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一世纪的铜合金(论文文献综述)
王英楠[1](2021)在《三维镍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电解水制氢中的应用》文中认为
韦贺[2](2021)在《铜镍硅系合金中织构对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铜镍硅系合金因具有强度高、弹性高、导电性能优良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和封装材料之中。随着电子信息产品不断向小型、薄型、轻量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集成电路向大规模和超大规模方向发展,这就促使引线框架材料除了需要具有高强、高弹、高导之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及成形性能,即:平直度好,残余应力小。铜镍硅系合金板带材的机械性能、导电性及内部残余应力分布与织构密切相关。本文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铜镍硅系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及织构对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并建立了织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宏观和微观残余应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详细研究了热轧、固溶、冷轧和时效等工艺对Cu-Ni-Si-Co合金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并从机理上分析了织构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热轧板中的晶粒择优取向并不明显;大变形冷轧板中主要含有黄铜织构和R型织构;固溶处理使晶粒的择优取向消失,且对黄铜织构影响更为明显;时效板中主要含有R型织构,且含量超过40%。晶粒取向靠近[111]晶面时,位于硬取向区,此时Schmid值较小,材料的强度较大,同时[111]晶面为密排面,导电性能也较好;而靠近[100]晶面的织构,位于软取向区,力学和导电性能则较差。本文探讨了多次深冷轧制+低温时效工艺,对Cu-Ni-Si-Co合金的性能及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并阐述了合金中位错、析出相和孪晶等组织特征及强化机制。结果表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分别达到了 937.27 MPa和45.57%IACS,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应力松弛能力。低温时效合金中主要含有黄铜、R型和铜型织构,其体积含量分别为30.2%,29.2%和20.3%。合金内部存在大量的位错缠结、位错墙、位错胞及变形孪晶。合金内部既含有300-600 nm粗大的颗粒析出相,又含有5-10 nm棒条状纳米析出相,其成分为(Ni,Co)2Si。350℃/2 h低温时效样品中的平均位错密度ρ=(35.967±1.513)×1014m-2,层错或孪生几率Psf=(14.414±0.333)×10-3。基于XRD和HEXRD高能同步辐射衍射结果,修正了 Voigt和Reuss晶粒间相互作用应力模型,使其能够更准确地表征织构样品中的残余应力。对于Cu-Ni-Si-Co合金,残余应力与杨氏模量呈正相关,因此造成(111)衍射晶面所测的残余应力较大,表现为残余压应力在面心立方密排面上的分布最大。基于经典的X衍射sin2ψ法测残余应力,针对织构材料,提出了一个具有加权平均意义的残余应力计算模型,为利用X射线测量织构材料的残余应力,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利用纳米压痕法和FIB-DIC环芯法,研究了 Cu-Ni-Si-Co合金微观织构和微观残余应力间的关系。晶粒取向靠近[111]晶面的杨氏模量和残余应力较大,即密排(111)晶面具有使应力集中的效果;而靠近[100]晶面的杨氏模量和残余应力较小。另外,大变形细小亚晶粒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高于晶体取向的影响。此外,本文还以织构为桥梁,定义了一个具有加权意义的宏观应力与微观应力间的关联模型,扩展了织构对残余应力影响的基础理论。
孔祥梅[3](2021)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一类应用》文中提出“信息化”这一概念发源于东方的语言思维,现在国际上统一公认的直译是Information一词。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基于技术的教学模式或数字化/信息化学习模式。钟志贤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分为十类。本研究选择其中一类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做应用研究。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是以小组的学习形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化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具体计划的过程,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电学教学设计,是充分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为: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了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初中物理电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电学教学设计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与初中物理电学部分在目标、资源和教学设计三个角度上的结合,把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与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密切联系起来。再者,制定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原则、环节以及评价,并进行了具体的教学案例设计。随后将教学设计案例做了同行评价,以检验教学设计的可行性。最后,进行了研究的总结,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物理课程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作了展望。本研究探索了信息化教学模式分类下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电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案例评价表明: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相应的教学素材。
牛田星[4](2021)在《面向散热结构的镁/铜、镁/铝、铝/铝特种焊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构工程材料中镁合金和铝合金的单位体积下质量较小,物理性能优异、机械加工工艺简单。紫铜的物理性能优异,其导热率和导电率都较高,所以紫铜在很多的领域中都得到应用,如电子设备、热交换等工业领域。为了增强零部件的性能,可以通过把不同金属结合起来,形成复合结构,从而利用不同金属的优点。为了满足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本文采用超声波瞬间液相焊技术、搅拌摩擦焊技术、真空电子束焊技术。实现镁合金、铝合金以及紫铜金属间的异种焊接,讨论和分析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引入超声波的瞬间液相焊焊接AZ31B镁合金与T2紫铜,分析了不同压强、温度和超声时间对焊接界面形成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不同超声时间下焊缝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讨论了焊缝组织的演变过程。焊接时超声波施加仅仅1s后就诱导形成了共晶液相,并产生了冶金结合。当焊接温度为390°C,超声波的施加时间为15 s时,剪切强度达到最高值63.67 MPa,断裂方式属于脆性断裂,断裂路径位于金属化合物Cu Mg Zn与Cu5Zn8之间。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母材选取AZ91D镁合金与5A06铝合金,针对不同的焊接工艺参数下的焊接接头,进行的分析研究,重点对不同旋转速度参数下的焊接接头进行了分析。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焊缝表面成形质量良好,表面无裂纹、沟槽等缺陷,内部无孔洞等缺陷。焊接接头拉伸强度173 MPa。真空电子束焊接5A06铝合金,复现了某航空散热部件中典型电子束焊接接头中经常出现的裂纹,验证焊接参数,观察微观组织,检测力学性能。对于焊缝两侧轧制方向不同的焊接接头,在后续的CNC加工处理以及自然时效的工序环节中,更容易出现贯通性裂纹,所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该种焊接接头形式。对于焊缝两侧轧制方向不同的焊接接头,其拉伸强度也不同,其中方向相同的拉伸强度平均值为200 MPa,方向不同的拉伸强度平均值为186 MPa。
李鸿武[5](2021)在《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成形及高温磨损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交通运输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传统的铜基轴瓦材料服役温度越来越高,导致其高温下磨损越来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提高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高温磨损性能。本文以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半固态成形理论,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发的电磁机械复合搅拌技术,结合数值模拟,有效地解决了BN颗粒和SiC颗粒在制备过程中的局部偏聚问题,确定了能够成形出组织均匀的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技术条件,并进行了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的高温磨损性能测试。主要内容如下:对铜-氮化硼-碳化硅半固态浆料的电磁机械复合搅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搅拌器与坩埚底部距离h、搅拌桨叶与水平面夹角γ以及搅拌时间对BN颗粒和SiC颗粒在浆料中分布的影响,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开展了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成形实验,获得了浆料固相率fs与搅拌温度T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能够成形出组织均匀的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技术条件为h=15mm、γ=30°、fs≥20%。对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进行了高温磨损性能测试,获得了BN颗粒以及SiC颗粒对材料高温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BN颗粒能够降低材料的磨损率,但是无法延缓随温度升高引起的剧烈磨损;SiC颗粒能够提高材料发生剧烈磨损的临界温度,临界温度随着SiC颗粒含量的提高而升高。当SiC颗粒含量大于3vol.%时,在400°C高温下,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可稳定在8.1×10-5mm3/Nm左右,可见3vol.%是较为理想的SiC颗粒添加量。本研究确定了高温磨损性能优良的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合理成形工艺参数,为制备满足高温环境服役的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任静茹[6](2021)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5000多年的长河中不断的经历着岁月的洗礼,有平静,有浪花,亦有波涛澎湃,其中的优秀成分被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拥有巨大的创造力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力,而且内容涉及甚广,有物质层面的文物遗迹,有精神层面的民族自信,也有广为流传的工艺技术,不论哪个层面均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丹霞地貌的色彩涉及铁元素的含量、侯德榜制碱的创新精神、古代的炼铁技术。因此,化学不仅是一门研究天地万物的自然科学,更蕴含着“人文教化、探索万物之本”的传统意义。随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呈现,我国越来越重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学科中的教学与教育作用,如教育政策的倡导、教材内容的修改与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落实的呼吁、高考考察的方向与内容要求。因此,化学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当下的应有之义。本研究所涉及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部分一是本研究课题的提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的结合多数集中于文学领域,理学领域较少,且研究的文献多以期刊为主,硕博士论文较少,其中多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教学实践类的实验研究,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的对应关系不细致。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梳理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对应关系;之二是用实验验证两者相融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与文化知识的主动性、树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化学信息处理能力;之三是探索文化特色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部分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通过向学生下发问卷,了解到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化学课堂中缺乏古籍文字和工匠技术的应用,且学生学习化学和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不强,认为两者融合后对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帮助自己崇尚科学真理和培养国家荣誉观念没有影响。通过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得知青年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大部分老师表示化学能够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知识点主要集中于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章节,且融合的教学方式单一。部分三是文化资源与化学知识对应关系的整理。结合汉中市勉县武侯中学的教学现状、教师建议以及教材使用情况,按照单元主题方式梳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一化学知识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使用建议。部分四是进行教学实践。首先是设计出文化特色的化学教学设计流程,结合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其次,选定实验对象,结合教学设计在实验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同时按照常规教学方式对对照班进行教学。再次,展示概念类和元素类的文化特色的教学设计。部分五是对教学效果的测评。对实验结果采用问卷评析法、试卷检测法和课堂观察量表评价的方式进行结果测评。通过本次的教学实践研究,不仅减小了一线教师认为文化资源分散且难以整理的难度,还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和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化学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发现“建构文化情景——提出相关问题——文化化学解答——联系社会生活——化学文化习题——课堂思路梳理”的课堂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效度。
张豪[7](2021)在《基于阵列式方法的水冷壁腐蚀测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锅炉水冷壁受高温腐蚀的影响特别严重,将近八成的电站锅炉都曾出现由于水冷壁的严重腐蚀而不能正常运行,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甚至还有可能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别是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燃煤锅炉中由硫和氯元素引起的高温腐蚀以及生物质锅炉中由钾和氯元素引起的高温腐蚀情况更加严重,会使水冷壁管壁逐渐减薄,材料强度不断降低,水冷壁就随时有爆管和泄露的情况发生,危及到整个锅炉的安全运行。由此可见,对水冷壁的腐蚀监测很有必要,它能够有效预防爆管事故的发生,对锅炉的正常运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场指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适用于水冷壁管排腐蚀监测的阵列式方法。首先对场指纹法的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且推导出了适用于水冷壁的剩余厚度计算公式,然后从各个因素出发分析了影响此方法测量精度的原因;在排除了无关影响因素之后,根据实验原理搭建一套适用于水冷壁的腐蚀监测装置,用以时刻监测水冷壁厚度的变化。最后通过仿真模拟和实验两部分来研究水冷壁的厚度和电压之间的变化规律。论文基于Maxwell建立水冷壁三维模型,通过改变水冷壁的厚度变化以及减薄管根数的变化,来设计出多种模型,再分别定义各个模型的边界条件,求解得出水冷壁模型的电压分布,最后得出修正系数α约为3的单根管水冷壁剩余厚度的计算公式,以及修正系数β在0.85~0.95之间的大面积腐蚀的多根管水冷壁的剩余厚度修正公式。在自行搭建的水冷壁管腐蚀深度测量实验台上,通过给水冷壁施加一个恒定的电流源,再利用电压采集模块测量各个部分的电压;厚度方面利用盐酸加快水冷壁受热面的腐蚀,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水冷壁管排厚度,进而测量不同厚度的情况下所对应的电压,通过数据结果分析,得到管壁厚度与电压之间的规律,即电压随着管壁厚度的减小而增大。最后得到了修正系数α在2.8~3.2之间的水冷壁管排剩余厚度计算公式,验证了仿真模拟的结果。
左森[8](2021)在《铜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行为与热加工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u6Ni6Sn合金是铜镍锡合金的一类,属于为典型的调幅分解强化型合金。这种铜合金不仅拥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热加工性还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耐蚀性,主要应用于机械零部件的制造的制造工业等领域,常见的为发动机中的轴承衬套这种耐磨件和耐腐蚀零件中。所以,对Cu6Ni6Sn合金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及热加工特性进行探索,优化工艺,对工程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研究Cu6Ni6Sn合金的高温塑性变形,采用热压力模拟试验机为Gleeble-3800,通过合金的热压缩模拟实验,研究了Cu6Ni6Sn合金的应变温度温度650℃~850℃,应变速率0.01s-1~1s-1的区域的高温变形行为,通过实验的数据分析应变的温度和速率对Cu6Ni6Sn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影响,并把得到的参数及应力应变曲线输入到模拟软件中对Cu6Ni6Sn合金的反挤压工艺模拟,从而得到安全区的工艺参数及为合金在实际热加工过程中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果如下:基于热模拟压缩实验数据得到Cu6Ni6Sn合金的应变温度温度650℃~850℃,应变速率0.01s-1~1s-1的流变应力曲线。曲线的动态再结晶表现较为显着,流动应力随材料应变的变化起伏,是位错增殖、塞积所引起的加工变形的硬化效应与动态再结晶导致的软化相互制约的结果。Cu6Ni6Sn合金的流动应力受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影响较大,变形温度降低以及应变速率增大都会使流动应力逐渐增大;基于热模拟压缩实验数据建立了Cu6Ni6Sn合金本构模型,平均相对误差AARE为5.28%,相关系数R为0.992,可以较好地预测参数不同的流动应力;基于所构建的热加工图,选定铜镍锡合金热加工的最优加工参数范围是温度为730℃-780℃区域,应变速率为0.082 s.1-0.223 s.1区域。当应变温度略高于780℃时,可以适当增大应变速率;当应变温度低于730℃时,可以适当地降低应变速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Cu6Ni6Sn合金的反挤压工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温度以及速率对等效应变的影响较小,对等效应力的影响较大,且变化幅度趋势与热压缩实验结论相似。所以热压缩实验结论可以作为合金进行实际反挤压的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及工艺确定的依据。
冉扬[9](2021)在《铁杂质元素对铜基底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石墨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石墨烯是sp2杂化的碳原子按蜂巢状紧密排列形成的二维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光电、力学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光电子器件、航空等领域。石墨烯薄膜常用的制备方法是化学气相沉积法(CVD)。铜基底是CVD制备石墨烯最常用的基底,它不仅拥有较好的表面催化能力,还有非常低的碳溶解度。现有的商用铜基底中,铁这种杂质元素是很难去避免的。因此,搞清铜基底上铁杂质元素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规律和机制进而提出解决方案非常有必要。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以铜基底上铁杂质元素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铜基底上铁元素引入方式和引入的铁元素含量对石墨烯形核和生长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并研究了退火对铜基底引入铁元素含量及石墨烯质量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采用溶液滴定以及电化学沉积分别对铜基底进行铁杂质元素的引入,并研究了两种不同引入方式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铁元素的引入会抑制石墨烯晶体生长,增加石墨烯成核密度、降低石墨烯晶畴尺寸及质量,铁元素引入区域石墨烯生长不完全、晶体破损;滴定引入铁元素相较于电镀引入的浓度更低但分布较不均匀,石墨烯缺陷密度分布与铁元素呈现依赖关系;电镀引入铁元素分布均匀但铜基底表面被铁颗粒覆盖,使得石墨烯生长质量及完整度较差。(2)研究了退火扩散对铜基底表面引入的铁元素含量及对石墨烯生长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对电镀方式引入铁元素的铜基底进行长时间的退火扩散处理,能有效降低表面铁杂质元素的含量,并改善铜基底表面形貌粗糙度,从而有效改善石墨烯薄膜的生长质量。(3)研究了电镀铜基底表面铁杂质含量对石墨烯形核和生长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引入铁元素含量的增加,所制备的石墨烯成核密度增加,缺陷密度变大,薄膜破损程度越大,石墨烯整体质量下降;由于铁元素对石墨烯生长的抑制作用,铁元素引入含量增加,导致石墨烯晶体内部缺陷增多,在铁元素含量较高的区域石墨烯甚至停止生长从而导致石墨烯晶体破损。(4)研究了铁杂质元素对石墨烯形核和生长机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石墨烯形核阶段,由于铁杂质元素增加了异质形核点,石墨烯形核密度增加;在石墨烯生长阶段,铁元素浓度较高区域会抑制石墨烯生长,或对石墨烯产生一定的刻蚀作用。
葛良全,李飞[10](2021)在《我国X射线光谱现场分析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X射线光谱现场分析技术是在现场工作条件下对待测目标体中元素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仪器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大型分析仪器和化学分析方法所不能直接应用的领域。该文回顾了近二十年来我国X射线光谱现场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从现场原位分析和现场取样分析两个角度,评述了现场X射线光谱仪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技术特征;探讨了X射线光谱现场分析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问题,概括了X射线仪器谱解析方法的创新性和演变规律;介绍了我国现场X射线光谱分析在地质普查、环境污染调查、文物现场鉴定、合金分析中的重要应用;评价了国际上X射线光谱现场分析仪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提出了X射线光谱现场分析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得到长足发展。
二、二十一世纪的铜合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一世纪的铜合金(论文提纲范文)
(2)铜镍硅系合金中织构对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引线框架材料的发展与现状 |
2.2 Cu-Ni-Si系合金研究现状 |
2.2.1 Cu-Ni-Si系合金的发展状况 |
2.2.2 Cu-Ni-Si系合金的强化机制 |
2.2.3 Cu-Ni-Si系合金的导电机制 |
2.2.4 Cu-Ni-Si系合金的应力松弛特性 |
2.3 Cu-Ni-Si系合金的织构 |
2.3.1 织构的形成原理 |
2.3.2 织构的检测和表征方法 |
2.3.3 Cu-Ni-Si系合金板材中常见织构 |
2.4 织构对性能的影响 |
2.4.1 唯象理论 |
2.4.2 力学性能 |
2.4.3 成形性能 |
2.4.4 物理性能 |
2.5 Cu-Ni-Si-Co板材织构及残余应力表征 |
2.5.1 X射线表征宏观残余应力的方法 |
2.5.2 晶粒间相互作用模型表征宏观残余应力的方法 |
2.5.3 纳米压痕表征微观残余应力的方法 |
2.5.4 FIB-DIC表征微观残余应力的方法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3.1 实验材料与工艺 |
3.3.2 试样方法和实验样品制备 |
4 Cu-Ni-Si-Co合金织构演变及性能的研究 |
4.1 Cu-Ni-Si-Co合金宏观织构的演变规律 |
4.1.1 热轧及固溶处理对合金织构的影响 |
4.1.2 冷轧工艺对合金织构的影响 |
4.1.3 时效工艺对合金织构的影响 |
4.2 Cu-Ni-Si-Co合金微观织构的演变规律 |
4.2.1 冷轧EBSD微观晶粒取向分析 |
4.2.2 时效EBSD微观晶粒取向分析 |
4.3 Cu-Ni-Si-Co合金的组织和织构对性能的影响 |
4.3.1 Cu-Ni-Si-Co合金热轧及固溶织构对性能的影响 |
4.3.2 Cu-Ni-Si-Co合金冷轧织构和微观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
4.3.3 Cu-Ni-Si-Co合金时效织构和微观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
4.3.4 Cu-Ni-Si-Co合金的Taylor、Schmid factor和孪晶层错几率 |
4.4 本章小结 |
5 Cu-Ni-Si-Co合金组合热处理工艺优化及组织和性能研究 |
5.1 制备工艺对Cu-Ni-Si-Co合金性能的影响 |
5.2 低温时效工艺对Cu-Ni-Si-Co合金宏观织构的影响 |
5.3 低温时效工艺对Cu-Ni-Si-Co合金的微观晶体取向影响 |
5.4 低温时效工艺对Cu-Ni-Si-Co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5.5 Cu-Ni-Si-Co合金的位错密度、层错和孪晶含量测定 |
5.6 本章小结 |
6 Cu-Ni-Si-Co合金的应力表征和晶粒交互作用模型 |
6.1 织构对Cu-Ni-Si-Co冷轧板宏观残余应力的影响 |
6.1.1 冷轧板的织构分析 |
6.1.2 晶粒交互作用修正模型 |
6.1.3 晶粒交互作用修正模型表征冷轧板的宏观残余应力 |
6.2 HEXRD评估织构Cu-Ni-Si-Co合金晶粒交互作用的应力模型 |
6.2.1 板材的时效织构分析 |
6.2.2 晶粒交互作用修正模型表征时效板的宏观残余应力 |
6.3 织构对点阵畸变及残余应力测定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Cu-Ni-Si-Co合金的微区残余应力表征 |
7.1 纳米压痕法表征织构材料的微区残余应力 |
7.1.1 合金的微区织构分析 |
7.1.2 合金的微区晶体取向特征与残余应力分布分析 |
7.2 FIB-DIC环芯法表征织构材料的微区残余应力 |
7.2.1 合金的微区冷轧织构与残余应力分析 |
7.2.2 合金的微区时效织构与残余应力分析 |
7.3 合金微观应力与宏观应力间的关联模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9 拟得到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一类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家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
二、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
三、初中物理电学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模式与教学模式 |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 |
三、教学设计 |
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素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混合式学习理论 |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分类与选择 |
一、分类 |
二、选择——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
第四节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与初中物理电学的结合 |
一、目标结合 |
二、资源结合 |
三、教学设计结合 |
第三章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原则、环节以及评价 |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原则 |
一、目标控制原则 |
二、对象适应原则 |
三、实验可视原则 |
第二节 教学设计环节 |
一、教学内容及其分类 |
二、教学对象的分析 |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 |
四、教学设计的环节 |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评价 |
一、评价的必要性 |
二、评价的方法 |
第四章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
第一节 基本仪器使用性实验 |
一、教学设计案例:《电流的测量》 |
二、《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案例评价 |
第二节 探究性实验 |
一、教学设计案例:《电阻》 |
二、《电阻》教学设计案例评价 |
第三节 测定性实验 |
一、教学设计案例:《电阻的测量》 |
二、《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案例评价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两两比较法各项指标权重比较次数表 |
附录 B: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 |
附录 C: “电流的测量”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附录 D: “电阻”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附录 E: “电阻的测量”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面向散热结构的镁/铜、镁/铝、铝/铝特种焊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特种焊接技术 |
1.2.1 超声诱导瞬态液相焊 |
1.2.2 搅拌摩擦焊 |
1.2.3 真空电子束焊 |
1.3 紫铜、镁合金、铝合金的焊接现状 |
1.3.1 紫铜的焊接与连接 |
1.3.2 镁合金的焊接与连接 |
1.3.3 铝合金的焊接与连接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内容研究和创新性 |
第二章 试验材料、研究方法及检测手段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超声诱导瞬态液相焊 |
2.2.2 搅拌摩擦焊 |
2.2.3 真空电子束焊 |
2.3 组织观察与性能检测 |
2.3.1 组织观察 |
2.3.2 性能检测 |
第三章 镁合金和紫铜的超声诱导瞬态液相焊 |
3.1 引言 |
3.2 超声诱导瞬态液相焊工艺研究 |
3.2.1 不同焊接压力下的焊缝结构 |
3.2.2 不同超声时间下的焊缝结构 |
3.3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
3.3.1 焊缝结构组织 |
3.3.2 接头组织演变过程 |
3.3.3 接头强度测试与失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镁合金与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 |
4.1 引言 |
4.2 铝/镁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研究 |
4.2.1 试样放置位置对焊缝成形性的影响 |
4.2.2 偏移量对焊缝成形性的影响 |
4.2.3 速度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4.2.4 下压量控制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4.3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
4.3.1 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4.3.2 不同焊接速度下的结合处的显微组织形貌 |
4.3.3 焊接接头的物理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铝合金的真空电子束焊 |
5.1 引言 |
5.2 铝合金真空电子束焊接接头的影响因素研究 |
5.2.1 焊接裂纹及焊接工艺参数分析 |
5.2.2 裂纹原因分析 |
5.3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
5.3.1 焊缝结构组织 |
5.3.2 焊接接头的物理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总结 |
6.2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成形及高温磨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金属基自润滑材料的发展 |
1.2 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成形技术 |
1.2.1 粉末冶金技术 |
1.2.2 液相浸渍技术 |
1.2.3 喷射沉积技术 |
1.2.4 搅拌铸造技术 |
1.3 半固态成形技术 |
1.3.1 半固态成形技术简介 |
1.3.2 半固态浆料的制备方法 |
1.4 数值模拟技术 |
1.4.1 CFD技术简介 |
1.4.2 CFD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5 金属基复合材料磨损概述 |
1.5.1 磨损机理 |
1.5.2 影响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 |
1.6 本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与仿真软件 |
2.2.1 半固态浆料搅拌设备 |
2.2.2 半固态浆料铸造设备 |
2.2.3 电磁机械复合搅拌仿真软件 |
2.3 研究方案 |
2.3.1 半固态浆料搅拌工艺参数对颗粒分布的影响 |
2.3.2 复合材料铸造中浆料固相率对颗粒分布的影响 |
2.4 实验步骤 |
2.4.1 半固态浆料制备实验流程 |
2.4.2 半固态浆料铸造实验流程 |
2.5 测试分析方法 |
2.5.1 微观组织 |
2.5.2 固相率计算 |
2.5.3 复合材料高温磨损性能测试 |
3 电磁机械复合搅拌数值模拟 |
3.1 数学模型描述 |
3.1.1 基本假设 |
3.1.2 电磁场基本方程 |
3.1.3 流场控制方程 |
3.2 有限元模型 |
3.2.1 电磁场模型 |
3.2.2 流场模型 |
3.3 模拟结果分析 |
3.3.1 电磁场模拟及结果分析 |
3.3.2 纯电磁搅拌流场结果分析 |
3.3.3 搅拌器位置对颗粒分布的影响 |
3.3.4 γ角对颗粒分布的影响 |
3.3.5 搅拌时间对颗粒分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均匀性研究 |
4.1 QT3.5半固态浆料固相率与搅拌温度的关系 |
4.2 桨叶角度对半固态浆料中BN颗粒均匀性的影响 |
4.3 固相率对铸锭中BN颗粒均匀性的影响 |
4.4 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的铸锭组织 |
4.5 本章小结 |
5 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高温磨损性能研究 |
5.1 实验结果 |
5.2 高温磨损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课题的确定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政策的指引 |
1.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教学对接的需要 |
1.1.3 化学课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应用的缺失 |
1.1.4 学生核心素养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状分析之结果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实验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可行性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2.1.2 化学教学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融合 |
2.2 相关理论 |
2.2.1 STEAM教育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2.3 建构主义理论 |
2.2.4 文化理解与传承 |
2.3 可行性分析 |
2.3.1 基于新旧课程标准变化 |
2.3.2 基于新旧化学教材变化 |
2.3.3 基于高考导向 |
第3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一化学教学融合的现状调查 |
3.1 学生问卷调研 |
3.1.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1.2 问卷效度分析 |
3.1.3 问卷信度分析 |
3.1.4 问卷数据分析 |
3.1.5 问卷结论 |
3.2 教师访谈调研 |
3.2.1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
3.2.2 教师访谈结果 |
第4章 高一化学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对应关系的梳理 |
4.1 高中化学必修1 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 |
4.1.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
4.1.2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4.1.3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
4.1.4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4.2 高中化学必修2 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梳理 |
4.2.1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与元素周期律 |
4.2.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
4.2.3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
4.2.4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5章 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
5.1 确定实验目的、对象与时间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对象 |
5.1.3 实验时间 |
5.2 实验变量与结果假设 |
5.2.1 控制变量 |
5.2.2 实验结果假设 |
5.3 实验步骤与工具 |
5.3.1 实验的前期准备 |
5.3.2 实验的理论与实践调研 |
5.3.3 实验方式与测评方式 |
5.4 教学实践 |
5.4.1 文化特色的化学教学设计流程 |
5.4.2 教学设计案例 |
5.4.3 教学实践课时 |
第6章 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结果评析 |
6.1 教学成果试卷评价分析 |
6.1.1 后测试卷编制 |
6.1.2 试卷结果分析 |
6.1.3 试卷中蕴含的关键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分析 |
6.2 教学成果问卷评价分析 |
6.2.1 化学学习主动性变化分析 |
6.2.2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变化 |
6.2.3 化学信息处理能力的变化分析 |
6.2.4 教学环节(策略)的接受度变化 |
6.3 教学成果课堂观察量表评价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论文以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7)基于阵列式方法的水冷壁腐蚀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阵列式方法的相关理论 |
2.1 场指纹法技术原理 |
2.1.1 监测原理 |
2.1.2 技术理论基础 |
2.1.3 壁厚计算原理 |
2.2 影响精度因素分析 |
2.2.1 电极及其布置 |
2.2.2 电流选择 |
2.2.3 馈电点的设计 |
2.3 腐蚀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NSYS Maxwell的仿真模拟 |
3.1 ANSYS Maxwell软件简介 |
3.1.1 ANSYS Maxwell的概述 |
3.1.2 ANSYS Maxwell的分析计算流程 |
3.1.3 ANSYS Maxwell的网格划分技术 |
3.2 基于ANSYS MAXWELL的建模 |
3.2.1 问题描述与分析 |
3.2.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1 电场基本变量分析 |
3.3.2 外界影响因素分析 |
3.3.3 单根管减薄模型分析 |
3.3.4 多根管减薄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阵列式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方案及设备选型 |
4.2 电极的方案设计 |
4.2.1 电极材料的选取 |
4.2.2 电极的布置与焊接 |
4.3 水冷壁减薄实验设计 |
4.4 测量及实验数据分析 |
4.4.1 电流接入方式的设计 |
4.4.2 初始测量数据 |
4.4.3 腐蚀后测量数据 |
4.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铜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行为与热加工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铜镍锡合金概论 |
1.2.1 铜镍锡合金简介及应用 |
1.2.2 铜镍锡合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构关系及发展应用 |
1.3.1 本构关系 |
1.3.2 本构关系发展与应用 |
1.4 热加工图及研究现状 |
1.4.1 热加工图 |
1.4.2 热加工图研究现状 |
1.5 高温反挤压技术 |
1.6 有限元数值模拟在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应用 |
1.7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备 |
2.2.1 热模拟试验机 |
2.2.2 DM18/MC190HD金相显微镜 |
2.2.3 ALY.3700 型X射线衍射仪 |
2.3 试验方法 |
2.3.1 技术路线 |
2.3.2 热模拟压缩试验 |
2.3.3 实验方案参数设计 |
2.3.4 试验流程 |
2.4 微观组织检测与表征 |
2.4.1 金相试样制备 |
2.4.2 金相组织观察 |
3. Cu6Ni6Sn合金本构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流变应力行为研究 |
3.2.1 变形温度与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曲线的影响 |
3.3 本构方程的建立及其系数的确定 |
3.3.1 本构方程系数的确定 |
3.3.2 建立本构方程 |
3.4 本构方程的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铜合金Cu6Ni6Sn的热加工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功率耗散图 |
4.3 流变失稳图 |
4.4 热加工图的建立 |
4.5 热加工图的分析 |
4.5.1 低功率耗散区域 |
4.5.2 高功率耗散区域 |
4.6 本章小结 |
5. 铜镍锡合金热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热挤压有限元模拟模型建立 |
5.2.1 热挤压坯料及凸模、凹模的建立 |
5.2.2 热挤压装配图 |
5.2.3 材料模型定义 |
5.2.4 热挤压模拟工具动作定义 |
5.2.5 热挤压工艺参数及摩擦定义 |
5.3 热挤压变形过程分析 |
5.3.1 热挤压温度对挤压力及成形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2 热挤压速度对挤压力及成形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铁杂质元素对铜基底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石墨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石墨烯的优异性质 |
1.2.1 石墨烯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质 |
1.2.2 石墨烯材料独特的电学性质 |
1.2.3 石墨烯材料优异的热学性质 |
1.2.4 石墨烯材料优异的光学性质 |
1.3 石墨烯的制备与转移 |
1.3.1 石墨烯制备方法分类 |
1.3.2 铜基底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 |
1.3.3 石墨烯转移方法分类 |
1.4 铁杂质元素对铜基底CVD生长石墨烯的影响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1.6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二章 石墨烯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石墨烯的制备 |
2.3 石墨烯的转移 |
2.4 石墨烯的表征技术 |
2.4.1 光学显微镜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3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 |
2.4.4 拉曼光谱技术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 |
2.4.6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铜基底上铁杂质元素的引入及其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铁杂质元素的引入 |
3.2.1 表面酸碱预处理 |
3.2.2 铁杂质元素的滴定引入及电镀引入 |
3.3 铁杂质元素引入方式对铜基底石墨烯生长的影响 |
3.3.1 原始铜基底及含有铁杂质的铜基底上石墨烯制备工艺 |
3.3.2 铁杂质元素引入方式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基底上铁杂质元素含量对石墨烯生长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退火扩散处理对铜基底表面形貌及铁杂质元素含量影响研究 |
4.3 铁杂质元素含量对石墨烯形核及生长的影响研究 |
4.3.1 不同铁杂质元素含量制备及退火研究 |
4.3.2 不同铁杂质元素含量对石墨烯形核及生长的影响研究 |
4.4 铁杂质元素对石墨烯形核和生长机制的影响研究 |
4.4.1 含铁杂质元素铜基底的石墨烯生长工艺流程 |
4.4.2 铁杂质元素对石墨烯形核和生长机制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我国X射线光谱现场分析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我国现场X射线光谱分析仪研发进展 |
1.1 现场原位X射线光谱仪研发进展 |
1.2 现场取样X射线光谱仪研发进展 |
2 X射线光谱现场分析数据处理研究进展 |
2.1 X射线仪器谱数据处理 |
2.1.1 X射线仪器谱光滑 |
2.1.2 特征X射线光电峰本底扣除和净峰面积计算 |
2.1.3 特征X射线光电峰峰位识别与分解 |
2.2 目标元素含量获取 |
3 现场X射线光谱分析应用进展 |
3.1 在地质普查中应用 |
3.2 在环境污染调查中应用 |
3.3 文物现场鉴定分析 |
3.4 合金分析中的应用 |
4 国际现场X射线光谱仪研究现状与进展 |
5 结 论 |
(1)仪器的智能化。 |
(2)仪器的集成化与小型化。 |
(3)新型X射线探测器和X射线发生器的研发。 |
(4)应用领域的更广泛。 |
四、二十一世纪的铜合金(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维镍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电解水制氢中的应用[D]. 王英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铜镍硅系合金中织构对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 韦贺.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一类应用[D]. 孔祥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面向散热结构的镁/铜、镁/铝、铝/铝特种焊接工艺研究[D]. 牛田星.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5]铜-氮化硼-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成形及高温磨损性能研究[D]. 李鸿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6]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一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 任静茹.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7]基于阵列式方法的水冷壁腐蚀测量研究[D]. 张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8]铜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行为与热加工特性试验研究[D]. 左森. 中北大学, 2021(09)
- [9]铁杂质元素对铜基底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石墨烯的影响[D]. 冉扬.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我国X射线光谱现场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 葛良全,李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