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园梯壁杂草用刀割保持水土效果好(论文文献综述)
文锦圆,陈志龙,肖斌[1](2020)在《西乡县幼龄茶园控草技术应用》文中提出幼龄茶园由于枝条稀疏,冠面覆盖率低,容易滋生杂草,易产生草害,因此除草是幼龄茶园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幼龄茶苗根系较浅,除草措施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幼苗的成活率。本文详细介绍了当前西乡县幼龄茶园杂草控制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
洪海林,丁坤明,饶漾萍,李罡,刘恒贵,刘清平[2](2016)在《咸宁茶园杂草发生特点及生态控制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茶园杂草是限制茶叶生长、降低茶叶产量的重要障碍,笔者对咸宁市茶区茶园杂草发生种类和特点进行了调查,并采取生态控制技术措施,以有效防除茶园杂草。1茶园杂草发生特点1.1茶园杂草种类及组成经调查发现,咸宁市茶区茶园杂草有37个科130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1种,占全部杂草种类的8.46%;菊科17种,占全部杂草种类的13.08%;十字花科8种,占全部杂草种类的6.15%;蓼科、唇形科、豆科、玄参科各有7种,分别占全部杂草种类的5.38%;蔷薇科有6种,占全部杂草种类的4.62%;茄科、石竹科各5种,分别占全部杂草种类的3.84%;
林清兰[3](2014)在《安溪乌龙茶不同生产管理模式的质量安全分析与研究》文中认为茶叶质量安全包括品质安全和卫生安全,实质是“过程安全”。茶叶质量安全与茶叶种植、栽培管理、初制加工、精制加工与销售等环节有关。其中茶叶的品质主要受“天、地、人、种”影响;而茶叶的卫生安全主要与栽培过程的农药、肥料等使用有关。本研究的思路:通过调查近十年来安溪乌龙茶的产供销情况,结合当前安溪茶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安溪乌龙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并对安溪乌龙茶几种不同生产管理模式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第一部分是在系统了解安溪乌龙茶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在对安溪茶产业的产、供销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安溪乌龙茶当前主要生产管理模式进行调查与研究。包括小农生产、联作制、合作社、大茶企等模式。通过农资成本调查,人工成本调查,电动喷雾与高压喷雾防治速率、防治效果等实验对比分析不同生产管理模式的优缺点。研究表明:小农生产管理模式规模小较灵活,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管理粗犷茶叶品质不稳定、卫生安全隐患大。联作制管理模式将茶农利益与公司联结起来,农资统购统配成本较小农生产低,农事有记录可追踪,茶叶卫生安全隐患较小。合作社将茶农结合起来共担风险同谋利益,社员积极性提高,可自主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如高压吐雾、阴雨天做青设备等),统一栽培管理,统一生产销售,品质较稳定制优率提高,质量安全可追溯;但生产的成本相应提高,容易因利益分配问题出现矛盾,组织者需有一定的专长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大茶企模式管理集约化,产供销一体化、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但其投入资金大,成本回收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第三部分是安溪乌龙茶不同生产管理模式产前、产中、产后质量安全控制亮点研究。第四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提出有关安溪乌龙茶质量安全生产的建议。第五部分是本研究的总结与展望部分。
洪海林,饶辉福,余安安,涂修亮,胡宇舟[4](2014)在《茶园杂草无害化防治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治茶园杂草是茶树栽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量大,季节性强。茶园杂草的生长在对茶树生长造成极大危害的同时,也对茶园内生物链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咸宁茶园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大多数恶性杂草常与茶树争光争肥、覆盖茶树蓬面,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造成"草包茶",使茶园荒芜,对茶树生长构成严重危害,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不但花工量大,而且还会破坏茶园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茶树病虫害暴发。防治茶园杂草,又要改变搞"四面光"的观念和见草就
尧水根[5](2012)在《论发展生态茶业》文中指出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生态保护和生态意识越来越显得迫切重要,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这种共识和要求下,生态农业被许多国家所重视和发展,由此也促使了生态茶业的提出和兴起。所谓生态茶业,即在茶叶的种植生产中因地制宜地运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实施茶园立体复合栽培,合理利用与综合开发茶区自然资源,在茶叶的加工中使用先进的加工制作技术,最终达到茶业经济发展与
黄琳[6](2010)在《伏牛山区山茱萸选优、繁殖及GAP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是山茱萸科(Cornaceae)山茱萸属(Cornus)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天然分布于暖温带和亚热带山区,我国主产秦岭、天目、伏牛等山区。以果入药,是药、食、观赏兼用的经济植物。其果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皂甙、皂甙、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由于长期以来,山茱萸生产以粗放经营为主,处于半野生状态,栽培上几乎没有什么技术性投入;从栽培现状看,总体上处于低水平、低效益状况,表现在无品种、无科学的繁殖方法、无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等。因此规范山茱萸的种植技术,加强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药材,是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药材安全、稳定、可控及出口等的特殊要求,国家提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对山茱萸药材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首次在GAP原则的指导下,对河南省伏牛山区山茱萸进行了种质资源调查及优良类型选择;对伏牛山区山茱萸主产县气候条件及地质环境等生态因子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伏牛山区发展山茱萸生产的不利因素;对山茱萸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观测研究;对山茱萸种子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进行了生长调控技术对山茱萸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建立了伏牛山区山茱萸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用以规范伏牛山区山茱萸的种植和生产,保证山茱萸原料的需求和质量,为山茱萸药材生产的优质、稳定和可控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概述如下:1.深入伏牛山区的西峡、内乡、南召等山茱萸主产县进行种质资源调查,伏牛山区山茱萸主要分为石磙枣、马牙枣、大米枣、小米枣、八月红、正青枣、珍珠红、笨米枣、青榔头9种自然类型。其中石磙枣、马牙枣、正青枣、八月红是丰产类型,结果多,出药率高,药质好,适宜推广应用于生产;笨米枣、青榔头树势旺盛,抗逆性强,可培育用作砧木;小米枣果小,黏核,产量低,不适宜在生产上发展应用。在无性繁殖的情况下,果实大小、果形、成熟期以及果实的经济性状(果皮厚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干出皮率等)可以稳定遗传,可以选育出高产优质的优良类型。据优良类型选择标准,近圆柱形果类型、椭圆形果类型和短梨形果类型,鲜果千粒重均在1000g以上,出皮率在20%以上,且肉厚,品质好;丰产性、抗逆性等方面均表现较好,达到了优良类型标准,可初步定为优良类型。2.根据伏牛山区山茱萸主产县地质环境分析,栽培和发展山茱萸应选在海拔以600~1000m,背风向阳、坡度较缓的山坡荒山或退耕还林地以及沟边、路边、地边、房前屋后为宜;土壤以微酸性或中性、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土最好,壤土次之,黄泥土较差,石碴土或过酸过碱之地不宜栽种山茱萸,山顶、山脊和风口不宜种植山茱萸。根据伏牛山区山茱萸主产县气候条件分析,早春低温冻害和夏旱特别是伏旱,是伏牛山区发展山茱萸的不利因素。3.对伏牛山区山茱萸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表明:2月上旬混合花芽萌动;2月中、下旬花序出现(早、晚熟品种相差约10天);3月上旬~3月中旬为小花开花期;4月上旬小果形成;4~6月果实快速生长;7~8月为果实内部充实期;9月下旬~11月上旬为果实成熟期;11月上旬~翌年2月落叶进入休眠期。短果枝是主要结果枝;结果枝群是重要的结果部位,其寿命和结果能力与其在树冠内所在位置及栽培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4.山茱萸种子播前处理以春季坑藏处理最好,其次为秋季随采随处理。地膜覆盖的山茱萸出苗效果好,覆膜苗质量明显高于未覆膜苗,尤以黑膜效果更好。山茱萸嫁接以嵌芽接的成活率最高,苗木质量最好,其次为切接。秋季嵌芽接较春季成活率高,具体时间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嫁接繁殖以笨米枣用作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嫁接苗质量最好。其次为青榔头,小米枣较差。山茱萸压条繁殖时在母株基部剪除萌条时留桩O.5~lcm,可促进次年母株萌发新枝。新萌发的枝条埋条前对萌条生根部位环切2圈,可提高压条生根数。以1年生枝条压埋15~20cm生根容易,生根数多。山茱萸扦插繁殖的插条处理以吲哚丁酸0.05%浓度速蘸2 min的处理方法最佳,选用腐叶土为扦插基质效果最佳,插穗选择一年生嫩枝为佳。5.通过对山茱萸主产区单干疏层开心型、从干开心形、疏散分层形三种树形的生长和结实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证明从干开心形是生产上的适宜树形,可实现早产丰产。摘蕾、疏花、疏果技术以随生随摘效果最为明显,平均株产量、千粒重、出皮率都高。其次,疏蕾比疏花好,疏花比疏果好。虽然随生随摘效果最好,但是费时费工,可以考虑采取疏花序的方法。6.制订了伏牛山区山茱萸GAP草案,规范了伏牛山区山茱萸的种植和生产,为山茱萸药材生产的优质、稳定和可控提供科学依据。
谷中原[7](2007)在《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利用农村社区资源,从事各种涉农产业的经济部门。从经济史角度看,农业是人类创造出来并不断完善的为自己提供农产品的生产模式;从经营形态来看,农业具有多种经营模式和经营手段;从生产本质看,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的多功能性表现为农业同时具有人文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农业多功能的显现是一个从潜功能向显功能转变的漫长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农业经营形态逐渐地从单功能转向有限功能、从有限功能转向多功能。多功能农业的兴起不仅是因为人类对农业功能认识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农业要素的结构资源发生了变革。可以说,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意志要素的协同变革直接导致了多功能农业的兴起。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同的特质,从其自然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对自然的依赖性、生产的地域性、社会圈与自然圈的融合性;从人文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人类强干预性、维护地域文化、人文关怀、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的特点;从生产特点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开放性经营、需要高素质经营主体、效率空间增大、标准化生产、经营效益复合性等特点。多功能农业体系目前主要由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能源农业、都市农业等经营模式和产业构成。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冲突与同一并存现象直接决定着我们必须制定一个满足“四效合一”、“四能皆备”、“三农发展”的综合性要求的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为多功能农业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由经营性指标、功能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发展性指标构成,是考核多功能农业项目的特性、产生、运行过程以及社会价值的评价标准。为了推动传统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变和推动多功能农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和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发展意图,建立起一种经营者与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多功能农业具有全面的、可持续的、内发性的推动“三农发展”的效能。就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多功能农业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转变农业经营形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途径,推动着农业经济发展。就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来说,多功能农业从促使农民现代化、充分利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等维度,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相比而言,多功能农业与工具改造运动、土地关系调整、乡镇企业、农民区际流动等在我国陆续出现的动力因素不同,具有内涵发展、综合发展、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农村发展的可靠动力。既然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可比拟的发展效能,世界上的每个国家不能错过推动农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应该用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对策积极回应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陈文祥,游文芝,陈明华,吴清泉[8](2006)在《福建省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百亩以上山地开发水土流失调查,结果显示福建省的茶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其水土流失面积达到6.35万hm2,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一半。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山地茶园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成因,提出防治对策。
陈文祥,陈明华,吴清泉[9](2006)在《福建省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文中提出通过对百亩以上山地开发水土流失调查,结果显示福建省的茶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其水土流失面积达到6.35万hm2,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一半。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山地茶园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成因,提出防治对策。
叶应庄[10](1983)在《茶园梯壁杂草用刀割保持水土效果好》文中研究说明 寿宁县坑底公社茶场,于1977年建场以来,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全场茶园总面积135亩,其中10亩左右,曾用石块砌成梯坎成本大,砌不好则效果更差,石缝中还会长出杂草和小灌木。过去清除梯壁杂草都是用刀或柴刀刈割,每年进行三次,既能保护梯壁,并可防止水土冲刷。
二、茶园梯壁杂草用刀割保持水土效果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园梯壁杂草用刀割保持水土效果好(论文提纲范文)
(1)西乡县幼龄茶园控草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乡县茶园杂草多样性分析 |
二、幼龄茶园防草控草措施 |
1. 人工除草和机械除草 |
2. 农业措施抑草 |
3. 化学除草 |
三、存在的问题 |
1. 防控对象不明 |
2. 重治不重防 |
3. 防控不及时 |
4. 机械化程度低 |
5. 防治技术不到位 |
6. 新技术推广不够 |
四、幼龄茶园控草建议 |
1. 探明茶园杂草发生情况 |
2.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
3. 抓住控草关键期 |
4. 加强技术培训 |
5. 多效并举综合防控 |
(2)咸宁茶园杂草发生特点及生态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园杂草发生特点 |
1.1 茶园杂草种类及组成 |
1.2 茶园杂草分类 |
2 茶园杂草生态控制技术 |
2.1 人工及机械除草 |
2.2 防止杂草种子的传播 |
2.3 生态控草 |
2.4 生物防治 |
(3)安溪乌龙茶不同生产管理模式的质量安全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项目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现状 |
1.2.2 安溪乌龙茶茶叶质量安全控制 |
1.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生产管理模式 |
1.3.2. 茶叶质量安全 |
1.4 研究内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安溪近十年茶产业现状调查分析 |
2.1 安溪近十年茶叶生产情况 |
2.2 安溪乌龙茶近五年出口情况 |
2.2.1 八马茶业 |
2.2.2 兴溪茶业 |
2.3 安溪乌龙茶销售方式 |
2.3.1 传统营销 |
2.3.2 电子商务 |
2.4 安溪乌龙茶茶叶卫生安全问题 |
2.4.1 农残问题 |
2.4.2 稀土问题 |
2.4.3 安溪农资监管与茶叶质量安全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溪乌龙茶不同生产模式质量安全控制 |
3.1 小农生产生产管理模式 |
3.1.1 茶园生态环境 |
3.1.2 卫生安全 |
3.1.3 品质安全 |
3.2 联作制生产管理模式(以华虹名茶为例) |
3.2.1 茶园生态环境 |
3.2.2 卫生安全 |
3.2.3 品质安全 |
3.3 合作社生产管理模式(以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例) |
3.3.1 茶园生态环境 |
3.3.2 卫生安全 |
3.3.3 品质安全 |
3.4 大茶企生产管理模式(以八马茶业为例) |
3.4.1 茶园生态环境 |
3.4.2 卫生安全 |
3.4.3 品质安全 |
第四章 不同生产管理模式质量安全控制比较 |
4.1 产前安全控制比较 |
4.1.1 安溪乌龙茶生产成本 |
4.1.2 栽培管理设施设备 |
4.1.3 农资使用与茶叶质量安全问题 |
4.1.4 安溪乌龙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
4.2 产中质量安全控制比较 |
4.2.1 安溪乌龙茶初制加工 |
4.2.2 茶叶初制清洁化生产 |
4.3 产后质量安全控制 |
4.3.1 毛茶出售 |
4.3.2 茶叶精制 |
4.3.3 成品茶销售 |
4.3.4 监管、服务体系与茶叶质量安全 |
第五章 安溪乌龙茶持续健康发展对策 |
5.1 安溪茶产业的结构调整 |
5.2 安溪乌龙茶品质安全控制 |
5.3 安溪乌龙茶卫生安全控制 |
5.4 涉茶人员茶叶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茶园杂草无害化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及机械除草 |
2 防止杂草种子的传播 |
3 生态控草 |
3.1 间作绿肥 (或作物) |
3.2 合理养草, 控制茶树害虫危害, 保护茶树害虫天敌。 |
3.3 留养茶树害虫的转寄主草 |
3.4 秸杆覆盖 |
3.5 茶树修剪台刈 |
4 生物防治 |
4.1 以虫治草 |
4.2 以菌治草 |
4.3 利用食草动物控草 |
4.4 利用植物治草 |
5 化学除草 |
5.1 搞好杂草的田间调查 |
5.2 正确掌握喷施技术 |
(5)论发展生态茶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认识是发展生态茶业的前提 |
(一) 充分认识发展生态茶业对食品安全和我国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二) 充分认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茶业的基础 |
二.建设生态茶园是发展生态茶业的关键 |
(一) 建设生态茶园的要求 |
(二) 生态茶园的主要模式 |
(三) 生态茶园的管理技术 |
三.采用先进科学的加工技术是发展生态茶业的保障 |
(一) 生态茶叶的采摘 |
(二) 生态茶叶的鲜叶处理 |
(三) 生态茶叶的加工技术 |
(四) 生态茶叶加工的管理要求 |
(五) 使用高新技术提高生态茶叶的品质 |
(6)伏牛山区山茱萸选优、繁殖及GAP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山茱萸的生态分布及区划 |
1.2 山茱萸的研究现状 |
1.3 山茱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4 中药材 GAP 的内容及技术关键 |
2. 引言 |
3. 伏牛山区山茱萸种类资源调查及优良类型选择 |
3.1 伏牛山区山茱萸种类资源调查 |
3.2 伏牛山区山茱萸不同类型果实性状比较 |
3.3 伏牛山区山茱萸优良类型选择 |
4. 伏牛山区山茱萸主产县生态因子调查研究 |
4.1 伏牛山区山茱萸主产县气候条件分析 |
4.2 伏牛山区山茱萸主产县地质环境分析 |
5. 伏牛山区山茱萸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 |
5.1 伏牛山区山茱萸物候期观察 |
5.2 伏牛山区山茱萸开花习性观察 |
5.3 伏牛山区山茱萸结果习性观察 |
6. 山茱萸繁殖技术研究 |
6.1 山茱萸种子繁殖技术研究 |
6.2 山茱萸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
6.3 山茱萸压条繁殖技术研究 |
6.4 山茱萸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
7. 山茱萸生长调控技术研究 |
7.1 整形修剪方式对山茱萸生长的影响研究 |
7.2 摘蕾、疏花、疏果对山茱萸座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
8. 伏牛山区山茱萸 GAP 生产技术规程(草案) |
8.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8.2 引用标准 |
8.3 产地环境和生长条件 |
8.4 山茱萸SOP标准技术规程 |
9.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7)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动因 |
1.1 学术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现实基础与学理基础 |
2 文献回顾 |
2.1 对传统农业理论的回顾 |
2.2 对多功能农业相关理论的回顾 |
2.3 对社会和农村社会发展理论的回顾 |
2.4 文献评价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框架 |
3.2 对研究框架的具体说明 |
3.3 核心概念 |
3.4 人文主义研究视角 |
3.5 使用的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4.1 研究的创新点 |
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的多功能性 |
1 农业具有人文功能 |
1.1 农业的生命保障功能 |
1.2 农业的文化孕育与传承功能 |
2 农业具有生态功能 |
2.1 农业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
2.2 农业的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
3 农业具有经济功能 |
3.1 农业的产业基础功能 |
3.2 农业为国家提供财源的功能 |
3.3 农业的提供能源功能 |
3.4 农业的创汇功能 |
4 农业具有社会功能 |
4.1 农业的容纳社会剩余劳力功能 |
4.2 农业的保障社会稳定功能 |
5 农业功能显现过程 |
5.1 农业功能在不同社会形态的显现 |
5.2 农业功能的显现是潜功能向显功能的演变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功能农业兴起之因与经营体系的确立 |
1 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变迁过程 |
1.1 社会形态划分举例 |
1.2 社会形态划分模型的借用 |
2 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进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
2.1 社会生产模式变化促使农业转变经营模式 |
2.2 农业地位小部门化迫使农业扩大基础地位内涵 |
2.3 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是对社会经济要素转型的积极回应 |
3 社会主流思想演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
3.1 人类社会的三种主流思想 |
3.2 人本主义思想的主流地位的确立 |
3.3 人本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体现 |
3.4 人本主义思想推动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
4 社会意志进步要求多功能农业兴起 |
4.1 现时代市民的生活追求需要农业进行多功能化经营 |
4.2 现时代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
4.3 工业社会的人类高层需求呼唤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
5 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的确立 |
5.1 有限功能农业的缺陷 |
5.2 多功能农业对有限功能农业的超越 |
5.3 当代社会的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功能农业的特质 |
1 多功能农业的自然特点 |
1.1 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
1.2 生产经营的地域性 |
1.3 社会圈与自然生物圈的融合性 |
2 多功能农业的人文特点 |
2.1 人类强干预性 |
2.2 维护与创造地域文化 |
2.3 人文关怀性 |
2.4 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 |
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特点 |
3.1 经营模式的开放性 |
3.2 经营主体的高素质性 |
3.3 标准化生产 |
3.4 效率空间的扩展性 |
3.5 经营效益的复合性 |
3.6 经营类型的矛盾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实物商品经营类——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能源农业 |
1 有机农业 |
1.1 有机农业的涵义与发展有机农业的理论根源 |
1.2 有机农业经营状况及经营结构 |
1.3 有机农业的功能表现 |
1.4 有机农业发展趋势 |
2 生态农业 |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的生态学基础 |
2.3 生态农业经营特点、现状与结构 |
2.4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
2.5 生态农业的功能表现 |
3. 能源农业 |
3.1 能源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
3.2 能源农业的经营特点 |
3.3 能源农业的经营结构 |
3.4 能源农业的功能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服务商品经营类型—旅游农业、文化农业 |
1 旅游农业 |
1.1 旅游农业的定义与发展 |
1.2 旅游农业的经营特点 |
1.3 旅游农业经营结构 |
1.4 旅游农业的功能表现 |
2 文化农业 |
2.1 文化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
2.2 文化农业经营类型 |
2.3 文化农业的经营特点 |
2.4 各种文化农业经营形式成因 |
2.5 文化农业的功能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综合经营类型——都市农业 |
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
1.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 |
1.2 都市农业的定义 |
2 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根源 |
2.1 城市生态恶化是都市农业产生与发展的生态致因 |
2.2 现代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追求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精神致因 |
2.3 保障食物安全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生理致因 |
2.4 农民富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致因 |
3 都市农业经营特点 |
3.1 都市农业具有区位优势 |
3.2 都市农业是高投入的集约化农业 |
3.3 都市农业具有特殊的经济结构 |
3.4 都市农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
4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
4.1 都市农业分类 |
4.2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
5 都市农业的功能表现 |
5.1 具有满足市民食物需求的功能 |
5.2 具有促进城郊第三产业发展的功能 |
5.3 具有提高经营者收入的功能 |
5.4 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 |
5.5 具有服务都市的综合性社会功能 |
5.6 具有向市民传播农业文化的功能 |
5.7 具有强身健体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多功能农业的评价体系 |
1 建立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1.1 消解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
1.2 适应工业社会对农业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
1.3 提高多功能农业生产水平的需要 |
1.4 对多功能农业实行科学管理的需要 |
2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2.1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2.2 多功能农业的多级评价指标 |
2.3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及权重确定 |
2.4 多功能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表 |
3 多功能农业评价方法 |
3.1 立项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
3.2 经营者自我评价与管理者评价相结合 |
3.3 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 |
3.4 单指标评价与指标体系评价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机制 |
1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的内在冲突 |
1.1 农业经营者的转成和经营行为 |
1.2 农业管理者的转成和管理行为 |
1.3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冲突 |
2 两种多功能农业的转成与发展路径 |
2.1 市场自为型路径 |
2.2 政府计划型路径 |
2.3 两种路径的差异与效能缺陷 |
3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 |
3.1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的涵义 |
3.2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过程 |
3.3 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的运行 |
3.4 利用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发展多功能农业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
1 农业经济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
1.1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手段变量 |
1.2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效率变量 |
1.3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商品化变量 |
1.4 农业经济发展的经营形式变量 |
1.5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量 |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
2.1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
2.2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
2.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商品化效能显着 |
2.4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经济转变经营形式 |
2.5 多功能农业具有推动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效能 |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性 |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
3.2 具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可靠性强的特征 |
3.3 具有提高农业比较利益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
1 农村社会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
1.1 农村社会发展的农民进步分析变量 |
1.2 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分析变量 |
1.3 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分析变量 |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
2.1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民群体进步的效能 |
2.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的效能 |
2.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的效能 |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 |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
3.2 具有综合发展的特征 |
3.3 具有人文关怀的特征 |
3.4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对策 |
1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 |
1.1 保证国民食物安全 |
1.2 为中国成功工业化提供保障 |
1.3 维护中国社会稳定 |
1.4 改善生态环境 |
1.5 保护中国农业文化 |
1.6 推动新农村建设 |
2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对策 |
2.1 用农业多功能性观念重新定位农业 |
2.2 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和国家计划调节的关系 |
2.3 实施多功能农业与传统农业协调发展策略 |
2.4 加速农户生产的劳动分工和经营模式转变 |
2.5 创造农民学用科技的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 |
2.6 培养农村经济能人 |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1.1 多功能农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
1.2 多功能农业是与有限功能农业存在重大区别的新型产业 |
1.3 发展多功能农业应该走规范化发展道路 |
1.4 多功能农业是一种具有强大发展效能的新型产业 |
1.5 各国应确立本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策略 |
2 推动多功能农业研究的建议 |
2.1 建构大型理论和扩展研究领域 |
2.2 加强中国多功能农业问题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04-2007)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8)福建省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园水土流失现状 |
2 茶园水土流失危害 |
2.1 土层变薄, 地力下降 |
2.2 产量低, 质量差 |
2.3 淤积河流水库, 破坏水利设施 |
3 茶园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
3.1 建园缺乏总体规划, 植被破坏严重 |
3.2 水土保持意识低, 水土保持措施不配套 |
3.3 耕作、管理方式不当, 土壤裸露, 土壤抗蚀性降低 |
4 茶园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
4.1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 普及水土保持知识 |
4.2 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 |
4.3 采取生物措施, 增加地表覆盖 |
4.4 合理耕作, 科学管理 |
四、茶园梯壁杂草用刀割保持水土效果好(论文参考文献)
- [1]西乡县幼龄茶园控草技术应用[J]. 文锦圆,陈志龙,肖斌. 中国茶叶, 2020(08)
- [2]咸宁茶园杂草发生特点及生态控制技术[J]. 洪海林,丁坤明,饶漾萍,李罡,刘恒贵,刘清平. 植物医生, 2016(11)
- [3]安溪乌龙茶不同生产管理模式的质量安全分析与研究[D]. 林清兰.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4]茶园杂草无害化防治技术[J]. 洪海林,饶辉福,余安安,涂修亮,胡宇舟. 湖北植保, 2014(02)
- [5]论发展生态茶业[J]. 尧水根. 农业考古, 2012(02)
- [6]伏牛山区山茱萸选优、繁殖及GAP栽培技术研究[D]. 黄琳.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7)
- [7]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 谷中原.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8]福建省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J]. 陈文祥,游文芝,陈明华,吴清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04)
- [9]福建省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A]. 陈文祥,陈明华,吴清泉. 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
- [10]茶园梯壁杂草用刀割保持水土效果好[J]. 叶应庄. 福建茶叶, 1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