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建筑设备实验室建设途径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蒋婷婷[2](2020)在《评估认证视域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新态势,我国投资体制和价格机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BIM技术、互联网、大数据将对工程咨询、设计、施工、运维产生较大的影响,我国的工程造价专业领域已经从传统的工程量计算、套用定额结算为主,拓展到全过程造价咨询、全生命周期造价咨询、风险管理、价值管理咨询和投资战略规划等新型高端服务产品领域。新经济新产业导致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业务范围和职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对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各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仍以传统的为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比较单一,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由此可见根据对未来工程造价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进行以变化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调整为依据的工程教育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因此本文从评估认证的角度出发,在参照评估认证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对专业评估与认证、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行业发展趋势等相关文献的大量阅读和研究,明确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和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密切相关性的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对中国教育认证指标、住建部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认证标准、IEET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四项评估认证的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明确评估认证指标对专业人才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影响,建立适用于工程造价专业评估与认证的指标体系。与此同时,从专业评估认证、工程造价行业近年来政策、市场、技术的三项驱动、执业资格制度和“1+X”证书制度四个方面研究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探索BIM技术应用条件下新的“课证融合”、“双证融通”专业教育模式,同时研究将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等执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途径,构建“课证对接”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文章的最后对照专业评估的要求分析江西理工大学、西华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和武夷学院四所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优化培养方案和强化过程教学管理的建议,从而不断提高这几所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高校应该对照认证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式,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完善教学条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徐鸣昊[3](2020)在《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研究(1985年~2015年)》文中指出我国环境设计教育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包括我省在内纷纷建立环境设计专业学科。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黑龙江在环境设计学教育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本文通过材料收集、走访调查等形式来搜集黑龙江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大概发展过程,也通过办学性质,院系设置,课程名称的设置来进行省内外对比,来发现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的过程。本文指的是黑龙江地区以黑龙江的省会城市哈尔滨为基础和中心,围绕着哈尔滨地区的环境设计教育发展展开探讨。本文将主要从省内外高校环境设计教育案列来分析对比,去对黑龙江地区的环境设计教育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观察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所存留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议出一系列改革建议。
李佳慧[4](2019)在《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全文化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高校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形成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导向、育人、创新和保护的功能,对培养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高校改革和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迫切要求。本文从安全文化建设的历史出发,回顾总结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历程,分析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安全建设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规范、风气和实力”的建设目标,人本性、系统性、全员性、可行性、方向性的建设原则,以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为建设内容,通过“理论、法律、制度”分层推动、“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推动、“学生、朋辈、教师”共同推动、“部处、院系、班级”整体推动的建设路径,运用组织层级网格法、内容系统建构法、集中教育常态法、线上线下互补法、定量考核评价法的建设方法,构建了“目标、原则、内容、路径、方法”五位一体的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效实施科学的评价,这是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种创新尝试,为创造平安有序的校园环境,促进高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可操作路径。
刘丽莹,居发礼,董秀坤,余晓平[5](2019)在《“建筑与能源系统自动化”课程建设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各行各业的进步与革新,也带动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新建建筑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筑与能源系统自动化是一门集建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培养具有交叉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课程存在知识结构庞杂、学科交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好,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2017年重庆科技学院建环专业根据课程性质将该门课程确定为校企合作课程。本文主要介绍了校企合作课程"建筑与能源系统自动化"的课程的建设改革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同时初步分析了教学效果,为同类课程教学实践提供案例参考。
李春[6](2019)在《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并与现代主义建筑核心脉络直接相承,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泰斗”“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现代主义建筑是建筑风格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从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工业化、民主化的理想实验和探索开始,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构成了当今世界主要的视觉景观。作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体系完全异质的形式,现代主义建筑被视为舶来品,始终与政治意识形态、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纠葛不清,中国基本被排除在世界现代主义运动之外。当“国际式”无个性的现代技术与对归属感、认同感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现代主义建筑出现表征的危机,其合法性和正统性受到后现代主义之后各类思潮的普遍质疑。中国建筑界所面临的,则是如何从前工业时代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和如何从现代工业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的后工业或后现代的双重问题。贝聿铭将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个未完成的理想”和“未竞的事业”,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创作,坚持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衣钵,把“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为精髓的东方智慧和中和、温润、诗化的独特美学效果融入现代主义建筑。推动现代主义成为官式建筑的主流,向着雅致化和多元的文化适应性发展,同时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之路带来深刻的启示。本文吸收建筑语言学、符号学、现象学等理论众长,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文献资料与实例分析相应照、田野调查与跨文化比较相结合,采用形式分析方法,以审美的现代性视野,力图全面梳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精神实质和审美特征,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对贝聿铭完整的创作生涯、创作手法和美学特质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考察。通过精微的纵向分析、横向对比,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总体发展框架和中国建筑现代转型这一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汇点上,揭示贝聿铭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继承与发展,以新的视角和策略扩大贝聿铭建筑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论文框架如下: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进而明确研究的对象、视点、目的和方法。贝聿铭创作丰富、享誉世界,但受文化和身份的偏见,纵观国内外缺乏对其创作全面而深入的美学研究。在对目前建筑研究趋势辨析的基础上,确定借鉴艺术史研究的形式分析法,聚焦贝聿铭凝聚的东西方双重建筑文化精华,以期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演变的整体图景中深入阐释他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贡献的中国智慧。第一章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渊源及特征:从美学的视域,系统梳理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谱系、发展阶段和精神实质,通过与新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深入比较,总结提炼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原则批判复古主义,抛弃柱式、细部之间的的传统规范和先例旧习。拒绝装饰,对结构和材料的真实、简洁带有清教徒式的推崇。玻璃的透明性表明建筑表皮摆脱了承重功能及重力主导的形式法则,打破了古典砖石建筑厚重、封闭、光线昏暗的状态,改变了内外空间之间截然分开的局面,也暗含了民主政治的社会透明度对促进社会和精神变革具有特殊的作用。三维反透视的新视觉和构造方法探究现代空间关系,由古典各种量体形式的封闭关系,迈向更为动态的时空观念。并将建筑比作居住的机器,彻底告别传统建筑手工业,彰显工业化的机械美学。现代主义建筑的通用性、独立于历史和自然所导致的文化内涵和归属感的缺失,招致后现代主义从统一到差异、从精英到大众、从功能到形式、从审美到游戏的全面挑战。第二章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西方资源:回顾贝聿铭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展现东西方双重的建筑美学精神对他的滋养,剖析其具有恒久的典雅品质和东方文化底蕴的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根源。官商、官绅结合的显赫家世、金融新贵的富足生活,培养了他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和贵族阶层拥有的精英意识、审美趣味,奠定了他关于世界、生活和建筑之间关系的最初理解。生活在浓缩了中国传统建筑精华的苏州园林之中,贝聿铭形成了最初的建筑时空观和理想化的建筑原型。立足中华古老文明和深厚的传统,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儒家伦理、中庸、包容等思想和诗词、绘画、园林等传统艺术的灵感源泉,贝聿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本质观和审美理想。深刻剖析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及创作,重点论述他们对贝聿铭建筑设计观念和技法产生的教育和影响。由此阐明作为“正宗的包豪斯的接班人”贝聿铭基于现代主义大师各具张力的作品的启示,继承和延续现代主义建筑内在、经典的形式法则,及其简洁、抽象、理性的现代精神,成为这一新传统的忠实发展者。第三章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赋形与嬗变:贝聿铭属于埋头建筑设计而无理论建树的实践型建筑师,他的作品类型丰富、覆盖地域广阔。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对贝聿铭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及其50余件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美学考察。以微观视角对每一件个案的特定意图、独特场景、艺术形式与象征层面深入解读,完整展现其创作历程、梳理手法嬗变的逻辑形态和基本规律。贝聿铭始终秉持着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凭借作为形式创造者的直觉与才能,逐渐从对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模仿,转向空间的创造以及个人风格的建立。运用几何造型、中庭式布局、材料本性、雕塑性景观、精细化工艺、对光的空间表达等独特的创作手法,现代主义建筑基本语汇在贝聿铭的手里具有功能和表现的双重作用,挣脱了传统手法、流行模式的控制,为未来定义了新建筑。第四章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特质:深入贝聿铭建筑作品空间与形式背后的深邃思想、价值理念及表达方式,进行美学的审视和提炼。从贝聿铭致力于探求现代主义形式如何被接受、被拒绝、发展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使之服从于不同的文化特征的视角出发,阐述其建筑作品表层语言的风格与深层的精神本质、价值取向、构思方式和审美特征。伦理化的价值诉求、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以及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的致思和传达方式,使贝聿铭在个体创新和技术惯例、形式表现与内在统一、时代精神与文化传统之间实现了新的平衡,呈现中西两大传统交融产生的新建筑美学特色。第五章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演变的整体框架下客观评价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当现代主义建筑全面进入的自身转型和重构,作为第二代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坚守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以美国肯尼迪图书馆、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德国历史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一系列经典的作品,推动现代主义获得广泛的历史认同、成为官式建筑的主流。通过与路易斯·康、迈耶、丹下健三等新现代主义大师集体诉求和个人路径的对比分析,凸显贝聿铭在实现现代主义建筑雅致化发展中象征性、技术性和诗意性的艺术特色,以及通过与基督教、中华文明、伊斯兰等不同文明的融合,丰富了现代主义建筑这一新传统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第六章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推动与启示: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渗透到中国,导致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全面解体,背后暗含着西方中心和进步假设以及寻求一种新的国家身份认同,引起技术体系、制度体系、教育体系、审美观念等广泛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引进与吸收伴随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反思与更新,审美与政治领导权的争夺、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外来影响与本土建筑文化内在转变始终纠葛不清,先后出现了三次“古典复兴”浪潮。市场经济时代在全球化浪潮及功利主义的商品化逻辑冲击下,中国建筑步入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并日益成为全球建筑师角逐、实验的场所,随着历史纵深的消失和建筑美学话语的缺席,在一味模仿、横向移植、商业媚俗、逞奇眩异的建筑生产和形象竞赛过程中,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审美性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坚硬的功能空间和千城一面的尴尬。贝聿铭坚持“中而新”,通过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三次卓有成效的实践,以富有东方哲理、硕儒品性、精美雅致的个人化的深刻表达,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为中国当代建筑如何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身古老而伟大的传统指明了道路。结语:简要回顾贝聿铭将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和精髓,在当代以新的方式进行继承和阐释所具有深远的意义,并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未来发展和中国以独特的美学形象融入世界建筑之林进行了展望。
李玲菲[7](2019)在《欧莱雅(中国)环境责任履行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绿色文化传承视角》文中认为在中国,很多化妆品企业处于政府对环境政策增多且执行力度加强同时行业内部竞争逐步激烈,消费者对产品环保需求增加的环境中,希望通过改善环保责任履行状况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化妆品企业很少具有强大的环保实力且在积极履行环保责任的,而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企业则相反。企业环保责任履行能否得到提高跟很多因素相关。企业绿色文化作为一个主动助力因素,能够通过传承提升内部共同环保意识,规范、激励环保生产行为,促成绿色生产活动,完成绿色环境创建和绿色活动的举办,从而更有效改善企业环境责任履行。因此,企业绿色文化与和环保责任履行的提升息息相关。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组织认同理论、企业声誉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进行文献评述。由于日益增长的环境责任履行以及绿色文化对环保的作用,导致了企业必须注重内部的绿色文化,并且企业文化和个人价值观匹配度影响企业绩效,文化通过传承提高两者匹配度改善环保绩效。紧接着本文阐述了企业传承绿色文化影响环境责任履行的具体路径,从精神层次、制度层次、行为层次、物质层次四个文化层次分别分析了传承绿色文化提高环保责任履行的路径。本文尝试采用欧莱雅(中国)主动履行环保责任做例证。发现企业绿色文化是其积极履行环保责任的根本原因,并且通过传承不同层次的绿色文化,利用社会交换原理促进企业绿色文化与员工价值观之间形成良好的匹配实现企业环保行为落实。最后通过对欧莱雅环保目标的完成效果和市场中的知名度、销售额增速、市场份额、成本变化两个方面来综合评价欧莱雅履行环保责任的成果,得到欧莱雅(中国)的企业绿色文化有利于企业环保和市场效果提升的贡献结果。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化妆品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有所启示。
黄紫旭,印红梅,叶会文,秦阳[8](2018)在《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与探索》文中指出介绍了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方法,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途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促进的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蔡林杉[9](2017)在《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在城市建设中应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我国“十三五”规划对于绿色建筑产业的要求是实现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转变,并在未来实现单体建筑到区域建筑“浅绿”到“深绿”的转变。因此,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必然由“浅”至“深”,从关注绿色建筑单体向关注绿色园区、低碳城市转型。我国当前的校园建设面临着建筑设施量大面广的局面。但由于校园具有学生、老师、管理人员等多元主体参与下不同类型、规模与地域的差异性。即它既涉及一定地理范围和空间尺度的复杂建筑设施种类,又涵盖了教学、科研、生活等多样的功能需求。所以校园建设不仅包含设施设备与管理体系的硬件建设,也涵盖了文化传播和人才培育的软件建设。因此,绿色校园实际具有超越绿色单体建筑,与生态园区、生态城市具有了同类层面的研究价值。对既有校园开展绿色更新、新建校园进行绿色规划,是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规划纲领做出的有效响应。因此,本次研究针对西南地区绿色校园的更新与发展展开研究,试图建立适宜性的策略体系,从而为绿色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论文分为三个部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即全文第一章、第二章主要内容。对绿色校园建设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行业行动与规范、地方政策与规程编制等进行了介绍,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发展的梳理,厘清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并确立研究的技术路线。在分析西南地区区域地貌、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校园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向,并将环境条件作为同类策略途径区分的条件之一。利用访谈、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法对西南地区的校园建设与发展进行调研,在调查结果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五类建议,将其作为体系覆盖角度与策略选用的依据。第二部分即全文第三、四、五章主要内容。提出了策略体系建构的四项原则,借鉴“体、面、线、点”关系的逻辑形成了“策略类别”—“策略覆盖面”—“策略途径”—“策略点”逐级细分的体系框架。并通过对应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所进行的对比解析,利用经验总结与描述性研究法分划布置形成九个策略类别及其具体的覆盖角度,再分类整合为在内部支撑策略体系的技术型策略群和政策型策略群。第四章和第五章针对九类策略及其覆盖面,通过总结与描述,提出了具体的策略途径与策略点,从而完善了策略体系内部技术型与政策型策略群的具体内容。第三部分即全文第六章、第七章主要内容。选取西南地区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校园,将所建构的策略体系进行实证与应用,为其绿色校园更新发展提供策略方案。第七章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研究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研究工作深入继续开展做了相应规划。本次开展的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研究,完成了适宜性策略体系的建构,并整理完善了适宜性策略群的内容,希望研究结果可有效推动西南地区绿色校园的更新发展。
张慧青[10](2017)在《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被视为区域职业教育形成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而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常常转化为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与调适。本文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出发,教育领域聚焦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经济领域聚焦中观产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研究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产业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就业结构又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因为各个领域所需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又是通过不同的"专业"培养来实现的。而实际情况是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严重影响到高职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必然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呈现了怎样的规律和特征?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如何跟随产业结构发展实现科学动态调整的?由这些追问引发出问题意识,研究者试图从纵向的历史视角和横向的国别(地区)视角,通过策略的解读,来认识、发现、反思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互动规律及国外专业结构调整路径,以便为后续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提出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由此,论文沿着专业结构调整什么?(调整的内容)和怎么调整?(调整机制)的主线,回溯了建国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外研究则从内容和机制两大方面归纳了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并以山东省为例对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间的现状、问题及高职专业招生预测作了系统的数理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理论和实践从来都是双向建构的过程,实证研究范式的运用旨在通过数据分析透析事物的本质,并归纳发展的一般规律。论文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适应性做出了综合评价,并利用产业-高职偏离程度和高职-就业偏离程度两个指标对山东省产业结构、高职专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吻合度做了分析,进而归纳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厘清问题,旨在预测。论文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求得2016-2020年高职专业大类的招生比率预计值,从而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基于以上研究基础,论文尽可能的避免经验主义,总结归纳出了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五大原则,从经验借鉴、科学规划、行动框架和具体措施四个层面提出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并依据统计分析数据指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上便是论文的几个主要章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和策略"的主要内容和行文逻辑。总体上,论文的研究过程是基于问题的不断追问,研究者的思维贯穿其中。因此,相对于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也呈现了一种研究的方法论,以期在相关实证研究中向大家提供可相互交流和启发的研究范式。
二、高校建筑设备实验室建设途径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建筑设备实验室建设途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2)评估认证视域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趋势 |
1.1.2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教育的发展情况 |
1.1.3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趋势 |
1.1.4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1.1.5 工程造价专业认证评估现状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专业评估与认证及相关文献综述 |
2.1 专业评估与认证 |
2.1.1 国外专业认证概述 |
2.1.2 国内专业评估与认证概述 |
2.2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2.2.2 师资队伍建设 |
2.2.3 行业发展趋势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
2.2.4 工程造价专业评估认证 |
第三章 专业评估认证指标体系及对比分析——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 |
3.1 专业评估认证指标体系 |
3.1.1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
3.1.2 住建部工程管理类专业评估认证 |
3.1.3 国际IEET工程教育认证 |
3.1.4 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 |
3.2 四项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3.3 对工程造价专业评估认证的启示 |
第四章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
4.1 工程咨询行业与专业评估认证 |
4.1.1 执业资格与专业认证 |
4.1.2 英国工料测量师 |
4.1.3 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
4.2 三项驱动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
4.3 执业资格制度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要求 |
4.3.1 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
4.3.2 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对人才的要求 |
4.3.3 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对人才的要求 |
4.4 “1+X”证书制度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要求 |
第五章 专业认证评估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5.1 培养目标的制定 |
5.2 “1+X”的专业教育模式 |
5.3 教学内容的确定 |
5.3.1 知识能力要求与课程体系 |
5.3.2 实践体系 |
5.3.3 创新创业训练 |
5.4 教学条件建设 |
5.4.1 师资队伍建设 |
5.4.2 教材的建设 |
5.4.3 教学资料的建设 |
5.4.4 实验室的建设 |
5.4.5 实习基地的建设 |
第六章 部分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
6.1 部分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 |
6.2 优化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
6.2.1 以造价工程师为中心的培养目标 |
6.2.2 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 |
6.2.3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专业建设 |
6.2.4 坚持成果导向,持续改进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评估认证指标体系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研究(1985年~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一)课题背景 |
(二)课题研究内容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课题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线 |
注释 |
第二章 黑龙江环境设计的发源与特点 |
一、黑龙江环境设计发展的自然因素 |
(一)地理因素 |
(二)气候因素 |
二、黑龙江环境设计发展的文化因素 |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概况 |
(二)多民族融合的多元化 |
三、外来文化对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的影响 |
(一)俄侨文化 |
(二)伪满文化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环境设计教育发展调查 |
一、国内环境设计教育发展调查 |
(一)形成及发展过程 |
(二)高校招生范围及专业名称设置调查 |
(三)高校招考录取形式调查 |
(四)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调查 |
二、黑龙江内环境设计教育发展调查 |
(一)基本情况 |
(二)招生情况与生源情况调查 |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名称调查 |
(四)师资情况调查 |
(五)考试情况调查 |
(六)教学设施情况调查 |
(七)黑龙江内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案列调查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师资结构不够完善 |
二、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
(二)课程体系守旧 |
(三)教学方式单一 |
三、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
(一)线上课程质量有待提高 |
(二)专业软硬件设施薄弱 |
四、教学管理水平需要继续提高 |
五、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更加规范 |
六、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改革与未来发展 |
一、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
(一)跨学科和全球学术反思 |
(二)增加地域化特色 |
(三)增强国际化 |
二、增加实践型教学方式 |
(一)情景化教学 |
(二)实验性教学 |
三、合理化构建教师队伍 |
(一)增强教师职业化训练 |
(二)重视教学评价体系 |
(三)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
四、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
(一)工作室建设要更加规范 |
(二)加强创新协同机制 |
五、系统化的教学管理应用 |
六、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高校安全文化的概述 |
2.1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 |
2.1.1 高校安全文化的定义 |
2.1.2 高校安全文化的构成 |
2.1.3 高校安全文化的特征 |
2.1.4 高校安全文化的功能 |
2.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历程 |
2.2.1 安全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 |
2.2.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
2.2.3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
2.3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2.3.1 人本安全原理 |
2.3.2 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 |
2.3.3 系统论 |
2.3.4 球体斜坡力学原理 |
2.3.5 文化力场原理 |
第三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
3.1 安全理念文化建设方面 |
3.1.1 领导体制逐步健全,责任落实有待加强 |
3.1.2 工作理念逐步形成,安全承诺有待深化 |
3.1.3 愿景目标逐步确立,工作方略有待细化 |
3.1.4 安全知识逐步普及,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
3.2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
3.2.1 学习制度坚持不懈,隐患治理有待抓实 |
3.2.2 食宿管理逐步规范,实验安全隐患最忧 |
3.2.3 应急预案渐趋完善,考核评估还需加强 |
3.3 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 |
3.3.1 校内教育成效显着,家校互动有待强化 |
3.3.2 技能培训有序开展,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
3.3.3 心理教育有声有色,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3.3.4 遵纪守法成为共识,可防案件仍然高发 |
3.4 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
3.4.1 硬件设施得到改善,运行管理还需加强 |
3.4.2 信息技术得到应用,系统集成亟待加强 |
第四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构建 |
4.1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 |
4.1.1 安全成为习惯 |
4.1.2 安全成为规范 |
4.1.3 安全成为风气 |
4.1.4 安全成为实力 |
4.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 |
4.2.1 人本性的原则 |
4.2.2 系统性的原则 |
4.2.3 全员性的原则 |
4.2.4 可行性的原则 |
4.2.5 方向性的原则 |
4.3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
4.3.1 安全理念文化体系 |
4.3.2 安全制度文化体系 |
4.3.3 安全行为文化体系 |
4.3.4 安全物质文化体系 |
4.4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路径 |
4.4.1 “理论、法律、制度”分层推动 |
4.4.2 “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推动 |
4.4.3 “学生、朋辈、教师”共同推动 |
4.4.4 “部(处)、院(部)、班级”整体推动 |
4.5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 |
4.5.1 组织层级网格法 |
4.5.2 内容系统构建法 |
4.5.3 集中教育常态法 |
4.5.4 线上线下互补法 |
4.5.5 定量考核评价法 |
第五章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 |
5.1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的基本概念 |
5.1.1 评价的定义 |
5.1.2 评价的目的 |
5.1.3 评价的主体 |
5.1.4 评价的客体 |
5.1.5 评价的类型 |
5.1.6 评价的标准 |
5.1.7 评价的内容 |
5.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5.2.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5.2.3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检验 |
5.2.4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量化与融合 |
5.3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构造判断矩阵 |
5.3.2 层次单排序的特征根法 |
5.3.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5.4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4.1 三级指标模糊综合判断 |
5.4.2 二级指标模糊综合判断 |
5.4.3 一级指标模糊综合判断 |
5.4.4 模糊评判结果处理 |
5.5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评价的实施 |
5.5.1 建立评估组织 |
5.5.2 制定评估方案 |
5.5.3 实施现场评估 |
5.5.4 完成评估报告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个别访谈题统计结果(教职工卷) |
附录2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学生卷) |
附录3 安全理念文化建设检查表 |
附录4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检查表 |
附录5 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检查表 |
附录6 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检查表 |
附录7 安全特色文化建设检查表 |
附录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建筑与能源系统自动化”课程建设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课程目前设置情况 |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 |
四、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 |
五、教学效果的分析 |
六、结语 |
(6)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小结 |
第一章 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渊源及特征 |
第一节 建筑审美的现代性 |
一、现代性 |
二、审美的现代性 |
三、建筑审美的现代性 |
第二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 |
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兴起 |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实质及美学特征 |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实质 |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西方资源 |
第一节 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方底蕴 |
一、东方贵族:儒家伦理与雅致化审美观 |
二、苏州园林:建筑时空观与建筑理想原型 |
第二节 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对贝聿铭的影响 |
一、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功能与形式 |
二、马歇尔·布劳耶:设计与生活 |
三、勒·柯布西耶:材料与雕塑 |
四、密斯·凡·德·罗:简洁与抽象 |
五、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自然与有机 |
六、阿尔瓦·阿尔托:人情与地景 |
小结 |
第三章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赋形与嬗变 |
第一节 贝聿铭建筑创作的历程 |
一、早期现代主义风格的典范:1950 年代 |
二、探索形体和空间:1960 年代 |
三、真正声名远扬:1970 年代 |
四、成为空间艺术大师:1980 年代 |
五、发现之旅:1990 年代以来 |
第二节 独特的建筑创作手法 |
一、光线 |
二、庭院 |
三、几何 |
四、材料 |
五、雕塑 |
六、工艺 |
小结 |
第四章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特质 |
第一节 伦理化的建筑审美价值观 |
第二节 和谐统一的建筑审美理想 |
第三节 东方化的建筑创作构思方式 |
一、整体思维 |
二、立象尽意 |
三、中庸适度 |
第四节 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继承与超越 |
一、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合理内核 |
二、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拓展路径 |
小结 |
第五章 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推动现代主义成为官式建筑风格 |
一、新古典主义的霸权 |
二、现代主义的突围 |
第二节 引领现代主义建筑走向雅致化 |
一、路易斯·康:空间哲学 |
二、理查德·迈耶:白色主义 |
三、丹下健三:内在的日本 |
四、贝聿铭:东方智慧 |
第三节 拓展现代主义建筑文化适应性 |
小结 |
第六章 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推动与启示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建筑体系的变迁 |
一、技术体系 |
二、管理体系 |
三、教育体系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建筑审美观念的演进 |
一、“仿洋风” |
二、“中国固有形式” |
三、“摩登建筑” |
四、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的“民族形式” |
五、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新民族形式” |
第四节 贝聿铭“中而新”的探索与启示 |
一、根植传统 |
二、审美至上 |
三、工匠精神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欧莱雅(中国)环境责任履行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绿色文化传承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企业绿色文化界定及维度划分 |
1.4.2 文化传承的界定 |
1.4.3 企业绩效的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组织认同理论 |
2.1.3 企业声誉理论 |
2.1.4 社会交换理论 |
2.1.5 理论框架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2.2.2 企业绿色文化与环境责任履行关系的文献综述 |
2.2.3 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企业传承绿色文化对环境责任履行的机理分析 |
3.1 企业传承绿色文化对环境责任履行的重要性 |
3.1.1 绿色文化与环境责任履行的关系 |
3.1.2 绿色文化传承改善环境责任履行的作用 |
3.2 企业传承绿色文化促进环境责任履行的路径分析 |
3.2.1 加大培训投资,提升内部共同环保意识 |
3.2.2 投资环保管理费用,推动员工绿色活动和环保信息披露 |
3.2.3 重视企业绿色行为投资,促成绿色生产 |
3.2.4 持续投资绿色形象,完成绿色活动和环境创建 |
3.3 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对企业的影响效果分析 |
3.3.1 改善环境绩效 |
3.3.2 提升财务绩效 |
3.3.3 维护品牌价值 |
第四章 案例公司选择分析 |
4.1 化妆品行业分析 |
4.1.1 化妆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环保需求增加 |
4.1.2 化妆品行业环保政策屡屡出台,环保压力增加 |
4.2 案例公司简介与选取原因分析 |
4.2.1 欧莱雅(中国)简介 |
4.2.2 环境责任履行情况 |
4.2.3 案例选择原因 |
第五章 欧莱雅(中国)传承绿色文化对环境责任履行影响分析 |
5.1 重视绿色精神层投资,形成整体环保意识 |
5.2 持续绿色制度层投资,规范企业环保行为 |
5.2.1 完善绿色制度,约束和激励环保行为 |
5.2.2 增设环保研发组织,提供人力保障 |
5.3 加强绿色行为层投资,引导内部环保行为效仿 |
5.3.1 扩大环保研发投入,形成环保产品和包装 |
5.3.2 加强采购环保管理,改善绿色物流 |
5.3.3 增设环保建筑设备,推动绿色生产 |
5.4 维持绿色物质层投资,获取员工环保行为回馈 |
5.4.1 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获得绿色环境回馈 |
5.4.2 增加环保活动支出,开展多类环保活动 |
第六章 欧莱雅(中国)履行环境责任效果评价 |
6.1 环境绩效评价 |
6.1.1 企业2020年环保目标 |
6.1.2 企业2017年环保成果基本完成2020年目标 |
6.2 财务绩效评价 |
6.2.1 销售额增速跑赢市场 |
6.2.2 经营成本降低 |
6.3 品牌市场表现评价 |
6.3.1 品牌知名度始终位于前列 |
6.3.2 市场份额稳定保持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提高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相关建议 |
7.2.1 企业应该树立企业绿色文化 |
7.2.2 企业应当采用合适手段,推动高管传承企业绿色文化 |
7.2.3 企业应当增强员工绿色文化认同,将企业绿色文化渗透到员工行为中 |
7.2.4 企业应加强与组织环保合作,使双方都获利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方法 |
2 实践教学平台硬件设施建设途径 |
3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的探索 |
4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
5 结束语 |
(9)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政策导向 |
1.1.2 行业行动与规范出台 |
1.1.3 地方政策与规程编制 |
1.2 课题相关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解析与理论阐释 |
1.2.2 国外绿色校园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绿色校园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4 发展与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发展调查与分析 |
2.1 传统绿色校园建设概况 |
2.2 校园建设环境条件 |
2.2.1 分异明显的地貌特征 |
2.2.2 类型多样的气候特征 |
2.3 校园建设调研分析 |
2.3.1 调研目标、区域及校园分布 |
2.3.2 调研方法 |
2.3.3 调研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
2.4 校园建设调查结果与需求分析 |
2.4.1 校园规划视野与交通改善意愿 |
2.4.2 校园建筑室内外环境评估与能源利用 |
2.4.3 校园空间利用与环境建设需求 |
2.4.4 绿色教育与运营管理现状 |
2.4.5 绿色校园建设创新的探索 |
2.5 绿色校园更新发展建议 |
2.5.1 校园规划原则和动态开放的校园形态 |
2.5.2 适应于区域气候条件的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利用 |
2.5.3 校园空间改造与绿化环境建设 |
2.5.4 教育推广形式与运管参与机制 |
2.5.5 注重适宜性和信息智能化的绿色校园创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建构 |
3.1 适宜性策略体系建构原则与方法 |
3.1.1 建构原则 |
3.1.2 建构方法与步骤 |
3.2 绿色校园建设相关评价标准 |
3.2.1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
3.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
3.3 适宜性策略体系建构 |
3.3.1 对应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的策略群 |
3.3.2 以群分体——策略类别 |
3.3.3 以体划面——策略覆盖面 |
3.3.4 以面引线——策略主线 |
3.3.5 以线聚点——策略点 |
3.4 适宜性策略体系特点 |
3.4.1 逐级深化的层次结构 |
3.4.2 因势而异的策略区分 |
3.4.3 操作简易的选用过程 |
3.4.4 软件建设的融合并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技术型策略群 |
4.1 校园规划策略 |
4.1.1 场地与土地利用 |
4.1.2 园区发展与动态开放 |
4.1.3 室外环境质量 |
4.1.4 校园交通 |
4.2 建筑设计策略 |
4.2.1 建筑单体 |
4.2.2 开窗、幕墙与照明采光 |
4.2.3 声环境 |
4.2.4 自然通风与空气质量 |
4.2.5 室内热环境与围护结构 |
4.3 设备节能策略 |
4.3.1 空调系统、空调器与通风空调 |
4.3.2 能耗分项计量 |
4.3.3 余热废热与可再生能源利用 |
4.3.4 电气节能 |
4.4 资源利用策略 |
4.4.1 材料再生与利用 |
4.4.2 施工与装饰装修 |
4.4.3 供水与排水 |
4.4.4 非传统水源 |
4.5 生态景观策略 |
4.5.1 绿地指标 |
4.5.2 景观建设 |
4.5.3 雨水调蓄与景观利用 |
4.6 空间建设策略 |
4.6.1 空间整合 |
4.6.2 空间更新 |
4.6.3 空间共享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政策型策略群 |
5.1 运营管理策略 |
5.1.1 环境管理与健康管理 |
5.1.2 管理制度 |
5.1.3 管理团队与管理技术 |
5.2 绿色教育策略 |
5.2.1 课程教育 |
5.2.2 学生活动 |
5.2.3 创建活动与建设推广 |
5.3 绿色创新策略 |
5.3.1 性能提高 |
5.3.2 智能化管理 |
5.3.3 云平台与绿色校园资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实证与应用 |
6.1 案例选择依据 |
6.2 小学校园 |
6.3 中学校园 |
6.3.1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
6.3.2 贵州省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 |
6.4 大学校园 |
6.4.1 重庆交通大学 |
6.4.2 云南省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研究工作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建设行业专家、设计师调研问卷 |
附录B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校园行政、后勤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C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中小学校园调研问卷 |
附录D 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大学校园调研问卷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厘清 |
一、高等职业教育 |
二、专业结构 |
三、产业结构 |
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分析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中的结构与功能理论 |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三、教育内外部规律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形式探索期(1949-1979年) |
一、1949-197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1949-1979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高职教育的兴起期(1980-1999年) |
一、1980-199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1980-1999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第三节 经济新常态与高职教育的繁荣期(2000-2015年) |
一、2000-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2000-2015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境)外专业结构调整要素分析 |
一、专业设置调整 |
二、专业建设口径 |
三、专业师资建设 |
四、专业衔接关系 |
第二节 国(境)外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分析 |
一、政府的干预 |
二、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 |
三、内部机制 |
四、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构建反思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
二、三次产业结构概况 |
三、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
五、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分析 |
一、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布局分析 |
二、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分析 |
三、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分析 |
四、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结构和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分析 |
一、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介绍 |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和高职教育适应性评价过程 |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适应性综合分析 |
第四节 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问题分析 |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市场脱节、对口率不高 |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校际重复化、同质化较严重 |
三、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研究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分析 |
一、相关分析原理 |
二、偏相关分析的简介 |
三、山东省高职院校19个专业大类招生比率与山东省重点产业GDP比率的相关与偏相关分析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 |
一、回归分析原理 |
二、部分专业大类招生比率与对应产业GDP比率的回归分析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 |
一、山东省重点产业GDP的时间序列分析 |
二、山东省部分高职教育大类招生比率的预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产业结构和高职专业结构失衡原因分析 |
一、产业结构方面原因 |
二、高职专业结构方面原因分析 |
第二节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一、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发展要求并适度超前 |
二、避免过于强调市场需求而趋于功利 |
三、坚持存量结构调整为主,以增量结构调整为辅 |
四、坚持高职院校自主调整、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
五、置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背景之中 |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
一、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方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高校建筑设备实验室建设途径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评估认证视域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 蒋婷婷. 福建工程学院, 2020(02)
- [3]黑龙江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研究(1985年~2015年)[D]. 徐鸣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D]. 李佳慧.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5]“建筑与能源系统自动化”课程建设与实践[J]. 刘丽莹,居发礼,董秀坤,余晓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6)
- [6]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 李春.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欧莱雅(中国)环境责任履行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绿色文化传承视角[D]. 李玲菲. 苏州大学, 2019(04)
- [8]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 黄紫旭,印红梅,叶会文,秦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8(05)
- [9]西南地区绿色校园更新发展适宜性策略体系研究[D]. 蔡林杉.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3)
- [10]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张慧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