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保险杯全国诗歌大赛”作品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曾遂今,冯玲,黄德俊,於骏洁[1](2018)在《《江苏音乐》歌曲栏目的历史魅力——《江苏音乐》期刊第二出版阶段的乐谱栏目分类研究》文中指出栏目,在期刊编辑出版中,是指专门刊登某一类稿件而开辟出的一个版面空间,是充分地表达内容的、分类的并相对独立的信息单位,更是体现期刊的宗旨、特色、编辑逻辑、审美、理念的重要核心。因此,在期刊传播活动中,栏目设置对内容生产者、传播者、受传者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观察讨论1980年1月至1993年6月《江苏音乐》第二阶段出版编辑阶段的乐谱类栏目,以之为案例,寻求音乐期刊的"栏目"所具有的历史魅力。
刘佳[2](2017)在《从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奖透视诗坛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诗歌奖大量涌现成为日益重要的诗歌现象。诗歌奖紧密地结合了诗人、读者和诗歌作品,是诗歌研究的重要切入点。而诗歌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没有被学界深入研究,大多数的诗歌奖研究都局限于微观的获奖作品评论或单一的诗歌奖项述评。本文拟从诗歌奖自身要素入手,从诗歌奖的创办者、获奖者和获奖作品出发,通过横向分析和纵向对比,揭示诗人与诗歌的现状,从而达到揭示诗坛现状的研究目的。由于诗歌奖自身层次冗杂、管理失范,本文还对诗歌奖的负面消息进行研究,力图全面地呈现诗坛现状。绪论部分一方面对新时期以来诗歌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本次研究寻找阐释空间,并整理选题的缘由、目的及其意义;另一方面概述了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奖,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考察近四十年时间里,诗歌奖发展的大致脉络,利用基础统计学的知识,总结诗歌奖发展状况和规律。正文部分首先是从诗歌奖的创办者出发,通过对已掌握的大量资料进行整理,纵向对比出诗歌奖创办者的身份变化,揭示当下诗坛除官方号召的诗歌奖之外,还存在大量民间自发创办的诗歌奖,并探究同身份的创办者设立诗歌奖项的动机。诗坛在多元共生的新局面下也隐藏着驳杂混乱的新危机。其次,从近年来庞大的获奖诗人群中梳理获奖诗人主要的社会身份,并进一步通过诗人的获奖感言,总结出部分主要的诗学理念。通过对诗歌奖获奖者的研究,可见诗坛在百家争鸣的繁荣态势下,也存在诗人身份泛化的问题。再次是获奖作品举隅,本次研究选取了柔刚诗歌奖作为典型个案,对该奖的获奖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展现诗歌作品审美范式的变化。最后,概述新时期以来诗歌奖负面消息及其原因,并从诗歌、诗奖、诗人和读者的角度揭露目前诗坛存在的诸多问题。
於骏洁[3](2016)在《音乐期刊《江苏音乐》栏目设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音乐》是一本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南京分会创办的地方性音乐期刊。该刊以推动群众音乐生活为主要任务,因而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江苏省的音乐文化发展状况。作为一本主要面向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期刊,《江苏音乐》以发表创作歌曲为主要内容,在读者中取得了较高的认可度。按照刊物的版本进程,《江苏音乐》可以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从创刊至休刊为第一阶段(1958年1月至1959年6月),从复刊至停刊为第二阶段(1980年1月至1993年6月)。刊物的栏目设置深受社会政治背景和音乐文化环境的影响,这在“大跃进”和改革开放之后的两个时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基于这一规律,本文在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末和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音乐背景的基础上,对《江苏音乐》两个阶段的栏目设置进行了分类考察,就各类栏目的刊载情况、栏目特点和传播功能展开了论述,并针对栏目设置的总体情况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最后从栏目设置的视角出发,对《江苏音乐》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总结。
赵婷婷[4](2016)在《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文中指出作为一本重要的文学选刊,《小说选刊》一直积极参与着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以《小说选刊》(1980-2010)为研究对象,借鉴布迪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将《小说选刊》放置在当代文学场中,梳理其三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学场与政治场、经济场的互动格局中,发现当代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趋向,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策略进行反思,评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小说选刊》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评价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作用力的考察,揭示出《小说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代表当代文学走向的可能性。第二、三章梳理《小说选刊》从1980年创刊以来一直到2010年的办刊历程。从80年代前期《小说选刊》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动迎合到80年代后期对其的突围努力,以及到90年代以后的市场化转型,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场在政治场与经济场影响下的变动。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小说选刊》的“纯文学”标准在历时维度下的变化以及在共时维度下与《小说月报》的比较,揭示出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模式与具体办刊策略作出反思,以期《小说选刊》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维护文学场的“文学自主原则”。总之,作为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占位”(根据布迪厄的理论,指在文学场中所处的位置),《小说选刊》肩负着展示当代文学发展实绩,引导当代文学创作和审美趋向乃至建构当代文学史的重任。因此,对以《小说选刊》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反思尤为重要。
起伦[5](2014)在《诗人酒事》文中研究指明"笑起来小眼睛迷人"的王燕生说王燕生老师是中国诗坛伯乐,只怕无人反对,他有"诗坛教头""青春诗会班主任"的美誉。我们见面之前先通信。我参加了诗刊刊授学院的学习,他是院长,我是他的记名弟子。1991年,我和同事、战友、诗人姜念光、全世杰一起报名参加学习,念光分在王老师名下,世杰分在林莽名下,我在另一位老师名下。虽说,我的习作当年就
张云峰[6](1999)在《十载情缘凝笔端》文中认为
李小雨[7](1994)在《“人民保险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侧记》文中提出 1993年初夏,诗刊社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保险》杂志社联合发起举办"人民保险杯"诗歌大奖赛。在诗歌创作越来越陷入沉寂的低谷时,我们唯一的宗旨就
二、“人民保险杯全国诗歌大赛”作品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保险杯全国诗歌大赛”作品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音乐》歌曲栏目的历史魅力——《江苏音乐》期刊第二出版阶段的乐谱栏目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作品展示类栏目 |
(一) 常规性新作品展示类栏目 |
(二) 新人新作或业余创作展示类栏目 |
(三) 创作采风与学习成果展示类栏目 |
(四) 本地特色创作选登类栏目 |
(五) 各类音乐比赛及演出作品选登类栏目 |
二、少年儿童教育类栏目 |
三、民间音乐推广类栏目 |
四、群众歌咏类栏目 |
(一) 各类节日、纪念日或重大事件专题栏目 |
(二) 企业、行业宣传类栏目 |
(三) 按照不同歌曲题材归类的栏目 |
五、大众传媒时代的歌曲欣赏与学唱类栏目 |
(一) 用“媒介”命名的栏目 |
(二) 以“流行歌曲”之名义命名的栏目 |
(三) 以演唱者或创作者命名的栏目 |
(四) 以“读者”、“歌迷”、“点歌”命名的栏目 |
六、其他类栏目 |
(一) 器乐曲类栏目 |
(二) 外国歌曲类栏目 |
(三) 精品选登类栏目 |
(2)从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奖透视诗坛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诗歌奖研究综述 |
二、新时期以来诗歌奖概述 |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诗歌奖的创办者 |
第一节 创办者身份流变 |
第二节 诗歌奖创办动机探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诗歌奖的获奖者 |
第一节 获奖者的社会身份 |
第二节 获奖者诗学理念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诗歌奖获奖作品举隅 |
第一节 “不断压低声响的河流” |
第二节 “刀锋上站立的鸟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诗歌奖中的负面消息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诗歌奖负面消息概述 |
第二节 诗歌奖负面消息揭示的诗坛问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音乐期刊《江苏音乐》栏目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源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音乐期刊史料整理研究 |
(二)音乐期刊“整体”研究 |
(三)音乐期刊“个案”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江苏音乐》概述 |
第一节 《江苏音乐》办刊时期的社会音乐环境 |
一、“大跃进”时期的社会音乐环境 |
(一)音乐创作的“大跃进” |
(二)新民歌运动 |
(三)社会主义群众歌咏运动 |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音乐环境 |
(一)音乐领域的拨乱反正 |
(二)歌曲创作蓬勃发展 |
第二节 《江苏音乐》办刊时期的音乐期刊出版情况 |
一、“大跃进”时期及其前后的音乐期刊出版情况 |
(一)中国音乐期刊总体情况 |
(二)音协系统下的音乐期刊 |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音乐期刊出版情况 |
第三节 《江苏音乐》的创办情况 |
一、《江苏音乐》第一阶段的创办情况 |
(一)创刊背景 |
(二)期刊宗旨 |
(三)期刊定位 |
二、《江苏音乐》第二阶段的创办情况 |
(一)文化市场定位 |
(二)传播内容定位 |
第二章 《江苏音乐》栏目设置分类研究 |
第一节 《江苏音乐》第一阶段栏目分类研究 |
一、乐谱类栏目 |
(一)新作展示类栏目 |
(二)少年儿童教育类栏目 |
(三)民间音乐推广类栏目 |
(四)群众歌咏类栏目 |
(五)其他类栏目 |
二、非乐谱类栏目 |
(一)歌词展示类栏目 |
(二)音乐简讯推送类栏目 |
(三)音乐知识普及类栏目 |
(四)音乐评论类栏目 |
(五)受众反馈类栏目 |
第二节 《江苏音乐》第二阶段栏目分类研究 |
一、乐谱类栏目 |
(一)新作展示类栏目 |
(二)少年儿童教育类栏目 |
(三)民间音乐推广类栏目 |
(四)群众歌咏类栏目 |
(五)大众传媒时代的歌曲欣赏与学唱类栏目 |
(六)其他类栏目 |
二、非乐谱类栏目 |
(一)歌词展示类栏目 |
(二)音乐简讯推送类栏目 |
(三)音乐理论(知识)普及类栏目 |
(四)受众反馈类栏目 |
第三章 《江苏音乐》栏目设置评价 |
第一节 《江苏音乐》第一阶段栏目设置评价 |
一、栏目设置的优点 |
(一)栏目架构的稳定性 |
(二)栏目种类的多样性 |
二、栏目设置的不足 |
(一)栏目名称的随意性 |
(二)栏目界限的模糊性 |
第二节 《江苏音乐》第二阶段栏目设置评价 |
一、栏目设置的优点 |
(一)栏目架构的稳定性 |
(二)栏目种类的时兴性与灵活性 |
二、栏目设置的不足 |
(一)栏目名称含义不清,缺乏连贯性 |
(二)栏目范围缺乏均衡性 |
(三)栏目编排缺乏规范性 |
第四章 从《江苏音乐》的栏目设置窥视其历史意义 |
第一节 对于音乐创作的意义 |
一、对音乐创作成果的记录和保存 |
二、对民间音乐作品的传承与发扬 |
第二节 对于音乐教育的意义 |
一、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辅助与补充 |
二、对社会音乐教育的提高与引领 |
第三节 对于大众传媒及流行音乐的意义 |
一、作为大众传媒本身的兴衰起落 |
二、对流行音乐信息的选择与加工 |
结语 |
致谢 |
附录一、参考文献 |
附录二、表格目录 |
附录三、《江苏音乐》第一阶段出版信息明细表 |
附录四、《江苏音乐》第二阶段出版信息明细表 |
附录五、《江苏音乐》部分刊期封面图 |
作者简介 |
(4)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 |
第一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生产 |
第二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传播 |
第三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评价 |
第二章 1980-1989: 生机与隐忧的双重变奏 |
第一节 80年代前期政治场政治场影响下的文学场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文学场对政治场的突围 |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经济场对文学场的压迫 |
第三章 1995-2010: 从积极探索到大胆改革 |
第一节 办刊内容的变化 |
第二节 办刊理念的改变 |
第三节 经营策略的改变 |
第四章 三大场域博弈下《小说选刊》的再造 |
第一节 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 |
第二节 两难困境下的自救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诗人酒事(论文提纲范文)
“笑起来小眼睛迷人”的王燕生 |
“大侠”韩作荣 |
温柔兄长刘立云 |
酒后爱做“布朗运动”的聂沛 |
四、“人民保险杯全国诗歌大赛”作品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音乐》歌曲栏目的历史魅力——《江苏音乐》期刊第二出版阶段的乐谱栏目分类研究[J]. 曾遂今,冯玲,黄德俊,於骏洁. 音乐传播, 2018(03)
- [2]从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奖透视诗坛现状[D]. 刘佳. 西南大学, 2017(02)
- [3]音乐期刊《江苏音乐》栏目设置研究[D]. 於骏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4]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D]. 赵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5]诗人酒事[J]. 起伦. 芙蓉, 2014(06)
- [6]十载情缘凝笔端[J]. 张云峰. 中国保险, 1999(07)
- [7]“人民保险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侧记[J]. 李小雨. 诗刊, 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