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中型印刷企业既要开展多种经营又要坚持技术进步(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昌[1](1995)在《大中型印刷企业既要开展多种经营又要坚持技术进步》文中认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配套改革步步向纵深发展,千千万万个企业走向市场。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发育成长起来的国有大中型印刷企业,在这样大的变革中,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更新改造资金紧缺、经济效益低弱等难题的困扰。面对这种局面,大中型印刷企业如何利用各自条件,广开门路,既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改善产品结构,又牢牢把住印刷这个主业阵地,搞好技术进步,使书刊产品上档次、高质量,
刘永昌[2](1995)在《大中型印刷企业既要开展多种经营 又要坚持技术进步 更好繁荣出版业》文中研究说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配套改革步步向纵深发展,千千万万个企业走向市场,原先计划经济模式下发育成长起来的国有大中型印刷企业,在这样大的变革中,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更新改造资金紧缺、经济效益低弱等难题的
孙洪志[3](2004)在《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衰退,当煤炭行业进入衰退阶段时,往往会引起所在区域经济的剧烈振荡。据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煤炭行业转型及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国外对煤炭行业制度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已经跨越了实证研究的范围,过渡到了实践操作层面。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世界各国的煤炭行业主要从组织层面、发展战略层面、技术层面进行了改革。国内对煤炭行业制度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向开展的研究。一是对煤炭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分析;二是对利益群体的研究和分析;三是对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和分析。煤炭企业从兴到衰是客观规律,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开采时间长资源枯竭的矿井都将面临转型和制度创新问题。吉林省的煤炭行业整体处于这一衰退阶段。但目前还没有一套符合吉林省煤炭行业特殊性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没有一套对吉林省煤炭企业具有指导意义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同时,也缺乏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的操作方法和改革思路。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分析;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效率;资源优化;制度创新;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建议等。从吉林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入手,通过全面分析各种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制约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历史问题,包括企业债务负担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就业压力问题劳保问题、资金投入问题等;二是管理问题,包括观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成本缺乏控制、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三是人员素质问题;四是竞争能力问题;五是衰老报废矿井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吉林<WP=217>省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瓶颈”。表明吉林省煤炭行业已经进入衰退期,煤炭企业缺乏竞争力,同时严重制约了吉林省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竞争的本质是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下,如何确立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整个行业的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构成行业的企业的竞争合力。把吉林省煤炭行业作为一个集合来考虑,可分析其在全国煤炭行业中竞争地位。吉林省煤炭企业提供的煤炭总量远不能满足吉林省对煤炭的需求,由于吉林省煤炭质量和价格不占优势,吉林省煤炭行业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劣势。为了对煤炭行业的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可利用AHP与专家评议法建立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通过模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后得出结论,吉林省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与全国的其它煤炭企业相比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产品质量、产品效率都是落后的。煤炭本身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煤炭资源是稀缺的,具有垄断性。自然资源最优配置的本质要求就是考虑社会经济和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优化配置从效益角度讲就是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从资源量角度表述对应着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效益最大化和总资源成本最小的最优规划问题。为了建立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模型,可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利用价格-产量函数得到的收益函数和生产成本函数,建立收益最大化目标函数,使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最优资源配置。二是由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具有投资大,回收时间长,风险高的特征,具有期权性质,可利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可简便有效地确定煤炭资源开采的价值。生产函数可分析评价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建立吉林省煤炭行业生产函数发现吉林省煤炭行业的产出主要是靠大量的劳动投入来支持产出的。吉林省煤炭行业是典型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合理。在投资总额有限的情况下,可通过建立优化投资项目动态0-1整数动态规划模型对的各矿区各项目进行投资规划,以获得在有限投资下的最大投资收益。现代经济发展的史实证明,经济发展的效率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而且也与制度因素相关联。制度创新涉及到的最敏感的问题是产权结构,经过近20年的改革,我国产权制度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产权结构。无需讳言,在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中,国有企业的改革难度最大,对于资源型行业的国有煤炭企业,问题就更为突出。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WP=218>特别是符合国有企业现实状况的多种产权实现形式是制度创新的关键。吉林省煤炭行业企业制度创新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优质资产数量小,难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第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极大的缺陷,不能对公司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解决的对策是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吉林省煤炭企业制度创新。可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技术创新指标评价模型,对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及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作为煤炭行业政策执行效果的一个特例,可对小煤窑行为策略进行博弈分析,分析关井压产政策实施的对策。吉林省煤炭行业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组建了多种经营公司,通过积极扶持,统一管理,多种经营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但由于国家缺乏资源型企业和城市转型政策,煤炭企业自身缺乏转型经验和人才等原因,煤炭行业难以完成转型任务。因此,吉林省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基?
黄小晶[4](2002)在《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是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学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从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大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国内外关联等角度,以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初步形成和发展了政策理论。全文共分9章,主要运用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比较等理论,实证、规范经济学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对农业产业政策实施绩效、农村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等命题以及对策建议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观点:①初步搭建了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理论框架,设计了政策和结构体系图;②延伸了“农业”概念外延,提出了“大农业”的构想;③提出了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再造和创新的公司化发展方向,设置了农业产业化、公司化发展模式图和产业化公司模型图;设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图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模型图;④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内外贸一体制的观点;⑤建立了农业保障体系参照图,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乡镇、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⑥剖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⑦提出了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思路;⑧提出了农业支撑体系新观念及扩大政府支农范围、重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建议。
刘拥军[5](1996)在《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印刷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文件和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的体会》文中认为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江泽民同志在全会闭幕时的讲话《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以下简称《讲话》)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突出地强调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
孙英男[6](2004)在《中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地质勘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地质勘查队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仍然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地质勘查单位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改革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对地质勘查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并逐步实现企业化经营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亟待解决” (摘自国办发[2003]76号文件)。我国国有地勘企业的改革到了不改不行的关键时刻。因此,本文从地勘企业的制度创新模式研究入手,试图解决我国地勘企业改革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和困难。本文认为,地勘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地勘企业的制度创新模式研究,改革的切入点应从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中的根本问题体制和机制入手,来解决我国地勘企业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为方便起见,研究范围只限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地勘局,技术范围主要是固体矿产勘查部分,同时,以黑龙江省地勘局为范例进行问题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合黑龙江省地勘局地勘企业发展、可操作性强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模型,为研究对象及各行业和部门所属地勘企业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以便加速推进我国地勘单位企业化进程,同时,为其他生产性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西方企业制度创新的现状、理论和我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现状和模式进行了研究,利用国内外企业制度创新理论和成果,建立了黑龙江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并提出我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建立的措施和建议。通过改革,地勘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也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探索企业化道路已初见成效。但是,也存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也有少数地勘企业仍在等待、观望,总是强调地质勘查工作的特殊性,不愿改变现状,不充分利用政策积极深化改革,这样只会贻误时机,损害广大地质勘查工作者的利益。地勘企业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很多,主要是吃“皇粮”的思想根深蒂固,市场意识滞后。队伍技术老化、设备装备技术落后。经济规模不大,分散不集中,缺乏资金,竞争力不强,历史的包袱沉重。同时,由于地勘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影响,形成了许多固有的特点和弊端,严重制约了地勘经济的发展。地勘工作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使地勘企业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 <WP=16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地勘企业制度创新的外在需要,也是地勘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地勘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质,就是地勘企业主动适应外部环境要求,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内部运行机制,这是地勘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地勘企业制度创新的最终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地勘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应从各自基本条件和内外部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适宜的企业模式。黑龙江省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选择途径是组建企业集团公司(以省地勘局为单元), 母公司由原地勘局机关为基础组建。通过对黑龙江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的研究,可以预见,地勘企业集团是地勘企业最终完成企业化改造的基本平台,是地勘产业期望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此外,我们还不得不重视地勘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表现出的强烈的特殊性。这种现实决定了国内外企业集团组建和发展的经验对其明显缺乏可借鉴意义。所以,地勘企业集团组建和实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无疑非常突出。因此,调动全行业经济研究人才的聪明才智,为地勘企业集团大厦的建设献计献策,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有关部门、地勘企事业单位及各级各类学术团体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构建了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基本框架,并提出保证模式建立的政策和措施建议。本文主要成果及应用价值和意义:1、本文建立了黑龙江省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从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建立的战略目标设计、建立方式、模式类型、多元化经营、制度保证、创新主体的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黑龙江地勘企业集团角色转换和使命等,首次系统地作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和探索。2、在模式类型、多元化经营、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3、在分析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本文首次采用了定量分析方法。4、首次提出政府应保证地勘企业在矿业权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的新的理论观点,并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与矿业权市场运行新模式。5、首次构建了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可供选择的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基本框架。6、提出为保证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建立应注意的六个问题和六条建议。这些成果能够为国家、政府、地勘企业提供政策等参考依据;为直接从事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地勘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对于完善我国地勘企业管理体制,提出政策建议;具有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预期可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西方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研究与中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实践的探索中,得出适合我国地勘企
刘永昌[7](1997)在《加快“两个根本转变”是国有大中型印刷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中提出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后,我国的经济成长出现了由数量速度到全面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在目前仍保留着传统体制和粗放式经营浓厚色彩的国有大中型印刷企业,如何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
陈春江[8](1995)在《印刷企业的困境及出路》文中认为印刷企业的困境及出路陈春江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正经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国家新闻出版署又作出了实现新闻出版事业由数量增长型向优质高效型转移的战略部署。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冷静分析印刷行业面临...
曾庆宾[9](2003)在《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的出版业,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雨发展历程。出版单位经历过企业、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发展、演变过程。由于出版业显着的意识形态特征,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党和政府机关的附属物,过分地强调其政治和教化功能,其发展历程和共和国的发展历程一样,几经风雨,几经周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强调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出版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成长期的主导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研究如何发展、壮大我国出版产业,使它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无疑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研究方法以实证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方法,描述和揭示了我国出版业发展的轨迹;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运用统计、数学工具对我国出版业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剖分析;运用类比、归纳、演绎的方法,明确了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路向和实际操作的策略选择。 本研究论文共分四篇:第一篇,说明本研究论文的研究目的,选题背景及文献综述;第二篇,描述了出版的起源、出版物与出版产业、西方出版产业及我国澳港台地区出版产业的现状,为以后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三篇,分析了我国出版业目前的现状,我国出版业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着重分析了我国出版业存在的弊端,为研究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理清思路;第四篇,厘清了长期困扰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三个概念性问题,探讨了如何发展我国出版产业的战略导向和制度安排,研究了影响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并归纳了研究的结论和研究的局限。 本研究论文的创新方面:(1)通过实证和理论归纳、演绎的方法,证明了我国出版物是商品,出版社是企业,出版业是产业,从理论上还出版产业以本来面目八2)设置一套较完整的出版产业发展的战略和制度框架体系,提出了发展我国出版产业的整体设想及操作策略。诸如出版产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制度创新、产业核心竞争力、国家产业政策等等。这些将对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谢立新[10](2003)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文中提出本文认为:地区竞争表现为地区之间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基础在于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研究地区产业竞争力,目的在于从比较优势出发,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并以此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本文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中产业竞争力比较强的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苏苏州三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三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为重点,通过对三市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能力的分析,试图研究和探讨地区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一般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要以城市化和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卫星城镇为依托的层级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要立足地区资源赋予和区位特点,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品牌延伸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营造地区产业竞争优势。要继续强化个体营销和专业市场的功能,推行特许经营、专卖、品牌、虚拟经营等现代营销手段,重视区域营销和政府营销,不断强化产业组织的营销能力。四要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进步组织体系。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企业组织特别是家族企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组织成长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五要通过界定和保护产权、发展行业中介组织、建立区域诚信系统、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发挥好政府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二、大中型印刷企业既要开展多种经营又要坚持技术进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中型印刷企业既要开展多种经营又要坚持技术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3)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 论 |
1.1 论题来源 |
1.2 论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论题研究背景 |
1.2.2 论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制度创新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1.3.2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1.3.3 煤炭企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现状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现状与问题 |
2.1 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概述 |
2.2 吉林省国有重点煤矿现状 |
2.2.1 基本概况 |
2.2.2 吉林省煤炭企业经营情况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历史问题 |
2.3.2 管理问题 |
2.3.3 人员素质问题 |
2.3.4 竞争能力问题 |
2.3.5 衰老报废矿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分析 |
3.1 市场竞争理论及思想 |
3.2 影响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量 |
3.2.1 潜在进入者 |
3.2.2 供应商 |
3.2.3 用户 |
3.2.4 内部竞争者 |
3.2.5 替代品 |
3.3 煤炭市场 |
3.3.1 煤炭市场的分类 |
3.3.2 煤炭市场的作用 |
3.3.3 我国的煤炭市场供求分析 |
3.3.4 吉林省煤炭市场 |
3.3.5 吉林省煤炭市场供求分析 |
3.4 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评价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4.2 对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描述 |
3.4.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4.4 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水平测评 |
3.5 吉林省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
3.5.1 企业竞争力 |
3.5.2 企业竞争力评价 |
3.6 吉林省煤炭行业及煤炭企业竞争力分析 |
3.6.1 宏观因素分析 |
3.6.2 微观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及其优化 |
4.1 资源的概念 |
4.2 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
4.3 煤炭企业资源的性质、特征 |
4.3.1 煤炭资源的资产化 |
4.3.2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 |
4.4 资源配置及相关理论 |
4.4.1 西方资源配置理论 |
4.4.2 中国经济的资源配置理论 |
4.4.3 资源配置效率 |
4.5 煤炭行业的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
4.5.1 计划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及表现 |
4.5.2 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及运行方式 |
4.5.3 煤炭行业竞争的内部性 |
4.5.4 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 |
4.6 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模型 |
4.6.1 煤炭资源动态配置模型 |
4.6.2 煤炭资源开采权的美式期权定价模型 |
4.7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 |
4.7.1 原煤生产企业资源配置 |
4.7.2 非煤生产企业资源配置 |
4.8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优化 |
4.8.1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优化目的 |
4.8.2 吉林省煤炭行业人力、资本等资源配置优化 |
4.8.3 生产要素的贡献分析 |
4.8.4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优化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的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 |
5.1 制度创新理论及过程 |
5.1.1 制度创新理论 |
5.1.2 制度创新的过程 |
5.2 企业制度创新 |
5.2.1 建立有效的国有煤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
5.2.2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 |
5.2.3 推进煤炭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发展 |
5.2.4 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多种途径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
5.2.5 加大破产力度,建立劣势企业的退出机制 |
5.2.6 坚持人本管理 |
5.3 技术创新 |
5.3.1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
5.3.2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特点 |
5.3.3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 |
5.3.4 建立国有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
5.3.5 吉林省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
5.3.6 建立技术创新指标评价体系模型 |
5.4 企业组织创新 |
5.4.1 企业组织创新的含义 |
5.4.2 吉林省煤炭企业组织创新工作探讨 |
5.5 经营方式创新 |
5.5.1 影响经营方式选择的因素 |
5.5.2 吉林省煤炭企业经营方式创新探讨 |
5.6 制度创新背景下小煤窑行为策略博弈分析与管理对策 |
5.6.1 政府执法者和小煤窑策略博弈分析 |
5.6.2 博弈方的演变 |
5.6.3 保证政策实施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
6.1 煤炭工业面临的形势 |
6.1.1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 |
6.1.2 世界煤炭需求展望 |
6.1.3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趋势 |
6.1.4 中国煤炭需求展望 |
6.2 吉林省煤炭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6.2.1 吉林省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
6.2.2 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6.3 吉林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6.3.1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6.3.2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思路 |
6.3.3 吉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6.3.4 吉林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 |
6.4 结构调整战略 |
6.4.1 煤炭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
6.4.2 结构调整战略的指导方针 |
6.4.3 煤炭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 |
6.4.4 煤炭衰退矿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 |
6.4.5 我国煤炭衰退矿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6.4.6 吉林省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6.5 煤炭工业转型战略 |
6.5.1 世界煤炭产区转型初步研究 |
6.5.2 我国煤炭行业转型状况 |
6.5.3 吉林省煤炭行业转型状况 |
6.5.4 煤炭产业转型的难点问题 |
6.5.5 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
6.6 煤炭矿区城市发展战略 |
6.6.1 矿区城市的形式与发展规律 |
6.6.2 我国矿业城市的贡献 |
6.6.3 制约煤炭矿区发展的因素 |
6.6.4 国外矿区经济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 |
6.6.5 我国矿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基本经验 |
6.6.6 吉林省矿业城市的基本情况 |
6.6.7 矿业城市的发展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协调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
7.1 吉林省煤炭行业实现协调发展的措施 |
7.1.1 实施管理创新工程,加强行业结构调整 |
7.1.2 实施企业流程再造,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
7.1.3 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做强做大煤炭主业 |
7.1.4 实施“三清洁”战略,促进煤炭产业升级 |
7.1.5 实施多元经营战略,大力发展非煤产业 |
7.2 实现吉林省煤炭行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1 加强资源勘查管理,延伸矿业经济生命周期 |
7.2.2 促进煤炭行业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吉林大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4)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文详细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产业发展趋势 |
1.1 “农业”与“大农业”范畴的比较 |
1.2 建立现代“大农业”体系 |
1.3 农业产业地位、产业经济理论 |
1.4 产业政策创造了发达国家经济奇迹 |
1.5 自古以来广泛存在的中国农业政策 |
1.6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政策绩效评析 |
1.7 农业产业政策问题在我国的提出 |
1.8 农业发展趋势 |
1.8.1 世界各国农业份额下降的规律 |
1.8.2 周期性结构失衡和产业的波动运行 |
1.8.3 中国农业份额下降非常态变动成因 |
1.8.4 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
1.9 小结 |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1 产业结构理论溯源 |
2.2 农业产业结构、结构政策定义及构成 |
2.3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2.4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
2.4.1 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2.4.2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沿革 |
2.5 农业产业结构宽化、优化、合理化及高度化问题 |
2.5.1 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2 私营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3 “三资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7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效应评析 |
2.8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1 产业组织政策理论溯源 |
3.1.1 SCP框架主要内容及三者间关系 |
3.1.2 对SCP框架的评析及框架理论的发展 |
3.1.3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 |
3.1.4 SCP框架理论研究的借鉴意义 |
3.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
3.3.1 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2 中国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相关政策回顾 |
3.3.4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性障碍 |
3.4 小结: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问题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 |
4.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及实践 |
4.1.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 |
4.1.2 区域产业经济政策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
4.1.3 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现状及变化趋势 |
4.1.4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
4.1.5 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带形成的几个阶段 |
4.2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研究 |
4.2.1 古代农业产业生产及政策变迁的启示 |
4.2.2 广东省的产业布局划分 |
4.2.3 现代广东农业产业地区政策 |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1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2 境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4 国际上若干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4.4.1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4.2 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5 小结 |
4.5.1 中国农业产业区域政策评析 |
4.5.2 比较与启示 |
第五章 农业投入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1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 |
5.1.1 资金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1.2 农业产业资金类型、特征及形式 |
5.1.3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体系 |
5.1.4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回溯 |
5.1.5 外国政府农业资金投入情况 |
5.1.6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 |
5.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 |
5.2.1 土地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2.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回溯 |
5.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评析 |
5.2.4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析 |
5.2.5 土地流转政策评析 |
5.3 农业产业人力投入政策 |
5.3.1 人力资源政策理论溯源 |
5.3.2 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5.3.3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政策基本要求及特点 |
5.3.4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投入现状 |
5.3.5 中国城镇就业结构政策 |
5.3.6 中国农村就业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4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政策 |
5.4.1 农业产业技术政策理论溯源及政策回溯 |
5.4.2 技术、农业产业技术与高新技术 |
5.4.3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的重要性 |
5.4.4 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及国家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 |
5.5 农业产业投入与产出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国际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 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6.1.2 市场的历史成因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 |
6.1.3 以价格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历程 |
6.1.4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 |
6.2 农业国际化、区域产业国际化的内涵 |
6.3 中国及国外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及政策支持 |
6.3.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框架及农业保护政策 |
6.3.2 农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6.4 各国农业产业政策的借鉴意义 |
6.5 农业国际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 |
7.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7.1.1 区域产业关联的内涵 |
7.1.2 产业关联政策理论 |
7.2 在“经济相对过剩”背景下的需求结构 |
7.3 增收减负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3.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 |
7.3.2 农民负担其实又是农民收入问题 |
7.3.3 农民增收主要碍障是结构问题 |
7.4 扶贫问题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4.1 扶贫政策理论溯源 |
7.4.2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沿革 |
7.4.3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制约因素 |
7.5 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5.1 城镇化推进政策沿革 |
7.5.2 国家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动因分析 |
7.5.3 城镇化推进的政策性障碍 |
7.6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6.1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回溯 |
7.6.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障碍 |
7.7 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 |
8.1 农业产业政策执行绩效及对农业产业结构框架的构想 |
8.2 新形势下中国农业产业政策调整依据 |
8.3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取向 |
8.4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方法和途径 |
8.4.1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方法 |
8.4.2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思路 |
8.5 农村产业结构政策调整选择 |
8.5.1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部门结构 |
8.5.2 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 |
8.5.3 合理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
8.6 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政策选择 |
8.6.1 做好“现代物流”“枢纽”文章 |
8.6.2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
8.6.3 建立生产、加工、流通中介服务组织 |
8.6.4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
8.6.5 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 |
8.7 建立农业支撑体系政策选择 |
8.7.1 转变政府职能 |
8.7.2 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
8.7.3 以引进人才为重大工程 |
8.7.4 建设农业保险体系 |
8.7.5 加快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8.7.6 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力度 |
8.7.7 增收减负和扶贫 |
8.7.8 增强动员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能力 |
8.8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
8.8.1 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
8.8.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
8.8.3 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4 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5 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9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选择 |
8.10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向 |
第九章 总结与思考(附理论创新及论文要点分布表) |
附表1 国家产业结构政策 |
附表2 国家产业组织政策 |
附表3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
附表4 国家产业区域政策 |
附表5 国家产业关联政策 |
附表6 广东各类型产业政策 |
(6)中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我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研究的意义 |
第一节 国有地勘企业界定 |
一、 国有地勘企业的由来 |
二、 国有地勘企业的界定 |
第二节 企业制度创新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
一、 创新基本涵义 |
二、 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概念 |
三、 企业制度创新的成本分析 |
四、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五、 企业制度创新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我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现状 |
第一节 西方企业制度创新理论述评 |
一、 西方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简介 |
二、 西方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现状 |
一、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
二、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认识过程 |
三、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总体思路 |
四、 国有企业改革总体现状与方向 |
五、 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我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历史沿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改革现状 |
一、 属地化管理后地勘企业队伍行政隶属关系逐渐理顺 |
二、 多元化的投资格局逐步形成,国家地勘费投入比重不断下降 |
三、 地勘投资明显向西部倾斜,国家地勘费投入在西部逐年增高 |
四、 全行业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的人员和工作量均有大幅度下降 |
五、 2002年我国地质勘查综合分析 |
六、 地质勘查市场体系建设 |
第三节 问题与困境 |
第四章 我国云南、浙江、安徽三省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的总体评价 |
一、 云南模式 |
二、 浙江模式 |
三、 安徽模式 |
第二节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 |
一、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三种模式共性问题述评 |
二、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三种模式差异性评价 |
三、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选择具有特殊性 |
第五章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模式 |
第一节 黑龙江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现状 |
一、 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 |
二、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的背景 |
三、 黑龙江省地勘局的基本情况分析 |
四、 黑龙江省地勘局成立以来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
五、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的现状 |
第二节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黑龙江省地勘局制度创新内部环境分析 |
二、 黑龙江省地勘局制度创新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三节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
一、 选择的必要性 |
二、 选择的可行性 |
三、 模式构架 |
第四节 黑龙江省地勘局企业制度创新模式配套政策措施 |
一、 战略目标设计 |
二、 建立方式 |
三、 模式类型 |
四、 多元化经营 |
五、 制度保证 |
六、 创新主体的培养 |
七、 指标体系的构建 |
八、 黑龙江省地勘企业集团角色转换和使命 |
第六章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基本框架 |
一、 地质勘查公司组建 |
二、 地勘单位转为企业模式选择 |
第二节 我国地勘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 加快地勘企业改制步伐 |
二、 重视改革的创新和规范操作 |
三、 搞好资产重组、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
四、 向社会全方位开放 |
五、 剥离现有社会服务职能 |
六、 正确认识和运用职工下岗、分流、地勘企业“关停并转”与撤消机制 |
第三节 几点建议 |
一、 要理性认识地勘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二、 要正确处理事业牌子和企业化经营的关系 |
三、 政府应帮助地勘企业消化富余人员 |
四、 政府应在资金上给地勘企业以具体支持 |
五、 政府的各项政策必须有利于地勘企业实现企业化经营 |
六、 政府应保证地勘企业在矿业权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附录:1、中国大陆成矿域划分与地勘企业地理位置分布图及通讯录 |
2 、黑龙江省地勘局地勘单位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
3 、黑龙江省地勘局各年度拨款、经营收入情况表 |
4 、黑龙江省地勘局1998-2001年经费(全口径)支出情况表 |
5 、黑龙江省原地矿部所属地勘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 |
6 、中国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历史沿革 |
(9)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背景和框架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理论综述 |
1.4.1 多元化发展战略理论述评 |
1.4.2 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述评 |
1.4.3 核心竞争力理论述评 |
1.4.4 产权理论述评 |
1.4.5 公司治理模式理论述评 |
1.4.6 企业家理论述评 |
第二章 分析框架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过程 |
2.3 分析框架 |
第二篇 研究基础 |
第三章 出版和出版物 |
3.1 出版的起源 |
3.2 出版的涵义 |
3.3 出版物 |
3.3.1 出版物的演变 |
3.3.2 出版物的特征 |
第四章 出版业与出版产业 |
4.1 出版业的概念和内容 |
4.2 传统出版业与现代出版业 |
4.2.1 传统出版业 |
4.2.2 现代出版业 |
4.2.3 传统出版业与现代出版业的区别 |
4.3 出版产业 |
4.3.1 出版产业的概念 |
4.3.2 出版产业的产业属性 |
4.4 现代出版产业的特征 |
4.4.1 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 |
4.4.2 高度的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 |
4.4.3 生产过程和手段的现代化 |
4.4.4 资本运作特征明显 |
4.4.5 国际间的密切合作与激烈竞争并存 |
第五章 西方出版业的概况 |
5.1 西方主要国家出版业的演变 |
5.1.1 美国出版业的演变 |
5.1.2 英国出版业的演变 |
5.1.3 日本出版业的演变 |
5.1.4 德国出版业的演变 |
5.2 西方主要国家出版业的现状 |
5.2.1 美国出版业现状 |
5.2.2 英国出版业现状 |
5.2.3 日本出版业现状 |
5.2.4 德国出版业现状 |
5.3 西方主要国家出版业的特征 |
5.3.1 市场化程度高 |
5.3.2 组织结构优化 |
5.3.3 行业集中度高 |
5.4 西方出版业发展的势态 |
第六章 港、澳、台地区出版业 |
6.1 香港出版业 |
6.1.1 香港出版业的历史 |
6.1.2 香港出版业的现状 |
6.1.3 香港出版业的特点 |
6.2 台湾出版业 |
6.3 澳门出版业 |
第三篇 中国出版业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七章 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史 |
7.1 中国出版的起源 |
7.2 手工抄写出版时期 |
7.3 手工印刷出版时期 |
7.4 机械印刷出版时期 |
7.5 新中国出版史 |
7.5.1 起步发展阶段(1949年10月-1965年) |
7.5.2 受破坏摧残阶段(1966-1976年) |
7.5.3 恢复繁荣阶段(1977年至今) |
第八章 中国出版业的现状分析 |
8.1 出版业实力增强,内部竞争初步形成 |
8.2 出版物质量提高,精品迭出,买方市场形成 |
8.3 科技应用水平提高,载体形式发生变化 |
8.4 出版管理体制逐步建立 |
8.5 出版的法制建设日趋完善,行政管理水平提高 |
8.6 出版队伍稳步发展,出版业的凝聚力增强 |
8.7 出版对外交流不断扩大 |
8.8 产权结构仍然单一 |
第九章 中国出版业与西方出版业的比较 |
9.1 中西方出版规模不同 |
9.2 中西方出版业现代化程度不同 |
9.3 中西方出版资源整合化程度不同 |
9.4 中西方文化、文字上有巨大差异 |
9.5 中西方出版业赖以生存的市场基础不同 |
9.6 中西方出版业体制背景不一样 |
9.7 中西方出版业资金实力差距很大 |
9.8 中西方出版物的出口能力不同 |
9.9 中西方出版业市场化程度不同 |
第十章 中国出版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0.1 中国出版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
10.1.1 出版规模偏小 |
10.1.2 企业产权结构不合理 |
10.1.3 产业结构不合理 |
10.1.4 产品结构不合理 |
10.1.5 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
10.1.6 产业布局过于均衡 |
10.1.7 人员素质总体偏低 |
10.1.8 技术创新能力低,出版手段落后 |
10.1.9 出版市场体系不完善 |
10.2 宏观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双重管理”问题 |
10.3 外部生存环境问题 |
10.3.1 产业上游所处环境堪忧 |
10.3.2 产业下游所处环境恶化 |
10.3.3 产业融资不规范 |
10.3.4 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 |
第十一章 WTO与中国出版业 |
11.1 WTO的相关条款与我方承诺 |
11.1.1 WTO的基本情况和准则 |
11.1.2 WTO中与出版业有关的规章条例 |
11.1.3 WTO协议中我国对外承诺的出版领域开放要点 |
11.2 加入WTO给中国出版业带来的挑战 |
11.2.1 我国现行的对出版业的保护措施 |
11.2.2 加入WTO对中国出版业的挑战 |
11.3 加入WTO给中国出版业带来的机遇 |
第四篇 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 |
第十二章 需要澄清的三个概念 |
12.1 出版物是否是商品 |
12.1.1 理论综述 |
12.1.2 结论 |
12.2 出版社是否是企业 |
12.2.1 理论综述 |
12.2.2 结论 |
12.3 出版业是否是产业 |
12.3.1 理论综述 |
12.3.2 结论 |
第十三章 中国出版产业发展战略 |
13.1 产业发展 |
13.1.1 产业发展的涵义 |
13.1.2 产业发展的理论 |
13.2 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
13.2.1 发展战略目标的涵义 |
13.2.2 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的条件 |
13.2.3 中国出版产业制定发展战略的现实基础 |
13.2.4 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
13.3 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战略 |
13.3.1 以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多元化战略 |
13.3.2 以争夺世界出版产业市场为目标的全球化战略 |
13.3.3 以实现出版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
13.3.4 以出精品、创名牌为目标的品牌战略 |
第十四章 中国出版产业结构调整 |
14.1 中国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
14.2 中国出版产业结构 |
14.2.1 中国出版产业结构现状 |
14.2.2 调整中国出版产业结构的选择 |
14.3 中国出版企业组织结构 |
14.3.1 中国出版企业组织结构变迁的轨迹 |
14.3.2 优化中国出版企业组织结构的探索 |
14.4 中国出版产业的产品结构 |
14.4.1 中国出版产业的产品结构问题 |
14.4.2 优化中国出版企业产品结构的策略 |
14.5 中国出版产业布局结构 |
14.5.1 中国出版产业布局的结构特点 |
14.5.2 调整中国出版产业布局的策略选择 |
第十五章 中国出版产业的产业制度创新 |
15.1 产权制度创新 |
15.1.1 产权的定义与出版业产权的界定 |
15.1.2 中国出版业产权的现状 |
15.1.3 出版业产权改革方向:产权结构多元化 |
15.1.4 国有出版企业产权改革的措施 |
15.2 经营制度创新 |
15.2.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涵 |
15.2.2 中国出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
15.2.3 中国出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的构思 |
15.3 管理制度创新 |
15.3.1 企业家的内涵 |
15.3.2 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模型 |
15.3.3 通过报酬机制对中国出版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 |
15.3.4 通过声誉机制对中国出版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
15.3.5 通过竞争机制对中国出版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
15.3.6 通过对企业家控制权的动态调整实现对中国出版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
第十六章 中国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
16.1 人力资源因素 |
16.1.1 中国出版产业人力资源状况 |
16.1.2 优化中国出版产业人力资源的策略选择 |
16.2 科学技术因素 |
16.2.1 科学技术创新的内容与模式 |
16.2.2 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16.2.3 中国出版产业科学技术的创新思路 |
16.3 企业文化因素 |
16.3.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16.3.2 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
16.3.3 出版企业文化构建的思路 |
第十七章 中国出版产业的产业政策 |
17.1 产业融资政策 |
17.1.1 融资方式的选择 |
17.1.2 我国出版产业融资政策的策略选择 |
17.2 产业税收政策 |
17.2.1 特殊税收政策的现实选择 |
17.2.2 我国出版产业可操作的税收政策 |
17.3 产业保护政策 |
17.3.1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
17.3.2 我国出版产业保护政策的策略选择 |
第十八章 研究的结论与局限 |
18.1 研究结论 |
18.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1. 选题的意义 |
2. 选定特定对象的依据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构和体系 |
5. 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第1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
1.1.1 地区竞争的本质 |
1.1.2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
1.1.3 地区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企业竞争 |
第2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 |
1.2.1 地区竞争力源泉:研究回顾 |
1.2.2 比较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分工 |
1.2.3 竞争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发展 |
1.2.4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内在统一 |
第3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1 国家(地区)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2 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3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再研究 |
第4节 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
第1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理论分析 |
2.1.1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地位和作用 |
2.1.2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分析构件 |
第2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宏观面分析 |
2.2.1 产业结构转换的路径分析 |
2.2.2 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分析 |
2.2.3 产业结构转换的绩效分析 |
2.2.4 产业结构转换的偏差分析 |
2.2.5 小结:以产业结构转换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绩效 |
第3节 农业产业结构转换 |
2.3.1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
2.3.2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的战略重点 |
2.3.3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转换 |
2.3.4 小结: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结构转换 |
第4节 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转换 |
2.4.1 工业化及其结构转换 |
2.4.2 工业化进程及其结构转换 |
2.4.3 工业化模式及其结构转换 |
2.4.4 小结: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工业化绩效 |
第5节 第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 |
2.5.1 第三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力量 |
2.5.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
2.5.3 引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差异的成因分析 |
2.5.4 小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三章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
第1节 产业空间聚集能力的理论分析 |
3.1.1 产业空间聚散理论和类型 |
3.1.2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的分析构件 |
第2节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 |
3.2.1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现状 |
3.2.2 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的成因 |
3.2.3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与带动能力 |
3.2.4 小结 |
第3节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 |
3.3.1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现状 |
3.3.2 城乡协作发展工业,推动区域工业化 |
3.3.3 以工建农,缩小工业和农业收益差距 |
3.3.4 建设小城镇,推动城乡一体化 |
3.3.5 小结 |
第4节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3.4.1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 |
3.4.2 示范带动效应:以工业化为导向的落后地区自主展 |
3.4.3 行政驱动效应:政府强制性区域间配置资源 |
3.4.4 市场引导效应:从互惠互利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3.4.5 小结(投入产出效应):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
第5节 开发区带动能力 |
3.5.1 开发区建设的经济社会效应 |
3.5.2 开发区建设的成功之路 |
3.5.3 小结 |
第四章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 |
第1节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理论分析 |
4.1.1 产业组织理论演进及研究构件 |
4.1.2 产业组织成长的内涵与功能 |
4.1.3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分析指标 |
第2节 企业组织:产业组织成长的微观基础 |
4.2.1 企业组织成长的逻辑起点:准古典企业 |
4.2.2 企业组织成长的重要节点:古典企业和准现代企业 |
4.2.3 现代企业组织的形成与成长:企业集团化和股份制 |
4.2.4 小结:以企业制度创新推进企业组织创新 |
第3节 产业集群:产业组织成长的高级形态 |
4.3.1 产业集群经济效应 |
4.3.2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集群 |
4.3.3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 |
4.3.4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 |
4.3.5 小结:实施集群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力 |
第4节 产业营销:产业组织成长的关键环节 |
4.4.1 传统营销方式的兴衰 |
4.4.2 现代营销方式的成长 |
4.4.3 区域营销的流行 |
4.4.4 小结:多轮驱动,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
第5节 政府管理:产业组织成长的外部环境 |
4.5.1 政府管理能力及其分析构件 |
4.5.2 产业组织成长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4.5.3 小结:增强产业组织成长的政府推动能力 |
第五章 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 |
第1节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结构升级 |
5.1.1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1.2 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5.1.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工业结构升级 |
5.1.4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升级 |
5.1.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 |
第2节 不断增强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
5.2.1 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
5.2.2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
5.2.3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
5.2.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5.2.5 增强开发区带动能力 |
第3节 不断增强产业组织竞争力 |
5.3.1 增强企业组织成长能力 |
5.3.2 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
5.3.3 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
第4节 以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1 以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2 以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3 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
第5节 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5.5.1 界定和保护产权 |
5.5.2 大力发展行业中介组织 |
5.5.3 加强诚信系统工程建设 |
5.5.4 建设责任政府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大中型印刷企业既要开展多种经营又要坚持技术进步(论文参考文献)
- [1]大中型印刷企业既要开展多种经营又要坚持技术进步[J]. 刘永昌. 印刷技术, 1995(01)
- [2]大中型印刷企业既要开展多种经营 又要坚持技术进步 更好繁荣出版业[J]. 刘永昌. 出版与印刷, 1995(01)
- [3]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D]. 孙洪志. 吉林大学, 2004(04)
- [4]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黄小晶. 暨南大学, 2002(02)
- [5]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印刷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文件和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的体会[J]. 刘拥军. 中国印刷, 1996(01)
- [6]中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研究[D]. 孙英男. 吉林大学, 2004(04)
- [7]加快“两个根本转变”是国有大中型印刷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 刘永昌. 印刷技术, 1997(10)
- [8]印刷企业的困境及出路[J]. 陈春江. 出版发行研究, 1995(04)
- [9]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研究[D]. 曾庆宾. 暨南大学, 2003(03)
- [10]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D]. 谢立新.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