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法治疗肛裂及各种肛肠疾病100例临床观察

中药熏洗法治疗肛裂及各种肛肠疾病100例临床观察

一、中草药熏洗法治疗肛门裂100例及多种肛肠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莹[1](2021)在《回阳生肌方调控糖尿病肛瘘术后创面的CNC图分析》文中提出

关亚超[2](2021)在《养血消风止痒方坐浴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慢性肛周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

张容[3](2021)在《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对大鼠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贾妍[4](2021)在《冷冻联合清疣煎熏洗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

陈琴[5](2021)在《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疗效评价及其固脱机制的整合药理学探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RP)是肛肠科的少见良性病,古代中医称“脱肛”。中医固脱疗法是其重要的治疗方式,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痛苦小等优势。消痔灵是固脱剂的代表药物。本课题组长期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消痔灵注射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并成为治疗的难点。针对复发这一难题,本课题组曾探索性将双层四步注射(简称“双层四步”)改进为直肠周围间隙八步注射(简称“单层八步”),经过前期病例系列的观察,发现消痔灵单层八步注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复发。因未与双层四步注射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同时,单靠改进注射方式以减少复发,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影响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因素较多,但还没有一个量化工具对复发进行准确预测。因此,后续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并找出影响复发的各种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对复发概率进行量化评估,以便对高复发人群提前进行重点干预,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注射方式作为影响复发的可能因素之一,还需进行深入探讨,即比较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注射的近远期疗效,进一步分析不同注射方式对治愈率、复发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相对于临床研究,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基础研究还较为落后,其作用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作为中医药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整合药理学从分子、细胞、组织等多个层面上,解析了中药复方的分子生物网络和药理效应。将整合药理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阐释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中,以探索其作用的关键靶点和效应途径。研究目的1.探讨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临床预测模型,客观评估其复发概率,重点加强对高复发人群的及时干预,提供个体化诊治方案以减少复发。2.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作为复发影响因素之一的不同注射方式(单层八步与双层四步)的近期疗效和远期复发率,并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的混杂因素,为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3.采用整合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1.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以2009.1.1-2019.12.31期间行消痔灵注射的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根据诊断、纳排标准,最终入选150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病程、脱垂长度、脱垂形状、分型分度、肛门括约肌功能、是否合并小肠脱垂、注射方式10个潜在影响因素,以及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10年的随访数据。采用IBM 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整个队列150例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对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特征进行一般描述。采用GraphPad Prism 8.0绘制整个队列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行生存分析。采用两种方法筛选影响因素,分别为Cox单因素和多因素法,以及随机生存森林方法,确定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进行Cox比例风险假定检验,其中分类变量采用R3.6.3软件包survminer,绘制两组生存曲线(Kaplan-Meier法),判断曲线有无交叉,生存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survival软件包。利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比较,以P<0.05认为在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对于连续变量,利用Schoenfeld残差法判断有无线性相关。基于以上两种方法筛选出的复发影响因素,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其预测复发的能力差异经Time-dependent 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价比较,选择预测能力较好的模型,进一步采用R3.6.3软件的foreign包、survival包、rms包绘制列线图,可视化呈现预测模型,模型的校准度采用校准曲线检验。2.消痔灵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比较以2009.1.1-2019.12.31期间行消痔灵注射的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根据诊断、纳排标准,最终入选150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病程、脱垂长度、脱垂形状、分型分度、肛门括约肌功能、是否合并小肠脱垂、术前症状总积分,消痔灵的浓度比例(1:1、2:1)及用量,并计算原液总量。记录术后并发症(尿潴留、便秘、腹泻)和不良事件(小腹坠痛、肛门坠胀、发热、肛门出血、直肠粘膜溃疡及坏死、前列腺炎)情况。收集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10年的随访数据。将队列分为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两组。两组间混杂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加以平衡,卡钳值设为0.2,PSM分析通过IBM SPSS 24.0统计软件的PSM扩展程序实现。最终按1:1匹配后的病例进行比较。近期疗效指标中,主要比较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术后第1、3、7、15天的症状总积分。次要观察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处理及转归。远期疗效指标中,主要比较两组总复发率、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及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次要观察复发后脱垂长度、伴随症状及治疗情况。数据分析采用IBM SPSS 26.0软件,均为双侧假设检验,其中检验水准设为α=0.05,P<0.05认为统计学上有差异。计量资料分正态分布和非正态分布两种情况:前者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后者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Wilcoxon秩和检验被用于组间比较。频数/百分率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构成比,其比较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采用GraphPad Prism 8.0绘制PSM前后脱垂长度的小提琴图。利用R3.6.3软件的survminer包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survival包对生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组间的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水平。检验效能利用PASS 15.0.1软件计算。3.基于整合药理学探讨消痔灵固脱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基于TCMIP V2.0(整合药理学平台)以预测消痔灵和直肠脱垂的靶标,然后构建核心靶标网络,筛选关键靶标,并进行GO基因功能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建立“药物-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疾病”的多维网络图,揭示其潜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1.1随访结果及总体生存分析随访过程中,累计死亡4例,累计失访35例(第二次和第三次随访后的失访累计例数)。复发79例(52.7%),未复发71例(47.3%)。150例患者的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60月(95%CI(46.5-73.5))。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10年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3%、87.3%、80.3%、68.2%、55.1%、38.9%、22.1%。1.2整个队列的临床基线特征分析入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28.75-68.25岁)。包括81例男性,69例女性,男女比例1.17:1。体质指数为23.66±3.54。10年以下的病程占57.3%,10-50年病程占40%,50年以上病程占2.7%。脱垂长度在6 cm以下者占62.7%。圆柱形脱垂形状最多见,占64.7%。以Ⅱ型Ⅰ度、Ⅱ型Ⅱ度脱垂占比更高(70%)。约一半的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肛门括约肌无收缩力的患者占16%。伴随小肠脱垂的患者比例稍高,占52%。消痔灵原液低剂量与中高剂量所占比例各约一半。行单层八步注射84例,双层四步注射66例。1.3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比较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患者中老年居多,合并小肠脱垂者占多数,采用双层四步注射占比更大,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组大多数患者病程在10年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两组性别、体质指数、脱垂长度、脱垂形状、分型分度、肛门括约肌功能及女性患者分娩与未分娩的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筛选危险因素并建立复发预测模型1.4.1 Cox单因素与多因素方法结局变量为注射后是否复发,在单因素分析中,把影响因素(P≤0.1)纳入Cox多因素中,以输入法的方式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经筛选并符合Cox比例风险假定检验,最终如下:分型分度之Ⅱ型Ⅲ度(X1,P=0.000<0.01),肛门括约肌无力(X2,P=0.032<0.05),小肠脱垂(X3,P=0.018<0.05),注射方式(单层八步,X4,P=0.016<0.05)。建立的预测模型为:h(t,X)=h0(t)exp(1.344*X1+0.730*X2+0.610*X3-0.592*X4)。1.4.2 随机生存森林方法结局变量为注射后是否复发,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经筛选并符合Cox比例风险假定检验,最终如下:分型分度之Ⅱ型Ⅱ度(X],β=0.763,P=0.069>0.05)、分型分度之Ⅱ型Ⅲ度(X1,β=1.278,P=0.001<0.01),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X2,β=0.558,P=0.054>0.05),肛门括约肌无力(X2,β=0.703,P=0.037<0.05),小肠脱垂(X3,P=0.010<0.05),脱垂长度(X4,P=0.158>0.05),年龄(X5,P=0.027<0.05),注射方式(单层八步,X6,P=0.009<0.05)。建立的预测模型为:h(t,X)=h0(t)exp(0.763/1.278*X1+0.558/0.703*X2+0.648*X3+0.058*X4+0.012*X5-0.675*X6)1.5两种复发预测模型性能评价根据Time-dependent ROC曲线下面积AUC(t)显示,与Cox单、多因素筛选法(4个危险因素)相比,随机生存森林筛选法(6个危险因素)建立的Cox预测模型,在术后每个随访节点的AUC值均高于前者,其均值也大于前者(0.803 versus 0.773)。1.6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可视化呈现由随机生存森林方法筛选的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预测模型。1.7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准度由校准曲线可知,列线图预测模型在注射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10年的预测复发概率与实际复发概率基本一致。2.消痔灵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比较2.1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前基线资料情况PSM前,两组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程、分型分度、肛门括约肌功能、脱垂形状、小肠脱垂及术前症状总积分的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但两组脱垂长度差异则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脱垂长度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需采取PSM法平衡两组间的这一差异。2.2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基线资料情况PSM后,单层八步组中有35例未能匹配,双层四步组中有17例未能匹配,均被排除,最终两组均纳入49例,组间达到平衡并具有可比性。2.3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近期疗效比较单层八步组治愈率高于双层四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术后,两组间第1、3、7、15天的症状总积分比较中,在术后第1天,其差异并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术后第3、7、15天,单层八步组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双层四步组,脱垂症状改善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等级均为轻度。单层八步组共发生3例(6.1%),其中1例尿潴留,1例便秘。双层四步组共发生6例(12.2%),其中2例尿潴留,3例便秘,1例腹泻。两组间的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两组发生的不良事件均为轻度,总发生率具有差异(P<0.05)。单层八步组共发生14例(28.6%),包括小腹坠痛8例,肛门坠胀3例,发热1例,肛门出血1例,血压、心率下降1例,无直肠粘膜溃疡、坏死和前列腺炎发生。双层四步组共发生6例(16.3%),包括小腹坠痛1例,肛门坠胀1例,发热1例,肛门出血2例,直肠粘膜溃疡1例,无前列腺炎及血压、心率下降发生。其中,单层八步组发生小腹坠痛明显多于双层四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肛门坠胀,发热,肛门出血,直肠粘膜溃疡、坏死,前列腺炎,血压、心率下降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无意义(P>0.05)。单层八步组出现不明原因血压、心率下降1例,经积极处理后恢复正常,未遗留后遗症。双层四步组出现1例便血后,肠壁柱状坏死形成窦道,经保守治疗1月后好转出院。2.4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远期疗效比较单层八步组的总复发率为51.0%(25/49),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60月(95%CI(45.2-74.8))。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9%、91.8%、87.6%、73.4%、58.2%、31.0%。双层四步组的总复发率为65.3%(32/49)。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为24月(95%CI(11.4-36.6))。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8%、79.6%、66.7%、49.4%、38.4%、25.8%。两组总复发率无差异(P=0.152)。单层八步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高于双层四步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更长(60月VS 24月)。单层八步组复发25例,其中13例男性、12例女性,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15岁,60岁以上者10例,病程10年以上者13例,合并小肠脱垂者16例。双层四步组复发32例,其中16例男性、16例女性,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17岁,60岁以上者有13例,病程10年以上者有18例,合并小肠脱垂者16例。两组复发患者脱垂长度的比较,单层八步组短于双层四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的肛门坠胀、肛门失禁和便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八步组有13例复发后继续来本院治疗,其中8例再次行单层八步注射,1例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1例行直肠脱垂悬吊术(开腹),1例行直肠脱垂悬吊术(腹腔镜),1例行经肛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1例行肛门环缩术联合外括约肌折叠术。双层四步组有11例复发后继续来本院治疗,其中1例再次行双层四步注射,4例行单层八步注射,1例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1例行直肠脱垂悬吊术(开腹),2例行直肠脱垂悬吊术(腹腔镜)。1例行单层八步注射联合自动痔疮套扎术。1例第二次行单层八步注射后再次复发,第三次予行直肠脱垂悬吊术(腹腔镜)。3.基于整合药理学探讨消痔灵固脱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通过TCMIP V2.0,设置药物相似性阈值≥0.6,去除重复靶标后,共获得消痔灵有效成分鞣酸的304个药物靶标,直肠脱垂靶标55个,构建核心靶标网络,筛选出6个药物作用的关键靶标(NFKB2、IKBKB、CHUK、NFKB1、NFKBIA、AKT1)。所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周期阻滞、转录正调控DNA模板、蛋白质磷酸化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获得的信号通路有6条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别为 RIP-mediated NF-κB activation via ZBP1、TRAF6 mediated NF-κB activation、TAK1 activates NF-κB by phosphorylation and activation of IKKs complex、NF-κB is activated and signals survival、Activation of NF-kappaB in B cells、FCERI mediated NF-κB activation。研究结论1.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筛选出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以是否复发作为结局变量,并考虑未复发时间与复发结局的关系,采用两种方法:Cox单因素、多因素法和随机生存森林法,筛选复发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由后者所建立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复发的预测性能更好。进一步构建了注射术后3月、6月、1年、2年、3年、5年、10年复发概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可视化呈现。其中年龄、分型分度、肛门括约肌功能、脱垂长度、小肠脱垂得分越高,则术后复发的概率越大。采用单层八步注射的复发概率低于双层四步注射。利用校准曲线验证后,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复发概率与实际复发概率基本一致。今后需不断扩大样本量并纳入更多影响因素(如影像学、组学等)进行前瞻性研究,进一步完善初步建立的预测模型,并利用外部队列数据验证,以便实际运用于临床,提高医师临床决策能力。2.消痔灵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比较单层八步组的近期治愈率高于双层四步组,术后第3、7、15天症状总积分低于后者,脱垂症状改善更好。两组的近期总有效率相当,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远期疗效中,两组总复发率无差异,单层八步组比双层四步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更高,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更长,复发患者的脱垂长度更短。可推荐将单层八步注射作为注射疗法的首选术式。3.基于整合药理学探讨消痔灵固脱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通过整合药理学研究,获得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关键作用靶点有NFKB2、IKBKB、CHUK、NFKB1、NFKBIA、AKT1,参与的信号通路中,与6条NF-κB信号通路相关,推测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消痔灵注射产生作用的重要环节。这为今后体内外实验验证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临床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绒绒[6](2021)在《银芪合剂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和探讨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运用银芪合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入住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2例,将其编号,运用统计学中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对等的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这两组术式均是高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组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银芪合剂,对照组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维生素C片,两组患者均连服14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观察时点的创面疼痛程度、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分泌物、创面巨噬细胞数量、初始创面面积及术后30天创面面积缩小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疗效、创面瘢痕修复程度,并记录患者在观察期间有无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大小、性别差异、住院时间长短、初始创面面积大小经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临床比较。(1)关于两组患者创面疼痛程度的评分比较,服药前和服药后第3天,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第7、14、21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减轻患者创面疼痛的疗效强于对照组。(2)关于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的评分比较,服药前和服药后第3天,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第7、14、21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促进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疗效高于对照组。(3)关于两组患者创面分泌物的评分比较,服药前和服药后第3天,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第7、14、21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减少患者创面分泌物的疗效高于对照组。(4)关于两组患者服药后第3、7、14天的创面巨噬细胞数量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增加患者创面巨噬细胞数量的疗效高于对照组。(5)关于术后30天创面面积的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和初始创面面积进行组内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术后30天创面面积缩小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促进创面恢复,缩小创面面积的疗效上高于对照组。(6)关于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治疗组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促进创面恢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的疗效高于对照组。(7)关于两组患者的创面疗效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创面疗效上没有差别。(8)关于两组患者的创面瘢痕修复程度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修复瘢痕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银芪合剂在减轻患者创面疼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创面分泌物、增加巨噬细胞数量、缩小创面面积、缩短愈合时间、修复瘢痕上疗效明显,可以降低患者身心痛苦,减少经济花销。

张翻翻[7](2021)在《湿疹Ⅱ号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IFN-γ、IL-4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分析湿疹II号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IFN-γ、IL-4表达的影响,为湿疹II号洗剂治疗慢性肛周湿疹提供临床应用依据。方法:将2020年1月~12月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就诊,诊断为慢性肛周湿疹,符合纳入标准的共92例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观察组使用湿疹II号洗剂熏洗,对照组使用皮肤康洗液熏洗,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周皮肤潮湿、瘙痒、皮损改善情况及外周血IFN-γ、IL-4水平,评价其临床总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病例中有1例因为家中突发变故无法继续观察而脱落,对照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因使用别的治疗药物被剔除,最终纳入90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1)基础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肝肾功能、血糖等一般情况方面,以及性别、年龄、病程时间方面,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外周血IFN-γ、IL-4水平方面,出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肛周皮肤潮湿情况比较,采用2检验,观察组治疗后肛周皮肤潮湿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每一个分值都明显不同(P<0.05),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治疗后肛周皮肤瘙痒情况比较,采用2检验,观察组治疗后肛周皮肤瘙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每一个分值都明显不同(P<0.05),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治疗后在肛周皮肤皮损面积方面的情况对比,采用2检验,经治后观察组肛周皮肤皮损面积减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每一个分值都明显不同(P<0.05),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治疗后肛周皮肤皮损形态方面的情况对比,采用χ2检验,经治后观察组在肛周皮肤皮损形态改善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每一个分值都明显不同(P<0.05),有统计学意义。(6)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IFN-γ及IL-4水平差异,同组治疗前后对照选择配对样本t检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水平升高的趋势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同时IL-4表达水平下降的趋势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7)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总疗效评价,观察组为97.78%,对照组为71.11%,经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治疗周期结束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组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中有17例复发,复发率为37.7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观察周期结束,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湿疹II号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可以显着改善患者肛门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吸收,有利于缓解和改善局部瘙痒、潮湿、皮损以及苔藓化改变等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个试验中未发生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优于皮肤康洗液组,且复发率低,同时对于调节此类患者外周血中的IFN-γ、IL-4表达也有一定优势。

陈美君[8](2021)在《裂愈膏治疗气滞血瘀型Ⅱ期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裂愈膏治疗气滞血瘀型Ⅱ期肛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02月01日至2021年01月31日厦门市中医院肛肠门诊诊断为气滞血瘀型Ⅱ期肛裂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裂愈汤组)、B组(六磨汤组)C组(裂愈膏组)各40例。A组予裂愈汤中药汤剂口服,B组予六磨汤中药汤剂口服,C组予裂愈膏方口服,1周为一疗程,连续口服2个疗程,观察各组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0例患者,三组均无剔除脱落病例,共120例完成临床观察并纳入统计。治疗前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便血积分、肛门疼痛评分、便秘程度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结果如下:1.三组通过2个疗程药物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87.5%,B组总有效率为72.5%,C组总有效率为92.5%,三组的总体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优于A、B两组。2.便血症状积分分析:三组治疗第1周、第2周便血症状均较前改善(P<0.05),其中C组治疗第1周、第2周对便血症状的改善均优于A、B两组(P<0.05)。3.便时肛门疼痛评分情况:三组治疗第1周、第2周肛门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有缓解(P<0.05),其中C组治疗第1周、第2周对肛门疼痛程度改善上优于A、B两组,A组优于B组(P<0.05)。4.便秘症状严重程度改善情况:三组治疗第1周、第2周便秘严重程度上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其中C组治疗第1周、第2周对便秘症状的改善均优于A、B两组(P<0.05);治疗第2周,A组便秘症状的改善优于B组(P<0.05)。5.满意度评分情况:三组治疗后满意度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满意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A、C两组,B、C两组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裂愈膏可有效治疗气滞血瘀型Ⅱ期肛裂的临床症状,尤其对减轻患者便血症状、便时或便后肛门疼痛、改善便秘情况上有明显优势,疗效肯定。2.裂愈膏治疗气滞血瘀型Ⅱ期肛裂与裂愈汤、六磨汤治疗相比临床疗效确切,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使用。

张蕾[9](2021)在《止痛洗剂治疗炎性外痔(湿热下注)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课题的目的:通过观察止痛洗剂对于炎性外痔(湿热下注)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从而探讨此种疗法的治疗效果如何。研究方法:实验选取自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来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肛肠科)的60名患有炎性外痔的患者并将其分为2组,即治疗组为止痛洗剂组、对照组为高锰酸钾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组为止痛洗剂(乳香、没药、白鲜皮、冰片等十四味药物组成)进行熏洗坐浴治疗,7天后到肛肠门诊免费复查肛门镜并对外痔进行拍照。对照组用高锰酸钾进行熏洗坐浴治疗,7天后到肛肠门诊免费复查肛门镜并对外痔进行拍照。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疗效指标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研究结果:1.实验的两组在经过7天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经过统计学分析的数据可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而且两组数据经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所有单项积分和总积分明显小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显着,说明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的单项积分和总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说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洗剂对湿热下注型炎性外痔有治疗效果。止痛洗剂治疗湿热下注型炎性外痔安全有效,且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

杨雅萍[10](2021)在《基于肛门压力测定研究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治疗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为肛提肌综合征的类别之一。生物反馈疗法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已被美国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学会和欧洲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学会指南推荐用于本病的治疗,但患者依从性差,疗程长,复发率较高。而现代医学认为手术疗法起效快,复发率较低,但是对肛门功能有一定的损伤。因此,本课题基于肛门压力测定研究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与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对比,以期为治疗本病寻找一种更符合临床实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从本院肛肠科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住院病人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4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1:1比例分别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各个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本次研究最终完成研究且研究资料完整的共38例,脱落病例2例,均为中途退出试验。两组病例年龄、性别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2.2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VAS评分:两组治疗前分别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两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在肛管静息压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两组治疗后3个月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平均收缩压及括约肌功能长度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为5.56%,对照组复发率为46.1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远期控制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基于肛门压力测定研究发现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治疗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生物反馈疗法相比,具有起效快、复发率低的优点,且可以明显缓解患者高张力状态,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2、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是一种临床疗效显着、安全、稳定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二、中草药熏洗法治疗肛门裂100例及多种肛肠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草药熏洗法治疗肛门裂100例及多种肛肠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5)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疗效评价及其固脱机制的整合药理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历史源流及发展概况
        1 肛肠疾病注射疗法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 直肠脱垂注射疗法的历史源流
        3 直肠脱垂注射疗法的发展概况
        3.1 国外发展概况
        3.2 国内发展概况
        3.3 注射疗法联合其他术式
        4 小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消痔灵注射液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1 消痔灵的作用机理研究
        2 五倍子的药理作用研究
        2.1 收敛作用
        2.2 抗菌
        2.3 抗病毒
        2.4 抗氧化
        2.5 抗癌
        3 明矾的药理作用研究
        3.1 抗菌及抗病毒
        3.2 抗癌
        3.3 收敛作用
        3.4 毒性和安全性
        4 小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和处理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随机对照文献的相关情况
        2.3 临床疗效观察类文献的的相关情况
    3 讨论
    4 小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资料收集及数据录入
        1.6 伦理审查
        1.7 随访内容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
    2 研究结果
        2.1 随访结果及总体生存分析
        2.2 整个队列的临床基线特征分析
        2.3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比较
    3 复发影响因素的变量与赋值
    4 复发影响因素的变量筛选方法
        4.1 Cox回归变量筛选
        4.2 随机生存森林变量筛选
    5 Cox比例风险假定的检验
        5.1 分类变量的PH假定检验
        5.2 连续变量的PH假定检验
    6 复发风险的预测模型建立
        6.1 模型一: Cox回归筛选变量后的预测模型
        6.2 模型二: 随机森林筛选变量后的预测模型
    7 两种复发预测模型性能评价
    8 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
    9 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准度
    10 讨论
        10.1 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10.2 影响因素筛选方法
        10.3 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10.4 列线图的建立及校准曲线的验证
    11 研究的局限性
        11.1 样本量的问题
        11.2 失访的问题
        11.3 预测模型的校准度问题
    12 小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消痔灵单层八步和双层四步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比较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同第三部分研究
        1.2 诊断标准: 同第三部分研究
        1.3 纳入标准: 同第三部分研究
        1.4 排除标准: 同第三部分研究
        1.5 伦理审查: 同第三部分研究
        1.6 技术路线
    2 资料收集
        2.1 人口学资料
        2.2 病情资料
        2.3 治疗情况
        2.4 并发症
        2.5 不良事件
        2.6 随访资料
    3 治疗方案
        3.1 注射方法及步骤
        3.2 观察项目
    4 研究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5 统计学处理
    6 近期疗效比较
        6.1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前基线资料比较
        6.2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基线资料比较
        6.3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
        6.4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术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6.5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6.6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
    7 远期疗效比较
        7.1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总复发率、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及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比较
        7.2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复发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7.3 单层八步组与双层四步组PSM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情况
    8 典型病例
        8.1 单层八步组典型病例
        8.2 双层四步组典型病例
    9 讨论
        9.1 真实世界研究
        9.2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9.3 近期疗效分析
        9.4 关于在直肠前壁注射消痔灵的安全性探讨
        9.5 远期疗效分析
        9.6 样本量的问题
    10 研究的局限性
    11 小结及展望
    临床研究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基于整合药理学探讨消痔灵固脱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
    前言
    1 研究方法
        1.1 消痔灵的有效化学成分来源及靶标收集
        1.2 直肠脱垂疾病候选靶标收集
        1.3 蛋白互作用网络(PPI)的构建
        1.4 GO基因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1.5 构建“药物-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疾病”的多维网络图
    2 研究结果
        2.1 消痔灵的潜在靶标
        2.2 直肠脱垂靶标
        2.3 核心靶标网络构建
        2.4 GO基因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结果
        2.5 “药物-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疾病”的多维网络图
    3 讨论
        3.1 整合药理学在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3.2 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作用机制探讨
        3.3 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动物模型选择的理论探索
        3.4 研究的局限性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一: 病例报告表
附录二: Wexner便秘评分量表
附录三: 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表
附件

(6)银芪合剂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
    2.2 术前准备
    2.3 手术方式
    2.4 药物制备
    2.5 术后治疗
3.观察指标
    3.1 临床观察指标
        3.1.1 安全性指标
        3.1.2 一般观察指标
    3.2 疗效观察指标
        3.2.1 创面疼痛程度
        3.2.2 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3.2.3 创面分泌物
        3.2.4 创面巨噬细胞数量
        3.2.5 初始创面面积及术后 30 天创面面积缩小率
        3.2.6 创面愈合时间
        3.2.7 创面疗效
        3.2.8 创面瘢痕修复程度
    3.3 不良反应事件
4.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
5.结果
    5.1 临床观察指标
        5.1.1 安全性指标
        5.1.2 一般观察指标
    5.2 疗效性观察指标
        5.2.1 创面疼痛程度
        5.2.2 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5.2.3 创面分泌物
        5.2.4 创面巨噬细胞数量
        5.2.5 初始创面面积及术后30天创面面积缩小率
        5.2.6 创面愈合时间
        5.2.7 创面疗效
        5.2.8 创面瘢痕缩小程度
    5.3 患者脱落及剔除情况
6.讨论
    6.1 祖国医学对肛痈及治疗的认识
        6.1.1 祖国医学对肛痈的认识
        6.1.2 祖国医学对肛痈治疗的认识
    6.2 祖国医学对术后创面愈合及治疗的认识
        6.2.1 祖国医学对术后创面愈合的认识
        6.2.2 祖国医学对术后创面愈合治疗的认识
    6.3 现代医学对肛周脓肿及治疗的认识
        6.3.1 现代医学对肛周脓肿的认识
        6.3.2 现代医学对肛周脓肿治疗的认识
    6.4 现代医学对术后创面愈合及治疗的认识
        6.4.1 现代医学对术后创面愈合的认识
        6.4.2 现代医学对术后创面愈合治疗的认识
    6.5 影响创面愈合原因
    6.6 银芪合剂方解
    6.7 研究结果分析
        6.7.1 银芪合剂对创面疼痛的影响
        6.7.2 银芪合剂对创面肉芽组织和瘢痕修复程度的影响
        6.7.3 银芪合剂对创面分泌物的影响
        6.7.4 银芪合剂对创面巨噬细胞数量的影响
        6.7.5 银芪合剂对创面面积缩小率和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6.7.6 银芪合剂对创面疗效的影响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药物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湿疹Ⅱ号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IFN-γ、IL-4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
    1 一般资料
    2 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证候分类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剔除标准
        2.7 终止试验标准
        2.8 脱落病例的处理
        2.9 观察疗程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常规护理
        3.3 两组分别熏洗治疗
    4 指标测定
        4.1 一般观察指标
        4.2 安全性指标
        4.3 临床观察指标
        4.4 外周血IFN-γ、IL-4 表达指标
    5 临床疗效判定
    6 复发率
    7 质量控制
    8 受试者权益保障及知情同意书
    9 统计方法
    10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结果
    1 一般情况分析
    2 两组一般资料分析
        2.1 两组性别比较
        2.2 两组年龄比较
        2.3 两组病程时间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
    3 评估和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后各项指标
        3.1 两组治疗后肛周皮肤潮湿情况比较
        3.2 两组治疗后肛周皮肤瘙痒情况比较
        3.3 两组治疗后肛周皮肤皮损面积情况比较
        3.4 两组治疗后肛周皮肤皮损形态情况比较
        3.5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IFN-γ、IL-4 表达情况比较
        3.6 两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情况评价
        3.7 复发率比较
        3.8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4 临床观察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肛周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中药熏洗在肛周湿疹症状改善中的作用
        2.1 中医对熏洗坐浴法的认识
        2.2 中药熏洗在慢性肛周湿疹症状改善中的作用
    3 熏洗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4 选择4 周为观察疗程的原因
    5 湿疹Ⅱ号洗剂的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分析
    6 关于对照组的选择
    7 西医对肛周湿疹病因病理的认识
    8 肛周湿疹与外周血IFN-γ、IL-4 表达变化的机制探讨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该课题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临床科研知情同意书
    附录4 慢性肛周湿疹患者临床观察表
    附录5 VAS潮湿、瘙痒评分表(mm,分)
    附录6 治疗前后对比图
文献综述 肛周湿疹的中西医治疗概述
    1 肛周湿疹
        1.1 病程进展
        1.2 临床表现
        1.3 鉴别诊断
    2 临床治疗
        2.1 中医治疗
        2.2 西医治疗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裂愈膏治疗气滞血瘀型Ⅱ期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1.1 病名的提出及病因病机
        1.2 中医治法
    2 现代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2.1 定义及分期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3 西医治法
    3 膏方的来源与现代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药物制备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项目
        3.2 疗效性观察
        3.3 满意度观察
        3.4 观测时点
        3.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4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
    5 伦理学要求
    6 统计学处理
    7 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三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1.2 三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1.3 三组患者病程分布比较
    2 观察指标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2.2 三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满意度比较
        2.3 三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3 安全性检验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肛裂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止痛洗剂治疗炎性外痔(湿热下注)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部分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祖国医学对痔的认识
    2.中医学对痔的认识及病因病机、治疗概况
        2.1 痔的病因病机
        2.2 痔的症候分型
        2.3 痔的治疗方法
        2.3.1 内治法
        2.3.2 外治法
    3.西医对痔的认识及原因概况
        3.1 痔的概念
        3.2 痔形成的原因
        (1)解剖学因素
        (2)饮食不节、习惯性因素
        (3)感染因素
        (4)职业因素
    4.炎性外痔的西医研究近况
        4.1 炎性外痔形成的病因
        4.2 炎性外痔形成的病理机制
        4.3 炎性外痔的症状与体征
        4.4 炎性外痔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湿热下注型炎性外痔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病例标准
        1.6 脱落病例标准
    2.治疗方法
        2.1 临床分组
        2.1.1 治疗组
        2.1.2 对照组
        2.2 用药方法
        2.2.1 治疗组
        2.2.2 对照组
        2.3 治疗时间
    3.疗效观察指标
    4.疗效标准
        4.1 肛门疼痛评分
        4.2 肛门坠胀评分
        4.3 肛门潮湿及瘙痒评分
        4.4 肛门水肿评分
    5.评分标准
        5.1 疗效判定标准
    6.统计方法
    7 统计分析
        7.1 一般资料分析(如表1)
        7.1.1 性别分析
        7.1.2 年龄分析
        7.2 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如表2)
        7.3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坠胀评分变化情况(如表3)
        7.4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潮湿及瘙痒评分变化情况的统计学分析(如表4)
        7.5 治疗前后水肿评分变化情况(如表5)
        7.6 治疗后痔核评分变化情况(如表6)
        7.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如表7)
讨论
    1.止痛洗剂的处方依据及方义
    2.止痛如神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3.高锰酸钾的药理分析
    4.中药熏蒸坐浴的优势
    5.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10)基于肛门压力测定研究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治疗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LAS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
    2 祖国医学对中医挂线术的认识
    3 现代医学对LAS的认识
        3.1 定义
        3.2 发病机理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3.4 治疗方法
        3.5 疗效评估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选择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脱落及剔除标准
        2.5 中止试验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前准备
        3.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资料
        4.2 安全性观察指标
        4.3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
        4.4 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
        4.5 疗效评估
        4.6 治疗后3 个月复发情况
    5 统计方法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
        1.1 年龄比较
        1.2 性别比较
    2 视觉模拟评分(VAS)
    3 治疗前、治疗后3 个月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
        3.1 肛管静息压
        3.2 肛管最大收缩压
        3.3 肛管平均收缩压
        3.4 括约肌功能长度
    4 疗效对比
    5 治疗后3 个月复发情况对比
    6 安全性检验与不良反应
    7 脱落说明
讨论
    1 本课题对LAS的认识
        1.1 生物反馈疗法虽然是目前治疗LAS的临床推荐疗法,但仍有不足之处
        1.2 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治疗LAS的优势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疗效分析
        2.3 视觉模拟评分(VAS)
        2.4 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分析
        2.5 治疗后3 个月复发情况
    3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肛提肌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中草药熏洗法治疗肛门裂100例及多种肛肠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回阳生肌方调控糖尿病肛瘘术后创面的CNC图分析[D]. 李莹.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养血消风止痒方坐浴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慢性肛周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研究[D]. 关亚超.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对大鼠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D]. 张容. 南华大学, 2021
  • [4]冷冻联合清疣煎熏洗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D]. 贾妍.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5]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疗效评价及其固脱机制的整合药理学探讨[D]. 陈琴.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6]银芪合剂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D]. 朱绒绒.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湿疹Ⅱ号洗剂熏洗治疗慢性肛周湿疹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IFN-γ、IL-4表达的影响[D]. 张翻翻.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裂愈膏治疗气滞血瘀型Ⅱ期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美君.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止痛洗剂治疗炎性外痔(湿热下注)的临床观察[D]. 张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肛门压力测定研究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治疗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D]. 杨雅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中药熏洗法治疗肛裂及各种肛肠疾病100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