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宁市就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姜维旗[1](2019)在《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产业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和升级,同时,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在调整和重组。要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政策,必须对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有正确的把握,了解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城市发展的趋势,进而为城市发展、规划、管理等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同时,也是城市实现人口、资源、经济与社会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西宁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结构熵、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指标及偏离—份额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7年西宁市主城区三次产业及其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不同时期主要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并探讨了影响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7年西宁市主城区三次产业产值都有不同幅度增长,第一产业产值增加幅度较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大幅度增长,且第三产业产值逐步超越了第二产业。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就业人员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且第三产业就业人员逐步超过第二产业。随着西宁市产业政策的调整,主城区三次产业的发展与西宁市产业前进的步调基本一致,西宁主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体上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2)2000-2015年西宁市主城区第一产业发展主要以农业和牧业为主,从产值来看主要分布在城北区和城中区,但产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由于环保政策的实施,林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但在四区分布并不大;渔业在一产中所占比重不大,2010-2015年只有城中区有所分布;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重不大,2010-2015年只分布在城北区和城中区。由于城市用地结构主要以建设用地为主,城市化的推进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本文对于第一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主要从1990-2015年西宁市主城区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入手,研究发现主城区的耕地面积整体上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四周逐步减少的趋势。这跟西宁市主城区城镇化进程加速有直接关系,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律。(3)从企业空间分布来看,大型企业多位于西宁主城区的核心区域,这是由于这些企业的总部以决策、办公等职能为主;中型工业企业数量比较多,但是大型工业企业数量比较少。整体来说,西宁主城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布局呈现出X状的空间分布格局,跟西宁市城区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从长远来看,西宁市主城区内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由于地租和交通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会逐步由城市的核心区域向外迁移,工业类的企业与工厂会逐步搬迁到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也便于园区统一布局管理,逐步淘汰那些不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使得西宁市主城区内部第二产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4)第三产业主要从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六个代表性行业进行研究,通过空间分布图和核密度图,选用了三个时间节点(2009年、2013年和2017年)进行对比,发现了这五个行业都是由主城区的核心区域逐步向四周扩散,相关的企业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城南方向沿着宁贵高速不断增加呈带状分布。(5)通过对2000-2017年西宁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主城区发展的特殊性,本文将西宁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分为四类,即自然因素、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因素、政策因素和城市产业规划布局五大类。
王好文[2](2020)在《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与经济结构性耦合协调发展是各国及各地区追求的目标。2018年西宁市仅用不足青海省5%的土地面积承载着青海省40%的人口和青海省近45%的经济总量,在青海省的首位度愈加明显,西宁市在整个青海省的经济辐射和人口吸引作用更加突出。研究西宁市人口与经济发展结构性时空耦合关系十分迫切。以人文地理、区域经济、人口地理、经济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知识为本论文理论支撑。以信息熵、灰色关联度、经济区位熵、综合发展指数和耦合度模型作为论文的数学方法。利用西宁市及四区三县2001-2018年统计数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2015年两次人口抽样数据,通过SPSS、EXCEL、ARCGIS等分析软件,对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用信息熵所计算的权重值大小构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评价体系。对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机制,旨在为西宁市政府进行人口与经决策提供研究依据。本文研究的结论如下:(1)西宁市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城市化进程加快。老龄化不断加剧,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依然显着。主城区经济和人口质量状态明显优于三县地区,其中城西区的极化效应最为明显。(2)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有196个耦合关联值,平均耦合关联为0.655,属较高耦合关联;西宁市PCDI和ECDI最高值均出现在城西区,最低值均出现在湟源县。(3)西宁市2001-2018年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时序耦合值在0.1654-0.8456之间,其耦合度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上升。从区县空间来说,2018年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区县空间有三类:即湟源县为拮抗耦合度等级,湟中、大通两县为磨合耦合度等级,城西、城北、城东、城中等四区为高水平耦合度等级,最高耦合度值为城西区0.8456,最低耦合度值为湟源县0.3189,耦合度出现区县上的空间差异。(4)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机制作用较复杂。根据两者的耦合关联值来看,产业人员、劳动力人口、城镇化率、受高等教育水平和地区生产总值、社会零售总额、三产水平、人均GDP等指标对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效果较明显。其他人口和经济发展结构性因素对两者的耦合关系程度影响较小。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对策。
雷翼丞[3](2019)在《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速的增长,引发的矛盾和风险日益凸显。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成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所以提出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研究,找出自身内部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外在差距,对其未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找准发展方向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青海省经济发展基础。并参考前人已有的基础上,结合新发展理念,从经济增长有效性、经济增长协调性、经济环境开放性、经济发展创新性、经济发展持续性五大方面客观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的内部差异性与外部差距,研究了青海省自2000~2017年来经济发展质量的变化过程,试图总结出与经济质量变化相关的基本规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分析研究。基于马氏距离的TOPSIS方法,对青海省2000~2017年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①经济发展质量呈现缓慢提升的走势,整体变化幅度较小。说明就经济发展还处于“量”的有效积累阶段。②经济质量提升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结构调整滞后。其中,经济环境开放性、经济增长协调性、经济持续性等,成为质量提升的限制性条件,就其结果与实际表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第二部分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区域差异的分析。通过对省内8个市州和西部十个省区的横向比较。结论显示:①省内经济发展质量不协调问题突出。除西宁市、海西州经济发展相对可持续外,其他地区“不可持续性”表现较为突出。②在西部十一省区中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处于最低层次。本质上反映出欠发达地区在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外部强刺激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质量提升需要经历一个相对缓慢的变化过程。
高永辉,孙珂[4](2019)在《城市回族人口就业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回族人口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布过于集中或分散,导致出现就业结构失衡问题。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运用分离指数和区位商指数,对呼和浩特市、乌鲁木齐市、银川市、昆明市、西宁市这五个省会(首府)城市回族人口的行业分布情况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回族人口的就业结构失衡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城市回族人口就业结构失衡问题表现在就业优势和就业劣势两个方面,但是就业劣势体现得更为明显。城市回族人口在公共部门的分布较为均衡,在第一产业和一些传统服务业的分布过于集中,在第二产业和一些新兴产业的分布过于分散。
李忠,刘新[5](1993)在《西宁市就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文中提出 目前,西宁市人口就业结构还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本市就业结构的矛盾,其中最突出的是对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缺乏必要的适应能力和伸缩能力,也就是缺乏弹性。本文通过对西宁市就业结构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本市就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其主要原因,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与意见,供参考。
王小梅,卜奕君,程财[6](2014)在《区域性中心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而"产城融合"发展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环节。当前西宁市的发展已进入典型的工业化阶段,产业运行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是产业结构效益低下;各产业内部结构效益差距明显,产业结构"虚高度化"问题突出。二是缺乏助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部门;现有工业部门集聚作用显着。因此,围绕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职能:一是优化各产业间结构,重点关注第三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增强外向型产业发展实力,促进优势资源的转换能力;三是加大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培育,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四是培养具有区域互补性的城市主导产业,建立城市产业体系。
白榆军,张立明[7](2012)在《基于偏离-份额法的西宁市产业结构演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大力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提高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偏离-份额分析模型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能准确地评价经济运行成效,被广泛运用于产业结构演进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研究。本文拟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方法探究西宁市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
曹瑞[8](2017)在《西宁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分析》文中提出"十二五"期间这五年,我们把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革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着力提高产业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在大力发展之下,三次产业格局变化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构建了"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面貌。然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对就业结构也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2000-2014年的产业、就业结构的趋势变化及其偏离度,发现西宁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不均衡,因此,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虞敏[9](2014)在《西宁市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翼。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不仅是城市化与工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也是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结合西宁市实际,评价和分析西宁市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耦合关系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理论及耦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借鉴国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经验,结合西宁市自身的特点,采用相关性分析、钱-赛一般模式和IU、NU国际标准值法,分析了西宁市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并提出西宁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得出,西宁市城市化水平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发展迅速;西宁市工业化水平进入中后期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二者之间的偏差逐步缩小,耦合关系向良好趋势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协调。采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间序列分析,得出结论:西宁市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明显相关的,与人均GDP呈对数关系。采用钱-赛一般模式进行分析,发现西宁市的城市化率并不滞后,反而略微超前。采用IU、NU国际标准值法分析,得出结论:2005年以前,西宁市城市化发展超前,出现了过度城市化的现象;2005年以后,二者协调发展。
德青措[10](2011)在《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论述,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加速转型,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统筹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以化解各种矛盾。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落实,青海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青海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基本省情。为此,本文以青海省为例,研究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目的是促进青海各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各民族共享经济发展利益,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青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论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视角置于西部民族地区内的各区域,其研究成果对于西部民族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其现实意义在于从青海省的情况来看,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虽然还没有形成明显的经济和社会矛盾,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民族聚居区域之间的差距也较为显着,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因此,研究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不仅可以提高青海省的经济效率,而且对于民族团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在西方经济学、民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对解决新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适用性,并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对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其次,结合青海省统计年鉴和相关资料,指出青海省与全国和民族八省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重点分析了青海省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即以人均GDP、产业结构构成、财政收支及金融贷款、城镇与农牧民人均收入、产业与就业结构比重以及城市化率六个方面来分析青海省内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再次,分析了影响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如区位因素、地域文化因素、资金技术因素、政策因素和教育发展因素。最后,提出了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三大主要机制,并从多视角提出了促进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包括产业的空间选择与类型选择;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区域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二、西宁市就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宁市就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研究意义 |
1.1.2.2 实践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3.2.2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3 ArcGIS空间分析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产业 |
2.1.2 空间结构 |
2.1.3 产业结构 |
2.1.4 产业空间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产业关联理论 |
2.2.3 配第-克拉克定理 |
2.2.4 库兹涅茨法则 |
2.2.5 中心—外围理论 |
2.2.6 产业空间结构演化阶段理论 |
2.2.7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第三章 西宁市主城区产值与就业人员结构变化 |
3.1 第一产业产值变化 |
3.2 第二产业产值变化 |
3.3 第三产业产值变化 |
3.4 西宁市主城区就业人员结构演变 |
第四章 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关联性分析 |
4.1 西宁主城区产业结构演进特征 |
4.2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主城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研究 |
4.3 西宁市主城区各行业与三次产业关联分析 |
第五章 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5.1 第一产业空间结构演变 |
5.2 第二产业空间结构演变 |
5.2.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演变 |
5.2.2 第二产业空间布局演变 |
5.3 第三产业空间结构演变 |
5.3.1 住宿和餐饮业空间布局演变 |
5.3.2 房地产业空间布局演变 |
5.3.3 金融业空间布局演变 |
5.3.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空间布局演变 |
5.3.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空间布局演变 |
5.3.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空间布局演变 |
第六章 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影响因素 |
6.1 自然因素 |
6.2 区位因素 |
6.3 交通运输因素 |
6.4 政策因素 |
6.5 城市产业规划布局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第八章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依据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1 国外研究进展 |
1.2.1.2 国内研究进展 |
1.2.1.3 研究述评 |
1.2.2 理论依据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时空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西宁市人口结构演变特征 |
2.2.1 人口结构主要变量时间变化特征 |
2.2.1.1 人口年龄与性别结构时间变化特征 |
2.2.1.2 人口城乡结构时间变化特征 |
2.2.1.3 人口文化结构时间变化特征 |
2.2.1.4 人口就业结构时间变化特征 |
2.2.2 人口结构主要变量空间演变分析 |
2.2.2.1 人口劳动力与老龄化空间演变特征 |
2.2.2.2 人口城镇化率空间演变特征 |
2.2.2.3 高等教育人口空间演变特征 |
2.2.2.4 三产从业人员空间演变特征 |
2.3 西宁市经济发展动态演化 |
2.3.1 经济发展主要变量时间演化特征 |
2.3.1.1 GDP与增长率时间演化特征 |
2.3.1.2 人均GDP与增长率时间演化特征 |
2.3.1.3 三次产业结构时间演化特征 |
2.3.1.4 城乡人均收入时间演化特征 |
2.3.2 经济发展主要变量空间差异分析 |
2.3.2.1 经济区位熵空间水平 |
2.3.2.2 人均GDP空间水平 |
2.3.2.3 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 |
2.3.2.4 第三产产值空间水平 |
第三章 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分析 |
3.1 指标体系 |
3.1.1 指标选取原则 |
3.1.2 基于熵值法确定指标体系 |
3.1.3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关联度 |
3.2 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时序耦合关系 |
3.2.1 人口综合发展水平的时间演变 |
3.2.2 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时间演变 |
3.2.3 人口与经济耦合度时序演变 |
3.3 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空间耦合关系 |
3.3.1 人口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格局规律 |
3.3.2 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格局规律 |
3.3.3 人口与经济耦合度空间演变 |
第四章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机制分析 |
4.1 基于人口结构的耦合机制分析 |
4.1.1 人口就业结构 |
4.1.2 人口年龄结构 |
4.1.3 人口城乡结构 |
4.1.4 人口文化结构 |
4.2 基于经济发展的耦合机制分析 |
4.2.1 经济总量 |
4.2.2 经济水平 |
4.2.3 经济结构 |
4.2.4 经济增速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2 对策 |
5.3 讨论 |
5.3.1 不足之处 |
5.3.2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主要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辨析及基础理论 |
2.1 概念辨析 |
2.1.1 经济发展 |
2.1.2 经济发展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科学发展观 |
2.2.2 协同发展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绿色发展 |
第三章 青海经济发展基础评价 |
3.1 区位条件 |
3.2 自然资源 |
3.2.1 土地资源及开发利用 |
3.2.2 水资源 |
3.2.3 矿产资源 |
3.3 经济基础 |
3.3.1 经济发展规模 |
3.3.2 产业发展及演化趋势 |
3.4 社会基础 |
3.4.1 交通运输及建设规模 |
3.4.2 劳动力资源开发 |
3.5 科技创新发展 |
3.5.1 科技创新投入 |
3.5.2 科技创新产出 |
第四章 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成 |
4.1.2 具体指标解释 |
4.2 评价模型 |
4.2.1 方法选择——基于马氏距离的灰色TOPSIS法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5 结论 |
第五章 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
5.1 省内经济发展质量比较 |
5.1.1 人均GDP内部差距 |
5.1.2 城乡收入变化 |
5.1.3 经济发展可持续状况判断 |
5.2 省际经济发展质量比较 |
5.2.1 指标及方法的介绍 |
5.2.2 数据运算 |
5.2.3 结果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缓慢提升 |
6.2 青海省发展质量在区际比较中相对落后 |
6.3 青海省区内经济发展不协调 |
第七章 促进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7.1 促进绿色经济 |
7.2 开放经济体系建设 |
7.3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
7.4 协同发展,构建区域联动开发的良好格局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科研状况及学术论文发表状况 |
(4)城市回族人口就业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样本城市 |
(二) 研究方法 |
1. 分离指数 |
2. 区位商指数 |
(三) 研究数据 |
三、城市回族人口的行业分离指数分析 |
四、城市回族人口的行业分布分析 |
(一) 以城市为视角的分析 |
(二) 以行业为视角的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
(6)区域性中心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区域产业结构发育水平 |
(一) 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 |
(二)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化。 |
(三) 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 |
(四) 三次产业的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 |
二、城市支柱产业发育水平 |
(一) 部门的专业化水平。 |
(二) 产业集中程度。 |
三、结论 |
(7)基于偏离-份额法的西宁市产业结构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宁市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
1.1 偏离-份额分析法原理 |
1.2 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1.3 西宁市产业结构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1.3.1 三次产业结构总体分析 |
1.3.2 19大产业部门发展分析 |
1.3.3 主要结论 |
2 西宁市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 |
2.1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
2.2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演变分析 |
2.3 主要结论 |
3 西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
(8)西宁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宁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
(一) 西宁市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
(二) 西宁市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
(三)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
二、西宁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矛盾 |
三、西宁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一) 调整三次产业结构 |
(二) 发展特色产业 |
(三) 提高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
(四) 促进城镇化发展 |
(9)西宁市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拟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内涵及耦合关系 |
2.1 城市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1.1 城市化的内涵 |
2.1.2 城市化的相关理论 |
2.2 工业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2.2.1 工业化的内涵 |
2.2.2 工业化的相关理论 |
2.3 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3.1 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发展的内涵 |
2.3.2 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发展的特征 |
2.4 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的主要评价方法 |
2.4.1 钱纳里标准法 |
2.4.2 IU 和 NU 国际标准值法 |
2.4.3 回归模型测算法 |
第三章 国外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经验借鉴 |
3.1 美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 |
3.1.1 美国城市化过程 |
3.1.2 美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特点 |
3.2 日本的城市化与工业化 |
3.2.1 日本城市化过程 |
3.2.2 日本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特点 |
3.3 拉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
3.4 国际经验的借鉴 |
第四章 西宁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
4.1 区域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社会经济状况 |
4.2 西宁市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现状分析 |
4.2.1 城市化发展水平 |
4.2.2 工业化发展水平 |
4.3 西宁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分析与评价 |
4.3.1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间序列分析 |
4.3.2 基于钱-赛一般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
4.3.3 基于 IU 和 NU 国际标准值法的分析与评价 |
第五章 西宁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待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本文的研究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区域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区域的概念 |
二、区域的分类 |
三、协调、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
一、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二、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 |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对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
第二章 青海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一节 青海区域概况 |
一、青海区域的划分 |
二、青海区域的特点 |
第二节 青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
一、青海在全国和民族八省区中的位序与差距 |
二、青海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差距 |
第三节 影响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 |
一、区位因素 |
二、地域文化因素 |
三、资金、技术因素 |
四、政策因素 |
五、教育发展因素 |
第三章 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
第一节 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 |
一、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二、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 |
第二节 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
一、经济与社会、生态互动机制 |
二、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
三、民族地区发展与少数民族发展的协调机制 |
第三节 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
一、产业的空间选择与类型选择 |
二、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
三、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
四、区域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协调 |
五、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
六、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西宁市就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宁市主城区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姜维旗.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2]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关系研究[D]. 王好文.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3]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雷翼丞.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4]城市回族人口就业结构研究[J]. 高永辉,孙珂.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5]西宁市就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原因[A]. 李忠,刘新. 西宁市人口问题研究论文集, 1993
- [6]区域性中心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研究[J]. 王小梅,卜奕君,程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7]基于偏离-份额法的西宁市产业结构演变分析[J]. 白榆军,张立明. 科技经济市场, 2012(02)
- [8]西宁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分析[J]. 曹瑞. 智富时代, 2017(09)
- [9]西宁市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研究[D]. 虞敏. 青海师范大学, 2014(04)
- [10]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德青措.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