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苏联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孙振绮,富景隆[1](1992)在《原苏联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近况》文中提出 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同乌克兰基辅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室等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多次派学者互访,进行学术与教学交流,了解到一些原苏联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情况,我们感到这些情况对于我们当前的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是有一定参考价值,所以我们想在本文中结合原苏联高等数学
王晓霞[2](2006)在《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为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亦称数学教育学术史之研究。本研究在简要介绍我国20世纪前半叶的数学教育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以建国后的数学教育研究史为基本内容,以各时期数学教育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为线索,在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思想方法和主要特征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内容要点如下:一.1901-1949年分为一个阶段,以《教育杂志》为题材,对该时期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产生的影响和专家们对这一时期数学教育的研究及相关论着、调查实验等作简要论述。二.建国初到文革前的数学教育研究。主要通过对《数学通报》1951-1966年所载有关数学史、数学教学研究、数学哲学等方面文章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三.文革后(1976年)到现在的数学教育研究。以文革后《数学通报》(于1979年复刊)和《数学教育学报》(创刊于1992年,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阵地)两种杂志上所刊登的论文为主要题材,对文革后至今的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分析研究,颇具代表性。四.对有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参加的重大国际交流会议,以及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与其他国家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作简要论述,并分析所反映出的情况。五.通过回顾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历史,总结出其中存在的缺点。如,理论与实际脱节,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鸿沟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合理建议。
孔琳[3](2015)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评价研究 ——以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文中提出20世纪末,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使大批新专业的诞生,小学教育专业应运而生。作为新设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在不断地探索中。本文以新设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为出发点,通过文本分析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剖析,发现其课程设置中存在“课程内容满意度一般,各类课程比例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评价量化严重”等问题。针对目前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并构建了具体的课程设置方案。新的课程设置方案中以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为目标;课程内容突显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征;课程结构上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结构,突显其整合性特点;课程实施方面实行双导师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教师教育基地,体现现代化理念;课程评价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为保证课程设置方案的有效实施,本文最后基于评价的角度,对课程设置方案的评价提出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预评、中评与后评一体化的评价体系”等建议。
袁媛[4](2017)在《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及其培养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科学教育是公民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西方各国将科学教育培养的关注点从“科学探究”能力转向“科学实践”能力,科学实践成为实现“学生学习真正科学”的关键。美国《K-12框架》将科学实践分为包括科学建模在内的八项实践活动,但这八项科学实践的地位并不相同,其中科学建模是贯穿其他科学实践的核心,是最重要的科学实践。科学建模是自然科学各学科基体中普遍存在的基本元素,它既具有跨学科的共性,同时,又具有学科领域的独特性。而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其他子学科的基础,物理建模是科学建模中最重要、最能彰显科学建模特征的部分。物理建模能力已经被纳入我国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成为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建模之于科学及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被广泛的认同,但建模能力的重要性与目前学生建模能力的发展水平并不匹配。大量研究发现,中学生不具备对模型和建模本质的深层次的认知,更缺少用模和建模的能力,我国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水平亟待提高。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就需要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然而,我国教育界对物理建模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物理建模能力的内涵尚未形成一致性的理解,尚未明晰物理建模能力的结构,对学生建模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缺乏深入的思考。总之,无论是从国家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外在环境驱动,还是科学教育范式转换的内在需要都要求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明晰物理建模能力的结构。因此,本研究选定在物理学的特定学科视角下,考察建模能力的结构和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问题,该选题的研究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围绕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及物理建模能力培养对策展开研究,主要聚焦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通过分析和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界定物理建模能力的概念,并探寻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二是构建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其三是调查分析我国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现状;其四是在揭示物理建模能力培养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实践对策。本研究对物理建模能力概念的界定是个体具备一定的物理建模意识,能从实际物理问题中抽取出描述问题本质的核心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进而构建物理模型来解释和预测现象的能力。根据Spearman智力二因素论和Wechsler的“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理论,我们认为物理建模能力是一个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统一的智能系统,它既包括非认知能力中能发挥原动力和惯性作用的因素,还包括个体参与科学实践活动所要求具备的共同的基础能力,以及指向物理建模实践活动的特殊能力。物理建模能力最终体现为个体建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水平。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设计等,确定了在物理学的特定学科视角下,考察建模能力结构和学生建模能力培养的问题。第一部分:理论观照,由第二和第三章组成。第二章,从智力结构研究、建模能力结构模型研究、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教学研究、建模能力评价研究四个相关领域进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界定了本论文的四个核心概念:模型、建模、物理建模、物理建模能力。明确了以Spearman智力二因素论和Wechsler的“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理论、Schwarz的科学建模能力结构理论、Hestenes的物理建模循环教学理论、Halloun建模过程模式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实证研究,由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本部分将既有理论与事实材料相结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并基于该框架设计问卷,调查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第四章,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建构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并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检验该框架的信度。具体做法,在遵守卡麦兹提出了四点扎根理论分析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获取了 35位物理或科学建模能力表现突出的专家(包括科研人员和物理教师)的建模经历和建模过程中的身心特征的原始资料,将这些原始资料转录为三十余万字的访谈文本。对这些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第一步,通过初始编码进行概念汇总,采取“逐行编码”策略,对转录的访谈文本每一行数据进行命名,仔细阅读并研究访谈原始资料的每个数据片段(词、句子、段落等)。本研究秉承对数据保持开放的“共鸣”原则,共寻找到能体现个体物理建模能力的3663条数据片段。第二步,进入“精准选择”的聚焦编码阶段,对已有的初级代码进行判断,有些代码或概念在原始数据中反复出现,形成一定的规模。这些代码往往是最重要的,且最能敏锐和充分地分析数据的概念,我们将其纳入聚焦编码的范畴。通过不断地进行数据间的比较,把3663个初级代码聚焦为11个上位的代码,它们分别是:成就动机、专业兴趣、性格特征、分析力、迁移应用、自我发展、交流与合作、专业知识、专项经验、模型思维、元建模知识。第三步,通过轴心编码实现对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的类属的具体化。从11个聚焦代码中只提取出“非认知因素”、“基础能力因素”和“专项能力因素”三个能力类属,围绕这三个类属建立关系网络,将零散的、不同等级和类型的代码组合为具有统领性的、能够将代码意义全部囊括其中的连贯统一体。第四步,逐一剖析“非认知因素”、“基础能力因素”和“专项能力因素”下的各要素指标。本研究最终构建出由三个类属及其下的11个要素指标共同构成的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这三个类属分别是:“非认知因素”、“基础能力因素”和“专项能力因素”。其中,“非认知因素”又包含成就动机、专业兴趣和性格特征3个要素;“基础能力因素”包括分析力、迁移应用、自我发展、沟通交流与合作4个要素;“专项能力因素”包括专业知识、专项经验、模型思维和元建模知识4个要素。第五步,借助科学知识图谱,探寻我国教育研究者在研究学生物理或科学建模能力培养问题时所关注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中的部分高频、强中心性和高突现词能反映研究者所聚焦的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再结合对高频关键词的因子分析,得到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合并考察两部分量化分析的结果,实现对质性分析结论的检验。第五章,对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的三个类属为维度设计“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状况”的问卷,调查物理教师对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情况。同时,基于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分析我国现行科学课标和物理课标,揭示国家政策性文本对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影响和制约情况。第三部分,对策和建议,由第六章和第七章组成。依照第二部分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对策。第六章,在参阅高中生智力发展特征和物理建模教学的大量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问卷调查和课标分析的结果,剖析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非认知因素”、“基础能力因素”和“专项能力因素”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对策。第七章,对本论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包括研究结论、论文创新点和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王建明[5](2012)在《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随着飞机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各国逐渐意识到其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在1908~1949年的41年间,中国各级政府多次选派留学生赴英、美、苏、法等国学习先进的军事航空技术和飞机制造技术。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派遣了3000多名留学生赴国外学习航空科学知识与军事航空技术。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之后,大多投身军事航空建设中,为我国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有四种主要类型:第一种是出于个人志愿自发地学习航空科技;第二种是海军和航空部门选派的航空留学生;第三种是赴美受训的留学生;第四种是从高校系统派遣出来的留学生。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既有中央政府派遣,也有地方政府派遣,既有军事航空部门派遣,也有由海军部门以及教育部门派遣,他们之中既有公费留学生,也有自费留学生。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长达数年,有的只有2~3月,其留学国别主要是美国、法国和意大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加强了留学教育的管理,使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事务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本文主要从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留学生与近代军事航空思想,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工业,以及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用航空教育与训练等四个重要方面着手,重点探讨留学生与中国军事航空关系。文章最后一章是整个论文的结语部分,它简单比较了航空留学生、华侨航空人员以及外国在华航空人员三者的关系,重点探讨了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史上的地位、角色与功能。笔者认为由于这些航空留学生拥有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和高超的飞行驾驶技术,回国后很快成为我国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许多留学生担任航空署(航空委员会)的重要职务和空军部队的高级将领,成为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主导了近代中国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留学生在介绍引进西方的军事航空思想以及对中国传统军事理论改造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西方先进的军事理论运用于中国军事航空与国防建设实际工作中,并与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以战争的演变来丰富战争的理论,促进了中国军事航空思想的发展。一些学习航空工程的留学生归国之后,积极参与近代航空工业的创建与发展,积极创建航空科研机构和飞机制造厂,担任飞机制造厂的主要领导者和重要的技术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开展新飞机研制工作,为我国近代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些赴国外学习飞行技术的留学生,成为空军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建空军新兵种的核心力量以及空军教育与训练的重要力量。总之,航空留学生是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开创了近代中国航空事业的新局面,同时为中国军事航空事业的演进与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杨大伟[6](2008)在《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苏联和中国,凯洛夫《教育学》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然而,它却在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命运。在苏联,在其(指1948年版)出现后,仅仅八年就遭到批判,后渐渐退出苏联的教育舞台;而在中国则影响深远,五十余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看到它的“影子”。这就形成了一种教育理论在其诞生地影响短暂,在异国他乡影响长久的现象,姑且将其称作“凯洛夫《教育学》现象”。论文以“凯洛夫《教育学》现象”为研究对象,对凯洛夫《教育学》在苏联和中国的命运给予多向度的关注。不仅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将其在两国的存在状态进行了比较完整的研究,还把其在两国的不同命运进行比较。沙俄时期,俄国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的教育理论,并得到俄国学界的普遍认可。苏联成立后,教育理论乃是人文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的结合体,并指导着苏联教育实践。到了斯大林时期,意识形态主导一切,由此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凯洛夫《教育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被清除。斯大林意识形态的影响作用消失之后,苏联的教育理论研究又回到传统的发展轨道,并形成了具有苏联特色的共产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教育理论,凯洛夫《教育学》被抛弃;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凯洛夫《教育学》进入中国,再加上其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相似得以走红,并成为中国教育学的模板。“文革”结束后,中国多次反省、努力,然终没能彻底摆脱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论文详细分析了凯洛夫《教育学》在苏联影响短暂和在中国影响深远的原因,并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探讨,并对此现象进行扣问,引人深思。
沈祖诒[7](1990)在《苏联高校教学与科研近况》文中研究表明苏联截止到1990年有高等学校889所,除少数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工学院外,以单科性院、校居多。苏联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分31类302个专业,其中以工科专业分得较细,占24类,共189个专业。苏联各高等学校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对优秀中学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均有照顾,鼓励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人入学。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为236:100.苏联高校教学的特点是:重负荷,高淘汰,重实验和实习;开始重视计算机应用教学.苏联高校科研任务大部分来自生产单位委托,专职科研人员较多,在一些专业教研室科研人员与教学人员之比达3:1。高校实验室规模不大,比较注重计算.也有装备较先进的实验室.苏联电力工业占世界第2位,积极开展非传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开发利用是当前一个新动向.
余震球[8](1980)在《二十年来苏联高等学校的概况》文中认为 一、苏联高校规模今昔十月革命前俄罗斯高等学校为105所,学生总数为12,700人,分布在21个主要城市,在现疆域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有十个是高校的空白区。十月革命之后,苏联对高等教育始终关注不渝,重视提高专家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参见表一、表二)
二、原苏联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苏联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建国以前(1901-1949)的数学教育研究 |
一 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对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 |
二 论文、专着、调查实验报告 |
三 专家们对这一时期数学教育的研究 |
第二章 建国初到文革前的数学教育研究 |
第一节 《数学通报》概况 |
第二节 1951-1966 年《数学通报》的发展里程及业绩 |
第三节 国外数学教育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文革后的数学教育研究 |
第一节 1979-1992 年的数学教育研究——以复刊后的《数学通报》为题材 |
第二节 1992 年以后的《数学通报》简述 |
第三节 1992-现在的数学教育研究——以《数学教育学报》为题材 |
第四节 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及其影响 |
第四章 我国数学教育的国际交流 |
一 国际交流会议 |
二 人员往来 |
三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一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 |
二 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鸿沟 |
三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为主,不重视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
四 数学教育研究的主题潮流化,受国家教育政策束缚严重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中外数学教育专家访谈录 |
一 写论文是用脚写而不是用手写——横地清教授访谈录 |
二 数学教育研究需要实践——钟善基教授访谈录 |
三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勤能补拙——李迪教授之“专、恒、勤”三字原则 |
附录 2 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大事年表 |
附录 3 《数学通报》(1951-1992)论文统计表 |
附录 4 《数学教育学报》(1992-2005)论文统计表 |
致谢 |
(3)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评价研究 ——以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源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三节 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一章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的现状 |
第三节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课程设置的概述 |
第二章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课程设置的文本解读 |
第一节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课程设置的样本选取 |
第二节 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文本分析 |
第三章 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结果 |
第二节 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建议及构想 |
第一节 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建议 |
第二节 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构想 |
第五章 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的评价建议 |
第一节 课程评价基本理论的评析 |
第二节 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的评价现状 |
第三节 关于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评价的几点思考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及其培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设计 |
第一部分 理论观照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一) 智力(或能力)结构研究 |
(二) 建模能力结构模型的研究 |
(三) 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教学研究 |
(四) 建模能力的评价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一) 智力(或能力)结构研究 |
(二) 建模能力结构模型的研究 |
(三) 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教学研究 |
(四) 建模能力的评价研究 |
三、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探寻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模型 |
(二) 建模 |
(三) 物理建模 |
(四) 物理建模能力 |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Spearman和Wechsler智力结构理论 |
(二) Schwarz科学建模能力结构模型理论 |
(三) Hestenes物理“建模循环”教学理论 |
(四) Halloun建模过程模式理论 |
(五) 本研究的理论思考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
第四章 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的建构 |
第一节 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的质性分析 |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二)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讨论 |
(三) 本研究所遵循的质性分析原则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一) 建模实践活动领域的划分 |
(二) 物理建模能力的判定标准 |
三、原始数据的收集 |
四、原始数据的编码分析 |
(一) 初始编码阶段的概念汇总 |
(二) 聚焦编码阶段的核心概念提取 |
(三) 轴心编码阶段的类属建立 |
第二节 物理建模能力各要素指标的剖析 |
一、非认知因素 |
(一) 成就动机 |
(二) 专业兴趣 |
(三) 性格特征 |
二、基础能力因素 |
(一) 分析力 |
(二) 迁移应用 |
(三) 自我发展 |
(四) 交流与合作 |
三、专项能力因素 |
(一) 专业知识 |
(二) 专项经验 |
(三) 模型思维 |
(四) 元建模知识 |
四、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的内在关系 |
(一) “非认知因素”是物理建模能力发展的原动力和惯性 |
(二) “基础能力因素”是个体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基础能力 |
(三) “专项能力因素”是指向物理建模实践活动的特殊能力 |
第三节 物理建模能力构成要素框架的检验 |
一、基于“建模能力”知识图谱的数据挖掘 |
(一) 数据来源 |
(二) 构造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和相关矩阵 |
二、数据的分析 |
(一) 高频、强中心性和高突现关键词分析 |
(二) 高频关键词的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
三、检验的结论 |
(一) 量化和质性研究结果在类属上契合度高 |
(二) 量化和质性研究结果在要素指标上契合度高 |
(三) 量化研究表明研究者们对“专项能力因素”类属的认同度最高 |
(四) 量化研究表明研究者们较认同“基础能力因素”类属 |
(五) 量化研究表明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
第四章 小结 |
第五章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三、调查分析的结论 |
(一) 教师对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三个类属都有一定程度的培养 |
(二) 教师最重视“分析力”和“专业知识”要素的培养 |
(三) 不同特征的教师对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有差异 |
第二节 课程标准对模型及建模表述的文本分析 |
一、我国物理课程标准和科学课程标准对模型和建模的要求 |
二、课程标准文本的量化统计结果 |
三、国外科学课程标准对模型和建模的要求 |
四、国内外课程标准对模型和建模要求的比较结果 |
(一) 对建模能力培养的理念不同 |
(二) 培养目标的衔接程度不同 |
(三) 具体要求的呈现位置不同 |
(四) 具体要求的表述方式不同 |
第五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对策与建议 |
第六章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一、我国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对学生成就动机和专业兴趣的培养不足 |
(二) 忽视学生性格和意志力的培养 |
(三) 忽视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
(四) 过渡操控的教学抑制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
(五) 对学生模型思维的培养重视不够 |
二、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问题的成因 |
(一) 课程标准对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要求存在缺失 |
(二) 教育观念和认识上存在偏差 |
(三) 教师缺少有效的教学支持 |
第二节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
一、课程标准中明确建模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
二、投入经费支持建模能力发展规律的认知研究 |
三、注重“非认知因素”培养,提高学生的建模兴趣和动机 |
四、重视表征工具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
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模型思维”培养 |
六、发挥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树立学生的建模意识 |
第六章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及其有关概念的界定 |
一、 选题的由来 |
二、 有关概念的界定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况 |
一、 相关重要着作与资料的研究综述 |
二、 重要研究论文综述 |
三、 留学生的传记与回忆录类着作 |
四、 重要的学位论文综述 |
五、 台湾和国外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其总体构思 |
第一章 我国近代军事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
第一节 清末到北洋时期我国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
一、 近代世界军事航空发展的历史背景 |
二、 清末民初我国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历史背景 |
三、 清末及北洋时期中央政府派遣的航空留学生 |
四、 广东空军的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
五、 东北空军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
第二节 抗战前航空留学生的派遣概况 |
一、 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和加强对航空留学生的管理 |
二、 抗战前国民政府派遣航空留学生的概况 |
三、 地方实力派派遣航空留学生的概况 |
四、 抗战前我国航空留学教育的特点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我国航空留学生派遣概况 |
一、 修改一些航空留学的规章制度 |
二、 出现空军官兵赴国外受训的新军事留学形式 |
三、 赴英国和美国学习航空工程人员概况 |
第四节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的派遣特点 |
一、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四种主要类型 |
二、 我国派遣航空留学生主要国别是美国、法国和意大利 |
三、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事务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
四、 我国近代航空留学生派遣的复杂性、多样性 |
第二章 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机构与制度 |
第一节 推动我国早期航空机构和制度的初步建立 |
一、 促进我国早期航空机构的建立 |
二、 推动我国早期航空法规与制度的建立 |
第二节 推动我国近代航空行政机构的统一 |
一、 积极呼吁航空行政机构的统一 |
二、 策划组织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
三、 领导广东空军北飞,促进空军全国统一 |
四、 参与中央航空机构创建,促进航空行政全国统一 |
第三节 担任我国中央航空机构的重要职务 |
一、 担任航空委员会或航空署的重要职务 |
二、 担任空军部队的高级将领 |
三、 担任空军高级机械技术官员 |
第四节 主导建立近代军事航空机构、制度和法令 |
一、 主导了一些军事航空机构的组建与改革 |
二、 主导航空发展规划的制订 |
三、 介绍欧美发达国家的航空政策与航空现状 |
四、 主导建立一些重要的航空规章制度 |
第五节 参与空军新兵种的组建 |
一、 尝试组建海军航空兵 |
二、 参与组建空军雷达部队 |
三、 参与组建重型轰炸部队 |
四、 参与组建空中照相侦察部队 |
第三章 留学生与近代军事航空思想 |
第一节 留学生与航空救国主张 |
一、 孙中山与航空救国主张 |
二、 航空救国思想对留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三、 影响和推动航空救国运动的开展 |
第二节 留学生与独立空军思想 |
一、 孙中山介绍和引进独立空军思想 |
二、 蒋介石的独立空军理论 |
三、 蒋百里的空军独立理论 |
四、 留学生从各种角度提出了空军独立想法 |
五、 我国陆海空三军体制的正式形成 |
第三节 留学生介绍和引进现代制空权理论 |
一、 留学生翻译和介绍杜黑的制空权理论 |
二、 蒋介石提出“无空防即无国防”观点 |
三、 留学生提出了许多具体夺取制空权的方法 |
第四节 留学生引进和提出许多现代化空军作战理论 |
一、 留学生对空军战略建设的构想 |
二、 留学生提出许多先进的空军战术构想 |
第四章 留学生与我国近代军事航空工业 |
第一节 留学生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
一、 留学生与中国早期飞机的研制 |
二、 留学生与海军飞机工程处的飞机研制 |
第二节 留学生与抗战前的航空工业 |
一、 留学生与海军制造飞机处的飞机研制 |
二、 留学生与上海航空工厂的创立与发展 |
三、 留学生与首都航空工厂的飞机研制 |
四、 留学生与广东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
五、 留学生与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
六、 留学生与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的飞机研制 |
七、 留学生与广西航校飞机修理厂的飞机研制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留学生与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 |
一、 留学生与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 |
二、 留学生与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 |
三、 留学生与垒允飞机制造厂 |
四、 留学生与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厂 |
五、 留学生与贵州大定发动机厂 |
六、 留学生与近代降落伞的生产 |
七、 留学生与中国航空研究院 |
第四节 我国近代军事航空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
一、 内乱、战争以及政局的不稳 |
二、 缺乏经费,更缺乏远大航空计划 |
三、 基础工业的落后 |
四、 飞机试飞员的严重缺乏 |
五、 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 |
第五章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用航空教育与训练 |
第一节 留学生参与近代航空学校的组建 |
一、 秦国镛与南苑航空学校的组建 |
二、 黄秉衡、毛邦初和钱昌祚等组建中央航空学校 |
三、 汪强与空军幼年学校的组建 |
四、 钱昌祚与王仕倬组建中央航空机械学校 |
五、 董泽积极倡导筹建云南航空学校 |
六、 林伟成和陈卓林等筹建广西航空学校 |
第二节 留学生广泛任职于各航空学校 |
一、 留学生任职南苑航空学校的情况 |
二、 留学生任职中央航空学校的情况 |
三、 留学生任职中央航空机械学校的情况 |
四、 留学生任职广东航校的情况 |
五、 留学生任职广西航空学校的情况 |
第三节 充当空军基层训练教育的重要力量 |
一、 组织领导空军部队进行日常训练 |
二、 担任空军基层部队的飞行教官 |
三、 将先进的训练方法引进到空军基层教育训练中 |
第四节 编译出版航空杂志与书籍 |
一、 创办军事航空杂志 |
二、 撰写军事航空论文 |
三、 编译出版航空教材和着作 |
四、 翻译和引进西方军事航空知识 |
第六章 结语:留学生在近代军事航空史上地位作用及启示 |
第一节 留学生在中国军事航空上的几个重要特征 |
一、 与华侨、外国在华航空人员相比航空留学生的人数相对较多 |
二、 与华侨航空人员相比,留学生的地域分布较广 |
三、 留学生担任的职务较高、地位较高 |
四、 留学生在对日作战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 |
五、 留学生、华侨与外国在华航空人员存在密切联系 |
第二节 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军事航空建设上的地位与作用 |
一、 开创近代中国航空事业的新局面 |
二、 促进中国军事航空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三、 近代中国航空工业的奠基人和重要技术骨干 |
四、 军事航空教育与训练的重要力量 |
五、 为新中国军事航空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第三节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的启示与思考 |
一、 重视留学生派遣,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
二、 报效祖国是留学生选择回国和献身航空的重要原因 |
三、 把军事航空建设放在国防建设的突出位置 |
四、 必须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航空工业 |
五、 必须要有远大科学的航空发展规划 |
六、 构建良好的航空人才使用机制 |
主要参考文献和征引书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6)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引子 |
一、斯大林执政前的苏联教育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教育探索 |
第一章 凯洛夫《教育学》的产生及特征(1930~1949) |
第一节 凯洛夫《教育学》产生的背景 |
一、三十年代对“儿童学”的批判 |
二、三十年代对学校制度的改革 |
三、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 |
第二节 凯洛夫《教育学》的产生 |
一、“官员兼学者”的凯洛夫 |
二、凯洛夫《教育学》的出版 |
第三节 斯大林意识形态统领的凯洛夫《教育学》 |
第四节 凯洛夫《教育学》在苏联的地位 |
一、苏联教育理论界大批判 |
二、凯洛夫《教育学》地位的确立 |
第二章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走红(1949~1956) |
第一节 中国教育界的“圣经” |
一、选择凯洛夫《教育学》的思想基础 |
二、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的出版 |
三、凯洛夫《教育学》传播“障碍”的清除 |
四、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第二节 凯洛夫《教育学》:中国教育学的模板 |
一、中国第一部教育学课本的出版 |
二、中国《教育学》与凯洛夫《教育学》的文本对比 |
第三章 中苏两国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1956~1976) |
第一节 赫鲁晓夫时期对“苏维埃教育学”的批判 |
一、凯洛夫《教育学》1956年的改版 |
二、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否定 |
第二节 苏联教育学研究的转向 |
一、苏联教育的改革与苏联教育学研究的转向 |
二、苏联教育学中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回归 |
第三节中国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 |
一、五十年代的质疑 |
二、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批判 |
第四章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苏两国不同的命运(1976~1989) |
第一节 凯洛夫《教育学》从苏联教育学淡出 |
第二节 凯洛夫《教育学》依然存活在中国 |
一、“文革”结束后的反思 |
二、抹不去的凯洛夫《教育学》 |
结语 |
一、为什么凯洛夫《教育学》在前苏联的影响短暂 |
二、为什么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影响深远 |
三、“凯洛夫《教育学》现象”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原苏联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原苏联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近况[J]. 孙振绮,富景隆. 工科数学, 1992(04)
- [2]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D]. 王晓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02)
- [3]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设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评价研究 ——以山东省小学教育专业为例[D]. 孔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4]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及其培养对策研究[D]. 袁媛.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6)
- [5]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军事航空研究[D]. 王建明. 南开大学, 2012(07)
- [6]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D]. 杨大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7]苏联高校教学与科研近况[J]. 沈祖诒. 河海大学科技情报, 1990(04)
- [8]二十年来苏联高等学校的概况[J]. 余震球. 外国教育资料, 1980(02)