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精髓思想”看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颜玲[1](2019)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形态一直是国内外学界、政界的敏感话题,也是新时代的哲学主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和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融合,使其成为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向来强调“以文载道”“以文化成”的意识形态要素,承载着信仰塑造的基本功能,而且包含丰富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能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滋养和丰富支撑。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为研究视域,科学把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今时代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研究方法,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视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全文共分导论、结束语和五章,着重分析和论证了以下观点:为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化发展和大众化表达,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需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新视角定义,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新角度阐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界定,借鉴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综合了学者们的范围式、分层次定义,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社会发展要素推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细化和微观化诠释,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定义层面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并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界定为理论层面的完善和创新、实践层面的现实建构和作用发挥两个方面。综合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归纳,从宏观叙事与具体阐释两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界定,并在具体阐释层面将其基本精神归纳为治国理政之道、社会运行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三个方面。基于以上定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新视角的说明。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面,从生成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民族文化土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化而来,二者互动共生;从内容角度看,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是立足唯物史观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而成的文化成果。在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大同小康”思想、“以德治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天人合一”思维、“修齐治平”理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治国理念和价值精髓,都已被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并弘扬,成为推动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文化支撑。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蕴含着推进现代人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宝贵智慧,为个体理想信念的树立、现代人格的自我提升和行为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新中国成立以来,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与建设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且一直源源不断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丰富滋养和有益支撑。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自成型以后,一直决定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基本方向和传承模式。按照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同时期,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义场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三个阶段,厘清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和传承模式,并从指导思想、社会措施、个体引导三个层面梳理出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三条基本经验,为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经济全球化使得信息、资金、技术的流动更加便捷,也使得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日益频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挑战和机遇也会反映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之中。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正当其时;另一方面,面临西方虚假普世理念对理想信仰的遮蔽、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家国文化的侵蚀、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的挤压等生存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暴露出脱离时代发展的现实短板,其现实境遇令人堪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准确识别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统领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当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方面,由于未能严丝合缝对接当代文化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的阐发仍存在“言必称”“择其一二”等片面之说;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方面,主要是未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对其的活化性利用仍然处于浅层,存在功利化应用现象,其实践应用效果也有待提高;在现代理想人格塑造方面,由于中华传统人格思想对于人的现代化理想人格建设还不具备全面的激励因素,因而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型人格建设仍不成体系,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几点,可归纳为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等三个方面。基于以上问题,要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模式,使其在新的时代返本开新,更具有时代性和感召力。在当前中西文化与意识形态都处于相互冲突与交融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而是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资源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及各种社会文化领域有所助益。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继续弘扬和传承,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意识形态视域来反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境遇,力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具有返本开新之效,有效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指导思想而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就基本思路而言,要厘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功能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有效力量,完善传承传播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具体举措而言,要通过思想引领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加强教育引导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有益观念,在提升公民基本素养、推进现代人格生成、规范个体行为中推动社会的良性化发展。
余清[2](2019)在《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文中指出政党登上历史舞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在政党组织结构中,政党领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政党组织者、引领者、代言者等多种重要角色,发挥着政党普通成员无法比拟的作用,是领导政党开展政治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实现政党纲领及奋斗目标的“灵魂式”人物。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实践也充分说明,科学认识领袖在政党组织结构中的角色与功能,正确处理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生死存亡,事关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使命型政党。在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党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既有正面经验,也有反面教训。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历程中,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光辉岁月里,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和观点审视处理政党领袖问题。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文革”结束后,针对不少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教条、僵化,深陷领袖个人迷信崇拜之泥潭的现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在党内外干部群众中率先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反对过分宣传领袖个人和制造新的领袖崇拜,支持并领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起草工作,引领党内外干部群众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思想及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们在历史上的功过评价问题,使党内外干部群众在政党领袖问题上的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统一了思想,为继续高举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邓小平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与实践主题,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就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党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问题,如何选拔、培养、使用、监督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探索,提出了诸多新判断、新论述,推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学说在中国实现了新发展,生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即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是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集体观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一个成熟且稳定的领袖核心与领导集体,是判断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不仅事关政党自身兴亡,而且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兴衰。鉴于国内外经验教训和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的需要,邓小平一直要求领导集体树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立场形象,坚持改革开放的干事创业形象,清正廉洁的为民公仆形象,勤学善学的进取形象。为此,他要求领导集体中的每位领袖,应自觉维护领袖集体中的核心,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领导方式,把领袖个人作用与领导集体的作用有效结合起来。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问题上,邓小平认为,这是事关党的干部队伍能否纯洁,党的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班子结构能否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治路线能否贯彻落实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及德才兼备的选拔方针和标准;坚持任人唯贤的选拔路线;坚持民主选拔、结构优化、平稳渐进和人民公认的选拔原则。要解放思想,创新机构设置,释放领袖型干部成长空间;改革人事制度,消除领袖型干部选拔的制度障碍;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选人民满意的领袖型年轻干部。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不能把领袖权威狭隘地理解为领袖个人权威,而应理解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权威及领袖集体的权威,是领袖个人权威与组织权威、领袖集体权威的统一。影响领袖权威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取决于人民群众拥护与否?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成熟与否?党的纪律严格执行与否?为此,邓小平强调,维护中央领导集体及其核心的权威,领导干部尤其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作为领导集体核心一员的领袖,自己也要正确处理维护领袖集体权威和领袖个人权威的关系,反对个人崇拜,防止领袖专断;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对违反组织纪律、政治纪律的党内派性活动依规依法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问题上,邓小平认为,科学准确地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是关系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党生死存亡及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因此,邓小平在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及党的其他领袖的功过、历史地位问题上,提出了“实事求是”“宜粗不宜细”及“向前看”三大原则,主张把党内公开讨论与党内政治决议方式结合起来。这不但没有“丢刀子”“砍旗子”,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维护和提升了党的国际形象。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理论成果。求实的态度,创新的品质,辩证的思维,为民的情怀,是其鲜明的理论品格。在新时代,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发挥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科学指导功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把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民族复兴大业、人民幸福伟业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凌宏彬[3](2003)在《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文中认为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不满足于对个体生命的人生体验与生存价值的孜孜以求,而是着眼于社会的整体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关注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已有的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研究方法仍需丰富、理论视野仍需扩展的问题,提出运用“权变”的方法研究邓小平理论,以期为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深入提供新的视角,拓展新的研究方法。 “权变”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管理理论“丛林”基础上的理论,其强调的理论决策和实践情境的匹配性、变通性等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具有相通性,本研究将邓小平理论整体上视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进而运用权变理论和决策权变理论对邓小平理论进行权变分析,展现邓小平理论的权变特性,揭示邓小平理论在萌芽、形成、成熟过程中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情境的一致性、互动性,邓小平理论实践绩效必然性和进一步发展创新的权变原则。 为了充分揭示邓小平理论作为战略决策的权变性和实践绩效,本文首先在廓清权变理论和管理决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邓小平理论本身特点,对邓小平理论的权变特性进行结构分析和模型综合,同时提出影响邓小平理论权变特性和规律的根本情境因素,以保证研究正确的宏观方向和整体观照。围绕研究目标,本文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挖掘,一是将邓小平理论回归历史初始状态,从“点”的角度,对邓小平关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重要问题论述进行决策权变分析;二是纵览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和创新的历史脉络,从“线”的角度,揭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前提和渐进性、系统性、信息反馈性以及“时间最优解”等权变特点,并对影响邓小平理论实践绩效强度和持久性的变量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三是从战略决策角度对邓小平理论的体系结构进行新的概括,从“面”的角度,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目标、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手段、理论风格等进行分析,揭示邓小平理论对影响逻辑结构和理论风貌的情境变量因素的认识和有效控制;四是从实践绩效角度对邓小平理论进行分析,揭示邓小平理论显着成效和“风险”效应的权变规律。 总之,本文意图在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方法上有所突破,在展现邓小平理论权变特性的基础上,揭示出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情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是新的变量因素作用的结果,具有时代必然性;与时俱进,探索邓小平理论与情境规律的一致性、匹配性,是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和推进各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前提和要求。因此,将“权变”方法引入邓小平理论研究,不仅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手段的丰富创新发挥借鉴和启迪作用。
黄家周[4](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赵聪聪[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发展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建构中国理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发展的经验,既是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理论发展的需要,既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发展逻辑”一词蕴意丰富,是本文研究的核心要义所在。“逻辑”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是一个论证推理的系统过程;体现为一定的原则或规律;具有过程性与特殊性等特征。由此,我们确定“发展逻辑”研究即为注重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揭示发展进程中的内在必然性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涵盖各要素、各结构、各领域的纷繁复杂的过程,为了更清晰地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本文选取现实、理论、价值与世界四个主要维度,分别从各自视角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与必然性规律。这是本文主要的分析框架与方法。正文共分五章,采用比较典型的总—分结构,研究思路比较清晰。第一章是基础理论的前提性阐释,是总论部分。本文研究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主要以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世界历史理论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其“发展逻辑”主要体现在发展的历程性分析与规律性阐释。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与世界逻辑的选择不是随意设置,而是有其各自提出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四个逻辑之间也不是各自孤立分离,而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一系列前提性理论阐释,为本文接下来分述四个逻辑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依据。第二章重点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逻辑。“面向现实”、“回应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哲学视阈下的“现实”并非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性存在,而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首先是面向中国问题、中国实践的现实表达。伴随改革开放实践逐步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经了结构转型——整体转型——整体转型升级的现实演变进程。现实进程的演变内在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即对马克思生产力发展规律、总体性辩证规律、历史性生成规律的遵循。立足“中国现实”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独特性与民族性。第三章深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理论源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的理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式表达。从邓小平理论实现“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化“富起来”理论,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建构强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与时俱进、焕发出生机活力。之所以如此,根源于它始终坚持基本原则与历史生成的统一,坚持符合规律性与发挥主体性的统一,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第四章着重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逻辑。社会发展不仅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物质生产过程,更是一个塑造人精神世界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建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始终围绕“人”这一价值主体,不断践行着以人民富裕为本——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价值追求演进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其精神的关系。第五章详细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逻辑。马克思提出“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思想,特别是在晚年时期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世界视野与多样选择。世界历史视阈下,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逻辑表现为“跟跑”、“追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进程。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发展历程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魅力与世界价值。本文尝试提出从现实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与世界逻辑出发,分别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与必然性规律,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不仅如此,四个逻辑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形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发展,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独特性、整体性所在。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实质上是我们积极主动建构中国理论的有益尝试。这不仅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更有利于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田瑞兰[6](20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组成,否则,就不成其为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理论体系。研究这个理论体系的结构组成和逻辑关系,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层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整体性的认识,进一步澄清或纠正某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片面的甚至歪曲的认识,从而坚定全党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从思想高度提升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指导地位,从而进一步增强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此外,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总结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也有利于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高度总结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提升中国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力和借鉴意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首先要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时代背景来看,20世纪中叶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抢占科技高地,试图通过本国的迅速发展来增强在世界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同时由于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迫使一球两制下的世界上的人们在解决矛盾和冲突时更多的选择和平与合作的方式而非战争与对抗的方式。从思想渊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根源是马克思主义,因为其基本的概念、范畴、原理、规律都来自这一基本理论,但由欧洲发源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丰富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更离不开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从实践基础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借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体系本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不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系统地初步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当代最大的历史性课题,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只有首先把握其总体轮廓,理清其发展脉络,抓住其精神实质,确定其横向与纵向的基本坐标,即掌握其基本结构,才能进一步全面理解理论体系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是它的严整性、逻辑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包括主题、精髓和核心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体系的架构中,主题具有纲举目张的统领意义,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轴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精髓之于理论,犹如灵魂之于躯体,理论有了精髓,就有了灵魂,有了活力;失去了精髓,也就失去了理论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科学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和基本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精髓、核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内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发挥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从纵向结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种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探索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上分别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因此对其进行分别研究十分必要。根据三大理论形态在理论体系中形成时间的先后以及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来看,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颗理论大树上的理论成果,都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继往与开来的结合。因此,在进行分别研究的同时又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始终保持历史发展的眼光,才能避免犯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纵向结构研究,有助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这三大理论形态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和特点。从横向结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理论组成,可以提炼出十三条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框架中所处的位置、所产生的影响、所起的作用又是不一样的。只有在搞清楚每一个基本原理的理论内涵、提出背景的基础上,又清楚其在整个理论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做到头脑清楚,既能重点突出又能统筹兼顾,下好社会主义建设这整盘棋。为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横向结构,又可以依据一定的划分视角把这十三条基本原理归结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指理论根据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论;第二层面是指主体内容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第三层面是条件保障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论、社会主义军队和国防建设论、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从横向结构来看,十三条基本原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这个中心点按照由里到外三个层面依次展开,从纵向结构来看,十三条基本原理都衍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基础条件,纵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仅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紧密地连在了一起,而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的发展继续发展和丰富。
陈运普[7](2010)在《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向我们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又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多数人理解掌握的过程。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具体化、形式通俗化,以此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践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能割断历史,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把握规律中,结合新的形势来进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加强对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由自发上升为自觉,从而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党的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光辉典范。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包括推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也包括推进邓小平理论的大众化。他推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大众化,为他推进邓小平理论大众化积累了经验。他推进邓小平理论大众化既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部分,又为我们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就研究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普遍性,对我们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由导论和五章构成。导论部分主要是论述了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写作思路和主要创新点。目的是给读者一个关于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贡献的一个全景式的印象。它也是统筹全篇的一个总纲。第一章论述了邓小平推进马列主义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贡献。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突出地体现在推进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上。一是邓小平在负责某一方面或某一地区工作过程中,宣传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二是邓小平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与毛泽东一起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推进毛泽东思想大众化。三是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在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中扞卫毛泽东思想,并通过拨乱反正恢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引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认识上的飞跃。第二章论述了邓小平在回答“什么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贡献。一是通过反对“两个凡是”、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大解放。二是通过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多方面回答,清除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的误解、曲解,澄清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引导人们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仅为正确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基础,而且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本本引导到实践上来,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而解决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科学性问题。三是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刻把握中国国情,解决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入点。四是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引导人们把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步从社会制度上剥离出来,使其成为一种发展现代经济的一种手段,进而又将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而且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保障和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使人民群众在得到更多实惠的基础上接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五是反思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民主实践上所犯的错误,把民主从作为解放思想的条件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逐步上升为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把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提高到了理论的新高度。第三章论述了邓小平在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贡献。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回答“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解决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方向。二是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美好愿景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通过改革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充分吸收、借鉴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通过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不仅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科学文化知识条件,而且在保障和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接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第四章论述了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每一个时代的理论必然反映该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诸方面的发展本质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作为该时代政治家代表的领袖人物,在实现理论发展,推进理论向实践转换的过程中,也必然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生活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点。第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他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是我们真正的优势,他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第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学习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并不玄奥。第三,通俗易懂的语言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是宣讲,这要求用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和通俗化的表达方式。邓小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新鲜语言,如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表达为老祖宗不能丢: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展是硬道理;用“不合格”表达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用小康社会定位世纪发展目标,用共同富裕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愿望联系在一起等。第四,按辩证法办事的方法论特色。邓小平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根本方法上看,就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遵循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在具体运用上又突出了自己的特色,如按辩证法办事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就采用否定即肯定的方法;“猫论”——抓事物本质;“两个大局”——统筹兼顾;从实际出发: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等等。第五,拿实事来说话的实践特色。先试、先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不争论,允许看;最终说服人们相信社会主义是靠我们的发展。第五章论述了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征途上,邓小平发挥着承前启后的历史性作用,他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实践基础上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些贡献为我们提供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经验,奠定了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这些基本经验包括:第一,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第三,尊重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第四,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种社会思潮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五,在总结经验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王永义[8](2018)在《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来,就连带产生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式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观问题。在实际中,基于各种原因,存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马克思主义有着它确定的本质,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并在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首先需要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准确理解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党不断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渊源理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本源理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观的最新发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如果说有什么问题能够影响国家发展全局和经济政治文化走向,那么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无疑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观察我们党马克思主义观的直接窗口,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部内容的重要入口。这个问题研究好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本质,更好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不断坚定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进而更好指导社会实践。相比研究这一课题的重要意义,反观当前研究现状,二者还是不够对称的。相对于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丰富内容,对它的研究却还比较薄弱。本文力图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某些研究空白和薄弱环节,以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作家的言说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阐释等为依据,从理论和历史等方面进行细致考察,分析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读、总体认识、基本评价,总结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和思想启示,着力在某些环节和角度上进行理论总结和创新。第一,梳理了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特别是对学习研究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意义和政治意义作了比较全面的说明。第一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认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和分析。介绍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说明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思想背景、理论渊源,说明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以这些内容为依据和前提的,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论文第二章从三个阶段介绍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具体形成过程。文章认为,习近平出生于革命家庭,这为他从小感知党的优良作风、汲取党的优秀传统提供了非常好的革命文化氛围。知青时期,是习近平的政治立场基本确立的时期。他在地方工作时期,是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时期。他在中央工作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继续发展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体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观更加深刻成熟。第二,概括了习近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这一问题,文章分三章作了详细分析,分别是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三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认识,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主要部分。关于这三个部分,习近平有关论述是比较丰富和集中的。文章概括了他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其中包括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关于学习实践九个主要思想的认识,解析了他对发展政治经济学有关问题的认识,解析了他关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第四章阐释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从科学性、人民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这几个特征是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从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讲话中概括而来的,有着比较坚实的立论依据,能够代表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特点的认识。第五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认识。其中包括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等方面。总体来说,这一章从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基本特征、基本历史等三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认识。第三,分析了习近平对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这一问题,文章分三章作了阐释,分别是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六章阐发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认为他一如既往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原有命题给出了新的解释,赋予了新的内涵,让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它的态度上更加清晰、明确、坚定。习近平的这些重大论述,鲜明地告诉我们既要有理论定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也要有理论创新,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第七章阐发了习近平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本观点,并从学习、研究、宣传等三个领域作了详细分析。例如在学习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对学习经典着作、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等观点;在研究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中国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等要求;在宣传方面,分析了习近平有关意识形态领域有三类地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创新的有关论述。第八章阐发了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错误思潮的有关情况,主要从批判“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问题展开论述。总的来看,这些内容包括了习近平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上的基本观点,反映了习近平在意识形态领域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践与时偕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第四,总结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和启示在回顾论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三个重要贡献,一是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文章认为,在全面继承我们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观的基础上,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也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文章从各个角度对这些特点作了深入说明。二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这集中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广泛表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各个层面、直接表现在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三是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在对理论贡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深理解和正确对待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四点重要启示。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文本解读与掌握原理的辩证统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精读和解读经典着作,一种是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不过,这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张力关系,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文本研究不能取代基本原理研究,基本原理研究也不能取代文本研究,应该做到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相辅相成。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需要既重视经典着作,也重视基本原理,做到从原着中掌握原理、以原理为指导来阅读原着的有机融合。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要把握革命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作为思想家是根本上一致的,就是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离开这一认识,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和和实质,也就没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一种倾向,就是将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和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加以切割。对此,我们必须明确,马克思不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马克思主义是阶级性和人类性的历史统一,核心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三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遵循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具有普遍适用性,它把握了人类历史的基本方向,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因此,它的最高价值取向、理论精髓、基本原理、方法论等必须坚持,这一点要坚定不移。同时,它又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不可能预见到人类历史特别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更不可能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现成答案。因此它的许多观点甚至是基本观点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能是一种行动上的指南。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就应该是坚持与发展的有机融合。四是拓展马克思主义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要立足中国实际,这是第一位的,不可替代的,同时也要增强世界眼光,勇于提出和回答“人类向何处去”“世界社会主义往哪里走”等问题,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有机融合。
许青春[9](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文中认为如何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近代以来一个长期争执、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正确的原则性回答,但这个正确原则在极左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以致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不要继承传统文化的论争仍在继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恢复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但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方面总的说来还是破的多立的少。20世纪末期至今,从执政党到学术界和民间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深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共识。可以说,能否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党的理论创新的关系,既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进行,又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前途命运。但直到今天,在如何继承和弘扬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继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号召之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并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党的理论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在新的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有益的探讨。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进一步阐明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动态的视角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途径、机制与特色等进行探讨和总结;提出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路和主张。全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对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对学术界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述评。正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历史必然性。其一,这是文化发展规律的要求。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任何时期任何文化形态的发展都必须遵循这些规律。从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规律要求社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民族性规律表明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性是中国文化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条件;文化的发展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抛弃传统,又不能抱残守缺;文化在交往中发展的规律表明,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吸纳一切文明成果,是继承文化传统、发扬光大本土文化的必要条件;文化发展的时代性与先进性规律表明文化的发展在于文化的不断创新。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绵延发展的精神根基;思想自由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文化开放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自觉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这就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承续中国文化之脉,发扬光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二,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此,以传统文化为文化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而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在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怎样建设好、发展好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目前的重要历史使命。其三,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失去了民族传统,就失去了民族文化的遗传密码,因此,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必须承续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华文化。其四,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化基础的内在根据。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在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上的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提供了重要借鉴。第二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怎样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怎样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文化大革命”后的十余年问,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论争又出现了一个高潮。面对新的全盘西化论、文化保守主义等,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主张在坚决肃清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影响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的永恒性价值,并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改造和创新。这一时期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人本思想、改革开放理论、“小康社会”理论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一贯正确原则的基础上,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提高到关系民族振兴和存亡的高度上来进行继承和弘扬。这一时期,古老的“和而不同”思想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以古为鉴,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对传统变易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新解读,提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借鉴传统治国理念和治国方式并加以综合创新,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出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培育新时期民族精神等。新的世纪,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综观国内外大势,更加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发出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号召,提出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等并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在理论创新上的主要成果是:在传统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提出“求真务实”观念;在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理念;在传统天人观念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传统“和合”思想基础上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是一个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连续性表现为一贯性、稳定性和原则性,阶段性表现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又较之前一个阶段更加理性、更加自觉、更加完善,并以新的成果不断拓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广度和深度。第三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及基本经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新形态,都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来不断创新和发展自身,二者一脉相承,因此具有许多共性。但也各具特性,后者不仅表现出领导人的智慧个性的不同,更有时代背景的不同以及由此决定的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的不同,同时在理论品格、实践品格等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更加表现出指导思想一元性与文化发展多样化的统一、时代性与继承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开放性与自主性的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统一等特征。不仅如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进行创新和发展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确立了基本原则和框架,开始了制度化建设,并开始酝酿文化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但在认识的深度和涉及的广度上还较欠缺,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较大的社会影响;江泽民等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大力倡导继承和发展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除身体力行外,还注重加强制度化建设,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大大激发了大众的热情和力量;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意识,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全面利用传统文化基础以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文化生产力得到大大解放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文化发展观日臻完善,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科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利用日益广泛和深入,更加注重依靠集体和群众的智慧进行文化创新。第四章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途径与机制。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途径包括: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契合之处为二者的相互结合提供了桥梁和基础。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实质上应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民族化,也就是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切实做到“四个分清”,使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二是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实现民族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实现民族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认识“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体条件下创新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化的问题上,同样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而科学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注意克服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民族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相互融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过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机制包括:一是政坛与论坛的互动机制,即党的理论创新不仅依靠领袖人物的远见卓识,更要寻求专家智库的智慧支持,大量吸收和参考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注重理论创新的科学性。二是群众参与机制。以人民群众为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引导群众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智慧源泉。三是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机制,这是新时期党的文化交流价值观的体现。无论是本民族文化内部各种文化之间,还是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后者),在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都是保持文化发展活力、解决文化交流与融通中的矛盾和分歧的正确原则。第五章在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国内外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路与主张。面临的国内机遇主要有:一,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高度文化自觉为党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内在动力;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三,新时期政治发展为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环境支持。面临的国际机遇主要有: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文化全球化促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并在同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融通中,互通有无,相互借鉴,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三,全球性危机引发人们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对中国传统智慧的呼唤。这对于我们冲破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树立“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发展理念、推动建立世界文化新秩序提供了历史契机,也有利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强的观念,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文化。面临的国内挑战主要有:社会变革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以及传统文化创新不足等。面临的国际挑战主要有:西方文化霸权使世界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文化全球化使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出现危机,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的不良文化观造成中国文化危机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路与主张主要有:一,以确立科学的传统文化观为前提。传统文化观不仅涉及对传统文化自身的认识,还涉及对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发展、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等关系的认识。因此,确立科学的传统文化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自身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重要思想前提;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立足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而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满足当代社会实践的需要,实现自身的价值;三,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政治环境为保障;四,以文化创新为核心。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必须实现文化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解读,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特长、铸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和方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等;五,以加强执政党建设为关键。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能否充分利用、科学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键也在党。中国共产党能否自觉担负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能否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的建设事关党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六,以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为根本。人的因素是根本因素。人的素质以文化素质为根本,而文化素质就是国家素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最佳突破口在于全民阅读。应将全民阅读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以提升民族文化素质,从根本上解决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主体的问题。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总结,并说明了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王思怀[10](2009)在《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提出并科学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的一大亮点,更是十七大闭幕一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一大热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发展的关系,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关于体系的形成过程有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六阶段等多种观点。关于体系的精髓至少有四种观点。关于体系的主题也有四种观点。其它在理论体系的内涵、理论体系的特征、三大成果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理论体系产生的重大意义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必要性,这一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等方面都提出了诸多见仁见智的学术观点,并指出了下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研究的方向。
二、从“精髓思想”看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精髓思想”看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努力方向 |
第一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 |
一、相关概念 |
(一) 意识形态及其建设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弘扬 |
(三)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关系 |
(一) 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层面: 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提炼交融 |
(二) 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 综合国力、五位一体的因素驱动 |
(三) 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 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
(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 |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经验 |
(一) 指导思想层面: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 |
(二) 社会措施层面: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 |
(三) 个体引导层面: 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
第三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崭新机遇 |
(一)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传承要求 |
(二) 现代化建设成就奠定了坚实的传承基础 |
(三) 国家地位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现实挑战 |
(一) 西方价值观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遮蔽 |
(二) 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 |
(三) 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思想的冲击 |
第四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和成因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 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 |
(二) 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 |
(三) 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问题的现实原因 |
(一) 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 |
(二) 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
(三) 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 |
第五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和举措 |
一、指导思想层面: 顶层设计和发展方向的精准谋划 |
(一) 根本原则: 坚持导向加强引领推进发展 |
(二) 价值塑造: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 |
(三) 传播推广: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 |
二、基本思路层面: 攻坚目标与重点措施的谋求落实 |
(一)基本目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功能指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
(三) 主体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群众力量 |
(四) 载体建设:完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体系 |
三、具体举措层面: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教育引导 |
(一) 思想引领:“表”“里”兼顾提高认知认同 |
(二) 教育引导:“显”“隐”共进助力传播传承 |
(三) 素质提升:“质”“格”并行促进自觉自省 |
(四) 行为养成:“情”“行”并重推动身体力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回击领袖评价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客观需要 |
1.1.2 增强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客观需要 |
1.1.3 总结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
1.1.4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观的客观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几个问题的说明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相关概念说明 |
第2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
2.1.1 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历史的必然 |
2.1.2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具有领袖 |
2.1.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应具备多种能力 |
2.2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
2.2.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内涵 |
2.2.2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素养 |
2.2.3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
2.3 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
2.3.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与组织、群众的关系 |
2.3.2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
2.3.3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培养 |
2.4 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
2.4.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重要性 |
2.4.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
2.4.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评价 |
2.4.4 维护领袖地位与反对领袖崇拜 |
第3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观 |
3.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形象的体现 |
3.1.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形象 |
3.1.2 坚持改革开放的事业形象 |
3.1.3 清廉正直的公仆形象 |
3.1.4 勤学善学的进取形象 |
3.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的重要性 |
3.2.1 是审视无产阶级政党成熟的标志 |
3.2.2 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
3.2.3 事关政党存亡兴衰 |
3.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作用的实现路径 |
3.3.1 坚持领袖是领导核心与领导成员的统一体 |
3.3.2 领袖集体领导与领袖个人分工负责制度相结合 |
3.3.3 领袖集体的力量与人民群众的力量相结合 |
第4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 |
4.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生成的历史背景 |
4.1.1 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现实需要 |
4.1.2 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客观要求 |
4.1.3 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现实要求 |
4.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的主要内容 |
4.2.1 任人唯贤的选拔路线 |
4.2.2 领袖选拔的“四化”方针 |
4.2.3 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 |
4.2.4 领袖选拔的“四项”原则 |
4.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路径 |
4.3.1 提高认识不拘一格选拔领袖型干部 |
4.3.2 创新机构设置释放领袖型干部成长空间 |
4.3.3 改革制度消除领袖型干部选拔的制度 |
4.3.4 依靠群众选拔人民满意的领袖型干部 |
第5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观 |
5.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观的内涵 |
5.1.1 领袖要有权威 |
5.1.2 领袖权威是侧重于领袖集体的权威 |
5.1.3 领袖权威主要体现于对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 |
5.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生成的条件 |
5.2.1 领袖过硬的能力 |
5.2.2 人民群众的拥护 |
5.2.3 领袖的成熟度 |
5.2.4 严格的政党纪律 |
5.3 维护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的主要路径 |
5.3.1 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 |
5.3.2 执行严格的政党纪律 |
5.3.3 既要维护领袖核心权威,也要反对领袖个人崇拜 |
第6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观 |
6.1 领袖评价问题的重要性 |
6.1.1 科学评价领袖关系政党的生死存亡 |
6.1.2 科学评价领袖关涉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兴衰成败 |
6.2 科学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
6.2.1 实事求是原则 |
6.2.2 宜粗不宜细原则 |
6.2.3 向前看原则 |
6.3 科学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主要方式 |
6.3.1 党内公开讨论的方式 |
6.3.2 制定“历史决议”的方式 |
6.4 对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问题的主要贡献 |
6.4.1 在历史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
6.4.2 在历史“十字”路口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
6.4.3 在国际上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
第7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特色和历史地位 |
7.1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特色 |
7.1.1 求实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立论基础 |
7.1.2 创新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实践方式 |
7.1.3 辩证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认知方式 |
7.1.4 为民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价值取向 |
7.2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历史地位 |
7.2.1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
7.2.2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7.2.3 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精神武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前言 |
一、 选题的提出和主要目标 |
1. 选题的主要目标 |
2.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二、 选题研究动态:邓小平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
1. 一般性回顾:国内邓小平理论研究阶段和主要成果 |
(1) 研究阶段 |
(2) 研究成果的领域及形式 |
2. 视野扩展: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分析 |
3. 反思与探索:邓小平理论研究方法分析 |
(1) 主要研究方法 |
(2)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不足 |
4. 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创新邓小平理论研究方法的意义 |
三、 选题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 研究思路及内容(章节)安排 |
2. 主要研究方法 |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中的权变理念 |
一、 关于权变思想 |
1. 概念及特征 |
2. 权变思想的理论渊源 |
(1) 西方权变管理理论的萌芽 |
(2) 西方权变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主要流派 |
(3)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的权变理论 |
3. 以变求实:权变思想的实质 |
二、 扬弃与超越:权变思想与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关联 |
1. 权变思想对实用主义思想积极因素的汲取 |
2. 权变思想对实用主义的扬弃和超越 |
3. 权变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比较 |
三、 权变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精神的相通 |
1. 权变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
2. 内在特质: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的权变理念分析 |
第二章 邓小平理论权变研究的基本模式 |
一、 关于思想或决策理论分析的一般原则、视角和方法 |
二、 经典权变模型在决策权变中的应用分析 |
1. 决策权变分析中的自变量因素 |
2. 决策权变函数关系的描述模型分析 |
(1) 菲德勒权变理论模型 |
(2) 情境领导理论权变模型 |
(3) 途径——目标理论的权变关系模型 |
(4) 领导——参与模式权变关系分析 |
(5) 领导风格抉择模型和领导方式连续流模型中的权变关系 |
三、 邓小平理论权变研究模式的构建和分析 |
1. 邓小平理论决策权变模型的构建和诠释 |
2. 邓小平理论根本变量因素的选取和适配规律分析 |
(1) 邓小平理论根本变量因素的选取和论证 |
(2) 邓小平理论根本变量因素的权变关系分析 |
第三章 邓小平关于重大问题科学决策的权变分析 |
一、 构成邓小平理论主题内容的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 |
二、 邓小平关于重大问题科学决策的权变分析 |
1. 邓小平在重大问题科学决策中的变量因素研究 |
(1) 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发展走向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变量研究 |
(2) 关于某一重大个案问题决策的权变因素研究 |
(3) 关于中国和世界之间存在的重大问题的战略决策的权变因素分析 |
2. 邓小平关于重大问题科学决策的权变特性分析 |
(1) 决策的满意标准特性 |
(2) 决策的创造性特性 |
(3) 决策的文化伦理特性 |
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历史发展过程的权变分析 |
一、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的评析 |
1. 理论起点 |
2. 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
二、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前控制变量因素分析 |
1. 权力结构 |
2. 理论前提的信息结构 |
3. 决策辩论和人民成熟度的提升 |
4. 邓小平的个人特性 |
5. 环境结构变量 |
三、 邓小平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决策权变特性分析 |
1. 渐进性和反馈性 |
2. 时间最优解和按照试探性方式进行决策 |
3. 决策权变性和科学性、系统性的结合 |
四、 邓小平理论的后控制变量分析 |
1. 机制保障 |
2. “接力”者的作用 |
3. 决策任务结构和基本目标的统一性 |
4. 决策环境结构延续性 |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逻辑结构的权变分析 |
一、 邓小平理论逻辑结构的再思考 |
1. 关于邓小平理论逻辑结构 |
2. 邓小平理论逻辑结构的基本模型 |
二、 邓小平理论决策目标和决策主题的权变特性 |
1. 观念变量及有效控制 |
2. 实体变量及有效控制 |
3. 活动变量及有效控制 |
4. 关系变量及有效控制 |
三、 邓小平理论决策实施方式的权变特性分析 |
1. 观念变量及有效控制 |
2. 实体变量及有效控制 |
3. 活动变量及有效控制 |
4. 关系变量及有效控制 |
四、 邓小平理论的决策风格的权变特性 |
1.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决策风格 |
2. 邓小平理论决策风格的权变分析 |
(1) 观念变量及有效控制 |
(2) 实体变量及有效控制 |
(3) 活动变量及有效控制 |
(4) 关系变量及有效控制 |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实践绩效的权变分析 |
一、 正面绩效: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
1. 富于成效的十年 |
2. 成就辉煌的二十年 |
二、 “风险”效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代价 |
1. 人性的“异化” |
2. 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
3. 社会不稳定因素 |
三、 发展与代价:邓小平理论实践绩效的权变分析 |
1. 邓小平理论决策质量的权变分析 |
2.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代价的权变分析 |
(1) 决策性质 |
(2) 决策者 |
(3) 任务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4) 决策实施者的素质问题 |
(5) 决策环境变量 |
(6) 成本和条件变量 |
主要参考文献 |
跋 |
(4)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成果清理总结 |
三、问题、思路与方法 |
四、难点及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理论与“逻辑”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前提 |
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新时代 |
二、发展与发展逻辑 |
第三节“逻辑”分析 |
一、四个逻辑的提出依据 |
二、四个逻辑的划分标准 |
三、四个逻辑的辩证关系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现实前提:坚持中国问题导向 |
二、现实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三、现实问题: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进程 |
一、结构转型——欠发展初期着重发展动力 |
二、整体转型——进一步发展促进社会平衡 |
三、整体转型升级——发展起来以后致力于国家治理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规律 |
一、立足中国现实的生产力发展规律 |
二、围绕中国发展的总体性辩证规律 |
三、融入中国实践的历史性生成规律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二、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运用 |
三、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认识与应用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成 |
一、邓小平理论——实现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富起来”理论的深化发展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时代发展的强国理论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质 |
一、坚持基本原理与历史生成的统一 |
二、坚持遵循规律性与发挥主体性的统一 |
三、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 |
一、最高价值追求:共产主义 |
二、终极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价值追求主体: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追求演进 |
一、以人民富裕为本——发展生产力 |
二、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 |
三、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发展理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追求启示 |
一、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 |
二、科学对待人与人的关系 |
三、注重强调人与精神的关系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逻辑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基础 |
一、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二、现实力量:生产力发展与世界普遍交往 |
三、国际经验:世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选择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进程 |
一、基于现实国情的“跟跑”阶段 |
二、主体意识觉醒的“追跑”阶段 |
三、实践主体自觉的“领跑”阶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贡献 |
一、贡献中国发展方案 |
二、宣告西方中心论破产 |
三、提供新型现代性文明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需要继续拓展的方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的意义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述评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条件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
1.1.1 时代主题 |
1.1.2 时代特征 |
1.1.3 冲突与合作并存的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国家间关系 |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思想渊源 |
1.2.1 理论源头:马克思列宁主义 |
1.2.2 直接理论来源:毛泽东思想 |
1.2.3 文化渊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实践基础 |
1.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 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
1.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1.3.3 苏共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
2.1.1 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不同观点 |
2.1.2 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主题 |
2.1.3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的形成轨迹 |
2.2.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内在关系 |
2.2.3 理论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
2.3.1 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科学内涵 |
2.3.2 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
2.3.3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纵向结构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 |
3.1.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
3.1.2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
3.1.3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 |
3.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
3.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
3.3.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
3.3.2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
3.3.3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横向结构 |
4.1 理论根据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
4.1.1 社会主义本质论 |
4.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
4.1.3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 |
4.1.4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论 |
4.2 主体内容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
4.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
4.2.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 |
4.2.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 |
4.2.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 |
4.3 条件保障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
4.3.1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 |
4.3.2 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论 |
4.3.3 社会主义军队和国防建设论 |
4.3.4 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 |
4.3.5 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邓小平推进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贡献 |
一、宣传毛泽东思想推进毛泽东思想大众化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 |
(三) 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丰富毛泽东思想 |
二、扞卫毛泽东思想推进毛泽东思想大众化 |
(一) 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毛泽东 |
(二)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
三、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推进毛泽东思想大众化 |
(一) 概括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
(二) 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理论 |
(三) 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 |
第二章 邓小平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贡献 |
一、倡导解放思想推动思想观念大解放 |
(一) 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 |
(二) 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
(三) 倡导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
(四) 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 |
二、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消除对社会主义的误解 |
(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
(二)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
(三) 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认识社会主义 |
三、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
(二)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
四、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一)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
(二) 创新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经济制度 |
(三) 创新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 |
五、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
(一)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
(二)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
(三)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
第三章 邓小平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贡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道路 |
(一)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三) 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 |
二、中国式的现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 |
(一)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
(二)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三)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
三、改革开放:在发展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 社会主义是不断改革的社会 |
(二) 社会主义是全面开放的社会 |
(三) 改革开放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
四、精神文明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条件 |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
第四章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
一、动力特点: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
(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
(二) 以理想信念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二、学习特色: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
(一) 邓小平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
(二) 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 |
三、语言特色:通俗易懂 |
(一)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老祖宗不能丢 |
(二) 怎样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 |
(三) 定位世纪发展目标:小康社会 |
(四) 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第一生产力 |
四、方法特色:按辩证法办事 |
(一) 否定即肯定: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
(二) "猫论":抓事物本质 |
(三) 统筹兼顾:全局观念 |
(四) 从实际出发:有"左"反"左",有右反右 |
五、实践特色:"拿实事来说话" |
(一) 先试、先闯 |
(二) 不争论,允许看 |
(三) 拿实事来说话 |
第五章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
(一)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三)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
二、党的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
(一)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 |
(二)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尊重人民群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 |
(一)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
(二) 依靠和尊重人民群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四、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一)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种社会思潮 |
(二) 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五、总结经验: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 |
(一) 重视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
(二) 邓小平是善于从总结历史经验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后记 |
(8)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观 |
1.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涵 |
2.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是重大理论和政治问题 |
二、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和本文的研究创新 |
1.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意义 |
2.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综述 |
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其若干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马克思主义观 |
第一节 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认识 |
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 |
二、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 |
三、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
四、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观 |
第二章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 |
第一节 政治立场的基本确立:知青时期 |
一、革命家史 |
二、知青时期 |
第二节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地方工作时期 |
一、河北时期 |
二、福建时期 |
三、浙江和上海时期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中央工作时期 |
一、从十七大到十八大 |
二、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
三、十九大及以来 |
第三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阐发 |
第一节 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 |
一、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阐发 |
二、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阐发 |
三、对九个方面主要思想的阐发 |
第二节 阐释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 |
一、阐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 |
二、提出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向及其重大原则 |
三、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第三节 阐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思想 |
一、阐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 |
二、明确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
三、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 |
第四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
第一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
二、分析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会过时 |
第二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 |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
三、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第三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一、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三位一体”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一脉相承” |
三、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性 |
第四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
一、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
二、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
第五节 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
第五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 |
一、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历史阶段 |
二、科学把握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
第二节 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
一、阐述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
二、阐述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
三、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性 |
第六章 习近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论述 |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一、论述马克思主义立场 |
二、论述马克思主义观点 |
三、论述马克思主义方法 |
第二节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一、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阐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
三、阐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七章 习近平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阐述 |
第一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 |
一、熟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 |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
三、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
第二节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 |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 |
二、研究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 |
三、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 |
第三节 推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强起来 |
一、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三个地带” |
二、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
三、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
第八章 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各种错误思潮 |
第一节 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功能 |
一、严肃批判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
二、认真对待非马克思主义思潮 |
三、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
第二节 运用马克思主义观批判错误思潮 |
一、批判“普世价值” |
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
三、批判西方宪政观 |
四、批判新自由主义 |
第三节 习近平展开理论批判的主要特点 |
一、从思想根源上揭露错误思潮 |
二、从基本立场上批判错误思潮 |
三、从政治主张上批判错误思潮 |
结语 |
一、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贡献 |
1. 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
2. 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
3. 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二、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启示 |
1. 理解马克思主义要实现文本解读与掌握原理的辩证统一 |
2. 理解马克思主义要把握革命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3. 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
4. 拓展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和“世界化”的辩证统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三、学术界研究状况 |
四、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点 |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历史必然性 |
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是文化发展规律的要求 |
(一) 从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必然性 |
(二) 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规律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必要性 |
(三) 从先进文化发展规律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必要性 |
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
(一)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
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一)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发展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
(二) 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
(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承续传统文化、发展中华文化 |
四、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化基础的内在根据 |
(一)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
(二) 人本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
(三) 和合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
(四) 大一统传统及其当代价值 |
(五) 崇德向善的民族品格及其当代价值 |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相关历史经验与教训提供了重要借鉴 |
(一)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经验与教训 |
(二)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经验与教训 |
第二章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表现 |
一、邓小平理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一) 时代背景 |
(二)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三) 邓小平理论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主要表现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一) 时代背景 |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主要表现 |
三、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境界 |
(一) 时代背景 |
(二)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三) 科学发展观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主要表现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 |
第三章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及基本经验 |
一、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
(一) 全新的时代特征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时代性特征 |
(三) 正确处理文化的时代性与继承性的关系 |
二、自觉自信,彰显民族性 |
(一)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表现 |
(二) 正确处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
三、海纳百川,更具开放性 |
(一) 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理论品格 |
(二) 正确处理开放包容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
(三) 正确处理文化的一元性与多样化的关系 |
四、求真务实,注重科学性 |
(一) 思维方式更具辩证性 |
(二) 文化发展观更加科学 |
(三) 更加注重总结经验与规律 |
五、积极探索,加强实践性 |
(一)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主渠道 |
(二) 文化体制改革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
第四章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途径与机制 |
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途径 |
(一) “基本原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民族化 |
(二) “传统文化”以“基本原理”为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化 |
(三) “基本原理”与“传统文化”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 |
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机制 |
(一) 政坛论坛良性互动 |
(二)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
(三) 国内国际广泛交流 |
第五章 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一、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临的机遇 |
(二) 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临的挑战 |
二、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路与主张 |
(一) 前提:确立科学的传统文化观 |
(二) 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三) 保障: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政治环境 |
(四) 核心:进行文化创新 |
(五) 关键: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
(六) 根本: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
1、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是继承发展的关系 |
2、关于“始于毛,成于邓”的问题,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
3、少数学者指出,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建构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
1、三阶段说 |
2、四阶段说 |
3、五阶段说 |
4、六阶段说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三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及其地位 |
1、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
2、邓小平理论在体系中的地位 |
3、科学发展观在体系中的地位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
1、解放思想 |
2、实事求是 |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框架及内涵 |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 |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重大意义 |
1、理论地位 |
2、理论价值 |
3、实践价值 |
4、世界意义 |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发展 |
3、建设和发展 |
4、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及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 |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向 |
四、从“精髓思想”看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 周颜玲. 山东大学, 2019(02)
- [2]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D]. 余清. 湖南大学, 2019(07)
- [3]邓小平理论研究:一种权变的方法[D]. 凌宏彬. 南京师范大学, 2003(02)
- [4]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研究[D]. 赵聪聪.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 田瑞兰. 河北大学, 2010(10)
- [7]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研究[D]. 陈运普. 武汉大学, 2010(05)
- [8]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王永义. 南京大学, 2018(05)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 许青春. 山东大学, 2012(12)
- [10]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 王思怀. 商洛学院学报,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