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th的发音在口语中的省略(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著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著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著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著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著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著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著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著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著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岳岚[2](2015)在《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文中指出晚清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随着新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形成了历史上西方人汉语学习的第二次高潮。以传教士、商人、外交人员为主的西方人为了各自的目的学习汉语,编写了类型多样、卷帙浩繁的汉语教材。本文以这些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在占有较为完备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史学的角度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这一时期西方人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总结他们汉语教学和学习的经验与特征,为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第一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概况。在这一百多年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800-1840年,初步探索期。教材数量少,编写水平有限,主要在翻译法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编写,语法教材以印欧语法为框架,对汉语特征认识存在不足,学习者以传教士为主。第二阶段,1841-1860年,快速发展期。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人的活动范围扩大,方言教材增加。除了传教士之外,商人、外交人员等学习者大量出现,相应地也出现了为不同学习者准备的教材。第三阶段,1861-1890年,日渐成熟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门进一步打开,方言教材进一步增多,北京官话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书面语教材应需而生。西方人有意识地采用安、奥林多夫教学法等进行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和汉语教学都走向成熟。第四阶段,1891-1911年,全面繁荣期。中西交流空前活跃,汉语教材类型更丰富,教材编写数量更多,结构体例更加成熟,各个语言要素结合更加自然,语法教材退出舞台。第二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西方人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采用罗马注音的方式辅助汉语语音学习,这一时期西方人开始采用英语语音进行标记,创制了多个拼音系统,但是无论哪个系统都不能完全正确地表示汉语语音,真正的汉语语音只能从老师那里学到。声调和送气音在西方语言中并不存在,也形成了西方人语音学习的难点,不过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声调和送气音的教学与学习方法。第三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法教学。西方人一方面在印欧语法的框架下进行汉语语法的分析,对汉语进行八大词类的划分:同时努力寻找和西方语法对应的汉语语法形式。另一方面,他们关注汉语的特性,对汉语语法中的独特特征进行追寻,对中西语言共性中的个性语法现象也进行了分析与介绍。西方人偏重教学语法,多采用翻译法、例证法、功能概念法和比较对照等方法进行语法教学,在语法学习中提倡多观察,还对语法学习中的难点给予特别关注。第四章为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字和词汇教学。汉字是表意文字,完全不同于字母文字,形成西方人汉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在汉字教学中,他们注重汉字部首及部件的学习,强调书写汉字的笔画、笔顺及练习方法。受到西方语言学的影响,西方人同样对汉语,特别是方言进行了搜集、整理,编写了双语对照词汇书和字典:语法教材侧重从构词法的角度对汉语词语进行分析:其他教材中词汇教学逐渐成为重要板块。另外,西方人注重具有汉语特色的四字词语、谚语、俗语等的学习。本文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进行了四个时期的纵向梳理,并从语音、语法、汉字、词汇等方面进行横向考察,使得我们对晚清时期西方人的汉语学习有了比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晚清时期的汉语教材实用性、针对性较强,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编写体例日趋成熟,多采用中外合作的编写模式,并能结合自身学习中的弱点和难点对汉语各要素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都值得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借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中西语言接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语言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还保存了鲜活的近代汉语语料,为汉语本体研究提供了发展空间。晚清时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教材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和研究。
苏日嘎拉图[3](2020)在《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格体系研究》文中提出蒙古语中,格是形、义、功能结合的语法范畴。苏尼特土语中,有主格、定格、属格、宾格、与位格、凭借格、从比格、和同格、方向格等9个格。论文基于自建《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语料库》,遵循索绪尔的“系统优先于其组成要素”的观点,采用语言特征的综合描写、语料库的应用、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归纳格语素的典型形式,概括格成分的典型语义角色和典型句法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格形态、语义、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苏尼特土语的格体系。同时,描写无标记格和有标记格的对立,明确格标记被省略和隐含的区别,研究格语素的偏离格范畴的用法。本文由正文六章、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苏尼特土语,描述了蒙古语的格,交待了研究概况、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语料来源、语料库结构、语料转写等内容。第二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形态”,研究格的表现形式,选择主格和定格以外各个格的典型语素,归纳语素变体及其变体条件。主格用零标记;定格以词干连接形式构成;属格用语素/-i:n/做标记;宾格用语素/-i:/做标记;与位格用语素/-t/做标记;凭借格用语素/-(?):r/做标记;从比格用语素/-(?):s/做标记;和同格用语素/-thε:/做标记;方向格用语素/-ro:/做标记。第三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语义”,研究格成分的语义角色。主格语义角色是施事或受事;定格语义角色是属性;属格语义角色是领属和属性;宾格语义角色是受事;与位格语义角色是给与、处所和时间;凭借格语义角色是工具或手段;从比格语义角色是起始点、根源和发起者;和同格语义角色是伴随者和对象;方向格语义角色是指向。第四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功能”,研究格成分的句法功能和格语素的偏离格范畴的用法。句法上,主格做主语;定格做定语;属格做定语;宾格做直接宾语;与位格做间接宾语和状语;凭借格做状语和间接宾语;从比格做状语、宾语和主语;和同格做状语和宾语;方向格做状语。格语素的偏离格范畴的用法研究方面,主要区分同形异义格附加成分与构词后缀;区别语用中格附加成分的功能转移;区别格附加成分的结构固化乃至范畴异化。第五章为“苏尼特土语格的零标记形式”。论文在格范畴平面上对无标记的主格和以词干连接形式构成的定格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格的次范畴上对其他格的有标记和无标记形式的对立进行了研究。同时区分格标记的省略和格标记的隐含,力图揭示其隐现规律。第六章为“结论和前景”,是全文的总结,以表格形式概括了苏尼特土语格的典型特征,展示格成分所示语义角色和句法功能之间存在的相对整齐的对应关系,同时思考了今后进行的研究内容。
刘珂[4](2017)在《陕西三原方言语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隶属于中原官话区关中片的陕西三原方言为研究对象,选取三原方言中的变调构词、词缀、重叠、时体系统和特殊句式五部分具有方言特色的语法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方法论指导下,对语法事实进行挖掘和描写,同时对于部分语法现象结合类型学和语法化的现有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对语言材料的语音形式、结构形式、语法功能、语义特点、语用条件的描写、比较和分析,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的考察揭示出三原方言在构词法、广义构形手段、语法范畴、句式句法四个方面的主要语法特点。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三原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并对三原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本文所依据的理论方法、语料来源及文章体例进行说明。第二章:变调构词。先对变调构词中的一对基本概念"原始词"和"滋生词"进行辨析,在此前提下对三原方言中的变调构词进行描写。在具体研究时,首先整理出三原方言中的变调构词词表,包括普通话和三原方言共有的变调构词39对以及三原方言特有的变调构词29对;其次从语音、语义、语用功能三方面的变化入手对原始词和滋生词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梳理分析可知,变调构词这种构词法在三原方言中不具备能产性,但是通过变调所滋生的词还在继续使用,其中,人称代词通过变调所构成的新词无论在语音的变化还是语义的变化方面都最为系统。第三章:词缀。首先简要说明了词缀和类词缀的不同特点,阐明本章的研究内容包括词缀和类词缀;其次对三原方言中的名词词缀、动词词缀和形容词词缀分别从语法位置、语音形式、构词特点和语用功能的角度进行描写分析。总体来说,除了形容词词缀为专职词缀,在语音形式上表现为轻声之外,其余词缀除了词缀义外都可以承担其他语素义,在语音形式上表现出轻声和非轻声的差别。第四章:重叠。本章的研究对象包括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具体研究中主要从词类入手,分析不同词类的重叠式在语音形式、重叠方式、语义变化、语法功能、语用功能方面的特点。重叠所涉及到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副词、拟声词。这些词的重叠式大多数为构形重叠,少部分为构词重叠。第五章:时体系统。首先在梳理现代汉语时体研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说明了三原方言中表达时间义的三种语法手段:词汇手段、句法手段、广义形态手段;并对三原方言中和时间进程相关的三类词即动词、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作了分类整理,以便后文谈到句法搭配时进行说明。具体来说,三原方言中的时体系统包括完成体、实现体、进行体、持续体、经历体、起始体、短时体、过去时和将来时。三原方言中表示时体范畴的语法手段有语法标记、重叠式和句法结构。这三种语法手段中,最主要的手段是语法标记,除了短时体外,其余时体意义都需要用语法标记来表示;其次是重叠式,单音节动词重叠式表示进行体,双音节动词重叠式表示短时体;最后是句法结构,这部分内容只涉及动补结构,三原方言中主要通过动词和动量补语构成的动补词组来表示短时体。有的时体意义在具体语境中会变得模糊而产生其他语用义。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短时体、将来时等语法范畴中。另外,本章对将来时"呀"兼表主观意愿和态度的用法也结合类型学视角作了比较分析。第六章:特殊句式。首先对句型、句式和句类进行比较并说明本章的研究对象为把字句、给字句、叫字句以及比较句。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句子的句法格式、句法格式的特点、语义特点、感情色彩和语用功能的方面。另外,对叫字句所表示的使役、被动歧义现象结合英语和韩语从语言类型学和语法化的角度进行了说明。把字句、给字句和叫字句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两两套合甚至三者套合使用,在套合时主要受到语义的制约,如果语义相互冲突就无法套用。比较句从语义类角度可以分为平比句、差比句、渐比句和极比句,不同的语义类包含不同的句式,各个句式之间职责分明,不能混用、套用。第七章:结语。本章对三原方言的构词特点、广义构形特点、时体范畴和句式句法四方面内容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结合文章的不足和缺憾对今后的研究作了简要说明和展望。通过以上研究内容,本文以期展示出三原方言语法系统中最具有方言特色的语法现象,为关中方言及周边方言的语法研究提供可靠的语法事实,为进一步揭示、说明语言规律提供方言语法方面的依据。
宋桔[5](2011)在《《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语言自迩集》(Yu-yen Tzu-erh Chi,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spoken in the Capital and the Metropolitan department,1867/1886/1903)的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内容为研究对象,汇集了汉语语法、汉语史、中西语言接触、对外汉语教学史和清代史学等各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理论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版本调查不足、语法本体研究缺位、评价分析体系混淆的现状,本文在史料钩沉、文本爬梳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该书的成书历程、实物流通等文献情况,考据出相关中国协作者的生平行迹;进一步明晰了16—19世纪西人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体背景,界定出该书的文献性质并建立起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究了编写者的语法观、语料观念与《自迩集》内在的西方语法话语体系,完成了该书三版中英文资料的考订比勘。文章分为“绪论”、“版本文献考订”、“语料与语法观念定位”、“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整理”、“结语”和“附录”六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照应、层层推进,具有逻辑关系上的体系性与主题内容上的自足性。兹将各章节安排与内容简述如下:“绪论”部分就《自迩集》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学术思潮进行了整体回顾,就本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反思。“绪论”第一部分以16—19世纪西人的汉语语法研究情况为背景,以论著性质、作者情况、叙述语言、出版方式等项目为坐标,准确定位《自迩集》在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体系内的位置,还原《自迩集》以真实的历史语境。第二部分综述《自迩集》研究已有成果,探索进一步深入与拓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从版本调查、语法研究、评价定位几个方面简要交代了本文的观察视角与展开脉络、。第二章是《自迩集》相关其人其书的考据研究,旨在明晰该书的编写背景与各章节、各版本的成书历程。章节第一部分全面梳理了中西编写人员的相关背景与任务分工;围绕威妥玛学习和研究北京官话之经历整理其生平行迹;考据威氏的汉语教师、《自迩集》协作者应龙田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该书的具体贡献。借此点面结合的模式描绘出一支中西合作、精益求精的编写团队,构建集体性的“编写者”概念。第二部分明确了《自迩集》的藏本与版本概况,细致描摹洋装、线装等各类存世文献的具体形态,并以历史印迹为线索推演出当时的书籍实物流通路径。同时,查考溯源各版本、各章节的撰写背景与成书过程,据此界定出各部分的内容差异和语言特征。第三章以19世纪中期的官话语言背景和《自迩集》的教材的性质为切入点,分析编写者的语料观与语法观,明确该书内部语料之定性。章节第一部分考察了历史背景和文本语言两个维度,调查并证实《自迩集》教学的目标语言是“文雅礼貌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进而明确了这一封闭语料作为近代汉语共时资料的性质与价值。第二部分结合威氏的教学理念与《自迩集》的教材特征,以西方的语法研究话语体系为基点,挖掘、分析威氏的汉语语法观念。第三部分以“元语言”理论为工具,厘清威氏心目中汉语特有的那个语法分析体系与其理论话语模式(即西方传统语法体系)间的矛盾与统一,分类归纳了《自迩集》显性与隐性两套汉语语法阐释形式。第四章以《自迩集》的汉语语法阐释内容为核心,以威氏提出的“汉语如何表现西方语言通过屈折变化表达的语义”为线索,挖掘出《自迩集》教材之中浸透着的编写者对汉语本质的认识,对汉语句法的解读,构建起文本之下潜藏的一个以实用性为主导的汉语语法分析体系。该体系涵盖了汉语如何指称和区分事物、列举数目、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体现动作的时体态、性数格等内容。在论述中,我们尤为注重:●全面爬梳:以隐性语法论述整理为重点,版本比对、内容比勘为要旨;●条分缕析:以语法功能为纲整合全书内容,深入个别词汇用法个案;●语料印证:以原书语料和同时代白话语料为语法观点的共时印证材料;●比较评价:以早期西人语法论著与当下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为基点建立《自迩集》的立体评价体系,探讨其语法观点与论述方式的继承性、创新性与前瞻性。“结语”部分概述了本文在《自迩集》文献版本和语法阐释方面之所得,总结、评价了本个案的研究方法,从中提取出应用此类早期西人汉语语法文献的经验,以期实现个案与整体的关联。“附录”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自迩集》三版各卷书影、三版“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和注释和2002年出版的中译本的校正条目择录。
Duangpakdee Mullika(林香蕊)[6](2017)在《汉泰疑问句的异同及汉语疑问句的教学策略》文中认为由于各种语言的句法结构以及交际功能存在差异,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并因此影响其第二语言交际能力。疑问句是泰国学生使用频率较高而偏误较多的句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时并没有很大的问题,听话者能结合日常经验,猜出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如果要求学生正确使用较为复杂的疑问句,对他们来说则十分困难。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研究汉泰语疑问句的异同之处,通过调查分析法研究了学生使用汉语疑问句的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同时分析了学生在使用汉语疑问句时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归纳出各种偏误类,全文共分以下九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阐述了汉泰语疑问句的研究现状以及近年来汉泰语对比研究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汉泰语疑问句的分类,汉语疑问句有四种类型: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问;泰语疑问句有三种类型: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第三章研究汉泰语的是非疑问句并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汉泰语是非疑问句的提问方式、句子结构以及回答方式的异同点。关于疑问语气词,我们主要讨论分析了汉语是非问句中的语气词“吗”、泰语的语气词“(?)[maj14]”、“(?)[(?):14]”以及它们的附加问形式。第四章按照九种疑问方式:问人、问物或事、问具体对象、问处所、问时间、问性质和状态、问数量、问程度、问原因和目的,将汉泰语特指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进行对比分析,并讨论分析了有语气词和无语气词的汉泰语特指疑问句之间的异同。第五章是关于汉泰语选择疑问句的对比分析,主要内容有三部分:一是介绍汉语关联词“还是”与泰语关联词“(?)[(?):14]”,二是汉泰语选择问句的句式比较,三是汉泰语选择问句中相同项的省略情况比较。第六章分析解释了汉语正反问句“X不X”结构和泰语特殊选择问句“X(?)[maj41](不)X”,同时,将汉泰语中相同的疑问句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七章是关于汉泰语疑问句疑问程度和交际功能的研究,由于学界已对汉语疑问句的疑问程度有了定性,而我们并未发现针对泰语疑问句疑问程度的研究成果,因此笔者依据邵敬敏(1996)《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泰语疑问句的疑问程度,并对汉语和泰语疑问句的疑问程度做了比较。此外,本章还解释了汉泰语疑问句中“询问”与“间接言语行为”的交际功能。第八章是针对泰国学生使用汉语疑问句的调查统计,我们将学生的偏误情况归纳为四种类型:错序、误代、误加和遗漏,借此分析汉语疑问句的教学难点以及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关于汉语疑问句教学的教学策略。第九章总结了全文各章的主要观点,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希望在汉语疑问句教学方面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张丽[7](2020)在《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河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部偏东边界,本文对唐河县内的古城乡和苍台镇方言进行调查,并对其语音进行对比与分析,探索其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文章还将唐河方言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枣阳方言和郧阳区方言的语音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这些同处于过渡地带的方言之间有何亲疏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从汉语方言分区角度看,唐河方言位于中原官话南鲁片的边缘,适合进行“古-今”与“内-外”相结合的比较法进行研究。通过大量阅读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对唐河方言的语音进行全面调查并研究的成果有待补充,以唐河方言语音情况作为中原官话南鲁片的代表,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方言进行对比研究的成果目前仍相对匮乏。鉴于此,本文选择位于唐河县境内中部偏北、同等半径范围内距离县城较近的古城乡为重点调查对象,以此获取其音系、基本词汇及其他共时层面的语音信息;同时,文章以《广韵》为中古音参照系,拿古城乡的音系与之对比,借以总结其“古-今”演变规律;此外,本文还将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唐河县古城乡方言在两字组连读变调、三字组连读变调、叠词、儿化等方面的共时语音特征。过渡地带的方言语音特征不排除因“接触”而具备混合性,因此本文另对县境南部、距离西南官话鄂北小片枣阳最近的苍台镇方言进行了田野调查,借以验证这方面的具体表现。经过调查可以看出: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在声、韵、调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不排除是枣阳方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不排除普通话的影响,但是深入讨论后可进一步确定: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内部语音不平行演变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系统性,苍台镇方言中的“又音现象”是零散的,表明苍台方言正处于变化之中,具有离散式音变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探索包括唐河方言在内的南鲁片中原官话与鄂北小片西南官话相接壤的地区之间有何语音方面的亲疏关系?当前对这一过渡地带的方言分区是否合理?本文又遵循选点均匀的原则,利用文献法将唐河方言与枣阳方言、以及距离唐河县较远、同属于鄂北小片的郧阳方言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唐河方言语音与枣阳、郧阳方言仍各具特色。虽然枣阳方言和郧阳方言相对而言受到中原官话南鲁片方言的影响更明显,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近于中原官话而远于西南官话的语音特征,但是其中与中原官话的“共通性”都是晚起的,不能作为重新划分方言区域的标准,所以唐河方言仍旧属于中原官话南鲁片,枣阳、郧阳方言也应该属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
黄畅[8](2014)在《威妥玛《寻津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寻津录》(The Hsin Ching Lu or Book of Experiments:being the First of a Series of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1859)是19世纪英国外交官威妥玛针对来华翻译生的第一本汉语学习教材。本文考订《寻津录》的成书背景及选材编排,分析该书中第一次呈现的威妥玛式拼音方案,研究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语法点——虚字“的”和“了”,以期推进对威妥玛汉语成就的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说明选题意义,对学界关于威妥玛的汉学研究进行简单述评,介绍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和文献来源。第二章对威妥玛的生平作简单介绍,论述威氏的汉语学习,认为从1841年1861年这二十年是其汉语学习的重要阶段,奠定了其汉语观,即北京官话是中国通行官话,掌握北京官话,特别是口语,是非常必要的;并对《寻津录》的编纂进行考略,《寻津录》是威妥玛对来华翻译生汉语培训计划的产物,它对汉语的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特点进行了一次实验性探索,其选材也颇为用心,第一部分《天类》选自《御制增订清文鉴》,第二部分是对王又朴《圣谕广训衍说》第一章的翻译及讲解。书中选取了大量的北京话口语词汇第三章考察《寻津录》中的威妥玛式拼音方案的缘起,分析该方案的声韵调特点:记录了27个声母和39个韵母,共397个音节,见精组声母腭化,尖团合流,疑微两母消失,并入零声母;四呼齐全,入声韵消失。判断北京话声韵调在19世纪中期基本定型。并尝试梳理《寻津录》之后威妥玛式拼音的发展,首先,两版《语言自迩集》(1867/1886)对《寻津录》的声韵调进行改订,包括增加了23个音节、声母附加符号的简化、增加iai韵和uo韵、对轻声和儿化韵的认识更为深入;其次,在翟理斯的两版《华英字典》(1892/1912)中,翟理斯简化符号设置,取消lun音,增加jua (rua)音,威—翟式拼音体系(Wade-Giles System)形成。第四章探究《寻津录》中虚字“的”、“了”的用法,论述评价威妥玛的认知及处理方式,“的”涵盖了现代汉语“的”、“地”、“得”的语法功能,既可以作定语、状语标记,也可以作补语标记。北京话中虚字“的”的用法在19世纪可能基本定型,并且“的”的用法可能受到满语的影响。虚字“了”在《寻津录》中的语音分布为liao3、liao1、la1、lo,推断“了”从动态助词向语气词虚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过渡音lo和la,语音虚化轨迹为liao→lo/la→le。“了”的a套和。套音变韵,可能也是满语发音的渗透。第五章总结《寻津录》的内容,讨论其可能价值。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实验性读本,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北京话口语的面貌。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威妥玛式拼音方案,此后的《语言自迩集》基本沿用了该方案。
敖敏[9](2012)在《基于韵律的蒙古语语音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基于大规模语音数据库,采取语音实验的方法考察了蒙古语语音合成中遇到的韵律问题。文章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开展了面向蒙古语合成的大规模语音数据库和电子词典等基础资源的建设工作;二是细致描写了蒙古语连续话语中的音节结构变化现象,包括音段的增加和脱落以及由此引起的音节重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蒙古语口语和书面语的音节对应关系以及音段增减变化和话语韵律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三是深入考察了蒙古语在朗读条件下的韵律组织结构问题,并从音高和音长等基本声学参数入手,对韵律词和韵律短语在朗读话语中的实际表现进行了细致考察,揭示出音高曲拱这一语音声学特征在韵律短语分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一、研制了一套面向蒙古语语音合成的字音转写符号系统,该系统包括词首、词中、词末位置出现的50个元音(包括长元音、短元音、二合元音)符号和27个辅音(基本辅音和借词辅音)符号,并从语音区别特征方面对每个音素进行了描写和区分。语音合成结果表明本文对蒙古语音段系统的描写和区分是有效和必要的,系统而细致的音素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合成语音的可懂度。二、在连续话语中,词的多个读音在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上存在差异。在具体的语境中,每个多音字的读音具有唯一性,根据这一特点,在字音转写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区分多音字。没有区别词义也不存在语法和语用特征的多音字属于读音规范化范畴的问题,有进一步整理合并的必要。三、在单词层面上,蒙古语单音节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音节结构基本一致,而针对双音节词的书面语读音与口语读音之间的不对应性,本研究细致归纳出了音节结构变化的12条规律。多音节词在口语中的音节结构变化从词末音节开始往前变,并遵循双音节词的音节结构变化规律。在蒙古语口语中,音节重组与音节中的元音类型以及该音节在词中的位置有一定的联系:短元音音节的结构容易发生变化,而长元音音节和二合元音音节的结构比较稳定;词首音节(不包括单音节词)的结构比较稳定,词中音节和词末音节相对容易发生音节重组。根据这一特点,本研究把蒙古语口语中的音节分为稳定音节与易变音节,并认为在蒙古语语音合成的字音转写中易变音节是转写的重点和难点。四、在连续话语层面上,引起音节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名词附加成分和词缀化虚词,这些附加成分或虚词在书写形式上与其他成分是分开的、但在口语读音中却往往不能单独构成一个独立音节。它们在连读后发生的音节重组规律与单词内部的音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当名词附加成分的音节类型是V、C、 VLC时,需要借助其前置音节的辅音来构成独立音节。当附加成分的音节类型是CVL时,其表现比较稳定,在连读时能单独构成词末音节。蒙古语口语中的音段脱落和增加、音节重组等现象与话语的韵律结构有一定的联系:韵律词是此类音变现象的作用域,名词与名词附加成分之间发生的音节重组以及音段增加和脱落等现象通常发生在韵律词内部。因此,可以把名词附加成分看做预测韵律词边界的有用线索。研究结果还表明,词缀化虚词的韵律作用域存在一定区别:虚词“(?)”的作用域是韵律词,虚词“(?)”的韵律作用域是韵律短语,虚词“(?)”和“(?)”的作用域是语调短语。五、本研究发现,在正常朗读的陈述句中,每个韵律短语一般都包含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音高曲拱,有且仅只有一个音高峰值,在此之前音高呈上升走势,在此之后音高呈下降走势,并且一般会一直延续到韵律短语的结束位置。这种“低-高-低”的音高变化模式构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音高曲拱,起始于韵律短语之首,结束于韵律短语之末。根据这一发现,本研究认为,当一个语句内部既无标点符号又无显著停顿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参考音高的变化走势来帮助确定其内部的韵律短语边界位置:韵律短语边界往往处于两个音高曲拱的交界处。数据统计结果还表明,韵律短语边界前音节会有一定的延长。另外,词末弱短元音也是预测韵律短语边界的重要语音事件。六、韵律词边界处没有可明显感知到的停顿,也没有明显的延长。韵律词内部的每个音节的时长分布与该音节在韵律词内的位置有一定关系:尾音节时长>首音节时长>中间音节时长。韵律词在韵律短语中的位置会影响韵律词的长度,通常韵律短语边界处的韵律词时长比韵律短语中间位置上的韵律词时长略长。韵律词在韵律短语中的位置会影响韵律词的音高特性。根据统计,韵律词主要有以下4种组构方式:(1)1至5个音节的单个语法词;(2)并列关系的两个单音节语法词;(3)1至4音节的语法词和一个单音节虚词的组合;(4)处于韵律短语边界位置的单音节语法词或功能词。七、语音合成结果表明,在增加韵律短语和韵律词的切分信息之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合成语音的自然度。但由于目前用于训练的韵律切分语料还相对较少,所以导致合成语音的自然度提升效果不够显著。但作者相信,随着对蒙古语韵律特性的研究逐渐深入,以及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增加包含韵律切分信息的语料,将有可能合成出高质量、高自然度的蒙古语语音。
邵明园[10](2014)在《安多藏语阿柔话的示证范畴》文中研究说明示证范畴是主要用于传达信息来源的语法范畴,它说明了信息是如何被获取的,而与说话者对信息的确定程度及正确与否没有必然关系。阿柔话为隶属于传统安多藏语的一个牧区方言点,其中存在亲知、拟测、报道和引述等四种示证结构。亲知示证是说话者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获得信息的形式,拟测示证则是据某种痕迹、事件结果或状态所作的推断。报道示证是表明信息来自于一个不知名的信息传递者,而引述示证则表明了信息的具体来源,或通过上下文可以推测出信息源。阿柔话表达示证范畴的语法手段主要是在限定动词后附加助动词或小品词。助动词主要包括亲知标记/tha和拟测标记/zwk/,小品词有引述标记/hzi/和报道标记/se/,另外还有亲知标记/kw2/。亲知标记/kw2/同时还发展出表达新异范畴的功能,表达新知或突然发觉等意义。示证范畴与时体、人称、动词语义、语气、否定和疑问等存在紧密联系,展现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本文即是对阿柔口语所展现示证范畴的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如下章节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阿柔部落的人文地理和语言使用情况,及选题缘由、选题价值、理论框架、语料收集情况,并对论文的创获和难点进行分析。同时还对藏语示证范畴的研究历史进行综述,对阿柔话的音系及形态句法进行简单概述。最后介绍章节安排和写作说明。第二章示证范畴及阿柔藏语纵览。结合语言类型学和阿柔话的具体情况,对示证范畴的定义和类型,示证范畴在世界语言中的分布,示证标记的来源和演变,示证范畴与认识情态和语气的关系等进行简介。另外,还对示证范畴与动词情状、时体、人称、式、疑问和否定等关系进行了简介。尤其对阿柔话中“自我中心”系统与示证范畴与新异范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第三章亲知示证/tha/和拟测示证/zwk/。本章对亲知示证/tha/和拟测示证/zwk/进行详细专题研究,具体考察影响二者分布的时体、人称、谓词语义特征、句式等限定因素。最后对阿柔话如何对现代新媒介所传达的信息进行编码进行了初步分析。第四章存在动词与亲知-新异范畴。现代藏语某些方言存在动词通过词根异干形式,可以传达示证和新异意义。而在阿柔话中,存在动词不是采用词根异干而是采用在基本存在动词/jo/后附加小品词/kw2/来实现的。/kw2/在阿柔话中不仅可以附加在存在动词后表达示证和新异意义,还可以附着在其他动词后表达示证和新异意义。尤其显著的是,小品词/kw2/与/Ra/形成对称分布,前者表达示证和新异等非自我中心意义,而后者表达自我中心意义,表明说话者对所述事件具有完全的自主自觉能力。第五章引述示证和报道示证。讨论阿柔话中引述示证和报道示证的句法形态表现,从共时的句法分布来考察其由言说动词是如何变为小品词用于表达信息来源的意义的。引述示证和报道示证在阿柔话中还没有发展成为完全语法化的表达手段,正处于语法化过程之中。第六章系动词与说话者视角。通过分析系动词及同源助动词形式,讨论其具体的语法功能,认为其主要功能是体现说话者视角的不同,及说话者对待知识的确定程度。虽然我们认为它们不是传达示证范畴的典型语法手段,但另一方面也具有某种传达类示证意义的功能,所以我们将其表达的示证意义视为示证策略。第七章亲知示证标记/tha/的语法化。专门讨论阿柔话中亲知示证标记/tha/的历史来源,认为其经历了“趋向动词>状态补语>准体标记>完整体>示证标记”的功能演化。隐喻认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八章结语和展望。归纳陈述全文主要观点和创获,分析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示证范畴的研究进行展望和规划。
二、h,th的发音在口语中的省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th的发音在口语中的省略(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2)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时段及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内容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
三. 选题意义 |
四. 文献综述 |
五.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的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期(1800-1840年) |
一. 临时借用各种材料 |
二. 教材编写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1841-1860年) |
一. 方言教材的迅速发展 |
二. 成熟语法教材的出现 |
三. 教材类型的多样化 |
第三节 第三阶段:日渐成熟期(1861-1890年) |
一. 方言教材进一步增长 |
二. 官话教材的快速发展 |
三. 新型教材的出现 |
第四节 第四阶段:全面繁荣期(1891-1911年) |
一. 官话教材的旺盛需求 |
二. 方言教材范围持续扩大 |
三. 专项技能教材的深化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语音教学与学习 |
第一节 对汉语语音的总体认识和学习 |
一. 罗马化拼音系统与汉语语音 |
二. 汉语音节 |
三. 汉语语音的学习 |
第二节 汉语拼音系统 |
一. 马礼逊拼音系统 |
二. 卫三畏拼音系统等 |
三. 艾约瑟拼音系统 |
四. 威妥玛拼音系统 |
五. 内地会拼音系统 |
六. 狄考文拼音系统 |
七. 联合拼音系统 |
第三节 对声调的认识及教与学 |
一. 对声调的认识 |
二. 声调的讲授 |
三. 声调的学习 |
第四节 对送气音的认识以及教与学 |
一. 对送气音的认识 |
二. 送气音的教与学 |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世界汉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 |
第一节 印欧语言框架下的汉语语法分析 |
一. 总体构成 |
二. 词类划分 |
第二节 汉语中的形态标记 |
一. 名词的数性格 |
二. 动词的时态 |
三. 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 |
四. 被动形式的标记 |
第三节 对汉语特性的探讨 |
一. 量词 |
二. 语气词 |
三. 处置式 |
第四节 关注共有语法现象中的汉语特色 |
一. 数词 |
二. 代词 |
三. 对其他特色语法现象的关注 |
第五节 汉语语法的教与学 |
一. 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分 |
二. 语法教学方法 |
三. 汉语语法学习与习得 |
四. 对汉语语法习得难点的把握 |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字词教学与学习 |
第一节 西方人对汉字的总体认识 |
第二节 汉字教学 |
第三节 汉字学习 |
第四节 晚清时期西方人的词汇教学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晚清时期(1800-1911年)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目录 |
附录Ⅱ. 卫三畏语音系统表 |
附录Ⅲ. 禧在明语音系统对照表 |
附录Ⅳ.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的声调练习 |
附录Ⅴ. 文璧《中国北方口语语法》中动词时态和语态——以“拴”为例 |
附录Ⅵ. 各教材对量词的讲解 |
附录Ⅶ. REV.J.A.SILSBY的部首歌谣 |
附录Ⅷ. J.A.SILSBY的《部首押韵诗》 |
附录Ⅸ. 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及学术活动 |
(3)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苏尼特土语及其记音 |
第二节 蒙古语的格 |
一、格的概念、特征及类别 |
二、格附加成分及格成分 |
三、词干、中心词及格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意义、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五节 田野调查及语料 |
一、田野调查 |
二、语料处理 |
第二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形态 |
第一节 主格的形式 |
第二节 定格的形式 |
第三节 属格的形式 |
第四节 宾格的形式 |
第五节 与位格的形式 |
第六节 凭借格的形式 |
第七节 从比格的形式 |
第八节 和同格的形式 |
第九节 方向格的形式 |
第三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语义 |
第一节 主格的意义 |
第二节 定格的意义 |
第三节 属格的意义 |
第四节 宾格的意义 |
第五节 与位格的意义 |
第六节 凭借格的意义 |
第七节 从比格的意义 |
第八节 和同格的意义 |
第九节 方向格的意义 |
第四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功能 |
第一节 主格的功能 |
第二节 定格的功能 |
第三节 属格的功能 |
第四节 宾格的功能 |
第五节 与位格的功能 |
第六节 凭借格的功能 |
第七节 从比格的功能 |
第八节 和同格的功能 |
第九节 方向格的功能 |
第五章 苏尼特土语格的零标记形式 |
第一节 格标记的省略和隐含 |
第二节 苏尼特土语格标记的省略 |
一、并列成分中的省略 |
二、语义重叠中的省略 |
三、时位名词后的省略 |
四、程度表达中的省略 |
第三节 苏尼特土语格标记的隐含 |
第六章 结论和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完成的课题目录 |
(4)陕西三原方言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三原县简介 |
一、历代沿革及区划、人口 |
二、地理位置及文化、经济 |
第二节 三原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
一、三原方言的声母 |
二、三原方言的韵母 |
三、三原方言的声调 |
第三节 三原方言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内容、理论依据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
一、语料来源 |
二、发音合作人 |
三、体例说明 |
第二章 变调构词 |
第一节 原始词和滋生词 |
第二节 三原方言中的变调构词 |
一、变调构词专项调查词表 |
二、三原方言和普通话共有的变调构词 |
三、三原方言特有的变调构词 |
第三节 原始词和滋生词的语音形式 |
一、由非去声变为去声 |
二、由非阴平变为阴平 |
三、由非阳平变为阳平 |
四、由非上声变为上声 |
第四节 原始词和滋生词的词义 |
一、原始词表示动作义 |
二、原始词表示名物义 |
三、原始词表示性质、状态义 |
四、原始词表示单数人称义 |
五、原始词表示名量义 |
第五节 原始词和滋生词的语用功能 |
一、单数人称指示语的指称范围 |
二、复数人称指示语的指称范围 |
第六节 三原方言变调构词的特点 |
第三章 词缀 |
第一节 词缀和类词缀 |
第二节 名词词缀 |
一、名词后缀所构成的词 |
二、名词后缀的语音形式 |
三、名词后缀的构词形式 |
四、附加式指人名词的感情色彩义 |
五、附加式指人名词的语用功能 |
六、名词词缀的特点 |
第三节 动词词缀 |
一、动词词缀所构成的词 |
二、动词词缀的语音形式 |
三、动词词缀的构词形式 |
四、附加式动词的语法功能 |
五、附加式动词的语用功能 |
六、动词词缀的特点 |
第四节 形容词词缀 |
一、形容词词缀所构成的词 |
二、形容词词缀的语音形式 |
三、形容词词缀的构词形式 |
四、附加式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
五、附加式形容词的感情色彩和语用功能 |
六、形容词词缀的特点 |
第五节 三原方言词缀的特点 |
第四章 重叠 |
第一节 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词 |
第二节 名词的重叠 |
一、可重叠的名词 |
二、名词的重叠方式 |
三、名词重叠式的语音形式 |
四、名词重叠式的意义 |
五、称呼类单音节名词重叠式的指称范围扩大 |
六、名词重叠式的特点 |
第三节 动词的重叠 |
一、可持续性动词和非持续性动词均可重叠 |
二、动词的重叠方式 |
三、动词重叠式的语音形式 |
四、动词重叠式的意义 |
五、动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六、动词重叠式的特点 |
第四节 形容词的重叠 |
一、可重叠的形容词 |
二、形容词的重叠方式 |
三、形容词重叠式的语音形式 |
四、形容词重叠式的意义 |
五、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六、形容词重叠式的特点 |
第五节 量词的重叠 |
一、可重叠的量词 |
二、量词的重叠方式 |
三、量词重叠式的语音形式 |
四、量词重叠式的意义 |
五、量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六、量词重叠式的特点 |
第六节 代词的重叠 |
一、可重叠的代词 |
二、代词的重叠方式和语音形式 |
三、代词重叠式的意义和语法功能 |
四、代词重叠式的特点 |
第七节 副词的重叠 |
一、副词"太"可重叠为"太太" |
二、"太太"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
三、副词重叠式的特点 |
第八节 拟声词的重叠 |
一、可重叠的拟声词 |
二、拟声词的重叠方式 |
三、拟声词重叠式的语音形式 |
四、拟声词重叠式的意义 |
五、拟声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六、拟声词重叠式的特点 |
第九节 三原方言重叠式的特点 |
第五章 时体系统 |
第一节 现代汉语中的"时"和"体" |
第二节 三原方言中和时间进程相关的三类词 |
一、和时间意义相关的三种语法手段 |
二、非持续性动词和可持续性动词 |
三、时间名词 |
四、时间副词 |
第三节 完成体 |
一、完成体标记"唠" |
二、完成体标记"上"、"下" |
三、"唠"和"上""下"的区别 |
第四节 实现体 |
一、实现体和完成体的区分 |
二、"上"的句法位置和意义特点 |
三、"上"和时间名词的搭配 |
四、"上"和时间副词的搭配 |
第五节 进行体 |
一、表进行义的单音节动词重叠式 |
二、进行体标记"哩"、"着哩" |
第六节 持续体 |
一、持续体和进行体的区分 |
二、持续体标记"着" |
三、持续体标记"的" |
四、持续体标记"下" |
第七节 经历体" |
一、"过"的语法位置和意义特点 |
二、"过"和时间名词、时间副词的搭配 |
第八节 起始体 |
一、起始体标记"开" |
二、起始体标记"起" |
第九节 短时体" |
一、表短时义的"V+一下/嘎子" |
二、"没+V+一下/嘎子"的语用功能 |
第十节 过去时 |
一、"来"的句法位置和意义特点 |
二、"来"和时间名词、时间副词的搭配 |
第十一节 将来时 |
一、将来时标记"呀" |
二、将来时标记"着" |
第十二节 三原方言时体系统的特点 |
第六章 特殊句式 |
第一节 句子的分类 |
第二节 把字句 |
一、把字句的句法格式 |
二、把字句的句法结构特点 |
三、把字句的语义功能 |
四、把字句的不同语义功能和句式的对应关系 |
第三节 给字句 |
一、动词"给"、介词"给"和助词"给''的区分 |
二、给字句的句法格式 |
三、给字句的句法结构特点 |
四、"给"的意义和给字句的语义功能 |
五、"给"的意义和不同句式的对应关系 |
六、给字句的语用功能 |
第四节 叫字句 |
一、叫字句的句法格式 |
二、叫字句的句法结构特点 |
三、叫字句的语义功能 |
四、叫字句的不同语义功能和句式的对应关系 |
五、使役句兼表被动句 |
第五节 把字句、给字句和叫字句的套用 |
一、把字句和给字句的套用 |
二、把字句和叫字句的套用 |
三、叫字句和给字句的套用 |
四、把字句、叫字句和给字句的套用 |
第六节 比较句 |
一、平比句 |
二、差比句 |
三、渐比句 |
四、极比句 |
五、不同意义的比较句和句式的对应关系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三原方言的主要语法特点 |
第二节 本文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格目录 |
插图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整体与个案:早期西人语法研究与《自迩集》的定位 |
一、早期西人汉语语法研究文献的历史背景与分类系统 |
二、三维度:性质、作者、出版方式 |
三、《自迩集》的坐标定位 |
第二节 综述与反思:《自迩集》研究的洞见、未见与创见 |
一、洞见:《自迩集》的价值发掘与应用性研究 |
二、未见:版本调查的偏颇与价值评价的失衡 |
三、创见:本文的观察视野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探考与爬梳:《自迩集》文献版本与实物流通 |
第一节 其人:19世纪北京官话的权威见证人 |
一、威妥玛:外交官式的汉语教育者 |
二、其他编写者:中西合璧的编写团队 |
三、协作者应龙田考辩 |
第二节 其书:三易其版的19世纪北京官话口语教材 |
一、概览:出版信息与三版间修订 |
二、溯源:各章内容与成书过程 |
三、价值:存世版本与实物流通 |
第三章 素材与基点:《自迩集》语料特征与语法观念 |
第一节 语料观:《自迩集》的语料特征与性质 |
一、特征:文雅的19世纪中期北京官话口语 |
二、性质:可信的近代汉语共时语料 |
第二节 语法观:威氏的语法观与汉语教学理念 |
一、汉语语法观念与西方话语体系 |
二、语法教学理念与教材实用导向 |
第三节 论述元语言:矛盾的化解与多元论注体系 |
一、"元语言"理论与本领域的应用 |
二、《自迩集》内在的元语言冲突 |
三、元元语言:作为底本的西方教学语法教材 |
四、论述元语言:中英的不完全对译 |
五、形式元语言:显性与隐性并举 |
六、隐性的词法、句法、语用阐释法辨析 |
七、术语选择的窘境与术语的沿袭、创制 |
第四章 条分与缕析:《自迩集》的语法体系与时代价值 |
第一节 框架:"神气"、"句法"与"虚实死活"构建的主体 |
一、语法概念:Grammar与"神气"、"层次"、"句法". |
二、词类观念:"虚实死活"的继承与革新 |
第二节 汉语如何指称人和物:名词与对其的区分 |
一、名词:指称与结构分析 |
二、冠词:功能与鉴别方式 |
三、如何区分名词的"性" |
四、如何区分单数和复数 |
五、如何体现"格"差别 |
第三节 汉语如何指代事物:代词 |
一、指代人:人称代词及敬称系统 |
二、称代不确知的人和物:疑问代词 |
三、表现小句和词汇的关系:关系代词 |
四、称代"每个人"与"自己":个体代词与反身代词 |
五、指别:指示代词及其组合形式 |
第四节 汉语如何列举数目:数词 |
一、基数词的表示方法 |
二、序数与约数的表示方法 |
第五节 汉语如何描述动作:动词及其时体态 |
一、动词的构成及结构分析 |
二、表达五种语气与分词 |
三、表达不同的时态 |
四、时态标记词举例 |
第六节 汉语如何协助动词表意:助词 |
一、英文卷的"auxiliary"与助词词类自觉 |
二、结构助词"的"与"得" |
三、后助助词"来"、"去"及其复合式 |
第七节:汉语如何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程度:形容词及其比较级 |
一、形容词及补语修饰 |
二、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 |
第八节:汉语如何论述动作的方式、时间、程度:副词 |
一、副词的构成 |
二、表示时间概念:时间副词 |
三、描述程度强度:程度副词 |
四、表示否定:否定副词 |
第九节:汉语如何连接单位成分:连词与介词 |
一、表达连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
二、表达介词语义的汉语形式 |
三、"给"的给予义和受害义 |
第十节:汉语表达情绪的方式:语气副词与感叹词 |
一、界定语气:语气副词 |
二、描述语气:感叹词 |
第十一节:《自迩集》的量词研究 |
一、量词的实质与功能 |
二、前人基础上的量词词表与论述特色 |
第十二节:汉语如何表示被动含义 |
一、被动的实质与两类实现方式 |
二、实现被动的有标记方式:动词与助动词 |
三、表被动的无标记结构 |
第十三节:特殊疑问句:反问句与正反问句 |
一、实现无疑而问:反问句 |
二、并列肯定与否定:正反问句 |
第五章 结语 |
总结:《自迩集》汉语语法研究成果与思路方式 |
拓展:个案基础上探索早期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之应用 |
期待:更真实、更深入的《自迩集》汉语世界 |
附录 |
附录一:《自迩集》三版书影 |
附录二:《自迩集》"序言"及"出版说明"中译 |
附录三:《自迩集》中译校订条目择录 |
基本文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汉泰疑问句的异同及汉语疑问句的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四节 本文的语料来源与相关说明 |
第二章 汉泰语疑问句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汉语疑问句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泰语疑问句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汉泰语疑问句对比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汉泰语疑问句的类别研究 |
一、汉语疑问句的分类 |
二、泰语疑问句的分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泰语是非疑问句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泰语是非疑问句的定义 |
一、汉语是非疑问句的定义 |
二、泰语是非疑问句的定义 |
第二节 汉泰语是非疑问句提问手段与句子结构以及回答方式 |
一、汉语是非疑问句提问手段与句子结构以及回答方式 |
二、泰语是非疑问句提问手段与句子结构以及回答方式 |
第三节 汉泰语是非疑问句比较 |
一、汉泰语利用语调构成的是非疑问句情况比较 |
二、疑问语气词“吗”与“(?)[maj~(14)]” |
三、疑问语气词“吗”与“(?)[(?):~(14)]” |
四、汉泰语是非疑问句句法结构对比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泰语特指疑问句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泰语特指疑问句的定义 |
第二节 汉泰语疑问代词比较 |
一、问人 |
二、问物或事情 |
三、问具体对象 |
四、问处所 |
五、问时间 |
六、问性质、状态或方式 |
七、问数量 |
八、问程度 |
九、问原因或目的 |
第三节 汉语特指疑问句语气词“呢”、“啊”与泰语特指疑问句句尾语气词比较 |
一、疑问语气词“呢”与泰语相应语气词的比较 |
二、疑问语气词“啊”与泰语相应语气词的比较 |
第四节 汉泰语不含有疑问代词的特指问 |
一、“NP+呢”特指疑问句 |
二、“VP+呢”特指疑问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泰语选择疑问句对比分析 |
第一节 选择疑问句的定义 |
第二节 汉泰语关联词的定义与使用方法 |
一、汉语选择疑问句中的关联词 |
二、泰语选择疑问句中的关联词 |
第三节 汉泰语选择疑问句句式对比分析 |
一、汉泰语选择疑问句的特点比较 |
二、汉泰语选择问句式结构的异同比较 |
三、汉泰语选择问句前项(X)与后项(Y)的选项关系 |
第四节 汉泰语选择疑问句的相同项省略情况比较 |
一、相同项是动词短语 |
二、相同项是主语 |
三、相同项是宾语或补语 |
四、相同项是状语 |
五、相同项是“的”后面的中心语 |
六、相同项是数量短语后面的中心语 |
七、相同项是定语不能省略 |
八、相同项是并列短语中的某个并列项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一、汉泰语选择疑问句的共同点 |
二、汉泰语选择疑问句的不同点 |
第六章 汉语正反问句“X不/没X”句式与泰语特殊选择问句“X((?))(?)X”句式比较 |
第一节 汉泰语“X不/没X”句式比较 |
第二节 汉语一般正反问句与正反选择问句 |
一、汉语的正反选择问句与正反问句“X不/没X”句式 |
二、正反选择问句与正反问句的语义表达差异 |
三、正反问与正反选择问的作答差异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汉泰语疑问句的疑问程度与交际功能比较 |
第一节 汉泰语疑问句的疑问程度比较 |
一、疑问语气词的疑问程度 |
二、附加疑问句的疑问程度 |
三、泰语NP/VP+语气词的疑问程度 |
第二节 汉泰语疑问句的交际功能比较 |
一、疑问句直接言语行为 |
二、疑问句间接言语行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汉语疑问句教学难点的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情况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问卷 |
三、调查结果以及偏误分析 |
第二节 汉语疑问句教学难点及教学策略 |
一、汉语疑问句教学难点 |
二、汉语疑问句教学策略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唐河县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和人口概况 |
1.2 唐河方言研究综述 |
1.3 调查情况及发音人介绍 |
1.4 调查材料说明 |
1.5 中古音专业术语说明 |
第2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音系分析 |
2.1 声母 |
2.2 韵母 |
2.3 声调 |
2.4 声韵调拼合关系 |
小结 |
第3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同音字汇 |
第4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历时音变 |
4.1 声母的古今演变规律 |
4.2 韵母的古今演变规律 |
4.3 声调的古今演变规律 |
4.4 特字举隅 |
4.5 小结 |
第5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共时音变 |
5.1 两字组连读变调 |
5.2 三字组连读变调 |
5.3 叠字组连读音变 |
5.3.1 ABB型词语连读音变 |
5.3.2 AAB型叠词连读音变 |
5.3.3 AABB型叠词连读音变 |
5.3.4 ABAB型叠词连读音变 |
5.4 “的”尾词 |
5.5 儿化 |
5.5.1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儿化 |
5.5.2 汉语方言的儿化音变与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儿化闪音” |
5.6 合音现象 |
5.7 分音现象 |
第6章 唐河县境内方言语音比较与分析 |
6.1 苍台镇方言的音系 |
6.1.1 声母 |
6.1.2 韵母 |
6.1.3 声调 |
6.2 古城乡与苍台镇方言语音比较与分析 |
6.2.1 声母的比较与分析 |
6.2.2 韵母的比较与分析 |
6.2.3 声调的比较与分析 |
6.3 有关苍台镇方言古生、书、船、禅母今读[f]的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唐河县方言与枣阳、郧阳区方言比较与分析 |
7.1 声母的比较与分析 |
7.2 韵母的比较与分析 |
7.3 声调的比较与分析 |
附录 |
表1.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古今声母演变表 |
表2.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古今韵母演变表 |
表3.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三字组连读变调表 |
表4. 唐河(古城乡)方言词汇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痴及答辩情况表 |
(8)威妥玛《寻津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关于威妥玛汉学生涯研究的新进展 |
1.2.2 关于威妥玛式拼音的研究 |
1.2.3 关于威妥玛词汇教学的研究 |
1.2.4 关于威妥玛的语法教学、教材编著和文献等方面的研究 |
1.2.5 关于威妥玛汉语教学的研究 |
1.3 研究理论、方法及文献来源 |
第二章 威妥玛的汉学成就与《寻津录》编纂考略 |
2.1 威妥玛及其汉学成就 |
2.1.1 威妥玛的生平简介 |
2.1.2 威妥玛的汉语学习 |
2.1.3 威妥玛的汉学著述 |
2.1.3.1 汉语学习教材 |
2.1.3.2 关于中国的文章 |
2.1.3.3 翻译作品 |
2.2 《寻津录》编纂考略 |
2.2.1 《寻津录》的成书背景 |
2.2.1.1 威妥玛的使馆翻译生汉语培训计划 |
2.2.1.2 南北官话之争和口语书面语之争 |
2.2.2 《寻津录》的选材编排 |
2.2.2.1 《寻津录》的内容简介 |
2.2.2.2 《天类》与《御制增订清文鉴》 |
2.2.2.3 《圣谕广训》(第一章)与《圣谕广训衍说》 |
2.2.2.4 北京话口语词汇的选取 |
第三章 《寻津录》的语音研究 |
3.1 《寻津录》中威妥玛拼音方案的缘起 |
3.1.1 《五方元音》基础上的改造 |
3.1.2 密迪乐拼音方案的影响 |
3.2 《寻津录》中威妥玛拼音方案的分析与研究 |
3.2.1 《寻津录》声母分析 |
3.2.2 《寻津录》韵母分析 |
3.2.3 《寻津录》声调及儿化韵音变分析 |
3.2.3.1 调类区分及声调对韵母的影响 |
3.2.3.2 对儿化韵音变的认识 |
3.3 《寻津录》之后威妥玛拼音方案的修订 |
3.3.1 两版《语言自迩集》的改订 |
3.3.1.1 对《寻津录》声韵调的改订 |
3.3.1.2 两版《语言自迩集》对《寻津录》音节的改订 |
3.3.2 威—翟式拼音体系(Wade-Giles System)形成 |
第四章 《寻津录》中虚字(hsü tz )“的”、“了”研究 |
4.1 《寻津录》中虚字“的”的研究 |
4.1.1 小品词(particle)“的”的语法功能分析 |
4.1.1.1 “的”的组合功能及句法功能 |
4.1.1.2 “的”表自指和转指的功能 |
4.1.1.3 满语的渗透对“的”用法的影响 |
4.1.2 威妥玛对“的”的认知及处理方式 |
4.1.2.1 威妥玛对“的”的认知及处理方式 |
4.1.2.2 威妥玛“的”字观溯源 |
4.1.2.3 对威妥玛《寻津录》中“的”字观评价 |
4.2 《寻津录》中虚字“了”的研究 |
4.2.1 “了”的语音及句法分布 |
4.2.2 威妥玛对“了”的认知及处理方式 |
4.2.3 对威妥玛《寻津录》中“了”字观评价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威妥玛生平简要年表 |
附录二 《寻津录·天类》与《御制增订清文鉴》 |
致谢 |
(9)基于韵律的蒙古语语音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韵律研究概述 |
1.2.1 国内外韵律研究综述 |
1.2.2 蒙古语韵律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蒙古语韵律研究语料库设计、采集与标注 |
2.1 文本语料库 |
2.2 语音语料库 |
2.2.1 语料库录制 |
2.2.2 音段切分与标注 |
2.3 字音转写系统 |
2.3.1 词首音节短元音 |
2.3.2 非词首音节短元音 |
2.3.3 二合元音 |
2.3.4 长元音 |
2.3.5 辅音 |
2.3.6 音段转写和标注 |
2.4 电子词典 |
2.4.1 电子词典概况 |
2.4.2 多音字 |
2.4.3 稳定复辅音与不稳定复辅音 |
2.4.4 专有名词的口语读音问题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朗读话语音节结构变化模式及其韵律特征 |
3.1 朗读话语音节概述 |
3.1.1 蒙古语音节研究 |
3.1.2 基于大语料库的音节统计 |
3.1.3 词中音节与词缘音节 |
3.2 口语和书面语的音节对应关系 |
3.2.1 词内书面语和口语的音节对应关系 |
3.2.2 句中书面语和口语的音节对应关系 |
3.2.3 稳定音节与易变音节 |
3.3 附加成分及其音变 |
3.3.1 蒙古语的音变研究 |
3.3.2 复合附加成分 |
3.3.3 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语流音变 |
3.3.4 语流音变的原因 |
3.4 音节结构变化、音变和韵律层级 |
3.4.1 韵律层级 |
3.4.2 连续语流中的音节变化、音变与韵律层级 |
3.4.3 构词中音节界线的变动与增音、减音 |
3.4.4 韵律词是音系规则的作用域 |
3.5 虚词的词缀化与韵律结构 |
3.5.1 词缀化虚词 |
3.5.2 基于语料库的词缀化虚词统计 |
3.5.3 连续语流中的虚词与前置词的紧密程度 |
3.5.4 词缀化虚词的韵律作用域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蒙古语韵律短语 |
4.1 韵律短语研究概况 |
4.2 韵律标注 |
4.2.1 语料 |
4.2.2 韵律层级标注 |
4.3 韵律短语的语音特性 |
4.3.1 韵律短语边界处的停顿特性 |
4.3.2 韵律短语内部的音高特性 |
4.3.3 韵律短语的长度特性 |
4.4 韵律短语的语言学线索 |
4.4.1 韵律短语与词性 |
4.4.2 韵律短语与句法结构 |
4.5 韵律短语的感知试验 |
4.5.1 实验语料、受试者和实验方法 |
4.5.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5.3 讨论 |
4.6 韵律短语与词末弱短元音 |
4.6.1 蒙古语词末弱短元音 |
4.6.2 基于朗读语料的弱短元音统计 |
4.6.3 连续语流中的词末弱短元音的功能 |
4.6.4 词末弱短元音的感知实验 |
4.6.5 词末弱短元音与韵律层级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蒙古语韵律词 |
5.1 韵律词的时长特性 |
5.1.1 韵律词的长度 |
5.1.2 韵律词边界处的停顿特性 |
5.1.3 韵律词时长 |
5.1.4 韵律词时长与其所处的韵律位置相关 |
5.2 韵律词的音高特性 |
5.2.1 韵律词音高数据库 |
5.2.2 韵律短语起首位置的韵律词音高特性分析 |
5.2.3 韵律短语中间位置的韵律词音高特性分析 |
5.2.4 韵律短语末尾位置的韵律词音高特性分析 |
5.2.5 韵律短语位置对韵律词音高的影响 |
5.3 韵律词组词规律 |
5.3.1 韵律词与语法词的一致性统计 |
5.3.2 基于语料库的韵律词组构形式统计 |
5.3.3 实际语言中韵律词的组构规律 |
5.4 蒙古语韵律词的界定 |
5.4.1 汉语韵律词的解释 |
5.4.2 蒙古语韵律词的界定 |
5.4.3 蒙古语韵律词和韵律短语的界定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合成结果与讨论 |
6.1 合成声音的停顿测试 |
6.1.1 测试句与听辨人介绍 |
6.1.2 测试结果 |
6.2 蒙古语语音合成结果分析 |
6.2.1 合成声音的音高模式比较 |
6.2.2 合成声音的音段比较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实验句样本 |
附录2: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安多藏语阿柔话的示证范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人文地理及历史源流 |
1.1.1 人文地理概况 |
1.1.2 阿柔藏族历史源流 |
1.1.3 阿柔话系属地位及当地藏族语使用情况 |
第二节 阿柔话音系-形态句法概览 |
1.2.1 音系概况 |
1.2.2 形态-句法概况 |
1.2.2.1 词类 |
1.2.2.2 句法 |
第三节 选题缘由 |
第四节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收集 |
第六节 创获与难点 |
1.6.1 本研究创获 |
1.6.2 本研究难点 |
第七节 藏语示证范畴研究综述 |
1.7.1 初创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前 |
1.7.2 理论建构时期:20世纪80-90年代 |
1.7.3 理论深化时期:21世纪—至今 |
第八节 章节安排与写作说明 |
第二章 示证范畴及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何谓示证范畴 |
2.2.1 示证范畴的定义 |
2.2.2 示证范畴跨语言分布 |
2.2.3 示证范畴的语义划分 |
2.2.3.1 示证意义的类型学分类 |
2.2.3.2 阿柔话的示证系统纵览 |
2.2.4 示证范畴的表现形式 |
2.2.5 示证标记的来源和演变 |
第三节 示证范畴与语气和情态的关系 |
第四节 示证范畴与自我中心范畴 |
2.4.1 自我中心范畴的定义 |
2.4.2 阿柔话自我-非自我中心 |
第五节 示证范畴与新异范畴 |
2.5.1 何谓“新异范畴” |
2.5.2 示证范畴与新异范畴的关系 |
第六节 示证范畴与其他范畴关系 |
2.6.1 示证和动词情状与语义 |
2.6.2 示证与人称 |
2.6.3 示证与时体 |
2.6.4 示证与式 |
2.6.5 示证与否定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三章 亲知示证/tha/和拟测示证/z(?)k/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示证标记的历史来源 |
第三节 阿柔话示证范畴的语义句法系统 |
3.3.1 决定示证分布的因素:时体、人称、谓词语义特征和句型 |
3.3.1.1 时体 |
3.3.1.2 人称 |
3.3.1.3 谓词语义特征 |
3.3.1.4 句式和语体限制 |
3.3.1.5 疑问和否定 |
3.3.2 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撒谎? |
第四节 示证对新媒介信息的编码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存在动词与亲知-新异范畴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示证范畴与新异范畴关系 |
第三节 存在动词的示证和新异用法 |
4.3.1 作实义动词时的形态句法 |
4.3.1.1 人称 |
4.3.1.2 疑问和否定 |
4.3.1.3 与示证标记/tha/和/z(?)k/的关系 |
4.3.2 作助动词时的形态句法 |
4.3.2.1 完成体中的用法 |
4.3.2.2 非完整体中的用法 |
4.3.3 句型限制 |
第四节 自我中心小品词/Ra/和非自我中心小品词/k(?)_2/ |
4.4.1 叙实和非叙实 |
4.4.2 疑问和否定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引述示证和报道示证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引述示证和报道示证的形态句法 |
5.2.1 /se/作报道和引述示证的形态句法 |
5.2.1.1 /se/作实义动词 |
5.2.1.2 /se/作报道-引述示证标记 |
5.2.1.3 与其他范畴的关系 |
5.2.2 /(?)zi/作引述示证的形态句法 |
5.2.2.1 /(?)zi/作实义动词 |
5.2.2.2 /(?)zi/作引述示证标记 |
5.2.2.3 与其他范畴关系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系动词作为示证策略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阿柔话系动词及同源助动词的句法语义功能 |
6.2.1 形式分类 |
6.2.2 功能差异 |
6.2.2.1 /j(?)n/和/re/:做系动词 |
6.2.2.2 /j(?)n/和/re/:做时体助动词 |
6.2.2.3 完整体、将行体与句式限制 |
第三节 yin和red的对立:主观性抑或示证性?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亲知示证标记/tha/的演化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完整体标记tha1的形成过程 |
7.2.1 tha1的本义 |
7.2.2 tha1由趋向动词到完整体标记 |
7.2.2.1 趋向动词 |
7.2.2.2 状态补语 |
7.2.2.3 准体标记 |
7.2.2.4 完整体标记 |
第三节 完整体何时演变为示证标记?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h,th的发音在口语中的省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晚清时期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研究[D]. 岳岚.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3]现代蒙古语苏尼特土语格体系研究[D]. 苏日嘎拉图.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陕西三原方言语法研究[D]. 刘珂.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5]《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 宋桔. 复旦大学, 2011(12)
- [6]汉泰疑问句的异同及汉语疑问句的教学策略[D]. Duangpakdee Mullika(林香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7]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D]. 张丽. 山东大学, 2020(11)
- [8]威妥玛《寻津录》研究[D]. 黄畅.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9]基于韵律的蒙古语语音合成研究[D]. 敖敏. 内蒙古大学, 2012(11)
- [10]安多藏语阿柔话的示证范畴[D]. 邵明园. 南开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