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主语祈使句浅探(论文文献综述)
胡潇爻[1](2020)在《现代汉语助动词“得以”研究》文中指出助动词是汉语的常见词类,关于它的研究从《马氏文通》所谓“助动字”就已经开始了。但一直以来,学界对助动词的名称、归类、功能、与其他词类的关系、这个类的成员及成员数量等都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得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词,其词汇属性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不像“可以、能够”那样是公认的助动词,且句法语义特征等也没有被详细地阐述过。因此,对它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十分有必要。按典型范畴论,本文将其看作助动词,以现代汉语“得以”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分析,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对该词进行较为具体细致的描写与解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意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核心,包括第二、三、四章。第二章旨在从语表、语里和语值等三个角度考察“得以”的特征,确定其句法组合形式、所具有的义项和语用价值。第三章从周、春秋战国、两汉、六朝至清等四个阶段梳理“得以”的发展轨迹,探讨“得以”成词的原因和这种形成过程对它在现代汉语中用法的影响。第四章是做一个近义辨析,比较研究“得以”与“可以”的差异。第三部分是结语,归纳全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存在的一些不足。
杨勇[2](2014)在《汉英格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格位是语言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语法范畴,格位的数量、形式与功能等一直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争论的焦点。本文研究的格位,是生成语法中的句法格(Chomsky1980,1986,1995,2005a等),不以是否有屈折变化为转移,抽象存在于所有语言当中,和传统语法讨论的“性、数、格”中的“格”既有联系,更有区别。格位指的是一个名词性成分在某个语法位置上所获得的一种语法属性和形态特性,是体现一定的句法和语义关系的形式手段。它是所有论元的固有的基本特征,是论元在句中出现的允准条件,是句子成活的过滤器,是移位的动因。只有在全面系统的对比研究中,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语言的特点和本质。本文用原则与参数理论去充分描写和解释汉英格位范畴上表现出来的共性和差异,由格位串联起系列语言现象,验证、发展并完善普遍语法格位理论,预测格位形态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用理论去解释语言现象,用实践去发展理论。通过从语言理论到语言现象,从历时到共时,从规则到例外,从描述到解释的详细梳理,发现汉英两种语言在格位范畴上存在一系列的异同,其一致性如下:第一,从历时层面观察,上古汉语和古英语都有格形态,后来慢慢被介词和语序等形式取代。上古汉语时期的格“形态”主要体现在代词的不同分布上,一些方言中(如青海循化方言、江西铅山方言等)至今还残存有变格化石;古英语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变格,不同的格位有不同的词尾变化。第二,从共时层面看,汉英语都存在主格、宾格、旁格和属格等多种句法格。汉英结构格和内在格表现出诸多的不对称性,但是仔细分析后发现不对称的背后存在一致性,可以用空范畴理论以及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等来解释。第三,从语言的规则和变异角度看,汉英语都存在大量的非标准授格结构:论元增容、论元隐略和论元共享。我们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这一新概念可以涵盖系列现象,解释一些格位指派中的非常规现象及相关句法问题。第四,从发展趋势看,汉英格位形态演变的趋势都是由繁到简,慢慢脱落。中古汉语时期,“原来人称代词的变格逐渐消失”;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时期,更是呈现出典型的综合语态势。英语的格位一直在简化的“长征”中,中古英语时期,格位系统大大简化,五格系统锐减为三格。到早期现代英语时期,由主格、宾格、所有格构成的三格系统基本定型。当然,汉英语隶属不同的语言类型,汉英格位范畴之间除了共性以外,也存在一些差异:第一,格位形态丰富程度不等。从历时层面观察,古汉语格位体现在代词的不同分布上,而古英语的格位形态要丰富、复杂得多,体现在每一个名词、代词、形容词词尾上。第二,格位具体句法表现迥异。结构格中,汉语有空主语,而英语不允准;汉语有双主语和多主语现象,英语一个小句,一个主语,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英语中有虚主语,而汉语中没有;英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泾渭分明,但是在汉语中,及物动词可以不带宾语,不及物动词有时候可以带宾语;内在格方面,汉英旁格之间的差异较小,属格之间差异很多,差异主要体现在形式方面,而功能大同小异。第三,非常规授格结构的运用频率不同。在论元增容和论元共享的使用频率上,汉语远远大于英语。汉语论元隐略很常见,而英语一般不可以省略论元。汉语和英语在格位范畴上的共性,是由人类大脑构造和语言机制等决定的,充分体现了普遍语法的原则性。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主要在于功能语类,而且结构的差异,往往是参数设置的两个不同方向,在不同语言当中的赋值不一样而已。研究汉英格位的异同,具有语言类型学上的意义。
刘丞[3](2014)在《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的演化及其动因与机制 ——基于构式功能转化》文中研究指明语法化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而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涉及具有主观因素的非句法结构语法化的问题,虽讨论颇丰,遗留问题却还很多。本文主要以构式语法理论为主导,借助语法化、主观化、词汇化、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理论,对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进行研究,将研究问题限定在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的演化及其动因与机制上,并选取构式功能转化作为切入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新的尝试与分析。本文总计七章:第一章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意义、相关研究现状与理论依据、本文内容与体例。其中理论依据主要对语义层次与招请推理进行介绍,详细分析语义层次与变化路径、招请推理与会话原则。同时对构式与基于构式的语法化进行介绍和述评,具体涉及构式语法相关研究及其共性、语法化与构式的关系,其中最为主要的部分是基于构式分析了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并在基础上提出了非句法结构语法化所涉及的过程与层次。第二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感叹程度转化中的语法化现象。着重讨论在由反问到感叹的功能转化中语法化为主观程度副词的“何其”与“何等”,两者的语法化和词汇化与所在构式语气功能的转化有很大关系,而这正是当前语法化研究中关注甚少的。第三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规劝祈使转化中的语法化现象,着重关注在反问到祈使的功能转化中,语法化为表示规劝的语气副词“何必”与“何妨”。第四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标记话语,着重关注来自反问的两个典型的话语标记:“谁说不是”与“谁知”。其中“谁说不是”作为反问句到话语标记的典型,“谁知”作为反问到话语标记的典型,两者分别作为认同标记和反预期标记。本章也涉及对话语标记功能的述评。第五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关联衔接。着重关注两个来自反问的连词“哪怕”与“岂止”。“哪怕”的研究虽然较为丰富,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而“岂止”的研究则稍显滞后。除此之外,本章也涉及与反问相关的连词研究简述与当前不足。第六章主要分析反问形式的变异及其再发展。着重关注“何”的语音变异与副词“好在”的演化、语义独立与非句法结构“岂敢”的标记化。除此之外,本章也对其他反问形式的演化与变异作了简述。第七章根据之前各章节的研究所得,基于构式功能演化分析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探讨演化的共性与殊项。最后是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可能的创新之处以及本研究的不足。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构式与语法化研究整体关注的前提下,外在语义语用功能的作用也是不能小觑的。以往语法化的研究将类推机制置于很高位置,它的确也是符合语法化由实到虚、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斜坡。但是重新分析(或转喻)的作用对于构式而言,特别是在构式语义语用变化中的作用,也是不容的忽视的,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重新分析对具有主观性因素的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影响显着,而这却是当下汉语语法化研究中所缺乏的。2.将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与词汇化、主观化、标记化、语用法的语法化等接口问题放在某一特定句法构式框架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还不多见。3.打破传统上以某一特定语素为基础构成的副词小类研究的常规,本文以反问构式框架为基准,选取共同来自反问的副词性成分为研究对象,从反问构式框架功能转化的角度对其进行统一分析,一方面有利于探明构式框架的功能走向,另一方面对演化过程中共性与殊项的探讨想必会更有价值。这样的研究目前也还不多见。
张艳[4](2013)在《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疑问句是生活交际中的重要句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以马达加斯加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马达加斯加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情况,从母语迁移影响、目的语规则泛化、教学误导等方面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学对策,为马达加斯加师生教授和习得汉语疑问句提供帮助和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通过课堂内外语料积累和问卷调查收集语料,调研马达加斯加学生对疑问句的理解和使用情况。2.以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理论为基础,分析马达加斯加学生的偏误,并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3.提出针对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教学对策。
尚阳[5](2012)在《脂砚斋评点语言的修辞研究》文中指出脂评作为最早的对《红楼梦》的批评文本,同《红楼梦》一样,具有极高的修辞造诣。脂砚斋的评点无论从体例分布上,还是从其语言的基本表现形式上,都显示了很强的技巧和独到的特色。脂评语言既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特色,也有俏皮活泼的口语色彩。书卷气息是小说评点语言的共性所在,而浓厚的口语风格使脂砚斋在众多评点中别具特色。脂评具有很强的修辞性,具体表现是脂砚斋不仅参与小说的“评”,甚至对小说本身进行“改”。小说评改需要对小说语言、结构进行深入考察,脂砚斋把评点作为独特的世界,不仅展示他的修辞技巧,而且把自己对语言应用的看法表现出来。脂砚斋的评点有很高的修辞理论价值,很多方面都已展露出现代修辞学的萌芽。从传统修辞学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在脂评所达到的糅合的修辞境界,修辞立诚、设身处地、以解读为本的修辞原则,和脂砚斋深刻的题旨情境观念,并由此实现的正偏离修辞效果。同时,以小说修辞学角度分析,脂砚斋非常重视叙事层面上的修辞技巧,包含着多元化的小说修辞方法的解读,对第一读者和第二作者综合角色的穿插运用,以及对小说结构、时间、视点技艺的展示解读就是很有代表性的探讨。
刘禀诚[6](2012)在《现代汉语代词组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论):阐述代词组构的理论基础,梳理了代词组构的理论依据、特征、标准、分类,以及与代词组构相似相关的重要概念。包括第一章。第二部分(分论):以代词组构的应答句(词语)、插入语等为例,描写它们的表现形式,并进行功能研究。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三部分(总论):探究代词组构的规律与机制,内容涉及代词组构的对称与不对称,代词组构隐现的规律与机制,以及代词组构的语法化与主观(性)化。包括第四、五、六章。本论文通过以上三大部分的现代汉语代词组构研究,借鉴标记理论、构式语法等理论和方法,试图表明:一、代词组构是范畴化的产物,是从千差万别的熟语性结构中找到相似性并据此对其分类的过程和结果。不同的代词组构之间存在的熟语性程度差异,体现了原型范畴理论。在“代词组构”这一范畴上,不同的“代词组构”之间呈现出程度不等的相似性;在“代词组构”的典型性或熟语性上,体现了“固定的熟语(现成的熟语)>高度熟语性>熟语性”这一连续统。二、一方面代词演绎着组构的结构形态,另一方面组构又规定和诠释了代词的功能:指代功能、话语(语用)功能和篇章功能。三、代词的三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单一组构和交叉组构,三称人称代词在对话性、语法化、主观化上往往呈现出不同等级序列。在代词组构的功能梯级上,语义、语用、篇章功能优先于语法功能。四、代词交叉组构中的代词在组构优先序列上往往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这两个序列较为固定。五、代词组构呈现熟语性、话语性、篇章性、(强)主观性等特性,其机制主要是语法化与主观化。代词组构基本遵循“行域→知域→言域”的演变路径,通过语法化(虚化)与主观化的手段,逐步演变为概念意义消失、拥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话语标记(语用标记)。六、代词组构具有如下特征:语法上采用代词形式、单用形式;语义上具有整合性和多义性;语用上具有熟语性、话语性、主观性。七、应重视代词组构的共时语法化研究。共时语法化落实在代词组构上就是:代词组构的各种变体形式之间的变化关系,体现了共时语法化历程。
韦学纯[7](2011)在《水语描写研究》文中提出水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此外、荔波县、独山县、都匀市,榕江县、雷山县等,云南省富源县、广西的南丹、宜州等县市也有少量分布。在国外,越南有少量水族,仍在使用水语。中国的水族人口40万,大部分水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水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水语不分方言,但有土语的区分,分别是三洞、阳安、潘洞三个土语。三个土语之间,交流基本没有障碍。本论文《水语描写研究》以本人母语苗草水语为基础,同时对水语的其他调查点进行了扩充和描述,是对一种语言本体的描写研究。论文以水族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描写语言学为理论根据,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以描写方法为主,同时也参考系统功能语法和参考语法的一些先进方法,对水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方言、文字以及与周边的语言关系进行必要的研究。论文包括8个部分。第一章水族基本情况概述:对水族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这部分阐述水族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包括水族分布情况、人口情况、历史沿革、基本生活习俗等。第二章水语研究的历史回顾和本文的研究构思:对水语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同时这一章我们说明论文的语言理论基础,即描写语言学,介绍国内外关于描写语言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另外,这一部分还说明论文的布局,即以后各章的内容及特点。第三章水语语音系统:对水语语音系统进行描写,以苗草水语为主,分别对音位系统,音位分布,声韵调例词,音节结构,声韵调结合规律进行研究。苗草水语声母一共有70个声母,其中42个一般声母,20个颚化声母,8个唇化声母。发音部位有唇音、齿龈、龈颚、软颚、硬颚、小舌和声门音,发音方法有爆发音、鼻音、擦音、近音、边近音等。爆发音中有微弱的鼻冠音和内爆发音(以前也叫先喉塞音)。鼻音中有清鼻音、鼻音、内爆鼻音等。苗草水语共有59个韵母。12个声调,6个舒声调,4个促声调,一个借词声调和一个轻声。论文统计了1000词内,每个声母和韵母出现的次数,也就是每个声母韵母的分布情况。对清化鼻音进行了语音实验分析,对声调的实验情况也给出了声调的实验图形。声韵调配合表包括水语声韵调配合表和声母韵母和声调可搭配基本情况。此外,我们还描写了水族人的基本汉字读音。第四章水语词汇系统:本章主要对水语词汇系统进行描写。包括以下内容:(1)水语意义分类系统,水语的词汇分为:天文、地理类词汇;人体与动物器官类词汇;人(包括职业)和亲属类词汇;动物称谓;植物称谓;食物类词汇;房屋建筑类词汇;用品与工具类词汇;农业生产活动词汇;文化教育宗教娱乐类词汇;方位/时间类词汇:数量关系类;代词、指示、疑问词汇;性质、状态类词汇;动作、行为类词汇;虚词等等类别。(2)词汇的构成,包括构词方式和词汇来源。水语的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单音节单纯词占大多数,多音单纯较少。合成词主要构词方式是复合式,通过词缀派生的词较少。同时从来源看分为本源词汇和借用词汇。借用词汇主要来自汉语。(3)水语词汇的基本语义关系,可以分为同义关系、近义关系、反义关系(对义关系)等。(4)水语基本语素表。本文列举了水语常用语素1600条。第五章水语语法系统:对水语语法系统进行描写,包括词类、词的结构形式、语法特征及其语法功能的描述。句子类型的描写,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等特点的不同,水语的词可以划分为十三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象声词、感叹词、语气词等。论文详细对每个词类进行了分析和描写,对名词、动词、形容词进行了结构分析,同时列举了水语中的基本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部分还专门讨论了状态形容词,并尽可能多地把状态形容进行列举。对每个词类的语法功能及其用法进行了分析和举例。分析了水语中常见的短语类型和句子成分。第六章水语方言土语:水语分成三个土语:(1)三洞土语:包括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三洞、廷牌、苗草、水龙、中和、都江、嘉荣、恒丰、周覃、九阡、塘州、安塘、合江等,独山县的本寨、天星,荔波县的水庆、瑶庆以及格江县一带的水语。(2)阳安土语:包括三都的阳安,羊洛,林桥以及独山县董渺一带的水语。(3)潘洞土语:包括都匀市的套头(潘洞、基场、王司)和独山县的翁台等地的水语。论文选取了1000个词汇,在苗草水语和三洞水语之间进行了比较,列举了两个语言点的相同和不同,两个语言点虽同属一个土语区,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样我们选取了安阳土语的羊洛水语和三洞水语进行了1000词的比较,两个土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介绍了潘洞土语的基本特点。第七章水语与周边语言的关系:讨论了水语与周边语言(包括水语之外的侗台语族其他语言)的关系,包括侗水语支其他语言必要介绍,同时这一部分还进行必要的词汇比较,显示了水语在侗台语族中的基本关系。第八章水族文字和水书:阐述水族的古文字一“水书”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语言方面的研究,重点描述水书中基本字的语义分类和读音的情况。附录:论文还附了一篇长篇故事“端节的由来”和三洞土语区的苗草、三洞、水庆三个点的词汇表作为论文的必要补充。考虑到国外读者的需要,词汇附录部分还附了对应的英语。
倪莉莉[8](2010)在《标题用词与格式对于语体的选择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标题语言意义的研究,归纳并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从而确定研究方法,从用词和格式两个方面对标题语言在不同语体中的特点进行观察和总结,以现代汉语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大语体为研究对象,以强化语体意识为前提,以开放性的对比分析为研究方法,总结出新闻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公文语体、广告语体、网络语体中标题用词与格式的特点,并举例说明一些新异现象。依据不同语体的需求原则结合实例总结出个语体独有的用词与结构特点;指出由于语体的交叉渗透,不同语体间标题用词与格式存在相似之处。标题语言的研究不但受语体环境的影响,随时间的推移,由于其自身的延续性,还受到时代环境和风格因素的制约。
董正存[9](2010)在《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从历时角度研究汉语全量表达系统,全文内容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全量表达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汉语史的分期及语料来源等问题。第二章讨论汉语全量表达的词汇系统。依据各个词汇形式的表义特征,本文将全量表达的词汇系统分为两大类:叠加性周遍和一体性周遍。前者包括“统指”、“任指”和“逐指”三个小类,后者包括“整指”一个小类。第三章以“完结”义动词为例,说明全量表达成分的一个语义来源——“完结>全量”。“完结”义动词演变出来的全量表达成分可出现在两种句法格式:(1)S+~+VP;(2)(S)+[~+NP]+VP,此格式要求名词性成分NP自身内含“范围”义。前一种句法格式对应的意象图式为“套件图式”,属于叠加性周遍,对应的周遍意义为“每”“所有”;后一种格式对应的意象图式既可为“套件图式”,也可为“浑然图式”。前者属于叠加性周遍,对应的意义为“每”“所有”;后者属于一体性周遍,对应的意义为“整”“全”。另外,本章总结出全量表达的两个特性:有定性和离散性。第四章讨论由否定词参与构成的全量表达格式。按所表达的意义,此种全量表达格式分为“全量肯定”和“全量否定”两类。全量肯定构式主要只考察构式前件和构件后件均含有否定词即Neg……Neg……的情况。全量否定构式以“从(从来)”“再”“初”和“了(liao)”为例,讨论它们前置于否定词的情况,并提出“全量>强化否定>情态”的演变连续统和“起始>全量”、“完结>全量”两个语义演变模式。第五章讨论由疑问词参与构成的全量表达格式。按照所连用成分的不同,本文将疑问词参与构成的全量表达格式分为三种情况:(1)疑问词与否定词连用,即“WH……Neg……”格式,疑问词主要为“孰”、“何”、“哪”、“什么”和“谁”,否定词主要为“不”、“无”、“没”和“未”;(2)疑问词与副词“也/都”连用,即“WH……也/都……”格式,疑问词主要为“哪”、“什么”和“谁”;(3)同一疑问词的对应连用,即“WH……WH……”格式,疑问词主要为“谁”系、“什么”系、“哪”系和“怎么”系疑问词。第六章讨论由数量词参与构成的全量表达格式。按所表达的意义,此种全量表达格式分为“全量肯定”和“全量否定”两类。全量肯定构式以“一+NP+总括副词+VP”为例来说明,NP为自身内含“范围”义的名词性成分。全量否定构式以数词“一”与否定词“不”、“无”和“没”连用为例来说明。按照否定词与数词“一”的位置关系,分为(1)否定词在前,“一”在后;(2)“一”在前,否定词在后两种情况。两种情况描写完后,讨论全量否定构式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特征。第七章讨论由反义语素构成的全量表达格式,以“是X是Y”和“若X若Y”为例来说明。本章对“是X是Y”产生周遍意义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说明“是X是Y”发展出周遍用法,与“是”的词义演变过程及X与Y之间的反义关系密切相关,并指出通过具有反义关系、成对互配使用的两个语素来涵盖整个语义场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在人类各民族中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在讨论“若X若Y”时,讨论用法、性质、语法化过程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第八章讨论无条件连词构成的全量表达格式,并在此章重点讨论全量表达成分的演变方向。本章以“无XY”、“无X无Y”和“不问”为例讨论无条件构式的历时演化过程。在讨论全量表达成分向情态化方向演变之前,先简单描述无条件连词“无论”的用法及其发展过程,从句法表现和语用环境两个方面说明“无论如何”的用法,然后重点讨论“无论如何”产生情态用法的过程及原因。“无论如何”产生情态用法经历了构式日益凝固化、疑问代词指称的虚无化、副词“也/都”的消失等过程,经历了小句句法降级的过程——“复句>复杂句>简单句”,逐渐由无条件复句的前一小句内嵌为简单句谓词性成分的状语性成分。与此相对应的是,全量成分的语义角色由核心论元成分变成了非论元成分,在语用推理的制约下,造成了无条件构式具有“一定”这一情态意义,并使得全量表达成分承载了这一意义。除“无论如何”外,还有一些跟无条件构式相关的结构或词语能够表达情态意义,据此提出“全量>情态”的演变连续统。第九章是本文的余论和结论。通过全量成分、大量成分和小量成分能够发展出情态用法可知,在汉语中量与情态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据此提出“量>情态”的演变模式,并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创获以及不足之处。
高丽萍[10](2010)在《试论英语祈使句的语法化和主观化》文中提出有学者主张祈使句的主语始终是第二人称,其谓语动词是陈述句现在时态第二人称的形式。这一观点受到了传统学者的反对,他们提出我们只说"Be careful!"而不说"Are careful!"由此,他们坚持主张祈使句谓语动词是原形形式。通过语法化和主观化的研究、分析,作者赞成前者的观点,指出在语法化和主观化的作用下,此类句型中的动词"Be"已由静态动词"Be(am/is/are)"转变为动态动词"Be",且固化为一个引导小品词,作为一个祈使标记,表现说话人的主观性。
二、有主语祈使句浅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主语祈使句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助动词“得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对“得以”的词典解释 |
1.1.2 对“X以”的词汇化研究 |
1.1.3 对“V以”的多角度考察 |
1.1.4 “得以”与“能够”的对比研究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语料来源 |
2 “得以”的多角度考察 |
2.1 从语表角度考察助动词“得以” |
2.1.1 基本句法组合形式 |
2.1.1.1 判断结构:X+是+Y+得以+VP+的原因/条件 |
2.1.1.2 使令结构:X+使(得)/让/令+Y+得以+VP |
2.1.1.3 介词结构:Y+介词+X+得以+VP |
2.1.1.4 结果小句结构:X,Y+得以+VP |
2.1.1.5 条件小句结构:Y+得以+VP,R |
2.1.1.6 主语结构:X,S+得以+VP |
2.1.2 变量成分语法形式 |
2.1.2.1 X: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小句 |
2.1.2.2 VP:双音节动词、短语、成语、“化”尾三音节附加式复合词 |
2.1.2.3 Z:副词、否定/疑问形式、助动词 |
2.2 从语里角度考察助动词“得以” |
2.2.1 “得以”的词典描述 |
2.2.2 “得以”的语义 |
2.2.2.1 表示在原因或条件X下实现某种结果“Y+VP” |
2.2.2.2 表示某人、事物在条件或原因X下完成某事VP |
2.2.2.3 带有“完成、实现”义,在时间上具有非延续性的特点 |
2.3 从语值角度考察助动词“得以” |
2.3.1 “得以”的使用语境 |
2.3.2 “得以”的完句功能 |
2.4 小结 |
3 “得以”形成的过程、原因及影响 |
3.1 “得以”的历时考察 |
3.1.1 周代 |
3.1.2 春秋战国 |
3.1.3 两汉 |
3.1.4 六朝至清 |
3.2 “得以”形成的原因 |
3.2.1 “得”与“以”的词义虚化 |
3.2.2 承前省略与“以”的介词悬空 |
3.2.3 线性序列上语言成分的靠近和长时间高频使用 |
3.2.3.1 语音上靠近 |
3.2.3.2 结构上靠近 |
3.2.3.3 重新分析和类推机制的作用 |
3.2.3.4 组块机制与线性序列上长期高频使用的作用 |
3.3 “得以”的历时演变对共时特征的影响 |
3.3.1 与否定副词、疑问副词、助动词的组合能力差 |
3.3.2 “得”动词词义的引申 |
3.3.3 词汇属性之争 |
3.3.4 句法组合形式的延续性 |
3.4 小结 |
4 “得以”与“可以”的对比分析 |
4.1 语里区别 |
4.1.1 “得以”强调实现的条件和结果,“可以2”强调实现的可能性 |
4.1.2 “得以”强调结果已经实现了,“可以2”可表未然的结果 |
4.1.3 “得以”具有积极意义,“可以2”具有消极意义 |
4.1.3.1 VP是否定形式的 |
4.1.3.2 VP是消极、负面的 |
4.2 语表差异 |
4.2.1 “得以”主语多为无生物,“可以2”主语多为有生物 |
4.2.2 “得以”后多为双音节动词,“可以2”后多为动宾和状中短语 |
4.2.3 “得以”可与“了、着、过”共现,“可以2”不行 |
4.3 语值差异 |
4.4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汉英格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理论背景 |
1.3.1 原则与参数理论 |
1.3.2 小句中枢说 |
1.4 研究意义 |
1.5 语料来源 |
第2章 格位理论 |
2.1 格位的起源及演变 |
2.1.1 格位 |
2.1.2 格位的起源 |
2.1.3 格位的演变 |
2.2 格位分类 |
2.3 格位指派及其条件 |
2.3.1 授格条件 |
2.3.2 格鉴别式及可见性条件 |
2.3.3 扩充的格位理论 |
2.3.4 题元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汉英格位的历时比较 |
3.1 汉语格位演变 |
3.1.1 汉语史的分期 |
3.1.2 上古汉语 |
3.1.3 中古汉语 |
3.1.4 近代汉语 |
3.1.5 现代汉语 |
3.1.6 小结 |
3.2 英语格位演变 |
3.2.1 英语史的分期 |
3.2.2 古英语 |
3.2.3 中古英语 |
3.2.4 早期现代英语 |
3.2.5 现代英语 |
3.2.6 小结 |
3.3 汉英格位历时演变之比较及演变趋势 |
3.3.1 汉英格位历时之比较 |
3.3.2 格位形态的演变趋势 |
第4章 汉英结构格比较 |
4.1 主格 |
4.1.1 主格与主语 |
4.1.2 空主语 |
4.1.3 虚主语 |
4.1.4 双主语、多主语与话题 |
4.1.5 非典型主语 |
4.2 宾格 |
4.2.1 宾格与宾语 |
4.2.2 单宾语 |
4.2.3 双宾语 |
4.2.4 非典型宾语 |
4.3 小结 |
第5章 汉英内在格比较 |
5.1 旁格 |
5.1.1 介词的界定 |
5.1.2 介词宾语的语类选择 |
5.1.3 汉英旁格的实现 |
5.2 属格 |
5.2.1 英语属格的形式与功能 |
5.2.2 汉语属格的形式与功能 |
5.2.3 汉英属格比较 |
5.3 其他内在格 |
5.4 小结 |
第6章 汉英非常规授格 |
6.1 论元增容结构中的授格问题 |
6.1.1 一价动词增容为二价动词 |
6.1.2 二价动词增容为三价动词 |
6.1.3 相关解释 |
6.2 论元隐略结构中的授格问题 |
6.2.1 省略和隐含 |
6.2.2 汉语论元省略 |
6.2.3 英语论元隐略 |
6.3 论元共享结构中的授格问题 |
6.3.1 汉语中的论元共享 |
6.3.2 英语中的论元共享 |
6.4 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 |
6.4.1 格位指派理论回顾 |
6.4.2 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的定义 |
6.4.3 主格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虚主语 |
6.4.4 宾格格位指派中的策应成分 |
6.4.5 小结 |
6.5 小结 |
第7章 汉英格位差异的类型学意义 |
7.1 形合和意合 |
7.2 综合语和分析语 |
7.3 话题优先和主语优先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1.1 共性:原则 |
8.1.2 差异:参数 |
8.2 遗留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的演化及其动因与机制 ——基于构式功能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反问句研究概述 |
1.3.2 反问形式副词化研究 |
1.3.3 从反问到感叹的相关研究 |
1.3.4 反问句祈使功能分析 |
1.3.5 话语标记研究综观 |
1.4 理论依据 |
1.4.1 语义层次与招请推理 |
1.4.2 构式与基于构式的语法化 |
1.5 内容与体例 |
1.6 语料和引证 |
第二章 从反问到感叹程度 |
2.1 从询问方式到感叹程度:“何其”的副词化 |
2.1.1 不同性质的“何+其” |
2.1.2 功能转化与“何其”的词汇化 |
2.1.3 语用推理与“何其”的主观化 |
2.1.4 副词“何其”用法的多样化 |
2.2 从等级疑问到感叹程度:“何等”的副词化 |
2.2.1 实义消失——由询问等级到限定情状 |
2.2.2 功能转化——由疑问到感叹 |
2.2.3 修饰限定——由定中到状中 |
2.2.4 副词“何等”的功能扩展 |
2.3 小结 |
第三章 从反问到规劝祈使 |
3.1 从选择提问到规劝祈使:“何必”的副词化及相关问题 |
3.1.1 并列选择与凸显前提 |
3.1.2 语用推理与主观映现 |
3.1.3 与“何必”相关的问题 |
3.2 从质疑妨碍到建议实施:“何妨”的副词化及相关问题 |
3.2.1 质疑妨碍与词义磨损 |
3.2.2 语用推理与建议实施 |
3.2.3 与“何妨”相关的问题 |
3.3 小结 |
第四章 从反问到标记话语 |
4.1 从反问句到认同标记:“谁说不是”的标记化 |
4.1.1 构造性质与使用模式 |
4.1.2 衔接功能与会话交际 |
4.1.3 演化途径与成因 |
4.2 从反问到反预期标记:“谁知”的标记化 |
4.2.1 使用模式与语义表达 |
4.2.2 标记化及其演化成因 |
4.2.3 “谁知”与“谁知道”的异同 |
4.3 小结 |
第五章 从反问到关联衔接 |
5.1 从反问到假设让步:“哪怕”的连词化 |
5.1.1 以往研究与采取方法 |
5.1.2 功能转化与“哪怕”的词汇化 |
5.1.3 框架扩展及其功能差异 |
5.2 从反问到递进衔接:“岂止”的连词化 |
5.2.1 “岂”与“止”的功能与虚化 |
5.2.2 语义漂白与韵律制约 |
5.2.3 辩驳陈述与主观表达 |
5.2.4 连接功能与扩展 |
5.3 小结 |
第六章 反问形式的变异及其再发展 |
6.1 “何”的语音变异与副词“好在”的演化 |
6.1.1 非句法结构与韵律制约 |
6.1.2 语用推理与自我映现 |
6.1.3 连接功能与扩展 |
6.2 语义独立与非句法结构“岂敢”的标记化 |
6.2.1 句法调控与陈述表达 |
6.2.2 功能转化与主观赋予 |
6.2.3 语义发展与标记形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演化的动因与机制 |
7.1 语境优化与语用推理 |
7.2 构式附义与语义拓展 |
7.3 主观表达与功能转化 |
7.4 功能悬空与形义新配 |
7.5 句法辅助与语义调控 |
7.6 来源模式与功能扩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4)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概况 |
三、本文研究概况 |
第一章 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问卷调查及偏误分析 |
第一节 调查情况介绍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式 |
三、调查范围 |
四、问卷设计 |
第二节 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分析 |
一、是非问偏误分析 |
二、特指问偏误分析 |
三、选择问偏误分析 |
四、正反问偏误分析 |
五、反问句偏误分析 |
第三节 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偏误类型统计 |
第四节 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偏误数据统计 |
第二章 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原因 |
第一节 疑问句对比分析 |
一、法语疑问句与汉语疑问句的对比分析 |
二、英语疑问句与汉语疑问句的对比分析 |
三、马达加斯加语疑问句与汉语疑问句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偏误原因分析 |
一、迁移影响 |
二、目的语规则泛化 |
三、其它原因 |
第三章 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教学对策 |
第一节 反问句的教学对策 |
第二节 选择问的教学对策 |
第三节 是非问的教学对策 |
第四节 正反问的教学对策 |
第五节 特指问的教学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脂砚斋评点语言的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红楼梦》与脂砚斋的评点 |
1.《红楼梦》与红学研究 |
2.脂砚斋与脂评本 |
(二) 小说评点问题研究简述 |
1.小说研究中的评与点 |
2.小说评点的兴起与发展 |
3.小说评点的基本评说 |
(三) 脂评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脂评的文学研究 |
2.脂评的修辞研究 |
(四) 本文的研究对象、写作思路和方法意义 |
二、脂评的修辞艺术 |
(一) 脂评语言的整体分布 |
(二) 脂评语言的基本表现形式 |
1.脂评语言的指称技巧 |
2.脂评语言的结构技巧 |
3.脂评语言的语气技巧 |
三、脂评语言的传统修辞学阐释 |
(一) 脂评的修辞性 |
1.脂评对金圣叹等人评点语言的继承和发展 |
2.脂评中的修辞意识 |
3.脂评中的修辞批评 |
(二) 脂评的修辞境界与修辞原则 |
1.脂评的修辞境界 |
2.脂评的修辞原则 |
(三) 脂评修辞的题旨情境分析 |
1.脂评的“题旨”分析 |
2.脂评的“情境”分析 |
3.脂评的注释性评点分析 |
(四) 脂评的修辞效果 |
四、脂评的小说修辞学解析 |
(一) 脂评中的作者与读者双向互动意识 |
1.脂评中的作者意识 |
2.脂评中的读者意识 |
(二) 脂评中的展示意识 |
1.脂评对展示结构的点拨 |
2.脂评对展示时间的点拨 |
3.脂评对展示视点的点拨 |
(三) 脂评中体现的空间性和时间性 |
1.脂评中的间架观念 |
2.脂评中的一线穿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现代汉语代词组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代词组构 |
一、 范畴化、再分类与问题提出 |
二、 代词、组构与代词组构 |
三、 其他问题探讨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
一、 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二、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目标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五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七节 语料来源与说明 |
第一章 代词组构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代词组构的理论依据 |
一、 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 |
二、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 |
第二节 代词组构的特征 |
一、 语法特征 |
二、 语义特征 |
三、 语用特征 |
第三节 代词组构的标准 |
一、 形式的单用性(形式标准) |
二、 结构的凝固性(形式标准) |
三、 意义的整体性(意义标准) |
四、 使用的长期性(语用标准) |
五、 语用的频率性(语用标准) |
第四节 代词组构的分类 |
一、 按语法形式划分 |
二、 按语义语用分类 |
第五节 与代词组构相似相关的重要概念 |
一、 相似概念 |
二、 相关概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代词组构的应答句(词语) |
第一节 应答句(词语)研究现状 |
一、 定义、特征和研究对象 |
二、 分类 |
三、 总评 |
第二节 代词组构与否定性应答句(词语):语义分类 |
一、 引言 |
二、 “否定”类 |
三、 “责怪”类 |
四、 “劝阻”类 |
五、 “怀疑”类 |
第三节 代词组构与否定性应答句(词语):语用分类 |
一、 隐显分类 |
二、 强弱分类 |
第四节 代词组构与非否定性应答句(词语):语义分类 |
一、 引言 |
二、 “赞同”类 |
三、 “鼓励”类 |
四、 “应允”类 |
五、 “肯定”类 |
六、 “接受”类 |
七、 “知晓”类 |
八、 “理解”类 |
九、 “转换”类 |
第五节 代词组构与非否定性应答句(词语):语用分类 |
一、 隐显分类 |
二、 强弱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代词组构的插入语 |
第一节 插入语研究述评 |
一、 插入语研究基本现状 |
二、 插入语研究择要评价 |
第二节 插入语的分类考察 |
一、 “提醒”类 |
二、 “强调”类 |
三、 “注释”类 |
四、 “来源”类 |
五、 “推断”类 |
六、 “意见”类 |
七、 “语气”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代词组构的对称与不对称 |
第一节 代词组构的对称 |
一、 肯否形式的对称 |
二、 代词形式的对称 |
三、 对举句中的对称 |
四、 “否定词+疑问代词”形成的疑问与否定的形式对称 |
五、 小结 |
第二节 代词组构的不对称 |
一、 人称代词“我”“你”“他”组构的不对称 |
二、 指示代词“这”“那”组构的不对称 |
三、 疑问代词“什么”“啥”组构的不对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代词组构隐现的规律与机制 |
第一节 代词的“现”:代词作为对比焦点 |
一、 引发句、应答句、插入语中的代词 |
二、 复杂句中的代词 |
第二节 代词的“可隐可现”:代词作为“轻主语” |
一、 应答词语中的代词隐现 |
二、 插入语中的代词隐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代词组构的语法化与主观化 |
第一节 代词组构的语法化 |
一、 代词组构中的代词虚化 |
二、 代词组构中的动词虚化 |
三、 代词组构的整体语法化 |
四、 代词组构的语法化程度 |
五、 代词组构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第二节 代词组构中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
一、 代词组构的整体主观化(性):以插入语、应答词语为例 |
二、 代词组构中的主观标记成分:代词与虚化动词 |
三、 代词组构中的主观标记成分:非代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代词组构的应答词语 |
附录二 代词组构的插入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水语描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水族概述 |
一、水族人口状况和分布 |
二、水族地区历史沿革 |
三、水族族源 |
四、水族生活习俗 |
五、水族教育与民间文化 |
六、水族语言和文字的记载和使用状况 |
第二章 水语研究的历史回顾和本文的研究构思 |
第一节 水语及水族文字研究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论文布局 |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以及语言材料的来源 |
第三章 水语语音系统 |
第一节 水语的声母 |
一、水语声母表 |
二、基于基本词汇1000词的声母例词及分布比例 |
三、有关水语声母的语音实验 |
第二节 水语的韵母 |
一、韵母表 |
二、基于基本词汇1000词的韵母例词及分布比例 |
第三节 水语的声调 |
一、水语的调值和调类 |
二、声调实验与分析 |
三、本文的声调 |
第四节 水语的音节结构 |
第五节 声韵调配合表 |
一、关于声韵调配合表格式的说明 |
二、水语(苗草)声韵调配合表 |
三、声母韵母和声调可搭配基本情况 |
第六节 现代汉字读音 |
第四章 水语词汇系统 |
第一节 水语词汇的意义分类 |
第二节 词汇的构成 |
第三节 水语词汇的基本语义关系 |
第四节 水语基本语素表 |
第五章 水语语法系统 |
第一节 词类 |
第二节 名词和名词短语 |
一、水语名词及其分类 |
二、水语复合名词的构成 |
三、名词的性、数、格以及名词的语法特征 |
四、名词的语法功能 |
第三节 动词和动词短语 |
一、水语动词的分类 |
二、动词的组成与结构 |
三、动词短语 |
四、动词和动词短语的语法功能 |
第四节 形容词 |
一、水语形容词的语义分类 |
二、单音形容词和双音形容词 |
三、双音节形容词的组成方式 |
四、状态形容词 |
五、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和特性 |
第五节 数词系统 |
一、基数词及整数表示法 |
二、特殊数词的用法 |
三、分数、小数、倍数、数目字的表示方法 |
四、概数的表示 |
五、序数词 |
第六节 量词 |
一、名量词 |
二、动量词 |
三、量词的语法特点及数量短语的语法功能 |
第七节 代词 |
一、代词的分类 |
二、代词的特点和语法功能 |
第八节 副词 |
一、副词的分类 |
二、副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
第九节 介词和介词结构 |
第十节 连词 |
第十一节 助词 |
第十二节 象声词 |
一、象声词的分类与构成 |
二、象声词的语法功能 |
第十三节 叹词 |
第十四节 语气词与句子类型 |
一、陈述语气与陈述句 |
二、疑问语气与疑问句 |
三、祈使语气与祈使句 |
四、感叹语气词与感叹句 |
第十五节 短语 |
第十六节 句子成分 |
一、主语和谓语 |
二、宾语 |
三、定语、状语和补语 |
第十七节 复句 |
第六章 水语的方言和土语 |
第七章 水语与周边语言的关系 |
第八章 水族文字与水书 |
附录1:长篇故事 |
附录2:水语词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标题用词与格式对于语体的选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闻语体中标题用词与格式的特点 |
1.1 新闻语体中标题用词的特点 |
1.1.1 新闻报道体标题用词的特点 |
1.1.2 新闻时评体标题用词的特点 |
1.2 新闻语体中标题格式的特点 |
1.2.1 新闻报道体标题格式的特点 |
1.2.2 新闻时评体标题格式的特点 |
第二章 科技语体中标题用词与格式的特点 |
2.1 科技语体中标题用词的特点 |
2.1.1 数字、符号的使用 |
2.1.2 专业性科技术语的使用 |
2.1.3 音译词 |
2.1.4 标题动词的使用 |
2.2 科技语体中标题格式的特点 |
2.2.1 "关于/对于(对)……的V"格式 |
2.2.2 "……V"格式 |
2.2.3 “……的V”格式 |
2.2.4 "基于……的……N"格式 |
2.2.5 "基于……的V"格式 |
第三章 文艺语体中标题用词与格式的特点 |
3.1 文艺语体中标题用词的特点 |
3.1.1 用词通俗,搭配新异 |
3.1.2 古文体词的传承 |
3.1.3 韵文体语句的应用 |
3.1.4 标题套子的使用 |
3.1.5 修辞格的运用 |
3.2 文艺语体中标题格式的特点 |
3.2.1 独词结构 |
3.2.2 偏正结构 |
3.2.3 并列结构和从属结构 |
3.2.4. 省略格式 |
3.2.5. 附着结构 |
第四章 其它语体中标题用词与格式的特点 |
4.1 公文语体中标题用词与格式的特点 |
4.1.1 公文语体中标题用词的特点 |
4.1.2 公文语体中标题格式的特点 |
4.2 广告语体中标题用词与格式的特点 |
4.2.1 广告语体中标题用词的特点 |
4.2.2 广告语体中标题格式的特点 |
4.3 网络语体中标题用词与格式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范围 |
第二节 汉语全量表达的研究现状 |
1.2.1 现代汉语共时平面的研究 |
1.2.2 历时平面的研究 |
1.2.3 前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时代分期与语料说明 |
1.4.1 时代分期 |
1.4.2 语料说明 |
第五节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汉语全量表达的词汇形式 |
第一节 本章任务 |
第二节 叠加性周遍表达的词汇形式 |
2.2.1 统指类词汇形式 |
2.2.2 任指类词汇形式 |
2.2.3 逐指类词汇形式 |
第三节 一体性周遍表达的词汇形式 |
2.3.1 整指类词汇形式 |
第四节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汉语全量表达成分的语义来源——从"完结"到"周遍" |
第一节 本章任务 |
第二节 S+~+VP |
3.2.1 总括副词"毕""尽"等指向目标的类型 |
3.2.2 "S+~+VP"格式的语义特征 |
第三节 (S)+[~+NP]+VP |
3.3.1 引言 |
3.3.2 毕 |
3.3.3 尽 |
3.3.4 竟 |
3.3.5 终 |
3.3.6 小结 |
第四节 "完结"义动词发展出"周遍"义的演变过程及演变机制 |
3.4.1 "完结"义发展出"周遍"义的演变过程 |
3.4.2 "完结"义动词发展出"周遍"义的演变机制 |
第五节 余论 |
第四章 与否定词有关的全量表达格式 |
第一节 本章任务 |
第二节 全量肯定构式 |
4.2.1 否定词"不"出现在构式后件 |
4.2.2 否定词"无"出现在构式后件 |
4.2.3 否定词"没"出现在构式后件 |
4.2.4 否定词"没有"出现在构式后件 |
4.2.5 否定词"非"出现在构式后件 |
4.2.6 固定格式“未尝不……”“未曾不……” |
第三节 全量否定构式 |
4.3.1 "从(从来)"与否定词连用 |
4.3.2 "再"与否定词连用 |
4.3.3 "初"与否定词连用 |
4.3.4 "了"与否定词连用 |
4.3.5 小结 |
第五章 与疑问词有关的全量表达格式 |
第一节 本章任务 |
第二节 疑问词与否定词连用构成的全量构式 |
5.2.1 构式后件的否定词为"不" |
5.2.2 构式后件的否定词为"无" |
5.2.3 构式后件的否定词为“没” |
5.2.4 构式后件的否定词为"非" |
第三节 疑问词与副词"也/都"连用构成的全量肯定构式 |
5.3.1 疑问词"哪"与副词"也/都"连用 |
5.3.2 疑问词"什么"与副词"也/都"连用 |
5.3.3 疑问词"谁"与副词"也/都"连用 |
第四节 同一疑问词对应连用构成的全量构式 |
5.4.1 "谁"系疑问词的对应连用 |
5.4.2 "什么"系疑问词的对应连用 |
5.4.3 "哪"系疑问词的对应连用 |
5.4.4 "怎"系疑问词的对应连用 |
第六章 与数量词有关的全量表达格式 |
第一节 本章任务 |
第二节 全量肯定构式:"一+NP+总括副词+VP" |
6.2.1 上古组——"皆""尽" |
6.2.2 中古组——"咸""都" |
6.2.3 近代组——"悉""俱" |
6.2.4 小结 |
第三节 全量否定构式:"一"与否定词的连用 |
6.3.1 否定词在前,"一"在后 |
6.3.2 "一"在前,否定词在后 |
6.3.3 小结 |
第四节 全量否定构式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特征 |
6.4.1 全量否定构式的发展演变过程 |
6.4.2 全量否定构式的特征 |
第七章 由反义语素构成的全量表达格式 |
第一节 本章任务 |
第二节 是X是Y |
7.2.1 引言 |
7.2.2 "是X是Y"的性质 |
7.2.3 "是X是Y"周遍意义的产生过程及产生原因 |
7.2.4 与"是X是Y"相关的一些问题 |
第三节 若X若Y |
7.3.1 前人的研究 |
7.3.2 "若X若Y"格式的用法 |
7.3.3 "若X若Y"与其他全量表达形式连用 |
7.3.4 "若X若Y"的性质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 |
7.3.5 "若X若Y"的语法化 |
7.3.6 "若X若Y"中"若"的性质 |
第八章 无条件连词构成的全量表达格式 |
第一节 本章任务 |
第二节 无条件构式的历时演化过程 |
8.2.1 无XY、无X无Y |
8.2.2 无条件连词"不问"构成的无条件构式 |
第三节 无条件连词"无论"的用法及其发展过程 |
8.3.1 隋唐-宋时期:无论XY |
8.3.2 明清时期:无论XY和无论X |
第四节 "无论如何"的用法及其产生原因 |
8.4.1 "无论如何"的用法 |
8.4.2 "无论如何"产生情态用法的过程及原因 |
第五节 其他跟无条件构式相关、表达情态意义的结构或词语 |
8.5.1 "看如何" |
8.5.2 "怎么"类疑问代词构成的紧缩格式 |
8.5.3 "再……也/都……"紧缩格式 |
8.5.4 "怎么"系疑问代词独用 |
8.5.5 小结 |
第六节 结论 |
8.6.1 无条件构式的结构语法化 |
8.6.2 无条件构式的功能语法化 |
情态"的语义演变模式'>8.6.3 "全量>情态"的语义演变模式 |
第九章 余论和结论 |
第一节 余论 |
第二节 结论 |
9.2.1 本文的主要创获 |
9.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有主语祈使句浅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助动词“得以”研究[D]. 胡潇爻.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汉英格位比较研究[D]. 杨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3]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的演化及其动因与机制 ——基于构式功能转化[D]. 刘丞.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4)
- [4]马达加斯加学生习得汉语疑问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 张艳.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5)
- [5]脂砚斋评点语言的修辞研究[D]. 尚阳. 渤海大学, 2012(10)
- [6]现代汉语代词组构研究[D]. 刘禀诚. 黑龙江大学, 2012(09)
- [7]水语描写研究[D]. 韦学纯.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
- [8]标题用词与格式对于语体的选择性研究[D]. 倪莉莉. 黑龙江大学, 2010(07)
- [9]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 董正存. 南开大学, 2010(07)
- [10]试论英语祈使句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 高丽萍. 中国外语,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