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金境外题材小说的创作

论巴金境外题材小说的创作

一、论巴金域外题材小说的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祖立,吴金梅[1](2019)在《第十三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第十三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大连大学、南方文坛杂志社、巴金研究会、巴金故居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人民日报社、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四川大学、河北大学等单位及英国、日本、韩国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大会共收到论文60余篇,其中有来自"青年论坛"的获奖论文11篇。

李昫男[2](2019)在《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日记体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体学、叙事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的兴起、演变、消退进行整体性关照,通过这一研究,对日记体小说的流变进行梳理,对文本的叙事特征、映射的时代思维、人性心理等深入分析,挖掘出一直以来被主流文学遮蔽的日记体小说,以丰富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的研究成果。日记在我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多用于古时文人记录历史事件、征战祭祀、日常生活等。原本是一种私人性的写作,漫长的发展中,“着述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清末民初时期,由于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日记等传统文类与小说结合,产生了中国日记体小说。至二十世纪四十代末,很多新小说家和新文学作家都创作过日记体小说,涌现了大量的作品,形成了清晰的演变脉络。本文在发掘和整理日记体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在日记体小说的书写规范、精神内涵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来论述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对象和目前学术界对日记体小说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仅仅介绍了当代以来的研究现状,还介绍了现代时期就产生的日记文学理论和对作品的批评文章。并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包括“现代”的时间跨度和日记体小说的选择标准。第一章论述民初通俗日记体小说的兴起,首先考察日记体小说缘何在清末民初时期产生,在西方文学第一次大规模的被引入到中国的浪潮中,林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受到时人的热捧,大多数读者和作家关注的是其令人惋惜的爱情故事,徐枕亚则注意到小说中附日记的形式,从而创作出中国第一篇日记体小说《雪鸿泪史》,而日记体文类的形成,更是传统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随着出版业和印刷业的勃兴,出现了职业作家和市民阶层的读者,这也是日记体小说产生的重要因素。其次探讨了民初日记体小说的文体特征,其实录见闻的笔法和叙事结构的设计,都突显了此时期的写作以叙事为主,并偏向传统文体的叙事策略,缺少情感的展露,并没有把日记体小说情感“真实”表达出来。第二章论述五四精神衍生出的日记体小说,无论是第一人称视角向内转化,还是结构上以作者的情绪流动为主,都体现了日记体小说书写规范的转变及确立。在第二节,笔者论述了一篇与鲁迅《伤逝》互文式写作的作品,《子君走后的日记》,虽然近乎是一个无名的文本,却展示了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非职业作家对日记体小说这一文体的应用程度,以及读者对鲁迅小说《伤逝》的解读和回应。第三章论述后五四时代日记体小说的精神特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这是日记体小说创作的爆发期,延续了五四时期的书写规范,更多的作者加入了日记体小说创作的队伍,更多不同的题材和写作手法也运用其中,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女性作家的作品,她们根据自身的生命体验塑造了一批以女性为视角的婚恋小说。男作家亦有成熟的作品,只是他们的视野已经向着广阔的社会搜索,这个阶段的创作呈现了两类不同的面向。一类是描写觉醒之后,知识分子苦闷反思的小说。经过轰轰烈烈的五四文学运动,热情澎湃的新文学作家们进入了“五四”退潮期。一类是作者以陌生化的人物视角对黑暗、腐败的社会进行辛辣的讽刺。主要是男性作家的作品,集中于沈从文、张天翼的小说。第四章论述遮蔽了“私人体悟”的日记体小说,也就是探究在三十年代,日记体小说的创作从“个人”走向“群体”的特征及缘由。在这一时期,第一人称视角由内聚焦渐渐转向外聚焦,小说内容由对个人情感的描写转向对社会大众的关注,在民族危亡的社会背景影响下,日记体小说多用与作者身份陌生化的小说人物视角,对社会问题进行辛辣的讽刺,反映出作家在这一时期生命体验和审美心理的变化。第五章论述了日记体小说在四十年代的绝唱。相比30年代日记体小说的写作,40年代的创作有从“革命叙事”向“战时叙事”转变的态势,在战争的影响下,日记体小说在40年代的书写规范进一步解体,第一人称视角由内转变为对外的聚焦,心理描写的小说大量减少,转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人物主角也从知识分子趋向军人、小人物、小职员等。而“时间形式”这一核心规范还在遵循,另外,“自我对话”这一特征退居幕后,叙事框架上则双层框架重新占据视野,这都是为叙述社会现实、批判政治腐败的内容服务。而面对着滚滚历史洪流,宏大叙事是这一阶段文学的主流写作,日记体小说限制于文体特征,终究渐渐式微,走向绝唱。本文在研究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的整体演变的同时,也深入时代背景、作家心理,探索文本中呈现出的社会文化问题,性别意识等。力求结合宏观与微观,综合整体与个别的关系,纵深和横向的展现日记体小说的特征风貌,在对文人日记体小说进行文本细读的同时,也关注通俗日记体小说大量创作的实绩,虽然其文学审美意义和文人日记体小说有着差距,但是其存在的价值意义不容小觑,作品中体现的社会景观、人文雅趣、市井生活记录也折射了时人的生活感悟,综合研究文人日记体小说和通俗日记体小说对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毛舒雯[3](2019)在《巴金与世界语关系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初,通过中国无政府主义者的宣传和推广,世界语得到众多知识分子的关注。巴金在《新青年》上看到讨论世界语的文章,随即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世界语作为一门人造语言,伴随着巴金的一生,对巴金的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吴稚晖、刘师培、刘思复(师复)等无政府主义者在辛亥革命前后卖力宣传世界语,使世界语的影响逐渐扩大。“五四”时期,《新青年》上关于世界语的讨论使世界语一度成为知识界的热门话题。这是巴金能够接触到世界语的前提条件。而巴金的成长经历及无政府主义者的身份,使他能够与世界语的内在理想产生共鸣,因而巴金接受世界语有其必然性。巴金学习和掌握世界语后,就开始参加中国的世界语运动。从1928年到1933年,巴金在上海世界语学会担任教员、编辑《绿光》杂志,身体力行地传播世界语。1949年以后,尤其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巴金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参加国内外世界语会议,号召更多的青年学习世界语。巴金对世界语的看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以前,巴金把世界语作为实现自己大同理想的重要工具,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1949年以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无政府主义受到激烈批判,巴金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这时他对世界语的看法更倾向于世界语主义者的观点,即世界语可以实现各国家、各民族间的友好与和平。世界语伴随着巴金的一生,也极大地影响着巴金的文学创作,特别是中文创作。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从语言上讲,巴金作品中出现多次使用人称代词的语言现象,受到了世界语语言习惯的影响;二是世界语主义的熏陶使巴金的小说创作拥有世界性的胸怀,他笔下的底层人物有着全世界小人物共同的生存处境与悲哀;三是世界语作家对巴金创作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时期英雄的书写受到阿·托尔斯泰世界语作品的影响,世界语者爱罗先珂启发了巴金的童话创作。

杨慧[4](2018)在《从“域外小说”回归“中国叙事”——巴金短篇小说《将军》文本意义再审视》文中研究说明巴金创作于1933年10月的短篇小说《将军》,体现了其思想重心和叙事方式的深刻调整。作品别开生面地写出了主人公诺维科夫的"将军"幻想,借由白俄主人公这一嵌入中国社会的独特的他者形象,巴金不仅将小说的叙事空间从以往"域外小说"中的异国拉回中国,而且激活了他在上海这一半殖民地空间中的生命体验,及其深厚的俄国文学与思想的积淀。巴金从"反帝"的角度,切入了彼时左翼文学白俄叙事的批判主题。通过《将军》这一成功的白俄叙事,巴金不仅实现了回归"中国"的文学转向,而且为左翼文学注入了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重新审视此一"将军"幻想的生产,有助于探究巴金的思想形塑,乃至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话语的多重面向。

卫彦利[5](2017)在《燃烧的心灵轨迹 ——巴金早期(1929~1941年)的短篇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巴金先生(19042005)因其中长篇小说而驰誉文坛,晚年又因“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为世所重,但巴金创作跨度大、数量多的短篇小说,相关的研究则略显沉寂。依学界对其“现代文学”相关创作阶段的划分,本文主要关注巴金19291941年所谓的“早期”的短篇小说。首先分析他化为“人类苦难的歌手”的感情、思想积郁的成因;进而考察他的哀怨、激愤情绪在其短篇小说中鲜明、热烈、汹涌的势态;无论知识分子,还是生活底层的劳动者,甚至取材于异域的历史人物,无不因为这样的感情燃烧,从而涵拥了其形象化的特殊美质。最后从叙事人称方面审视其文体多样化的选择,以期深入认识巴金“情感型”叙述的特殊价值。

周娅[6](2016)在《明清至近现代小说批评思维嬗变》文中研究说明明清至近现代的小说批评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向现代转化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因而能够以批评思维的研究视角去审视。虽然近年来对古代文论在现时代的适应性问题和思维特征问题两个方面分别多有探讨,但将二者整合起来予以综合性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本文以明清至近现代文论史上的小说批评思维嬗变为研究对象,试图廓清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古代小说批评现代转化的思维面向。批评思维作为小说批评与生俱来的核心因素,深层次地支配着小说批评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制约着小说批评文体的生成和演变,使得批评家的文学观念、审美图式、社会文化意识以一种特定的认知方式和表述方式呈现于小说批评之中。因此,寻绎小说批评思维的内在嬗变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新的理论视角生成过程。具体而言,传统小说批评的现代性转型,实质上就是整体直观、含英咀华、圆融观照、类比体验、理性思辨的中国传统批评思维方法,在思潮迭起的近现代文学史上以西方“他者”的“镜像”为参照,向着科学理性的批评思维方向逐步嬗变的过程。批评思维的理性转向并非一蹴而就的线性直达,嬗变之旅上古今对话、东西交汇,批评思维形态更多的时候呈多元显示,而这又促成了近现代小说批评的多类型与多层次。总之,深入研究明清至近现代小说批评史上思维嬗变这一课题,有助于认识小说批评由对作品价值的具体品评逐步走向审美与科学的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对传统和西学共同作用下的思维意识变迁和多种思维方法共存的深入理解提供借鉴,对了解明清至近现代小说批评史是一部批评思维的嬗变史有重要意义。文章由绪论、明清至近现代小说批评的思维意识嬗变、明清小说批评的思维方法、近现代小说批评思维方法的嬗变、思维嬗变的内外之因、结语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在厘定文学批评的性质和文学批评思维的理论前提下,阐扬明清至近现代小说批评思维嬗变历程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意义,对本论文关涉到的研究状况、问题指向、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予以说明。第一章侧重辨析明清至近现代小说批评的思维意识嬗变。思维意识和思维方法作为批评思维的两大内核,二者之间具有不可割裂的逻辑关联性。批评活动主体之间的意识相遇,或默契而交互、体认,或碰撞而改变、生发,所有这些遇合都单一或复合形态地作用于思维的层面,并由此形成相应的批评思维方法。因此此章对思维意识嬗变的辨析将成为下面两章思维方法得以具体论述的必要前提。若主体间的意识“遇合”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区域内持续发生,那么他们之间的思维运作就会呈现出时间流中嬗变迭进的过程。本章即从思维意识流动运转的角度,考析中国小说批评如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转换生成特定的批评意识、历史意识、科学意识、个性意识,细致探究四种意识在小说批评中的确切内涵,以及它们在思维嬗变过程中分别发生的变化和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接下来的第二、三章是在第一章对思维意识嬗变的耙梳后,转入到对思维方法的集中探讨。二、三章的共同之处在于:不论哪个历史时期,思维方法的选择总与民族文化遗传基因密切相关,这是决定思维方法的先天条件,也必然为它带来相对的适用普遍性和稳定性。因此明清至近现代的小说批评思维方法的建构和定型,始终处置于中国文化构成的历史积淀过程之中,这就决定了在探析批评思维方法时,不能脱离对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心态、哲学观念、价值取向、民族群体思维特征的考量。具体到第二章,主要论述明清小说批评的思维方法。首先根据明清评点家在民族文化的润泽涵养下形成的个性化批评思维,以及他们依此展开的批评实践活动,从总体上将明清小说批评的思维方法细分为五类:整体直观、含英咀华、圆融观照、类比体验和理性思辨,然后分为五节逐一细加阐释。其中,整体直观的思维方法以正反结合的方式辨析,先是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去正面追踪,然后从反面的物我两忘的表现形式去辩证思考;含英咀华的思维方法以微观与宏观结合的方式论证,从炼字的微观考究到结合上下文语境的体悟,再到作品美学风貌的整体把握,最后以宏观的视角解释批评主体与批评文本之间发自情感的审美兴会;圆融观照的思维方法则有意识地重点突出“圆”的辩证和心物交感,“融”的消解和破执,“圆”、“融”结合得到“超以象外”的思维成果;类比体验的思维方法侧重于阐释在批评家与作者默契于心的体验过程中,引譬连类、附托外物的随文解读方式及由此体现出的人文主义精神;理性思辨的思维方法从三个方面分而析之,一是评点家理性思辨意识的勃发,二是批评本身形成了一套理性成熟的专有概念术语和本末思辨的文本分析过程,三是读者与批评家当具一心,也有意识地去理性品读作品。第三章紧承第二章,探讨五种源自明清小说批评的思维方法,如何在近现代的历史语境中,或横向扩展,或纵向深化,或浮现于艺术审美领域之表,或融汇贯穿于社会历史、政治道德的交互关系之中。其中,整体直观的深化体现在思维视野的拓展和思维导向的多维,理性思维也开始深度介入;含英咀华的思维方法从两个方面嬗变,一是出现印象诗化的批评艺术化,二是产生了哲理感悟的艺术批评化;圆融观照的通达,体现于对古今的时间维度和中西的地域维度两个方面的整体超越,以及跨越不同文化领域的综合性批评和对多种理论方法的大气涵容;类比体验的思维方法,明清时期侧重于在索物相类、借物以比的过程中寻找同类质素的联结,而在近现代因历史处境的更替和新视域的扩展,更看重在纵横维度的比较中探求同中之异,对异质的存在更为敏感;理性思辨的思维方法因为有了趋向科学化的批评自觉,在发掘新的理论依托和构建新的批评文体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在相对全面地考察了明清至近现代的小说批评思维嬗变之后,第四章致力于深入探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即思维嬗变的内外部因素。立足于批评活动本身,考察发现了小说批评思维嬗变之所以发生的深层因素有内外部环境两个向度——就外部环境而言,主要包括历史激变的因缘际会、媒介新变的助推之功、西学东渐的往来相遇三个方面;就内部推力而言,包括小说转型的现代启蒙、传统批评的俱进思变和批评主体的有意而为三个方面。结语部分就明清至近现代小说批评思维嬗变的论题意义和在论证过程引发的思考进行总结,并积极展望它在当代小说批评史上的发展前景。

胡赤兵[7](2015)在《论巴金法国异域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金的异域短篇小说,是其文学创作之奇葩。在这些作品中,巴金以超越种族和国界的开阔性眼光,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地讴歌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辛辣地抨击了反动势力和腐朽制度。在创作手法上,巴金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拓展了写作的空间,开阔了创作视野,丰富了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作模式。

焦建芳[8](2015)在《论巴金小说的题材、思想意蕴及叙事特色》文中研究表明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是20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以巴金创作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巴金生平、思想及其文学创作总体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对巴金小说的文本细读,将其小说创作置于中国百年现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之上,来探讨其小说题材、思想内涵及小说叙事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构成。引言将阐明巴金小说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厘清巴金小说研究的背景与现状,并且表明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动向。第一章是针对创作主体的研究。本章主要讨论巴金的生平与思想经历及其文学创作的整体情况。笔者将运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对巴金的生活、受教育经历、思想历程等做细致梳理,做到“知人论世”。在厘清巴金的文学活动的同时,考察其文学创作的成就及影响。第二章是关于巴金小说题材讨论。巴金的小说作品涉及的题材较为广泛,他的小说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生活题材、革命恋爱题材、抗战斗争题材和其他题材。本章将针对各种不同的题材作总结性归纳和论析。第三章探讨巴金启蒙追求及其小说的思想意蕴。巴金深受“五四”启蒙批判思想的精神感召,他在小说中不遗余力地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批判,对现代人格和健全人格的探求与确立也是他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关注与追寻也是巴金小说重要的思想内涵,巴金小说对底层民众生存境遇有着深切的同情与悲悯。第四章着重论述巴金小说的叙事风格与艺术特色。巴金前期的小说的叙事风格是激情浪漫式的,后期小说逐渐转型为冷隽写实的叙事风格。巴金创作了多部三部曲小说,他的小说追求“无技巧”的圆熟境界,他善于对人物内心进行深入发掘,强调自我情感的主观抒发。结语重申巴金小说的研究意义及其价值,并就其题材、内涵及其叙事风格作高度地概括和把握。

余美菊[9](2014)在《论巴金对屠格涅夫的传播与接受》文中研究指明巴金作为屠格涅夫作品的译者与推崇者,其创作明显受到了屠格涅夫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对于屠格涅夫作品的传播,巴金做了大量译介工作,他把翻译屠格涅夫的作品当做“借来的武器”反抗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时,他还通过自身的创作,把屠格涅夫的创作精神融入作品中,以传播以屠格涅夫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内蕴,表达对黑暗社会制度的鞭笞和对社会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巴金在创作主体意识的观照下,创造性地接受了屠格涅夫作品中的创作意识,在作品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批判性地吸收了屠氏的创作技巧。并且巴金秉着高度真实地再现社会现实的创作原则,根据自身创作的需要,在借鉴和吸收屠格涅创作经验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转换与创新,如在抒情风格的形成及自然风景的描写上,巴金呈现出不同于屠格涅夫的独创性。巴金作为一个具有独创性风格的作家,其创作借鉴和吸收了屠格涅夫诸多元素,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巴金和屠格涅夫同出生于封建大家庭,有着共同的童年生活经验,这容易引起巴金对屠格涅夫的认同;其次,巴金和屠格涅夫有着共同的性格特点,屠格涅夫作品中流露的忧郁气质仿佛让巴金找到了一种心灵契合感;最后,屠格涅夫作品的艺术特点让巴金产生强烈的审美共鸣。

谭树卿[10](2014)在《政治规约之下的写作 ——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文化语境,是三十年代历史小说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对三十年代历史小说的研究也必须从政治文化的特殊角度出发。三十年代政治文化语境影响到历史小说作家的主观心态,这种心态又表现在历史小说创作之中,因而三十年代历史小说在选材及其题材的处理方式、审美追求与艺术技巧选择等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化倾向。通过对现代历史小说文本的反复阅读与深入分析,在对三十年代政治文化氛围的还原的基础之上,本文研究三十年代外在“政治文化”如何作用于历史小说创作,进而分析这种“政治规约”对三十年代历史小说的规范与制约作用。最终对三十年代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作一种政治文化学意义上的深度阐释,从而探究政治文化语境对三十年代历史小说创作的影响及其文学史意义。第一章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非整合模式”的政治文化形态出发,探索导致历史小说创作的繁盛的政治文化因素,以及三十年代历史小说繁盛的具体表现。第二章论述三十年代历史小说作家在特定政治文化规约之下,借助历史小说表达政治诉求,这直接构成了他们的历史小说创作动机,也影响着他们的历史小说创作观念。第三章研究三十年代历史小说的选材,它们高度集中于政治特征极为明显的几种题材,作家对历史小说题材的艺术处理也持有特定的政治价值立场,因而决定着三十年代历史小说的特定叙事方式。第四章论证三十年代历史小说的审美追求及其具体表现,即浓郁的社会科学化色彩,普遍的政治抒情意味,鲜明的政治激情宣泄以及追求“力之美”的审美风格,以及在此之下的特定文体选择。在结语部分,我们对三十年代历史小说创作的得失作公允的文学史评价。

二、论巴金域外题材小说的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巴金域外题材小说的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成果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范围界定
第一章 民初通俗日记体小说的滥觞
    第一节 时代机缘与日记体小说的兴起
        一、《巴黎茶花女遗事》与民初日记体小说
        二、作者和读者的情感共鸣与陌生感
    第二节 文体的产生:《雪鸿泪史》的成型过程
    第三节 民初日记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观察者与实录见闻的笔法
        二、叙事结构的特征
第二章 五四精神衍生出的日记体小说
    第一节 “我”的觉醒与日记体小说类型的确立
        一、“我”的视角由外向内转变
        二、审美从内容真实到情感真实
        三、自我对话与虚拟的时间
    第二节 《子君走后的日记》:《伤逝》的互文式书写
        一、互动式文本结构的形态内涵
        二、生存空间的隐喻与文本间的对话
    第三节 思想大于审美:《劳动界》集中出现的日记体小说
        一、聚焦内容与日记体形式要素的缺失
        二、审美缺憾下的思想价值意义
第三章 后五四时代日记体小说的精神特质
    第一节 觉醒女性的思维意识与处境
        一、男女形象的颠覆性书写
        二、知识女性的悲苦境地
    第二节 “失贞”女性的性格叙述
        一、妇女问题与日记体小说的创作
        二、日记体的“我”与失贞女性性格曲线描摹
        三、日记体“独语”叙述下的悲凉底色
    第三节 “我”的不可信与讽刺笔法
        一、各具特色的讽刺小说
        二、隐没于宏大叙事的自我嘲讽
第四章 遮蔽了“私人体悟”的日记体小说
    第一节 革命叙事下男性的成长
        一、作家思维与笔下的“我”
        二、李冷:走向信仰的英雄
    第二节 革命女性的男性化描摹
        一、救赎式的信念
        二、符号式的热情
    第三节 代言叙述下的人物群像
        一、穷困病痛中的生命写实
        二、死亡意象的书写
第五章 日记体小说在40年代的绝唱
    第一节 战时“物价上涨”日记体小说:时间意义超越审美
        一、从时间维度探查作品价值
        二、“物价上涨”主题下不同人物视角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批判与自我批判下的人性透视
        一、“女特务”的自讼——日记体赋予《腐蚀》的温情
        二、情感克制的叙述——《第四病室》中的社会图景
    第三节 时代呼声下的异质——对战争的反思
        一、第一人称视角中的军事题材叙事
        二、代言日本兵的叙述:《完了的日记》
结论:日记体小说的文体演变与文化寓意
参考文献
作品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3)巴金与世界语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巴金对世界语的接受
    (一)世界语传入中国的途径
    (二)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语的认识
        1.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对世界语的接受与理解
        2.《新青年》上关于世界语的论争
    (三)巴金接受和学习世界语
        1.巴金接受世界语
        2.巴金学习世界语
二 巴金与中国世界语运动
    (一)以上海世界语学会为阵地传播世界语
    (二)建国后的巴金从事的世界语传播活动
三 巴金赋予世界语的思想内涵
四 巴金的世界语文学翻译与创作
    (一)巴金的世界语着作及译作
        1.巴金的世界语着作
        2.巴金翻译的世界语作品
    (二)世界语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1.世界语对巴金小说语言的影响
        2.世界语主义对巴金创作题材和主题的影响
        3.世界语作家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4)从“域外小说”回归“中国叙事”——巴金短篇小说《将军》文本意义再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域外小说”创作的积淀与瓶颈
二、“反帝”意识与“将军”的诞生
三、“牺牲”精神与“黑土”的故事

(5)燃烧的心灵轨迹 ——巴金早期(1929~1941年)的短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我走的是另一条路”
    1.1 “火一般的反抗”
    1.2 “孩子般的幻梦”
2 “我有感情必须发泄”
    2.1 哀怨之情
    2.2 激愤之心
    2.3 复杂或含蓄
3 “我在跟书中人物一起生活”
    3.1 反映着时代脉搏的知识分子形象
    3.2 饱含着同情与泪水的小人物形象
    3.3 镶嵌着时代印记的历史人物形象
4 第一人称手法的使用
    4.1 多种原因
    4.2 几种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明清至近现代小说批评思维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和文学批评思维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综述
    四、论文构想
第一章 明清至近现代小说批评的思维意识嬗变
    第一节 批评意识
        一、小说观念的前后差异
        二、小说功能定位的前后差异
    第二节 历史意识
        一、历史意识作为批评视角和思维方式
        二、历史意识作为文化器识和价值观念
    第三节 科学意识
        一、传统批评及其科学意识“缺席”
        二、现代科学意识的转换生成
    第四节 个性意识
        一、小说批评个性的萌发与觉醒
        二、现代小说批评的思维个性
第二章 明清小说批评的思维方法
    第一节 整体直观
        一、道立于一,造分天地
        二、无不忘也,无不有也
    第二节 含英咀华
        一、识得意思好处
        二、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第三节 圆融观照
        一、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二、反者道之动
    第四节 类比体验
        一、索物相类
        二、借物以比
        三、吾还杜之诗以心
    第五节 理性思辨
        一、小说评点学的“文学自觉”
        二、读者当具一心
第三章 近现代小说批评思维方法的嬗变
    第一节 整体直观的深化
        一、整体直观的新格局
        二、理性思维的深度介入
    第二节 含英咀华的印象诗化和哲理感悟
        一、印象诗化——批评的艺术化
        二、哲理感悟——艺术的批评化
    第三节 圆融观照的通达
        一、“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
        二、理有所通,心有所感
    第四节 类比体验的新视域
        一、跨文化比较
        二、反躬自身,察同辨异
    第五节 理性思辨的自觉
        一、挥舞理性思辨的批评戈剑
        二、理性思辨的文体呈现
第四章 思维嬗变的内外之因
    第一节 思维嬗变的外部环境
        一、历史激变的因缘际会
        二、媒介新变的助推之功
        三、西学东渐的往来相遇
    第二节 思维嬗变的内部因素
        一、小说转型的现代启蒙
        二、传统批评的俱进思变
        三、批评主体的有意而为
结语
参考资料
附录
后记

(7)论巴金法国异域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8)论巴金小说的题材、思想意蕴及叙事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巴金的生平、思想与小说创作
    第一节 巴金的生平与思想历程
    第二节 巴金的小说创作道路
第二章 巴金小说的题材探讨
    第一节 家庭生活题材
    第二节 革命恋爱题材
    第三节 抗战斗争题材
    第四节 其他题材
第三章 巴金的启蒙追求及其小说的思想意蕴
    第一节 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的审视与批判
    第二节 对现代人格的建构与健全人格的探求
    第三节 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人生价值的探索
    第四节 对底层民众苦难生活的悲悯与观照
第四章 巴金小说的叙事特色
    第一节 前期激情浪漫的叙事风格
    第二节 后期冷隽写实的叙事转型
    第三节 三部曲形式与“无技巧”的叙事追求
    第四节 注重人物内心与自我情感的叙事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9)论巴金对屠格涅夫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本文研究的缘起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0.4 本文的意义与创新
第1章 巴金与屠格涅夫的结缘及对其作品的译介与传播
    1.1 巴金与屠格涅夫的结缘
    1.2 巴金对屠格涅夫作品的译介
    1.3 巴金对屠格涅夫作品的传播
第2章 巴金创作接受屠格涅夫影响的表现
    2.1 作品主题的表达
        2.1.1 对黑暗社会制度的鞭笞
        2.1.2 爱情与事业关系的纠缠
        2.1.3 死亡群像的呈现
    2.2 人物形象的塑造
        2.2.1 “多余人”形象的镂刻
        2.2.2 “新人”形象的描摹
        2.2.3 女性形象的刻画
    2.3 艺术手法的运用
        2.3.1 “第一人称”的运用及小说结构的安排
        2.3.2 心理活动的刻画
第3章 巴金对屠格涅夫接受的变异
    3.1 抒情风格的形成
    3.2 自然风景的描写
第4章 巴金创作接受屠格涅夫影响的原因
    4.1 成长环境的相似性
    4.2 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
    4.3 巴金对屠格涅夫的情感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政治规约之下的写作 ——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三十年代的政治文化语境与历史小说的兴盛
    第一节 三十年代历史小说兴盛的政治文化因素
    第二节 三十年代历史小说兴盛的表现特征
第二章 三十年代历史小说作家的政治诉求与文学观念
    第一节 三十年代历史小说作家的文学选择与政治诉求
    第二节 三十年代历史小说作家的政治诉求与历史小说观
第三章 政治文化规约之下三十年代历史小说选材及处理角度与方式
    第一节 三十年代历史小说选材的政治指向
    第二节 受制于政治价值观的历史小说题材处理角度与立场
    第三节 基于特定政治价值立场的历史小说题材处理方式
第四章 政治文化规约之下三十年代历史小说的审美追求
    第一节 社会科学的盛行与三十年代历史小说创作
    第二节 三十年代历史小说的社会科学化倾向
    第三节 三十年代历史小说的审美内蕴及文体选择
结语 政治文化规约之下三十年代历史小说创作的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情况统计
致谢·后记

四、论巴金域外题材小说的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第十三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张祖立,吴金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12)
  • [2]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论[D]. 李昫男. 吉林大学, 2019(10)
  • [3]巴金与世界语关系研究[D]. 毛舒雯.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4]从“域外小说”回归“中国叙事”——巴金短篇小说《将军》文本意义再审视[J]. 杨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5]燃烧的心灵轨迹 ——巴金早期(1929~1941年)的短篇小说研究[D]. 卫彦利.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6]明清至近现代小说批评思维嬗变[D]. 周娅.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1)
  • [7]论巴金法国异域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J]. 胡赤兵.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8)
  • [8]论巴金小说的题材、思想意蕴及叙事特色[D]. 焦建芳. 宁夏大学, 2015(02)
  • [9]论巴金对屠格涅夫的传播与接受[D]. 余美菊. 湘潭大学, 2014(02)
  • [10]政治规约之下的写作 ——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历史小说[D]. 谭树卿.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论巴金境外题材小说的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