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色谱法实验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薛贵民,薛金凤,杜锟,李孟,陈辉,孙彦君,刘雅琳[1](2021)在《中药化学实验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剖析了中药化学实验课程建设背景,根据课程特点,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将爱国主义与民族自信、科研态度与探索精神、绿色化学理念、学术诚信、责任与团队意识等方面融入课程思政,以期达到德育的目的,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李萍,王秀峰,岳桂贞,黄峻榕[2](2021)在《乳制品质量快速检测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乳制品是鲜奶以及所有以奶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产品的总称,乳制品的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为了对乳制品质量进行监控,目前已有的检测标准和方法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检测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周期较长,研究并开发灵敏、准确、便捷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近年来,一系列新的乳制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学、光谱学和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乳制品质量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展望了乳制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乳制品质量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料参考和思路。
金蕊[3](2021)在《便携式生物传感器的构筑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农业数字技术革命的到来,发展高效、灵敏、准确的农药残留检测传感器是国家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计划和实现农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推动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公共安全监测及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传统的农药检测技术一般需要依赖于大型精密仪器,检测费用昂贵、操作复杂耗时,难以满足对于农药现场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的迫切需求。因此,设计和建立响应迅速、稳定性高且成本低廉的便携式农药检测装置,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利用生物传感器特异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结合纳米酶稳定性高、易于修饰等特点,构建一系列新型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农药传感器,并利用试纸、丝网印刷电极、水凝胶试剂盒等固相载体,开发了用于农药现场快速检测的手持式传感器。这不仅为农药的现场筛查提供了基础,也为便携式传感器的设计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制备稳定性高、表面积大的羟基氧化钴纳米酶材料,将其固定于纸基传感器上实现了有机磷农药及其中毒生物标志物的可视化检测。利用其模拟过氧化物酶特性,羟基氧化钴可催化显色底物四甲基联苯胺和H2O2生成蓝色产物,其中H2O2可由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氧化酶的作用下水解得到,而有机磷类农药能够有效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止H2O2的产生,从而体系无颜色响应,依据颜色变化构建比色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高耐受性的羟基氧化钴纳米酶代替不稳定的天然酶,可有效提升传感器的稳定性。该方法对于甲基对硫磷的检出限为0.1 ng m L-1。此外,应用自制试纸和智能手机组成检测系统,捕捉试纸颜色信号变化,通过颜色分析软件实现农药的精准定量分析。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对纳米酶在农药可视化检测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利用无机材料与生物酶联合构筑纳米复合材料(有机-无机杂化纳米酶)并搭建了高性能的酶级联传感器。其中酶级联体系是由乙酰胆碱酯酶、胆碱氧化酶和有机-无机杂化纳米酶组成,乙酰胆碱和显色底物(四甲基联苯胺)的引入可使酶级联体系产生颜色响应,从而构筑酶抑制型农药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丝网印刷电极和比色试纸集成,能够直接根据颜色变化对农药进行定性分析,再通过电化学技术完成精准定量检测。通过酶固定化技术增强了天然酶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传感器的存储稳定性。此外,利用多酶协同作用缩短底物传输距离,提高电化学反应效率,使检低至fg m L-1量级,大幅度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因此,该传感器在痕量农药残留检测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3、草酸钠作为一种非表面活性剂类农药助剂,在剂型配制和农药效力保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利用生物模板法合成具有类氧化酶活性的二氧化锰(Mn O2)纳米片,当引入底物四甲基联苯胺时可触发显色反应。同时,草酸钠可使Mn O2纳米片分解失去氧化酶特性,导致体系颜色变化。将Mn O2纳米片嵌入水凝胶以实现目标响应型试剂盒的构建,利用智能手机和Image J软件对试剂盒的光学图像进行记录和量化,实现对草酸钠的快速检测。该方法的检测范围是0.8-800μmol L-1,检出限为0.8μmol L-1。同时,该试剂盒能够在10分钟内同时筛查12个实际样品。可见,本论文设计的便携式凝胶试剂盒为农药助剂的现场高通量检测提供可能。4、提出了目标响应型水凝胶试剂盒与智能手机成像系统相结合的策略。利用纳米酶作为敏感材料构建凝胶试剂盒,结合兼顾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建立了光信号与农药浓度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实现有机磷类农药的精确实时分析检测。采用水凝胶作为固相载体,Mn O2纳米酶作为识别元件,构建快速响应的比色试剂盒。其中自主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具有数据采集和处理双重功能,可将图像信息转换为对应的灰度值,进一步计算得到灰度值与对氧磷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最优测试条件下,该方法检测对氧磷的检出限为0.5 ng m L-1。该传感器应用多酶串联催化体系放大检测信号,有效提高了灵敏度。同时,水凝胶的3D网络结构可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进而改善了传感器稳定性。该便携式试剂盒-手机传感平台为农药的现场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冯港军[4](2021)在《基于β2-AR纸基亲和色谱的大黄炮制品靶向成分筛选》文中指出如何发现中药靶向活性成分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关键问题,其核心在于高效辨识方法的建立,迫切需要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实现中药靶向活性成分高效辨识。本论文以β2-肾上腺素受体(beta2-adrenoceptor,β2-AR)为例,将β2-AR固定至具有天然多孔纤维结构的纸基材料聚四氟乙烯膜上(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建立了β2-AR纸基亲和色谱模型,并应用于生大黄、酒大黄和熟大黄的靶向成分辨识及其含量差异研究,为揭示大黄炮制科学内涵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能为中药活性成分快速筛选提供方法借鉴。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β2-AR纸基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制备与表征。从基因工程菌株中获得卤代烷烃脱卤素酶(Halo)标签融合β2-AR,利用酶与其底物6-氯己酸间的特异性脱卤反应,将β2-AR固定至6-氯己酸修饰PTFE膜上,制备β2-AR纸基亲和色谱固定相;采用FTIR、XPS、荧光分析法对固定化β2-AR形貌进行表征,色谱法对膜上受体活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β2-AR已成功固定至PTFE膜表面,且具有特异性识别配体活性,为受体-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和中药靶向成分筛选奠定了方法学基础。2.基于β2-AR纸基亲和色谱模型,采用前沿分析法和竞争置换法研究固定化受体-药物的相互作用。前沿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班布特罗三种配体在固定化β2-AR上存在一类结合位点,吸附过程符合单朗格谬尔等温吸附模型,结合常数排序为沙丁胺醇>班布特罗>特布他林。竞争置换研究表明:沙丁胺醇与β2-AR结合常数范围为1.11~1.54×105L/mol,与前沿分析法所得结果(1.51×105L/mol)无显着性差异。五种配体的结合常数排序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甲氧那明>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本论文所建立的固定化β2-AR纸基亲和色谱模型可用于受体-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能为药物成分活性评价提供高效方法。3.采用β2-AR纸基亲和材料对大黄炮制前后靶向活性成分进行筛选,HPLC-M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大黄泻下β2-AR靶向活性成分为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以及大黄素甲醚。泻下强弱以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酚葡萄糖苷为指标,依次为: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明确了炮制降低大黄泻下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其他中药炮制前后功效物质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宋雨琪[5](2020)在《纸色谱-表面增强拉曼(PC-SERS)复合基底的制备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方法对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大多都存在着设备成本高昂、检测耗时耗力、样品前处理繁琐、不适合现场检测等不足。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是一种高灵敏分析的技术,具有检测迅速、样品消耗量少等优点。随着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的高速发展,SERS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样品检测中,复杂体系中其他组分的光谱特征峰重叠会给待测分子的准确分析带来挑战,需要采用可以同时结合分离功能和SERS检测功能的联用技术来避免干扰,达到灵敏检测的目的。目前开发一种能现场快速分离/检测的SERS复合基底已成为SERS技术研究热点之一,但常用的SERS基底多为硬质衬底,所制备的溶胶基底也不稳定,易碎且不便于携带,且需结合使用分离设备,不适用于复杂体系的现场检测。目前结合纸色谱分离功能的柔性材料大部分是以纤维素纸等作为衬底,但仍然存在制备过程复杂、分析时间长以及基底稳定性不理想等不足,因此关注纸色谱分离结合SERS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制备时长、均匀性、稳定性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分离/分析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在滤纸上溅射金纳米岛的方法快速制备了一种均匀、稳定的纸色谱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PC-SERS)基底,首先利用纸色谱的分离能力实现了对养殖用水中痕量杀菌剂(孔雀石绿、亚甲基蓝和结晶紫)的分离,然后通过SERS技术对分离后的各斑点进行检测,证明了PC-SERS对于混合体系的分离效果和灵敏检测能力。滤纸纤维上金纳米岛间隙产生的电磁热点增强了拉曼光谱信号,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因此,基于Au3 PC-SERS基底可以实现杀菌剂混合物的快速分离和灵敏检测,在多组分实际体系的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在第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均匀稳定的Au3 PC-SERE基底对大米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离子(Cd2+、Ni2+和Cu2+)进行分离和检测,扩大了该SERS基底的应用广泛性。在该工作中,我们先在4-MBA修饰的Au3 PC-SERS基底上成功分离三种重金属离子,再通过和4-MBA修饰的Au NPs形成了“4-MBA@Au3PC-SERS基底/重金属离子/4-MBA@Au NPs”的三明治结构,利用结构中金属纳米粒子间的电磁耦合作用增强了4-MBA的SERS信号,来达到间接检测无拉曼活性的重金属离子的目的。该方法不仅可以排除多组分的干扰,而且也缩短了常用检测方法对复杂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时间,使用便携式拉曼设备可以很好地应用在食品质量的现场监测中。3、上述两个工作所用的Au3 PC-SERE基底在对电负性物质的检测中存在着不足,因此,在工作三中为了实现对电负性物质的分离和检测,将PEI溶液加入Au NPs中合成了电正性的PEI@Au,将其吸附在滤纸上来制备了一种PEI@Au PC-SERS基底,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实现了对碳酸饮料中电负性色素(柠檬黄、日落黄和胭脂红)的分离和检测。同时针对牛奶中拉曼散射截面积小的抗生素(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通过氨基和对苯二甲醛的羰基生成席夫碱产物,来增大抗生素的拉曼散射截面积,并通过与PC-SERS结合成功对其进行了分离和检测。故此方法对于电负性物质和拉曼散射截面积小的复杂体系的分离/检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杨家强,高磊[6](2019)在《在纸色谱实验教学中对层析筒的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纸色谱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实验,主要用于分离纯化多官能团或极性有机化合物,由于操作简单、现象清晰等优点,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该实验。然而,在现有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纸色谱用层析筒使用时有诸多缺陷,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得纸色谱实验高效、快捷、方便的开展,通过对现有层析筒改进,设计了一种新的纸色谱用层析筒,能较好的解决前期使用中的一些缺陷。
王琼[7](2018)在《基于底物缓释的短乳杆菌NCL912高效合成GABA条件优化与控制》文中研究指明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如降血压、抗焦虑、改善糖尿病等。利用乳酸菌高效合成GABA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前期建立了谷氨酸钠基GABA发酵工艺,48 h达104 g/L,但已达极限。谷氨酸属于酸性氨基酸,且溶解度低(6 g/L),具有缓释与pH自维持功能。因此,谷氨酸基工艺可能实现底物一次性添加而不产生抑制,且不需要外源流加酸液,有望实现高产GABA。基于此,本文对影响GABA合成的关键因子进行了再筛选与再优化。主要研究了GABA的定量方法、对谷氨酸为底物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及10-L小试发酵罐实验,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首先建立非Cu2+洗脱纸色谱分光光度法定量发酵液中的GABA,为后续研究提供便利。以洗脱时间和洗脱液稳定性为指标,对不同浓度乙醇溶液进行筛选,得出乙醇浓度为75%时洗脱速度最快,稳定性最好。75%乙醇能在25 min内将GABA-茚三酮斑点完全洗脱,且在150 min内稳定性好,即A570值在150 min内基本不变化。使用HPLC验证非Cu2+洗脱纸色谱分光光度法准确性发现,对于同一γ-氨基丁酸样品,两种方法的结果值无明显差异(p>0.05)。非Cu2+洗脱纸色谱分光光度法在γ-氨基丁酸浓度为0.25-10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046x+0.0106(y代表A570值,x为γ-氨基丁酸浓度),R2为0.9936。回收率为96.95%-102.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1.72%。表明非Cu2+洗脱纸色谱分光光度法准确性好,可用于定量GABA。2,以谷氨酸为底物,对影响短乳杆菌NCL912合成GABA的关键因子进行筛选和优化。初始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 g/L,酵母浸粉50 g/L,MnSO4·H2O0.01 g/L,Tween-80 2 g/L,谷氨酸220 g/L。培养条件为:温度32℃,接种量10%(v/v),发酵时间48 h。结果发现,碳源(葡萄糖)、氮源(酵母浸粉FM408)、Tween-80和Mn2+为γ-氨基丁酸合成的关键因子。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关键因子的最佳浓度:葡萄糖25 g/L,酵母浸粉FM408 25 g/L,Tween-80 2 g/L,MnSO4·H2O 0.15 mM。3,以摇瓶筛选得到的最佳培养基进行10-L小试发酵罐实验,建立底物缓释基发酵工艺,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5 L,温度32℃,搅拌速度100 rpm,接种量10%(v/v),谷氨酸295 g/L,培养48 h后GABA产量达205.78±8.01g/L,比以谷氨酸钠为底物时产量提高102%。
王赵,赵剑锋,王莹,张建宝,金红宇,马双成[8](2018)在《注射用黄芪多糖单糖鉴别及游离单糖检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注射用黄芪多糖质量标准,通过改进原标准中纸色谱鉴别项和游离单糖检查项,建立新的薄层及液相色谱鉴别和检查方法。方法以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为指标性成分,按照原标准方法及改进方法分别对注射用黄芪多糖进行色谱鉴别和检查。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验证黄芪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改进的薄层色谱法及液相色谱法鉴别和检查方法避免了高毒离子(Ba2+)的使用,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将色谱鉴别项和游离单糖检查项合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试剂使用量;且水解后样品中单糖混合液能更好地分离,克服了原有方法的不足。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黄芪多糖的质量控制。
潘萧萧[9](2018)在《基于二硫化钼的玻璃纤维滤纸在分子分离和SERS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超灵敏的振动光谱技术,利用两种增强机制:长程的电磁增强(EM)和短程的化学增强(CE),能够灵敏地检测等离子体纳米结构表面或附近的分子。SERS技术集成了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特点,在化学和生物分子传感方面具有巨大潜能。最近的研究表明,由于MoS2的许多优点,可以成为支持SERS活性的理想平台。首先,MoS2可以高效吸附各种靶分子并提供化学增强,提高基底检测的灵敏度;其次,MoS2可在低温下获得而且具有化学稳定性,有效降低能耗且延长了基底的使用寿命;此外,MoS2纳米片呈现出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成为稳定金属纳米颗粒和形成分层复合结构的支撑材料。金、银纳米颗粒是表面拉曼增强测试中最常用的基底,金属纳米颗粒产生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可诱导等离子体激子耦合,产生强烈的光-物质相互作用,大大增强了金属纳米结构附近的局域电磁场,电磁场强度增大的区域成为SERS热点,从而实现表面拉曼散射的增强。为了结合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电磁增强性能与二硫化钼高吸附性等特性,制备基于二硫化钼的贵金属纳米复合SERS基底十分必要。然而,对复杂试样进行分析检测时,由于来自不同组分的光谱特征峰的重叠以及可能存在的高荧光分子的干扰,识别复杂试样中的目标分析物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复杂样品进行分析时,需要结合分离功能和SERS检测功能。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1)玻璃纤维滤纸由于其耐高温性而被用作高温分解法生长MoS2的基底。然后利用MoS2和HAuCl4之间的化学还原反应,实现了在玻璃纤维滤纸上生长金纳米颗粒,并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得到在二硫化钼表面负载有均一、高密度金纳米颗粒的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复合基底。(2)应用纸色谱法实现对结晶紫(CV)与甲苯胺蓝(TB)混合分子的快速分离。由纤维构成的、多孔的玻璃纤维滤纸可提供毛细拉力,乙醇作为流动相可以在毛细拉力的作用下迅速扩散。由于CV和TB分子在乙醇和水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随着酒精的扩散,它们在纤维上的移动速度不同以实现分离。然后,分别利用色谱比对法和拉曼光谱检测法证明了混合分子的分离效果。此外,本文利用CV和TB作为探针分子对基底拉曼增强性能进行检测,证明了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复合基底的高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3)为了提高基底的SERS性能,本文又制备了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复合基底,并改进纸色谱法,通过电解质与待测分子静电相互作用来实现对混合分子的可控分离和预浓缩,这可以用于灵敏地检测混合样品中的指定分子。通过对分离后的分子进行拉曼光谱检测,证实了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复合基底SERS性能的提高。
陈明迎,黄敏,吴羡羡,廖晓莲,舒建德[10](2017)在《纸色谱法分离混合指示剂的实验改进》文中研究说明将上行、下行用色谱缸或大试管操作的纸色谱改为水平型环行纸色谱,改进了器材和指示剂,易操作,器材简易,展开剂少,效果好,适合中职教学。
二、纸色谱法实验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纸色谱法实验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化学实验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背景 |
2 挖掘中药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元素,寻找思政教育融入点 |
2.1 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坚定民族自信 |
2.2 培养学生科研精神,提高科研素养 |
2.3 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
2.4 把学术诚信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
2.5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团队精神 |
3 结语 |
(2)乳制品质量快速检测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子学检测原理与技术 |
1.1 电子舌和电子鼻产品 |
1.2 介电参数组件 |
1.3 传感器原理与技术 |
2 光谱学检测原理及技术 |
2.1 纸基色谱法 |
2.2 气相色谱法 |
2.3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
2.4 红外光谱法 |
2.5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2.6 核磁共振光谱法 |
2.7 荧光光谱法 |
3 生物学原理与技术 |
3.1 ELISA技术 |
3.2 PCR技术 |
3.3 胶体金技术 |
4 结论与展望 |
(3)便携式生物传感器的构筑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药残留检测 |
1.1.1 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 便携式生物传感器 |
1.2.1 纸基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1.2.2 基于丝网印刷电极的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1.2.3 基于智能手机检测平台的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1.2.4 其他便携式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面向甲基对硫磷检测的羟基氧化钴纳米酶基比色传感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羟基氧化钴纳米片的制备 |
2.2.3 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方法 |
2.2.4 纸基传感器的制备 |
2.2.5 甲基对硫磷的检测方法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羟基氧化钴纳米片的表征 |
2.3.2 羟基氧化钴纳米片的过氧化物酶特性 |
2.3.3 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结果 |
2.3.4 纸基传感器的特性 |
2.3.5 甲基对硫磷的检测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用于对氧磷现场高灵敏检测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纸基电化学传感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3.2.3 酶活性评估 |
3.2.4 双输出(电化学和比色)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 |
3.2.5 对氧磷的电化学和比色检测方法 |
3.2.6 实际样品的检测方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表征 |
3.3.2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特性 |
3.3.3 对氧磷的电化学和比色检测结果 |
3.3.4 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于现场农药助剂检测的“一体式”水凝胶试剂盒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纳米酶水凝胶的合成方法 |
4.2.3 水凝胶试剂盒的设计与制备方法 |
4.2.4 水凝胶试剂盒-手机传感平台的组装方法 |
4.2.5 实际样品的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nO_2纳米酶的表征 |
4.3.2 MnO_2类氧化物酶特性 |
4.3.3 用于草酸钠检测的凝胶试剂盒-手机传感平台特性 |
4.3.4 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于对氧磷现场监测的凝胶试剂盒手机传感平台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BSA-Mn O_2 NFs的合成方法 |
5.2.3 BSA-Mn O_2 NFs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5.2.4 基于智能手机的对氧磷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对氧磷传感体系的设计与建立 |
5.3.2 水凝胶便携式试剂盒检测对氧磷的结果 |
5.3.3 基于智能手机POCT设备检测对氧磷 |
5.3.4 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β2-AR纸基亲和色谱的大黄炮制品靶向成分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纸基亲和色谱方法的建立 |
1.3 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
1.3.1 光谱法 |
1.3.2 平衡透析法 |
1.3.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
1.3.4 分子对接技术 |
1.3.5 亲和色谱法 |
1.3.6 其他方法 |
1.4 研究对象简介 |
1.4.1 大黄简介 |
1.4.2 β_2-肾上腺素受体简介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β_2-AR纸基亲和色谱模型的建立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3 β_2-AR纸基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
2.3.1 β_2-AR的诱导表达 |
2.3.2 β_2-AR的定向固定 |
2.4 β_2-AR纸基色谱固定相的表征 |
2.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2.4.2 荧光分析法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4.4 固定化β_2-AR活性表征 |
2.5 β_2-AR纸基亲和色谱条件优化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β_2-AR的诱导表达 |
2.6.2 β_2-AR纸基的红外光谱表征 |
2.6.3 β_2-AR纸基的荧光显微镜表征 |
2.6.4 β_2-AR纸基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2.6.5 固定化β_2-AR活性表征 |
2.6.6 β_2-AR纸基亲和色谱条件优化 |
2.6.7 稳定性考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定化β_2-AR与六种配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部分 |
3.3.1 前沿分析法研究β_2-AR与三种工具药的相互作用 |
3.3.2 竞争置换法研究β_2-AR与五种工具药的相互作用 |
3.3.3 吸附能量分布模型研究β_2-AR与三种工具药的相互作用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前沿分析法测定β_2-AR与三种配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 |
3.4.2 竞争置换法测定β_2-AR与五种配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 |
3.4.3 能量分布模型测定β_2-AR与三种配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黄炮制前后β_2-AR靶向成分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主要仪器 |
4.2.2 主要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大黄炮制品提取液的制备 |
4.3.2 大黄提取液色谱分离条件 |
4.3.3 大黄提取液β_2-AR靶向成分筛选 |
4.3.4 大黄提取液β_2-AR特异性成分的质谱鉴定 |
4.3.5 大黄炮制前后β_2-AR靶向成分变化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大黄提取液β_2-AR靶向成分筛选 |
4.4.2 大黄提取液β_2-AR靶向成分鉴定 |
4.4.3 大黄炮制品β_2-AR靶向成分研究 |
4.4.4 大黄炮制品泻下作用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纸色谱-表面增强拉曼(PC-SERS)复合基底的制备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1.1.1 拉曼光谱介绍 |
1.1.2 拉曼的优缺点 |
1.1.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介绍 |
1.1.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优缺点 |
1.1.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应用现状 |
1.2 分离技术联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进展 |
1.2.1 HPLC-SERS的应用进展 |
1.2.2 MIP-SERS的应用进展 |
1.2.3 TLC-SERS的应用发展 |
1.2.4 微流控芯片-SERS的应用进展 |
1.3 纸色谱-SERS联用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
1.3.1 纸基SERS应用进展 |
1.3.2 纸色谱 |
1.3.3 纸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用技术的应用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1 Au_3 PC-SERS基底的制备及对杀菌剂的分离和检测 |
1.4.2 三明治结构PC-SERS基底对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和检测 |
1.4.3 PEI@Au PC-SERS基底对色素和抗生素的分离和检测 |
第2章 Au_3 PC-SERS基底的制备及对杀菌剂的分离和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Au_3 PC-SERS基底的制备 |
2.2.4 Au_3 PC-SERS基底的性能研究和分离检测分析 |
2.2.5 Au_3 PC-SERS基底场强模拟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u_3 PC-SERS基底的优化研究 |
2.3.2 Au_3 PC-SERS基底的性能研究 |
2.3.3 Au_3 PC-SERS基底对混合杀菌剂分离效果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明治结构PC-SERS基底对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和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Au_3 PC-SERS基底的制备 |
3.2.4 4-MBA@Au NPs的制备 |
3.2.5 Au_3 PC-SERS基底对重金属离子的分离检测分析 |
3.2.6 三明治结构间距模拟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检测原理 |
3.3.2 Au_3 PC-SERS基底对混合重金属分离效果的分析 |
3.3.3 Gaussian对三明治结构间距的模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EI@Au PC-SERS基底对色素和抗生素的分离和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PEI@Au的制备 |
4.2.4 PEI@Au PC-SERS基底对色素和抗生素的分离检测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EI@Au PC-SERS基底的优化及表征 |
4.3.2 PEI@Au PC-SERS基底对混合色素分离效果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在纸色谱实验教学中对层析筒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纸色谱实验中的缺陷 |
2 纸色谱实验中层析筒的改进 |
2.1 层析筒改进思路 |
2.2 层析筒的调节装置 |
2.3 层析筒的调节装置 |
2.4 层析筒的其它细节改造 |
3 纸色谱用层析筒的使用 |
3.1 层析筒使用方法 |
3.2 层析筒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
(7)基于底物缓释的短乳杆菌NCL912高效合成GABA条件优化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γ-氨基丁酸的研究现状 |
1.2 简介 |
1.3 生理功能 |
1.3.1 降血压 |
1.3.2 治疗癫痫 |
1.3.3 延缓衰老 |
1.3.4 调节生殖功能 |
1.3.5 解毒作用 |
1.3.6 改善睡眠 |
1.3.7 改善肝功能 |
1.3.8 其它功能 |
1.4 γ-氨基丁酸的应用 |
1.4.1 γ-氨基丁酸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2 γ-氨基丁酸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1.4.3 γ-氨基丁酸在饲料领域的应用 |
1.5 γ-氨基丁酸的富集与合成 |
1.6 γ-氨基丁酸的定量方法 |
1.7 生物合成γ-氨基丁酸的主要影响因子 |
1.7.1 碳源 |
1.7.2 氮源 |
1.7.3 微量成分 |
1.7.4 氨基酸 |
1.7.5 谷氨酸 |
1.7.6 其它 |
1.8 研究工作的意义及内容 |
1.8.1 课题来源 |
1.8.2 课题研究工作的意义 |
1.8.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非Cu~(2+)洗脱纸色谱定量GABA方法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菌种 |
2.2.2 设备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种子液制备 |
2.3.2 样品制备 |
2.3.3 非Cu~(2+)洗脱纸色谱定量分析 |
2.3.4 非Cu~(2+)洗脱最佳浓度的确定 |
2.3.5 HPLC分析 |
2.3.6 统计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色谱图 |
2.4.2 乙醇浓度对洗脱时间的影响 |
2.4.3 乙醇浓度对洗脱液A_(570)值及GABA-茚三酮稳定性的影响 |
2.4.4 GABA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5 非Cu~(2+)洗脱纸色谱法回收率的测定 |
2.4.6 HPLC验证非Cu~(2+)洗脱纸色谱法准确性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底物缓释基GABA高效合成工艺建立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2.1 菌株 |
3.2.2 设备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种子制备及培养条件 |
3.3.2 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 |
3.3.3 小试发酵罐实验 |
3.3.4 GABA定量方法 |
3.3.5 A_(600)值测定 |
3.3.6 残余葡萄糖的测定 |
3.3.7 统计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发酵培养基优化 |
3.4.2 底物缓释基发酵工艺的建立 |
3.5 讨论 |
3.5.1 底物谷氨酸的确定 |
3.5.2 发酵条件优化 |
3.5.3 发酵罐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注射用黄芪多糖单糖鉴别及游离单糖检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单糖鉴别 |
2.1.1 现行方法[3] |
2.1.2 改进方法 |
2.1.3 方法学考察 |
2.2 游离单糖检查 |
2.2.1 色谱条件[4-11]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2.2.2 溶液制备 |
2.2.3 方法学考察 |
3 讨论 |
(9)基于二硫化钼的玻璃纤维滤纸在分子分离和SERS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1.1.1 拉曼散射原理 |
1.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简介 |
1.2 二硫化钼 |
1.2.1 二硫化钼简介 |
1.2.2 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
1.3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介绍 |
1.4 纸色谱法及其应用研究 |
第二章 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复合拉曼增强基底的制备与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二硫化钼基底的制备 |
2.1.4 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复合基底的制备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玻璃纤维滤纸、二硫化钼、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基底的表征 |
2.2.2 反应时间对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复合基底形貌的影响 |
2.2.3 反应次数对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复合基底形貌的影响 |
2.2.4 玻璃纤维滤纸、二硫化钼、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基底的拉曼增强性能研究 |
2.2.5 不同反应时间对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基底的拉曼增强性能的影响 |
2.2.6 不同反应次数对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基底的拉曼增强性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分子的分离与检测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 |
3.1.2 纸色谱法分离结晶紫与甲苯胺蓝混合分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对结晶紫与甲苯胺蓝混合分子分离效果的分析 |
3.2.2 基底对结晶紫与甲苯胺蓝分子检测效果的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复合基底对混合分子的可控分离与检测..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 |
4.1.2 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复合基底的制备 |
4.1.3 对待测样品的预浓缩过程 |
4.1.4 对混合分子的可控分离与预浓缩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二硫化钼/金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基底的表征 |
4.2.2 对分子的预浓缩与可控分离的结果分析 |
4.2.3 基底对分子的检测效果的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纸色谱法分离混合指示剂的实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 |
1.3 方法 |
1.3.1 准备 |
1.3.2 点样 |
1.3.3 展开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纸色谱法实验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化学实验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J]. 薛贵民,薛金凤,杜锟,李孟,陈辉,孙彦君,刘雅琳.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2)
- [2]乳制品质量快速检测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J]. 李萍,王秀峰,岳桂贞,黄峻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18)
- [3]便携式生物传感器的构筑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D]. 金蕊.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β2-AR纸基亲和色谱的大黄炮制品靶向成分筛选[D]. 冯港军. 西北大学, 2021(12)
- [5]纸色谱-表面增强拉曼(PC-SERS)复合基底的制备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D]. 宋雨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在纸色谱实验教学中对层析筒的改进研究[J]. 杨家强,高磊. 继续医学教育, 2019(03)
- [7]基于底物缓释的短乳杆菌NCL912高效合成GABA条件优化与控制[D]. 王琼. 南昌大学, 2018(12)
- [8]注射用黄芪多糖单糖鉴别及游离单糖检查方法研究[J]. 王赵,赵剑锋,王莹,张建宝,金红宇,马双成. 中国药业, 2018(11)
- [9]基于二硫化钼的玻璃纤维滤纸在分子分离和SERS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潘萧萧.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10]纸色谱法分离混合指示剂的实验改进[J]. 陈明迎,黄敏,吴羡羡,廖晓莲,舒建德.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