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ll Server──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论文文献综述)
张妮[1](2012)在《面向空管业务的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持续发展,空管业务日益体现出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业务规模的与日俱增带来了各类空管业务信息的传输需求,并逐步呈现多样化、差异化、高复杂性、高安全性、高保密性等特点,为空管专用传输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确保空管系统安全生产,民航华东空管局对面向空管业务的综合交换通信网络实施了新一轮建设,运用了基于软交换(Softswitch)的下一代网络(NGN)技术。论文主要研究面向空管业务的综合交换通信网的设计与实现方案,为民航华东空管局各类业务信息建立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传输专网,突出层次化、模型化、高可靠性的原则,确保网络在具有高性能、高安全可靠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和持续发展性。论文首先阐述了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网络设计方案,构建了网络拓扑。其次,介绍了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一是介绍了软交换系统的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包括NGN核心控制设备、中继信令网关、边界网关、坐席系统、综合网管、接入网关等,二是介绍了承载网的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随后,论文介绍了综合交换通信网络与现网的融合方案,分析了全网用户互联互通的流程。之后,论文介绍了综合交换通信网络配套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网络管理系统、认证和计费系统、综合业务平台、坐席系统等四个主要的配套系统的设计,使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全网设计更全面。论文着重分析了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和QoS设计方案,一是研究了NGN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二是研究了承载网的可靠性解决方案,三是研究了承载网的安全性解决方案,并重点阐述了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QoS设计,得出软交换系统对承载网QoS指标,并设计了软交换系统和承载网的QoS策略。最后,论文对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核心设备功能及性能测试、业务功能测试、承载网络性能,并总结了测试结论。
徐文云[2](2011)在《基于NGN技术的电信呼叫中心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电信网、计算机网络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基于语音板卡或交换机的传统呼叫中心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基于软交换技术、IP承载的下一代呼叫中心(NGCC)应运而生。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技术(NGN)的核心技术之一,为电信业务网与承载网的分离以及各业务网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本文结合重庆电信10000号客服中心的建设,构建NGCC的体系结构、系统架构,详述了系统架构中的主要设备功能、设备间互通的协议。利用软交换、光缆传送、宽带接入等NGN的分解技术完成基于NGN技术的重庆电信呼叫中心的组网设计。重庆电信NGCC组网采用的是混合组网方式,平台系统采用双网双平面的网络结构,每台服务器都同时连接到两台主干网络交换机和软交换设备上,总呼叫中心平台采用双中心的系统构架,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NGCC平台系统设计部分,交换机、排队机等核心设备的很多功能通过软件来实现,省去了大量的硬件投资,节约了成本。平台系统采用了Parlay API和虚拟呼叫中心技术,可在一个呼叫中心主平台上实现昂贵资源的多企业共享,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外包能力,系统还增加了对视频的支持。实时、非实时媒体的路由排队策略的合理设计,使用户和坐席间的交互流程得以进一步优化。NGCC业务与应用子系统的设计,对提高坐席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服中心的效益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NGCC软件设计部分主要做了NGCC软件结构和数据库结构设计,根据所提出的路由排队策略,设计了路由排队程序流程图,实现了用户以最合理的方式找到最合适的坐席,NGCC系统以最合理的方式处理用户呼叫,解决了多媒体融合的问题,达到网络互通的目的。
熊艳红[3](2011)在《基于软交换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的研究》文中认为呼叫中心是铁路信息化过程中重要应用系统之一,全面实施呼叫中心对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实施有助于铁路信息化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而传统类型的呼叫中心,由于它沿袭了TDM的PSTN系统结构,因此存在一些先天性的缺陷,要想实现针对性的业务服务,必须使用专用的ACD交换机,因此导致系统在构建时造价较高、灵活性也比较差,且传统类型的呼叫中心在交换机、信令标准方面每一项业务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规范,新业务的开发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传统类型的系统结构没有很好的利用IP网络的优势,这些都制约了呼叫中心产业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是新、旧网络及多种现有网络融合的桥梁,把软交换技术应用到呼叫中心系统,能很好的解决企业在扩容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仅有利于提高旅客服务质量,而且还能保护原有投资,因此呼叫中心系统应用软交换技术具有理论研究价值与实际的应用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分析了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由呼叫中心概述总结出目前呼叫中心存在的高成本、系统灵活性和扩充性差、呼叫控制与业务开发重合以及用户单一等问题,引出把软交换技术应用到铁路客运呼叫中心的研究价值与实际的应用意义。(2)总结了NGN(下一代网络)的定义、发展动力及下一代网络分层的体系架构,并对各层的定位及主要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还重点研究了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技术的主要设备、协议及软交换的主要功能。(3)以铁路旅客服务系统为基础对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通过研究目前呼叫中心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总结出目前呼叫中心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将软交换技术引入到呼叫中心系统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软交换技术为基础的呼叫中心系统的组网方式,并对软件结构进行了设计;最后根据铁路客运的特点给出了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的总体结构,并详细研究了铁路客运专线单线组网,对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的业务功能流程进行了设计。(4)对呼叫中心核心设备(SoftACD)调度算法的流程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各算法的伪代码,应用时选用何种调度算法要根据系统规模和业务需求进行选择。采用软交换技术构建的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涉及到与现有的各种网络互联互通,因此对公共电话网(PSTN)电话机和SIP电话机之间的互通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最后给出了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系统的业务实现信令流程。(5)为实现系统应用软件的各子系统的功能,采用JavaBeans技术开发出各子系统的界面,并给出了部分界面的截图。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采用基于WEB的体系结构,采用框架设计,将基本业务组件设置在框架中,其它业务功能以插件的方式,按照模块添加到系统中,从而保证了呼叫中心的稳定性和高扩展能力。
徐砚汀[4](2010)在《基于SIP协议的POTS重叠拨号》文中研究表明实时IP呼叫是下一代网络(NGN)听提供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SIP协议是实现VoIP应用的重要通信协议。在基于SIP协议的通信中,AG (Access Gateway)设备扮演了SIP用户代理的角色,用于连接普通老式电话(POTS)和IP网络。课题中涉及的DSLAM设备就是媒体网关的一种,实现传统电话业务和综合数字业务的用户终端与NGN骨干网的互联。欧盟推行的电信行业间的竞争政策导致了各个欧洲国家对电话编号方案的改革。由于开放式编号方案支持全国目的地址编码(NDC: National Destination Code)和地区拨号,各国电信部门和运营商倾向于使用开放式编号方案。因此,连接POTS与IP网络的媒体网关DSLAM也需要改进,以适应开放式编号方案的需要。开放式编号方案中,AG并不理解用户拨号每一数字位的意义,因此以往的全拨号模式不再适用。本课题中,引入基于SIP协议的POTS重叠拨号。不同于全拨号——DSLAM会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包含用来建立和完成呼叫的所有数字位,重叠拨号中会用多邀请——即一次拨号过程中发送多个邀请——的方式来建立连接。
潘小龙[5](2009)在《基于下一代网络的呼叫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呼叫中心业务发展迅速,一方面是随着国内通信市场的业务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提供更加优质的客户服务成为电信运营商吸引客户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而呼叫中心的客服业务作为电信运营商面向用户的一个服务窗口,直接影响到用户满意度提升;另一方面近一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国内大量的企业用户压缩建设成本和人员成本,产生了例如电话营销、虚拟客服中心等一系列新的呼叫业务需求,因此直接推动了国内呼叫中心业务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本论文所选研究课题是本人所在中兴通讯公司的企业项目。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呼叫中心业务的发展情况和系统演进路线进行分析,指出呼叫中心业务逐渐会成为近1-2年内国内通信业务发展的热点业务。但现阶段国内传统呼叫中心系统不能很好的支持新技术和新业务,成为制约国内呼叫中心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对传统呼叫中心系统问题进行分析后,论文提出了采用基于下一代网络的呼叫中心技术解决目前问题的建设思路和解决方案。并结合中国联通密云呼叫中心基地项目进行了下一代呼叫中心系统的建设规划。论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呼叫中心系统的基本组成,技术演进路线,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2、对传统呼叫中心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了下一代呼叫中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对下一代呼叫中心系统网络架构、平台组成、业务流程,以及组网方式进行分析,论证了下一代呼叫中心对现有业务的兼容性,以及对新业务支持的可行性。4、结合中国联通北京密云呼叫中心基地建设项目,对联通原有方案、项目需求和网络现状进行分析,给出分析建议和更合理的方案规划。并结合用户话务量以及网络带宽等参数,给出下一代呼叫中心系统设备配置建议,从而为呼叫中心建设者提供建设参考意见
吴静[6](2009)在《软交换方式固网智能化在安徽省蚌埠地区的应用》文中提出通信网络已从过去的技术驱动模式转变为由市场、业务驱动的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已成为固网下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固定电话网(PSTN)在网络与业务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已无法满足业务创新和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要求,必需进行网络转型。由于我国的PSTN设备大量处在“青春期”,利用价值和改造潜力都还很大,所以,为保护现有投资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PSTN的生命周期,提升PSTN的价值,采用固网智能化方式对其进行改造。固网智能化改造不仅能够提高固网智能化水平,增强增值业务能力,加快业务开通速度,提高用户服务质量;而且还可以实现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形成统一的用户数据中心,提升网络基于用户的运营能力。因此,固网智能化已成为我国固网运营商进行网络转型和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对智能网、软交换等技术的分析,对“汇接局方案”、“端局方案”、“软交换汇接局完全访问SHLR"三种固网智能化方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得出了“软交换汇接局完全访问SHLR"方案的优势所在。其次,结合蚌埠本地固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蚌埠地区采用“软交换汇接局完全访问SHLR"方案进行固网智能化改造,并提出了蚌埠固网智能化改造的具体方案以及设备容量的估算。然后,以实验区域工程说明了该方案的具体应用情况,并以VPN业务为例分析了固网智能化改造后的业务流程。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工作,展望了固网的发展方向。
张春煊[7](2009)在《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组网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电信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及大量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构建一个能够同时承载和疏通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全业务网络变得日益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分组传送,采用分层、开放的体系结构,在统一的传送网上承载多业务的下一代网络(NGN)理念体系日渐成熟,并成为业界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重点分析了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下一代网络控制核心的软交换技术原理、系统结构及相关接口协议,探讨了移动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网向3G演进过程中的应用。本文对某移动运营商交换网络现状及交换系统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话务模型对用户数与业务量进行了预测,进而分析了网络性能需求。针对部分交换局现网负荷较高的问题,从向3G网络演进的角度考虑,在现有2G网络上采用移动软交换技术,通过引入软交换设备扩容的方式进行解决。论文作者参与了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移动核心网组网方案的部分设计,为移动通信网的平滑演进积累了经验。
田丰[8](2009)在《基于软交换的煤矿多业务语音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生产调度指挥通信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NGN网络的成熟,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的语音、视频和数据等多业务在统一IP承载网中传输、控制和管理是未来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发展的趋势。本文为了实现基于VoIP的语音调度功能,提高语音调度通信的可靠性、灵活性和业务扩展性,研究并开发了基于软交换的煤矿多业务语音调度系统。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中多业务需求的分析,结合软交换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软交换的煤矿多业务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多业务系统功能。在基于软交换的煤矿多业务系统模型基础上,对煤矿语音调度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开发。首先,分析和设计了注册服务器和代理服务器,设计了语音调度系统结构、系统功能模块和语音通信系统结构。其次,分析了SIP协议在语音调度通信中的实现过程。最后,使用Visual C++和SQL server 2000开发环境,基于Windows Socket,采用分层模块化的软件开发结构,实现对语音调度系统软件的编程开发,设计和实现了呼叫模块、定时器模块和语音通信模块等公共模块。在此基础上开发并实现了煤矿多业务语音调度系统的基本语音单呼叫、组群呼叫、强拆强插、语音监听等核心调度功能模块。同时,为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视频和数据业务的融合提供了标准的API接口。在实验室搭建了语音调度系统的测试平台,对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并使用Ethereal协议数据包跟踪工具对通信信令进行了抓包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完成了基于多业务平台下的语音调度的基本功能,满足未来煤矿安全生产对语音调度系统的需求。
刘油锤[9](2009)在《基于SIP的VoIP系统在下一代网络中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NGN技术的发展,VoIP业务作为一种网络服务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VoIP是通过分组交换网络传输语音、视频和数据等业务,可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多彩的需求。实现VoIP系统涉及到语音压缩编码、信令调度、NAT和防火墙的穿越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大连浩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VcomOffice2008视频会议系统项目为背景,以下一代网络为平台,以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协议会话初始化协议为基础,设计了内嵌在VcomOffice2008中的VoIP通信模块。本文首先从VoIP技术涉及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SIP与SDP协议的相关技术,比较分析了SIP协议与H.323协议的优缺点,选择SIP协议作为下一代网络平台下VoIP系统的信令调度标准,并对基于SIP协议的会话过程进行探索。文中对下一代网络的架构,网络层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现有VoIP技术的基础上,文中对VoIP系统的架构进行了分析,提出VoIP系统在NGN下的架构模型,设计VoIP系统中的SIP服务器模块。在下一代网络中,本文利用纯软件方式研究NAT穿越问题。利用修改SIP和SDP消息的方式,解决媒体流穿越NAT的问题。与当前NAT穿越方式相比,既提高了穿越的成功率,又节省了资源。更适合下一代网络的应用。最后,本文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对信令调度进行了分析,与目前系统进行了比较,设计的系统基本上能完成预期功能,实现了既定目标。论文结尾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陈云坤[10](2008)在《软交换中网络安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各大运营商积极实行软交换商化的同时,如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是网络建设过程中所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尤其对于软交换这样一个运营系统而言,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软交换网络的研究是刚刚发展起来的领域,所以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不仅设备制造商投人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研发设备,而且移动运营商也开展大量的测试和实验。用来验证设备的稳定性、协议的标准化程度以及规模组网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针对软交换中的安全隐患,提出软交换的安全解决方案,对软交换的网络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实现了IPSec和NAT的兼容以及NAT在软交换网络中的穿越。最后以贵州移动网络为例,提出软交换在贵州移动网络改造建设中的应用方案和网络安全的具体解决方案,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本文以软交换中网络安全技术为研究方向,第一章对课题的背景、研究的动向和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二章为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功能结构、网络结构、接口、协议进行论述;第三章是对软交换的网络安全隐患进行论述,研究了具体安全解决方案;第四章以贵州移动网络为例论述安全组网在实际中的效果;第五章对全文作出总结和研究展望。
二、Call Server──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ll Server──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空管业务的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空管业务的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总体设计 |
2.1 下一代网络概述 |
2.1.1 下一代网络概述 |
2.1.2 软交换网络架构 |
2.1.3 支持软交换的主要协议 |
2.2 研究目标与需求 |
2.2.1 建设目标 |
2.2.2 总体要求 |
2.3 主要建设内容 |
2.3.1 主要建设内容 |
2.3.2 提供的业务需求 |
2.3.3 模型选择 |
2.4 网络拓扑架构 |
2.5 组网设计方案 |
2.5.1 软交换系统设计方案 |
2.5.2 承载网络设计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
3.1 软交换系统的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
3.1.1 NGN 核心控制设备 |
3.1.2 中继信令网关 |
3.1.3 边界网关 |
3.1.4 接入网关 |
3.1.5 综合网管系统 |
3.1.6 坐席系统 |
3.1.7 NGN 系统各设备 IP 地址需求和配置 |
3.2 承载网的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
3.2.1 流量分析 |
3.2.2 核心侧流量分析及设备选型 |
3.2.3 接入侧流量分析和设备选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交换通信网络与现网的融合方案 |
4.1 现网程控交换机用户的融合方案 |
4.1.1 融合组网方案 |
4.1.2 用户号码编制 |
4.1.3 信令路由组织 |
4.1.4 用户业务实现和继承 |
4.2 全网用户的互联互通 |
4.2.1 机场 NGN 用户拨打机场 NGN 用户 |
4.2.2 机场 NGN 用户拨打机场 PSTN 用户 |
4.2.3 机场 NGN 用户拨打市话 |
4.2.4 机场 NGN 用户拨打国内长途 |
4.2.5 机场 NGN 用户拨打国际长途 |
4.2.6 机场 PSTN 用户通过 NGN 拨打市话 |
4.2.7 机场 PSTN 用户通过 NGN 拨打国内长途 |
4.2.8 机场 PSTN 用户通过 NGN 拨打国际长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交换通信网络配套系统的设计方案 |
5.1 网络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5.1.1 NetNumen N31 网管系统体系结构 |
5.1.2 NetNumen N31 网管系统分布式处理结构 |
5.1.3 NetNumen N31 网管系统的集中管理模式 |
5.1.4 NetNumen N31 网管系统管理功能 |
5.2 认证和计费系统设计方案 |
5.2.1 软交换语音用户的认证机制 |
5.2.2 软交换语音用户的计费方案 |
5.2.3 宽带用户的认证和计费方案 |
5.3 综合业务平台的设计方案 |
5.3.1 主要业务描述 |
5.3.2 业务平台的组网方案 |
5.3.3 ZXUP10 综合业务平台 |
5.4 坐席系统设计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综合交换通信网络安全策略及 QoS 设计方案 |
6.1 NGN 系统的安全性解决方案 |
6.1.1 设备安全 |
6.1.2 系统安全 |
6.1.3 管理安全 |
6.1.4 软交换的容灾组网方案 |
6.1.5 拥塞与负荷控制技术 |
6.1.6 AG 自交换功能 |
6.2 承载网的可靠性解决方案 |
6.2.1 链路可靠性保证 |
6.2.2 设备可靠性保证 |
6.3 承载网的安全性解决方案 |
6.3.1 网络安全整体规划 |
6.3.2 防火墙安全系统 |
6.3.3 防病毒安全系统 |
6.3.4 网络设备本身提供安全保障 |
6.4 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 QoS 设计 |
6.4.1 影响软交换系统的 QoS 因素 |
6.4.2 软交换系统对承载网 QoS 指标 |
6.4.3 软交换系统 QoS 策略 |
6.4.4 承载网 QoS 策略 |
6.4.5 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 QoS 设计方案总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功能及性能测试 |
7.1 核心设备功能测试 |
7.1.1 软交换核心控制设备 SS |
7.1.2 中继信令网关 TG/SG |
7.1.3 核心路由器 T1200 |
7.2 业务功能测试 |
7.2.1 基本语音业务测试 |
7.2.2 业务平台功能测试 |
7.3 软交换系统性能测试 |
7.3.1 软交换话务量模型分析 |
7.3.2 测试环境及流程 |
7.3.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7.4 承载网络性能测试 |
7.4.1 测试项目及方法 |
7.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7.4.3 承载网络性能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2)基于NGN技术的电信呼叫中心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呼叫中心的发展历程 |
1.1.2 呼叫中心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1.1.3 NGCC 平台优势 |
1.1.4 课题来源和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NGCC 的主要理论及关键技术 |
2.1 NGN 技术与软交换技术 |
2.1.1 NGN 技术 |
2.1.2 软交换技术 |
2.1.3 软交换在下一代网络中的位置 |
2.2 NGCC 的主要协议及关键技术 |
2.2.1 会话初始协议(SIP) |
2.2.2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
2.2.3 PARLAY API 技术 |
2.2.4 虚拟呼叫中心技术 |
2.3 传统呼叫中心与NGCC 的比较 |
2.3.1 传统呼叫中心的系统架构 |
2.3.2 传统呼叫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3 NGCC 的提出 |
2.3.4 传统呼叫中心与NGCC 的对比分析 |
2.4 NGCC 的组网方式 |
2.4.1 集中组网方式 |
2.4.2 区域集中组网方式 |
2.4.3 混合组网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庆电信NGCC 的系统架构与组网设计 |
3.1 NGCC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NGCC 体系结构 |
3.3 NGCC 的系统架构 |
3.3.1 主要设备功能 |
3.3.2 CSTAII 协议 |
3.3.3 TSAPI 协议 |
3.4 重庆电信NGCC 的组网设计 |
3.4.1 组网概况 |
3.4.2 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 |
3.4.3 组网方式 |
3.4.4 NGCC 的组网设备选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庆电信NGCC 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1 NGCC 平台系统模块 |
4.1.1 系统模块 |
4.1.2 模块间主要接口 |
4.1.3 统一业务平台(ZXUP10) |
4.2 路由排队策略 |
4.2.1 实时媒体路由策略 |
4.2.2 实时媒体排队策略 |
4.2.3 非实时媒体路由策略 |
4.3 NGCC 软件结构设计 |
4.3.1 NGCC 用例模型 |
4.3.2 软件结构设计 |
4.3.3 路由排队程序流程图的设计 |
4.4 NGCC 话务流程 |
4.4.1 自动业务 |
4.4.2 自动转坐席业务 |
4.4.3 坐席呼出到用户业务 |
4.5 呼叫处理流程的日志分析 |
4.5.1 呼叫日志 |
4.5.2 链路检测 |
4.6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6.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4.6.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7 业务与应用子系统 |
4.7.1 催缴费业务系统 |
4.7.2 外呼业务系统 |
4.7.3 质检考评系统 |
4.7.4 工单流业务系统 |
4.7.5 排班系统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GCC 的实际运行环境与配置 |
5.1 ZXSS10 SS1A/1B 的硬软件组成 |
5.1.1 ZXSS10 SS1a/1b 的硬件组成 |
5.1.2 ZXSS10 SS1a/1b 的软件组成 |
5.2 ZXUP10 应用软件的安装要求及安装流程 |
5.2.1 硬件要求 |
5.2.2 软件要求 |
5.2.3 ZXUP10 应用软件的简要安装流程 |
5.3 ZXSS10 SS1A/1B 的配置 |
5.3.1 数据配置 |
5.3.2 话务统计 |
5.3.3 数据备份 |
5.3.4 信令跟踪 |
5.3.5 告警模块 |
5.4 统一业务平台与SS 对接配置 |
5.4.1 SS 侧配置 |
5.4.2 统一业务平台侧业务管理系统(SMS)配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庆电信NGCC 系统的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自动业务功能测试 |
6.3 人工业务功能测试 |
6.4 互通性测试 |
6.5 外呼压力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基于软交换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呼叫中心概述 |
1.2.1 呼叫中心的定义及作用 |
1.2.2 呼叫中心的发展阶段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软交换技术 |
2.1 NGN网络概述 |
2.1.1 NGN定义及其发展驱动力 |
2.1.2 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 |
2.2 软交换技术 |
2.2.1 软交换的主要设备 |
2.2.2 软交换功能 |
2.2.3 软交换与传统的电路交换比较 |
2.3 软交换协议 |
2.3.1 H.323协议 |
2.3.2 SIP协议 |
2.3.3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H.248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系统的构建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现有呼叫中心的技术方案 |
3.2.1 交换机方案 |
3.2.2 工控机+语音板卡方案 |
3.2.3 一体机方案 |
3.2.4 呼叫中心系统引入软交换技术的必要性 |
3.3 软交换呼叫中心的设计 |
3.3.1 软交换呼叫中心组网方式的构建 |
3.3.2 软件系统结构的设计 |
3.4 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的研究 |
3.4.1 铁路运输的特点 |
3.4.2 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系统总体结构 |
3.4.3 铁路客运专线单线组网 |
3.5 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业务功能的设计 |
3.5.1 综合信息咨询查询服务流程 |
3.5.2 客运旅客投诉建议流程 |
3.5.3 车票预定流程 |
3.5.4 订单查询流程 |
3.5.5 取消订单流程 |
3.5.6 取票提醒及回访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呼叫中心的关键技术研究 |
4.1 SoftACD算法流程设计 |
4.1.1 抢接调度算法 |
4.1.2 基于服务次数的调度算法 |
4.1.3 空闲平均分配算法 |
4.1.4 技能和权限分组调度算法 |
4.1.5 智能路由排队算法 |
4.2 CTI中间件技术 |
4.3 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IVR) |
4.4 录音系统 |
4.4.1 录音概述 |
4.4.2 录音系统物理结构的构建 |
4.5 铁路客运呼叫中心软电话与PSTN电话互通流程设计 |
4.5.1 PSTN网电话机向SIP电话机发起呼叫流程 |
4.5.2 PSTN网电话机向SIP电话机发起呼叫的处理流程 |
4.5.3 SIP电话向PSTN网电话机发起呼叫的流程 |
4.5.4 SIP电话机向PSTN网电话机发起呼叫处理流程 |
4.5.5 铁路客运呼叫中心业务实现信令流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客运专线呼叫中心应用软件实现 |
5.1 系统设计 |
5.1.1 系统部署模型 |
5.1.2 系统体系结构 |
5.2 系统实现 |
5.2.1 人员组织权限管理子系统 |
5.2.2 呼叫处理子系统 |
5.2.3 业务应用子系统 |
5.2.4 运营管理子系统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SIP协议的POTS重叠拨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下一代网络(NGN) |
1.2 欧洲编号方案 |
1.3 软交换概述 |
1.4 SIP协议的发展及应用 |
1.5 本课题组织结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IP协议简介 |
2.1 SIP协议特点 |
2.2 SIP协议功能 |
2.3 SIP协议的编址方法 |
2.4 SIP协议的组件 |
2.5 SIP协议消息及结构分析 |
2.6 头部字段 |
2.7 SIP呼叫模型 |
第三章 VoIP媒体网关 |
3.1 媒体网关的概念 |
3.2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
3.3 媒体网关DSLAM系统 |
3.4 网络结构及应用 |
3.5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3.6 VoIP协议栈 |
3.7 DSLAM的地址 |
3.8 系统初始化 |
第四章 POTS重叠拨号 |
4.1 拨号模式分析 |
4.2 DSLAM具体行为分析 |
4.3 SIP重叠拨号信令 |
4.4 系统功能分析 |
第五章 软件实现 |
5.1 接口实现 |
5.2 内部实现 |
5.3 新功能设计 |
5.4 压缩功能 |
第六章 实际应用分析 |
6.1 测试环境 |
6.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下一代网络的呼叫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作者主要的研究工作 |
1.3 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呼叫中心系统介绍 |
2.1 呼叫中心定义 |
2.2 呼叫中心的作用 |
2.3 呼叫中心的分类 |
2.4 呼叫中心的基本组成和主要技术 |
2.5 呼叫中心系统的技术演进路线 |
2.6 呼叫中心的发展史 |
2.6.1 国外的发展史 |
2.6.2 国内的发展史 |
2.6.3 国内呼叫中心业务种类 |
2.6.4 国内运营商呼叫中心系统建设及业务开展情况 |
第三章 基于下一代网络呼叫中心系统介绍 |
3.1 传统呼叫中心系统存在的问题 |
3.2 呼叫中心采用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
3.3 NGN技术介绍 |
3.3.1 NGN的定义 |
3.3.2 NGN的网络架构 |
3.3.3 NGN系统主要构成 |
3.4 NGCC技术介绍 |
3.4.1 NGCC定义 |
3.4.2 NGCC技术体系架构 |
3.4.3 NGCC系统业务功能层次结构 |
3.4.4 NGCC系统设备组成 |
3.4.5 NGCC系统组网方案 |
3.4.6 NGCC呼叫流程 |
3.4.6.1 自助语音接入流程 |
3.4.6.2 自动转人工流程 |
3.4.6.3 座席呼出流程 |
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密云外包呼叫中心基地建设规划 |
4.1 建设需求 |
4.2 运营商呼叫中心系统现状 |
4.3 外包呼叫中心基地项目需求分析 |
4.3.1 原建设方案规划 |
4.3.2 建设方案分析 |
4.3.2.1 方案一 |
4.3.2.2 方案二 |
4.3.3 新建呼叫中心系统的需求 |
4.3.4 建设规划方案 |
4.4 方案设计 |
4.4.1 方案设计的考虑因素 |
4.4.2 方案建设规划步骤 |
4.5 具体组网方案 |
4.6 系统成本建设分析 |
4.6.1 话务模型 |
4.6.2 系统中继数 |
4.6.3 系统并发数计算公式 |
4.6.4 媒体资源 |
4.6.5 服务器处理能力计算 |
4.6.6 数据库存储容量计算 |
4.6.7 媒体资源存储容量 |
4.6.8 设备配置清单 |
4.7 运营商外包呼叫业务的市场拓展建议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概念术语 |
附录B 缩略语 |
致谢 |
(6)软交换方式固网智能化在安徽省蚌埠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应用价值 |
1.4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1.4.1 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智能网 |
2.1 智能网的概念 |
2.1.1 智能网的含义 |
2.1.2 智能网的基本思想 |
2.1.3 智能网的特征 |
2.2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
2.2.1 业务平面 |
2.2.2 整体功能平面 |
2.2.3 分布功能平面 |
2.2.4 物理平面 |
2.3 固定智能网 |
2.3.1 固定智能网的结构 |
2.3.2 固定智能网的建设情况 |
2.3.3 彩铃业务呼叫时的处理流程 |
第三章 固网智能化改造 |
3.1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目的及思路 |
3.1.1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目的 |
3.1.2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思路 |
3.2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技术方案 |
3.2.1 基于传统电路交换技术的固网智能化方案 |
3.2.2 基于软交换方式的固网智能化方案 |
3.2.3 三种方案比较 |
第四章 软交换技术 |
4.1 软交换概述 |
4.1.1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
4.1.2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 |
4.2 软交换设备 |
4.2.1 软交换设备与PSTN交换机的区别 |
4.2.2 软交换设备的功能 |
4.3 软交换中的协议 |
4.3.1 H.248协议 |
4.3.2 SIP协议 |
4.3.3 SIGTRAN协议 |
4.4 软交换网络的特点 |
第五章 蚌埠地区本地网固网智能化改造 |
5.1 安徽省固网智能化整体情况 |
5.1.1 安徽电信软交换网络结构 |
5.1.2 安徽电信软交换网-信令系统 |
5.1.3 交换设备现状 |
5.2 蚌埠地区本地网智能化改造 |
5.2.1 蚌埠概况 |
5.2.2 蚌埠地地区本地网现状 |
5.2.3 蚌埠地区本地网固网智能化改造工程 |
5.3 蚌埠本地网固网智能化实验方案 |
5.3.1 试验区域划分和测试项目分类 |
5.3.2 蚌埠本地网总体试验方案 |
5.3.3 蚌埠本地网第一批次测试局点具体试验方案 |
5.4 综合VPN业务的实现 |
5.4.1 业务概述 |
5.4.2 业务功能 |
5.4.3 综合VPN业务实现的信令流程(呼叫流程)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组网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下一代网络(NGN)简介 |
1.2.1 NGN 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1.2.2 NGN 的体系结构 |
1.3 软交换技术 |
1.3.1 软交换产生的背景及概念 |
1.3.2 软交换技术特点 |
1.3.3 软交换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2章 软交换的基本原理 |
2.1 分层体系结构的软交换技术 |
2.2 软交换系统中的主要设备 |
2.3 移动软交换系统网络构成 |
2.3.1 系统总体框架 |
2.3.2 软交换网络和传统交换网的区别 |
2.3.3 移动交换服务器的应用 |
2.3.4 媒体网关的应用 |
2.3.5 逻辑接口 |
2.4 移动软交换系统功能 |
2.4.1 移动交换服务器功能 |
2.4.2 媒体网关设备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分层结构移动软交换网络组网的探讨及演进 |
3.1 移动软交换设备应用分析 |
3.2 与现有网络的互通 |
3.3 移动软交换网络可靠性保证 |
3.4 IP 信令网的组网分析 |
3.4.1 信令网对IP 承载的需求 |
3.4.2 IP 信令网的概念 |
3.4.3 IP 信令网协议概述 |
3.4.4 IP 信令网的研究 |
3.5 移动通信网的演进 |
3.5.1 3GPP 标准进展 |
3.5.2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网络演进中的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通信网网络运营状况分析 |
4.1 交换网络现状分析 |
4.1.1 话路网组织现状 |
4.1.2 信令网组织相状 |
4.2 交换网络存在问题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移动核心网组网设计 |
5.1 交换网络建设总体原则 |
5.2 业务预测及系统能力需求 |
5.2.1 每用户话务模型参数设计 |
5.2.2 A 接口话务量预测 |
5.2.3 MCS 处理能力的需求 |
5.2.4 VLR 容量需求 |
5.3 建设方案 |
5.3.1 方案设计 |
5.3.2 话路网网络结构设计 |
5.3.3 承载方式 |
5.3.4 信令网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基于软交换的煤矿多业务语音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意义 |
1.4 课题主要研究工作及论文的组织 |
2 系统主要技术和协议分析 |
2.1 软交换技术 |
2.1.1 软交换的功能 |
2.1.2 软交换技术特点 |
2.1.3 软交换的网络体系结构 |
2.2 软交换网络协议 |
2.2.1 SIP 协议 |
2.2.2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软交换的煤矿多业务系统模型建立及功能分析 |
3.1 煤矿安全生产多业务系统需求分析 |
3.2 煤矿多业务模型建立与分析 |
3.3 煤矿多业务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软交换的煤矿多业务语音调度系统设计 |
4.1 SIP 服务器 |
4.1.1 注册服务器 |
4.1.2 代理服务器 |
4.2 语音调度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
4.2.1 语音调度系统结构 |
4.2.2 语音调度系统功能设计 |
4.3 IP 语音通信系统的结构 |
4.4 SIP 协议在语音调度通信中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软交换的煤矿多业务语音调度系统的功能实现 |
5.1 语音调度系统开发软件架构 |
5.1.1 开发环境 |
5.1.2 语音调度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5.2 语音调度系统公共模块的实现 |
5.2.1 呼叫控制模块 |
5.2.2 定时器模块 |
5.3 语音数据传输模块 |
5.4 语音调度系统基本单呼叫的实现 |
5.5 语音调度系统组群呼叫的实现 |
5.6 语音调度系统中强拆、强插的实现 |
5.6.1 强拆功能实现 |
5.6.2 监听功能实现 |
5.6.3 强插功能实现 |
5.7 语音调度系统性能和功能测试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SIP的VoIP系统在下一代网络中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VoIP 系统技术原理介绍 |
2.1 引言 |
2.2 SIP 与H.323 |
2.2.1 SIP 协议与H.323 协议比较 |
2.2.2 采用SIP 作为信令调度标准的优点 |
2.3 会话描述协议 |
2.3.1 SDP 协议的相关概念及特点 |
2.3.2 SDP 消息格式 |
2.3.3 SDP 媒体级描述格式 |
2.3.4 SDP 会话级描述格式 |
2.3.5 SDP 消息举例 |
2.4 网络地址转换 |
2.4.1 NAT 概念和特点 |
2.4.2 NAT 技术分类 |
2.4.3 NAT 与SIP 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IP 协议与下一代网络研究分析 |
3.1 SIP 协议相关内容 |
3.1.1 SIP 功能 |
3.1.2 SIP 实体 |
3.1.3 SIP 会话 |
3.1.4 SIP 事务 |
3.2 SIP 消息与操作 |
3.2.1 SIP 消息的一般格式 |
3.2.2 请求消息的格式和操作 |
3.2.3 响应消息的格式和操作 |
3.3 SIP 呼叫过程 |
3.4 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 |
3.4.1 下一代网络特点 |
3.4.2 下一代网络层次 |
3.4.3 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VoIP 系统在NGN 中的研究与设计 |
4.1 系统概述 |
4.2 VoIP 在NGN 平台下系统架构设计 |
4.3 NGN 平台下SIP 服务器的设计 |
4.3.1 ReSIProcate 协议栈分析 |
4.3.2 SIP 服务器设计 |
4.4 NAT 穿越的设计与实现 |
4.4.1 NAT 网络与NGN |
4.4.2 穿越模块在NGN 架构中的位置 |
4.4.3 NGN 架构下穿越NAT 的设计 |
4.4.4 NAT 穿越的实现 |
4.5 用户界面及操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过程 |
5.2.1 用户注册测试 |
5.2.2 呼叫建立过程测试 |
5.2.3 呼叫终止过程测试 |
5.3 测试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软交换中网络安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软交换中网络安全的意义 |
1.3 国内外对软交换网络安全方面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外的主要发展动态 |
1.3.2 国内的发展动态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 软交换技术 |
2.1 软交换的概述 |
2.1.1 软交换的网络结构 |
2.1.2 软交换的功能结构 |
2.1.3 软交换的对外接口 |
2.2 基于软交换增值的业务框架及接口协议 |
2.2.1 基于软交换的增值业务框架结构 |
2.2.2 软交换体系结构的接口和采用的通信协议 |
2.2.3 软交换技术在PSTN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2.2.4 支持多种业务 |
2.2.5 统一不同介质的网络 |
2.2.6 其他方面的功能 |
2.3 软交换组网的业务理论和实现原则 |
2.4 软交换的网络安全架构 |
2.4.1 网络设备防线 |
2.4.2 网络安全防线 |
2.4.3 接入安全防线 |
2.5 本章小结 |
3 软交换网络安全的研究与实现 |
3.1 软交换网络的安全隐患 |
3.1.1 终端设备安全威胁 |
3.1.2 网络安全威胁 |
3.1.3 关键设备安全威胁 |
3.1.4 信息安全威胁 |
3.2 安全方案 |
3.2.1 认证服务器和策略服务器的接入 |
3.2.2 IPSec的体系结构 |
3.2.3 IPSEC(ESP遂道模式)+SSL/TLS+认证服务器/策略服务器+FW/NAT方案 |
3.2.4 软交换中实现防火墙和NAT穿越的技术方案 |
3.2.5 MPLS VPN组网方案 |
3.2.6 信令网组网方案 |
3.2.7 Iu-Flex技术方案 |
3.2.8 软交换技术在大本地网中的组网和实施 |
3.3 本章小结 |
4 软交换安全组网在贵州移动网络改造中的应用 |
4.1 贵州移动软交换网络情况 |
4.1.1 网络现状 |
4.1.2 信令网现状 |
4.1.3 建设需求 |
4.2 贵州移动建设建议方案 |
4.3 组网方案 |
4.3.1 话务组网 |
4.3.2 信令组网 |
4.3.3 IP组网 |
4.4 计费和网管系统 |
4.4.1 网管系统建设意见 |
4.4.2 网管系统组网 |
4.4.3 大本地网计费 |
4.5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
4.5.1 双归属(Dual Homing)3+1备份 |
4.5.2 Iu-Flex |
4.5.3 HLR容灾] |
4.6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2 本文常用缩略语 |
四、Call Server──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空管业务的综合交换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D]. 张妮.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3)
- [2]基于NGN技术的电信呼叫中心设计与实现[D]. 徐文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
- [3]基于软交换铁路客运专线呼叫中心的研究[D]. 熊艳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4]基于SIP协议的POTS重叠拨号[D]. 徐砚汀.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5]基于下一代网络的呼叫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潘小龙. 北京邮电大学, 2009(S2)
- [6]软交换方式固网智能化在安徽省蚌埠地区的应用[D]. 吴静. 北京邮电大学, 2009(S2)
- [7]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组网设计与实现[D]. 张春煊. 吉林大学, 2009(09)
- [8]基于软交换的煤矿多业务语音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田丰.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
- [9]基于SIP的VoIP系统在下一代网络中的研究与设计[D]. 刘油锤.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9(03)
- [10]软交换中网络安全的研究[D]. 陈云坤. 贵州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