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本文的相关概念作出界定,确定研究的范围与方向。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STEM教师专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首先,在美国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萌芽阶段,厘清其发展的历程;其次,在其发展阶段,论述其发展可分为成长时期与发展时期,仍然呈现螺旋上升趋势,还呈继续发展的态势,日臻成熟。第二章:分别从四个方面阐述当代美国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即历史原因、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时代原因。表明美国STEM教师专业发展由不同原因的推动而不断发展。第三章:本章是论文的重要内容。该章根据美国K-12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构成,阐述美国K-12阶段STEM教师的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其专业发展的培养体系、支持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第四章:研究美国K-12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探析随着美国STEM教育的发展,各界对K-12阶段教育的重视,美国K-12阶段的STEM教师专业发展将会呈现的趋势。第五章:针对美国K-12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并为本论文的作出合理结论,使我国基础教育在STEM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经济要发展 教育要先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要发展 教育要先行(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教育新基建的制度意蕴、价值取向与推进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为什么:新基建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 |
二、 是什么:高等教育新基建的基本构架及其内涵 |
三、 应如何:以新基建促进高等教育的系统性变革 |
1. 以新基建构建未来教育教学空间 |
2. 以新基建促进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
3. 以新基建促进高等教育治理创新 |
四、 怎么建:高等教育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策略 |
1. 发挥公共政府主导作用以保障新基建的公益公平 |
2. 坚持高等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推进思路 |
3. 发挥高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
(2)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环境 |
(一)有利条件 |
(二)面临的挑战 |
(三)营造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
二、政治环境 |
(一)有利条件 |
(二)面临的挑战 |
(三)营造适合我国政治发展的外部环境 |
三、文化环境 |
(一)有利条件 |
(二)面临的挑战 |
(三)营造适合我国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
四、社会环境 |
(一)有利条件 |
(二)面临的挑战 |
(三)营造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
五、生态环境 |
(一)有利条件 |
(二)面临的挑战 |
(三)营造适合我国生态发展的外部环境 |
(4)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与职业教育研究评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
(一) 城镇化与职业转换不协调 |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与速度不相适应 |
(三) 职业迁移 (流动) 出现新特征 |
二、职业转换相关研究 |
(一) 职业转换研究溯源 |
(二) 职业转换内涵 |
(三) 职业转换影响因素 |
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依赖于职业教育消费 |
(一)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消费需求庞大 |
(二) 职业教育的“媒介”作用 |
1.协调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
2.促进向上的职业流动提升经济、社会地位 |
四、职业教育服务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研究 |
(一) 职业教育服务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研究跨度 |
(二) 职业教育服务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的研究脉络 |
1.2005—2009年:产业转移背景下以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研究 |
2.2010—2013年, 城镇化背景下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素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研究 |
3.2014年—至今,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研究 |
五、相关研究展望 |
(一) 完善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能力 |
(二) 构建乡村振兴与城镇协调发展的创业教育体系, 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型就业 |
(三) 创新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协同机制, 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需求, 提升终身职业发展能力 |
(5)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为何花落平度(论文提纲范文)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探索的平度价值 |
一、开创历史:探索“双元制”在农业职业教育领域中国化的平度样板 |
二、紧扣“农”字:打造县级职教中心服务县域三农发展的平度模式 |
三、坚守中职:塑造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在服务中得发展的平度范例 |
县级职教中心新担当架起乡村振兴新支点——县级职教中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平度样板” |
一、精准办学定位:立足县域谋发展, 乡村振兴共腾飞 |
二、产教深度融合:专业带动产业, 振兴区域经济 |
三、扩大服务面向:教育培训并重, 区域人才培养培育全覆盖 |
(一) 以复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构建以新生代为主体的培养体系 |
(二) 以生态闭环示范孵化培养模式为核心, 构建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培养体系 |
(三) 以满足农民多样化学习需求为目标, 构建以农民素养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体系 |
四、“平度样板”的思考与启示:新时代县级职教中心的发展走向 |
平度农业职业教育教改30年:经验及启示 |
一、学习到引领:平度农业职业教育教改30年历程 |
(一) 引进借鉴:学习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理念与实践, 促其在平度落地生根 |
(二) 改造创新:吸收精华, 本土改造, 让双元制教学模式在平度茁壮成长 |
(三) 辐射引领:在持续创新中, 发挥“平度样板”辐射引领作用 |
二、曲折与成功:从照搬模仿到本土创新的成功探索 |
三、经验和启示:平度农业职业教育教改30年探索的启示 |
(7)为梦起航 做新时代好教师(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区孩子梦想的实现需要引领者 |
二、坚持贯彻习总书记回信精神, 做好山区孩子圆梦的引路人 |
三、做好新时代的好教师, 为梦起航奠定根基 |
(8)柬埔寨政党的价值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以前柬埔寨政党的价值整合 |
第一节 西哈努克时期政党的价值整合 |
一、独立前柬埔寨政党的价值整合 |
二、独立后西哈努克时期政党的价值整合 |
第二节 朗诺时期政党的价值整合 |
一、朗诺时期政党的内部整合 |
二、朗诺时期政党的外部整合 |
第三节 波尔布特时期政党的价值整合 |
一、柬埔寨共产党内部的整合——柬共党内成员的整合 |
二、柬埔寨共产党的外部整合 |
第四节“两权”并存时期政党的价值整合 |
一、人民革命党的内部整合 |
二、人民革命党外部整合 |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柬埔寨政党的价值整合 |
第一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柬埔寨王国政党概况 |
第二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柬埔寨主要政党的价值整合 |
一、人民党的价值整合 |
二、奉辛比克党的价值整合 |
三、救国党的价值整合 |
四、主要政党社会化的整合 |
第三章 柬埔寨政党价值整合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柬埔寨政党价值整合的演变与经验启示 |
一、柬埔寨政党价值整合的演变 |
二、柬埔寨政党价值整合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柬埔寨政党价值整合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 个人意义 |
(二) 理论意义 |
(三)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中产阶层的相关研究 |
(二) 父母教育卷入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现场的选择 |
(二) 访谈对象的选择 |
(三) 资料收集的方法 |
(四)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
五、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
(一) 基本概念 |
(二) 分析框架 |
第一章 阶层再生产的理论视野 |
一、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机制 |
(一) 首属效应:家庭资本与教育分层 |
(二) 次属效应:家庭选择与教育分层 |
二、学校的再生产机制 |
(一) 经济再生产机制 |
(二) 文化再生产机制 |
三、家长教育卷入的再生产机制 |
四、未来的路径:“国家支配-母亲教育适应”的再生产机制 |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干预 |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高资本化 |
一、精致型符码的概念 |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
三、新课程改革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
四、素质教育的“高资本化” |
第二节 个案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 |
一、白云小学表意性秩序的相对开放性 |
二、白云小学工具性秩序的封闭性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密集教育干预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密集教育干预的主导者与教育责任感 |
二、密集教育干预的符码类型与特征 |
三、密集教育干预的过程 |
四、密集教育干预的动因 |
五、密集教育干预的阻碍因素 |
六、密集教育干预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应对 |
第一节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
一、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
二、个案学校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小学教育选拔功能的弱化 |
第二节 课外补习场域的形成与阶层再生产 |
一、课外补习机构的崛起与监管缺失 |
二、课外补习机构作为阶层再生产的新工具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精约式教育应对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精约式教育应对的主体与高教育期望 |
二、精约式教育应对的过程 |
三、精约式教育应对的动因 |
四、精约式教育应对的阻碍因素 |
五、精约式教育应对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义务教育的“分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选择 |
第一节 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与教育不公平 |
一、重点学校政策与“就近入学”的教育不公平 |
二、民办教育政策与民办学校的阶层排斥 |
三、重点班制度的教育不公平 |
第二节 教育实践的“分流”偏好:X市重点学校场域与“王牌”资本 |
一、重点高中场域与高升学率 |
二、重点初中场域与特权、重点校制度 |
三、重点小学场域与中上阶层家长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选择的主体与教育焦虑 |
二、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标准 |
三、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动机 |
四、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过程 |
五、中产阶层母亲教育选择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参与 |
第一节 家校合作政策的教育责任转移:由“教师责任”到“家长责任” |
一、建国后到20世纪末之前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
二、21世纪初家长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
第二节 家校合作实践的“家长责任”偏好:个案学校的家校合作制度 |
一、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制度 |
二、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制度 |
三、两所个案学校家校合作制度的异同 |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参与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参与的主体 |
二、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学校教育与集体社会资本 |
三、半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家庭教育与个人社会资本 |
四、中产阶层母亲与教师的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再生产:国家支配与母亲的教育适应 |
第一节 国家支配下中产阶层再生产的教育优势与教育风险 |
一、教育优势:教育改革政策偏好的中产阶层性 |
二、教育风险: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 |
第二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适应:新再生产的行动者及两条路径 |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 |
二、阶层惯习再生产 |
三、学业成就再生产 |
第三节 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路径:从“家长主义”偏好到“国家责任” |
一、增强学校教育功能 |
二、弱化教育“分流”机制 |
三、规范课外补习机构 |
四、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美国K-12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历史研究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K-12 阶段的STEM教育 |
(二)教师专业发展 |
(三)STEM教师专业发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美国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发展阶段 |
(一)成长时期 |
(二)发展时期 |
第二章 美国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 |
一、历史原因 |
二、社会原因 |
三、政治原因 |
四、时代原因 |
第三章 美国K-12 阶段STEM教师专业构成的发展 |
一、专业素养 |
(一)STEM专业知识 |
(二)专业思想品质 |
(三)专业能力 |
二、培养体系 |
(一)职前培养 |
(二)入职培养 |
(三)职后培养 |
三、支持体系 |
(一)内在支持 |
(二)外在支持 |
四、评价体系 |
第四章 美国K-12 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
一、美国K-12 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
二、美国K-12 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
第五章 美国K-12 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
一、成功经验 |
二、不足之处 |
三、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经济要发展 教育要先行(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教育新基建的制度意蕴、价值取向与推进策略[J]. 贾保先,张务农.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06)
- [2]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研究[J]. 郑维林.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11)
- [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改进个案的研究 ——以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为例[D]. 蓝娟.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4]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与职业教育研究评述与展望[J]. 印建兵,杨光,谢国萍,蒋红华. 成人教育, 2019(04)
- [5]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为何花落平度[J]. 刘红,郭静,车明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01)
- [6]日常生活类 直击凉山教育一线[J]. 邓活生. 城市党报研究, 2018(04)
- [7]为梦起航 做新时代好教师[J]. 郭仕德. 贵州教育, 2017(11)
- [8]柬埔寨政党的价值整合[D]. 梁婧.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1)
- [9]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D]. 王金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美国K-12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刘海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